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研究现状范文

时间:2023-06-06 09:02: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研课题研究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科研课题研究现状

篇1

一、教师课题研究现状

1.研究需求强烈,立项成果丰富

以课题研究提升学校教科研品位、解决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瓶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是学校、教师的普遍共识与行动方式。课题研究成果成为评估一个学校、一个地区教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少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校校有市级及以上立项课题的管理与考核要求。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教科研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教师广泛的能动参与,使教师课题立项的数量与级别不断提升。教科研成果丰富的学校,甚至有十几个立项课题同时研究,且层次较高,不仅有市级教科所、教研室课题,也有国家级、省级立项课题、规划课题。

2.研究氛围热烈,教师参与踊跃

在职称晋级、骨干教师评审等专业发展要求的刺激下,课题研究逐渐得到教师认同,教师研究能力普遍提高。很多学校开展草根研究,教师全员参与,学科全覆盖。有的学校倡导微型课题研究,教师人人有课题。很多学校的开题、结题活动,程序规范,氛围热烈,科研含量高。开题、结题活动真正变成了研讨会、学习会、动员会、反思会、总结会,极大调动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兴趣与热情,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3.课题管理规范,研究成为常态

各级教科研主管部门加大了课题的管理、培训力度,从课题申报、立项、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等环节加强培训、管理与考核。明确课题联系人、指导老师,严格开题要求及论证环节,规范中期评审,认真把关结题鉴定。有的地区通过对本地区立项课题实行网上管理等手段,要求所有研究资料上传上网,加大过程性检查力度,推进课题研究常态化实施,促进教师常态化阅读、常态化研究、常态化写作,使课题研究保持应有的温度,形成良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研究成为教师常见的行走方式的同时,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等课题研究应有的属性逐渐虚化、泛化、弱化。

1.功利色彩浓厚,选题简单浮躁

课题应来源于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问题。但很多学校把课题当成扩大影响、谋取成绩、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不少教师把课题研究当作评聘职称、评优评特、成名成家的敲门砖。务虚的多,务实的少,盲目跟风,急功近利。从选题开始,便功利色彩浓厚,不考虑课题是否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不问选题科学性、适切性、研究价值、可操作性如何。不调查论证,胡乱拼凑即申报立项。如课题“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的研究”,从选题开始便犯了科学错误,“少教多学”和“高效课堂”的关系值得研究吗?再如课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缺少个性,没有新意,课题大而空,指向不明确,难有成效。有些教师拿出来的课题则冠之国家教育部、教科所课题的子课题,名头很响,但自己并没有立项开题、实施研究。评职称、评骨干时拿人家的立项证书,自然没有价值。

2.认识一知半解,研究方法缺失

一是课题研究从神秘走向庸俗。有些老师将课题研究等同于传统的教学研究,缺少理论学习与积累,不以理念创新引领行动实践,搞重复单调的教研活动,上几节公开课,写几篇教学反思,编一本教学案例,穿新鞋走老路,将课题研究肤浅化;有些老师脱离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课题研究不能和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导致研究时间不能保证,实施阶段难以操作。

二是课题申报时,核心概念理解、界定不到位,导致研究方向不明、实施步骤不清,难以开展;结题时,案例集、反思集等成果很多,但往往与课题没有多少关联度,拿不出理论研究成果,不能佐证申报时的预期目标。

三是学校对教师的课题缺乏整合与统筹规划。学校的总课题和教师的课题之间没有逻辑关联,课题多而散乱,课题组各自为战,浪费物力、财力、精力。

3.研究过程弱化,结题难有实效

“说起来重要,想起来要或不要,忙起来不要。”这是目前部分课题研究现状的真实写照。“开题冲动,结题激动,过程不动”的现象确有存在。由于对课题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管与指导,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与工作负担,致使课题研究过程弱化成为普遍问题。结题时“成果一箩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没有真正能展示动态研究过程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多数研究成果停留在应用实践层面,结题报告不能正面回答预设成果,难有推广应用价值。课题研究浮于表面,在浅层次、简单重复的教研活动、反思案例集中徘徊停滞。

三、对策建议

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要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心境,多一份淡定与从容,少一份功利与鸹躁。

1.目的要明

校园是学术净土。教师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气,追求本真求实的科研文化,弘扬自主研究意识、独立思维品质。通过课题研究,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贪大、不贪多、不出风头,立足实际,想好一个课题,终身去研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孙双金老师的情智教育等,均是教学一生,研究一生。教师立志高远,心态淡然,持之以恒,成果自会水到渠成。

2.选题要真

选题应自下而上,坚决杜绝跟风追潮、拍脑袋立项课题,要注重校本、师本、生本需求。课题选题不是某一个人纸上谈兵,要发动教师群体参与选题论证,让课题真正来源于客观需要,从问题中提炼出真课题。选题论证要有具体内容,对“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等几个关键问题要回答清楚,使课题从立项阶段便科学可行。如《构建尚美课堂的校本实践研究》课题,结合学校“尚美教育”特色建设,探索实施“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努力改变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智育相割裂的现状,深入挖掘各学科知识内在的美育元素,发挥美育促进其他诸育发展的情感因素,让学科教学成为文化与意义的获得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3.研究要实

学校要强化对教师开题报告的审核与把关,认真组织开题论证活动,强调实施方案的操作性,对子课题的分解、研究步骤的设计都要认真思考可行性,要重视教师课题立项研究的规范性。立项课题较多的学校要加强课题的统筹规划与整合,找出解决影响教学质量提高问题的核心课题作为“龙头”课题,带动其他课题开展研究,最大限度地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让教师各自的课题研究形成合力,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细化研究过程的同时,还要强化对教师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避免课题一旦结题,研究即告停止的现象,让课题研究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篇2

中图分类号:G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250-01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竞技体操以九金直上紫禁之巅。中国体操完成了一次全能式的精神革新与实力飞跃,平了独联体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独霸九金的纪录,与前苏联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十金奇观仅差一金。科学研究的每一次进步,都必将给技术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技术的进步必须伴随科学理论的指导。我国竞技体操从弱到强,从金牌为零到金牌大国的发展史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文通过对2000—2008年我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竞技体操科研论文研究现状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在竞技体操理论研究方面还不够深人,这与我国在竞技体操方面取得的成就不相对称,若想继续保持我国竞技体操在世界体坛的领先地位,除了技术上精雕细刻外,必须在科研上狠下一番功夫,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同步协调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笔者以2000—200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查找范围,以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的256篇竞技体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所涉及的各期刊年的科研群体的结构特征、地域特征和科研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对研究现状的分析,归纳、总结了我国竞技体操文献的规律性特征。

2 竞技体操科研群体的结构特征

2.1 年龄特征

按其数量上看,我国从事竞技体操科研群体从30~45岁年龄段呈上升期,46~60岁开始呈下降期,60岁以上又有上升趋势。其原因主要是:30~45岁年龄段的群体,精力充沛,对学术研究有较大的热情,同时有提高自己技术职称的需求,故对科研工作投入较大,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多。而46~60岁及以后年龄段的群体,特别是60岁左右群体,面临退休带来的极度不适应,投入在科研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论文数量越来越少。而60岁以后的群体退休后余暇时间较多,有一部分人又重新回到研究的工作中来。

2.2 性别特征

在统计的242人次中,其男性为151人次,占62.4%,女性有91人次,占37.6%。竞技体操科研群体中男性人数远远高于女性,这与作者主体集中在高校,而高校又以男性教师较多有关,同时也与竞技体操这个项目有关。另一方面因为女性的特质,家庭观念比较重,致使女性的科研动力不足。关心和鼓励女性群体从事科研工作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3 职称特征

中级和副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会发表较多数量的论文,正高职在职人员明显会很少。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1)从事科研人员的群体对其的动机和认识产生偏差,科研和晋职产生概念化混淆。(2)评聘工作被政府和学校等的智能部门公式化:N篇文章就是一个教授。(3)岗位相应的业绩考核缺乏,这样晋升副教授的教师和晋升教授的副教授这样技术职务的人数明显增多,如果升到正高级,科研的自觉主动性自然而然的就会降低。

2.4 竞技体操研究的地域特征

从竞技体操文献的地域分布情况及数量来看,现在中国竞技体操科研整体水平较为落后,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普及度也不高。首先,竞技体操科研水平与该地区的经济水平直接相关。经济发达地区如:中国南方地区,以及华北、华中沿海地区竞技体操科研水平较高。其次,竞技体操文献发表的不均衡性也体现了竞技体操高竞技水平的地区与自身竞技体操科研实力的不匹配性,竞技体操强省湖北、江苏等,每年发表的竞技体操科研成果都很有限。

2.5 竞技体操研究的内容分析

我国竞技体操科研内容主要集中在比赛分析与发展趋势、训练理论与方法、技术动作分析三个方面,对于规则分析、科学选材研究较少,对于竞技体操的器械、营养与运动损伤、市场化产业化和裁判因素研究很少,这与我国现在竞技体操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不相协调。

3 结语

我国竞技体操在2000—2008年间在核心期刊上的发表数量总体较少,主要集中在2004、2001和2005三个年份,自2004年以来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研究者多集中在41~45年龄阶段的具有中级和副高级职称的人员,其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从竞技体操文献的地域分布情况及数量来看,现在中国竞技体操科研整体水平较为落后,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整个中国竞技体操科研的阵地主要位于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中国南方地区,以及华北、华中沿海地区,且普及度不高。

我国竞技体操科研内容主要集中在比赛分析与发展趋势、训练理论与方法、技术动作分析三个方面,占到68%。对于竞技体操科学选材及市场化等方面的研究十分稀少。

4 建议

以上现象与当前竞技体操可持续性发展不相适应,分析发现,尽管我国竞技体操科研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要保持技术水平稳定发展,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在研究内容和方式上应多样化、系统化,进一步促使竞技体操科研规范化、制度化。各级政府、机关及高等院校应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正确引导科研群体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竞技体操事业在世界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不断向前发展。

