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2: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肺结核的防治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本文通过研究乡镇医院在肺结核控制方面的相关做法,采用个体访谈法及群体访谈法收集研究资料,其中包括:防治人员专业知识及家属对疾病了解防治情况问卷表、肺结核患者治疗情况、医院管理患者的现状以及乡镇疫情控制情况。
一、乡镇医院在控制肺结核工作方面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信息采集情况
本研究主要针对本辖区的各个乡镇医院的肺结核防治人员和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收治肺结核患者包括其家属,资料主要来源于本辖区结核病乡镇医院的结核病流行病学资料、手工季度和年度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部分研究资料来自于当地统计局。活动性肺结核、初治涂阳肺结核、复治涂阳肺结核、涂阴肺结核、登记率、治愈率、因症就诊、转诊、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各指标和定义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进行分析评价。2009年前活动性结核病统计分类中包括了结核性胸膜炎等其他患者,而2010年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不包含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二)乡镇医院在控制肺结核工作过程中优势和不足
一般情况下控制肺结核病的机构包括综合医院和疾病控制中心以及镇医院等,综合医院相较于乡镇医院的基础设施较齐全且医务人员综合素质高[1]。综合医院主要负责的是收治传染患者,乡镇医院由于医疗诊断水平较低且专业性的控制知识不够,普遍存在延误患者病情和误诊的情况。但是由于乡镇医院就诊人员相对较少,医院护理人员就可以更直接的针对患者的需求给予满足。
乡镇医院护理人员根据化疗方案规律用药,督促患者按时服药。病人许多症状在2个月左右消失,抗结核药物虽然可以将大部分敏感菌杀死,但若不坚持用药则达不到消灭非敏感菌和细胞内的结核菌的疗效。所以乡镇医院在用药监督上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乡镇医院在控制肺结核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对病症的监控力度以及时发现病例
由于结核病病菌是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所以在预防措施上要加大力度。其中痰中排菌又是造成社会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播源,在控制过程中成为首要对象。在排查肺结核病菌携带过程中就要加强力度,由于乡镇医院的规模较小接待病人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可以根据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大于两周、咯血或血痰等主要症状进行重点检查。同时可以对重点人群或高发人群进行定期排查,如结核病高发区的居民或外来人口;托幼机构职工及中小学教职人员;企事业招工对象及卫生服务业职工等,对于本医院的医疗机构职工可以定期进行预防宣传和检查。
(二)加强治疗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和防控效率以提高患者救治率
综合利用医院的医疗设备,最大限度的利用医护人员对结核病的专业知识进行治疗。由于乡镇医院的医疗水平相对较低,对结核病的诊断力不足等原因易导致误诊或诊断不及时的问题出现[2]。政府应该加强对乡镇医院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乡镇医院的基础医疗设施的配备,同时医院自身也要不断加强专业诊断和治疗水平。医护人员应该加强监督作用,建立专门的肺结核控制防护组并不断充实防护队伍,为患者提供专业规则以及系统的治疗。对于门诊患者或院外治疗的患者要加强肺结核病的相关知识的传输,通过交谈让患者自愿配合治疗和用药,同时养成生活好习惯不随地吐痰等。对于情况特殊者应该及时做好登记,与综合医院或防治所积极配合开展控制工作,从而统一合理的安排病人诊治。
(三)定期针对医护人员展开培训工作以提高整体水平
由于肺结核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和传染速度快的特点,所以在控制方面具有比较大的挑战难度,不断完善控制网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仅仅依靠综合医院和防治所的作用是不够的,需不断加强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培训工作,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使其有效的配合结核病防治所和综合医院的治疗工作和控制工作的展开[3]。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强化管理以避免患者中断治疗以及间断治疗的问题出现,降低结核菌的耐药性和治疗难度。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能够直接影响肺结核疾病的整体防控工作,在加强乡镇医院与综合医院及肺结核防治所的联系时可以采取网络资源登记患者信息,同时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还可以定期进入综合医院专科进行观摩或进修。
(四)加强疾病宣传工作的展开提高社会力量的配合度
肺结核疾病之所以一直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不了解,所以在乡镇医院初诊时就应该加强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普及力度。在接收到刚确诊或疑似病例患者时,医护人员就要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疾病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如可能产生疾病的原因、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家属在预防感染时的注意事项等。病人在充分了解自己的状况下才能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的诊治工作,而家属也能做好一定的防护工作以防感染病菌,这样才能进一步的降低肺结核的传染范围和感染系数。
(五)政府工作的配合力度决定控制工作的范围与效力
卫生行政部分必须充分配合乡镇医院的工作,在实施病人转诊和归口管理时配合落实工作,确保各级各类医院不得拒绝或截留病人。同时对于重症或急症肺结核病人应该尽快安排综合医院进行急救治疗和隔离,待病人病情稳定之后再协助转入所属地的乡镇医院进行诊治和管理。政府部分应该定期安排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进入辖区内的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预防宣传和卡介苗接种工作,加强结核病的儿童感染预防工作。
三、结语
乡镇医院作为医疗机构的基础单位,在防控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过程中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才能使整体防控水平不断上升。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65-01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统计与相关的调查研究,全世界每年大约有800万新发活动性结核病例,并造成将近300万人口的死亡,75%的病例正处在创造经济价值的旺盛时[1].结核病对于患者的家庭所造成的损失巨大的,不但对患者的经济收入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活动。肺结核病人的治疗都有一个显著特点,那便是治疗的周期很长,对于患者的个人家庭生活以及工作都造成了恶劣影响,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某种程度的间接影响。肺结核病如果不能够得到正常的治疗,后果将会是极其严重的。因为这种病极易出现耐药性,并且这部分病人将会是很活跃的传染源,能够向周围的人群传播。另外,肺结核病人在治疗期间不能够从事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对于个人与社会形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单因素所致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2]。
1 基本的对象与方法
选取肺结核病的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和防治措施较为不利的农村地区作为调查现场,对其肺结核病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且要针对肺结核病的发病情况等各种因素制定可行的防治策略。
