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06-04 08:36: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科技管理体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企业科技管理体系

篇1

作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主体机构,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直接关系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积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管理力度,保证我国的电力行业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前景,彻底扭转我国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困境。

1 科技创新是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只有保持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保持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雄厚的知识产权和高端的科技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我国现有的一些企业之所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昙花一现,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1]。

“十二五”以来,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呈现加速配置和流动的趋势,学科的交叉和技术的融合不断加快,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能源资源型企业的重要一份子,电力企业也应该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充分考虑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从根本上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积极落实和推进科技创新战略。

“十三五”是我国电力企业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关键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电子企业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人员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必须加快构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逐步形成国际同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以及有利于实施行业领先战略的体制机制好文化环境,赢得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

2 电力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趋势

电力科技是指在整个电力工业生产运转中所涉及到的科学技术。电力科技创新是指由科技创新主体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电力市场开拓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导向,将科技创新的设想作为引入起点,经过研究与开发,从而进一步改变电力科技创新主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社会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对现有的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一个技术上的创新。

2.1 面临困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力企业发展状况还是存在着较大的不足,科技创新的技术不够,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科技创新困境。以中国电建装备研究院为例,中国电建装备研究院在国内拥有25家分支研究所和检测中心,分布于全国8个省市,虽然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然而由于各分支研究所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营业务种类繁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渠道不畅,从而导致部分分支研究所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薄弱等问题。追求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国家和相关管理部门对电力科技创新在人才的激励机制和鼓励政策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电力科技创新是需要较多的科技创新人才。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大多为应届毕业生,对其后续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投入力度还不够,这也导致我国电力企业创新人才特别是杰出的领军人才和科技骨干的缺失。二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现阶段企业没有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电力科技创新建设中,尤其一些需要巨大资金投入的重大电力技术项目的科技创新存在投入资金甚少的现状,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仍然有待提升。我国对于电力科技创新的投入相对比较低,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发展。三是科技创新管理松散。基于我国电力行业的一些控制和管理部门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联系不够密切,很难对整个电力行业的科技创新进行统一管理,因此难以将先进的电力技术攻关形成产业规模,也难以将国外先进技术引入进来。这种分散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导致了电力行业存在难以跨越式发展的困境[2,3]。

2.2 发展趋势

在现代电力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作用之下,我国电力工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呈现出持续性且稳定性的发展趋势。为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工业发展的有效性,电力科技应当向着安全性、规模性、经济性方向发展[4]。

一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安全性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高度重视,正是由于对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视,使得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电网继电保护以及调度自动化均能够得到显著的发展与提升。从安全性角度上来说,电力科技应当从电力系统分析控制技术、电网安全防御技术、电网事故恢复技术以及多回直流协调控制技术等方面入手,提高电网运行系统的可靠性。二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规模性方向发展。国民经济在持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着电力需求的持续提升,电力需求的增长态势将呈现出显著的快速性与稳定性,由此也使得我国未来的电力科技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规模性特点。通过展开对大型水电开发技术、大型核电站建设技术、综合性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深入研究,能够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三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经济性方向发展。在我国电力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经济性发展趋势的体现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之上,电力技术水平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良好的契合性与适应性。因此,从经济性角度上来看,二次系统的应用优势明显高于一次设备,通过对各种投入少、产出高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电网运行系统的输电能力。

3 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近年来,科技管理创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从组织机构、科技人才、制度机制等多个要素建立符合自己发展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各种科技创新项目的不同,结合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由电力企业牵头进行的科技创新项目,各电力企业对于此类项目具备一定程度的技术储备,在研发过程中也是以企业作为主体,可以将研发人员从产品开发部门独立成立单独的研发部门,或者使研发人员的工作独立于产品开发部门的生产技术支持工作。对于以研究院所为主体的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将研究院所作为一个整体,扮演研发部门角色,组织开展重大科研课题攻关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其下属的依托企业建立的各分支研究所继续承担工程技术部门的职责,向业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如图1所示。

4 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管理举措

在科技创新管理上,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更多的关注于管理体系的建设,改变各企业科研活动自己负责的分散式管理模式,通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共享平台打造、科技管理方式转变等等一系列管理举措手段,使企业的科技发展规划与国家和集团战略密切相关并进一步激发各企业的创新活力。

4.1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创新能力水平

科技创新活动既有连续性又有超越性,稳定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对于电力企业科研院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研发人员招聘时,除了考核应聘者本身专业技能的高低,同时更应注重其个人品质的考核(例如广泛的兴趣爱好、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这样的人才聚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研发部门工作的整体氛围;在研发人员培养时,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应专门制定,研发人员的成长需要长时间的技术和经验的积累,研发人员的优秀不仅仅表现在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更多的关系到动机和主动思考等个人品质相关的因素;在研发人员的激励上,引入“能上能下”的考评约束机制,建立与创新贡献和绩效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把研发人员的收入与研发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产生的效益相挂钩。

4.2 打造协同共享平台,凝聚科技创新资源

以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全面加强资源的统筹配置和对外部优质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在国家电网的影响力。一要建立统一的资源共享信息化平,统筹人才、成果汇编、试验研究等资源,推动科技资源在公司系统内的充分共享;二要建设开发型重点实验室,优化实验室布局,健全实验室协作组功能,建立有偿共享和对外开放的商业化模式,提高整体试验研究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三要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建立产学研联盟,可以针对专项科研项目建立流动研究院工作站或跨专业、跨学科、跨单位的联合研发团队,开展协同攻关[5]。

4.3 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高效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研发时间,缩短新产品上市的时间,及早抢占市场高地。近几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各类项目发展迅速,为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进程,应该改变以往“自下而上”的自发管理模式,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比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引入项目经理制,企业和研发部门不必要对研发项目投入过多的关注,项目研发的进度可以通过定期的项目汇报会确认。此外,还应加强项目统筹策划,培育预研型科技项目,形成储备项目梯度,同时抓好科研工作的两头管理,分别在项目立项和项目成果管理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企业科研成果向高层次、原创型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李立峰.论科技创新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动力[J].经济视野,

2013,12:364-365.

[2]白云.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解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5,32(5):275-276.

[3]刘松波.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J].科学中国人,2014,19:91.

篇2

本文为陕西理工学院教改项目(XJG1119)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改革包括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三个方面。课程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设置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方面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然而,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旅游人才市场上所遭遇的处境也在不断地暴露出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高职学历学生与专科学历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有较多优势,研究生在理论方面比较有优势,而本科学历学生正处在一个两边都够不着的尴尬境地,这使得他们的就业情况十分严峻。而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和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旅游教育的质量,增强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是指开设的教学科目,各种活动及先后顺序和教学课时数的安排。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设置的基本依据是根据培养目标、学科特点,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服务,它集中反映了教育目标和专业的培养方向。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设置直接涉及到培养什么样的旅游人才,如何培养旅游人才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从课程论的角度讲,课程体系分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横向结构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纵向结构也称为层次结构,有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之分。就层次结构而言,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结构的组织模式上基本采用当前大学普遍采用的“二二分段”组织模式,即大学低年级通识教育课程,在高年级设置专业教育课程。如表1所示,我校旅游管理课程结构设置中,公共必修课程和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共48.5个学分,占总学分168分的28.87%,专业基础课程学分为42.5,占总学分的25.30%,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学分分别为37和20,占到总学分的22.02%和11.90%。(表1)

