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教案范文

时间:2023-06-04 08:38: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国学教育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学教育教案

篇1

主讲教师

职称

系、部

教学团队

课程名称

大学语文

本教案

授课学时

2

本次课标题

项目一国学经典诵读

授课班级

及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主要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三方面阐述)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并有感情诵读《论语》、《孟子》等选段;能够运用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和学说来指导实践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处理周围的人与事。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根基-----儒、道、墨、法家等学派思想文化的精华与成就;掌握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和为人处事的原则方法。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孝顺父母、感恩他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优良品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积极向上、勇敢坚强、宽容豁达的人,能够很好地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具有善于沟通、善于合作、善于分析、善于组织的基础管理素质。

教学

主要内容

一、 《论语》、《孟子》等选段的人文内涵

二、 儒、道家等学派思想文化的精华与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论语》、《孟子》等选段的人文内涵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难点:结合现实论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与对我们的启示

备注

一、新课导入

语文课作为我们的母语教育贯穿于人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我们最熟悉的语言,可是大家真的学好了吗?当你的朋友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你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安慰他;当你被某篇文章感动时,你却感慨为何自己就不能表达;当外国友人问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什么意思时,你却在偷偷查看“百度百科”。因此到了大学我们仍需学习语文,这节课我们一同诵读中国国学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精髓。

二、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设计

(一)读一读:结合注释翻译熟读国学经典

1.《论语》(选段);

2.《孟子》(选段);

3.《道德经》(选段);

4.《庄子》(选段)。

(二)议一议:结合儒、道家等学派的思想文化,说说自己对选文的理解

1.儒家文化:“仁”是核心;

2.道家文化:辩证思维;

3.墨家文化:“兼爱”为核心;

4.法家文化:核心思想“法”、“术”、“势”;

5.兵家文化:战略与军事;

6.阴阳家文化:阴阳五行学说。

(三)看一看:观看《百家讲坛》,解读名家思想

1.于丹教授讲孔子;

2.易中天教授讲法家与道家。

(四)比一比:选读《史记·商君列传》并讨论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与对我们的启示

1.分小组讨论并选一名代表阐述观点;

2.诵读选文,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3.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

(五)练一练:围绕P11-13的内容,写一写墨子“兼爱”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及意义。

三、教学小结

本次课按“读一读议一议看一看比一比练一练”的教学流程开展教学,利用多媒体讲授、影视播放的教学手段,采用诵读鉴赏、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通过诵读赏析国学经典选文,理解儒、道家等学术派别的思想文化;让学生能够论述古代圣贤的哲学理论对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启示。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优化教学流程管理为手段,以提升教学研究实效为基石,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推动我市教育事业优质、均衡、高位发展。

二、奖励的项目、依据和标准

(一)质量奖

1.高考质量奖

以学校前一届上线情况、本届毕业生生源基础和一、二本实际上线人数(以招生办认定的数据为准)为依据对学校进行奖励。①一批本科每上线1人,奖励200元、二批本科每上线1人,奖励100元;②以我局划定的优质生源情况为基数,一、二批本科上线人数每超过1人,奖励1000元;③清华、北大每录取一名,高中学校奖励5万元,选送的初中、小学各奖励1万元;④参加学科奥赛,获省级一等奖,每1人次奖励学校5000元,获国家级二等奖及以上,每1人次奖励1万元。

2.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奖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奖按正考合格率对学校进行奖励,进入全省同类学校前10%的学校奖励10000元;进入湘潭市同类学校前两位的,奖励5000元(不重复奖励)。

3.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质量奖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质量奖以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质量综合评价方案、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体育测试和优质生源贡献量为依据对学校进行奖励。

①综合评价质量奖。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质量综合评价分乡镇办中心学校、民办市直初中、学校学生人数在210人以上的农村初中学校、学校学生人数在210人以下的农村初中学校4个类别分别确定一定比例进行奖励。一等奖奖10000元,二等奖奖5000元。

②综合评价提高奖。在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质量综合评价中,中心学校提高5个名次,初中学校提高30个名次,奖励5000元。

③优质生源奖。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乡镇办前500名、市直民办前500名,且在湘乡就读高中,按每生500元标准对生源学校进行奖励。

4.小学质量检测奖

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期末质量检测中,按各学校检测学科生均分、合格率、优秀率进行综合评价,分市直城区和农村乡镇两个系列对学校进行奖励,乡镇前三名的中心学校奖励5000元,第四至第六名的中心学校奖励3000元。市直城区第一名奖励5000元,第二名奖励3000元。

(二)教学教研成果奖

以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评价结果和教育教学质量为依据进行评价和奖励。

1.基础教育奖励基金奖。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类别,每年奖励12名,奖励标准每人5000元。其产生办法是:小学以我局及湘潭市组织的质量检测和学校常规管理为依据,由中心学校(市直以学校为单位)推荐,我局考核认定;初中以同一科连续三年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获全市一等奖的对象(当年连续三年获奖人数不足的情况下,考虑同一科连续三届获一等奖教师)中产生,并有论文(评奖年限内)或成果在湘乡市级以上获奖,由中心学校(或学校)推荐,我局考核认定;高中根据学考、高考和学校常规管理情况,学校推荐,我局考核认定。

