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06-04 08:36: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企业科技管理体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企业科技管理体系

篇1

作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主体机构,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直接关系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积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管理力度,保证我国的电力行业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前景,彻底扭转我国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困境。

1 科技创新是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只有保持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保持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雄厚的知识产权和高端的科技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我国现有的一些企业之所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昙花一现,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1]。

“十二五”以来,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呈现加速配置和流动的趋势,学科的交叉和技术的融合不断加快,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能源资源型企业的重要一份子,电力企业也应该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充分考虑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从根本上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积极落实和推进科技创新战略。

“十三五”是我国电力企业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关键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电子企业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人员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必须加快构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逐步形成国际同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以及有利于实施行业领先战略的体制机制好文化环境,赢得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

2 电力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趋势

电力科技是指在整个电力工业生产运转中所涉及到的科学技术。电力科技创新是指由科技创新主体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电力市场开拓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导向,将科技创新的设想作为引入起点,经过研究与开发,从而进一步改变电力科技创新主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社会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对现有的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一个技术上的创新。

2.1 面临困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力企业发展状况还是存在着较大的不足,科技创新的技术不够,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科技创新困境。以中国电建装备研究院为例,中国电建装备研究院在国内拥有25家分支研究所和检测中心,分布于全国8个省市,虽然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然而由于各分支研究所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营业务种类繁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渠道不畅,从而导致部分分支研究所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薄弱等问题。追求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国家和相关管理部门对电力科技创新在人才的激励机制和鼓励政策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电力科技创新是需要较多的科技创新人才。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大多为应届毕业生,对其后续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投入力度还不够,这也导致我国电力企业创新人才特别是杰出的领军人才和科技骨干的缺失。二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现阶段企业没有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电力科技创新建设中,尤其一些需要巨大资金投入的重大电力技术项目的科技创新存在投入资金甚少的现状,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仍然有待提升。我国对于电力科技创新的投入相对比较低,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发展。三是科技创新管理松散。基于我国电力行业的一些控制和管理部门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联系不够密切,很难对整个电力行业的科技创新进行统一管理,因此难以将先进的电力技术攻关形成产业规模,也难以将国外先进技术引入进来。这种分散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导致了电力行业存在难以跨越式发展的困境[2,3]。

2.2 发展趋势

在现代电力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作用之下,我国电力工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呈现出持续性且稳定性的发展趋势。为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工业发展的有效性,电力科技应当向着安全性、规模性、经济性方向发展[4]。

一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安全性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高度重视,正是由于对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视,使得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电网继电保护以及调度自动化均能够得到显著的发展与提升。从安全性角度上来说,电力科技应当从电力系统分析控制技术、电网安全防御技术、电网事故恢复技术以及多回直流协调控制技术等方面入手,提高电网运行系统的可靠性。二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规模性方向发展。国民经济在持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着电力需求的持续提升,电力需求的增长态势将呈现出显著的快速性与稳定性,由此也使得我国未来的电力科技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规模性特点。通过展开对大型水电开发技术、大型核电站建设技术、综合性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深入研究,能够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三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经济性方向发展。在我国电力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经济性发展趋势的体现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之上,电力技术水平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良好的契合性与适应性。因此,从经济性角度上来看,二次系统的应用优势明显高于一次设备,通过对各种投入少、产出高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电网运行系统的输电能力。

3 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近年来,科技管理创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从组织机构、科技人才、制度机制等多个要素建立符合自己发展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各种科技创新项目的不同,结合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由电力企业牵头进行的科技创新项目,各电力企业对于此类项目具备一定程度的技术储备,在研发过程中也是以企业作为主体,可以将研发人员从产品开发部门独立成立单独的研发部门,或者使研发人员的工作独立于产品开发部门的生产技术支持工作。对于以研究院所为主体的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将研究院所作为一个整体,扮演研发部门角色,组织开展重大科研课题攻关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其下属的依托企业建立的各分支研究所继续承担工程技术部门的职责,向业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如图1所示。

