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和经济范文

时间:2023-06-05 08:45: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国际贸易和经济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际贸易和经济

篇1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从1978年至今,中国的GDP不断增长,而且经济增长呈现出平稳态势。经济运行的波动会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新时代研究经济波动的课题具有重要意义。贸易开放是扩大本国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对外贸易对经济波动造成很大影响,研究国际贸易水平、省际贸易潜力和经济波动的关系,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一、内生性处理

在考查国际贸易水平、省际贸易潜力和经济波动的关系时,首先应当建立一个计量模型。我国的经济学专家毛其淋和盛斌已经采用了计量模型的办法,给当下的经济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1]。

在研究三者关系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生性处理问题。虽然国际贸易水平的提升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不能由现象定下结论,一些国家的国家贸易水平上升,经济也会随之增长。因此,影响国际贸易水平和经济P系的变量很多,这些变量都是不可控因素。国际贸易水平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波动具有内生性,经济体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也会造成国际贸易的内生性。

如果内生性比较严重,计量模型的计算结果可能会出现偏颇,想要寻找有效的改进方法,可以寻找一个具体变量,只与国际贸易水平相关,与经济波动不发生关系。比如,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把各省会到我国东海海岸线的距离和到中国香港重要港口的距离作为一个衡量指标,可以计算各省会的海外发展潜力。

二、指标和数据

1.经济波动

在对国际贸易水平、省际贸易潜力和经济波动进行计算时,应当把经济波动作为一个被解释变量。比如计算1976年到2016年的经济波动,在制定相应的计算模型之后可以得出相关结论。2006到2016年,各省的GDP增速标准差较之前大幅减少,但是虽然总体的经济波动呈下降趋势,各省的经济波动还存在着较大差异。

2.国际贸易水平

在衡量各个省份的国家贸易水平时,可以计算各省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将计算过程中的美元汇率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可以更加接近我国的真实经济水平。进出口总额和GDP的比值是贸易开放程度,出口总额和GDP的比值是出口开放度。改革开放以来,各省的国际贸易水平显著提升,直至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贸易水平出现下降情况,经过调整之后,各省的国际贸易水平又恢复了正常态势[2]。通过计算各省贸易开放度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可以看出我国各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东南地区省份的国际贸易水平显著高于西北地区的省份。

3.省际贸易潜力

根据经济学家的有关推算,一个省的市场容量可以用加权平均值来计算,在研究市场规模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时,可以建构一个市场潜能函数,具体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研究的重点是省际贸易潜力,但是各个省份的商品销售总额中,有一部分是省内贸易额。第二,国家贸易水平和经济波动存在内生性问题,省份的商品销售总额对经济波动也存在这一问题。

2000年以前,各省省际贸易潜力处在平稳上升的阶段,之后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与中国加入WTO有密切关系。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省的省际贸易潜力又有所提升。我国地区间的省际贸易潜力差异性较大,一般来说,发达省份的省际贸易潜力较小。

三、研究结果

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来计算国际贸易水平、省际贸易潜力和经济波动的关系,可以得到初步结果。首先,为了考查省份国际贸易水平和省际贸易潜力的相互作用,可以引入贸易开放度这一变量,如果贸易开放度和省际贸易潜力的系数为负,说明国际贸易水平和省际贸易潜力的提高。其次,要将国际贸易水平、省际贸易潜力和经济波动三者的关系列为公式,引入贸易开放度之后,可以发现此变量的增加可以缓解经济波动,也就是说,省际贸易潜力增加有利于环节经济的波动。最后,依据计算公式和结果得出初步的结论:在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状态下,省际贸易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国际贸易开发的加强,从而环节经济波动[3]。因此,国际贸易水平和省际贸易潜力存在互补的关系。

想要计算细致的结果,可以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国际贸易开放存在内生性的问题,如果问题严重,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的结果将会和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此时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最小二乘算法已经证明国际贸易水平和省际贸易潜力的加强关系,利用回归方法先求出一个省际贸易潜力的临界值,在临界值以下,贸易水平提高,经济波动加剧,说明国际贸易水平在一定省际贸易潜力的数值限制下,与缓解经济波动呈正相关关系。

四、结论

国际贸易水平、省际贸易潜力对缓解经济波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国家应当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应对国内外的经济压力,挖掘我国市场经济潜力。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D996;F7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1-000330-01

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的各项经济法律相比具有更强的宏观性,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调整工具。规范的国际贸易法能让全球贸易变得更加的可控,并为各个国家和经济体开展经济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对于我国而言,随着我国国际贸易数量和数额的日益增大,国际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愈加明显,这是业界人士应该都应该深刻认识到的问题之一。

一、国际经济法的主要概述

众所周知,法律由国家制定的,其诞生之初就具有“天生”的强制性。通过法律。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得到合理有效的调整。换句话说,任何一个国家法律的产生、实施都必须依靠相应的社会体系,并且符合这个社会的社会情况,否则,脱离了此,制定出来的法律就往往会变成“一纸空文”。国际经济法也同样不例外。国际经济法的产生有其相应的社会时代背景,是各个国家国际贸易不断增加的最终产物。而国际经济法的雏形大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那个时候,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国际贸易逐渐变得频繁,而频繁的贸易也极其容易产生矛盾。此时,最初的国际经济法应运而生。在以后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国际经济法得到了完善的继承和发展,大量关于国际经济法的内容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经济体的认可。目前,业界广泛承认的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其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现如今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律依据了。

二、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处理我国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国际经济法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巨大,其对于应对知识产权危机尤为明显。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壁垒广泛的存在着,并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一大“绊脚石”,因为知识产权壁垒而产生的不必要开支更是不计其数。这在客观上使得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严重的甚至会让整个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近年来,我国的政府和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采取一系列手段来尽量缓解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中有效的利用国际经济法作用重大。首先,要想合理的利用国际经济法,我国的企业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品牌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创新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是民族保持持续不断发展的原动力,离开了创新,任何意义的发展都无从谈起。在国际经济法中,对于知识产权和创新的保护更是明显。因此,只有我国的企业保持持续不断的创新势头,才能让国际经济法对我国企业的保护效益尽量发挥到最大。其次,我国的企业还必须形成自身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国际经济法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我国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应该充分认清这一事实,在不断提升自己创新能力的时候,还必须运用国际经济法中的相关法律条文将自己的知识产权纳入安全的保护范围以内。同时,企业在不断研发新技术、新科技的时候还必须对于一些商业或者是知识产权侵权的行为给予严密的关注,一旦危害到自己的利益,必须毫不犹豫的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应得的利益。再次,我国很多的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一旦遇到对于知识产权的诉讼就会变得一筹莫展,态度也十分消极。这其实是极其不利的表现。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国际经济法,积极的面对这些诉讼,并转变自身的观念,对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积极的应对。

(二)有利于处理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倾销与反倾销问题

倾销和反倾销也是现如今国际贸易中一种最为常见的经济问题。国际贸易中所指的倾销主要讲的是出口国将自己的商品按照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输入到进口国中,这对于进口国的市场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换句话说,倾销就是一种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而反倾销则是出口国为了应对进口国的倾销行为而做出的应对措施。但是纵观目前的国际贸易市场,很多国家或者是企业为了一己私利,滥用反倾销,这对于一些发展国家的国际贸易的伤害是及其巨大的。特别是随着我国近年来国际贸易趋势的不良发展,很多的欧美国家长期对我国实施反倾销行为,让我国很多的企业面临着很严峻了挑战。而利用国际经济法则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我国已经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之一,我国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并结合国际经济法的相关规定,充分维护自身企业的利益。因为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反倾销原则中有专门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相关规定,企业应该熟知这些政策,以此应对发达国家对于我国企业不正当的反倾销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其次,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基础好,其对国际贸易因此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其在对进口商品的价格进行评估的时候,这些发达国家往往喜欢按照自己的利益驱使将出口国划分为“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两种。而他们则往往喜欢将中国认定成“非市场经济国家”,而这种划分的国家则会在国际贸易中受到歧视性的调查。因此,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的应该充分利用国际经济法,并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成员国的身份对这这些国家的错误行为进行有力的揭发,以保证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合法地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有了越来越多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的机会。但是我国很多的企业经验欠缺,对国际贸易认识不足,很容易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和企业重视国际经济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保护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波.国际经济法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4,25:105-106.

