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

时间:2023-06-04 08:36: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成年人沟通技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成年人沟通技巧

篇1

中图分类号:[G40-012.9]?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42-02

一、定位准确,整合资源,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服务建设新框架

作为山东省烟台市首家服务于广大未成年人心理德育健康校外活动场所“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从2010年7月开放以来,我们从调查问卷、科学调研入手,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成果分享等方式,对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深刻把脉,通过努力在未成年人公共服务发展方向、服务活动项目策划、公益业务指导等方面进行全面协调,让校外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运行至今,“中心”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培养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提供免费公益服务为宗旨,着眼于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德育教育服务这一领域,面向全市未成年人、家长等不同群体,开展公益的普及性心理健康德育教育工作,在努力构建科学、规范的校外教育服务管理新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新思路,打造品牌,努力发挥校外教育服务功能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校外工作者,我们始终本着服务和发展为宗旨,坚持以育人为本、坚持以德育为本、坚持面向广大未成年人和家长服务的方向,努力打造校外教育公共服务特色品牌。

1.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生命教育,指导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自助服务。如:举办的未成年人“快乐成长训练营”、“青少年心智成长团体辅导”等未成年人心理自助成长活动,邀请了市区知名心理教育专家,依托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及技术,借助体验式游戏、拓展训练等辅导形式,实现未成年人团体意识和团体价值感培养,让未成年人接纳和欣赏自己、生涯规划教育及感恩教育等目标。通过在全市范围内招募的小队员,专业心理教师寓教于乐的团体心理督导训练及小组灵活的教育参与方式,培养了未成年人其信任他人以及诚信与人的品质,帮助未成年人掌握协调、处理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的品格,建立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及相适应的做人规范,提高了他们交往能力和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打下了良好基础。

2.面向家长开展亲职教育,同步实施心理健康受教育渠道。为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转变家庭教育的陈旧观念与行为,我们面向家长通过公益讲座、沙龙、研讨等形式,积极向市区未成年人及家长传授亲职教育的理念和技术。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学习具体沟通技巧等。鉴于很多家长在教育未成年人成长教育迷茫、困惑等问题,我们每月每周固定邀请心理专家或教育专家做客“中心”,举办了以“成长教育大讲堂”品牌服务活动为依托的系列活动,精心策划了心理专家为近百名家长“面对面个案咨询”活动,针对不同孩子存在的不同教育问题及家长的教育困惑,进行了专业性和实效性的心理疏导,在孩子和家长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3.面向学校开展活动,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体德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就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德育工作的热点和难点,根据统一安排,先后5次来到烟台市周边县市区学校,通过“成长指导”活动,先后在中小学中开展了《心理状况调查研究》、《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等调查研究工作,翔实地掌握了烟台市周边县市区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三、丰富服务活动内容,选择合适教育指导策略,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德育实践工作服务

篇2

掌握运用与病人有效沟通技巧的意义

按照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对于抑郁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新入院抑郁病人的沟通技巧:抑郁病人表现这情绪低落、沮丧、忧虑、愁眉不展、忧心忡忡,对问话反应迟钝、语言少,声音低、走路行动缓慢。面对这样的病人,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真诚地接待病人,用清晰、简洁的语言与病人沟通,这样能够使病人感到温暖、觉得你是他(她)值得信赖的人,有效地保证了护士对病人的心理支持,同时也是对病人的良性刺激,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增强其对疾病恢复的信心。为进一步深入沟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抑郁病人住院期间的沟通技巧:经常深入接触病人、结合病人病史,从中了解到病人患病的原因、病情变化的心理活动,面对病人,首先要表示同情、关心、体贴病人,建立和谐、融洽、信任的护患关系,运用正确的沟通方式与病人沟通,就会取得良好的积极作用。

例1:患者,女,48岁,入院时情绪低落、哭泣、双眉紧锁、长吁短叹、护士从病史中了解病人发病原因后、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应用倾听、保证的心理支持的治疗原则,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对谈话的内容表示出兴趣,设身处地理解病人的处境和情感,使病人感到护理人员理解其内心世界。通过有效沟通使病人的抑郁情绪有明显缓解,该病人在药物治疗的配合下,很快出院。