2.基础教育改革课题成果奖。本项奖励每三年一届,由我局统一组织,逐级评审,奖励标准:一等奖奖励1200元;二等奖奖励1000元;三等奖奖励800元。

3.艺体成果奖。在湘潭市中小学“艺术百佳”评选中,荣获“艺术百佳”称号的学生,按每生200元标准对学校进行奖励。在湘潭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荣获团体前六名的学校分别给予奖励,团体第一名奖1000元,第二至三名奖800元,第四至六名奖500元。由我局委派代表湘乡参加湖南省和湘潭市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大型文艺竞赛活动,获一等奖的奖3000元,获二等奖的奖2000元,获三等奖的奖1000元。

(三)教育教学管理奖

1.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在各中小学中每年评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15个,每个单位奖500元。

2.义务教育阶段控流保学工作先进单位。根据各乡镇办的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每年评选控流保学工作先进单位8个,每个单位奖500元。

3.教学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奖励在每年高考、学考、中考指导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每个单位奖3000元。

三、奖励的控制条件

1.凡出现乱收费、节假日成建制补课、违法生育、超计划大班额、安全责任事故等问题的,取消相应单位教育教学管理奖参评资格。

篇3

关键词 :体育教育 运动安全 教育

运动安全教育在技工院校体育课教学中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健康的体魄是一个人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保障。身体尚未发育完成的青少年学生,肩负着家长的希望,社会的未来,强健的身体素质是其达到人生目标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师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上好体育课的同时,一定要传授给学生必需的运动安全知识,让学生在体会到体育运动快乐的时候,做到快乐运动、安全上课。

一、充分准备,提高安全意识

丰富的运动安全知识是体育老师的基本要求。体育老师在体育学院已经学到体育专业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育运动安全知识的储备同样是体育老师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和要求。体育教师要同其他老师一样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教案,在本节体育教学课堂内容中可能出现的运动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也应大体写出来(这也是体育教案与其他老师做上课准备不同之处);在每一堂课上课之前一定要检查运动场地、运动器械等安全事项,把安全隐患消除在上课之前;了解本次上课班级学生的基本体质状况和天气变化造成的学生身体体质变化等,以备学生发生意外。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也是防备运动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

二、尽心上课,保证安全运动

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全方位做好学生运动安全教育,保证高质量地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体育课是一门以运动为主的特殊课程,老师需要防止和尽可能减少运动中出现受伤等意外事件。老师应当传授给学生体育运动安全知识和简单科学施救方法,并且做到易懂详尽,以防为主。

首先,全面了解所教授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其次,开学时的第一堂体育课就应当全面地讲解体育课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和简单处理方式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摔倒、扭脚、磕碰、出血、刮擦、碰撞、器械伤害及过度疲劳等意外现象。

再次,严格组织课堂,检查学生穿戴特别是鞋子是否符合体育课要求等安全状况。每一堂课前要讲解在练习和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由于专项运动不规范造成的不适,如篮球是许多学生的爱好,但是篮球课中运球之手臂动作有运球时五指要张开,用手指及指根以上部位与手掌的外缘触球,掌心不触球的要求,如果不规范如整个手掌都触球则易造成运球坚持时间不长且易劳累,跑步中岔气等问题。还有,在体育课中分组对抗或比赛中出现的由于身体过度接触造成的意外更需要老师及时化解和制止,否则会出现如打架等意想不到的矛盾和后果;有女生的班级更需要老师注意有特殊情况的学生,不要一概而论强制要求去练习或训练;在上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让学生做到肌肉放松及心理放松;同时在练习和训练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有不适应和病痛等现象。

最后,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具有自我保护意识。这是老师必须做好的一点,如哪些运动或动作可以独立做、可以协作运动或保护运动等。老师不仅要告诉学生知晓一些体育运动不安全事项,还要教会学生有自我保护意识、懂得简单、科学合理的救护知识,告诉学生不科学、不规范的动作和方法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出现一些意外时理智科学处理的方法和技巧,不要人为地造成二次伤害,留下遗憾。同时及时表扬严格规范、有效防范、合理运用安全知识的同学。

总之,体育课上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防不胜防,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时,对体育运动愈加有兴趣。但这必须以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为前提。

三、及时总结,服务教学

45分钟的课堂并不是体育教学的结束。每一堂课后,体育老师要将本次课上出现的运动安全事故或意外记录下来,以备今后课堂教学时参考和应用,避免出现类似的运动安全意外和失误,也为出现的意外提供有效资料和指导。

篇4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雷锋热心助人的精神。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理解词句。

2.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图片,小黑板,田字格黑板,生字卡。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雷锋热心帮助小同学的好品质。

(二)读懂句子,理解词语意思。

(三)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第2自然段,理解词语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简介雷锋生平,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二)读题,解题,请一位同学读题。

板书:14过桥

1.谁能说说“过桥”是什么意思?(从桥的这边走到那边)

2.这篇课文课题是“过桥”,我们看看课文围绕“过桥”这一词语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读准字音,读成句。(学生练习2~3遍)

1.这篇课文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2.讲的是谁的什么事?(讲的是雷锋背小同学过桥的事)

3.拿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

要又放起边过

(四)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句。

1.读第1自然段。(自读,指名读)

(1)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

(2)这句话讲的是谁?(雷锋)

(3)讲的是他什么时候的事?(小时候)

