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的类别范文

时间:2023-06-06 09:01: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财务风险的类别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财务风险的类别

篇1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数量众多的中小成为我国社会就业的蓄水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着种种制约因素,其中,财务因素是制约其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每个企业都希望能够在财务管理上一帆风顺,然而有财务的地方就会产生财务风险,怎么样正确的识别财务风险和防范财务风险才是最重要的。

一、在企业的发展成长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不可能消灭风险,只能通过各种手段来防范风险和解决风险,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的认识风险的类别;中小型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的形成主要是企业在筹措资金后,资金的作用没有完全达到初期预定目标的风险,它包括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财务杠杆效应等等;中小企业的资金实力相对较小,筹措资金时既要考虑到筹资成本,又要合理搭配资金的结构,还要考虑到成功筹资后,资金能否发挥它的最大效果,给企业带来良好效益等等。如果企业在借入资金后,不能合理的管理资金,导致资金浪费严重,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率低下,那么企业在后续的财务管理中肯定会出现利润低下,现金流量不足,资金缺乏,还债压力大,需要继续筹资等一系列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筹资风险是极其危险的,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企业陷入财务恶心循环中去,所以也需要企业管理者加强对筹资的管理和资金的管理。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后,由于一系列的因素导致预期未达到预定收益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最求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企业往往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获取规模效应,中小企业的投资是通过其辛辛苦苦积攒的经营利润或采用各种渠道筹措的资金来实现的,因此,由于其资金规模的限制,对投资的要求比大企业要严格的多,一次投资的失败就会使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层合理布局,提高投资的成功率,避免投资风险的发生。

(3)经营风险。中小企业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它不可能像大型企业一样有一个规模庞大的管理层,它的决策和管理更加需要准确性。企业管理者要利用有限的管理资源来保证生产经营中的销合理进行,防止出现资金滞流,企业价值变动等情况;中小企业经营风险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风险、产品生产风险、存货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等等。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也是在中小企业各种财务风险的基础上产生的,导致企业资金短缺,不能按期偿债,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出现问题的风险。

(5)其他财务风险。其他财务风险包括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不可抗性的天灾人祸所带来的导致企业财务产生风险的因素;例如: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带来的财务损失、交通路线规划导致的运输成本上升等等。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国家政策的调整带来的风险。国家的金融政策的调整可能对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包括国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实行差额准备金制度使得广大的中小商业银行收紧放贷,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受阻,无法解决资金问题被迫缩小经营规模,或者是直接导致企业的资金出现严重问题而破产。

(2)银行的歧视性贷款。由于中小企业具有经营风险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往往具有歧视性,加大了企业的贷款难度;而银行贷款又往往是企业扩大在生产的主要资金来源,这就增加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概率。

(3)金融体系不完整。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银行贷款,当银贷出现问题时,企业就不能找到别的有效的融资方式,这就是我国金融体系不完整造成的企业融资路子狭小的问题。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完整,中小企业不可能达到上市融资的条件,导致中小企业出现资金困难时,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一困难。

(4)企业的投资决策失误。中小企业的资金有限,资金非常珍贵,因此,正确的投资合理的理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在投资时要做好产业调查,寻找合适的搭档,诚实守信,争取把少量的钱花在钢刃上,力争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对中小企业来说,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投资失败,一次的投资失败的代价往往不仅仅是财务危机这么简单,甚至把企业推向破产。

三、中小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对策

(1)政府政策的支持。当前中小企业在融资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银行的歧视性贷款和金融行业制度的不健全,在大的经济环境下,尤其是经济危机的形式下,中小企业不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植,来应对经济的不景气。政府可以出台一些信贷和税收的优惠政策,比如规定金融机构给予中小企业贷款的最低比例限制,政府建立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专门平台等措施。

(2)加强中小企业的企业内部管理。在中小企业中,大都存在集权式,家族式的的管理现象,直接后果是企业的工作效率低下,部门分工不明确,个人的权利往往能左右企业的发展,个人的能力也直接左右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转变管理观念,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高素质的人才,实现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因个人问题而导致的企业财务风险。

(3)完善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因此,许多企业管理者不重视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往往出现一人同时管理多个职位的现象,这样不仅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容易导致腐败的出现;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首先要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并培养他们的财务风险意识;其次,企业管理者应该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再次,完善财务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4)科学决策。中小企业的扩张规模相对较小,决策的难度也较小,但是投资对企业的影响却是最大的,因此,决不能忽视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分析,做好投资前调研,科学决策是保证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陈薇.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探讨[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7(9)

篇2

一、财务风险的形成

财务风险指是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而使资本价值形态在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在G-W--W’-G’的资本运动过程 ( 即资本垫支、资本消耗、资本回收的过程) 中,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支,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而垫支货币的活动。所以,资本财务的风险萌芽于本金垫支之时,只要有把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的意图,资本就具有无法得到价值增值的总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又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不仅接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同时又吸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随着资本价值逐渐集中于商品产品,风险也在不断的积累。总之,资本循环的每一步都印上了财务风险的痕迹:本金垫支的开始,风险就已经启动,资本价值转换和增值的过程,就是风险的转移和积聚过程。财务风险,是资本价值经营的必然产物。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

对财务风险进行分类,有利于经营主体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形式,以及把握财务风险的运动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基于对财务风险形成过程的认识,下面就按照两个标准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分类:

1.按照资本运动环节的存在形态进行分类

资本运动环节的存在形态即企业财务活动的主要环节,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本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风险则相应地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

(1)筹资风险。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即是指企业由于筹资而不能按时足额的偿还借款的可能性,以及股东权益的可变性。企业的筹资渠道一般可分为两类:借入资金和所有者投资。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致使企业不能按时还本付息,不但会造成企业经营上的困难,甚至会直接导致企业的破产。而对于企业的股东,既不能满足现有股东的收益目标,也会因而丧失潜在的投资者。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源于企业的投资活动,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因此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投资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于企业决策缺乏科学,管理措施失当,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等诸多原因,从而使投资的实际收益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使投资产生巨大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种:(1)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盈利;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2)投资项目并无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利息率;(3)投资项目既没有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利润率,但低于企业目前资金利润率水平。如果用投资项目的收益期望值和期望值标准差两个指标来计算比较投资风险的大小,收益期望值越小,标准差越大,表明某个投资方案的投资报酬率的平均水平越低,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就越大;反之,投资风险越小。

(3)经营风险。即资本回收风险。资金是企业生命的源泉,是企业经营之本,只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资金回收风险是指产品销售以后,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为了增加产品销量和扩大业务,许多企业都采用赊销的方式销售产品,不但增加了坏账,也使财务风险加大。此外,企业资金回收的风险还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密切关联,也取决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4)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指企业实现的财务成果对投资者的分配。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使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收益分配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收益确认的风险,由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不当,虚增利润导致大量资金提前流出企业引起财务风险;另一方面是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时间和金额把握不当而产生的风险。

