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技术创新范文

时间:2023-06-06 09:01: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医院技术创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医院技术创新

篇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医院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是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医院持续发展的核心和重要保证。本文旨在对医院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指导原则、关键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1 现代医院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1.1 技术创新是提高医院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医疗技术的基础是医学科学技术,而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依赖于医学科技的发展。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将医疗科技领域的新成果转化为临床诊疗技术,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因此,技术创新是加快医院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提高的强大动力。

1.2 技术创新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医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无论哪一个医院要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技术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以技术创新为手段,提高诊疗水平,是医院巩固和扩大医疗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技术创新是医院经营发展和竞争力增强的内在动力。

1.3 技术创新是推动医学科技发展的驱动力。技术创新为医学科技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动力。

一是为卫生科技政策提供了新思路,即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二是为医学科技组织管理提供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二是为提高医疗科技效率提供了新机制,即把知识形态成果“临床化”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现代医院技术创新的指导原则

2.1 超前性原则:技术创新要做到高目标、高起点、高要求,突出特色。在对国际、国内医学科技前沿紧跟的基础上,力争在有发展前途的课题上有所突破。。

2.2系统性原则:医院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整体系统考虑,从医院科研设备、科研资金、科研人才等方面综合论证,优势互补,优化配置,形成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系统合力。

2.3效益性原则:市场经济的原则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医疗市场作为特殊的服务市场也不例外。凡符合社会要求和满足人们医疗服务需求的技术创新,必将为医院带来丰厚的的经济利益和回报,而没有效益的技术创新只是得不偿失。

2.4公益性原则:医院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类自身健康的要求,是为社会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社会效益是技术创新的第一目的,背离了这一原则就违背了医院“救死扶伤”的宗旨。 转贴于

3 现代医院技术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3.1 转变观念,积极营造技术创新氛围。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向导,是创新的力量源泉。因此,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和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正确对待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在医院内部形成足够的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形成强烈的技术创新氛围。

3.2 以人为本,着重培养技术创新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人才是医院技术创新的关键。

3.2.1 加强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科骨干的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科骨干是医院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名医,才有名科和名医院。医院要鼓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要大胆起用青年科技人才,敢于给其压担子,造就一批跨世纪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3.2.2 建立适应技术创新的人才管理机制。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是科技兴院的根本。如何引进、留住、用好创新人才是人才管理的关键。医院应立足近、远期发展目标,一方面建立动态的能上能下机制,让一些有发展前途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带动全院技术创新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合理引进拔尖人才或创新人才,创建一流科室,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3.2.3 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和内涵建设,不断增强留住技术创新人才的凝聚力。医院通过经济实力、科研能力、技术设备水平和两个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为创新人才的发展营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3.3 科学管理,完善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医院技术创新工作是医院、机关职能部门和科室三方共同面临的课题,而科室则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医院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做好组织领导、计划导向、政策支持、综合保障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3.3.1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技术创新的组织和决策是医院技术创新成功的有力保证。因此,医院应成立专门的技术创新领导小组,指派专人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解决各科室在开展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加强科室间的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拓宽技术创新的路子,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篇2

1.当代医院图书馆管理的需求分析

根据近代医学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医学具有发展速度极快、涉及面极其宽广、专业性极强、诊疗方法众多而繁杂、信息量巨大等特点[2]。这对于从事医学研究或者学习的人员而言,则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同时还要花费巨额的精力和时间来整理和学习,才能获取到有用的医学信息。因此,医院图书馆的管理应该针对获取医学信息过程中的便捷与耗时问题进行创新,创新后的管理对医学信息应该具有高度的实效性、准确性和便捷性等特点[3]。为此,重点应该是知识服务方面,这可从服务的理念、氛围为、层次等角度进行切入,实行管理创新,提升服务水平,致使图书馆的功能更具灵活性,适应于用户的根本需求。

2.医院图书馆管理的全面创新

(1)理念创新,以人为本。

从医人员要想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过硬的医疗技能,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掌握多种价差性的医学科学信息。由于医学信息量巨大,读者往往为节约信息获取时间,通常会依赖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帮助和服务。将以人为本作为创新理念,渗入读者与馆内管理人员。其目的是对人进行和激励,极力开发人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不断提高读者和管理人员的活力与效率。在传统的知识服务主要是针对于读者,往往忽视了馆内管理人员的重要性,致使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下降,降低了两者的互动效果和汲取医学知识的深度。理念创新后,注重读者需求的同时,也对管理人员给予肯定和重视,激发馆内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热情,提升积极性,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管理服务,方式创新。

医院自身的技术,知识和人才非常密集,信息的更新极其迅速,这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非常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中,主要是单一方向的需取,文献实体主要以馆藏资源形式存在。如今信息网络环境的发达,使人们在知识的获取方式与途径方面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人们不再全部依赖于图书馆的实体资源,因此,图书馆要想保持竞争力,必须利用好网络环境完成图书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实现双向交流,及时获取。在服务过程中,针对知识特性采取适应策略,全面整合信息资源,保证读者及时获取到所需的信息资源。

(3) 改进服务,技术创新。

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文献资源加工管理技术非常重要。由于现代的网络环境与信息技术,具有高效和快捷等优点,是当前最受欢迎的信息获取方式。因此,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改进服务模式,利用网络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加快医学信息的传播速度;引入先进的关键词云计算技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起到提高效率和打破传统局限的作用。因此,医院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知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本身的竞争水平。

(4) 管理队伍,培养创新。

构建服务队伍时,应合理搭配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和知识等优势,进而提高医院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水平。图书馆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为工作人员提供在职再教育的机会,支持馆员进行再教育。只有使图书馆服务人员掌握了牢固的图书基础理论和医学的相关专业知识等,才能全面掌握和了解前沿的医学动态和科学成果,为医学研究人员及时提供所需的知识服务,保证医院图书馆正常开展服务工作。

3.总结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现代的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会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院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而不断升高。同时,图书馆管理的创新使得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不断完善和增强,完成了医院图书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有效提高了医院图书馆的社会竞争力和社会地位,充分彰显了医院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医院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会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不断升高的社会需求,将向着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方向不断迈进,进而推动医学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设计是个广义的概念,工业设计作为设计的分支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除了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外,最近几年,工业设计的经济价值正在被逐步挖掘出来,这得益于设计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也得益于工业设计对新产品开发的特殊贡献。美国苹果公司的成功说明设计从传统的商业辅助角色已经转化为产品创新的主导因本文由收集整理素(perks,2005),新产品研发(ndp,new product development)领域的工业设计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研究的重点,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产品创新管理杂志》(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和《设计研究》(design studies)(均被sci和ssci收录)非常重视该主题的研究,著名杂志《商业周刊》开辟在线“设计创新”讨论板块,也有著名创新管理专家出版相关的设计创新研究专著,例如《设计驱动创新》(verganti,2009)、《通过设计改变》(brown,2009)和《商业的设计》(martin,2009)等。虽然工业设计商业价值的研究已经成为热门,但遗憾的是我国仅有少数学者涉足工业设计与创新的领域。

工业设计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但往往被忽略,在企业创新行为中仍然被边缘化,有的企业更是“设计无知”,这种现象在我国中小型企业中普遍存在,甚至有些大型企业也是如此,设计在创新中的角色被严重低估。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企业也涌现出依靠工业设计取得成功的典范,例如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海尔集团和美的集团,但相比于苹果、三星和索尼等跨国企业,我们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苹果公司通过工业设计获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功,他们设计出消费者想要的产品,美国《福布斯》双周刊也赞叹苹果公司的产品创新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嫁接”。消费者不仅喜欢苹果的技术,更喜欢一系列用户经历的集成,苹果公司“通过设计创新”的实践告诉我们技术不是产品创新成功的唯一因素,工业设计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苹果公司的工业设计战略为主线,以苹果公司的几款明星产品为例,从设计反哺品牌形象,设计与技术创新和设计实现突破性创新三方面解释了工业设计的创新价值,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工业设计的相关理论,为我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升级提供新思路,而且能帮助设计咨询公司改善生存条件,扩大设计需求,促进工业设计产业乃至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 苹果公司的工业设计创新

在学术界,工业设计没有统一的概念。归纳现有的研究,不同学者从功能、形式、功能与形式三个角度定义工业设计,而西方国家的学术研究中很少出现“工业设计”的字眼,与之相关的是“产品设计”,ulrich(2011)解释了两者的区别:①产品设计是工业产品的艺术化表达;②工业设计经常出现在学术和专业方面,而产品设计经常见于新产品开发领域;③产品创新研究的早期较多使用工业设计,而现在较多使用产品设计。因此,本文也把工业设计的概念限定在新产品开发领域,并简单定义它是为产品功能和形式的改进而采取的措施。