2 调查结果和农村地区肺结核病的现状
农村地区仍然是肺结核病发生与传播的主要地区,预防肺结核与治疗肺结核在农村仍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地区的肺结核防治存在重大问题和很多疏漏,这种现状是由很多的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农村地区很多肺结核病患者缺乏对于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和基本常识的了解。调查研究显示,农村地区的肺结核病患者对于肺结核的主要症状缺乏基本的了解。虽然有部分人知道肺结核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传播的具体途径,他们更不知道怎样预防和避免传播以使自己免于感染。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肺结核的发病率和传播率还是很惊人的,这与相关部门的工作不力以及农村人员分布的特点都有很大关系。在农村地区很多人认为肺结核是由于遗传因素或者抽烟等引起的。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农村地区缺少具有便利性与服务性的肺结核检查、治疗与预防机构。
3 农村地区肺结核病的防治对策
3.1 广大的医护人员要加强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塑造
医护人员是预防和控制肺结核的主力军和关键因素,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从各个方面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医护人员要在尽可能大的限度之内参加相关的培训。医务人员负责结核病可疑症状的接诊,同时是疫情报告和转诊的责任人,也是发现患者和实行督导化管理的实施者[3]。医护人员只有在掌握最准确的知识的前提下才可以开展肺结核的检查与救治工作,才能做到对于肺结核的正确诊断以及做好自身的隔离保护工作。同时,向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活动也离不开较强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3.2 广大的群众也要注重自我保护与预防
由于农村地区的条件所限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农村群众基本的医学常识很缺乏。医护人员应该抓住时机对就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进行积极宣传。还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生活习惯进行调整。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督导医生在患者直接面试下服药时的交流。乡镇医务人员督导就诊时的交流,上级督导访视时的交流。
3.3 加强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
要把肺结核预防与治疗的宣传材料向广大的农民工以及其他的流动人员手中发放,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科学预防肺结核的发生与传播,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4 结语
肺结核主要是由开放性的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播的带结核杆菌的气溶胶进行传播的慢性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报道,我国是世界上的肺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之一,肺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还任重道远,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肺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还是很严峻的。在我国现有的肺结核病人当中,大约有80%的患者集中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明显的呈现出农村发病率高与传染率高的特点。
作为一种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的致死率还是很高的。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肺结核的疫情比较严重,如何有效的防止与控制农村地区的肺结核疫情是一项值得我们探讨的重大课题。我们应该把广大的农村地区作为开展肺结核的预防与控制的重要阵地,积极地开展健康教育,制定有效地措施和科学的机制。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可怕。规范性的健康教育在肺结核的防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治愈率,也减少了复发和传染[5]。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宣传与教育,积极地开展科学的防治工作与健康的促进工作,使公众能够加深了解。了解结核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及国家的相关政策,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多管齐下做好农村地区的肺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 颜丙光,杨百顺. 曲阜市肺结核病人社会经济学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
[2] 刘颖,熊晶等. 重庆市农村肺结核患者结核病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0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26-01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呈逐年增多趋势,其中最常见的种类是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是指真菌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即真菌对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侵犯,引起气道粘膜炎症和肺部炎症肉芽肿,严重者引起坏死性肺炎,甚至血行播散到其他部位。一般而言,健康人体对真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当患者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是可造成真菌的条件致病。而肺结核患者正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所致。目前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病例也呈上升趋势。现将我院收治的36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1 临床资料
36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30-78岁,其中60岁以上28例。
1.1结核病分型:结核病类型如下:III型30例(83.33%),其中干酪样肺炎11例,纤维空洞19例,IV型3例(8.33%)。III型合并IV3例。合并支气管结核10例(27.78%)。结核菌涂片阳性26例,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10例。
1.2临床表现:咳嗽36例(100%)发热29例(80.56%),其中39℃以上高热15例,咯白色拉丝样痰30例(83.33%),咯血丝痰23例(63.89%),胸痛6例(16.67%),肺部听诊哮鸣音10例(27.78%),湿罗音12例(33.33%)。血白细胞数
2结果 36例患者痰标本采集前均采取2%碳酸氢钠漱口。痰涂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直接镜检发现真菌菌丝,且培养连续≥2次分离到同种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28例(77.78%),光滑念珠菌8例(22.22%)。治疗均接受抗结核治疗,并予制霉菌素及氟康唑抗真菌治疗。治疗后真菌阴转23例(63.89%),症状好转12例(33.33%),死亡1例(2.78%),总有效率(97.22%)。
3 讨论 真菌为条件致病菌,真菌感染多为继发感染,常有引起感染的基础疾病。真菌不但可以侵犯皮肤、黏膜,而且可侵犯内脏,其中呼吸系统真菌病又占所有内脏真菌病的首位[1]。有些慢性病生存时间延长,使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病死率高[2]。如肺结核、恶性肿瘤、糖尿病、营养不良等慢性疾病,或长期使用大量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情况。
