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08:36: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科学管理的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客观范式视人、人的心理与行为为自然的一部分,具有与其他自然物相同的先定、普遍、凝固不变的本质或规律。在心理学中,人被等同于动物或者机器,正是这一研究框架的体现。与此相适应,心理学被看作了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成为心理学效仿的榜样,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顺理成章地成为心理学的研究模式。可以说,坚持客观范式就是在心理学中坚持以自然科学为最高价值标准的研究取向和理论建构的模式。
(二)逻辑主义的研究路线
逻辑主义认为知识本质上是逻辑思维运动的结果,始终呈现为某种必然性的联结,知识陈述的是客观事物本身。坚持逻辑主义,意味着心理学研究必须排除己见,禁止使用科学之外的以及带有主观性的概念,并尽可能排除所有价值因素和个人因素,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
(三)还原主义的研究原则
根据逻辑主义的原理,凡事皆有因果,人们可以根据原因推知其结果,达到解释与预测的目的。对心理学而言,意味着可以将心理现象与行为还原到其最初的水平上,并从低级推知高级、从元素获知整体、从简单推知复杂。在对人及其心理本质的理解上,还原主义将人还原为物,认为人是由最基本的原子(元素)构成的。在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上,主张还原分析。其基本程序是:先将复杂、高级的东西简化为基本的、无法再分的元素或低级的东西,再将元素、部分从整体中抽离出来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然后以线性因果观或“算术和”说明元素或部分间的关系及事物的性质。
(四)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客观范式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形成了一系列以客观实证为主要特点的研究方法,包括了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实验法及测量法等。另外,个案研究、言语报告等作为上述方法的补充,也时常出现在客观范式的各心理学研究中。
二、客观范式的缘起
心理学客观范式是在对科学主义主观范式的批判中萌生并不断发展的。科学主义主观范式形成于心理学初创期(1879-1913,它坚持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定向,保留了意识这一带有主观性的研究对象,强调客观实证的研究路线和还原主义的研究原则,以获得客观知识为目标,同时也保留并采用了以主观思辨为特征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冯特的内容心理学、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以及机能主义心理学中。
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均以经验实证论为哲学基础,确立了中立一元论的世界观,认为意识、心理与自然物作为一种统一、集合,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经验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无论是可共证的经验还是不可共证的经验。因而研究可共证经验的客观方法(实验法)与研究不可共证经验的主观方法(内省法)均是有价值的。如冯特所言,“在自然科学和心理学内,我们所研究的经验现象只是以不同的观点来考察同一经验的现象。在自然科学内我们把经验看成是客观现象的相互联系,由于抽去了知觉着的主体,它也被看成是间接的经验。而在心理学内,我们则把经验看作直接的和非派生的。这样,心理学可以成为一门像物理学一样的自然科学,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来研究作为直接经验的意识。然而意识现象带有主观性,为了更加契合科学主义对客观性的研究,冯特将客观实验方法与主观内省方法相结合,用实验技术来控制内省。铁钦纳则提出了严格的实验规则来尽可能地使其达到客观性的要求,譬如实验内省法的被试必须是训练有素的观察者、实验必须排除内外刺激的干扰等。格式塔心理学家赞同冯特和铁钦纳的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观,也并不反对他们对主观意识经验的内省研究,但他们强调对意识、心理的整体研究原则,反对用实验法来改造内省法,认为借助纯粹的现象学的内省,也可以获得客观知识。
从客观角度而言,《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当前我国已进入财务管理信息化阶段,《财务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都遭受到各种冲击。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实践对本课程教学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师务必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思想融入《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将该课程的教学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完全融合起来,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财务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没有将企业管理信息体系理念作为指导
