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支出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05 08:45: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财务支出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财务支出分析

篇1

截止2002年底,在原所属发电企业划转前,山西省电力公司资产总额为364.32亿元,其中递延资产15.72 亿元,负债总额为 247.03 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17.29 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7.81% .几年来省公司资产和负债增幅较大,且负债增幅大于资产增幅,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国家西电东送北通道的建设,山西省电力公司相继投资建设了一批火力发电厂及超高压输、配电网络。特别是全省城农网改造工程大幅增加,城网改造工程累计贷款34.3亿元,农网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后累计贷款将达120 多亿元。由于自有资金严重短缺,绝大部分工程项目都是通过商业银行融资建设,电力工程建设周期长、融资成本高,且原项目贷款利率都比较高 (6.21%/ 年息 ),2002 年财务费用支出 8.72 亿元 ,2003 年预计将达9亿元。形成了山西省电力公司巨大的债务压力和财务费用负担,面临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

目前随着电力供求矛盾加剧 ,电力建设已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电网建设已成为电力发展的瓶颈。急需投入大量电网建设资金,以满足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但是省公司自有资金短缺, 还须通过国有商业银行融资渠道,来解决电网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这将进一步增加省公 司财务费用支出。

二、降低财务费用支出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城、农网改造工程的完成,省公司经营风险和还贷压力进一步加大。在电网资产增加的同时,负债也同步增长,主要表现为长期负债的增长高于资产的增长,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 ,2003 年预计将超过80% ,超出了企业正常负债经营临界点。省公司将面临着重大的还本付息压力和财务风险,如何合理地降低财务费用成为目前财务管理的 重要课题。

1. 省公司的资金结构和资金的使用情况使财务费用的降低成为可能

电网经营企业的显著特点是资金密集,不仅在筹资活动和电力营销活动中有大量现金流(电费)进入电网 ,而且在投资、建设、 采购等经营环节还有大量现金流出电网。现金流表现为三大特点 : 数额巨大 ,2002年年末省公司的银行存款余额就有 63.46 亿元 ; 来源广,2002年来自千家万户的电费收入 120 多亿元,而融入的资金则来自多家金融 机构 ; 流动性强,与所配置的资源一电流的不间断性相配合,现金聚散十分频繁, 但 流动中亦有部分现金的闲置和沉淀。资金成为电网经营的血液,电网财务管理的核心、 重点和关键就是现金流的管理。目的是降低现金流动成本、减少财务费用支出,提高资金运作效率。

2. 财务费用的降低成为目前极为紧迫的经营重心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省公司年初电力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工重点 :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降低财务费用支出,加大资金管理力度 ,实现电费及时结算与归集,科学调度现金,对存量现金进行合理配置,保持现金收支平衡,及时处理和有效运作临时闲置资金,降低现金流动成本,并对其进行适时风险监控。采取推迟借款、提前还款、调整债务结构等多种方式,控制融资成本。强化城、农网改造工程贷款考核与管理,严格控制财务费用开支 ,采取多种形式措施和办法力求降低省公司财务费用支出,提高和改善经营状况。

三、控制财务费用支出的具体措施

1. 加强现金流量控制,进一步巩固省公司货币资金集中调度成果,搞好省公司现金集中存储与调度,采用“ 年预算,月平衡,周调度,日安排 ” 的现金集中调度方法,随时控制基层单位货币资金存量。减少基层单位的货币资金沉淀,把临时剩余的资金留存在省公司账户,减少了省公司临时周转的流资贷款,从而节约了利息费用支出。初步实现了对所属单位的现金流量统一调度与控制。

2. 大力推行现金流的预算管理,根据2003年度财务预算,重新核定基层单位月度经费拨款计划 (预算), 扣减了部分单位燃料、材料费,每月分三至四次均衡拨付生产经费。对独立发电公司购电费结算,根据其上网电量及我公司的电费收回比例,每月下达上网电费的付款结算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对晋能物资、燃料公司付款的额度和时间。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减少或延缓了资金拨付的时间和额度,使部分资金沉淀在省公司账户。

3. 实现电费的及时回收归集,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催收电费及价外资金,协助阳泉、太原供电公司背书转让银行承兑汇票 4550万元,既解决基层银行承兑汇票的贴息问题,又保证了省公司电费的及时回收 ; 同时积极支持阳泉供电公司采用银行保理业务回收陈欠电费。

4. 积极开展银企合作,与工商银行合作开通了全省十一个供电公司及所有管理单位企业网上银行实时查询、结算系统,随时监控基层单位货币流通量,即时通过网上银行拨付各项资金,按时回收应收的电费及价外基金。逐步实现了对货币资金实时划拨和上交。

5. 降低现金流动成本,进行适时风险监控。加强对省公司货币资金安全性、保密性管理,严格银行帐号、支票密码管理。在银行票据繁多,每天货币资金流通量大,每月银行对帐繁琐的情况下,随时监控各银行帐户的货币资金存量,调整存、贷款余额,降低资金流动成本,从而确保省公司货币资金收支平衡、存放安全。

6. 加强银行帐户管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 “ 关于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清理银行帐户的紧急通知 ”, 针对部分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企业与银行未达帐项、多头在银行开户的现象。要求基层各单位对本单位的银行帐户开立情况及货币资金管理现状,进行彻底的摸底清查。进一步清理、撤并多余或不合理的银行帐户,建立健全资金管理责任制,制定并完善本单位的货币资金管理办法。使分散的资金集中存放在各单位基本存款帐户上,更便于省公司集中统一监控和调度。通过银行帐户清理、整顿基本遏制基层单位多头开户的现象,减少了基层单位货币资金沉淀,使有效的资金集中在省公司帐户。

7. 提前归还未到期银行贷款,与各商业银行经过多次艰难的谈判,在维护省公司利益和保持银企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省公司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存量,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合理的资金调度,提前归还开发银行贷款 24374 万元、农业银行贷款 20000 万元。通过借新还旧置换存量贷款,提前归还农业银行贷款100000 万元,可降低存量贷款利率 10960 既降低了省公司长期负债,又减少了财务费用支出。

8. 科学合理推迟城、农网贷款时间,一方面充分发挥省公司资金集中统一调度的优势,利用省公司账户暂时闲置资金沉淀 ,临时用来垫支、拨付城、农网工程款 ; 另一方面采取长贷短借方式。通过向财务公司短期流资贷款融资 ,享受优惠降息利率滚动操作,推迟城、农网工程贷款时间,节约长期贷款利息支出,降低工程项目造价。

9. 积极与各商业银行洽谈存量贷款及新项目贷款降息工作,多层次频繁与各商业银行洽谈省公司陈欠贷款的降息率,经过多渠道、多层次的艰辛谈判,特别是在省公司主要领导亲自出马的斡旋下,开发银行太原支行己承诺将省公司以前年度贷款 29 亿元利率全部下浮 10%, 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已将神头二电厂 23.4亿元、城网贷款 1.7 亿 元的贷款在原利率基础上降低10%,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亦同意从7月1日起将城网贷款 9 亿元在原利率基础上下浮10% .通过多次协商、讨价还价后,各商业银行都已许诺对省公司所有新项目贷款在现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全部下浮10%.同时承诺愿意与我公司开展授信贷款、电费回收保理等业务合作,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通过采取以上几个方面措施和办法,使省公司的货币资金存量有所下降,在各商业银行的存量贷款利率普遍下调 (10%), 推迟、延缓了新项目贷款的节奏和时间,提前超计划归还部分存量贷款,存贷结构比率逐步趋向合理,临时闲置和沉淀的资金得到初步利用、运作,资金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预计到今年底财务费用支出将大幅降低,资产负债率的增幅也将有所减缓和滞后。对省公司财务状况的改善,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下一步的理财思路及管理建议