由于设计在创新中的边缘化,大多数人认为设计只是虚伪的外表“美工”,而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始终把设计作为产品的“基础灵魂”,并追求包豪斯式的简单朴素,并预言索尼的金属黑色或灰色设计风格必将消失,因此能够把产品做得光亮又纯净、展现高科技感的“极致简约”成为苹果的设计思想。秉承这种原则,苹果公司开发出一系列产品:最早的mac开创了绘图式用户接口,后来的产品有成功也有失败,直至imac(1998年)的诞生,该产品最大的意义是改变了技术创新中的主导因素,因为imac是世界上第一款由设计师(而不是技术工程师)开发的个人电脑,设计师在个人电脑的设计到加工制造甚至营造销售环境方面都占据着主导地位。苹果公司的这种技术创新理念一直延续到后来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产品,ipod数字媒体播放器(2001),itunes音乐服务平台(2003)和最具有流行时尚的iphone(2007)与ipad(2010)。这一系列产品的成功得益于苹果公司正确的设计创新战略,苹果公司是如何做到的呢?morrison[1]给出了答案,他总结出苹果公司设计创新的五步骤:第一步是肃清思想,明确什么能创造与众不同的产品,苹果公司的经验是工业设计,是挑战一切既成先例的思辨;第二步是创建基础,创造创新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第三步是培育精英,准许最有价值、有潜力的设计师做一些令人惊奇的事情;第四步是不草率、勿虚度,减少短期的、循环的和竞争的压力;第五步,克隆属于你自己的乔布斯,把乔布斯的完美主义制度化。

苹果公司独创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工业设计实践模式,这引起其他企业的效仿,同时也吸引了学者们的目光,他们从不同角度研究苹果公司的创新战略,例如苹果公司的营销创新,苹果公司的设计思想,苹果公司的技术创新,苹果公司的设计创新等。其中,最具里程碑的、贡献最大的是意大利学者verganti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中的“设计驱动创新”理论,他用两篇文章“通过设计创新”[2]和“设计突破产品”[3]来详细解释了该理论,并提出“技术顿悟”来解释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综合苹果公司的设计创新实践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工业设计的研究,本文提炼出以下观点:工业设计反哺品牌建设,工业设计驱动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工业设计实现突破式创新的目标。

2 工业设计反哺品牌建设

以设计为核心战略要素的苹果于2011年5月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品牌,可见,工业设计创新不仅能够增强产品竞争能力,也能反哺企业的品牌建设。与产品质量增强品牌忠诚度,产品技术提升品牌知名度不同,工业设计维持了企业高标准的品牌价值,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出,更具溢价效应。工业设计灌输产品的属性与品质,这依靠技术改进是完全达不到的。kreuzbauer[4]指出工业设计与品牌的三种关系:一是在审美上有吸引力的工业设计会让用户对品牌进行积极、正确的评价;二是工业设计方便品牌分类,同时在用户对品牌的信仰方面也起到重要影响;三是具身认知影响设计与品牌的关系,工业设计的改变能够影响用户对产品使用和品牌价值认知的改变。

由此可知,工业设计是企业培育品牌形象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同时也创造了品牌价值。苹果公司不仅通过广告、网站和企业文化来构筑品牌价值,也通过产品与用户交流增强品牌形象。苹果公司坚信他们的产品不仅是电子产品更是时尚品,几款明星产品也确实证实了苹果品牌的核心价值。以macbook为例,它以铝合金和玻璃等坚固、美观的材料配备高科技、强劲的处理器,以及先进的图形功能和高速内存,另外,它的银白泽和商标符号,让macbook从外观到内涵都彰显苹果品牌的魅力。苹果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与工业设计表现出来的认知和意义紧密相连的,imac不仅增强了产品品牌,其独特的外型设计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ipod,iphone和ipad的成功彻底打造了公司的品牌文化:设计、科技、创造力和高端的时尚文化。

苹果公司的品牌魅力吸引了大量时髦的、高端的、甚至是“非主流”的用户,使得苹果产品刚上市就取得了上千万、上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它通过设计改变品牌形象,不仅使产品具有差异化,而且也驱动了销售,公司通过坚强的品牌收获溢价,创造需求,引领消费。借助苹果的品牌认知,仅2010年,ipad的网络销售量达到50亿美元,柜台销售750万美元,iphone的销售达到25亿美元。数据再次证明,由工业设计推动的品牌形象让企业在地区和全球的竞争对手中处于优势地位。

3 工业设计驱动的技术创新

工业设计不同于r&d,它是r&d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技术创新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设计的这种地位在设计密集型甚至是高技术型制造业企业中的技术创新中正在发生改变:最初,工业设计是独立于其他创新行为(技术、市场、工程)而存在的,产品开发过分强调工程技术和产品功能改造,设计的任务被机械工程师完成,设计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不明确;后来,企业各种创新要素开始融合,工业设计成为技术创新的辅助因素,设计师开始参与新产品研发,成为产品加工制造的支持角色;现在,工业设计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导者、市场分析的解释者和企业其他创新要素的交流者,设计与技术、市场和其他要素开始集成,这种集成是把设计看成是技术与消费者需求的综合。

3.1 工业设计引领消费 创新的资源决定论认为市场是动态的、不稳定的,市场导向很难给创新提供可靠的基础,而企业拥有的智力、技术资源可以让企业在一个更加稳定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重塑市场。2010年,iphone4的震惊了全球消费者,一个公司塑造了一个新的市场。iphone4是iphone的第四代,同时也是设计师重新分析市场后开发的新产品,当竞争者都在赶超iphone时,苹果公司又一次对手机的功能重新定义,采用尖端工程玻璃,分辨率最高的retina显示屏,极度纤薄、精致的不锈钢饰框,宽大的multi-touch显示屏和创新软件。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公司并没有率先采用新技术,而是使用现有的技术和材料进一步强化产品的语义和形式,揭示未来市场的潜能。正如有的学者分析的,iphone4的研发完全摒弃以客户为中心的思路,同时,乔布斯也执着地认为“消费者需要这样的产品”,苹果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iphone4的研发过程解答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被其他企业忽略的问题:产品对消费者意味着什么。苹果公司的这种创新战略被verganti称之为“设计驱动创新”,在苹果的创新哲学中始终贯彻“不要跟着消费者而要领导消费者”的理念,这不同于大多数公司所奉承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设计。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设计更加关注依靠市场信息与消费者反馈信息来研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苹果公司认为消费者大多情况下都不会对产品进行展望,同时他们也很难勾画出所需要的产品的外型和功能,因此产品研发工程师有责任开发一款超前的、能够解释社会流行趋势的产品,当消费者看到这样的产品时,顿时觉得“这正是我所需要的”。

3.2 工业设计让工程艺术化 主流的技术创新专家认为,企业要想研发出赢得市场的产品,必须要借助于高技术设备,这些设备、工艺的引进确实能加工制造出理想的产品,但是也会让产品研发模式陷入纯功能和纯样式中,消费者对这样的产品感觉平淡无奇。随着消费者追求高品味、高档次产品的消费水平的提升,产品需要融合更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这种形式下,高技术设备已经退居辅助地位,这或许正是有的企业堆积了大量的高技术设备仍然不能挽回市场份额的原因。苹果公司的研发团队认为苹果产品更是“艺术品”,他们敏锐地改变了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把设计要素放在

技术创新的首位,为高技术提供时尚的设计,由此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技术创新模式:设计驱动的技术创新。该创新模式的核心是先设计后技术,即企业首先确定理想的设计方案,再考虑采用何种材料、形式和工艺才能把理想的设计方案加工制造成引领市场的新产品。这是主导设计模式下的一种技术创新趋势,这种创新模式大多发生在设计密集型企业中,例如消费电子品、休闲用品、服装衣帽和家具等企业。我们以苹果公司的macbook air笔记本进一步说明工业设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macbook air可谓是工程艺术化的创举,为了使个人笔记本电脑达到精致轻薄,坚实耐用以及防震防颠簸的效果,苹果公司的设计师毅然采用整片铝合金材料,经过精密加工形成一体成型的机身,同时为了达到高速的娱乐效果和眩目的视觉体验,选择led背光显示器,除此之外,玻璃材质的 multi-touch触控板做到了触感和功能的完美融合,macbook air从每一个细枝末节都体现了工程制造的艺术气息,让消费者感觉它已经不再是一件冰冷冷的机器,而是具有时尚特色的艺术品。

