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1: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肺结核是主要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临床上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降低咯血致肺结核患者死亡发生率非常重要。现将对肺结核大咯血的诊断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大咯血的概念
一般认为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下为少量,100~300ml为中量,1次咯血200ml或24小时内咯血量>500ml者为大咯血[2]。
咯血诱因与先兆表现
咯血诱因:其病因繁多,可因支气管、肺部、心血管或全身性疾病(按解剖部位分)引起。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疾病、肿瘤、支气管-肺和肺血管结构异常、血液病、免疫性疾病、肺损伤和物理因素等。
先兆表现:咽喉发痒或刺激感,胸闷加剧、胸内发热、心窝部灼热、口感甜或咸等,其中以胸部不适或咽喉发痒表现者多见,先兆表现后出现大咯血的时间长短不一,口感甜或咸者多在3~9分钟内发生咯血,胸闷加剧,胸内发热者多在20~40分钟内发生咯血,多数患者在出现先兆症状后1小时出现大咯血,少数几个小时后出现。
诊 断
咯血发生的急缓,咯血量,性状,有无咳痰,初次还是多次,咯血前有无喉痒等。
伴随症状:有无发热、胸痛、咳嗽、胸闷、出汗、恐惧、呼吸困难、心悸等,以及与月经的关系等。
体格检查:观察咯血的量、性质和颜色;病人的一般状态,特别是血压、脉搏、呼吸和心率;神志,皮肤颜色,有无贫血、出血点、皮下结节和杵状指(趾),淋巴结大小;肺内呼吸音变化,有无音、心脏杂音,心律,肝脾大小,有无下肢水肿等。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①三大常规;②凝血功能;③痰液检查;④X线检查;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⑥支气管动脉造影;⑦肺动脉造影;⑧其他:超声心动图,骨髓检查,免疫系统检查等。
咯血的一般护理
咯血病人的居室应保持安静、清洁、舒适、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咯血尤以初春为多。生活上如果注意预防,可以把诱发咯血的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其注意要点是:①注意气候与咯血的关系;②注意生活规律;③注意稳定情绪;④饮食。
咯血的对症护理
咯血的先兆观察与护理:约60%肺结核咯血患者都有咯血先兆[3]。咯血先兆常表现为:胸闷、气急、咽痒、咳嗽、心窝部灼热、口感甜或咸等症状,其中大咯血好发时间多在夜间或清晨。根据咯血发生的规律,严格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其病情变化,加强夜班巡视,尤其是咯血高发时间,特别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说及情绪变化,同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有效的处理。
咯血心理护理:多数患者都对大咯血有明显的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耐心解释,解除顾虑。在大咯血的抢救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埋怨心理,应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告诉患者止血有一过程,而且还取决于原发病的治疗情况。绝望心理常见于大咯血和多次咯血治疗无效,及少量咯血并伴有全身衰竭的重症患者,对这类患者的心理护理仍是难题,给他们讲述严重大咯血抢救成功的病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大咯血的同时,患者显得紧张、求救心切,有时因咯血不能说话,常用手势向医护人员表示求救,要多进行鼓励,同时也要告诉患者不必过于担忧,只有放松自己,消除紧张,安静休息,对疾病的恢复才会更有利。
咯血及窒息的观察与护理:咯血发生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配合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嘱其采用患侧卧位,有利于健侧通气;向患者说明屏气无助于止血,且对机体不利,应尽量将血咳出,以防窒息,充分做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抢救工作。同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
窒息的观察与护理:窒息是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其先兆症状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挽救患者的重要措施。大咯血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窒息先兆。护士若遇到上述先兆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将患者变成头低脚高的,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可用手指卷上纱布清除口、鼻腔内血块,或迅速用鼻导管接吸引器插入气管内抽吸,以清除呼吸道内积血;并给予高流量吸氧或呼吸兴奋剂,以解除呼吸道梗阻。如牙关紧闭,应撬开牙关,挖出口腔里的血块,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在抢救过程中要沉着冷静,才能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
咯血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要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尽快恢复体力;密切注意患者以防窒息,严密观察其窒息先兆,防止患者再窒息的发生。特别是在夜班时,加强巡视,提高警惕;预防感染,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食高热量、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特别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以防增加腹压致咯血及窒息再次发生。
小 结
结核咯血病人的分阶段健康教育,使大部分患者能够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预防疾病发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在发病的时候能够正确对待。以使病人减少咯血的次数,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10-01
糖尿病和肺结核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两种疾病,近年来两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而糖尿病患者的结核病患病率则比普通人高出很多,这跟糖尿病患者本身的体质有很大关联,所以,及时控制糖尿病对于肺结核的治疗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将3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1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9-81岁,平均年龄55岁。先发现糖尿病后发现肺结核患者18例,先发现肺结核后发现糖尿病患者11倒,同时发现2例。其中l型糖尿病3例,2型28例。肺结核中浸润型肺结核29例, 结核性胸膜炎2例。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者9例,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者22例。
1.2 方法
1.2.1 肺结核治疗方法:抗结核治疗方案:初治患者为2HRZE/7HR方案,复治患者为2HRZES/10HRE.即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链霉素(s)。无论初、复治患者,治疗第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者均延长强化期1个月.对这些患者全部采用全程督导化疗[1]。
1.2.2 糖尿病治疗方法:控制饮食,总热量的摄取应较单纯糖尿增加10%为宜,同时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I型尿病用胰岛索,Ⅱ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用量根据血糖水平而定,以长效胰岛素与普通胰岛素合用为宜,其比例为1∶15[2]。
1.2.3 诊断标准:①肺结核诊断标准[3]:痊愈:肺结核病灶消散吸收、纤维化或完全钙化,空洞闭合,痰查结核菌持续阴性。好转:病灶明显吸收好转,部分纤维化或钙化,空洞缩小,痰查结核菌阴性或强阳性转为弱阳性。未愈:治疗后病灶无明显好转.空洞无吸收,痰查结核菌持续阳性。②糖尿病诊断标准:断依据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
2 结果
本组31例患者,糖尿病病情控制得较好者25例,其肺结核痊愈3例,好转19例,未愈3例,肺结核痊愈+好转为22例,比例为88%。糖尿病病情控制不好者6例,其肺结核好转1例,未愈4例,1例死亡,肺结核痊愈+好转为1例,比例为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患者糖尿病与肺结核治疗效果
