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要素范文

时间:2023-06-05 08:45: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交互设计要素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交互设计要素

篇1

手势交互事件由主体(人)和客体(产品)参与,开始于主体行为(手势)结束于客体作用。主体行为的定义一般来源于引导,并依靠反馈对作用与否进行判断。心智模型则在行为和作用之间建立联系,并使之在交互过程中不断强化,完成手势交互的构建。

1.1引导在人与系统或设备进行手势交互时,因为缺乏类似于人与人之间进行手势交流时对所表达语意的共识,需要建立良好的引导,具体方式有4类:(1)示范,利用图形或动画展示手势的操作过程;(2)任务,让用户在完成一系列示范任务的过程中了解手势的操作步骤;(3)隐喻,利用具有隐喻性的图形或效果,如光影效果、惯性效果等,暗示手势的操作方式;(4)定义,支持用户自主选择或设计手势[7]。

1.2反馈在手势交互中,手势识别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的限制。加之用户与产品缺乏物理接触,很难精确地确定手势的输入值,用户容易对操作缺乏信心,因此,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十分重要[8]。反馈的形式可以是提示音、指示灯,也可以是作用本身,或者由可穿戴设备、遥控器等外部设备提供。反馈一般有3种类型:状态的反馈,当前是否处于可以进行手势操作的状态;识别的反馈,手势是否被成功识别;作用的反馈,操作是否成功。

1.3心智模型心智模型的概念最初来源于认知心理学,而后被应用于人机交互领域。它是个体基于内心对自身及外界事物的理解与认知所构建出的知识结构,受学习过程与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动态变化。心智模型是自然人机交互的基础,在手势交互的设计中考虑心智模型时,可以从心智模型与交互机制的匹配度和不同手势之间心智模型的差异两方面入手。当手势的设计与用户心智模型匹配度高时,用户能够很快地掌握并不断强化这种关系,提升手势的可用性。当其匹配度低时,应有意地利用引导和反馈刺激用户,使其修正或重新建立新的心智模型,否则会使用户出现困惑,导致操作失误[9]。在设计时可以利用不同手势之间心智模型的细微差异来得到更多的操作指令。例如,当一个页面和其中的控件同时具备移动的功能时,传统图形界面利用有效操作区域来进行区分,而这一方式在手势交互中极易引发误操作。经过研究发现,在用户的心智模型中,习惯用基于手掌和手指的操控来区分两者,因此,只要在交互中增加手形的参数就能获得两种不同的操作指令。

2手势交互的类型

在对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手势操控时,从手势在交互过程中产生作用的方式,可以将其分为映射型手势、操作型手势和对话型手势。

2.1映射型手势在映射型手势中,用户的手势动作对应界面中的动作并与控物体的移动直接对应,手势特征即作用特征,其主要应用于虚拟现实[10]、互动装置或游戏中。交互特点:(1)手翻转或摆动的幅度、方向会直接映射到界面的操控中去;(2)大多数是动态的手势,对识别精度要求不高,只需收集手的位置、动作趋势、速度、幅度等运动特征,但要求反馈及时准确,以带来自然的交互体验。

2.2操作型手势在操作型手势中,用户将其既有的手势使用习惯延伸至对UI界面元素的控制,手势特征引发界面的变化,其主要应用于有交互界面的使用场景,包括与手机、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车内中控等界面的互动。交互特点:可以对界面元素进行直接控制,其交互逻辑与传统鼠标和触控界面的交互逻辑接近,手掌或手指对应界面上的光标;可以快捷地利用手势语意实现界面功能[11],如在与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等的交互中,可以被用于完成精确度要求不高、方向性明确或常用功能的快捷操作任务,像切换歌曲、翻动网页等。又如,在手机息屏状态下,用隔空手势启动拨号或拍照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用户的肢体耐力,在交互过程中应避免让用户进行持续的界面操作。

2.3对话型手势在对话型手势中,用户与设备通过手势建立协议,手势的语意与控制的功能相对应,手势特征并不直接对应作用,其主要应用于对智能产品和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交互特点:手势语意与所控制的功能相匹配,与日常交流和生活中的操控经验紧密相关,控制的功能主要有开启、关闭、电器模式的转换和调整方向等;多采用模态化的手势,使用有限的手势分别对应不同产品的相似功能[12]。在具体的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交互界面特点,进行多种类型的组合。例如,在车载自然人机交互中,与车内硬件设备互动时,用户会更倾向于使用与日常操控经验关联密切的对话型手势;与中控界面的手势交互时,多选用操作型手势来支持快捷的界面功能实现;在与基于挡风玻璃显示的界面交互时,为支持对增强现实和较多的界面功能的控制,多选择映射型手势和直接控制界面元素的操作型手势。

3手势交互的构建

Boulabiar[13]等人曾对手势交互的完整流程进行过详细的论述,认为手势交互是一个由脑部活动、手部操作、探测、算法、对象表现、心智模型和反馈所构建的完整循环。这种观点对于研究手势交互的构建方式有很大帮助,但其更关注交互结果的实现。这里从其形成出发,认为3种不同类型的手势交互的构建过程与循环过程各有特点,见图1,映射型手势的构建模型比较简单;操作型手势形成循环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心智模型不断被强化;对话型手势与操作型手势相似,但起点不同。对于映射型手势交互,交互的结果是客体对主体动作(手势映射到作用)的映射。当动作产生后,主体若得到反馈即交互作用发生,若没有获得反馈,主体将会重复动作,因此,对映射型手势来说,反馈至关重要。对于操作型手势交互,交互事件开始后,首先主体会借助心智模型对此次事件进行初步的解释和判断。根据交互客体所做的引导,用户调整或强化这种解释和判断后即开始操作(手势直接引起作用)。同时,客体会对操作给出反馈(往往就是作用本身)。若获得积极反馈,即表示作用产生,并再次调整或强化心智模型。若获得消极反馈,用户则会重新解读引导,再次学习这种交互形式。可见,对操作型手势来说,用户学习是其核心,难易程度取决于引导的效率以及交互模型与用户心智模型的匹配程度。对于对话型手势交互,交互事件开始后首先是建立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协议(例如“竖起拇指表示接听电话”),利用这种协议引导主体与客体间形成一次对话(手势不直接引起作用),若此次对话获得积极反馈,则代表作用产生,同时会建立一个心智模型,并在其后的交互过程中得到反复强化。反之,主体会重新确认之前的协议,并再次尝试对话。与操作型手势不同,对话型手势的作用并非直接来自于主体,而是由客体获得主体的指令后引发,因此,客体的状态及识别的反馈比较关键。

4手势交互的设计原则

基于上述手势交互及其构建过程的特点,在手势交互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以下设计原则。1)可靠性。由于手势交互具有与日常动作相同的特征和模式,因此较容易引发误操作。可以通过提高操作方式的特殊性或增加操作步骤来避免误操作,提高可靠性,但要注意设置的合理程度,否则会影响产品的易用性和灵敏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范围限制,将手势的有效输入值(如速度、距离、位移、位置)设在只有刻意的手势操作才会达到的范围内;(2)场景限制,设定的手势只有在特定的场景下才会产生作用;(3)条件触发,在执行手势操作之前设置一个触发机制,例如手在设备前保持一定时间至指示灯亮;(4)操作确认,在关键操作之后请求用户的确认。2)容错性。充分考虑用户在左右手习惯、反应时间、年龄、性别、文化背景、使用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手势识别的参数应设置在一个合适的区间内,并在保证避免误操作的前提下,允许手势在一定范围上的差异。3)连贯性。在设计一个任务的手势时,应尽量减少用户的无效动作,充分考虑与前后任务的衔接,使它们联系紧密、配合流畅。4)继承性。在对手势形式的选择和引导与反馈机制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与日常手势交流之间的继承性。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应结合各自手势交互的特点与需求,对不同的设计原则加以灵活运用。如在车载人机交互中,设计基于挡风玻璃显示的手势交互时,考虑到驾驶安全,可靠性与容错性较其他应用场景更为重要。对于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的手势交互,遵循连贯性与继承性的原则能够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提高操控效率。在基于LeapMotion识别的界面交互中,连贯性原则的运用可以使界面的交互逻辑更加流畅清晰。

篇2

0 前言

虽然交互设计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正式提出,但产品的交互设计,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却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关于产品交互设计的研究还较少,尤其是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研究,有建树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尚不足。为了填补上述空白,有必要加强对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的研究。

1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原则

1.1 简单

关于产品的选择和使用,人们普遍喜欢简单的、适应性强的、值得信赖的产品。这里所说的简单并不是单纯地指产品外观设计的简单化,更不是指内部界面功能的简单,它既有实际部分的简单也有抽象意义上的简单,是基于用户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所演化而成的产品交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遵循简单原则,基于用户体验对产品进行交互设计,用户在意的不是产品使用了何种定制技术,也不管用的是什么软件,只在意产品是否处于自己掌控之下,注重对产品掌控的这种感觉。[1]从用户的这一心理特征分析,对产品进行简单设计,需要将用户操作交互界面设计的简单大方,清晰友好,需要对产品外观进行简约化设计,简单的同时还要突出本产品品牌的特色,有别于其他品牌产品的重要标识。如乔纳森和布朗斯坦基于尽可能简单目标发明了一款简单便携式摄像机Flip,在美国市场上有着上百万台销售量的一个佳绩,这款摄像机简单便携,功能简单,是与其他复杂难用摄像机一个最明显的区别,之所以赢得了广大消费者们的青睐,是因为它符合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也验证了简单是产品交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1.2 删除