篇3

A

周恩德(1980-),男,讲师,硕士,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技术经济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研究。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湖北省地方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及保障机制研究”(编号:2011B07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校级专业综合改革”(编号:JX201302)。

近年来,由于受到华尔街金融风暴、欧洲债务危机和国内国贸专业人才严重供大于求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连续几年被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列为“红牌警告”专业。为突破就业危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在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下工夫。

一、实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意义—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

1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凝练专业办学特色。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该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以“汽车产业链”为依托,坚持“以汽车贸易为中心、以汽车经济和汽车金融为两翼”的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凸显人才培养特色。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学校汽车产业相关资源优势,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作为贸易产品,实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外贸操作实务的融会贯通,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另一方面,可借助学校所在地十堰市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际商用车之都”的契机,充分挖掘十堰市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实习资源;最后,能够凸显本专业的汽车贸易特色。

2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专业教学效果。教师是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者,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的实施,为教师凝练研究方向、统筹教学内容提供了契机。依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需要规划构建汽车贸易、汽车经济和汽车金融三个专业课程组,在分析现有教师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对人员进行整合,结合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逐步形成一支特色鲜明的教学队伍,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丰富知识结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需要体现汽车贸易特色,但又不能唯特色而特色,既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就业取向,又要综合考虑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备性。构建以汽车贸易为主,兼顾汽车经济和汽车金融两个方向的课程体系,一方面有利于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体现差异化人才培养理念,另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分散就业风险。

4有利于扩大专业影响力,打造专业品牌效应。专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既影响生源质量,也影响就业质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在区域内乃至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需要体现教学特色,更需要体现科研特色。目前国内关于汽车贸易的相关研究较多,而汽车金融研究相对较少,几乎没有汽车经济的研究。通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综合改革,在教学上体现汽车贸易特色,在科学研究上凸显汽车经济和汽车金融特色,有利于扩大本专业的影响,形成品牌效应。

5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国民经济重心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汽车产业人才需求向汽车后市场转移,汽车贸易与汽车金融的融合程度与日俱增。同时,我国政府职能也开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的岗位中,对学历和经济学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扩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层次,在人才培养中,需重视研究生和公务员这两个就业领域,而这两个领域都需要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在专业综合改革中,凸显汽车经济特色,可引起学生对经济学的重视,为他们迈向更高层次的就业岗位奠定基础。

6有利于强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实践教学改革是专业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坚持服务汽车产业不动摇,同时也要兼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探讨面向汽车企业、金融机构和面向农村相结合的差异化实践教学体系,既可解决当前面临的实习岗位不足、实习内容单一的问题,同时可充分发挥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尤其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职能。

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改革的内容

遵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创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改革将围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特色教材建设、企业培养环节建设、学业指导等内容展开,具体内容如下:

1构建“以汽车贸易为主体,以汽车经济和汽车金融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围绕汽车贸易、汽车金融和汽车经济构建三个课程体系模块。汽车贸易模块以培养学生贸易实务操作能力为主,该模块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汽车贸易》《外贸实习平台操作》等课程。汽车金融模块以拓展学生的汽车后市场知识为主,该模块主要包括《汽车金融》《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内容涵盖汽车金融、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市场等。汽车经济模块以夯实学生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对产业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为主,该模块以《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为基础,以《SPSS统计软件应用》《经济分析与预测》等实践课程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分析产业经济尤其是汽车经济问题的能力。围绕各模块的培养目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探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教法改革,在兼顾共性的基础上突出特色,使各模块相得益彰。

2围绕“一体两翼”课程体系,编写《国际汽车贸易》《汽车金融》《汽车零部件贸易理论与实例分析》等一系列特色教材。特色教学资源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目前《国际汽车贸易》教材已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汽车金融》和《汽车零部件贸易理论与实例分析》两本教材已经与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协议。今后将结合专业建设实际,围绕“一体两翼”课程体系编写其他特色教材,形成特色鲜明、内容精湛的特色教材群。

3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一支“以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为先导,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兼顾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围绕核心课程群,凝练教师队伍。对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给予宏观指导,围绕专业目标,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人才引进计划。积极支持专业教师参与“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支持专业教师参与各种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到“十二五”末期,基本建成一支协同创新、创新驱动、特色鲜明、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建设《西方经济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国际汽车贸易》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巩固《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资源网站,优化教学内容,在将《西方经济学》建设为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基础上,争取获得省级立项。同时,以《国际汽车贸易》特色教材为基础,将《国际汽车贸易》建设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5加强企业培养环节建设,实施校外实习“小型化”和“多元化”工程。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经在《国际贸易模拟操作》课程中尝试了校企联合培养,积累了一些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为进一步扩大学生受益面,突破企业接纳能力瓶颈,探讨实施校外实习“小型化”和“多元化”工程。在“小型化”方面,增加3~5个汽车零部件企业实习基地;在“多元化”方面,增加1~2个金融类实习企业和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习单位。从而有效提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契合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实际工作的密切程度,强化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职能。

6实施专业教育和学业指导“系统化”工程,编写《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业指导手册》。将现有的专业教育成果汇编成专业教育手册,内容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解读、专业现状与发展前景介绍、专业学习方法、外贸从业资格考试、研究生与公务员备考指导、就业解惑、经济与贸易前沿问题等模块展开,按照各学年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特点规划专业教育内容,将专业教育常规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7构建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施毕业生与在校生“一帮一”工程。借助网络技术,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友联络平台,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享就业、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等成功经验。探讨毕业生与在校生“一帮一”工程建设,成立以校友捐赠为主体的“就业促进基金”,一方面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就业资助,另一方面也可以奖励在研究生考试、外贸从业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典型。

8实施教学管理“标准化”工程。在教学法活动、教学资料管理、教学过程监控等环节构建“标准化作业程序SOP”,编写《教学资料管理办法》《日常教学标准化作业程序》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强化制度约束,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专业综合改革的技术路线和目标体系构想

篇4

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在“复合”,是同时具备两个或多个学科知识及运用能力的人才,也就是综合型人才,其实质是打破学科或专业之间壁垒森严的界限,接触并把握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及思维方法。这种复合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复合、多种专业之间的复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复合。[1]国际贸易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从来都不是一门自给自足的课程。一个成功的国际贸易行业从业者常常具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修养等,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至少要具备国际贸易、营销管理、金融、外语和经济法等学科知识及运用能力,这些知识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条件[2]。

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通晓国际和国内贸易政策,熟知国际市场、外贸规则和惯例,以便有效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二是懂得一国乃至数国语言,以便与各国外商交流自如、胜利洽谈;三是熟悉国际贸易法规,通晓国际经济金融、各国社会宗教文化。这就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具备经济金融、国际贸易、法学和外语等学科知识。

二、经济转型期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是我国外贸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

我国长期以来在账面上体现出来的是对多个国家呈贸易顺差状态,然而在对外贸易中真正获益与贸易额的统计数据反映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我国外贸加工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民币升值、“用工荒”、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问题的出现,推进我国加工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的选择。近年来长三角和珠三角多家外贸企业的倒闭及大多数外贸企业艰难经营的现状更要求我国外贸进行结构转型升级,且转型升级的焦点在两方面:加工贸易和提升对外服务贸易。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总体方向是变规模速度为质量效益、变外生动力为内生动力、变市场广度为市场深度。要提高外贸的质量效益,人才的作用是关键,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对人才提出新的高标准,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是对这个要求的回答。另外,市场深度的拓展也需要懂更多种外语和熟悉更多国文化的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再者,经济转型期,我国必须发挥现代服务业对货物贸易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的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对加快国内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国家战略的需要,这就需要培养具备物流、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

(二)是我国外贸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影响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领域的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断改变着这一时代人们的教育、学习和工作方式。[3]为了在国际产业链上获得更大的利益,我国外贸结构的转型要经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为了完成这个转变,创新是关键,这就会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行业的各方面的具体业务操作,影响到该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顺应这一行业的发展节奏,更强调技术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这就要求国际贸易从业人员是拥有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我国外贸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

(三)是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

随着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经济发展等理念相继被国际社会认可,“九五”以来,我国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国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转变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渗透到具体各个行业,国际贸易行业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多类出口产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象表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更注重高质量及高技术的生产方式,这对于多种专业交叉融合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得非常迫切。