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例数肺结核痊愈+好转 较好2522(88%) 不好61(16.7%) P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了某些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其中在我国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当属糖尿病了。而且,糖尿病不止是血糖升高等问题,此类患者还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较单纯患肺结核要严重得多,从本文的研究也可知道,两者相互有着不利的影响因素,肺结核可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程度,造成的后果就是反过来加速了肺结核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4]。分析其中原因就是,肺结核的中毒症状可影响胰腺的调节功能,而抗结核药物的使用,能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紊乱。而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维生素A,呼吸道黏膜上皮的抵抗力较低,造成了结核病军的侵入,还有患者本身抵抗力的下降也利于结核病菌的繁殖,因此,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时也考虑到两者的关系,实行兼顾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糖尿病的作用就更大了。①首先可进行心理护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多数是先发现其中一种疾病后才诊断出另一种的。这时,患者的心情都会很焦虑与抑郁,需要医护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通过仔细讲解病情和治疗措施,让患者了解自身情况,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同时也有利于病情的痊愈。②严格检测患者血糖,控制血糖不仅是治疗糖尿病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治疗肺结核的重要手段,血糖的波动能导致肺结核的发展。③饮食护理,相对于其他疾病来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就显得比较有意义了,首先,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而合理的饮食又是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手段,故医护人员可嘱咐患者在总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方面放低要求,可采用高蛋白糖尿病食品。④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有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做好房间的消毒工作。由于此类疾病都必须长期服药,故要加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告知其按照医生指导服药,不可擅自更改。
综上所述,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其治疗方法要求有独特性,既要分开治疗两组疾病,又要同时兼顾之,而其中也有两者共同的影响因素——血糖。所以,对血糖的控制是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关键。另外,必须认识到这两种疾病间的关联,对糖尿病的控制是治疗肺结核的前提。坚持两病同时治疗,适当调整调整方法,以期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实用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9-5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17-02
初治肺结核疾病是指患者初次发现患有肺结核疾病,并且在此之前没有使用过任何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或者仅仅经过短期的抗结核疾病治疗。经过医学研究者的多年临床治疗经验表明,对于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只要患者能够去了解并正确面对疾病,积极的配合医生的各项治疗,保持良好的状态,疾病的治愈率能够达到95%以上。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使得让患者有正确的认识了解疾病、相关治疗方法以及保持良好的状态对于初治肺结核的治愈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为此,笔者通过本次对于研究实验中对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进一步说明,并且通过实验对比说明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缓解抑郁、焦虑情绪的明显效果。从而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一、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
1.1 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
本次临床试验分析是对于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10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接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将患者随机分为数量均等的两组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其中观察组患者资料: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5.3岁;三型肺结核32例、四型肺结核18例。对照组患者资料: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3.8岁;三型肺结核26例、四型肺结核24例。根据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姓名、年龄、病情、病因等因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可比较性。
1.2 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所有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对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采取不同方式的护理方式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在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实施干预护理措施,其主要内容为:首先护理方式采取一对一单独护理模式,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全程的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药物及治疗方法的知识普及;其次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有计划的开展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疾病治疗信心并且让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治疗过程;最后时刻保持与患者家属的共同工作,通过鼓励患者亲属之间的交流,增强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让患者体会到家庭带来的温暖和关怀。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同时向患者普及有关疾病治疗方法、药物使用及疾病知识。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
在两组同时开展护理干预措施后两周开始对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并根据掌握情况分成掌握、基本掌握和没掌握三类。
1.3.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间焦虑、抑郁水平比较。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办法对于开展护理措施两周后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得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得分的差异进行比较。
二、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通过分析调查可以得出:开展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经过两周的护理后两组患者对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均有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比较。
经过两周的干预护理措施实施后,两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均有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结论
在当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今天,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在初治肺结核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得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手段,调整患者的情绪,使得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疾病的治疗效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组:2002年1~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其中菌阳患者16例。对照组:2000年1~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其中菌阳患者14例。