根据用户自身体验,对于很多产品,如遥控器等我们有很多功能键几乎是从未用过,对于软件中的功能有很多我们也几乎从未使用过,或很少使用。从这方面考虑,将产品中的某些功能删除或省略,可能会创造出更为成功的产品,如最初的iPhone与其他手机相比,功能很少,但却掀起了波澜,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Tumblr博客只具有其他网站的一部分功能,但在开通几年后日发表量却大幅上升。[2]这些案例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删除在产品设计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遵循这一原则,基于用户体验进行产品交互设计,将某些功能,尤其是复杂的、不常用的功能删除或省略,以简化产品设计,可以有效增强用户对产品的体验。

2 体验式产品交互设计构成要素

根据对交互产品用户在产品体验方面的相关调查和有关资料参考得到,构成体验式产品交互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四种,即品牌、可用性、功能性和内容。这四要素是带给用户完整体验所不可或缺的,将它们整合融入产品交互设计之中,通过良好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用户体验,而且可以作为交互产品用户体验的评估指标对产品用户体验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给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提供所需参考。

一个生产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上所能够占据的市场份额和竞争砝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品牌,良好的品牌效应,品牌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广泛的品牌知名度,是保持企业产品销路畅通,产业增值的一种重要无形资产,是对企业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3]企业产品品牌好坏的描述主要是通过产品在交互设计过程中体验价值的发挥程度,为用户提供有吸引力的体验情况和产品对品牌设定程度的传达情况来实现的。

功能是人们在购买产品时最为关注的一点,一个产品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基于生产技术的交互界面功能和后台程序运行能力两大方面,是为用户提供体验的直接载体。可用性一般指产品的功能、实用性、特点等,指用户使用该产品对其指定任务的完成情况,完成效率,它是衡量用户对产品满意程度、衡量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内容要素主要指产品所呈现出的结构和所输出的信息合理性,取决于技术、设计和用户需求。

3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方法

3.1 加强用户了解

企业在生产产品之前,首先会明确产品的使用对象,适用人群,也就是所说的产品市场定位。在明确产品使用对象基础上,加强对使用者即用户的了解是一项重要工程。基于用户体验,使用交互技术对产品进行体验式设计、交互设计,通过调查来了解这部分用户真正的需求,了解用户对产品在外观、功能、适应性等各方面上的要求和偏好。然后根据对用户的了解,按照用户实际需求对产品进行交互设计。[4]以用户为中心,开发一款新的产品,设计人员、开发人员以及企业所有相关人员均不能够将自身对产品的需求、想法视为用户的需求,而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定性研究、对比研究等对用户开展最大量的研究,分析和解决用户在使用产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了解用户情感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产品交互体验。

3.2 构建产品交互体验模型

在明确目标用户和掌握用户情感、心理需求、认知与行为特性基础上,开始对产品进行研发设计。利用研究调查所得信息,结合产品属性对产品设计进行构思,产品功能进行规划,确定产品软硬件配置方案。在产品设计任务的分析过程中,设计师及所有研发人员应将交互设计始终视为产品设计的核心,对产品交互设计流程进行合理设计,对设计方式与所需交互技术进行合理选择,构建产品交互体验模型。

3.3 整合新旧交互技术

交互技术在应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形成了新的交互技术。与旧交互技术相比,在性能和适用范围上,新交互技术更具优越性,但旧交互技术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和重要地位,将新旧交互技术有效结合起来,通过高效整合,对产品进行交互设计,可以为产品交互设计提供强大技术支持。[5]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不仅在产品交互上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对产品设计的智能化、可用性、适应性和人性化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只有遵循人本理念、人性化设计理念,引入先进技术,加强新旧交互技术整合,共同辅助产品交互设计,才能有效提高产品用户体验度,推动体验式、交互式产品更快发展。

4 结语

在产品种类多样化、设计方法多样化的当今社会下,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已成为本时代产品设计的主流趋势,对进一步满足用户情感体验、产品体验,满足用户需求起着重要作用。总之,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随着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该提高对用户的了解,对用户体验的重视,以用户需求为基础,不断优化产品交互设计,为人们带来全新的产品体验。

参考文献:

[1] 杨若男.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手机交互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7.

[2] 王娟.基于用户体验的互联网产品界面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

篇3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50-02

如果交互设计中视觉设计的标准只是“美”的视觉效果,那么设计师就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采用什么样的视觉元素来表达完全出于设计经验与所谓的“感觉”,而衡量设计是否够好的标准仍旧是“感觉”。要脱离这个窘境,就需要设计师回到理性中来,认识到视觉设计工作是针对目标用户来表达内容,采用什么样的视觉符号是出于对用户的分析和内容表达的需要。如同教师讲授课程,干巴巴地念书面稿可以完成内容讲授,但教学效果差,如果能将课程内容辅以清晰的图表等方式进行视觉化表达,学生往往会更受用。在交互设计的流程中,视觉因素要适宜整个交互设计并被包含于交互设计的结构中,才能够做出符合受众行为习惯的交互设计产品。

一、交互设计草图的视觉因素作用

在交互设计初期,视觉因素以交互草稿等形式,在设计过程中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它以草图、视觉符号、视觉形象的方式表达着设计师的意图。首先,草图的视觉因素具有记录构思的作用。即对构思的整理、推敲、记录。在交互设计过程中,交互产品的视觉形象作为一种符号,必然具有符号学的一些特征,对于交互设计师来讲,其所设计的交互设计草稿图中的符号总显示着某种意义,代表了设计师当时想法的流露和灵感的迸发,总与交互的意义形影不离,一系列符号构成了设计师的整个思维过程。其次,草图的视觉因素具有表达性的作用,即将自己的构想传达给第三者,让他人理解你的创意。绘制交互设计草图是为了让客户及团队理解交互思路,能够以草图形式和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合作,它是设计师与团队及客户之间的桥梁。再次,草图的视觉因素可以表现最终交互产品的视觉风格定位,虽然初期视觉草稿不能完全表现最终交互产品效果,但对最终视觉风格和形象都有了准确定位。初期并不完善的视觉设计因素的绘制为交互产品视觉和交互性的深化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为交互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完善和细节处理打下了基础。用户研究阶段的视觉草稿表达能够快速记录下设计师的想法,而且还能不断刺激设计师产生新的想法。

二、交互设计视觉因素表达交互意图的方式

在交互设计中期阶段,此时的视觉设计要符合交互产品的交互性。在交互设计流程中优秀的视觉设计能精确与高效地传递信息与任务,从而能够清晰地表达交互意图。此处的清晰意为清晰的视觉引导和引导元素的精准性。视觉设计能够在交互设计中以科学的视觉语言方式,自然而又清晰地规划出视觉路线,来引导使用者进行流畅地检索和阅读。同时,以图形、符号、色彩等因素给予交互画面或外观以强烈的美感。从而达到吸引用户进行交互并能够帮助用户顺利完成交互。在交互设计的流程中视觉因素要基于三个交互基本要素而设计:

(一)交互对象,用户的非专业性。

研究交互对象首先要研究用户活动,因为交互对象是用户活动的直接反映。研究用户要坚决杜绝凭空想象,专业人士拥有的知识构架和审美水平,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特别是交互设计人员,属于专业用户,普通用户难以理解的交互符号和繁琐的交互步骤,可以被他们轻易掌握。他们的专业技能决定了他们不同于普通用户也不能推理出普通用户的认知。所以我们的交互视觉设计一定要符合普通用户的要求,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细节的偏差,都有可能影响用户体验,交互对象的视觉设计应该在交互框架下能够辅助用户交互并且在视觉上具有相适宜的美感。

(二)动作,产生事件的交互操作过程称为动作。

动作作为产生事件的交互操作过程,完全由用户引发,是交互过程中的中心环节,视觉设计在交互动作中应该以视觉因素引导和提示的方式给予用户交互方向的说明,并且通过符号、图形、颜色帮助用户方便而满足地完成交互。

(三)事件,用户与交互对象产生动作即交互时产生的操作结果称为事件。

事件作为用户与交互对象交互产生的操作结果,要符合客户的期望,用户通过动作使交互产品产生某一特定事件。当这个事件跟用户所期望的相一致或者比较接近的时候,用户就会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这就是交互中良好的体验,而交互产品反映的事件与用户所期望的结果不同时,用户就会产生挫败感。在交互设计流程中事件通常以反馈信息或者进一步动作提示的形式把动作结果反馈给用户,所以视觉形象在此时要清晰地表达出反馈结果或者进一步引导和提示用户交互。

三、交互设计后期视觉因素的整合

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在交互设计实施阶段,视觉因素整合作为交互设计不可缺少的环节尤为重要,此时应该以交互性为前提,把不利于交互产品易用性的不易表达的视觉因素舍弃,使得视觉因素与交互功能完美结合。而我们的最终交互产品也要求是能够美感与交互易用性兼顾的交互设计产品。

四、视觉因素在交互设计流程中的重要性

优秀的交互设计就像婀娜的舞者,用美丽的线条(视觉因素)和轻盈的舞姿(交互性能)诠释形式的美感与精神的表达。没有人愿意看到臃肿演员跳芭蕾,不是因为臃肿的“丑”,而是因为与内容的不适宜。同样,对于交互设计而言没有丑陋的视觉设计,只有与交互性能不适宜的视觉设计。事实上我们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是通过封面,判断一本书的质量;通过外观,判断一家餐馆的档次;通过视觉设计判断一家网站的好坏。如果访问者正在寻找精美的服饰或儿童玩具,他们或许不会在一家满眼望去都是灰色调,视觉设计不鲜明的网站上花费时间。我们设计师努力提升访问者的体验,并不是放弃可用性的标准,我们设计师一直在谋求利用交互设备的独特性,刺激、吸引、愉悦访问者。出色的视觉设计,能够赋予意义,提供语境,唤起情感,能够让更多用户在与交互对象交互中体验到更多满足感。

