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2: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能源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底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为65656万人。庞大的乡村人口,每年直接消耗的能源量非常巨大。而农村实际上,大多是直接使用一次能源,比如原煤或柴草直接用来煮饭、供暖。因此造成了能源利用效率非常低的问题,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引发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近年来,我国农村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让人面临众多问题,仍然不能应对日益艰巨的国内能源需求。所以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
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合理开发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性
1.新能源建设能够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逐步形成新的产业
新农村建设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提高生产发展水平首当其冲的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以粮食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二五”时期,国家不仅重视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将加大力气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逐步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合理处理粮食和其他作物的关系,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首先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又要妥善协调好非农产业和农业的关系。如果要实现生产发展的目的,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元素——劳动力,必须充分发挥出作用来。而新能源建设恰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解放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2.新能源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广大农村要实现生活宽裕的理想,必须想法设法不断开拓各种增收渠道,实现收入的增加。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够对农民增收起到十分明显的重要作用,是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重要途径之一。太阳能家庭热水中心每平方米截光面积的集热器能够替代约120~180 kg 标煤。秸秆作为重要的农作物资源,充分利用好秸秆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农、林、果、牧等产业发展。秸秆和柴草等还可以用来覆盖果园,实现保墒保肥不长草的效果。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群众生活用能,而且还能大大促进生态养殖业以及循环种植业的发展。这样一来,既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增收,又从多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综合效益。
3.加快新能源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条件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十分让人们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曾是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生动表述。近些年,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农村地区,形势严峻。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比如沼气、太阳能光热、秸秆气化技术、光电转换技术等逐渐得到推广,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对农村用能水平和品位的提高产生了重要作用,逐步引导农民养成清洁卫生的习惯。由于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广大农村妇女不用再遭受烟熏火燎的痛苦。不仅如此,沼气的推广,有效解决了农村不砍树没有能源用的问题,保护了森林资源,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当前新能源建设中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
党的十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新能源建设具有十分光明的发展前景。在一些农村地区,像生物能,太阳能,小水电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农村地域性的差异,在利用秸秆或稻草等易燃物质的生物资源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利用这类生物资源时,特别要做好严格审查工作,确保层层把关,不能一拥而上。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在新农村新能源建设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要加大扶持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推进符合条件的农村能源产业发展
随着世界化石能源供需矛盾的加剧,世界各国发展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成为大势所趋,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当前,我国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新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我们要重视新能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要有计划地把新能源建设逐渐纳入重点扶持项目,从而完善专项资金补贴和税收减免等程序,对科研、投资等进行引导,逐步向新能源领域集中,在各项服务方面,比如发电量、上网电价等方面,予以配置管理,从而促进农村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2.严格监管机制
这是由于农村的特殊性决定的,在发展过程中决不能对农民造成不利的影响,不能打击农民对新能源建设的信心。这就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首先,是要做好把关工作。国家农林和能源相关部门要切实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对农村新能源建设做好层层把关工作,尽可能消除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切不良的影响因素,把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基本粮食的生产。在开发农村新能源时,要先调查,再规划。首先要满足农民对农作物剩余物质的利用,其次再考虑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电站等项目。
新农村新能源建设仍然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方向和领域,无论是农村,还是产业界,都对新能源的开发保持旺盛的热情。但是这更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科学的规划、严格的监管、大胆试点和合理激励等,才能实现农村新能源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245-02