4 工业设计实现突破式创新

苏塞克斯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所根据创新的重要性把技术创新分为:渐进式创新,突破式创新、技术系统的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的变更四类。渐进式创新是对现有技术或者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持续的较小的改进,例如补充现有产品的功能;突破式创新是对技术和概念进行激进的改进,甚至是颠覆性地改变,一般指一种新产品的出现导致了另一种产品的消亡。我们已经看到苹果公司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彻底改变了一个又一个的市场,同时代的摩托罗拉、hp却在渐进式变革中享受着现有的市场份额,从三家企业的比较来看,如果仅仅满足现有的创新模式而不去彻底改变既有的商业模式,将会有与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和hp(pc市场份额逐年减少)一样的命运。事实发生在pc市场,苹果公司通过彻底改变pc市场的“游戏规则”,让hp、dell和其他pc企业把市场份额拱手让给macbook和ipad。

苹果公司的产品创新更加体现了工业设计的作用,工业设计实现的突破式创新更多表现在产品意义上,即产品表现的象征性意义和情感价值取得了突破式的改变。产品意义是通过产品的符号(颜色、线条、形状等元素)表现出来的文化、象征和情感价值,是与产品功能相对立的概念。当其他企业都在尽量生产“足够好”的产品时,苹果公司却在规划生产“真正伟大”的产品。从色彩鲜艳带有光泽的imac到能够与人交流的itunes,到无处不在的ipod,到销售业绩斐然的ipad,最后到最具集成特性的iphone,苹果公司都会一贯地重新定义每一个市场。首先,苹果公司的产品对电子消费品的文化进行颠覆,传统的手机是通讯的工具,然而集游戏、网络、音乐、影像、通讯于一体的iphone智能手机彻底颠覆了传统手机的概念,iphone赋予手机一种全新的文化内涵。其次,苹果产品始终是一种艺术的象征,imac的问世,给消费者以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大胆的产品符号和半透明的材质,从美学角度实现了突破。通过设计,imac彻底改变了pc市场,因为它鲜明的颜色和优美的曲线不但让它成为办公室的新景色而且也使它成为家庭装饰的重要元素。ipod几乎成了成功工业设计的典范,它的成功不仅得益于有格调的样式,更是由于它通过产品符号表达了一种突破式的产品语言以及ipod带给消费者的一种全新的产品使用意义,毕竟ipod使用者通过新颖的访问界面访问itunes网站的歌曲,彻底改变了传统mp3的含义,使ipod占据mp3播放器市场70%的市场份额。最后,苹果产品最具情感价值,正如著名工业设计师阿米特所描述的“苹果公司是依靠贩卖情感而成为亿万富翁的”,乔布斯和他的团队一直把苹果产品打造成时尚和前卫的代表,imac是苹果确定以设计为主导的创新战略后的第一款产品,也是“酷文化先锋”的典型,从此苹果打造的iphone、ipad和macbook air都成为

的“酷”品牌的代表。

5 启示

苹果公司实现了设计、科技、品牌与文化的良性循环,当看到苹果这些华丽的销售业绩的时候,我们不禁要赞叹它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其他高技术(ibm、索尼等)企业不同的是自90年代末乔布斯重新执掌苹果以来,就确定了以设计带动创新的全新战略理念。苹果公司的设计创新之路给我国的制造业企业的产品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同时作为学术研究,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新思考:

篇4

二、对医学院校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思考与建议

1、教学理念的改革

首先,学校要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建设,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给与绝对的支持。可以适当提高该课程的学时,学校机房提供充足业余开放时间。其次,计算机教师的观念要转换。计算机教师应该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地位及教学核心内容有全新的认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需要全面、概括性地讲授计算机技术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和重要概念,能使学生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认识计算机和应用计算机,培养他们在计算机应用与处理信息能力方面的基本素质。同时能将计算机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更好地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为此,教师要走向社会,深入医院等相关单位做调查研究,了解社会上的用人单位需要用到那些计算机人才,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教学内容的改革

医学信息化已是医学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了解国内外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结合学生就业需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确保教学内容紧扣时展步伐和社会需要,是培养医学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医学院校应为大学新生介绍医学信息化的发展和趋势,教学案例的设计也应选取医学领域的实际应用,突出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我校目前采用了江苏省医药类院校计算机规划教材。该教材中将医学信息标准化、常用医学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计算机网络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医院信息系统纳入授课内容之中,对医学院校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验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引导知识技能的模式,如多媒体和网络部分,以介绍简单的医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医学信息搜索引擎的使用等实例对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另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可以采取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内容分级对待。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删除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内容,譬如说windows对文件的管理。除了掌握大纲要求的基本操作外,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于计算机起点比较低的学生,尽量从简单的基础知识介绍起,授课学时给与增加。譬如在讲解对于Excel软件的使用时,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授课内容外,可以给部分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使用Excel软件进行医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3、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可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项目案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组织教学为主,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去探索和完成项目,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学习转变为在教师组织下的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在讲授PowerPoint软件时,先授予学生一些基本的操作,然后从网上网罗一些有趣的PowerPoint例子,让学生具体地去分析该幻灯片的基本操作,模拟相应的效果去制作新的幻灯片。学生以自己的审美眼光进行作品的设计构思,老师的课堂主导转变为"授人以渔"的全程引导,以此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再譬如,在教师指导下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讲授word操作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电子病例,或者和专业相关的电子板报。每个学习小组先就该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要达成的目标并做出运作规划。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明确学习目标及计划,以便于明晰分工、统一行动。各学习小组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各小组间再交流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丰富与完善自身的学习成果。对电子板报排版的过程就是对Word软件中段落设置、字体设置、图片设置,页面设置等一系列知识点的复习和回顾。这样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学生轻松掌握了Word软件编辑文本的方法。除了传统的"板书+多媒体"式的课内授课形式外,我校还引进的清华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上可以建设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教室以外的丰富多彩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教学平台上包含了讲义、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还包含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等其他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为学生自学提供良好平台的同时,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4、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校目前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采用无纸化的考试方式。试题包含理论和上机,理论由20道选择题、10题判断题、10题填空题组成,占50分。其余为操作题。考试时,学生进入考试系统答题。考试系统自动选题,自动配题,自动评分。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占30%。平时成绩由上机实验、平时小测验以及课后作业构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收集学生上机实验作为平时上机实验成绩;学生的课后作业可以通过项目设计成绩来考核;平时的小测验通过考试系统来进行。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领悟,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这种考试有一定的弊端,考试形式和省等级考试形式一样,完全是一种应试的考核。可以对考试形式加以改革:首先是以通过等级考试为前提,所有的教学安排要紧紧围绕学生能通过此次考试为要求;其次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中,应有部分题目结合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考题形式上,除了现有的操作题之外,可以考虑体现计算思维的题材,另一方面也应有鼓励学生想象的思考题。再次可以定期举行计算机信息技术技能竞赛。通过举办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组装、幻灯片制作、多媒体制作等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展示学生素质。最后学生成绩的比例可以适当调整,降低最后期末考试的权值,提高平时成绩的权值。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成为计算机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

篇5

创新是发展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作方式的过程,创新服务意识水平的高低是体现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1]。2010年初卫生部提出了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示范工程"活动[2]。为深入落实这一核心工程,我院手术室结合其工作特点的特殊性,积极创新,自2012年3月以来从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手术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共有护理人员12名。学历:本科3人,大专9人;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师3人,护士7人。

1.2方法

1.2.1管理创新 ①完善排班模式,满足护士的合理需求,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因为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我们改革采用弹性排班模式,既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建立了一线、二线、三线人员,以应对各种突况的发生。②建立了护士需求登记本,护士可将休假或者工作安排上的特殊需求提前记录并告知护士长,护士长可根据具体工作情况予以回复,进一步完善了护理管理,也使得护士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③建立了手术医生习惯、意见登记本,每一位护理人员在结束手术配合工作后都可以及时将手术医生的各种合理意见、建议、手术习惯和特殊需求记录下来,在护士之间传阅,有利于加强医护协作,构建良好的医护关系。④改革绩效考核方案,实行同工同酬。科室根据实际情况改革了薪酬分配方案,将工作质量、工作量和工作年限、职称相结合,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同工同酬。⑤设立了手术室室长,将每一间手术室的管理责任到人,调动人人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⑥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制作了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随机悬挂,为护理人员尽快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提供了方便。

1.2.2服务创新

1.2.2.1将人文关怀贯彻到整个围手术期护理中,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对病员来讲是一种压力源,会对病员身心方面产生影响。手术室全期护理旨在通过手术前、中、后期的各项专业及持续性的护理活动,为病员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1.2.2.2改变访视模式,提高访视工作质量 ①耐心的做好术前访视 。我们针对术前访视工作作了集中的培训,广搜众议,将访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统一规范,要求术前1 d下午到病房访视病员,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解答患者最关心和最担忧的问题,让患者感觉到手术准备是充分的,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迎接手术。针对部分访视时不在病区的患者,我们通过电话告知其注意事项,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重视。这项工作的实施保证了术前访视率和提高了工作效率,严把了质量安全关,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②细致的做好术中护理工作。做好微笑服务,做好患者的低温管理,尊重患者的隐私,保护患者的安全。③做好贴心的术后回访工作,主动反馈提升服务内涵。由参与手术的护理人员术后3~4 d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真实心声以及对我们工作、服务的满意度;手术室护士长不定期的参与术后回访工作,真实了解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亮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以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护理工作质量。