VR技术的快速发展体现了对人的因素的不断重视,使人机交互更接近于自然的形式,使用户能利用日常的自然技能,无须经过特别的努力和学习,就可以让认知负荷降低,工作效率提高。这就更需要交互设计中视觉因素的不断发展与补充,形成以视觉通道为主的各种感觉通道结合的交互发展方向。在VR技术更加成熟的明天,交互设计的视觉因素会因为其他感觉通道的加入对交互设计师形成新的挑战,交互设计师唯有以用户为中心,探索符合人心智模型的交互视觉表达方式,才能跟随交互技术革新的步伐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智能手机;交互界面;人机交互;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智能手机作为移动计算的媒介,在传统通讯媒介的属性之上融入了电脑般强大的功能,由于其灵活性、便携性的特点,已经成为人们手中的生产力、社交和认识世界的工具。用户在享受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带给智能手机进步的便利时,已不仅仅关注系统功能的扩充和效率的优化,对于服务个性化与特定环境的应用的用户满意度有了更高的要求[1]。智能手机性能的提升和网络的普及使得应用情境已经比以往更加多样。如果能够了解用户在不同情境下的人机交互过程,并针对交互特征进行交互的优化设计,将会帮助设计师构建更好的用户交互体验。由此,能更有效地服务于用户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s,CPS)应运而生。不同场景中的智能手机交互设计是包含多对象(个性化用户、场景、交互界面)的系统,不同的对象间存在着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及逻辑关系,因此,运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思路,可以构建适合多场景的人机交互体验。

1智能手机中的人机交互

由于人的认知中视觉认知信息量最大,智能手机的人机交互一般是以视觉通道为主,通过视频、图像、文字等确认状态和传达信息。视觉交互界面的设计是智能手机人机交互的主要构成部分。为了构建更好的视觉交互界面,设计师通过提高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屏占比、视觉层次[2]等方法,提升人机交互的视觉空间和交互效果。同时,视觉交互界面的发展也经历了电脑终端直接移植菜单式交互设计、对现实事物抽象概括的拟物化设计和强调高效交互扁平化设计[3]的不同方向和阶段,通过构建与用户更加亲和的交互模式和交互要素[4]等手段,有效地提升了智能手机的人机交互体验。尽管如此,智能手机作为移动计算的最佳媒介,与电脑等其他固定终端相比,人机交互中可视交互的空间仍较小。智能手机有限的可视范围和操作空间,容易让用户在使用中产生大量平移、拖动等重复动作,易产生疲劳感和厌烦情绪[5]。智能手机人机交互界面交互空间局限的问题,可以以用户认知的多通道性进行拓展和弥补。所谓“多通道”是指运用多种用户表达意图、执行动作和感知反馈信息的方法,如肢体姿势、动作、表情、语音、触觉等,采用这种交互方式的用户界面称为“多通道用户界面”[6]。智能手机的交互设计中综合使用多通道交互已成为趋势,智能手机的人机交互见图1,充分利用多通道的输入调动用户的视觉(图像)、听觉(声音)、触觉(触控)、运动等多种感知通道和交互通道,可以有效地拓展智能手机的交互空间,提高用户交互的满意度。运动交互界面(微信的“摇红包”界面)见图2。

2CPS环境中的人机交互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逐步使得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接入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互动,智能手机等移动计算设备的用途由于应用场景的扩展也日益丰富。同时,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智能城市等技术发展,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计算设备与其他用户、智能设备、乃至环境进行互动。为了解决不同情境中更广泛的人机交互的机遇与挑战,CPS应运而生。

2.1CPSCPS可以理解为运用嵌入式系统通过一系列智能设备和物理对象在高效能网络环境下进行高度集成和交互,从而实现系统的实时通信、高效能信息处理及复杂情境下的自主协调[7]。简单说来,CPS就是在环境感知的基础上,融合移动计算、互联网、通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等扩展的网络化物理设备系统,通过虚拟交互或实体交互的反馈,循环实现信息和物理设备、环境的融合与实时交互,从而拓展智能设备的功能和使用领域[1,8]。CPS的发展是信息与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日益密切的体现。CPS正逐步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应用场景包括监测和记录身体状态的可穿戴智能终端,主动感知和预测用户需求的智能家居[9],根据交通状况合理安排路线和规避障碍的自动导航汽车,甚至包含复杂基础设施和社会关系的智能城市。CPS不仅是一项蓬勃发展的技术,而且也正逐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基于地理位置感知的人机交互已经运用于支付宝公司和肯德基公司的无线支付应用项目中,当支付宝用户走进肯德基快餐门店时即会收到电子点卷,然后通过无线支付即可享受购物折扣。基于位置感知的智能人机交互实例见图3。

2.2CPS环境中智能手机的人机交互CPS环境为人机交互拓展更大的空间,同时更多交互要素的引入也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软件和硬件的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10]。CPS将传统人机交互中“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的理念,提升为“以情境中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情境”既包括用户与智能手机所处的物理环境信息(声音、光照、温度、湿度、图像、运动地理位置等),又包括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状态等上下文信息。这使得CPS环境下的智能手机人机交互有了更多元化的应用前景。CPS环境中的智能手机人机交互模型见图4,与图1相比,不同要素间产生了更多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流动。用户群对情境中的相关内容(智能设备、实体环境、服务等)进行实体交互(触摸、使用等)的同时,实现对情境的分布式认知。另外,用户群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发出交互请求,这使得用户群与情境中各种要素有了更多的交互机会。智能手机根据情境中的物理特征(声音、光照、温度、湿度、图像、运动等)对人机交互模式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情境中的需求。而这一切都是在数据网络和位置信息服务的支持下完成,不同信息通过云端完成交换和存储,实现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与其他社交应用。

3CPS下智能手机交互设计方法

智能手机的应用日益广泛,使用的情境也更加多样化。智能手机人机交互设计应服务于情境中用户持续不断的需求,以情境中的用户为中心,综合考虑“用户—智能手机—情境”的多种要素,从而使智能手机的人机交互更加有效和宜人。3.1CPS下智能手机交互设计原则人类认知的特点决定了采用实体按键、笔迹、语音等的方式,简明扼要、逐步细化的过程交流信息可以使人机交互更加高效和宜人,也是人机自然交互的要求[6]。智能手机由于便携性的要求,屏幕大小、屏幕亮度、扬声器功率、计算性能等都受到了限制,因此,智能手机人机交互设计过程中应综合利用各种通道进行人机交互,并结合用户所处情境中认知的特点进行设计。智能手机的人机交互设计应运用CPS的相关技术,使其更为精准地感知用户所处的情境,获取周边空间的物理状态和相关服务信息。而人机交互的模式也应该根据所感知的情境进行相应调整。人机交互的设计过程中,应使软硬件具备通过对用户的位置、特征、时空等上下文条件进行检测,自动简化信息的处理能力,使用户获取有效的人机交互,因此,在CPS环境中的智能手机交互设计,应按照以情境中的人为中心进行设计,运用多通道技术扩展人机交互空间的原则,根据用户认知特点和情境需求进行设计,提升智能手机人机交互的效果。

3.2CPS下智能手机交互设计流程以用户为中心,交互设计流程一般包括用户需求调研、产品分析、交互设计、原型设计、详细设计、设计维护等阶段。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使用CPS环境下的智能手机交互设计,这里提出了一种面向CPS环境下的多通道交互设计方法。CPS下智能手机交互设计流程见图5。CPS下的智能手机交互设计过程与传统以人为中心的交互设计一样,开始于用户需求调研,通过分析用户需求确认产品设计要求并进行分析。不同的是,CPS下产品分析需要对产品使用环境的地理位置信息、情境特征等进行分析和预测。CPS下的交互设计部分,设计师不仅需要针对产品功能要求构建人机交互界面,而且还需要对用户使用情境和产品功能进行分析,确认使用情境对产品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地理位置信息与情境特征的作用。然后需要针对使用情境对产品功能和交互通道进行分析,选择适合的交互设计通道(视觉、触觉、听觉等)进行交互模式构建。在不同通道交互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多通道交互方式进行整合与评估,以防止不同通道交互间产生干涉,如确认无误则按照交互设计的结果进行原型设计。原型设计是对用户需求与产品功能的最基本实现。在此阶段后,需对多通道交互效果进行测试,判断通道数是否过少而影响交互效率或过多而产生干涉。若存在交互通道数不合理的情况,则返回“产品功能—交互通道”分析阶段重新确认交互模式;若多通道交互模式恰当可靠,则继续进行细节设计。

3.3CPS下智能手机交互设计应用CPS的引入将极大地提高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人机交互的舒适度,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如在城市交通领域,用户在不同交通模式换乘时,智能手机应可以通过感知位置的变化,接收城市智能服务系统推送的相应位置的提示和换乘建议,使用户生活更便捷。如图3使智能手机成为了情境与人的动态界面,增强了用户与物理环境的互动。此外,智能手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应根据情境中空间、光照、温度、湿度等物理特征的不同,考虑情境中人机交互的不同模式的特点进行设计,有针对性地调整界面尺寸、图标大小、亮度、通道等特征。例如,为了实现驾车过程中安全、便捷地使用智能手机的功能,汽车厂商与智能手机厂商合作开发了可作为智能手机拓展界面的车载操作系统。当智能手机用户进入车辆时,智能手机将与车载系统联网,自动使用更大、更清晰、更简洁、可语音操控的车载界面代替智能手机,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搭载CarPlay系统的奔驰汽车见图6。

