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8:45: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级会计条件和要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年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工作按江苏省财政厅、人事厅关于《关于*年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苏财会[*]60号)文件执行。
二、报名时间
*年10月21日至10月31日,每天报名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双休日继续报名)。
三、报名地点
报名点设在各区、县,详见《南京市*年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地点及联系电话》(附表一)。
四、考试时间
*年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定于*年5月21、22日举行。
五、考试课目调整
从*年度起,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将按照调整后的3个科目进行。将以前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合并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科目不变。调整后,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3个科目。
初级资格考试科目仍按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
六、考试科目衔接
为保证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科目调整的平稳过渡,在*年度,报名参加中级资格会计实务考试科目考试按下列进行:
1、在*年度考试中,已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一)科目考试的人员,在*年度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的考试;已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在*年度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实务(一)科目的考试;虽已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一)或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在*年度也可报名参加调整后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
2、*年度未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在*年度报名时需参加调整后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
3、参加*年度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两个科目考试的合格成绩,仅在当年有效。自*年度起,停止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的考试。
4、*年度首次报名参加中级资格会计实务科目考试的人员,按照调整后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进行。
七、考试成绩管理
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人员,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科目考试均合格者,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证书。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
八、报名条件
详见财政部、人事部《关于修订印发〈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财会[*]11号文件和《报名条件一览表》。
九、报名方法
1、南京地区的报名工作仍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到所在区县财政部门设立的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报名人数较多的主管部门可事前与区、县财政局联系上门服务。*年度报考中级并已有一门以上成绩合格的考生,今年继续在原报名点报名。各主管部门集中报名。报名前可就近到所在区、县的财政局联系报名事宜,统一领取报名表、报名信息卡和报名手册,由符合报名条件的报考人员按照要求填写。
2、参加报名考试的人员要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和居民身份证(含复印件)及本人近期免冠一寸和二寸照片各一张,连同填好的报名表、报名信息卡一并交单位审查,报名表各栏目内容须所在单位审查并加盖所在单位公章,报送主管部门审核。没有主管部门的,可由各单位集中直接报名或个人直接报名。报名时须带上各类证书的原件。
十、港澳居民参加考试问题
1、根据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关于允许港澳居民参加内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复函》([*]港办交字第170号)精神,对符合财政部、人事部《关于修订印发〈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财会[*]11号)规定的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2、港澳居民在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应根据相应级别报名条件的规定,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高中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事会计工作年限证明和居民身份证明(含复印件)。
十一、认真做好*年度考试用书的征订工作
根据省财政厅、人事厅有关文件精神,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重新修订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并用于*年度的考试。*年度需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原中级会计实务(一)或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可继续按照*年度中级会计实务(一)或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大纲的要求复习备考。考生可自愿征订考试用书。需要征订有关用书的考生可到报名点或于11月10号前直接到南京市会计用品公司预订考试用书。
十二、要求
1、*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政策有较大的调整,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财政部、人事部和省财政厅有关文件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做好考试科目调整的宣传解释工作和组织考试报名的每一个环节,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让广大会计人员了解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的有关规定和报名条件,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及时组织报名。
1.课程体系结构划分不明确
财务会计学课程一般分为初级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3部分。但对于初级、中级、高级的财务会计学课程应该包含的内容,却没有统一的认识。在实际的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上难以把握。例如。对于企业最基本、最简单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财务会计报告等理论内容。初级会计学阐述过,中级会计学有涉及,高级会计学也有描述,且基本内容差异不大。又如,独资、合伙企业财务会计学知识,本来属于初级财务会计学知识,但却列入高级会计学,造成高级会计学课程内容“忽‘高’忽‘初”.难以形成系统的体系毗又如,非货币易,在企业中也是常见业务,其处理的基本内容应放在中级会计。而不是高级会计。
2课程内容体系条块分散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的章节安排基本上是按会计要素内容的不同来分类设置的。一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往往涉及多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这必定会造成相同经济业务在不同章节体系中的重复论述以及课程容量的虚增等。例如,现金折扣的总价法、净价法的处理,涉及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及主营业务收入等,至少在3个会计要素中重复讲述。又如,非货币易本是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按会计要素顺序来安排,就会造成内容分割,人为增大教学难度。很多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的内容是对某一类或全部会计业务的总体描述,在结构上是不宜进行条块拆分的。例如,中级会计学往往将关于资产减值业务的论述分散地放置于各项资产业务处理的条块体系中。实际上,资产减值业务是资产期末计价会计方法的具体应用,其凝练度较高,应该集中加以比较论述,这样既可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直观的对比,也可以帮助学习对象充分了解资产减值业务的实质,有利于专业理论被系统地消化和吸收。
3.专业理论与实务层次级差不够合理
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学的专业理论级差层次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初级会计学部分原理、概念描述过多。而实务操作内容简单、数量较少;相对于初级会计课程而言。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和难度急剧增加。造成初级会计学起来太容易,中级财务会计又太难。学生难以适应脚。高级会计本应体现专业理论与实务的高度统一.但实际上该部分内容往往是对初级、中级理论与实务内容的重复描述。出现重实务、轻理论的现象,有高级会计实务之嫌。
4.实验教学薄弱
财务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的课程,由于种种原因,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实践越来越难。很多学校都采用手工及电算化模拟实习。电算化模块主要是针对企业实际开发的,与教学实践结合不好。
二、财务会计课程体系模块的划分构想
针对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的目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应调整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和高级会计的内容体系安排,同时对中级财务会计内容在教学安排和教材编写中做重新划分。并加强实践环节。笔者对财务会计课程体系模块的划分构想如下:
1.初级板块
分为3个子模块:会计原理、会计基础、与中级财务会计的衔接模块。会计原理子模块主要包括:会计基本理论的内容,如会计的涵义、目标、职能,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等:会计基础子模块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核算程序等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工作组织(会计处理流程);与中级财务会计的衔接模块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企业的资金循环业务流程、银行结算方式及简单的票据业务、税收基本业务等一系列内容,应将货币资金的核算、与货币资金收付直接相关的其他会计要素的初始确认和简单计量、经营成果的简单核算与计量等作为最基本的会计业务处理置于初级会计学部分。新晨
2中级板块
鉴于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长期采用以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来划分教学内容的习惯和以会计要素划分基本教学内容具有的简洁、与会计报表要素具有一致性等优势,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基本业务内容,如供应、生产、销售、资金筹集、利润形成和分配等仍以会计要素来划分,有利于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业务的核算原则和基本的会计处理方法。但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考虑业务本身的整体性,会计要素之间重复确认和计量的内容应视情况删减,进行整合。其他仍属于企业常规常见业务,但有一定理论和实践难度的内容。如投资、资产计价、资产减值、借款费用、非货币交易、债务重组等,应以会计原则为导向来安排。注重内容的整体性。划分中级会计内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从会计原则高度认识和理解财务会计的要求。
3.高级板块
高级会计学主要是从会计原则的理论高度出发。结合具体会计准则的基本规定和具体要求。阐述财务会计信息在特定条件下的确认和计量。为全面且高质量地输出会计信息而服务口】。高级板块内容应涵盖企业业务中一些常规内容的延伸,属于成长中不太成熟的内容,如商品期货会计、退休金(企业年金)会计、融资租赁会计、中期报告和分部报告以及那些突破甚至否定会计假设的特殊业务。如合并会计报表、分支机构会计、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企业清算、重组、破产、企业合并与分立。
4.实践板块
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度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实践进一步形成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之间的联系。随着对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目标定位的调整。应更加重视财务会计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板块内容应包括初级会计实践和中级会计的实践。初级会计实践围绕初级板块内容进行。可将实验室的模拟实习与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认识实习结合。中级会计实习,既应重视对财务会计核算业务的实习。更应联系企业的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来进行。
参考文献