4 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管理举措

在科技创新管理上,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更多的关注于管理体系的建设,改变各企业科研活动自己负责的分散式管理模式,通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共享平台打造、科技管理方式转变等等一系列管理举措手段,使企业的科技发展规划与国家和集团战略密切相关并进一步激发各企业的创新活力。

4.1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创新能力水平

科技创新活动既有连续性又有超越性,稳定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对于电力企业科研院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研发人员招聘时,除了考核应聘者本身专业技能的高低,同时更应注重其个人品质的考核(例如广泛的兴趣爱好、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这样的人才聚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研发部门工作的整体氛围;在研发人员培养时,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应专门制定,研发人员的成长需要长时间的技术和经验的积累,研发人员的优秀不仅仅表现在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更多的关系到动机和主动思考等个人品质相关的因素;在研发人员的激励上,引入“能上能下”的考评约束机制,建立与创新贡献和绩效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把研发人员的收入与研发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产生的效益相挂钩。

4.2 打造协同共享平台,凝聚科技创新资源

以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全面加强资源的统筹配置和对外部优质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在国家电网的影响力。一要建立统一的资源共享信息化平,统筹人才、成果汇编、试验研究等资源,推动科技资源在公司系统内的充分共享;二要建设开发型重点实验室,优化实验室布局,健全实验室协作组功能,建立有偿共享和对外开放的商业化模式,提高整体试验研究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三要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建立产学研联盟,可以针对专项科研项目建立流动研究院工作站或跨专业、跨学科、跨单位的联合研发团队,开展协同攻关[5]。

4.3 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高效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研发时间,缩短新产品上市的时间,及早抢占市场高地。近几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各类项目发展迅速,为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进程,应该改变以往“自下而上”的自发管理模式,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比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引入项目经理制,企业和研发部门不必要对研发项目投入过多的关注,项目研发的进度可以通过定期的项目汇报会确认。此外,还应加强项目统筹策划,培育预研型科技项目,形成储备项目梯度,同时抓好科研工作的两头管理,分别在项目立项和项目成果管理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企业科研成果向高层次、原创型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李立峰.论科技创新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动力[J].经济视野,

2013,12:364-365.

[2]白云.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解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5,32(5):275-276.

[3]刘松波.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J].科学中国人,2014,19:91.

篇2

本文为陕西理工学院教改项目(XJG1119)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改革包括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三个方面。课程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设置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方面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然而,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旅游人才市场上所遭遇的处境也在不断地暴露出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高职学历学生与专科学历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有较多优势,研究生在理论方面比较有优势,而本科学历学生正处在一个两边都够不着的尴尬境地,这使得他们的就业情况十分严峻。而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和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旅游教育的质量,增强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是指开设的教学科目,各种活动及先后顺序和教学课时数的安排。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设置的基本依据是根据培养目标、学科特点,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服务,它集中反映了教育目标和专业的培养方向。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设置直接涉及到培养什么样的旅游人才,如何培养旅游人才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从课程论的角度讲,课程体系分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横向结构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纵向结构也称为层次结构,有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之分。就层次结构而言,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结构的组织模式上基本采用当前大学普遍采用的“二二分段”组织模式,即大学低年级通识教育课程,在高年级设置专业教育课程。如表1所示,我校旅游管理课程结构设置中,公共必修课程和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共48.5个学分,占总学分168分的28.87%,专业基础课程学分为42.5,占总学分的25.30%,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学分分别为37和20,占到总学分的22.02%和11.90%。(表1)

从横向结构来看,除了综合实践课程外,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共开设课程58门,其中必修课30门,1810学时,选修课28门,646学时,分别占总学时数的76.78%和23.22%。除去公共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全部为必修课、素质教育课程为选修课程以外,专业基础课程中必修课占学时数的62%,选修课占学时数的38%。专业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时数分别占78%与22%、61%与39%。