1.2.2.3温馨的后勤服务 手术接连台间隙,手术医生由于长时间手术工作,易疲惫,手术室积极采取关爱措施,为手术医生准备好可口饭菜及各种生活用品,融洽了医护之间的关系,让医生在手术后以清爽而愉快的心情离开手术室。

1.2.3技术创新 ①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入手术室的工作年限将护士分为新护士(1年以下)、3年资以下、3年资以上3个层次,采取分层次的培训带教方法,并分别制定每个层次的理论和操作学习重点,以进一步提高带教工作质量,有利于年轻护士更快成长。②实行责任组长制,将全科护理人员分为普外、腔镜、骨科三个专业组,由组长负责各组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且护士长尽量安排专科人员配合专科手术,保证了手术配合质量。

2结果

2.1开展创新型工作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见表1。

2.2开展创新型工作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见表2。

3体会

护理创新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品质的提升[3]。手术室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程序,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强化了护理人员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科学的管理方法激发了全科护理人员业务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增强了医护间的协作性,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安全与利益。

参考文献:

篇6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现今社会民众越来越关注城市园林工艺,不仅对旅游景点的园林工艺要求严格,对城市的园林工艺要求也更加挑剔,这就使得园林新工艺工程,慢慢催发了一系列诸如对植物搭配、修剪之类的附加工艺技术,并且某些成功的园艺案例让人们长久难忘。所以,新工艺的运用,必将是以后愿意发展的趋势,并且还会成长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结合当今园林施工新工艺,浅谈如何对新工艺进行管理和新工艺技术的创新。

一、现今城市中采用的园林新工艺

(一)刻花水泥地板。刻花水泥地板,这种工艺用于城市道路建设,也可用于家居装修,它就是在单调的水泥色地板上嵌入雕刻花,给水泥地板赋予植物的生命力,让它也漂亮、活起来,人们走在地面上仿佛走在一件艺术品上,让你不忍破坏、弄脏它。这样新奇的工艺,已经打开了你的艺术欣赏力。

(二)EPDM景观水池。EPDM是研发的一种新型产品,可以为园林工艺进行服务,它形态就是一张简单的黑色薄膜,摸起来十分柔软且十分轻薄,但它的物质稳定性却十分高,使用寿命也比较长,且可以承受40―80℃的温度和大力撕扯,不易破坏;此外,它可以用来建设较大的水池和屋顶花园水池,效果也十分之好。

(三)新材料钢亭。现在城市内的那种美观、色彩高贵的亭子就是用这种新型钢所制作,它不同于古典的亭子用古木所建,具有耐腐蚀、固色的特点,也不同于现今的那种用钢筋混凝土仿古的亭子,它更加容易建造,且工程程序简单。所以,现在这种亭子在城市建设中很受欢迎,也很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四)新型假山工艺。不同于真正石头所累积的假山,这种新型假山采用了新的制造工艺和叠石技术,并且它的柔韧性和耐损性强度比较大,并且纹络和颜色与真的假山十分相像,甚至可以以假乱真,这种新型材料也被专门用以制造假山、塑像和瀑布等园林景观。这种新型材质由GRC和FRP两种材料进行合成,以其自身的优异性,已跻身于现今园林景观新工艺。

以上四种新工艺的举例,仅限于现今新工艺制造中的个别,不能代表全部的新工艺,主要为了向大家展示一下新工艺的发展方向。

二、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的要领

(一)保护好设计底图和图纸会审。要进行园林的建设时,首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先进行园林的最初设计,意为把后期园林样貌通过大脑臆想的方式,展现在图纸上,作为园林最初的设计图,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整理,力求达到设计者心中的完美意象。所以,在此设计过程中,就需要高超的画艺和敏感的思维,严格按照内心所想所感绘画出图纸,如果图纸出现错误或者不完善,那么在以后的实际工程中造成的问题也会比较让人头疼。保留好设计底图和图纸会审结果,以便以后问题出现时,可以查清是设计者的问题还是施工者的问题。

(二)注意园林工艺施工组织和过程管理。一个园林工艺工程的完满建成,不是一个部分的工作,而是好多部分工作进行合并而成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各部分工程进行统协,才能保证工程最后的完满建成。可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做好准备工作,组织好人员建设之初,应该计算出工程的初步预算,安排好各部门人员的工作,为工程找好施工团队、器械设备、施工材料、备用资金等等多方面的事物,保证工程可以顺利进行。

合理计划,避免工程浪费 这就要求总工程师对此次工程所需物做一个报表,按照工程的时间、进度等要求,安排好人手和工程设备,按进度完成计划,不拖延工程,也避免人和钱的浪费,实现物质的最大用度。

做好工程后期检测 工程完备之后,应该对工程进行一个调试和检测,便于及时找出其中的问题并改正,让园艺工程完成的更精确、更高质。

总之,要做好工程从开始到最后完全撤出的数据保护和组织计算,这样才可以保证园林施工新工艺便于管理,避免了弊端的出现。

三、园林新工艺技术的创新

从现今采用的新工艺来看,不管从材料,还是价值,还是施工难度,还是外观形象,与传统都有着极大地不同,这也是园林工程工艺的一个大幅水平的提高。对于这些存在的新工艺,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做到工艺水平更高、工艺效果最好,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进行一个工艺的技术创新。

(一)提高新工艺的整体层次

现在的新工艺,在采用的选择上,不管是怎样的搭配结合,都是为了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就拿假山新工艺来说,从新假山材料的选择,假山造型的设计,以及假山出现的最终效果,都离不开假山的叠石定位这个重要步骤,如果没有这个步骤,那这些新材料只能是一块材料,设计者的思想只能是一个没有任何生命的思想,假山造型想象的再好也只能是空想,这点就说明了,某些技术的缺失可能会让整个计划所崩盘。所以,在进行各种外在工艺提高的同时,还应该不忘提高人的内在气质,这样才能给园林新工艺注入生命,让它成一个实在的死体事物变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工艺品。

(二)合理安排园林资源

这个主要就是要求施工队伍进行一个合理的地域选择,加之一个最生态的施工手法,尽可能不破坏自然得生态,让人工美和自然美进行完美的结合。注意园林新工艺的运用,但不是只是死板的要展现新工艺的长处,还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建设地带的土地、生物、水源等资源,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做到园林资源的合理配置。比如园林灌溉技术,如果要体现它高效节水的特点,将要将以前的灌溉工艺进行一个大转变,采用喷灌的手段,既满足了灌溉,又节约了水,还在城市的地域上展现了一种美的科学手段,这也是园林工艺的一个新的改变,比起那些专门要突破新工艺的技术来说,这何尝不是最自然、最生态的做法。

(三)探究园林新工艺的大致规律

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有所可循的,园林工艺也不排除这一不变规律。通过笔者的观察,发现现在所谓的新工艺不过是越来越高科技,越来越省时省力,也来越快捷了,这个对现在节奏快的社会来说,确确实实给大家的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但让我觉得,这种所谓的新工艺,似乎越来越失去了那种古老工艺的内涵,更加注重的是一种外在美,缺乏古老建筑园艺的文化美和意蕴美,反而造成了一种传统文化的缺失。其实细看,现在的那些园林新工艺,没什么特色,各处都是一个样子,没有给人们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希望可以把现代与古老进行一个结合,相信这种创新的工艺会更受大家的欢迎,也才是真正的新工艺吧!

