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2: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化学品市场调研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引言
现代化生活中,化学品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化学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生活的进步。化学品市场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走上了规范化运行道路,但是,随着化学品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化学品种类的变化,化学品市场供求状况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化学品市场供求状况一方面反映了化学品的生产水平接受程度,一方面反映了化学品的市场需求变化。
二、化学品市场的主要产品分类
化学品主要是指各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或者混合物。化学品不仅包括天然的产品,还包括人造的产品。全世界的化学品种类多达700万种,能够成为商品在市面上流通的化学品有10万多种,其中有7万种属于常用化学品。在物质生活日渐繁荣的时代,化学品每年都以1000多种的速度在增长。
化学品的分类标准不同,产生的类别也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有机物、无机物、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两性物质、危化品分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等。还可以分为精细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安全化学品、绿色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在我国可以分为11个产品类型,如农药、染料、涂料、颜料、试剂和高纯物质、信息用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粘合剂、催化剂、化学药品和日用化学品,高分子聚合物中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危险化学品是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体或者设施以及环境有危害的化学品。例如,硝酸钾、高锰酸钾、率酸钾、氰化钾、三氯化磷、过氧化氢等。安全化学品就是绿色化学品,如乙醇,水、二氧化碳、氧。
三、化学品生产和市场供求之间存在矛盾和面临的机遇
(一)化学品生产和市场供求的主要矛盾
化学品在我国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严肃的发展过程,我国对化学品的控制相对严格,在生产环节和设计环节,给予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整体处于繁荣状态,化学品市场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在化学品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第一,化学品的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化学品一般生产成本较低,能够达到应用的良好效果,都要依靠技术上的设计,但是,我国现在的化学品生产水平,是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在这样的生产技术下,原材料的消耗严重,材料浪费现象严重,而且无法到达产品的优质效果。第二,化学品生产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我国生产化学品的企业很多,但是,整体规模一般较小,生产的产品种类也单一,企业对市场的敏锐性小,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市场的变化,更无法适应市场性的要求,在竞争上处于劣势。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状况,对于化学品市场变化具有绝对性的影响。化学品市场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更多是企业之间的生产水平竞争,没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没有化学品市场竞争的发展。第三,原料的精加工产品少。我国化学品占据国际市场竞争份额较大的是燃料、柠檬酸和维生素C,但是,在出口上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中低档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例如,合成的胶粘剂,我国所占的市场份额非常少,这是因为我国受技术限制,环保型产品少,这样的生产水平,无法适应社会对绿色产品的需要,市场份额小,销售产值必然减少。第四,化学品升级产品少。我国化学品生产厂家的重复建设较多,重复建设无法实现新的市场价值,在产品升级上,没有新的突破,这些都是阻碍化学品占领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
(二)化学品市场在新时期面临的机遇
我国的化学品生产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化学品生产技术的不断探索升级,化学品市场逐渐开始面对更多的机遇。第一,环境变化给予的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绿色的产品,对天然的化学品有着始终的青睐,而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性化学品如果进行良好的开发,就可以在市场上形成良好的竞争能力。自然化学品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而且能够满足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享受。在天然化学品的开发上,一定要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使化学品能够更加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第二,产品多类型发展的前景。化学品必须要走向多种产品共存的发展道路,这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必然结果,也是化学品发展中必须要解决问题。在这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下,化学品多类型发展具有广阔前景,能够实施多种类型共同进步的效果。第三,强化产品研发能力。化学品的研发过程是艰苦的,也是必要的,化学品研发是新产品开拓的必然途径,新产品研发需要从市场供求关系入手,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产品类型,在生产水平上以市场供求的精细化需求为标准。第四,引进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要加快我国化学品生产技术的提升,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生产技术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并且在国际上有不少化学品生产的跨国公司都有着成功的商业模式。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反过来会推动化学品生产的发展。
四、化学品市场供求平衡的战略设想
(一)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及时调整销售策略
对化学品市场供求状况分析,需要从化学品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分析预测。化学品市场供求关系的确定,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没有市场调研就不会有销售的设计,没有销售设计就不会有市场份额的提升。做好市场调研,能够明确市场变化和产品的需求总量,在调查的基础上做好销售策略的调整,是化学品市场供求战略的首要任务。
(二)以群体消费为目标,扩大产品价值
化学品要实现市场价值的提升,就要以群体性消费为主,群体性消费的目标确定,就是会使产品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就能够进行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与销售。这种模式下的生产与市场对接,就会产生良好的市场价值。对供求状况的分析是对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提示,也是化学品真正在市场变化中所处地位的判定。市场供求状况需要真实性、科学性的分析,以实现化学品生产供应的平衡。
(三)由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升级化学品的生产与管理
化学品的供求状况研究,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供求的平衡和市场价值的提升。化学品在生产与管理上的升级,应该由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市场上具有稳定的竞争能力。化学品在发展过程中,技术将会逐渐升级,种类将会不断增加,对生产生活的帮助也会越来越全面。做好化学品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和预测,有利于化学品市场的繁荣与进步。
五、结语
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生产的水平决定了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力。化学品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产品类型,其生产技术和市场研发,对于社会经济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品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实际上就是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化学品市场的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情况是对化学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参考。
(作者单位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韩建新.浅谈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资讯,2012 (07).
在2002年以前,国内高端装饰原纸市场绝对由欧洲的厂商控制,如特西诺采(Technocel)、阿尔诺维根斯(Arjo-Wiggins)、明仕克(Munksjo)等,但在2003年之后,杜邦专用于装饰原纸的钛白粉在中国推广之后,国内有数家纸厂依靠使用杜邦钛白粉(Ti-PureRutileR796+)完全能生产与国外产品相同品质的高端装饰原纸。目前,在中国高端装饰原纸市场上,中国品牌已经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例证2:旭硝子剂(AG-E060)用于食品级纸(卡)开发和生产。在2000年以前,国内生产食品级纸用的防油剂大多是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熬制的,但由于该产品不符合食品级标准要求,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样生产的防油纸不能用于食品级产品的包装。自2002年之后,国外供应商的食品级防油剂被引进到国内,但大多是八碳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后来发现八碳型含氟防油剂中含有PFOA(全氟辛酸),属于非常难降解的物质,有可能存在致癌的危险。根据市场的要求,供应商开发了不含PFOA(全氟辛酸)的六碳型含氟防油剂。