(二)课程内容。从课程内容来讲,我校旅游管理本科的主干课程与大多数国内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基本一致,以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为主。除公共必修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之外,共开设各类课程49门。其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的内容设置如下:专业基础课程共开设了12门课,有高等数学、管理学、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英语、世界经济史、中国经济史、旅游礼仪、旅游文献检索、旅游应用文写作、旅游文化学、旅游美学等。专业课程共开设18门课程,包括旅游市场学、西方经济学、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主要客源国概论、会计学、统计学、饭店管理概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10门必修课和生态旅游、陕南旅游概论、旅游英语口语、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8门选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分为旅游饭店和旅行社两个方向。旅游饭店方向包含有饭店客房管理、饭店餐饮管理、饭店前厅管理、饭店服务礼仪、饭店营销管理、饭店组织管理、饭店信息系统管理、饭店人力资源管理、饭店服务质量管理等9门课程。旅行社方向设置了10门课程,分别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业务、旅行社产品开发原理、旅行社技术管理、旅行社营销管理、旅行社采购管理、旅行社接待管理、旅行社质量管理、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和旅行社财务管理。

二、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课程比重过多,专业课程比重偏少。从课程结构可以看出,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属“金字塔”式的结构体系。公共课程门数少、课时量大。相反,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方向课程课时量偏少,课程门数偏多,“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仍存在,导致许多课程只能蜻蜓点水,泛而不精,学生只能了解皮毛。强调“后基础、宽口径”固然重要,但对于新兴学科和专业来说,由于其知识的成熟度和普及度较差,因而过分强调拓宽和淡化专业教育是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同时,在“重学科、轻课程”的背景下,课程设置过分精细化,又容易导致条块分割,还容易导致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因此,都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发展。

(二)实践课比重偏少,理论讲授比重偏多。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极强的专业,实践课程环节必不可少。多数学者认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四部分课程数和学时数依次应构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菱形结构。实践课程课时设置应控制在15%~20%之间,而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仅为总课时的11.90%,总体实践学时为2~3个月。对于哪些课程需要开设实践环节,哪些课程无须开设实践环节,开设课时多少,并不明确。另外,实践内容也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目标不明确,实践内容不清楚。

(三)课程设置过细,课程内容重复。我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方向课程共开设19门课程,分旅游饭店和旅行社两个专业方向。但这两个方向的必修课各只有3门,其他13门均为选修课。以旅行社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为例,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业务、旅行社产品开发原理3门课程为必修课,还有7门选修课程,所有的课程课时设置均为32个,必修、选修之间没有太大差别。另外,在选修的7门课程中,设置的旅行社技术管理、旅行社营销管理、旅行社采购管理、旅行社接待管理、旅行社质量管理、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和旅行社财务管理课程也就是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分解。课程重复设置现象存在。

(四)课程设置未体现地方特色。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型极强的专业,应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地方。因此,课程设置不仅要体现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同时还应体现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凸显自身的地方特色。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脱胎于历史专业,但课程设置并未体现出历史专业的特长和优势,更未在此基础上形成鲜明的特色。同时,我校地处秦巴山区,秦巴特有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似乎也并未给课程设置带来一些影响和变化。

三、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优化

(一)明确培养目标。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未来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一个本科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口径应当说已经相当宽泛。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应突出实践环节,强化“应用”特色,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的普适性职业化人才。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的人才应是介于学术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间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既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一方面要加强课程理论研究,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必开的、能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和学位课程;另一方面针对旅游业的地域性特征、地方实际及学生就业的领域,开设适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使学生毕业之后能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岗位。

(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模块。在课程模块设计上,“专业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建议把“专业课程”中的某些课程归入“专业基础课”,以加强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宽口径、厚基础”;“专业课程”模块可以命名为“专业拓展课程”等以区别于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应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的设置,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设置由当前的“金字塔形”向“梯形”转变。

