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2: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师职前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它更主要是面向小学培养小学教师。但师专学生的教师情感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学生入学阶段,我们曾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3%的学生不愿意做教师,87%的学生不喜欢做小学教师,95%的学生不愿意回到农村做小学教师。笔者走访了一些毕业后在中小学工作多年的毕业生,发现他们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这个层次学校生源的特殊情况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我校师范类的学生是从初中招来的,而且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太好,承担不起上大学的费用才到此就读,也有一些学生考高一层次的大学无望,不得已才来到师范专科学校。这些学生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无论是情感方面还是认知方面都很茫然,也不愿意再回到农村。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如果对教师职业的情感仍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教师职业情感发生危机,就不能不令人深切担忧。虽然我们也不排除日后工作中可以培养教师职业情感,但那毕竟需要漫长的时间。由此,笔者认为师范教育的重中之重,不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的传授,而是强化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与开发。多年来,我们在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事实证明,这种探索效果是显著的。对中小学教师职前阶段进行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与开发是对国家未来负责任的教育举措。
一、教师职业情感的时代特征
教师职业情感是极其丰富的,有一定特殊性。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人或事物及周围环境的关切、喜爱的心理活动,是高级社会情感。笔者认为新时期教师情感应具有如下主要特征: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任的爱;求真务实的事业心与上进心;获取成就的动机与争当教育专家的渴望;强烈的求知探索、创新兴趣;善于交往的性格;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高雅、时尚的审美情趣与昂扬振奋、热爱生活的执着精神;淡然处世、心怀感激、不计功利、无私奉献的平和心境。
二、教师职业情感培养
教师情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既有职前培养开发,也有职后培训养成。职前培养开发更具有前瞻性和持久的效力。在师范教育阶段重视教师情感教育,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实施,是改变目前重视教育理论和技能学习忽视职业情感教育现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坚持将“三个贯穿始终”的培养原则作为指导思想来开发、提升学生的教师情感,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一)职业情感的内驱力培养贯穿教育学课始终
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教育,使他们保持做教育的内在动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职业的认知
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能力,使之对教师职业有全面、深刻、科学的认识是教育学课培养教师情感的首要切入点之一。为此,对教师职业的性质、特点、意义、作用、功能及其价值的深入讲解和讨论就成为教学分量很重的热门话题,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一是谈论,二是辩论。教师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以免他们日后进入真实教育情境后失望,更不要讲空洞的大道理,让他们觉得教育离他们很远。教师应通过列举学生们身边的、已知、认可的事情论证教育对人的作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感,为其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
2.职业的兴趣培养
教师如果厌烦教师职业,仅仅凭着责任心来工作,这种责任心在强大的压力下就会变成一种负担。乐意做教育工作,教师才能竭尽全力,持之以恒。兴趣培养越早越好,准教师们一旦对自己将来从事的事业产生了兴趣,就一定会以旺盛的精力和巨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学习活动中,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展现出敬业爱岗、锐意进取的风貌。笔者根据兴趣培养的规律,尝试了一些做法:第一,教学中经常设置“两难的教育情境”,如补课、排榜、减压、上网成瘾等敏感问题,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用学过的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中的两难问题,学生可以领会到科学育人的魅力,感悟到一个教师成功帮助问题学生时的乐趣。第二,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看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示范录像,看着名师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以及所展现出的综合能力,学生由此产生羡慕、向往、尝试的情绪冲动,从而初步形成做教师的职业兴趣。
3.职业的自豪感
学生没有当教师的体验,要体会当教师的自豪感的确是一个难题。理论说教的效果当然不好。笔者后来摸索出虚拟法,即是让学生假设、想象自己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教师,或者是在偏僻山区执教,或者是在特教战线,或者是问题班级的班主任,或者是有专业特长,等等,任其自由虚构和想象,每个人都在自己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让人羡慕、受人夸赞、得到社会和学生认可的业绩,也得到了荣誉和薪酬,更包括学生成人、成才后对自己的感激。笔者请学生想象:“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内心的感受该是怎么样的呢?”学生自豪和幸福的情感油然而生。
4.职业的德福共享
个体在工作与生活中领会、体验人生的幸福、崇高与人格的尊严,只有具有崇高教师情感的教师才会得到这样的幸福感受。这样的感受和体验是个人人生幸福的源泉。热爱教师职业,做好教师工作,是教师的人生幸福所必需的,其最大的受益者是教师本人。因为真正的道德境界应该是发自“本心”的。发自“本心”的东西才是自己最需要的,也是最能感受幸福的。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教育理论的同时,把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变成发自“本心”的道德呢?方法之一是组织学生讨论“做教师对我的好处”,然后要求学生写演讲稿“我做教师最受益”,并选择写得好的学生在全体学生面前做演讲。方法虽然简单,但学生心里却留下很深刻的记忆。(二)爱心和良心教育贯穿教育学课始终
教师职业情感的核心是对教育对象的热爱和尊重。人们把“有爱心”放在对教师期望值的最高点。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性、细微性等方面的特点,尤其需要教师具有教育的爱心和良心。
1.用名言警句激励学生
名言警句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教育史上著名教育家的名言警句很多,笔者采用的做法是每周都给学生留一段教育家或者是有影响的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话来警示、感化和激励学生,如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们交往的一种乐趣”等。笔者将其称之为“每周一名言”。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名言警句既可以摆脱空洞的说教,又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深受学生的欢迎。
2.用优秀教师的先进事例感动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向学生介绍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或者让学生听优秀教师的事迹报告,会使学生被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所感动。而优秀教师身上共性的东西之一就是这些教师对学生都有着非常热爱,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使教师人格熠熠生辉。
3.用反面事例警示学生
正面的事迹鼓舞人,反面的事例警示人。电视上、报纸上时有反面的教育案例报道,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教育学生的反面典型。面对那些缺乏爱心和良心的教师,学生们都愤怒不已,而此时,把这种愤怒的情感及时转化为教育人的爱心和良心就会恰到好处,所以“别误人子弟”就成了我对学生们常说的话,这句话也因此成了学生们的口头禅,成为教育人最起码的良知而被纳入准教师们的德育认知体系中。
4.用师爱的真谛勉励学生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师的爱心和良心教育,必须弄懂究竟什么是师爱,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教师自己觉得很爱学生而学生们却不领情呢?为什么对学生善意的批评教育却招来学生的反感甚至抵触呢?新的历史时期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师爱呢?真正的师爱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任的爱。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质,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满腔热忱地期望学生成才,充满信任地鼓励学生成才,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笔者常对学生说,教师不能“糊涂地爱”,学生们也因此考虑爱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师职业美感教育贯穿教育学课始终
通过审美教育培养起来的情感是一种愉悦人的身心的感情体验,是一种积极的最高层次的感情体验。通过对师范生进行职业美感教育,特殊的美育教育,准教师们能够对未来的职业有美的感受、美的理解、美的追求,从而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情感。
1.感受美
教师职业美感无处不在,就看你能不能发现。课堂上教师的人格特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充满哲理的话语,动感的教态,恰当的服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无不彰显着巨大的美感魅力。面对一堂优秀的观摩示范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这些因素,充分感知美,从而帮助他们感受崇高的教师职业美感。
2.传播美
教师的职业美需要教师来传播,每个教师都是美的使者和传播者,哪个学生不喜欢给他们带来美感享受的教师呢?一个教师如果能把课堂变成美的发源地,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学的氛围美,知识的内在美,从而喜欢教师,喜欢学习,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到做一个受人欢迎的教育者的幸福与美好。“当教师就要当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的信念会使得准教师们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3.创造美
教师职业美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创美育人。现实的教育工作中,是不是教育者的劳动都是“创美”呢?那些教育活动中不合规律、既无秩序又不和谐的现象,那些矫揉造作、缺乏个性和情感的东西能说是美的吗?教师通过让学生举例分析教育活动中形形的“造丑”现象来告诫他们要创美育人,积极拓展学校教育的审美空间,做一个真正的职业美的践行者和开拓者。通过开展创美育人教育,学生们发现理想、美梦这样的词汇原来就沉睡在他们心中,原来教育真的那样平凡而神圣,崇高而自由。
四、有利于教师情感培养的几点建议
第一,关于课时。中小学教师职前教师情感的培养是抢抓教育先机的举措,课时必须保证,但目前我们教学计划中教育学课时仅是每周2课时,总计18周,教学时间非常紧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好减少教学实践环节,这对准教师的教师情感培养是不利的,因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适当增加课时。
本世纪之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大范围的试点并正式全面实施,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在新旧教育教学观念摇摆中开始摆脱困境,努力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新的学生观逐步树立;教师的课程观和教材观有所提升。然而,当新课改在基础教育领域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重要机构的高师院校却大有“岿然不动”之势,依然我行我素、按部就班地固守自己的做法。因此,在这两种极为鲜明的反差中,职前教育培养的师资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遭到了中小学校的冷遇。要有效地解决这个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职前培养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必须努力实现职前培养与基础教育的需求相对接,与新课改的要求相一致。
一、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它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以人(学生)为本,二是倡导全人教育,三是追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明确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新课程改革主张: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突破知识授受的教学传统,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身份,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开发者和课程研究者”的新型教师角色;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造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承担者,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改革的成败,决定了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进程。但是,对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教师职前培养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其表现如下:
第一,教师职前培养的目标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职前教育就是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这一培养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在培养规格上却有发展性的变化。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注重学术性,培养有学问的教师,忽视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不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只重视精通某一学科的专才培养,忽视了复合型师资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这就需要师范生应当具有综合素质,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适应多门学科教学的能力。
第二,教师职前培养体制不科学。从纵向来看,当前的教师职前培养与入职培训、在职培训之间缺乏整合,教师的职前培养成为一次性和终结性的培训,从而使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严重脱节,破坏了教师教育的连续性。这种重视预备性教育,忽视职业发展需求,重视学历教育,忽视非学历教育的现象,违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也直接影响了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从横向来看,各类承担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主体之间联系较少,不利于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
第三,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内容与科技前沿、与基础教育的实际均有脱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思想观念落后,课程比例不协调,存在着脱离培养目标、脱离高师特色、脱离基础教育实际的现象,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生教育、教师专业化教育重视不够,缺乏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服务意识。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传统轻创新。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僵化,缺乏时代特色,深度有余,广度不足。忽视了学科横向联系,综合性较差。理论课一统天下,缺少可操作性课程。其结果是,所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无法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第四,教师职前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落后。师生在课堂上缺少互动,生动的教学情境无法展开,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静听或记录。教师习惯于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轨道之中,使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即使把教师讲的都学会了,离开了教师,还是不会应用。当学生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在升学率的压力下,他们会变本加厉,置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于不顾,强迫学生识记各门课程的知识。可见,严重滞后的方法和手段已难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第五,教师职前教育对学生从教能力培养不够。在课程设置上,将学科课程与教育课程作简单拼凑便成了师范教育的模式。如果说精神的平庸是大学之忌,那么这种缺乏了教师文化、师范精神的教师教育模式则是教师教育之大忌,其实践结果是学科课程与教育课程成了互不相干的两张皮,极具师范性的高师教育实习也变得徒有形式而无实际意义。这表现在现实中是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师范教育中教育实践课时偏少,而且形式单一(一般只安排6-8周的教育实习),开设时间晚(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教育见习没有安排或流于形式,其他教育实践(如教育调研)更少,毕业论文多是在学科专业研究领域,缺少对基础教育的深层次研究。结果,学生不能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去,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二、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当前,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现阐述其中的主要原因。