2006年以来,农村新能源,尤其是沼气建设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各项政策支持农村新能源项目的建设。为使农民能够尽快脱贫致富,国家各级财政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来扶持农村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在此背景下,榆次区的农村新能源建设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榆次区主要以沼气、太阳能、高效生物质炉和吊炕建设项目为主,其中沼气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2011年,全区共建成了户用沼气13 776户、小型沼气项目6处、大中型沼气项目3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93个。该文着重以张庆乡王郝村大型沼气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建设项目为例,分析榆次区农村新能源建设的经验,以为未来的农村新能源建设工程提供参考。
1 王郝村大型沼气建设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近些年来,各国政府都将农作物的秸秆综合利用作为重点开发的农业资源,利用途径主要集中在能源、饲料和肥料3个方面。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都产生大量的秸秆资源,但是我国的秸秆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大量的秸秆被浪费,甚至由于人们的露天燃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进一步开发利用秸秆资源,既符合资源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也能够为农民节省一定的能源支出,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7]。
王郝村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张庆乡,是传统的粮食作物生长区,有农户507户,人口2 065人,全村现有耕地逾166.67 hm2,以种植玉米、高粱为主,这2种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0%以上,年产秸秆逾1 300 t。秸秆除少量用作青贮饲料外,最多只能利用300 t左右,大量秸秆资源得不到有效处理,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由于露天焚烧和随意堆放,还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和交通事故,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用出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丰富的秸秆资源完全能够保证沼气站原料的正常供应,并且随着项目的进行,可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秸秆的利用量,为冬季农户供暖提供绿色能源—沼气,改善农民的用能品质,变废为宝,增加经济效益[8]。
1.2 项目概况
项目完成后,建成容积500 m3的沼气池1座,300 m3的双膜干式储气柜1座,容积为100 m3的出料池1座,还包括加工车间、储存间、进料间等,占地面积5 000 m2。通过厌氧消化技术将农作物秸秆在发酵池中转化成沼气,日消耗生物质秸秆1.3 t,年消耗各类农作物秸秆467.6 t,提供热能生活用能18 720 kJ/m3,年产固体沼肥133.6 t,沼渣沼液可全部用于村中166.67 hm2大田和蔬菜。
2 王郝村大型沼气建设项目的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并达产后,每日用于炊事的沼气600 m3,可解决全村507户村民的炊事用能,用于沼气生产维持发酵温度所需加热用沼气50 m3,年产沼气23.73万m3,按沼气销售1.5元/m3计算,年收益为35.6万元,年利用各类生物质农作物秸秆467.6 t,按秸秆40元/t计算,年均成本1.87万元,扣除人工和维修费用等,每年纯利润22.3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为7.2%。主要经济指标较好,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2.2 社会和环境效益分析
一是为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秸秆资源浪费问题找到了一条科学的出路,农村的环境卫生也将因此而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将原来乱丢弃的秸秆变成了能源和资源。二是沼气的使用促进农户能源结构调整,增加生物质清洁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减少煤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量,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用能品质和生活质量[9]。三是由于使用沼渣、沼液,可大大改善土壤的颗粒结构,从而增加了土壤肥力,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同时农作物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口感较好,且化学污染少。四是项目实施后,秸秆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供农户使用,减少了农户用能费用,并且沼肥施用到农田,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模式。
3 制约沼气项目发展的因素
结合王郝村大型沼气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建设项目,目前在沼气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下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3.1 建设沼气项目的技工数量不足,素质偏低
虽然中央、省、市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大批的沼气技工,但是由于沼气技工的学历普遍偏低,对于进一步理解沼气建设的相关技术,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10]。尤其像王郝村大型沼气建设项目,出现的一些运行原理方面的问题,需要具有更高学历的技工才能掌握相关知识。
3.2 农业部门建设沼气项目的工作经费偏少
目前,各级财政的拨款主要用于支付农户补贴,而农业部门从业人员的相关经费却无法得到保证。农业部门人员从项目登记、申报到建池的质量监管、验收等工作量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农业部门却没有相关的经费支持,因此,开展这些工作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在王郝村大型沼气的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只能尽量克服困难,在活动经费得不到保证的条件下,这些工作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3.3 补贴标准低,群众建池的积极性不高
王郝村大型沼气建设项目的建设工期比较长,而原材料和工人的劳务费在这段时间内却上涨较快,项目资金不足,只能靠村委加大投资来完成[11]。这样的情况在目前的沼气项目建设过程中非常普遍,由于农民经济收入不高,建设沼气池是以增收为目的的,而建设过程中却需要农民投入更多的资金。因此,农民的建池积极性不高。
4 对沼气项目建设的建议
一是举办更多、更高层次的沼气技工培训,以解决目前技工数量、质量双不足的问题;二是提高广大沼气建设从业工作人员的待遇。这可以让沼气技工有继续学习的经济支持和学习热情;三是对沼气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实施动态管理。在沼气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应当对原材料、工人费用等进行一个较长期的预测,这样可以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建设资金不足,影响项目建设的问题。
实践证明,发展沼气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一项民心工程、富民工程、生态工程、希望工程[12]。广大从业人员应当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来完成这项服务于人民的工程,为榆次区的农村新能源项目建设担负起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为榆次区的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5 参考文献
[1] 刘艳凤,贾文昌.沼气——农村新能源开发的有效途径[J].吉林农业,2011(10):51.