从横向结构来看,除了综合实践课程外,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共开设课程58门,其中必修课30门,1810学时,选修课28门,646学时,分别占总学时数的76.78%和23.22%。除去公共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全部为必修课、素质教育课程为选修课程以外,专业基础课程中必修课占学时数的62%,选修课占学时数的38%。专业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时数分别占78%与22%、61%与39%。

(二)课程内容。从课程内容来讲,我校旅游管理本科的主干课程与大多数国内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基本一致,以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为主。除公共必修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之外,共开设各类课程49门。其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的内容设置如下:专业基础课程共开设了12门课,有高等数学、管理学、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英语、世界经济史、中国经济史、旅游礼仪、旅游文献检索、旅游应用文写作、旅游文化学、旅游美学等。专业课程共开设18门课程,包括旅游市场学、西方经济学、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主要客源国概论、会计学、统计学、饭店管理概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10门必修课和生态旅游、陕南旅游概论、旅游英语口语、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8门选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分为旅游饭店和旅行社两个方向。旅游饭店方向包含有饭店客房管理、饭店餐饮管理、饭店前厅管理、饭店服务礼仪、饭店营销管理、饭店组织管理、饭店信息系统管理、饭店人力资源管理、饭店服务质量管理等9门课程。旅行社方向设置了10门课程,分别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业务、旅行社产品开发原理、旅行社技术管理、旅行社营销管理、旅行社采购管理、旅行社接待管理、旅行社质量管理、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和旅行社财务管理。

二、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课程比重过多,专业课程比重偏少。从课程结构可以看出,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属“金字塔”式的结构体系。公共课程门数少、课时量大。相反,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方向课程课时量偏少,课程门数偏多,“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仍存在,导致许多课程只能蜻蜓点水,泛而不精,学生只能了解皮毛。强调“后基础、宽口径”固然重要,但对于新兴学科和专业来说,由于其知识的成熟度和普及度较差,因而过分强调拓宽和淡化专业教育是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同时,在“重学科、轻课程”的背景下,课程设置过分精细化,又容易导致条块分割,还容易导致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因此,都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发展。

(二)实践课比重偏少,理论讲授比重偏多。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极强的专业,实践课程环节必不可少。多数学者认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四部分课程数和学时数依次应构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菱形结构。实践课程课时设置应控制在15%~20%之间,而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仅为总课时的11.90%,总体实践学时为2~3个月。对于哪些课程需要开设实践环节,哪些课程无须开设实践环节,开设课时多少,并不明确。另外,实践内容也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目标不明确,实践内容不清楚。

(三)课程设置过细,课程内容重复。我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方向课程共开设19门课程,分旅游饭店和旅行社两个专业方向。但这两个方向的必修课各只有3门,其他13门均为选修课。以旅行社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为例,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业务、旅行社产品开发原理3门课程为必修课,还有7门选修课程,所有的课程课时设置均为32个,必修、选修之间没有太大差别。另外,在选修的7门课程中,设置的旅行社技术管理、旅行社营销管理、旅行社采购管理、旅行社接待管理、旅行社质量管理、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和旅行社财务管理课程也就是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分解。课程重复设置现象存在。

(四)课程设置未体现地方特色。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型极强的专业,应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地方。因此,课程设置不仅要体现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同时还应体现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凸显自身的地方特色。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脱胎于历史专业,但课程设置并未体现出历史专业的特长和优势,更未在此基础上形成鲜明的特色。同时,我校地处秦巴山区,秦巴特有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似乎也并未给课程设置带来一些影响和变化。

三、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优化

(一)明确培养目标。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未来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一个本科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口径应当说已经相当宽泛。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应突出实践环节,强化“应用”特色,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的普适性职业化人才。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的人才应是介于学术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间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既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一方面要加强课程理论研究,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必开的、能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和学位课程;另一方面针对旅游业的地域性特征、地方实际及学生就业的领域,开设适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使学生毕业之后能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岗位。

(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模块。在课程模块设计上,“专业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建议把“专业课程”中的某些课程归入“专业基础课”,以加强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宽口径、厚基础”;“专业课程”模块可以命名为“专业拓展课程”等以区别于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应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的设置,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设置由当前的“金字塔形”向“梯形”转变。

(三)优化课程开设时序。课程设置要与课程内容的逻辑顺序相符,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规律。在具体操作上,既要考虑到公共课应开设在专业基础课之前,专业基础课又要开设在专业方向课之前,但也应灵活把握。如要考虑到刚入校大学生对专业的好奇心,可以将一部分专业基础课提前至第一学期开设,而对一些公共课可考虑分散到各个学期开设;同时又要考虑到大四毕业生求职等特殊要求,可以在第八学期安排一些集中实践教学,既锻炼了学生又为学生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科学进行课时分配。在既定的总课时范围内,开设课程门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各课程课时的安排。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课时分配表现为:公共课课时偏多,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课时偏少,实践环节课时偏少。对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在公共课模块,减少“马邓毛”课程的课时,增加计算机应用基础及外语课程的课时是必要的;专业基础课要达到“宽口径、厚基础”的目的,因此课程开设应该更广泛些,课时也应相应加大;专业方向课应加大课时量,开设课程应精、深、广,结合专业拓展课模块设置。

(五)重视实践课程的落实。旅游管理专业极强的应用性特征使得我们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把每一门实践课程落到实处,而不能流于形式。结合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际情况,我校旅游管理本科阶段实践时间可以安排1学年,大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旅游资源考察实习、导游实习、饭店服务实习和旅游企业管理实习。旅游资源考察可以安排在第一学年结束,利用暑假中两周左右时间进行;第二学年暑假安排一个月左右时间进行旅行社与导游业务实习;第三学年结束,进行四个月的饭店服务实习;旅游企业管理实习可放在第八学期,时间为两个月左右。对于其他的实践环节,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渐进地设置,可以安排在该课程开设过程中,也可以安排在该课程结束后,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巩固。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薛晨囡.燕山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评价及优化[D].燕山大学,2009.

篇3

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职能中的一项基本管理职能,也是管理职能中极为重要的职能,它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目标。随着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管理水平、技术、手段不断的更新发展,科学的管理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的应运而生,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层次。企业管理的高效性与科学性要求企业在万千多变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加强企业管理的预测性、决策性和计划性,打造科学、高效的计划管理体系是现今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快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1.企业计划管理的含义及涉及的重要因素

计划工作是企业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出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时间要达到的奋斗目标,通过计划的制定、执行、协调、合理安排企业中各方面管理活动,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计划管理要对市场信息充分掌握了解的基础上做好市场预测,好的预测为企业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向前看,面向未来,做好准备,发现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成败,决定决策的可行性、正确性、科学性。科学合理的决策关乎企业生存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发展到要做到各个方面实施系统协调的统筹规划。在企业计划管理中要考虑到诸多因素:比如,要考虑到成本费用因素,包含机械设备,大型工具、职工工资、劳务费用、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培训费、投资项目、投资额度等。其次、要考虑到利润因素,销售收入、税前税后利润、以及利润分配、投资收益、资金利润率等。最后、要考虑到能源消耗,包括煤气、水、电、暖、燃料、油、消耗指标的耗用。综上所述的各种指标应纳入计划管理的明细当中,要求进入严格的管理并加以控制。