由于八碳型含氟防油剂与六碳型含氟防油剂的性能有变化,因此藉此用于防油纸的生产时,相应的工艺条件必须进行调整。如旭硝子株式会社生产的六碳型含氟防油剂AG-E060,它具有弱阳离子性、不含PFOA、符合FDA认证,具有良好的防油和防水性能。在生产食品级纸张时,旭硝子的技术团队通过结合产品特性以及客户生产线的实际情况,如原纸、配伍的表面施胶淀粉等,首先会在实验室进行多个配方试验,并不断进行优化,从中筛选和提出合适的技术方案,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供客户参考。如使用旭硝子AG-E060含氟防油剂生产40g/m2纸时,旭硝子会建议原纸Cobb值的适宜范围,配伍淀粉的离子型最好为阳离子或弱阴离子,以确保不与防油剂产生絮凝现象,淀粉浆液的pH值范围要求,添加位置注意事项,干燥温度等,在这些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用户少走弯路、节省成本。对于生产涂布卡纸的客户,旭硝子技术团队也会根据客户的生产设备状况,建议客户的原纸Cobb值范围、表面施胶淀粉的施涂、与剂配伍的涂布淀粉的离子性、pH值范围、涂布量控制、干燥温度控制、助剂的添加等提出技术方案和要求。
2新性能造纸化学品的研发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对于新性能造纸化学品的研发目的,或是适应市场需要,或是引导市场发展。(1)某些新产品的开发主要来自下游客户的需求,也就是生产商根据其下游客户的产品使用性能的要求,对其产品的性能做一种保证,而这种保证就需要相应的功能性造纸化学品来完成。这种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开发。例证:彩喷纸或耗材:由于这类彩喷纸或耗材的油墨是阴离子型的,所以在生产这类彩喷纸或耗材时,涂布的面层涂料是阳离子型,这完全与传统的涂布印刷纸涂料的阴离子型体系不同。对于阳离子型涂布颜料的分散问题,尤其是纳米级气相二氧化硅等分散问题,则需要阳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的分散剂或流变性改进剂。为此,法国Coatex公司根据此要求开发了非离子型的分散剂TopsperseJXA和流变性改进剂RheocoatJ40;德国CTP公司为此开发了能与阳离子体系配伍的OBA(荧光增白剂);日本明成化学株式会社为此开发了高性能的颜料分散体HB-35,它具有改善油墨吸收量、提高色密度和颜色鲜艳度、防止油墨渗透的性能。
目前,依靠进口的性能卓越的化工助剂等,国内已经建成多家数码材料专业公司并生产彩喷耗材,产品质量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外进口产品,其中有相当部分出口到国外市场。对于彩喷涂布加工的基材,已经不仅仅依靠原纸,还根据用途开发了无纺布、涤棉、化纤布等基材,市场潜力非常之大。(2)某些新产品具有某个或某些特异的功能与性能,适合于开发新用途的产品市场。这种是开拓和引导市场需求的开发。
例证1:芬兰Huber公司生产的硅铝复盐颜料,牌号为Zeolex123。鉴于它具有白度高、松絮外形、耐UV等性能特点,用于生产高档装饰原纸时,可以部分取代价格昂贵的金红石型钛白粉。经过反复试验证明,该硅铝复盐颜料不但能克服钛白粉的拥挤效应、减少钛白粉的用量、降低成本,还有利于钛白粉颗粒的助留。通过总钛白粉用量10%比例的取代,可以完全达到要求的相同干/湿遮盖度和耐候性等,并且钛白粉的留着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例证2:杜邦大豆蛋白聚合物,牌号SobindBalanceLVL。鉴于该产品的胶液具有非常高的粘结力,有耐湿耐高温的特点,并结合高档纱管纸芯的要求,杜邦大豆蛋白聚合物公司开发了使用SobindBalanceLVL为主要成分并搭配其他功能化学成分的专用胶水。经过多家高档纱管纸芯生产厂应用,并经高速纺纱机验证,证明使用此大豆蛋白聚合物制成的宝塔管具有同心度高、硬度好、耐高温蒸,适于高速纺机的要求。另外,利用相同配方制成的胶水,也能适用于化纤芯管的制备。据了解,该高档芯管目前仍需要从国外进口,但国内的技术开发已经取得很大进展。
3对性能卓越的新型造纸化学品的开发建议和期待
一种新的造纸化学品的成功开发和应用,或将对某一类纸种带来革新性的发展。目前造纸生产技术问题上尚有很多难题待解,尤其对新的性能卓越的造纸化学品的开发非常期待,下面举例列出两个突出的产品。(1)扬克纸机生产线就急迫需要一种高效的光泽剂。鉴于扬克纸机机型大多没有配备表面施涂设备,而利用该机型主要生产单面光的纸种,单面光纸的光泽度达不到客户或市场要求,或单面光泽度越高产品附加值更高的情况,需要一种高效的光泽剂。应用后使纸的表面有一种看似涂蜡膜的感觉,并且印刷质量非常逼真,产品达到高档次。(2)适合于静电复印纸种生产的挺度改善剂。通过市场调研,我国绝大多数纸厂生产的静电复印纸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就是挺度差、平滑度差、印刷质量差。这些差距也导致了国内生产的纸品价格比进口知名品牌(如DoubleA)的价格约低3000元/吨。据了解,虽然曾有多个化学品供应商对此领域进行开发和努力,但是至今尚未获得突破或进展。
问卷结果进而指出,植物性原料受到热捧恰恰说明了其优异的功效性,从前专家们对于天然原料功效的质疑已经不复存在。Kline公司的高级分析师Nikola Matic称,如今的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捧天然产品,他们认为产品是否有效才是根本。前几年,业内人士一直对天然原料存有偏见,认为天然产品仅是一个噱头,它们无法实现产品所宣传的各种功效。但随着这些年专家们对植物活性原料的深入研究,植物活性原料具备的不为人知的奇妙功效逐渐被发掘出来。这让个人护理品的研发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2013年5月,兰州石化公司赴华东市场调研塑料、橡胶市场情况,先后走访了中石油华东公司、中石化华东分公司、上海石化,与杭州娃哈哈集团、中策橡胶以及部分经销商进行了市场研讨和客户意见征求。以下是市场调研概况和建议。
1 调研单位概况
1.1 中石油华东公司
2012年,中石油华东公司销售以统销产品为主,同时开展了扩销业务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兰州石化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销量占其统销产品销量的16%。产品线涉及合成树脂的LDPE、LLDPE、HDPE、PP;丁腈橡胶、ABS等的多个牌号。其中瓶盖料在华东地区的销量占我公司产量的60%以上。近年来,中石油华东公司和兰州石化,共同开发和培育瓶盖料市场,占国内总需求的15%左右,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在质量改进和产品需求方面,华东公司提出一是要持续改进和稳定供应,二是华东市场PE、PP消费居全国首位,橡胶也占到国内需求的三分之一,希望增加受市场欢迎的产品配置量,并尽快开发生产硅胶筒专用料。
1.2 中石化华东分公司
中石化华东分公司隶属于中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化工销售),有统销和自营两大块业务,经营区域包括沪、浙、苏等四省一市,上游化工生产企业包括上海石化、高桥石化、齐鲁腈纶等10家大型石化企业。化工销售按照有机化工、合纤单体与聚合物、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五条业务线对下属分公司实行垂直管理,已建成国内领先的商务、物流和经营管理信息化平台,形成了以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为核心,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物流信息系统(LIS)、数据仓储系统(BW)以及IC电子提货卡等系统紧密集成的信息化业务支撑体系,对公司的业务运行和经营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对物流运行状态进行自动跟踪与监控,实现了物流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静态追溯分析,并通过移动电话短信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咨询和服务,对销售订单、资金往来和货款余额等关键信息进行实时查询。
2012年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统销产品销量达到千万吨级数量,自营也达到了百万吨级数量。
1.3 中石化上海石化
上海石化的前身是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是中国第一家股票同时在上海、香港和纽约三地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至2012年底,已具有原油综合加工1600万吨/年、乙烯84.5万吨/年、有机化学品440万吨/年、合成树脂100万吨/年、合纤原料114万吨/年、合纤聚合物59万吨/年、合成纤维34万吨/年的生产能力,总资产311亿元,营业收入956亿元。
上海石化有三套聚丙烯装置,1套和2套采用Basell公司Spheripol工艺,产能20万吨/年,主要生产BOPP膜料、烟膜料T280T、乙丙共聚GM750E、丙丁共聚热灌装饮料瓶料E980BHF、丙丁共聚水杯料M1500B,以及三元共聚聚流延膜热封料和BOPP热封料。3套PP装置采用国产第二代环管聚丙烯工艺技术,产能20万吨/年,主要生产T300扁丝料;FC801MX、FC801流延膜料;M180R、M180RI等共聚注塑料。
聚乙烯装置有3套,2套LDPE装置,1套HDPE装置。 LDPE装置主要生产轻膜、农膜、涂覆料、交联电缆料、重包装薄料等。
2 中石化企业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2.1 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市场意识、效益观念强
在中石化交流走访过程中,无论是在销售企业还是生产企业,给我们的强烈感觉是企业完全与市场接轨,各个环节都盯着市场和效益,按价值规律办事,企业的综合计划、生产经营、新产品开发和产品销售等各项工作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2.2 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管理精细
由化工销售公司组织生产、销售企业沟通商定年度生产计划(包括新产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年度计划进行月度分解。计划制定和执行的严细,保证了生产企业按计划稳定生产,销售企业按计划稳定渠道和市场。同时销售企业和客户也掌握生产规律,有利于市场和客户的稳定。
2.3 生产企业装置结构调整、优化算细账
上海石化对装置的开停算三本帐:购进原油石脑油乙烯下游产品的盈亏状况;当期外购原料生产的盈亏状况;若装置停工,外销乙烯、丙烯盈亏状况;对于运行中的装置,每天也要进行盈亏测算。根据测算结果,适时进行装置优化排产和产品机构调整。
2.4 销售企业从“销售”向“营销”迈进
化工销售华东分公司不仅销售本企业的产品,也做贸易,目前贸易量占15%左右,远景规划是成为贸易型销售公司,贸易量要提高到30%左右。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其成功做法有:形成销售网状结构、销售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统销产品买断价透明。
2.5 新产品开发注重顶层设计
新产品开发工作由化工销售统一组织,化工销售依托生产企业、科研开发单位和应用加工研究中心,有时也会邀请客户参加,建立统一的产、销、研、用“四位一体”新产品开发体系和新产品开发团队,从而确定统一的新产品开发计划,不仅切合市场需求,也避免了系统内的重复生产和无序竞争。
3 化工产品行业信息
化工产品市场近期形势预测
亚洲化工产品市场整体过剩,橡胶过剩近50%,近期化工产品市场低迷仍将持续相当时期;
目前化工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最终结果是拼价格;
虽然市场低迷,需求仍然存在,但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提高,对产品质量、包装、供货稳定性、出现问题的容忍度下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4建议
4.1开展中长期原料加工路线的研究规划
由于国内化工产品产能不断扩张,甲醇制烯烃装置的不断崛起,外盘低成本乙烯原料路线产品低价进入(以乙烷、丙烷、页岩气为基础原料),导致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同质化现象严重。我国现有年产30万吨以下石脑油裂解制乙烯的装置在未来几年将缺乏竞争力。中石化已经将“积极发展煤化工” 列入 “十二五”规划, 2011年10月10日,中石化自主研发的首套煤化工示范装置―中原石化60万吨乙烯,原料改为甲醇制烯烃(S-MTO)建设完成并开车一次成功。