会计信息化体系与财务管理信息体系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会计信息化体系提供在决策层面有效的会计信息,即内外部的会计报告,财务管理信息体系则会充分借助会计报告信息、企业各项业务信息和金融市场信息,借助会计领域的信息工具开展资金方面的管理、资产方面的管理、预算方面的控制以及成本领域的管理,进行财务层面的分析、财务层面的预测与财务层面的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企业价值目标的最大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绝对不能和会计信息化体系完全割裂开而独自存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绝对不能和会计学的教学分开而独自存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虽然已指出企业在财务层面的管理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利益最大化,可是却十分缺乏企业在管理信息体系的全局理念,没有把握好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之间的逻辑联系。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设计进程中通常存在局限性的认识,仅是重视企业在理财领域、估价领域与价值领域的创造,却很大程度上轻视了会计学对财务管理学的重要功效。实际上,即使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所能大面积使用的现金流量模型等方法,也必须借助信息化技术编制成套的预算财务报表的财务预测方法来获取未来现金流量数据。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忽视了借助企业会计报告等会计信息,从而让企业财务管理所制定的决策成为无源之水,最终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没有融入现代化的会计信息技术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复杂,企业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数据让财务领域的决策变得十分困难,所以需要运用新型会计信息技术来进行辅佐。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往往忽略了会计学对财务管理学的基础功效,致使会计信息化技术很难和该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具体而言表现为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通常停留于手工层面的计算、运用相关计算器或者借助Excel构建财务模型来处理相关财务问题的阶段,对于ERP、XBRL、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新颖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在财务管理信息化领域所获取的进展往往忽略,最终无法借助信息化的相关工具获取上市企业最新会计领域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与利用,更加不能教会学生在财务管理实践进程中,面对稍纵即逝的现实与大量的信息时应如何科学合理的做出有效的财务决策。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会计学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对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晰。有些老师将会计学与财务管理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认识清楚,有些老师单纯地将财务管理误解为数学方面的计算。对于会计学的不了解、对于会计信息技术的不了解致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对于ERP、远程访问、大数据、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云计算等会计信息技术的新进展不是很了解,不能利用会计信息技术相关工具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企业财务管理案例方面的信息,更不能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进展与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研究,影响了学生系统化地学习《财务管理》课程,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积极性,最终钳制了学生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一)进一步转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思想
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教学理念上务必形成以下观点:彻底摒弃割裂认识财务管理学习的思想,必须从管理信息体系的角度来看待财务管理与会计学之间的关系,构建起会计是一个提供决策有效会计信息的体系,然而财务管理是充分借助外部的相关金融信息、业务信息与相关决策有效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层面体系化的合理认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还必须根据管理信息体系理念,充分认识到会计和财务管理实际上是对整个企业业务领域的信息进行与之相关的确认、记录、计量、报告、分析、决策、预测与操控的体系化过程,进而充分认识到会计与财务学基本的原理、方法与技术领域相关的工具,最终实现企业在价值领域的最大化目标。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务必要清晰明确,对整个企业价值的评价和价值创造的进程应构建在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对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价格进行综合性判断的根基上。清晰地明确此点之后,就完全能够运用高职院校会计学基本的原理、基本的概念与基本方法,并把它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应该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完成的相关财务报告与相关财务分析作为根基,并在会计提供的决策有功效的信息――会计报告根基上大力开展财务领域的预测与企业领域的价值评估,以此实现企业在价值领域的创造。如此一来不但体现了管理信息体系中会计信息体系与财务管理信息体系在信息生产领域、传递领域、利用领域的连续性,更能借助《财务管理》课程对会计信息利用的教学进程最大限度发挥它推动会计学等先学课程教学的功效。