[2] 郝莉娟.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农村新能源建设浅谈[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2(3):37-39.
[3] 聂伟,杨海荣.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应多策并举[J].云南农业,2011(3):46-47.
[4] 朱梅梅,黄霞.我国农村新能源建设新模式[J].中国科技投资,2012(2):42-46.
[5] 陈红娥,宋斌.农村新能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11):49-50.
[6] 孙振锋,贾海燕.农村新能源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9(1):68-70.
[7] 曲春凤.关于发展农村新能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J].现代农业,2007(12):71-73.
[8] 李伟.关于新农村新能源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7(9):107-108.
[9] 王斌.天津: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J].天津科技,2007(2):10-11.
关键词新能源建设;后续管理;问题;对策;北京;农村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正在逐步推进的一个长久战略,而农村地区的新能源建设更是“三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北京市紧抓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投资数十亿元到“三起来”(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工程中,引进、开发、推广了太阳能、沼气、风能等多种适合北京地区的新能源技术。据统计,2008年,北京市新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是全国新能源建设的工作典范。但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新能源建设的后续管理与维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学习,认识到完善新能源项目的后续管理,对改善农村能源利用状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确保政府投入实施的各项新能源项目充分发挥长久效益的关键所在。
1新能源项目的后期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随着北京市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广新能源建设,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利用情况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普及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到2007年年底,远郊区县约有823个村安装了太阳能灯,占村庄总数的20.7%,累计约8万盏。每年可节电1 317万MJ,节约电费近200万元;同时还有大中型沼气工程53处,总池容达到l.5万m3,供气1.4万户;即将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约60处,可满足l.8万户村民炊事用气。
然而,随着各类新能源项目在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推广,其后续管理工作也逐渐显现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了解,大部分项目仍然是“重开发,轻管理”,工程方只关注项目的开况,而在设施修建完成之后,忽略了其后续维护工作。很多项目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因缺乏维护、无人看管而效率降低甚至荒废,进一步可能造成整体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实际上违背了使用新能源的根本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新能源项目后期维护工作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后期管理维护的服务网络不健全
目前,北京市农村地区新能源建设的后期管理维护尚未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部分地区的新能源工程设备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出现技术问题时出现了权责不明的情况。是由政府负责,村委会负责,还是设备的建造厂商负责,或者由农户自己解决,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少区县也组织了一些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维护的工作,但全市范围内仍没有形成完整的、分层分级的维护体系和合理的服务网络,各项后期管理所需要的配套设备准备不够充足。在新能源设备设施发生了问题之后,没有合理的机制确保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问题上报并解决。
例如,在“亮起来”工程中,北京市近郊大部分地区都引进了太阳能路灯项目。这个项目耗资很大,每个路灯的价值在1.1万元左右(包括了灯杆、太阳能板、蓄电池)。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建造的工程,仅因为缺乏合理的后期管理,当开关或者其他零部件损坏就放弃使用,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1.2缺乏有关新能源后期管理维护资金的支持政策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在新能源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大多是用在技术引进、项目开发上,对项目的后期管理维护很少重视。笔者从村委会基层工作人员的描述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的乡镇,政府都没有投入专门的、定向的后期维护资金。正因为如此,当很多地方的新能源设施出现故障问题后,村委会没有资金去组织维修,而农户也不愿意自筹资金修缮,部分项目就出现了“一年好、二年差、三年垮”的局面。
对于后期管理的资金问题,一方面是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管理不充分。政府没有对后期维护资金的配置、使用方式、负责部门做出规定,从而使得基层工作人员无奈于没有合适的方式和可依据的政策对新能源进行后期管理。
1.3缺少专职的技术人员