与《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两个科目相比较,《经济法》科目在考试中的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考点多,覆盖面广。《经济法》科目点多面广,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几乎整本书全要记,但决非死记硬背。经济法考试的特点之一是试题涵盖了考试大纲以及辅导教材所有章节的内容。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平时对法律的了解和接触不多,基本上在经济法律知识方面属于“空白”,而《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两个科目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广大会计考生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和应用的,毋需强记,相对而言,《经济法》科目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一些,考点涉及范围较广。
其二,突出新规定、新内容。经济法教材具有多变性,《经济法》教材要依据国家立法活动,及时增加新的法津规定,修改内容,使之与国家法律及规章制度相一致,其变化当然也会在命题中反映出来。历年考试几乎都将新调整的内容作为当年考试的重点。所以,要求考生注重教材中新规定、新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其三,注重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试题注重考核考生在对法律具体规定把握的基础上,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所以《经济法》试题除综合题体现了较强的应用性之外,在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简答题中亦体现了一定的综合性和应用性。针对综合题而言,跨章出题、法律关系复杂、隐蔽性强的出题趋势越来越明显。为此,考生应具备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掌握的信息中识别相关信息,以简明的方式提供比较优秀的方案。在解答一道具体的试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发现试题中所述事实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其次,迅速回顾已掌握的相关法律规定,以此作为分析事实解答问题的依据,找到解题的切入点;最后,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回答问题。
二、2008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命题趋势
首先,回顾2007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试题的命题特点。综观2007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试题呈现如下特点:一是2007年考试大纲和教材调整幅度较大,新增和调整的内容在2007年《经济法》试题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据初步统计,新增或调整的内容在2007年试卷中所占的分值在70分以上,成为整个试题的主要部分。二是点多面广,重点突出。2007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试题的题型与往年一致,包括单选题25小题占25分,多选题20小题占40分,判断题10小题占10分,简答题3小题共15分,综合题1题占10分。其中客观题55个小题占75%的比重,主观题4小题占25%的比重。这四种题型决定了整个试卷的覆盖面相当广,涉猎的考点繁而精。考试重点突出,一方面是因为新增或调整内容占的比重特别大,另一方面诸如“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和“票据法”等一直都是《经济法》科目考试的重点,2007年的命题也不例外。三是2007年的命题较往年更加灵活,综合性、应用性十分明显。
2007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考试大纲和教材根据新修订和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为了保持考试大纲和教材的相对稳定,2008年《经济法》考试大纲和教材没有大的调整,但仍存在内容改变,例如《物权法》于2007年10月正式实施,与之相关的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教材第八章《合同法律制度》第五节“合同的担保”根据《物权法》的规定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2007年教材中一些个别页码的句子表述明显不合时宜,2008年的考试大纲和教材做出了必要的勘误。
基于上述分析,2008年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的命题可能呈现如下几个方面趋势:
首先,命题的题型将保持基本不变。2008年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试卷很可能继续保持五个题型,即单选题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多选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判断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简答题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综合题1题占10分。其中客观题55个小题占75%的比重,主观题4小题占25%的比重。这种小题较多、灵活性强的命题特点,决定了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注重考察考生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和综合分析能力。考试的题量较大,要求考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快速解决问题,才能顺利通过考试。因此,广大考生应在平日学习过程中要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其次,命题重点突出,覆盖面广。《经济法》考试大纲的九章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五章“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第八章“合同法律制度”为中级经济法考试占分最多的三章,此为第一层次的内容;第三章“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第六章“证券法律制度”、第七章“票据法律制度”成为占分较多的三章,此为第二层次的内容;剩下的第一章“经济法总论”、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第九章“相关财政法律制度”,属于第三层次的内容。尤其应注意第八章“合同法律制度”中的“合同的担保”一节属于2008年调整内容,考生复习时应多加注意,考试中分值可能较大。上述三层内容在每年的考试中所占比重基本稳定。例如试卷中的综合题一般出在“合同法”或“公司法”中,有时会渗透“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和“证券法律制度”的有关内容。而简答题一般出在“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和“证券法律制度”以及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中。
再次,命题难度将与2007年的试题基本持平。《中级经济法》考试的及格率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浮动,基本上是在30%左右浮动。当然,不同地区考生的及格率并不完全一致,在一个好的辅导班里,考生的及格率完全有可能达到80%甚至90%以上。中级《经济法》考试一直以60分为及格线,没有提分压低通过率的情况。
三、考生应有针对性进行考前复习
鉴于2008年《经济法》考试大纲和教材没有大的调整,考生应结合大纲和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前复习,应当掌握和了解考
试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和“考试内容”,对于“基本要求”,要注意区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掌握”层次的内容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点全面、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并能够分析、判断和处理实务中相关的问题;“熟悉”的内容,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点准确理解和运用,并能够解决和处理实务中相关的问题;“了解”的内容,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点做到一般性理解即可。在复习备考中,考生应当在考试大纲确定的考试范围内全面掌握考试内容,同时应当熟悉考试内容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以及相关规定等。
四、备考2008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注意事项
在备考2008年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的过程中,考生应注意:
首先,考生要树立信心,建立起一次通过考试的心理准备。应当在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经济法》。“战略上蔑视”强调考生要有信心,不要畏惧考试。因为考试范围不会超出大纲的内容,所以考生复习要紧扣大纲,精读教材,同时参考辅导书。一本好的辅导书可以明确告诉你,哪些部分容易出题,出什么样的题,按照大纲的要求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从而可以带领考生走上备考“捷径”。只要考前准备充分,中级会计考试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战术上重视”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全面复习,因为考试的覆盖面比较宽;另一方面要在重点章节着重下功夫,如“公司法”、“合同法”、“破产法”、“票据法”历来占分比较多,应重点学习。重点章中还有重点内容,例如公司董事会、股票债券发行条件等,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
其次,注意经济法的特性。一是记的内容较多,但决非“死记硬背”,需比较相关内容,同时多做习题,是经济法的记忆诀窍。二是专业术语多,如“不安抗辩权”、“连带责任”、“无限责任”等,基本要求是弄懂含义,习惯使用。专用术语在答题中有重要意义。三是操作性强,案例题多,选择题和判断题也以小案例方式考察。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一个正常的企业如果要生产经营、对外投资以及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企业筹资。企业筹资的方式有多种,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企业自身的特征,企业可以通过长期资金筹资和短期资金筹资,可以通过借款,也可以通过自由资金筹资。具体选择什么方式筹资?企业一般根据自身筹款的条件和不同筹资方式下不同的用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过程中因使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如股利和利息等)和筹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筹措资金过程中为获取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如借款手续费和证券发行费等)来选择。
企业筹资问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财务管理问题,因此在不同版本的财务管理教材中都对企业筹资问题作了详细的讲述,不同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的公式都给予详细的列示。在我国财政部组织的一年一度的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中,指定用书的《财务管理》教材中也列示了相关资金成本的公式。其中,介绍了不同的短期资金筹资的方式。企业根据相关条件可以通过补偿性余额的信用条件向银行借款。
补偿性余额是指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的一定百分比(通常为10%~20%)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显然,补偿性余额的要求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
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在2007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第一百九十九页给出的公式为:
其公式的运用举例说明为:假设宏大上市公司2007年按年利率为6%的贷款利率,从银行借款1000万元,银行同时要求宏大公司保留150万元作为补偿性余额,也就是说宏大公司实际只能从银行取走850万元,则该公司借入该笔借款实际利率为:
可见,该计算公式计算方法和我国各商业银行采用补偿性余额的信用条件放贷收取利息的实际情况有不相符合的地方。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放贷的具体要求,采用该种信用条件放贷时,银行要求企业保留一定的借款余额作为补偿性余额,其目的是为了降低银行自身的放贷风险,补偿银行由于该种信用条件的放贷而遭到的损失。但针对该部分保留的补偿性余额,银行实际也按同期存款利率给企业支付了利息,也就是说银行并不是如2007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一书给出的计算公式那样无偿保留该部分余额。
仍沿用上例,若要真实反映该种短期筹资的资金成本,则应该在上例中增加一个已知条件,即:若同期银行的存款利率为3%,则该公司借入该笔借款实际利率为:
该书中介绍,若企业采用补偿性余额的信用条件的筹资方式对于银行来说有助于银行降低贷款风险,补偿其可能遭受的损失;但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但在我国实际运用来看,并不是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参考书《财务管理》书中给出的计算公式那样采用该种信用条件筹资方式的实际贷款利率高出名义利率那么多。正如我们计算的那样,按书中给的公式计算得出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为7.06%,而实际运用中计算得出的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为6.529%。因此,采用该书中的计算方法则不能按照实际计算出企业的实际贷款利率,也导致企业在比较多种筹资方式采用何种信用条件时,不能正确的比较出采用何种信用条件对企业更有利,也就是说不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因为,我们知道书中给出的不同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在理论上是指导企业在实践中采用何种筹资方式,使企业的资本结构处在最佳的状态。当然,花费少的资金成本筹到等额的款项是企业求之不得的。如果理论上的公式缺乏了实际意义,那我们就会认为该公式也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
例如,仍沿用上例,若银行给宏大公司提供两种信用条件的贷款方式供宏大公司选择:一种是上例中的补偿性余额的信用条件;另一种方式是:同样是宏大公司借款1000万元,借款的年利率为6.5%,但是银行要求公司采用贴现的方式偿还借款利息,试问该公司采用哪种信用条件的贷款方式其借款对宏大公司有利?