1.2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糖尿病诊断依据1995年WHO对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标准;肺结核根据痰检结果、胸部X线片所见及临床表现为确诊。
1.2.1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结核病的确诊(1)糖尿病患者体重明显下降,排尿次数增多,尿糖或血糖增高,不能用饮食和治疗不当或其他原因解释。(2)近期PPD试验转阳者,应密切追踪观察。(3)肺部出现病灶,抗感染效果不佳者。(4)糖尿病并发肺结核X线片特征:病变示短期渗出浸润后趋向于干酪样坏死、液化,呈现广泛支气管炎及空洞。增殖性病变、肺部纤维化及胸膜粘连少见。有关资料证实了X线片上病变以干酪样变最为多见,渗出浸润次之,纯渗出性病变及纤维增生性病变均少见。有空洞者占75%。空洞多呈多发性。X线片上多表现为双肺或一肺占1~2个肺叶,或肺段为主的干酪病灶及不规则的液化区域。有学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发生肺结核,在X线片上所见以侵犯肺门部开始,向肺中、下部扩展的渗出浸润病灶为主。
1.2.2肺结核存在糖尿病的可能情况肺结核患者有下列情况者,应注意有存在糖尿病的可能:(1)肺结核患者有明确的糖尿病家族史;(2)用INH、PZA、EMB或PAS治疗出现尿糖或血糖波动;(3)结核病辅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出现血糖波动;(4)经抗结核化疗,病灶经久不愈,甚至进展恶化或痰菌持续阳性。糖尿病与肺结核均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两病可互相并发,临床上以肺结核较多,且糖尿病患者肺结核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10倍。一般认为与免疫力低下、易受结核杆菌感染有关。
1.3全面护理方法从2002年1月起,临床针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特点,对28例患者从心理、社会、饮食、消毒隔离、运动、用药护理及出院指导各方面进行护理,并与2000年1~12月的25例未实施全面护理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实施护理病例组28例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对照组25例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进行比较,二者比较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
2.2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比较病例组28例患者中16例痰菌阳性患者与对照组25例患者中14例痰菌阳性患者痰菌阴转情况比较,见表2。表2两组患者中痰菌阴转情况比较病例组中菌阳患者6个月、9个月痰菌阴转率为81.2%,而对照组6个月痰菌阴转率为64.2%,9个月则为57.0%,经比较病例组16例菌阳患者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例菌阳患者痰菌阴转率,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3护理措施
2002年1~12月对病例组28例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加强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我们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引导患者适应环境。患者离家住院,不能随便会见亲人,且要忍受疾病折磨,担心自己能否医好,预后如何,不适应集体环境。我们要引导患者进入角色,给予适当的启迪与疏导,调动家庭、社会的一切有利因素,优化医院环境,密切医患关系、病友关系,使之逐渐适应医院生活。(2)解除患者的焦虑情绪,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在医疗保护制度允许的前提下,让患者及时了解病情及检查结果,主动接近患者,进行技巧性谈话,使患者感到受重视、受尊敬,妥善治疗、护理,增强其恢复健康的信心。(3)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对于咯血患者,大咯血可能引起窒息,少量咯血可能长期不止,这些都可能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我们要尽可能做好解释和心理疏导,多陪伴患者,告诉他们,我们随时都会在身边,他不会有危险的。
3.2加强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合理地控制饮食,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充足的营养。所以,针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我们要合理配制膳食,才能既控制好血糖水平又有利于肺结核康复。
3.3严格消毒隔离做好患者食具和生活用品消毒,痰液吐入痰杯,集中消毒处理,每日紫外线消毒病室30min,预防交叉感染。
3.4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减少身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若无咯血或体弱卧床等不宜活动症状,可根据年龄、体力、病情,每日做适量运动,可采用步行、慢跑、太极拳等方式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运动时选择合适的鞋、袜,注意足部的保护,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坏疽。
3.5做好用药护理(1)教育患者应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护士随时观察药物有无不良反应。(2)教会患者如何应用胰岛素。指导患者自测尿糖,每增加一个“+”,增加胰岛素4u并将胰岛素置于4℃冰箱中保存。
3.6出院指导继续坚持要饮食治疗,教会患者自测尿糖、血糖,并以此来调节降糖药物的量;合理配制食谱,强调饮食对疾病的重要性,按医嘱继续规律的抗结核治疗。定期查血糖、尿糖、血常规、痰结核菌、肝、肾功能等,出院后需继续用胰岛素的患者要对其说明胰岛素的用法、作用、器械消毒、低血糖的处理等,并嘱患者随时与医生、护士取得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讨论
如何正确诊断和治疗同一位患者身上这两种慢性疾病,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多,一个人同时患糖尿病和结核病的机会也较过去明显增加。血糖水平越高合并肺结核的可能性越大,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比例更高。患糖尿病后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加上年老体弱,都是诱发肺结核的原因。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需要降糖、抗痨双管齐下。血糖水平高者合并结核后病情更重,因此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要在规范的抗痨治疗同时,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病,具有病变广泛、痰结核菌阳性率高且转阴慢的特点。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全身免疫功能降低,发生肺结核后可以出现中毒性肺结核,胸部X线片表现大范围病变、多空洞,如果并发冠心病、高血压、肾病则病情严重,病死率高。肺结核与糖尿病可呈现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治疗上必须二者兼顾。护理的目标是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个人的最佳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1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15-02
肺结核时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多见,目前肺结核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的、需要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1]。我国结核病现在疫情呈现三高一低的问题: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耐药率,低递降率。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肺部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一类疾病,此病具有治愈慢、病情反复、病情时间长,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在护理工作中,需用采取一些针对性特殊的方法进行护理,适当的配合心理护理,多与患者进行心理疏通,做好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工作,这样不仅可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而且能帮助患者快速的恢复身体健康。现将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治中的作用和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去肺结核患者56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9-45岁,平均年龄31.2岁。出现肺结核复发的有23例,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5.3岁。而且每年患肺结核的人数呈逐渐上升,严重的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对家庭和社会负担加重。