2.计划管理的流程

企业制定计划需要考虑的前提是,一是要收集信息,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保证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据一定的方法与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测算,精密分析后做出却实可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二是确定目标,在认识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目标、方向以及实现目标的总体行动计划,要确认选择现金投入大资金回收慢,还是选择可能获利较少,但风险较少或是选择眼前看没有多大的利益,但可能更适合企业长远目标的方案。三是要分解、平衡目标。分解目标就是将现有目标分成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各部门目标等,全面考虑各种可变因素和限制条件,做到各种计划之间有效衔接。四是要确定计划并下达计划。确定一个科学系统的计划管理流程,首先,根据确定的总体计划分解成各个部门的部门计划之后部门之间权衡协商计划的实施,最后再确认总体计划。其次,在确定了总体计划以及部门计划后就要签订计划实施的任务书以及责任书,将计划实施落实到位责权分明,以便计划的尽早完成。最后,计划实施及检查,企业依据月度、季度、年度计划完成情况,评价计划完成的进度、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年度末将计划做出适当的修改调整,以便尽早的实现目标管理,必要时可以建立奖惩制度,对计划完成好的部门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部门再接再厉。对计划进度完成慢或是计划完成偏离目标方向的部门要进行处罚。

3.企业计划管理存在问题

计划管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主要管理职能,为计划经济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运行时,计划管理的职能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被牵制,大多数人认为企业计划管理仅仅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不能够为市场经济服务。首先,市场经济体制下受到旧的管理意识的影响,摒弃一切计划的衍生物,刻板放弃或是借鉴,企业的决策者及经营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理念有些落伍,需要做好自身建设与发展,提高管理水平。计划管理是管理职能中贯穿始终的一项职能,如果计划职能的弱化,必然会导致整个管理职能的削弱,难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其次,制定计划时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在时间框架上、在范围上和在是否包含已知的一套组织目标方面模糊、混乱;在时间跨度上没有将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明确,模棱两可或是有些国有企业根本就没有指定长期计划,没有企业发展蓝图,抱着作一天和尚撞钟一天钟的想法,使得企业无法处于不败之地。第三、缺乏计划管理指标的量化,没有将计划转变为预算转化为数字,没有明确的指标体系,不易于企业队计划执行进行控制。最后,缺乏定期的总结,没有总结不了解计划是否可控,并且进行奖惩方面比较困难。

4.建立高效科学的计划管理系统

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管理职能,然而事实上计划管理本身又需要加强管理。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证明,有管理的计划和有计划的管理会使企业高效地发展,没有管理的计划与没有计划的管理,是欠科学,企业难以走到更远。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全体员工的计划管理理念,建立有管理的计划系统,实现计划管理的组织化。

4.1计划管理体系需要建立完善的体系加以支持

企业要建立健全与计划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管理流程,使得各个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和每一名员工的计划任务都与企业总体计划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计划工作顺利、有序的得以实施,并全面的加以落实。因此,企业应建立专门的计划管理职能部门,根据企业发展的方向及侧重点建立:生产计划管理、销售计划管理、投资计划管理、资金计划管理及综合统计管理等部门或是相应的岗位,明确部门职能或岗位责任制从不同层面,不同类别归口企业计划管理业务。建立长期发展计划、中期发展计划并配套制订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制定企业年度投资计划,建立项目后期评价等管理实施办法。要想建立实现科学计划管理目标应发挥最大能效的组织制度基础才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保证。

4.2建立科学完善的计划管理体系健全的规章、规则、制度作保障

有管理的计划需要在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遵循相应的议事规则、管理原则、会议制度,以及调整纠偏等工作制度,有效避免计划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当然,计划制定中规则和原则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适度的从高原则和适当的从严的原则。目标如果定的太高或过于严格会使得执行起来困难,从而打消管理者的积极性,但如果目标制定的太低没有严格的细节把握又无法将职工的内在潜能发挥出来,无法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二要周密、要完备的原则。短期计划、中期计划、部门以及个人计划是从长期计 划中分解出来的,计划之间要注意时间上和内容上的衔接与平衡。

4.3要充分体现民主与集中制原则

计划的制定中无论是长期计划、中期计划还是短期计划或是部门以及个人计划的实施都应吸收职工参与讨论、接受职工所提议建,尤其是专家们的意见,做到上下的充分交流与有效的沟通。

在选择计划方案是应做到谨慎,应考虑到以下几点:第一认真考察每一个之间计划的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隐患;第二要考虑到总体的经济效益的因素来衡量计划;第三要考虑到计划的有形的因素即可以用数量数字表示出来的指标,并且要考虑到无形的因素即不能量化的元素;第四要动态的考量计划的实施效果,这里所指的是不仅要考量计划实施后所带来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到计划执行后所带来的损失,包括潜在的和间接地损失。

计划管理作为一种具体的管理手段,它具有指导、监督、协调、修正的管理功能,它能够通过自身的管理功能使得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要素有机地凝集在一起,为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高效地工作。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142-02

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要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有有利的地位,就需要建立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知识经济对于企业的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要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之中实现高效管理,就需要在企业的内部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无论是从管理方案的制定上,还是在履行组织职能上,都要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实现企业经济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一、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

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所能够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这也就决定了其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划分为三部分,即企业的内部的控制和审核以及人力资源管理。

(一)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核

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核,主要是由企业的管理者来执行的。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内部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管理者就应该负责制定经济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营。这就有必要对企业的内部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此外,对于企业产品的研究、经营目标的确定等方面都要经过定期的评审,然后制定出更为适合企业发展的方案。

建立科学化的企业管理系统,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使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处于竞争力较强的位置,而不会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也是适应时展的需要,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从而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如果说第一方面是为了使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发展积累资本,那么第二方面则显得更为重要一些。因为,从长远的利益来考虑,如果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已经脱离了社会发展的轨道,那么,即便是在经济上有所盈利,也是暂时性的。只有不断地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并实现创新,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核,寻找到企业在经济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地发现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在管理上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纠正。而对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体系,在予以肯定的同时,还要应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完善。

可见,实行好企业内部的控制和审核,对于经济管理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

(二)调整和改革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

在一个企业中,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执行者一般都是最高的管理者。他们按照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指挥和控制,并可以对企业的下层管理部门授予职责。如果经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而且缺乏科学性的指导,那么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就会面临着各种障碍。为了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就需要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实时地做出调整。当企业的发展方案和发展目标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并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企业经济效益就可以逐步地提高,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三)改进企业的生产过程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生产过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在管理体系上,一定要重视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按照市场的需求设立方案并进行生产过程上的改革。企业决策者要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更具有科学性,对于生产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具有针对性地改革。

产品质量的提高,首先要从原材料的采购上就进行把关。相应地,与采购有关的管理制度要不断完善。企业既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也要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还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那么,在原材料的采购上,就要考虑保证物品质量同时,以低成本消耗为前提,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在招投标制度上,企业要审核招标企业,还要考虑到其社会信誉以及经营效益。如果双发达成协议,对于合同条款都要仔细研读,以便发现其中有需要改动的内容,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来解决。

企业的发展,要考虑到长远利益。针对实际的生产过程,以及对企业管理运营模式的了解,在企业的发展方案上,就需要首先考虑具体目标,并在企业生产过程上具体实施。对于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合格产品,应该及时地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并从管理上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加以整治。

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的组织机制创新

要实现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出不同的组织机制。这主要是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自身的发展特点而制定出来的。相同的外部环境中,当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其所制定出的组织机制也会有所不同。

现在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再具备市场经济的竞争力,这就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原来企业的部门之间都有明确分工,而且相互之间的沟通都不够充分,这就导致了企业的集体合作能力不够。在信息化网络普及的今天,这种单一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企业内部各部门应该建立科学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使各个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企业领导的作用就是强化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建立资源共享