一是缺乏日常的看管、维护员工。很多大型的新能源项目,例如沼气池,需要固定的人员负责看管和定期清扫,才能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设施出现不必要的故障。而目前北京地区很多沼气设备都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二是缺少相关的专业维修人员。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很多问题比一般设备复杂,需要专业的维修技术。而北京市农村地区配备的相关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很多区县存在几个村才有一个沼气技术员。同时,农民普遍欠缺相关知识,不能及时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大量沼气池及其他新能源设备“因病报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4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最终的服务对象、受益者和最重要的工作支持者都是农户本身。对于北京地区的农户而言,新能源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物,农户对新能源的绿色环保性、科技性等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主动性却不高,大多数仍处于如果政府提供就接受,而不会自主去购买的状态。农户对“花钱买环保”的态度并不积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培养,解除其可能存在的误区,以加深其对新能源的认识[1]。
2新能源建设后续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建立完备的后期管理与维护体系
政府应该牵头,针对现有的各种新能源项目,根据各区县各自的实际情况和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尽快建立完善的后期管理与维护服务体系,实现包含新能源项目设计、生产、施工、使用、管理、维修在内的整体服务网络,以推进农村能源的管理标准化、服务专业化,改变项目覆盖面小、组织化程度低的局面。
就此,国家在2007年推出了《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其中提到了建立乡村服务网点的建设内容、标准和补助标准等等。关于这一点,房山区政府率先做出了创新,到2010年,共建设1个区级服务中心、2个镇级区域服务站、120个村级服务队,形成一个3级实时监控服务网络,实现“管理维护一条线”,同时运用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标准化管理。目前,已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典型示范模式,而这样的服务网络尚未普及到全市的范围内。
2.2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
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项目多在各区县农村地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较低,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而北京市政府每年在新能源整体上的政策扶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例如,自2010年1月《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实施后,政府每年用于支持太阳能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不低于2亿元[2]。然而,到目前为止,北京市政府对于新能源后期管理与维护的资金投入的重视仍不足,支持力度较小。因此,各级财政应该制定长期规划,合理利用资金,加大对新能源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管理维护的重视,做到“重开发、重维护”,这样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在新能源设备设施的后期维护工作中,技术是关键[3]。只有在专业的技术支持下,才能够切实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设备的完好及正常运行。故政府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农村能源技术的普及,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和科学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改善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
例如,2010年大兴区青云店镇会同区能源办公室组织孝义营、大谷店等村的8名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参加了太阳能利用工专业等级知识培训,学习了有关太阳能公共浴室配备设施的维护、操作,太阳能路灯的安装、日常维修等知识。这样类似的活动都非常实际,能有效提高新能源项目后期管理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2.4引入物业化管理服务的模式
对于部分类别的新能源项目,在其后期的管理维护工作中,可以引入物业化的管理模式,例如沼气池的管理。由于沼气池本身具有物业的属性,其后期管理也符合物业管理的一些特征,目前国内很多省市都开始引入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模式[4]。沼气物业服务模式是指由政府引导,个人、企业或政府承办,建立沼气服务站或专门的物业服务公司,聘用具有专业资格的员工,以现代化的经营手段对沼气及其系统提供全方面的管理、维护服务,并通过对农户定期收缴一定的费用来支持其自身的运营[5]。
这实际上是公益化和市场化的结合。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沼气池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水平,提升沼气池使用率、保有率,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的工作岗位,故这一模式是非常可行而有意义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对用户物业服务费如何规定,政府对此类物业服务公司提供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何制定以及优惠幅度等等。
2.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和科技意识
政府应该及时加强新能源的宣传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热情。让绝大部分农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能源建设中,而不是单纯得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首先,对于新制定的新能源政策,基层政府机构应该积极向农户宣传,让其了解到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步骤;其次,可以用农民通俗易懂的形式,例如张贴宣传画报、组织培训、向农户发放科普资料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环保意识和基础科学知识。
3参考文献
[1] 大兴区青云店镇对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EB/OL]./bjnw.gov.cn/cxyth/jcssjs/201004/t20100443-246943.html.