篇5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网络交互设计的研究挖掘逐渐深入,且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在研究视觉体验与视觉元素过程中,建立行为交互机制。就现阶段而言,设计师主要基于不同用户自身审美心理与认知心理来融合多种元素如文字、声音、图像等等,进而打造用户共同交流平台,营造相对良好的视觉体验。大体来讲,网络交互设计所营造出的视觉环境相当愉悦自由,人们更能从网络交互设计现状中展开思考讨论。

一、互联网与网络交互设计的基本内涵与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与网络交互设计的基本内涵

互联网即是指代网络交互设计的基础平台,它利用传输控制协议与互联网TCP/IP协议建立全球计算机相互连接组合关系,形成网络系统。在互联网平台上,不同计算机之间通过通信交流形成网际网络,共同执行文件传输协议、IRC等。同时,也利用互联网实现声音、软件、文本与图像等等数据的有效传输。在互联网建设基础之上就出现了交互设计,形成网络交互设计。网络交互设计的核心是“交互”,它代表了人与物、人与人的交互过程以及交互内容,所以说交互设计的定义种类相当之丰富,它也作为目前新兴学科而出现并被人们所广泛应用。就目前来看,基于智能手机、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的交互设计内容较多,它们更多专注于用户行为,主要描述、规划事物的行为方式,在描述有效行为过程中希望更多从程序编辑角度出发定义交互设计,而这一过程中并没有任何固定点,它分析了某一种特殊的交互关系,结合流程设计内容融入新观念。总体来说,“交互设计”特别专注于用户的某些可能行为,它的定义极为广泛,在人机情感交互过程中更多从视觉感受出发,灵活运用视觉元素进行设计[1]。

(二)互联网与网络交互设计的基本发展现状

互联网与网络交互设计的类型众多,其中以国籍作为界限划分是狭隘的,要针对网页设计本身来规划设计平台,创设设计软件环境,形成全球资源共享。显而易见,当前的信息媒介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其中网络交互设计中视觉表现主要分为自由式视觉表现,甚至形成了主流的栅格式视觉表现。相比之下,前者设计手法更为流行,结合目前新技术手段有效提升艺术视觉效果,表现独有特色的网络页面。在如此形式下就表现出了极强的时代感与极突出的个性,为互联网网络设计带来一阵新风,它的技术表现力更强、页面更新、内容更多,它也要求设计师设计合理化,避免跑题,再视觉表现结合个性形式展开管理。再者就是栅格型视觉几何形式,它在主要表现上主要集中提出了在线预售以及信息预览内容,基于此所表现出的直观感相当强,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查抄基于体验感层面的情绪改善。在借助栅格编排设计展开针对性改进,结合设计内容与设计者来充分考虑用户习惯,建立程序规划机制,确保设计内容编排更加具有视觉美感。在提升视觉体验效果方面,则需要围绕网络交互设计中的视觉体验来展开针对性改进,充分考量用户习惯与程序编制规则,深度分析网络交互设计中的交互设计内容与视觉体验内容[2]。

二、网络交互设计的视觉体验与视觉元素设计

网络交互设计的视觉体验与视觉元素表现相当丰富,下文分别来谈:

(一)网络交互设计的视觉体验

目前,网络交互设计的视觉体验参考诺曼的“情感化设计”理论,建立交互体验部分,其中就包括了感官体验内容与行为反思体验内容。在交互体验中就包括了视觉体验,其形式元素表现丰富,且准确有效,能够令用户所信服,同时激发用户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确保用户在心理认同上获得良好体验。在结合不同类型归属与质量权衡过程中,则需要说服用户心理认同这次体验,建立质量权衡机制,设计符合预期的类型与审美观。在描述用户初次交互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合理划分等级,确保交互设计与视觉设计二者能够紧密联系起来。在结合视觉元素过程中,需要提升效率与准确率,真正实现对信息的快速传达,并确保网络交互设计中的信息数据交互质量[3]。

(二)网络交互设计的视觉体验条件分析

就网络交互设计而言,它的视觉体验条件内容丰富,主要是源于网络交互界面上的诸多视觉元素建立图像、文字、色彩等诸多元素内容,建立元素组合,并实现信息数据有效传达,最大限度促进人与物之间的相互交流。在网络交互设计过程中和分析视觉体验过程中,需要确保网络交互界面视觉元素研究到位,配合设计师主观思想分析有效组合内容,如此更有利于用户之间进行有效交互。而在视觉体验过程中,则需要围绕用户浏览网页过程形成直观感受,确保在网页设计过程中用户能够印象深刻。在这里,还要充分考量网页界面中的视觉冲击力与美感变化,有效激发用户内在情感,充分了解使用者的认知心理与审美观,特别重视细节表达内容,灵活运用相应色彩、图案、文案分析表达交互设计意愿,明确主旨。在用户交互体验过程中,其设计核心点则主要是围绕认知和审美所展开的,它所激发的是人们的生活习惯自身感知经验与抽象事物认知,要结合自身思维理解与深化来了解审美观差异性。宗旨就是结合上述内容来形成诸多丰富多元的视觉元素,它引导受众主动去挖掘、了解、探究网络交互设计中众多视觉元素的创新之处[4]。

三、网络交互设计的视觉元素分类与现存问题

在网络交互设计过程中,针对视觉元素所展开的分类与问题分析必须深入到位,下文具体来谈:

(一)网络交互设计的现存问题

在网络交互设计过程中需要分析其技术迅速发展进程,其中涵盖了平面视觉中所蕴含的诸多元素与布局结构内容,这其中也包括了交互元素、多媒体元素、动态元素,这些视觉元素都独具特色。在受众浏览网页过程中,可能存在诸多网页设计美感不足问题。因此,如果在网络交互设计过程中可以堆砌色块、动画、文字、图片、广告等等,则无法达到界面美感强度,且其内容过分空洞。在分析网络交互设计资源、设计风格的不确定性关联问题过程中,则需要明确解决内容不确定、网络交互性模糊、图片与文本无法伴随时间不停更换、动态性过强等等问题。需要结合内容随时跳转界面,深入了解用户要求,深入了解网页元素变化过程。再一点就是安全问题,要正视设计师事故设计广告问题,对信息隐藏不易察觉问题进行分析,了解长期悬浮广告窗、自动弹出游戏窗口问题,在单纯模仿网络设计重要因素过程中需要追求创新,避免出现设计盲目、照搬照抄、单纯追求高效率等等问题。在网络交互设计视觉体验过程中,需要结合文字、图片等视觉元素与视觉体验建立网络交互设计关联要素,引导受众认知水平提升[5]。

(二)网络交互设计的视觉元素

在网络交互设计过程中需要分析诸多视觉元素内容,结合文字、色彩、图形、版式等等优化、丰富网络交互设计基本元素,对相关标志、信息菜单、标语等诸多内容进行分析,对图像、文字、色彩、版式等重要研究对象进行逐一分析与处理。以下就分析了网络交互设计的诸多视觉元素[6]:1.色彩视觉元素分析由于人的眼睛是能够区分至少1000万种颜色的,所以需要对色彩区域进行有效分类与整理,设计网络交互界面,并注意做好以下四点问题:首先,需要注意依据不同使用场景来合理选择适合颜色;其次,需要重视用户自身心理变化,对其中文化与颜色进行有针对性关联;再次,需要避免同一界面出现不超过3种颜色的情况,避免网页交互设计过于胡乱,导致受众视野出现不清晰问题;最后,需要加强色彩对比度,例如采用浅色背景、深色文字或反之来展开网页交互设计过程。在设计中要转移网络用户注意力,以此获得相对较好的视觉效果。网页交互设计中对于色彩视觉元素的重视不言而喻,因为色彩本身非常吸引人,其丰富多样的颜色内容能够转移用户注意力,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在建立不同元素之间的巨大色彩反差过程中,需要确保其表达效果更加明显合理[7]。而在考虑用户感知色彩过程中,则需要基于不同视觉结构与心理因素来规避某些特殊的视觉效果,对计算机网络交互设计的色彩模式进行充分分析与了解。就目前看来,网络交互设计中的色彩模式包含3种,即CMYK、RGB、LAB,3种模式与色光中的明度、色相、纯度都息息相关,需要设计者在网页交互设计中合理把握,确保所设计的网页页面更加光鲜靓丽[8]。2.图像视觉元素分析在网页交互设计中,比较常用的图像格式就包括了JPEG和GIF两种,其中在设计网络交互界面并排版过程中,需要采用静态图像并转化为方形图、退底图来展开设计过程。一般来说,网页交互设计过程中退底图最为自由,其设计更加注重突出个性,给受众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主要是因为其画面设计动态十足,且能够与诸多自然元素相互融合,进一步增加图像视觉元素设计的亲和力。不过也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其设计容易出现混乱问题,设计整体性表现不强,特别是在设计方形图过程中,由于其设计相对简洁,所以应该从理性层面上分析设计过程,避免网页视觉元素呈现过分平淡。实际上,在图像视觉元素设计方面要给予受众一种舒适的观感感觉,结合多个页面设计表达个人情感,体现设计师气质与设计理解能力。在设计过程中,也要结合相关设计意图来确定图片的位置、面积、方向以及数量,确保设计风格赏心悦目,从整体上统一设计各元素,并做好图像与文字的相互搭配[9]。3.文字字体视觉元素设计在文字字体视觉元素设计分析过程中,需要了解计算机系统中字体种类是相当丰富的,它非常有利于促进网页编辑工作,所考验的是设计人员的实际水平。就设计过程而言,需要考虑在设计过程中适当增设特别字体,结合手写体与广告体来围绕主题思想展开网络交互页面设计。而在设计过程中则需要做好一点,那就是结合手写体与广告体展开设计,避免页面字体种类过分冗杂,一般来说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选择3~4种字体,并对文字字体视觉元素进行精细编辑与处理[10]。4.版式视觉元素设计在版式视觉元素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网络交互设计过程进行分析,确保交互界面设计趋向于和谐化与整体化,整体来说就是要特别重视网页交互设计的布局与编排到位。具体来讲,就是要对版式内容进行对称设计,一般来说就是页面左右对称,但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设计过于呆板。再者就是焦点行版式设计,它以对视线设计作为基本导向,整体来看视觉界面设计效果更为强烈。而中轴型设计则追求垂直排列,确保设计风格更加平静、含蓄。除此之外还包括了风格大方、舒展的满版型设计以及界面自由、欢快活泼的自由型设计等等[11]。