知识经济的特点,就是在产业技术中融入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可以将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提高。将知识融入到产业中去,可以将产业创新的周期缩短,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产业升级。网络的建立,使资源共享机制很快地建立起来,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加强信息与知识的传播与交流,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域都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多层次互动。

企业通过建立信息网络平台,能够以最快地速度了解市场的动态,了解世界的最新信息,并与各地的同行以及相关领域的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而部门之间的协作意识也逐渐加强,使相互之间的职能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一种新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应时展的需要而建立了起来。

三、总结

综上所述,人类文明已步入到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科学的方式实现优化整合。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面对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企业在其经济管理体系上要更新自己的机构应理念,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创新意识融入其中,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一、研究背景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成立于1990年,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区。2013年1~8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490.3亿元,同比增长18.0%,占全省的33.29%。推动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和重要源泉是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以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为主营业务,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以创新带动就业、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带动下,合肥市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其龙头作用;2010年1月,合肥市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市",2012年7月,又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但是虽然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长期以来,合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多重问题,一方面,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所具有的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导致的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在风险控制、安全经营、创新能力保持以及产权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二、合肥市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狭窄

1、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实力不强。首先表现为不能通过多渠道为自身融资;其次表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力量不够雄厚,不能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企业;再次,表现为企业营销管理方面欠缺严重。

2、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亟待完善。直接融资方面,因我国资本市场强调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服务,上市门槛太高,对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高风险、高收益性质,迫切需要风险投资的参与。但是,风险投资在我国刚刚起步,总体规模偏小,还远远不能满足"孵化"中小科技型企业的作用。

3、中央和地方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尽管合肥市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了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采取了包括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等社会化的支撑措施,但是从整体来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依然突出,部分扶持政策尚未落实到位,企业负担重,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亏损加大等。

(二)公司经营问题突出

1、忽视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

合肥市高新区的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部门设置简单,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没有专职的会计人员。这种做法导致其职责部分,越权行使,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不利于企业发展。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风险控制意识不强,资金管理不严格,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资金浪费。

2、家族式管理。

传统的管理模式普遍存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其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即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等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必将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3、市场开发和营销战略缺乏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没有成熟的营销体系,没有完善的销售系统,导致产品出现大量库存,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对企业发展极为不利。

(三)创新持续能力不强

1、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科技型中小企业所持有的有形资产比重低,但是拥有的创意及智慧资产比重则较高。一个具有创意的计划,再加上适当的知识和技术,便可以成为公司的宝贵的资产。时至今日我国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品牌意识,不注重商标保护,对于市场上的假冒商品滥用自己企业商标的行为,不予有效地阻止,任其发展。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依然较为重视生产设备等传统有形资产的保护,往往忽略了对技术专利、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保护。有的企业开发的技术和新产品已经符合了申请专利的条件,但却一直未申请专利注册,取得专利,然而当其产品被他人仿冒销售后因为没有进行自己知识产权的依法认定,而无法以法律的武器进行还击给自己造成了很大损失。

2、知识产权人才极度缺乏。

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尚未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没有专门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真正了解和懂得知识产权知识的人才不多,甚至于企业的管理层对知识产权的了解也是甚少。企业万一牵连到知识产权争端,要么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要么支付高额费用聘请外部人员应诉。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包括专利申请、商标注册、产权谈判及分析工作,因为专业人才的缺乏而无人胜任。

第三,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由于自身资金欠缺,融资困难,导致科研投入较低,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三、面对融资以及管理方面的问题,合肥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对政策

第一,重新审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当中的战略定位明确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益代言人与发言人的责任主体。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更加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社会价值,认识到其在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决定性意义。合肥政府以及各界都应该提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社会价值与战略意义的认识。合肥科技型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责无旁贷地履行起相应角色与职能,想方设法地维护与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利益,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呼声和诉求。努力提高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效性、可行性、配套性。近期国内的有关调查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对有关政策的针对性和执行力度不太满意,反映原则性条文多,可操作的实质性措施少。这方面仍难以充分满足中小企业的客观需求。

第二,尽快建立完善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绩效评估机制,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制定出台可量化、可衡量的政策评估指标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完善绩效评估的工作体系与运行机制,努力做到"目标明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奖罚分明"。

第三,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大胆吸纳外部资金,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1、改进信贷管理和运作办法,充分利用好银行信用这一资本积聚的重要杠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和各中小银行都已认识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并采取了许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银行信贷在运作机制和内部结构上还不能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2、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进军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对一些具有较大规模、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除了积极争取在国内或海外资本市场直接发行股票、债券,筹集资金外,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在二板市场上市。在直接上市面临种种限制、交易成本过高的情况下,中小科技型企业还可以另辟蹊径,通过参股、控股等资本运营方式盘活上市公司中的存量资产,达到买壳上市融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明喜.论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J].海南金融,2009,12.

篇6

科技已成为推进社会、 经济 发展的关键 因素。因此,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十分突出。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要有成熟的科技成果,更为关键的在于市场转化。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企业不守信用,“临近签约说分手”,“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最终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流产”。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失信挫伤了科技成果拥有者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建立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系约束企业失信行为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成果转化 中的科技信用

2004年,国家科技部出台的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科技信用作为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或机构的职业信用,是对个人或机构在从事科技活动时遵守正式承诺、履行约定义务、遵守科技界公认行为准则的能力和表现的一种评价。科技信用概念包含经济信 用和商业信用的本质,存在 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之中,因为科技成果转化本身也可看做是涵盖科技产品研究、生产全过程的一种交易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 科学 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 品、新工艺 、新材料 、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在完成这些创新活动的过程中,科技成果是一种 以知识形态为主的劳动产品,它 的产权交易,集中反映了科研——生产——消费三方面的供求关系,交易方式灵活,需要签订一系列合同、协议,于是就会出现是否按条款履行契约,有无失信行为等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产权交易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信用的原则,都要求按契约的承诺行事。科技信用 已成为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

二 、科技成果转化中建 立企业科技 信用管理体 系的必要性

科技失信行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深远,一方面科技资源环境得不到有效配置,科技产出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科技转化投入风险加大,交易成本增加,进而科研合作 (交易)行为受到抑制,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的连续性遭 到破坏 。科技活动是一个生产知识的投入产 出过程,科技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科研活动的探索性、科技成果价值的难测性及科技活动的长期性。这些特性使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双方之间的约定 (如项 目合同计划任务书或委托协议书等 )具备了更为明显的不完备性契约的特征 。项目合 同或委托协议中的刚性 内容不多,可测性和可考核性较弱。

在科技成果转化 中,科技成果的拥有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合作 (交易)充满博弈的味道 ,科技成果拥有方对交易的期望值高、警惕性也高。科技成果拥有方想通过合作 、转让等方式将科技成果开发转化并获得相应的回报,但往往担心需求方的信用度而产生顾虑。如果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无法协调、解决这样的问题,必然会导致科技成果的供需双方失去转化的信心。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中存在相当数量的企业失信行为,如 “临近签约说分手”、 “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和“合同协议违约”等现象,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的 “流产”。“临近签约说分手”表现为企业作为科技成果需求方在寻求科技成果时积极热情,但在科技成果拥有方拿出技术方案,提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接需签订合作协议时,企业需求方却以多方面原因拒绝签约,因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失信而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的夭折。“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表现为企业以 “产学研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名义来申请 国家科技项目课题的经费,当申报课题项目未予立项无法争取到政府经费支持后,便将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搁置。“合同协议违约”表现为科技成果整套研究设计技术的合作交易。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方或需求方往往为了尽快回收购买科技成果的投资,未获科技成果持有方或出让方许可便擅自转让或扩散该科技成果,致使一些具有机密性的内容经多次转手泄密而降低甚至丧失价值。