2.按资本运动阶段的逻辑顺序进行分类

按资本运动阶段的逻辑顺序,资本经历了垫支、消费、回收及到下一次运动前的间歇四个阶段,由此,把企业的资本运动阶段分为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以及分配阶段。当然,资本的运动是离不开整个外部环境的,于是与之相应的,产生了资本配置风险、资本消耗风险、资本产出风险、资本复原风险、资本支付风险及资本市场风险。它显示了资本从货币商品到生产要素商品、营业商品再到货币商品的过程中,风险随着资本的不断变化从上一阶段转移到下一阶段,并逐渐地暴露出来。

具体来说,各阶段风险如下:(1)购买阶段――资本配置风险,即无法得到期望的生产要素及组合状态的可能性;(2)生产阶段――资本消耗风险和资本产出风险,即预付资本量可能无法收回的可能性,以及产品使用价值得不到社会认可的可能性;(3)销售阶段――资本复原风险,即资本无法还原到原始出发点形态的可能性;(4)分配阶段――资本支付风险,即无法满足资本所有者权益要求的可能性;(5)外部环境――资本市场风险,即市场环境因素引起资本商品市场价值波动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篇3

摘 要:为了提高电网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有必要建立电网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本篇文章借鉴了国内外有关风险预警理论和实务研究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网企业提出了有关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分析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电网企业财务预警模型,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评价标准,对电网企业的财务风险使用指标评分法进行综合评估,以此来确定电网企业所处的财务风险等级。

关键词 :电网企业;财务风险;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86-01

收稿日期:2015-02-06

作者简介:杨熙(1984-),男,上海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BA 在读。研究方向:财务风险管控。

一、财务预警方法

电网企业财务风险时刻都有可能发生,要想在发生的时候尽可能小地减少损失,就要建立电网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这种风险预警模型可以对电网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控,这种监控系统可以对电网企业的一些突发状况做出预防。这样就能够改善财务的状况和结构,从而化解财务风险。

国际上对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我们所说的定性分析指的是流程图分析法、管理评分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等等。由于定型预警分析的主观性比较强,所以其风险预警中的应用范围比较窄。而定量分析法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变量分析法,另一种是多变量分析法。从数学模型的使用上看,比较常用的是建模法,另一种是评分法。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需要选择预警方法,本文主要是从实用的角度选择评分预警方法。

二、财务预警指标

电网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与财政部和国资的企业绩效评价有相同的地方,可作参考,包括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经营情况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一个维度纳入,因为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在评价企业财务是否发生危机的时候会有先行指示的作用。同时,国家监管机构也越来越重视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工作,所以我们可以将风险管理状况也作为一个维度纳入预警指标类别中。因此电网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一共有六个类别,每个类别都有具体的指标。然而电网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在不同的时期根据工作的需要进行调整。

三、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在各财务预警中非常的重要,层次分析法主要是各财务预警指标的权重的方法。各财务预警指标的权重的确定在风险预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直接关系到财务预警的结果。然而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时期的企业,对于各个财务预警指标的侧重点也不同。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财务指标的权重也并不是无规律可循。层次分析的方法可以避免随意性,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为一些比较复杂模糊的问题来提供一个比较容易理解和解决的简易方法,层次分析法特别适合那些不容易用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它是由美国的一个运筹学家提出的,最初只是一种简单灵活的决策方法,但是这种决策方法还非常实用,之后逐渐演变成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发法的操作流程是:第一,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组成因素,并且将这些因素按照隶属关系进一步地分解成多个组成因素,分解成的这些因素还需要按照隶属关系再进一步地进行分解,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分别排列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有层次的从高到低的阶梯层次结构。第二,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来确定各因素之间哪个相对比较重要;第三,将各个因素都考虑进去,比较相对重要性,最终确定层次的总排序,得出的最后结论就是各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即各财务预警指标的权重。

四、指标权重

各预警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可以邀请电力行业的一些财务专家进行判断,这些专家可以采用德尔菲法分别对每一项财务预警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一个匿名打分。我们所运用的德尔菲法实际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咨询法,这种做法是要对预测指标的权重进行判断,通过对很多电力行业财务领域的专家的意见进行整合和总结,得出的结论再次匿名的反馈给各专家,然后再次征求意见,对这些意见不断地整合,直到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意见为止。

五、总结

企业的发展要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总要求,不断地改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责任评价体系。本文所探讨的是从财务的角度建立起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减少电网企业财务方面的风险问题,电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本文所给的一些小意见,进行风险预警,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电网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完善电网企业财务风险系统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秀琴. 构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设想[J]. 上海会计,2003,(5):21-23.

[2] 杨秋林. 构架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心披露的指标分析体系[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3):59.

篇4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继续转移制造业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外包形式向外转移服务业。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未来5~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国际服务外包正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宠。在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形势相对走缓的情况下,很多跨国公司出于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需要将加速服务外移,这给我国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项目提供了极好的时机,从而使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面临新契机。但是在金融危机后前景未卜的经济形势与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不可小觑,各种潜藏的财务风险可能随时演变成现实的财务失败,只有及时发现项目的财务风险、准确评估项目的财务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项目的财务风险,才能避免各种财务风险的损失发生,保障国际服务外包项目收益目标的实现。

一、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的类别及来源

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形成的环境,项目发包、承接、经营运作、财务运作的复杂性以及承接项目企业自身的原因,随时都可能引致项目的财务风险。按照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的来源与属性对其进行分类,则财务风险可分为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两大类。由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发包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环境风险、客户需求变化风险,以及由项目运行的复杂性所致的财务风险称为客观风险,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企业自身原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称为主观性风险。

(一)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客观风险及其来源

我国所承接的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分布于世界各地,而发包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明显区别于我国,该国国情和政策的任何变化都会给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带来冲击和影响。特别是金融危机后,美国等国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的考虑而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于我国离岸外包业务的顺利进行形成巨大威胁。另外承接服务外包项目的企业为适应发包方所在国家税法等法律变更而对服务业务作出的调整和人员培训等均会增加项目的营运成本。更为严重的是发包企业由于所在国政治、经济政策的影响而取消了已决定发包的业务项目,更会使接包方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以上诸方面都是我国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的来源。还有金融危机后汇率市场变化引发的财务风险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经济效益。由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项目企业的业务来自世界各地,业务活动的具体对象在境外,自然需要使用各种外币进行收付结算,从而使企业时刻处在外汇风险之中,汇率变动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汇兑损失,造成其直接的财务风险。

正是由于服务外包项目的专业性、复杂性才被发包方外包,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经营活动就更加复杂。国际服务外包项目通常具有规模大、服务周期长、科技含量高、交付时间快、业务虚拟化、环境差异大及营运成本高等特点。这使得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的服务中时刻潜藏着不可知的风险。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客户业务类型及发包项目内容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发包市场以及服务对象的任何变化都不可避免地引发项目的财务风险。无论是服务外包项目的服务对象还是具体的服务内容的变化都会对外包项目承接方产生经济利益的直接影响。如果服务的客户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增加新的客户评估费用等;如果由于发包方经营策略的调整而引发了项目服务内容的调整,也会增加服务外包企业的运营成本等,或者还会减少预计的项目发包量,从而使服务外包企业的预期收益下降。特别是由于灾备投资引发的财务风险更可能使承接服务外包的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灾备投资往往具有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及服务对象较为固定等特点。一旦服务外包市场和客户发生变化,服务外包企业就将面临灾难性的财务风险、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主观风险及其来源