篇3

乐山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深受广大中外游客青睐,是中国西南地区最负盛名的旅游地之一。按照《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乐山市将致力打造成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发展成为成绵乐旅游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和东南环线(长江线)的主要旅游城市。因此,乐山旅游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升级是顺应国际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乐山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

美国《时代》杂志(1999)指出“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休闲活动正在成为人们假日生活的经常性行为。其中,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正在大幅增长。休闲旅游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2]。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入WTO、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为休闲旅游发展提供了契机,主要表现:①注重政府作为,利用政府先导作用,为休闲旅游铺新路(烟台、无锡、云南等);②主题文化群英荟萃,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中涌现出“养生文化”、“民俗文化”、“儒家文化”、“红色文化”、“和合文化”等主题,为这些地区旅游添光加彩(桂林、聊城等);③创立知名品牌,如“好客山东”、“常来常熟”、“多彩贵州”、“晋善晋美”。休闲旅游逐步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3]。休闲旅游是一种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的特定体验,因此旅游体验是休闲旅游的核心。

旅游体验是在特定体验活动过程中,旅游者花费时间来游览、参观、学习、感受所形成的主观评价,由个人感知、地方印象以及所消费的产品等因素决定[4]。游客追求旅游过程中主客体融合的境界 ,享受旅游带来的愉悦感和轻松感,所以休闲旅游体验是需要感觉、感动、感受、感悟相互渗透、融合得以实现[5]。王镜、马耀峰(2007)认为,提升导游服务质量,应以游客体验为根本依据。樊忠涛(2009)提出,满足游客体验需求,有助于提升景点吸引力。Driver与Brown指出旅游体验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核心,应注重满足游客个性化、体验化的需求。旅游体验是旅游者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所在[6]。旅游消费是一种体验消费,旅游服务是一种体验服务,旅游产品的核心就是旅游体验[7]。当前旅游休闲市场中旅游产品雷同、缺乏新意,休闲旅游元素同质化现象突出。因此,乐山休闲旅游发展须以“游客为本”,找出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

4建议

(1)注重打造特色节日、娱乐活动品牌,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乐山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创新休闲旅游产品,提高传统文化节日、娱乐活动的认知度和可参与性。

篇4

2009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一文件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旅游发展拉开了序幕。与片面追求规模效益和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方式不同,新一轮的旅游发展更加注重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和科技兴旅,注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注重旅游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相比之下,旅游理论研究则相对滞后,尤其是旅游基础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其中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旅游学”。旅游学作为旅游学科大厦的重要地基,目前发展还很不成熟,“旅游学”这一名词仅出现于《旅游学概论》之类的教科书中,还不如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和旅游管理学成熟,甚至不被主流学术圈所认同,因此,旅游要成“学”还有待于广大旅游学人的齐心努力。旅游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取决于能否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一般认为,学科是一种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分类一般是依据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和目标等五个方面来综合考量的,因此,旅游学的学科构建能否符合上述这些条件和要求,是旅游成“学”的前提,也是关系到旅游学学科地位的关键。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旅游学科主要是被列入“管理学”(学科门类)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旅游管理”(二级学科)。这种制度性的学科安排,人为地割裂了旅游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之间的亲缘关系,消解了旅游现象研究与管理学以外的人文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等之间的逻辑关系,缩窄了旅游学的概念范畴和研究领域。将旅游现象研究局限在工商(企业)管理的范围内,不仅大大削弱了旅游在宏观经济上的功能,也不利于社会效益的发挥。要改变目前旅游学科寄居于“工商管理”下的尴尬境地,就需要建构起符合学科规范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结构,具有本学科固有的研究对象、确定的研究范围、独特的研究命题和术语体系、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明确的研究目的和目标、脉络清晰的学科分支谱系等。目前对于旅游学的研究仍属于探索初创阶段,即库恩所说的“前范式”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坊间以“旅游学”为主题词或关键词的概论性教科书多达80余种(不计海外著作和教材),内容涉及:旅游学研究对象;旅游学;各学科与旅游;旅游、旅游活动、旅游行为;旅游史;旅游者;旅游需求;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业;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业;旅游商品;旅游娱乐;信息技术与旅游;旅游市场;旅游宣传、旅游营销;旅游区、旅游地;旅游影响;旅游组织;旅游发展趋势;旅游管理、法律、政策;旅游容量、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体验等(见图1)。

已有的这些教科书多以旅游业概论为主,对于旅游学的学科建设探讨不多,这倒并非作者的疏忽,而是客观地反映了这门学科的现状;即使是西方的主流旅游教材,也与此大同小异。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力求在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特点和范围等方面做些探索。

1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1.1研究对象

目前我国旅游学概论教科书中对于旅游学研究对象的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有10多种(见表1),归纳来看,可分为矛盾说、关系-现象说、三要素说等三大类。

教材名作者表述

1旅游学概论董玉明、

王雷亭,2000旅游学是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旅游活动和由这一活动所引起的多种关系与其矛盾运动规律的学科。

2旅游学概论张立明、

敖荣军,2003旅游学就是以各种旅游活动为背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内在矛盾,解释这种矛盾运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和知识交叉的边缘性应用学科。

3旅游学概论何丽芳、贺湘辉,等,2006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旅游学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4新编旅游学概论陶汉军,2001旅游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和知识交叉的边缘性应用科学;是以世界范围的旅游活动为背景,将旅游作为总和的社会现象,研究出游期望与旅游产品效用之间矛盾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5旅游学概论马勇、

周霄,2008旅游学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以其所涉及的各项要素的有机整体为依托,以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在旅游运作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为核心对象,全面研究旅游本质属性、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

6基础旅游学(第3版)谢彦君,2010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旅游学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7旅游学杨时进、

沈受君,1996旅游学是反映旅游活动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旅游活动的实践经验的综合概括,也是哲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的一个发展。其研究对象是构成全部旅游活动的诸要素和关系及其运行中的规律性现象。

8旅游学刘伟、

朱玉槐,2001旅游学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对旅游的现象和各种关系的研究,也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9旅游学教程李冠瑶、

刘海鸿,2005旅游学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及其所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研究内容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关系及影响研究。

10旅游学原理申葆嘉,2011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运行规律、研究动态旅游现象的一门学科,系统地解释旅游现象各种关系和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11旅游学概论李肇荣、

曹华盛,2006旅游学以旅游现象为研究对象具体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业,重点是旅游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概括地说,旅游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业活动的产生、发展、结构及其相关联的各种矛盾运动规律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12旅游学基础王兆明,2007旅游学是以“旅游产生与发展、旅游主体、客体和旅游业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活动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为研究对象”。

13旅游学概论董观志,2007提出了三种旅游学概念:第一种是以旅游现象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第二种是以旅游系统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第三种是以旅游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

14旅游学概论周武忠,2009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系统一般规律的科学。旅游系统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活动;第二层次是以企(事)业为中心的旅游产业;第三层次是以行业管理为中心的旅游事业。

15旅游学概论(第6版)李天元,2009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16旅游学邓观利,1994旅游学是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旅游的社会经济条件为特点,研究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注:表中所列“表述”摘自于各教材的最新版本,个别“表述”在文字上略有技术性改动。

(1) 矛盾说

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如董玉明、王雷亭(2000)认为:旅游学是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旅游活动和由这一活动所引起的多种关系与其矛盾运动规律的学科;张立明、敖荣军(2003)认为:旅游学就是以各种旅游活动为背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内在矛盾,解释这种矛盾运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何丽芳、贺湘辉等(2006)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旅游学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陶汉军(2006)认为:旅游学以世界范围的旅游活动为背景,将旅游作为总和的社会现象,研究出游期望与旅游产品效用之间矛盾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马勇、周霄(2008)认为:旅游学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以其所涉及的各项要素的有机整体为依托,以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在旅游运作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为核心对象,全面研究旅游本质属性、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谢彦君(2011)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2) 关系-现象说

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和现象,如杨时进、沈受君(1996)认为:旅游学是反映旅游活动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旅游活动的实践经验的综合概括,也是哲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的一个发展,其研究对象是构成全部旅游活动的诸要素和关系及其运行中的规律性现象;刘伟、朱玉槐(2001)认为:旅游学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李冠瑶、刘海鸿(2005)认为:旅游学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及其所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研究内容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关系及影响研究;申葆嘉(2010)认为: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运行规律,研究动态旅游现象的一门学科,系统地解释旅游现象各种关系和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3) 三要素说

所谓“三要素”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说法,不同的学者对于“三要素”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有的是指(旅游)主体、客体和媒体;也有的是指旅游者、企业和行业;也有的是指旅游者、旅游业和旅游地等。如李肇荣、曹华盛(2006)认为:旅游学以旅游现象为研究对象具体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业,重点是旅游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概括地说,旅游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业活动的产生、发展、结构及其相关联的各种矛盾运动规律的综合性边缘科学;王兆明等(2007)认为:旅游学是以“旅游产生与发展、旅游主体、客体和旅游业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活动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为研究对象”;董观志(2007)认为:有三种旅游学概念:第一种是以旅游现象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第二种是以旅游系统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第三种是以旅游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周武忠等(2009)认为:旅游学是一门旅游系统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旅游系统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活动,第二层次是以企(事)业为中心的旅游产业,第三层次是以行业管理为中心的旅游事业;李天元(2009)认为: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邓观利(1994)认为,旅游学是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旅游的社会经济条件为特点,研究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显然,在上述这些旅游学研究对象的表述中,对于旅游的理解包含了旅游活动、旅游业、旅游现象等多层含义。