讨 论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2―0032―01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其基本的性格也在这一阶段形成。该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较弱,同时一些行为与看法也比较偏激。在处理问题时较为冲动,对情绪的控制力较弱。因此,初中班主任就要肩负起沟通、引导学生的重任,运用灵活的手段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从日常的生活中对其进行引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班主任必须掌握良好的沟通技能,在准确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正确解读学生的心理动态。同时,借助肢体或口头语言等媒介,将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从而起到引导作用。本文从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特点、沟通技巧两方面来展开探究,旨在为新形势下初中班主任的沟通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班主任不仅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还扮演着管理学生生活的角色,有责任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班主任是学生在校的监护者,负责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以实现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协调。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小学与高中的过渡时期,各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相比其他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初中班主任的工作也具有特殊之处,班主任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因材施教。每位初中生的思维、性格不一,教师不能以偏概全,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独特性来实施沟通与引导;二是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也不断上升。加之学生的个性化不断增强,传统的初中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当今的教育需要。因此,教师必须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来进行教学管理;三是全面发展。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一个认识自我的平台,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班主任工作的沟通技巧

1.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沟通。自尊心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尤其对尚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的初中生而言,自尊心比任何其他的事物都要重要。因此,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措辞,语气要委婉,防止学生的自尊心受挫,进而产生自卑的心理。教师应通过日常的观察或者从学生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入手,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心理动态,进而更好地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与需要。此外,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与意见,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受尊重的。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下的批评教育会使学生更加愿意接受,使其真正认识到自身问题的所在,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

1 护士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护士工作时首先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热情,要有同情心和爱心,要细心、耐心,要善于摸透小儿的心理动态。同时,还要有做好患儿家属思想工作的心理准备。现在一般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都很娇贵,患儿看病输液时,很多家属陪同,这无形中给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有的家长要求特别高,必须一针见血。此时,护士不能紧张慌乱,这样很容易影响打针的情绪,导致穿刺失败。遇到患儿家属多,甚至行为过激的家属时,护士一定要稳住情绪,不要被患儿家属情绪感染。此时,说话语调一定要平和,恰当的运用沟通技巧,耐心解释疏导,得到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护士稳定的情绪,坚定的自信心,恰当的沟通技巧是穿刺成功的基本要求。

2 小儿头皮静脉血管的选择

①一般选择小儿额头正中,两颞侧及耳后血管。②粗直、微蓝的血管为最佳选择。有些患儿额头上的血管看上去较细,微蓝色,触之弹性好,像发丝一样细的血管,如果没有更好的,这样的血管也能穿刺成功。③小儿两颞侧血管,有些血管小儿哭闹时突起,不哭时消失,触之弹性不佳的粗大血管慎穿,因为这些血管穿刺时回血不明显,且一般与动脉伴行,易误穿动脉,穿刺成功率低。④血管分叉处慎穿。可在离血管分叉处较远的地方进针,至分叉处停止。⑤用手指稍用力触摸血管,移开手指后血管看上去仍发青蓝且较直的可选用。如果用手指摸后,血管模糊看不清的不可用。⑥横向的血管也可穿刺。传统的穿刺方向是向心方向穿刺,其实小儿头皮血管较细,属全身的末梢血管,向左向右都能流通,所以在穿刺方向上,向哪穿都能顺利滴药。⑦对已穿刺过的血管,可在穿刺点上方进针,如果这条血管的后方或侧方有分叉血管且弹性好,可调转针头方向穿刺。液体不经过已穿刺针眼,不易渗漏。

3 小儿头皮血管动脉静脉的鉴别

穿刺前先判断血管是动脉还是静脉。静脉血管一般是蓝色的,触之有弹性,,可凹陷,没有硬的感觉。动脉血管颜色一般浅红,触之有搏动感,感觉血管稍硬,触之不凹陷。小儿头皮动静脉有时不好判断。穿刺后回血逆流不进,血液鲜红,用抽有生理盐水的针管推动,可见血管呈树枝样分叉发白,为动脉血管。

4 穿刺技术

篇5

人与人的沟通与交往本来就是一门挺深的学问,而教师与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更是其中较为特殊的关系,如何才能更好的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呢?我谈谈我的看法。