[2] 北京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介绍[EB/OL]./beijing.gov.cn/zhuanti/zwgk/jujp/zdjngc/t796432.htm.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正在逐步推进的一个长久战略,而农村地区的新能源建设更是“三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北京市紧抓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投资数十亿元到“三起来”(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工程中,引进、开发、推广了太阳能、沼气、风能等多种适合北京地区的新能源技术。据统计,2008年,北京市新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是全国新能源建设的工作典范。但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新能源建设的后续管理与维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学习,认识到完善新能源项目的后续管理,对改善农村能源利用状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确保政府投入实施的各项新能源项目充分发挥长久效益的关键所在。
1新能源项目的后期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随着北京市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广新能源建设,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利用情况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普及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到2007年年底,远郊区县约有823个村安装了太阳能灯,占村庄总数的20.7%,累计约8万盏。每年可节电1 317万mj,节约电费近200万元;同时还有大中型沼气工程53处,总池容达到l.5万m3,供气1.4万户;即将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约60处,可满足l.8万户村民炊事用气。
然而,随着各类新能源项目在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推广,其后续管理工作也逐渐显现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了解,大部分项目仍然是“重开发,轻管理”,工程方只关注项目的开况,而在设施修建完成之后,忽略了其后续维护工作。很多项目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因缺乏维护、无人看管而效率降低甚至荒废,进一步可能造成整体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实际上违背了使用新能源的根本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新能源项目后期维护工作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后期管理维护的服务网络不健全
目前,北京市农村地区新能源建设的后期管理维护尚未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部分地区的新能源工程设备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出现技术问题时出现了权责不明的情况。是由政府负责,村委会负责,还是设备的建造厂商负责,或者由农户自己解决,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少区县也组织了一些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维护的工作,但全市范围内仍没有形成完整的、分层分级的维护体系和合理的服务网络,各项后期管理所需要的配套设备准备不够充足。在新能源设备设施发生了问题之后,没有合理的机制确保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问题上报并解决。
例如,在“亮起来”工程中,北京市近郊大部分地区都引进了太阳能路灯项目。这个项目耗资很大,每个路灯的价值在1.1万元左右(包括了灯杆、太阳能板、蓄电池)。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建造的工程,仅因为缺乏合理的后期管理,当开关或者其他零部件损坏就放弃使用,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1.2缺乏有关新能源后期管理维护资金的支持政策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在新能源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大多是用在技术引进、项目开发上,对项目的后期管理维护很少重视。笔者从村委会基层工作人员的描述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的乡镇,政府都没有投入专门的、定向的后期维护资金。正因为如此,当很多地方的新能源设施出现故障问题后,村委会没有资金去组织维修,而农户也不愿意自筹资金修缮,部分项目就出现了“一年好、二年差、三年垮”的局面。
对于后期管理的资金问题,一方面是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管理不充分。政府没有对后期维护资金的配置、使用方式、负责部门做出规定,从而使得基层工作人员无奈于没有合适的方式和可依据的政策对新能源进行后期管理。
1.3缺少专职的技术人员
一是缺乏日常的看管、维护员工。很多大型的新能源项目,例如沼气池,需要固定的人员负责看管和定期清扫,才能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设施出现不必要的故障。而目前北京地区很多沼气设备都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二是缺少相关的专业维修人员。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很多问题比一般设备复杂,需要专业的维修技术。而北京市农村地区配备的相关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很多区县存在几个村才有一个沼气技术员。同时,农民普遍欠缺相关知识,不能及时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大量沼气池及其他新能源设备“因病报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4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最终的服务对象、受益者和最重要的工作支持者都是农户本身。对于北京地区的农户而言,新能源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物,农户对新能源的绿色环保性、科技性等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主动性却不高,大多数仍处于如果政府提供就接受,而不会自主去购买的状态。农户对“花钱买环保”的态度并不积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培养,解除其可能存在的误区,以加深其对新能源的认识[1]。