三、高校培养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的制约因素

从1989年上海财经大学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明确提出“复合型”概念开始,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就受到全国高等院校的关注和重视,部分立足于“复合”的新专业开始出现。但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都指出,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并没有系统地掌握跨学科或跨专业的知识,不具备较多方面的能力,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调研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学生对学校“实践课程充实程度”、“注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掌握实践性和应用性知识技能”表示出不满意。由此可见,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许多深层次发展瓶颈始终存在,从观念到行为均存在十分明显的偏差和缺欠,培养成效不容乐观。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与其他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相同的困境,那么,目前制约我国高校培养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的因素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缺乏弹性的管理制度。

为顺应经济的转型发展,虽然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得到扩大,对专业目录进行了适当调整,还推行了学分制等,但我国高等教育仍摆脱不了计划性和统一性的特征,单一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观念始终在人们头脑中占有重要地位,制约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开展。跨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灵活自主、自由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管理制度,但大多数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的弹性学分制实施不够彻底,各专业间选课制度不健全。高校教学组织以学科专业进行细致划分,这种划分使各学科、专业和办学资源分割过细,各学科和专业间难以有效融合。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需要国际贸易、国际营销、经济法和外语等各学科的交汇、融合,在融合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时能顺应经济转型的需要,对各种复杂的市场环境表现出较高的自主创新能力。然而,调查发现,大多数综合或财经类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无论来自重点类院校还是普通高校,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在处理联系多部门、多国家的业务时表现出来的能力都是欠缺的。

(二)教师队伍无法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任课教师过去所学专业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所需知识不相适应的情况,往往老师们学什么专业就教什么课程,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受教于国际贸易专业的老师,所掌握的知识自然单一。高校老师们的知识老化是一大问题,且这些教师在上岗后较少有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尤其是地方院校的老师,几乎没有这样的机会,上岗后除了忙于应付日常教学工作外,更多的是花大量时间在评职称上,而评职称更多依靠的是科研水平,这样一来,实际上高校教师职称提升对培养高规格的复合型人才的作用微乎其微。

(三)高校跨专业教学资源不能合理利用。

目前,许多高校在培养跨专业人才时,不能为跨专业的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场所、设备、资料等,忽视对一些优秀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各二级学院间不但达不到教育资源的共享,许多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甚至有待向全院开放。以广东某高校为例,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同在一栋楼,一个在三楼,一个在五楼,然而这两个学院之间的资料室也好、实验室也好,都只提供给本学院的学生和老师使用,甚至本学院的学生都不是想用就能用的。经管学院的学生想利用外国语学院的语音室进行商贸英语口语练习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老师要使用也比较难,只能靠个人关系,没有合乎常规的使用申请程序。

(四)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许多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的课程设置问题,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具体表现为:其一,课程设置过于散松,许多学校偏重于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课程,而实践方面的课程相对少,不能确保专业主干课程的开设,与国际贸易相关联的其他学科更少,如国际贸易实务软件操作类、国际商务英语类等课程,因此无法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其二,来自不同学科的课程群各自为政,各门课程独立开设,缺乏统一的专业导向。不同院系承担不同学科的课程,课程之间难以交流与合作,难以形成课程群之间的配合,不能使每一门课程有效服务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呈现为一种互不交融的大“拼盘”。

四、培养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的路径选择

针对我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外贸转型的背景,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变得必要、必然甚至必须,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有效路径培养高质量的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呢?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重新定位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弹性管理制度。

为向社会培养输送国际贸易、营销管理、外语、法学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财经院校目前的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人才需求变化,需要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变传统高等教育的“专才”培养目标为“一专多能”或“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培养是一种跨学科或专业的教育过程,应当根据其知识、能力及观念的现实需要定位培养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多个部门要协作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政策、方针并调整弹性的管理制度,如鼓励跨专业招收人才,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并制定合理的学分制实施办法与之配套,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选修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具体操作时,可以推行双学位制与主辅修制相结合提供弹性的管理制度。

(二)重塑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

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性专业教育,要在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下改造和重塑教师队伍。要以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实现教师在学科和专业立足点上的转化,尽快找到新旧专业间的结合点。可通过自修、培训、国外访学、到企业参与实践等方式,使教师除不断加深本专业的技能外,同时进修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以对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在重塑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的过程中,要实现知识的交融性,可加强不同学校间、不同院系教师之间的流动,特别要与其他院校的名教授进行联系,适时推出相应的讲座,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这将有利于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和渗透,为广大师生带去各学科发展研究的前沿信息、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心得体会,使教师有机会与名师交流。鉴于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对外语的高要求,学校可考虑每年选送一两名教师到国外参加课程教学培训、访问讲学或科研合作;逐渐做到英语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同一课堂进行。另外,学校也可吸引优秀中外企业管理人员进入师资队伍,或开设讲座、指导学生实习实践。

(三)重新整合利用高校各专业的教学资源。

篇5

一、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

传统贸易理论与实践往往集中关注贸易量差、国家福利等方面,常常忽视环境这一重要变量,如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李嘉图理论及赫克歇尔-俄林(H-O)的要素禀赋理论均未考虑到贸易可能引发的环境外部性问题。依照这些理论,自由的国际贸易会实现帕累托意义上的经济效率,满足社会需求并增进国民福利。然而,这一观点只是在静态条件和未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才具有一定合理性,若加入贸易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负效应情况要复杂的多。研究和实践表明,一定条件下一国发展某些比较优势的贸易活动可能会给它国带来环境损害,如跨过河流上游国家砍伐森林以推动林业相关产品出口将造成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从而会严重损害下游国家出口型农业所依赖的环境,导致以邻为壑,破坏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认为,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同产品和服务的交换有关的产品效应;同市场和经济活动扩张有关的规模效应;同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分布及强度有关的结构效应;同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有关的法规效应。所以这些效应均会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长短期的持续作用,进而反转影响贸易利益及国民福利。

以出口为例,由于工业污染密度下降的可能性有限,而出口增长弹性却较大,负的规模效果常常要大于正的结构和技术效果,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一国过度出口往往对环境不利,如资源性产品的跨国贸易常常以资源不合理或过度开发为背景,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产品的盲目出口更极易破坏平衡的生态环境,而当代盛行的转基因产品贸易已日益被证实背后隐藏着不少环境风险。此外,从各国政府贸易政策来看,当今国际贸易中凸显的绿色壁垒、环境关税,一方面反映了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新形式,但另一方面亦侧面反映出不恰当的贸易活动将危害到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安全,危害到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环境困境

(一)、贸易出口中的环境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极为迅速,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出口创汇的单向需求促使我国出口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数量型模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触目惊心。

1、生物资源破坏

就外贸出口而言,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一些生物资源因盲目、无节制的捕杀和开采,数量大为减少,相关衍生品质量下降,出口货源已经或濒临耗竭,如盲目出口野生动植物,破坏了地区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还导致产区土地沙化、荒漠化;而名贵中药材出口对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某些地区人参、杜仲、天麻、砂仁等因采挖过度已濒临绝迹。

2、矿产资源损耗

矿物资源的盲目出口导致盲目开采,不仅因此破坏了宝贵的矿产资源,也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一些矿物在选炼过程中释放出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并威胁到环境和成品。一方面,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耗较大,投入自然资源高于产出水平,使原本稀缺资源更加稀缺。另一方面,高污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具有不经济性,而这一类的产品,如化工、农药、制革、印染等出口却占全部出口额较大比重,尤其是一些外向型乡镇企业盲目开发高污染产品的出口,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隐患。

(二)、贸易进口中的环境问题

1、资源消耗型产品进口

国家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总量在波动中减少,而矿物燃料、油及其他有关原料的进口无论从绝对量还是从所占份额都在增加;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产品的进口正快速增长。自1993年起,中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随着油气需求每年的扩充,中国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估计,到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将达到8000万至1亿吨,净进口率达41%。这种趋势既对国内贸易产生巨大影响,也将加剧我国环境问题。

2、易污染型产品进口

进口氟氯烃和使用氟氯烃的空调器、冰箱等产品,加重了我国环境压力,尤其是国家淘汰此类破坏臭氧物质的难度。此外,进口化肥、塑料薄膜等形成了新的二次污染。特别是氮肥易使地面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使近海生态平衡受到威胁,而最终失去农业价值的塑料薄膜则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形成白色污染。