服务外包企业的经营活动国际化后,其财务管理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其财务风险更易于发生。在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经营运作中,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应对不利,不注重财务风险的科学评估,不注重财务风险规避策略的认真研究,忽视系统的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建设,缺乏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导致国际服务外包项目主观性财务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开展服务外包业务的时间较短,服务外包企业正处在成长过程之中,企业缺乏清醒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与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一旦项目的财务风险发生,企业就会陷入财务风险的危机之中而不能自拔。

成长中的服务外包企业面临着规模较小、资金匮乏、财务运作能力差、抗御风险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企业投融资不善、资金营运及成本控制不利等致使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处于财务危机四伏的境地。在国际服务外包项目中,承接方企业为满足客户要求而进行的大规模投资,使得大量资金被长期占用,影响企业资金的循环,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大的项目投资风险;承接方企业融资环境不良,国家给予服务外包企业的资金扶持政策利用不够,资金筹集渠道不畅通、方式不合理等都将形成项目的融资风险。由于承接的服务外包项目周期长及部分发包企业的财务状况等因素而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入;缺乏项目的成本控制思路与技术,致使项目质量、成本、时间上发生冲突,影响到项目的运营效益等将酿成项目的资金运营风险。疏于对发包方无形资产的保护也会给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并最终转化为财务风险。国际服务外包企业集高科技、高风险及高收益于一身,在国际化的环境中运作。服务外包企业的无形资产将呈现构成复杂化、管理融合化等特征,一旦无形资产的存在环境及方式发生变化,就可能造成无形资产的损害、酿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合作协议中通常有对发包方无形资产予以保护的条款,而在服务外包项目实施过程中却可能由于承接方的管理疏漏而未真正兑现,从而引发项目的财务风险。

二、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的评估是财务风险控制的基本前提,在项目财务风险辨别、评价与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合理的、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风险评估在项目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位置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制定的PMBOK (2000版)中描述的风险管理过程为: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定性分析、风险量化分析、风险应对设计、风险监视和控制六个部分。毕星、瞿丽主编的《项目管理》一书把项目风险管理的阶段划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处理、风险监视四个阶段。本文综合以上两种项目风险管理过程阶段划分的观点,将国际服务外包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划分为五个步骤,如图一所示。

本文所讨论的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评估包括了项目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价两部分内容,而财务风险评价又是在风险量化估计的基础上的分析评价,包括了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与评价的功能。

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即风险评估是对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进行辨识、估量与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项目更有把握的实现其性能、进度和费用目标。风险评估在于辨别风险因素、发现风险苗头,辨识并记录有关风险的过程,确定风险大小的次序,按风险发生的概率、后果进行风险的细化描述,从而找出风险致因并确定影响程度。

(二)风险评估在项目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国际服务外包项目从机会选择、方案确定以及项目的启动、运行等,每一阶段都存在着风险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信息所具有知识的秉赋,可用以消除人们对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式的认识的不确定性,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交换、相互作用的内容,信息将使系统的不确定性减少。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控制的过程就是信息运动的过程。国际服务外包项目是在一个不确定的、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随着项目进展财务风险管理需要新的、进一步的信息以及环境变化的信息。本质上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管理就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运用信息减少项目预期财务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的管理。风险评估不断提供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相关信息,是满足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需求的唯一方式。

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在信息化的国际环境中运行,信息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掌握完全信息对于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运作的成功是十分必要的。国际服务外包项目风险评估可以将风险管理信息转化为风险管理知识,风险管理主体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利用和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能够不断地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对于在变化的环境中运行的国际服务外包项目,风险评估对当前和未来的决策都会产生影响,如果没有风险评估项目主体就会失去影响变化的机会和有效回应变化的能力。国际服务外包项目风险评估能够正确地评价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的绩效,并能对风险管理系统功能的改善和绩效的提升提供帮助。,并且对确定服务外包方向又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项目财务风险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国际服务外包项目往往具有业务虚拟化、环境差异大、项目规模大、服务周期长、技术含量高及时间要求严、营运成本高等特点,而这些恰恰都是加剧项目财务风险的特点。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财务风险表现在项目运营的全过程之中,针对这些特点必须加强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风险评估,并实行项目全过程的风险控制。根据国际服务外包项目财务风险的来源确定风险评估的具体项目及内容,进行财务风险的辩识、评价及分析,据此提出项目风险控制的策略,使项目由于财务风险而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

国际服务外包项目风险评估方法一般可分为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结合三类。国际服务外包项目风险评估具有风险估计、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的具体功能,不同功能的实施需要不同方法的支持,二者的基本对应关系如表本文研究强调量化评估方法的运用,强调所采用的方法与国际服务外包项目的特点相适应,与项目风险的对象来源及具体内容相匹配,从而更好地发挥项目财务风险评估的功能,为项目财务风险的控制提供信息及对策。

参考文献:

[1]汪应洛.服务外包概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郭强.企业财务风险探讨[J].全国商情,2009,(4).

篇5

一、前言

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就要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度量,如果对财务风险管理不善,就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会引发财务危机,导致企业破产倒闭。但目前,我国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仍然有很大的欠缺。

二、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方法

1.企业财务风险的定性识别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是从定性的概念来判断企业财务面临何种风险因素,该风险因素的结构及未来发展的性质。主要包括:财务风险结构行政识别矩阵、“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等。其中,“四阶段症状”分析法按财务危机的严重程度将企业财务危机划分为财务危机潜伏期、财务危机发作期、财务危机恶化期、财务危机实现期四个阶段,该方法通过分析发现财务危机的症状,判断财务风险所处的阶段,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企业摆脱财务困境。

定性分析考虑的问题全面,进行判断的基础扎实,且主要依赖人的经验判断来作出预测,而人的判断可以将企业面临的复杂的内外环境因素考虑进去,特别是将个别企业面临的一些特殊因素考虑进去。但是,定性分析成本较高,而且判断结果主观色彩较强。

2.企业财务风险的定量识别方法

定量方法则是利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通过对企业财务指标的系统分析来提示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有:单变量分析、多元线性判别分析、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综合评价法、神经网络分析模型、灰色模型、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财务困境概率贝叶斯估计等方法。

其中,单变量分析法是用单一的财务比率值或者趋势来预测或判定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该方法在使用上简单易行。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是一种进行统计鉴别和分析的技术手段,它克服了单变量模型对于同一家公司不同变量预测其结果可能产生相互矛盾的问题。多元非线性回归可以解决财务比率值与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之间的非线性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统计方法,神经网络方法大大提高了财务状况特征识别的准确率和模型的仿真度,它在处理复杂识别问题时且有巨大优势。灰色模型比较适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能够对警兆变量所蕴涵的风险作出定量分析。