四、总结

在网络交互设计中,合理运用各种视觉元素展开设计是必要的,它能够大幅度提高受众的网页浏览视觉体验。就目前国内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需要结合交互设计融合内容分析相应设计科学技术内容,更好、更深入发展网络交互设计内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当然,在网页交互设计过程中也需要深入挖掘诸多新时代元素,避免设计过程仅仅停留在文字、图像、版式等诸多元素方面,在灵活运用网络过程中不断提升思维深度与思维空间,确保用户创造更好交互体验平台与平台内容,学会更为主动、自由地欣赏,并参与到多样化交互的各色艺术产品之中,提高网络交互设计价值。在本文看来,网络交互设计的视觉体验与视觉元素是不可分割的,二者在网页交互设计中也不可或缺,必须同步、同时考虑。

参考文献

[1]刘婴婴,彭波.交互设计在博物馆视觉体验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博物馆为例[J].明日风尚,2020(6):54,56.

[2]王玮莹.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交互设计理念[J].艺术科技,2013(6):240.

[3]陈彦霏,褚兴彪,唐田甜.交互设计中网络品牌动态视觉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2):87-93.

[4]何婧.网络信息技术下UI设计的视觉思维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87(15):85-86.

[5]吕媛.论UI设计的交互性与界面视觉设计[J].西部皮革,2020,472(7):69.

[6]曾原.探讨UI设计中用户交互体验的视觉思维[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9(5):225,236.

[7]刘舒雯.探究网络旅游广告视觉设计的审美特征[J].大观(东京文学),2019(12):15-16.

[8]任杰.基于“双创”平台网页界面设计的视觉要素研究[J].美术文献,2019,153(7):124-125.

[9]苟晓梅.“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原创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研究——以女装品牌“素缕”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2016(5):30-36.

篇6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来源

“智慧城市”的概念来源基于“智慧地球”理念的提出,“智慧地球”提倡全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全方位的联系与深度互通,“智慧城市”以城镇化为起点,将数字信息化体现在城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智慧城市”为实现“智慧地球”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智慧城市”成为现实,“智慧”成为一种符号贯穿于城市系统的每一个角落,由于信息交互设计方法的正确实施,居民通过“智慧”的途径,作出“智慧”的分析,得到“智慧”的成果。“智慧城市”与信息、数字化密切相关,但“智慧城市”不等同于“数字城市”、“信息城市”,“智慧城市”不单单是信息技术的体现,里面包含了生态化、人文化、人性化的诸多方面,作为城市的受用者——城市居民,是我们在建设智慧城市中应该首要考虑的,居民生活方式的智慧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

二、衡水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与条件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智慧城市的建设顺应了时代潮流,也体现了国家对城市发展的宏伟愿望。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衡水市紧跟时代步伐,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早在2011年就制订并出台了《衡水市电子政务2011—2015年发展规划》;2012年9月,衡水被确定为“智慧生活”首批20个启动城市之一;2013年7月19日衡水市政府与河北联通签署“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2014年4月22日,由衡水市政务办、衡水市工信局和衡水联通共同筹备发起并经市民政局注册批准的“衡水市智慧城市推进协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研讨会。”

三、信息交互设计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方法

(一)建立智慧城市大架构,健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进行智慧城市的全局规划时,要明确以居民为中心,围绕健全居民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指出建设的关键性内容,并且将各个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整合,以全局性的视角实现信息与设施之间联系纽带——技术性,这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条件。以“4G、家庭光纤宽带覆盖力度、云平台、智能城市管理控制系统等信息工具”为智慧城市提供技术支撑。

(二)信息交互设计引领智慧城市良性发展

信息交互设计与多种学科相交叉,与“一种有意识的信息控制活动相关”,致力于将信息做合理的控制和安排,“它密切关注信息表述、处理、检索、识别、传达活动的全过程”,达到信息传达的有效、便捷和准确。4信息交互设计最重要的是以用户为中心,充分考虑使用交互产品或交互系统的人群需要,最终使得信息传达的更快,居民与城市对话更加顺畅。设计虽不可增加信息量,但设计可以使信息更有序和人性化,这在在一定程度上使信息的密度与强度增大,从而为信息交换创造最佳可能性。理查德.布坎南(RichardRuchanan)曾定义交互设计为:“通过产品的媒介作用来创造和支持人的行为”5该定义将“人的行为”确定为交互设计的核心要素,这就与工业社会区别开来。人对环境发生“动作”,环境给予人“回应”,这一连串的行为过程,产生了交互。

四、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交互设计的流程

信息交互设计涉及到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包括:实体城市到虚拟城市;操作系统的外部形态到内部程序的信息交互设计;从物的设计到人与物、人与环境的信息交互设计等,建设智慧城市不以高科技承载的信息传递为目的,而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为己任,为居民提供适度、适宜、人性化、智慧化的信息交互方式。因此,合理的信息交互设计构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信息采集与网络传输

精确地、适时地掌握公共空间的信息成为智慧城中信息交互设计的第一步。对于信息的采集可以通过普通市民已经惯常使用的信息工具,如智能手机。也可以通过为采集信息而专门设计的智能设备,最终实现对自然的、人为的环境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信息采集的目的是要进行信息整合并进行传输,通过多种技术的通信网络进行互联互通,并且进行数据的深度整合与共享,达到高效且准确的信息资源。

(二)信息整合与信息交互

信息整合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形成智慧化的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它主要由“公共综合应用平台、为政府服务的应用系统、为行业应用服务的系统以及为公众服务的信息平台等。”1在“智慧城市”的复杂系统中,信息的交互成效直接决定了城市的“幸福指数”、“智慧城市管理指数”、“智慧城市社会责任指数”城市居民通过信息的的交互实现了生活中人与物的对接与交流,它表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例如:医院、学校、街道等。

结语:

智慧城市将深刻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未来城市居民在信息交互设计下将会体验到更智慧化的信息交流模式,居民的城市生活体验将发生质的变化,居民不会因为信息科技而感到无所适从,信息交互设计与经济、人文等各个领域深度交融,“人、物、环境”将全面感知、互联互通,城市生活将变得“智能”、“绿色”、“和谐”。

参考文献:

篇7

引言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使用者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受众群体消费心理的创意灯具也应运而生。但“不是所有的消费心理都能转化为消费行为”[1],这种灯具虽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创意灯具的的针对性也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它的发展。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创意产品的存续具有持久性与营利的长期性[2]。想要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保有更长的生命力并且能被消费者快速的选择,就需要在各种各样的环境和需求下,做出最恰当的定位并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方案。所以我们需要设计的对象不仅仅只是产品,还有产品与人行为中的交流互动。我们提到的这种交流互动关系就立足于交互设计。

我们可以理解为: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易用、有效而让人愉悦的技术。它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和他们的期望,了解用户在与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同时,还包括了解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通过对产品的界面和行为进行交互设计。让产品和它的使用者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关系,从而可以有效达到使用者的目标。作为面向使用设计的学科,交互设计的任务就是设定使用者的使用行为,并通过规划信息的内容、结构和呈现方式来引导使用者的使用。所以说,行为、内容和形式是交互设计的三个要素,也是交互设计要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其中,行为是交互过程的框架,也决定了交互的模式,是交互设计的核心;内容是交互过程中所提供的功能,包涵了具体的信息和信息的组织结构,是交互设计的基础;形式是交互过程实现的依托,包含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界面表现形式,也是交互设计的具体内容。

一、行为的设计

一款设计优秀的创意灯具作品可以作为一种媒介向使用者传递信息,当设计者为这款灯具赋予独特的形式或者特殊的文化意义时,就能促使这款创意灯具与一些使用者之间产生互动关系。当这款创意灯具与使用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交互关系时,使用者自然而然会对其产生良好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的产生就能更好的快速激发消费者的消费选择。这种对交互平台中人与创意灯具的互动行为模式的设计正是交互设计的核心。

当我们以比较传统的形式来了解一款创意灯具时,往往会注重于这款灯具的材质、构造、功能等等。但以交互设计为依托的话侧重点就有所不同,理查德.W.布坎南(Richard.W. Bushanan)曾这样评价交互设计:“通过协调产品的影响、效力,甚至复杂的系统创造和鼓励人们参与一个活动”[3]。就是说,传统的工业设计是针对创意灯具的设计需求进行一个创造,而交互设计则更注重人的活动,或者说是使用者的亲身体验。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什么样的用户在怎样的环境下执行什么动作。因此,谈到交互设计,需要创造的是关系与活动,也就是说这款创意灯具会对使用者进行讯息传递或者说使用者根据行为习惯或使用前的思考对这款创意灯具进行操作行为的反馈。