(4)他小时候怎么样?(雷锋小时候上学必须要走过一座小桥)板书:小桥

(5)看图,读课文,说说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小桥。(用木头架的很窄的小桥,没有桥栏)

(五)读第2自然段课文,理解思考题。教师出示小黑板:

1.读题,指名读题。

2.理解题意:①题目问在什么天气?(下雨天)②问雷锋做什么?(问雷锋是怎样帮助小同学过桥的)③我们读课文重点要思考什么?(雷锋怎样做的)

学生带着问题读2遍课文。

(六)认真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懂得词句意思。

1.这段课文一共有几句话?(5句)

2.读第1句话。(指名读)

(1)这一天天气情况怎样?(下大雨)大雨是什么样的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板书:下大雨

(2)这句话里讲的都有谁?(雷锋和小同学)小同学是一人,还是两人?(没有明确表明,但人数较多)

(3)雷锋和小同学做什么?(一起上学去)“一起”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他们在一块儿走向学校)

3.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什么天气,谁和谁一起干什么。谁能读一读?(请2~3名同学读)

4.读第2句话,想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事?(他们走到桥边,看见河水漫过了小桥)他们指的是谁?(雷锋和小同学)

(1)他们为什么要“走”到桥边?课文在什么地方告诉了我们这个原因?(因为他们上学要过小桥)

(2)他们来到桥边看见了什么?(看见了河水漫过了小桥)板书:水漫过桥面

(3)河水为什么会漫过小桥?(因为下大雨)“漫过”是什么意思?(指河水没过桥面,也就是说小桥的桥面在河水下面)

(4)小同学要走过小桥有什么困难?(小桥很窄,又没有扶栏,河水还在流过桥面,小同学要走过小桥既不好走,又有危险)

(5)雷锋要走过小桥有困难吗?(雷锋要在水流中踩稳桥面,很费力气地走)

师述:让我们看看在这种情况下,雷锋是怎样做的?

5.读第3句话,自读2遍,想想雷锋是怎样说的?

(1)他们走到桥边,看见河水漫过了小桥,雷锋是怎样说的?(来,我背你们过桥)

(2)“来”在这里表示什么?(招呼小同学过来)教师范读这句话,让学生体会雷锋的态度。(“来”不仅是招呼小同学过来,还表明了雷锋的态度是很坚决的)

(3)“你们”指谁说的?(几个和雷锋一起上学的小同学)板书:来背

(4)雷锋为什么在自己走过小桥也很吃力的情况下要背小同学过去呢?(因为他看到河水漫过桥面,小同学过桥不仅困难,也容易发生危险,所以要背小同学过桥)

6.读第4句话,想想雷锋是怎样做的。

(1)读第5句话,回答雷锋是怎样做的?(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去)

(2)“一个一个”和“一个”意思有什么不同?(“一个”只是一个,“一个一个”数量较多,几个的意思)板书:一个一个

(3)“一个一个地背过去”和“背过去”有什么不同?(“一个一个地背过去”是背过去一个,又背第二个,第……的意思;“背过去”没说几个,只是讲背过桥去)

(4)在河水漫过桥面的情况下,雷锋自己过桥也很不容易,他背上又背着小同学,更增加了困难,想象一下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5)谁能把雷锋背小同学过桥时困难情景这句话读出来。(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去了)

7.读最后一句话,想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自读,指名读)

(1)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时间?(放学的时候)什么事情?(雷锋又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来)

(2)上学的时候雷锋和小同学怎么会一起上学去呢?(在路上碰到一起的)放学的时候呢?(雷锋把小同学找到一起的)

(3)认真读一读第4句话和第5句话中有哪几个词语不同?

板书:(一个一个)背过去

又背过来

(4)①“又”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再,还的意思,这里指放学的时候,雷锋再一次背小同学过桥)

②“背过去”和“背过来”有什么不同?(“背过去”是从家住的这边背到学校的那边;“背过来”,是从学校那边背到家住的这边)

8.读读第4~6句话,说说雷锋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1)从雷锋克服困难背小同学过桥这件事,你能看出雷锋是什么样的人?(雷锋是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2)你要怎样向雷锋学习?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二)学会6个生字:过要起边放又

(三)认识3个新偏旁:“”,西字头;“走”,走字旁;“攵”,反文旁。

(四)正确书写6个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2.朗读课文。

(二)学会6个生字。

1.过,gu^,拼读音节,读词语:过来。

(1)识记字形。自学后讨论发言。

提示:想想“过”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先写什么部件,后写什么部件。(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半包围结构,走之旁。先写里边:一笔横“一”,二笔竖钩“”,三笔点“寸”,再写走之旁“过”,一共6笔。过去的过)

走之旁几笔,怎么写?(3笔,一笔点“丶”,二笔横折折撇“”,三笔捺“辶”)

(2)口头组词语。

过来来过过去过往走过

(3)指导书写。

①找准位置:里边的“寸”一笔横,过竖中线,在横中线上面。二笔竖钩,占右半格离竖中线三分之一的地方。三笔点,点在中心点上。外边的走之旁和“送”占同样的位置,写法相同。

②指导书写,重点是走之旁,同学仿写字头。

2.要,y4o,拼读音节。

(1)认识新偏旁“”,西字头。

板书:—西,让学生区分“西”字作偏旁时笔画有什么变化?(“西”作偏旁,第4笔撇,“”第5笔竖弯“”,都改成竖“丨”)