1.2结果此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均能够面对疾病,积极参与治疗,规律服药,最终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2造成肺结核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2.1肺结核疾病可以治愈,但需必须有较长的治疗时间大部分患者由于时间漫长对此失去了信心,待自身症状稍有好转便自行停止治疗,导致治疗的完全,肺结核具有易反复发病的特点。
2.2肺结核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传染性的了解较低患者在家庭工作中缺乏防护和隔离的知识与措施、不自觉的到公共场所和人多的地方来回活动,而且会随地吐痰,造成了疾病的传染源,使病菌传播。
2.3有些患者得知自己身患此病产生了自卑心理,怕受他人歧视,而且刚患病病情较轻,没有症状,向周围人隐瞒病情,导致无形之中的疾病慢性传播。
2.4少数人群认为肺结核的病情较轻不影响正常生活以及经济困难等情况,不愿意到医院就诊或诊治时间延迟,常常会发生家庭内的传播。
2.5有些患者对国家卫生防疫机构提供的免费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并完全不了解,耽误及时诊疗时间,造成肺结核的病情延误加重,这也是我国肺结核病不易控制的原因之一。
3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患有肺结核的人群,除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以外,社区以及医院等公共场所还可以通过电视等现代媒体信息进行疾病预防控制进行教育宣传活动,医院相关的医疗机构人员通过多途径进行有效地对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肺结核病知识宣传教育,对预防控制结核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1早期确诊临床上治疗肺结核规定要遵循早确诊、早治疗的原则,如患者患病后不及时的治疗,不仅会使病情加重,而且还会使家庭成员及周围亲友得到广泛的传染。
3.2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遵循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是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基本药物治疗的原则。肺结核治疗采用2SHRZ/4HR方案[2]主要化疗药物有: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以及乙胺丁醇。主要化疗方案分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初治方案通常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加链霉素或乙胺丁醇,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是应用异烟肼和利福平6个月,开始两个月加用吡嗪酰胺。结核病病人能否坚持化疗是治疗肺结核治疗的关键。采取全程督导化疗。护士应耐心细致的向病人解释抗结核药的用药原则,即坚持早期、规律和全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的副反应,告知相关药物的副反应的同时重视强调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让患者真正的认识到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小,要在治疗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和处理,能够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鼓励患者坚持全程化疗治疗,防止治疗失败所产生的耐药性的肺结核,对疾病的难治性和经济负担增加影响。
3.3隔离和防护此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所以肺结核的患者消毒与隔离措施要严格,不仅可以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而且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措施[3]。同时要对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适时做X线检查并接种卡介苗,加强预防措施。
3.4营养支持肺结核病是慢性高消耗性疾病,患者自身营养状态差,需要合理的营养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机体的痊愈。评估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为制定饮食计划提供依据,食物选择以高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营养丰富的食物。结合并主要是长期发热和盗汗等症状增加体力消耗,对能量的需要量较高,因此饮食应进食高热量的食物。补充充足的水分,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增进患者食欲。
3.5心理护理结核病多为青年,有些症状不为明显,突然被诊断为肺结核很难让人接受,从健康人向病人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医护人员的帮助。疾病造成的身心健康的不适,加之结核病一般病程长并具有传染性,而与社会隔绝使病人感觉焦虑、自卑、敏感、孤独无助,甚至出现悲观厌世的情绪,不愿与医护人员合作,但同时又有强烈渴望与人进行交流[4]。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理解。因而医护人员要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病人,主动与病人交流,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想法。向病人介绍有关病情的知识,使病人心中有数,有良好的控制感,引导病人减少对疾病的关注。给予病人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不能冷淡或歧视病人,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4讨论
肺结核疾病的病程特殊,患者心理情况复杂,通过采取以上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我区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有所增加,消除了患者的孤独、恐惧的不良心理情绪,重新建立了自我实现的价值感,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结核病的治疗与愈后。因此对待肺结核患者应当及时了解患者的疾病动态以及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相应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对待疾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孟如芬传染病病人舒适度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6(8):47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54-01
近年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男性比女性患者多。肺结核加剧糖尿病代谢紊乱,而糖尿病代谢紊乱又加剧肺结核病情,产生恶性循环局面,从而导致患者起病急速、症状控制困难、预后较差。[1]肺结核病和糖尿病的相互影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治疗肺结核,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笔者回顾分析我院5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探讨相关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5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均选自我院2005年1月~2012年9月所收治患者,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在41~78岁,平均年龄为65.4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发热、呼吸窘迫、盗汗、剧烈痰咳、口渴、消瘦、多饮、多尿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本组研究中的5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如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抗感染和抗结核等治疗措施,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给予强心、利尿、保肝等治疗。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可行静脉输入白蛋白、血浆、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进行支持治疗。
1.3 护理方法