四、结语

以上均是笔者个人对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和技术的创新这个课题的一些个人见解,仅限参考。笔者在第三部分提出的关于当今新工艺的一些个人看法,希望可以引起广大读者的深思,引起园林新工艺设计者的一些反思,最终将我国的园林新工艺推向一个更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项箫微.浅谈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现阶段的技术问题[j].现代园艺,2011(9)

篇7

二、如何促进在新形势下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中设计的创新

在新形势下,我们从现代构成审美角度来看,要促进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中设计的创新,就要更好地将艺术设计中点、线、面根据现代审美的原则进行新的构造、组合和解构,添入现代艺术设计全新的内涵;并且在进行设计与创新应用的时候,要深入对点、线、面等抽象语义的了解,将这些传统元素的构成以及表现形式更好地运用到新形势下现代艺术设计当中来,从而提高新形势下现代艺术设计的价值。在新形势下,要促进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中设计的创新,传统元素不仅要追求民族化,而且还得紧扣我们如今新时代的主题,注重现代艺术设计视觉的传达效果,这就要求现代艺术设计师要重新审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视觉效果,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心理设计品位入手,将我国传统元素的精髓和时尚潮流的审美情趣更好的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当中去,从而更好地实现新形势下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要更好地实现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就必须在设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要求运用中国传统元素进行设计创新时,要为当代人们的生存需要、更深层的心理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行更好的服务。为了更好地实现新形势下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在设计进行创新的时候,我国必须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造型体系,这种造型体系不仅仅是用真实形象去表达现代艺术设计者的观念,而且还要用积极的观念去描述和看待世界中的某种事物或东西,同时现代艺术设计师要从我国现保存的传统元素去思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创新灵感,并运用现代设计的技法,激发新的现代艺术创意。新形势下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并不是让现代艺术设计师照搬所有的传统元素,而是要有选择性,取其精华,弃其糟泊,同时还要考虑这些传统元素是否具有普遍性,因为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普遍性不仅仅指具有中华民族的普遍性,同时也具有国际的普遍性,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创造出新的有效价值,以更好地用以适应市场需要,用以时代要求的变革。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如何更好地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师就必须将我国传统元素完美的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当中去,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现代艺术设计师就必须结合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中式艺术设计,重新发掘中国传统元素,使其更好地延续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来,更好地起到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作用。

篇8

引言:技术创新日益成为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政策影响地方企业的经营环境,从而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由于政府主政官员承担了政府决策的责任,通过官员视角研究企业问题具备合理之处。基于此,本文以“官员-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企业行为”的逻辑展开。借鉴现有文献对团队异质性理论以及地方官员特征与政府行为偏好的研究,本文引入官员异质性的概念,着重分析同一政府内两位主政官员个人特征差异程度对地方企业技术创新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官员异质性可能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有利于从主政官员团队整体的角度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治安排。

1.官员异质性的定义

由于地方治理环境和政府决策的复杂性,以及官员个人实践经验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单个官员无法对地方各项事务拥有完全的决策权。从地方政府的规定看,地方事务的决策需要多方配合,地方政府中分管党、政的主政官员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本文将对官员个人的关注转移到主政官员团队上,研究主政官员差异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本文将官员异质性定义为,同一政府内党政两位主政官员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及观念、价值观、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主要强调以下两方面。一是主政官员在度量空间和时间的相统一,如地方政府层面上同一年度同一政府内主政官员间的禀赋差异。二是官员特质是多层次的。借鉴Jehn等对团队异质性的研究,官员异质性可通过信息异质性、社会范畴异质性和价值异质性等进行分析。其中,信息异质性指团队成员在知识和观点上的差异,通常受到教育背景、工作实践等影响;社会范畴异质性指成员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上的差异,比如年龄、性别、民族、种族等;价值异质性则指成员对于团队任务、目标和使命等的理解差异。

2.官员异质性影响企业技术创新

官员异质性能通过影响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影响企业行为。一方面,地方政策和制度由政府主政官员决定,而官员的个人特征影响其决策偏好。地方事务管理的复杂性需要官员在知识和经验方面的多样性以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形成更全面的政策安排,从而提升地方经营环境。外部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企业创新。另一方面,官员异质性可能导致地方决策冲突,造成政治波动。企业受到外部政治不稳定性的影响,可能降低技术创新投入。因此,官员异质性可能在地方政府主政官员间产生两种对立的效果,即互补和互斥效应。

2.1官员异质性的互补效应

官员异质性可能使主政官员产生互补效应。异质性程度大,意味着官员可能在实践经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差异大。其有利的影响是官员对同一问题考虑的因素和关注点不同,容易产生更全面和多样化的地方政策,形成更完善的地方治理环境。外部环境的改善减少了外部经营风险,使其对研发投入风险的接受度提高,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比如,官员受到专业背景影响,会更关注专业领域相关的地方事务,那么差异化的专业背景就会使地方政策在不同的领域得到重视。法律背景和经管背景的官员可能分别更了解地方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问题,从而完善相应领域的制度和政策。

2.2官员异质性的互斥效应

官员异质性也可能使主政官员产生互斥效应。异质程度大,可能意味官员面临更多的观念冲突。维持决策团队稳定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成员基本一致的观念和想法。一旦一致性消失,团队可能面临冲突甚至解散的严重后果。对于地方政府的主政官员来说,分管党政的官员应当配合以维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如果二者的异质性过大导致政府效率低下或政策频繁波动,企业的外部经营风险也将随政治波动而提高,从而降低其对研发投入风险的接受度,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3.官T异质性对地方官员配置的启示

在中国大力倡导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背景下,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发现官员异质性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对地方政府的人事安排提出有益的启示。在地市政府主政官员队伍的建立上,既要考虑官员自身能力,也要考虑官员个人特征的异质性。通过积极利用市长和市委书记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的异质特征因素,避免负向影响的异质特征因素,从而实现地方官员有利于企业创新的人事安排,使政府和企业行为更加的以创新为导向,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Y Chen,D Luo,T Zhang,H An, 2015, “Capital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C Evidence from Chinese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 Turnover”,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S Claessens,L Laeven, 2002,“Financial Development,Property Rights, and Growth”,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58(6):2401-2436

篇9

一、引言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标准对学生在学校中所学习得知识、能力以及其他素质等内容以结构的方式展现出来,人才培养模式在设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何种人才和如何对这些人才进行培养两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确定学校的定位和宗旨,而人才培养创新则是培养出能够与时代同步,与传统艺术设计人才有本质区别的新型人才,让学生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地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创新。

二、拓宽专业方向,实现学科交叉与整合

职业院校中的艺术设计本身属于一门交叉学科,其中所涉及的知识是非常广泛的,既有纯艺术类的内容,也有理科类的知识点,然而在目前很多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很多方案都过分注重学生的艺术能力和设计能力,忽略了学生的理科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1]因此教师应该按照实际需求对原有的专业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比如中国南方一所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方向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增添人机工程力学、设计材料学、大学物理等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将艺术创新渗入其中,还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工科知识,让学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系统。另外体系中还应注重对市场的挖掘,将一些新型专业和就业方向引入培养方案之中,从而更好地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其中有目前非常火热的课程艺术界面设计、VI设计、APP设计等内容,使得该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就业前景非常好,由此可见只有将这些课程作为放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并将其与艺术设计专业相融合,紧贴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让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也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2]

三、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人才培养动手与实践

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人才,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一些基本的专业能力,还能具备较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在不同的课程中得以体现,为此人们必须在制订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时候更好地考虑这一问题,教学计划是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的体现方案,同时也是构建人才培养平台的主要参照对象,人们要根据课程内容结合拓展基础、整合课程的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出具有鲜明特点的课程体系。比如某高校为了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让课程形成一套较宽的课程平台,让艺术理论、艺术软件、艺术手绘、艺术创新与实践这些课程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划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清晰地对自己的学习方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把握,其次在设计专业课程的同时应注意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融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关系。第三提升公共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合理的选择对应的公共选修课。[3]在选修课的设计过程中,该校也给出具体的选择目标,大一时的选修课可以以鉴赏、娱乐为主,大二大三的选修课则应开设一些与专业知识相近的课程,而大四的课程则需要有有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与就业挂钩的课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目的地对课程进行选择,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这一举措与目前很多艺术类院校在公选课的开设和选择过程有很大区别,学生选择权利不变的前提下让学生选课变得更具目标性。

四、建立课程链条,强化课程体系系统与完善

对于课程的设计和选择过程中,学校应该根据专业需要设定核心课程,同时加强对核心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的建设,让每个主要课程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使其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链条,让整个知识能够更系统和全面。比如某职业院校在改革前各个课程之间的联系比较薄弱,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的改革,首先设置对应的课程内容,比如基础课程、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实验课程等,让其能更好地与整个课程体系相连接。每个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课程内容。比如该校平面设计专业中广告设计方向的课程设计中,基础课程为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平面广告设计,其中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前修课程为ps软件和Corel-DRAW软件制作,后续课程为广告创意、广告心理学等课程。以这种课程设置方式进行整合性设计,可以让学生更方便地进行接收,每当学生学完一门课程之后,这门课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层面和技能都能基本掌握,加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环形连接,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更好的融合为一个整体。另外该校还对课程作业设计方面也应有一定的创新,教师结合相关内容重新将手绘课程加入到课程链条之中,让学生们的手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五、结束语

总之,艺术设计专业作为目前市场上一个非常火爆的专业,随着学习人数的增多,专业所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职业院校艺术人才,各职业院校应根据本校特色对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和审核,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上,引导学生更好地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学习,让艺术设计课程实现学科间的交叉,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实现新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周飞战.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J].艺术教育,2011(05).