所以说一款好的创意灯具通过合适的行销手段或者强大的平台,让用户有了第一次试用行为,当用户再次来使用的时候,往往因为它确实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其他同类产品的更加好用、易用等。人们普遍认为交互式创意灯具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在人与创意灯具本身之间所发生的信息循环的过程,在这个循环中,人是主动的一方,人的认识和思维方式驱动着行为互动过程的进行。

二、内容的设计

以行为为核心的内容设计是交互设计的基础,而这种内容的设计最重要的一环莫过于体验。所以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使用者所参与的活动,理解使用者在做什么、在哪里做、怎么做以及为什么会参与这个活动。

设计师经过对各种信息、资料分析后对消费者在规划完整的空间范围内所反应出的各种行为的预估,而后经过周密的设计针对消费者的各种行为进行相应信息引导,指引他们怎样在一个创意灯具的交互平台中进行各种操作行为。因此怎样规划好使用者对这款创意灯具的认识过程,怎样安排好相应行为和反应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交互行为的内容设计其实无处不在,良好的体验背后通常都存在着大量的设计行为。

三、形式的设计

当我们具体着手要设计一款具有创意的灯具时,都要考虑什么问题呢?我们都知道工业设计的著名格言:“功能决定形式”,所以首先我们必须要考虑可用性。可用性是交互设计的基本也是重要的指标,它是对可用程度的总体评价,也是从用户角度衡量产品是否有效、易学、安全、高效、好记、的质量使用效果。这种灯具本身表达的设计就是交互设计的基础。

就功能和造型的可用性,我们分别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入手。生理上,亮度对眼睛的刺激和影响是灯具设计必须要考虑的部分;例如夜晚和白天眼睛对光的反应能力会有一些差距,夜晚突然开灯,人会有刺眼这样不舒适的感觉,其实这就是眼球在光适应过程中的一种应激状态。所以说白天的灯未必在夜晚适应。心理上,不同的色彩和材质给使用者带来不同的情感回馈,当然还有不同受众群体的喜好偏差等等。

所以在一款创意灯具设计中,开关总是首先得到重点的关注。例如会有声控、触控或者有符合手指形状的按钮的设计等。把开关这么小的一个瞬间用交互设计的思维观察,给开关赋予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交互模式,令一个简单的开关动作变成一次有意思的操作体验。其次就是光的设计,以往的灯具设计中有许多设计师会在灯光效果上大做文章。设计师会以主观创造的方式为使用者提供光的视觉效果,当然这些灯具也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感官享受,但是这时设计师和使用者就将处在一个相互主从的关系,这样不论对产品研发还是市场的销售,都相对被动。所以将光的变化与使用者的操作行为紧密结合,以引导性的操作方法设计一套让使用者在对光进行调节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这款创意灯具所特有的操控形式。

四、创意灯具设计中的交互思考

其实一切设计的中心都围绕着使用者,怎样让使用者在对一款创意灯具进行最初的操作中产生兴趣?当然我们不仅要把针对受众群体的各种特点的考虑融入在这款创意灯具的设计中去,更需要设计一个良好的、有趣并且丰富的操作行为的体验过程。这就需要设计师认真考虑如何响应使用者的行为模式、以及使用者与操作行为之间的关系,设计不同类型的交互式媒体模块,并赋予其易用、高效和充满美感的交互方式。当设计师做出这些考虑之后,就能让这款创意灯具解决使用者在使用中产生的相应的麻烦,当然这同时也是一种信息反馈的交互方式。所以说交互性的创意灯具,就是让灯具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日常使用中的问题,并让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成为这款灯具的创意点,根据这个创意点设计出相应的交互模式,让使用者在操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享受体验的乐趣。

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考方式;既然使用者是一切设计的核心,那为何不把各种交互模式设定的权利交给使用者?如果我们不仅仅着眼于某一款或者说某一个类型的产品,而是将多种产品有机的整合。使用者可以对灯具各个部件的功能、造型、材料、工艺以及操作方式上自由地进行交叉组合,将选择权利完全的交给消费者,而我们仅提供一个完善交互平台。这样不仅更符合当今标准化、大批量式的生产结构,更能促进各种产业间的结合。因为交互设计本身就诞生在工业设计、传达设计、人机交互、认识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的领域。所以各个学科、产业领域的交叉融合势必会成为创意灯具设计乃至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结语

交互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通过对创意灯具设计中交互设计三要素的分析整合,我们对它们有了比较深入的探索的同时并进行思考。在产品设计中我们不能仅仅把交互设计作为一种概念,而是要让它成为一条设计原则、一种设计常识。特别是在设计创意型产品的时候,一个创意点的完成更需要使用者的参与、体验和反馈。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以更动态的视角来考虑使用者以及他们想驾驭的活动。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时刻了解产业的发展动态,设计的发展趋势,以消费者为根本的做好完全与环境协调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UI交互设计;用户研究;人机界面;用户体验;视觉美观

UI的概念,是人们为解决与机器的交流问题而提出的,如日常生活中的汽车操控界面,最早的收音机操作界面,电视遥控器界面,正在研制的各种更超前、更易用的感应式电子软件操作界面。人们正在经历着图形界面时代,产品操作界面的图形化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好的交互体验使人们一眼就能识别如何操作,能理解操作带来的实际作用。人们对用户体验和界面美观的要求提升得越来越快,这种图形化的界面设计也推动了新的经济时代到来。随着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手机APP的使用迅猛增长,如今各种APP在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上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使用人群也逐渐细化。APP产品琳琅满目,产品经理开发手机APP的使用价值,就必须研究用户界面交互设计,通过用户界面交互设计的研究得出这些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方式。实际上用户界面本身就是一种设计,像其他设计一样需要独特的设计方案。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人们关心的重点是软件的易用性和美观性。如何设计成功的界面,取决于对UI交互设计的理解和对用户体验设计的研究。

一、用户研究,了解用户,弥合差距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描述和感知有部分不是真实的,人们所感知到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期望,人们的描述根据期望提出并通过设计展现出来,人们的过去、现在、将来成为影响感知的三个要素,设计者对于用户也需要从这三个要素上去研究、观察、分析和反馈。现在,移动终端的开发不断创新,如几年前老年智能机的出现、近期儿童智能手表的广泛应用。各个科技公司正在研发更加强大的智能终端系统APP。如2015年底面世的锤子T2手机,锤子科技针对如何教会老年人使用智能触屏手机开发了远程协助功能,这给智能科技手机带来了新的盈利模式。正是出于对用户的不断探究,各种新奇、有用的APP应运而生。互联网公司、手机科技公司、软件公司对新产品的研发要从用户研究做起,要了解透彻用户,要寻找用户使用产品的痛点,然后进行痛点分析,据以进行产品开发或改造。在对用户研究的过程中,准确把握用户经验、使用环境、未来目标,是进行产品研究开发的必要基础。

移动互联网用品专家在分析网络移动终端产品时将用户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专家型用户。这类用户的特点是有强烈的愿望探索新的产品和服务。对于出现的新产品,专家型用户往往迫不及待地花时间探索产品的新功能、新特征。不过,这类用户在总体上占少数。第二类用户可以称为随意性用户。随意性用户可能不喜欢改变,接触全新事物的意愿可能不是太强。第三类用户可以称为主流用户。这类用户往往不会因为产品有某项技术而使用这种产品,他们使用产品的目的是完成某项任务,在情感上更加偏重手机的功能本身,但是他们往往不会花费精力学会所有的功能,在用户中,这类用户所占的比例最大。在研发过程中,设计者应尽量避免只针对专家型用户的需求进行设计,否则设计出来的手机APP可能会使主流用户知难而退。很多软件的开发要以主流用户为主体,设计者在进行用户分析时,可以多观察主流用户的行为习惯,通过用户测试改进手机和网站等,在研发过程中以主流用户为目标用户。总体来说,设计者要解决的UI交互设计的核心问题就是产品对用户使用心理的影响,要将产品设计的核心转移到以用户为中心上来。UI交互设计师或程序员要想设计出好的产品,就要明确目标用户是谁,正确定位用户的使用需要。当然,很多时候用户可能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或者难以清晰表达自己的需要,此时UI交互设计师或程序员就该发挥自身的作用,了解用户的特征、使用能力和使用目的,想办法满足用户的要求。好的UI交互设计应该能够在不影响用户个人目标的情况下,帮助他们达成实际目标。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者能够换位思考,以用户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考虑产品设计。

二、应用视觉设计研究,设计过程

在过去的产品设计过程中,一般是程序员设计交互界面,但程序员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考虑UI交互设计,没有明确的产品设计方向,也没有恰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所以一些电子信息产品的UI交互设计并不成功,甚至影响了产品的有效使用。现在,人们对于用户体验、交互方式的要求与日俱增,产品经理为了解决在信息时代所面临的复杂而独特的问题,对于营销思路方式、视觉设计研究、设计过程越来越重视,逐步提高对用户评价的重视程度,逐步改善产品的交互体验。在创建软件的过程中,战略层、框架层、信息层、用户层、设计层、体验层常常是在压缩成本时最先被考虑的部分。在产品设计的视觉层面,设计过度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希望设计的产品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就需要将产品界面设计得简洁而不简单,如果设计过程和视觉设计思路非常棒,就会大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使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具有更长的生命周期,有利于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使产品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在UI交互设计研究开发过程中,设计师主要是对产品界面的文字、图形、色彩、版式进行研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试错、改善,甚至在投入使用后,还要进行修改、更新。UI交互设计师为了了解用户的使用心理,会在实践中进行用户研究,注重和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多样性,而不局限于运用市场人员通常采用的统计式量化研究方法。在UI交互设计过程中,视觉设计起着掌控大局的作用。随着网络移动终端产品的日益复杂和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用户对产品易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困扰,这时UI交互设计就会发挥联系产品和用户的桥梁作用。UI交互设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每一个新的系统,用户都需要新的适应过程,如果产品界面风格设计变化不定,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麻烦,增加用户的使用难度,甚至会招致用户的厌烦。在界面设计过程中,视觉设计部分也要注意交互的重要性,注重设计风格的统一性。如,APP界面中要有“返回”“后退”“上一页”等按钮,界面上图标的风格要一致,文字或图形不能随意摆放,从而保证用户获得较好的交互体验。UI交互设计对于界面元素的模块化也非常重视,版权信息、导航条、图片等要尽量重复使用,设计过程应尽量简洁,将元素缩减到最少或者排列到最合理的位置。