注:所谓贴现的方式偿还利息就是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而到期时借款企业再偿还全部本金的一种计息方法。它实际是企业短期借款的借款利息支付方式。采用这种方法,企业可用的贷款额只有本金扣除利息后的差额部分,因此,其计算公式为:
分析:本例中要想得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则其决策方法为:比较两种方案中哪种方式的实际贷款利率低就应该选择哪种方式贷款。
第一种方案若按照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书给出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的实际贷款利率为7.06%;若按照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贷款情况则计算出的实际贷款利率为6.529%。
显然,若按照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书中给出的计算公式来进行决策则应该选择第二种方案,放弃第一种方案,我们通过计算不难推出该公司明显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会误导企业在其他各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损失4.21万元[1000×(6.95%-6.529%)=4.21万元]。这只是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比较以后得出的结论,若在现实中,也许企业会由于决策的一点疏忽可能导致企业有更多的损失。
一、标准成本法应用相对落后的成因
标准成本法是通过精确和慎重的成本差异计算分析,找出导致成本超支或成本节约的具体责任人,对已明确的成本超支或成本节约进行经济处罚或奖励,使成本的实际发生额最终与制定的标准成本一致的一种较先进的成本管理制度。标准成本法体现了既要管钱,也要管人;既管理经济结果,也管理经济过程的观念[1]。但是,标准成本法目前在我国产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相对落后,尤其是在中小型企业中,很难见到应用的踪迹。究其原因,既有会计教育落后于经济管理发展客观要求的原因,也有会计制度设计缺陷的原因。1.会计教育落后于经济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会计人员的学历和职称结构目前还不够理想。笔者根据张立恒所提供的河南省国有单位和县级以上集体单位会计人员学历和职称结构的数据资料[2]进行归纳和统计,其结果如表1、表2所示。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综合发展情况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该数据应当具备一定的说服力。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会计人员的学历和职称明显偏低,本科以上学历的会计人员仅占9.04%,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会计人员占比高达90.96%;会计师及以上职称者仅占16.69%,其中还有4.65%的人没有被聘用,初级会计师及以下职称者占比高达83.31%。省级国有单位和县级以上集体单位的状况尚且如此,广大农村和乡镇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职称水平可想而知。标准成本法也称标准成本会计,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管理会计学科大多在本科教育才开设,大专、中专学校多以学生学不了该课程或会计从业资格和初级会计师考试中没有该内容为由没有开设该课程。目前的会计从业资格和初级会计师考试没有管理会计的知识内容;中级会计师考试中,标准成本法只是《财务管理》科目中的一节,考试的机率和分值都很小;注册会计师考试中,标准成本法也仅为《财务成本管理》科目中的一章,虽然考试的机率和分值有所提高,但所占分值比例很小。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现实中有80%以上的会计人员没有接受过标准成本法的教育,能分析、管理、参与决策的高素质会计人才短缺,总体结构失衡。可见,我国的会计人员标准成本法应用教育落后于经济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标准成本法应用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2.会计制度存在管理和设计的缺陷造成会计教育落后于经济管理发展客观要求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会计制度存在着管理和设计的缺陷。(1)《会计法》执行力建设疲软《会计法》第38条明确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3]。”但从表2中可以看出,会计岗位上的无证人员占到了8.04%,且现实中会计主管人员多由单位领导指派,无从业资格证、无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无会计工作经历的“三无”人员不少,外行领导内行在财务管理上早已成为见怪不怪的事,法律规定形同虚设。这说明我国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较为严重,《会计法》执行力建设疲软。(2)会计考试报考条件门槛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会计工作管理的第一道门槛。而2012年12月6日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8条规定申请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应具备的条件是:“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报考条件中没有学历、会计工作年限的限制,尤其是没有会计专业的限制。如此低的考试门槛,导致会计人员不用接受标准成本法教育就能轻松过关。这与《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所确立的发展目标———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富于创新的会计人才队伍,确立我国会计人才竞争优势,建设国际一流的会计人才队伍存在较大差距。(3)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设计有缺陷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为初、中、高3个级别,初级和中级需要通过全国统一考试,高级会计师资格则采用考评结合方式进行。初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其中《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内容没有标准成本法应用所要求的知识内容;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科目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个科目,其中《财务管理》中只是用一节的篇幅简单地阐述了标准成本法的局部知识;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一个科目。三个级别的考试内容不仅较少而且都不涉及标准成本法的知识和内容。这种考试制度设计忽视了会计专业如《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等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导致许多会计人员在会计知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阻碍了会计业务的规范化处理,无法保障标准成本法的应用。(4)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设计有缺陷1986年12月,财政部颁布《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以下简称“旧制度”),2014年1月1日在大中型企业停止使用,小企业还可继续使用。取而代之的是2013年8月16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以下简称“新制度”),小企业参照执行,金融保险业的企业不适用。旧制度是按照制造成本法的原理来设计制定的,不允许企业随便使用标准成本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所有企业只能使用制造成本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才能保证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数据的统一性和可比性。新制度倡导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成本构成和管理目标的特点,可选择制造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成本核算方法中的任意一种进行成本核算,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对产品成本核算多维度、多层次的需要。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的缺陷,限制了标准成本法的应用,这是我国标准成本法应用相对落后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改变我国标准成本法应用相对落后的对策
1.创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制,促进会计人员知识的补充和更新大量低学历、非会计专业的人员进入会计行业,加上国际会计趋同,会计人迫切员需要加强继续教育。但传统的继续教育效果不好,多流于形式,会计人员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多为被动地学习。为此,必须创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各项制度,营造良好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氛围。一方面,会计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加强对会计人员持证上岗规范化检查督办工作力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地会计学会组织机构,分期分批组织初、中、高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考前的培训,每一个级别的培训可采取第一次免费、第二次半费、第三次全费的措施,将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费用的收或免、不同级别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与否等与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挂钩,最大限度地激发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会计人员知识的补充和更新。2.提高高等学校会计教育质量,提升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如前所述,我国会计队伍庞大,但学历水平、职称结构、业务水平普遍偏低,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短缺,整体素质不高,总体结构失衡,这不但与会计考试制度的缺陷有关,更与会计教育质量不高相关。众所周知,我国的中专教育早已取消了入学考试,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足以消化和理解会计学科的有关知识,明显缺乏成长为会计人员的基本条件。大专教育近年来因生源质量下降,即使是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完全掌握会计学的相关知识,更不用说非会计专业或其他途径取得大专学历的学生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没有对任何学历、专业和从事会计工作年限作要求,致使大量低学历、非会计专业的人员进入到会计行业。一些大中专学校围绕“考试”内容修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过关视为专业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质量评估以会计从业资格证合格率论英雄,忽视了严密、系统的专业教育与培训,导致会计人才的培养标准降低。一门学科知识的获得和掌握主要依靠学校系统性、综合性、规范化的教学,会计学知识的获取尤其如此。所以,要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严把会计人员的“入口关”,不断提高我国高等学校会计教育的教学质量,这是最根本的措施和最有效的途径。为此,一是要将各类会计资格考试报考的首要条件规定为会计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二是会计师考试必须逐级报考,不允许越级报考。3.改革会计考试管理制度,促进会计人才健康成长目前注册会计师考试明显比会计职称考试吃香。这是因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性价比明显高于会计职称考试,获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后就业率高、待遇好、受人尊重。国营企业以外的企业大多不认可会计职称考试,即使获取了中、高级会计师证书,聘用机率也很小,难以与薪酬挂钩。从表2可以看出,初级会计师以下人数高达83.37%,中级会计师人数只有13.72%,而高级会计师人数仅为2.97%,会计人才的分布、层次和类别等结构明显不合理,与《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力争使初、中、高级会计人才比例达到5:4:1的要求相距甚远。这就是差别性较大的考试制度带来的结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在报考的门槛、考生的会计素质、考试的难易程度上要做到相对公平,特别是要将注册会计师报考的首要条件修改为必须是持有中级会计师资格证书的人员。这不仅能有效地激活中高级会计师考试,而且能有效地解决许多注册会计师没有从事会计工作经验和业务核算能力的弊端。4.科学设计考试科目、内容和难度,完善会计人才评价机制无论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还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均应当围绕会计核心专业课程来进行。要逐步取消《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法基础》、《经济法》和《税法》等会计辅助课程的考试,增加《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考试内容。科学设计考试科目、内容和难度,进一步完善会计人才评价机制,实现会计人才队伍协调健康发展。建议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设计为《会计实务基础》、《成本会计基础》、《财务管理基础》和《管理会计基础》四个科目;初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为《初级会计实务》、《初级成本会计》、《初级财务管理》和《初级管理会计》四个科目;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为《中级会计实务》、《中级成本会计》、《中级财务管理》和《中级管理会计》四个科目;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为《高级会计实务》、《高级成本会计》、《高级财务管理》和《高级管理会计》四个科目。会计考试是会计工作的风向标。只有通过会计考试改革,引导和推进会计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会计事业才能蓬勃发展,先进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技术才能得到应用;只有从会计教育的源头抓起,注重和强化会计人员创造力的培养,会计人员才能产生超越记帐会计能力之上的会计感悟创造力,即财务分析、财务监督、参与经济决策等方面的能力,才能使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毛波军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培霖,黄桂杰.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讲解[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4:219.