(三)优化课程开设时序。课程设置要与课程内容的逻辑顺序相符,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规律。在具体操作上,既要考虑到公共课应开设在专业基础课之前,专业基础课又要开设在专业方向课之前,但也应灵活把握。如要考虑到刚入校大学生对专业的好奇心,可以将一部分专业基础课提前至第一学期开设,而对一些公共课可考虑分散到各个学期开设;同时又要考虑到大四毕业生求职等特殊要求,可以在第八学期安排一些集中实践教学,既锻炼了学生又为学生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科学进行课时分配。在既定的总课时范围内,开设课程门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各课程课时的安排。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课时分配表现为:公共课课时偏多,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课时偏少,实践环节课时偏少。对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在公共课模块,减少“马邓毛”课程的课时,增加计算机应用基础及外语课程的课时是必要的;专业基础课要达到“宽口径、厚基础”的目的,因此课程开设应该更广泛些,课时也应相应加大;专业方向课应加大课时量,开设课程应精、深、广,结合专业拓展课模块设置。

(五)重视实践课程的落实。旅游管理专业极强的应用性特征使得我们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把每一门实践课程落到实处,而不能流于形式。结合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际情况,我校旅游管理本科阶段实践时间可以安排1学年,大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旅游资源考察实习、导游实习、饭店服务实习和旅游企业管理实习。旅游资源考察可以安排在第一学年结束,利用暑假中两周左右时间进行;第二学年暑假安排一个月左右时间进行旅行社与导游业务实习;第三学年结束,进行四个月的饭店服务实习;旅游企业管理实习可放在第八学期,时间为两个月左右。对于其他的实践环节,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渐进地设置,可以安排在该课程开设过程中,也可以安排在该课程结束后,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巩固。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薛晨囡.燕山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评价及优化[D].燕山大学,2009.

篇3

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职能中的一项基本管理职能,也是管理职能中极为重要的职能,它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目标。随着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管理水平、技术、手段不断的更新发展,科学的管理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的应运而生,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层次。企业管理的高效性与科学性要求企业在万千多变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加强企业管理的预测性、决策性和计划性,打造科学、高效的计划管理体系是现今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快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1.企业计划管理的含义及涉及的重要因素

计划工作是企业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出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时间要达到的奋斗目标,通过计划的制定、执行、协调、合理安排企业中各方面管理活动,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计划管理要对市场信息充分掌握了解的基础上做好市场预测,好的预测为企业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向前看,面向未来,做好准备,发现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成败,决定决策的可行性、正确性、科学性。科学合理的决策关乎企业生存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发展到要做到各个方面实施系统协调的统筹规划。在企业计划管理中要考虑到诸多因素:比如,要考虑到成本费用因素,包含机械设备,大型工具、职工工资、劳务费用、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培训费、投资项目、投资额度等。其次、要考虑到利润因素,销售收入、税前税后利润、以及利润分配、投资收益、资金利润率等。最后、要考虑到能源消耗,包括煤气、水、电、暖、燃料、油、消耗指标的耗用。综上所述的各种指标应纳入计划管理的明细当中,要求进入严格的管理并加以控制。

2.计划管理的流程

企业制定计划需要考虑的前提是,一是要收集信息,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保证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据一定的方法与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测算,精密分析后做出却实可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二是确定目标,在认识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目标、方向以及实现目标的总体行动计划,要确认选择现金投入大资金回收慢,还是选择可能获利较少,但风险较少或是选择眼前看没有多大的利益,但可能更适合企业长远目标的方案。三是要分解、平衡目标。分解目标就是将现有目标分成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各部门目标等,全面考虑各种可变因素和限制条件,做到各种计划之间有效衔接。四是要确定计划并下达计划。确定一个科学系统的计划管理流程,首先,根据确定的总体计划分解成各个部门的部门计划之后部门之间权衡协商计划的实施,最后再确认总体计划。其次,在确定了总体计划以及部门计划后就要签订计划实施的任务书以及责任书,将计划实施落实到位责权分明,以便计划的尽早完成。最后,计划实施及检查,企业依据月度、季度、年度计划完成情况,评价计划完成的进度、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年度末将计划做出适当的修改调整,以便尽早的实现目标管理,必要时可以建立奖惩制度,对计划完成好的部门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部门再接再厉。对计划进度完成慢或是计划完成偏离目标方向的部门要进行处罚。