(二)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引入新颖的会计信息技术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需要进一步继承会计类课程在应用会计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譬如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下,相当一部分的财务管理问题都能够借助ERP等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来进一步解决,然而会计信息化也能够给《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提供新颖的教学手段与便捷的教学工具。要最大限度借助譬如ERP等企业管理软件、云计算、移动互联、远程访问、XBRL、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等现代化的会计信息技术,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的质量。譬如可以在借助EXCEL做NPV方面的计算和EOQ方面的计算,并在构建财务模型的根基上,借助XBRL财务报告工具大力开展对上市企业财报的财务报表分析。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务必引入新颖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向广大学生不断展示会计信息化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进程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新颖的会计信息技术完成各项常规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让学生在会计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走出课堂,把《财务管理》教学和企业实践中的财务管理实务充分结合起来,最终能够尽快使用将来会计信息化情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适合财务管理信息化教学要求的能力
在会计信息化日益发展的环境下,不管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研究界都不能对此置若罔闻。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自己必须在管理信息体系理论的指导下,构建起在会计信息化领域开展财务管理的思想,重新打造一个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进一步确定新颖独特的教学目的与相关教学内容,运用新颖独特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手段,以此适应财务管理日益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应主动利用XBRL等信息化的财务报告工具,以此解决高职院校会计方面的人才难以去企业实践的困难,进一步指导学生借助XBRL等信息化工具对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做财务层面的分析,真正意义上在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大力开展财务预测工作与财务决策工作,并且在第一时间内和实践中的企业财务管理情况密切结合起来,甚至还可借助相关研究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三、结束语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财务管理》课程教师如能根据上述建议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的水平,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法,定能有效提升《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刘建春(1971-),男,汉族,湖南衡阳,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科,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3-0064-06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面对社会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的巨大变化带来的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跨学科研究成为当代大学面向复杂现实问题解决、国家创新能力提升以及追求真理探索的重要战略。欧美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跨学科研究,相继出台了一些重要研究报告。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发表了《促进跨学科研究》这一重要报告;2005年,美国大学联合会通过调研形成了《跨学科专题报告》;同年,德国、法国、英国、挪威等欧洲八国召开了专题会议,提交了各国围绕跨学科研究的八份主题报告。当前,跨学科研究组织在大学中非常普遍,已经成为学术组织二元结构的基本体系之一,形成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组织体系。
一、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基本内涵