我要怎样成功呢?我要为自己砌一座人生的金字塔,用最坚定的信念、梦想做根基,循序渐进,用计划与行动让自己步步攀升。
我的信念,我的目标是创建一间会计师事务所,为我国的财经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了让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我对自己以及环境做了如下分析:成为高级管理者是我的价值观,我对周围的人或事物充满热忱,大胆进取,勇于创新,我的优势是喜欢按计划办事有条理,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中专期间参加了沙盘模拟机外出实习是我的经验。
对于我所处的环境广州经济发展快速,企业越来越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和综合素质也随之增加,但我所在的是国家级重点的财经学校,师资丰富,软硬件设施齐全,母亲曾是一名财会人员,从小我对经济就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家庭环境较为艰苦,也让我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我相信这些将成为我进军会计行业的有力条件。
综合以上条件,我的职业通道是在中专期间打好基础,熟悉财会基础知识,考取相关专业证书,步入社会后进行在职教育,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并专攻中级会计师及注册会计师,最后立足社会,关注社会环境的需求创建一间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考试含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俗称会计上岗证考试)、专业资格考试(俗称初中级考试)、高级会计师考试、正高级会计师考试、会计领军人才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是行业类考试专门用于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会计领军人才考试属于新兴考试,分为国家级领军人才和省市级领军人才。其余四种考试被广大会计人员统称为会计考试系列。
2009年,财政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不同级次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进行了系统完善,基本构建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不同级次会计人才评价制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俗称上岗证考试,通过考试取得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最低要求和前提条件,也是证明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可以说,该证书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也是从事会计工作的起点。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进而进行职称考试对会计能力加以强化和认证。
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职称考试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的定位
(一)会计从业资格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从业资格是从事某一专业所学知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会计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和政策法规最低要求,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证”。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尚处于“学徒”阶段,属于各单位最基本、最基层的会计实务辅助操作人员,一般从事基础性的会计工作。应当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财经法律法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基本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等。
(二)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含会计员、助理会计师),是会计专业职称序列中最低的技术职称。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掌握运用会计从业资格应具备的知识基础上的能力提升。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会计基本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处理一般会计业务,协助会计主管完成相关财务、会计工作;应当较为系统地掌握会计实务原理和专业知识,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正确执行基本的财经法律制度。
(三)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相当于会计人员中级职称,一般具有能够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具备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应当能够独立负责并组织开展某一领域会计工作,能够协助会计部门负责人或独立完成相关财务会计的领导工作。因此,要求中级会计资格人员具有扎实的财务会计理论功底,较为系统地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制度,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会计等财经法律制度,熟悉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上述专业知识草拟本单位比较重要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和办法,对单位日常财务事项作出及时准确的职业判断等。具备对一般或常规业务的分析处理和专业判断能力,是中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显著特征。
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职称考试现状和特点
(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现状和特点。根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定位,山东省从2007年第四季度试行,08年正式开始网络化考试,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止已经考试1272881人次,其中08年法规基础考试183769人次,电算化考试29987人次;09年法规基础考试253365人次,电算化考试73275人次;10年法规基础考试181074人次,电算化考试146991人次;11年前三个季度252484人次,电算化151936人次。山东省的会计从业资格网络化考试能够做到一年内多次考试当场显示成绩,考点一旦运行可反复使用仅注意定期升级即可,报名点可在网上自行选择,与纸质考试相比节省了组织者的人力、物力,节省了考生的时间,方便了考生。网络化考试通过四年运行显现出几个特点:
1、考试人数逐年提高,考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参考人员水平不高。从每年的考试人次可以明显看出考试人数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但是考试人员素质没有明显提升。从近年来初中级考试通过率来看,2011年初级合格率为22.19%,而10年合格率20.24%;中级合格率11年两年滚动合格为13.59%,10年滚动合格率为17.87%,近年通过率降低。侧面反映了有部分会计人员一直停留在会计最基础水平上,自身基础不太理想自我提升较为困难。另外从2011年财政部要求全国范围内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持有者进行的信息采集工作,通过这一工作反映出部分会计人员不熟悉电脑操作、对于自己的职称认知不准确等问题,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素质不高。
2、考试考点逐渐增多,考试软硬件趋于完善。目前全省16市(不含青岛市)已经拥有39个考点,每个考点都通过了省市两级的审核确认,考试机、监控等软硬件达到了考试标准,各考点运行良好。
3、考试流程已定形。目前从开始的不定时考试逐渐过渡到每一季度第一个月月底报名,第二个月考试前期准备,第三个月考试,每个季度第二个月月底或第三个月月初在山东会计信息网公布成绩这一规定程序。考试时参考人员携带身份证进入考场,使用二代身份证读卡证验证完毕后,按照随机生成的座位号就座参加考试,全程网上答题,提交后直接显示成绩,考生当场可知悉自己成绩。
(二)会计职称考试现状和特点
山东省2011年度会计职称考试初级共报名85580人,比10年79134人增长8.1%,中级资格11年报名人数36222人,比10年39717人,减少9.65%。11年初级合格率为22.19%,10年合格率20.24%;中级合格率11年两年滚动合格率为13.59%,10年滚动合格率为17.87%。初级参考人数呈逐年增加,中级参考人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三、考试存在的问题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经过4年的运行也突显了几方面的问题:
(一)题相对简单。由于网络化考试使用题库,经过近4年的考试,山东省的试题已被众多培训机构所熟悉,从08年的不到15%的通过率和11年的近60%的通过率比较可明显看出11年通过率提高,当然不排除参考人员素质提高的可能性,但从目前掌握情况可以看出民间培训机构获取了部分试题,通过培训使考试通过率大幅度提高。可以说,任何使用题库的考试都存在这一问题,因为参考人数逐渐增多,题通过参考人员记题、网上讨论等多种方式流出,相关人员通过参加培训等方式仅需背题就可以通过,这是任何题库考试都存在的问题。
(二)早期确认的考点与新上考点相比,硬件设备上有些老化陈旧,有时考试运行与新考点相比较慢。
(三)考试无法复查。任何考试的复查都只是对考试每道大题的分数进行核对,由于网络化考试当场就出成绩,并不显示每道题的成绩无法对其进行像纸质考试的复核这一程序。对于这一点目前没有任何办法进行解决,但是对于计算机来说一般不可能出现简单加法的错误。
会计职称考试从目前来看存在的问题:
(一)高科技作弊时有发生。当今作弊手段随着考试人数增多、要求提高也在不停升级。由原始的纸条小抄升级为电子扫描、隐形耳机、橡皮隐形扫描等。每年职称考试都会查处数起高科技作弊。
(二)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职称滚动成绩造成前期考试成绩无效。中级成绩两年有效,如果第一年通过两门而第二年剩下的最后一门没有通过,通过的两门也已失效,此种成绩累计方式无形中对边工作边考试的同志增加了考试难度。
四、相关对策
(一)提高准入门槛。现在考试仅需要高中毕业证即可,在大家只要想上大学就有学上的当前高中毕业证已经普及了,具有高中毕业证并不能代表可以进行会计知识的学习和会计技能的使用。尤其近几年会计制度、准则陆续,这些作为大多数会计需要熟悉使用的制度法规都需要会计人员自行学习,因此做为会计这一职业极需要专业素养和自学能力。目前很多持有会计证的人员不具备这种能力,不能适应会计职业的发展。上岗证如何定位,何种人员可以参加上岗证的考试是提高人员素质的第一关。由于各省甚至各市的教育水平不一,建议财政部给予省级部门这一权力规定考试所必须的学历水平而不统一规定。
(二)定期更换题库,最起码一年一次。对于考题流失这一问题这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但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如何使考试更加体现出会计人员的素质是一个长期课题,这需要更多专家、更多管理人员的投入。同时仅会计基础、法规、电算化这三门考试是否能够测试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基本素质也有待商榷。
(三)定期软硬件升级。出台相关文件将定期升级作为必须的要求。山东省将每隔2年或3年对考点硬件强制升级,软件每隔2年进行升级。这样可以解决硬件设备的问题。
(四)运用各种防作弊方式。一般出动无线电巡逻车、启用监考大师,随机抽取监考老师等方式。随着作弊水平的提升,防作弊水平也要不断提升。
(五)对于成绩累计方式建议财政部适当降低最后一门合格门槛,比如如果前两门已经通过,第三门59分也算作通过。
一、报名条件
按照省财政厅、人事厅《转发财政部人事部修订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粤财会〔*〕48号)规定,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具备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已注册)外,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取得博士学位。
取得非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学位)的,其取得学历(学位)前后的会计工作年限可以连续计算。报考资格所要求的从事会计工作的年限,计算到*年12月底止。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若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未注册的,应到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归属管辖的财政部门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未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的,报名时不予受理报名。自2012年起,将依据《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日期作为计算会计工作年限的依据。
二、报名方式
按照全国会计考办统一规定的程序实行网上报名、现场资格审查确认(以下简称“现场确认”)的报名方式。
三、考试级别、科目和成绩管理
(一)考试级别、科目
1.初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
2.中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二)考试成绩管理
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人员,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科目考试均合格者,经复核,符合发证条件的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证书;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
四、考试大纲
2009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继续使用*年度考试大纲。
五、考试时间
2009年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间为2009年5月16、17日。具体安排如下:
考试时间
初级资格
中级资格
5月16日
9:00-11:30
经济法基础
9:00-11:30
财务管理
14:00-17:00
初级会计实务
14:00-16:30
经济法
5月17日
9:00-12:00
中级会计实务
六、报名时间
2009年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上报名时间定为:*年12月5日至12月17日。每天具体开通时间以全国报名网站公布时间为准。
现场确认时间为*年12月9日至12月19日(星期六、日休息),具体地点见附件1。各区、县级市报名点现场确认工作务必于*年12月20日结束,并于12月22日将考试用书征订数量汇总报市财政局(会计处),12月23日将报名人数上报市财政局(会计处)。
七、报名程序
1.报名按属地原则进行。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应于12月5日至12月17日登录财政部“会计行业管理网”,认真阅读网上报名协议,据实录入报名信息,仔细核对(尤其是电话号码,是忘记登陆密码,找回的必要条件),记下本人注册报名号和密码;需要考试教材的考生,应网上订购教材。之后考生应将通过照相馆或数码相机拍照的、清晰完整的本人近期(3月以内)、免冠的数码相片上传。相片文件类型必须为.jpg,要求宽114像素,高156像素,以考生报名注册号为文件名(例如:11000000001.jpg)。相片必须清晰、完整。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相片或不能按要求上传相片的,考生必须于现场确认时到报名点现场照相或者交纳近期免冠、清晰完整实体照片,由现场确认点统一扫描后上传。不论是否成功上传相片,考生均应从网上下载打印“全国会计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考生信息表”,于报名现场确认前交所在单位审核盖章。