第一,高师院校发展方向及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就目前来说,虽然教师教育已经走向开放,但是高师院校仍然是教师职前培养的主要机构。尽管如此,高师院校发展和生存面临的压力确实明显增大了。因此,不少高师院校为了消除生存危机,往往将自己的发展定位在综合性大学的目标上,大力发展非师范专业。同时,学校的考评机制也随之偏向于学术性,出现了人们常说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许多教师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争项目积极踊跃,对教学的兴趣不高,这就削弱甚至在实质上冷落了师范教育的发展和建设。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定位上,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了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整齐划一,缺乏个性和特色。专业设置过细过窄,横向广度不够,缺乏综合性,纵向深度不足,缺乏前瞻性;教学计划大一统, 缺少弹性;培养过程齐步走,缺少柔性。
第二,教师职前培养没有能够体现建构主义的理念。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提出,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或问题时,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组织、调整和呈现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被称为学科教学知识。它是教师个体独特的一个知识领域,是教师对自身职业理解的特殊形式。学科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舒尔曼在这个理念支配下,又将教学知识分成七类。但是,后来有些学者从建构主义的教与学的观点出发,对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提出质疑。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不是通过传授或移植得到的,而是认知个体在一定的学习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工具,通过积极的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科克伦等人对学科教学知识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学科教学认知”的概念。它包含了四个方面的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学科教学认知也就是教师对这四种知识的综合理解、整合与建构的过程。由于舒尔曼学科教学知识观念的根深蒂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还没有形成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学科教学认知研究还比较薄弱。具体来说,教师专业发展还是外铄性的。学科教学认知的形成是一种动态的建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自主建构。因此,教师主体的内在因素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然而,传统观点通常将教师理解为“专业知识欠缺的人”,于是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解为外部力量培养和培训的过程。尽管理论界已经开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外铄论”持批评态度,但是实际上,教师的职前培养更多关注的仍然是“训练”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师范生在专业成长当中的主体性,师范生没有从“外铄型”向“生长型”转变,教师的反思者、研究者、自我更新者的角色难以形成。
第三,高师教师缺乏感知新课改的良好氛围,从而无法参与新课改的实践。氛围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集体情绪或情感。因为情绪、情感具有潜在的相互感染性,所以氛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高师教师缺乏感知新课改的良好氛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高校的内部氛围,另一方面是缺乏高校的外部氛围,即中小学校。从理论上讲,高师教师感知新课改的氛围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听校外参与新课改的专家和富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来校讲学,听本校的课程专家讲座;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资源了解新课改;三是直接到中小学感知新课改。但事实上,当前高师院校在这三方面的工作力度都非常薄弱,而且表面化现象严重,以致在教师中不能引起足够的反响。所以,新课改在中小学搞得热热闹闹,在教师职前培养机构中则波澜不惊,这使得高师院校的教师对新课改缺乏足够的认识。
第四,教师专业的发展标准尚未建立。应当说,我国自1996年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细则以来,在维护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准入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先行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无法衡量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完整全面的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在教师专业标准尚未建立之前,由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可能充斥着更多的随意性,群体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许多的冲突与不协调因素,加之高师院校教师职前培养与基础教育脱节,因此导致了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常常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和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培养质量低下。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适应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建立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这个标准体系,在层次与适用对象上应当包括教师教育机构的认证标准、教师教育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标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等;在内容要素角度上应包括德、知、情、能、态等;在时间跨度上,应贯穿职前、入职和职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
三、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现实需要对接的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全方位的要求。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培养的主要渠道,高师教育的质量影响到教师素质的最初建构。要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现实需要对接,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以考虑: 第一,正确处理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关系,重视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高师院校正确处理师范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坚持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反对倾向任何一端的惯常做法。在宏观上要意识到,如果只重视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高师院校就失去了存在的特殊性,具有被替代的危险与可能;如果只重视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高师院校就失去了依托,会变得空洞乏力。在微观上要意识到,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其他一切教育工作必须围绕教学工作进行,否则不利于高师院校的长远发展。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是高师院校的生存之基。高师院校应该意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高师院校带来的不仅仅是问题与挑战,同时也是改革与发展的契机。当前,高师院校要统一认识,在坚持培养中小学教师是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将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纳入学校的工作和考评范围,并且整合学校的师资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改变严重偏向学术的评估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避免对新课改的适应流于形式。
第二,转变教育观念,矫正培养目标。重新审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目标,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合格的教师是摆在高师面前的紧迫任务。因此,教师职前培养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要致力于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具体地说,就是要顺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活动观,从培养学科专门教师向培养专业化教师观念转变;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质量观转变;从单向作用的、静态的教学活动观向师生互动、动态发展的观念转变;并使这些思想观念的转变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
第三,教师职前培养的院校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当前,我国正进行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不是对原有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对原有课程的小修改,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这无疑是对教师职前教育院校的一种挑战,因此职前教育的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使得高师院校所培养的未来的基础教育的教师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一是在师生关系上,教师要从维护自身的绝对权威转变为与学生平等相对,共同探究。教师“管得过宽,统得过死”,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因此,应当淡化教师作为管理者的角色特征,教师应成为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者,应把自己当做班集体中的一员看待,学生的正确想法和权利应得到尊重。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重知识传授转向认知、过程和结论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的 统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学生只有内化了所学的知识,并将其上升成道德情感,才能发挥课程知识本身的育人功能。三是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上,教师要从相互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相互之间的合作。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四是在对待教材的态度上,教师要从忠实执行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转变。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为此,高师院校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培养并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价和鉴定的本领,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我国2001年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就是专业科学教师短缺,师资问题成为制约科学课程实施的瓶颈。为解决这一现实困难,至2008年教育部已批准65所高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着力培养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科学教师。新增一个专业,课程设置是根本,但是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起步较晚,现阶段正处于摸索时期。
众学者无论是对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他们大都以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高师院校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科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问题,有学者以单一学校为研究对象,另有学者以同一区域的高师院校为研究对象,他们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某个或某些高师院校科学教育专业发展现状、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培养模式。众学者中西南大学博士生邓磊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中进行了最为详全的梳理。他对我国西南、华北、华东、东北、华中以及港、澳、台等地区的74所院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梳理,为日后从事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囿于篇幅的限制以及庞大的工作量,邓磊只将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分为专业必修课和教育类必修课两类对各高校实际情况梳理,并没有指出现阶段国内外各高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具体问题。另外他也没有介绍各学校的培养目标,但是我们知道明晰各高师院校的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有益于分析课程设置中的问题,构建合理的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补其所缺笔者梳理了现阶段国内外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培养目标。
一、国外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一)英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英国大学教育系或教育学院是培养中学科学教育教师的主要机构,英国科学教育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为“3+1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对学术先进行三年的学术培养,然后再接受一年的教育专业培养,经过一年的教育专业学习后,学术可以获得“研究生教育证书”,“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是英国中学科学教师培养的主要课程。这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探究理念、掌握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小学科学教师,它的实施的确为提高英国科学教师质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它忽略了对科学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以及从1997年7月颁布到1998年5月实施,实施速度过快引起了一系列操作层面的问题。
(二)美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在美国的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一般由普通教育课程、学科科学课程和教育科学课程组成,其课时比例大致为5:3:2。美国的科学教育教师绝大多数是在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培养,采用的是“4+1”的“二、二、一”分段教育模式,即两年的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两年的主修专业学习和一年的教育专业课程学习。美国队科学教师培养目标的研究较为完善,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表明了美国培养科学教师的方向:培养终身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科学教师。
二、国内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虽然我国各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叙述上不尽相同,但国内已有研究中对科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定位还是比较一致的。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合格的专业化资质的专业型、反思型、实践型、研究型的科学教师,使之能胜任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具备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上。但是有学者指出现存的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确有薄弱之处,培养目标的范围和深度都不够、内容不全面且可操作性不强。
对于现阶段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暂存问题,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有以下几方面:1.课程目标不明确,拼盘式的课程结构杂乱无章,不知要为学生培养什么能力;2.课程体系缺乏整合、设计杂乱。3.课程结构比例失调,理论课偏多,实践课较少;4.课程的评价体系匮乏,无法检测并修改科学教育课程现存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众学者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1.明确课程设置目标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克服“拼盘”做法。2.适当调整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增加学科前沿知识。3. 课程的运行应由博到专、博专结合,采取“层级模块递升”方式推进。4.加强科学课程评价体系建设,高度重视科学课程评价。
参考文献:
[1]朱振岳等.浙江中小学普开综合课关键在师范院校专业设置[N],中国教育报,2000-12-8.