(2)识记字形,自学后讨论发言。(要,y4o,上下结构,西字头,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上面西字头,下面“女”字,一共9笔)

(3)指导书写。

①找准位置,整件位置:上窄下宽。部件位置:西字在上半格正中间,第一笔离边线三分之一。第6笔横,斜压横中线。下面“女”字,占下半格三分之二,第二笔撇点(),从中心点起笔,点到右中格中心点的斜右下方。第三笔斜撇在竖中线与第二笔交叉。

②指导书写,重点是下面的“女”,学生仿写字头。

3.起,q!,拼读音节,读词语:一起。

(1)认识新偏旁“走”,走字旁。看看“起”字,“走”字作偏旁笔画有什么变化?(把最后一笔捺写长。

(2)识记字形,自学,讨论。(走,z%u,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自己的“己”字加个走字旁,组合成起。一共10笔。一起的“起”)

(3)口头组词语。

一起起来起床起始起立

(4)指导书写。

①看准位置,“己”占右半格中间,第二笔横,压横中线。“走”占左半格三分之二,三个横都到竖中线收笔。“捺”过竖中线在右下格下面三分之一处。

②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走”的占位。学生仿写字头。

4.边,bi1n,拼读音节,读词语:桥边。

(1)识记字形,自学,自说,互说互检。

(2)口头组词语:

桥边一边旁边两边

(3)指导书写。自学,看田字格字帖自己写字头,教师检查指导。

5.放,f4ng,拼读音节,读词语:放学。

(二)认识新偏旁“攵”,反文旁,笔顺是:攵,一共4笔。

(2)识记字形,自学,讨论发言。

(3)口头组词语。

放学开放放手解放发放

(4)指导书写。

①找准位置:左右相等。右边“方”字,占左半格右半边,第一笔点,点在上半格中间,不靠竖中线上。第二笔横,压横中线起笔,写斜横到竖中线收笔。第四笔横折钩,写斜横折斜钩,折在中心点。右边反文旁,第一笔稍高于点起笔,在中心点收笔;第二笔横,在横中线上面一点儿;第三笔撇,从横的中间起笔,过竖中线与“方”的钩对齐收笔。第四笔捺,从中心点起笔,过右下格中心点收笔。

②教师范写,学生仿写字头。

6.又,y^u,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自学,同桌互记互检。

(2)指导书写。

①找准位置,第一笔横撇“”与二笔捺在中心点交叉,下面两笔对称。

②自己看田字格字帖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出示小黑板练习书后第二题:

(1)下雨天,河水漫(过)小桥。

(2)(上)(学)的时候,雷锋把(小)(同)(学)背(过)(去)。

(3)(放)(学)的时候,雷锋又把(小)(同)(学)背(过)(来)。

1.读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读一读填好的句子,体会填上的词语的意思。

(1)河水漫过小桥的“过”字和背过来的“过”字意思有什么不同?(漫过的“过”是超过的意思,背过来的“过”是通过的意思)

(2)找出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上学”“放学”)这表示两个什么时间?(早上,下午)

(3)找出表示相同动作不同方向的词。(过来、过去)

(四)巩固练习。

1.读一读,比一比。

(1)从字形上比一比。放(方—)要(西—)起(己—)(2)从字义上比一比,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5

二、活动目的

1、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国家安全”;

2、向学生介绍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安全日;

3、向学生介绍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三、主题班会内容

1、什么是国家安全

目的: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2、“你问我答”

目的:互动方式让大家慢慢融入法律的世界。紧接着,就国家安全日主题,教师相继为同学介绍与其相关的几个方面并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3、《国家安全法》规定的七项义务:

第一、是教育防范义务,就是教育、动员、组织群众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第二、是提供便利条件的义务。

第三、是提供情况、证据的义务。

第四、是发现、报告的义务。

第五、是保守秘密的义务。

第六、是不得非法持密的义务。

篇6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1年9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校学习的80名护理专业学生。我们将这80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名学生。在观察组学生中,有男性学生2名,女性学生38名。他们的年龄在17~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1±1.6岁。在对照组学生中,有男性学生1名,女性学生39名。他们的年龄在18~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3±1.4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在这两组学生学习护理技术期间,我校使用常规教学法对对照组学生进行教学。进行常规教学法的方法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在护理操作课上将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并定期组织学生到临床上观摩和参与实际护理操作。我校对观察组学生在进行常规教学(方法与对照组学生相同)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安全教育教学法进行教学。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教学的方法是:①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护理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对每一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的说明,然后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并对学生的记录情况进行抽查。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护理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向其讲解有关护理安全的法律和法规,以便使学生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有充分的认识。③教师可通过网络大量地收集有关护理安全的案例,并在向学生传授护理知识的过程中将这些案例一一展示出来,以便使学生形象地记住各种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风险。④在上护理操作课时,教师可在学生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故意为其制造一些护理风险,以便提高其应对护理风险的能力。⑤在上临床观摩课时,教师可根据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解决护理风险的方法。

1.3观察指标

教学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学生护理技术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其中,学生每科成绩的总分为100分。学生每科成绩的得分越高,说明其对该科知识掌握的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我们使用SPSS16.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分别为92.2±4.6分和94.5±3.5分。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分别为80.7±7.9分和82.1±6.2分。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篇7