1. 优化货币资金存量控制,推进现金流的预算管理。要充分发挥省公司货币资金集中统一调度的优势,随时控制货币资金存量,减少基层单位的货币资金沉淀 ( 城、农网 ) .在保证正常生产周转量的前提下,科学地核定一个流动资金周转额,实时调配资金存量,提高资金利用率 ; 配合省公司财务指标全面预算管理 ,强化现金流的预算管理 ,合理、均衡地控制资金拨付的时间和额度,减少资金流动成本。

2. 定期对省公司的资金结构进行合理性分析,进一步优化资金配置,保持合理的存贷比例。针对省公司现金存量仍然较大,而又在各商业银行借有巨额银行贷款的状况,继续与各贷款承贷行洽谈,用临时闲置的现金存量, 提前归还存量贷款,通过不断地滚动运行,来降低长期负债余额。同时建立贷款审批与协调制度,确定科学、合理的贷款额度与提款时间,使存贷比例相协调。一方面提高资金利用率,减少融资成本和利息支出 ; 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资金配置,解决货币资金存、贷比例严重失衡的问题,加快资金周转。

篇2

一、医院财务制度支出管理和成本管理的涵义

1.我国医院财务支出管理

为适应国内公共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于2012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新的《医院财务制度》,重新明确了医院支出的含义、范围。所谓支出管理是指医院通过完善对医院各项开支的管理来获得真实可靠的医院收支结余情况,从而为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财务管理科学化奠定基础。

2.我国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现状

所谓成本管理是医院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成本管理是医院实行财务管理的基础。成本管理是由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有机组成的统一体系。实行成本管理,有利于医院摸清家底,加强绩效评价,合理控制费用,提高服务效率。

医院全成本核算是指在医疗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将科教项目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医院其他支出纳入成本核算范围。核算的是医院及其各科室消耗医院自有资金、财政补助资金、科教项目资金的直接成本与全成本,反映的是医院总的成本结构和成本消耗情况。

二、进一步加强当前医院财务制度支出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对策措施分析

1.改进医院财务支出管理的对策措施

(1)加强财务支出预算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今后医院财务部门要进一步发挥财务预算的预见性和导向性的作用,加强医院财务支出的预算科学性,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努力提高医院资金整体使用效率,改善医院财务结构。

(2)严格控制各种预算支出。在科学预算的前提下,医院财务部门要严格控制各种预算支出,各项支出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加强对每一项支出的审核,同时对资金的使用全过程进行监管,始终做到不漏一个死角。

(3)对医务人员人员经费实行科学管理。医院中各类医务人员数量较大,且职位不同,医务人员的人员经费支出是医院支出中较为庞大的一个部分,因此今后医院对各类医务人员的各种支出如工资等应该严格按照职位、工作性质的不同而合理进行经费的发放,避免资金的浪费现象以及有关人员“吃空饷”等情况的出现。

(4)加强对各个科室研究资金等加强审核、监督。医院财务部门应该对各类资金的使用加强前期审核和后期使用监督,对各个资金使用基本情况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上报,保证每一项资金的使用都切实落实。

2.改进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对策

(1)提高财务人员成本管理的观念。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对医院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明了今后医院进行成本管理的方向。因此作为医院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要积极转变原有观念,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将医院所有的经营活动都纳入成本管理的范围内,努力提高医院成本管理的水平。同时医院也应该努力在广大职工中进行成本管理的宣传工作,使所有人都能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以更好地配合财务部门进行成本管理的日常工作。

(2)继续完善医院原有成本管理体系。完善而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是医院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各个医院必须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自身成本管理体系,建立由有关领导牵头的、囊括医院各个部门的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形成由医院财务部门统一负责、各单位各科室分工协作的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为医院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3)继续加强有关成本管理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为成本管理提供制度基础,各大医院要根据新《医院财务制度》并结合自身实际,完善成本预算管理制度,合理控制人力成本,完善本单位成本管理加强资金的筹集、投放与使用管理,保证资源利用最大化,为不断提高本医院成本管理水平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4)加强医院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当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各大医院纷纷建立自身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有效收集各类财务信息,统一进行全面的财务信息管理,实施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控制、分析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医院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效率,其实现了对医院各类财务信息的实时监控,防止传统人为财务管理中由于各种人为因素而出现的各种疏忽和错误,进一步提高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的效率。

(5)加强医院内部创新。鼓励在医院内部开展技术竞赛、技术改造等活动,鼓励各个科室进行医护技术的研究、开发,以进一步提高医院整体医护效率,减少运营成本。

三、总结

总之,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应该努力适应其对医院财务支出以及成本管理提出来的新要求,努力加强自身支出管理水平和成本管理水平,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提高医院财务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努力为医院日常经营决策、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财务信息,促进医院长足发展。

篇3

根据国务院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第九条的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对于不良资产,有人认为是质量差的资产就是不良资产,有人认为是丧失了部分价值或使用价值的资产是不良资产,也有人认为不能正常参加运转的资产是不良资产。总而言之不良资产是一种非正常资产,是有问题的资产。对于正常资产与不良资产区分的关键点,就是资产应当是可以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这一最基本的性质。他们所代表的企业未来的经济利益和货币价值不同,不良资产在未来不能给企业带来合理性效益。

一、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财务方式

(一)债转股

债转股(Debt-Equity Swap)是指不良债权资产拥有方将债权转化为负债公司的股权,实质上其是一种债务转换,将双方的债务关系转为投资关系。不良债权拥有方从仅有负债追索权的债权人转变为企业的股东,拥有根据其所持股权进行经营和管理,分享盈利的权利。不良债权拥有方一般选择阶段性持股,债转股可以使债务企业的债务负担减小、改变经营机制,并经过数年的生产经营或资本运作,这样债权人在未来退出该企业时可以获得比现时变卖更多的回报,最大限度地盘活债权人的不良资产。

1.债转股的优点

债转股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债转股有利于企业债务负担的减轻,有利于企业扭亏为盈,帮助国有企业脱离困境。

第二,债转股有利于企业转化经营机制,形成现代化企业制度。由于债转股时将债券转化为了股权,使得债权人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经营,使得债权方约束力变大,监管能力变强,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的短期化行为。

第三,债转股有利于推动国有产权的流动,调整国有资本结构,促进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实现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目标。

第四,债转股的成本较低,对社会影响小,容易被各方接受。

2.债转股的主要风险

第一,债转股有可能出现虚盈实亏。在债转股后,由于企业的财务费用里的利息支出变为了股东的投资收益,这使得企业的财务费用大幅下降,在公司账面上能出现显著地扭亏为盈的作用。但是实际上,这种扭亏为盈只是体现在账面上的,只是把原来成本费用项下的数字划到利润项下,而企业的经营业绩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第二,债转股后债权方对债转股企业的监督成本有所提高。债转股之后企业不再负有向原债权人支付利息的义务,只有向股东派发股息的义务。但是债务人向债权人还本付息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而企业向其股东派发利息则不一样,它要视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定。

(二)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包括:①以资产清偿债务;②将债务转为资本;③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不包括上述①和②两种方式;④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等。

债务重组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意义,狭义上的债务重组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而广义债务重组包括了对既存债务进行调整的一切方式,不一定是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