篇10

【关键词】人工心脏起搏技术;临床应用

人工心脏起搏是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从1 958年第一例埋藏式起搏器问世以来,经历了40余年的时间,起搏器的技术和临床应用发展十分迅速,国内许多中小医院相继开展了此项技术。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08~2010在我院开展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210例,其中男146例,女64例;年龄40一82岁,平均69岁,其中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40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晕厥症状42例,双束支阻滞伴有阿一斯综合征3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2例。

临床表现:晕厥史78例,头昏、头晕、一过性黑蒙史22例;210例均做24h动态心电图,其结果:显著窦性心动过缓(

1.2 方法:临时起搏器的安装方法均选择右股静脉,应用seldinger法穿刺技术送人鞘管,将电极导管顶端送达右心室心尖部,将电极导管尾部正负极与临时起搏器正负极相连,起搏器起搏频率设定为高于自身心率20次/min,常规测试起搏阈值和感知度。安装埋藏式起搏器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皮肤、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后,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放入1根J型引导钢丝至下腔静脉,用l%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沿穿刺点切开约6cm皮肤,逐层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至胸大肌筋膜作出与起搏器大小一致的囊袋,彻底止血后纱布填塞。沿钢丝放入9F可撕开鞘,沿外鞘放入电极导管,将电极头送至右心室心尖部,并稍加用力使其与心内膜紧密接触以防脱位。

测定心腔内心电图及起搏参数。起搏状态下记录I、Ⅱ、Ⅲ及Vl导联心电图应呈电轴左偏及左束支阻滞图形。给导管电极以适当的张力,观察咳嗽及深吸气时导管的张力情况,使深吸气时不致被拉出。满意后,连接脉冲发生器,固定好电极后逐层缝合囊袋,庆大霉素冲洗、包扎、压迫。

2结果

210例均获得成功,30例临时起搏器患者经常规治疗,心律失常改善,成功撤除临时起搏器。埋藏式永久起搏器130例症状消失痊愈出院。术中当导管通过三尖瓣至右心室时发生室性早搏3例,在撤离电极导管后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置。术后未出现并发症。

3讨论

在医院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疗效欠佳,风险大,死亡率高。临时心脏起搏技术在医院推广意义很大,它要求的设备和技术条件相对要求不高,尤其对急性心肌炎、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可逆因素导致的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临时心脏起搏是最可靠的治疗手段。埋植永久性起搏器的对象都为慢性或间歇性心律失常,大部分不属于病因可纠治的短期心律失常,无论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还是房室传导阻滞都可得到最佳起搏治疗,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可确效开展[1]。

埋植永久起搏器必须结合临床医学基本原则,包括对患者全面细致的了解,注意患者医疗情感、心理状态全貌以及心律失常的特征[2]。起搏器安装的关键是适应症选择、导管电极安置及起搏器参数[3]。现在起搏治疗不仅可以保持房室顺室收缩功能,也有频率应答功能,起搏器程控遥测指标也较完善。在选择过程中应遵循生理性起搏和半生理性起搏的原则,无条件时可选用单心室起搏[4]。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已成为缓慢心律失常必不可少的有效治疗方法,精确的电极定位和严格的囊袋处理是基层医院手术成功的关键[5]。

在广大农村基层,虽存在有类似病例,其病情及家庭经济情况均不允许转至大医院时,应尽快在基层医院开展心脏起搏治疗[6]。所以心内科医生应积极向广大患者宣传医学科普知识,宣传起搏器植入的知识,使患者能尽早得到检查及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明,马晓敏.基层医院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体会[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3(11):1297

[2] 徐冬玲,王苏加.潘秀荣,等.对心脏起搏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调查[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2,6(2)69-71.

[3] 臧仁迅,张世堂,黄建英,等.基层医院安全置入永久性起搏器290例体会[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18(1):76.

[4] 高勇,仇秀红,师敏,等.基层医院人工心脏起搏技术应用[J].海南医学,2004,15(8):86.

篇11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各类医疗机构将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和人才竞争,也给各医学院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提高在医学教育领域的综合竞争能力,适应未来的医学教育市场,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将成为各医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

一.医学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我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我国公立非赢利性医疗机构和赢利性医疗机构将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和人才竞争,出自国内著名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才将成为它们的“争夺”对象,而普通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这种现象将会严重影响医学院校的生源,乃至阻碍其发展,因此,医学院校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为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医学院校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临床教学水准,推进素质和创新教育,加大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力度,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步伐,最终提升自身在医学教育领域的综合竞争能力。其中人力资源是其综合竞争能力的核心,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是各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尚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观念相对滞后

一些医学院校的行政领导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系统的理解,认为医学院校的发展主要靠资金的投入,资金的短缺是医学院校发展的瓶颈,没有真正意识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医学院校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忽视了真正制约医学院校发展的是人力资源。并且医学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只重视传统的人事工作,没有意识到真正的瓶颈是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干部职工队伍。

1.2高层次人才短缺

高层次人才,特别学术带头人短缺是目前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有些医学院校也相对的缺乏。高职称教师、科研人员比例偏低;专任教师及管理者队伍整体学历偏低;拔尖人才年龄老化,学术带头人相对短缺,有些院校中青年教师、科研骨干不同程度上相对缺乏,出现了高级人才的“断层”现象.教学科研人员中一般人员居多,高精尖人才缺乏;管理人员中具有管理思想与领导能力的研究型管理的人才稀少;中青年教师中高层次人才短缺,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短缺等问题依然存在。

1.3人力资源配置不当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人力资源的配置机制转换迟缓。不论在总量方面、结构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都存在相当程度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全国医学院校在校生规模急剧膨胀,医学院校专任教师的数量也不断增长,但增长率较之学生规模增长相对缓慢,从而使得医学院校生师比一路攀升。尽管医学院校人力资源规模迅速扩大,但是专任教师人数增长却一直落后于教职工总数的增长。

1.4医学院校人力资源缺少科学的评价与考核体系

绩效考评过程应当是医学院校管理者与教职员工进行沟通的过程,但在一些医学院校,绩效考评通常被看作人事职能部门的一项程序化的例行工作,考核只认“指标”,很少“沟通”。

二.医学院校人力资源建设的新理念

医学院校除了担负着医学教育任务以外,还承担有重要的临床医疗和医学科研工作。一般的医学院校都设有教学本部、科研院所、临床实习基地和附属医院,这就使其人力资源的建设更为复杂。因此,在医学院校留住人才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带动学院以及某学科发展必须要求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更新理念.更新理念的关键是领导者应当把帮助每位职工寻找并达到最佳方位看作是自己的天职。领导者应该为其创造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让人才脱颖而出有用武之地,留住创造性人才.创新体制又是留住人才的关键。留住创造性人才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条件,是创造充分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的潜能释放出来,只有当领导者把脱颖而出的拔尖人才放在一个适合于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里,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也才能留得住创造性人才。

三.强化医学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对策

3.1聘人和用人机制的创新

所有应聘人员和毕业生的不同专业和学历,确定一个准入标准,只有符合本院学科发展的需要和满足基本学历要求,并经考试和面试合格者,才能准入;但进来以后,没有能力开展正常工作,或具有不作为倾向,可启动退出机制,降级使用甚至辞退。实行“以人为本”的选拔、聘用机制。学校在进行选拔人才、竞聘上岗的管理工作中,在坚持双向选择的前提下,还应特别注意应聘者与学校双向需求的吻合。

3.2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

建立和完善人才全程培育机制。即建立和完善培养人才、重用人才、激励人才和爱护人才、不拘一格、全方位地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机制,并将其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准则。要善于用火热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

3.3 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的创新

建立人才综合评价体系,改进人事制度。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发人才的创造性,其关键在于建立多维度的科学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制定相应的考该评价标准,以能力业绩论人才,谁有能力、有创造、出成果、出效益、有水平、有贡献,谁就是人才。管理人才,要群众认可;专业人才,要同行认可。建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定量标准,以人为本,全面评价。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05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在开放创新活动中,企业知识溢出现象越来越普遍,其对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影响也日渐凸显。知识溢出是现代企业开放式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指的是地区或行业之间由于知识存量差异而导致的经济、业务交往活动中知识和技术无意识的转移过程。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知识溢出与企业技术创新有着密切联系,例如Cohen & Levinthal(1990)研究发现,知识溢出能够使社会和接受企业获利;Jaffe(1986)认为知识溢出能使竞争者更方便地进入一个技术领域,从而减少知识源企业的创新收益;Kogut & Zander(1992)指出,知识溢出的最大受益者是知识接收方,知识源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收益。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溢出现象对知识接受企业的影响,很少有学者关注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的潜在收益。然而,知识的转移与共享是一个双向的、有机的过程,因此,必须以一个开放的视角去剖析知R溢出所带来的效益。