从长期看,石脑油制乙烯加工路线成本高,下游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盈利,最终会被低成本乙烯加工路线取代,以石脑油制乙烯为原料的特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应开展原料加工路线的规划研究。
4.2 牢固树立效益第一的观念
以市场为导向强内功,以增效为目的强管理。在原料采购、生产组织、装置开停工调整、产品结构优化方面,每月加强市场评估和方案比对,作为编制月度计划的依据。同时加强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效益监控,对于开工装置反复进行优化测算,进一步调整业绩考核中效益占各单位的比重,引导工作的总体方向以效益为中心。
4.3 进一步完善新产品开发的产销机制
一是建设中俄跨境连锁加工基地。创新跨境连锁加工模式,加快建设中俄双向贸易和双向加工基地。提升境外园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扩张园区规模,积极招引实力企业、品牌企业入驻,强化园区绿化和企业管理,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和产业档次。省委省政府已将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列为2012年APEC会议期间国家元首视察的重点项目予以推进。商务部和外交部致函省政府,要求成立组织,出台政策,加快推进园区建设。省商务厅向省政府请示,申请成立中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合力推进园区建设,力争实现园区规模、园区形象和产业档次“三提升”,到2012年APEC会议召开时,园区将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同时,加速境内园区升级,整合东宁经济开发区,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区企业“退二进三”,巩固提升轻纺、木材、食品加工产业,招引电器电缆、宝玉石、LED灯具、化工等产业,争取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
二是搞好中俄农业合作综合开发。依托我县境外农业优势,加速整合境外农业,成立由牡丹江农管局、中银国际投行和东宁对俄农业企业合资经营的省级开发公司,逐步做大上市。制定对俄农业合作发展规划,力争用最短时间在俄罗斯开发耕地面积达到3600万亩,再造一个黑龙江省农垦。同时,争取政策回运粮食,现在已开始回运大豆、玉米,筹备建设东宁进口粮食集散地,招引益海嘉里、北大荒集团等国内大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落户东宁,建成俄罗斯有机食品加工基地。
三是继续做好中俄商品会展集散。巩固俄松子、板材、废旧机床进口和干调、机电产品等商品出口集散地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全力办好俄罗斯宝玉石展销会和中俄机电产品展销会。利用东—波互市贸易区的政策变通开展绥芬河保税区所能开展的各项业务,办一个变相的保税区,利用其商铺,辟建松子、干调等商品销售批发大市场。同时辟建俄罗斯大米、面粉、熟食、肉等有机食品专营市场。探索开展奢侈品转口销售,将欧洲的服装、箱包、首饰等奢侈品转口到东宁互市贸易区进行销售。同时,在互贸区里计划开展一个对俄罗斯个人和企业的万能服务外包项目,就是给俄罗斯人提供制造、购物、维修等各方面万能有偿服务,在俄罗斯远东各地设置办事处。
四是运营莫斯科格林伍德黑龙江名优商品展销中心。在省政府支持下,由东宁县政府和企业参与建设的格林伍德展销中心,现已经投入运营,我们正在积极组织龙江外贸企业进入,给予这些企业免房租、免物业费、免装修的优惠政策。同时,由东宁企业与格林伍德商品展销中心合作,统一进行物流,从而形成中国轻工产品从东宁至莫斯科市场的“白色清关”通道。
1.1美唇产品美唇产品的市场销量同样迎来了回暖期。一些人甚至认为,如果今后的美甲行业发展缓慢,美唇行业将成为下一个热门产业。KarenGrant坚信,复合型美唇产品尤为突出。据市场调研公司NPD统计,相比2011年的美唇产品销售总额,2012年的销售总额增长了83%,创收1900万美元。而就美唇产品的内在品质来说,不论是唇膏或者唇彩,其产品的保湿性都相当突出。主导复合型美唇产品的是Clinique所生产的ChubbyMoisturizingStickLipBlam,是一款持久性着色唇膏。如BobbiBrown生产的CreamyMatteLipColor,据称,此款复合型口红同样具有很好的保湿性与着色持久性。此外,还有Revlon所生产的JustBittenKissableBalmStain,同样是一款超越传统美唇产品的具有高口碑的复合型口红。
1.2ABC美容护肤霜2011年另一个对美国美容业市场具有较大冲击力的化妆品当属BB霜。美容护肤霜始于亚洲,2011年传入美国,至今已经延伸出其下游产品CC霜与DD霜。在美国,2012年BB霜热销达3600万美元,且此数据还不包括2012年—2013年初首次推出的新产品的销量在内。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几家BB霜品牌分别是:兰蔻生产的BienfaitTeinteBB霜、博倩叶、Lorac、倩碧与Smashbox。而其他生产BB霜的品牌也只有卡尼尔、芮谜、露华浓和薇姿这几家。沃尔玛美容产品销售区副总指出,目前BB霜还没有进入大众销售群体,但是可以看出,将来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美容护肤品。
1.3抗衰老香波潘婷公司所生产的Pro-VUltimate10BBCreme是较典型的新型护发产品。近几年,护发产品同样借鉴护肤品在抗衰老方面下足功夫。DS医疗集团健康护发教授BrainHendricks曾这样描述:“我们生活在一个护发如护肤的年代。”目前,占据抗衰老护发产品市场的品牌有:潘婷、巴黎欧莱雅、Nexxus和NuanceSalmaHayek。同时,抗衰老护发品帮助护发产品市场重返盈利舞台,其总销售额增长了3%,创收84亿美元。巴黎欧莱雅执行董事KareFondu曾表示,在大众消费者看来,护发产品将逐渐从普通的日用品需求上升到对美容产品需求的行列。而在过去的几年里,各种护发产品一直被一些大品牌所垄断。相信今后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会有所改善。而真正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一些专业护发品将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1.4香水市场同样,作为奢侈品的香水市场销量也较为乐观。从2012年1月—2012年9月,Prestige香水盈利稳固维持在16亿美元,其中男士香水与女士香水销量增长率分别为7%和6.5%。Designer香水同样已经占据整个香水市场的3/4,男士香水和女士香水增长率分别为7%和8%。而Jewellery香水和Niche香水的增速已经超过了整个香水市场的3倍。在2012年前9个月,Jewellery香水品牌,如Boucheron、Bulgari和Cartier,以及Niche香水品牌,如Creed和Jo-Malone,这几大香水品牌的销量将香水产品的销售总额增加了2位数。
但是,与此同时,香水市场的发展面临着瓶颈期,原因是许多卖家对于香水产品知之甚少。一些零售商表示,就连消费者一直比较钟爱的喷雾淡香水的销量也处于下降状态。据DemeterFragranceLibrary的馆长MarkCrames表示“:这是因为99%的香水生产厂商与消费者间的脱节。”而美国本土三大香水消费公司沃尔玛、CVS以及沃尔格林都会从香水的气味这一重要方面来寻找商机。这就促使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喷雾型淡香水的仿制品,乃至延伸到对卫浴喷雾型产品及其品牌的仿制。据SymphonyIRI调查公司在2012年前52周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比较典型的女士淡香水,销售额降低了6%,降至5.11亿美元。与此同时,身体喷雾型香水的销售额则增长了8%,增至1.54亿美元。传统男士香水产品的销售额稍降至3.48亿美元,降低了2%。男士化妆品、美容护肤品以及剃须润肤水的销售额同样回缩至6亿美元,降低了1.8%,而男士身体喷雾型香水反而增长了2.6%,增至2.98亿美元。要把香水市场做得更好,就必须创新。可以借鉴VictoriaSecret或者Bath&BodyWorks公司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开发出能为消费者所接受的新模式。Calgon现在已是生产身体喷雾型香水鼻祖Parfumsde-Coeur公司的其中一个分部。据调查,许多女性常到这里做香水沐浴,而同时,消费者便会接触到由摩登家庭中饰演邓海莉的SarahHyland所代言的4款香水。ParfumsdeCoeur公司的做法便是通过开发香水沐浴服务来间接推销香水产品,而最终达到销量上升的目的。迪奥香水集团总裁JamesStammer指出,身体喷雾型香水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用香水就像刷牙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一部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在家里有几种或者有一两种此类香水会变得很正常,甚至放在办公室里或者学校。在香水产品市场中,除了身体喷雾型香水外,多数零售商还会选择进购一定量的由贾斯汀比伯设计的女性香水,以及一直很受女性喜欢的白色钻石系列和雅顿红门系列,还有男士所使用的黑色达卡和cruve系列(见表2和表3)。
2美容产品零售市场变革
校企融通模式实现了“学校与社会融通、专业与行业融通、课程与岗位融通”的“三融通”。在校企融通的教学模式指导下,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取正是紧紧围绕“工作岗位”进行的,行业的能力评价标准是行业企业相关专家制定的,教学条件和培训体系是由校企共建的,师资力量是由企业提供或培训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行业、企业全面引领、深度参与、积极指导、严格评核职业教育与教学,充分体现了产教合作,做到了校企合作、行业主导,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
《精细化学品生产实训》是精细化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一门提高和强化精细化工专业技能,为学生顶岗实习做好前期准备,承担衔接在校学习和企业顶岗实习的核心实践类课程,对本课程进行校企融通模式下的工作过程化改革,可以有效针对企业需求,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掌握从事精细化学品生产需要的关键技能,所获得的能力更加符合企业的能力标准,毕业后可以更好、更快地胜任工作岗位。
一、基于企业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课程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门课程的灵魂,培养目标给课程内容的确定、实训项目的选取指明了方向,合理的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实现校企融通的关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的确定经历了以下历程:
1.通过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结合地方产业,选择校企合作单位。通过研究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选择适合本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并尝试建立合作关系。已经建立校企合作的单位有:海伦石化、南通艾德旺、积华灵大、阿尔法沥青、迈康升华六家企业。拟进行校企合作的单位有扬子江制药、强力电子、苏利化工、恒源涂料等企业。
2.通过就业市场调研,确定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典型岗位以及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江苏高职院校提供的人力资源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合理的劳动力结构尚未形成,常会出现企业招工难,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化工专门人才的缺口很大。通过对校园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信息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需求量较大的工种有操作工(化工总控工)、分析工、化工研发助理(化工工艺试验工)、涂料技术员,生产管理员等。参考化工总控工、化工工艺试验工国家职业标准以及生产管理员和技术员的职业要求,制得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典型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表(见表1)。