总的来说,定量风险识别方法只需要收集被决策企业的有关数据,进行计算,然后与标准值相比较,就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判断。这种方法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其决策客观性较强,且决策程序简单,决策成本低。但定量财务风险识别是根据一个或数个变量来作出决策,这必定影响定量财务风险识别结果的科学性。

3.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财务风险识别

在财务风险的研究中,还有一些衍生性的研究,如探讨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上市公司权益配股筹资、总资产账面价值等)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等,则可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研究。其基本步骤是(1)按问题要求建立一个描述系统功能或特征的内部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2)通过专家打分,建立模糊判断矩阵,用三角模糊数定量表示方案间的两两比较判断;(3)求局部变量模糊权重向量S和局部方案模糊权重矩阵F,形成局部权重向量N,依此方法从最底层开始逐层向上计算,得到综合方案权重向量Q;(4)建立基于可能度的综合权重排序矩阵P,按照排序公式计算,得到最终的方案排序向量。最终识别并确定风险的大小。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财务活动本身及其环境的复杂性。主要包括:

1.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财务活动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把握的,这势必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能力可以通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等发展能力变量体现出来。

2.筹资决策失误。筹资决策失误会引发筹资风险,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规模大小来确定需要筹集资金的数额,资金来源结构不当,即企业筹资总额中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比例不恰当对企业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还有筹资方式及时间选择不当、债务期限结构安排不当等。这些筹资风险的因素,可以通过资产负债率、权益对负债比率等偿债能力变量来反映。

3.资产的流动性差。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变为现金并保持其购买力的能力。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源于企业所持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与企业能否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取所需资金。

4.盈利能力缺乏,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长期、稳定的现金来源,也是企业偿债和信用的保障。一个企业要想抵御财务风险、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它可用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润率、股东权益净利率等盈利能力变量来反映。

篇6

二、财务风险的概念与分类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通常是指企业由于财务结构的不合理、融资行为不适当而导致的偿债能力下降或是预期收益降低问题。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发电企业在进行商业经营和商业决策时面临的信息和环境存在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因而相应所做的决定也意味着一定的风险,同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防范和控制发电企业财务风险,是财务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现实意义重大。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

发电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如下几类:

1.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以拓展规模、获得经济效益,增大了还本付息的压力,在资金利润率低于借款利息的情况下,会出现贷款筹资风险。

2.投资风险。企业使用实物、现金、债券等获得投资的行为,可能由于内外环境变化而出现财务损失,这种没有获得预期投资收益的情况被视为投资风险。

3.资金运营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对资金配置没有优化,使资金流入和流出不顺畅、甚至出现资金断裂而导致的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收入分配风险是指由于税率变动或企业收入分配的不太合理的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种影响表现在对股东利益和偿债能力的影响方面。

(三)发电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1.对财务风险预防的重要性缺乏清晰认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发电企业领导将主要精力用于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上,从而对财务工作关注较少,缺乏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设备的配备、人员安排以及人员薪酬待遇的严格管理,使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缺乏力度。另外,部分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发电企业不会出现财务风险。

2.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较为欠缺。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也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风险控制技术。在目前的发电企业中,部分财务人员素质和能力不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工作中不能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工作,而发电企业财务岗位相对比较固定,工作人员很少轮岗,一些政治素质、职业操守低的财务人员会内外勾结,通过各种隐蔽手段来盗取公司财产,产生职务犯罪行为。

三、发电企业财务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筹资风险的预防控制

筹资行为是企业开展生产和经营的起点,如果不能对筹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发电企业筹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有权益筹资和债务筹资,前一种包括增资扩股,使用留存收益等,后一种则包括发行债券、利用银行贷款、采取融资租赁等方式。由于采取筹资活动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如果风险和最终收益之间没有对应的关系,就很有可能出现财务损失,采用财务杠杆操作时会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在具体工作中,发电企业应当经过测算,确定一个较为合适的资本结构,通过管理债务规模,使企业的筹资成本、资金风险以及经营收益之间建立合理配比关系,实现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平衡,克服筹资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投资风险的预防控制

发电企业使用筹资获得的资金开展生产经营、证券市场操作和商业贸易等活动,都可以看作是投资行为,与筹资风险相一致,此处对投资风险的管理和预防,也需要准确测算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最终收益间的关系,通过有计划的管理和控制,尽可能提升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来使投资行为更加可行、更加有益。

结合上述分析,在发电企业实际的投资中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做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关的决策时,应当更倾向于采纳资金使用量小、投资风险较低的方案;二是财务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如果发现企业的风险状况超出了原有方案的预期,需要马上暂停原方案,重新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后续的结果,通过再比较和再分析,判断方案的可行性,是否需要调整和修改并确定在后续步骤中如何实施,确定最优的风险后果和投资收益组合。

(三)资金回收风险的预防控制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重视资金回收问题导致的财务风险。资金回收是财务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意味着销售的最终实现。所以,企业在经营中如果对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可能会降低企业的现金总量,使企业拥有的现金快速流出,导致资金回收风险的出现。

针对上述情况,可从三个角度来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改进资金回收工作:一是企业的信贷规模要合理,产品和服务的折扣和优惠政策要保持稳定;二是要对客户信用进行持续的评估和跟踪管理,对于企业自身偿债能力的变化也要不断进行评估;三是要控制应收账款的总额和所占比例,强化销售人员的责任制度。

(四)收益分配风险的预防控制

对于企业收益分配的风险控制,需要关注留存收益和股息分配两种方式带来的具体风险。因为留存收益有助于企业资金回流和规模扩大,而股息分配则是股东财产权利的实现,这两种分配形式存在相互关联和一定的矛盾关系,发电企业需要在收益分配中实现两者平衡,既不留存过高比例的资金,也不派发太高比例的股息。

篇7

1 造成财务风险的成因

1.1 企业自身内部进行财务管理期间存在的不足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局面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尽管经济外在环境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然而以往的财务管理方法及模式根深蒂固,如果在短时间内转变财务管理模式,不仅无法帮助企业摆脱困境,相反,极容易导致企业在面临外在环境改变时,出现束手无策的问题。通常来讲,面对此种情况,很多企业就仍沿用以往的管理方法,而没有对财务管理进行调整,从而降低了财务管理的预见性及判断力,对企业的发展也造成影响。

1.2 企业财务从业者缺少对风险的认知

在以往的几年中,我国始终处于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下,并没有认识到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对风险缺少必要的认知,甚至经常将资金管理活动与风险管理混为一谈。从业者错误地认为资金的管理就等同于风险管理。部分从业者认为财务的风险是由企业内部环境控制造成的,不需要对外部环境的作用进行考量。此种错误的认知扭曲了财务风险的概念,不管是由广度方面,还是范围方面,都存在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样,企业中的财务从业者对财务风险缺少正确的认知,更加重了企业财务中的隐性风险。