2结果

2.1教学内容评估84.82%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时能够紧扣知识核心,案例与理论内容相一致。加深知识认知,帮助学生理解的占80.65%。认为结合护理专业临床实践特点的有89.29%;案例内容生动有趣的为80.95%;案例典型,具有代表性的占76.49%;认为案例中的问题设置较为合理的有84.23%。

2.2教学效果评估85.11%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学习《护理营养学》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在案例分析与讨论中的时时引导,增加了师生互动(76.38%);案例教学中能够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进行讲授(79.17%);增进了人际沟通交流技巧(77.08%);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79.76%);提高学生分析(79.77%)与解决问题的能力(74.41%)和创新思维意识(79.16%),以及团队合作精神(72.02%)。有75.89%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印象深刻。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79.46%的学生认可案例教学法授课;仅有8.3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效果较差或差。

3讨论

3.1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为案例教学法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其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增加案例使用的灵活性,拓展教学空间。案例教学法内容生动、有趣,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过渡性链接[4]。加深了护生对《护理营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又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改革[5]。角色扮演、情景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角度看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护理观念和职业素质[6]。

3.2案例分析与讨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分析、创造能力,善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学生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提供重新认识自我、增强自信的场所。讨论中教师巡回与指导,能确保紧扣主题、顺利展开。将案例教学与授课内容有机融合、链接、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营养护理实际问题。

3.3小组学习是案例教学中训练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载体。通过学习者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提升学习自主性、扩展学习角色定位、激发创造潜能。

3.4学生是案例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的主体,是教学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发挥组织、引导作用。案例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即学生由配角转为主角、由被动转为主动,教师由主角转为主持、由独演转为参演。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主体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过程,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探索学习的模式[7]。

篇8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成为学界和教育者所共同关心和关注的重要课题。开展小学《生活生态安全》教学,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可以扩充学生的实用性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在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寄托,他们是否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学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学生安全教育方面的缺失。针对这种社会现实问题,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除了关心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同时也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小学《生活生态安全》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和学习。

在小学阶段,由于心智发育还不健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仍然处在一个十分低下的水平,这就使得他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安全问题时,无法做出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在面对各种危机时往往会手忙脚乱,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当下各种社会问题此起彼伏,校园之外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以及校园之中的各种问题,使得学生处于各种危险的包围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社会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容易出现盲目误判的现象,在用水、用电方等面,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各种意外和危险。因此小学教育阶段的教育者,应该从学生所处的年g、阶段、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审视和思考,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意识,改进安全教育手段和策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及问题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正确的安全思想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应该如何根据小学阶段安全教育现状,改进安全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方法,改进安全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呢?下面我将结合《生活生态安全》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活生态安全》教学时,应该使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变学生对于安全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深刻的理解进行安全学习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安全教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融入教师所设置的安全教育情境和氛围之中,改进小学安全教育的教学质量。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重,教师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安全教育而言,它的很多教育内容和学生所处的日常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对于学生而言不具有学科教学的神秘性和理论性,因此学生在进行安全教育方面的学习时,容易对学习内容形成错误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只是一种游戏式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集中学习精力,跟随教师的讲解和分析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较为平实生动,和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语言大相径庭,学生也会因此而减少自身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安全教育看作是一种消遣性、娱乐性的学习,学生在进行安全教育的学习时,会因为这种错误的学科认知而产生松懈的、游戏化的学习心理,影响安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应该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进行安全学习的原因和目的,以及其所具有的重要教学意义,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的集中精力,端正学习态度,融入教师的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认真的进行安全教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其次,教师在进行《生活生态安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运用实例对学生进行教学,以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照抄照搬教材上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枯燥的说教型教学,而是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出发,采取实例和实际演练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在现阶段的小学安全教育教学中,教师习惯性的采取陈旧简单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策略方面往往是通过说教式的教学,运用班级黑板报和宣传栏等,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相关知识的讲解和灌输,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安全教育学习兴趣,同时还使得安全教育停留在一个十分浅显的层次上,无法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安全教育的实质和目的。

篇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Psychiatric Nursing

LI Xiaolei

(Lianyungang Higher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 nurs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Methods: Choose the third grade80students,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ing case teaching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fter the research of theory and test, and made the students' satisfaction survey.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case teaching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of case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self-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psychiatric nursing; application

精神科护理学是精神医学与护理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学科,以护理心理学为导向,对人类异常精神活动与行为的护理、保健、康复为研究对象,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一门护理学科。①由于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以及学科内容的抽象、教学方法的单一等因素影响,精神科护理学是被老师认为难教、被学生认为难学的一门课程。笔者从事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和教材编写多年,结合与其他老师的交流情况,探索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精神科护理学的教学之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8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分组前各组学生所学内容、教材与授课老师均相同,学生在之前从未接触过精神科护理学相关内容。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来源于真实情境或事件即精神病患者真实的疾病,案例多,选择范围广;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开展教学。

1.3 精神科护理学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因为精神病的案例在临床上比较多,故在进行案例教学准备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章节,不同的疾病,结合教学目标,选择适合高职护理学生的案例应用于课堂。

在进行案例教学课前,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预习相关理论知识,标记出自己认为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而且,老师针对所要讲述的疾病或症状,选择经典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学的前提。