1.3.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比较复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如气胸、咯血、酸中毒、感染、窒息等。指导咯血患者行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进行卧床休息,并用冰袋对患侧进行冷敷。同时,劝慰患者不要过分担心,告诉他们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病症会快速好转,进而消除患者的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并指导正确咯血咯,确保呼吸道通畅,快速应用止血药、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1.3.2心理护理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症,具有传染性和疗程长的特点,给患者带来沉重经济负担,致使绝大多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降低患者的自身机体免疫力,不利于临床治疗和机体康复。[2]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普及结核病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争取早日痊愈
1.3.3饮食护理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而肺结核为慢性消耗性传染疾病,控制好患者降糖及营养补给十分关键。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个体血糖指标,指导患者少量多餐、定时进餐,严格控制糖类和盐过分食用,多食粗纤维饮食。
1.3.4用药护理
1.3.4.1抗结核药护理
抗结核药大多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应适时指导患者合理服用抗结核药物,正确认识抗结核药副作用,定期复查患者肝功、血尿常规等指标,注意保肝治疗措施。同进,严密观察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的变化,如果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应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措施,减少患者的不适。
1.3.4.2 降糖药物护理
肺结核患者大多数身体消瘦,对降糖药物比较敏感,容易出现低血糖症,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血糖、身体精神状态进行严密监测,适当调节胰岛素剂补给量,避免患者低血糖发生。
1.3.5 预防感染护理
首先,做好基础护理。协助重症卧床患者勤翻身、适当拍背,对患者受压部位给予按摩,避免压疮和继发感染病症发生。其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感染发生。再者,保持病房洁净清新,定进进行病室及用具消毒处理,杜绝病人窜病室,防止交叉感染。同时,根据患者的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及应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1.3.6健康教育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出院前健康宣教,为患者制定出院后继续治疗计划,包括合理饮食、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同进,教会患者能够自测尿糖和血糖、注射胰岛素、低血糖的预防、识别及处理措施。出院后,注意适度有氧运动,做好日常用具消毒,避免感染发生。
2 结果
本研究中,5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症患者通过治疗和精心护理,仅有有9例病情得到稳定控制,但效果不显著。有84.48%的患者痊愈出院,取得理想效果。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肺结核、糖尿病成为临床常见疾病,肺结核具有传染性,且对患者身心形成消耗。而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容易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低而产生细菌感染。[3]二病合并发生,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肺结核和糖尿病二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对临床治疗增加难度,应该给以高度重视。
临床研究表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具有病灶范围广泛的特点,肺结核可以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而糖尿病导致的代谢紊乱、免疫损伤加剧肺结核恶化。[4]对于此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患者的康复。因此,本文研究中,在严格遵医嘱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预防感染护理以及健康宣教护理,并做好患者血糖动态监测,严密观察病情,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自我保护措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复发率。从而取得理想临床疗效,获得患者好评。
总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症比较复杂,对其临床护理措施还有待不断研究和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
肺结核是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常规治疗方法对原发肺结核治愈率较高,但有相当高的复发可能性,并且药物治疗复发性肺结核敏感性不佳,导致复发性肺结核的治愈有一定的难度[1]。而延期护理则是通过对恢复期患者进行持续的医疗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的一种护理方式,本文对其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对治愈率的提升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内科自2012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24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观察组男60例,女52例,年龄在20-71岁,平均年龄(45.6±8.9)岁;对照组男59例,女53例,年龄在22-70岁,平均年龄(45.8±9.0)岁;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2]患者均经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确诊为肺结核。纳入初发肺结核者。排除有严重并发症者;合并严重心肝肾脑损害者。
1.3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要对其姓名、年龄、性别等详细情况进行记录,出院第1个月后,每周随访1次,第2个月开始,每个月随访1次,连续随访1年,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每天24小时为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电话咨询服务,解答疑问,护理人员可上门指导,行一对一护理,对患者的健康档案、病程、预防等详细记录,为患者讲解心理、环境、天气、运动量等变化对疾病的影响。
1.4观察指标主要观察两组对结核相关知识掌握率、依从率、治愈率,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都是采用专业的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计数数据采用χ2进行检验,平均值以χ±s表示,并且P
2结果
2.1两组临床情况观察组对结核相关知识掌握108例,掌握率96.43%;依从性103例,依从率91.96%;治愈102例,治愈率91.07%;对照组对结核相关知识掌握84例,掌握率75.00%;依从性70例,依从率62.50%;治愈68例,治愈率60.71%;观察组对结核相关知识掌握率、依从率、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肺结核病不仅患病率高,会产生耐药性,且具有一定的死亡率,因此对其治愈率的提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门课题。对于肺结核的防治工作,应切断传染源,预防交叉感染,并且用药严格遵照医嘱[3]。其治疗目的应该以完全治愈,防止复发为主。延期护理便是出于该目的被采用的一种优秀的护理方式[4]。
其护理过程包括两个方面:①通过对恢复期出院患者进行详细的指导,以降低肺结核的传染率以及复发率。出院指导应包括环境、心理等对疾病的影响等内容,针对患者近期情绪,给予护理干预,务必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可在提升治愈率方面做出积极贡献。②指引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延期护理中重要的一环,肺结核患者恢复期时饮食、行为等都应该多加注意。并且嘱咐患者必须外出时,须使用口罩等防护措施避免传染。同时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运动,根据多方研究,运动可改善肺结核患者的体质,增强自身免疫能力,对肺结核的恢复极有帮助。并且指导中还应限制患者,避免传染以后交叉感染。
延期护理是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的一种延伸,主要通过随访,指导等方面对患者恢复期生活行为进行约束,建议,以非药物治疗手段提升治愈率,防止复发,在本组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可见延期护理在对慢性病的院外治疗期间的积极作用明显,强调了主动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以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宜的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许颖琪.延期护理对提高肺结核治愈率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320-1321.