一、与学生的沟通与交往

学生不同于成年人,他的思想相对比较简单、单纯,对教师又有着尊敬与爱戴的情感存在。要更好的与学生的沟通与交往:第一是必须认真分析学生。我们的学生是什么层次,他们的心理在想什么,他们的家庭情况怎样等等都是我们必须分析的。其次,与学生的沟通要用心,要平等对待学生,尽量放下架子。如果教师本着教师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往往会给学生造成教师“高高在上”的错觉,这对与学生的交流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教师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用心交流,让他觉得你是他们的朋友,那么,学生必将“投桃报李”,同样拿出真心与你交往。第三,与学生的沟通还应该多表扬。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表扬,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你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教师,因此而亲近你,对你的学科也更加专心。相反,则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那就得不偿失了。

二、与家长的沟通

篇6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21

小学生处于7岁~13岁之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像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无论是学校、班主任还是家长,任何一方都要围绕着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这一中心目标。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时间很长的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班主任更应紧跟新课改的步伐,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技巧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班主任承担的不仅仅是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想要让学生听教师的话,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就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讲的内容才更容易被接受。作为班主任,除了课堂上,课下也要抽出时间与学生共处,主动与学生聊聊天,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与学生一起做游戏,与学生打成一片,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才不会把教师放在敌对的位置,班主任的管理也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应用在班级管理中也是如此。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自制力差,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班主任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高标准、严要求来对待学生,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即使有的时候学生的举动让人哭笑不得,摸不着头脑,也要努力站在学生的立场,试着去理解她。如一次教师节前夕,班级里一向听话乖巧的班长直到傍晚也不见踪影,最后心急如焚的家长和班主任在班级教室里找到了她,胆小的孩子因为害怕教师训斥哭了起来,而桌子上摆放着她准备教师节送给老师的折纸玫瑰花,十分漂亮。班主任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望着学生满满的爱,心里十分感动,将学生抱在怀里,柔声安慰,一边告诉她懂得感恩很难得,但是不及时回家,家长和老师会很担心,也不安全,学生这才懂事地点了点头。

(三)正确处理师生冲突

师生冲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绪对立或公开对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师生冲突未必是坏事,因为只有在师生平等的前提条件下,学生才敢于向老师挑战。面对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很多班主任采取躲避,或是用自己班主任的权威碾压学生的方法,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反而容易滋生学生的逆反心理。真正有效的方法是正面面对,开诚布公地解决问题。如在一次排座位不久后,班级上的小阳找到班主任,情绪很激动,对班主任安排的座位表示不满:“老师,你不公平,为什么将我调到后边的位置。”班主任听后,耐心地和小阳进行沟通,原因是丽丽的脚受伤了,让两个女孩子同桌会更方便,比如打饭、上厕所,女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照顾。小阳了解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样小阳的心结解开了,他体会到了团结互助的意义。

二、小学班主任的沟通技巧

沟通能力是班主任必备的能力之一,班主任是学校、家长与社会间的桥梁和纽带,其中包括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无论对象是谁,赞美与鼓励、尊重、真诚、公平、宽容等都像是一缕春风,能够化干戈为玉帛。

(一)赞美与鼓励塑造人格

上帝赐予人类眼睛是用来发现其他人身上的闪光点的,而嘴巴则是用来赞美人、塑造人的。班主任更是如此,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哪怕是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一句话都可能在学生幼小的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曾经就有家长表示,相对于家长说的话,孩子更加信服老师所说的。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和学生家长沟通时,要尽量使用肯定式、鼓励式的语言,并且在学生在场的情况下对家长赞美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即使是班级上的“淘气包”,也可以说是活泼好动,换一种方式来表达,效果就会不一样,学生听了,会努力成为老师希望的样子。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肯定学生的价值

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这是沟通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而来到学校,班主任要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对每名学生的关爱就变成几十分之一。比如,在湖南卫视播出的《一年级》中,明星老师陈学冬在与马皓轩的家长进行沟通时,没有掌握沟通技巧,造成马皓轩家长情绪崩溃大哭,原因在于她认为陈学冬在与她进行交流时,一味地强调马皓轩身上出现的问题,让家长受到了伤害。相信每一位班主任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考虑,陈学冬也是一样,但因为方式过于简单直接,让家长难以接受,毕竟每个孩子都是家长心目中的天使,没有哪个家长希望任何人批评自己的孩子,教育首先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面对形形的家长和突发事件,控制情绪,也是班主任要做的功课。