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是无症状和没有传染性的,在免疫反应紊乱时,可出现潜伏感染的再活化,接着就产生了活动性结核病。在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低下的情况下,特别是老年患者,合并肺部空洞,院外长期使用抗生素,均有利于条件致病性真菌的生长。
真菌性肺炎演变迅速,病死率高,需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而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易与肺结核基础病变表现混淆,不易鉴别。因此在临床上,特别是老年肺结核患者,肺部空洞形成,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应特别重视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及时发现病原菌,及时给予相关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49-01 结核是常见并可致命的一种传染病,由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导致,发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组织,其中肺结核发病率较高且传染性最强。虽然各地区广泛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但受地理环境、文化、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流动人口增加,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由于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等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成为肺结核的高危人群。因此,积极落实肺结核防治措施,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是提高肺结核防治能力的有效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2013年治疗和管理的肺结核涂阳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流动性进行划分,本地户籍的常住人口列为对照组,共计94例,其中男51例,女43例,年龄19~67岁,平均35.8岁。文化程度本科以上4例,高中21例,初中34例,小学及以下35例。在辖区内暂住的非本地户籍人口列为实验组,共计66例,其中男35例,女31例,年龄20~64岁,平均40.2岁,文化程度包括大专及以上2例,高中12例,初中18例,小学及以下34例。
1.2 防治方法和健康教育: 所有患者确诊后接受免费的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强化期2~3 个月内用抗结核药杀灭敏感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巩固期4~6 个月,坚持服药,减少和避免复发。在治疗的基础上,对所有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主要内容有:肺结核诱发因素、传染因素,药物知识、消毒隔离措施和饮食指导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住院时的健康教育对患者恢复起到重要作用,可进行计划性教育和随机性教育,口头讲解与书面教育相结合。
药物治疗是治愈肺结核的关键,服用剂量不足或间断治疗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通过讲解药物作用、服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对策,如利福平应在饭前1小时服用最佳,不能用牛奶、糖水等送服,因为利福平与蛋白质结合会影响疗效,且长期服用会伴随肝损害,因定期复查肝功能,适当服用保肝药物。
药物的副作用会导致患者食欲不振、营养失调继而抵抗力下降影响治疗效果,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摄取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的低脂饮食,忌食辛辣、刺激,吸烟会降低呼吸道抵抗力,喝酒则加重肝损伤,都应戒除。居住环境要经常通风换气,被褥经常晾晒,降低空气中微生物密度。
强调肺结核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染,咳嗽、喷嚏会将有结核杆菌的分泌物传播到空气中,尤其在通风不良环境中,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的易感人群吸入肺内而造成感染,因此,教育患者平时应佩戴口罩,不随地吐痰,在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用纸包裹分泌物放入指定袋中焚烧,将痰液吐如有消毒剂的专用痰杯中焚烧处理,使用专用餐具,使用后煮沸消毒,尽量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1.3 治疗与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统计患者治疗成功率与完成疗程人数,统计治疗成功率。治愈率指治疗成功患者占全部患者的比例,失访率指治疗期间失去联系的患者占总患者的比例。在患者接受治疗前、进行健康指导后分别对基本概念、药物知识、饮食和消毒措施四个方面进行知识问卷调查,满分10分,根据得分情况,评估健康指导效果。
1.4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13.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 0. 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地人口组治愈率较高,失访率较低,指导后,所有患者对肺结核疾病知识知晓度明显增加,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治愈率、失访率比较 [n(%)]
组别 数量 治愈 失访 本地人口组 94 69(73.4%) 4(4.2%) 流动人口组 66 35( 53% ) 14(21.2%) 两组比较:P
表2 两组患者健康指导前后,肺结核知识问卷得分情况(分)
组别 基本概念 药物知识 饮食方面 消毒措施 健康指导前 7.2±2.8 4.7±3.6 6.3±2.1 5.8±3.2 健康指导后 9.2±0.3 8.3± 1.3 8.7±1.9 9.4±0.4 与指导前相比,各项得分有显著差异 P
3 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治愈率不及本地人口,失访率也较高,主要是由于病情发现、接受正规化疗不及时,导致耽误治疗,加重病情。由于流动人口一般居住条件差,收入低,多数无医疗保险,部分因担心歧视而失去工作机会而隐瞒病情,会由于更换工作和住所等因素而失访,无法完成规范化的抗结核治疗,易成为潜在的传染源,因此,对肺结核的防治措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适当加大财力投入,对可疑患者进行免费诊断检测,确诊后给予免费抗结核治疗,对本地户籍人口通过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加强管理,对完成规定疗程的患者给予交通和营养补助,提高其就诊的主动性和治疗的依从性。
其次,结核患者应接受规范化的管理,在交通不便或缺少医务人员的地区,可有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家庭成员进行化疗督导或进行全程管理模式进行治疗。通过定期取药、家庭探访、复核患者用药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尿液抽检等方式进行综合性管理,保证患者规律性的用药。针对流动人口患者,医生要在随访中尽可能了解其动态,及时更新联系方式,可与家庭成员建立督导关系,保持沟通,针对部分患者不愿选择定点服药和乡医送药模式,可选择家庭督导联合团队医生模式,它具有易接受、避免歧视等特点。
再次,应加强对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主动就诊率,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
通过对结核患者问卷调查发现,健康指导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通过定期教育,对肺结核的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有了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公众对结核病防治认知水平较低,应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抗结核知识宣传,增强防治意识,提高防治能力,对我国结核病控制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雅君. 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研究[J]. 中外医疗, 2013, 31(33):162-163.
