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8:45: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对档案管理的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第一,随着技工院校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逐渐上升,在编人员已经无法满足教学和管理的工作需要。在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之前,很难通过增加编制的途径为学院解决问题,因此,聘用编外人员的方法成了解决燃眉之急的最佳方案。
第二,因为学院需要不同种类的人员,编外聘用人员的组成复杂,流动性强,管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对于他们的人事档案,学院大多采取自管或由当地机构保管的方式。
二、机构保管编外人员档案情况的分析
第一,新生成的档案材料不能及时归档。编外人员的具体管理在用人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却在机构,因此他们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状况、奖励处罚以及后续学历等材料不能及时传递给机构,给档案的完整性带来了严重问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与编外聘用人员之间没有人事关系,往往会忽略他们人事档案的生成。
第二,C构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薄弱。部分机构建立和健全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但大部分没有真正落实;不少机构在档案归档、检查核对、转递、保密等管理环节缺少规范。
第三,机构缺少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机构的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性差、流动频繁,缺少相应业务的培训学习,知识更新慢。
第四,机构档案室设施落后,缺少现代化管理手段。大多机构为节省资金,办公场所、设施陈旧,难以保证档案室的通风、采光、保湿、防虫等多方面的要求。有的机构还停留在手工操作上,没有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第五,人员流动频繁,档案转递不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员思想意识不断开放,流动性日趋频繁。有些单位为了留住技术人员,对其档案的转递设置重重障碍;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或是辞职人员,档案无处接收;一些三资企业,以无权档案为由,拒绝接收档案;有些单位或机构在转递档案时,非常随便,甚至非常不严肃地采用由本人携带的形式,造成档案材料丢失、不全或档案遗失。
三、如何做好技工院校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第一,机构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档案制作是一项非常严肃、重要的工作,机构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深入研究,建立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照章办事。
第二,实行现代化信息管理,提高档案的信息化程度。机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时要进行电子管理,建立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在查找档案信息时尽量通过电脑,不需要实际打开档案就可以查阅档案信息,既节省了时间,又保护了档案。
第三,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为档案使用提供服务。人事档案信息是技工院校选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是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目前,在机构众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只有端正服务态度,把工作做实、做细,才能博得流动人员和用人单位的信任,才能为技工院校推荐真正优秀的教育人才,最终自身得到发展。
第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机构中管理档案的人员应当通过业务部门的专项培训,经过严格的考核,持证上岗。机构要选拔、引进高素质的档案人才,同时也应注重对现有档案人员的后续培训。通过不断转变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不断提升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一、当前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低
企业档案工作对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许多企业长期以来重“藏”轻“用”,对档案利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乏广泛的宣传,因此使企业员工对档案利用效益知之甚少。由于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借阅、保密等制度不够健全;有的虽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却流于形式执行不严。如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文件资料堆积如山,整理不及时;档案资料收集不全,丢失严重;借出的档案不履行借阅手续,有借无还时而有之,时间一长档案资料就不知去向;还有些人借此机会在档案资料上做文章,私自涂改文字或数据用来作自己有利的证据,这样严重损害了企业档案的真实性和利用价值。
(三)档案硬件投入及经费不足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管理中广泛运用,管理手段不断进步。而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企业较少,基本还采用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企业档案室建设不标准、不规范,档案柜陈旧老化,档案保管条件简陋。
(四)档案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目前企业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与时展的要求悬殊较大。表现为档案专业出身的人员较少,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普遍偏低,现代科学知识贫乏,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较少,这些情况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档案事业发展,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影响档案管理水平。
二、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认识
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做好企业档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明确档案工作是各级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档案工作,努力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建设法规制度完备、管理体制科学、基础设施健全、信息化技术普及、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企业档案管理体系。
(二)规范企业档案管理机制,强化工作责任
建立科学的企业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手段的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明确职能,将各个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统一管理,使档案管理与企业工作同步考核、同步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是开展企业档案工作者继续教育的关键和保证。首先,要建立和健全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如登记、统计、考核、评估、奖励制度;其次,要建立继续教育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约束和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者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主动地参加定期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
1.加强管理意识。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有涉猎广博的专业知识,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
2.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以前,档案材料的形成从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到定稿打印、传阅、整理、归档都是以手工抄写为主。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可以系统地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汇集统计等工作,使文件的形成、运行、转换等各个环节与自动化办公衔接起来,这种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操作管理技术,都迫切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去掌握和运用。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工作者的必然方向。所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边学习边操作,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特别要注重计算机知识、信息文化的学习掌握上,努力使自己具备信息知识和网络文化的综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3.利用现代化技术,整理档案。档案汇集着大量的指示,也记载着丰富的信息,成为一种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档案的整理工作繁琐,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而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人工立卷时,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件进行分类,尽管都仿照统一的标准,但因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对同一个文件有不同的分类,因此不可避免的产生分类不准的现象,影响案卷的质量,给利用工作带来不便。而利用计算机模拟人工立卷,然后按类别将属于条目的内容打印出来,作为以前的那种以“卷”为单位时案卷目录这一检索工具的替代物,也可按文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打印,既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文件归档工作中的影响,又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减少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三、发挥专职档案人员的创新主体作用
1、专职档案人员应当重视观念更新
专职档案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改变档案工作局面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的今天,随着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减少,工作量的增加,档案工作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专职档案人员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重新定位,要一改守摊看点、仓库保管员的形象,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同时,不妨多一些敏捷和睿智,多一些胆魄与果断,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摒弃“皇帝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主动找婆家、找市场,让档案创造出更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工作的清苦是人所皆知的,不怕清苦是档案工作者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当今社会,档案工作者一方面要耐得住清苦,继续踏踏实实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档案工作者的开拓与创新,使档案工作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发展档案事业。