1.3 决策失误导致的财务风险

企业中的管理者错误的财务决定,同样也会造成财务风险问题。如果财务决策严重错误,不但会让企业承受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让企业深陷财务危机中。我国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在制定财务决策期间,主观意识较强,通常依赖自身的经验。面对现今市场经济的局面,此种完全依靠经验的决策缺少客观性及合理性,属于一种盲目的行为。此种盲目的决定会增加企业决策的可能性,并且为企业带来更多不确定条件,各方面发生叠加,严重危害企业的发展。

1.4 企业自身资本的结构分配不合适

在企业运营期间,应保证资本结构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企业需要依据本身的运营情况来创建资本结构,从而保证企业顺利运营,预防并躲避财务风险。在创建资本结构期间,固定资产及负债是极为重要的两部分。二者间的比例是确保企业正常发展的基础。假如企业中固定资产数值超过负债,则企业就不能借助财务杠杆来增大经营,无法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假如企业固定资产数值小于负债,则极大程度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需要将二者控制在合理的比例中,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 当前企业进行财务风险检测及预警的具体方法

2.1 创建并完善财务预警体系

想要预防财务的峰下问题,企业就需要创建一系列较为全面的财务风险预警制度。企业需要结合本身的运营情况,选取相应的财务标准,同时将该财务标准与预警体系融合在其中,借助分析指标,来判定企业当前及短时间内的财务情况,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在选取指标时,应尽量选取一些能够表明企业最近运营状况的数据。例如:企业偿还负债的能力、短期还债率、流动资金等,经过认真的分析及判定,能够精确地对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进行判定及预警,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外,企业还可以选择一些能够表现企业获利的指标作为判断依据,对预测财务风险进行辅助。

2.2 加大管理企业筹资行为风险的力度

由企业定义财务风险的层面分析,企业所形成的财务风险多由本身资产结构不合理造成,负债较高,引发资不抵债的问题,从而造成财务风险。由于企业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筹资行为,从而获取相应资金,为后续运营夯实基础。这些筹资行为尽管可以为企业募集到发展需求的资金,然而该活动也同样会为企业造成一定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讲,企业进行筹资的途径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其一,借入资金;其二,自有资金;其三,权益资金。借入资金指的是企业由信贷部门或者银行受力通过购买债券、借债等形式获取发展资金;自由资金指的是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发展资金;权益资金指的是企业由股东处筹集的发展资金。当企业利用借入的形式筹集资金时,就增加了其不稳定因素。那么,企业就需要重点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事先做好准备,从而尽量降低由负债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2.3 选取正确的筹资融资组合

由于企业在进行筹资行为时方法较多,因此企业进行融资时应合理选取最为科学、合适的筹资、融资组合结构。如果企业采用自有资金,则其成本率为0,然而假如自有资金较少,则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如果企业采用权益资金进行发展,则能够借助发放股票、上市等方法,由股东处获取大量资金,从而投入后续企业发展中,等到每年的年尾,为股东发放红利,需要注意的是,应科学调整股份的分配;如果企业采用借入资金进行发展,其获取的资金数额最高,然而由于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借入以前,需要进行科学规划,然后进行决定。企业在筹资期间,需要深入进行论证与分析,将财务风险缩减至最小,保证资金结构稳定,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 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的类别

对于企业中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来讲,其包含的功能大致划分成以下三个类别:

其一,预知风险;其二,控制风险;其三,防范风险。想要判定一个企业的财务情况是否良好,首先就需要查看该企业是否创建了健全的财务预警体系。一般来讲,企业创建的预警模式大致可以包含以下几种类别:

3.1 单变量预警

在1966年,美国学者比弗率首次提出了单变量预警模式。经过对比1954―1964年间企业的案例,提出了预测财务失败的项目有:第一,债务保障率的数值等于现金流量与债务总额的比;第二,资产的收益率数值等于净资产收益与资产综合的比;第三,资产负债率数值等于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第四,资产的安全率等于资产变现率与资产负债率的差。在此种预警模式下,能够良好地借助债务保障率来判定企业的财政情况,同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因此,在考察企业的财务期间,需要特别关注以上比率的浮动趋势。

3.2 多元线性判定预警

篇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038-01

1 EPC项目财务风险概述

(1)汇率风险。由于汇率变动引起企业外汇成果的不确定性,尤其对于有国际工程项目或有大额的国际采购项目而言,如某项目2006年12月签约,其中含500万欧元的国外设备采购,当时欧元的汇率是9.46,但在2007年8月付款时,汇率上升至11.31,因汇率问题导致损失925万元人民币。

(2)材料价格风险。EPC项目往往跨度比较大,签订合同时间和购买材料时间有很大的时间差距,导致购买材料时价格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2009年时铜材价额大约5.6万元/吨,但到2010年时,就上涨到7.3万元/吨,而对于工程建筑行业而言,材料价格大概占工程总价的50%,因而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或下降都会对项目利润造成很大的影响。

(3)融资风险。由于EPC项目部分需要垫资,如果公司EPC项目较多,垫资比例过大,就会造成较大的财务风险,导致财务结构恶化,负债比例过高,运营资金困难。如武汉某设计公司2010年在广东承建一个4亿多元的EPC项目,由于采用垫资形式,导致公司年底流动资金严重不足,2010年年底,公司流动资金不到500万元。

(4)工程款或工程尾款回收风险。对于EPC项目而言,由于存在大量垫资,即使业主拖延付款,承包方也不敢停工或延迟支付分包工程款,因而对项目财务造成极大的资金压力。尤其在尾款回收方面,由于EPC项目合同额度大,即使是5%的保留金也是一笔很大的资金,如不能按时收回,对公司财务造成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2 EPC项目财务风险识别依据

(1)项目的前提条件、各种假设以及制约因素等。诸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或其他文件都是建立在若干假设、前提的基础上的。这些假设和前提在项目实施期间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因此,存在风险。

(2)项目规划。从项目规划中寻找项目财务风险的依据,诸如项目目标、任务、范围、进度计划、费用计划、资源计划、采购计划及业主方、总承包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期望值等。

(3)EPC项目常见财务风险。如汇率风险、材料价格风险、信用风险、财务结构恶化风险、收款风险、现金流风险等。

(4)以前项目的历史资料。项目的历史资料可以是以前公司经历过的项目的经验总结,也可以是通过公共信息渠道获得的其他公司经历过项目的历史资料。在这些档案记录、工程总结、工程验收资料、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处理文件,以及工程变更和施工索赔资料等文件中,包含着对当前工程项目财务风险识别非常有用的资料。

(5)前期工程所在地现场调研。诸如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地震条件、地形地貌、水电气接口条件、通信条件、进场交通条件、当地治安条件、物价条件、当地施工水平、当地设计水平、当地法律、可利用的有利条件等。