(三)以诚相待

很多人对从事教师行业表示不解,但事实上教师却是最幸福的职业,特别是小学班主任,每天与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打交道,自己的心也跟着年轻了起来。只要保持不灭的热情、一颗真诚的心灵,由内而外地去喜欢学生,学生自然会喜欢你。比如,定期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学习成绩、品德修养以及家庭情况等等,打破传统的谈话模式,坦诚相待,恰到好处地跟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故事、大学校园的丰富多彩,努力为学生营造美好的童话世界。在师生时间出现矛盾时,教师要放下架子,淡化角色意识,平心静气地与学生谈谈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并表明自己的立场,必要的话还要郑重其事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为人师表。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与沟通时,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而无论老师采取哪一种方法和技巧,其目的与学校、家长和社会都是一样的,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沐浴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篇7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些皮肤方面的问题。但皮肤病可不能轻视,美国“健康日”网站报道的一项新研究提醒我们,皮肤经常“生病”的人,身体其他器官也可能受到牵连。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9000多名年龄在25-64岁的皮肤病患者进行了分析,并选取了9万名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进行了对比。这些患者多数皮肤比较敏感,容易出现炎症、过敏等不适,严重的可能罹患银屑病(俗称“牛皮癣”)。研究结果显示:容易患皮肤病的人,出现慢性肺病、轻度肝损伤、消化道溃疡、肾脏疾病等问题的比率明显升高,且随着皮肤病病情的加重,身体其他器官出现损伤的可能性进一步加重。

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期刊——皮肤病学》上的这项研究表示,易得皮肤病的人,通常身体的免疫功能较差或容易出现紊乱,进而导致其他系统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因此,研究人员强调,医生和患者应把全身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出现皮肤问题等小毛病时,不可掉以轻心,应积极治疗。

兄弟姐妹多,不易离婚

文/付贵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站》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人员发现:兄弟姐妹越多,就越不可能离婚。

这项研究成果显示:一个人每多拥有一个兄弟姐妹(7个以上无直接影响),就会让其离婚的可能性下降2%。这项研究成果是在1972年至2012年间,对美国约5.7万人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的。学者认为,拥有兄弟姐妹会让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学到经验和技巧,兄弟姐妹数量越多,练习沟通技巧的机会就越多,人际关系也就越丰富,这对于一个成年人在处理婚姻关系时具有额外的帮助作用。

性格开朗爱吃辣

文/刘昂

有的人无辣不欢,可有的人却一点辣都不能吃。近日,英国《每日邮报》刊登一项美国的研究称,爱不爱吃辣,和人的性格也有关。性格开朗喜欢冒险的人,更喜欢辛辣味的食物,而性格内向保守的人,对辣味就不那么感兴趣。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84名18-45岁的不吸烟者做了一项研究,评估他们的性格特质。然后,他们让参试者进食加了辣椒的咖喱饭,并逐渐增加其辛辣度。结果发现,性格开朗、喜爱冒险的人,随着辣味的增加,更喜爱咖喱饭。而性格内向的人,对辣味咖喱饭则出现排斥心理。

全球首例立体肝脏诞生

篇8

夜里孩子醒了哭,我用脚踹老公:“起来看看,尿了没?”老公一骨碌爬起来给孩子换尿不湿,动作稍慢就会听到我在旁边幽怨地催促:“孩子哭那么可怜,你动作快一点嘛!”

利用老公换尿布的时间,我去上个厕所,回来喝一大杯水,准备奶孩子。再看老公笨手笨脚没睡醒的样子,有点心疼,毕竟第二天他还要上班呢。

奶孩子也是个熬人的活儿。母乳喂起来没奶瓶那么快,一手抱着孩子,一手还要托住防止堵着孩子的鼻子(自从听说有人半夜给孩子喂奶不小心睡着把孩子憋死了的恐怖故事,就对夜里奶孩子这事充满警惕),又看书上说喂奶时尽量不要频繁换姿势,容易让孩子漾奶,所以不敢乱动。一个姿势坚持到喂奶完毕,从颈椎到后背到腰椎,没有不酸不痛的地方。听我妈说她当年一边抱着我喂奶,一边洗澡做饭上厕所,我十分震惊,怎么做到的!总之,因为新妈上手,技术不娴熟,特别累。

哪怕如此,孩子起夜哭闹,我们俩也不说一句抱怨的话。因为生孩子那天,同事冯老师来看我时曾经神秘地说:“你们现在说的话,她都能听懂哦。”

要说孩子现在能听懂我们的话,可能有点夸张,可是孩子能感受到我们的情绪,能懂得我们对她的情感,这个,我俩都信。孩子不会说,可是心里什么都明白,甚至比大人更敏感。大人对她是喜欢是厌恶,是心疼是厌烦,孩子心里门儿清!