2、专职档案人员应当练就过硬的业务技能
档案工作既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又是一项管理服务性工作。这就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专职档案人员,既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出现的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方式,给专职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专职档案人员首先要适应新形势,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善于提出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勇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其次,专职档案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在务实基础上促进创新,努力使专职档案人员成为一名掌握科学的、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的档案工作人才。
3、专职档案人员应当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办公条件的完善,在我国交通系统各项工作和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大量声像档案,这些档案是交通行业的重大历史写照,是全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交通系统声像档案实际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归档不完整、保管条件差、管理混乱等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以及利用率,如何更好的保护好、利用好、管理好这些生动形象的特殊载体档案已成为当前交通系统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交通系统声像档案管理中的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
1 交通系统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存在问题
根据工作实践,我们发现在交通系统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交通系统声像档案采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员为各业务部门的兼职人员,采录技术较低,工作时间较短,还有一些声像档案信息采集人员在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档案就是上级来文或红头文件,没有对公务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影像、录音等信息的保存给予重视,另外,为了个人或部门内部的方便,一些工作人员没有将声像档案移交到档案室统一保存,特别是随着人员的变动和机构的调整,造成大量声像档案的管理失控或流失,对档案的利用和保护带来了不利影响。第二,从整体上看,交通系统对声像档案管理设备和系统的资金投入还是比较大的,但是由于一些单位没有制定基于声像档案管理的制度和使用要求,管理较混乱,导致大量设备被闲置、没有专人会用、设备存于个人或部门内部、设备使用人员不明确等现象普遍存在,设备添置多、利用率少,不利于交通系统声像档案收集和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总之,声像档案管理工作明显滞后于其他门类的档案管理,在管理意识、管理制度以及保存条件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2 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2.1 树立声像档案信息资源观意识
从信息资源角度来看,交通系统中形成的声像档案是最真实、最可靠也最权威的原生信息,其具备以文字为载体的档案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是交通事业单位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信息与纸质的文书、科技档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档案资源体系,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历史和现实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声像档案信息资源观意识,实行统一管理,做到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形成工作协调一致的交通系统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网络。
2.2 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
要想改变交通系统当前声像档案管理工作混乱的局面,就必须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来实现对该项工作的规范。各个立档单位都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声像信息从产生、收集、归档、保存到移交档案室的统一管理,防止信息的分散或流失,杜绝将声像档案归为个人和部门内部所有。明确规定声像档案的日常保管和借阅利用,对于那些永久保存的档案,应定期向交通主管部门或专业档案馆移交,与此同时,明确责任,制定并落实各项配套措施,做到依法管理,有章可循,使声像档案管理工作逐渐成为一项自觉的行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档案利用率和完整性。
2.3 采取切实有效的前端控制方法
前端控制是交通系统声像档案管理的基础。首先,针对当前声像档案管理现状,交通行业档案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将声像档案管理纳入档案目标管理和年度执法检查中。针对不同单位的工作现状,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指导,疏通收集渠道,全面提升整体水平,比如对于那些在人员、设备和管理方面都比较规范的单位,要巩固提高,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而相反的则应在依法管理和规章建制上下功夫;比如对于本单位或部门的一般档案,要及时移交到上级主管部门或专业部门,对于重点部门或科室产生的比较集中的声像档案应强化收集,及时沟通。另外,人是做好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在人员方面,应选派有工作经验和高度工作责任心、懂拍摄的人员担任信息采录人员,提高声像档案工作的专业水平;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声像信息采录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提高声像档案人员的归档意识,将散存于个人和部门内部的资料收集起来,使档案人员逐渐学会自觉行动,为交通系统声像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4 加强声像档案编研
交通行业各个单位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声像档案价值的认识,努力转变观念,使声像档案的编撰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善于依托档案馆藏资源优势,尽量编撰出能够突出交通系统特色的文献资源,提高档案工作知名度。档案编研工作要由单一型的低层次开发逐步向多元化的高水平发展,充分利用先进设备和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信息开发的有效性和实时性,最大限度缩短信息加工时间,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打破传统的“关门编研”现状,为各个工作中心和部门提供生动形象的声像资料,使声像档案宣传更具生命力和活力。
3 结束语
做好交通系统的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档案管理部门的事,还是各个立档单位和全社会的事,我们必须对该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树立声像档案信息资源观意识,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采取可行前端控制方法,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将声像档案保管好、利用好,管理好,使声像档案的价值在交通系统中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高校档案是学校在从事基建、科研、人事、教学、资产、党政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原始材料,它不仅作为各项工作的查考凭证,保证了高校运行的延续性,而且能为高校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今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招生规模连续数年大幅度扩充,办学指导方针由“扩规模”转为“抓质量”,在这一趋势下,高等教育学校为了提高办学质量的任务,在管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构改革等方面均要实行大规模的改革。这些变化无疑会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高校各职能不断深化和提升的今天,如何推进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有效保障和必然要求。
一、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几点问题
1、档案工作受重视程度偏低
目前在国内高校的教师群体中,大多数认为档案管理只不过是收集、整理、保存一些已经成为历史的资料,抓好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在短时期内见到成果,没什么实在意义,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面窄;领导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工作缺乏必要的关心和支持,导致教师平时也不注意收集、保存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原始资料,致使一些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档案流失;档案管理部门相比于其他行政部门、科研部门,没有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被认为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部门。
2、 基础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手段落后
物质基础是完善档案管理必不可少的前提,现代化的管理工作,无论是软硬件的设备购置,还是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都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但目前,很多高校对档案投入经费不足,缺乏安全保存档案的专门库房,没有配备防火、防盗、防虫的必要措施,这一相对滞后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一方面致使档案建设中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另一方面也致使档案管理人员在查阅档案时,用手工查找,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档案现代化管理举步维艰。