上课中,讲述完疾病的起因、临床表现后,即可引入相关疾病的案例,鼓励学生们对疾病进行讨论,授课老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对于讨论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同时引入所要讲述的主要知识点,然后对课前的案例进行讲解。

教学结束后,授课老师根据知识点的内容设置案例,要求学生在课后能够独立完成案例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1.4 案例教学效果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立即向实验组学生发放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在学期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课的考试,考试成绩由主观题和客观题两部分组成,主观题占50%,客观题占50%,所有题都按照统一标准来评分。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生理论成绩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理论成绩比较(SSD,分)

2.2 教学效果评价

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为100%。有表2可看出实验组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评价较高。

表2 实验组案例教学效果评价(人,%)

3 讨论

3.1 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和教学目的的要求,这对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案例,并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基本技巧的一种教学模式。②

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呆板与乏味的课堂气氛,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通过问题去学习理论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在精神科护理学中引入案例教学,通过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摸索与学习,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较好提高自身应对及解决问题的能力。③

3.2 案例教学法能增强学生对精神科疾病及护理的理解

精神科护理知识具有理论抽象、知识量大、内容繁杂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多的特点,④容易记忆也容易遗忘。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并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学生根据老师设置的典型案例,从中找到最终的解决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理解精神科疾病及护理,并学到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案例教学也有其局限性,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的有效组织,尤其是精神科的案例是需要精选出来并能说明问题的,因此所受的制约因素有很多,很难完全用于课堂教学。但案例教学毕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将案例教学与其他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互相取长补短,能在教学上产生最好的效果。

注释

① 吴黎明.精神科会护理学[M].江苏:江苏科技出版社,2014.

篇10

一、国际经济法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国际经济法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法律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备外语表达国际经济贸易法律方面的专业问题,用外语提供国际经贸法律服务的技能。在国际经济法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法律规则,而且可以使其熟悉国际经济法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达,提高以英语提供法律服务的能力,为学生以后能顺利地从事经济贸易和国际法律交流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增强了日后就业的竞争力。此外,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还能为将来有志于从事国际经济法研究的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锻炼其掌握和分析第一手英文资料的能力,为将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培养人才。正如有学者指出的:WTO规则的背景是西方法律制度的国际化,要使我国的法律制度与WTO接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与西方法律制度接轨,这就要求我国法律学人要站在能与西方法律学人平等对话和交流的水准上,否则就不能够参与公平竞争。

国际经济法自身的学科特点也决定了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国际经济法的渊源较为复杂。其中国际条约、惯例以及外国的正式文本通常都是英文版。汉语与英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两者在语法结构、语言及表达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汉语思维者和英语思维者思维方式的不同,难免导致相互翻译时将信息遗漏或言不达意,甚至错误理解。基于中译本进行的教学,可能造成理解上的歧义。有些术语和规则,只有还原到其原来的语言文本中,才具有真实的含义。我国某些国际经济法教科书中对一些条约、惯例以及有关外国法的翻译并非完全精准,可能会造成对相关法律的误读。例如在英国法中,提单的性质属于Document of Title,即权利凭证。

而在我国的一些国际经济法教材中,这一术语却被解释为物权凭证,抹煞了提单亦具有债权凭证的作用。其实英国法中没有债权和物权的区分,也不像大陆法系那样有系统的物权体系。尽管国际经济法某些内容属于中国国内法的范畴,但其毕竟调整的是涉外经济关系,例如中国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三资企业法等。使用英文传授该部分内容可以令学生在探索正确英文译文的表达方式的同时更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相关法律的理解。

在国际经济法开展双语课程也就有较高的可行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将“双语教学”课程定义为:指除外语课程外,采用了外文教材,并用外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课时的50% 以上(含50% )的课程。其中教材可作广义理解,不应局限于教科书本身。大量的英文条约、惯例和案例为国际经济法提供了充分的教学材料和资源。直接采用英文版的法律文件省去了翻译和出版的环节,更能跟上法律发展和变化的步伐,将国际经济法最前沿的知识引入课堂。其次,国际经济法的授课对象通常都是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英语水平较之低年级相对有所提高,更容易适应双语教学。从学科内容来看,国际经济法与其他法学学科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这令双语教学的开展更具可行性。

二、案例教学在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较之传统的讲授方式更具有启发性,能够令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过程,积极思考并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尤其适合国际经济法的双语教学。由于受听说能力相对较弱的限制,一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存在本能的距离感。如果教师仅仅使用传统纯讲授的方式,是用理论讲理论,就更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久而久之可能导致某些学生因为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引人形象具体的案例能够创设相关情境,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不仅提供了令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平台,有助于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改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一味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精神。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间的沟通和互动,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使用英文表达法律问题的机会。

在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中,英文资料的精准翻译十分重要。但毕竟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并非法律英语的学习,而是要以精准的翻译为基础,强调对相关英文资料的深层次法律内涵的理解。国际经济法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对案例的深人分析才能够把握其精髓。案例教学对于实现这一目的大有裨益。引入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双语学习的过程不再仅满足于了解甚至识记英文法律规则的中文意思,而是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去探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并将相关的法律规则应用于案件事实。通过直观具体的案例,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法律规则,更加牢固地掌握有关知识点。