所以孩子起夜时,老公一边换尿不湿,一边对她说:“宝贝好爱干净啊,不喜欢睡在脏脏的地方,爸爸给你换尿布啦,一会儿就好啦。”我抱起哭泣的孩子喂奶时会安慰她:“宝贝饿啦,想妈妈啦,快吃奶吧!”而这一切的重点是,态度一定要发自肺腑地和颜悦色……

生孩子之前总想,那些亲子沟通技巧,比如同理情绪啦、尊重感受啦,等以后孩子会说话了才用得着,现在发现,孩子学会说话之前也都用得着,因为沟通不仅仅是依靠语言,甚至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因为一个人的沟通方式归根结底来自内心的情感和观念。

产后42天抱孩子去医院做复查,查最后一项的时候小家伙饿了,开始哭,护士把孩子的小拳头放到她嘴边,小家伙就乖乖地吸吮起来,不哭了。护士笑:“你家宝宝真好骗,这一招对有些宝宝就不起作用。”我心说,这意思是我们家孩子傻?护士见我一脸疑惑,解释说:“大概你们在家说话做事都让她很信任,她很少感到被欺骗。很多孩子不好骗,因为大人在家老拿孩子开涮,孩子对大人的信任都没了……”

不论护士的解释是否准确,道理我很认同。我们老家有句俗话:欺老不欺小。意思是,不能骗小孩,答应小孩的事不能出尔反尔,因为孩子更容易当真,感到被骗之后更容易伤心。

篇9

班主任主要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更需要自身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化学生,因此,班主任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集体和自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纲领性文件,并举行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学习交流、召开座谈会、网上师德论坛等形式,树立先进典型,宣传优秀班主任教师事迹等方式,向全校师生及家长展示其良好的师德形象,激发班主任教师树立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和开拓创新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

二、强化教育理论,提高专业素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应采取多种方式交叉进行,通过多层次、多方式的理论学习,使全校班主任能够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政策,进行深刻的理论反思,为实施更加科学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如学习教育政策与教育理论相结合,个人自学汇报与交流相结合,举办专家讲座与优秀工作者现身说法相结合。实行每周一次班主任例会,每月一次班主任培训和每学期一次班主任征文等学习活动等。

三、注重实践培训,拓展创新技能

除了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外,我们还特别注重实践管理艺术的培训,使班主任在学习中、实践中唤醒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从而创造性的运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沟通技巧。这主要从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两个方面来同步进行。

在校本培训方面,采取专题研讨、主题观摩和优秀班主任讲座等方式结合进行。①开设班主任工作专题论坛,每月组织一次注重管理方法和沟通技巧的专题研讨。如《如何构建班级文化氛围》、《如何构建民主型班级管理》和《如何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等。②定期举行主题观摩活动,课型包括主题班会、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③定期开展名师报告会、名师帮教报告会等活动。

在校外培训方面,首先,制订班主任专项培训计划,积极鼓励班主任参与区、市、省级培训,同时,利用业余或假期时间,学校组织以专题讲座、培训班、经验交流、参观学习为主要形式,分全员培训和骨干培训两个层次进行校外培训。其次,联合其他学校,构建和利用已有省市区各级班主任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组织参与校际之间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德育工作研讨会等途径,为班主任“走出去”提供便利条件。特别是要注重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开设班主任论坛,班主任电子会议,有效利用网络文化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图文并茂的特点,加强班主任学习交流,增强班主任工作的及时性、实效性。

篇10

师生感情的和谐融洽,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第一要素。学生只有信任教师,才会从感情上亲近教师,从而容易接受教师的指点,是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学其道”。良好的感情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上。教师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运用一定的沟通手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与学生的高质量沟通,是开启学生智慧、感染学生热情、鼓舞学生士气、启迪学生心灵的阳光之路。