2.各单位应严格执行规定的报名条件,认真做好报名资格的审查工作。在报名资格审查中,必须审查报考人员“全国会计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考生信息表”、学历(或学位)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居民身份证明等相关证明的原件。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不予受理报名;即使参加并通过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相应考试,也不核发资格证书。
3.我市行政区域所属管辖的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属于市属单位的,到市属单位所在区、县级市指定的报名点报名(见附件1);不属于市属单位的,按照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隶属管辖权报名。报名工作可以由单位汇总后于12月15日前直接到单位所在区、县级市现场确认点报名,也可以由考生直接到现场确认点报名。
4.考生应查看网上所选择报名点的现场确认时间通知,并按照通知时间到现场确认。现场确认时应提交单位审核盖章、考生签字的“全国会计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考生信息表”一式一份、学历(或学位)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居民身份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近期大一寸免冠正面相片1张〔办理考试合格资格证用,贴在《贴资格证相片页》(见附件2,在各报名点领取),不符合相片规格的,不能办理证书〕,到指定的现场确认点进行资格审查,同时缴纳考试费和预定教材的书款。上述原件由单位负责初审、现场确认时交各会计考试现场确认点审查后退回,复印件在办理报名确认时提交。单位集中办理报名确认时,还需提交《2009年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分类登记表》(见附件3)。
5.*居民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按照财政部、人事部《关于调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办会〔*〕25号)的要求,应打印提交“全国会计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考生信息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高中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事会计工作年限证明、居民身份证明和近期大一寸免冠正面相片1张等材料。
6.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行滚动考试,滚动周期为2年。跨年度报考中级资格的人员,其考生档案号为原档案号。中级有档案号的考生只能在网上选择“身份证”作为报考的证件类型,其他考生可在网上对应选择“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作为报考的证件类型。
对于跨年度跨省报考中级资格的人员,如果上一年在原考区已经取得部分科目考试合格成绩,第二年确实需要在异地报名考试的,无论原省份是否实行网上报名,转到*报考均只需原考区省级会计考试管理机构出具成绩合格证明(见附件4);从*转到2009年度已实行网上报考的省份,也只需出具成绩合格证明(见附件4)。
7.报考人员忘记报名注册序号和个人密码时,可通过报名系统提供的“找回报名注册序号、密码”功能找回相关信息。如果仍无法找回的,报考人员可向所在区、县级市报名点提出申请,由报名点帮助找回相关信息。
八、报考收费
按照省物价局《关于调整职称考试收费标准的复函》(粤价函〔2001〕237号)规定,2009年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费按每科50元收取,不得收取考试报名费。各单位收取的考务费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各区、县级市会计考试办公室应于12月25日前将书款按收费项目名称: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费,委托收费项目编码:010004204000813,填制财政六联缴款书缴入市财政专户(收款单位名称:财政收费,账号:3602000109000412165,开户银行:工商银行*市第一支行)。
根据《关于会计考试收费分成收入缴库问题的通知》(穗财综〔2006〕84号)的规定,各区、县级市会计考试办公室应于12月25日前将考务费按收费项目名称: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费的收费项目编码全额缴入市财政账户(收款单位名称:财政收费,账号:3602000111200310340,开户银行:工商银行*市第一支行)。全额缴入的考务费市本级与区、县级市按7:3分成(市本级分成含按照45%比例上缴省财政厅的金额),各区、县级市分成部分由银行直接划拨各区、县级市财政局。
九、考场设置
中级资格考试,由市会计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设置中级考场(拟设置考场学校名单见附件5,具体考场的设置以2009年2月1日前与各考点学校签订的委托协议为准)。
初级资格考试由各区、县级市会计考试办公室组织设置考场。各区、县级市会计考试办公室应于2009年1月15日前将《2009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场设置及试卷预订表》(见附件6)报市财政局会计处。
十、准考证发放
对2007年的考试试题做认真地分析和回顾;第二,对明年的考试进行科学地预测和展望。在此,本人愿和大家一同来完成这两项工作,以供借鉴。
一、2007年《中级会计实务》试题分析
2007年的中级会计师考试是新会计准则施行以来的第一次考试。纵观本次试题,大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充分体现出知识更新的要求
由于新会计准则刚刚,考题必然体现出知识更新的要求。所以。试题内容。新”的特征十分明显。即试题充分反映出新会计准则中的新内容。
在2007年职称考试指定的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资产减值、所得税、长期股权投资等章节当中,这几章分值高达45分;而分散在其他章节体现出新内容考核的比如弃置费用、职工薪酬、商业实质判断、每股收益、亏损合同等占13分;两项合计大约为58分。本人在以前的辅导体会中,多次提到过。新”就是“重中之重”的观点。这是复习考试过程中必须牢记的。按照这样的思路推测。2007年还没有来得及考核的新内容,一定是明年考核的重点。
(二)试题覆盖面广
在2007年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指定的教材共20章。而从第一章总论到第二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每章都有分值分布。尤其是第二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2007年分值为4分。大概是历年最高的。
这也就提醒大家:忽略哪一章都是不行的。复习一定要全面。
(三)传统重点章节。雷打不动
不论内容如何变化。那些传统重点章节始终都是重点。比如长期投资、合并会计报表等章节就是如此。2007年综合题的第2题(18分)就出在此处。复习考试。全面系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抓不住重点。。地毯式”推进,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四)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核
2007年试题中。虽然客观题占45分。但是,在单项选择题15个当中,有11个是需要通过计算才能确定答案的,占74%。再加上主管题55分,实际上应用计算题的分值达到了66分。可见。应用能力的考核将是今后会计考试的必然发展方向。
(五)综合性强
综合性、复杂性是本次试题的另一明显特征。也是考试向难度迈进的标志。计算题原来一般只是局限在某一章范围内考核,而现在往往要涉及多章内容同时应用。
比如计算题的第2题,涉及坏账准备、预计负债、金融资产、产品跌价准备、所得税等内容。而综合题的综合性就更不必多说了。
综合题是最能考核考生水平的试题,当然。也是难度最大、最容易丢分的试题。所以。
考生不能孤立地学习每一章,而是要把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二、2008年《中级会计实务》试题趋势预测
由于2007年考试指定的教材已经是按最新会计准则编制的。所以,2008年的教材内容基本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和分析。较为科学地预测出2008年的命题走势。
这里强调的重点内容总体没变。在这些重点内容中。2007年已经考过的内容。在2008年整体出现的概率不大,有的知识点可能还会零星出现。但是,已经构成重点内容而在2007年还没有来得及考核或考核不充分的内容。则一定是2008年考核的重点。本人认为。以下内容值得关注(内容重要程度与排序先后无关)。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
首先,要明确投资性房地产的内涵,自用的以及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概念规范的内容。其次,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主要把握对于符合定义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采用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这一知识点就可以了。第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要明确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计量方法;采用成本模式下。要计提折旧或摊销。并且。要计提减值准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也不计提减值准备,而是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账面价值,并将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是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具有成本和公允价值模式。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脊梁,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脊梁。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本人对这一规定表示疑义:当投资性房地产已经满足特定条件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了计量。而以后又增加的新的投资性房地产。又不具备特定条件时将如何计量?这种情况只能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而准则又不允许两种模式同时存在。不知道此问题如何解决?第四,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转换时一定要分清是哪种核算模式下的转换。处置核算最重要一点是应用的科目: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而不是我们习惯使用的科目即营业外收支。
(二)金融资产
本项内容从本质上说是原来的旧内容。但是,新准则却赋予了新的分类方式和新的核算形式,提出了新的核算要求。这是本项内容的总体特征。首先。要明确四类金融资产的分类。这种分类既具有客观性,更带有主观色彩。因此,这种分类没有一定定律。考试中要特别注意题中的条件说明,看清楚题中涉及的金融资产划分为哪一类。
其次,要明确各类金融资产的核算方法。各类资产核算方法差别很大。一定不能混淆。
第三。取得金融资产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有的计入当期损益。有的计入成本。第四。在这四类金融资产中。要重点掌握第一类和第四类。第五。金融资产减值。明确哪类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哪些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金融资产。哪些可以转回。哪些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哪些干脆不能转回。
(三)长期股权投资
这部分内容是永恒的重点,只要是会计考试。该内容就一定是主角。尽管2007年已经考过了很多内容。但是,仍有出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首先。
可以分成四块:1。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对合营单位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3。对联营单位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4。其他投资。根据金融资产准则核算。其次。分别掌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熟悉各自的核算方法和程序。第三、要把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及合并会计报表结合起来一同学习。
(四)职工薪酬的计算
新准则中。对职工薪酬赋予了很多新内容。其中。非货币性职工薪酬、辞退福利、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等内容很重要。并且,也有一定难度。很容易出错。
(五)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
新准则规定。可转换发行时。要对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另外。还涉及到转换时的处理。本知识点由于难度大、所涉及的金额位数多、数字计算不能取整等因素的存在,因此,本题十分容易丢分。
(六)购买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等延期付款而采用现值入账。本知识点尽管不是很难。但是,计算比较繁琐,尤其是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很容易出错。仍然需要十分谨慎。
(七)固定资产弃置费用
虽然2007年已经考过,但只是一个判断题。因此。仍然有进一步考核的空间和可能。弃置费用实际上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现值的形式及如固定资产成本。以计提折旧的方式实现补偿;另一部分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的现值部分为基数,按照相应的利率。采用分期计提利息的方式实现补偿。
一、近年来《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命题规律总结
国家组织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从多年的走势和命题规律看,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充分体现出知识更新的要求,“新内容”是绝对的重点
国家的新制度、新准则,其内容得以快速贯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考试。笔者在以前的辅导体会中,多次提到过“新”就是“重中之重”的观点。这是复习考试过程中必须牢记的。比如,在2007年职称考试指定的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资产减值、所得税、长期股权投资等章节当中,这几章分值高达45分;而分散在其他章节体现出新内容考核的比如弃置费用、职工薪酬、商业实质判断、每股收益、亏损合同等占13分;两项合计大约为58分。
(二)传统的重点章节,不论内容如何变化,始终都是“雷打不动”的重点
比如长期投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合并会计报表等章节就是如此。2007年财务报告一章出题26分,2008年财务报告一章出题高达34分。复习考试,全面系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抓不住重点,“地毯式”推进,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三)各章命题分值具有“轮回性”特征
所谓“轮回性”,也就是各章分值在多年内具有类似抛物线式的变化规律。比如,固定资产一章,2006年出题16分,2007年出题仅有2分,而2008年又出题分值较高为12分,按此规律,2009年本章应该分值不会很高。再比如,资产负债表一章,2006年出题21分,而2007年出题只有2分,2008年出题又达到20分,呈明显的抛物线式的变化规律,因此,2009年本章出题分值不会很高。