三、结合案例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方法探讨

(一)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兰德尔于1870年创立了案例教学法。学生要在课前阅读教师指定的相关案例。教师则采用苏格拉底式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进而寻找出案件背后的法律规则。案例教学能让学生学会像律师那样思索,像法官那样办案,培养其法律技能及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令法学教育变得生动活泼。

但纯粹的案例教学并不适合国际经济法。法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坚持多元化的原则,根据学科领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就国际经济法而言,以条约和惯例体现的成文法决定了不能完全摒弃大陆法系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法。该教学法在知识的系统性、抽象性和理论性方面亦具有案例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举例的目的是为了解释法律概念,而不是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不必提前预习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而是被动地在课堂上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举例所用的例子往往是为了服务于某一个特定知识点的细枝末节。结合案例教学法要求采用案例讨论课的形式,真正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教师则应该作为引导者启发学生独立地分析案例,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事实上,结合讲授式与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

即便是在英国,澳大利亚,香港这些普通法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完全采用美国法学院的案例教学法,而是结合讲授(1ecture)加辅导讨论(tutoria1),同时使用教科书和案例的方式以兼顾法学知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也在大陆法系国家得到一定程度的使用。

应先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再进行案例讨论课。要适当分配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安排这两种教学方式所占的比重。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例如对国际经济法导论部分,应主要以讲授方式为主;而对于国际货物买卖法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则应适当加大案例讨论课的比例。

(二)英文案例资料的准备。

法学案例教学以法律案例为课堂教学的起点,选择恰当的典型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先决条件。在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中,教师应从该学科的重要知识点出发,根据其特点决定案例教学在该部份内容中所占的比重。其中对于那些文本本身涵义较为模糊条约或惯例重要条款以及某些源于英美法的重要原则,应主要通过案例讨论课进行学习,以确保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其法律内涵,熟悉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要选取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的真实案例作为案例讨论课的资料。只有真实的案例才能提供第一手的判决书供学生研习,使其通过阅读原文理解其含义,并得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文表达。除了确立某些原则的经典案例外,还应该选择体现对该原则的突破和发展最新案例,从而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相关法律的演进,接触到最前沿的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对于理论和实践中上存在争议的问题,亦应选择体现不同立场的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纠正其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一味地接受权威观点的学习误区。

英文判例的篇幅较长,结构亦较为复杂,学生又缺乏普通法教育背景,直接将整篇英文判例交给他们阅读研习难度过大。教师应从中摘出与所要讲授的知识点有关的事实以及法律问题,并着重保留法官的判决及推理交给学生阅读。这样即减轻了学生阅读长篇英文判例的负担,又能突出重点,提高学生对重要法律规则内涵的理解和应用。随着学生对英文案例熟悉程度的加深,可以逐渐增加案例的数量和难度。

篇11

人体寄生虫学属于临床与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我国寄生虫病得到较好的控制以致于该课程受重视程度较之以往有所降低,同时该课程在教材设置上形态学以及生物学学科占据较大比例,故而对于学生缺乏吸引力。我校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引入讨论式案例教学,现将教学效果整理与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12届4个班级中的226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研究组2个班级的110名医学生予以讨论式案例教学,对照组2个班级的116名学生予以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进行教学,在学期末对上述2组学生的相关教学效果进行评定。

1.2教学模式

研究组:将该教学模式分为案例设计与讨论分组两部分,其中将案例在知识点展开前进行,类似课前阅读式案例[1],设计以注重学生器官系统为导向的临床思维的培养为重点,如引发癫痫的寄生虫有哪些?寄生虫寄生在患者脑部后的症状可能有哪些?类似这样的问题或者案例与临床专业学生的课程相结合,更好地引导其形成临床思维。前期可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案例,随着学习的深入以及该模式的不断开展,后期再设计一些具多个知识点融入性的复杂案例。而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意愿进行分组讨论[2],要求其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搜集相关资料,然后每组选派1名学生进行汇报,最后小组其他的同学可就该案例进行提问,以进一步加深其对于所选案例的理解。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即由教师根据教材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讲授。

1.3观察指标

在学期末,对于2组学生分别用自制“教学情况调查量表”以及“综合成绩考核”进行调查和考核,其中教学情况调查量表主要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依次评定为认可、基本认可与不认可三类;同时,根据期末成绩,按照不同分数段来比较2组的分布情况,如合格(<60分)、一般(60~80分)、优秀(80分以上)。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学生教学情况调查

研究组学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认可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学生不同成绩段分布情况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学生的优秀比例升高明显,合格比例则明显降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讨论式案例教学方法打破既往在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渐趋形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新教学模式[3],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进行选择,学什么,怎么学?让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学习是其对于自身的要求与责任。而我教研室正是通过采用此种教学方法,逐渐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与氛围,使其主动寻求案例,进行知识点的串联与贯通,最后通过知识的讲解与答疑,进一步深入了解学习的内容[4]。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认可率为93.64%,而对于教学形式的认可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9%和6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结论相契合。同时,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多地依赖于其主观能动性,其中尤以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为甚。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讨论过程中,对于疑难病例的把握以及分析能力较强,一般对于疑难案例分析较为透彻,且重视互动的学生在期终考试的成绩中大多为优秀者;反之则大多为合格,甚或是不合格者。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学生的优秀比例升高明显,合格比例则下降明显,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人体寄生虫课程教学中应用讨论式案例教学,不仅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认可度,而且有助于其成绩的提高,值得在医学院校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秦娜琳,罗军敏,汤贤英,等.医学高校教研室职位设置与职责刍议[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2080.