1.2学科性质

对于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定性因学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视角不同,认识也不同,主要有边缘学科、应用学科、社会学分支学科等多种理解。如陶汉军(2001)认为:旅游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和知识交叉的边缘性应用科学;张华容等(2002)认为:旅游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社会学分支科学;张立明、敖荣军(2003)认为:旅游学是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和知识交叉的边缘性应用学科;王德刚等(2004)认为: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安应民等(2007)认为:旅游学是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与知识交叉而形成的边缘性应用学科,也可以界定为跨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综合而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王洪滨、高苏(2010)认为:旅游学是旅游现象和其他学科(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地理学和旅游心理学等)中抽象出来的、理论化的、高度概括了的社会科学。

总之,多数学者认为,旅游学是属于社会科学领域里的边缘学科,具有跨学科、多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特点,但也有个别学者将其定位于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2旅游学科的归属与分类

目前,对于旅游学科在社会学科中的归属与分类,在旅游学术界内没有公认的一致意见。但在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实践上仍然可以找到一些与此相关的工作文件和参考标准。

2.1《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这个目录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国务院学位办”)于2011年颁布的,是在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简称《专业目录》)和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旅游学科被归入管理学学科门类(代码12)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见表2)。这个目录对于旅游学科的影响最大,涉及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职称评定、招生就业、学位授予等多个方面。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目前教育部正在酝酿将服务业从工商管理中分离出来,另设“服务业管理”一级学科,涵盖旅游、会展、文化产业、体育经济、电子商务等(见表3)。这一方案将旅游与文体休闲、商务会展、电子商务等二级学科整合在同一学科门类下,从行业的应用性看,似乎更为合理些。但也有学者担心,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中服务业的社会地位较低,将“服务业管理”作为一级学科,会对旅游学科高端人才培养以及招生、就业等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服务业管理”仍然只是突出旅游的经济和消费特性,没有包括旅游的文化属性。

2.2《学科分类与代码》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是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联合起草、1992年首次、2009年第一次修订、主要应用于基于学科的信息分类。在这个国家标准中,旅游学科没有被归入管理学,而是分别置于经济学(二级学科:旅游经济学)和地球科学(三级学科:旅游地理学)项下(见表4)。

在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中,旅游地理学是2009版新增加的,但在其它一级学科或学科群下均未出现旅游学的分支学科,如心理学(190)下未列旅游心理学、社会学(840)下未列旅游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850)下未列旅游民族学、旅游人类学或旅游文化学等。

2.3《中国图书分类法》(1999年版)

《中国图书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目前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图书(文献)分类体系,简称《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最新版是1999年修订的第4版。《中图法》是对各学科学术研究发表的成果进行分类,主要用于图书编目和检索。《中图法》的最新修订版距今已经有12年了。由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主要用于图书馆馆藏图书的编目,需要相对稳定,不宜频繁修订,因此无法反映当前学科发展的现状。尽管如此,鉴于《中图法》在出版业界、图书馆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这也可以视作是一种学科分类的参考方案。

《中国图书分类法》共有5个基本部类及下设的22个大类,但在《中图法》中没有“管理学”和“工商管理”类别,而是在“F经济学”大类下的“F2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列“F27企业经济”(其中“F270.7企业现代化管理”等);而旅游学科则归属于“F经济学”之下的“F5交通运输经济”的亚类“F59旅游经济”――可见,在《中国图书分类法》中,旅游学科的地位要高于工商管理(见表5)。

2.4《“复印报刊资料”分类指南》(第一版)

“复印报刊资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该中心目前编辑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有118种,分为五个大类,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其中经济、管理类的系列期刊有30种,包括有《旅游管理》、《企业管理研究》(但没有“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的前身是1982年创刊的《旅游经济》,2000年改为现名;出版方认为,《旅游管理》是属于“直接与人文社会科学有关学科相对应的学术类专题期刊”。从《“复印报刊资料”分类指南》(见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分类方案受《中国图书分类法》影响的痕迹较深,也是除旅游学教科书之外关于旅游学科分类中内容最为齐全、涉及范围最广的方案。尽管这一分类是基于图书情报和文献编目,但对于旅游学科建设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5旅游学的学科结构

由于目前旅游学仍处于初创期,属于库恩(Thoms S.Kuhn)所述的“前范式”阶段,因此对于旅游学的学科结构的研究也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学科内部结构的认识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点,其外延边界是不确定的,随着旅游学者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延伸。旅游学的分支学科大多数都是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旅游学可以说是由这些边缘学科形成的各分支学科的集合。目前旅游学之所以不成熟,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正是因为这些分支学科中的大多数学科发展不成熟所致。

杜江、张凌云(2004)在查尔斯・格德纳等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同心圆学科结构框架(见图2)。同心圆的最外圈层,是其他学科如经济学、地理学、信息技术等;第二圈层,是旅游学与相应的外层学科交叉而形成的分支学科如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电子商务等;第三圈层,就是最核心的部分――旅游学。

3关于旅游学学科地位的讨论

从表2至表6中可以看出,旅游学者对于旅游学的阐释并未得到科学研究和高等教学主管部门以及学术界主流的认可。在旅游学科体系中,只有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和旅游地理学等少数几个分支学科被认同,且处于二、三级学科的地位。尤其是在国务院学位办的 《专业目录》中,自1997年就取消了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被置于“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之下的二级学科。一般认为,工商管理是研究营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这意味着,旅游管理主要是研究旅游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而将旅游(或旅游管理)置于与文体产业、会展管理等“服务业管理”学科下,也只是扩大了产业范围而已,仍然没有超出经济属性。显然,这大大缩小了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漠视了旅游活动和现象所具有的社会性、文化性特点。事实上,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学科的学术地位不升反降,由多学科综合变为单学科专题,由宏观降到微观。由此可见,旅游学科要成为一门独立的、被学术界公认的学科,还有待广大旅游学者的共同努力。

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不同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一般认为,构成一门独立学科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2)具有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3)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产生方式和研究范式,即方法论。因此,如果旅游要成“学”的话,必须要从纷杂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现象中寻找到其本质,界定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形成一套具有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并建立起由个别到一般、由经验到理论的研究范式。

我国的旅游学者一直在努力尝试建立旅游学和旅游学科体系,如:谢彦君对于体验是旅游本质和旅游学“硬核”的研究;申葆嘉以“假设-命题-结论”的规范研究来探究旅游运行规律;曹诗图等从哲学的视角来辨析,提出旅游的本质应是“体验”,即旅游者的异地身心自由体验;张凌云对于“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是旅游本质的研究等。张凌云认为:对于纷乱复杂的旅游现象可以借鉴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方法――“现象学悬置”(也译为“悬搁”、“现象学还原”或“先验还原”),将旅游现象中那些无关紧要的要素“悬置”起来。

如前所述,旅游的多义性反映出的是旅游概念的多层结构。旅游首先是一种人的基本生理需要(或生理欲求,但这种欲望满足与否并不影响到人的生存和繁衍后代);其次,在这种需要支配下,可能付诸实施而产生的行为和活动;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财富的增加,当旅游活动的需求达到了一定规模后,就产生出一系列提供和丰富这种活动的产业和系统;最后,由于人的频繁交往而造成人地关系(人与环境)、人群关系(主人与客人)发生变异的现象。

在这个概念的多层结构中,最基础的和最核心的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或生理欲求),这是构建旅游定义的关键。

从第一层次看,旅游是人们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人们对于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或熟悉的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异化体验,是对惯常生存状态和境遇的一种否定。这是旅游的本质和核心,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不同、社交圈不同,惯常活动范围不同,旅游动机和目的地的选择不尽相同。所谓“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或熟悉的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在空间上并不限于居住区本地,与逗留时间也没有必然关系。

从第二层次看,旅游是由于人的这种与生俱来的需要和行为得到满足和释放时,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和现象的总和。简言之,我们将旅游看作是一种基于人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普适的人文现象。用深受现象学思潮影响的存在主义哲学来看,旅游也是一种“存在先于本质”。旅游作为一种人的自身基本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并不受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对于现在学术界总结的旅游的种种性质和属性(例如经济性、文化性等)则是我们后天赋予的。旅游产生的历史要远先于旅游产业的存在。从人性的个体上看,我们可以推定,那时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和体验(尤其是观光旅游)与今天的旅游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面对大自然的崇高和灿烂的文化艺术时,产生的审美和移情体验都是基本相同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只是使得旅游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廉价、更加舒适、更加大众化罢了。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查尔斯.P.斯诺(Charles Percy Snow)在《两种文化》(Two Cultures)一书中分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和区别时,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科学文化的进步是谁都不会怀疑的,但人文文化的情况却并非如此,例如,很难说我们今天比莎士比亚时代的人更能理解莎士比亚。对于旅游也是如此。

总之,对于旅游本质的深入讨论和对于现有旅游定义(或概念)的解构和重构,或许能为我们建构旅游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学术研究框架提供一种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Burkart A J,Medlik S.Tourism:Past,Present and Future[M].Heinemann,London,1981.

[2]Charles R.Goeldner,J.R.Brent Ritchie.Tourism:Principles,Practices,Philosophies[M].12th Edit.,John Wiley & Sons,2011.

[3]Christopher Holloway J.Claire Humphreys and Rob Davidson,The Business of Tourism[M].8th Edit.Prentice Hall,2009.

[4]Dimitri Ioannides,Keith G.Debbage.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Tourist Industry――A Supplyside Analysis[M].1998.

[5]Lloyd Hudman,Richard Jackson.Geography of Travel and Tourism[M].4th Edit.,Thomson,2003.

[6]Michael C.Hall,Stephen J.Page.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Environment,Place and Space(3rd Edit.)[M].Routledge,2006.

[7]Norma Polovitz Nickerson,Foundations of Tourism[M].Prentice Hall,1996.

[8]Stephen J.Page.Transport and Tourism――Global perspectives[M].2nd Edit.,Pearson,2005.

[9]William C.Gartner.Tourism Development――Principles,Processes,and Policies[M].John Wiley & Son,1996.