3.企业计划管理存在问题

计划管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主要管理职能,为计划经济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运行时,计划管理的职能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被牵制,大多数人认为企业计划管理仅仅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不能够为市场经济服务。首先,市场经济体制下受到旧的管理意识的影响,摒弃一切计划的衍生物,刻板放弃或是借鉴,企业的决策者及经营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理念有些落伍,需要做好自身建设与发展,提高管理水平。计划管理是管理职能中贯穿始终的一项职能,如果计划职能的弱化,必然会导致整个管理职能的削弱,难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其次,制定计划时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在时间框架上、在范围上和在是否包含已知的一套组织目标方面模糊、混乱;在时间跨度上没有将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明确,模棱两可或是有些国有企业根本就没有指定长期计划,没有企业发展蓝图,抱着作一天和尚撞钟一天钟的想法,使得企业无法处于不败之地。第三、缺乏计划管理指标的量化,没有将计划转变为预算转化为数字,没有明确的指标体系,不易于企业队计划执行进行控制。最后,缺乏定期的总结,没有总结不了解计划是否可控,并且进行奖惩方面比较困难。

4.建立高效科学的计划管理系统

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管理职能,然而事实上计划管理本身又需要加强管理。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证明,有管理的计划和有计划的管理会使企业高效地发展,没有管理的计划与没有计划的管理,是欠科学,企业难以走到更远。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全体员工的计划管理理念,建立有管理的计划系统,实现计划管理的组织化。

4.1计划管理体系需要建立完善的体系加以支持

企业要建立健全与计划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管理流程,使得各个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和每一名员工的计划任务都与企业总体计划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计划工作顺利、有序的得以实施,并全面的加以落实。因此,企业应建立专门的计划管理职能部门,根据企业发展的方向及侧重点建立:生产计划管理、销售计划管理、投资计划管理、资金计划管理及综合统计管理等部门或是相应的岗位,明确部门职能或岗位责任制从不同层面,不同类别归口企业计划管理业务。建立长期发展计划、中期发展计划并配套制订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制定企业年度投资计划,建立项目后期评价等管理实施办法。要想建立实现科学计划管理目标应发挥最大能效的组织制度基础才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保证。

4.2建立科学完善的计划管理体系健全的规章、规则、制度作保障

有管理的计划需要在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遵循相应的议事规则、管理原则、会议制度,以及调整纠偏等工作制度,有效避免计划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当然,计划制定中规则和原则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适度的从高原则和适当的从严的原则。目标如果定的太高或过于严格会使得执行起来困难,从而打消管理者的积极性,但如果目标制定的太低没有严格的细节把握又无法将职工的内在潜能发挥出来,无法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二要周密、要完备的原则。短期计划、中期计划、部门以及个人计划是从长期计 划中分解出来的,计划之间要注意时间上和内容上的衔接与平衡。

4.3要充分体现民主与集中制原则

计划的制定中无论是长期计划、中期计划还是短期计划或是部门以及个人计划的实施都应吸收职工参与讨论、接受职工所提议建,尤其是专家们的意见,做到上下的充分交流与有效的沟通。

在选择计划方案是应做到谨慎,应考虑到以下几点:第一认真考察每一个之间计划的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隐患;第二要考虑到总体的经济效益的因素来衡量计划;第三要考虑到计划的有形的因素即可以用数量数字表示出来的指标,并且要考虑到无形的因素即不能量化的元素;第四要动态的考量计划的实施效果,这里所指的是不仅要考量计划实施后所带来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到计划执行后所带来的损失,包括潜在的和间接地损失。