3 EPC项目财务风险识别步骤

对EPC项目财务风险进行识别时,一般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项目合同签订前准备阶段,首先组织人员对ITB(Invitation to Bid)文件进行审查,找出需业主澄清的地方和需业主补充的设计前提条件,认真分析付款条件、履约保函格式文本、保留金保函格式文本,查找可能存在的延迟付款漏洞或索赔的风险。其次派通晓EPC项目索赔、勘测、土建与总图的岩土专家到施工现场勘察,进行风险评估。第二步,根据EPC合同条款,组织项目相关专业人士,讨论项目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形成初始风险清单。第三步,在定初始清单的基础上,结合采用专家调查法、风险调查法和分解分析法等将EPC项目的财务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归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EPC总承包项目财务风险清单。

4 EPC项目财务风险识别方法

(1)专家调查法。索取信息的重要对象为在EPC项目有财务管理方面经验的专家,他们运用专业方面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并对其后果做出分析和评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在缺乏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定量的估计,缺点主要表现在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当然,专家调查法对组织者有比较高的要求,必须根据问题设计相对合理的问卷调查表,对专家们反馈的意见要有较高的综合能力。

(2)初始清单法。就是列出一个项目可能的风险清单,清单内容至少应包括风险的类别、每一类风险的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等。而且风险清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添加。当然,风险清单须得到相关专家的支持和建议,结合以往工程项目经验确定。但是如果对每一个工程的风险识别都从头做起,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一是重复耗费时间和精力多,风险识别工作的效率低;二是由于风险识别具有主观性,可能产生风险识别的随意性,其结果可能不是很规范;三是风险识别成果资料不便积累,对今后的风险识别工作缺乏指导作用。而且同类工程的大部分风险是相类似的,只有部分风险因工程而异,不同的工程由于外界条件的差异其主要风险可能存在差别,因此,为了避免以上弊端,建立初始风险清单就相当必要。

(3)风险调查法。由于EPC项目各具不同的特点,项目中潜在的风险也差异,不同的两个建设工程,尽管合同的形式相同,但也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财务风险。因此,在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花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风险调查是必不可少的,这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重要方法。风险调查法的作用就在于建立最终的风险清单。

篇9

金融风险管理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首先,上世纪的几十年里世界的金融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市场环境不是很稳定金融浪潮经常发生,所以金融管理和风险控制理论应运而生,繁荣的经济市场现状为金融理论的形成做出了良好的铺垫。电脑技术的普及为这种理论的形成做出了技术的支持。在过去的30年中,全球的世界经济环境也在发生改变: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全球一体化成,并且日益完善,无论哪个国家经济想要发展都要收到外部条件的制约,在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固定汇率的声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系统下降。从那时起,公司和个人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如汇率风险。

一、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定义和分类

(A)财务风险的定义。指的的是这种结果的不稳定性,在以后的时间段受到影响的不稳定性。通常情况下,人们更关心的是损失的大小。(B)分类的财务风险。大体上可以分为一下几种类别:根据根的分工可以分为,包括静态的财务风险和动态金融风险。静态的财务风险,在符合大数定律,可以进行有规律的预测从而抵抗风险。动态财务风险是指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其发生的概率,而每一次的风险的会根据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预测的难度系数很大。

二、理论基础的财务风险管理

在当今的金融经济市场浪潮中,对于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引起了政府和相关学术人士的日益关注。主要是基于以下的理论基础:现阶段的经济体系和金融市场是不完美的,因此风险管理可以提升公司的价值。现实的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真正的市场上有各种税收。这些税收将影响公司的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假设米勒和莫迪利亚尼理论的现实的经济形势是不恰当的。其次,现实的市场,有交易成本。最后,在真正的市场中,金融参与者是不可能获得完整的信息。因此,金融风险管理是可能的和必要的。

三,金融风险管理过程

财务风险管理过程大约需要建立目标管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和处置三个步骤:(A)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财务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控制和准备处置程序,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以确保稳健的货币资金筹集和运营进行识别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B)财务风险的评估。包括识别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测量,在各方面的工具选择各种处置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以评估财务风险评价。(1)风险识别。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的分类和实施一个全面的分析潜力,显著各种风险,利用各种方法的财务风险识别。。(2)财务风险管理对策的选择。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根据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选择金融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最佳组合,并建议金融风险管理。这是最重要的阶段的财务风险评价。(3)财务风险控制和处置。他主要是两种方法构成(a)控制法,手段之前发生的损失,实施各种控制工具,努力消除所有的风险,并降低财务风险因素,损失的严重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b)财政法。指金融工具的使用导致的金融风险事件的损失给予及时的补偿已经发生的损失,并尽快的方式来促进恢复。

四、金融风险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最近几年,在具体的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利用金融业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给金融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控制支持。投资者是理性的,在一定的风险限度以内投资者将追求最大化的利益。金融资产的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的信息,与价格变化无关,且收益率遵循正态分布。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物理学的兴起。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从其他社会科学的观点来看,有些特殊的金融现象是传统的理论无法诠释的。

五、小结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金融市场是一个线性系统的“平衡”。在这个系统中,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他们做出投资决策的理性预期,及时的响应线性表中的信息。不管金融市场价格的在将来怎样的波动,资产报酬率,应遵循正态分布。然而,新的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市场体系是繁琐的非线性系统,它有一个“平衡”。同时并非完全理性的投资者在做决策时,他们往往没有充分认识到面对本身的状态,往往会“反应过度”和“缺乏反应”的不合理现象。因此,怎样改善现阶段的管理工具和理论的完善,特别是如何引入非线性科学,以及行为金融学在金融风险度量方法的研究,以便更符合心理行为的财务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参与者的特点,并且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中,这都是在以后的将来我们有待于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一、财务风险管理及其特征

关于财务风险的概念界定有很多,本文所指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中未来现实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包括企业财务活动本身各方面所具有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活动和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中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

财务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指筹资引起的企业财务活动、基于投资的相关财务活动、企业经营管理引起的财务活动和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从一定角度看,在企业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财务关系,也是财务管理基本内容的范畴。财务风险管理是一切管理活动中毫无疑问处于核心战略地位的管理工作,相比于企业其它管理工作,有如下特点:

1.综合性强

从反映经济活动的形式看,财务风险管理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各种财务风险实施管理。企业各个方面所存在不同类别的风险,最终是对企业资产及其资金运动的风险,都要通过资金来综合表现,最终综合反映在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相关的财务指标上。

2.涉及面较广

从工作范围看,财务风险管理的涉及面广。在企业里,无论是销各环节的经营活动,还是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活动,只要涉及到资金运动都属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范围。企业财务风险发生在企业资金运动所涉及到的各环节、各部门,并且一个环节上的风险可能会波及另一个环节上的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的范围包括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也要在合理使用资金,提高风险管理效益方面接受财务风险管理的监督和约束。

3.灵敏度高

站在管理效果上看,风险预测是否准确,风险决策是否恰当,经营管理是否有序,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是否有效,风险管理能力是否提高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上来。因此,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处于关键位置,是企业搞好风险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必须予以重视的环节。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完备的职能体系,主要是由财务风险预测、财务风险决策、财务风险控制、财务风险管理效果评价以及财务风险损益处理五项职能组成,它们同时共同构成了实施风险基础管理的五个管理阶段和五方面的管理内容。