二、2008年中级会计实务命题特点分析
2008年是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第二年,由于2007年考试指定的教材已经是按最新会计准则编制的,所以,2008年的教材内容基本保持不变,只是对书中与新的法律、法规、制度不一致的地方进行了调整。
从2008年中级实务的试题来看,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一)试题分值相对集中
试题分值相对集中,这是2008年试题的最突出特点,以往年份很难发现这一特点。比如,2008年试题中,财务报告一章34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一章20分,固定资产一章12分,三章加总达到66分。另外,有两章内容没有分值,有七章内容其分数只有1-2分。上述命题的特点,在以往考试中并不多见。
(二)传统重点章节地位凸显
合并财务报表号称世界会计三大难题之一,无论会计改革如何进行,合并财务报表一直牢牢占据强势地位。2007年财务报告一章出题26分,2008年财务报告一章出题34分,在这么大的分值当中,其主要内容都涉及合并财务报表。另外,固定资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这两章也都是传统重点章节,两章分值合计32分。而长期股权投资、收入、所得税等章节内容也都大量穿插在综合试题当中。
(三)主观题的比例不断加大
计算题、综合题近3年来分别是22分和33分,没有变化。但是,在单项选择题中,需要计算的题目2006年和2007年均为10个题目,占66、67%,而2008年为12个,占80%。这无形中加大了试题的难度和时间的耗费。
三、2009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根据近几年的命题走势看,重点内容总体没变,在这些重点内容中,2007年和2008年已经考过的内容,在2009年整体出现的概率不大,有的知识点可能还会零星出现。但是,已经构成重点内容而在2007年和2008年还没有来得及考核或考核不充分的内容,则一定是2009年考核的重点。因此,以下内容值得关注(内容重要程度与排序先后无关)。
(一)金融资产
本项内容从本质上说是原来的旧内容,但是,新准则却赋予了新的分类方式和新的核算形式,提出了新的核算要求,这是本项内容的总体特征。第一,要明确四类金融资产的分类。这种分类既具有客观性,更带有主观色彩。因此,这种分类没有一定定律,考试中要特别注意题中的条件说明,看清楚题中涉及的金融资产划分为哪一类。第二,要明确各类金融资产的核算方法。各类资产核算方法差别很大,一定不能混淆。第三,取得金融资产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有的计入当期损益,有的计入成本。第四,在这四类金融资产中,要重点掌握第一类和第四类。第五,金融资产减值。明确哪类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哪些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金融资产,哪些可以转回,哪些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哪些干脆不能转回。
(二)长期股权投资
这部分内容是永恒的重点,只要是会计考试,该内容就一定是主角。尽管2007年和2008年已经考过了很多内容,但是,仍有出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首先可以分成四块: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合营单位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对联营单位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其他投资,根据金融资产准则核算。其次分别掌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熟悉各自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再次,要把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及合并会计报表结合起来一同学习。
(三)职工薪酬的计算
新准则中,对职工薪酬赋予了很多新内容,其中,非货币性职工薪酬、辞退福利、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等内容很重要,并且也有一定难度,很容易出错。
(四)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
新准则规定,可转换发行时,要对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另外,还涉及到转换时的处理。本知识点由于难度大、所涉及的金额位数多、数字计算不能取整等因素的存在,因此,本题十分容易丢分。
(五)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延期付款而采用现值入账
本知识点尽管不是很难,但是,计算比较繁琐,尤其是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很容易出错,需要谨慎对待。
(六)固定资产弃置费用
虽然2007年已经考过,但只是一个判断题。因此,仍然有进一步考核的空间和可能。弃置费用实际上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现值的形式如固定资产成本,以计提折旧的方式实现补偿;另一部分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的现值部分为基数,按照相应的利率,采用分期计提利息的方式实现补偿。
(七)无形资产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费用的不同处理方法
本知识点是新内容。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在发生时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记入无形资产成本。对于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以及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也应当在发生时作为管理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八)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
第一,要明确投资性房地产的内涵,自用的以及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概念规范的内容。第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主要把握对于符合定义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采用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第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要明确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计量方法。采用成本模式下,要计提折旧或摊销,并且要计提减值准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也不计提减值准备,而是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账面价值,并将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是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具有成本和公允价值模式,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笔者对这一规定表示疑义:当投资性房地产已经满足特定条件并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进行了计量,而以后又增加的新的投资性房地产,又不具备特定条件时将如何计量?这种情况只能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而准则又不允许两种模式同时存在。不知道此问题如何解决。第四,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转换时一定要分清是哪种核算模式下的转换。处置核算最重要一点是应用的科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而不是习惯使用的科目即营业外收支。
【考试简介】会计从业资格是指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质,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下列会计工作的人员(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人员,以及外籍人员在中国大陆境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考试时间】每年分别在上下、半年设立两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约在每年的4月和11月。
【考试内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
【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
【报名时间、地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一般由省级财政部门组织,考试及报考时间全国各省有差异。报考时,报考人员需携带本人身份证、近期同底片免冠一寸照片二张,到指定报名地点填写相关表格,办理报名手续。有条件的地区,要求考生先在网上注册报名,将报名表打印后贴上照片,再到指定报名地点交表、交费办理报名手续。
初级会计职称
【考试简介】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也称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考取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可以聘用为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的5月第三个星期六。(以当年公布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为准)
【考试内容】初级资格考试分两个半天进行,初级会计实务科目为3小时,经济法基础科目为2.5小时。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报名时间、地点】报名时间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上一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底。凡符合报名条件并申请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均由本人提出申请,单位核实,持学历证书、身份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原件和“报名登记表”于规定期限内到当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设置的报名地点报名。考生凭准考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其直属单位的人员参加考试,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中级会计职称
【考试简介】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也称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可以评定会计师职称。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 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的 5月第三个星期六、星期天。(以当年公布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为准)。
【考试内容】《财务管理》、《经济法》、 《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 其中《财务管理》、《经济法》为2.5小时,《中级会计实务》为3小时。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报名时间、地点】报名时间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上一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底。凡符合报名条件并申请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均由本人提出申请,单位核实,持学历证书、身份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原件和“报名登记表”于规定期限内到当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设置的报名地点报名。经审核合格后,发给准考证。考生凭准考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其直属单位的人员参加考试,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高级会计师资格
【考试简介】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是由人事部和财政部联合组织的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工作的考试环节, 这项考试是为了加强高级会计专业人才联合体建设,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素质, 改革高级会计师资格单一评审办法,探索科学、客观、公正、 公平的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办法而设立的。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 符合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的考生,只有通过这项考试取得高级会计师考试合格证书后, 才能进一步参加高级会计师评审。
【考试时间】每年九月的第1个星期日。
【考试内容】《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间为210分钟。
【考试方式】采取开卷笔答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会计、财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分析、判断、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和解决会计工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报名时间、地点】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报名。
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CPA)
【考试简介】中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是根据《注册会计师法》设立的执业资格考试, 是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于1991年12月7日到8日首次举办,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吸引力的执业资格考试之一。截至2008年度, 17次考试,累计300多万人参考,100多万人单科合格, 14万人取得全科合格证书,其中5万多人取得执业注册会计师资格。2008年,共有57万人报名,49万余人次参加了考试。各科合格人数及合格率分别为:会计14502人,10.79%;审计9281人,15.06%;财务成本管理9579人,15.26%;经济法20034人,17.98%;税法16498人,13.56%,所有科目的平均合格率为14.53%。
【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中旬。各科目考试时间如下:会计 180分钟;审计、财务成本管理 150分钟;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 120分钟。
【考试内容】第一阶段,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6科。这是专业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