[10]安应民.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11]查尔斯・戈尔德耐,等.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和实践(第8版)[M].贾秀海,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2]曹诗图,曹国新,邓苏.对旅游本质的哲学辨析[J].旅游科学,2011(1):8087.

[13]邓观利.旅游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14]董观志.旅游学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15]董玉明,王雷亭.旅游学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16]杜江,张凌云.解构与重构:旅游学学科发展的新思维[J].旅游学刊,2004(3):1926.

[17]冯革群.德语国家休闲与旅游地理研究的回顾与进展[J].旅游学刊,2006(11):2430.

[18]何丽芳,贺湘辉,等.旅游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9]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0]李冠瑶.刘海鸿.旅游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李肇荣,曹华盛.旅游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2]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6版)[M].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3]铃木忠义.现代光论[M].东京:有阁,1984.

[24]刘伟,朱玉槐.旅游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25]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26]浅香幸雄,山村顺次,等.光地理学[M].东京:大明堂,1974.

[27]山村顺次,等.新光地理学[M].东京:大明堂,1995.

[28]申葆嘉.旅游学原理――旅游运行规律研究之系统陈述[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29]斯诺.两种文化[M].纪树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30]陶汉军.新编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31]田中喜一.光事业论[M].观光事业研究会,1950.

[32]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3]王德刚.旅游学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34]王德刚.试论旅游学的学科性质[J].旅游学刊,1998(2):4749;63.

[35]王洪滨,高苏.旅游学概论(第2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36]王兆明.旅游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7]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3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38]杨时进,沈受君.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6.

[39]张华容.现代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40]张立明,敖荣军.旅游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1]张凌云.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J].旅游学刊,2009(7):1217.

[42]张凌云.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8(10):1216.

[43]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4]周武忠.旅游学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A Study on the Status of Chinese Tourism Research and

the Building of the System of Tourism Discipline

ZHANG Lingyun

(Institute of Tourism,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篇5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73

课堂提问既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古老话题,同时又是一个新话题。有效的提问实现师生的双边互动,教师的教学思想通过问题的设置传递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领悟情况又很好的反馈给教师,呈现一种良好的教学生态。提问也是小学数学教师较为喜欢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而目前提问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瑕疵,本文简单分析不足,针对不足提出应对之策。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虽然提问对数学教学的很多方面都能够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但是依然存在各种各样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联系实际,首先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不到位之处进行研究,而目前令人较为担忧的几个方面具体体现形式如下:

(一)问题多、质量低

首先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往往设置较多的问题,但是问题的质量却不如人意。一方面,教师片面的认为只要多问问题,就是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表现。因此,对教学是否需要教师设置问题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思考,而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对学生进行提问,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整个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也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的质量的考虑较为欠缺,只注重数量,对问题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明确,这也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症结。

(二)目的不明确

教师每设置一个问题,都应该对该问题进行精雕细琢,尤其要对设置该问题的目的有清楚的认识,这样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目标指向性强,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自然也就有更强的目的性。而小学数学教师在提问时往往出现对问题设置的目标不明确的情况,教师的脑海中就是模糊的,更何况学生的做答呢,自然也是毫无目的的,那么,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提问效果。提问的无目的性,不仅难以达到更好的辅助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目的,还会使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被损耗。

(三)为学生留出的思考空间不足

教师问、学生答是提问的两个重要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提问教学法时都能够很好的注意到这两点。但是很多教师却忽视了问与答之间的连接线――思考。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需要学生经过思考才能作答。而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都想要使学生迅速的作答,甚至学生的回答速度越快越好,学生思考的环节被省略。实际上学生的思考空间被压缩这一现象,严重破坏了提问的有效性,我们应该时刻谨记提问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学生的思考环节被破坏,可想而知提问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

(四)问题的设计仅仅适应部分学生

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是存在较大差异性的,而教师在提问时不能仅仅从问题本身出发,更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些教师在讲解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点时,就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而在讲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时,就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过于简单的问题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大,难度过大的问题又会使学生不得其解,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的过程中往往拿捏不到位,使原本面向全班同学而设置的问题,最终成为部分学生的专属,也导致教师设置的问题质量降低。

二、解决问题的良方探析

虽然问}教学法是在长期的教学中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一直使用的教学方法,但是通过上文的解析我们不难发现问题多多。既然存在问题,就需要有良方消除。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中对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及深刻的领悟与体会,就上文提出的问题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良方:

(一)合理安排问题数量,提升问题质量

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并不是问题的数量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要讲究适度原则,只有实际的教学情况切实要求教师进行问题设置时,教师才应该认真的进行问题设置,一味的迷迷糊糊进行问题的提出,反而适得其反。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还要讲究质量,教师在提问之前,要对问题进行精雕细琢,本人尤其鼓励教师要在备课阶段多下工夫,对哪些环节需要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进行深入的思考,最好能够在备课阶段也准备一些高质量的问题,以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总之,把握好问题的数量,掌握好问题的质量,才能为发挥问题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性提供保障。

(二)明确问题的目的性

问题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因此,融入了教师的思想,针对目前部分教师忽视了问题的目的性的情况,应该引起小学数学教师的反思。教师每设计一个问题,首先应该对自己提出设问――制定该问题的目的。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考量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有较高的质量与实际意义。同时,教师在思考问题的目的性时,一定要与知识点结合起来,教师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问题的引导性十分重要。当然,随着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更多,也包括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方面。

(三)留出足够学生思考的空间

教师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有效作答,进而反馈给教师学生已经有效掌握了知识点的信息。然而教师却不能人为的省略了学生的思考环节,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对于数学水平一般的学生,思考时间的给出能够使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鼓舞学生更好的学习,对于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思考的进行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总之,思考时间将教师的设问与学生的作答联系了起来,是一个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环节。

篇6

在中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安排的上课内容感到枯燥无味,尤其是对耐力付出较多的项目感到苦与累的现象。职业院校的体育课,既没有升学压力,也不影响学生的在校总成绩,自然得不到学校、家长、社会的重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一、体育课现状研究

1.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

(1)天气因素。天气太冷太热,是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客观原因,也是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意志培养,引导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

(2)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安排。现行的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选择性小的弊端。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可以说一脉相承,教学内容重复较多,针对性不强,如800米、立定跳远、100米跑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则更喜欢那些主动地、有选择性、符合个人需要的锻炼内容,如武术、健美操、篮球等。另外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四段式”教学程序(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虽然有生理学依据,但缺乏心理学依据,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生心理因素。初中阶段学生“学业太重,无心活动”。应试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学生平时绝大部分时间被占用,想玩不敢玩,不会玩,学习上的情绪影响到体育课,从而淡薄了体育运动的兴趣,出现了“不喜欢运动”、“没有喜欢的运动项目”、“怕出丑”等现象,缺乏积极地情感体验,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有的学生因为意志品质比较薄弱,对持续时间较长的项目难以坚持,缺乏勇气和毅力。

(4)学生身体因素。“自身素质不适合运动”这样的学生有的是遵照医嘱不能参加剧烈运动,有的由于体形太胖或自身素质较差,不能完成一般的运动,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在体育课中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内容,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为他们开出适合的运动处方,从而对体育课也就失去了兴趣。

2.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原因

同样是“喜欢体育课”,不同的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他们有的是针对某项体育项目有特长;有的是为了健身;有的是为了放松一下;有的是喜欢上课的体育教师,当然同一个人也可能综合了许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课是因为体育课可以走出教室,适当地放松一下心情。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实情,适当安排教学内容,控制学生运动的强度,逐步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

二、对策分析

通过分析学生喜欢和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对策来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学,补充相关体育知识

在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知道所学的每项知识和技能的目的以及这些知识技能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唤起他们的间接兴趣,实践证明教师对体育知识的补充可以吸引学生产生继续探索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提高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更快地掌握运动技术。

2.体育课教学中设置疑问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开始部分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并且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解决。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式为什么后退不能蹬直?50米跑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3.有效运用竞赛,正确处理竞赛与合作的关系

由于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大部分学生喜欢竞争激烈的运动。每次上课,许多学生提出了“多举行班级和小组比赛”的要求。学生的特点是争强好胜,渴求表现自己,在教学中创设竞争情境,提供竞争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组织竞赛时,竞赛的目的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要合理的运用竞赛方式,灵活运用竞赛规则,竞赛内容多样化。

4.分发挥激励的作用,增强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与信心

篇7

(一)清水江文书的抢救

1.清水江文书的现状及成效。目前,清水江文书的抢救工作主要是政府部门在开展。(1)领导机构。2006年,贵州省和黔东南自治州分别成立“锦屏文书”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副省长、副州长担任组长,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县、乡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2)抢救保护实施机构及成效。目前,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主要由各县档案馆承担。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锦屏、天柱、三穗、黎平、剑河、岑巩、台江7县档案馆收藏进馆保护的清水江文书达8万件。其中,锦屏县档案馆收藏有35万件,已经抢救修复2万余件。2011年2月22日,锦屏文书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程名录》。(3)抢救手段。目前,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仅限于部分县档案馆的征集、进馆、修整、裱糊、编目、装盒等基础性工作。(4)保护设施建设。2008年中央财政专项资助项目、总投资1800多万元、建筑面5400平方米的“锦屏文书特藏馆”正在建设之中。

2.抢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清水江文书的家底不清;(2)民间家户散藏的文书,折叠破损、虫蛀、霉变程度严重,存在火灾隐患,亟需探索民间抢救保护的新机制和新手段;(3)县档案馆征集文书模式的抢救力度赶不上“自然流失”的速度;(4)县档案馆的抢救资金投入得不到保障,影响抢救保护成效;(5)县档案馆的保护技术落后,存在再破坏。