[2]邓磊.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5,(31-65).
[3]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13).
[4]阎元红.国外科学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及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第9卷第3期(152).[5]王锋治.英国小学科学教师职前培训课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一、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的研究逻辑
对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问题的研究,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逻辑:第一,要搞清楚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这是研究的起点;第二,要明白为什么由这些要素构成,即要弄清楚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既是对前面构成要素界定是否科学合理的验证,同时也是理清下一个方面的前提;第三,我们要搞清楚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是怎么运行和为什么这样运行。这最后一个方面实质上是分析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各要素间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联系起来的,也就是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运行方式,这是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研究的终点。这种研究逻辑进一步呼应了概念:农村教育职前培养机制是指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各要素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接下来,我们就按这种研究思路展开分析。
二、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的构成要素
孙绵涛教授(2007)认为,教师培养机制可以分为六大要素:培养主体、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培养条件。
1.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主体。现阶段,我国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主要由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完成,可分为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大学)三个层次。随着经济发展需要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主体也呈渐进升级态势,中等师范学校已开始逐步退出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舞台。
2.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对象。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对象主要包括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其中,本科层次的师范学院(大学)的培养对象主要是高中毕业生,专科层次的师范学校是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兼招,高中起点的学制有二年的,也有三年的,初中起点的是五年制的。
3.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内容。大多数农村学校要求老师样样课程都能拿得起来,哪个年级都能教得了,师范学院(大学)主要是分科教学,课程设置上并没有考虑到农村教师的特殊性。而且,师范学院(大学)在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上,缺乏让学生熟悉农村学校实际的环节,因此,教师入职后进入角色较慢。
4.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形式。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定向型、非定向型。到20世纪末为止,中国农村教师的培养基本上属于定向型。21世纪始,在高校并轨扩招的浪潮中,农村教师的培养自然也采用了非定向的培养模式。
5.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过程。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两大环节。三个阶段是指公共基础知识培养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培养阶段、专业知识培养阶段,两大环节是指理论知识学习环节和实践技能训练环节。三个阶段与两大环节是交叉进行的,即在每个阶段都有理论培养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但前两个阶段以理论知识培养为主,后一阶段以实践技能训练为主,当然,每个环节也都涉及到三个阶段知识的学习。
6.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条件。培养条件是保证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高效、高质量运行的载体。没有优质的软件、硬件条件的保障,就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合农村学校的师范生。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虽然每年都在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但对人才培养最重要的阵地——师范院校却没有突出的经费倾斜。
三、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及其运行方式
我们知道,机制一词的原意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所以,我们将从机器的运行方式引申出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的运行方式。机器是由各种零部件组成的,每个部件具有一定的性能,机器按一定的方式将这这些部件联系起来,从而发挥机器的整体功能。一般来说,一部完整的机器是按照“启动”、“传动”、和“做功”三步的运行方式把各个不同性能的部件联系起来,使机器得以工作并发挥机器的作用。①同样,我们也可以把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运行方式分为三个部分:启动、传动、做功。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培养条件这四大要素构成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体系,培养主体通过启动培养体系来对培养对象做功,从而达到培养职前农村教师的目标。培养体系内部四大要素缺一不可,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促动,完成传动过程,如图1所示。下面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
图1 农村教师培养机制运行方式图
1. 培养主体与培养对象的关系。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主体与培养对象分别代表了农村教育职前培养活动的供需两端。如前所述,农村教师的培养主体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培养对象是为农村服务的师范生,二者分别是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村教师由政府统一分配,因此,培养主体往往不会考虑培养对象的利益诉求,基本上由培养主体完成对培养体系的设计和安排。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农村教师的培养既有定向方式,也有非定向方式,因此,培养主体在对培养体系的设计和安排时就必须符合培养对象的要求,而不能只是考虑政府的评估。农村教师的职前培养通过培养体系把培养主体与培养对象统一起来。
2. 培养主体与培养体系的关系。
(1)培养主体与培养内容。师范院校为了培养农村师范生,就需要对培养内容进行设计,对三个阶段两大环节的具体课程进行细化,同时,培养内容科学合理与否,也是评价培养主体,即师范院校培养资质和培养绩效高低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2)培养主体与培养过程。师范院校在对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过程中,一般是要经历2-4年的培养过程的。所以,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主体对培养对象的培养要分阶段、分环节实现。培养过程的设计,也可以体现出师范院校对农村教师培养的特色。
(3)培养主体与培养方式。如前所述,农村教师的培养方式 可以分为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定向型主要面向特定农村学校培养教师,而非定向型可以自主择业,因此,定向型师范生农村指向性非常强。所以培养主体在培养内容设计和培养过程安排上,都必须要考虑到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方式的特殊性。
(4)培养主体与培养条件。培养主体若想完成对农村教师职前的培养,必须具备一定的培养条件。就正如生产自行车的企业是无法用其设备制造出小汽车一样。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主体具备相应的培养条件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农村教师。反之,培养条件也可以用于作为判断培养主体是否具备相应培养资质的最重要参考。
3. 培养体系与培养对象的关系。
(1)培养内容与培养对象。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内容是实现对培养对象培养目标的最核心体现。培养内容要适合培养对象的需要,既不能让培养对象感觉过于深奥、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培养对象感觉太容易、轻易就能完成。培养对象也应该认真完成培养内容的要求,实现培养内容要求达到的培养目标。
(2)培养过程与培养对象。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对象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培养过程就体现了各阶段对培养对象的设计。在不同的培养阶段,培养对象要完成不同的培养内容。一般来说,各培养阶段是呈现一种递进关系,前一个培养阶段完成不好,直接影响后续各阶段的效果,所以,培养对象的成长要与培养过程协同。
(3)培养方式与培养对象。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方式也要与培养对象相匹配。一般来说,初中毕业生最好采用定向培养方式,高中毕业可以根据生源地的不同以及本人意愿,采用定向与非定向相结合的方式。
(4)培养条件与培养对象。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条件是否与培养对象相适应,是决定培养对象培养绩效的基础性因素。没有与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相匹配的培养条件,也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合农村学校的教师。当然,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对象也要主动适应培养条件,尽可能在现有培养条件下实现最大培养效能。
4.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体系内部各要素间关系分析。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是各自独立,但又浑然一体的。它们之间在相互制约的同时又相互促进,只有互相间实现最优的传动,才能保证做功环节的高效。
(1)培养内容与培养过程。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内容因为要分阶段实现,所以它必然要分阶段被安排于各个培养过程中。同时,在各个培养过程中,安排的培养内容要能体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呈现出并列关系的培养内容可以安排在同一培养阶段,而呈现出递进关系的培养内容要分层次安排在不同的、最适宜的培养阶段。
(2)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内容要与培养方式相适应,因为不同的培养方式要求不同的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契合较好的培养内容,才能实现相应培养方式下的培养目标,反之,契合度较差的培养内容,是无法实现相应培养方式下的培养目标的。
(3)培养内容与培养条件。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内容要与现有的培养条件相适应,当然,培养条件也要尽量满足培养内容的需要。再好的培养内容如果缺乏相应的硬件、软件支撑,也如同无源之水、无米巧妇,只能是“临渊慕鱼”罢了。
(4)培养过程与培养方式。农村教师职前培养过程要体现出相应的培养方式,不同的培养方式要求设计出不同的培养内容与之相匹配。否则,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绩效将会大打折扣。
(5)培养过程与培养条件。农村教师职前培养过程在不同的阶段要求有不同的培养条件来支撑,培养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培养过程的效果。
(6)培养方式与培养条件。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方式的不同,对培养条件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培养条件要与培养方式相一致。没有相适应的配套的培养条件,相应的培养方式也实现不了最初设计时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四、当前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各构成要素的新变化
1. 培养主体多元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广化和深化,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主体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特别是学校的合并与升格,使得原来部分的中等师范学校消失或并入新的院校,原来的一级主体现在变为二级主体;同时,原来不具备培养主体资格的院校也有一部分加入到为农村培养师资的行列。
2. 培养对象升级化。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对象以前是初中生和高中生,现在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原来的农村教师也有到高校进一步深造的需求,这必然会使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对象对学历的需求不断升级,专科学历的要求本科教育,本科学历的要求研究生教育,使得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对象增加了专科生、本科生,甚至研究生。
3. 培养内容非农化。目前,师范院校在培养农村教师时存在一个共性:闭门培养,既对农村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不清楚,又对农村教师的培养缺乏深入研究,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专业设置、课程体系,都存在明显的“去农化”现象,不能适应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4. 培养方式非定向化。由于原来师范生都不愿意到农村任教,所以,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方式以定向为主,随着农村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的提高,到农村任教也是一个很好的工作选择。特别是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使城乡联动越来越紧密,有许多农村教师工作在农村,生活在小城镇,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农村教师培养方式不再拘泥于定向型,非定向型师范生也有许多愿意到农村任教。
5. 培养过程偏理论化。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教师职前培养还存在职业技能训练不足的问题。在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上,理论课程比重过大,技能课程比重过小,这种状况至今仍无根本改观。不论平时校内的训练,还是校外的见习、实习,都是当前农村教师职前技能培养的薄弱环节,致使到农村的师范生缺乏应有的职业技能,师范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6. 培养条件非农村化、非师范化。尽管农村教师可以培养出青出于篮的学生,但是优秀的学生却不愿意成为师范生,也不愿意成为师范院校的教师,在职的师范院校的优秀教师也总想“孔雀东南飞”。而且,现有的稀缺教育资源也没有全部用在师范生的培养上,非师范化倾向让人 十分担心师范院校的发展方向。对农村教师的职前培养,在学校软硬件上应该是“偏农化”,但现状却是“去农化”严重,师范院校基本上看不到针对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特殊经费投入。
参考文献:
对幼儿教师科研素质的再度重视,源于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广泛开展。园本教研深入开展的直接动因并非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而是幼儿园自身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内在诉求,是对“从对科学主义的崇拜到主张学前教育走向生态新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认同,也是教研理念从传统学术性研究到现代实践性研究的转变。
一、幼儿教师职前科研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高职高专作为幼儿园教师队伍最主要的来源地,有责任在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中打造他们的科研素质,以适应幼儿园的要求。幼儿教育研究表明,幼儿教师正面临着新的教育理念的挑战,这些新的教育理念中有一个共同的方面,即指向了幼儿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
(一)走向生态的学前教育观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教育理论也被大家从生态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学前教育理论也从“对科学教育的崇拜到学前教育走向生态”。不再是没有批判的将一些源自于西方文化的思想和教育理论都当做“先进理念”顶礼膜拜,而是要去研究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怎样更多的去关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和本土文化,研究适应本幼儿园和本班幼儿的课程。而这些必须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有能力去研究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与同事的对话和反思,去发展和建构属于自己的实践性智慧,而不是让幼儿教师按同样的标准和要求去统一理念和规范行为。
(二)新的学前教育质量观
从后现代视角,早期教育机构的优劣已从质量话语——客观统一的质量标准到意义生成话语——教师的教学儿童的学习是否有意义。通过观察、纪录、对话、解释、反思等研究手段,深入地把握每个儿童,选择适宜于每个儿童的个别化的活动方案,并鼓励和支持幼儿生成自己的活动,才能实现教学活动的意义。嘲没有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幼儿教师是无法实现教学有意义的。
(三)园本教研的新要求
园本研究是基于本园的实际,基于具体的幼儿园教学情境,研究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情境中所存在和遇到的问题,并与研究共同体一起构建一种多样性、平等性、批评性和境遇性的对话文化。它更多关注的是实践研究,意在通过教师的反思来挖掘教师的缄默知识,通过教师的行动研究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教学有意义。它面向的是全体幼儿教师,而不是个别的有科研能力的教师;教研不是幼儿教师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每个想提高教育质量的幼儿教师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教育科研素养是现代幼儿教师必备素养之一。
二、幼儿教师职前阶段科研能力培养的现实途径
目前的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是由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或幼儿师范学校合并升格而成,没有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经验模式借鉴。他们普遍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特别是艺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忽视学前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据对在职幼儿教师的调查显示,只有11%的幼儿教师系统地学习过学前教育科研方。目前开设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院校在教学中也还存在着种种问题。譬如,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程内容多量化研究、少质的研究,教学方法多是传统的讲授法、满堂灌,课程评价上多采用笔试考查学生对科研方法的识记程度,等等。这些影响了教学的效益,成为制约幼儿教师职前阶段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学前教育事业要向纵深发展,必然依赖于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而专业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幼儿教师具备教育科研素质。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机构,不仅要把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列为教育计划的必修课程,落实在课表上、课堂中,而且要改革该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要素,全面提高教学效益,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一)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专业培养目标是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的依据,也是评价培养成效的标准。确定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决定了制定什么样的教学计划,开设什么样的课程。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把培养早期教育机构和幼儿园所需要的合格教师作为培养目标,本无可厚非。但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既应区别于中专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一一线幼儿教师,也应区别干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一一研究型的幼儿教师。因此,建议高职高专把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修订为“培养早教机构和幼儿园需要的有初步研究能力的学前教育师资”。“初步研究能力”定语的加入,既高于中幼的培养目标,又低于本科的培养目标,切合高职学前教育的实际,有利于制订教学计划,把科研素质列为学前教育学生的必备素质结构中,把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列为教育计划的必修课程,落实在课表上,落实在教学中。
(二)课程内容的适切性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前教育科研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依据幼儿园园本研究的需要、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最新成果,而不是本科院校前教育科研方教材内容的简单压缩和教学要求的降低。
幼儿园园本研究最迫切的需要是幼儿教师会观察、纪录、参与、解释、对话、反思、叙事,能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开展行动研究,积累实践性知识,形成实践性智慧,成为研究性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家”。
因此,“在未来,质的研究对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可能会变得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在研究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各种问题时不可能脱离背景,任何问题都跟该问题有关联的各种生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质的研究方法具有的自然主义的探究方式、描述性的叙述方式、解释性的研究理念和人性化的研究过程特征与学前儿童发展的整体性、敏感性、动态性和独特性有着内在的适应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和重视。嘲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也适合做质的研究。她们大多有高中文科的学习背景、女性形象具体的思维特点,她们“天生就是和行动、应用型研究联系在一起。她们拒绝接受现状,旨在导向社会乃至个人的改变。
因此,质的研究方法应成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但在目前出版的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中,适合的较少。以科学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的杨世诚主编的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为例,只有4节内容介绍了观察法、教育叙事法、访谈法、头脑风暴法,仅仅用了27页的篇幅,占总篇幅的十分之一。此教材还是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高职学前教育的配套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的刘晶波主编的前教育研究方法用了7章(共14章)的篇幅专门介绍了质的研究,罗列了常用的质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作为教材。但仅仅依赖于此还不够,还需要参考大量的书籍资料。譬如,在学习纪录法时,可以参考己录,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己录,让教师的教学有意这两本书。
任课教师还应经常深入到幼儿园,参加幼儿园的园本研究,在给幼儿教师做专业引领的同时,收集大量的最新的研究案例,充实到教育教学中,以丰富课程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会做科研,而不仅仅是学习一些科研理论。因此,应打破求完整、求系统的学科体系的教学观念,建构一种做中学、求实效的行动体系的教学观念,以某种科研方法的掌握和科研任务的完成为驱动,带动学生的做和教师的教。
笔者认为,该课程的学习任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任务。譬如,如何确立研究问题、如何查阅文献、如何做调查研究等,如何运用观察法、实物分析法、访谈法、资料分析法等质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这类任务是独立的、是具体的,可以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逐步学习掌握的。另一类是系统任务。即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去完成一项质的或是量的研究。这类任务的完成需要在学习了多种方法之后,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一个研究小组协作共同完成。
在具体任务的教学中,可采用展示案例——共同探讨——仿做研究——典型解剖——再做研究——形成作品——上交存档这样的教学流程。譬如,在学习访谈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一个完整的访谈录音做示范,然后结合范例与学生一起探讨访谈的程序和技巧,再由学生自己确定一个有关幼儿教育的话题、选择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并录音。老师从学生上交的访谈材料中,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解剖,并让学生交流访谈经验、学习教材中有关的内容,然后,学生再次进行访谈,并把录音材料作为平时作业上交。这样,就实现了学生的亲自动手“做”研究的目的,培养了她们从事实际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并带动了相关科研理论的学习。
在系统任务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能力强弱搭配的原则,确立以3~4人为一个小组的“研究共同体”,开展合作研究。这既是系统任务完成难度大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幼儿园“研究共同体”组织形式的需要,是培养他们协作精神和开放的研究心态的需要。虽然系统任务的完成往往在学期末,但研究小组要早建立、研究任务要早安排、研究活动要早开展。系统任务的选择既可以做质的研究、也可以做量的研究;既可以做幼儿教育方面的课题,也可以以高职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成果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报告,也可以是行动研究的其他成果,但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譬如,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或问题,确定一个较为中长期的研究课题,按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计划的工作进程,定期开展小组学习、讨论,既可以改变她们的行为,给她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变化,也养成了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品尝到研究的乐趣。
(四)课程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课程评价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指挥棒”。课程评价的标准又是以课程目标是否达成为依据的。因此,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来评判学生是否会“做科研”,是否学会了多种科研的方法和手段,是否有多样化的科研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7/08-0057-04
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再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2013年,《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指出:大力提高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接受残疾儿童的普通幼儿园应当实施融合教育,为就读的残疾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与康复训练。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指出: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山东、浙江、陕西、湖北等省市在下发的《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也都提到了积极发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积极推进残疾幼儿随班就读工作。这些学前教育的政策文件无不渗透着融合教育的理念。融合教育倡导“零拒绝”,主张所有儿童都有权利接受高质量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平等的教育。〔1〕这就意味着学前融合教育在中国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和理念指引层面,而是开始强调实践应用了,具体地说,就是强调融合教育理论与学前教育实践的相互促进了。
学前融合教育,是指为3~6岁特殊幼儿创设正常化、非隔离的教学环境,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从而促使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达到真正的融合。〔2〕以融合教育为代表的新型教育思想和实践, 正以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教育形态惠及广大残疾儿童。〔3〕但是,当前我国各地学前整合教育发展的水平并不均衡。例如,李伟亚曾在对浙江省269名幼儿园教师所作的调查中发现,特殊幼儿参与幼儿园活动和课程的类型有限,尤其是社会、科学和体育活动方面的参与程度较低;在社交活动中容易遭到同伴的拒绝;尽管27.3%的有发展缺陷的幼儿和26.9%的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幼儿能得到与其发展水平和特点相适应的教育,但参与的质量仍存在极大的问题。〔4〕这表明,作为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融合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在大力倡导幼儿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今天,作为承担幼儿园教师职前培训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深入思考在培养学前融合教育师资、促进学前融合教育良性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自己的价值。
一、学前融合教育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挑战