从沟通理论上讲,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或者影响他人的行为。它包括传送和接受两大方面。在实际沟通中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阻碍沟通的有效进行。比如说,双方地位的不平等,个体认识的差异性,情绪的影响,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信息发送者的信誉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大大影响着师生之间的沟通效果。作为一名教师本身就是师生沟通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一方,学生首先在心理上对教师存在敬畏感,所以占有主导地位的教师就更应该和蔼、宽容、温柔、体贴,切忌简单、粗暴、武断、居高临下,要让学生在心里认可教师,愿意与老师交流,双方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达成信息的接受与反馈。

一、用爱心构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有爱才有教育,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就是他的全部,是他工作的全部动力。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就可以不知不觉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真诚换取信任,用爱心培养爱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愿意模仿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模仿他所嫌弃的人。教师这种爱的滋润会唤起学生的美好天性,挖掘出学生的潜在能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个教师不关心你的学生,学生表现出的就是冷漠和疏远,沟通根本无从谈起。

二、用诚心撑起师生沟通的天空

真诚地对待学生,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师生之间在不断地沟通中相互理解、相互认可。教师也是凡人,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只有教师要放下架子以一颗真诚的心与学生沟通,才能收到教育之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充当着权威、教育者的角色,沟通中常常采用保护、呵斥、批评、指引的方式。其实学生真正需要的教师是什么样的呢?通过对海南省高效师生沟通现状的调查,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3.49%的学生认为教师即象征着“权威”,5.21%的学生认为教师就是“家长”,认为教师是“教育者”的学生比例为5.84%。而认为教师应该扮演“朋友”角色的学生比例为83.12%。理智、平等的沟通状态是师生双方共同认可的最佳方式。

尊重、欣赏是朋友间建立的最基本的原则。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现在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喜欢有自己的想法,教师适当地敞开心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长,以满腔的责任为学生着想,以成年人的方式真诚地与之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实在与人情味,增进了对教师的感情,也很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达到沟通的最终目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师的赞美是学生得到的最大褒奖。真诚地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相信任何学生都是蕴藏量丰富的矿藏,存在无穷的开发潜力,鼓励、赏识每一位学生,保障他们的合理需求,让孩子在欣赏的目光中增添自信。

三、用耐心筑起师生沟通的家园

沟通需要耐心。耐心是做任何事都不可或缺的金钥匙。沟通也并不需要很难的技巧,它需要的是非常考验人的耐心。高校学生个体千差万别,他们有高中升入大学,从生理上讲完全具备了成人的特点,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从心理上讲,他们正处于由“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过渡期,很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迷津,但行动上却又表现出不愿他人过多干预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特征。学生们正处在一种四处张望,希望能找到更好道路的一种状态。所以教师在与之沟通时就要细心观察,体察学生的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沟通,碰到孩子们不配合、不理解的时候不要气馁,要不厌其烦地耐心交流,这样才能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彼此之间友谊的递进,为每一次沟通打下成功的基础。如果操之过急,只能使学生对老师表面应付,而无法进一步交流,将会前功尽弃,努力付诸东流。

四、用宽容心搭起师生沟通的纽带

篇11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思想。班主任作为学校、学生和家庭的枢纽,他们工作的好坏,不仅对学生有很大影响,而且会影响到新课改革的进程和效果。因此,在新课改条件下,班主任工作技巧是很有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现把班主任工作的技巧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良好形象,营造和谐氛围

身教重于言传,班主任自身的人格、品德、学识、素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真正做到热爱、关心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尊重、真诚交往。班主任往往是某科的任课教师,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就要求班主任要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德才兼备,以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在新课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平等的,班主任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班主任对学生热情关怀,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尽量避免以往评价体系的弊端,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作用,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在采用已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可建立这样一种评价体系:找出每位同学最占优势的科目或项目,同时找出优秀学生的最差的科目或项目。班主任要把收集的信息,同各科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做到对每一位同学进行逐步的有重点的辅导。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而且这一做法是一种使学生、教师获得自身全面、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实施这样的评价,要求班主任一定要注重民主平等,不宜过分强调已有评价体系的结果,而是要从长远发展来考虑,不断激励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探求知识。