企业科技信用缺失给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企业 “临近签约说分手”会使一个做 了大量工作的科研群体因项目不能签约无后续开发资金而分崩离析,破坏了科技活动的连续性;企业忽视科技成果转化本身带来的效益而直奔国家项目经费的 “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功利主义,会使一项具有很大社会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无法找到企业对接而被束之高阁;企业 “合同协议违约”侵害了科技成果开发、拥有者的利益,严重挫伤 了科技成果拥有者继续与科技成果需求企业继续合作的信心。为此,必须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建立、完善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系,约束企业的失信行为,保证科技成果转化健康有序的进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建立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 系的建议

(一)建立企业科技信用评估管理机构

要解决在 科技成果转化中出现的企业科技失信 问题 ,科技主管部门必须要建立企业科技信用评估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科技信用的信息采集、评价、管理 、、回馈等各项工作,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企业科技信用管理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和科技服务中介间要协助机构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另外,机构在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健全企业科技信用的评级制度。只有做好企业科技信用的记录,才能形成对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行为规范的有效监管和竞争压力,使企业意识到一旦信用缺失,将可能带来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永久性的淘汰出局,以此从源头上杜绝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科技失信的发生。

(二)加强 企业 科技信用的研究

加强企业科技信用的研究,提高对新时代企业科技信用本质的认识。通过进行相关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从而避免误区,少走弯路。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存特点,建设有

2.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的具体科技成果需求及成果转化 目标达成度的考察管理;

3.加强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计划评估考察管理

4.加强科技成果需求企业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所匹配的相关人、财、物等资源是否到位的监督管理;

5.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完成后鉴定过程的评估管理,保证项目鉴定的公正性和独立性,避免出现因评估不合理带来的协议纠纷。

(四)建立完善 法律 体系

要使企业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需要国家在立法上给予保障。立法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公平、公正以及信息公开和共享的环境,这对科技成果转化尤为重要。企业科技信用制度的的法律化与法规化,将使科技信用制度的推行有法可依,行之有据。特别要强调的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失信惩罚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使失信企业为其行为付出代价 。改变 目前对企业失信行为无法约束且处罚力度不够的现状 ,提高法律监管的威慑力。完善的法律体系对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保障的关键是要建立企业科技信用激励机制,只有建立一套使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付出代价 的奖惩体制,才能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信用环境。

篇7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份量也越来越重。但由于政策的限制、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中小企业现存问题

2.1发展局面不容乐观

2.1.1创业条件难

在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下,创业的门槛很高,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最低出资额50万元,由于收入水平不高,所以一般人根本办不起企业。

2.1.2准入时间长

企业登记注册所需时间长,注册登记的审批环节复杂繁多,这可能会使企业失去最好的发展机会。

2.2融资困难

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其对于融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一般是靠银行的间接融资,使得中小企业融资越来越困难。

2.3技术落后

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增多,其竞争也在加剧,对于技术的要求也在增加,但是由于其资金限制,并不能完全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技术革新,这使企业的竞争力减小,其经营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2.4管理问题

2.4.1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在民营企业的管理上,一般都是老板说了算,权力过于集中化,这容易导致企业的发展走向歧途,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合理的管理体系可以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2.4.2管理人员的构成很复杂

尤其那些家族企业,如:有和老板一起创业的,这些人的习惯性做法和随意性的工作态度很难改变。又有公司请来的技术人才,他们搞技术垄断,谁也不能管。还有老板请来的管理人才,这些人很想把企业搞好,但他们的号召力和权力又很有限。权利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各怀私心,这使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企业缺乏凝聚力。

2.4.3缺乏远期发展目标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有时只看到短期利益,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缺乏适当的规划,导致企业生命周期短。

2.5金融危机的冲击

随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的加大,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逐渐陷入了困境。首先,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市场急剧萎缩,这使主要市场是国外市场的中小企业直接出现经营危机,甚至倒闭;其次,由于产品出口的减少,使得产品转为内销,国内的产品竞争力度大大加强,使中小企业的发展更为艰难。

3、如何进行科学管理

3.1从宏观调控上分析

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国家应从制度、政策上予以扶持,使其能够健康发展。

3.1.1建立完善的融资体系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家已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法,如:“稳步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等,这些政策可以有效地改善融资难的问题。

3.1.2加大税收调控力度

中小企业在发展上一直处于比较弱的地位,国家可以在税收政策上给与扶持,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措施,积极发挥税收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出口、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克服瓶颈、促进创业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尽量减少税收政策调控的时滞性、局限性等负面作用。

3.2从企业内部分析

3.2.1健全管理体制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流程,使每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企业来说,只有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即凝聚力对于企业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

3.2.2长远的发展规划

一个企业想要长远地发展下去,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的利益,而必须要有恰当的发展规划。利益是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但短期利益不能与长期发展相违背,否则将得不偿失。企业可以根据经营范围、规模、市场状况等制定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如果仅仅制定长期目标也是不可取的,要将长期目标细化为每一时期的短期目标,一步一个脚印。

3.2.3健全财务管理

资金少是中小企业的通病,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调整资金的结构,力争用最少的资金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融资压力。

4、结束语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令人堪忧,要使中小企业健康长远地发展,必须要从企业外部和内部共同治理,即国家要予以一定政策上的扶持,企业自身也要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发展下去。(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一、前言

客户资源是当前银行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之一,只有科学合理的运用客户资源,才能够实现农业银行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通过做好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农业银行地级市分行能够更加深入的挖掘客户潜在价值,能够充分的利用客户资源的优势并高效的维护,从而为地级市分行管理者提供准确科学的决策指导以及市场战略规划辅助,促进银行综合改革步伐,推动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让农业银行地级市分行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持续的提升,最终保证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

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学理论可以称的上是一切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活动的理论指导,是整个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学术基础,我们在研究银行客户管理管理时所提到的客户关系管理一般情况下是指的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学。

第一,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属于管理活动的一种,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活动通常是整个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产生的基础以及服务的对象。在银行实际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客户关系管理一般指的是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对银行自身的业务和产品重新设计的过程,它对农业银行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重组,为农业银行地级市分行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辅助,从而有效减少农业银行地级市分行的经营成本,提高银行经济效益。

第二,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属于管理系统的一种,其特指为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活动提供服务的一种工具,它是一种模拟客户关系管理活动,帮助农行客户关系管理者提供智能分析、信息记录的工具。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主要可以分为工作流程系统、工作流信息分析系统以及综合协作系统。

第三,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属于应用科学的一类,它也属于一种包含了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以及社会公共关系学理论的边缘科学。由于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属于经济活动,因此其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由于它是管理活动的一种,因此其属于管理学的研究范围;而它又是金融产品营销的社会关系管理活动,因此其也属于社会关系学的研究范围。

三、地级市分行做好客户关系管理的意义

(一)帮助银行推广产品业务

很多情况下,有一部分客户对于银行所推出的各种金融业务以及金融环境等情况没有系统而深入进行了解,所以要让这一部分客户将自己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进行自我分析并自己选择银行提供的金融业务品种,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样就容易造成部分客户不可避免地放弃某些潜在的服务需求,也让银行损失了很多潜在的经济效益。而当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实施之后,银行就可以按照客户实际需求来为他们量身设计服务类型,并且还能够适时地向客户推销一些不同的金融业务,这样一来就能够充分地挖掘客户的潜在价值,同时也让客户享受到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