当前,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具体体现是随班就读。〔5〕学前融合教育也倡导“残疾儿童的随园保教”,即普通幼儿园接纳特殊儿童,幼儿园教师在关注正常儿童的同时,也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宜的个别化教育服务。但是,据叶小红2014年对江苏省9个地区的调查发现,普通幼儿园的融合教育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的“合”,即只是提供了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与普通幼儿一起学习的空间,而没有考虑如何让两者在融合教育中获得最大效益。〔6〕要保证学前融合教育的质量,就必须要配备符合学前融合教育所需要的师资。这就要求普通幼儿园的教师既要掌握促进正常发展幼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要掌握促进特殊儿童发展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职前培养是教师教育的重要阶段,学前融合教育对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机构――高校提出了挑战。
(一)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模式的挑战
高校通常对学前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进行分别设置。两者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专业活动等方面基本无交集。学前融合教育要求依托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能科学开展融合教育的普及型人才,让普通教师具备开展特殊教育的技能;依托特殊教育专业,培养能科学开展融合教育的专业化人才,让特殊教育教师具备开展普通教育的能力。〔7〕依据当前融合教育倡导的“幼儿园开展残疾儿童随园保教”的具体要求,学前教育迫切需要培养“融合教育的普及型人才”,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根据时代要求和行业需要,创新教育模式,主动与特殊教育专业在课程教学、实习实训、学生活动等方面进行交叉与融合,培养具有学前融合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人才或管理人才。
(二)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资源的挑战
学前融合教育兼具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两个专业的特点,在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等方面都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为达成这一人才培B目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须在师资配备、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就业体系等方面作出调整。不仅如此,学前融合教育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现有教育资源也提出了新挑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需要配置符合学前融合教育理念的各类教育资源,为顺利组织学生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前融合教育普及型人才提供支持。
二、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
学前融合教育能否真正促进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而这一专业知识和能力需要在职前培养阶段习得。何叶曾对成都市开展融合教育的幼儿园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在职前并没有接受过与融合教育相关的培训,不具备融合教育的专业能力。〔8〕因此,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需要结合学前融合教育的实际需求,依托学前教育专业在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中渗透融合教育理念,以培养出既可以教育正常发展儿童,也可以兼顾特殊儿童发展需要的学前融合教育师资。
(一)确立渗透学前融合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设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建构实践体系、规划就业体系的依据。与特殊教育专业不同,学前教育专业不是培养专门学前特殊教育人才的专业,而是培养具有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教师,即要让学生在理解掌握正常发展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和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同时,掌握特殊儿童的教育知识与教育技能。与传统学前教育专业不同,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在保教正常发展儿童,促进正常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兼顾特殊儿童的发展教育,推动所有适龄儿童真正享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二)开展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活动
融合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掌握实施融合教育的能力。〔9〕特殊儿童能否在普通幼儿园享有与正常幼儿在教育理念、教育态度、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平等的权利,取决于幼儿园教师是否具备基本的特殊教育观念与技能。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需要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师资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1.设置融合的课程体系
2002年,教育部等部门提出要在高校师范专业开设与融合教育有关的课程及讲座。〔10〕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也建议提供特殊儿童教育的课程模块。201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4-2016)》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11〕但是,目前国家并没有对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作出强制性要求,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依据教育部下发的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核心知识领域和核心课程的要求自主设置课程,很难形成学前融合教育课程体系。
对此,我们建议可以借鉴某些国家的做法。如英国教育与科学部规定,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学生必须学习一定的特殊教育课程,高校的教育学院必须有能力为学生提供最基础的特殊教育课程;〔12〕日本的特殊教育学和特殊儿童心理发展都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修科目;〔13〕2001年以后,瑞典实施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方案规定各类师范生都必须修满60个学分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中就包括专门的“特殊需要教育”模块。〔14〕就目前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现状而言,学前教育专业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可以重点注重两点:一是要帮助今后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学生具备融合教育理念,了解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具备初步设计课程的能力。各高校要在充分调研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细化、深化课程设置,以原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优先设置部分实际使用频率高、实际效果好的特殊教育课程,如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特殊和教育诊断与评估、学前融合教育的环境创设、特殊儿童沟通、特殊儿童班级管理等,同时开设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二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可设置学前融合教育方面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必修课程可以保证所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接受学前融合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职前培训,专业选修课程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有关学前融合教育的专业素养。
2.选择实用的课程内容
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幼儿园教师是否认同融合教育理念、能否胜任融合教育工作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选择紧密相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考虑学前融合教育课程内容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课程内容应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培养。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了解并认同融合教育的理念。二是要确保融合教育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课程既要强调其自身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完整性、前瞻性,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三是注意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如将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的沟通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建立起相对密切的关系,产生交互影响。
3.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多种多样,关键是要根据课程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实地调研等都可根据课程特点加以运用。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育质量。如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异地互动教学,贯通高校与特殊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开展高校与特殊教育学校、学前融合教育机构之间的互动教学,为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提供技术支持等。
4.建设合作的课程师资团队
一般说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特殊教育师资相对缺乏。要开展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需要构建一支合作的专业团队。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配备有关特殊教育课程师资:一是“请进来”,也即学前教育专业与特殊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机构、融合教育机构通力合作,师资共享。如果本校既有学前教育专业,也有特殊教育专业,则同一学校两个专业可以相互协作,实现师资共享;如果本校没有特殊教育专业,则可以联合特殊教育机构或融合教育机构,特别是学前儿童特殊教育机构,如儿童康复机构,实现师资共享。“请进来”的专业师资需要根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设计课程内容,以确保课程教学能够符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请进来”的专业师资在讲授课程内容之外,还可利用自身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解特殊儿童、观察特殊儿童、学习与特殊儿童沟通的教育实践活动。〔15〕二是“走出去”,培养本校特殊教育师资。如果本校既没有特殊教育专业,也不易找到对口机构的特殊教育师资,则可考虑选派校内专业接近的教师,如具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进修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相关课程,为开展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教学培养和储备师资。
(三)建立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实习体系
幼儿园教师教育态度、教育理念的形成,教育实践技能的掌握,都需要通过教育实践积累。通常情况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选择实习基地时,较少会考虑特殊教育机构。架构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实习体系时,必须增加到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开展实习的内容。
(四)开展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所谓“第二课堂”,是指邀请融合教育研究者、优秀的一线教师或者有专业特长的特殊儿童家长为高校学前教育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儿童康复机构、特殊教育机构等开展志愿者或义工活动,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由组建“融合教育”社团,组织成员阅读融合教育书籍、观看融合教育视频、进行融合教育讨论、开展志愿者活动等等。“第二课堂”对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实施学前融合教育既有利于保障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也有利于推动普通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学前融合教育对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迎接挑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需通过整合资源、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增设融合教育课程、优化实习实训工作、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在职前培养中渗透融合教育理念,开展融合教育实践,提升未来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能力,以培养真正符合实际需要的学前融合教育师资,提高学前融合教育实效,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景时,刘慧丽.芬兰融合教育的发展、特征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3,(8):54-60.
〔2〕张国栋,曹漱芹,朱宗顺.国外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界定、评价和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5,(4):3-8.
〔3〕罗洁.推进融合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在北京市残疾人融合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特殊教育,2013,(6):95-96.
〔4〕李パ.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34-40.
〔5〕展雷蕾.融合教育的教育融合,支持教育的教育支持〔J〕.现代特殊教育,2012,(1):5-8.
〔6〕叶小红.江苏省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及应对建议〔J〕.早期教育,2015,(12):2-7
〔7〕邓猛,赵梅菊.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学报,2013,(12):75-81.
〔8〕何叶,彭韵潼.全纳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3-16.
〔9〕汪斯斯,邓猛.印度教师融合教育能力的培养及问题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5,(10):85-91.
〔10〕万莉莉.本科师范生对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8-3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EB/OL〕.〔2015-03-09〕.http://.
〔12〕姬彦红.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幼儿教师培养〔J〕.中国特殊教育,2012,(2):17-20.