肺结核(TB)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而当代全球结核流行的一个普遍现象和特征是老年肺结核(PTB)在年龄构成比中逐渐增多,全国在1979年、1999年、2000年三次调查中呈逐渐向高龄组推移的趋势。因此,对老年肺结核的临床分析将有助于开展和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2008年1月—2010年8月在麻城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老年肺结核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4例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住院病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22例,年龄60—80岁,平均70岁;其中老年PTB发展缓慢而隐匿者71例。
1.2 诊断依据 老年肺结核诊断也是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痰结核菌检查及其他各种辅助诊断技术等进行综合诊断,其诊断要点为:①与排菌者密切的结核接触史;②咳嗽2周及3周以上,或伴咳痰、胸闷、胸痛、发热、体重减轻等;③既往有淋巴结核、胸膜炎等肺外结核病史者;④既往或近期有结节性红斑、疱疹性角膜炎、结膜炎、结核风湿性关节炎等结核超敏感综合征表现者并可除外其他可能病因者;⑤患有结核病相关性疾病者。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19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为37.5—38.5℃,午后发热为主;87例患者有咳嗽、咳痰;16例患者出现咯血;30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12例患者出现胸痛。
2.2 合并症或伴有其他疾病 患者合并肺部感染41例,其中真菌感染8例,合并COPD有21例,并发肺癌6例,并发糖尿病16例,结核性胸膜炎11例,肝炎、肝硬化4例,高血压7例,梅毒1例。
2.3 实验室检查
2.3.1 细菌学检查 痰结核菌涂片有72例患者进行痰检,其中有41例痰涂片阳性。 2.3.2 免疫学检查 (1)血清学检查:血清中结核菌结核抗体(TB-AB)104例均作结核抗体检测,53例结核抗体阳性。(2)结核菌素试验:70例患者进行PPD试验,11例PPD试验阳性。
2.3.3 胸片或肺部CT检查 胸片或肺部CT检查结果:继发型肺结核患者88例,其中空洞型肺结核39例;胸膜炎15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例。
2.4 治疗及转归 对104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均积极抗感染、抗结核及综合治疗,其中5例坚决不服抗结核药;20例服错药、漏服药、间断服药或中断服药;35例抗结核疗效不理想;26例患者产生毒副反应需改变服药方法。
3 讨论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415-01
近年来,各国政府在处理各种公共卫生问题的过程中,已建立健全起的公共卫生监测防范网络,如SARS、炭疽病、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登革热、疯牛病的监测,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职业病的监测、环境监测、营养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以及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出生缺陷监测系统、性传播疾病监测系统、艾滋病的哨点监测等。
一、流感监测
流感监测是第一个实施全球监测的传染病,监测目的是掌握疫情动态、流感病毒的分布和变异及人群免疫水平变化情况,以分析预测流行趋势,评价疫苗效果,不断筛选新的疫苗代表株。流感病毒循环在持续变化,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持续采集标本、鉴定毒株。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可导致大流行。通过监测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了解病毒流行强度的变化、推选疫苗株,满足全球筛选流感疫苗株的需要、开展抗原性分析。病毒的监测可及时发现变异。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疫苗株需根据监测结果不断更新。病毒耐药性监测可指导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流感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各异,监测可以确定流感的高危人群,指导干预。
流感监测分为流感哨点监测,以医院为现场开展工作,监测流感活动强度、病原学变化。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主要利用实验室方法对病原体开展监测。事件监测是通过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监测系统开展疫情报告,尤其是爆发疫情的报告和处置。
二、结核病监测
结核病监测是通过一定的方法、途径,采取一定的指标,在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一定人群(或全人口)中对结核病疫情及其流行趋势、结核病控制过程和效果、结核病控制工作数量和质量,采取常规或特殊的方法进行调查、搜集、考核与评价,并以此指导或改进结核病防治规划、控制策略、技术对策与措施的全过程。结核病监测是以少窥多,以小窥大,以部分估计总体,根据监测县(点)的中心登记工作,对疫情报告和死亡登记资料分析,对防治措施效果考评,以从总体上改进一个省或全国的防治对策和措施。目前,我国关于结核病防治的监测信息主要来自于结核病常规报告系统和专项调查。
结核病监测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疫情监测,其主要监测指标有年感染率、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及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及涂阳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0~14岁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肺结核死亡率;二是防治措施监测,主要监测指标有涂阳肺结核发病率、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结果及转归队列分析、一岁以内婴儿卡介苗接种率。
其主要工作方法有:1、监测县(区)应用由监测协作组指定的专用病人登记卡和各类监测报表。2、统计专职人员对监测病人登记卡、死亡登记卡和各类监测报表的栏目、记录和数量,必须严格查对、核实。3、监测县对监测资料每年汇总一次,与每年2月15日前将本县上年度的监测统计报表,直接上报全国监测组(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办公室)。4、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办公室集中全国监测(县)资料,进行分类机汇总统计,并编撰年度结核病监测结果。汇编出结果的书面监测资料,再反馈至各监测点及其上级单位,以供省修订防治规划或指定工作计划的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资料来源:本资料系哈尔滨市某区结核病防治所2005~2009年已登记的本区肺结核病人的死亡病历和登记管理卡片,凡是痰结核菌涂片阳性死天结核病者,均为本文分析对象。
个案记录:病人登记时详细了解肺结核发病日期和既往治疗情况;登记管理后,定期记录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及临床死因等。资料较为完整齐全。
病例分类:(1)新发现病例系指既往末发现肺结核病,登记时为首次发现。(2)复发病例系指曾患过肺结核治愈后,又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变并痰菌复阳者。(3)慢性病例系指痰菌涂片阳性持2年以上的肺结核患者,即所谓慢性传染源。
2 结果
2.1 2005~2009年,本所登记的涂阳肺结核病人中,直接死于结核病者111例。其中新发现病例16例(14.4%),复发病例14例(12.6%),慢传病例81例(73.0%)。历年涂阳肺结核死亡例数变化情况。
2005年前4年间,涂阳肺结核死亡共75例,占死亡总例数的67.7%,2006年起死亡例数开始下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慢性传染源病例减少的缘故。本组81例慢传病例都是过去即在登记管理前所遗留下来的复治病人。自从开展结核病控制工作的组织管理,全面藩实防治措施以后,慢传病例的比例越来越少。因而死亡例数也随之下降。说明组织管理尤其是治疗管理,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极为重要。