3、 档案管理工作体系不健全,管理模式陈旧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职责规范、系统的考核流程,在法制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方面严重滞后;档案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归档的档案意识,经常随意存放、草率处理,导致原始材料不可挽回;档案的交接手续不严密,如在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或调动工作时,未能按要求严格执行交接程序,导致了档案数量、材料等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
4、 档案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某些高校职能部门工作手段老套单一,不充分调取利用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而依旧采用传统方法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5、档案专业人才稀缺、素质不高,工作队伍稳定性差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属于兼职性质,没有受过专业档案管理的培训,专业技能低,职业素养不高;职称、待遇、工作时间等与其他行政部门相比偏低,致使档案管理人员不安于本职工作,很多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更是频繁的更换,档案管理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管理队伍不稳定,为高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增添了难度。
二、 加强高校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的建议
1、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发展规划,完善档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高校管理者要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重视程度,在制定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中,将档案工作纳入领导管理议程,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同时为了避免在具体工作中出现无章可循、草率行事的情况,需健全和完善档案工作的各项制度,并且为档案部门提高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档案工作向着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推进。
2、 加大基础建设经费投入力度,推动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手段
提高档案馆的硬件设备,购买专门保存档案的库房,增添防火、防盗、防有害生物的必要措施,随着信息数字化的迅猛发展,档案储存的载体也有传统的纸质转为了各种载体,如声像、图文影像等,因此,高校要配备相应的图文影像扫描设备、存储器、数码摄像机等硬件建设和规范化的档案信息系统软件设施;借鉴当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用数字工具完成高校档案管理信息数字化,真正实现高效率、高精准、低成本的档案信息化管理。
3、 规范管理工作体系,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制定高校档案管理的职责规范、系统的考核流程,可以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由校级领导带头组成一个档案工作小组,各部门设立档案联络员,及时收集应归档的资料,各部门形成的档案定期移交到学校档案室集中管理,防止分散管理出现的弊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建档定级到责任追究都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明确规定因档案人员因失职而造成档案的流失或损坏的相关惩罚,完善档案激励机制;引进竞争机制,推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开拓档案工作充满活力、创新的新局面。
4、 开发高校档案资料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利用价值
高校管理者做决策时,应该参考借鉴档案资料,实现高校事业科学有序地发展,如教务管理部门依据“课时两”“学生评教成绩”等资料,准确评估新进教师的教学情况,为学校教师的合理安排提供有力依据;再如,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可依据学生档案、基建档案,评估招生规模扩大的程度。
5、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推进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通过提高现有档案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稳定人才队伍;在职称晋升工作中,加大档案管理中、高层人员的比例,可以吸引更多高学历的人才加入档案管理队伍之中;定期举办档案管理人员的交流会,分享心得,一方面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使从业人员有了工作的热情以及组织的归属感。二是引入培训计划,定期为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方面技能的培训,使管理队伍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业务技能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档案工作效率。三是引进具有档案学历的毕业生,他们有专业的档案管理技能,对档案学科前沿、发展方向有敏锐的触觉,易接受新事物,改善落后的管理模式。四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忠于祖国、爱岗敬业、讲道德、守纪律、不计较个人利益,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刻苦专研,为高校档案工作作出贡献。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只有不断创新,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科学化、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建设,才能更好的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参考资料:
[1]靳婷,穆维新.现代通信交换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劳文微.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姚仲敏,陈国通.程控交换原理与软硬件设计,2003.
[4]高强,李峭,费礼.现代数字通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许珍花.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创新之路[J].高教高职研究,2010,(31).
[6]莫丽彬.高校教学档案的利用现状及思考[J].学校档案建设,2010,(2).
[7]杨萍.浅谈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学研究,2011,(3).
[8]吕游.对高校档案工作系统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信息技术,2011,(3).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家对医院建设的重视也不断加强,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投入不断增多。在医院的检查维修工作中,基建档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管理好医院的基建档案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近年来我国医院在基建档案管理上存在着不少的不足和问题,影响了医院的工作,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成为了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此进行讨论。
1.基建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档案不仅是一种信息资源,也是一种看不见的无形财富。在领导做出重大决策时,档案可提供相应的参考和依据,可以反映其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对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医院基建档案是医院建设活动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
其记载着基建项目在建设、改建、维修、使用过程和结果的技术状态。基建档案管理的关键是及时收集基建项目开工前到竣工交付后的各种报批文件、合同协议、洽商变更等各种各类的资料。由于医院基建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环节多、内外协作关系复杂的特点,因而形成的档案具有多种载体、档案数量多、保存价值高等特点。
1.2基建档案能真实反应医院项目的建设质量
医院的基建档案的本质是通过文字和图片、声像记载医院建设的全过程,它从静态上反应了整个建筑物的变化发展,为医院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能真实地反应医院在施工的不同阶段、隐蔽部位的施工情况,展示工程的真实面貌和施工质量。
1.3医院基建档案对医院的建设和维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时间越久,完整、系统的基建档案在医院后期建设中的参考价值越明显。基建档案记载了大量医院建设基本信息,包括各类建筑结构、地上及地下各种管线的规划、设计、招标、维护等详细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基建人员或调离或退休,大楼内的水、电、暖通等设施的消防检修、新设备安装、空间改造等后续工程,完全依赖早期形成的基建档案。
2.当前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由于部分单位领导只重视工程建设,对基建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相关单位没有及时制定档案管理方面的制度,没有能够按要求归档立卷,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
2.1缺乏建档意识
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家发改委联合的《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验收办法》规定,项目档案验收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未经项目档案验收或项目档案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进行或通过整个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的竣工验收。但是很多医院院长和基建管理人员不知道也不清楚此项规定,医院建设中重进度、轻资料的现象非常普遍。
2.2缺乏建立档案管理机制
很多医院档案管理的专门机构不健全,基建档案更是被忽略。大部分医院工程指挥部或筹建办公室都不配备专职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对基建档案也没有考核和检查,没有交接制度,缺乏有效整理。
2.3及时、完整归档不够
由于大型医院建设周期长、资料多,工艺复杂,很多建设资料不同程度掌握在不同人的手里。工程人员不了解档案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工作程序,缺乏工程档案管理的实践能力,使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都不及时和不规范。
2.4缺乏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
医院工程指挥部或筹建办公室大都在工地现场,用房紧张,条件简陋,很多基建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堆放在办公室里,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的橱柜和工具,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缺乏硬件保存的介质,档案的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时,由于基建工程和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工程人员和档案人员往往互相不了解各自专业和技术知识、工作程序,给基建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带来困难。
3.新形势下做好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途径