一、教师培养形态的历史沿革
纵观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可以看到,师资养成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是自然形成。在人类近代以前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并没有专门的制度、机构和人员来实施教师培养的活动。教师的养成主要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实践活动中,通过个人经验积累、“艺徒式”的传递活动、自发的学习与模仿等获得一定的知识、理念和技巧来实现的。
二是教育形成。18世纪开始人类进人工业化时代,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教师职业开始逐渐独立出来,再加上教育科学及教育理论的发展,促使教师专业训练成为可能。于是各国开始设置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保证大量供给师资。随着下业技术革命的继续深入开展,义务教育普遍延长.中等教育迅速发展,职业教育蓬勃兴起,这不仅要求培养师资品种上要多种规格,而且培养层次和质量上也要求有较大提高。世界各国开始改革原有的师范教育模式,.力求突破这种单一、封闭的培养体系,朝多样化、开放化方向迈进。开放的教师教育模式逐步取代了封闭定向的师范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师资养成发展形成了几条清晰的脉络:培养培训体系逐渐由两级分离(职前、职后)走向三环合一(职前培养、人职辅导、职后提高);培养目标由“工匠型教师”走向“反思型教师”;培养方式由以知识、技能为中心的被动接受走向以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中心的主动参与和研究;“师范性”与“学术性”由分离走向整合;教师培养及职业都向专业化迈进。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教师培养体系改革的一种潮流,标志着教师培养体系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也给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教师培养形态转型: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百余年来,我国一直把教师培养称之为“师范教育”,把培养教师的学校称之为师范大学、师范学院等。相地,我国传统的教师培养体制为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
从词义上看,“师范”中的“师”意为“教师”、“效法”,“范”意为“模子”、“榜样”,合起来即为“学习的榜样”. 韩愈对教师有一个经典的解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英语中.师范为“NORMAL" ,源于拉丁文NORMA,原意为木工的“矩规”、“标尺”、“模型”,含义为“规范”。概括来说,“师范”一词同教师的称谓及其职业特点是联系在一起的。
虽然人们把“师范教育”定义为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但师范教育的实践并非如此。在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教师需求量大、教师主要是接受职前培训的情况下,师范教育这一概念是适用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知识更新加速,教育普及程度及教师地位的提高,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并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师范教育”这一概念逐步被“教师教育”所取代。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概念替换,而是标志着教师培养进人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教师教育内涵丰富,在内容上包括人文科学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学实践;从顺序来看有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从形式来看有正规的大学教育和非正规的校本教师教育;从层次来看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可以说,教师教育是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的统一,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结合,是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师终身“大”教育。
我们不妨对从“师范教育”体系到“教师教育”体系的演变作一较为详细的阐述,以期对二者有更清晰的认识,见表1.
三、职前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应该说,教师教育取代师范教育,师范院校综合化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师范院校的学术水平,但是,从已转型的师范院校看,几乎没有几所师范院校真正致力于利用综合学科的优势保持师范特色。反而抽调原本用于师范专业的资金、师资发展学校的非师范专业,且师范院校综合化以后,大多对师范类专业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除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理论,进行教育实习外,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几乎都与综合大学雷同,且大多采用综合大学的教材,其结果是课程设置“缺乏师范教育特色,雷同于综合大学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师范院校既无综合大学的优势,又脱离了中小学教育实际,学术性不足,师范性不强,使原本就处于劣势的师范专业陷人更加窘迫的境地。用一句话概括,即“优势(师范性)不优,劣势(学术性)仍劣”。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是教师培养形态上质的飞跃。要切实推进教师教育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推进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所谓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是指教师养成是一个专业化过程,具有专门的机构、人员、培养模式、课程计划、教师教育评价标准是其具体表现。要真正实现教师培养的专业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
稳固的实践基地最大优点就是使教师培养质量的提升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形成一种共生共进的关系。对于大学来说,可以完善其人才培养计划,增强其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对于“师范生”来说,可以加强其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升研究与教学水平,缩短下作后的适应期;而对于中小学来说,不仅可以及时地充实其人才队伍,也有利于各教改项目的顺利进行,完善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以及一些学校实行的校外“跟师制”对于教师的培养都是有益的选择。
2革新课程体系
1.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意义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就整体情况而言,目前公众的科学素养普遍偏低,需要继续加大培养和开发的力度。同时,自然资源的缺乏和过重的人口负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显得格格不入。一些人长期受到封建迷信活动的影响,个别组织对民众产生一定的误导,危害社会的因素层出不穷。因此,需要继续加大科学教育的力度,尤其是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尽快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1]。由于我国的科学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人对于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小学科学教育的意义尚未充分体现。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校往往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安排过少等情况,学生对于科学课难以产生积极兴趣,导致小学科学的教育水平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小学科学课程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最初的学科名称为自然课。到了2001年的新课改中,才正式更名为科学课,之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课程的内容结构到教学的目标和理念,都发生了较大更新与进步。同时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不仅需要具备综合的科学知识体系,而且应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科学课的精华在于科学探究,小学科学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且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借助于自身的感官和认知,探索周围的物质世界,通过积极的分析与思考,从而寻求答案和提升感悟。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科学教师的专业化,是基于小学科学教育自身特性的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科学研究条件,采用合理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增加实习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体验,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自然规律的本质。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教学能力及相应的专业技能,合理选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与指导,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模式
2.1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严格意义上的中国小学科学教育产生于20世纪初期,以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初等师范学堂章程》为正式标志。随着西方文化和教育思想的传入,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受到较大影响和变化,并逐步走上正规化的发展道路。先后经历了初等师范教育时期和中等师范教育时期,无论是所用教材和教学的方法,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师范生在校期间得到较为完整的科学教育,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模式已初见雏形。建国后,党和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小学教师的培养关注,依托于中等师范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对课程设置进行过数次调整。随着科学水平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小学教师的学历得到了较大提升。大专学历的培养模式逐渐成为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主流,以师范大学为代表的本科教学比重正在逐步增大,更高层面的培养模式已经开始出现。
2.2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水平取得了较大发展和提高,以本科、专科为主的师范类院校遍地开花,逐步成为小学教师培养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全国有五百余所中等师范学校,仍在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小学教师人才。绝大多数的专科类师范院校,其前身都是原来的中等师范学校,虽然经过了独立升格,但其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没有本质的提升[2]。整体而言,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规格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培养体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混乱,本科、师专、中师三者并存的局面还将持续。就课程设置而言,其结构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理论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学科知识的学术性不强,培养方案的目标性不明确,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一些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过分强调了中文类和数学类课程的比重,科学类课程反而受到忽视。同时,专业类课程与科学类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缺少综合性的科学课程体系。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仅以实习和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指标,对于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教育实习安排的时间较短,且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实习实践基地条件有待完善,情境实习场所相对缺乏。
3.提高职前科学探究能力的建议措施
3.1树立正确培养目标,转变职前教学培养方式。小学科学教师是一种专业性的人才,应当转变思想,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在加强文化理论等普通教育的同时,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加大与校外教育结构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发掘师范类院校的教学潜力。通过系统的科学教育和培养,努力塑造一专多能的通用型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创建专门的科学实验室,提供更多实践活动平台。结合专业的具体特点,积极探索辅修专业的办学模式,有效解决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3]。
3.2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习实践。从课程结构说,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内容,通常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方面,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其中,教学技能的培养是课程设置中的特点和亮点,不仅包括对于科技活动的指导和技能训练,而且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基础年级阶段,学习重点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则转向数理化、生物地理科学等基础课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师范生参与实习与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更好地找到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3.3注重实施过程,完善评价体系。探究式的教学源自探究式教育,在师范类院校的培养中,应当积极采取探究的教学方式,努力为师范生创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条件和环境。探究活动不仅能提高学习者的体验与感受,而且可以为其将来从事小学科学教学活动、更好地指导小学生的探究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避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以提高师范生对教学岗位的适应能力。加强对教学实施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从宏观上予以准确把握,从细节上予以细化完善,注重学科之间的衔接与融合,确保探究教学的目的和效果。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体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考试成绩占据了评价体系的主体地位。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对综合能力训练的忽视,影响到小学科学教师的整体水平。因此,采用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标准,有助于体现量与质评价的充分结合,有益于对探究教学能力的整体把握。考核评价的指标应当涵盖整个学习过程,从日常的学习积累到思维动手能力的评价,再到综合知识技能的掌握,在注重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3.4注重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殊性。受历史条件和地理因素的影响,民族之间有不同的文化理念和习俗信仰,使得民族地区的教育呈现出极大的特殊性。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教师的整体水平与内地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民族地区的办学规模普遍较小,教师往往需要承担两门以上的教学任务,因此双语教学成为民族地区教育的一大特色。必须牢牢把握民族学生的特点,掌握带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技能,加大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力度[4]。
4.结语
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的灵魂所在,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方法。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持续实施,对教师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之路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意义非凡,任重而道远。师范类院校应当努力提升教学培养的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建设和办学能力。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充分优化学校之间的资源配置,为小学科学教师队伍源源不断地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丁邦平.我国小学科学教师教育:现状、问题与思考[J].当代教师教育,2011(06).
[2]戴丽敏.小学科学教师的工作现状与改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6).