第二阶段,设综合1科。这是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考生在通过第一阶段的全部考试科目后,才能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两个阶段的考试,每年各举行1次。基于第二阶段的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的胜任能力,建议考生在参加第二阶段考试前注意积累必要的实务经验。英文测试: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科目均不设英文附加题。新考试制度下2009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6个科目的试题中均指定特定试题(各科指定1~2个小题,以下简称指定试题),考生可以选用英文作答。对可以选用英文作答的特定试题,在试卷中都有明确的提示。对指定试题,考生可以自主选择中文或者英文作答,如选择英文作答,该小题须全部使用英文。对指定试题外的其他试题,考生一律用中文作答。对指定试题全部使用英文作答、并且答题正确的,奖励5分。每科合格成绩分数线仍为60分。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客观性试题采用填涂答题卡方式解答;主观性试题采用书写中文简体文字方式解答。
【报名时间、地点】一般在每年4-5月,可到各地注协、财政部门报名。具体可以参考2009年考试报名汇总报名人员报名时,须提交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或技术职称证书原件,交纳2寸近期(上年或本年)免冠照片2张,经地方考办审核无误后,填写《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考生个人信息填写表》。
注册税务师( Certified Tax Agents CTA)
【考试简介】1998年开始时实行资格认定考试,自1999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据权威部门统计,截止2008年底,国家每年举行一次统一考试,己累计考试11次,报名达2806484人次,通过考试取得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的人数达到77930人(不含2008年度四川省通过人数)。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末,从周五的下午开始,每半天考试一个科目,每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科目】现行注册税务师考试共考五个科目:《税法(一)》、《税法(二)》、《税务实务》、 《财务与会计》、 《税收相关法律》。
【考试方式】考试均采用闭卷笔试的办法。《税法(一)》、《税法(二)》、《财务与会计》、《税收相关法律》均为客观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税务实务》为主观题、客观题相结合的形式,客观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主观题为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
【报名时间及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一般设在考试年度上一年的12月份,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一般按地区为单位进行组织。以09年为例:09年注册税务师考试报名信息汇总
(2)报名办法目前各地情况不太相同,一般为现场报名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现场报名的,考生需现场领取《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申报表》,填写后应经相关部门盖章。报名时,须持上述《申报表》、本人身份证明(身份证、军官证、驾驶执照、护照,下同)、符合报考条件的相关证明(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职称证书)原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报名点经资格复核合格后,办理报名手续。符合免试条件者,还需持税务部门出具的本人从事税收工作起始时间的证明。
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初、中级)
【考试简介】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测验应考者是否具备相应审计专业技术能力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考试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级别。
【考试时间】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日期原则上为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两个半天进行,上午为《审计专业相关知识》,下午为《审计理论与实务》。两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2.5小时。
【考试内容】《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宏观经济学基础、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会计、法律;《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方法、企业财务审计。初、中级资格考试采用同一套考试大纲。根据对初、中级审计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不同要求,两个考试科目各部门内容分为初、中级资格共同考试内容和中级资格单独考试内容。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报名时间、地点】因地区而异,大多在4月、5月,到当地人事考试中心(院)报名。
审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
【考试时间】每年的11月份第3个周的周日(具体时间以国家审计署考试中心的通知为准)。考试分两个半天进行。上午为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下午为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各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3个小时。
【考试内容】《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财政理论、金融理论、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四部分;《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具体包括审计理论和审计案例分析两部分。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题型均为主观性试题,无任何客观性试题。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考试题型仅简答题和论述题两种;审计理论与案例分析的考试题型包括简答题和5个审计案例。审计案例以财务审计为依托,侧重于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难度适中。只是所有案例是依据的国家审计准则,而不是独立审计准则。主要的差别在于程序上的差别。各科试题全部在答题卡上作答。
【报名时间、地点】因地区而异,大多在4月、5月,到当地人事考试中心(院)报名。
二、学历学位考试
MPAcc
【考试简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简称MPAcc, 专业学位代码:530100)项目,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于2003年底设立的专业学位项目。会计专业硕士学位面向会计职业,以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 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熟悉市场经济规律的高素质、全方位的管理型、应用型会计人才为最终办学目标。
【考试时间】每年的10月最后一个双休日
【考试内容】政治理论、英语、综合知识(含财务会计、语文、数学、逻辑),共计3门。其中,政治理论考试及面试由各招生单位单独组织,时间自行安排;其余2门全国联考,其中外国语只限英语,MPAcc英语科目的考试与在职人员攻读其他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使用同一试卷,听力测试成绩计入考生外语总成绩。
【考试方式】笔试+面试达到各试点院校划定的最低录取线,根据笔试成绩,结合工作业绩、本人资历和面试成绩,综合考察,择优录取,其中优先考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的中高级财务、会计审计人才。
【报名时间、地点】全国联考报名工作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
【考试简介】ACCA成立于1904年,总部位于伦敦,是全球最具规模的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截止2008年底,ACCA在全球设有82个办事处及分会,131500 名会员及362000名学员。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ACCA目前在中国拥有超过20000名会员及34000名学员,并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以及香港设有共6个办事处,在澳门设有一个联络中心。要成为ACCA的会员,学生必须通过ACCA十四门专业考试并获取三年财务及会计相关工作经验。此三年相关工作经验可在考试之前、中、后累积,并且不限地域、行业、公司/机构性质等。
【考试时间、地点】每年两次,分别安排在6月、12月第二周开始连续八个工作日。每次最多允许报4门。
北京考点地址:I998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号教学楼;北京海淀区学院路15号;I83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12号;I866北京市教育考试指导中心;北京市安定门外外馆东街23号。
I900长沙考点地址:长沙市石佳冲路109号湖南大学北校区网络学院北栋3楼。
I803成都考点地址:成都国际会展中心;成都市金牛区沙湾路258号。
I992大连考点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鲁迅路50号大连北良大厦19楼会议室。
I996广州考点地址: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A座。
I912南京考点地址:南京审计学院,南京市建邺区北圩路77号。
上海考点地址:I987 上海东北 上海兰生大酒店,杨浦区曲阳路1000号;I997 上海西南 好望角大饭店,肇嘉浜路500号;I844 上海浦东 仁和宾馆,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056号。
I995深圳考点地址:深圳市上步中路1003号,深圳科学会堂。
I994天津考点地址:天津财经学院, 天津市珠江路25号。
I993武汉考点地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市洪山区政院路1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泰楼。
I827西安考点地址: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管理学院大楼。
I831厦门考点地址:金海峡高级财经人才培训中心,厦门市夏禾路1128号富兴大厦办公楼三楼(B座)。
I847无锡考点地址:无锡运河大酒店,无锡市湖滨路7号运河大酒店。
I856山东考点地址: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济南市桑园路60号。
I854杭州考点地址: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杭州市文晖路321号浙江教育大厦 310014。
I855南昌考点地址: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市双港路校区。
*S861 哈尔滨考点地址: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恒星路1号2号楼207室。
*S838 沈阳考点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21号沈阳大学。
*S874 南宁考点地址:广西省南宁市明秀西路100号,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一楼。
CBE上海考点:上海晋才职业培训中心,虹古路321号222室。
CBE浙江考点: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市下沙学源街18号。
CBE武汉考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市洪山区政院路1号。
CBE哈尔滨考点: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恒星路1号。
CBE无锡考点:江南大学后续教育学院,惠河路170号。
CBE北京考点:北京东亚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延静西里9号。
CBE天津考点:天津富臣职业培训学校――富臣教育。
北京东亚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延静西里9号
*特殊考点:学员选择在特殊考点应考,需另行支付行政费用予该考点。具体事宜请与ACCA各代表处咨询
【考试内容】
教材和考试均用英语。从2001年12月起,ACCA考试大纲,新大纲主要强调学员掌握核心专业知识,首先成为能胜任业务的会计师;同时要求知识面广,成为通才型人才,而且要掌握战略财务管理技能,适应现代商务的发展。共十四门考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基本的会计原理,财会信息的作用和管理领域的主要问题等内容,具体课程为:1.1财务报表编制Preparing Financial Statements;1.2财务信息与管理 Financial Information for Management;1.3人力资源管理 Managing People。第二部分。涵盖专业财会人员应具备的核心专业技能,介绍商务运作的法律环境,并强化财会方面的关键技能,具体课程为:2.1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Systems;2.2 公司法与商法Corporate and Business Law;2.3企业税务 Business Taxation;2.4 财务管理与控制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2.5财务报告Financial Reporting;2.6审计与内部控制 Audit and Internal Review。第三部分。着重于企业战略管理中财务人员的作用,培养学员以专业知识对信息进行评估,并在专业伦理框架内提出合理的经营建议和忠告。选择性课程的引入,使学员能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专业执业或财务管理)选择课程,从而强化相关领域的知识。具体课程为:以下四门课程中选择两门:3.1审计与认证业务Audit and Assurance Services;3.2高级税务Advanced Taxation。3.3业绩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3.4企业信息管理 Busin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以下三门为核心课程:3.5战略经营计划与开发Strategic Business Planning andDevelopment;3.6高级公司报告Advanced Corporate Reporting;3.7战略财务管理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考试方式】学员注册后,在二、三月份或八、九月份会收到ACCA 的考试报名通知,学员根据下列考试规则和个人准备情况选择报考科目和考试地点。学员须按科目的先后次序报考,每次最多报考四门。每门考试时间为2~3小时,及格成绩为50分,100分满分。学员须于注册后10年内完成所有考卷。为使学生能学以致用,ACCA为不同国家的学生就税务和法律增设了选择课程。中国学生自1998年起可选考中国税务和法律(包括法律架构和税务架构),亦可选英国税务和法律,所作选择与其考获之资格与英国及其它国家等同。此外,ACCA备有国际会计准则和英国会计准则供学生选择,所涉课程包括会计架构,审计架构,会计和审计实务及财务报告环境。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