2.2 本组111例我区肺结核病人的死亡原因:新发现病例均死于肺结核并发急症,多数是在家庭治疗过程中,因突然发生咯血或自发性气胸抢救不及时而互亡的。复发病例也是多数死于咯血。慢传病例则大多数(82.7%)死于肺心病呼吸衰竭或全身衰竭。据病历记载,治疗也不彻底。从而提示对所发现出来的涂阳病人,不但要给以有效的合理化疗,而且还要保证病人坚持规律治疗并完成规定疗程的组织管理措施,以增加治愈,防止转为慢传病例,减少因结核病的死亡。
2.3 111例我区肺结核病例从发病至死亡的病程,因病例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新发现病例的病程均不超过一年。复发病例从首次发病日期算起,多在2~5年内死亡。慢传病例的病程则明显延长,5年以上死亡者占67.9%。不言而喻,我区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的传染源,这些传染源存在的时间愈长,对周围健康人群传染的机会也愈多,结核病的流行就愈严重。因此,要控制结核病流行,重点是解决传染源问题。
3 讨论
众所周知,近年来由于治疗结核病方面的巨大进展,结核病死亡专率不再是结核病流行病学的重要指标。尽管如此,对结核病死亡资料分析,在今后结核病控制工作中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从本资料可以看到,我区肺结核死亡病例大多数是慢传病例,而新发现病例及复发病例则为少数,这与国外资料相符。因此,如何减少或杜绝涂阳肺结核直接死于结核病,关键在于防止转为慢传病例。况且,这些慢传病例的病程都很长,又持续排菌,做为结核病的传染源长期存活在健康人群里,其危害性是极大的,并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所以本文资料分析,其目的不仅是单纯为了减少死亡病例,更重要的是通过死亡资料分析,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加快控制结核病的速度。
本资料分析也表明,老的慢传病例除死亡者外,通过重新治疗和管理,部分病人已失掉传染性,新发现病例因采取有力的管理措施,进行全面的监督化疗,几年尚无一例转为慢传病例。因而慢传病例的比例逐渐减少,死于结核病的例数也随着下降,同时慢性传染源存在率也由2002年的8.9/10万下降到2009年的0.7/10万。这足以证明,虽然化学治疗是现代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主要措施,但必须有良好的组织管理措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否则,多么好的化疗方案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由此可见,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切实加强治疗的组织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School
XIE Tian,LIU Cheng-gang,SHI Mao-lin,YE Yong-qing
(Shihez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hihezi 832000,Xin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a secondary tuberculosis outbreak.Methods For cases class scoping,X-ray chest radiograph inspections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X-ray chest X-ray check suspicious person give sputum smears diagnosis.Results The confirmed three cases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a school in a class,one example sputum smear-positive patients,3 patients have been treated with specification.Conclusion The outbreak occurred in the first tuberculosis patient symptoms after 5 months,school intervention to the patients,monitoring does not reac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outbreak of infectious diseases.
Key words:School;Tuberculosis;Survey
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成为现今结核病的多发人群之一,国内外常有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的报道[1]。由于学校人员集中且密度高,学生学习压力大、缺乏体育锻炼等原因,导致机体抵抗力差,一旦有传染性结核病侵入,如果没有早期发现和控制,很容易造成肺结核在校园内传播流行。学校结核病疫情流行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的正常秩序,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某校出现病例的分布情况,确定调查人群范围。
1.2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发病师生进行调查,依据教室和学生接触情况确定调查范围。对全校一个年级进行登记、对被调查范围内的班级未在校生的学生查明详细原因。对调查师生全部进行X线胸片检查,同时联系医院,有症状者立即进行痰涂片检查。对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组织专家集体会诊,确定诊断结果,并通知家长。
2结果
2.1学校基本情况 该中学,从一年级到初三共有30个班级,在校学生1573人,其中男生836人,女生737人;全部为走读生,教职员工89人,学校无专职校医。发生疫情的班级共有学生53名,男生26名,女生27名,平均年龄为15.7岁。
2.2发病情况 2013年12月17日~2014年4月22日,该校九年级(2)班相继确诊3例肺结核患者。其中有1例患者痰涂片阳性,其他两例患者痰涂片均为阴性。3例患者均未发现肺部有空洞,发病患者均无家族史;首例肺结核患者出现症状直到学校进行调查干预时已5个月;经我中心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未再发生续发病例。
2.3疫情处理措施 在我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派专业人员赶赴学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找传染源,收集有关资料;对所在学校的相关班级学生、教职员工进行X线胸片检查,并召开了家长座谈会;指导学校对发病班级的教室、宿舍进行消毒、通风等预防措施;对师生开展了健康教育;对确诊的学生办理修学,并按照免费化疗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由社区医生和家长对患者进行全程督导治疗,化疗结束后,经复查确认无传染性,凭医疗机构的证明方可以复学[3]。
3讨论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发病患者数占全球14.3%,居全球第二位[3]。近年,我国各地在校学生结核病的疫情有明显回升趋势,学校结核病的爆发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同时对学生身心健康正常发育造成了极大的伤害[4]。
针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卫生和教育部要加强沟通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定期组织督导检查,使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结防机构要认真做好对学生患者的主动监测,加强学生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教育部门要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做好新生入学健康体检,及时发现与报告传染病疫情,落实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和晨检登记工作,同时要改善教室和宿舍的环境卫生状况,加强室内通风,以及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等;卫生和教育部门要进行定期督导检查,将学校结核病防控对策和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减少学生结核病的传播[5]。学校既要利用健康教育课、讲座、板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一旦发现连续咳嗽、咳痰2w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状的学生,就应怀疑可能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结核病在学校的爆发和流行。
参考文献:
[1]陈松华,李群,杨石波.浙江省1999-2003年学校结核病爆发疫情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4(26):324.
