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

时间:2023-06-04 08:36: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中图分类号:[G40-012.9]?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42-02

一、定位准确,整合资源,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服务建设新框架

作为山东省烟台市首家服务于广大未成年人心理德育健康校外活动场所“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从2010年7月开放以来,我们从调查问卷、科学调研入手,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成果分享等方式,对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深刻把脉,通过努力在未成年人公共服务发展方向、服务活动项目策划、公益业务指导等方面进行全面协调,让校外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运行至今,“中心”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培养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提供免费公益服务为宗旨,着眼于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德育教育服务这一领域,面向全市未成年人、家长等不同群体,开展公益的普及性心理健康德育教育工作,在努力构建科学、规范的校外教育服务管理新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新思路,打造品牌,努力发挥校外教育服务功能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校外工作者,我们始终本着服务和发展为宗旨,坚持以育人为本、坚持以德育为本、坚持面向广大未成年人和家长服务的方向,努力打造校外教育公共服务特色品牌。

1.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生命教育,指导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自助服务。如:举办的未成年人“快乐成长训练营”、“青少年心智成长团体辅导”等未成年人心理自助成长活动,邀请了市区知名心理教育专家,依托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及技术,借助体验式游戏、拓展训练等辅导形式,实现未成年人团体意识和团体价值感培养,让未成年人接纳和欣赏自己、生涯规划教育及感恩教育等目标。通过在全市范围内招募的小队员,专业心理教师寓教于乐的团体心理督导训练及小组灵活的教育参与方式,培养了未成年人其信任他人以及诚信与人的品质,帮助未成年人掌握协调、处理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的品格,建立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及相适应的做人规范,提高了他们交往能力和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打下了良好基础。

2.面向家长开展亲职教育,同步实施心理健康受教育渠道。为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转变家庭教育的陈旧观念与行为,我们面向家长通过公益讲座、沙龙、研讨等形式,积极向市区未成年人及家长传授亲职教育的理念和技术。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学习具体沟通技巧等。鉴于很多家长在教育未成年人成长教育迷茫、困惑等问题,我们每月每周固定邀请心理专家或教育专家做客“中心”,举办了以“成长教育大讲堂”品牌服务活动为依托的系列活动,精心策划了心理专家为近百名家长“面对面个案咨询”活动,针对不同孩子存在的不同教育问题及家长的教育困惑,进行了专业性和实效性的心理疏导,在孩子和家长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3.面向学校开展活动,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体德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就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德育工作的热点和难点,根据统一安排,先后5次来到烟台市周边县市区学校,通过“成长指导”活动,先后在中小学中开展了《心理状况调查研究》、《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等调查研究工作,翔实地掌握了烟台市周边县市区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三、丰富服务活动内容,选择合适教育指导策略,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德育实践工作服务

篇2

掌握运用与病人有效沟通技巧的意义

按照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对于抑郁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新入院抑郁病人的沟通技巧:抑郁病人表现这情绪低落、沮丧、忧虑、愁眉不展、忧心忡忡,对问话反应迟钝、语言少,声音低、走路行动缓慢。面对这样的病人,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真诚地接待病人,用清晰、简洁的语言与病人沟通,这样能够使病人感到温暖、觉得你是他(她)值得信赖的人,有效地保证了护士对病人的心理支持,同时也是对病人的良性刺激,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增强其对疾病恢复的信心。为进一步深入沟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抑郁病人住院期间的沟通技巧:经常深入接触病人、结合病人病史,从中了解到病人患病的原因、病情变化的心理活动,面对病人,首先要表示同情、关心、体贴病人,建立和谐、融洽、信任的护患关系,运用正确的沟通方式与病人沟通,就会取得良好的积极作用。

例1:患者,女,48岁,入院时情绪低落、哭泣、双眉紧锁、长吁短叹、护士从病史中了解病人发病原因后、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应用倾听、保证的心理支持的治疗原则,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对谈话的内容表示出兴趣,设身处地理解病人的处境和情感,使病人感到护理人员理解其内心世界。通过有效沟通使病人的抑郁情绪有明显缓解,该病人在药物治疗的配合下,很快出院。