(二)清水江文书的整理

1.现有整理成果。目前,清水江文书的主要整理出版物,先后有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国立亚非言语文化研究所2003年出版的《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共3卷,整理文书853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09、2011年先后出版的《清水江文书》共3辑33本,整理公布文书约14万件;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整理文书800余件。其他整理的文书有谢晖、陈金钊主持《民间法》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收入契约130余件。

(1)编辑体例。三家出版物的编辑体例各不相同。《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将契约原件的照片和全文排版并列,用铜版纸印制,每件之首撰有简约著录文字。按照:A.山林卖契;B.含租佃关系的山林卖契;C.山林租佃契约或合同;D.田契;E.分山、分林、分银合同;F.杂契(包括荒山、菜园、池塘、屋坪、墓地之卖契及乡规民约、调解合同等);G.民国卖契的顺序编辑文书,构成前两卷“史料卷”。第三卷是“研究卷”,是契约文书的研究专题论文的汇编。《清水江文书》采用文书原件影印出版,一般不对每件文书全文判读,但是每件文书都有标题(含事主、事由、文书种类及时间四大要素)。对于图黑的文书,则整理出文字,附在文书图片旁。它的编辑以村寨为单位,每个村寨给一个顺序号,村寨之下根据不同的家族或家庭分卷,来自同一家族或家庭所收藏的文书为一卷。同一卷之下按照收藏者的原有分类,再分别列为若干帙。每一帙内的文件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将契约原件的照片和辨读全文放在一起,按契约和其他文书依次分为两大类,契约部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其他文书包括官府文告、分银单、记账单等,也是按时间先后排列。

(2)分类标准。《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将契约按性质,分为前文所述的7大类。其分类标准不是统一的,属于不完全的、概略的分类。《清水江文书》将文书按性质分为10个大类:契约文书、族谱、诉讼词稿、山场清册(坐簿)、账簿、官府文告、书信、宗教科仪书、唱本、誊抄碑文等。但是,每一大类内并没有给出统一的、清晰的分类标准。其所拟定每件文书标题中的要素之一是“文书种类”,其含义是指约、字、合同、清单等不同的类别,是完全基于文书内容所包含的表述的分类。比如“约”的种类,来自文书内的表达就包含“立断山场杉木约”。《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将契约不完全分类为:卖木契、卖山契、卖木并山契、卖田契、卖菜园、卖屋基契、卖地契、佃契、分银合同、分山合同、借契、借当契等。

2.现有整理成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整理的成果,反映了整理者对清水江文书的整体把握和认识深刻程度。《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的整理者,显然认为林业契约是清水江文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但是,单纯依靠林业契约,不足以全面、深刻地认识清水江流域的社会历史变迁。《清水江文书》的整理者,则试图全面整理所有的文书,不局限某一类或某一领域的文书,似乎认为文书都有同等的价值,要留待研究者去挖掘和评价。但是,它需要足够的经费和队伍的持续支撑,研究者需要自己判读,难以利用。《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的整理者,认为契约是清水江文书的精华部分,选取一家保存最好的作为典型,但是难免“管中窥豹”。所以存在的问题是:(1)不同机构的整理者标准不同,没有共同的学术规范;(2)不同机构整理的成果有重叠,三家出版物整理文斗寨的文书,两家整理平鳌寨的文书,浪费学术资源和经费;(3)不同机构的整理者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到文书保存地收集,存在恶性竞争,“割肉式”整理,破坏文书的信息内在联系和完整性;(4)没有对清水江文书中苗族、侗族等文化符号(单位、名物)进行训诂和考释,影响文书的正确判读和深化研究;(5)没有建立起清水江文书全文数据库。

二、清水江文书的研究

自杨有赓1988年发表研究论文以来,清水江文书的研究,国内著作有6部,论文200多篇;研究人员主要有杨有赓、张应强、王宗勋、单洪银、徐晓光、罗洪洋、梁聪等专家学者。目前,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有凯里学院龙泽江的“贵州锦屏文书研究―以清代黔东南苗侗土地契约文书为中心”(2009),贵州大学吴述松的“清水江文书制度与苗侗经济研究”(2011年)。

国外研究清水江文书的学者主要有唐立、武内房司、相原佳之、寺田浩明、岸本美绪等。代表论文有唐立《清代清水江流域苗族植树造林的开始――林业经营兴起的各种因素》、武内房司《从鸣神到鸣官――清代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见苗族的习俗和纷争处理》、相原佳之《清代・中国清水江林业经营的一侧面――平鳌寨文书事例》、岸本美绪《贵州的山林契约文书与徽州的山林契约文书》等。以上论文均被收集在《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第3卷中。另,相原佳之《从锦屏县平鳌寨文书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林业经营》发表在《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第1期上。

三、代表性成果述评

(一) 杨有赓执笔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及系列论文。杨有赓的相关论著均是清水江文书研究领域的开创性、奠基性、资料性的开山之作。一是首次对林业契约中的佃契、卖契作了解读,是以后深入研究的基础;二是依据官府文告、诉讼状稿等,对 “清江四案”(皇木案、当江案、白银案、夫役案)进行分析;三是对山客、水客、木行、排夫等木材交易主体及其行规进行了介绍;四是对木材交易和运输环节中的“技术性规则”(木材独特计量方法、单位等)作了介绍;五是民国时期的木材税收资料丰富。当然,该书阶级矛盾分析方法贯穿始终,有其局限性。杨有赓其他5篇论文也是在以上问题中展开的。

(二)张应强的研究。2002年,中山大学张应强发表了论文《从卦治〈奕世永遵〉石刻看清代中后期的清水江木材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03),以碑刻和民间文书为据,考察了清水江下游木材市场的交易制度。随后,又相继发表了论文《清代中后期清水江流域的村落与族群――以锦屏文斗寨的考察为中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05)、《清代契约文书中的家族及村落社会生活――贵州省锦屏县文斗寨个案初探》以及专著《锦屏》(三联书店,2004年)和《木材与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市场、权力与社会》(三联书店,2006年)比较全面的展示了清水江流域苗族村落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及木材市场流通历史概况。

(三)单洪根和王宗勋的研究。二人均是黔东南本土学者,前者长期担任锦屏县和黔东南州的行政领导,注意对本地契约文书的收集和研究,20062007先后出版《木材时代-黔东南林业史话》(林业出版社,2008年)、《清水江木商文化》(世界社会文献出版社,2009年)等著作及《锦屏林业契约文书――清代林业生产关系的活化石》(《凯里学院学报》,2007/05)、《林业契约与林权改革》(《林业经济》2010/08)等论文,比较系统的对锦屏林业契约进行了分类,初步揭示了清水江木商文化的特点,并对林业契约在当前林权改革重大作用进行了研究。后者一直在锦屏县档案馆和史志办工作,长期接触一手资料,在收集和整理文书的基础上先后发表整理和研究的论文有20余篇和专著《乡土锦屏》(贵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一书,该书对锦屏各乡村的自然、文化、历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四) 罗洪洋的系列论文。20032007年在《民族研究》发表4篇论文,以《清代黔东南文斗侗、苗林业契约研究》(《民族研究》,2003/03)为代表,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卖契、佃契、分合同和处理山地林木纠纷契约四种主要的林业契约。同时它指出“以林业契约为主的习惯法”起到了调整和保护林业产权、形成经济预期的作用。林业商品生产实践产生了法律意识,催生了林业契约样式。他还援引罗马法,来论证市场经济实践出法律意识的普适命题。至于其引申得出的“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契约意识淡薄”,则缺乏严密论证,且与林业契约的“契约设计的精妙”的结论似有冲突之处。罗洪洋还认为清水江林业经济只能是家庭私有制经济。

篇8

关键词 洛阳市 初中女生 体育课

在大力加强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常有大部分女生上体育课不主动,对教师布置的练习内容缺乏积极性,多采用应付的态度,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洛阳市初中体育课教学的质量。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掌握了洛阳市初中女生体育课学习的现状和影响她们体育课学习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洛阳市初中的体育教学有一定的影响,并改善洛阳市初中女生体育课的学习状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洛阳市初中女生。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洛阳市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东升二中、洛阳六中女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4份,回收率96%。有效问卷373份,有效率97.14%。)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洛阳市初中女生体育学习现状

1.体育学习动机

体育学习动机是体育学习的主要条件和直接推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内部因素。从调查结果,以“强身健体,增进健康” 为动机的比例占37%,居于首位,说明初中女生对体育学习的意义、作用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为了体育中考”这一动机所占比例为27.61%,说明虽然我国近几年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根本模式没有多大改变,中考还是要“分”。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因学习、生活、同学关系等产生紧张、忧愁、压抑、悲观等不良情绪反应,所以有部分同学会以“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作为体育学习的动机。

2.体育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方式,这是对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时展的需要,是实施新课程改革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更是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关键。调查结果显示,进行“填鸭式学习”的占44.77%,所占的比例较高,表明多数女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体育知识,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动作,这也是导致经常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体育教学内容

目前洛阳市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田径、球类和健美操项目为主,比例分别为100%、100%、33.33%,而学校所开设的这些内容并非都是学生所特别喜爱的。

(二)影响洛阳市初中女生体育学习的原因分析

1.硬件设施

表1调查表明,有57.64%的学生因为场地器材的原因影响了他们的体育学习。调查的几所初中相比,东升二中体育场地、器材安全、卫生方面做的较好,但是场地太小,用地不合理。六中的体育场地较充分,但器材卫生等方面却不能满足学生需要。

2.教学内容

所调查的几所初中的体育课内容较少且学生对开设的内容不怎么感兴趣,年复一年的重复出现,让学生觉得上课枯燥乏味,于是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课总是老一套、单调、枯燥、乏味,因此上课提不起精神,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心理。

3.身体素质差怕人嘲笑

“身体素质差怕人嘲笑”这一因素占28.69%。初中的女生中平时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够,长期以往导致身体素质差,加上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各方面都趋于成熟,自尊心也相对增强,怕因做不好被人嘲笑。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洛阳市初中女生的体育学习动机较好,但是在体育学习兴趣不高。