【考试简介】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是由总部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Auditors,IIA 省略)出题并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用20多种语言进行统一考试。1998年月11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首次在中国开考。截止2008年,国内已经有8千多人取得了CIA资格。CIA证书永久有效,持证者每两年需参加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所规定的后续教育。从通过率来看,中国考生历年的四门通过率在30%左右,有些地区则高达40%以上。
【考试时间、地点】每年举行一次,在11月第三周的周六、周日举行,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考点分布在哈尔滨、沈阳、长春、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武汉、成都、重庆、贵州、广州、深圳、郑州、西安、合肥、长沙、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昆明等地。具体联系方式可以查询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网站。
【考试内容】
(1)考试按两个层次检验报考者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了解程检验报考者对概念和专业术语的了解情况,以及对测试内容的主要特性基本原理的判断能力;熟练程度。检验报考者对原理、实务和相关程序是否有透彻的理解,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和各种技能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科目。第1部分:内部审计在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具体包括:遵守IIA的属性标准;以风险为基础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内部审计重点;理解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执行其他内部审计任务和职责;治理、风险和控制的知识要点;策划审计业务。第2部分:实施内部审计业务具体包括:实施审计业务;实施具体审计业务;监督审计业务结果;舞弊知识要点;审计业务手段。第3部分: 经营分析和信息技术具体包括:经营过程;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规章、 法律和主要经济指标;信息技术。第4部分:经营管理技术具体包括: 战略管理;管理技术;中国的经营环境;中国的内部审计环境。 具备下列条件者,方可取得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证书: 所有考试科目全部合格;具有2年(含2年)以上审计、 会计工作及相关工作经历。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证书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发。取得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的人员,必须每两年接受80学时的后续教育,方可注册, 否则取消其资格。 后续教育的内容、 形式和学时计算等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考试方式】中英文,可自由选择,但是同一考试年度里不能两个语种混考。其中《经营管理技术》只有中文。分科闭卷笔试,每部分试题为125道选择题,时间210分钟。考试取得单科成绩合格者,必须在取得成绩后的每2年内报考1次,以前通过科目的成绩继续有效,否则成绩作废。
【报名时间、地点】报名时间一般为6月15日至7月15日。具体地点请到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网站查询。
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试(AICPA)
【考试简介】AICPA成立于1887年,目前拥有超过33万名会员。考生通过四门考试,并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缴纳65美元可以申请成为AICPA会员。
【考试时间】每年四次,可以选在每个季度前两个月中的任何一天。
【考试内容】科目考试范围:Part1 1.审计及签证(Auditing & Atte-
财政部于2006年11月20日了新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要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会计行业发展要求,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强化服务,注重质量,全面推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和会计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各地方财政部门也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以此来提高当地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和素质。会计后续教育,亦称会计继续教育或在职教育,它是一种职业教育,是指对正在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再培训、再教育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拥有1200万会计从业者,其中26岁至35岁的会计从业者,占会计从业者总人数的41% 。具备大专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35.71%,具备大学本科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5. 54% 。具备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8. 22% ,具备中级资格的会计从业者占总人数的10. 67% ,具备高级资格的人员占总人数的0. 49%。从会计队伍现状可看出,年轻的会计从业者多,大专学历以下的会计从业者多,中级以下职称的会计从业者多。加之现有的经济环境及新经济事务的不断涌现,原有的会计知识构架加速变换,因而会计从业者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新知识体系。根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级别。(一)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为取得或者受聘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及具备相当水平的会计人员;(二)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为取得或者受聘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及具备相当水平的会计人员;(三)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为取得或者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以及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未取得或者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这种分不同层次来开展后续教育的模式是比较科学的。
本文主要侧重于分析第三层次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问题。
一、第三层次主要为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现状
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在小企业从业的会计人员展开的,范围为苏南地区的一些县级市的小企业,总共发放问卷为300份左右,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左右,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7%左右。在本次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小企业会计水平都不高,鲜有本科毕业生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50%左右的企业有1至2个大专生,其余的单位会计人员为中专生或高中生,会计人员学历普遍不高。绝大部分会计人员在回答“每年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效果如何”时,都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交了钱,抄一份试卷就可以了”。大家普遍都觉得现在的后续教育流于形式。笔者在会计后续教育面授的现场调查时,发现大部分的会计人员在上课时并不专心,他们不是在讲话、就是在做其他的事情,很少有几个会计人员在认真听讲,平时上课学员出勤率很低,而到考试时大阶梯教室却座无虚席。不过苏南地区08年的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内容加入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在这个内容讲解时,会计人员普遍都很感兴趣,到课率和听讲的认真程度都很高,课后还有学员跟教师在交流,向授课教师请教最新的税收政策,以及税收政策对自己企业的影响。从这些状态可以看出会计人员对一些有利于自己工作的内容还是能比较认真地听讲的。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讲课方式以教师讲解这种传统方式为主,缺少师生交流和互动,缺少案例讨论。
2、强制的后续教育为主。在这种模式下,会计人员的管理机构规定了会计人员为保持其资格或继续执业的权利而必须接受最基本的后续教育的内容与时间。
3、会计后续教育目标模糊。许多地方“ 为培训而培训、为年检而培训”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真正达到会计后续教育目标的要求。
4、会计后续教育内容单一。目前,许多地方的会计后续教育工作都侧重于对财经法规制度的培训宣传,而忽视对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等专业技能的培训与提高。
这些特征集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学员平时上课流于形式,到最后以一张几乎雷同的试卷上交就可以。后续教育基本没有什么效果。
二、出现这些情形的原因分析
1、苏南地区最近几年培训的内容都是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先在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实行,小企业继续实行原来的会计制度,这样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就更缺乏学习的动力。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人员普遍感觉新的会计准则与实际工作相差太远,目前小企业都用不到这些内容。而且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偏低,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有难度的地方无法理解和接受,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和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而这些是需要有金融知识和财务管理知识支撑的,由于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就越发不能静下心来听取这部分内容。
2、由于目前小企业的财务信息使用者50%以上是面对税务等政府部门,所以小企业目前在进行财务处理时,并没有很好地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做,而是在处理业务时主要依据税法的要求。税法一旦有变化,企业就必须要第一时间知道,因为这会与企业要交纳多少税密切相关。因此小企业会计人员在接受后续教育时也对税法的变化很有兴趣,而对会计准则的变化并不十分关心。
3、没有内部动力。因为一直以来的恶性循环,导致大部分的会计人员都认为平时根本不用上课,最后考试大家都可以抄答案完事,所以很多的会计人员都不会真正用心去参加后续教育。只有等他们自己要参加一些职称考试等相关考试时才会去研究。
三、改进和提高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一些建议
目前小企业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而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又在整个会计人员队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如何提高这些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质量显得很重要。以下有一些建议:
1.大力开发适合会计后 续教育的课程。课程研究与开发是21世纪会计后续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关系到后续教育的成败。目前,我国会计后续教育的教材与学历教育的教材相差无几,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较差,无法适应21世纪会计后续的要求。因此,大力研究与开发适合会计后续教育的课程力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中必须以会计人员实务第一线的需求为前提,必须强调其目的性、计划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即高级会计人员、中级会计人员和初级会计人员应有不同的课程,并不断拓宽课程的开发渠道。后续教育的内容除了新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以外,还应该加入会计职业道德、税法等内容,此外,其他相关专业内容诸如金融、证券、管理、信息技术等课程也应该加入。要让会计人员站在高处看问题,而不要光局限于几个数字。在具体培训操作上,可以按职称分高级、中级、初级来分别确定教育内容,也可以按财务岗位的不同,分财务负责人、主管会计、会计、出纳系统管理员来确定培训内容。
2、改变和更新教育方式
要改变上课“满堂灌”的方式,目前,对会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刻不容缓。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会计继续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条件。可利用磁带、光盘、因特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力提高继续教育现代化水平,优化和合理配置现代教育资源,全面提高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教育培训方式也不应仅仅局限于一次两次的课堂面授,而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可采取自学,集中讨论,网络论坛,经验交流,案例分析,模拟再现等多种方式,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上课的时候加入一些案例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采用网络授课等方式,突破传统的上课方式,设计一个可以统计学员上课课时的系统,来控制学员的后续教育量。网络上课还有一好处是可以听有名的专家上课,这是一般的面授课所不能做到的。
3、要引进有实务经验的师资
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要提高,对于从事后续教育的教师也要考虑其学历的高低和实践能力的高低,要引进学员对老师的评价机制,做到优胜劣汰,不合格者下岗等措施。还要定期输送教师接受新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掌握最新的会计改革内容。并且上后续教育课程的教师最好具备实务经验,这样才能言之有物。
4、改变目前教育垄断的局面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应有专人负责,各部门分工合作,统筹管理,合理安排。打破教育培训市场的垄断局面,引进竞争机制,应充分发挥各级地方财政、县团级以上的企事业单位的继续教育培训作用,改革会计后续教育受财政部一家管理、精力有限的局面,建立会计后续教育行业自律管理机制,财政部门只负责最终的考核与日常的监督,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会计后续教育的培训质量,也有利于提高会计后续教育的日常管理效率,确保新形势下会计后续教育工作不流于形式,发挥其真正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