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OECD组织了一项“大学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活动调研”,指出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是指两门或者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较大领域内教育与研究的概念、方法、程序、认识论、术语、数据以及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2004年美国的《促进跨学科研究》报告指出,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简称IDR)是指团队或者个体的一种研究模式,整合来自两门或者两门以上的学科或专门知识体系中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或理论,以提高基本认识或者解决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报告强调,真正的跨学科研究不只是跨越两门学科去拼凑出新的“产品”,而是要对不同学科的思想与方法进行综合。
因此,从组织基本内涵上分析,根据跨学科研究的相关概念,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主要由受到不同学科知识领域训练的成员组成,不同的概念、方法、数据与术语在成员之间不断地互相交流,形成共同的合力,以致力于共同问题的解决,并在大学中获得正式的组织建制。其基本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该组织涉及两门或者两门以上学科,旨在完成那些不可能通过这些学科各自单独去完成的研究活动;二是组织的基本功能是在学科边缘上促进一个综合学科(integrated discipline)的形成;三是组织致力于大的主题研究,研究者可继续开展自己所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同时在和来自其他学科的同事对于问题的共同研究与探讨中受益;四是组织围绕一个或者一套方法,这些方法应用于许多门类科学。
二、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基本特征
1、创新驱动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动力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生态环境、生命健康、能源、食物以及太空探索等问题日益突出。创新性地有效解决和协调这些问题,需要跨学科研究来协同应对。实际上,自20世纪初以来,在科技创新与发展过程中,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重大科学发现和原创性成果形成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一项针对原创性成果与跨学科研究关系的研究表明,科学家拥有跨学科的背景,擅长将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融合到自己研究的领域,对产生科学原创性成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在战略规划中高度重视跨学科研究战略。例如,美国杜克大学相继制定了《跨越边界:90年代的跨学科规划》(1988)、《卓越战略计划》(1994)、《差异化:杜克大学战略规划》(2006)以及《2010杜克大学跨学科规划》(2010)等多个战略规划,该校的跨学科战略规划至今已经持续实施了25年。这些一流大学所实施的跨学科战略提升了大学的科研创新水平,带动了产业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
2、学科交叉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知识形态特征
大学学术组织蕴含了知识特性,学术活动的“共同内容就是知识操作,只是保存、提炼、传授和应用知识的工作组织和形式有所不同罢了”。近代以来,大学内部的学科制度化使得学院、学系在不同知识领域基础上得以确立,知识分工决定了知识劳动者之间的分工。但是,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知识生产方式从传统的同一性、单科性和个体性向多样性、跨学科性和团体性转变,“知识操作”不再局限于某个单一学科,学科知识之间的复合创生了新的知识体系,学术组织在知识复合交叉演进的基础上逐渐分化和衍生,大学内部确立了大量的跨学科学术组织并予以制度化。例如,北京大学于2006年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下设“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理论生物学中心”、“功能成像研究中心”、“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涉及生物学、医学、纳米技术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再如,MIT媒体实验室整合了计算科学与艺术交界面上的广泛学科,对软件科学、机器智能、儿童学习、人机视图、可接触媒体、互动电影以及数字化修辞等进行研究。因此,跨学科学术组织具有学科交叉性知识形态的典型基本特征。
3、矩阵结构型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结构特征
“矩阵”结构是同时进行若干项目管理的一种最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横向关系的组织系统,形成纵向和横向管理系统相结合的矩阵结构。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往往由校内外项目的需求驱动,在横向关系上,主要基于内部多个学科组织的横向管理,这主要是受制于不同学科类型的学术关系制约;在纵向关系上,主要侧重于直线型的行政关系。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是一种典型的矩阵结构组织形式,适用于若干个同时进行项目的组织管理。既设置具有纵向报告关系的若干职能部门,又建立具有横向报告关系的若干项目小组,在大学跨学科科研项目管理中运用得较多。例如,伊利诺伊大学的贝克曼研究所便是典型的“矩阵式”跨学科研究所。纵向关系上设立教师联盟和报告制度,所长拥有大学学院院长身份,并向教务长报告情况;横向关系上主要是与学院和学系的关系,学校政策会为与研究所相关的学院和学系提供间接成本补助金,研究所需要的资金定期由学院、学系和研究所等相关部门通过谈判进行分配。
4、分权与集权交错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的体制性特征