讨 论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2―0032―01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其基本的性格也在这一阶段形成。该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较弱,同时一些行为与看法也比较偏激。在处理问题时较为冲动,对情绪的控制力较弱。因此,初中班主任就要肩负起沟通、引导学生的重任,运用灵活的手段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从日常的生活中对其进行引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班主任必须掌握良好的沟通技能,在准确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正确解读学生的心理动态。同时,借助肢体或口头语言等媒介,将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从而起到引导作用。本文从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特点、沟通技巧两方面来展开探究,旨在为新形势下初中班主任的沟通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班主任不仅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还扮演着管理学生生活的角色,有责任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班主任是学生在校的监护者,负责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以实现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协调。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小学与高中的过渡时期,各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相比其他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初中班主任的工作也具有特殊之处,班主任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因材施教。每位初中生的思维、性格不一,教师不能以偏概全,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独特性来实施沟通与引导;二是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也不断上升。加之学生的个性化不断增强,传统的初中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当今的教育需要。因此,教师必须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来进行教学管理;三是全面发展。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一个认识自我的平台,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班主任工作的沟通技巧

1.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沟通。自尊心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尤其对尚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的初中生而言,自尊心比任何其他的事物都要重要。因此,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措辞,语气要委婉,防止学生的自尊心受挫,进而产生自卑的心理。教师应通过日常的观察或者从学生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入手,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心理动态,进而更好地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与需要。此外,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与意见,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受尊重的。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下的批评教育会使学生更加愿意接受,使其真正认识到自身问题的所在,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

1 护士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护士工作时首先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热情,要有同情心和爱心,要细心、耐心,要善于摸透小儿的心理动态。同时,还要有做好患儿家属思想工作的心理准备。现在一般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都很娇贵,患儿看病输液时,很多家属陪同,这无形中给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有的家长要求特别高,必须一针见血。此时,护士不能紧张慌乱,这样很容易影响打针的情绪,导致穿刺失败。遇到患儿家属多,甚至行为过激的家属时,护士一定要稳住情绪,不要被患儿家属情绪感染。此时,说话语调一定要平和,恰当的运用沟通技巧,耐心解释疏导,得到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护士稳定的情绪,坚定的自信心,恰当的沟通技巧是穿刺成功的基本要求。

2 小儿头皮静脉血管的选择

①一般选择小儿额头正中,两颞侧及耳后血管。②粗直、微蓝的血管为最佳选择。有些患儿额头上的血管看上去较细,微蓝色,触之弹性好,像发丝一样细的血管,如果没有更好的,这样的血管也能穿刺成功。③小儿两颞侧血管,有些血管小儿哭闹时突起,不哭时消失,触之弹性不佳的粗大血管慎穿,因为这些血管穿刺时回血不明显,且一般与动脉伴行,易误穿动脉,穿刺成功率低。④血管分叉处慎穿。可在离血管分叉处较远的地方进针,至分叉处停止。⑤用手指稍用力触摸血管,移开手指后血管看上去仍发青蓝且较直的可选用。如果用手指摸后,血管模糊看不清的不可用。⑥横向的血管也可穿刺。传统的穿刺方向是向心方向穿刺,其实小儿头皮血管较细,属全身的末梢血管,向左向右都能流通,所以在穿刺方向上,向哪穿都能顺利滴药。⑦对已穿刺过的血管,可在穿刺点上方进针,如果这条血管的后方或侧方有分叉血管且弹性好,可调转针头方向穿刺。液体不经过已穿刺针眼,不易渗漏。

3 小儿头皮血管动脉静脉的鉴别

穿刺前先判断血管是动脉还是静脉。静脉血管一般是蓝色的,触之有弹性,,可凹陷,没有硬的感觉。动脉血管颜色一般浅红,触之有搏动感,感觉血管稍硬,触之不凹陷。小儿头皮动静脉有时不好判断。穿刺后回血逆流不进,血液鲜红,用抽有生理盐水的针管推动,可见血管呈树枝样分叉发白,为动脉血管。

4 穿刺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