3、废弃物转移进口

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直接贸易形式向中国大陆转移废弃物的事件相当严重,2006年从美国、日本和香港入境的占进口总量的21.3%、7.8%和11.3%。另据报道,仅英国在2003年就向出口有毒废弃物36.2吨,价值约1155万英磅。这些有毒废弃物种类繁多,主要是有色金属废渣、电池、旧衣物,甚至含放射性废物,其再生过程已对使用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三、我国贸易科学发展的环境策略

实现我国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恰当地引入环境变量,将环境因素纳入政府贸易政策规划的视域范围。在当代全球贸易环境经历深刻变化,“绿色浪潮”汹涌之际,环境效应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迫。

(一)、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全面推行环境标准制度

出口的规模、速度及质量关系到一国国际收支和产业竞争力,在当前我国出口面临持续性“刚性”顺差但总体附加值不高,频频遭受“绿色壁垒”及倾销诉讼的现实条件下,企业必须彻底扭转传统环境规避的贸易观,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将出口产品导入更多的环境质量因子,使之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之一。政府及相关质检部门应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将环保作为生产经营的重要价值取向,促使环境指标和其它质量指标一起构成优质产品的内涵,大力宣传彰显优质品牌中的环境优势,通过树立若干环境“标杆”型贸易产品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转型提升;此外,努力改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将环保产品提升为国家出口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培植环境型规模经济,[2] 对出口型绿色产业的孵化发展尤其要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努力形成企业与社会收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产品、从事绿色营销、开辟绿色渠道、发展绿色消费的风尚。

鉴于当代国际贸易中突显的环境标准效应,我国必须全面加强与国际环境标准管理制度相衔接的标准认证。首先,要积极推行ISO 14000国际标准认证制度,完整对出口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回收过程中绿色方案的施行步骤;其次,积极实施环境标准制,使出口产品在环境认证基础上扩大对环境标准的适应能力;再次,大力拓展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在标识认证领域的合作,推进环境标识的多边认可,同时努力扩大标准制订层面的国际发言权,减少不合理的环境壁垒。

(二)、坚定可持续型进口观、规范贸易类投资准入

进口是一国对外贸易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极。受历史产业结构和传统贸易政策影响,我国贸易活动中一度存在“重出口轻进口”的倾向,对进口的战略性地位和发展层次的认识相对薄弱,进口中的环境观念更是鲜有涉及。2007年,针对贸易持续性顺差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商务部明确提出了“扩大进口、优化结构”的口号,同时将环境因素置于政策调整的视域范围,这对于全面理性地开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性进口要求立足国家环境安全的战略高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生物健康标准积极引进环境友好型的产品、技术与设备,尤其要积极引进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环境产品如污染防治技术及设施,使之成为促进我国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进口商品结构,坚决禁止有害废物的进口,对拆船业和废钢、废纸进口要实行专营;严格禁止有害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动植物的进口;严格管制有害于生态环境的商品进口;加快禁止消耗臭氧层的受控物质及其制品的进口。

(三)、建立环境税收制、培育环境贸易示范区

国际贸易活动中对环境的漠视并引发的诸多环境问题很大一部分源于环境的公共性特征、企业没有将环境成本置于其生产经营总成本框架中,缺乏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激励和动机,导致高消耗高污染、私人成本较低而社会成本较高的产品在高额利润刺激下盲目发展,现代税收制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失。经济学理论及西方实践表明,市场经济下税收具有有效的杠杆调节效应,环境税是纠正市场失灵,消除外部性,促进环境良性发展、引导企业从事环境标的生产和经营的有益税种。[3] 着眼于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我国应尽早启动环境税收制,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入手,按照产业特点分门别类征收级差性税收,对不利于环境贸易产品的生产、经营尤其要加强环税调控功能,以促使环境成本内部化,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绿色贸易”。

(四)、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增强环境贸易主动性

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亦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可持续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应积极加入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双边及多边谈判,利用WTO舞台努力促成相关贸易与环境协议的达成;在环境检测方面,力争使部分资质佳的专业检验机构通过国际认证并获取可直接颁发国际绿色通行证的权威授权,成为有关国际组织的正式成员。[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有责任推进国际有效合作,防止任何严重退化或有害人类及生态环境的活动迁移转让至第三国,尤其严防发达国家通过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和产品,维护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篇6

一、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

传统贸易理论与实践往往集中关注贸易量差、国家福利等方面,常常忽视环境这一重要变量,如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李嘉图理论及赫克歇尔-俄林(H-O)的要素禀赋理论均未考虑到贸易可能引发的环境外部性问题。依照这些理论,自由的国际贸易会实现帕累托意义上的经济效率,满足社会需求并增进国民福利。然而,这一观点只是在静态条件和未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才具有一定合理性,若加入贸易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负效应情况要复杂的多。研究和实践表明,一定条件下一国发展某些比较优势的贸易活动可能会给它国带来环境损害,如跨过河流上游国家砍伐森林以推动林业相关产品出口将造成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从而会严重损害下游国家出口型农业所依赖的环境,导致以邻为壑,破坏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认为,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同产品和服务的交换有关的产品效应;同市场和经济活动扩张有关的规模效应;同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分布及强度有关的结构效应;同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有关的法规效应。

二、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环境困境

(一)贸易出口中的环境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极为迅速,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出口创汇的单向需求促使我国出口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数量型模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触目惊心。

1 生物资源破坏

就外贸出口而言,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一些生物资源因盲目、无节制的捕杀和开采,数量大为减少,相关衍生品质量下降,出口货源已经或濒临耗竭,如盲目出口野生动植物,破坏了地区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还导致产区土地沙化、荒漠化;而名贵中药材出口对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某些地区人参、杜仲、天麻、砂仁等因采挖过度已濒临绝迹。

2 矿产资源损耗

矿物资源的盲目出口导致盲目开采,不仅因此破坏了宝贵的矿产资源,也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一些矿物在选炼过程中释放出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并威胁到环境和成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耗较大,投入自然资源高于产出水平,使原本稀缺资源更加稀缺。

(二)贸易进口中的环境问题

1 资源消耗型产品进口

国家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总量在波动中减少,而矿物燃料、油及其他有关原料的进口无论从绝对量还是从所占份额都在增加;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产品的进口正快速增长。自1993年起,中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随着油气需求每年的扩充,中国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

2 易污染型产品进口

进口氟氯烃和使用氟氯烃的空调器、冰箱等产品,加重了我国环境压力,尤其是国家淘汰此类破坏臭氧物质的难度。此外,进口化肥、塑料薄膜等形成了新的二次污染。特别是氮肥易使地面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使近海生态平衡受到威胁,而最终失去农业价值的塑料薄膜则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形成白色污染。

三、我国贸易科学发展的环境策略

实现我国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恰当地引入环境变量,将环境因素纳入政府贸易政策规划的视域范围。在当代全球贸易环境经历深刻变化,“绿色浪潮”汹涌之际,环境效应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迫。

(一)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全面推行环境标准制度

出口的规模、速度及质量关系到一国国际收支和产业竞争力,在当前我国出口面临持续性“刚性”顺差但总体附加值不高,频频遭受“绿色壁垒”及倾销诉讼的现实条件下,企业必须彻底扭转传统环境规避的贸易观,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将出口产品导入更多的环境质量因子,使之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之一。政府及相关质检部门应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将环保作为生产经营的重要价值取向,促使环境指标和其它质量指标一起构成优质产品的内涵,大力宣传彰显优质品牌中的环境优势,通过树立若干环境“标杆”型贸易产品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转型提升;此外,努力改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将环保产品提升为国家出口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培植环境型规模经济,对出口型绿色产业的孵化发展尤其要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努力形成企业与社会收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产品、从事绿色营销、开辟绿色渠道、发展绿色消费的风尚。

鉴于当代国际贸易中突显的环境标准效应,我国必须全面加强与国际环境标准管理制度相衔接的标准认证。首先,要积极推行ISO14000国际标准认证制度,完整对出口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回收过程中绿色方案的施行步骤;其次,积极实施环境标准制,使出口产品在环境认证基础上扩大对环境标准的适应能力;再次,大力拓展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在标识认证领域的合作,推进环境标识的多边认可,同时努力扩大标准制订层面的国际发言权,减少不合理的环境壁垒。