3.通过走访企业、毕业生回访、多方参与,找准课程定位,精心筛选本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到合作企业以及江阴周边从事精细化工行业的企业调研,结合企业专家的意见,对精细化学品生产典型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进行筛选,初步确定本专业需要培养的核心知识、技能和素质。近期的走访了扬子江制药、强力电子、苏利化工、迈康升华等企业,得到的反馈是:企业需求量最大的是化工生产的一线操作工和工艺试验员;对10届~14届毕业生访谈得到的反馈是:企业岗位最迫切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DCS操作技能、反应釜操控技能、产品分析检测技能、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结合本课程在精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化工行业标准和化工总控工、化工试验工国家职业标准确定本课程需要培养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及其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掌握必备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用电、防火、防爆、化学品的取用、存放和使用等),掌握典型化工设备的基础知识(类别、结构及适用场合),掌握精化工艺基础知识(酯化、复配、缩合、氧化、水解等),掌握化工单元操作基础知识(精馏、萃取、流体输送、干燥、传热)、化工中试知识(单因素分析、正交分析等)。
(2)技能目标。:掌握小型反应釜的操作、维护,掌握塔设备的操作,掌握常见换热器的操作、维护,能进行简单管路的安装、维护,掌握典型化工产品生产的开车、正常运行、停车的操作方法,在操作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工艺参数,熟练读取和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的能力,检验产品质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掌握化工试验基本操作,掌握产品常见性能、成分的分析检测。
(3)素质目标。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强烈的产品质量意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校企融合、岗课融通、项目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确定本课程的培训项目
对课程的知识、技能、素质培养目标进行梳理、组织,联系合作企业的现有生产岗位,精细选取实训项目。采用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见表2)
(一)模块一的由来与设计
大型化工生产由于场地、人员、资金和利润等多方面原因,一般很难在校内实现连续化生产。虽然有部分院校有相关的设备,但由于投料成本较大、产品产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很难实现盈利,因此大都处于停工状态,即使用于学生实习,也多以冷态模拟为主,所以绝大多数的高职类院校倾向于采用仿真软件来模拟工厂化生产。采用仿真软件可以以较少的一次性投资来实现对大型化工连续化生产的模拟,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DCS操作技能、工艺流程图的认读与绘制技能、化工单元操作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操作规范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本课程设置模块一为大型化工连续化生产仿真,并选取了均苯四甲酸二酐工艺仿真和乙醛氧化制乙酸仿真作为实训项目,这两个工艺仿真基本涵盖了所有常见的化工单元操作,是锻炼和提升学生化工生产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模块二的由来与设计
仿真实训虽然有上述的诸多优点,但仿真毕竟不同于现场生产实习,对锻炼学生现场设备、仪表、管道的操作、维护能力帮助不大,所以要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离不开现场实操。为了弥补仿真实训这方面的缺陷,本课程引入了模块二,即生产设备操作实训。在该模块中,设置了管路的认识与工艺流图的绘制;常见泵的操作与维护,管路的拆装与维护,流体输送;反应釜的操作;烘箱、离心机、砂磨机的操作等训练项目。要理解某个工段的工艺流程、工段与工段之间的关系、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会阅读工艺流程图,并能够根据现场设备、管道、阀门、仪表之间的联接关系绘制工艺流程图,所以管路的认识与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是从事现代化工生产人员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所以该模块设置了项目――管路的认识与工艺流图的绘制,在该项目中,教师指导学生首先根据实训室现有的设备(由水箱、离心泵、流量计、测温仪表、测压仪表、管道、阀门、反应釜若干组成)绘制工艺流程图(参考图见图1),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流程图的画法之后,进行项目拓展。拓展一,如何逐个进行反应釜夹套注水,写出操作步骤;拓展二,如何同时进行夹套注水,怎样预防流体短路,写出操作步骤;拓展三,对图1管线进行改装使加热介质从反应釜夹套上部进入,下部流出,画出工艺流程图。通过训练任务的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绘制流程图的水平。
反应釜的操作、维护是化工总控工、工艺试验工必备的技能,化工企业医药中间体的生产大都是在反应釜中进行的,本专业毕业生在某些制药企业也主要从事反应釜的操控岗位,所以通过设计或引进与此类企业相仿的生产设备,设置项目――反应釜操作和控温训练来模拟医药中间体的生产过程,并引进相关的生产管理模式和岗位考核评价标准,可以更好地锻炼、提升学生的反应釜操作维护水平,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工作岗位,也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新员工培训成本、缩短培训周期。
(三)模块三的由来与设计
精化产品的门类众多,生产的工艺也是多种多样,很难用几个项目来涵盖众多的精化产品类别,但无论何种产品的生产工艺都是由流体输送、蒸馏、传热、吸收、干燥、萃取等化工单元操作和氧化、还原、酯化、水解、卤化、磺化、硝化等基本化学反应构成的。通过把化工单元操作和化学反应融合到具体项目中,在不同的项目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化工单元操作基本技能、设备操作能力和化学反应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基于上述思路,本课程从众多的精化产品生产中遴选出比较有代表性几个产品的生产工艺,并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来训练学生的配方设计、优化,工艺设计、优化,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等方面的能力。每个项目都按照化工产品开发的一般步骤进行设计,主要步骤包括:
(1)产品用途分析;(2)配方确定;(3)工艺设计;(4)方案实施;(5)产品性能检测;(6)产品质量评价;(7)产品工艺改进。
例如,涂料是精细化工主要产品之一,通过与江阴本地的涂料生产企业合作,以企业真实产品的生产过程为实训项目,校企共建小型涂料生产车间,引进企业的操作规程和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案,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掌握一般涂料的配方设计、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等技能。选取典型的107胶涂料的制备作为实训项目,通过把实训项目分为:(1)涂料用途分析;(2)涂料配方确定;(3)制备工艺确定;(4)制备过程;(5)性能测定;(6)涂抹性能测定及产品性能评价;(7)工艺改进等几个过程来模拟真实的涂料生产、使用、检测过程,学生学会了107胶涂料的生产过程就可以以此类推明白其他涂料的生产过程。
三、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企业评价标准和学校评价方法制定企业和学校都认可的课程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指标
基于企业的需求,本专业采取的是“双证毕业”的毕业资格审查模式,即学生要同时取得毕业证和化工工艺试验工(中级)或者分析检验工(中级)才能取得毕业资格,从而创建了专业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职业等级资格体系。经过进一步改革和建设,本课程可以兼具精化实训教学和化工工艺试验工、化工总控工(中级、高级)的培训功能。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在设定时已经包含了化工工艺试验工、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的一些核心指标,所以学校和企业的化工人才均可按课程培养目标的评价指标递进式地学习并取得相应资格。一方面,在校的学生可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分阶段层级式地取得这些资格;另一方面,企业的职工也能通过一定课时的专业培训获取相应的资格。
(二)评价方法
采用理论考试(30%)+仿真操作(30%)+现场实操(40%),综合成绩达到60分即为合格,可以获取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理论考试主要侧重考察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化学基本知识、化工单元操作基本知识、仪表与自动化基础知识、分析化学基础知识;仿真操作主要考察产品生产原理、DCS操作、化工单元操作、工艺波动的处理能力、设备故障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安全生产意识等;现场实操主要侧重考察化工工艺设计能力、设备操作能力、化工单元操作的规范性、团队协作能力。化工工艺试验工和化工总控工在考核知识点的分布上有所差别,中级和高级在考核的难度上有所差别。
基于校企融通模式下的本课程的改革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和努力,希望可以校企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推进校企融通的程度,培养更多社会满意、企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化工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东.香港职业教育校企融通模式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81-84.
[2]徐维琳.江苏化工制造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与对策[J].高职教育研究,2007,4(1):12-13.
[3]化工英才网.热点企业招聘.2015-7-11
[4]前程无忧网.化工类人才.
[5]化工工艺试验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李永进.浅谈香港职业教育与内地职业教育之区别[M].职教论坛,2008,(4).
[8]林知秋,张建荣.校企融通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5).