计划管理作为一种具体的管理手段,它具有指导、监督、协调、修正的管理功能,它能够通过自身的管理功能使得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要素有机地凝集在一起,为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高效地工作。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142-02

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要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有有利的地位,就需要建立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知识经济对于企业的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要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之中实现高效管理,就需要在企业的内部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无论是从管理方案的制定上,还是在履行组织职能上,都要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实现企业经济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一、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

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所能够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这也就决定了其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划分为三部分,即企业的内部的控制和审核以及人力资源管理。

(一)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核

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核,主要是由企业的管理者来执行的。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内部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管理者就应该负责制定经济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营。这就有必要对企业的内部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此外,对于企业产品的研究、经营目标的确定等方面都要经过定期的评审,然后制定出更为适合企业发展的方案。

建立科学化的企业管理系统,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使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处于竞争力较强的位置,而不会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也是适应时展的需要,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从而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如果说第一方面是为了使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发展积累资本,那么第二方面则显得更为重要一些。因为,从长远的利益来考虑,如果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已经脱离了社会发展的轨道,那么,即便是在经济上有所盈利,也是暂时性的。只有不断地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并实现创新,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核,寻找到企业在经济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地发现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在管理上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纠正。而对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体系,在予以肯定的同时,还要应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完善。

可见,实行好企业内部的控制和审核,对于经济管理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

(二)调整和改革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

在一个企业中,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执行者一般都是最高的管理者。他们按照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指挥和控制,并可以对企业的下层管理部门授予职责。如果经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而且缺乏科学性的指导,那么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就会面临着各种障碍。为了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就需要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实时地做出调整。当企业的发展方案和发展目标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并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企业经济效益就可以逐步地提高,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三)改进企业的生产过程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生产过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在管理体系上,一定要重视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按照市场的需求设立方案并进行生产过程上的改革。企业决策者要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更具有科学性,对于生产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具有针对性地改革。

产品质量的提高,首先要从原材料的采购上就进行把关。相应地,与采购有关的管理制度要不断完善。企业既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也要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还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那么,在原材料的采购上,就要考虑保证物品质量同时,以低成本消耗为前提,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在招投标制度上,企业要审核招标企业,还要考虑到其社会信誉以及经营效益。如果双发达成协议,对于合同条款都要仔细研读,以便发现其中有需要改动的内容,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来解决。

企业的发展,要考虑到长远利益。针对实际的生产过程,以及对企业管理运营模式的了解,在企业的发展方案上,就需要首先考虑具体目标,并在企业生产过程上具体实施。对于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合格产品,应该及时地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并从管理上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加以整治。

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的组织机制创新

要实现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出不同的组织机制。这主要是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自身的发展特点而制定出来的。相同的外部环境中,当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其所制定出的组织机制也会有所不同。

现在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再具备市场经济的竞争力,这就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原来企业的部门之间都有明确分工,而且相互之间的沟通都不够充分,这就导致了企业的集体合作能力不够。在信息化网络普及的今天,这种单一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企业内部各部门应该建立科学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使各个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企业领导的作用就是强化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建立资源共享

知识经济的特点,就是在产业技术中融入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可以将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提高。将知识融入到产业中去,可以将产业创新的周期缩短,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产业升级。网络的建立,使资源共享机制很快地建立起来,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加强信息与知识的传播与交流,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域都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多层次互动。

企业通过建立信息网络平台,能够以最快地速度了解市场的动态,了解世界的最新信息,并与各地的同行以及相关领域的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而部门之间的协作意识也逐渐加强,使相互之间的职能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一种新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应时展的需要而建立了起来。

三、总结

综上所述,人类文明已步入到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科学的方式实现优化整合。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面对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企业在其经济管理体系上要更新自己的机构应理念,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创新意识融入其中,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