【摘 要】目的:深入研究个性化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工作后,两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肺结核;个性化护理;护理体会
结核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指的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能够侵及许多脏器,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肺部结核感染。肺结核主要以咳嗽、咯血、疲乏、咳痰、低烧、胸痛以及食欲不振等为主要的临床症状[1]。
本文选取于2011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同时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且已将患有其他器官严重疾病及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为男性,12例患者为女性,年龄14-67岁,平均年龄(35.8±5.8)岁;观察组25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为男性,10例患者为女性,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36.2±5.5)岁。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因为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的生活护理、病房环境护理以及日常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整体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精神状况、身体情况、生活质量以及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1.2.2护理措施的实施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讲解肺结核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对患者介绍肺结核成功治愈的病例,让患者看到成功治愈的希望,积极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
(2)健康指导: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或者手帕捂住口鼻,家人分开使用食物以及餐具;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让患者多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患者有发热、咯血的症状,护理人员应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并且患者咯血时给患者采取侧卧位或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让患者轻轻将血咯出;如果存在胸痛症状应给患者采取患侧卧位。
(3)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讲解各种药物的服药时间、用法用量、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等。对于耳聋或记忆力差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将以上内容记录在药袋或者药盒上[2]。
(4)出院指导:让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杜绝随地吐痰的习惯;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让患者定期来院复查。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结核知识知晓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工作后,两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工作后,两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践证明,个性化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永春.肺结核患者的个性化护理体会[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33(03):293-294.
肺结核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研究显示,结核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4~8倍[1]。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发病快、起病急,空洞率、痰菌阳性率及复发率都非常高,两病并存,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度和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承受能力[2]。为了提高临床上效果,本文研究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给予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及康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经临床生诊断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30~75岁;43例患有继发型肺结核,14例伴有咳血,8例形成空洞,5例患有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1例合并有1型糖尿病,59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常规护理;对干预组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外还给予包括饮食、用药、心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干预护理患者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期终身治疗且肺结核的传染性,常常会产生自卑、恐惧、担忧、焦虑等心理压力,要针对不同的患者的不同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想法,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
1.2.2饮食干预护理给患者和家属讲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发放饮食禁忌卡,介绍接种常用的食疗汤。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患有慢性消耗性的活动性肺结核而营养状况比较差,因而需要摄入的蛋白质量和热量高于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多,可以通过降糖药甚至是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高的患者。在饮食上要给予糖尿病患者热源质营养饮食,总热量中糖类占了60%以上,患者食用高糖能够增加体内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具有降低胆固醇和改善糖耐量的作用[4]。
1.2.3药物干预护理给患者讲解中断治疗后容易出现耐药结核、病情反复的发生以及化疗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服用结核药物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作用,使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和减轻患者的不适反应。
1.3血糖控制标准血糖控制不良:空腹时血糖量>8.3mmol/L,用餐后2h血糖量>13.8mmol/L,治疗后糖尿病的症状没有消失;血糖良好控制:空腹时血糖量
1.4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随着近年来肺结核逐渐上升的发病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高出正常人的4~8倍,因为大多数普通人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在患病后不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指导,全程的化疗不能完全坚持,导致耐药和耐多药结核和病情反复不愈,使他们成为了社会的传染源。由于这两种疾病的传染性和长期不愈性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需要医护人员讲解两种疾病的关系和影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缓解他们的压力,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同时还要给予适当的饮食指导,合理地控制饮食的总热量;还要进行药物指导,观察药物和血糖的疗效。通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相比较,干预组患者的住院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血糖恢复正常的患者例数明显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给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缩短住院康复的时间,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晓燕.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8):4002-4003.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71-2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在医学领域里的心理学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该病治疗具有长期性、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很容易使患者产生丧失治愈的信心,出现严重的心理不良状态。心理压力往往是造成患者身心健康急转直下的主要原因。在不利的精神因素影响下,潜在地增加了治愈疾病的难度。而病程愈长,抑郁程度越重,二者互相作用,恶性循环,有时抑郁情绪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危害比肺结核引起的器质性的损害更为严重和持久,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除了应用准确的治疗方案,更重要的的分析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其心理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身心健康的目,这更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