3.1领导重视是做好医院基建档案管理的关键
医院领导要加强档案管理意识,认识到基建档案管理对医院基础性管理工作的深远影响,要进一步强化档案形成者的档案管理意识。如有档案失真、散失、遗漏、损毁的,就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档案管理工作要实现四个纳入:纳入医院计划和规划;纳入医院管理制度;纳入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纳入有关干部的年终目标考核内容。
3.2建立健全队伍和制度是做好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
基建档案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今后的维修、改造和扩建能否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建立一支有责任心、事业心,对医院历史负责的专兼职档案管理干部队伍,需要制定健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一系列制度,严格档案登记手续,对于借出的图纸、设备资料要及时回收入库,防止长时间散落到个人手中。医院基建档案必须及时归档,认真整理,克服对档案资料管理分散等不良习惯。
3.3选择正确的档案收集方式是确保基建档案完整性、系统性的根本
医院从提出工程项目建议书之初,就应安排档案人员参与项目的调研论证、可行性分析等活动,使其能预先对该项工程的内容、进度等有所了解,从而做到通盘考虑、提前制定档案工作计划。周期短的项目其档案收集工作一般在工程项目结束以后就立即归档,不按年度归档,这样便于安排工作和保证归档材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周期长的项目应采取分阶段归档的方法,将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收集工作,可采取某一项工作处理完毕,就随时归档的方法;第二阶段的收集工作,可采取分单元的方法,即一个单元施工完毕后即收集该单元的档案资料,这样做便于档案部门在做归档审查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补救措施,从而减少文件图纸的遗失;第三阶段的收集工作,档案人员要注意对全部案卷的质量严格审查把关,不合格的责令施工单位完善,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4提高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档案工作既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又是一项管理服务性工作,这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档案人员既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因此,现代医院管理中,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熟悉基建专业知识,掌握文档管理和网络应用的技能。通过参加有关基建档案知识的学习,掌握基建档案的归档和管理方法,奠定理论基础,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科学管理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基建档案使医院建筑建设活动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反映了医院建筑的质量,对医院建筑维修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新时期领导要重视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设,建立起合格的管理队伍和管理制度,选择正确的档案收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做好医院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 [科]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内部体制进行深刻的改革,医院档案管理也要适应新医改的政策,改进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给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新医改政策,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改进工作,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医院要适应新医改背景下的改革,就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经营状况的发展和改进有重要的作用,是医院运营发展的重要记录,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改进档案管理工作方法,能够使医院更加适应新医改的发展和革新,保证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顺利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受重视程度与其它工作存在差异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与其它工作存在差异。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现今的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也缺少相关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关档案在收集、整理和存档过程中经常出现存放不当、遗失、损坏等现象,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也使医院档案的利用率下降。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的经营模式是医院改革中的重点,但是医院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的重要性,投入资金不足,在新医改中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程度较低,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又缺乏严格的工作程序,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从而使档案管理质量低下,医院档案利用率低,难以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二)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不规范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还没有建立相应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模式,缺乏健全的管理模式和考核制度。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人员缺乏更高的工作素养和综合素质,受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的影响,缺乏量化管理的基础,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做好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存储,使得医院档案的利用率一直不高。
(三)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培训
由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职业门槛比较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导致医院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的管理仅限于纸质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放置,或者电子信息化档案信息的录入和检索等,缺乏专业的管理手段,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满足新医改背景的相关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工作频繁变动,对医院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缺乏了解,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都不熟悉,影响到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培训,业务能力不熟练,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管理工作。
(四)医院缺乏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入职门槛低,管理模式落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档案利用率低。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医院的各个科室,现今的医院档案管理一般使用信息技术和相关的档案管理软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也可以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完整。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医院必须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专业素养,引进信息技术,使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熟练掌握新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
(五)不利于适应新医改的要求
现阶段,受新医改的影响,医院的医疗、行政体系都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但是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医院还没有在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中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对档案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部分医院缺乏档案管理工作完整的考核制度,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管理缺失,缺乏监督,使得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适应新医改的要求,不利于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的发展。
二、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提高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层要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明确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的良好发展和新医改的顺利推行的重要作用,将其纳入到医院新医改工作中来,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加大资金投入,改变医院上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使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意识到自身的重要责任,能够有效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及时做好医院各科室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档案的真实和完整,使其按照顺序归档,便于档案的查询检索。在使用电子档案和数据库时,要及时录入新的档案信息,对原始资料做好整理,保证医院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提高工作效率。