1.债务重组的优点

第一,可以使债权人最大限度的回收债权。当负债企业发生财务困难,不能按既定条件全额偿还所欠债务,但是债务人可能有能力按较低的条件来偿债。

第二,债务重组形式灵活,债务重组既可以对债务的期限进行重新安排,也可以对债务的利率按照国家要求重新确定。

第三,可以缓解债务人暂时的财务困难,避免由于采取立即的求偿措施,致使债权上的更大损失。

第四,债务重组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通过资产重组、财务重组、资产置换、股份制改造等,可以将负债企业整和成好的项目和企业。

2.债务重组的缺点

第一,债务企业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部分企业会借重组之机悬空或逃废债务。有的企业不能正确对待国家关于兼并重组的优惠政策,即使有钱也不还。加之目前在重组交易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债权人对债务人、担保人的信息不能全面充分了解,难以对其真实的偿债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二,具备处置条件的项目难以合理定价。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和不良资产市场都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难以从市场反馈中得到资产的合理定价。而中介机构的估价只是定价的参考,多数债务重组的价格实际是债务双方谈判而成。但由于项目处置人员谈判技巧等因素的影响,项目的定价存在一定的空间,并没有明确的准则来限定,因而确定债务重组价格的依据不够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债务重组实质上变成了一种债务大赦。

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选择

(一)适用债转股的情况

篇4

(2)经费自给率=业务收入÷业务支出。经费自给率是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的比率,反映了医院的平衡能力。经费自给率>1,说明医院经常性收支能够自给;经费自给率<1,说明医院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将无法生存。提高对经费自给率的分析,有利于医院及时了解经费状况,并做出改善措施。

(3)固定资产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平均占用固定资产净值×100%。固定资产业务收入反映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医院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利用率。

(4)资产收益率=业务收入÷平均总资产×100%。资产收益率反映医院资产的利用水平,有利于引导医院财务部门加强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支出。

(5)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的比重=药品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100%。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的比重是限额指标,对于控制药价过高,遏制药品购销现象,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

(6)药品综合差价率=药品进销差价/药品零售价×100%。一般情况下,药品综合差价率的指标值应为20%~30%,反映了医院库存药品将会带给医院多少销售毛利,若低于该范围,医院应对管理方式、方法进行检查。

2.反映单位的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水平是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事业单位也不例外,我以某高校为例,运用财务分析指标来分析其管理水平。

(1)资产负债率。(公式在上面已阐述,下同)资产负债率越高,表明高等学校是在较大程度上依靠债权人提供的资金维持学校的业务活动。若资产负债率>100%,说明高等学校已资不抵债,高校的财务管理很有可能面临财务风险。

(2)经费自给率。经费自给率越高, 说明高等学校经费自给能力越强, 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满足经常性支出的程度就越高, 但同时也说明政府财政的投入比重减少,没有体现政府投入主渠道的作用,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扩大对该高校的投入力度。

(3)生均事业支出增减率。

生均事业支出= 教育事业支出/标准学生平均人数

生均事业支出增减率= (本年生均事业支出-上年生均事业支出)÷年生均事业支出×100%

生均事业支出增减率可以反映高校的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及教学学质量。

篇5

从理论上来讲,财务控制系统主要是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契约不完备性引起的机制的需要而存在,因而契约理论、委托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成为财务控制成本产生的理论基础。

1、契约理论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称为“企业契约理论”。按照契约理论,企业实质上是由一系列的契约所组成的,一般可以将企业契约分为完全契约和非完全契约。前者是指签约各方都能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因而在契约中已经包含了各方在未来预期的事件中所有的权利和义务。后者与完全契约理论相反,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非完全性,企业的各种契约不可能包括未来的各种事件及其概率,因而是不完全的。

2、委托理论从当前的发展来看,企业契约理论主要有交易费用理论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重点限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理论则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关系。现代企业一般以投资人与管理者的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相脱节为主要特征,从而形成了理论。根据该理论,企业实际上是由一个链所组成的。委托人(投资人)将企业实际控制权交由受托人(企业管理当局),受托人则应按照有关契约的要求完成一定的使命,通常假设为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管理者在完成其使命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分解其经济责任,从而形成了一系列企业内部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在所有委托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企业投资人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由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和经营管理者目标与投资人目标并不总是一致,从而导致了财务控制在内的公司治理的需要,即投资人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管理者进行监督。这种监督一方面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会因为监督可能约束管理者积极性或能动性的发挥,或者及时的决策而导致损失的发生。

3、信息不对称理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和现代企业的委托和受托关系,企业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企业管理当局拥有比投资(外部的、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投资人)多得多的关于企业经营机会与风险方面的信息。良好的决策总是建立在充分的、客观的和相关的信息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经济利益各方所拥有的信息应当相等。但是,由于投资人与管理当局事实上的利益冲突,这种信息不对称就有可能被管理当局所利用,从而损害投资人的利益,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二、财务控制成本的构成

财务控制成本主要包括内部财务控制系统设计和运行成本,以及公司治理中的与治理成本。

1、控制经营者成本主要包括:(1)监督经营成本。上述理论说明,投资人即委托人处于信息相对不足的劣势小,因而他们一方面需要收集各种信息,以有利于其作出良好的经济决策,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内部人控制程度及其危害性,还要设置一些如监事会等机构,对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这些监督有可能导致如下成本发生:收集公司经营管理状况等信息的成本;所有者之间交换信息并作出决定的成本;以其所作出的决定去影响经营者的成本。(2)经营者机会成本。由于经营者拥有信息优势,这就使得经营者可能会运用自己的这种信息优势,从事利于自己的各种活动,从而产生了管理者机会行为对委托人损害的机会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白我交易,损公肥私;瞒天过海,;过度留利;营造大公司等活动对委托人利益的损害。

2、集体决策成本。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往往强调集体决策,虽然这种选择机制可能有利于加强控制,但也因此产生了额外的成本即:(1)决策效率低下成本。按照集体决策原理,制定决策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而不一定完全遵循经济效益原则。在集体决策中,各方利益的协调最为困难,而且这种困难的形成还会受到参与各方所拥有的文化、对未来的理念及其他文化方面的影响,因而集体决策有可能将真正有价值的意见埋没,且有可能形成对投票程序的操纵,导致无效率决策。(2)决策程序成本,在现代公司治理和财务控制机制下,决策包括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而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认为程序性决策较为科学,但程序性决策要求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本身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体决策有时不能及时协调各方利益和意愿而长期不能作出决策,尤其是在所有者战略性讨价还价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决策时间可能会被拉长,延误决策时机,失去创造价值的市场机会。

3、及其机制运行成本。企业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目标的不―致性和监督、协调的需要必定消耗一定的资源,从而发生一定的成本,这就是成本。

4、财务控制设计及运行成本。除了成本,还存在其他财务控制成本,包括控制制度设计成本,运行和维持成本。

篇6

2教师不愿去农村,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不足或者说是不到位导致了教师薪水少,并且其在农村工作生活条件也较差。这是教师不愿意去农村教学的主要原因。农村骨干教师一旦在农村教学中做出了成绩就会吸引条件较好的学校,而为其提供比在农村教学更优越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般是不会拒绝而留在农村继续教学,学校想要留住这些教师就只有提供与其等值的条件或者说更好的条件才能留下这些教师。而这些条件又是普通的农村学校不能办到的。