本文首先从知识溢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着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出国内外对知识溢出的研究现状。接着分类阐述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传统观点,并从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聚集等三个方面概括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为知识源企业有效利用知识溢出带来的潜在收益提供了合理的指导思路。同时,本文从“溢出知识库”和“产业集聚”两个视角出发,进行了更深入的推想,提出了知识溢出促进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流程模型和机理模型,为相关领域的实证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2知识溢出的研究概述

2.1知识溢出的概念

“溢出”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理论,主要用于描述区域内企业由于存在信任和其他社会关系而更易于获得创新信息的一种经济外部性现象。溢出主要有交易性和知识性两种特性。随着开放式创新的推进,溢出的侧重点逐渐由交易性向知识性转变,知识溢出现象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变得愈加频繁。一般而言,知识溢出包含两大主体:知识溢出方和知识接受方,知识或技术从溢出方无意识地转移到接受方并为之所吸收的现象即为知识溢出。

2.2知识溢出的研究进展

对知识溢出的探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按照知识与位置关系,国外的研究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60-1970年的非经典理论和知识积累因素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Arrow;1970-1980年的非完全知识扩散阶段,其核心概念涉及时间、空间、国家和地理等方面;1980-1990年的物流与技术研究阶段,内容包括知识溢出的中心扩散、梯度转移等;1990年至今为第四阶段,主要包括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两个研究领域。经济地理的代表人物是Audrestch,重点研究区域邻近技术知识溢出、工业集聚等因素对知识溢出的影响;新经济地理的代表人物是Krugman,重点从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关系开展研究。国内对知识溢出的研究主要有:以FDI为对象对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研究、以R&D为对象对区域知识溢出效应、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和以技术扩散与区域间知识溢出为对象进行模型构建的研究等。

2.3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知识对创新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由于知识的非竞争性与部分排他性,知识溢出是不可避免的。分析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探讨后发国家、地区或企业获取知识溢出的机制,缩小与发达者之间的差距。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点影响因素。

2.3.1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是指识别、消化与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的影响主要通过知识接受方体现。Verspagen(1991,1993)把区域间知识溢出划分为潜在知识溢出和实际知识溢出,在区域间知识存量差距一定的条件下,获取知识溢出的大小取决于客体固有的学习和吸收能力。凯尼尔斯的“蜂巢模型”也表明,知识接受方的吸收能力越强,获取知识溢出越大。

2.3.2知识差距

知识差距指的是知识溢出方与知识接受方固有知识存量的差异程度。一方面指知识量的势差,从凯尼尔斯的“蜂巢模型”可以看出,知识量的差异会影响溢出的效果;另一方面指知识复杂程度的差异,Zellner(2003)根据应用导向程度和专门化程度两个维度把基础研究溢出的知识划分为6种,分别观测每种知识的溢出情况,结果表明非专门化知识溢出强于专门化知识溢出。

2.3.3溢出距离

溢出距离是指知识溢出方与知识接受方的空间地理距离。Katz(1994)的研究证明企业地理距离越远,合作行为越少。Bottazzi(2003)通过对1988-1995欧洲企业创新行为的调查,指出溢出效应的有效地理范围在300千米左右。Breschi提出“缄默知识”的概念来解释溢出效应的空间壁垒,即科研中产生的知识多数具有缄默性,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因而无法长距离传递。

2.4知识溢出的研究重点

经过国内外学者近些年的研究,目前知识溢出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第一,对知识溢出概念和内涵的界定,这可以体现在各类相关研究中;第二,以定量的方法对空间知识溢出进行测度或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建立关系模型,例如凯尼尔斯的“蜂巢模型”、Baptista(2004)的地理集中和知识扩散速度的关系模型;第三,对知识溢出及其相关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寻求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例如许潇迪(2007)对知识溢出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张玉明,李凯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知识溢出对我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此外,还零散分布着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例如知识溢出与企业家精神理论、知识溢出的产学研合作等。然而把知识溢出与开放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绩效相结合,探索它们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却很少,并且主要关注的是知识溢出对知识接收方技术创新的影响,忽视了知识源企业可能的潜在收益。接下来,我们将就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做进一步研究分析。

3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知识溢出实现了信息和技术的传递,切合了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打破知识壁垒,穿越“专利丛林”的需要。知识溢出能够降低汲取新技术的成本、提高整合新知识的能力,有利于知识接受方的研发和创新,这是知识溢出最显而易见的效益,现有的相关文献也大多支持这个观点。然而通过对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知识溢出的效果不仅仅由知识接受方决定,知识溢出方自身的条件也对溢出效果有较大影响,知识溢出需要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完成。野中郁次郎(1994)的“知识创新螺旋模型”指出,知识创造是一个向前的螺旋过程,开始于个人层面,迈向集体层面,再升入组织层面,最后会超出组织层面。知识接受方通过吸收溢出知识,并将其与自有知识相结合,这正是廉价的知识创造,这些再造知识同样会超出组织层面,形成新的知识溢出。因此,知识溢出并非简单、孤立的“无私贡献”,而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知识转移网络”。下面将从两个角度阐述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3.1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消极影响

综观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没有促进作用,甚至有消极影响。这种消极观点可以从知识耗散、竞争加剧、研发成本等几个视角来论述,见表1。

知识溢出意味着源企业的知识或技术将被以相对低廉的代价转移到外部组织。从知识接受企业和社会整体的视角出发,这种知识共享现象无疑是可取的,Cohen & Levinthal(1990)和Griliches(1992)均指出知R溢出能促进接受企业更好地吸收相关领域的知识,促进区域或行业整体经济的发展。然而,知识的创造者并没有这么幸运,Spencer(2003)从知识源企业的视角分析了知识溢出的效益,他认为如果知识源企业没有建立相关的行业标准,那么知识溢出仅仅只是一种技术的耗散,不会给源企业带来收益。Gattai(2007)通过研究溢出与多元化企业边界的关联,发现知识溢出造成了源企业技术资源的流失。Barney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来源在于拥有异质性的资源,知识的公共品属性注定其不会被知识源企业单独占有,溢出现象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知识和技术对源企业的价值。

在知识经济时代,溢出现象是必然发生的。Jaffe(1986)在研究技术机遇和研发溢出时发现,知识溢出能使竞争对手更快地进入相关领域,加剧行业内竞争,从而减少知识源企业的创新收益。Bischi & Lamantia(2004)从资源分配的视角分析了知识积累和知识溢出现象,并指出知识溢出会影响行业领域的资源配置,进而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溢出可以冲破“专利丛林”和技术壁垒的层层防线,辐射至外部接受者,根据波特的“五力模型”,知识和技术壁垒的降低会吸引大量竞争对手进入该行业领域。同时,随着开放式创新的推进,“非此地发明”的思维模式被逐步取代,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从外部获取资源实现创新和增长。

知识源企业在创造新知识的同时必然需要一定的研发成本。Arrow早在1962年就指出,在知识溢出的过程中,接受方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换取最高的收益,以支持其技术的发展进步。Anupama & Stephen(2014)认为,知识源企业为了挽回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成本消耗,会迫切希望与知识接受企业组成新的知识联盟,以实现利益和资源共享。知识溢出为接受企业提供了便利的学习途径,大大降低了企业创新的风险和成本,从知识溢出过程的整体来分析,知识源企业的研发成本被间接抬高了。

3.2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

知识溢出的本质是对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是一个知识转移的网络。知识的公共品属性不仅是知识溢出的缘由,同时也使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效益很难集中于某个单一对象。尽管很少有研究关注知识源企业在知识溢出中的潜在收益,但现有文献中或多或少蕴含着相关的暗示,这些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视角: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聚集(见表2)。

Dosi(1988)发现在知识溢出产生后,知识源企业会关注接受企业如何利用所吸收的知识和技术,并将接受企业处理新知识的方式有选择性地用于今后的研发创新当中,这也证实了Cyert & March(1963)提出的“企业会模仿和利用外部相关组织的创新行为”的猜想。知识溢出虽然使知识创造者不能独享成果,但却为它们提供了新的创新契机。

Jaffe(1986)指出,企业对与自身知识属性存在关联的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Sorenson et al(2006)发现,接受企业在吸收溢出知识时并不是单纯的复制,而是基于企业情境将溢出知识与自有知识进行适当的融合,这种融合为源企业带来了更多的衍生性知识。Yang et al(2010)通过对知识溢出过程的系统研究,得出了更深入的结论,他们认为在知识溢出过程中,知识源企业不仅通过模仿接受企业的知识合成行为来实现更进一步的创新,同时也从接受企业所提供的衍生性知识中搜寻创新源信息。以上相关理论表明,知识溢出不但能够从创新形式上激发知识源企业的突破性思维,同时也为知识源企业创造了一个实质的衍生性知识集合。