三、提高沟通的技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班主任作为学校、学生和家庭三者之间的枢纽、桥梁,其工作中与学生、与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要善于运用沟通技巧。在与学生沟通时,要遵循平等原则,对学生持欣赏的态度和理解的心态,在谈话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比如找学生谈话、给学生发短信或邮件、在批改作业时写意见和建议等。在与家长沟通时,双方要建构起相互信任的平台。沟通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向家长说学生的不足之处,要客观的把学生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并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找到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在与各科教师沟通时,既要抓住本班存在的普遍问题,又要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分层次的沟通处理。

进入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加之父母的期望过高,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集体和竞争,如何处理好与学生、老师及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这些都会导致他们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另外,学生在高中阶段正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心都处在向成年人发展的阶段。对异往充满好奇和向往,但往往对情感又很困惑、很迷茫。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运用科学的方法,及时开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培养和利用优秀班干部,开设主题班会

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和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选拔优秀班干部,可以在实践活动中仔细观察以发现人才;也可以是听取学生的意见,由他们来推选。对班干部的培养有多种方式,可以召开班委会,加强他们之间的合作沟通;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班干部的实践活动,来增强他们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树立班干部的良好形象和威信,使他们在学生中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班会是在班里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和良好班风的重要环节。主题班会的内容一定要实事求是,并要有教育意义。要善于抓住机会,针对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时召开班会。召开主题班会的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可采用讨论、辩论、指定学生代表发言、知识竞赛或邀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来为学生传授经验等。这样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在辩论中鉴别,在比赛中提高,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和学习。

篇12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063-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流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动过程,涌入城市的大量流浪乞讨人员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我国的救助管理机构带来了诸多困境与挑战。于是,做好新时期的救助管理机构职能的定位,以救助管理站为依托,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实现流浪人员的正常回归社会就尤为重要。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流浪人员自身权益的实现、生活状态的改善,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及救助现状

    苏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前身为1954年组建成立的“苏州市收容遣送站”,2001年6月经市政府批准在站内设立“苏州市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2003年8月响应国务院废除《收容遣送办法》的号令,收容遣送站更名为“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原来的儿保中心也在2006年的8月更名为“苏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中心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以“爱心、真心、热心、耐心、安心”为救助服务理念,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等要求,救助管理站主要提供以下7项服务,分别是: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存;根据导致流浪乞讨发生原因给予受助者相应的帮助,这主要体现在协助那些因遭遇临时困难的主动求助者返回居住地,或对能查明其亲属和户籍所在地的特殊受助人员进行跨省接送工作;对流浪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甄别工作;对未成年流浪儿童的保护、教育工作;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上街劝导、主动救助工作;对突发事件中人员的安置与分流工作;对受家庭暴力危害的妇女儿童的维权、庇护工作。中心不仅为流浪人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还为他们提供心理矫治、文化辅导和一些相关的技能培训,以期通过这些措施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二、苏州市流浪人员救助模式优势与不足分析

    (一)苏州市救助站救助模式的优势

    1.积极主动为受助流浪人员提供全面的生活照顾、医疗服务和心理咨询

    为入站人员首先提供“五个一”的服务,“喝一杯热水,洗一次澡,理一次发,换一身衣服,做一次体检”。针对入站身体不健康的人员,小毛病在站内医务室处理,大毛病送至合作医院治疗。站内设有心理咨询室,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保持长期合作,配有相关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与不定期为有行为偏差的流浪人员进行心理矫治。

    2.对部分回归家庭的流浪儿童进行电话回访或实地回访

    对那些因为家庭重组、家庭暴力等原因被忽视的儿童回归家庭后进行电话回访或实地回访,了解他们回归家庭后的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动态,鼓励孩子要自强自立自信,告诉孩子遇到事情可以打电话向当地公安、民政求助,站里会协同当地机构共同处理好相关事宜。同时对来站接孩子回家的监护人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给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享有受教育权是监护人的义务,避免孩子再次流浪,巩固救助效果。

    3.积极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推进救助工作专业化发展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之一,亦是建立在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进步与福利水平提升的基础上,两者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和价值取向,因此在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中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救助工作,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苏州市救助站救助模式的不足

    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这项救助不是对救助对象进行长期终身救助并使其生活达到一定水平,而是帮助其临时解决基本生存困难。但现代救助的要求不仅仅是穿暖吃饱,更应该从生活救助到注重能力救助、从消极救助到积极救助、从单一性救助到多元化救助、从补救性救助到注重预防性救助、从救助管理到救助服务的转变,相对来说,苏州救助站救助模式面对新形势下的要求做得还是有些不够。