[2]陶方方,何一中,孔丽娅.讨论式案例教学在人体寄生虫学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3):534-537.

篇12

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200万,而工程专业学生的比重约占三分之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迫使用人单位需求与国际接轨的工程师。随之,各类大学不得不突破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选择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当前的工程教育模式现已无法满足工业发展对高级工程人才的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课程缺少技术、实践内容,而多为学术、理论内容,学生极少获得项目或团队实练机会;(2)教学内容求深、求细,强调课程系统性、完整性,忽略学科间交叉性、渗透性;(3)课堂上一味地灌输深奥理论,使学生在一个缺乏适应性和竞争力的环境中学习,忽略了自学才是提高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前提;(4)当前工程教育尚未针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做出相应计划,缺乏知识管理、系统思考、团队协作,职业道德,创造性与工程设计等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各级别高校不约而同地借鉴一些著名大学的改革经验,采用新工程教育模式,推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意识到薄弱的实验环节有悖于工科课程的工程实践性要求,各校推行工程教育改革首先皆聚焦于增加实验、工程实训等实践教学学时,这就需要大量的实验资源。然而,相对于学生人数,实验资源比较匮乏,单纯增加学时难以使学生利用实验真正理解课程内容。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很多高校在工程教育改革过程中倡导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方法,这样既不需要刻意增加实验学时,又可让理论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深刻理解课程理论知识,培养其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

二、工程应用案例教学法

工程专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而这两项能力是在自主分析问题、团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采用工程应用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互动式的、并不算新兴的教学方式,它不是指教师在课堂中为解释某一理论或概念而进行的举例分析,而是将现实环境所遇的问题通过真实的案例呈现出来,并设计适当的案例问题,针对同一问题为学生设立不同探讨角度的情境,使学生体验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与成就感,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创新性及工程应用能力。

案例教学需要一份事先周密策划和准备的教学材料(案例)及正确使用该材料(案例)的特殊技巧。实施过程需师生共同参与,教师结合一定理论知识,设立讨论主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开展讨论甚至争论,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交流互动,然后通过收集和评估信息、结合理论知识提出多种解决方案,最后经交换经验和观点得出最优解决方案,来达到解析理论和开发思维的目的。

三、案例教学在工科教学中的实践

1.案例的精选

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中心围绕着应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在符合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所选案例还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真实性。案例必须源自现实生活,不能坐在椅子上捏造案例。形象、直观、生动的真事案例,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

(2)综合性。案例要符合教学内容,既要有课程针对性,又要顾及专业多学科间知识的交叉与渗透,体现出专业综合性。

(3)代表性。所选案例必须是典型的、学生相对熟悉的工程实例。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容易使学生产生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4)直观性。简单明了的案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信息量太大的案例短时间内难以深入分析和讨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5)可判定性。选择案例时需要考虑该案例是否能设立多种情境并得出最优解决方案,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取得相应成果。

2.案例教学法实践

《机械制造工程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实践性较强。将案例教学法尝试性地应用于该课程中,以机床夹具设计作为教学案例。

首先,教师在完成理论课讲解之后,通过文本、影片等方式介绍案例内容,并说明学生工作内容及任务要求。

其次,学生在透彻理解夹具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小组协作分工,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机床夹具设计的相关信息,分析不同设计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获得解决方案。

再次,各小组需要准备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在组内讨论各种机床夹具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及可行性,提出小组决策方案。

随后,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代表展示本组的设计方案,全班讨论后得出机床夹具设计的最终方案。

然后,将最终方案与实际机床夹具进行比较,教师参与评价并分析方案的利于弊。

最后,要求学生归纳总结设计分析过程,撰写书面报告。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角色只是“导演”,

起到指导、监督、评价的作用,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努力、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教学法效果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中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由于《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内容较多,涵盖知识面广,教师“满堂灌”理论,会使学生在进入学习状态缓慢的情况下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彻底颠覆了专业课上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通过参与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把课堂营造为一个知识交易市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可以自由分享学,求知欲空前膨胀,课堂积极主动性显著提高。

(2)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由于《机械制造工程学》是实践性要求较强的一门机械类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避免了理论脱离实际的尴尬境遇,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面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应变能力。

(3)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案例具有开放性,如《机械制造工程学》中对加工同一零件的夹具设计方案多种多样。学生根据同一案例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所以并没有固定或单一的答案,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归纳总结能力。仍以《机械制造工程学》中加工同一零件的夹具设计方案为例,案例教学收尾阶段,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机床夹具设计的过程及结果重新组织并形成报告,既要突出重点和要点,又要简明扼要。报告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的过程,而是经过知识整合之后的结果,这一过程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四、结论

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出的毕业生,应具备工程实践性、团队协作性和思维创新性,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工程教育真正“回归工程”迫在眉睫。而课程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核心地位,改变教学方法成为培养出“高级工程师”的首要任务。案例教学法立足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亲力亲为。实践表明,在工程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永华.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的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1):106-109.

[2]佟永祥,江树勇,吴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0,(7):70-7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