一是跨学科研究组织具有内在的学术分权倾向性。跨学科研究组织内每一个学科知识体系都相对独立地掌控着学科自身的学术权力,组织内部具有多学科性与基层学术组织特性,在组织结构形态上体现为注重与学院、学系之间的横向关系。因此,组织内在的学术分权性要求在组织结构上实施一种分权制形式的管理体制。二是跨学科研究组织具有外部的行政集权倾向性。从组织冲突视角分析,跨学科研究组织产生学科冲突时,分权形式很难通过自我协调模式获得调节;集权性的官僚制体系注重等级性与绝对权威,对于调节与解决这种学术权力冲突却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实中,大多数研究型大学将跨学科研究组织置于高一级管理机构的协调管理之下,以便统一协调跨学科研究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学术资源。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外部具有集权性的诉求。加州大学设立ORU、MRU作为跨学科研究组织,形成了创建申请、资助、管理与评估等组织管理制度。ORU、MRU的创建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须通过基层学术创建建议、学系主任、分校校长或者其人等环节审批;而在组织运行上,加州大学将官僚权力更多地配置在跨学科研究组织的上一级管理机构之中,建立通畅和开放的各层级负责制度以及相应的报告制度来对下一级跨学科研究进行协调。加州大学的这种管理体制从根本上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权力体制结合起来,实现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权力平衡,保持跨学科研究的张力与动力。
5、组织协同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
跨学科研究组织往往在不同学科知识及其组织基础上整合而成,协同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中的一个基础性特征。这一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创新与协同,形成融合不同学科文化与知识形态的机制。加里森(Peter Galison)的“贸易区”(trading zone)理论、富勒(Steve Fuller)的“社会认识”(social epistemology)理论、赫伯特·克拉克(Herbert Clark)的“共同基础”(common ground)理论以及汪丁丁的“跨学科研究范式”论等均致力于找到不同学科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协同机制,形成一个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标准与评价的共同的认知参照框架。二是协调不同学科成员的学术活动。跨学科研究活动基于共同目标,将不同学科成员组织起来研究共同问题,因此,需要对来自不同学科甚至不同组织的成员的学术活动进行协调,致力于共同目标的完成。三是不同学科组织运行的协同性诉求。学科组织具有自身的人、财、物资源,跨学科研究组织需要不同的组织资源整合,如研究团队的组建、实验室整合与共享、经费的共同投入等;同时,不同学科组织之间存在权力冲突,跨学科研究组织需要进行跨边界的协同与管理,需要通过跨学科组织管理机构(如学术委员会)推动学术与行政层面的冲突消解,包括组织运行、管理与评价等。
三、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模式
模式是一类在特定环境下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因此,管理模式是指特定环境下组织内资源配置的某种标准形式。受到特定目标、技术、体制以及环境等管理要素的影响,管理模式就有了不同分类。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需要共同的目标、完善的制度、良好的管理技术以及外部环境,但是研究表明,跨学科研究组织内存在的不同学科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往往需要从体制上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管理体制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重要。根据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不同,我们把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模式分为主任(所长)负责制模式、参与式管理模式以及共享型领导模式。
1、主任(所长)负责制
主任(所长)负责制是当前跨学科研究组织内部管理的主要方式。主任(所长)必须是学术研究的带头人,同时又要承担组织中的行政协调角色。第一,领导学术研究,能够获得成员尊敬。主任(所长)首先是作为一个学术领导的身份,要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研究经历,把握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获得成员的尊敬。例如,加州大学的跨学科组织实行部门主任负责制与任命制,每一个分校的ORU都由一位拥有终身教授职衔的主任(Director)负责。第二,纵横关系的充分协调。主任(所长)必须是一个很好的协调者,协调研究中心与相关学院、学系的关系,协调组织与上级领导之间的关系。美国大学联合会通过调查认为,“这一职责要求有良好的外交沟通能力……通过研究中心结构、运行与支持的最初设计以及明确与各学院、学系之间的关系,这些冲突可以被最小化”。例如,斯坦福大学的国际研究所由来自七个学院的高级教授组成,为了在竞争性资金筹措与减少教学工作量等方面实现冲突最小化,所长直接与学院院长们一起办公,成立教师执行委员会,以期融合各学院的目标与需求。第三,内部的有效管理者。主任(所长)要明确组织发展的使命、目标与方向,围绕研究计划制定发展战略和措施,争取外部经费与资源,实现内部管理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者“必须成为催化剂,他是研究团队与资助机构的沟通者,是横跨许多组织的‘边界人’(boundary agent),还要为组织内成员之间的互动创设环境,要在领导力、综合能力以及技能技巧方面获得成员尊重”。
2、参与式管理模式