1患者的心理特点心理
1.1角色冲突: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诊断后患者一时难以接受肺结核病人的角色,不能进入病人角色。心理性应激使得病人心理冲突明显,这时,病人就出现心理冲突,表现为焦虑不安以至痛苦。使病人的理智减弱,遇事易冲动,甚至与亲人、朋友、医护人员发生冲突。
1.2怀疑与恐惧心理:由于缺乏有关医学知识,病人容易对结核病产生恐惧心理,一怕治不好病;二怕不能上班,会给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影响生活和工作;三怕自己生病的事让他人知道后,会受到歧视,特别是年轻病人,害怕将来不好找对象等。另外某些病人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错误,反复向医护人员和患同种疾病的患者打听与自己疾病相关的信息,不顾身体疲劳,要求到其他医院进行检查,重新诊断,从而使病情加重。
1.3焦虑与抑郁心理:患者一旦得知所患无疑时,常表现为极度悲观和失望,情绪低落,优柔寡断,对治疗措施抱以淡漠态度,心理状态变得很复杂,常伴有失眠,精神很难集中,注意力分散,甚至连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许多患者对医护人员和治疗过程百般挑剔,甚至出现绝望轻生的念头。
1.4孤独与自卑心理:因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对患者需要给予隔离治疗。患者突然脱离了集体,与家人、朋友不能正常交往,会产生被大家遗弃的想法。怕被别人发现后,厌恶、嫌弃、远离。患者会不自觉远离人群,往往表现为悲观、失望、孤独。表现为言寡行独,抑郁苦闷,常常被失望无援及孤立凄凉的情感困扰,对事业和生活失去信心,精神上感到非常痛苦。
1.5个性改变:病人患病后,原有的行为和反应模式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一些本来没有的个性特征。在确诊为肺结核病后,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遇事爱发脾气。由于患者多猜疑,有病在身,对周围的一草一木,风吹草动,常会引起反应,甚至会对别人产生曲解和误会。对别人同情和安慰,可能会当成讽刺、挖苦、贬低,心理产生扭曲,思想压力增大,情绪不稳定。
1.6抗药心理: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常有较重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因为上述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再次出现意志消沉、情绪低落、丧失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对治疗极为不利。面对这样的病人,医护人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尽快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患者稳定乐观的情绪是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针对以上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这是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的一步,心理护理应贯穿于住院患者始终。
2.1角色冲突提高患者的认识,按照“引导合作型”和“互相参与型”的模式。让患者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顺利进入病人角色,形成医疗意向而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真正理解并认真执行方案,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对抗、不信任等不良心态,并以高尚的医德和娴熟的技能,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亲切感和信任感,使患者自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2怀疑与恐惧心理根据每个患者的患病经历进行心理护理,护士应用良好的神态和语气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初发患者对肺结核病感到害怕,复发患者担心不能治愈而悲观失望。除了对患者进行卫生宣教外,对其家属和朋友也应进行卫生宣教。解释肺结核是一种病因明确、可防可治的疾病。了解结核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知识,提高对结核病的认识,消除社会偏见,尊重病人,不要厌烦,经常与病人谈心,以同情心和爱心,唤起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2.3焦虑与抑郁心理首先要做到热情接待。在住院初期,患者心理压力极大,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情绪,针对这一点,我们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详细为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同室病友以及主管的医护人员。护理人员亲切和蔼的态度和热情耐心的入院介绍,可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解除焦虑和恐惧,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4孤独与自卑心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平衡患者心态,由于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需隔离治疗,加上常年服药,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影响到家庭的各种关系,患者容易产生心理冲突,而倍感自卑、孤独。对此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认真讲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及消毒隔离的防护措施,使患者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克服不良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或卫生纸遮盖口鼻部以免传染他人。在掌握自我防护的情况下,鼓励亲友按时探视,单位给予援助,让患者体会到大家都在关心他的健康,消除其孤独感及自卑感,振作精神战胜疾病。
【关键词】 临床干预;肺结核;坚持服药;健康教育;心理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medication adherence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he clinical value. Methods from June to 2011 2010 May in our department were treated and diagnosed in 60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intervention,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ex, age, cultural degree, occupation, histologic type, disease, comorbidity and clinical data is not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0.05 ).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after discharge medication adherence rate of 73.3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46.67%,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 P
【Key words】 Clinical interventio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dherence to medication; Health education;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肺结核是呼吸系统临床常见消耗性传染病,具有病程长、治愈慢的特征,并且治疗不彻底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反复感染,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一般情况下患者只要依据医嘱进行规范、全程的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1]。但由于肺结核治疗服药时间较长,患者依从性不良的现象普遍存在[2],不坚持规范服药的状况比较严重,使得治疗失败、病情加重、复发等状况不断出现,致使病菌扩散,并且服药的不规范性还会导致结核杆菌耐药性产生[3],不利于该传染病的治疗和疫情控制,因此治疗过程中患者长期规律性的坚持服药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我科室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对部分肺结核患者实施了服药依从性的临床干预,效果不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我科室共收治肺结核患者6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17~78岁,平均(52.394.37)岁;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12例,初高中文化33例,大专以上文化15例;农民9例,工人36例,干部17例,其它8例;所有患者入院均经X线检查、痰检、病变标本及病理学检查并依据《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指南》[4]确诊,其中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显示肺结核类型中3例为血行播散型,43例为浸润型,6例为慢性纤维空洞型,8例为结核性胸膜炎;26例痰结核菌检测显示阳性,34例痰检阴性但X线检查显示存在活动性典型结核病变;28例存在其它合并症。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干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理类型、病情、合并症等临床资料方面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差异(P>0.05)。