1 甲基苯并三氮唑概述
甲基苯并三氮唑,简称TTA 。英文别名:TTA,CAS,分子式:C7H7N3,分子量:133.15,甲基苯并三氮唑的熔点:80-86°C。甲基苯并三氮唑其中的水分:≤0.2%,灰份:≤0.05%,pH值:5.5-6.5
■
1.1 外观性状
甲基苯并三氮唑是白色颗粒或粉末,可加工成大片状、小片颗粒状、柱状、精细颗料状、粉状;甲基苯并三氮唑白色颗粒或粉末,易吸潮,是4-甲基苯并三氮唑与5-甲基苯并三氮唑的混合物,难溶于水,溶于醇、苯、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可溶于稀碱液。
1.2 用途说明
甲基苯并三氮唑用于金属(如银、铜、铅、镍、锌等)的防锈剂和缓蚀剂;
本品主要用作金属(如银、铜、铅、镍、锌等)的防锈剂和缓蚀剂,广泛用于防锈油(脂)类产品中,多用于铜及铜合金的气相缓蚀剂、油添加剂、循环水处理剂、汽车防冻液。本品也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尤其对封闭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甚佳。
1.3 基本特性
甲基苯并三氮唑,纯品系白色颗粒或粉末,是4-甲基苯骈三氮唑与5-甲基苯骈三氮唑的混合物,熔点80-86℃,难溶于水,溶于醇、苯、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可溶于稀碱液。
1.4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产工艺基本步骤。
①在反应釜中,将3,4二氨基甲苯置于纯水中,加热溶解;
②向步骤①所成的溶液中加入3,4二氨基甲苯的亚硝酸钠,进行反应;
③将步骤②所成溶液冷却;
④在步骤③所成溶液中滴入硫酸,出现大量结晶体生成;
⑤将步骤④所得混合物进行脱液处理;
⑥将步骤⑤所得结晶体加热,脱水;
⑦将步骤⑥所得结晶体进行蒸馏,制成所述的5-甲基苯骈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的生产方法以3,4二氨基甲苯为原料,通过中压合成、酸化、脱水、蒸馏处理,制备5-甲基苯骈三氮唑的工艺简单、制备过程容易控制,收率高、纯度高,生产成本低、易于组织工业化生产。
1.5 甲基苯并三氮唑包装储藏。
包装: 塑料编织袋、复合袋、纸板桶、全纸桶、铁桶,内衬塑料袋
净重: 10kg,20kg,25kg,200kg
储藏: 本品易吸湿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不得和食物与种子混放。
2 化工行业的发展特征及导向
2.1 化工业现状
化学工业简称化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与农业、国防、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化学工业是从19世纪初开始形成,并发展较快的一个工业部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学工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化学工业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基本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相关工业发展的化学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不仅在总量上迅速发展,而且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组织结构、工艺装备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到“十一五”末,我国已形成包括油气开采、炼油、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专用化学品、橡胶制品等约50个重要子行业,可生产6万多个(种)产品,涉及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完整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石油和化工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已进入世界化工大国的行列。
化学工业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原料来源划分,可分为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行业;天然气常与石油共生,也常把天然气化工归属于石油化工。从产品出发,可划分为无机化工、基本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等分支。还有其它多种分类方法,但每种分类方法都难于严格适应。
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囊括了很多生产部门,如橡胶助剂行业,合成材料行业,农药行业,化肥行业等,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中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石化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能有效地推动农业、机械、建筑、轻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使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2.2 行业现状
有机化学原料(有机化工中间体)是化学原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化工行业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是基础原料的下游产品,又是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具有品种繁多、合成路线选择性广、市场需求前景好、合成技术进展迅速等特点,它主要包括炔烃及衍生物、醇类、酮类、酚类、芳香烃衍生酸酐等,其产品主要有乙烯、丙烯、苯乙烯、三苯、甲醇、乙醇等。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精细化工中间体主要生产国和供应国。 从产品生产的过程角度分析,基本有机化工产业作为整个石化工业的龙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础化工产业已成为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行业。随着国家投融资体制的不断改革,国内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产业已经由过去的以国有企业投资为主,转变为国有企业、港台、外商投资并举的局面,投资主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不但可以加快我国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产业的发展速度,还可极大地提高整个行业的产业发展水平。基础化工行业的景气状况主要受到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受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拉动,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1]。
2.3 行业驱动要素
对于化工产品的升级换代,目前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在利益推动下,对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企业加大了发力度,由低端精细化工品的加工向高附加值迈进,转移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由于新兴产业的新需求是推进大飞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这都需要一系列关键化工新材料的支撑。
3 甲基苯并三氮唑化工产品生产工艺概述
3.1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产工艺
对于甲基苯并三氮唑的生产工艺,包括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工艺配方和工艺设备等。随着环境优化的愈发明显,生产工艺中的三废处理也凸显重要。工艺流程简图见图1。甲基苯并三氮唑生产具体操作过程是在配料釜中加入水、亚硝酸钠和甲基邻苯二胺,常温下搅拌待物料溶解后,由真空抽入环合反应釜中,关闭进料阀,通入导热油缓慢进行加热到230(250)℃,水受热产生的蒸汽使釜内压力上升至3.8(4.0)MPa,保温保压反应约5小时,反应结束后,通入冷导热油降温到100℃以下,打开放空阀使得釜内恢复常压;将反应物料放入酸化釜中,通过高位槽加浓硫酸进行酸化,调节pH接近中性,酸化过程控制温度在70℃以下,酸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导出至液碱吸收处理,物料趁热分层,上层水相冷却至室温析出结晶经离心分离后,结晶料与前道分层所得的下层料相一并送脱水釜中减压脱水,控制条件为:80℃、-0.07MPa,经脱水处理后,进入精馏釜,采取导热油加热,在
图1 工艺流程简图
3.2 甲基苯并三氮唑产品生产工艺的质量、成本控制
3.2.1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产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目标体现在QSTE四个方面:(quality)质量合格、(service)满意服务、(time)准时性和(environment)清洁生产。公司努力在质量计划,质量检测,质量改进和质量投诉方面加强管理,将质量控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全体人员,力争取得ISO9001:2000系列认证,树立良好产品形象,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为以后打入国际市场提供质量保证,确保公司生产经营良性循环发展。
3.2.2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产成本控制
对于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做起,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也将受到大大的影响。
(1)定额制定
所谓定额,就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其主要有:材料定额、工时定额。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额,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对于工时定额制定,主要依据是各地区的收入水平、企业工资战略、人力资源状况。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成本越来越大,工时定额就特别重要;在工作实践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控制需要,往往会出现动力定额、费用定额等。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是定额管理,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来控制材料成本和燃料动力成本,通过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来控制工时成本、控制制造费用,这都要依赖定额制度。如果没有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也是定额,这也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2]。
(2)标准化工作
所谓标准化工作,就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它也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并且能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
4 甲基苯并三氮唑市场研究
市场调查报告往往是市场调查人员以书面形式进行的,其中反映的是市场调查内容以及工作过程,并提供调查结论和建议。市场调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在市场调查报告中,整个市场调查研究工作的成果质量受撰写的好坏的影响,这也能给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更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中国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发展趋势:
多年来,为了立足国内市场,兼顾全球市场环境,并且结合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的供需变化规律,对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进行了研究,并且对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内企业群体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尤其在中国,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发展趋势,已经从不同角度切入了行业,这也为甲基苯并三氮唑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与专业级的市场导向。这同时也为以后的企业的发展战略、投资决策、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权威、充分、可靠的决策[3]。
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市场调查报告-用途,是业内企业市场部门、战略部门及中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市场、掌握行情、了解竞争对手、洞悉行业发展趋势的有力参考资料;是行业新进入者了解市场现状、掌握竞争格局、发掘投资机会、明确产品定位的必备调研资料;帮助咨询公司、广告策划公司快速、深入地掌握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供市场规模及增速、市场份 额、进出口、行业财务指标等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帮助私募基金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及其它投资机构摸清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增长趋势,并对行业内的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其产品、技术、人才、管理、效益等(需要定制);适用于其它需要对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进行全面市场调研的机构或个人。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物流管理专业(化工物流方向)课程体系构建实施背景
纵观全国,目前很多中职校为了迎合当地家长和学生的需求,都开设了物流专业,但是其专业建设基本上是沿用其他专业的学科建设模式和经验,导致课程体系存在许多问题。上海市利用2004~2007年这四年的时间,开发了中职学校多个专业的教学标准,其中包括物流专业。
上海化工物流产业园坐落于金山区,作为上海市重点推进建设的四个专业化物流基地之一,建成后将逐步实现与上海化工区的供需对接,形成生产业的集聚区,打造与世界一流化工区相匹配,集产业、市场、信息为一体的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专业化工物流基地。化工物流基地的迅速发展导致化工物流人才需求行业范围扩大的状况。化工物流人才技能的培养需要专门化、系统化的学习,2009年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实施了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工作,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确定了错位发展战略,专业培养方向被定位为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化工物流专门化方向。尽管物流专业错位发展战略得到了上海市教委肯定,但是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实施方案、课程标准等一系列后续工作尚未跟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石化工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开始着手进行化工物流方向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