2新能源建设后续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建立完备的后期管理与维护体系
政府应该牵头,针对现有的各种新能源项目,根据各区县各自的实际情况和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尽快建立完善的后期管理与维护服务体系,实现包含新能源项目设计、生产、施工、使用、管理、维修在内的整体服务网络,以推进农村能源的管理标准化、服务专业化,改变项目覆盖面小、组织化程度低的局面。
就此,国家在2007年推出了《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其中提到了建立乡村服务网点的建设内容、标准和补助标准等等。关于这一点,房山区政府率先做出了创新,到2010年,共建设1个区级服务中心、2个镇级区域服务站、120个村级服务队,形成一个3级实时监控服务网络,实现“管理维护一条线”,同时运用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标准化管理。目前,已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典型示范模式,而这样的服务网络尚未普及到全市的范围内。
2.2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
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项目多在各区县农村地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较低,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而北京市政府每年在新能源整体上的政策扶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例如,自2010年1月《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实施后,政府每年用于支持太阳能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不低于2亿元[2]。然而,到目前为止,北京市政府对于新能源后期管理与维护的资金投入的重视仍不足,支持力度较小。因此,各级财政应该制定长期规划,合理利用资金,加大对新能源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管理维护的重视,做到“重开发、重维护”,这样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在新能源设备设施的后期维护工作中,技术是关键[3]。只有在专业的技术支持下,才能够切实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设备的完好及正常运行。故政府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农村能源技术的普及,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和科学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改善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
例如,2010年大兴区青云店镇会同区能源办公室组织孝义营、大谷店等村的8名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参加了太阳能利用工专业等级知识培训,学习了有关太阳能公共浴室配备设施的维护、操作,太阳能路灯的安装、日常维修等知识。这样类似的活动都非常实际,能有效提高新能源项目后期管理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2.4引入物业化管理服务的模式
对于部分类别的新能源项目,在其后期的管理维护工作中,可以引入物业化的管理模式,例如沼气池的管理。由于沼气池本身具有物业的属性,其后期管理也符合物业管理的一些特征,目前国内很多省市都开始引入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模式[4]。沼气物业服务模式是指由政府引导,个人、企业或政府承办,建立沼气服务站或专门的物业服务公司,聘用具有专业资格的员工,以现代化的经营手段对沼气及其系统提供全方面的管理、维护服务,并通过对农户定期收缴一定的费用来支持其自身的运营[5]。
这实际上是公益化和市场化的结合。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沼气池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水平,提升沼气池使用率、保有率,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的工作岗位,故这一模式是非常可行而有意义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对用户物业服务费如何规定,政府对此类物业服务公司提供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何制定以及优惠幅度等等。
2.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和科技意识
政府应该及时加强新能源的宣传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热情。让绝大部分农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能源建设中,而不是单纯得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首先,对于新制定的新能源政策,基层政府机构应该积极向农户宣传,让其了解到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步骤;其次,可以用农民通俗易懂的形式,例如张贴宣传画报、组织培训、向农户发放科普资料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环保意识和基础科学知识
3参考文献
[1] 大兴区青云店镇对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eb/ol]. [2010-04-14]. /cxyth/jcssjs/201004/t20100443-246943.html.
[2] 北京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介绍[eb/ol]. [2007-07-13]. /eijiansuo/" target="_blank" title="">eijing.gov.cn/zhuanti/zwgk/jujp/zdjngc/t796432.htm.
1、榆次区生物质炉项目的完成情况
2008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我区从沼气建设户人手,采取整村推进的形式,在全区示范推广高效低排放户用生物质炉600户,实施地点为北田镇350户、庄子乡250户,并配套7台szi-01型树枝切割机建设,解决了项目村冬季做饭、取暖、洗澡等诸多生活用能问题,取得良好效益。
2、榆次区生物质炉项目的具体实施措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积极响应号召,采取强有力措施,在政策、资金上予以倾斜和支持,有力的推动了项目的示范和建设。
(1)示范带动