(二)坚定可持续型进口观、规范贸易类投资准入

篇7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3-0014-05 收稿日期:2007-10-31

一、问题的提出

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最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准备期间被提出,但在随后的十几年里,贸易与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程度的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日益显现出其重要作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推向了更广泛和更深刻的全球范围之中,并逐步向社会各领域渗透。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环境与贸易问题更是近年来国际社会严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七大区域的环境都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表1),人们感受到生存的压力和危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人们不得不从深层次来考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经济学者们普遍认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是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主张环境成本内在化,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解决获得资金来源。真实反应产品的实际价值,特别是要协调好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于贸易和环境之间复杂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是探讨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贸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较少考虑环境对贸易的作用和影响。

二、环境对贸易的积极作用

(一)环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前提。它使国际贸易得以存在并获得必要的资源

无论是有形商品的贸易,还是服务、技术、信息等各种新型贸易形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环境,也都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一方面,空气、水、大气、动植物、矿产等资源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而这些基本要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农、林、牧、渔等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出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食品、原材料、矿物和燃料的净出口国,这些初级产品占其对外贸易的绝大部分。例如,波利维亚、埃塞俄比亚、加纳等国出口额的98%都是原材料。1992年拉美因水质引发流行性霍乱的头10个星期,就使拉美国家的贸易损失了10多亿美元,这是因环境问题带来贸易损失的典型例子。另一方面,正是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导致了各国比较利益和国际分工的差异。根据H-O理论,各国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会影响各国贸易的内容、规模和结构。从而导致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例如中东出口石油、美国出口小麦、南非出口黄金、非洲需要进口大米等。

(二)环境是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环境质量的改善,意味着更多的居民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客观上可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以更清洁的方式生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绿化”,推动绿色GDP的增长。同时为国际贸易所交换的商品提出环境要求,拓宽国际贸易的内容,改变国际交换的方式,促使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而环境的持续恶化,会导致贸易资源的日益减少甚至枯竭,使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由此可见,环境对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结构和数量都有较大影响,是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环境对于新的贸易市场的开发有巨大促进作用

近年来兴起的“绿色”战略对世界贸易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首先,随着人们的环境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不断兴起的绿色消费潮流大大促进了绿色产品的开发,使得绿色产品的国际贸易量快速增长。其次,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清洁生产方式为主导的绿色生产推动了环保技术与设备、环境技术信息支持和环境服务等环保产业的迅速壮大,增添了国际贸易领域的新内容,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创造了巨大的贸易机会。目前,污染环境的产品正迅速失去市场,随之形成的是由环保产品、环保技术、环保服务等构成的庞大的“绿色产品市场”。据世界银行估测,2000年世界环保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6000亿美元,而在1995~2000年间,美国环境服务行业的年增长率超过20%171。表2列出了几个发达国家环保设备贸易在1991~2005年的变化情况。环保设备贸易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环保产品的生产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正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最终会影响世界贸易格局。

三、环境对贸易的消极影响

(一)环境因素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

普雷维什和辛格首先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问题。后来又有经济学家对此进行基于不同样本和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和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以环境进口附加税的征收为例,来分析这个问题。

环境进口附加税是指进口国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产品除了征收一般进口关税外,额外征收的一种环境税。它把用于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费用计算在进口商品的价格之中,从而符合环境成本内在化的趋势和要求,同时也符合“污染者付费”原则。但环境进口附加税常常被发达国家作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用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贸易,以达到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目的。目前,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其消极影响占据了重要位置。

我们以大国情况为例,用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一国征收进口环境附加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大国情况是指进口国政府对某种进口产品课征进口环境附加税对该进口产品的国际价格有较大的影响。如图1,OA为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的出口品x的贸易提供曲线,OB为外国(B国)的产品Y的贸易提供曲线,OT为均衡的贸易条件。此时。A国的OC(X)与B国的OH(Y)交换,两国福利水平最高,因为两国的贸易无差异曲线U1U和K1K相切于P0点,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设B国的Y物品价格由于资源枯竭上升t%时,因Y物品的国内价格上涨,国内价格比率为OT2。于是,A国对Y物品的需求下降,并使国外供给减少。由于A国是大国,需求减少,导致国际市场Y物品供大于求。相反,国际市场上x物品求大于供。x价格相对上升,Y物品相对下降,于是改变了国际价格比率。假设外国提供曲线不变,A国提供曲线向左移动,其移动的幅度等于对进口物品价格上涨的大小。假设价格上升率=P1Nna。提供曲线移至OA1交外国提供曲线OB于P1点。此时A国x物品与B国Y物品的交换由原

来的Oa的x与aN的Y相交换,转变为Oa的x与aP1的Y交换,贸易条件改善(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从国家经济的立场解释,但消费者的购买价格比率为OT2斜率)。A国征收进口环境附加税的效应简单归结如下:贸易量下降,贸易条件A国改善,B国恶化。也就是说,环境恶化的国家不但贸易量下降,而且贸易条件恶化。而这里的B国(环境恶化的国家)一般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的环境恶化和贸易条件恶化相互加强,使他们在国际分工中更为不利,也不利于世界整体贸易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环境恶化可能会导致贸易减少、甚至个别产品“无物可易”的局面。

(二)“绿色壁垒”影响贸易

一国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借口,对外国商品制订过分高于国际公认的环保标准以限制或禁止国外商品进口,即为绿色壁垒,其实质是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常见的绿色壁垒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绿色关税制度,主要是进口环境附加税。即一国借保护环境之名,对另一国生产的某些认为可能会污染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环境附加税。这是国际贸易中早期常用的一种绿色壁垒形式。

2 绿色技术标准制度。为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各国往往制定各种严格的技术标准。若各国制定标准的程序和严格水平不同,则可能导致相互冲突,从而使技术标准成为壁垒。

3 绿色标准制度。由政府或民间团体授予的、附于产品或包装之上,用来证明该产品从原料准备、生产制造过程,到销售、消费或报废和循环利用的各个环节均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如国际标准组织颁布的ISO14000系列环境标准、欧盟的CE标志等等。在国际贸易中若将获取环境标志作为市场准入的条件,则对一些没有获得标志认证的企业,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因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而没有实施绿色标志制度,将会构成绿色壁垒。

4 强制禁止进口制度。由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环境标准。进口国可对出口国的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可以以进口产品的生产制造环境、方法不符合本国标准为由。强行禁止某些产品进口。

此外,绿色壁垒的存在形式还有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环境许可证和配额制度等等,这些绿色壁垒对贸易的作用或直接或间接,但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预言,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环境重视程度的加深,“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出现将趋于频繁,并成为影响贸易活动的一种有效工具。

(三)环境因素导致世界贸易结构进一步失衡

我们首先按照污染密集度来对污染产业进行划分,划分情况如表3所示。采用1981年和200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数据来计算各污染产业的RCA系数的变化。从而分析环境因素导致的世界贸易结构的变化。RCA系数即显示比较优势系数,该系数定义为:国产品贸易量占国贸易总量比重与世界k产品贸易量占世界总贸易量比重之比。用公式可表示为:

年都有所下降。而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污染产品的RCA系数有所提高。也就是说,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的重视和一系列环境措施的实行,世界贸易结构有所改变,改变的总体趋势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的进一步失衡。那就是: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的污染产品越来越少,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出口的污染产品越来越多。

篇8

(一)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主要原因是我国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和地球受污染严重造成的,所以我们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就是一个很好的实施方法。我国相关法律有明确规定,环境保护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保护和防止环境污染两大方面。我们要用促进祖国未来发展的长远眼光看问题,环境保护是一项长久且有意义的工作。我国环保工作主要表现在几个阶段。现阶段,与我国环境的比重相比较,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污染排放量程度是非常大的。85%以上的村镇河流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污染,74%以上的湖泊也出现了污染问题,大部分的生态功能也逐渐退化了。可见我国的环境遭受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如今,在我国经济逐渐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体现的十分明显。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只有做好了基础工作,我国的科学发展观才能进一步落得到落实,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合作才能发展的更好。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可以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自由的发展空间,所以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二)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还可以调节各国市场的供应需求,所以国际贸易在国际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世界社会中,社会生产力是分布不均衡的,有的国家土地资源丰富,有的国家发展落后,如果没有国际贸易,这些国家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将会受到限制,得不到充分发挥。由于世界各国的生产力水平高低不同,科学技术水平分布也不平均,所以生产力和市场供应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国际贸易不仅可以解决这类差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缓解了这类矛盾,在市场中调节了供求关系。