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要求成员发挥主动性,需要不同的学科成员参与,强调共同的目标和团队合作。因此,参与式管理成为跨学科组织管理的重要模式。参与式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委员会制的形式参与决策。跨学科研究组织中一般设有不同的委员会,如执行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咨询顾问委员会、外部委员会以及内部委员会等,它们的成员要求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既有校内管理者、教师,也有其他学校或者企业、政府中的成员,在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决策与管理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与功能。以委员会制的形式参与决策是一种典型的参与式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对于大型的跨学科研究项目而言是非常有益的。普林斯顿大学宗教研究中心的顾问委员会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该中心有10个执行委员会,由来自社会科学领域一系列学科的杰出教授组成,与中心主任关系紧密。这些教授的积极参与不仅为中心提供了广泛的指导,而且也使得中心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关注。二是不同学科成员直接参与组织的决策。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展开需要学科之间加强沟通与理解,项目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是否参与了项目决策,这一过程往往成为学科之间冲突消解与相互沟通的过程。所以,这种管理理念让领导者从组织的金字塔位置上走下来,成为协助者与促成者,促使成员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潜能。MIT媒体实验室是该模式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创始人尼葛洛庞帝信仰一种自由的管理风格,让团队成员自由研究,负责自己的研究,让每一个研究者参与项目决策管理,对他们的研究创新与成功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参与式管理需要形成一种责任分担机制,从而确保跨学科组织的领导与管理达到目标要求。
3、共享型领导模式
托马斯·艾尼斯(Thomas Aenis)等人的研究指出,传统的权力型领导具有官僚风格,不适用于跨学科研究的组织环境。开放交流是跨学科团队研究的基本原则,每一个成员都可以表明自身的价值观、促成团队的发展方向以及为团队发展提供远见卓识。跨学科团队的领导本质上是一种共享型领导(shared leadership),所有的成员对于团队的研究过程与结果负责,根据环境的转换接受正式或者非正式的领导角色。在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形式中,每一个跨学科研究成员作为一个成员领导(member-leader)承担责任,这意味着个体成员常常承担领导角色,在许多情况下引导研究同伴并做出决策。不过,这种管理模式要求研究成员具备团队中承担集体责任的能力,这是领导责任共享的一个前提;同时,团队成员之间必须具有平等性,愿意并且有能力共同承担团队责任。
这种共享型领导实质上是参与式管理方式的一种,在初创期的跨学科研究组织中显然不适用。这是因为,当不同学科成员形成某一跨学科研究团队之时,由于学科成员的学科研究范式必须发生转变,而权力过于分散或组织过于松散不利于强化组织进程管理,难以管理不同学科的志业者及其研究范式。因此,这一模式整体上带有比较强的理想色彩,更加适用于成熟度比较高的或者小型的、可控性比较强的跨学科研究组织。
四、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的实践路径
1、融合学科文化,形成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
学科文化是指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学科方法、学科术语、学科风格、学科认同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学科知识性文化与学术部落社会性文化的统一。它既代表某一学科的价值、风格、术语系统、认同感与行为规范等,又代表一个个学术部落。在跨学科研究组织中,学科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成为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根源性冲突,“学术部落通过一系列手段排斥学科‘非法入侵者’来界定自己的身份,保卫自己的知识领地……要成为一门学科领地的成员,不仅要有本学科的精湛技术水平,而且要有对学院式群体的忠诚并遵守其规范”。
赫伯特·克拉克(Herbert Clark)的“共同基础”(common ground)理论提出了人际交流中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并被应用到跨学科研究的学科交流与对话之中。该理论认为,每一个交流行为都意味着互动者之间的一个共同认知参照框架,学科人的共同基础是他们共同的知识、信念与想象,学科人通过交流形成一个可以沟通的语言体系,并将其他学科人的知识纳入到自己学科的理解之中。这是彼此双方共同知识、信仰与想象的结合,本质上就是一种学科文化的结合,这种结合过程就是一个共同认知参照框架的形成过程。管理者必须引导学科达到以下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开放学科文化知识边界,遵循学科文化性质与关系规律,促进学科文化主体之间的对话与包容。二是寻求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范式。库恩指出,“一个范式支配的首先是一群研究者而不是一个学科领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共同体的特殊性甚至研究的阶段性等,学科成员可能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三是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走向学科文化的对话与交流。跨学科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学科文化对话的过程,必须基于学科之间的平等与信任,通过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共同行动,寻求共同基础,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