3教育经费短缺

尽管重庆加大了经费投入,但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实际上主要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学校建设的配套经费相当部分由农民集资和借贷筹集,学校公用经费向学生收取杂费及用各种名目收费维持了学校的正常运行。据对部分农村学校的调查,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存在大面积的短缺情况。教育经费不足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举债普九”,在落实农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验收和改善办学条件时,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贷款,事到如今仍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二是农村“费改税”改革对教育经费来源冲击不小。“费改税”直接导致农村学校只能维持学校的正常开支,使学校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大多数学校原先计划用农村教育附加费、集资逐年偿还贷款,但现在取消了这些收费项目,学校失去了还债之源。财政收入能力与支出能力不对称的问题,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第三个原因。因此,导致了政府的财政支出跟不上学校发展需要,学校发展与政府经费支出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4城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大

差距大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在学校硬件设施上,农村中小学根本就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最低标准,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现在只能得到必需的书本,而拓展知识的课外书本根本没有,这就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而城镇学校教学楼、综合楼、科技楼、宿舍楼、仪器室、电教室、图书室和运动场地及各种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城市教育展现出来的已是现代教育的气息。二是在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上,由于农村师生所处的特殊环境,农村学生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接触到的知识面相对较窄,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城乡之间的这种的明显的差距不管是给学生还是教师带来了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农村中小学除了正常的财政支出拨款以外,几乎没有其他费用来补充办公用费和改善办学条件。因此,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与城镇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也就不难理解了。

5义务教育财政分担主体的财力不足

5.1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

这是需要全社会推进的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负起责任,以政府投入为主,使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逐步形成,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保证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的“三个增长”,并确保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同时要制定专项资金使用的具体管理措施,切实保证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应,加强监督检查,并发动社会各界和群众对工程实施进行监督。在“十一五”期间,重庆就会投入230亿元用于教育重大项目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今后几年,重庆还将投入43.2亿元,实施和加快推进农村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饮水设施工程、课桌椅更新工程、农村学校阳光体育运动设施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随着这些工程的逐步实施,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将会得到较大改善。

5.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

这是由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不足导致了师资队伍不强,教师待遇低。这些情况的改善就需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政府可以在城乡之间建立教师双向流动制度,就农村教师现状分析,双向流动制度包括两种制度,其一,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其二,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制度。但近年来,各地建立的教师交流制度,大多属于前一种制度,城市超编教师调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任教。因此,要解决农村教师问题,建立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制度很必要。

5.3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首先,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要确保不低于改革前乡统筹费中的农村教育附加、经国家批准的农村教育集资以及正常财政投入的总体水平,并逐步有所增长,并且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所需公用经费的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给予补助。其次,要明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筹集是政府的职责,过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地区差距不断扩大,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没有承担起筹资的责任。再次,确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最低标准。要使农村义务教育能在保持基本的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有可持续发展的财政基础。此外,重庆还实施了“五个到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5.4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减少城乡差距一个主要的问题,并不是说什么都要向城市看齐,而应该开发出属于农村自己一整套教学模式。只有发挥了农村教育的自身优势,才能缩小和城市教育的差别。调查过程中,老师、学校领导提到最多的就是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过去几十年,农村教育主要是为了扫除文盲,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不是真正回归到农村人口自身发展,而是国家为了扫除文盲的需要。这几年,农村教育紧跟城市走,大多以城里学生需要为参照系,简单套用城市的一套。但这样做的效果很差,农村学校应该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办法和体系,比如充分发挥学生的吃苦耐劳,教师的朴直、敬业,以及整个农村多年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等等。为了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重庆还坚持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经济困难群体倾斜,解决城乡之间、区县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不均衡的问题。

5.5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

可以采取重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分担模式的办法,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政府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因为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提供这一公共产品应当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有必要从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角度考虑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问题,需要明确政府的投入责任,按责任多少的原则安排转移支付给县政府。因为农村教育不是一种地方性质的公共产品,其受益者不仅是那些上学的孩子,整个国家也会因公民素质提高而受益。

篇7

一、财务活动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及实质

1、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

一定量的货币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是不相同的。即今年的l元钱与明年的1元钱其经济价值是不同的,或者说其经济效益不同,今年的1元钱比明年的1元钱其经济价值要大些,即使不存在通货膨胀也是如此。又如,某企业打算购进一台设备,有两种付款方式,其一是现在付款20万元,其二是延期至5年后付款28万元,假设5年期存款年利率为10%,问哪种付款方式有利?假设企业现在有现款20万元,暂不付款,而存入银行,按单利计算,5年后的本利和为20×(1+5×10%)=30万元,同28万元比较,企业可得到2万元的利益,由此可见延期付款28万元比现在付款20万元更有利。这说明现在的20万元,5年以后就提高到了30万元,随着时间推移,周转使用中的资金发生了增值。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资金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即资金在周转经营中带来的增值额,称为资金时间价值。

2、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

2.1资金时间价值产生的原因

在既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的时间价值等于资金的时间价值,如果货币资金用于原材料或固定资产的购买行为中,时间价值就担当了主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原材料积压、设备闲置,就会因延迟使用时间而失去一定的时间价值。而从市场效益看,如果能提高资金所购买的原材料、设备的利用率,那资金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并最终获取利润的最大化。由此可见,货币资金和物质形态的资金都具有时间价值。在全部生产周转中的资金,事实上在参与经济行为的过程中,都具备有时间价值,这是资金运动客观规律的表现。

2.2资金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是“时间”、“耐心”创造了时间价值,这是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的运动形式是G—W—G''''。这一运动过程的特点是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没有质的区别,只是量的差异。在G—W—G''''这一过程中,G′=G+ΔG,即最后从流通中收回的货币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值额,我们把这一增值额叫做剩余价值。从资金运动过程看,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它是由劳动者创造的。因此,时间价值不可能由“时间”、“耐心”创造,而是由劳动者的劳动创造,资金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

1、单利终值这种计算方法的核心要义在单利方式下本金可以取得利息,不过利息一定要在提出以后,再以本金形式投入才能生利。简单讲,利不再生利,息不再生息。

2、单利现值就是若干期后收到或付出资金的现在价值,可以通过倒求本金的方式计算出来。如果年利率为10%,从1~5年,各年年末的1元钱,其现值可表现如下:

1年年末1元的现值=l÷(1+10%×1)=1÷1.1=0.909(元)

2年年末1元的现值=1÷(1+10%×2)=1÷1.2=0.833(元)

3年年末1元的现值=1÷(1+10%×3)=1÷1.3=0.769(元)

4年年末1元的现值=1÷(1+10%×4)=l÷1.4=0.714(元)

5年年末1元的现值=1÷(1+10%×5)=1÷1.5=0.667(元)

三、资金风险价值的内容及类别

1、资金风险价值的概念

资金时间价值是在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下的投资收益率,在财务活动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还必须考虑当企业冒着风险投资时能否获得额外收益的问题。资金风险价值就是指投资者由于冒着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又称为投资风险收益、投资风险价值。

2、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风险的存在意味着可能出现与人们取得收益的愿望相背离的结果,但是,人们在投资活动中,由于主观自身的努力,把握时机,往往能有效地避免失败,并取得较高的收益。所以,风险不同于危险,危险只可能出现坏的结果,而风险则是指既可能出现坏的结果,也可能出现好的结果。

风险在长期投资中是经常存在的。投资者讨厌风险,不愿承受损失,为什么还要进行风险性投资呢?这是因为有可能获得额外的收益——风险收益。人们总希望冒较小的风险而获得较多的收益,至少要使所得的收益与所冒的风险相当,这是对投资的基本要求。因此,人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各种风险因素,预测风险对投资收益的影响程度,以判断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四、投资风险收益的计算