1.财务风险预测

在财务风险发生前,分析各种技术经济条件,综观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发展活动以及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运用识别、估量等方法,对尚未发生但又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从财务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全面的识别和恰当的估量,系统、连续地发现风险和不确定性,可以预测风险事项的发生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后果。风险预测分为识别和估量两个步骤。

2.财务风险决策

在预测的基础上,有必要将风险收益与控制风险所需成本进行纵向和横向上的比较,确定企业应对风险的级别,明确财务目标和经营目标,围绕目标制定相关政策,从而是现场降低企业风险管理成本,提高风险管理效益的目的。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必须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损失的大小进行优化组合,才能选出最佳决策方案。

3.财务风险控制

基于财务风险决策的结果,要求财务管理部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计划,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减少损失。财务风险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几个环节,在不同的环节,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控制风险。在风险预控中,财务部门一方面要对企业其它职能部门的风险预防控制工作实行财务监督,另一方面也要对财务收支结算、筹资、投资和换汇等直接由财务部门负责的业务进行预防和控制。

4.财务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为了控制财务风险管理绩效,必须依据绩效评价标准对财务风险管理责任部门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的适用性和效益性进行考察、分析、检查和评估,明确绩效的责任归属,并据以不断修正和调整计划,以适应变化中的情况并达到最佳管理效果。财务风险管理效果评价职能能否客观、公正地发挥,直接关系到财务风险管理责任的落实和评价,关系到各责任主体利益的分配,关系到能否调动有关责任部门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问题。因此,企业首先应建立财务风险管理评价标准,其次应衡量实际绩效与评估标准的差异程度,然后是调整差异程度。

5.财务风险损益处理

企业对风险结果进行财务处理,包括对风险损失的补偿和风险收益的合理配置两个层次。根据风险事件发生是否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结果就有两种可能性,一是风险事件不发生,企业除了获得期望收益外,甚至还可能获得更大的额外收益;二是风险事件发生,企业不能获得风险收益。为配合企业风险管理效果的考核,必须科学组织风险损益的核算,及时补偿风险损失,合理分配风险收益。

参考文献:

[1]张敦力.财务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杨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09).

篇11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特征

(一)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阐释

财务是指为了重新获取货币而垫支货币的活动,财务风险即在财务活动中,因受到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备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企业存在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从资本运动的角度讲,资本流通始于货币的垫支、终于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则资本财务风险在本金垫支之时便已产生。在资本流通中,财务风险发生转移和积聚,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既吸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又接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随着资本价值逐渐集中于商品产品,财务风险也处于不断积累状态。

(二)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不确定性。企业财务风险只是以一种可能性存在于财务工作中,只有条件成熟时,此种潜在的财务风险才会转化为现实性损失;客观性。财务风险因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使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此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则是客观事件处于变化过程中的特征;严重性。无论哪种性质的风险,一旦转化为现实性损失,其后果都会很严重。财务风险并不是不可触摸,根据企业财务资料理性分析,进而预测、评估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能有效对企业财务风险加以防范。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常见类别

(一)按照财务属性划分

1.出资者财务风险。出资者财务目标在于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主要内容有筹集资金、合理安排资本投向、确定收益分配策略等,因而出资者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最基本的财务风险,也是一种由制度引发、受制度影响的静态风险,其包括:

资本投资项目选择风险是指出资者从多个投资项目中选择一个最佳项目进行投资活动,但因知识能力所限、对经济环境认识不足、分析出现偏差等缘故,造成最佳项目误选的风险;资本减值风险是指出资者所投入资本因受投资企业经营上缺陷的影响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资本经营财务风险是指出资者抱持寻求更大资本回报、预防资本风险的目的,对资本结构进行调整,而在资本经营活动中,又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造成财务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致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2.经营者财务风险。经营者财务的主要内容是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其关注企业的具体经营过程,而经营者财务风险表现出动态性、复杂性、复合性等特征。

筹资活动风险是指企业筹资的实际结果和原有目标之间产生偏差的可能性,其具体分为收益风险和偿债能力风险;投资活动风险中,短期投资风险主要是资产流动性风险,长期投资风险是现金净流量风险;当企业收益形成的现金流入远大于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股利时,股东极可能因现金偏好无法得到满足而做出抛售股票举动,使企业股价变动,进而影响企业经营过程和整体影响,而当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时,企业再投资活动将受限,最终影响企业日后的生产经营。

(二)按照财务活动划分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即企业由于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其主要是由于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筹资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启动点。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即因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不能取得期望投资报酬的可能性,由于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投资活动包括主业投资及其他项目投资,如果投资项目出现偏差,则会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下降的不确定性。

3.外汇风险。外汇风险即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企业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贸易额的日渐增长而越来越广泛地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中。外汇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新表现。

4.资金回收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即在产品销售出去后,因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金额的不确定性而出现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外在表现。

5.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因收益所得和分配而对资本价值及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一定影响的可能性。留存收益、分配股息是收益分配的两个主要内容,其中留存收益在于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则为了满足股东扩大财产的要求,此两方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建立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

(一)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认真分析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把握其变化趋势和规律,适时调整企业财务管理政策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降低乃至避免环境的变化给企业造成的财务风险;设置合理的财务管理结构,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高效运行,有效防范、控制因财务管理系统不完善而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加强内部管理体系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周转速度,应做到:根据不同情况,适当提高或降低负债资金比例,调整资金及资产结构,降低不合理资金占用率,实现资本结构合理化;确定债务资金和自有资金、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并使之随着企业生产的变化始终处于动态管理状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应收账款体系,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加强存货管理,在保证生产和销售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将存货总成本保持在最低水平。

(三)强化风险防控意识

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具备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评估潜在的企业财务风险,还应该树立风险意识,勇于承担风险责任、善于分散财务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应在各部门、各人员尤其是企业决策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人员之间,普及风险防控意识,并将此意识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

(四)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应包含一套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以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中潜在风险的实时监控。我国对财务风险预警的分析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将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运用于实际管理中。财务预警系统要求企业以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有关财务资料为依据,采取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充分利用财会、金融、市场影响、企业管理等理论知识,对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发现某种异兆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乃至规避风险损失。

(五)合理利用风险防控方法

分散法。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应选取分散法,即借助于企业间联营、多种经营、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从而实现收益同享、风险共担。

转移法。财务风险转移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即在坚持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企业采取相应措施转嫁财务风险。

回避法。在选取理财方式时,企业应对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此为回避法。

降低法。在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时,企业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即为降低法。

篇12

投资性房地产,顾名思义,就是为投资目的而不是自用(消费)目的持有的房地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范的主体是企业(包括公司),规范的对象包括:(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2)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3)已出租的建筑物。