二、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二者是对立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想要控制国际贸易,另一方面国际贸易阻碍了环境保护的发展。

当今社会,贸易自由化已经成功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目标,为减少贸易自由的阻碍,人类根据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利用世界资源。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贸易自由化来促进,来清扫贸易障碍。但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会使贸易自由化放任自流,生态环境逐渐的遭到破坏。

现阶段,很多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优势,做出很多不国际经济秩序的事情,以环境优势取胜,然而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现阶段都以初级产品的出口为主要贸易交往。也是建立高强竞争优势的基础性工作。这也正是当今社会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发达国家,一直是以低污染、低浪费的形式来做贸易市场上的初级产品的买卖。

现阶段,环境安全的事情即将产生,近期,很多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危害较为严重的工业组织即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设备产品和其他有害环境健康的工业也在陆续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平衡。在国际贸易组织日益自由化、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也越来越受到威胁。

三、低碳背景下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的措施

首先,我认为我国应该积极的与环保工作较好的国家合作,来不断的学习他国的优势,使我国环境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从中也不断寻找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不足,以及可以改进环境和贸易平衡发展的办法,来提升我国的环境和贸易可协调发展的形式。同时也应该采取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抵制外来国家的产业环境污染,和其他不合规贸易产品对我国的环境侵略。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43-0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上倡导“各国要在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学会共存”。为满足我国在全球经济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需要培养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知识,懂得国际市场运作,具备国际化视野及合作交往能力,同时熟悉中国情境和本土特色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念融入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之中,通过构建兼容并包的教学科研环境,为满足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学习需要提供支持,为所有学生提供兼具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学习经验,为其融入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社会做好准备。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必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的21世纪高等教育世界宣言第15条指出:教育与培训鼓励了解全球问题……理解与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共存的必要性。国际性应渗透到课程和教学过程之中。不少国家已注意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促进地缘政治发展中的价值。无论是在促进不同国家间长远的政治、经济关系上,还是在打造国家软实力上,高等教育国际化都存在着巨大潜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性本身决定了,其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必然以国际化为导向,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判断等方面情况迥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取材和偏好上特点各异。即使是类似的经济贸易问题,以不同国家作为对象展开经济学分析的前提和结论亦可能产生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兼容并包,为提升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素养及帮助其未来事业规划产生促进作用。

二、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际通用课程门类单一、覆盖面不够。目前,多数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通常由四方面构成:学科基础课,包括数理类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专业必修课,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谈判等;专业选修课,包括产业经济学、国际投资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法、国际财务管理、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电子商务、财政学、国际税收等;其他课程,诸如学科前沿专题、人文科学素养专题,以及一些与前述课程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这样一个课程体系当中,国际通用的、使用原版教材、以英文讲授的课程通常集中于专业必修课中,学科基础课及专业选修课很少开设此类课程。就已开设的国际通用的专业必修课而言,在培养计划中大多分布于大三学年,课程体系设置密集度不够,强度和优势作用不显著,质量水准亦缺乏统一评判标准。而且,由于此类课程使用原版教材、以英文讲授,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术文献资料阅读方面做大量功课。如果教师引导不足,或学生投入精力有限,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不合理、国际化和本土化两者相互割裂。实践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高校或相关院系普遍奉行“拿来主义”原则,对于国际通用课程的管理和要求通常仅简单化地规定教学中使用原版教材、全英文授课,这些课程在内容上通常仅提供国际化要素,很少涉及本地情境和本土元素。其他使用中文教材、中文讲授的课程则更多基于本地情境提供本土化要素,国际化元素却提供不足。教师面对来源不同、需求各异的留学生、交换生以及本地学生,提供的往往是要么完全国际化、要么完全本地化的单一的、相互割裂的教学内容,缺乏两者之间的比较与融合,很难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不仅如此,在课程结构设计上更加致命的缺陷在于,跨文化类课程严重匮乏。

三、融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

1.原则、框架设计。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准确理解教育国际化的真正含义,应当是将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层面的要素融入教育目的、内容和教学实施过程。国际化是手段和机制,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一体化才是目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具有知识结构层级鲜明而衔接紧密,专业性强且实践要求高的特点,需要全面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国际课程本土化和本土课程国际化的两类转化,实现课程体系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在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设计上实现两者的兼容并包,在为本地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的同时,提高国际化高等教育和本土化课程对留学生、交换生的吸引力,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意识、具备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我们必须改变长久以来以学生跨国流动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唯一路径的单向思维,考虑引入本土国际化的理念,即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同时为国际学生和本地学生提供国际化经验。开发国际化课程体系作为软件基础,实现“国际课程本土化、本土课程国际化”。同时,以互联网的使用为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提供虚拟空间和技术支持。

2.国际化本地课堂构建。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地位的大幅提升,各层面国际交往活动日益密切,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留学生、交换生数量持续且显著增加,生源多元化客观上促使课堂越来越国际化。因此,以国际化生源作为培养对象,构建拥有多元文化背景,同时兼具本地特色的国际课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设计跨文化研究专题,组织留学生、交换生与本地学生形成研究团队,鼓励他们通过国际化环境体验,在比较与分析的过程中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沟通习惯、解决问题方式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引导学生欣赏多元文化,提高其跨文化交流能力。

3.国际化与本土化兼容并包的课程体系开发。从立足全球、着眼多元的培养目标出发,融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在内容上考虑包括:国际通用课程;加入国际元素的本地开发课程;反映本地、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特色课程;跨文化研究课程;关于国际、区域或全球化主体的专题课程等,建立既能够与国内外主流院校对接、又充分融合本土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就国际通用课程而言,直接使用原版教材,并结合特定贸易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等中国元素,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尤其是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现代经济和国际市场运行模式,提升学生步入国际市场的再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对学科前沿的把握。就本地开发课程来讲,以中国的制度基础与特定国情、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化进程为背景或元素,阐释现代经济学原理和国际贸易规则的理论前提、基础和适用范围。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实验场,为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创新提供可能,并推动本地开发课程的改革和更新。此外,增设国际、区域或全球问题专题课程、跨文化课程及本土特色课程等,将国际经验和多元文化体验纳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全球思维意识。

4.互联网作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互融合的技术载体。尝试与国内外高校开展合作,联合开发国际通用课程或基于跨国情境的课程模块、跨文化课程或带有鲜明本土特色的课程模块,借助视频音频技术共享网络公开课,通过虚拟图书馆共享学术文献资源,为学生提供实现不同文化和思想碰撞与交融的机会与空间。

不同国家的文化、教育体系各异,国际化应因地制宜,尊重地方政策及实际情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国际化学生培养模式,正由招收培养留学生、交换生为主,逐步调整至普遍惠及本地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人才培养观念,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从强调教育、文化输入为主的单纯国际化,或完全以本地本国情境为主的纯粹本土化,转变为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跨文化培养模式,通过重新设计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对接完成这一过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沈祖尧.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麦当劳化”[N].2012-5-18.

篇10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062-02

一、引言

环境产品(EGS,Environmental Goods),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统计局(Eurostat)的定义,是指为环境中水、空气和土壤的破坏,以及有关废弃物、噪声和生态系统问题提供测量、防治、限制,使之最小化或得到纠正的产品。2001年《多哈宣言》第31(Ⅲ)段中规定,要求各成员国要降低或适当消除有关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就是说,在WTO框架范围内,各成员方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在环境产品领域要逐步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环境产品的市场准入程度,并在各成员方能力范围内给予环境商品更多的优惠政策,促使环境产品在世界各国自由流通,从而有利于各成员方及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

目前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行动积极推进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以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的发展。随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环境产品贸易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长,发展速度迅猛。2005-2010年间,仅全球环境产品出口市场贸易增长翻番,到2011年环境产品出口贸易达2980亿美元。

我国一直参与wTO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谈判。为弄清我国参与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所处的位置,以顺利推进我国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深入研究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十分重要。

二、我国面临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机遇

(一)有利于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

首先,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会加强我国国内环境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必须要求我国有条件地开放国内环境市场,引进国外环境产品,这必然会导致外国环境产品企业与我国的环境企业进行竞争,从而促使我国的环境产业者改进经营作风,提高效率,提高整个环境产业的水平。其次,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会引进资金与先进的管理方式,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会增加先进环境产品的进出口以及对环境产业的投资。这样,必然伴随着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的进入。通过学习借鉴,吸引与消化,以及对员工的培训,可提高我国环境产业的水平,从而为国内环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最后,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会拉动环境产业的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一方面,环境市场对外开放会丰富环境产品的种类,从而扩大环境产品的消费。另一方面,我国环境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在加剧了竞争的同时,会带来部环境分产品价格的下降,增加环境产品的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国内环境产业的整体发展。