(二)改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健全医院档案管理制度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可以改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推行更加合理的管理制度,做出合理的人员安排,使工作人员各负其责,减少档案管理岗位上的兼职现象,档案管理逐渐条理化、规范化。在档案的收集管理等方面,医院也要制定完善的收集、整理和存储制度,规定各科室的原始档案信息及时整理并上交,减少原始档案的缺损和遗失现象,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做好档案管理部门工作内容的指导和规范,与现代医院管理方式相结合,在医院中对档案的重要性进行宣传,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利用。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将工作內容与奖惩机制挂钩,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医院各科室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开展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新医改背景下,信息技术逐渐进入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好大量档案的整理工作,还要及时检索出有用的信息,就必须掌握专业的计算机技能。医院要定期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训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及时向他们传授信息技术和数据库相关的知识,帮助他们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模式。医院也可以聘请相关管理专业的人才,带动管理工作人员改工作方式,促进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深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有很大关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及时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医院要建立一支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与时展接轨,不断创新,建立档案管理创新激励机制,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四)引进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医院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改进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就要引进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加大相关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更新升级计算机的软硬件设施,定期更新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注意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又可以节省档案储存的占地空间,使档案得到完好保存,便于查阅。促进工作管理方式的现代化改革,設置严格的考核制度,将责任落实在个人,各科室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好原始资料的整理工作,设立科室中的档案管理工作。
(五)提高医院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可以扩大档案的利用领域,使档案管理的利用率不断提升。医院可以制定档案使用的不同等级的权限,在各科室开放档案使用,可以通过档案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和患病信息,各科室间要打破传统的壁垒,多进行沟通,加强科室间档案信息的联系,促进资源共享,患者也可以通过数据库查询自身的档案信息,了解自己的病症。制定严格的档案保管、检索和借阅程序,保存好借阅记录,在档案遗失或损毁后可以追责到人。各科室也要做好线上检索,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做出远程、快捷、全面地查询工作。档案管理人员也要积极深入实际的科室生活中,及时对档案进行收集和整理,了解档案中的内容和信息,找出档案中的缺陷并及时予以改正。医院要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设立独立的档案储存室,并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对以往的纸质档案要做好存放工作,防潮防火,并及时向信息数据库中转移。引进必需的档案设计和数据库系统,营造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环境,有效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使其适应新医改的要求[6]。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对各科室的档案文件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内网中上传和分享资料,促进医院档案的利用效率,加强安全管理,定期杀毒和升级防火墙,增强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注意突发事件对档案管理的影响,预防为主,可以组织人员提前进行演练,应对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提高档案保存安全系数,减少档案遗失或损坏的因素。
(六)完善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流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诸如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各种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机构的发展也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进行改革以面对特定的工作管理。在新的情况下,文件管理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档案管理服务还没有赶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应进行相关工作,以适应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我们需要改革和创新,要与时俱进。
事业单位的文件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系统,它包括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和相关功能的演进,是最可靠的记录。它对机构是不可见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反映了公共机构管理的缺陷。没有管理利益,我们就无法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必须在其管理中,尤其是在文件管理中,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机构单位才能在未来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属于被动状态
长期以来,公共机构的文件管理一直处于从文件收集,排序和归档到被动管理的状态。这种情况使工作人员始终不知道特别是数据收集的重要性。在相关的文件管理机制不完整的情况下,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将无法正确处理和存储。对数据收集工作的跟踪不足会导致直接分发已归档的文件数据,这不能为文件管理工作提供足够的好处。
(二)档案管理技术不足
由于信息时代的影响,许多公共机构都引入了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但是这种电子文件管理模式的使用率并不高,在许多情况下,传统的文件管理方法仍然存在。这是因为管理员不接受电子文件管理的新事物并且没有接受专门的培训,并且似乎推迟了实际使用,并且无法展示电子文件管理的优点。管理技术水平仍然较低。
(三)档案管理缺乏专门的负责人
公共机构中的文件管理是一项分散的任务,并且由于没有专门的部门或负责人,因此通常是另一部门的兼职工作,这是兼职情况,对管理文件系统没有用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缺乏员工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文件管理技能,这直接导致效率低下的文件管理任务,从而影响整体文件管理的质量。
(四)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
实际上,科学的档案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公共机构的发展速度和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其固有的知识,公共机构长期以来一直能够将其所有工作集中在业务服务上。它是他们没有从事相关工作所需的知识,也不了解文件管理的重要性。基于对文件管理工作的理解,大多数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认为文件管理不能给部门带来直接的好处。因此,这种独特的概念和误解导致了公共部门在文件管理方面的人力和物力,而投资不足使文件管理效率低下。而且,文件管理工作非常繁琐和繁琐,并且在几乎没有监督和执行的情况下,文件管理器实际上并没有按照文件管理的相关规则来收集和组织文件,保存和使用文件。人员、财产、材料等缺乏可靠的保护,这限制了档案管理的发展。
(五)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文件管理是一项专业而系统的管理任务,需要具备文件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基本素質是谨慎,清醒和耐心的。但是,许多公共机构中的档案管理员推迟了工作,或者是因为他们基本上有多个工作,或者是因为他们的薪水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员有些人手不足。有些文件管理器仅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其他人教的基本工作方法,而没有专门的文件管理知识,文件管理要求,特定文件的文件范围,而且不了解文件管理的基本操作过程。
(六)档案管理手段不科学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文件管理系统开始在公共机构中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在加速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同时,各种公共机构不允许同步发展电子文件管理来容纳电子文件管理专业人员,计算机,软件和文件管理任务。硬件设备不足,无法运行。该系统缺乏实际文件管理的科学性质,因为作业的文件管理器不知道如何应用它,并且许多高级系统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
二、改革内容
公共机构的档案管理必须遵循某些系统建设原则。换句话说,您需要明确职责,增强灵活和标准化的结构,并专注于动态和静态的结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建设
当前,典型的数字技术包括数字加密技术,数据库技术,扫描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通过数字技术将文件信息数据转换为数字文件信息可以有效地更新信息数据。作为公共机构的重要无形资产,档案数字化建设可以有效地创造条件,实现单位的社会效益。
(二)体系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建设
公共部门中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这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型不同,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型包括档案和文档集成,部门集成和集成以及内部流程集成。基于数据集成技术,数据库机制,数据融合技术等,我们有效地增强了信息数据的多功能性和兼容性。
(三)互动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建设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每个档案信息仅对应一条信息,并且缺乏交互性。该机构的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增强了信息的交互性,对提高服务质量和优化系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改革创新的措施
在新情况下,公共部门档案管理实践的弊端日益明显,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公共部门档案管理实践的发展以及公共部门机构的长期发展。它也会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新情况下处理公共机构文件。根据行政工作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运用新技术,新观念,完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真正发挥作用。