[2]曹瑛.河南省信阳市四所学校结核病流行调查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0):1136.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患者资料来源于2001―2006年长宁区结核病患者登记本、肺结核病人管理卡、国家结核病疫情数据库等相关数据;人口资料来自长宁区公安局。
1.2 方法
对2001―2006年的历年资料进行整理。由于2004年以前新登记病例中包含结核性胸膜炎(IV型)及肺外结核病例(V型),为了保持统计数据前后的一致性,将2001―2004年新登记单纯性的IV型、V型病例剔除。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肺结核新登记率
图1显示,2001―2003年肺结核新登记率呈小幅下降,2003―2006年肺结核新登记率趋平稳状态。
2.2 菌阳病例在肺结核新登记病例中比例
表1可见,菌阳病例维持在45%~58%的水平,2001―2006年平均菌阳比例为51.74%。2004年后,在结核病规范管理中查痰更为严格,菌阳比例有所上升。
2.3 性别和年龄新登记率
新登记病例中性别比为2.98∶1。表2显示,65岁及以上年龄新登记率最高,其次为45~54岁。
2.4 治疗转归
表3显示,2001―2006年348例新发涂阳病人登记满1年时治愈306例,治愈率平均为 87.93%,达到≥85%的规划指标。6年中迁出1例,误诊3例。
3 讨论
数据显示,长宁区户籍人口2001―2006年肺结核疫情较稳定,治愈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85%的治愈率目标。这主要源于区卫生局的高度重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支持配合。我区结核病防治机构积极推行结核病人执行直接面视下短程化疗(DOTS),充分利用区域
卫生资源,加强了结核病的全程督导,采取了规范的管理,制定了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了肺结核病人的依从性,控制了结核病疫情的发生和发展。
结核病防治工作要点仍然是加强结核病人的发现和合理化治疗与管理[1]。提高结核病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与增加治疗依从性,认识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及配合医生治疗的重要性,这样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将明显提高[1]。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加强结核病的督导和管理,全面实行DOTS策略,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转归及结核病疫情的控制[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平均期望寿命逐年增高,老年人占人群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3]。本区病人集中于45~54年龄组和65岁以上的老龄组,尤其是65岁以上组,这与老年人曾经历过我国结核病流行最严峻的年代,绝大多数人曾感染过结核菌有关。如今人口流动频繁,增加了老年人肺结核内源性复燃和外源性再感染的可能,又因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器官功能生理性老化或与多种疾病并存,从而出现65岁年龄组发病率上升的现象,目前老年肺结核病人掌握率仅44.5%。菌阳病人掌握率仅41.9%。病人的隐匿率还比较高,要达到《2000―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70%发现率还相差甚远[4]。近年来成人原发肺结核尤其是老年肺结核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5],其对本区疫情构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发现和治愈老年肺结核病人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关键所在,有必要探索和研究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健康教育、防病宣传是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主要途径,因症就诊乃是结核病发现的主要方式,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市民的防病意识和就诊意识。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采取有效的大众传媒宣传教育,如医院门诊大厅设立宣传栏,放置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公共场所及画廊张贴防病宣传画;医院和小区电子屏幕播放防病知识和科普知识;加强对老年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6],深入居民区举办咨询、现场答疑、发放简捷明了的防病专册等活动,并把老年大学作为防病宣传的场所,以全面实行DOTS策略有效的宣传,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汪雁鹤,龚幼龙.我国结核病的疫情、原因及其影响因素[J].医学与社会,2003,16(3):7-8.
[2]刘凤仁,叶临湘,梁享生,等.影响肺结核治疗转归的因素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6,28(4):247-249.
[3]郑家美,陈珍. 老年人肺结核治疗与管理特征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2005,11(1):73-74.
[4]黄建生,梅建,夏珍,等.上海市老年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治对策探讨[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9(1):20-23.