三、交互细节研究测试,说服沟通

交互设计侧重的是交互式系统的开发。UI交互设计研究以技术为重心,强调的是设计技巧。这种设计技巧通常着眼于呈现内容时的视觉美感,即对界面的视觉美化和包装。视觉美感是设计师通过对界面中图形、文字的编排展现的,体现的是技术性,强调的是平台相关的范式。UI交互设计师是连接程序员和用户的有效桥梁。在设计过程中,UI交互设计师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重点是系统的易用性。UI交互设计师要明确并不是每位用户都能非常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一些工具栏的图标对于初次接触网络移动终端产品的群体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图标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交互细节研究测试过程中,最好可以让不同的用户从首页开始操作体验,不要给用户任何操作提示和帮助,设计者观察用户使用的熟练程度,记录并查找软件的所有缺陷,加以改进。UI交互设计考虑的第二个重点就是流程简便。交互的核心在于用户和产品的对话,即用户和系统与服务的对话,交互设计是为了让产品产生更大的使用价值,展现出能够引起目标用户共鸣的良好设计,使用户更加简便地解决复杂问题,最终增进用户的愉快体验。UI交互设计对人有直接的影响,理解了这一点,就能为整个设计过程注入独特的、人性化的一面,从而将设计的重心从技术工艺转移到人。只有以人为中心,研发的产品才能更好地为人所用,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UI交互设计的精髓在于:设计应该以用户为中心,说服沟通。真正理解用户需求的唯一途径,即与用户进行实际的互动。理解用户的过程就是尝试了解他们的所思、所说和所做的过程,设计师由此创造可用、有用和令人向往的UI交互设计作品。

四、结语

UI交互设计师尝试在独立的组件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视觉表达,以期了解它们背后的关系。创建这些可视化表达的终极目标是获得深入的理解。设计师用新奇的方式对各种想法进行分析、重构,对想法之间抽象的、有意义的关联获得深入的理解,这种理解会被应用到系统、服务或人工制品的开发过程中。在UI交互设计过程中,沟通是设计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做好沟通是UI交互设计的前提。产品的设计要注重为用户着想,人性化设计是项目成功的保证。我们周围充满各种各样的APP产品,好的UI交互设计能给用户带来愉悦感,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使产品突出、耀眼、深入人心。优秀的UI交互设计给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带来非常好的体验,UI交互设计的工具和手段不仅可以用来开发产品,还能被借鉴以解决社会问题。先超越风格之设计,进而提升到深远的世界之大设计,是UI交互设计师不断探索研究之本。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网络和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产品越来越多,交互设计理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交互的体验也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将交互设计理念融入工业设计领域,如何使产品、人和服务之间创造和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出优秀的产品,是设计人员应该刻苦钻研的新课题。

1 交互设计的概念

交互设计,又称互动设计,是定义、设计人造系统的行为的设计领域。简单地说,交互设计是人工制品、环境和系统的行为,以及传达这种行为的外形元素的设计和定义。不像传统的设计科学,只关注设计的形式,交互设计首先旨在规划和描述事物的行为方式。交互设计有利于使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获得愉悦感,这是一门交叉学科,比较注重使用者、介质以及过程。使用者是指用户,用户在交互设计中占有主导地位,介质主要是指可以作为交互行为的产品,比如手机、电视等;过程是指用户为了提升体验感而施加其他行为的过程。交互设计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中,需要做好对使用者、介质以及过程三要素的分析,提高产品的服务质量。

2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目标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设计人员应合理应用交互设计理念,保证工业产品满足用户体验以及可用性的目标。用户体验主要是指在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时,应投入更多的情感以及趣味性,还要加强人性化设计,对用户体验的感受进行客观的评判,使产品蕴含更多的情感体验,保证用户体验效果的最佳性。可用性主要是指提高产品的可用性,降低使用的难度,保证产品功能的有效发挥,这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认知效率。

2.1 用户体验目标

用户体验的目标主要是指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让客户感觉非常满意,这种满意不仅仅是对产品功能的满意,还包括在使用产品后,心里有非常愉悦的感觉。设计人员应该多关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真正设计出消费者的理想产品。只有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产品才能获得长久消费者的青睐,从一定意义上说,交互设计不仅激发了创造者的灵感,也促进了工业领域的发展。

2.2 可用性目标

可用性即普遍可用性,这就要求设计的产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即使是老人或者小孩都能很快学会使用方法。设计出的任何产品,都是为了人们生活得更加方便,如果操作复杂,则违背了初衷。当今背景下,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交互设计的理念就是方便大众。因此,交互理念的产品肯定能被大多数人使用,而且必定简单易学,这样的产品才能走得更加长久。

3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

3.1 人机交互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交互设计的理解更加独特,对交互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人们只是要求机器的实用性,现在,使用机器过程中的感官和心理感受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机器与人的和谐统一,将会创造更加完美的生活。

3.2 触觉交互

触觉交互是一种新的交互方式,用户可以得到更加直观的体验,它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设计智能手机的过程中,要强调手机的智能化,触屏的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苹果公司在引进触屏技术后,添加了“多点触摸”这一应用,这项技术十分高端,能够满足广大用户体验的要求。结合放大的功能,能够放大用户的手势,使得人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变成可能。智能化的手机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所以苹果手机刚刚推出,人们就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其对移动通信行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电脑应用方面,触屏也取代了以前的键盘模式,人机交互的模式变化也非常大。交互技术在手机和电脑领域的应用,指出了该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应用触觉交互技术,可以使用户有更好的体验感,促进工业领域更好的发展。

3.3 虚拟现实交互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来抒绪,电子虚拟网络应运而生,很多人会利用虚拟技术创造空间来养植物或者饲养宠物,这大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层面的需求。在这样的条件下,虚拟现实交互产生了,它可以把多媒体和感应机械等技术联系在一起,能够在虚拟的空间中,实现感官的结合。在虚拟的空间中,人们能够将现实的事物和虚拟的事物联系起来,由此产生不同的感受和经历。微软公司创造出了3D追踪软件,通过声音来控制游戏,甚至一些先进软件,通过手势也能够直接玩游戏,这样会让用户有置身其中的感觉。相比以前那种手动按键操作,其增加了用户玩游戏的,也增加了便利性,使越来越多的用户更加喜欢这类游戏。

4 交互设计的应用前景

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中,交互设计也在不断完善,它可以实现产品的更新,使工业行业更好地发展。在我国很多知名的企业当中,应用交互设计的人群不断扩大,并且产品的功能也逐渐增多了,用户体验大大提升,产品的效率也不断提高,能够保证工业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工业化技术一直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工业产品的功能和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设计人员应该不断完善交互设计的理念,设计出更好的产品。此外,工业企业还应该重视加快产品更新的速度,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外,由于交互设计下的产品开发与创新将作为服务目标,所以,未来产品发展和创新方向也会以人性化为主。同时,在设计领域中,也会逐渐应用到物联网、计算机互联网和航空航天等技术领域中。因此,交互设计在未来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将以人文与科技相结合的方向为目标。作为产品更新的主要手段,交互设计在应用于工业设计或其他领域中,更能贴近人们的生活。

5 结语

交互设计是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旨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交互设计不仅要做到产品的实用性,还要满足顾客心理层面的需求。所以,从事此类设计工作的人员相较一般的设计人员更加不易。交互设计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将来必定发展得更加先进,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康辉,毛惠志.基于感性工学下的数字化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

[2] 牛东方,谢里阳,邓明,钟莹.产品交互设计中的视觉形态认知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13(06).

篇10

①当你的Boss需要做个产品时,它首先必须是可实现的,这也是为什么核心程序员架构师的待遇普遍较高的原因,因为他们是生产力。那么成功的产品首先要具备–可实现模型。

②产品做出来干什么?“方便用户,让用户玩的爽?”当然不是,产品的终极目标是盈利,你的领导也只关心这个。怎么才能盈利,而且是可持续的盈利。这需要具备第二个要素–业务模型。

③有了实现模型和业务模型产品就成功了吗?以前是,但如今时代不同了,大多数的应用已经不存在技术难题,在这个企业不缺系统,互联网不缺产品而用户不懂技术的时刻,你靠什么赢得用户?强大的运营队伍也只能推动一个峰值,最根本的还是需要产品的第三个要素–使用者模型,使用者模型像水一样,可以成就一个产品,让产品走的更远,也可以毁掉一个优秀业务模型的产品。

2.怎么去完善使用者模型?