2、开放组织边界,实现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权力与结构契合
跨学科研究组织以开放学科组织边界为前提,形成纵横交错、具有很强支持性的矩阵结构,这是当前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典型组织结构。跨学科研究组织的一部分成员来自于传统的学科组织——学系或者学院,并保持着与学系、学院的归属关系。成员接受学系、学院和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共同领导,形成一个矩阵结构关系。由于跨学科研究越来越不局限于两门或者三门学科的参与,组织结构越来越趋向一种多维矩阵结构,形成一种网状矩阵结构关系,甚至走向一种更为激进与“革命性”的组织变革——“没有墙”的研究组织,完全以问题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在其中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与流动性。例如,洛克菲勒大学没有学系,而以开放的实验室为中心开展跨学科研究。其“无边界”跨学科研究所并非按照某一学科或者研究领域设立,而是追求生物医药领域的多样化研究主题。研究者分别来自于多样化的学术背景和文化背景,大多数人共同工作在多个学科和学术交叉领域;同时,研究所由实验室部门和医院部门组成,这种实验室结构完全没有学科式“围墙”,大大减少了学系和学院的管理层次,而只有从事自由学术研究的科学家。这种模式极大地促进了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合作。
矩阵结构的复杂关系决定了组织管理的复杂性,组织权力的博弈与平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结构的稳定形态。大学具有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大基本系统。跨学科研究组织既面临着来自纵向的科层权力冲突,又面临着来自同一层级的权力冲突,主要通过三种基本权力结构关系来进行治理与协调。一是民主治理结构关系。民主模式致力于学科成员共同参与治理过程、寻求共同基础,通过会议、座谈以及研究中的对话等形式,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甚至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权力结构关系。二是委员会治理结构关系。委员会治理是一种模式。学术性委员会往往可由学术权威及其相关成员组成,有利于跨学科研究行动框架、路径的形成与实施,有利于学术冲突的协调与消解;而一些执委会、管委会则主要对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管理等工作负责,并给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提供意见和建议。三是科层治理结构关系。主任(所长)负责制往往是跨学科研究组织内部的一种科层结构关系,但由于复杂的网状矩阵结构关系,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外部权力结构关系甚至更为重要。罗伯特·S·弗里德曼等人的研究甚至指出,跨学科研究组织仍然是一种科层制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向上接受上一级的协调与领导,向下指导项目研究方向、控制整个研究,具有科层制的合法权力。
急诊内科是医院的窗口部门,承担着大量门急诊内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病情评估、分流、留观诊治、收住院等工作。其中,留观患者涉及内科多个系统,病种复杂,且很大一部分留观患者诊治工作难度较大,这部分患者主要包括疾病诊断不明的患者,或合并多种疾病无法收入专科的患者,或病重需住院但住院部暂无空床位的患者。这就要求内科急诊医师在掌握内科急救技术的同时,也要掌握内科多个系统疾病的治疗知识,提升有等同于专科的持续诊疗能力。但在信息快速更新和医学专科细分化的时代,内科某一专科的疾病诊疗知识就已经需要医师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何况是整个内科各个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而且,我院急诊内科尚未分科,在医患关系紧张、患者期望值越来越高的社会背景下,为了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提高我科急诊内科医师的诊疗水平,为来我院就诊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有必要对本院过去接诊的内科急诊留观患者进行各个系统疾病发病率、易发病季节、年龄分布、性别差异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重点学习和培训。现对我科近一年来的内科急诊留观患者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本院急诊科“急诊内科留观病人医生交班本”记录的资料,以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急诊内科就诊并具有完整病历记载的1178例急诊内科留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对“急诊内科留观病人医生交班本”记录本上的疾病按系统分为9大类,同时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留观时间等资料,全部数据利用Excell软件进行计算分析。
2.结果
2.1 急诊内科留观患者疾病谱 急诊内科各系统疾病留观患者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急性中毒>泌尿系统>内分泌与代谢系统>其他>造血系统及风湿疾病。结果见表1。
2.2 各系统疾病留观患者数量四季分布情况及数量比较,消化系统疾病共436例,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循环系统疾病共240例,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呼吸系统疾病共199例,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神经系统疾病共122例,春季>秋季>夏季>冬季;泌尿系统疾病共66例,春季>夏季>冬季>秋季;急性中毒共69例,冬季>夏、秋季>春季;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共26例,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其他疾病共20例,冬季>春季>夏季>秋季。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的就诊时期呈季节性变化,其余系统变化不明显。结果见表2。