(一)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档案业务是机构开展各项业务的重要基础。为了使机构能够实现长期运作,有可能显着提高整体运作效率并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尤其重要。商必须完全了解该文件是单位工作和员工活动的基本记录。此文件可用于有效跟踪和监视单位负责人,员工以及各种工作流程,以进行后续工作评估,决策和补救。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该机构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定期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根据档案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的身份,汲取和吸收其他机构高级档案管理工作的经验。我们需要不断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深入分析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逐步完善自己的工作,引导档案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二)利用信息管理手段来扩大档案服务内容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公共机构的管理带来了许多便利,而档案管理就是其中之一。机构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管理方法,对档案管理进行改革创新。基于信息的档案管理需要由信息技术管理的完整的基于信息的管理。这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完成。用于文件管理任务的服务模式,为每个实施链接制定详细的计划,在总体方向上制定实施计划,并确保根据计划执行文件管理服务任务。设立专门网站该网站旨在使公共机构的文件管理能够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确切地说,公共机构通过本网站向公众提供相关服务。特别是,查询相关档案和材料更加方便快捷,通过有效提高公共机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我们提供了支持社会发展的服务。建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以数字方式收集和整理文件。这不仅可以及时收集和组织信息,还可以使文件存档更及时地运行,从而提供适当的文件数据存储和共享。
(三)重视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
商应注意档案管理。可以说,档案管理是机构发展的最基本部分。应注意档案管理的水平,因为它会影响整个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商只有充分了解文件管理对各种任务的影响,才能更好地管理文件管理。这里设置了专门的文件管理部门,以组织和存档整个机构内生成的所有数据。公共授权文件管理任务必须由专业人员执行。也就是说,您必须退出其他部门人员的兼职文件管理模式。准确地说,该机构应注意档案管理员的相关培训,因为档案管理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机构在选择档案管理人员时要注意工作态度,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和制度,建立与档案管理制度相对应的岗位管理制度,确保在科学指导下完成所有档案管理工作。该机构将为档案馆工作人员提供尽可能多的专业培训机会,实际上将提高专业水平,并使用各种信息技术使该机构的档案馆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肯定是有效地促进了在公共机构中使用文件管理服务的过程。
(四)完善档案管理方法
公共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改革的目的不仅在于实施,还在于改变管理方式,特别是各部门的领导和管理者要起领导作用,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档案管理。应该加强。管理员管理严格地处理文件管理任务。在档案管理部门,员工具有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执行档案管理,为需要档案服务的人员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并结合了最新的信息技术来进行档案管理。管理需要有效完成。文件的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信息化应该集成到日常文件管理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文件管理知识,以便他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各种信息。用于管理文件的先进技术。
(五)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
在基本建设过程中由图纸、图表、照片、录像等载体形成的材料称之为基建档案。它真实地记载了医院建设历史,客观地反映了各类建筑物、各种管线的建设情况,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医院基建档案的主要内容
医院基建档案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依据性文件、基础性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工程管理文件、施工竣工验收文件、基建财务文件、监理文件、结算审计报告等。
2基建档案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
2.1凭证作用:基建档案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凭证,是无形资产,也是基建项目的真实记录与重要的依据,是医院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地上、地下管线等基本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维护、检修活动的直接记录,反映了医院基本建设历史和现状,承载了医院建设大量的信息,真实地记录了医院基建当时的历史情况。
2.2参考作用:人们通过查阅基建档案资料,掌握历史材料、研究和探究医院建设与发展的规律,在新建、扩建和再建等工程图纸的设计工作中可提供参考借鉴作用,充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建设与投资。
2.3重复利用:档案的价值在于不断的重复利用,医院基建档案同样具备多次利用的特征,重复利用不仅可以加快速度,还可以节省劳动耗费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4增值作用:档案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效益,这种效益来自档案增值的结果。医院基建档案在医院建设中产生的增值效果最直接最明显,在新建、扩建工程中使工程建设少走弯路少花钱,在改建、维修工程项目上通过基建档案的充分利用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3当前医院基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明显滞后: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程,然而,基建档案在管理手段上仍处于手工操作;在档案收集整理上不及时不规范;在档案管理人员上存在对基建档案业务不熟悉,操作不熟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基建档案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事业需要,致使应归档的材料未归档,导致基建档案资料缺失。
3.2归档质量明显偏低:基建材料、图纸在施工过程中随意丢放,保管不善,造成磨损污染严重,还有些材料被多次涂改,造成档案收集、编制质量不高,不符合归档规范要求,质量偏低。
3.3有效约束机制明显缺乏: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严格的约束机制,导致档案工作不实,管理人员敷衍了事,归档不全,尤其是重要文件如土地证、产权证、竣工图等重要文件的不全,将对今后的基建管理工作造成被动。
3.4查阅明显不方便:少数档案人员对档案的来龙去脉不甚了解,对收集到的资料不能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往往简单装订,随意放置,不能保持其成套性、准确性、系统性,给档案查阅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4完善医院基建档案应对之策
4.1强化施工方档案责任:基建档案材料形成的周期长、涉及面广、专业技术性强,必须对施工单位实施的工程项目运作进行保证和约束,工程建设项目完成后,不论是总承包还是分承包,都应按照《城建档案归档条例》及《医院档案归档条例》的要求,负责整理好所承包工程的基建文件材料,统一向医院建设部门提交完整、准确、系统的基建档案。基建部门要把住文件材料形成的质量关,为日后办理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产权登记,以及建筑物维修、改造和扩建提供第一手资料。
4.2提高档案管理部门科学化管理水平
4.2.1提高档案人员综合素质:从事基建档案管理人员,除具备扎实的档案基础知识技能外,还应懂得基建方面的工作程序以及相关法规政策。医院应积极创造条件让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之适应岗位需要,适应医院发展需要。
4.2.2增强基建部门的责任意识:医院基建部门是进行基建规划的执行者,又是基建档案材料的形成者,基建部门应有专人负责基建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应进一步明确基建档案人员工作职责,强化基建档案归档意识,严格考核;档案管理部门要及时指导基建档案材料的收集与归档,并经常就基建档案相关工作互动,通过职能部门共同努力确保基建档案材料及时归档。
4.2.3做好“三个同步”:基建部门应把基建档案工作纳人基建规划、计划、管理制度和工作技术人员职责范围之中,做到三个同步:下达工程计划任务与基建档案规划同步进行;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与竣工材料积累、整编、审定工作同步进行;工程交工验收与提交整套合格竣工图的验收同步进行。对材料编制不够完整、不准确、不符合归档要求的,都要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工程交工验收时,必须要有医院档案部门参加验收;如果竣工档案归档不全,档案部门不能验收,有关部门也不能办理正式交工验收手续。
4.3实现档案工作网络化管理:医院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已进人从经验管理转向逐步采用先进技术管理的阶段。如果管理手段停滞不前,将不能有效保护及利用基建档案为医院服务,应尽早参与医院网络整体建设,适应基建档案的网络化管理,使基建档案管理及利用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
5小结
医院基建档案是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整体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医院历史记录和今后改建、扩建工作的重要凭证和依据。强化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488-01
卫生监督对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绩效考核对卫生监督工作提出了更为细化和规范的要求,档案管理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卫生监督工作档案的形成是按照卫生监督职能和业务范围以及绩效考核要求,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党政管理、业务技术、科研培训、人员结构、设备设施、财会统计以及基础建设、督导检查等全部档案的总和,是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和有效凭据。
1 卫生监督工作档案的特点
1.1 内容系统:自2009年实行绩效考核之后,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得到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其内容涉及公共场所卫生,医疗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行政处罚、健康教育与信息管理,人力综合素质等方面。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各种文件、工作计划、总结、报告、方案、培训、督导等业务工作原始记录以及科研项目和成果、人力资源、基本建设、信息利用等资料。按照绩效考核要求进行搜集整理,统一归档,形成完整、系统的卫生监督工作档案。
1.2 形式多样:卫生监督工作档案不仅包括各种原始的纸质资料,还包括以录像、光盘、课件、数据库等电子文件,还有纸质出版物、荣誉证书以及各种媒体集成资料等。
2 档案对促进卫生监督的意义