(二)有利于推动国内环境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WTO有关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谈判为创立各成员国共同遵守的国际环境产品贸易发展的国际准则提供机会,使得各成员国对环境市场的保护与贸易关系的对立转向互相开放与合作,有助于成员各方的人员交往与信息流通。这将有助于我国环境产业了解其他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种管理措施,获取世界环境产业及环境产品贸易的供求信息;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产业者及时掌握信息,平等地进入其它国家的环境市场,从而给我国环境产业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其次,虽然我国环境产业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但在一些领域,节能产品、有机农产品、可持续林业和渔业产品等,还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各国环境市场的开放,我国环境产业出口取得了公平竞争的地位,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环境产业领域的出口,充分发挥与提高这些环境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再次,我国环境产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外环境企业在技术、管理、营销、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向及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我国在合营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和技术。这将有利于我国国内环境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

(三)有利于带动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随着环境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环境产业的发展,以及环境产品贸易的不断扩大,将大大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环境产品部门的出口。例如,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将给我国的节能型产品(例如节能灯)、有机农产品、可持续林业和渔业这些产品部门带来新的出口机会与贸易利益,进而能够带动整个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此外,随着我国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步伐加大,通过引入国外环境产品,有助于打破国内不少环境产业中存在的独家垄断局面,克服其封闭、落后和资源配置里不合理等状态;有助于尽快完善市场机制,提环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和环境产业的质量,从而改善我国在环境产业的基础设施和经营状态,进而改善投资环境。因此,国外环境企业进入我国必将促进更多外商前来我国投资更多的领域,推动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向全方位、高层次和纵深化发展,从而带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四)有利于扩大我国劳动就业

环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能从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又能从横向拓宽企业产品的经营领域,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环境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性产业,可以吸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发展成为拉动就业的新动力。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分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从短期来看,由于我国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劳动密集程度高,我国的环境产业又尚未成长起来,再加上劳动力向其他部门转移又比较困难,因此,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在短期内会影响环境行业的发展与国内就业。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环境产业对外开放的加大,环境产品进口与出口也相应的扩大,会带动相关环境部门的发展,并为这些部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能够缓解中国国内就业的一些压力。

(五)有利于我国环境技术的进步

我国要想缩小与发达国家环境产业发展的差距,首先要缩小环境技术差距和环境知识差距,而缩小这些差距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加入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扩大国际环境产品贸易和环境技术转让,进而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方法,即使是其自身的技术创新也必须建立在充分利用先进国家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推进现代环境技术的进步。

我国在国际环境产品自由贸易中,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市场特点,迅速提高自己的环境技术水平与环境技术开发能力。一方面,我国的环境产品市场具有十分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这对发达国家的环境产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就有助于促使发达国家向我国转让环境技术和知识,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合作等方式开发先进环境技术。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对环境产品需求具有多样性,将对发达国家环境产品和技术的直接销售造成障碍。这也有助于促使发达国家将环境技术向我国进行商业性转让,以及在我国对环境技术进行二次开发。

(六)有利于促进高质量FDI的流入

环境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是我国的环境产业还处于产业成长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随着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会带动外商对我国环境产业的直接投资,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发展环境产业。

目前我国正在通过外资政策的修订与完善,以资源集约、产出效益和环境效应为标准引导外资的流向,推动中国环境产业的发展。首先,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不但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而且明确规定企业从事环境保护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并对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减免。其次,《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确定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如新技术、新设备,能够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综合利用资源和再生资源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等项目。再次,为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引导外资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积极防治工业污染,国家经贸委组织编制《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已相继于1999年、2003年和2006年公布了三批具体的清洁生产技术。

三、我国面临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挑战

(一)对我国国内环境产业产生巨大挑战和冲击

随着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具体承诺的履行,国外环境产品会大量涌入,挤占国内环境产业业务,在业务和市场方面对中国的环境产业构成巨大的挑战。我国环境产业的许多部门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都相对落后,无论是在企业环境技术、经营机制、硬件设施、人员的素质水平、资金融通、信息交流等方面都与一些环境产业大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外国环境产业的进入,由于其拥有的先进环境技术和经营管理优势,不可避免地会使我国的某些环境行业受到极大冲击,一些环境产业者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破产,一些环境产业者在激烈竞争中难以发展壮大,从而在短期内阻碍我国环境产业的壮大与发展。

(二)加大我国国内环境产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环境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基本上将取消地域限制,并且在环境行业的领域和品种上也将逐步取消限制。尽管如此,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环境产业的投资仍将是有选择的,利益驱动将使外商进入投资回报率高的部门和地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我国环境产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在行业和部门方面,外商主要将投资于高附加值的门类(如节能环保、新能源等);而在地区分布方面,外商投资将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对环境产品需求较大的东南沿海和中心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而我国经济相对发展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农村,将基本上不在外国公司的目标之内。这势必会使环境产业发展过程中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将进一步加大。

(三)影响中国产品的市场准入

环境产品贸易自由的目标是消除贸易障碍,它要求减少政府的干预和管制,实现贸易的完全自由化;但是为了应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通过参与国际环保条约或制定国内环保法规、标准等形式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措施,比如制定与产品有关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使用环境标志等。这些环境措施对国外环境产品的市场准入往往会产生不利影响。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环境措施在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的同时,也对我国环境产品出口有消极影响。这主要因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缺乏包括人力、物质资源以及管理机构在内的资源,不易于获得技术、信息和相对来说比较昂贵的有益于环境的原材料,而且这些进口国市场对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环境要求较高。我国最主要的环境产品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和日本,而这3个经济实体正是对我国出口环境产品实施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篇11

关键词:技术转移 技术贸易 经济增长

技术转移与技术贸易的界定

Mansfield(1975)为技术转移的形式提出了明确的分类法则,按照他的观点,技术转移可以从转移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去理解。第一阶段称为“物质转移”,指新材料或新产品的跨国转移。第二阶段称为“设计转移”,指促进新产品或新材料制造的设计或图纸的跨国转移。第三阶段称为“能力转移”,即改变新获技术使其适应于接受国的特定环境。第三阶段涉及了新技术的学习和运用,与前两阶段有着极大差别,由于技术接受国在市场规模、基础设施、成本和需求等方面与技术创新国的差距,第三阶段所需成本更大,实现难度也更高。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看,Mansfield 提出的第三阶段最为重要,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技术转移定位于第三阶段,即接受国改造接受技术适应本地环境的过程。

按照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缔结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国际贸易应扩展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三大类。技术贸易指高技术产品从一个国到另一国的流动,包括属于技术导向行业的机器设备进口(有形层面),以及内含大量培训和咨询服务的设计、专利、许可协议、专有知识、工程研究和制造技术的进口(无形层面)。技术转移和技术贸易的定义看似清晰,但在无形层面存在重叠,要将统计数据与定义相对应非常困难,大量研究将技术转移简单地等同于成套设备、生产线、关键设备的技术进口。

为了从统计数据层面将技术转移同技术贸易剥离开,首先需要分解我国官方数据统计中所采用的技术引进方式。按照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对技术引进方式的分类,国外技术引进分为专利技术的许可或转让(包括专利申请权的转让)、专有技术的许可或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软件的进口、商标许可、合资生产、合作生产等、为实施以上内容而进口的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等,以及其它方式的技术进口。上述定义显然过于宽泛,混合了技术转移与技术贸易,因此本文将官方统计数据进一步细分为两类,涉及改变新获技术并使其本地化的专利技术的许可或转让(包括专利申请权的转让)、专有技术的许可或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软件的进口、商标许可、合资生产、合作生产等为技术转移,实施以上内容而进口的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归类为技术进口,可视为硬件转移。由于其它方式技术进口的技术引入方式不明,为了对比需要,不归入技术转移也不归入技术贸易。这种细分方法也符合联合国《国际技术转移行动守则草案》中对“技术转移”的定义,其中指明技术转移是“关于制造业,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移,但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该定义明确了技术转移的标的是软件技术,而不是硬件转移。