一、大学教师示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将无法实施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观、学生观归因于师范教育中鲜有大学教师示范。这就势必要求大学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融合于高等师范教育中,以研究、批判的态度不断分析、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只有具备反思习惯与反思能力的大学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的准教师。因此,在高等师范教育中必须重视大学教师的反思示范。教学前,为了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大学教师应该根据总体教学计划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否充分,教学内容是否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及弹性,是否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大学教师应当反思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如何通过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后,大学教师应结合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法指导等内容进行综合反思与总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向师范生演示反思过程,探讨反思心得,分析反思技巧。通过大学教师的示范,初步帮助师范生理解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师范教育中反思性教学的大力开展,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师养成了行动与研究相结合的学、研、教合一的专业生存模式”[2] ,而且能夯实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大学教师在反思性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主体道德意识、情感和思想的开放性,对事业的责任感、专业成长的自主性,以及丰富的反思技能,都将对师范生的反思意识、反思能力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入职以后成长为反思型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二、激活“缄默知识”
这里的激活是指激活师范生头脑中关于教育教学的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是1958年英国学者波兰尼提出的概念。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地图、数字公示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把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3] 缄默知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类型,支配着整个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人们获得显性知识的“向导”。师范生虽未入职,但毕竟已经接受了十多年的学校教育,并且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他们头脑中存在着大量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缄默知识。师范生在传统的大学课堂所学习的教育理论更多的是一种显性知识的传授。如果缺乏对缄默知识的揭示、分析与批判,显性的教育理论就不能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发挥应有的“向导”作用。这就直接导致了新教师入职以后,无法将师范教育中学习的教育理论内化为直接的教学实践能力。然而缄默知识本身具有两极性,“既能成为一种提高行为效率的资源,也能成为导致行为效率低下甚至失败的根源,缄默知识的功效取决于人们对他们的接受及有效使用”。[4] 因此,在反思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刺激与挖掘师范生的关于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积极“缄默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师范生对缄默知识进行检讨、修正、批判,促使缄默知识不断地向显性知识转化,从而提高师范生的元认知水平。建立在反思基础上的、对于师范生缄默知识的激活,将职前教育从外在的知识、技能、态度、信念的灌输转变为内在教育知识、技能、态度、信念的发展。
三、强化教学实践
陕西省师范教育的发展正处于变革时期,传统的教师教育体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如何正视当前的体育教育问题,突破传统体育师范教育的模式,本文就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专业化与国外的先进之处作一比较研究,就陕西省师范体育院校自身如何科学发展学校体育事业提出了初步的改革设想。
一、陕西省体育教师受教育的现状
目前,陕西省体育教师的培养渠道有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体育类院校的体育教育培养和成人高校的再培训,教学形式有脱产、自学考试和函授等。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滞后。以“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标志着学校体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预示着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必须彻底更新。而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本(专)科、函授教育及成人自学考试,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内容。教育目标离目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学生面临的实际工作需要相距甚远。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涵盖了“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部分内容。传统培养模式中,过多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违背了“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原则。马卫平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成人教育)教学活动中,传统的‘讲授法’的使用频率为98.79%,‘演示法’的使用频率为87.87%。而充分注重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具有启发与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技能特征的‘合作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使用频率仅占12.13%和17.28%。代表现代教育技术潮流的‘多媒体教学法’的使用频率仅占15.07%。”
3.课程体系设置落后。随着现代社会对专业人才“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的提高,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传统课程设置滞后性显而易见。课程设置过于强调专业学习,专业必修课程偏多,选修课程中,限选课程多,任选课程偏少。跨专业、跨学科的选修课程更是少之又少,阻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二、美国教师职前教育状况与我国教育发展趋势
1.美国的高等师范教育概况及演变。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的师范教育开始朝综合大学或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培养教师的方向发展,体制由定向师范教育逐步转变为非定向师范教育。目前,美国有三百多所高等院校实行4+1学制或双学位模式。这种师范教育体制的改革,体现了培养目标的灵活多样,课程设置的广泛机动。近来,美国的教育变革中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使教师的培养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基础,强调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再进修的连贯性,使教师能够不断地、持续性、阶段性地成长;界定了教师是一个特定的职业,体现了教师专业化特点,提出教师教育专业化新理念;使教师由原来的传道先生向研究型、专家型角色转换。这是“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理念意义上的根本区别。
2.陕西省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师范类高校教育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内容上正在实现以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岗位教育、职业资格培训、新知识培训等全方位发展的转变;向“双师型”人才发展。
三、对陕西省新时代体育教师专业化改革的设想
1.体育教师职前培养方向、目标的调整。依据终身教育的原则,把职前培养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育生涯。在这一过程中,体育院系的师范职前教育就有了新的定位。其培养目标由培养现成的体育老师转变为培养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体育传导者;体育院系的师范职前教育不再局限于使体育师范生成为体育文化与文明的传播者,而是要培养向受育者传授体育文化的引导者。体育院系师范职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应学生素质教育需要的、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终身体育学习的新型体育教师。
2.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指把教师教育的过程划分为职前培养、职初培训和职后继续教育三个阶段。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是针对我国现有师范教育中职前职后隔离、教育内容重叠交叉、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而提出的。依据终身教育思想、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试图对教师教育进行全程规划,以构建一个相互联系、全面沟通、连续统一的教师教育体系;突破教师职前培养与教师在职培训割裂的瓶颈,建立起职前与在职教育相互贯通的教师教育体系,统一规划和设计教师教育内容,确定不同阶段培养目标、教育内容、课程结构设置以及培养途径与教学方法等。 转贴于
3.重视教学过程,科学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美国教师十分注意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健全的人格和独立思维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间的个人差异,鼓励和引导学生按照自身特点全面发展。他们既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又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调研、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论文等,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得到综合训练和提高。最后,学生要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情况,互相交流,并训练表达能力。我国的学生普遍缺少这种训练。应提倡和鼓励广大教师根据不同教学需要,采用不同教学形式,使用不同教学媒体和教具,运用适当的教育技术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特别应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体育院系培养的体育教师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所以要力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既具有从事体育教学的知识,又具有从事体育教学的能力,并通过实践将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素质。要保证这些规格的完成,体育院系应当抓住体育科学的综合学科特征,强调在体育基础学科中文化知识向体育学科的渗透,使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进一步整合,建立多样化的体育教育学科群,力求从课程内容、课程形式、选课自主度三个维度建设新的课程体育。
4.重建教师职前培养制度,严格职后培养。对新教师进行入职教育,建立教师职前培训制度,对于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尽快适应教学实践,稳定教师队伍非常重要。陕西省的职前培养目前由大学承担,这种传统模式可能一时难以有大的改变。但变革继续教育为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教育的模式,并不仅仅是术语的转变,其中隐含着教育观的重大变革。针对陕西继续教育难以落实的实际,借鉴美国的专业发展教育,应该提倡教师自身形成终身教育与发展意识,学校领导应成为教师个体发展的促进者,而教育机构应成为合作性学习的场所,这是高等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的希望所在。
5.设置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体系。顺应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陕西省教师教育的现状,体育院系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不同形式的以定向培养为主体与非定向培养拓展相结合的多样化培养模式试验。定向培养就是从学生入学就按高等体育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培养,在学制规定的培养期中,修习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教育类课程,毕业合格即取得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初级资格。有条件的体育院系可以积极探索如五年一贯制教育双学士、六年一贯制教育学硕士等其他模式。非定向培养就是在平时不确定具体培养目标,按体育专业大类招生,在培养前期,先修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属于非定向培养,后期如愿从事体育教师职业的主要修习教育类课程,接受体育教师定向培养。愿意从事非体育教师职业的主要选修专业课程,也接受其专业定向培养。依据培养层次,有“3+1”四年分段培养教育学士、“4+1”或“3+2”五年分段培养教育双学士、“4+2”六年分段培养教育学硕士等模式供体育院系选择。
[参考文献]
[1]刘延申.美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简述[J].教育研究,2001(11).