我市本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0种,计1959例,年发病率594.60/10万,发病数与去年同期比下降2.63%。发病数与2007年比上升的病种有5个:麻疹、肝炎、淋病、梅毒、霍乱、上升幅度为0.30%~92.52%,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梅毒,最小的是麻疹;下降病种有5个:即菌痢、伤寒、猩红热、出血热、肺结核,下降幅度为10.51%~100.00%,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为出血热,最小的为肺结核。
1.1 发病构成 菌痢居首位,为1706例,占发病数的87.08%,其次是病毒性肝炎829例,占42.31%,再次淋病321例,占16.38%,其他依次为梅毒218例,占7.04%,肺结核321例,占6.6%,猩红热14例,占0.7%,伤寒6例,占0.3%,流脑、麻疹、霍乱均为1例,各占0.05%。
1.2 地区分布 全市25个乡镇街均为传染病发病报告,发病数以铁东街最高,占13.03%,其次是天德乡,占12.72%,最低是平安镇,占3.07%。
1.3 时间分布 第三、四季度发病最多,共报告发病1265例,占全部报告病例数的64.57%,其次是第一季度,第四季度发病最少。
1.4 发病性别、 年龄分布 1959例病例中, 男性发病1156
作者单位:132600吉林省舒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忠仁);
舒兰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刘桂云)
例,女性发病802例,男、女性别之比为1.44:1。发病年龄集中在20~44岁,共报告发病1326例,占全部报告病例数的67.68%。
1.5 职业分布 以待业、工人、干部职员为主,分别占22.23%、19.16%、14.10%。其次为学生,占12.62%,学龄前儿童占一定比例,占8.33%。
2 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2008年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116例,发病率为35.40/10万,其中腮腺炎43例,占37.07%,发病率为13.06/10万,风疹73例,占62.93%,发病率为22.18/10万,性别与年龄分布中,男性发病59例,女性发病57例,男女之比为1.04:1,发病年龄以10~14岁组最高,发病职业以学生组最高,发病时间集中在第二季度。
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儿童肺结核的防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儿童结核病的治疗能否完成疗程,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远期观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在我院治疗的48例Ⅲ型儿童肺结核涂阴病人的治疗及愈后进行治疗效果分析,并随访1~2年。
1 资料和方法
本文资料来源在我院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的11~14岁儿童Ⅲ型肺结核病人登记卡片和病志,全部为涂片阴性病人。
在48例儿童肺结核病人中,男26例,占54.2%;女22例,占45.8%;X线胸片显示为肺内浸润病灶,一侧肺内有浸润病灶的有28例,占58.3%;双侧肺内有浸润病灶的有20例,占42%;一侧肺内有空洞的4例,占8.3%;同时伴有一侧胸腔积液的8例,占16.6%;PPD试验强阳性42例,占87.5%;一般阳性6例,占12.5%;48例病人中全部都有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症状;咳嗽45例,占93.7%;发热40例,占83.3%;活动后气急2例,占4.2%;因症就诊由综合医院转诊的有37例,占77.1%;学生体检中发现11例,占23.1%。
在确诊后并检查肝肾功能正常后,予以抗痨治疗,治疗方案为2HRZ/4HR,INH0.3,RFP:0.3,PZA:1.0,以每日1次服用药。住院病人在医护人员直视监督下口服抗痨药物,门诊病人的家人或父母在我所经健康培训和服药培训后,成为服药督导员,以确保病人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每两个月复查X线胸片和肝肾功能,或根据病人症状表现随时复查肝功能,抗结核治疗满两个月和六个月进行痰涂片检查。
2 结果
在抗结核治疗中,有3例在治疗20~30天时出现肝功能异常,强化期治疗未满二个月,在加强保肝治疗的同时,予以ENIB代替PZA,EMB用至强化期满为止,期间每7~10天复查一次肝功能。
48例11~14岁儿童Ⅲ型肺结核病人经6个月的全程抗痨治疗,原有的症状完全缓解;X线胸片示肺内病灶完全吸收者有23例,占48%;病灶吸收2/3以上者有18例,占37.5%;肺内留下明显纤维化病灶者有7例并肺内感染的病人,同时抗炎治疗1~3周,肺内有空洞者全部闭合,胸水全部吸收,无恶化情况出现,随访1~2年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与传染的,传统的观点偏重于尘埃带菌传染,现称菌尘气溶胶传染,即指因肺结核排菌病人随地吐痰,干燥后细菌随尘土飞扬,被他人吸入而引起感染发病。因此过去在结核病防治措施中,特别强调肺结核患儿痰的消毒,主张肺结核患儿的痰不论在医院或家庭,都要求吐在一个痰瓶内经煮沸以后再倒掉,在农村可以把痰深埋等,在群众中广泛持久地开展宣传,禁止随地吐痰。此外,也强调患儿要和健康人隔离,能分房的分房,不能分的可分床或分头睡,注意患儿的食具消毒,防止消化道传染。
48例儿童肺结核病人经六个月的全程抗痨治疗病灶吸收良好,完全治疗,无1例复发。儿童抗痨治疗用2HRZ/4HR方案是可行的。虽然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间,尽量避免用或不用对视神经有损害的药物,但在主要的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异常时,如转氨酶超过正常值1倍~2倍时,短时间内可选用EMB代替PZA,但不能长期应用,使用EMB期间应随时注意病人有无视神经损害先兆症状出现,如色觉和视力的变化,应向病人家人交待清楚。
有28例在外院曾被诊为“感冒”或“呼吸道感染”,经10~20天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时,拍X线胸片才发现肺内病灶,所以为儿童出现与感冒相似症状时,同时经抗感冒和抗炎治疗2~3周效果不佳时,如咳嗽、咳痰、发热、乏力、食欲不佳时,应首先考虑是否为肺结核,以避免误诊或延误治疗。
儿童结核病人治疗前,应向病人的家人,特别是父母亲进行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和结核药物的副作用表现及相关的健康宣传教育,使其能够主动的配合,真正起到监督员的作用,避免儿童结核病人中断抗痨治疗,由初治结核病人变为复治结核病人。对家庭接触者应进行相应的体检检查。
结核病治疗时间长,患儿易发生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心理障碍会影响身心,使其失去战胜疾病信心,因此应该根据不同年龄,予以健康心理护理指导,仔细观察每位患儿的病情特点,有针对性地予以心理疏导,消除其对疾病的治疗方案不正确认识,或药物副反应的误导,鼓励增强自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护理,争取早日康复。
儿童肺结核的发现工作,是综合性防治措施之一,相应的发现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48例儿童Ⅲ型肺结核病人中,因症就诊及由综合医院转诊的有37例,占77.1%学生体检及其他方式检查中发现儿例,占22.9%。从中发现综合医院是发现结核病人非常重要的来源,同时学生体检检查也是发现结核病人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儿童肺结核病人所在的班级老师和密切接触者更应进行重点检查。所以儿童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和治疗,需要社会、家庭的重视和配合。
参 考 文 献
[1]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45.