(二)帮助银行扩展服务深度

优秀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不仅仅能够拓展地级市农行的金融服务范围与深度,还能在这一系统中从不同的角度去灵活地开发各种新型的金融业务,以促进这些新型的业务尽快适应市场需求。而这些中间业务自身普遍具有成本低、效益高、风险低的优势,随着银行存贷利差逐渐减小,它们也将会成为农业银行地级市分行的主要利益增长因素。

(三)帮助银行进行市场决策

农业银行地级市分行通过建立和保持较好的客户关系,还能够帮助银行更好更快地了解客户服务需求的转变,帮助银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客户所需要的金融服务趋势。这样就能够让银行在金融业务的定位以及市场决策中占据优势,以更快的速度来适应客户服务需求的转变,为客户带来最符合他们自身实际需求的金融业务,从而更好的起到引导消费的目的,让农业银行地级市分行的核心竞争力凸显出来,在金融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的地位。

(四)帮助银行管理客户资产

地级市分行通过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能够对“客户资产”充分的进行利用,对客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不断的完善银行的客户服务策略,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让“客户资产”自我升值。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不仅可以巩固原有的客户群体,同时也能够以更加完善和优质的服务不断吸引新客户的目光。

(五)降低银行服务成本

过去的客户联系渠道如柜台面对面式的沟通、邮寄信件贺卡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关系有效管理的需求,这些传统的渠道往往不便于保证客户信息的全面性。而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Internet已经成为如今最普遍的客户联系渠道,手机与计算机的普及让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沟通更加紧密,打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在降低客户服务成本的同时也让银行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加全面的服务。

四、农业银行地级市分行客户关系管理的要点

(一)要对客户进行有效的识别

在银行和客户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客户信息有充分的掌握,才能够准确地判断客户的需求以及消费心理,尤其是一些大客户和老客户,银行可以建立一个客户信息档案系统,对客户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对特殊的客户进行重点分析。客户信息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客户的基础资料,它是客户最原始的记录,也是银行从客户手中得到的第一份资料,其中包括了客户的姓名、年龄、收入资产、职业、信用等级、住址、联系方式等;第二是银行和客户进行沟通的记录,如联系的时间、方式、费用支出、服务记录等。

(二)要对客户进行差异性分析

我们知道,不同的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有所差异,为银行带来的经济收益也各有不同。“二八定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往往在银行的整个客户群体之中,20%的老客户、金牌客户为银行带来的价值通常会达到80%之高。而银行客户关系就是要对每个客户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这一部分金牌客户,要有差异性的针对不同的客户推广不同的金融业务。这样才能保证银行的有限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让银行能够在紧紧抓住一小部分金牌客户的同时还能够维系住第三类、第四类客户,尽量保证所有客户的服务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样才能让银行与客户双方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三)要对客户进行差异化服务

首先银行方面应该将网点的功能进行扩展,积极进行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对网点拥有的的ATM系统、POS系统、电话银行系统和网银系统进行完善,尽量拓宽自身的服务渠道,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渠道来供客户自行选择,满足不同层次客户不同的服务需求。另外,银行应该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特别是对于小部分的金牌客户,银行可以按照他们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模式、理财特点来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推销金融业务,实行一对一的营销模式,从而让银行服务方式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让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四)要与客户保持良性接触

银行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客户过去的交易记录以及预测客户未来的潜在消费倾向,才能更好地分析客户的服务需求。对客户经理来说,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与客户保持良性的接触,尤其是对于一些金牌客户,与他们进行联系接触时要注意有计划性,时间和次数要适度。例如在客户生日时或重大节假日赠送鲜花、纪念卡等小礼物;在银行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或者金融业务出现价格变化时第一时间进行通知。类似这些情感服务都会对银行客户关系管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式,农业银行地级市分行要想从这种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客户资源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合理地针对银行业市场作出相应的反应。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银行业也慢慢开放了,国内银行不仅需要面对国内银行的竞争,还需要面对国际间的竞争。因此,只有努力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提升客户忠诚度,将客户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掘出来,才能够实现农行的跨越式发展,这也是农行不断向前发展的最终选择。

参考文献

[1] 马杰.关于对银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拓展的几点意见[J].北方经济,2012(05):16.

[2] 沈根章,田野,关宏.客户关系管理对提高银行竞争力的作用[J].现代金融,2012(03):10.

篇9

一、引言

集团客户是指在股权关系、控制程度、亲属关系和关联关系等方面具有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关系的商业银行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 。集团客户是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重点对象和重要的利润来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贷向集团客户集中已成为一种趋势。但由于集团客户经营规模大、结构复杂,甚至跨区、多元化经营,总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信贷风险管理还相当薄弱。诸多研究(如刘肖原(2007)、梁卫东(2009)、安宸(2011)等)表明,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体制不完善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金融体系不断开放、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授信管理体制亟待改进和加强。为此,本文专门就这一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国内银行对集团客户的授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影响了对集团客户信息的及时掌握和快速传递,以及对集团客户授信的贷前审核和贷后管理,造成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理念及绩效考核机制存在偏差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利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表现为追求数量和速度经营。在具体业务操作中,容易出现授信规模偏好。集团客户所具备的规模经济优势和较强的业务拓展能力,无疑会成为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目标和同业竞争的对象。为取胜,商业银行强调了集团客户的经济优势,而忽视了集团客户的内在风险,银行间盲目竞争,利益驱动,隐藏了潜在风险。

2、集团授信管理技术和手段相对落后

随着关联客户的跨区域发展,集团客户所属分支机构性质不一以及各自经营状况参差不齐,国内商业银行对全国性、区域性的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还相对滞后,统一的授信风险控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授信管理技术和手段相对落后。国内银行对集团客户主要是通过实施统一授信来控制和防范风险。但在具体操作中,由于集团的所属关系复杂,集团成员增加迅速,关联企业在多家银行开户,通过其成员企业以各种方式分散融资,信贷人员只能了解单个企业情况,很难全面了解集团客户的整体情况,难以确定全部关联企业,因此基层行只能对每个具体借款主体进行授信管理,集团统一授信只作为参考。

3、集团抵押担保的风险缓释能力审核偏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家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普遍采用的风险缓解措施还存在薄弱之处,主要体现在:(1)担保人担保实力的评估随意性太强,风险控制力度偏弱;(2)关联企业担保普遍存在,集团客户信用能力被过度放大;(3)抵押品(特别是房地产押品)的评估标准普遍高于实际市场价值,使押品的抵押能力高估。尤其由于集团之外的担保难以找到,或者成本很高,因此集团授信内贷款通常采用集团内部成员相互担保的方式,贷款风险通过贷款担保链条在集团企业内部不断地传递,集团企业系统风险未能有效向外分散,债权银行的贷款在风险链中实质处于担保不足或无担保的状态。

4、集团客户贷后管理相对薄弱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贷后管理体系仍然相对薄弱,突出表现在贷后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对于集团授信客户的了解,往往停留在与客户访谈等粗浅形式的贷后管理手段上;对集团性客户的经营风险认识不足,盲目迷信企业集团,对其行业风险、政策风险、经营风险、管理能力不足风险认识不够,把集团性客户简单等同于优良客户;对于集团客户生产经营的流程、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市场环境变化、企业贷款以后的各项资金的运作方向和回报、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框架中的缺点和改进方法等各方面的情况,均不能够深入了解,难以深入和及时的了解、认识和发现其生产经营情况及有关外部环境的变化产生的潜在风险。