    1.救助管理机制不完善、实施细则不明晰

    救助力量比较单一,缺乏联动机制,没有发动社会民间力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搞好救助管理工作,光靠民政一家肯定不够,政府部门起主导作用,官方硬性的力量可以强制一些问题的解决,剩余的政府不太擅长的,就要有民间机构力量来完成。针对轻度智障、无法核实原家庭地址等一些原因长期滞留站内人员没有其他相应的转介或安置的详细措施。

    2.救助对象单一、救助方式“机械化”

    救助站的救助对象主要以未成年人为主,其他流浪人员救助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救助方式主要还是以提供住所、食物、医疗、车票等物质帮助为主,按照《救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和条款机械实施,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将救助工作视为一件具有固定流程的工作,按照公安送达或者自投——入站登记——提供食宿等服务——查询家庭地址——接回或护送的这一套救助流程,由于大部分流浪人员留站时间短,还没等工作人员去了解受助者流浪乞讨的深层原因就要离站了,导致对受助人员的生理、心理等情况进行分析少,满足不同受助人员的特殊需求少,缺少对求助者的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等等连贯,救助产生的社会效果较弱。

    3.物质资源利用率不高、专业工作人员配备不足

    为了满足留站人员多方面的需求,救助站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技能室、电脑室、阅览室、心理辅导室、健身房、音乐室、投篮机等,但这些设施资源利用率并不高,长期处于空置状态,未能发挥其有效作用。出现这种现象和缺少相应的专业工作人员是有关系的。目前救助站负责这些设施开展活动的工作人员,远远低于存在的设施资源数量,经常是一个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忙东忙西,导致不能按时按质开展活动,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

    4.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少,社工理念普及不到位

    站内现有中级社工师一名,助理社工师四名,数量远远没有达到机构设置的岗位要求。机构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多寡会直接影响到救助管理的质量。新时期的救助管理应是以“以人为本”为宗旨,以维护保障流浪人员的生命健康权、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大部分工作人员的意识形态还停留在收容遣送的层面,未能体现现代社会工作的要求,在助人的过程中,只严格遵守规范流程,而未能注重方法手段和沟通技巧。在方法的选择上,没能依据受助者的问题特征、个性特点区别对待,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各种专业方法的使用更少之又少,这阻碍快速实施救助和提升救助的效果。

    三、现代救助管理机构职能定位的可行性路径探讨

    我国以临时解决求助对象基本生存困难为主体的社会临时救助制度成为保障流浪乞讨群体基本生存需要、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安排。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面临的新问题,这种仅仅以维持基本生存为理念,以经济补偿为主要方式的救助管理制度已经面临严峻挑战。现行救助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救助群体需求多样化的要求,难以应对被救助者流浪乞讨的诸多复杂因素,难以实现助人自助的根本目标。所以迫切需要对现代救助管理机构的职能进行重新的定位。

    (一)制定详细实施细则,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流浪乞讨成因具有复杂性特点,影响流浪乞讨人员发挥自身职能获得独立生活机会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交错、相互影响,针对不同个体的需求,对症下药,制定实施细则。流浪乞讨是社会问题,单靠救助站本身的力量不足以完成这个宏大的主题,救助站应扮演好资源筹措者的角色,积极引导慈善机构、民间社团组织等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个人救助参与到救助主体力量中来。

    (二)扩大救助对象范围,丰富救助方式

    按照《实施细则》中确定的4个救助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的规定,执行救助必定会将一些确实需要救助的人员排除在外。救助管理站应根据求助者实际情况,适当扩大救助的范围,在实践中要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对那些遇到应急性困难或特殊性原因而生活无着的其他人员实施救助,防止他们沦落为流浪、乞讨人员。

    (三)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提高物质资源利用率

    志愿服务是志愿者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在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过程中,志愿服务能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向大众宣传救助管理办法,在日常生活中劝导流浪乞讨人员,还能组织、发动广泛的社会资源来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物质帮助、工作机会、法律援助。同时,拥有各种职业、知识、经历、观念和技能的志愿者还能为受助者提供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导,补充救助站人员不足无法开展各项设施的缺陷,促进受助者认识与观念的改变,帮助救助管理站实现社会救助的最高目标——“自助”。

    (四)推广社会工作理念,实施社会工作技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