2.学习方式上,学生多采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失去了学生学习本有的灵活与创新。

3.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开设单一,并且学生对开设内容不太喜欢,选择性少。

4.由学校的体育成绩评定模式与学生的考试评价方式的意向可以看出学生并不喜欢所在学校目前的考试评定标准。

(二)建议

1.根据女生的生理特点,科学安排和组织教法。

2.改善和美化教学环境。

3.劳逸结合。

4.体育理论知识的补充。

参考文献:

篇9

科技评估是指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提出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发展领域、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和要素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科技评估是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对促进国家或区域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因为科技评估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自20世纪初美国开展科技评估以来,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科技评估已成为许多国家科技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1 我国科技评估的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评估活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家科技部和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推动下,从20世纪90代初开始,各层次的科技评估工作得以逐步开展。总体上看,科技评估的发展具有两个典型特点。

1.1 起步较晚、发展迅速

世界范围内,美国是最早开展科技评估工作的国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就成立了国会服务部(CRS),直接针对各委员会及议员们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估,其中与科技有关的研究、分析和评估即可认为是科技评估的雏形。20世纪40至60年代,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丹麦等国家开始进行科技评估,随后,瑞士、瑞典、英国、澳大利亚、韩国、西班牙等国也都相继引入了科技评估工作。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评估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93年原国家科委(现国家科技部)开始将科技评估手段引入科技宏观管理环节,作为国家科委宏观管理工作的突破口。1997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依托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组建了国家级科技评估的专业化机构――国家科技评估中心。1998年科技部开始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立项进行评估试点,这标志着我国科技评估工作走向实质化阶段。3年的评估实践工作展开后,2001年6月正式出版了我国科技评估活动的第一个行为规范和技术规范――《科技评估规范》,紧接着12月又颁发了《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科技评估的类型、范围、组织管理、评估机构和人员、评估程序、法律责任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对我国科技评估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国科技评估体系初步建立。

1.2 自上而下、政府主导

从我国科技评估工作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我国的科技评估工作是在国家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主导下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展开的。1997年,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科技评估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受其鼓舞,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开展了科技评估工作,并成立了相应的评估机构。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7个中央部委、2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科技评估机构,从业人员超过1 000人。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也设立了评估机构(如中国科学院科技评估中心,各高校的科技处开始设立专门的科技评估室或安排专人负责科技评估工作,黑龙江大学等高校还成立了专门的科技评估研究所),并开始进行评估人才培养的尝试,在“科技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专业下招收科技评估或科技评价研究方向的硕士生或博士生,这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评估理论研究和人才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2 我国科技评估的问题及障碍

2.1 评估机构独立性不强,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我国科技评估机构基本上是由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组建和管理的,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经费也主要来源于政府,因此,大多数科技评估机构都与政府管理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和社会化,在开展科技评估工作时往往受到一定的行政干扰以致偏离评估方向和目的,难以做到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与科学性。而且,因为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各种或明或暗的关系,大多数评估机构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业务和竞争力,规模小、能力弱,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评估需求。

2.2 评估理论研究滞后。评估实践缺乏理论指导

在科技评估实践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理论研究却还停留在全盘引进和照抄的原始阶段。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输入“科技评估”或“科技评价”的关键词对1980-2007年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论文426篇,文章数量之多令人兴奋,说明我国的评估事业受到了学术界、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这么多的文章里面,绝大多数是工作总结或是对国外科技评估的介绍,真正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寥寥无几。评估理论研究的滞后,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科技评估实践的健康发展,例如,目前我国科技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对科技评估的内涵还存在很多模糊的认识和理解,常常把科技评估与其他类型的评估如无形资产评估等混为一谈。

2.3 人才队伍不精、建设不力。难以满足评估需求

第一,现有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根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国专门从事科技评估的人员已超过1 000人,但这些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都有待加强。第二,科技评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健全起来,目前,虽有部分高校和研究院所开始招收和培养科技评估或科技评价方向的研究生,但却未见设置专门的“科技评估”或“科技评价”专业,大学本(专)科教育中也没有“科技管理”之类的专业,科技评估人才教育陷于“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境地。第三,科技评估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科技评估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工作繁琐劳累、收入不高,并且常常因为评估涉及到被评对象的切身利益而受到被评对象的阻扰和非议,因此,许多评估人才一有机会就会转行,高校或研究院所培养出来的评估人才大多数也不愿意从事科技评估工作。

2.4 评估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评估环境急需优化

一是法律法规环境,虽然科技部及各地科技管理部门出台了不少关于科技评估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但这些文件大多比较粗糙,不同文件之间难以衔接甚至存在互相矛盾的地方。二是政策环境,多数地方和管理部门尚未认识到科技评估的重要性,存在“重投入轻绩效,重过程轻结果”等不良现象,也没有制定促进科技评估的相关政策,即使出台了政策也不会或难以执行。三是评估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方面,由于宣传不力等因素,许多人对评估不能真正理解,对评估工作往往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评

估的风气也急需净化,为评估而评估、“频繁评估”、借评估的名义打击报复、在评估中弄虚作假等现象时有发生。

2.5 评估结果的开发利用不足,评估的功能作用难以发挥

评估是为了加强监督和管理,要实现和发挥评估的这些功能和作用,首要的一条是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开发利用,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一方面,多数评估是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有头无尾,为评估而评估,最后结果怎么样,大家都漠然视之,不闻不问。另一方面,评估结果出来后,从来没有或很少加以分析和利用,而是束之高阁,即使利用了,也往往存在使用不当的现象。

3 推进我国科技评估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科技评估理论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更需要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加强科技评估理论研究,是促进我国科技评估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

一要加快对国外先进评估理论、方法的吸收和消化,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中国化的科技评估理论体系。

二要加大对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支持和投入,一方要面引导科技评估相关人员、机构重视理论研究,在开展评估业务的同时,鼓励评估人员及时总结提炼相关理论成果;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提高评估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员的待遇。评估理论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虽然能对整个评估事业起到支撑和奠基作用,但其短期效益特别是短期的经济效益不太明显,许多评估研究人员因此都热衷于从事各种实际的业务活动,而没有时间或因担心收入不高而不愿意从事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因而;提高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员的收入,对发表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给予重大奖励,非常有利于调动相关科研人员和机构开展理论和方法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

3.2加快科技评估人才培养

人才是评估工作的核心,是评估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主体,加快人才培养,事关科技评估事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

一是尽快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可在高校设立专门的“科技评估”或“科技管理”专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科技评估机构共同培养科技评估或科技评价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科技评估机构可定期选派业务骨干赴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可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生提供实习培训的机会,让他们直接参与到科技评估的相关实践业务中来。 二是稳定现有科技评估人才队伍,科技评估机构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留住优秀人才,如适当提高评估人员的福利待遇,为评估人员提供舒适、宽松的工作环境,鼓励他们自由成长。

三是最广泛地吸收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参与科技评估工作。科技评估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事业,既需要缜密细致的思维能力,也需要高超的宏观决策和管理能力,还需要精细的运算和数理统计能力,因此,评估人员的配备和选拔,不能局限于某些领域和部门,特别要注意吸收科技管理、财务、统计、软科学研究、经济学等领域的人才。

3.3 加快科技评估机构建设

评估机构是科技评估活动的执行组织,加快评估机构建设,最根本的是培育评估机构的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打造若干品牌机构。

一要建立健全的评估机构体系,引导不同层次、不同属性、不同领域的机构相互交流合作、错位竞争。从国外的实践和经验来看,就评估机构的内涵和属性而言,一般可分为政府的、非政府的两种属性和国家级、地方级以及科研院所级3个层次。目前我国虽已基本形成了这种“两大系列、三级层次”的评估机构体系架构,但还须进一步完善。

二要加快评估机构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引导评估机构树立市场意识和竞争意思,鼓励它们实施品牌战略,从根本上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通过转变政府特别是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结束评估机构与科技管理部门之间种种不正当的关系,把评估机构置于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通过市场寻找业务,通过竞争锻炼能力。

三要鼓励民营、私营评估机构的发展,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社会团体设立市场化的科技评估机构。在业务委托等方面要给予民营、私营评估机构与官方、半官方评估机构同等的待遇和机会。

篇10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 教学法 研究性学习 问题意识

关于问题教学法,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有过精辟的概括:“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它们,同时向学生说明探索过程的思维逻辑;或者是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探索研究,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1]如今的新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自然也要求学校教育“要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突出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高中政治课的内容体系是以为核心的、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因此,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问题”把外在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过程中探究、研究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用“问题”思维指导高中政治课教学,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一、高中政治课运用问题教学法取得的成就

1.教师对问题教学法的认识注重理性,趋于务实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善于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及授课对象来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教师的设问既有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反馈教学的考量,也有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经验的借鉴,教师会按照特定的程序展开教学。教师能够从教学的主体、客体两个方面来认识问题教学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学生能力素质方面的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至于过分苛责某一方。关于实施问题教学的困难,教师们清楚地知道这既与学校缺乏推行的动力有关,又与学生问题意识不强、依赖思想严重、教学时间有限等方面的影响有联系。现在的教师之所以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有升学指标的压力,导致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以高考为导向的务实思想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追求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成为大部分老师的理性选择。

2.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形式多样、贴近生活

在问题的来源中,政治课教师既能够从热点事件中提炼问题,也可以从教材教参、考试试卷中确立问题,这表明政治课教师比较重视运用热点材料提出问题,对各类试卷的研究颇多,有利于增强问题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关于问题的形成方式,也多种多样,既有在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课前反复斟酌推敲的情况下形成问题,也有教师是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形成问题,这表明政治课教师在形成问题时注意把教材与学生结合起来考虑,关注问题的质量,注重从学生的集体智慧中寻找问题的“灵感”;对于问题的呈现方式,主要通过借助传统的文字材料或者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来创设问题情境,或者通过师生的角色扮演来呈现问题,这就更能够从思想和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