5、独立严格审查企业提供资料的能力尚待加强

企业自身提供的财务报告(往往经过审计)、可行性研究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和业务发展报告等构成了商业银行发现和度量风险的重要资料来源,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独立研判这些资料,发现并排除其中的虚假和误导成分的能力尚有待加强。

三、完善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体制的关键对策

集团客户结构复杂,其授信业务存在着各类风险。为有效防范风险,需要银行完善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商业银行尤其应从以下方面做好集团客户风险防范:

1、强化集团客户整体授信

商业银行要以集团客户整体作为评级、授信对象,确定集团总体授信额度,集中对集团客户授信进行风险控制,统一管理,防止多头授信带来的风险。对于跨省(区)的集团客户,应由商业银行总行组织统一授信。在充分考虑集团客户整体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各个成员企业自身的状况,拟定整体授信方案,并对各成员企业的贷款量进行合理分配。严防成员企业授信游离在集团统一授信之外。

2、控制集团内部连环担保

银行对集团客户贷款应以抵押、质押或集团外部企业担保为主、防范集团客户的担保风险,严格控制关联企业之间的连环担保。对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提供抵押担保的,要审查抵押物的权属,抵押人必须是对抵押物依法享有所有权或处分权的企业。子公司为母公司提供担保时,要研究子公司的章程,按规定程序和权限办理担保手续,确保担保的法律效力。对集团公司为其子公司或参股公司提供担保的,要审查集团公司实际担保能力,防止资金实力和经营规模被夸大的情况。

3、建立统一的信贷管理体系

应把建立分层次的贷后管理体系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管理行—主办行—协办行”分级管理的组织形式。各级管理行在不改变经营主责任人制度的前提下,对跨区域、系统性、集团型客户建立重点管理制度。主办行负责集团企业、核心企业及所有关联企业的信息收集和综合协作工作。协办行负责本行授信企业的贷后管理和相关信息对主办行和管理行的及时反馈。加大对集团成员重大经营事项、特别是关联信息的跟踪监控,银行各业务部门要密切合作,防止集团客户信贷经营中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4、加强集团内部资金往来监控

应当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控,有效判别借款人信贷资金的真实用途,避免信贷资金的挪用。一要重点监控借款人的关联交易构成。注意剔除因关联交易引起的非正常利润因素,严格监控关联交易中有关资产的无偿或低价转移行为,尽可能通过设立限制性条款来约束对银行授信不利的非正常关联交易。二要防止信贷资金在集团内部不同法人之间的随意流动,防止以子公司名义多头套取银行货款而由集团公司长期占用。对于随意改变贷款用途,用货款进行股本权益性投资、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投资的,商业银行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信用额度或追究其违约责任,不能一味姑息迁就。

5、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严格责任追究

现代企业的复杂性,要求信贷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商业银行要大力推行集团客户经理制,把好人才关。集团客户经理首先要有良好品德。同时,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定商业银行客户额度授信责任追究办法,分清额度授信风险管理中每个环节的责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约束和惩罚力度。

参考文献:

[1]安宸,吴先进.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成因分析——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J].商业文化,2011;4

篇10

1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主要指的是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数中所具有劳动能力的总和,也是指一切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人口之和。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现代管理理论中诞生的,主要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激励、调整等,以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通过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和员工本身创造价值和利润。

现代管理理论将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了六大管理板块,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分配、培训和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劳动关系管理。在新条件下,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新的管理手段不在拘泥于传统的人为调控,甚至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能够更客观地、更准确地判断人力资源的管理结果,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2 水利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2.1 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足

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数年的经营,作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和传递者,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的部分水利科技企业中,由于水利行业的特殊性,部分企业依然处于垄断的地位,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塑造方面表现的积极性不足,不利于企业的文化建设。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来看,有思想、有正确导向的价值观,能够为企业文化的塑造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企业文化反过来作用于新员工,能够保持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形成至关重要的文化软实力。然而,由于现有企业中的文化建设不明显,更多地强调了员工应该以企业的长远利益着手,忽视了人性的成分,导致员工对企业的文化理解不够深入。

2.2 人力资源管理思路与企业战略偏离

企业发展的战略应该具有前瞻性,企业的出发点应该是设想企业自身将处于整个行业的某个地位。人力资源作为水利科技企业发展的动力,良好的奖励措施、完善的晋升条件、合理的管理方式,将能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然而,现代的水利科技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更侧重与对员工的制度性管理,而没有涉及长远的员工发展诉求,将管理的核心局限于对员工的招聘、培训、上岗、薪酬等方面内容,很少涉及将企业发展战略与现有人才相匹配等过程。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应该是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将公司的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行互补,以应对企业在复杂的市场条件下面临的各种挑战。

2.3 缺乏完善的绩效体系

充分的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的进步与发展,使之不断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人才。然而,体制的不完善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受阻。例如,水利科技企业出现的绩效不均,会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减少,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水利科技企业进行了体制改革,但是在权力分配合绩效评价等方面依然有待改善,人治的成分依然较重。充分的绩效体系应该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依据员工本身的能力和业绩高低予以调整,如此才能充分体现公平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人力资源的巨大潜能发挥出来,以促使企业发展。

3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水利科技企业中的应用

3.1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种可以传承的精神,是以员工位载体的精神财富,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员工努力提升自身技能、学习新的技术和能力、为员工自身和企业创造价值。从另一方面,员工能够更好地通过企业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减少管理者日常管理中的内容,促进合作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保障企业的集体利益。

3.2 深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在尊重人员的基本诉求,以满足人员的才能施展、发挥人员的工作潜力,以实现员工本身的价值。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更加注重人员的素质提升,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方式,将人才建设当作企业的发展战略。在水利科技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按照企业的实际人才储备和人才层次进行有计划地人才培养和任用,努力吸纳社会优质人才资源,同时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将人才的培养方向与公司发展思路相协调,着眼未来,以人为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上,应该做到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以发展吸引人、以事业凝聚人、以工作培养人、以业绩考核人,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做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3 紧密结合企业发展战略

水利科技企业在我国水利建设、水利安全、农业灌溉、水利发电等方面企业重要的支撑作用,水利行业作为关乎国民生计的行业,需要有合适的人才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作为行业的个体,水利科技企业需要通过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因此,在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中,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储备作支撑,以满足企业的后续发展。因此,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管理部门需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策略和企业发展战略,充分运用各种人力资源,以相对优化的组织结构,设置合理的晋升渠道,推行有效的激励措施,以保证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后续发展能满足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

3.4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篇11

工作过程是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从调查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群开始的。为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本课题组成员首先开展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调查、用人单位调查和该专业实践专家深度访谈,了解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升迁路径及其所需的素质与能力,获取就业历史信息;其次,对行业企业发展态势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判断,获得发展信息;最后通过对“历史信息”和“发展信息”综合分析,结合学院发展定位和同类专业错位发展要求,设定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及培养目标,构建出实现培养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开展专业调查,获取就业信息