投资风险程度究竟如何计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目前通常以能反映概率分布离散程度的标准离差来确定,根据标准离差计算投资风险收益,现结合实例说明如下:

1、计算预期收益

预期收益是表明投资项目各种可能的结果集中趋势的指标,它是各种可能结果的数值乘以相应的概率而求得的平均值。

2、计算收益标准离差

篇8

中图分类号:TD853.3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采矿业就是从地下开采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物或者其他物质的活动,开采的部位多是矿物相对较集中的矿床,矿业开采的物质主要包括铝矾土、铁、钻石、煤、稀有金属、镍、石灰石、铅、磷、岩盐、锡、铀和钼等,可以说任何不能由农业生产的原始物质均是由矿物提供的,广义上说,天然气、石油、以至于地下水的开采都可以算做采矿业的范畴。

采、选矿过程中排出的废水、有毒气体、废石和粉尘等以及振动和噪声等因素,对环境、土地、水质和大气等造成很大危害,一直是人们较为关心的课题。各国研究环境保护问题中进一步提出了资源长期利用的问题,特别着眼于废石、废渣、废液重复使用及破坏后土地的复用等。采用强制手段,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矿山的环境。

采矿废弃物(mining waste)是在采矿过程中产生的非矿物和没有工业价值的矿物。如尾矿、围岩、矸石等。随着采矿业的发展,采矿废弃物日益增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一些有害元素,矸石、碎岩堆积,都是自然环境的破坏因素。矿山的废石堆既侵占良田,又在长期的风化及雨水的淋洗下,使周边的地下水质变坏,特别是酸性水或含有其他稀有重金属的污水等,污染附近环境,给居民带来严重危害。

2 采矿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采矿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水土流失、矿坑造成的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以及采矿过程中含化学物的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等。现代很多国家对采矿业都有严格的环境保护以及恢复地表状态的法律法规,要求采矿区域尽量恢复其原有的状态,甚至比采矿之前的环境更好。使用以前的方法采矿、对采矿业限制不严格,会对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同时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2.1 采矿废弃物对水体的影响

采矿业会对周边环境以及地下水造成很大的影响,采矿后的废弃污染物质会集中污染大片的地区,例如煤矿可以产生约20多种有毒的化学物质,经由排放水和供应水的渠道会扩散污染的范围。

随着采矿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比较突出的水质问题,大量未处理的采矿废弃物、被污染土壤中的化学物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及大气沉降物不断地排入水中,使水体沉积物和悬浮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急剧上升。对我国几大湖泊进行水质调查,结果表明:近年各大湖泊中受到各种重金属污染的趋势不断上升,影响到了水体的质量。根据我国七大水系研究的结果不难看出,1995年的时候长江水系中Cd 的污染排在Hg、BOD、COD和挥发酚的后面;黄河水系总Cd 含量超标的达16.7% ;海滦河中总Cd 含量的平均超标率在16.7%至83.9%之间;淮河干流中总Cd 含量的超标率达16.7%;大辽河水系的污染较轻,在监测我国26个国控湖泊以及水库发现有不同程度Cd 污染的问题,污染程度排在Hg 污染程度的后面。1991年至1995年相关部门对我国重要城市河流、湖泊水库及七大水系的监测中发现了Cr 和Pb 是较普遍的重金属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生生态系统之后,分布在水生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中,从而对生态系统中的各组分产生影响(即生态效应)。当生物体内的某种重金属积累到一定数量后,会出现中毒症状,发育停滞、生理受阻,甚至死亡,也会使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损,以致崩溃。水体中的重金属也可以通过直接饮水或者食用用污水灌溉过的粮食和蔬菜等途径进入人体内,从而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2.2 采矿废弃物对土壤的影响

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人口的膨胀需要开发足够的矿产资源以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矿所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虽发展了经济,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对河流泥沙和水土流失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国内外有许多实例。豫陕晋接壤区林草茂密,人烟稀少,80年代后,国营及个体企业纷纷地投入到金矿的开采,虽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但弃石废渣达1645万m3,直接破坏的植被有168km2,侵蚀模数也由1030增加到了1458t/km2.a,人造泥石流和滑坡明显增多。采矿不仅使水土流失严重,而且采矿废弃物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质。该矿区大小选矿及采矿厂所产生的废水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注入到当地水系致使水资源受到污染,不能饮用,也不可灌溉。

目前全球煤炭开采的国家及地区,采矿活动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固体采矿废弃物,其长期堆积所产生的重金属污染受到格外的重视。矿区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矸石和粉煤灰等。矿山固体废物在堆积和填埋的过程中,长期处于与地下环境不同的地表环境中,将受到压力、温度、生物、水、人类活动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尾矿渣可通过矿物风化并溶解其中所含的重金属,使其从岩石圈进入水圈,在整个圈层中以多种途径进行循环。

矸石露天堆积,比较容易风化破碎,产生的粉尘易随风飘扬,矸石山燃烧时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燃烧产生的灰渣也引起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增加,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矸石山经过雨水、雪水等的浸淋所产生的淋溶水中会含有酸性物、有毒重金属离子、易溶解的盐类及悬浮未溶解的颗粒状的污染物。粉煤灰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污染大气、污染水体、侵占土地和放射性危害。据统计,到2000年底,我国粉煤灰渣堆得存量已高达12.5亿吨,需要堆场50~62.5万亩(3.33~4.17万平方公里)。粉煤灰的排灰方式一般为湿排,湿排会使飞灰中的有害成分溶入冲灰的水中,从而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粉煤灰的含水量低,颗粒细,容易飞扬,处理不好容易产生扬尘。 在粉煤灰中的放射性元素的含量要比原煤中高出很多。

1989年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对淮南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土壤进行了地球化学普查。研究结果认为西部蔡家岗和东部九龙岗大通区土壤受到Sn、Zn、Co、Hg、Pb 等重金属污染,并认为土壤中重金属有多种来源,有些元素含量异常高,如Sn(175.4mg kg-1)、Zn( 2.360mg kg-1)。

3 采矿废弃物的处置措施

3.1 组织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采矿废弃物处理的关键。建立和健全废弃物处理机构,制定处理计划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切实贯彻综合处理措施;建立废弃物处理监测制度,大型的厂矿必须有专职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出指导,对技术措施所达到的效果以及条件改善的情况进行评价。做好矿区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让大家就自己的责任以及义务做好环境工作。

3.2 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处理采矿废弃物的中心措施,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及土壤的方法有沉淀法、高分子捕集剂法、螯合树脂法、天然沸石吸附法、活性炭吸附工艺、膜技术、离子交换法等。另外还有生物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有效、低廉且简便易行。即建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通过植物和填料的吸附、沉淀作用将污水及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去除。有严格法律控制的国家,采矿业一定要有地质学家和水文专家仔细研究并处理污染物,可以采用五种单独技术措施来处理水污染的问题:含污染物废水集中存塘、水分离系统、隔离系统、地下水采集系统和地表水排放系统。对于含酸性污染物的水则应直接排到水处理系统中处理。

总之,在对采矿废弃物进行治理时,应因时、因地致宜,并且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种类,选择处理费用低、效果好的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治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废物再利用

石家庄市化废为宝,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采矿废弃物,一些焦炭企业以及电厂加大技术改造和投资力度,利用焦炉煤气以及煤矸石发电,全市年可利用煤矸石为9.3万吨,可利用焦炉煤气为3650万立方米,节约标准煤相当于1983万吨。此外,该市将企业生产产品以后剩下的冶炼废渣、炉渣和粉煤灰等作为原材料,再创建新企业,生产墙体材料和水泥。目前此类企业全市已有 38家,废物利用后减少排放粉煤灰 相当于156万吨。

参考文献

[1]陈怀满,等.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重金属污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35.