2.1 具有凭证依据:“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可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资质评定,人员职称及职务晋级等提供原始、完整而系统的材料;为各项评估提供原始和真实的数据和资料。专家组通过对工作档案的查阅,可迅速、全面地对各项工作及指标完成情况,质量水平等进行准确判断,给予客观评价。可见,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准确性能全面体现工作成绩,为各项工作评定和考核提供多方面资料支持,也是记录和反映卫生监督机构发展历史的重要表现和载体。
2.2 是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考核是科学评价卫生监督工作落实程度,促进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切实履行基本公共职责的重要举措;是衡量政府投入效率,促进政府部门切实履行管理指导职责的重要手段,规范的档案管理是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绩效考核要求,将日常工作真实而原始的工作形成的记录或资料及时、全面地收集整理,并对其分类归档和完善,规范的档案管理为绩效考核提供大量丰富、翔实、准确而规范的资料,能够真实反映卫生监督机构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是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是卫生监督工作者的重信息资源: “科技档案是一种特殊的中介物,”它是信息也是资源,卫生监督工作档案是工作人员在实践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是集体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且所积累的信息有通约,是相互交流,参考,借鉴,学习的重要资源,可为科研人员经验交流提供借鉴和学习平台,从中吸收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提高工作效率和科研水平。
2.4 提高卫生监督管理和决策水平:卫生监督工作档案具有系统性等特点,因此对档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能直观地反映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质量和水平,通过纵横向比较,可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和改进, 促进工作整体水平提高可为及时调整各项业务技术指标,开展新业务或新技术评估以及人力资源、财务、设备设施等投入和管理提供准确、真实的依据,为政府和卫生监督部门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指导,全面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水平。
3 建议
3.1 增强责任意识:目前,卫生监督部门档案管理整体水平不高,档案管理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档案管理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要强化档案管理员以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其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之在日常工作中养成及时收集,整理,完善并归档保存的自觉意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3.2 加强规范化建设:各级卫生监督人员要学习掌握《档案法》及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和管理,工作计划、报告、总结的撰写以及归档和绩效考核的标准的要求,熟练掌握并规范执行,同时逐步纳入常规化管理轨道。
1.1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在加强卫生管理的同时,也对一些已经存在问题的管理部门制定一定的卫生监督体制,并对已经出现问题的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管理。我们的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在关键时刻也是有权查阅相关卫生档案,对档案的卫生检查内容进行精准的评判,这样的一种转变也有利于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对单位及个人根据已经评判出来的档案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处罚。
1.2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依据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制定全局监督方案上。卫生监督档案对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检测卫生设备等方面都体现出了非常大的作用和价值,对已经改进的卫生监督工作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2当前我国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低下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素质对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人员的组成绝大多数都是由办公室的文职人员兼职的,这些文职人员一没有专门的学习过档案管理技巧,二没有专业管理档案的资格,因此这样的一种团队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很有可能沿袭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经验,使档案管理人员在面对全新的相对比较复杂的档案管理时就很容易出现乱子,从而影响档案的正常管理。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这一点也是我国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的卫生监督部门在对卫生监督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都是没有形成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的,也就是说这些卫生监督档案管理部门缺乏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考核标准,再就是还有一部分卫生监督部门虽然制定了卫生监督档案制度,但是落实情况却不是很好,再加上档案管理人员对卫生监督档案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查,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在对信息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资料不完整的情况,这也在另一个层面体现出了卫生监督档案的管理制度不是特别健全。
2.3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低下
从当前我国的档案管理情况来说,一部分卫生监督部门的领导们对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够,尤其是在卫生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对档案管理不是很重视,这也就非常容易丢失档案材料,领导对档案的不重视也直接造成了档案的利用率低,也会影响到档案管理的最终质量。
3卫生监督档案管理问题的相关策略
3.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卫生监督部门是一个要求工作人员素质非常高的部门,因此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整个卫生监督部门的重要发展前提,我们可以定期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上的培训,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的档案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能够提升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技术的能力。与此同时,卫生档案管理人员还要不断地学习,多掌握一些卫生监督档案的理论知识,这样有助于管理人员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能够及时地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与档案管理中的实际工作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使我们的档案管理向着更加规范的发展方向发展,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地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福利和待遇,我们的领导们要时刻关心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问题,平时一句关心的话就可以让我们的档案管理人员记在心里,这样一来,不仅不会造成人才流失,而且还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档案管理服务。
3.2加强卫生监督档案的科学管理
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要不断地完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制度,不断地完善卫生监督档案的制度,将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与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同步起来,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向着制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3.3加强档案的宣传
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可以运用之前相对比较典型的卫生监督案例,结合相关部门的讲解,让我们的卫生监督部门领导提供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让大家都能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卫生监督档案管理部门还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将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到岗位标准当中。卫生监督不仅是监督工作中的关键依据,而且还是我国卫生监督部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卫生监督部门想要充分地发挥档案管理的功能,就要不断地提升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的监督意识,制定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让我们的卫生监督队伍能够科学有序地向前发展,除此之外也可以为卫生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卫生监督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档案管理对于卫生监督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提升卫生监督的权利力度,而且还能够加强卫生监督的规模,人们在注重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关心着卫生问题,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人们生存下去的关键,而档案管理的完善对于卫生监督来说,可以极大地提升卫生监督的监管力度,更好地促进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
作者:王梦岩 单位:公主岭市卫生监督所
参考文献:
[1]应毅.慈溪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探讨[C]//浙江省第十七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2009.
[2]叶连新,张宁.辽河油田卫生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及措施的探讨[C]//第六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9.
[3]温小秀,罗丽,罗进.市场经济形势下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首届全国卫生法规、标准效益评价技术研讨会暨讲习班论文汇编.2000.