1.2 所有患者均已经病情进行常规抗痨治疗并在服药初期服药保肝药物,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相关研究显示肺结核的治疗与控制步进与治疗方案有关,还受患者健康知识、治疗信心及遵医嘱、生活方式等影响[5]。因此应定期向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进行肺结核相关防治知识宣教,使其充分认识到早期治疗和长期坚持规范性治疗的必要性以及结核阴性一般不具传染性的特征,结核阴性不影响患者的正常交往和社会活动;而不规范性服药不但会导致治疗的失败,还会因复治及病情加重而增加治疗费用,强调长期坚持规律性用药以及定期进行复诊的重要性。对于隔离治疗的阳性患者,应加强与其的沟通,向其详细介绍该病的病因病理及疾病发展进程、用药疗程以及隔离的必要性和措施,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宣教过程中应注意依据患者不同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序渐进。
1.2.2 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与患者的心理状况存在一定的联系,自卑、抑郁、烦躁的心理会对患者机体免疫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和治疗的依从性。而家庭及社会对疾病的不正确认知以及对结核病患者的歧视和回避都会导致患者出现自卑、抑郁、失落、焦虑的心理,进而疾病的长期治疗过程中丧失治疗的信心,导致用药不规律,甚至放弃用药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良或中断。因此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耐心解答其疑虑和担忧,并在医院门诊及走廊处增加该疾病防治知识的图片及文字宣传,减轻患者及其家属、朋友等对疾病的不必要恐惧,充分调动其家庭和社会支持,进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和服药依从性。
1.2.3 在患者出院时,再次强调坚持长期规律性服药的重要性和定期复诊的必要性,依照医嘱给予服药指导,叮嘱患者切勿随意减量停药,并详细交代服药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交代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复诊,留下患者通讯地址及电话,以便可以实施定期的电话随访以及生活、用药、心理指导,将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由院内延伸到院外,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的全程督导体系,以强化患者服药依从性,保障治疗的规范性执行。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干预,30例患者出院后22例能够坚持服药(占73.33%),6例服药不规律,2例擅自停药;对照组30例患者14例坚持服药(占46.67%),12例服药不规律,4例擅自停药。观察组患者坚持服药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肺结核作为临床常见消耗性传染病,具有病程长、治愈慢的特征,药物治疗在该疾病的防控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患者服药依从性更是其治疗的关键,临床常见的影响患者坚持服药的原因多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经济困难、交通不便以及生活、心理因素,再加上缺乏对疾病及治疗的正确认知而导致服药依从性较差,难以长期坚持规律性服药。
临床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出院指导等措施,帮助患者及时解决治疗过程中的各种疑虑和担忧等各类问题,使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加强,并通过全方位用药督导体系的建立,对患者坚持用药进行督导,可以达到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6],使其坚持长期规律性服药的目的,进而提高该病的治疗和防控力度。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干预患者坚持服药率达到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也证实了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的坚持服药状况,利于治疗。
参考文献
[1] Ma Z,Lienhardt C,Mellleron H,et a1.Global tuberculosis drug development pipeline:the need and the reality[J].Lancet,2010.375(9731):2100-2109
[2] 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72-778
[3] Cayla JA,Rodrigo T,Ruiz-Manzano J,et a1.Tuberculosis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fatality in Spain[J].Respir Res,2009.10:121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1]。结核杆菌通过感染胎盘,引起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从而导致流产、宫内感染、胎死宫内及新生儿死亡率增加。妊娠合并肺结核属于高危妊娠的一种,发生率为5%~7%。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已较少,但在发展中国家却并非罕见。我院于2012年共收治2名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现将护理该类孕产妇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孕妇于2012年7月在天津海河医院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孕38+1周时以妊娠合并肺结核、FGR收入我院产科,入院后给予能量支持、促胎肺成熟及抗痨治疗,3天后行剖宫产术,新生儿体重2440g,产妇于产后5天出院转入专科医院继续抗结核治疗;病例2,孕妇孕7+月,19/11于武汉市救治中心确诊为“左侧继发性肺结核”后要求终止妊娠而收入我院产科,行引产术后3天出院转入专科医院继续抗痨治疗。
2 妊娠对肺结核的影响:
2.1 负面影响:妊娠后机体的负担加重,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对肺结核的抵抗力减弱;孕妇在确诊患病后,由于害怕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或停药,都使结核病情得不到控制而扩展。
2.2 正面影响: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及上升的膈肌对肺产生类似于人工气腹的治疗作用而使结核空洞闭合[2];妊娠期机体新陈代谢的增加,营养物质的丰富供应均有利于结核病灶的修复。
3 妇幼保健
3.1 加强产前保健:凡是病情允许妊娠者,抗结核治疗和孕期保健必须同时进行。多数患者在孕前已经明确诊断而及时治疗,预后一般良好。对严重患者应在结核病院或家中对她们进行孕期保健检查。必要时增加产检次数,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
3.2 终止妊娠:母亲为播散性或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未经治疗者,孕6~8周内可行人工流产术,孕中期时可行引产术后,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再妊娠。
3.3 临产护理: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注意孕妇生命体征及胎心音的变化;尽量缩短第二产程,以免疲劳过度使病情加重;给予充足的热能供应和休息,防止由于热能供应不足或精神紧张而引起的宫缩乏力。必要时行剖宫产。
3.4 产后的护理:产妇应注意卧床休息,加强营养,注意产后出血,防治产褥期感染,对于活动性肺结核产妇则应继续抗结核治疗。必须注意的是如遇有产后原因不明的发热,不能以宫内感染解释,则应考虑是否有肺结核病灶的扩散,应进一步行胸片检查,明确诊断。
3.5 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应与母亲隔离,按传染病儿护理。根据母亲的病情及时接种卡介苗或是进行抗结核治疗。
4 产科的管理:
由于结核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且结核杆菌在体外抵抗力强,对物理和化学的消毒和灭菌方法也有较强的抵抗力,则综合医院产科在接诊收治这类孕产妇时应做好防范措施。
4.1 为患者设立单独的病房,所有的诊疗用物应为单独使用。经常注意开窗通风,即使是冬季也应开窗通风,每日3次,每次30分钟。通风时注意防止感冒。
4.2 告知病人应减少外出,少接触人;不要与他人面对面高声说话、唱歌;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纸遮住口鼻,必要时应戴口罩。
4.3 患者的食具及其他用物都应消毒,特别注意病人的痰液应吐入带盖的并装有消毒液的容器内,进行焚烧消毒。患者所穿过的衣物被服在患者出院后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4.4 临产后应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病人转出后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5 心理支持:
结核病患者由于自身,以及社会上人对疾病的不全了解等因素,容易出现焦虑自卑的情绪,产生恐惧感[3]。所以护理人员应特别要注意精神安慰和鼓励,从各方面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消除思想负担,增强她们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同时利于防止高血压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小结:对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是决定是否怀孕、孕后是否继续妊娠、患者是否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前提。所以只要注意克服不利因素,诊断及时,加强孕期保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适当的抗痨治疗,一般来说,对于合并有肺结核的孕产妇是可获得良好结局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