[2]涂从,郑春荣,陈怀满.铜矿尾矿库土壤,植物体系的现状研究[M].土壤学报,2000,37(2):284~287.

篇9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的最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底线均等。根据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和产出的划分,在此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为财政均等化与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均等化。

(一)财政支出均等化

财政具有公共性的属性,基本公共服帐怯烧府运用财政资金提供的,为全体社会成员可获得的。财政与基本公共服务的联系非常紧密,首先,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财政支出均等化是整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起点。其次,财政支出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均等化的必要条件,没有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方面财政支出的均等化就没有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和服务的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和服务均等化需要有财政支出均等化的保证,而基本公共服务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实现均等化也是衡量财政支出均等化和财政资金是否得到优化配置的准则之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和服务的均等化,要求稳定可靠的财政资金来保证。用来衡量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支出均等化的指标有人均财政教育支出、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等等。地区间、城乡间财政支出均等化指标水平往往存在较大差异。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差异和能力差异。制度差异是指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制度的较大差别使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程度明显。即政府在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基础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上实行地区间、城乡间差别的人均财政投入,最终造成了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和服务地区间、城乡间差距显著。能力差异是指由于城际、县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不同地区政府地方财政收入存在差异,财政收入的差异进而使不同地区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上的能力不同。并且由于中央、地方间对完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支出的分担比例存在失衡的现象,加剧了不同地区财政支出的差异。

(二)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均等化是从基本公共服务产出角度而言的,是指在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后得到的社会成员可以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产品和服务的均等化,包括基本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基础公共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产品和服务的均等化。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出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地区间、城乡间。衡量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均等化的指标主要有中小学生人均专职教师数、千人均病床数、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数等。其中,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这些指标水平往往高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城市的这些指标水平往往高于乡村。从基本公共服务产出评价来看,地区间、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差异可分为量差、质差。量差相对直观、可测,是指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覆盖面比例的差异;质差相对隐蔽、难测,是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上的差异。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质和量都应重视。但是由于质差的性质,往往被忽略,人们更倾向于用量差来衡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结果。

支出均等与结果均等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支出的均等才能保证结果的均等,而结果的均等也一定是支出均等的表现。不同地区财政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差异都是造成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差异的重要原因。均衡不同地区财政支出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均等化的重要保证。

二、研究方法和指标选取

衡量差异程度的指标包括绝对差异指标和相对差异指标,本文选择衡量相对差异的泰尔熵指数研究各地区财政支出均等化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均等化水平的差异。泰尔熵指数是用来衡量个人或地区间非均等化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其中,n代表样本的个数,在本文中为地区数,xi代表将几个地区的财政支出(普通中学师生比、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从高到低排序后第i个地区的数值,μ是x的平均数。为消除各地区人口差异对均等化差异的影响,选择人口加权的泰尔熵指数来计算。根据泰尔熵指数的性质,泰尔熵指数在[0,∞) 间取值,为0时代表着完全均等,越大代表非均等化程度越高。

财政支出均等化是强调地区财力的均等化,即意味着地区间拥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财力,是一种强调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层面的均等化,本文用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均等化水平衡量。而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和服务的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层面的均等化,本文用社会成员可获得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和服务的均等化水平衡量。

在财政支出均等化水平衡量上,本文选取不同地区在基础教育和基础医疗卫生两个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人均财政支出加总近似作为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层面的人均财政支出,计算其泰尔熵指数,用其表示历年财政支出非均等化水平变化情况。如表一所示,由于基本公共服务产出的多元化,单一指标很难衡量其均等化程度,因此本文选择了各地区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普通中学师生比的泰尔熵指数,用其表示各地区在医疗和教育领域的产品非均等化情况。这两个指标分别在基础教育和基础医疗卫生两个领域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可以更好的衡量基本公共服务产出非均等化的情况。

根据数据的易得性、可测性,选择1996年~2015年以下七个省份的数据:贵州省、广东省、甘肃省、辽宁省、河北省、湖北省、江苏省。这七个省份分别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用于测度均等化程度的指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7~2016》。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实证分析过程

由一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和产出均等化程度泰尔熵指数分析表可以直观的看出人均财政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和普通中学师生比、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的非均等化程度变化情况。

从基本公共服务投入角度看,财政支出区域间差距总体呈下降趋势,均等化程度逐步提升。1996~1998年区域间差距最大,财政支出均等化程度相对最低,随着国家经济水平提高,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提高,财政支出均等化水平也逐渐提高。但是2009年之后财政支出均等化程度波动较大,近几年财政支出均等化水平有下降趋势。从基本公共服务产出角度看,首先2011年之前,医疗卫生服务区域间差距基本保持均衡,变化不大。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的重视,在近几年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程度有明显提高。其次2007年之前,基础教育服务区域差距整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之后,差距整体呈下降趋势。同时,综合观察三个指标可知,教育服务是三个指标中均等化程度相对最高的,而医疗卫生服务是均等化程度相对最低的。

在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和产出均等化的历年变化情况后,本文又对财政支出均等化和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均等化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试图分析通过推进财政支出均等化能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产出的均等化。若证明两者之间协整关系的存在,则财政支出均等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推进财政支出的均等化能够逐步完成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如果两者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则表明单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均等化难以有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产出的均等化。因此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是能否通过财政支出均等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均等化的关键。

因协整检验要求的变量需要是同阶单整的,所以要检验三个变量的平稳性。如表二为三个变量和其一阶差分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三个指标序列都是不平稳序列,对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z验为平稳序列。因此财政支出、基础教育服务产出和基础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的均等化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进行协整检验。

由表3对一阶差分序列的协整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我国这7个省份近20年以来财政支出均等化与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均等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这意味着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层面的财政支出均等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均等化。

得出财政支出均等化与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均等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后,本文进而对两者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考察两个均等化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由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要求被检验的变量是平稳序列,此处仍使用了变量的一阶差分形式进行检验。如表四,X1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X3为医疗卫生服务,X2为基本教育服务。由格兰杰检验结果可知,财政支出均等化是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原因。

(二)结果分析

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我国财政支出均等化与基本公共服务产出均等化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这意味着在我国通过推进财政支出的均等化来逐步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是可行的。同时也可从以上数据中看出,财政支出均等化对于不同类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在注重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层面财政支出均等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在各个服务领域的提供成本及配置效率问题。总之,推进财政支出均等化仍然是实现区域间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光龙,陈燕.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财政研究,2010(6).

[2]南锐,王新民,李会欣.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评价[J].财经科学,2010(12).

[3]刘梅.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基于财政收支结构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6).