[4]刘旭阳,苑海英.影像宣传在卫生监督中的作用[C]//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3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
[5]李曙光,张旭宏,林丰全.卫生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3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
[6]吴忠友.关于对卫生监督概念性质二个模糊认识的讨论(摘要)[C]//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尽管集中式管理模式是档案管理的主要方式,且该模式能推动档案管理部门合理安排、部署,但管理交叉、权力过于集中、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严重阻碍档案管理效率,这与现行档案管理模式陈旧、档案管理不被重视等有莫大的关联。为此,档案管理机构及人员应勇于打破固封的管理格局,科学清理各级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权力界限,尽早建立弹性的档案管理工作思路,并适当下放档案管理的整理、接转、保存等权力,从而使档案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改革档案管理模式、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二、通过职能强化制度,加快管理体制改革
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统一集中管理是档案部门履行职责的基础所在,所以档案部门应强化职能,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将档案的收集制度、移交制度、动态管理制度等均纳入档案管理环节,以便将档案管理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当前,档案管理处于社会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以往传统的职能定位、管理体制以及方式等很难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这是改革档案管理模式的障碍。为此,档案管理体制也需严格遵循改革思路,基于遵守国家档案法律法规的前提自觉、自主地落实档案管理工作,而不能一味依赖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强制治理手段。同时,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也需加快改革步伐,主要通过法律手段宏观监控各级档案管理行为,并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业务指导与标准,推动档案管理部门改革管理模式,优化档案管理工作。
三、不断加强信息建设,建立档案管理系统
当今社会,信息化是一大趋势,它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有了新要求,即尽可能通过当代新的科技成果及管理手段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与此同时,在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严格依据国家的信息化管理标准,按照自身发展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标准体系,通过专用的网络向大众传播档案中丰富的信息数字资源。随着档案材料越来越多,整理档案的难度越来越大,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系统,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优化档案管理方式、改革档案管理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实践中,档案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管理系统等软件采集信息、整合资源,集成档案管理的流程,通过科学使用信息技术实现网络管理平台上档案征集、整理、归档、保存等工作环节的有序集成。应用信息化技术还能永久保存重要的档案资料,大大延长完好保管档案的年限。基于网络的互联互通,档案管理还能打破地域限制,合理共享档案资料,并依托档案信息化管理强大的服务平台,减少档案人员配备,节约人力成本。但档案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重视度不够、经费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接踵而来,需要档案管理坚持引用信息化技术,不断完善档案管理系统,以推进档案管理模式的深化改革。
四、档案管理人员注重练就高水平业务技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信息时代里的高速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对医院档案的利用产生严重的制约影响。所以怎样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与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相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几年,医院不断扩大发展规模,形成的档案的类别、数量也相应增多,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等都是新增的,且档案载体也从纸质演变成光盘、磁盘等。随着医院档案资源的网络化、信息化,网络软件基本能促使档案管理实现网上归档,各单位通过网络就能收发文件,并把处理好的档案材料上传或输入到软件里,档案查阅与编研工作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1]。同时,如果医院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就能完整、长期地保存医院在管理和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料,包括病历档案、财务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等,如有需要也能便捷提档,且完整保存下来的档案信息数据也能为医院上级领导提供决策支持,或为上级制定医院管理政策、制度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所以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医院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能充分反映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在确保医院工作连续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重要,且势在必行。
2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创新管理者的思想,构建档案信息平台
管理者创新管理思想、提高思想认识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所以医院应以档案管理工作改革为基础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医院档案管理者也应更新理念,坚持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当前,医院各方面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档案的需求是有增无减的,要想为医院的管理工作准确而快速地提供档案支持,档案管理人员就应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时转变既有的服务方式,扩大收集医院档案材料的范围,进一步落实档案归档制度,做好各种载体、各种门类的档案材料的归档工作,避免档案流失,丰富医院档案室馆藏资源。
如针对某医院的病历档案,管理者应创新思想,专门设置部门或配置人员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医院的病历档案,并构建信息平台。当患者出院之后,医务人员应以科室为单位定期把病历档案交到病案室,病历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消毒之后再有序整理,并进行保管,除涉及患者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医院医疗服务监控人员之外,其他任何个人、机构都不能擅自翻查患者的病历档案。此外,医院管理者应把病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医院档案管理和医疗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快速构建病历档案信息平台,为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规范建立管理体系
医院首先应结合自身经济能力,配置适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软件、硬件等基础设施,并加大投入,开发出适合医院的档案利用软件。从医院实际出发,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并适当购置先进的技术设备,如路由器、扫描图文影像的设备、海量存储设备等。如医院应加大投入,重视完善综合档案室的设施设备。由于综合档案室所保管的医院人事资料、基建资料、设备资料、照片等档案几乎都是纸质的,会受到纸张耐久性、光线、温度、湿度、灰尘、有害气体等的影响,导致部分纸质综合档案自然脆化、老化,加上档案被频繁翻阅,毁损、破损现象的发生是很难避免的。为此,医院应购置复印机、数码相机、空调等专业设备,对综合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开发档案利用软件,用数字化档案的查阅代替翻查档案实物,从而最大限度保护医院的原始综合档案实物,为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可能。
与此同时,医院应按照国家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与规范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体系。如医院综合档案的管理软件应具备多种存储格式,支持医院综合档案使用者实时浏览,具备网络检索功能等,能实现对医院综合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借阅管理、权限控制等,从而满足医院档案一体化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际需求。一个大多数软件都适用的、通用性强的档案资料存储、交换格式标准,才能帮助医院建立规范管理体系,确保医院能顺利实现档案信息的存储与交换[2]。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人员素质
由于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还要掌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所以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更新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重视培养他们的素质,强化他们的信息意识。因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具备很强的业务性,如病历档案的专业性较强,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管理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医务知识、医学管理知识等,以便能正确分类病历档案。加上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具备对医院档案的采集、分类、整理、归档、立卷、保管、检索等能力,还要具备医院管理工作经验,熟悉医院的管理趋势,熟悉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处理知识等,并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
因此,医院应重视组织现职档案管理人员参与业务培训活动,并鼓励他们自学,把人员学习情况与聘任、晋升等挂钩,从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而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要想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就必须主动更新知识结构,从以往单一的档案管理逐渐转变成档案一体化管理。如按照档案工作的不同岗位有计划地更新知识,深化专业知识,提高医学、科技、管理、计算机等知识能力,从而开拓自己的视野,全面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提高自设综合素质,助推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进步。
3 结语
信息时代不仅给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还使其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及人员能更新理念、牢牢把握机遇,重视培养人才、应用新技术,那么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必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推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