[2]李卫菊.天津体育学院成人教育的发展思路[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
1.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职前培训基本概况
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职前培训在形式上各自有不同的做法,大致概括如表1。
2.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职前培训基本特点
根据表中列举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中小学职前培训虽然有所区别,但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中小学教师的硕士化相当普遍。从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入职前的教育年限看,几乎都要达到硕士学历,以德国为最。在美国,1986年霍姆斯小组的《明日的教师》报告中指出:教师教育年限应由四年延长到五年,前四年主修文 理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第五年集中进行教育专业训练,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并把这种硕士学位作为教师从教的必要条件。[1]2005年6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在教师培养中增加专职研究生院”的想法,指出“在充实、加强本科阶段教师培养的同时,有必要在制度上重新探讨研究生阶段的教师培养和再教育问题”。[2]目前,英国的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是“大学毕业后的教师证书培训”。它是专门为已经获得学士学位的人员开设的。现在英国的非教育学士学位获得者,要想去中小学任教,必须学完这类课程并取得“研究生教育证书”。教师学位硕士化,已成为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目前部分师范大学探索的“4+X”模式和“3+3”模式,都是适应这一趋势发展要求的体现。
第二,培训中非常重视实习环节。重视师范生的从教能力是美国教师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一般地,美国师资培训中大约有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于教学实践上。美国各州都重视教育实习活动,通常在教育课程结束的最后阶段,具体时间因周而异。教学实践活动平均为11学分,占总学分的11%。如美国全国优秀教师委员会和霍姆斯小组都建议为新教师进行1学年(约15周)的实习训练。实习期间,实习教师和正式教师一样,每月在校工作8天,每天8个小时,完全参与学校生活;并至少两周全面负责所在班级全部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和评价工作。同时规定实习教师每周回母校一次,用2~3小时的时间,组织实习讨论会,在大学教师的指导下,总结本周实习,讨论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将教师职前培养阶段一次性教育实习分散到大学四年之中进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爱知教育大学”1999年制订的新“教学计划”。该计划提出了“四年实习制度”,四年内的实习任务是:第一年为“体验实习”,参加中小学的各种“学校仪式和课外活动”;第二年为“基础实习”,参加实际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听课为主;第三年为“教育实习”,独立在讲坛上教学、指导学生;第四年为“研究实习”,在实习学校的帮助下,自己拟定研究题目并进行实验研究,完成毕业论文。[4]而英国政府规定“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和“教育学士课程”的师范生在教师伙伴学校的教育教学时间分别达到24周和32周。
3.非常重视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
发达国家之所以能给学生安排那么多的实习时间,并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就是因为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制度,尤其是英国。1992年5月,英国政府颁布了《教师职前培养》改革文件,计划以学校为基地,通过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建立伙伴关系来培训教师,形成大学教育学院、中小学实习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三位一体的模式。强调师范教育机构必须建立服务基础教师培训的中小学基地学校,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关系,以促进教师教育切合中小学实际。为了完成这次改革,英国政府在1992―1993年度拨出专款600万英镑。目前,英国共有74所高等教育机构与几千所学校建立了伙伴关系,每年通过这种途径培训的教师达27000名。[5]
1986年,美国霍姆斯小组出版了《明日的教师》,提出了改革职前培养课程以及建立中小学与大学密切合作的建议,旨在以中小学为基地建立专业发展学校,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加强中小学与教师培养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培养教师。具体做法:拥有学士学位、志愿当教师者,通过审查和能力测验后被接收入学,在中小学接受为期一年的教育与实习。[6]
二、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特色对我国的启示
1.改革教师职前培养模式
为了提高教师学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近些年来一直在进行改革,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和自发性。比较代表性的有北京师范大学的“4+2”模式和上海师范大学的“3+3”模式。
“4+2”模式。即学生在本科4年学习期间,完全按照综合大学的培养模式接受本专业的训练,本科结束后,志愿从事教师工作的学生经过严格的筛选,进入教育学院攻读教育硕士学位。“3+3”模式的具体思路: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按照综合性大学的培养模式接受各专业教育;在第三学年,根据既定标准对全校各学院本科各专业中志愿从事教师工作的优秀学生进行筛选,从中择优选拔学生进入“3+3”培养模式;第四学年,设置3个月的入门导向,然后到各教育机构从事“教育实践”;第五学年,回到教育学院正式攻读“教师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第六学年,通过论文答辩并完成规定学分的学业者可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和“教育学硕士学位”。“3+3”模式硕士毕业生主要面向基础教育部门,期望和激励毕业生到中小学执鞭任教。其他师范院校也应该进一步探索提升教师学历的教师教育模式,不断推进教师教育的改革,以提升入职教师学历水平。
2.延长师范生实习时间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应延长教育实习时间,以保证师范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教育实习任务,并真正达到教育实习的目的。在现有的实习规划下,各师范院校也应该在遵循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本、专科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育实习中有限的时间资源,提高实习效果。例如,努力实行多层次实习,包括参观、见习、实习等;积极采取多渠道实习,包括计划内的实习和计划外参加中小学的有关教育、教学活动等。
3.大力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
国家要从政策上推动中小学与高等师范院校合作,并给予一定的补助,这样才能调动中小学接纳师范院校学生的积极性。高等师范院校自己也要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安排学生参观、见习、实习等。学生在中小学实习期间要多向骨干教师学习,不断掌握教学技巧,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为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打下基础。学生实习,应采用双导师制,在大学里有理论指导老师,中小学也应该有实践指导老师。同时实习期内每周都要回校,展开讨论,集中解决大家常碰见的问题,并写好实结和心得。另外,中小学教师在与师范生的交流中,也能够提高理论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科研能力。
[1]郭玉霞,高政英.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教育[M].台北:台湾书店,1987:84.
[2]杨艳玲.日本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
[3]杨光富,周涛.美国中小学教师培养最新动向[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3).
[4]王建平.日本教师教育发展动向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3,(11).
在教师专业化视域中,有关小学教师专业定位、专业活动及其专业素质的三项基本规定不仅框架性地勾勒出了小学教师专业形象,而且有助于揭示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目标的内在依据。首先,小学教师的专业定位内在地规定了职前小学教师高水准的培养规格;其次,小学教师的专业活动是其专业素质全面性的内在原因,也是设置目标体系各具体指标的抓手;最后,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的内涵性回答,也是确立目标体系构成及相关指标专业标准的结构化参照。由此出发,本文从依据和构建两方面详述了目标体系领域构建的研究成果。
一、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目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一)小学教师的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问题考察和揭示的是一门职业的本质特征。专业职业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在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方面能够达成技术标准,其赖以工作的知识、方法及程序需要在学理上找到充分的依据,尤其应以科学研究作为支持;二是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能够达成道德标准,视儿童的健康、全面、自由发展为职业生涯的核心价值;三是在工作的自或控制权方面能够达成“专业自主”,可依赖其教育信念、智识及能力克服外力的控制、限定或干扰,从而在职业判断及职业行动上呈现出高度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显然,专业自主性是三特征中能够彰显其专业性的关键因素。
从学理上说,小学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理应具有上述特征。首先,小学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为生命奠基,这一工作性质注定了其对小学教师职业高专业性的强烈诉求。其次,小学儿童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其年龄特点具体规定了小学教师专业性的内涵:(1)在教育智识及教育信念方面,小学教师必须对儿童达成科学的认知与理解。在这种理解中,既要有对儿童发展过程、学习过程中诸多心理规律的解读,更要上升到哲学层面来审视、思辨从而悦纳儿童这一生命存在。(2)在教学行为及其他技术性特征上,小学教师必须着眼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差异,不断调试自身的行为,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技能,不断促进知识的心理学转化。明确了上述专业认知,也就澄清了小学教师专业性之所在。
(二)小学教师的专业活动
小学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就是其专业所在。为此,本文尽可能多地陈列了专业领域中每一项能力背后所隐含的职业活动,借以揭示小学教师真实的专业境遇及其对小学教师专业水准的内在诉求。具体见下表:
(三)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小学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活动本身就对其专业素质构成及所应达成的专业水准作出了内在的规定。要想适应小学儿童身心发展之需,适应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之需,小学教师理应在其专业素质构成上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
1.专业情意:鲜明的师爱・鲜明的童心。
小学教师能否化育生命,取决于其专业情意是否具备两个支点:一是鲜明的师爱,二是鲜明的童心。这是因为:(1)小学儿童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对老师的依赖、信任之情是广泛存在于小学儿童身上的显著心理倾向,其后隐藏着他们对师爱的强烈需求。对此,小学教师必须以儿童一下子能感受得到的方式给予回应,这种方式就是鲜明的师爱。师爱不同于成人对儿童一般化的喜爱。相对于儿童成长而言,师爱自成环境。(2)小学儿童具有独特的童心。童心是儿童心理特征中最能反映儿童之为儿童的心理内容和根本特性,主要包含或体现在儿童的个性倾向性领域和认知过程中。童心生动地标志了儿童所独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唯有童心能够照亮童心,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具有鲜明的童心。这种教师童心是通过与儿童的朝夕相处从而对儿童人格特质充分内化的结果,在教育功能上既能为儿童解读,又能解读儿童、走进童心、引领成长。如果说鲜明的师爱是滋养小学儿童生命的“水”的话,那么鲜明的童心就是实现师生对话之“桥”。
2.专业知识:关联・互补・转化。
多样的专业知识是小学教师教书育人必备的基本条件。除了要具有小学学科内容知识、教育心理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外,为因应小学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知识范畴还需向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向艺体与劳动技能知识作适度的延伸。
重要的还不是简单地、广域地拥有这些知识,而是要经过学习、实践和研究,真正达成多样知识的复合。复合就不是一般化的综合,复合意味着专业知识需达成知识关系上的关联、知识功能上的互补、知识样态上的转化,具体需达成三层关联,三项互补和三个转化。三层关联即基于四年本科教育所获得的专业理性和教育智识,宏观上达成各类知识的总体关联;基于日常工作内容,因应实践的复杂性与整合性,中观上达成“育”的知识、“教”的知识、“学”的知识、“管”的知识与“研”的知识之间的关联;基于课堂教学情境,因应具体问题,微观上达成学科内容知识与学科课程教学论知识的关联。三项互补包括教育类各学科基础知识与心理类各学科基础知识之间的互补;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的互补;艺体、劳动知识与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之间的互补。三个转化包括教师学科知识、班队管理知识的心理学化,即教师知识向小学儿童经验的转化;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公共知识和个体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
3.专业能力:全面性与特长性。
专业能力的全面性是小学教师回应小学教育工作所必需的素质特征。在小学儿童生命面前,学高未必为师,因为小学教师有效工作的前提是其对儿童生命的主动适应。如果说教师对儿童这一生命存在本身所达成的教育信仰是其专业性的根系的话,那么,系列专业技能及其外显行为则是其专业性的终端。专业能力是否全面,直接制约着教育教学成效的高低。此外,一身多职仍是当下大多数小学教师难以逃避的处境,角色范畴越大,对能力全面性的诉求也就越强。
当然,能力全面并不等于说所有能力都只能维持在某一基础水平。对实地工作真正有价值的“全面”,往往呈现出“一专多能”的状态。一专是指业有专精,能够精通某一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多能是指在此基础上,能够兼教其他课程,能够多向参与、有效胜任各种教育事务。与此同时,为利于幼小衔接,达成师生对话及促进教学心理化,小学教师也需在唱、画、弹、跳、讲等方面形成一定专长。
二、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目标体系的领域建构
领域建构借鉴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多种目标建构范式中的一种。该范式利于学习行为解剖,能在区分领域间差异的基础上,对预期行为逐级做出专业标准界定。我从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领域构建培养目标,具体如下表:
参考文献:
[1]李保强.教学目标体系建构的理论反思.教育研究,2007,(11).
[2]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