篇10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的观察实验,现行教材以洋葱根尖做观察对象。除它的细胞染体大,解离时间短,容易着色等优点外,还存在一些问题:①市售洋葱较难发根,其原因可能是:有的经过同位素照射,丢失发根活力;若是新挖出土有后熟的过程,一般不发根。②其根尖培养时间长,一般在一星期左右。③根长超过5厘米~10厘米后相较少。为此,我们选用10余种容易得到的农作物的根尖材料,以不同的染色方法,以获得较理想的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实验材料。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①蚕豆、小麦、玉米、绿豆、大豆、红豆、油菜、棉花种子购自种子公司或农家,洋葱、大蒜购自农贸市场或农家。②试剂。染色剂:改良石炭酸―品红,醋酸洋红,2%、0.5%的结晶紫。解离液:1mol/L、2.74mol/L、5mol/L盐酸溶液。

(2)方法。

①根尖培养。玉米、小麦、绿豆、大豆、红豆、棉花、油菜种子在水中浸泡12小时,转入培养皿,在25℃温箱中培养,以根长至1厘米~2厘米为宜。洋葱、大蒜根部浸入水中,每天换一次水,若是自来水则静置一天后使用,待根长至1厘米~3厘米为佳。

选择大小均匀的蚕豆种子,在室温下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转置湿沙中(河沙或黄沙),在25℃温箱中培养。主根有1.5厘米~2.0厘米时切去主根根尖(生长点),并继续培养。从浸种起约10天后可长出侧根,保留沙湿润,放在窗口处,继续培养,侧根生长仍旺盛,一般可持续四周左右。

②根尖截取。取长度为1厘米~2厘米根尖在清水中洗净,用滤纸吸干水,并用刀片纵切成数片,这样便于根尖解离成单层细胞。

③解离。根尖放入1mol/L(蚕豆、绿豆、大豆、红豆、油菜、棉花)、2.74mol/L(洋葱、大蒜)、5mol/L(小麦、玉米)浓度的盐酸溶液中解离。蚕豆根解离20分钟,玉米和小麦根解离30分钟左右,洋葱解离10分钟左右,所有材料解离程度以根尖变白,变软为宜。

④染色。解离后材料经蒸馏水洗数次,移至载玻片上,切去根冠和伸长区,留长约2毫米~3毫米的分生区所在部分。滤纸吸干水,加染液1滴,染色3分钟~25分钟,必要时可用酒精灯稍微加热,达手背皮肤刚好能承受的温度为宜,这样可使染色体进一步分离和展开。

⑤压片。染色好的根尖加盖片,在盖片上盖上两层滤纸,再加一片载玻片,用力下压。必须注意不可使盖片有丝毫移动,否则会使细胞内含物变形而影响实验效果。

⑥显微观察。先用低倍(10X)物镜在视野中找到分生区,然后换成高倍(40X)物镜观察染色体。如小染色体材料(玉米根),要用(100X)油镜观察。

二、结果与讨论

(1)根尖生长状况影响观察。根尖粗壮,生长旺盛,细胞分裂速度快,故分裂相多。实验观察到:蚕豆水培根瘦弱分裂相少,而沙培根粗壮分裂相多,所以沙培蚕豆侧根是一种理想的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

(2)取材时间。待根尖细胞处在分裂高峰期取材,观察效果最好。学生实验一般在8∶00~11∶00和13∶00~17∶00两个时间段,根据资料洋葱分裂高峰期在12∶00~24∶00左右,蚕豆在10∶30和15∶30左右,与学生上课时间吻合。从取材的时间角度考虑,是一种非常好的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

(3)关于主、侧根的观察效果。玉米、蚕豆的主根在我们的实验中一般很难观察到分裂相,而侧根分裂相多,特别是沙培根相很多,其原因尚不清楚。

(4)解离剂浓度和解离时间。解离剂的浓度和解离时间,直接影响组织块细胞的分离程度,解离合适,细胞分散度高,压片时易获得单层细胞,便于观察。

(5)染色剂选择。蚕豆侧根根尖用改良石炭酸―品红染色效果最好,醋酸洋红次之。而结晶紫染色较深,浓度不当时,细胞分离差,皱缩在一起,且细胞质一些颗粒易被着色,使视野清晰度受到很大影响,染色体观察不清。小麦、玉米、洋葱、大蒜的根尖用醋酸洋红染色效果,比其他两种染色效果好。

(6)休眠期。实验中发现洋葱有一定的后熟过程,存在休眠期;蚕豆休眠期很短或没有,新蚕豆种子只要暴晒干后即可浸种生根发芽。从休眠期的角度上看,蚕豆是有丝分裂相观察实验较好的材料。

(7)几种植物根尖未见分裂相分析。绿豆、大豆、红豆、油菜、棉花的根尖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观察不到分裂相,有的不易观察。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材料的染色体小;②细胞质浓,某些异染颗粒着色,掩盖了核染色体;③取根尖时间不当,错过了分裂高峰期或有丝分裂相持续时间短。

综上所述,蚕豆沙培侧根、小麦侧根有丝分裂相高峰持续时间长,取材时间与学生实验时间相吻合。染色效果的选择:蚕豆以改良石炭酸―品红、小麦以醋酸洋红较好。根尖细胞经染色后其染色体着色深,背景色浅,视野清晰,同一视野里可见多个有丝分裂相,且染色体大,便于学生观察。特别是蚕豆沙培侧根,是这实验较好的替代材料。

参考文献:

[1]詹少华,常涛.减数分裂实验关键技术的探讨[J].生物学通报,

1999(2).

[2]陈其平.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两点改进[J].生物学通

报,1988(5).

篇11

新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的规范管理,强化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就必须解决好规范化道路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逐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防范发展风险,从而为企业长远、稳定、可持续良性发展服务。出版社财务内部控制规范化的目标是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规范企业财会行为,以营造良好内控环境、消除发展隐患,保护企业资产的同时增强竞争实力,在新经济条件下走上全新发展道路。下面就新经济条件下出版社财务内部控制规范化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应对举措。

一、新经济条件下出版社财务内部控制目标

新经济条件下出版社财务内部控制目标主要有五个:一是企业管理层履行自身责任,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及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出版社经营管理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二是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在出版社所有业务环节各层面建立全面 的内控安排,保证各项经营活动的健康运行;三是严格防范道德风险,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舞弊行 为,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四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五是建立合理的信息传递及报告制度,保证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新经济条件下出版社财务内部控制规范化问题分析

(一)内部环境问题

出版社财务内部控制规范化运作中,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建设都影响着内部环境的建设。比如企业内部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设置不完善,权责分配不清晰则会影响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性,对财务内部控制规范化产生影响。公司组织机构方面,对企业业务规模、经营管理结构安排不当都会导致各单位、各部门职责权限划分不科学,影响其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制约作用,不利于各司其职、环环相扣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形成。

人力资源政策上,出版社在人才招聘、绩效考核、薪酬奖惩、晋升、专业职称等管理方面若缺乏合理安排或详细培训,则会影响人力资源效益发挥,对企业财务管理及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中,若文化建设与员工需求无法协同,则会弱化内部团队危机 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影响企业员工执行力,对于财务内部控制规范化造成消极影响。

(二)内部控制活动问题

出版社内部控制活动直接关系到企业规范化运转及安全、高效运作。比如交易授权控制中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度、责任等相关内容不明确,则会严重影响出版社经济业务的展开,在人事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不健全,则会导致财务审批与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内部责任分工控制上,各个部门、环节若无详尽的岗位职责分工制度,则企业运转中无法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比如资产保管与记录,若存货保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则无法确保资产安全。

会计系统控制上,出版社若无符合自身特点的会计制度,则涵盖公司财务管理方方面面的资产管理、财务报告、票据档案管理、内部稽核、财务部工作细则到会计各岗位职责等各部位、各岗位工作质量与效率都会受到影响,财务内部控制规范化管理中问题频发,不利于信息化财会系统的建立与运营,也无法为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信息。内部报告控制上若有遗漏,则会导致企业管理机制运行效率下降,无法为管理层提供内部经济信息及部门动态,影响企业决策、导致重大事项披露的遗漏。