(一)就业岗位群。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那么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第一线”在哪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题组成员对近五年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100多家用人单位,以及8个工作8年以上、在企业部门经理岗位的该专业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各行业中小型民营企业,从事销售、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文员、生产管理、财务、服务等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自主创业。其中商贸类企业主要分布在营销岗位,制造企业主要在仓库管理、采购、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等岗位,服务业主要在人力资源管理、文员助理、会计等岗位。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二)职业岗位层次。据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被调查毕业生和企业都认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从基层干起,如人事干事、仓库管理员、销售员、客户经理等。其实,这里所说的基层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层,而是业务操作者,他们属于企业员工层。当然,这只是初始的入职岗位,大多数毕业生经过3-5年锻炼,都会向着主管、经理级或更高管理层次发展。

(三)素质与能力。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素质与技能标准是什么?课题组成员通过对100多个本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用人单位调查,获得有关信息如图1所示。

二、根据“就业信息”和“发展信息”,设定培养目标

(一)产业背景分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任务: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工业化主导方向,加快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业、积极发展消费业。可见,伴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广西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现代农业、制造业,现代物流、金融、信息、商贸流通、休闲旅游等服务业仍是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二)就业分析。制造业、商品流通服务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仍具有巨大的就业市场,同时随着创业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国家发展现代农业政策牵引作用加强,还会有更多毕业生选择农业创业。结合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三农”的特色定位及其他同类专业错位发展需要,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从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客服、文秘等工作或农业企业(基地)经营管理工作。

(三)培养目标设定。综上,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面向各行业中小型企业的中基层管理岗位,培养具有大专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制造型和商贸流通企业运作流程,具备企业行政管理、市场开拓、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管理中之两项能力及从业资格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体如表2所示。

三、根据培养目标,系统构建课程体系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职业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文化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依据这些指导思想,同时也结合三年的通过与探索,我们构建了“以社会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职业能力核心,以学生兴趣和职业发展为导向,通过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见表3-6)。

该课程体系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一)人文素质课程、文化基础课程和职业能力课程三系统并行开设,为培养就业有能力、发展有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对于现行的职业岗位而言,综合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水平无疑是高职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及职业发展而言,高职毕业生应该具有学习能力,即能学习、会学习。为此,本课程体系将职业能力、素质、文化基础课程三系统并行开设,作用于学生三年的成长历程,并以“纵向延伸课程”和“横向拓展课程”的形式设计学生的选修模块,以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偏好,拓展学生的学业视野。

(二)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导向设计素质课程,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高素质是指毕业生应该具有从本专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养,诸如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身心健康,意志坚强,开朗、乐观、包容大度,广博的知识文化,等等。该课程体系将人生观、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公民意识、劳动观念等课程设为必修课,将人际交往及茶艺、音乐等美学类课程设为选修课,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道德教化,又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并辅以体验式课程(社会实践、文艺汇演等)和独立实训课程训练,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篇12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企业科技档案往往多是企业内部在生产实验和科研开发,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小改小革,因此其作用长期以来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久而久之,科技档案的管理也因此常常演变成仅仅是档案的归拢与存放,许多存在着价值的档案因此最终被人淡忘,科技档案故而有“尘封的故纸堆”之称。

本文仅就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对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影响与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1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就其本质而言,科技档案管理包括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照片、音像资料等科技文件材料。

1.1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表现形式。按照档案管理的基本规程,首先收集工作,即把企业在生产、科研中形成的各类文件(包括实验过程、试验数据和实验报告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结论或者已发表的文章等等)收集起来,其形式既有收集、整理的上交文件,也有指定上交文件,还有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的主动提交文件。这项工作有利于使各类生产、科研活动的成果以书面的方式加以保存,为实现科学管理打下基础。

1.2及时归纳整理是有效进行科技档案管理的基础。档案整理,顾名思义是将集中起来的科技档案按其形成规律和内容、形式特点,进行科学分类、系统排列和基本编目,实现库藏科技档案的科学组织和系统化。

1.3科技档案的鉴定是未来科技活动的动力和诱因。科技档案鉴定工作是通过对科技档案完整、准确、系统的质量和保存价值的鉴别分析,决定其保管等级的科学划分及筛选存毁。

1.4良好的保管措施是未来科技档案再次激活的保障。保管工作是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保护科技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保证科技档案在质量上的准确,维护库藏科技档案的科学序列,为最大限度地延长科技档案的自然寿命和保证科技档案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条件,并通过有效的监督确保延长科技档案的生命周期。

1.5科学的统计为科技档案未来发挥最大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统计工作是通过统计数字的积累和分析,掌握库藏科技档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科技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的基本状况,既是保护科技档案对其实行监督的基本手段,也为科学地组织和管理科技档案提供了数字依据。

2科技档案管理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2.1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高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建立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保证。而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2科技档案管理在企业是一项技术性基础工作,为企业生产与科研开发活动提供技术支撑条件,同时也为企业的组织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参考依据,是生产技术管理、科研、设计管理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3科技档案管理为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实现企业产业升级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许多企业在构建企业技术创体系过程中取得的成效表明,利用好科技档案,将使企业更加有效的整合企业的创新资源,进一步赢得丰硕的创新成果。

3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对构建区域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产生衍射作用。

科技档案管理不仅对档案所在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良好的促进影响和作用,同时也对区域性共性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产生衍射作用。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区域内行业的共性特点,纷纷建立起区域内的同行业技术创新协同机构,有的发动同行业企业组成创新战略联盟,为区域内行业创建更多的创新机会和创新成果的应用,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机制。以吉林省为例,即在国务院1999年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后,率先建立了省内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并依托这一体系逐渐形成了吉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而这一机制的形成,企业科技档案管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4 国企科技档案管理内在价值

4.1国企科技档案是企业多年技术经验的总结与沉淀。

作为“国家队”,国企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了技术进步的时代重任,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成为时代进步的一个典型缩影。而以企业科技经验的总结为主形成的企业科技档案不可忽视的成为企业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即知识产权(这个知识产权包含了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和企业的特有技术包括技术机密和工艺秘密及工艺配方等)。作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科技档案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企业的技术资产,是国有企业宝贵的也是重要的企业财富。

4.2强化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为国企增效显著。以吉林通化矿业集团公司为例,作为大型国企的吉煤集团下属企业,通化矿业集团把科技档案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知识产权矿藏,始终在企业综合档案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通矿集团科技档案管理积极改善科技档案的归档率,遏制了归档率下降的势头,有力地提高了科技档案管理水平,强化了科技档案管理能力,使企业科技档案管理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通矿集团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项目资源数据库。

4.3科技档案管理质量促进企业生产科研的结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2008年,从科技档案管理中尝到甜头的通化矿业集团继续强化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其八宝矿改扩建工程的成功,在将煤炭年产量提高到300万吨的良好经济形势下,同时兴建了洗煤厂、煤矸石发电和粉煤灰砖厂,形成了集煤炭开采、洗煤加工、煤矸石发电、粉煤灰制砖为一体的闭合式循环经济产业发展链条,实现污染零排放和资源的再利用,真正做到资源充分利用。八宝煤炭循环工业园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到22.2亿元,每年上缴税金3亿元,企业可实现利润3.5亿元。在这个项目实施中,科技档案发挥了的重要作用。

结语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的推进,企业对科技档案需求日益增多,要求也越来越高,科技档案工作者只有加强科技档案管理,及时调整档案工作方向,踏准企业发展的节拍,想企业所想,做企业所做,将科技档案工作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抓好重要领域的档案工作,切实增强与企业发展的互动能力,紧密配合,与企业发展形成合力,才能发挥科技档案资源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与企业的和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档案法[Z].1987年.

[2]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国家档案局、国家经委、国家计委[Z].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