3.教师积累了操作实施的经验,初具特色

在问题教学的操作实施中,有87%的老师会让学生讨论,这说明部分教师逐步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重视让学生在探究中生成知识,而不仅仅只是会背诵默写答案;当师生观点出现分歧时,有59%的教师会经常使用一些诱导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向着自己预设的答案思考,表明教师已经掌握了一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技巧,较之于以往的直接“填鸭”有了很大的进步;当问到教师如何处理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时,有31.7%的老师选择启发学生一起回答,这意味着新课改的精神已经在现实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是新课改所取得的成就;当问到在问题教学中的课堂秩序时,有35%的老师选择总是“井然有序”,从侧面反映出部分老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对课堂秩序的管控已经游刃有余;关于问题的答案,有32.5%的教师会在讨论中设置问题答案,并且会在讨论结束时直接给出参考答案。有45.4%的教师也会设置答案,并诱导学生向参考答案靠近。表明大部分老师倾向设置问题答案,这有利于把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入到社会所需的主流意识轨道;对于学生的评价,许多老师既选择了从参与的态度、积极性等过程性因素方面进行评价(占52.9%),又选择了量化考核学生课堂讨论问题的质量(占62.3%),还有31.8%的教师选择对其发展潜能进行评价。这表明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参考的标准更多、范围更广。

4.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增强,表现积极

许多学生(占52.3%)本身对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就比较高,通过实施问题教学,其他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热情被这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喜欢思想政治课的学生达到了74.9%。这表明,问题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对于课堂提问,有89.6%的学生认为提问能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学生提问的内容,包括知识点(占62.9%)、个人见解(占54.1%)、现实生活问题(占43.7%)、稀奇古怪的问题(占14.1%)、对教师观点的质疑(占25.9%)。这表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有各自的思考,不再迷信教师的权威,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综上所述,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是近年来实施新课改的成果,教师仍需继续提高问题教学的吸引力,争取更多学生的认可和支持。

二、高中政治课问题教学法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问题的设置研究薄弱,存在“问题”中的“问题”

“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核心,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问题教学的效果。事实上,在问题教学的实践中,设计的问题存在着不足。

首先,问题的来源“教材化”。教师在问题教学中设计的问题主要来源于教材或考试试卷等教辅资料,各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0.5%、80.2%。教材、教参中的问题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注重的是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而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生感不感兴趣、有没有学习的需要和热情、学习的动机是什么等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设置和实施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发展,所以教学活动应该紧紧围绕学生进行,“学生逐步扩张的生活是本课程构建的基础。”[3]政治课教学必须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机械照搬教材中设计好的现成问题。

其次,问题的答案“标准化”。在目前的问题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会设计问题的标准答案,等问题得到解决后,老师会直接给出答案或者诱导学生向其预设的答案靠近。这种现象表明目前的问题教学重视结论,轻视思维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表面上看学生经历了自主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实际上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答案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当学生得出的结论与标准答案相距甚远时,有的教师不会去认真分析学生结论中的合理成分,不会对学生所采用方法和思路进行深入的启发和点拨,也无心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而只是在简单地敷衍搪塞后急忙转问其他学生,直到与标准答案非常接近。

2.师生围绕问题的对话缺乏信度,存在“伪对话”

首先,很多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会使用一些诱导性的语言去影响学生思考,很多学生与老师经历过多次对话后,也基本上能够揣测到老师的意图。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当―个人认识到了某种事物的存在时,尽管这样的认识没有充分的依据,甚至只是一种被主观肯定了的假设时,也倾向于对此事物作出反映[4]。所以,当学生能够凭直觉就判断出哪种回答是老师所期望的标准答案时,这种对话显然是缺乏信度的。

其次,部分老师在提出问题后只是让少数“学优生”来回答,而其他学生只能作为“对话”的背景成为陪衬,被动接受他人讨论的成果,这种对话掩盖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表明并不是所有学生都真正认可、接受讨论交流的结论,这种对话只是部分主体从部分层面对问题的部分、片面的认识,违背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主旨。此外,在问题教学中,还有许多老师经常采用简单问答的形式进行对话,提一些毫无启发性、琐碎简单的问题,这些问题学生基本上不需要思考就能答出,看似整齐划一的回答实则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忽视。由此可见,问题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着缺乏信度的“伪对话”。

3.教师缺乏对课堂的有效应变,总结评价“标准化”

在问题教学中,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意见出现分歧时,有32%的教师会选择与学生“据理力争”,甚至有9%的教师会“直接否认学生的观点”。这说明,教师还是缺乏教学引导的艺术,只是以知识权威的身份简单、粗暴地压制学生的不同意见,这种课堂把教学活动看成是封闭、僵化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活动紧紧围绕自己的教学预设展开,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论证预设答案的合理性,而不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欣赏、接纳学生的新观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教师未曾预料的问题时,有35.6%的老师会选择直接回答学生,也有21.4%的老师会把问题留到课后解决。这说明,教师对教学活动中的意外缺乏成熟的思考和科学合理的应对。教师或是出于教学进度的考虑而直接回答,或是出于对问题的分析不全面会影响自身形象的担心而搁置问题。

在对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时,很多教师依然把“解决了多少个知识点”、“学生考试成绩变化如何”等作为反思总结的大纲。这表明,教师的教学活动始终带有功利色彩,他们所关注的是这一堂课能够带来的高考效益;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大部分教师都设置了量化考核标准,注重对学生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的质量进行评价。这里的考核标准是教师在课前预先制定的,教师常常以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否与自己契合、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答案为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终极性的、片面的、静止的评价方式,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问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4.学生对问题教学的参与多限于形式,问答主体“教师化”

在问题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课堂中的问题应该由老师确定,老师通常以教材或者各类试题中的问题为蓝本,并结合时政热点进行简单删减,至于这些问题是否能够切中学生的兴趣,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客观实际则不是教师关心的问题。这样,很多学生在问题教学中都是被老师的问题牵着走而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看似热闹的师生对话中,很少有师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师生互动变成了教师的单方主宰和学生形式上的参与;关于问题探究、讨论的程度,67%的老师认为只能让学生大致讨论一下,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很短,精彩的讨论往往刚刚开始就被老师叫停。不管教师是出于何种原因终止讨论,就问题教学来讲,这种探讨都是浅尝辄止,学生的潜能没有被激发,师生对话仍然是以教师为主,甚至转变成教师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在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方面,老师在提出问题后,33%的学生会等待老师讲解。如此,课堂教学就会陷入“问答主体教师化”循环。这就严重挫伤了教师组织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打击了教师研究教学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就会离学生越来越远,学生也就越发提不起兴趣。

三、高中政治课问题教学在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以至唯分数是论

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调控着教育双方努力的方向,它直接影响到教育工作者的动机和行为,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选择。目前,在整个社会的教育体制机制中,高考仍然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教师和学生就会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如何获得更高的分数上,考出理想的分数是教育中各有关方面的一致追求。近年来,虽然高考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但这只是部分拥有各种优质资源的考生才能享受的优待,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只有通过高考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所以,这种唯分数是论的教育大环境,使得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由探讨、教师的教以考点为纲,怎么考、考什么、答题的技巧、评析的标准等都有规律可循,所以教师会从各类考试中提取问题的素材,会以参考答案为标准给学生评定分数,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学校疏于对教育政策理念的贯彻落实,致使政策形式化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许多教育政策,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如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5],要建立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就提出了教育要树人育人的理念,要求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反对以数字为本,以速度、规模、升学率为本等等[6]。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确立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这些政策文件都为学校的教育活动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但是很多学校都认为这些教育政策的理念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用不大,他们所追求的仍然是立竿见影的教学形式。相关调查显示:“一些试验区提供的竟是经过包装的表演课。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绝非个别。”[7]这说明很多学校根本没有真正贯彻执行有关教育政策,只是应付上级检查,或者只是为了提高学校声誉的外在“美化”,致使政策形式化。

3.教师轻视对问题教学法的研究,缺乏开展问题教学的有效技术方法

教学活动是一项富有创造性同时又充满挑战的实践活动,而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认识、掌握并运用规律,就可以为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促成实践活动的成功。因此,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指导,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必须经过教育者“认识―实践―认识”的反复探索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目前的问题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设置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源于对问题教学法缺乏深入的研究,很多教师只是抓住了这种教学方法的“皮毛”,而没能领会其“精髓”。同样,教师在问题教学中对课堂秩序的维持、对学生所提出问题的快速反应、对师生意见分歧的调和、对学生所持观点的引导深化、对教学活动的反思总结等都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而这些技巧的获得也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总结,多次试验。可见,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内容,教学的主体、客体以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值得研究,而目前很多老师都主要是凭借经验教学,他们早已习惯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因此不愿去研究新的教学方法。

4.学生没有养成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缺乏参与问题教学所需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力素质会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现阶段,有59.7%的学生都只是偶尔在课前进行主动预习,有18.7%的学生从来不预习新课。高中生的精神和能力方面,53.7%的学生都只是偶尔能够发现书籍中的错误。在课堂教学中,54.4%的学生都只是偶尔主动向老师提问。当老师解答问题后,63.7%的学生都只是偶尔能够继续追问“为什么”,并试图寻找其他解决途径,还有14.1%的学生从来没有这种习惯。这些数据表明学生没有养成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依赖思想严重。所以,教师在问题教学中会选择“自己确定问题”,在课堂讨论中为了避免“冷场”,教师只会让学生大致讨论一下,在讨论结束时教师会直接给出答案。因此,就出现了上文分析的“问题主体教师化”的问题。问题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而现实情况却是,61.2%的学生认为自己从来不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原因是自己想问但不知道怎样把问题表述清楚。在总结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认为是自己平时缺少思考,习惯性地接收知识以及自己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欠缺。所以,教师不敢把时间交给学生,不会让学生自己探究答案,因而就出现了上文总结的“问题答案设置标准化”、“学生参与形式化”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赫穆托夫.现代的课[M].北京:外国教育出版社,1984.