(三)内部监督问题

新经济形势下出版社财务内部控制中监督控制不力则会直接影响规章制度建设、工作程序规范化建设,制约其企业内部内部业务流程和工作程序的改造,不利于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比如财务管理中,必须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制度才能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强化公司财务监督的功能,加强投资、资产的管理力度,防止经营风险。企业募集资金管理中,只有建立专门账户存储、监管和使用募集资金,才能够做到资金使用层层审批、专款专用,杜绝浪费,充分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若是募集资金管理不当,不仅会影响企业现金流与内部项目开发,在财务内部控制规范化管理目标的实现上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新经济条件下出版社财务内部控制规范化应对举措

(一)强化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中要积极发挥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公司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贯彻实施,切实保障公司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强化内部控制,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要重点对出版社内部财务收支、经济活动、重大关联交易行为、部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并对关键部门采取突击检查形式,以充分确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了有效遵循,对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已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管,从而有效防范各种重大风险,消除内部控制制度的重大缺陷。

(二)完善内控制度

要结合新经济条件下出版社业务快速发展需求,保证经营目标实现,防范、纠正错误与舞弊发生,结合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检查监督情况,持续完善内部控制质量管理。要结合出版社发展情况对现有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与内外部环境相脱节情况进行梳理,修订并完善相关内控条款,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体系更有效适应整体发展规划。要做好企业内部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强化各项制度的学习并不断完善薪酬考核体系,积极扩充内审人员,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审计重要部门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对其进行业绩评价,以确保规范化建设。

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内控自我评价,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是否完整和合理、内部控制的执行是否有效进行评价判断,对企业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检查监督等环节实施科学评价,以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达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经济条件下出版社财务内部控制规范化目标的实现需要解决好内在问题,要积极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内控监督、做好自我内控评价,以解决规范化建设与管理问题,提升财务管理质量,为企业发展服务。(作者单位:江苏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财务部)

参考文献:

[1]王海泓.企业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视野,2014(11):242-243.

[2]张丽,刘英姿.基于单据控制视角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0):224-225.

篇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企业形式也随之丰富,规模不断加大。大型企业的拆分上市,让企业的产权价值由较为单纯的内外运动模式,转变为以股权为基础的产权价值变化。而财务会计作为指导企业决策和行为的信息提供者,基本任务记录企业资产和价值的变化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产权运动的角度分析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对财务会计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产权价值角度的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指在企业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专门程序与方法,着重向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提供的信息是企业产权价值运动最真实的体现。

企业管理层次的建立和生产经营单位的设立,一方面形成了企业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另一方面也是企业法人产权的分配,也是各种投入资本在企业内部的配置。不同层级的管理机构和生产经营单位的设置及其权利安排,决定了企业的资本运动,决定了组织的功能和绩效,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率和制度效率,从而直接影响产权价值所有者产权价值的实现。论文写作,信息技术。论文写作,信息技术。

企业内外的产权关系和产权交易过程可表示如下:产权交易契约的形成――企业法人产权的确立――企业内部的权利安排――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济业务――企业的绩效――产权价值的实现与分配――产权交易契约的解除,这一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传统财务会计着重于通过对“经济业务”的核算来从现象上反映“资金运动”过程和“企业的绩效”,而不注重决定或影响“资金运动”过程和“企业的绩效”的产权关系。广义资本会计把上述企业产权交易的全过程作为自己的对象,并以资本运动背后所体现的产权关系作为重点。因为上述过程开始于产权交易契约的形成,结束于产权交易契约的解除,其本质是产权契约的履行过程,其目的是产权价值的增值。

二、财务会计中产权价值要素的内涵

在传统财务会计要素中,“产权价值”是指“所有者产权价值”,或“业主产权价值”、“股东产权价值”,即狭义的产权价值。

从计量的角度,把产权价值定义为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从会计计量的角度,先界定资产和负债,然后计算所有者产权价值,所有者产权价值的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而不是直接对所有者产权价值的性质做出规定。

站在企业外部所有者(业主或股东)的立场上对产权价值要素进行界定,而不是站在企业主体的立场上。认为所有者产权价值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依据工业经济时代“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界定产权价值,认为企业是股东或业主的企业,股东或业主是企业的所有者,“所有者产权价值”就是“股东产权价值”或“业主产权价值”。

三、产权价值理论的分类

产权价值理论与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对企业性质的认识息息相关。企业组织形式经历了从独资企业到合伙企业再到股份公司的演变,对企业性质的认识经历了从“经济人”到“社会生态经济人”,从股东单边治理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转变。相应地,产权价值理论也有业主权理论、企业主体理论、企业理论等。

(一)业主权理论

在独资和合资企业,业主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业主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企业的资产是业主所拥有的权利,企业的负债是业主所承担的义务,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就是业主产权价值,即资产减去负债即为业主产权价值。在业主权理论下:

企业的收入是业主产权价值的增加,企业的费用是业主产权价值的减少。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差额形成收益或损失,引起业主产权价值的增加或减少,独资企业可直接增记“业主产权价值”或“资本”账户,合伙企业可按约定的方法和比例对净收益或净损失进行分配之后,增记或减记每一业主的“业主产权价值”或“资本”账户。论文写作,信息技术。

债务利息是合伙企业的费用,企业的所得税也视为合伙企业的一项费用,应在计算收益时从收入中扣除。在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私用提款不是合伙企业的费用,而应作为合伙人资本的减项。。支付给合伙人的工资、津贴不是合伙企业的费用,而是一项损益分配项目。

(二)主体理论

主要适用于股东和债权人出资形成的公司制企业。主体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实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应把企业与企业的出资人(股东、债权人)区分开来。在主体理论下:

企业是股东和债权人的产权价值监护人,企业对股东和债权人的产权价值负有经管责任,资产是企业履行经管责任的工具,即资产为负债与所有者产权价值的总和。

资产是企业自身的权利,负债是企业自身的特定义务,所有者产权价值(股东产权价值)是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是一种剩余产权价值。

收入是企业的成果,费用是企业为获得收入而消耗的物品和服务,收入和费用并不代表股东产权价值的增减,收入减去费用得到的净收益也不是直接属于股东:只有通过股利分配发放的股利才属于股东,股利分配后的留存收益不是股东的产权价值,而是企业本身的产权价值。股东获得的股利、债权人得到的利息都是收益分配。

(三)企业理论

适用于利益相关者共有的现代大公司。论文写作,信息技术。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除了股东和债权人之外,还有职工、客户、国家等。企业是为了所有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的经济组织,企业具有广泛的社会责任。企业应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对他们有用的信息,比如,支付给股东的股利、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以及向国家交纳的税收和企业的留存收益等。论文写作,信息技术。股利、利息、工资、税收、留存收益等构成了企业的收益或增值额,可通过编制增值表来予以反映。

四、产权价值中的综合资产

资源的泛化和资本的泛化,必然导致资产的广义化。与经济资源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相一致,综合资产包括“硬资产”和“软资产”。“硬资产”是指传统财务会计中建立在财务资源或财务资本基础之上的物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存货等流动资产,以及长期投资、固定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长期资产。“软资产”是指建立在“软资源”和非财务资本基础之上的资产,包括人力资产、社会资产(关系资产、顾客资产)、生态资产(环境资产)、组织资产等。论文写作,信息技术。

在传统财务会计中,“资产”主要是指“硬资产”,不包括“软资产”,这是传统财务会计的一个很大的缺陷。所以,要将“软资产”纳入会计核算,建立起与“泛资源”和“广义资本”相一致的、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资产、能力和价值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现代财务会计必须完善的。

参考文献:

[1]李家和.财务会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

[2]裘宗舜.财务会计基础理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6)

[3]施先旺.财务会计基础概念:基于产权价值运动视角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