一、投资性房地产财务风险的形成机理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它产生的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投资者持有的其他资产。这一点使得本文能够单独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财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在不同的理财环境和理财阶段,投资项目的财务状况各不相同,投资项目的财务风险也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形成不同的财务风险类别。当用现金流量来评价特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现金在不同阶段流入流出的不确定性就表现为不同的财务风险类别。投资性房地产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经营风险和筹资风险。经营风险是无法实现预期资本价值的可能性,筹资风险是到期无法履行资本清偿义务的可能性。投资性房地产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与筹资风险的统一,其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营风险和筹资风险是基于不同视角对财务风险的具体描述,是财务风险这一问题在不同阶段的两个表现。经营风险是从现金流入的角度反映无法实现预期资本价值(即租金收入和资本利得)的可能性,持有阶段的运行费用与投资性房地产的经营密切相关,因此运行费用作为负的现金流入考虑。筹资风险是从现金流出的角度反映到期无法履行资本清偿义务的可能性。经营风险是筹资风险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的关键主导;筹资风险集中体现了经营风险的后果,是财务风险的集中爆发。

二、投资性房地产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对投资性房地产财务风险管理要充分考虑当前的经济趋势,并密切联系房地产市场景气循环。

首先,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把握经济趋势、了解所处房地产景气循环周期及其阶段。对于企业投资者来说,应广泛、持续不断地收集与本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内部、外部初始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并对收集的初始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提炼、对比、分类、组合,形成风险信息数据库。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自己收集信息的成本过高,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但是应该关注有关研究机构的各种信息,建立适合自己的信息管理档案。

其次,根据收集的风险初始信息,结合具体投资性房地产项目情况,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利用成型的风险管理工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识别和度量投资性房地产财务风险,为风险决策和控制提供条件。风险识别,既要正确判断一项财务活动中存在什么风险,又要找出引起这些风险的原因。

最后,根据风险度量框架的指示,针对租金收入、营业费用和筹资结构建立风险控制系统,将防范放在第一位,综合采取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自担的控制措施。

三、投资性房地产财务风险度量

财务风险度量,是通过计算相关指标或建立模型对识别出的财务风险从量上进行估计,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为风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投资性房地产对客观经济环境的敏感性,要求投资者能够使用经济指标从宏观上对其财务风险进行把握,同时,财务风险的度量最终应落脚于财务指标的灵活分析与运用。为此,笔者将从经济指标和财务指标两方面来构建投资性房地产财务风险的度量框架。

(一)经济指标

描述房地产市场状况的经济指标有许多,如价格、租金、租金增长率、交易额、空置率等等。这些指标都可以衡量房地产景气循环及其周期,而且统计数据也较为容易获得。但是,作为投资性房地产财务风险的度量指标,笔者认为空置率是最优的量化指标,原因如下:

首先,“空置”是财务风险的直接体现。空置本身就意味着投资性房地产经营不善,是财务风险的首要导火索。

其次,空置率是指某一时刻空置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它是房地产市场状态的指示器。

再次,空置率是一综合的指标,其高低会影响价格/租金的变化,对价格/租金产生调节作用。

最后,分析空置趋势还有助于确定潜在项目的“稳定使用率”。

(二)财务指标

现金,既是资本又是报酬。财务风险管理的出发点是资本增值,落脚点是减少损失获得报酬,最终都由现金来反映。因此,财务风险管理应以现金流量为基础。

1.投资性房地产现金流量分析

从物业持有者的角度,投资性房地产现金流量分析应采用股权现金流量法。现金流量包括流出量和流入量。投资性房地产的现金流出量(投资成本)主要是初始投资(包括购买价格或建造成本);投资性房地产的现金流入量(投资回收)包括税后现金净流量和税后处置收入。

首先,初始投资=购买(建造)价格

-债权人投入+其他购置成本。

其次,税后现金净流量。税后现金净流量是物业持有者在投资持有期间每年的现金流入量在抵减经营付现成本、债务支付和所得税后的余额。

最后,税后处置(销售)收入=销售价格-销售费用-未偿还债务余额-应纳税额。

2.NPV决策与期权

净现值NPV是用来评价长期投资项目可行性的传统财务指标。NPV决策的基本思路是:

将投资方案的现金流出量和项目完成后每年的现金流入量进行对比,确定现金净流量(投资收益),据此评价方案的可行性,或可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为最终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若只有一个备选方案,NPV为正时,可对其进行投资,反之则放弃该项目;若有多个备选方案,且方案之间是互相排斥的,则选择NPV是正值中的最大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投资者可使用净现值(NPV)法对投资项目的财务风险做出预测。当净现值为正数时,偿还本息后项目仍有剩余的收益,风险较小;当净现值为负数时,项目的收益不足以偿还本息,风险较大。

3.财务预警指标测度系统

财务预警指标测度系统的实施步骤为:设计监测指标――测算监测指标的预警临界值――设置警限和警度――测度监测指标的实际值――比较实际值与临界值,根据预设的警限,预报警度。

(1)设计监测指标

投资性房地产财务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筹资风险。相应地,预警指标也分为经营预警指标和筹资预警指标。具体指标设计如表1所示。

表1中的某些指标解释如下:

营业净收入=潜在的租金收入-空置和欠租损失+其他收入-营业费用

实际租金收入=潜在的租金收入-空置和欠租损失

房地产年均价值=(年初房地产价值

+年末房地产价值)/2。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这样,当投资者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时,房地产价值有可能会产生波动,所以,要使用平均值。

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年末净资产)/2

(2)设计预警临界值

预警临界值是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剥离和计算而得到的判断有无警情出现的财务数据。房地产的地域性及对国家宏观政策的敏感性,决定了其预警临界值的设计是财务预警指标测度系统的一大难点。笔者通过先设计各子项、母项指标的预警临界值,再分别代入各监测指标的计算公式,从而求出各监测指标的预警临界值。各监测预警指标中的子项、母项预警临界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净收入的预警临界值=前三年平均还本付息额+前三年平均所得税额

实际租金收入的预警临界值=(同期银行贷款年利率+1%)×房地产年均价值的预警临界值

房地产年均价值的预警临界值=负债的预警临界值+平均净资产的预警临界值

应收账款的预警临界值=前三年税后现金净流量不为负数的应收账款平均值

平均净资产的预警临界值=前三年税后现金净流量不为负数的净资产的平均值

债务总额(负债)的预警临界值=营业净收入的预警临界值/同期银行贷款年利率

(3)设置警限和警度

以预警临界值为基准设置警限,警度是指警情的程度。直接用监测指标的实际值与预警临界值作比较,结果是绝对数,不便于设置警限,而应该选择使用指数(比较相对数)来设置警限。

各监测指标的预警指数=(本期监测指标实际值-本期监测指标预警临界值)

/本期监测指标预警临界值

一般来说,计算结果若为正数,则表示安全系数,投资项目的该项监测指标所反映的内容无警;计算结果若为负数,则为预警指数,投资项目的该项监测指标所反映内容的警情随着预警指数变小而越来越严重。如果监测指标为区间型变量指标或为愈小愈好型变量指标,需将上述指数公式的子项的被减数与减数互换位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