①我们先看看传统的开发流程:立项编程测试美化

这样的做出来的产品大都数偏向程序员思维的实现模型或营销策划的业务模型,设计也就是加点图标上些颜色(举个例子:环球资源,大家可以点开下眼界),基本上不存在用户模型的概念。

②为了完善用户模型的问题,现在绝大都数公司的开发流程做出了改进,基本上基于这样的流程:立项需求分析设计编程测试

这样的流程提高了对需求分析人员和设计师的能力要求,这样的组合必须在实现模型的前提下将业务模型和使用者模型进行一个高度融合。那么问题来了:

假设设计师只具备视觉设计能力

大都数从事互联网产品界面设计的都是美术类出身,对业务的理解程度都要弱于表现需求,基本上是基于产品人员的线框图制作视觉稿,根本无法推动页面结构的优化。那么出来的成品还是偏向于业务需求。遇到综合型的产品经理还好,遇到业务性的产品经理就只能让蠢事继续下去了。举个例子:一些转化率低,跳出率高的页面,产品经理会觉得主要原因是设计稿气氛不够,按钮不够大。而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设计师基于他的线框制作的视觉稿,目标导向和行为召唤都不够。

假设设计师具备产品策划和视觉表现能力

这样的设计师也大量的存在,但发现与产品的沟通上效率很低,会出现以下的问题:

1.沟通困难; 2.修改成本高;3.无法估算完成时间;4.无法说服对方;5.项目时间不允许。

3.解决方案–UCD理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UCD的理念开始逐步被大家接受和认可,其中最具有驱动方案的职位–交互设计就是顺着这样的大环境被独立出来。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各大互联网公司UED的主要组织结构:

相比之前的流程,多出了用户研究和交互设计的职位,而这两个职位对产品概念到实现的过程起着主要的驱动作用。

4.交互设计如何开展和融入开发流程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之前流程上遇到的两个问题:1.使用者模型不完善;2.沟通障碍

使用者模型不完善 ;

如何改善使用者模型,需要经历两个过程:

①业务模型框架化

在产品的概念阶段时期,交互设计师需要基关注用户界面和整体结构,这个过程被称作“框架设计”,框架设计就是一种基于用户目标的导航架构和流程设计。这个阶段交互的产出物主要有导航架构图,流程图和低保真线框图。

上述的产出物都需要和产品经理反复确认,以保证业务模型的完整。

②.框架界面化

在定义完功能模块的页面结构和流程后,交互设计师还需要设计规划使用者的操作,这些包括页面元素的主次关系,小部件的处理,元素的组织,界面的引导等等。这个阶段交互设计师需要提供原型demo:

原型demo 是一个过程,主要用于具象的表达业务需求和定义界面模型,是一种目标导向的设计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多次迭代的,是提炼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有了这个过程,我们之前所讲的完善使用者模型才能够得到解决,用户体验设计的理念才可以真正得到实施。

沟通障碍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各个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存在着障碍,而产生交互职位之后,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①产品与设计的沟通

在框架阶段,交互设计师利用信息架构图和流程图能够将业务需求确定下来。

在框架界面化阶段,对于用户的操作和界面元素也能够用原型demo表达出来,而且修改成本低,可以快速的迭代。

②产品、设计与开发、测试的沟通

篇11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161-01

在信息时代下,网络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捷,在同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更需要注重用户的精神需求,让用户在享受网络技术便捷性的同时,通过数字化的交互过程使用户心理上也得到满足,因此,产品的交互设计应运而生。

一、交互式产品的意义

从工业设计的角度讲,产品可分为技术驱动与用户驱动两个主要类别:技术驱动产品的特征为技术,用户需要对产品的技术性能产生兴趣;用户驱动产品的特征是与用户交互,用户更加注重产品的外观、性能、体验等。由于用户驱动产品的特征是用户交互,所以,这类产品也可以称之为交互式产品,如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电话、相机、家具、办公用品等,都属于交互式产品。

二、信息时代下产品交互设计的需求

在信息时代下,对产品进行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造物过程,需要融入美感与艺术感。工业产品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生活需求,而纵观产品的设计发展史,所有的产品设计无一不是为了解决工业技术与人类文化艺术之间的问题而产生,这也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合理规划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的产品设计也在发生着变化,产品设计已经从原来的物化形态设计逐渐发展成为“非物质”产品设计,交互便是一种人与产品之间实现功能性满足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很多高科技产品中,功能太过复杂、操作太多繁琐,造成了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沟通障碍。所以,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愉悦感,这种愉悦并不能单纯的依靠产品外观来实现,更多的是通过人与产品之间的交互体验产生的。用户在判断一个产品是否符合其使用要求的过程中,更重视感觉上的刺激,着也表示在设计产品时不能仅仅依靠物理外观来取悦用户,交互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要素。

三、信息时代下交互产品的设计体现

(一)技术方面的体现

技术方面,就是指交互产品的功能。交互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市场中流通,为了充分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需要交互产品具备一定的功能,只有交互产品所具备的功能能够满足消费者某一方面的要求,消费者才会产生购买的意愿。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此背景下,产品造型结构设计的要求就需要通过功能来体现,当设计出来的交互产品不具备功能时,这项设计就是失败的设计,产品也无任何的存在价值。基于此,在进行交互设计时,为了保证产品的功能,必然要应用多项相关的科学技术,而这就是交互设计过程中,技术方面的体现。

(二)感觉方面的体现

感觉,包含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通过感觉的作用,帮助消费者认知交互设计出来的产品,在感觉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终体现出交互设计的目的。在视觉方面,对于一个设计完成的产品来说,消费者最先通过视觉对其进行感知,比如产品的外形、色彩等,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操控和识别也是通过视觉来完成,在进行交互实际时,重视视觉的一大主要体现就是在大众共识的基础上充分的考虑地域和文化差异;在听觉方面,这也是交互设计体现的重点,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来缓解消费者的视觉负担,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缓解视觉疲劳,降低误操作的可能性,通过声音,用户准确的获知某种信息,或者收到某种提示,提升了操作的准确性;在触觉方面,是指消费者通过接触交互产品,来感知交互产品的功能,通过交互设计,使得产品所具备的触觉功能更加的完善,比如智能手机,通过触屏操作,完成人与手机之间的信息传递;在嗅觉(味觉)方面,信息时代背景下,嗅觉(味觉)也被交互设计师充分的重视,此种感觉的应用更多的是在食品相关的交互设计中体现出来。

四、结论

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用户对产品设计过程的参与程度更大,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扩大,用户不仅能够参与产品设计过程,还能够直接与产品开发者实现沟通,开发者可以通过用户的反馈实现产品的快速改进与换代,这在传统产品设计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信息时代,用户不仅仅是产品的消费者,还是产品的贡献者与设计者,未来的产品会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篇12

交互设计则是在人与产品、服务或系统之间创建一系列对话。交互设计师需要首先进行用户研究,做出精确的用户画像,并从可用性、易用性及心理满足程度等方面来评估设计的质量。

2.交互设计与需求的关系

首先理解设计的内因是什么,其实设计的最基本动因是源自于人类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类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哲学是这样解释的:“物质需求是指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有关的需求,对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精神需求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包括对知识的需求,对文化的需求,对审美与道德的需求等。”

而交互设计的范畴不仅仅影响到我们的物质领域,更深入到我们的精神领域。突出的表现是在互联网领域,基本的适用需求远远不是交互设计的目标,满足用户在浩如烟海的数据海洋中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设计与需求的关系:需求是设计的起因,设计是需求的满足过程,两者互相关联,密不可分。交互设计所探讨的则是如何在人与电脑之间设计出一种互动的架构,让使用者能有效率的操作器械与硬件设备互动。

2.1 需求是设计的起因

如果说人类需求是设计的内在动因,是一切设计的基础,那么设计就很大程度上依赖需求的存在与发展的水平,并且能够根据需求的多元化来准确地判定一个设计的完整流程。交互设计有四种基本方法,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以流程为中心的设计,系统设计和天才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CD),简单的说,就是在进行产品及系统设计、研发、维护时以用户的需求和用户的感受为出发点,围绕用户的基本需求为核心进行产品设计、系统开发,而不是让用户被动的去学习及适应产品。不管产品的使用过程、信息的基本架构还是人机互动的方式与流程,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都时刻围绕用户的使用习惯与用户对产品的基本需求。

反过来,只有通过基本的交互设计,人类的需求才能够得到相当的实现与满足,设计的内容越是人性化,人类可继续发展的需求被挖掘的可能性就大。

但同时,相反的情况也经常出现,我们有时不得不承受自己周边各种不好的交互设计的折磨,大量的交互设计的问题正待解决,例如,当你:在使用杂货店的自助售货设备购买时耗费了半个多小时一无所获。当汽车无法启动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在等公共汽车时,不知道下一班车何时会到。

因此,需求的就是交互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与基本适用要素,交互设计就是保持与挖掘需求的重要前提。

2.2 交互设计是人类需求得到实现的重要过程

交互设计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得到一定实现的外在表现形式。几乎每一个交互设计活动,都会在它满足一定基本的需求之后,又会挖掘出新的需求。比如,以摩尔系数发展的电子产品设计,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人类对产品新的功能的需求,移动电话刚刚出现的时候,仅仅能够拨打接听电话,随着即时通讯的发展,可以接收各类短信息。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意识的提高,网络浏览以及与人即时沟通成了刚性需求,手机从形状操作系统上都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一切的推动因素,都是在它满足一定范围的需求之后被新的需求所游离出来。

3.实践是检验交互设计是否适用的重要标准

“马克主义实践观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依据”。交互设计同样离不开的实践观,交互设计师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互动设计是否适用于易用。

一件好的交互设计作品离不开以下过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