以往研究学者在实证层面或分析技术引进中某一种方式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或研究技术引进整体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没有将技术转移和技术贸易两种内涵不同的技术引进模式分开讨论并进行对比,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个空缺进行探讨,从而对我国吸收、消化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对进口硬件设备的选择水平进行评估,以期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算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各要素(资本和劳动等)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导致的产出增加,是剔除要素投入贡献后的剩余,也叫索洛剩余。本文选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t=At KtαLtβ 0

本文以不变价格的GDP作为衡量产出的指标,并按1990年不变价格指数进行了调整。劳动投入量选取全国年底从业人员数来衡量。资本投入量数据采用戈德史密斯永续盘存法,公式为K t =K t-1(1-δt )+It。式中Kt为第t年年末物质资本存量;K t-1为上一年年末物质资本存量;It是第t年投资,取值为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并用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按1990年不变价格调整;δt表示折旧率。资本存量数据来自单豪杰(2008),2007-2009年数据按照相同方法计算得到,折旧率统一取值10.96,由于单豪杰所计算的资本存量是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本文按1990不变价格指数进行了调整。本文采用的要素产出弹性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选取了α=0.4,β=0.6。

实证分析

按照本文第一部分对技术转移和技术贸易的界定汇总得到1990-2008年技术贸易合同金额和技术转移合同金额两个时间序列t和tr,为降低数据的波动性,对两个序列取自然对数生成序列lnt和lntr。数据已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中间价换算成人民币价值,并经价格指数平减为以1990年为基期的数值。

为了考察技术转移与技术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本文构建基于多元协整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该模型将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用于预测相互影响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本文实证思路为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验证协整关系的存在性;如果存在协整关系则建立多变量VAR模型,考察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随后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最后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变量之间的动态影响进行描述。

(一)单位根检验

本文使用ADF方法进行序列单位根检验,滞后阶数的确定是基于最小信息准则(AIC和SC准则)作出,验证结果表明三个变量原始序列均非平稳,而一阶差分序列平稳,即三个时间序列为一阶单整序列,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二)协整检验

进行协整检验前,先判断VAR模型滞后期,在EVIEWS6.0中根据滞后长度标准确定滞后阶数。LR和SC标准选择1期滞后,FPE、AIC和HQ标准选择3期滞后,为使模型简洁,本文采用VAR(1)模型,并进行基于自回归模型为基础的Johansen协整检验。Johansen检验结果显示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存在2个协整关系,表明在1990-2008年样本区间,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三)VAR模型估计

在上述检验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模型中的时间序列lntfp、lnt、lntr为一阶单整序列,且存在协整关系。VAR模型将所有变量全部视为内生变量,方程式右边所有元素均为向量的一阶或多阶滞后项。模型建立为,其中,,P为滞后阶数,β0为常数项,βj为系数矩阵,εt为白噪声序列向量,它是三个分类分量作用lntfp、lnt、lntr在上的冲击。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VAR模型的一致有效估计结果,可将VAR(1)模型整理为:,模型回归系数体现了技术贸易和技术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技术贸易的一阶滞后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不明显,系数为-0.04,但技术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则相当明显,系数为0.13。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协整检验我们发现三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至少存在某个方向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对变量lntfp、lnt、lntr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发现在1%的显著水平下,lntr是lntfp的格兰杰原因,表明我国技术转移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显著存在。在10%的显著水平下,lntfp是lntr的格兰杰原因,说明经济增长反向促进了技术转移。

(五)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接下来在VAR(1)框架中分析技术贸易和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脉冲响应函数描述在扰动项上加上一个标准差大小的新信号或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带来的影响。脉冲响应的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年度),图形中间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两条虚线为正负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

图1显示,在给技术贸易lnt一个正向冲击后,经济增长在第2期出现负增长,负面影响在第2期强度达最大,并且一直持续到第10期。图2显示,在给技术转移lntr一个正向冲击后,经济增长在第3期作出正向反应,达到峰值并持续保持至第4期,随后增长态势缓慢下降,但到第10期仍有相当的影响力。

利用VAR模型还可以进行方差分解研究模型动态特征,方差分解研究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贡献度,以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与脉冲响应函数相互补充。各变量方差分解结果如图3。从方差分解结果看,经济增长波动主要来自于自身冲击,并随滞后期逐渐减弱。技术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有限,技术转移则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从滞后一期出现,持续时间长,到第10期时超过30%。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首先,从协整关系可以看出,技术转移、技术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同关系。其次,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说明,技术转移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因,同时经济增长又反向拉动了技术转移。这表明我国吸收、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很强,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机制。但技术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力不显著。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表明,技术转移能在短期内迅速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推动作用,且作用时间长,而技术贸易短期内却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效应,虽然效果不明显,但能说明我国在硬件设备引进时可能存在因选择不当造成的资源闲置或浪费现象。实际上,我国于上世纪60至70年代所引进的技术设备中有90%以上不能实现合理的产出水平,其中大部分甚至从未投入使用。此类情况虽然不及过去严重,但这种情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参考文献:

1.Jaejoon woo.Productivity Growth and Technology Diffusion Through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west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2008,8(21)

2.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0)

3.燕安,黄武俊.FDI、人力资本与我国技术水平提升[J].财经科学,2010(2)

4.Bernadette andreosso-o’callaghan,WEI QIAN .Technology Transfer:A Mode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hina.Europe-Asia studies,vol.51,1999

篇12

2001年12月11日,我国度过了漫长的15年谈判期,终于在这一光荣的历史时刻,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而2015年7月,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截止到今年,对中国的15年保护期已经结束,这意味着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逆转。首先,允许金融、证券、钢铁、交通等外资企业进驻中国,而且国内所有投标项目,任何国家不得干预,也无权参与,仅允许个人财团参与。其次,去除海关关税,所有从海外进入我国的商品一律免税放行。而早在2013年10月26日,我国上海自贸区就已正式挂牌,标志着贸易自由化在我国实验成功。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项极大的利好。随着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当国人正憧憬在形势一片大好的蓝图中时,拥有庞大资金且技术领先的企业却转而投到发达国家门下,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在腹背夹击的困境下,我国如何在经济格局转变的前提下,走出适合我国国情,更为优雅的步伐,从而赶超发达国家,达到世界领先的贸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一、我国当下的经济形势

前不久,中央出台了“二胎”政策,结束了我国一对父母仅可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二胎”政策的核心在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据相关报道显示,截止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并且正以每年800万的速度递增。尤其是今年,首次出现新就业人口低于退休人口,这表明我国正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以往我国引以为傲的“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大量劳动力缩减,在严重缺乏劳动力的情况下,经济力量也将逐步衰退。而“二胎”政策的提出,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还请拭目以待。

二、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的GDP水平较之三十多年前,翻了几番。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前,作为农业大国,人民处于食不果腹的生活之中,大面积贫穷,就业率偏低,对外出口量少,发展滞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我国逐渐加强对外贸易,鼓励外来资本进驻我国。在此政策下,国外大批企业纷纷来我国投资办厂,解决了我国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对外贸易战略提出后,我国大量商品得以出口海外,从而获得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据201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外汇储备额已达到30446.74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个外汇储备额超过3万亿美元的国家。另外,透过对外贸易,我国在工业领域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技术,为巩固我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同时,弊端也日益凸显,市场经济环境被破坏,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正逐渐向恶性竞争演变。部分专家学者就此提出了异议,我国当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否是明智的选择?对此类问题,不得不引人深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大幅度拉低了我国的贸易壁垒,因此,我国必须转变贸易战略,以应对国际贸易的冲击。

三、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新思维

我国对外贸易的传统战略思维是出口导向型贸易,即以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但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该思维过于陈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了构成了巨大障碍。而依托市场竞争,采取相应战略调整,是目前尚可执行的有效策略之一:(1)在出口导向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中小型企业。我国中小型企业众多,且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和科学技术,创新意识高,创造能力强,发展势头不可小觑。政府应对以上这些中小型企业进行大力扶持,以扩大内需,提升我国经济水平。(2)实行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沦为“考试机器”,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导致其在走入社会,在工作中缺乏竞争力。

四、结束语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并在国际经济贸易带动下,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全球经济结构也在不断演变,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带来了巨大冲击。以上,笔者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贸易战略做出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调整方案,以此希望我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早日成为国际市场中一面鲜艳的旗帜。

作者:王在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袁青峰,张江涛.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01):835-8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