[2]吴红兵,肖长生.104例儿童结核病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防痨通讯,2002,24(6):358.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被列为我国法定重大传染病之一。全国第5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患者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1]。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2]。结核病报告发患者数始终位居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前列。为了解和掌握苏州原三城区肺结核病的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探讨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决策依据,现将原三城区2012年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资料来自"国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人口资料来自苏州市公安局人口统计资料(2012年三城区常住人口数101.98万)。
1.2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苏州原三城区2012年肺结核病例的一般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地区分布、职业分布、时间分布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通过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患者资料:登录 "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肺结核患者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人群肺结核三间分布特点。
2 结果
2.1全年报告病例情况 2012年苏州原三城区共报告肺结核病162例,肺结核病发病率为15.89/10万;其中涂阳患者74例,涂阳发病率为7.26/10万,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5.68%;涂阴患者88例,涂阴发病率为8.63/10万,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4.32%。
2.2地区分布 2012年报告的162例患者中,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原金阊区,发病率为18.44/10万;最低的是原平江区,发病率为11.96/10万,各地报告发病差异有显著意义。(χ2=0.25,P
2.3时间分布 2012年1~12月均有病例报告,2月份病例最少,报告发病6例,占病例总数的3.70%;11月份病例最多,报告发病22例,占病例总数的13.58%;涂阳患者5月份呈现一个发病高峰,涂阴患者11月份出现一个高峰;各月份发病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4.35,P
2.4年龄、性别分布 从发病年龄看,随着年龄增长,结核病发病总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5岁以下没有病例报告;55~64岁年龄组报告发患者数最多,占全年报告病例的20.99%,25~64岁年龄组报告发患者数69.14%。从性别分布情况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性报告发病率为10.30/10万,占报告病例数的64.81%(105/162);女性报告发病率为5.59/10万,占报告病例数的35.19%(57/162);男女之比为1.84:1,差别有显著意义(χ2=1.78,P
2.5职业分布 2012年苏州市原三城区肺结核病职业分布,以家务、家政及待业最多,报告发病48例,占报告病例数的29.63%,涂阳病例21例,占涂阳总数的28.38%;其次是离退人员,报告发病31例,占报告病例数的19.14%,涂阳20例,占涂阳总数的27.03%;第三是工人,报告发病21例,占报告病例数的12.96%,涂阳11例,占14.86%;各职业病例分布见表3。
3 讨论
综合上述信息发现:2012年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数较前两年(2011年157例、2010年158例)基本持平,与苏州市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情况基本处于小幅波动,相对平稳态势一致[3]。
从地区分布分析, 2012年报告的162例患者中,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原金阊区,最低的是原平江区,可能与近年原金阊区辖区内卫生行政部门加大了综合性医疗机构的执法督查力度,强化了网络直报、转诊和追踪措施。
从时间分布上来看,2月份病例最少、11月份病例最多。涂阳患者5月份呈现一个发病高峰,可能是春夏交替,天气转暖,人们外出增多,使结核病发病进入了流行期,与国内结核病发病情况季节性分析情况相符(结核病的发病数在5月6日~6月30日为高峰期[4]);涂阴患者11月份出现一个高峰,原因或许为临近年末,为完成患者发现任务数而加大了行政干预力度。
2012年结核病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男性病例显著高于女性病例,这是因为青壮年男性社会活动活跃等因素多有关。国内外众多文献也有类似报道[5]。
从发病职业分布看,报告病例集中在家务、家政及待业、离退人员等人群,主要因为该人群体质差,基础性疾病如老慢支、糖尿病等有重要关系。主要防治措施:
3.1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trategy,DOTS),即直接面试下督导化疗,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最为经济、科学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在我国实施DOTS策略的近10年中,结核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好的控制[6]。
3.2加强综合性医疗机构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发现、转诊,定点肺结核医疗机构的痰菌检测、痰培养提高肺结核病例的发现率,减少漏诊、误诊病例。加强行政干预、强化归口管理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7]。发现肺结核患者是当前控制结核病疫情的一个重要工作措施。
3.3要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督导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使结核病防治工作能均衡发展,整体提高[8]。
3.4重点加强肺结核减免政策力度,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5广泛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加强防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根据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统计,我国近几年肺结核患者报告一直排在各类传染病之首。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控制高发态势,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黎霞,成诗明,陈明亭,等.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 :485-508.
[2]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M].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1.
[3]蒋骏,李海.苏州市2005~2009年涂阳肺结核新患者登记情况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0,12.
[4]汪文新,刘晋洪,赵梅桂,等.我国结核病发病情况季节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15.
[5]黄玉,钟节鸣,陈彬,等,2010年浙江省结核病发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8):6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