2.3 急诊内科留观患者各年龄段分布情况 青(少)年患者(
2.4 统计各系统疾病的主要病种并按照患者数量多少进行排序。呼吸系统(19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73例,肺部感染37例,支气管哮喘19例,发热原因1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1例。循环系统(240例):冠心病106例,高血压73例,心律失常33例。消化系统(436例):胃肠炎178例,胆囊炎73例,腹痛原因7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5例。泌尿系统(66例):泌尿系结石45例,泌尿系感染14例。内分泌和代谢系统(2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2例,低血糖症5例。神经系统(122例):头晕原因57例,脑血管意外36例。急性中毒(69例):酒精中毒39例,神经催眠药5例,毒蕈中毒5例。其他(20例):血钾异常7例。
3、 讨论
急诊流行病学研究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地区差异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就业状况等的不同,各家医院的报道结果不尽相同,而且急诊科疾病谱也与医院等级、诊疗水平和特色专科等有关[1]。且急诊留观患者每年呈升高趋势[2]。因此,有必要从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急诊科内科留观患者疾病谱的研究。
从急诊内科留观患者疾病谱可见,患者数量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急性中毒,它们所包含的急诊留观患者数量为1066例,占内科急诊留观患者总数的90.49%。由此可见我院急诊内科医师应在广泛学习内科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和掌握这五个系统疾病的诊治。从急诊内科留观患者疾病谱中还可见,在留观患者总数上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并且某些系统的疾病在性别上有明显差异,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的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女性患者数量多于男性的主要是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前者可能与男性吸烟诱发呼吸系统疾病有关。造血系统和风湿免疫系统未见留观患者,其原因一则可能是发病率低,患者数量少,病情发展缓慢,患者白天已在专科门诊就诊,再则血液科疾病诊治专科性强,病房床位较充裕,患者可直接收入病房住院。
各系统内科急诊留观患者数量也呈一定的季节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冬季较多(44.22%),循环系统疾病在春季较多(30%),消化系统疾病在春夏较多(64.45%),泌尿系统疾病在春夏较多(77.27%),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在春季较多(34.62%),神经系统疾病在春秋较多(58.84%)。其余系统患者数量随季节变化不明显。此外在急诊内科留观患者总量上春、冬两季较多,分别占到总量的31.15%、26.57%。由此建议本院急诊内科可根据各系统疾病患病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季节变化特点,强化医务人员专业技术学习,合理制定各季节疾病的治疗方案措施,完善治疗工作机制,防范重点。
从急诊内科留观患者各年龄段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老年患者(≥60岁)数量最多(52.88%),其次是中年患者(45-59岁)(20.22%),数量最少的是44岁以下的青(少)年患者(26.9%)。原因可能与我院属于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患者认同中医药对老年病、慢性病有较好疗效有关。结合我院所在贵阳市2012年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本市65岁以上的人口为38.70万人,占常住人口8.69%。提示我市老年人基数大,人口老龄化,我院急诊内科医师应对老年病的诊治进行重点研究,并应特别注意中医药治疗老年病的方面的研究。另外,有些老年人记忆力、理解力减退,对由于依从性差,出院后不能规范治疗而致反复急诊留观的老年患者,应与急诊科护士、内科专科病房联合进行长期有效的健康宣教,增强老年病人的有关健康知识,提升老年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
从各系统疾病的主要病种可见各个系统疾病应该重点研究和诊治的病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循环系统疾病的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消化系统疾病的胃肠炎,胆囊炎,腹痛原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疾病的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症;神经系统疾病的头晕原因,脑血管意外;急性中毒疾病的酒精中毒、镇静安眠药中毒、毒蕈中毒;另外应注意电解质异常里面的血钾异常。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急诊留观患者疾病涉及内科多个系统,病种复杂,发病率于季节、年龄、性别差异都有关联,必须分析其特点规律。应根据急诊内科留观患者的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点,加强医务人员相关专业进修学习,合理安排急诊工作,提高急诊急救水平和应急能力,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