[2]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蒋小兮.暗示和直陈原则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社会科学,2008(6).

[5] 王红梅,冯文全.略论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重塑[J].零陵学院学报,2005(1).

篇11

一、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的总体情况

1.研究文献逐年递增

通过CNKI在体育学科内以“传统体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这个关键词的搜索结果可以同时涵盖“民族传统体育”、“民间传统体育”、“传统体育文化”、“传统体育产业”等关键词的文献),共检索到文献3128,基金资助项目占所有出版文献的8.4%。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172篇,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27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资助12篇,省级及其它项目资金资助53篇;论文自1997年逐年递增(表1);出版专著24部。以“武术”为关键词共检索到文献8675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6篇、863计划1项、973计划1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8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8篇、共255项。近5年来平均每年发表1000篇。

表1 近10年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数量统计

2.研究方向上武术研究为主流,各领域都取得一定进展

从理论体系的成熟程度以及理论发展的状况而言,武术有一套较为成型的理论与体系。武术研究的研究领域涉及体育教育、训练、竞赛、体育产业、文化等等方面,产生了相当的研究成果,拥有一大批稳定的专家群体,在全国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其相关的学术活动也日益频繁,有关武术方面的专著和出版物层出不穷。目前,武术这一研究方向有脱离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并自成一门学科的趋势。

3.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的理论研究

理论的研究大多从学科本位出发进行研究,找寻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的本体,并试图对其进行本质性的把握,通过逻辑推理建立起学科体系。研究集中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概念,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价值、功能、研究方法的等方面,现在看起来收效并不大。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对象涉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象和规律,其基本内容可包括:民族传统文化与民与民族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研究。

4.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的研究

高校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的重任,也有文化传承的责任。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后,目前共近40所高等院校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等多个方面。学者们认为:“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武术专业,其他的课程也只是作为选修课且课时量很少,这种设置既不合理也不科学,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与提高来讲没有实际的效果,自然也就谈不上形成自成体系的学科理论了”。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学科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学生的基础与个性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其他地域特色问题及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

5.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研究

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与研究是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亮点。学者们对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现状调查,如何更好的与学校体育接轨,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商业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中,多以文化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的为理论依据,采用实验法、问卷法、访谈法、质的研究方法等进行研究。

6.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以其鲜活的生命特征承载着民族情感、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但由于大部分传统体育文化本身的脆弱性以及现代西方体育文明的强烈冲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巨大挑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集中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梳理与探讨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化、全球化、和谐社会建设、传统文化思想、奥运文化的关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功能、传播、发展趋势、发展策略;区域、民族特有体育文化的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民族节庆文化等。

7.民族传统体育的其它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不仅涉及到社会学研究的诸多方面,在体育产业领域及医疗卫生、全民健身领域、竞技体育领域也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包括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现状、政策与法制、路径与方法;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旅游;民族传统体育与医疗保健;民族传统体育与休闲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国内外比较等。

二、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常规性选题较多,新颖性不够

从1999到2010年年学校体育方面发表的文献来看,研究选题呈现出常规性选题较多,多学科交叉性选题和新理论性选题较少。更多的选题依然分布在武术及传统体育文化领域,而一些重大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战略,民族传统体育国际视野,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一些高层次和有深度的课题则较少。

2.研究方法较单一,综合运用方法不足

综观学校体育学科文献,采用最多的研究方法依次是: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方法、实验法、质的研究方法等。总体呈现出研究方法运用比较单一,综合运用方法,特别是新的一些学科的方法运用更少,方法论上缺乏突破,也反映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文献的质量。

3.基础理论研究较多,应用、开发性研究较少

多数研究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理念的探讨与梳理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收集整理为主,而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与传承的路径及方法措施、法制研究、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研究等研究却较少。

4.作者单兵作战较多,合作研究较少

从研究作者群体来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作者单兵作战较多,广泛开展合作研究较少。不少作者可能为了晋升职称,随机选题,独自研读,进行文章的撰写,而能够打破学科壁磊、打破区域限制,广泛进行合作研究则较少。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课题较少,科研力量比较分散,尚未形成一支有组织的科研队伍。

三、结论

从总体上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从学科理论、武术项目研究、专业研究、文化学、社会学、体育产业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缺乏对当代民族传统体育全景式、整体性的深度思索,缺乏纵深的学理性分析,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偏少,应用基础和开发性研究相对薄弱。

参考文献:

篇12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可以选择的健身运动也越来多样话了,其中软式排球也成为了现代许多人的首选。这种运动方式较排球运动而言具有一下优势:从技术层面来看,一方面软排球对技术的要求不高,没有排球技术基础的人,一学就会,由于排球是软的,打过排球的人们也想体会一下打软式排球的感觉,容易吸引众多学生的积极参与,形成广泛的群众性基础;另一方面,学过硬排球的人也不会英雄无用武之地,硬排技术完全可以从事软排比赛,且不会降低技术运用质量,更不会改变排球的基本技术。从场地要求看,一般的排球场或一大片平地就能进行比赛和练习,设施要求不高。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十分适合学生的自主体育活动。从人员组合看,可以是2人对打,也可以是三人连打,还可以组合4人以上的小组进行比赛,人员组合自由灵活。从比赛的层面看,软排球竞技的对抗性,并不亚于硬排球。软排球激烈的对抗性也迎合了青少年好胜性的心理特点,在软排球比赛中,双方的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

不难看出软式排球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尤其是在学校现行条件下,只要我们学校能结合自身的实际,从广大学生的利益考虑,大力推广软排可以有效的利用场地资源和优化教师资源,同时满足广大学子对于公体课开展多样化,大众化,娱乐化要求。进而推进体育课结构的合理化发展,促进学校体育的进一步腾飞。

一、软式排球在体育课教学中的价值

软式排球有助于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通过大力普及推广软式排球运动,不仅可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且可帮助学生掌握长期行之有效和简单实用的体育健身方法,这正是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的最佳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养成锻炼的习惯。另外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软排由于设计新颖、适用范围广和趣味性强,同学们在获得健身满足的同时,达到娱乐身心,完美人生的目的,所以软式排球自产生之日起就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因而它不仅仅是在身体素质教育方面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与德育、美育、智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全方位的结合在一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软式排球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它是一项有氧供能与无氧供能相结合的运动。经常参加此项运动可以提高有氧代谢水平,推迟心血管系统老化,发展心血管系统耐力,增加血液输出量,强化有氧运输系统功能。由于此项运动的技术运动特点,没有较强的竞争性,非常适合一般健身锻炼。同时软式排球非常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软排以娱乐、休闲、健身为主,并没有太强的针对性,可以让人们更好的体会锻炼的乐趣,在运动中可以充分的展现自我才华增强自信心,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二、学生对软式排球的兴趣调查与开展现状

根据各方面的资料收集并加以整理,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农村中学软式排球的开展比较少。活动开张以后课程的效果还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克服,包括场地,器材,还有学生的意识培养等等。

1、没有切合实际的比赛规则由于软式排球本身规则灵活,比如场地大小、网高、参赛人数、评分方法等都可以根据学校本校的情况而定。

2、学生没有体会到软式排球的乐趣,没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没有真正体会到软式排球带给大家的快乐和积极意义。从而影响该运动在学校推广。

3、教师队伍建设环节薄弱,场地设施和器材欠缺,因此很多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都还达不到软式排球运动的开展条件。体育教师都不是专业的。

4、学生缺乏普遍排球知识,尤其是软式排球相关知识。虽然排球做为三大球之一,但是普及程度远远不如足球和篮球。尤其是软式排球作为排球家族中新的一员更是很少被人了解。因此学生在排球知识上的知之程度都还有所欠缺,所了解的知识也只仅限与平时相关报道而已。学生对于运动信息的缺少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三、软式排球蓬勃发展的研究路径

根据上述主要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主要克服一些困难积极解决上述问题创造良好的环境促使软式排球在学校的发展。

1、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比较规范的软式排球法则,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在平时软式排球运动中,我们更要结合实际制定简单易行的规则和选择条件较好的场地。

2、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软排的新鲜感与浓厚的兴趣,并能运动中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与熟练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在软式排球中要用生动活泼的多样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比赛和游戏,使学生充分获得身心的愉悦和运动的乐趣,在边学边玩中掌握技能技术。

3、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教师的所具有的排球知识对其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排球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排球知识,同时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排球教师,形成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4、学生对于一项自己了解甚少的运动,虽然有兴趣,但也不知该从何做起。因此应该首先加大宣传力学度,使学生对软式排球先一定的了解,为软排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5、鉴于软式排球对于场地要求不高,因此任教老师要克服种种困难,充分利用其他场地进行教学,形成灵活的教学方式。此外学校可以稍微考虑一下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提升。

四、结论及建议

1、软式排球具有轻、软、球速慢等特点,安全性能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避免产生恐惧心理,提高学生联系积极性,有助于教学计划的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加大软式排球在学校的推广力度,使软排在学校能尽快的发展起来。

2、软式排球技术易于掌握,规则简单灵活,便于组织比赛,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可以满足学生“求新、求变、求动”的心理需求,因此软式排球在学校开展是可行的。

3、软式排球对场地要求不高,可以借助其他场地进行,而软式排球价格又低,有利于解决学校体育场地紧张和资金短缺的矛盾。

4、软式排球运动具有很好的可延续性,在高校中开展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促进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谷延辉.高校开设软式排球的可行性[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陈跃华.高校开展软式排球的可行性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