2 物流管理专业(化工物流方向)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开发工作过程
经过市场调研与人才培养论证后进入课程阶段,课程开发总体经过三个步骤:(1)开发专业技术课;(2)调整公共基础课、拓展课、第二课堂;(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2.1 开发专业技术课
开发专业技术课通过四个步骤三次转换,实现课程体系专业性与职业性的融合(见图1)。
2.1.1 市场调研,进行实际专业岗位工作分析,提炼职业岗位能力并编制分析表,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论证
在确定开发化工物流专门化方向的前期,学校物流专业教师及学校招毕办(招生就业办公室)教师进行了前期的通过走访化工物流企业、利用暑假到化工物流企业认识实习、邀请企业专家加入学校办学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领导及一线班组人员到校与教师做交流讨论,组织已毕业在化工物流企业工作的历届毕业生到学校讲述他们实际工作情况等。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市场调研,学校物流教师将化工专业岗位工作按照化工物流管理流程,将实际工作中的各关联任务所需的技能进行归纳整合,形成具有职业特征、体现任务综合性、富有教学价值的理想工作,即提炼出岗位职责、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对象、工作方法、使用工具、使用方法、劳动组织间的相互联系、知识能力素养要求等方面。
2.1.2 校企合作团队开发典型工作任务,实现第一个转换,即实际工作向典型工作的转换,并行业企业专家论证
典型工作是指按照生产管理流程,将完成实际工作中的各关联任务所需的技能进行归纳整合,形成具有职业特征、体现任务综合性、富有教学价值的理想工作。
典型工作的开发应本着专业管理与应用能力递减原则,可以分三个层次:
(1)开发顶层典型工作群:具有设计规划与控制的综合能力。物流专业顶层工作群包括:如物流市场营销、国际物流货代与报关、物流财务管理、定制物流个性化方案等。
(2)开发中层典型工作群:具有运作、沟通管理的专向技能、专向能力。物流专业中层工作群包括:如编制配送计划并实施运输与线路的确定、仓储与配送作业、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等。
(3)开发底层典型工作群:具有操作、服务、收集等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物流专业中层工作群包括:化工物流设施设备操作、化工商品养护与管理、物流方案执行与客户服务等。
2.1.3 对“典型工作”进行教学加工,开发课程(解决课程如何来的问题),实现第二个转换即典型工作向课程的转换
教学加工应本着专业管理与应用能力递增的原则:首先,根据底层工作群设置底层课程,底层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物流业务流程、物流数据录入;第二,根据中层工作群设置中层课程,中层课程包括:仓储作业实务、配送作业实务、集装箱作业实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外贸单证缮制、化工物流设备使用与维护、集装箱作业实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最后,根据顶层工作群设置顶层课程,顶层课程包括国际货运、物流软件操作、物流作业实训、HSE实训、顶岗实习。
2.1.4 实现课程向学习情境的转换
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内的“小型”学习单元,它要在职业的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的背景下,按照学习领域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教学转换,它是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以及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行动领域职业任务在教学中的反映。以上的课程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将大的教学目标分解为学习领域的主题学习单元即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一个学习领域表现形式即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
2.2 调整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技术课程要求设计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术课接口部分内容,包括体育、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基础。
专业课的构建原则要遵照职业成长规律与认知规律,由浅至深,从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任选课。
2.3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以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专家论证)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能力的基础性、连续性、支撑性和递增性。
2.3.1 制定基于规格教育的课程群即公共基础课:包括体育、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基础等。
2.3.2 制定专业课,包括:
(1)基于支撑与关联的课程:是关联性与支撑性的知识,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课程群。包括化学工艺概论、物流地理、物流业务流程、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物流实用英语、物流法律法规。
(2)制定基于功能的课程:是系统化应用知识,用于培养学生专项技能和能力的课程群。包括仓储作业实务、配送作业实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外贸单证缮制、物流数据录入、化工物流设备使用与维护、集装箱作业实务。
(3)制定基于经验到形成策略的课程:系统化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群,包括国际货运、物流软件操作、物流作业实训、HSE实训等。
2.3.3 制定专业拓展课包拓商务礼仪、顶岗实习等。
3 条件保障
3.1 师资条件
学校搭建了一个校企合作平台,邀请了众多企业包括多家化工物流企业加入学校的办学指导委员会,企业吸引学校学生实习、就业,学校邀请企业专家直接参与学校教学,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参与到实际工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初步形成。一般而言,由校内专任教师讲授理论课,校外兼职教师教授操作实践课、或者企业制定科目。其中,共有专任教师8人,以富有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为主,全部物流教师都具有物流行业的职业资格,学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共聘请到5位化工物流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强。
3.2 实训室条件
实践教学是本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实施“工学结合”特色教学的关键环节,主要通过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目前,物流管理(化工物流方向)专业即将建成的校内实训室9个:集装箱港区实训室、化工国际物流实训室、物流营销实训室、液态料收发实训室、化工运输模拟仿真实训室、化工物流仿真实训室、化工储运设备使用维护实训室、化工物流HSE实训项目、化工仓库操作管理实训室。在上述实训室里,学生可以按照化工物流岗位技能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另外,一些有一定危险性和难以在校内完成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校外实训企业完成,目前,与专业紧密合作的化工物流企业有上海中石化工物流、金石化工物流、中外运、孚宝、华谊天原化工物流等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组织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课程开出率,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使实践教学充分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4 体会与思考
目标所构建的物流管理专业(化工物流方向)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新课程;以技能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并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该课程体系经过教学实践及企业检验尚需时日,因此今后对所构建的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根据企业及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课程科目及内容,真正达到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结构优化、内容先进、能适应岗位需求和将来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史晓原.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研究[J]. 学理论,2010(8):272-274.
[2] 孙巧玲. 论技工学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信息,2011(17):443.
1.2买方的议价能力。随着我国国内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很多行业对溶剂油环保性能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国内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同时,随着对溶剂油品质的高要求,国内的溶剂油产业有了更为严格的标准。但是,仅靠国内厂商的溶剂油生产技术还远远不能满足下游市场客户对于品质方面的需求,需要依靠进口来弥补高品质环保型溶剂油的空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下游市场客户也对环保型溶剂油存在较强的议价能力。对于环保型溶剂油的生产厂商而言,需要对生产的产品根据品质特性找准市场定位。一方面,对于国外进口的异构烷烃等品质优秀的溶剂油产品在价格方面确定好优势;另一方面,对已经在用国产价格比较低的普通溶剂油用户进行推荐介绍,让他们了解环保型溶剂油所具备的环保安全方面的优势,从而提升对于买方的议价能力。
1.3产业内竞争者。目前我国国内高品质环保型溶剂油(尤其是高纯度的异构烷烃溶剂)主要依赖进口,主要的进口品牌包括: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日本出光Idemitsu、法国道达尔Total、荷皇壳牌Shell。由于这些品牌的环保型溶剂油采用了合成工艺,产品中的芳烃及各种杂质含量非常低,能够使溶剂的气味降到极低甚至无味,从而被很多对健康环保有需求的行业所接受。而国内环保型溶剂油始终无法解决气味及产品稳定性等问题,这使国内很多企业宁可使用价格偏高的国外进口环保型溶剂油,甚至不少外资公司为了保证生产品质,指定必须使用这些品牌的环保型溶剂油。这种情况所造成的结果是:国内对高品质环保型溶剂油的进口始终具有依赖性,经常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现象,目前国内市场面临着进口环保型溶剂油的强烈竞争。从上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美国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公司分别在在我国的华东和华南地区设立了储罐进行销售。2007年起通过上海慧朔化工有限公司和广东生兴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销售埃克森美孚化工溶剂原装桶产品,并分别成为华东地区及华南地区总。该品牌的环保型溶剂油品类齐全、品质优秀,并且馏程窄、气味低,相关产品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深受广大企业认可。2007年,日本出光株式会社通过三井物产将出光异构烷烃溶剂引入到国内。日本出光异构烷烃溶剂是采用异丁烯聚合加氢技术生产出来的高品质石油溶剂,非常纯净且无味无毒,芳烃及其他杂质的含量也相当低。自2007年进入国内市场至今,出光异构烷烃以其卓越的品质与有竞争力的市场策略,已受到众多行业厂商广泛认可。并且,出光异构烷烃同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公司同类产品品质相当且价格具有明显优势,所以进入国内市场后逐步受到认可,很快被一些经销商和终端客户接受,成为仅次于埃克森美孚化工溶剂的高品质环保型溶剂油。在此之前还有韩国SK、荷皇壳牌Shell等进口异构烷烃在国内市场销售,但是随着韩国SK产品价格不断攀升,荷皇壳牌由于原产地在欧洲物流运输与供货周期的因素,都逐步失去了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目前国内作为中间体原料的高品质环保型溶剂油就只有埃克森美孚和日本出光两个系列的异构烷烃产品,同时这两大品牌的环保型溶剂油也成为新型环保型溶剂油在国内销售的主要竞争对手。
1.4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由于国内环保型溶剂油产业涉及的品牌较多,产品品质参差不齐,而环保型溶剂油作为优秀的化工中间体应用又非常广泛,不少国内外厂商看到了环保型溶剂油的市场价值,相继通过投资建设工厂、国外引进进口高品质环保型溶剂油到国内进行分销,以及国内采购再贴牌进行销售等方式,力图寻找符合市场定位的客户,在产品质量可以达到要求的前提下,极力控制成本,保证价格优势,从而最大程度上获得市场份额。因此,这些厂商某种意义上就成为了潜在进入者,对环保型溶剂油在国内的销售构成威胁。
1.5替代产品的威胁。环保型溶剂油具有低气味、低毒性、环境污染小、易生物降解、芳烃等有害杂质含量低等特性,适合各种行业应用。但作为石油产品,环保型溶剂油无法彻底剔除产品中的有害成分,尤其对于部分馏程较低的溶剂产品,有着易燃易爆的风险。同时,由于近几年国内环保机构和卫生部已经开始重视,部分地区由于环保政策要求已经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诸如气雾剂、金属加工、涂料等产业都不断推出更为环保的水性产品。这就驱使这些地区使用相对毒性更低,同时也具备良好适用性的原材料来替代环保型溶剂油。虽然在近期不会严重影响环保型溶剂油的市场份额,但从长远来说,替代品所产生的危险将会持续存在。
一、我国化工企业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1、我国化工企业外贸竞争力的弱势
主要表现在进出口贸易逆差局面未能改变。我国一直是化工产品净进口国。化工进出口贸易逆差占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虽然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0%多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但近年来又有上升的趋势。随着进出口总额的增长,贸易逆差绝对值逐年增加;我国化工产品在质量和品种上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化工产品的进口将会继续增加,化工贸易逆差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同时,我国化工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同时,我国出口市场秩序混乱:多头对外,力量分散;低价销售,自相残杀;鱼目混珠,无序竞争。这不仅使我国化工对外贸易损失巨大,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形象。
3、化工企业缺乏国际市场观念
我国化工企业市场观念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缺乏大市场营销的思路,搞营销组合适摆脱不了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缺乏以市场占有率为中心的营销组合规划。入世后,我国的化工企业应积极适应国际市场规则,转变观念,提升外贸竞争力。
4、化工企业国际营销渠道不畅