Freeman C(1991)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并且这种知识溢出效应对源企业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有着很大的促进。Brett et al(2008)研究中实证表明,产业集聚使得集群内企业从当地环境中吸取更多知识,生产增长率更高,创新行为更加积极,这种效应对知识源企业尤为显著。国内学者于江鹏和吴翠花(2010)认为,知识溢出能够提高集群企业产出研发水平,降低集群内企业研发成本和风险,并最终导致其竞争能力的提升。综合国内学者外研究现状,知识溢出对促进产业集聚形成,增进创新绩效和生产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知识源企业由于对溢出知识具高度敏感性,故能更好地利用由产业集聚带来的促进效应。

4启示与研究展望

4.1启示

知识溢出是经济进步和开放式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专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依托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溢出的方式和渠道变得多样化,知识溢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尽管现有的研究大多认为知识溢出能使社会和知识接受方获利,而对知识源企业的创新绩效没有影响,甚至有负面效应,然而这并不影响对知识溢出效益的全方位探索。本文从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集聚三个角度分析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为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在此,笔者认为在对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关联性的进一步研究中,有以下两个关键点。

首先,对知识溢出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定量分析或模型的实证上。探索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更加精确地测度知识溢出效应的大小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固然重要,不过将知识溢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剖析知识溢出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同样重要。知识一旦被使用,它就成了公共品,因此知识溢出效益是知识源企业无法控制的。如果将知识溢出与单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整合起来考察,就很难设计出一个精确的模型来测度知识溢出的大小或效益,这时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更加合适。

其次,必须冲破传统的刻板思维,不要仅仅关注知识溢出对知识接受方的影响。知识的转移与共享是一个双向的、有机的过程,以开放的视角,从多个层面探索知识溢出过程中的效益,是深度剖析知识溢出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关键。例如,Yang et al(2010)通过对知识溢出的深度研究,指出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有积极影响。柯达公司运用其他企业对其OLED技术的学习与改进,创造了自身的核心技术圈,实现了更大的经济增长,这个例子很好地验证了Yang的观点。

4.2基于“溢出知识库”理论的研究展望

根据相关理论回顾,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影响。尤其是Yang et al(2010)通过对知识溢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溢出知识库”的概念。溢出知识库是指外部组织通过学习和改进知识源企业的知识或技术,而形成的具有知识源企业特色的知识集合。Yang et al认为溢出知识库是每一个知识源企业所特有的,知识源企业可以通过反馈性学习从溢出知识库中汲取新的信息,寻找创新的突破口。由于溢出知识库与知识源企业自身知识库有“血缘关系”,因此员工可以轻松地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术,并以此为契机,实现更进一步的创新开发。同时,Yang et al还指出,溢出知识库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变量:知识容量和知识相似程度。其中知识容量指的是溢出知识库中所含知识和技术的数量,知识相似程度指的是溢出知R库中的知识和技术与知识源企业自身所具备知识的差异程度。据此,本文总结出了模型1(知识溢出促进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流程模型),如图1所示。

模型2假设知识容量和知识相似程度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即溢出知识库的知识容量越大,技术创新绩效越大;溢出知识库中的知识与源企业自身所具备知识的相似程度越高,技术创新绩效越大。除此之外,模型2还假设知识源企业的反馈学习能力对知识溢出促进技术创新绩效具有调节效应,即知识源企业的反馈学习能力越强,知识容量和知识相似程度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强。

4.3基于“产业集聚”观点的研究展望

“溢出知识库”理论关注的是知识溢出的过程,而“产业集聚”关注的是知识溢出带来的结果。根据相关理论回顾,比如Feldman和Audretschl所指出的,在经济活动中,知识溢出促使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又反过来增大市场主体交换知识的可能性,“知识溢出”对产业聚集有积极促进作用,而产业集聚有利于降低科研及成果商业化的成本,对于知识源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会产生有利的影响。Rosenthal认为知识溢出的空间局域性使得知识溢出吸收效率和地理位置的临近程度呈正相关,即地理位置越近,知识溢出效率越高。Chyi等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数据分析了我国台湾新竹高科技企业集聚情况,指出知识溢出是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这些研究大多采用实证分析或者传播模型方法,从被动知识溢出机制和主动知识溢出机制研究知识溢出和产业集聚的相互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忽视了知识溢出本身的特点,比如知识传播的隐性和度量性,再加上知识溢出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也造成很难客观的估量知识溢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程度和效果,这就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如何针对知识溢出的识别和测量建立合适的模型。另一方面,知识溢出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但是知识溢出对产业集聚形成的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Cohen, W.M., & Levinthal,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28152.

[2]Jaffe,A.B.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and spillovers of R&D:Evidence from firms’ patents,profits and market valu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9841001.

[3]Kogut, B.,& Zander,U.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2,(3):383397.

[4]Hongyan Yang,Corey Phelps,H.Kevin Steensma.2010. Learning from what others have learned from you: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on originating fir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0,53(2):371389.

[5]王艳,赵立雨,师萍.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因素、机理及测度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20):110113.

[6]Jaffe AB,Lerner J.Reinventing public R&D:patent policy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national laboratory technologies[J].Rand J Econ,2001,32(1):167199.

[7]Grossman G M.Trade,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growth[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1,(35):517526.

[8]Krugman P.Geography and Trade[M].London:MIT Press,1991:3042.

[9]⒑投.产业及群众的知识溢出及其效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8):175180.

[10]许箫迪,王子龙,谭清美.知识溢出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7,(05):7686+59.

[11]Cohen, W. M.,D. A.Levinthal. 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569596.

[12]Verspagen, B.A New Empirical Approach to Catching up or Falling Behind[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1991,(2):359380.

[13]Verspagen, Bart.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in Long Term Fluctuations[A].Massimo Di Matteo, Richard M Goodw in and Alessandro Vercelli Proceedings of a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Z].Elsevier,1993:210213.

[14]CanielsM C J.Know ledge Spillovers and Economic Growth:Regional Growth Differentials across Europe[J].Edward Elgar:Cheltenham,2000:4356.

[15]Zellner C.The economic effects of basic research:Evidence for embodied knowledge transfer via scientists' migration[J].Reseach Policy,2003,(32):18811895.

[16]Katz J S.Geographical proximity and science collaboration[J].Scientometrics,1994,31(1):3143.

[17]Bottazzi L,Peri G.Innovation and spillovers in regions:Evidence from European patent data[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3,47(4):687710.

[18]Breschi S,Lissoni F.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local innovation systems:A critical survey[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1,10(4):9751005.

[19]Baptista R.Do Firms in Clusters Innovate More?[J].Research Policy,2004,27(5):525540.

[20]张玉明,李凯.基于知识溢出的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5):745751.

[21]Joern H. Block,Roy Thurik,Haibo Zhou.What turns knowledge into innovative products?The role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knowledge spillovers[J].Journal of Evolution Economy,2013,(23):693718.

[22]Zoltan J A,Mark S.Patents,knowledge spillovers,and entrepreneurship[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2,39(4):801817.

[23]Cristina I.Fernandes, Jo?o J. M. Ferreira. spillovers: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KIBS[J].R&D Management,2013,43(5):461472.

[24]Nonaka I.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1):1437.

[25]Griliches, Z.The search for R&D spillover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94):2947.

[26]Spencer, J. W. Firms’ knowledge-sharing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innovation system: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flat panel display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217233.

[27]Gattai V,Molteni C.Dissip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Boundaries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7,143(1):126.

[28]Barney J.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29]Gian-Italo Bischi,Fabio Lamantia.A Competition Game With Knowledge Accumulation And Spillovers[J].International Game Theory Review,2004,6(3):323341.

[30]钰芬,陈劲.开放式创新:机理与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1]Arrow, K J.The economic-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80):155173.

[32]Anupama P, Stephen T.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alliance form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 May,2014.

[33]Dosi, G.Sources, procedures,and microeconomic effects of innov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88,(26):11201171.

[34]Cyert, R.,& March. J. G.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J].Englewood Cliffs,1963,NJ:Prentice-Hall.

[35]Sorenson,O., Rivkin,J.W.,& Fleming, plexity, networks,and knowledge flow[J].Research Policy,2006,(35):9941017.

[36]Freeman work of innovations: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J].Research Policy,1991,20(1):499514.

[37]Brett A, Patricia P,David B.Clusters,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8,(23):405422.

[38]于江鹏,吴翠花.知识溢出对高技术集群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J].技术经济,2010,29(11):1417.

[39]Mansfield, E.How rapidly does new industrial technology leak out?[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85,(34):2172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