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化工企业产品的销售份额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真正通过我国自己的营销渠道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却很少,大量的产品不得不通过外国企业的营销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化工企业实际上只赚取了很少的利润,大量的潜在收益在营销过程中“肥水流入外人田”.我国化工企业要积极开辟自己的营销渠道,使产品能更好的渗透到世界各国的市场上,提高利润率,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二、我国化工企业对外贸易的对策
尽管我国化工企业存在经济规模,劳动力密集,原料易得便宜加之一定的政策保护等优势,但以上分析的弱势还是相当明显的。所以要增强企业外贸竞争力,从特点入手,还必须考虑相应的对策,具体评述如下:
1、调优化工出口产品结构壮大企业实力
化工企业要积极调整化工出口产品结构,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改善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努力实现出口由数量型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为主的方向转变。壮大竞争主体,提高竞争能力。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实力强大的企业才具有市场竞争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化工企业还非常脆弱。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壮大的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主要是要提高企业的实力,生产向优势企业靠拢,产品向名牌企业集中;要利用好外贸窗口,一些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仔细分析自己的实力,若无独立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就应采纳制,与外贸企业合作,联手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实体。
2、深化化工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早在80年代,就打破了在长期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外贸高度垄断的局面,一批大型国有企业获得了自营外贸经营权,成为对外贸易的主体。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外贸进出口权必将进一步放开,将有更多的企业有权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这会有利于我国化工产品的出口,但必须尽快解决和避免出现的种种问题。对外贸易企业要承认这样的现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了解市场、拥有客户以及进出口特权的优势将逐渐丧失。生产企业也要看到独自闯荡市场的风险。我国的外贸体制应当在继续放开的前提下,由市场引导逐步走向理性化的相对垄断。
3、更新外贸观念
1.1科技进步带动世界贸易持续增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国际贸易也不例外正受到知识经济的巨大冲击。现行的许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经验和规则将被打破,新的理论和规则正在形成。交易关系的多变化、交易商品的无形化、交易载体的电子化正在形成。这将大大地促进世界贸易的持续增长。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近100倍。1997年世界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1万亿美元,占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强。据世界银行预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增长,未来10年,世界商品贸易年均增长速度可达6%。2010年世界商品贸易额预计将超过20万亿美元。
1.2经济全球化
人类在经历了痛苦的交往之后,终于意识到全球合作的重要性。在进21世纪之际,世界科技正突飞猛进地发展,为人类实现全球合作提供了基础条件。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已经形成。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在日益力。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之外来寻求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一体化的实现,将促使资本、技术、信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消费在世界范围内自由选择。这样,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与消费可以达到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是人类的最佳选择。经济全球化将有力地推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融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一进程中,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将发挥技术、贸易和投资的综合优势,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1.3贸易自由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呼声和世界经济运行的主旋律。贸易自由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降低贸易保护水平和分散程度;二是改变并统一贸易保护形式,即从多种数量控制体制转变为单一关税控制体制。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因为与非关税保护措施相比,关税措施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非歧视性,便于国际社会和贸易经营者辨析保护的程度。在肯定进口关税保护原则的前提下,世贸组织还主张逐步递减关税,简化贸易程序,加强各成员国的市场准入,以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这一目标计划已经具有具体的时间表并得到部分实施。因此,21世纪将会出现一个没有各种非关税壁垒,高度透明的低关税的国际贸易环境,从而大大降低国际贸易成本,提高公平竞争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贸易自由化。贸易的自由化可以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将有利于世界分工和合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1.4贸易手段电子化
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形成,正在促进国际贸易手段的变革。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电子商务。它突破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贸易双方的限制,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企业、海关、运输、金融、商检和税务等部门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从例览、洽谈、签约、交货到支付等全部或部分业务的自动化处理。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贸易环境。卖方在网上标示自己商品的信息,买方在例览器上漫游标明购买意向;买卖双方在网上直接进行谈判签约并可以用信用卡、电子货币进行支付。电子商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它大大简化了商品流通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可以方便地实现跨地区跨国界交易;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交易成本。电子商务正以其独特憋力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发展。
1996年全球电子贸易营业额为20亿~30亿美元,1997年增至150亿美元。目前,网上交易额正以每100天一倍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2年将达到3000亿美元的规模。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将在全球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以其技术和成本优势逐步取代常规商务作法。
1.5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中心
美国、欧盟和日本是当今世界贸易的三大中心,其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亚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正在逐步上升。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10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之和已经超过美国、欧盟(不计欧盟内部贸易)和日本。该地区被称为全球商务活动的第四个中心。据预测,这10个国家的贸易增长速度将远远高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到2005年和2010年,亚洲这10国的进口额将分别达到1.94万亿美元和3.1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贸易中心。
1.6世界化工贸易格局
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化工贸易是仅次于汽车贸易的第二大贸易领域。1998年,世界化工进出口总额达到9990亿美元。欧盟、美国和日本是世界化工贸易三大霸主。近年来,美国和欧盟化工出口增速放慢,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而进口增速则在加快。这主要是一些传统的化工公司将注意力转向诸如生命科学一类的新领域。
欧盟建立后成了新的世界经济巨人。1998年欧盟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5354.35亿美元(包括欧盟国家之间的贸易):进口2401.96亿美元,占世界化工进口总额的48.57%;出口2952.39亿美元,占世界化工出口总额的59.7%。其中,德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产品出口国,1998年出口额达到694亿美元,超过美国的出口额。
就单一国家而言,美国一直是世界化工贸易的第一大国。1998年美国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238.91亿美元。其中,进口546.21亿美元,占世界化工进口总额的11.05%;出口692.7亿美元,占世界化工出口总额的14.01%。
1998年日本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480.71亿美元。其中,进口208.60亿美元,占世界化工进口总额的4.22%;出口272.11亿美元,占世界化工出口总额的5.5%。
我国化工进出口贸易虽然增长较快,但由于基数小,在世界化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变化不大。我国的化工出口在世界化工贸易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2.5%~3.0%,化工进口比重为4.2%左右。
2.我国化工对外贸易概况
2.1化工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工对外贸易得到长足的发展。1999年全国石油和化工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00.55亿元,其中出口164.95亿元,进口335.60亿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比重分别为13.88%,8.46%和20.24%。同年,化工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394.46亿美元(出口144.24亿元,进口250.22亿元),相当于1980年化工进出口贸易额37.62亿美元的10.5倍。过去20年我国化工进出口贸易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17%。
在1995到1999年的五年中,尽管受到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我国化工进出口贸易额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33%,快于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6.45%的速度。
1999年化工产品出口额达到144.2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7.40%。五年问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58%,低于全国出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6.98%的速度。
1999年化工产品进口额达到250.22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15.09%。五年问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40%,远远快于全国进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5.85%的速度。
2.2化工出口产品结构变化明显
根据进出口数据分析,我国化工产品进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80年代的资源型的出口产品结构过渡到了资想型产品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并重,技术密集型产品为补充的综合出口产品结构。在出口产品构成中,资源型产品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主要包括油品、无机化学品、有机化学品以及化学矿。劳动密集型产品胶鞋的出口从无到有,其出口额居各类化工出口产品的前列。橡胶及其制品的出口逐年增加,是增幅较明显的一个行业。以化学农药和生物化学品为代表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的出口增长迅速。有机化工原料、染料和颜料的出口额也有明显的增长。这类产品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出口单价有所上升。但是,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比例大小,我国化工产品出口增长方式仍然主要是依赖扩大数量的外延型增长方式。
在进口产品结构中,高分子聚合物、化肥和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一直是我国进口的三大类产品。近年来,除化肥进口有所下降以外,高分子聚合物和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进口增长加快。
2.3化工进出口贸易主体已具雏形
目前,我国有2000多家化工企业的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有300多家化工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出口到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一批企业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有的已超过3000万美元。上海轮胎橡胶公司、吉化公司、青岛双星等一批骨干企业成为出口创汇大户。一批化工产品如硫化黑染料、钡盐、糖精钠、柠檬酸、苯甲酸钠等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一半以上。还有一批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做出了规模效益,在国际市场上创出了知名品牌。青岛双星集团的双星鞋、广东中成的保险粉、苏州精细化工的糖精钠、安徽蚌埠的柠檬酸、新安集团的草甘磷等,是我国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新创名牌的杰出代表。化工自营进出口企业与专业外贸企业和三资企业一起,构成了我国化工对外贸易的三大主体。
3.我国化工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拨
3.1进出口贸易逆差局面未能改变
我国一直是化工产品净进口国。化工进出口贸易逆差占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虽然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0%多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但近年来又有上升的趋势。随着进出口总额的增长,贸易逆差绝对值逐年增加。1999年我国化工贸易逆差达到:105.98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了62.64%。这主要是由于高分子聚合物、有机化工原料、化肥、化工机械等行业的贸易逆差仍然较大,高分子聚合物和有机化工原料等行业的贸易逆差增长较快。同时,造成我国化工贸易逆差,还有其内在原因:一是国内生产能力不足或是生产成本缺乏竞争性;二是我国化工产品在质量和品种上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化工产品的进口将会继续增加,化工贸易逆差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3.2出口产品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我国出口化工产品主要是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和高能耗型产品。其本身的价值比较低,加之生产分散,供应混乱,管理不善,质量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卖价一直很低,并且呈逐年下降之势。1999年我国出口了614万、无机化工产品,平均每吨价格只有370美元。同年,我国出口胶鞋24.8亿双,平均每双价格只有1.78美元。转目前,我国化工产品的精细化率还不高,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达到65%。因此,我国精细化工产品出口虽然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还不明显。1999年农药出口14.73万吨,创汇4.40亿美元,平均单价不到3000美元/t;而同年进口农药4.77万t,用汇2.42亿美元,平均单价为5000美元,是出口单价的1.67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缺乏独创性,或者只是传统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同时,以发达国家为基础的跨国公司,以其技术、贸易和投资的综合优势,占领着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使我国化工对外贸易面临极大的挑战。
3.3出口市场秩序混乱
化学工业是一个多品种的行业,许多产品产量小,生产企业多。绝大多数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过剩,使国内市场长期严重供过于求,给我国化工产品出口市场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时,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有力地推动了化工对外贸易的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建立,许多配套改革尚未完善,又由于企业缺乏外贸人才和经验,因而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多头对外,力量分散;低价销售,自相残杀;鱼目混珠,无序竞争。这不仅使我国化工对外贸易损失巨大,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形象。
4.我国化工对外贸易应采取的对策
进入21世纪,我国即将跨进世贸组织的大门,这为我国化工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调整产品结构,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壮大竞争主体,更新经营理念,推动我国化工对外贸易的发展。
4.1积极调整化工出口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只要市场有竞争,就存在产品结构调整的问题。即使是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也在加速调整产品结构。我国化工出口产品结构正在摆脱资源型结构的阴影。近年来,资源型产品出口的比例虽然较大,但增长平缓,有的还出现负增长。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继续发展,企业将越来越注重产品的深加工。因此,这类产品占出口额的比例将会逐步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工资有了较大的增长,从而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性与以前相比有所削弱,市场的动荡性也在加剧。但是,我国毕竟是世界人口大国,劳动力的极大过剩仍将使我国在世界市场上保持长期的劳动力优势。同时,以橡胶制品和胶鞋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中国制造的品牌正在发挥积极的效应。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近20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化工行业人才辈出,科研开发力量得到加强,技术开发速度大大加快。同时,随着化工企业改革逐步深入,化工产品结构正在发生改变,技术密集型的化工产品具有快速增长的机会,其出口份额将逐步增大。面对新的机遇,我们的企业要积极调整化工出口产品结构,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改善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努力实现出口由数量型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为主的方向转变。
4.2深化化工外贸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早在80年代,就打破了在长期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外贸高度垄断的局面,一批大型国有企业获得了自营外贸经营权,成为对外贸易的主体。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1998年10月,我国颁布实行了《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进出口权的暂行规定》;1999年初,国家对大型国企的进出口权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从而形成了大型国有外贸企业、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体的对外贸易格局。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外贸进出口权必将进一步放开,将有更多的企业有权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这会有利于我国化工产品的出口,但必须尽快解决和避免出现的种种问题。对外贸易企业要承认这样的现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了解市场、拥有客户以及进出口特权的优势将逐渐丧失。生产企业也要看到独自闯荡市场的风险。我国的外贸体制应当在继续放开的前提下,由市场引导逐步走向理性化的相对垄断。
4.3壮大竞争主体,提高竞争能力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实力强大的企业才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发达国家正是依靠一批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抢占国际市场的。据统计,目前世界跨国公司总数约为5万多家,占世界企业总数的:1%,但其贸易额却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3,控制着国际生产和全球贸易。由此可见,当今世界贸易的主体是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如杜邦公司一家在我国销售的钛白粉就有5万t之巨,占我国进口量的一半;而我国4万t。钛白粉的出口却有上百家企业在经营。
近年来,我国化工企业实力得到加强,部分产品在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不仅在国内占居领先地位,而且成为出口创汇大户。他们的自营进出口业绩已非一般外贸公司可比。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化工企业还非常脆弱。就销售额而言,只是稍强于世界第一大化工公司。然而,我们却有成千个生产企业,难于在国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相抗衡。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壮大我们的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要提高竞争力。一是要提高企业的实力,生产向优势企业靠拢,产品向名牌企业集中。企业的集团化,生产的集中化,是提高我国化工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二是要利用好外贸窗口。我国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的历史上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外贸权的放宽并不等于外贸企业的过时。外贸企业在市场形象、外贸人才、市场信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一些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仔细分析自己的实力,若无独立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就应采纳制,与外贸企业合作,联手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实体。
4.4更新外贸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意识到做市场与做买卖的极大不同。做买卖只顾买入的成本和卖出的利润,投机性强,有利润就做,没有利润就可以放弃,不会有明显的经济损失和风险,缺乏长远打算。但生产企业则不同。不管市场风云如何变化,企业的生产不可一日放弃。因此,必须从长计议,建立新的市场观念。
首先,要重视市场调研。我们的企业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重生产、轻市场的思维习惯。一谈及企业的发展,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投入巨资建设生产装置,很少去考虑投资前要进行市场调研。市场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只有很好地勘探和有效地利用,才能长期受益。市场同时也是一部机器,你只有慷慨地投入,它才能有效地运转。因此,我们的企业应当注重对国际市场的研究,要了解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过去,清楚它的现在,掌握它的未来。
其次,要讲究市场策略。我们的不少企业毫无营销策略可言,常常由于经营业绩不佳而、“人穷志短”,不分市场对象是谁,有奶便是娘。因此自己与自己竞争的自杀现象时有发生。市场犹如战场,只有深谋远虑,才能百战百胜。要在市场上取胜,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策略。一个好的营销策略,要处理好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与用户建立利益的共同体;要处理好短期贸易和长期业务之间的关系,做到有取有舍;要建设长期稳定的市场网络,决不可朝三暮四。
第三,要按市场需求定价。由于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我们的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往往以低价为手段,中国货便宜已是世人公认的。这不仅使我们的企业没有从国际市场上拿回我们应该得到的财富,反而有时会落得一个倾销的罪名。这种现象在技术含量高的精细化工行业极为常见。不管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还是精细化工产品,高附加值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因此,精细化工产品的定价要体现产品的技术含量。如果忽视技术的价值,我们就无法完成技术开发的再生产,终将失去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当我们谈到跨国公司在R&D方面的巨大投入时无不感到羡慕。但细细想来,其开发研究的巨大投入实际上就来自产品的销售利润。这种高投入、高回报的良性循环,应当成为我们化工企业的营销理念。因此,价格的确定不能仅仅以自己的生产成本为依据,要考虑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水平,甚至要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和变化着的国际形势来不断地调整我们的产品价格。
第四,保持供求平衡。进入新的世纪,那种让生产者高枕无忧,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卖方市场时代一去不复返。以生产过剩、市场疲软为特征的买方市场似乎与新时代的步伐很不协调。究其原因,就是在世界化工巨头们纷纷兼并联合的热潮中,我们却在进行着一场化工生产的人民战争,化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高速发展,无效劳动随处可见,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其实,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也也不难。物以稀为贵。限制生产、控制总量是治理市场疲软的一剂灵丹妙药。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纺织行业砸锭的气魄,要有煤炭行业关闭小煤窑的决心,来整顿我们的化工企业,保持市场的基本平衡,以市场饥饿理论来恢复市场的元气。
4.5培养外贸人才、建立营销队伍
市场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综观跨国公司国际营销的做法,一是营销队伍规模大。一般都有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分布于全球市场的每个角落,有的公司全球销售人员甚至超过生产人员。二是销售人员素质高。一般都是具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高级人才从事销售工作。显而易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建立国际市场营销队伍,是我们的化工企业在新世纪面临的艰巨任务。首先要象重视化工生产一样,重视市场营销队伍的建设。要舍得投入足够的人力,从事国际市场营销,从坐守家门到走出国门打市场。其次,要着手培养和选拔适合市场竞争要求的复合型外贸人才。一名合格的外贸人才,除具有基本素质以外,还须有三个突出的素质:一是广博的专业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精细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外贸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熟悉产品的性能,了解产品的用途,能解答用户的问题,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二是扎实的外语基础。对外交流障碍是许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外贸人员的外语能力在满足基本交流的基础上,还要有了解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能力,真正融人当地市场。三是较强的外贸能力,在新的世界贸易环境下,外贸人员不仅要有基本的外贸技能,还要及时掌握新的贸易规则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