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率先示范,并选择一批群众威望高、积极性高的群众带头进行项目建设,消除群众疑虑,提高群众的认知度,教育身边群众认识新生事物,认识新型能源并体会新型能源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2)宣传发动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村里多次组织村民进行高效低排放户用生物质炉炊暖两用炉的技术培训,并多次请技术人员上门人户进行技术指导,对群众进行投入、节约的成本核算,转变群众的传统观念,利用广播、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传,组织村民到示范户进行参观学习,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
(3)强化管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村里有专人负责项目建设,积极配合施工人员进行安装调试,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对用户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类梳理,并及时反馈给供货方。供货方根据当地的实际和村民的意见及时对产品进行更新改造,使村民们用上了称心满意的产品。
三、生物质炉项目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
通过户用沼气配套生物质炉来解决做饭、取暖、洗澡等诸多生活用能问题,项目村进入了低碳生活,取得了“四省、三减、三促进”效果。
1、“四省”效果
以每户三口之家算,做饭加取暖每年至少消耗4吨左右的煤炭,200户农户年煤炭消耗800t。每户农户年支出2000余元;200支出40余万元。通过户用生物质炉200户每年可消耗掉废弃树枝45万kg,通过户用沼气转化人畜粪产生优质沼渣、沼液供全村果树和蔬菜大棚喷施。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19%,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同时可保证冬天农户30~50m2住房的取暖需要。以前村民们用煤炭或传统柴灶烧火做饭,必须摆弄火,等火旺了才能做饭吃顿饭得花费1个小时以上,现在夏天用沼气冬天用生物质炉做饭,用半个小时就能解决,节省了时间。以前村民们用煤生火做饭,必须拉烧土活煤泥和掏倒炉渣,现在这些都不需要了,节省了体力。
2、“三减”效果
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固体垃圾排放量
按200户年消耗800t煤炭来说,使用沼气和生物质炉年可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12.8t;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2128t;减少炉渣炉灰等固体垃圾排放1000余t。 3、“三促进”效果 (1)促进家居环境清洁化 以前村民们用煤炭或传统柴灶烧火做饭,不大的院落到处堆放着煤堆和烧土,传统柴灶烧火做饭,柴草也乱堆乱放;养殖的家禽牲畜粪便随意堆放,影响了家居环境的二是环保卫生现在村民们夏天把家禽牲畜粪全部填人沼气池生产清洁能源,冬天把树枝通过树枝切割机加工成原料,堆放整齐以备生物质炉的燃烧原料,同时还有效地杜绝了村里村外、田问地头果树枝的乱丢乱弃,整洁了村容村貌,净化了生活环境。达到了家居环境清洁化。
(2)促进生活环境健康化
以前农民总是把果树枝进行田间焚烧,或有一部分农户用传统的柴灶烧火做饭,两者都是烟熏火燎,不仅浪费了大量生物质资源,同时污染了大气环境,影响着农村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现在使用了沼气和生物质炉具:大量牲畜粪便通过沼气池的厌氧发酵,铲除了蚊蝇孽生之地,减少了各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也减少了对土壤、水体的污染;田间地头乱丢乱弃果树枝变废为宝,通过生物质炉的燃烧给人们提供了高效的能源,给农户提供了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它在燃烧过程中,烟、渣二氧化硫、煤焦油等有害气体也极少,不污染大气环境。
(3)促进农业生产无害化
近年来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使土壤受到污染和板结,而且农产品的品质严重下降,难以达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标准特别是在农药的使用方面,喷药次数多而且用量大,甚至达到惊人的程度,导致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降低了使用价值,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大量施用化肥,尽管产量上来了,但品质却下来了,农产品特有的色、香、味没有了。以200户项目户计算每年可通过户用沼气转化人畜粪便800t,产生优质沼渣、沼液800余t,供项目村果树和蔬菜大棚喷施。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19%,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生物质炉燃烧树枝后产生的草木灰又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极好的农家肥。
以前人们把修剪掉的树枝乱丢乱弃在田间地头,或点火焚烧,既污染环境又对森林防火构成威胁,生物质炉使用后,人们把修剪掉的树枝都集中起来进行加工,作为燃料使用,还大大减轻了春秋两季森林放火的压力。
四、生物质炉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质炉项目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国家在生物质炉技术推广和项目建设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但是分散下拨到各个地方以后,农户到手的资金却很少,农户由于缺乏对生物质炉项目长远的认识,因此对自己投入资金建设生物质炉项目的热情不够;
2、建设生物质炉项目的专业人才缺乏。目前为止,榆次区的生物质炉建设项目,只能做到每个乡镇配备1~2名专业人才,万一生物质炉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3、生物质炉的技术方面还存在缺陷。由于生物质炉和灶具直接连接,中间没有任何过滤装置,所以焦油极易堵塞管道;户用生物质炉比较小,很难提供稳定的气化条件,所以产生的燃气极不稳定,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生物质炉产生的燃气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有害气体,如CO等,对人体健康有害。
五、解决当前问题的几点措施
1 农村新型能源建设的现状与效果
1.1 新型能源建设的现状
目前,全县共建设农村户用沼气4069个,省柴节煤灶500个,生物质气化炉200户,太阳能路灯10盏,太阳灶100台。建设沼气县级服务网点1个,村级服务网点10个。据2009年全县100户农村用能抽样调查,农村电力、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生物质气化炉等清洁能源消费总量为0.17万吨标煤,占生活用能消费总量0.51万吨的30%,新型能源的利用比2003年的18.5%增长了1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新型能源的推广在我县还有广大的发展空间。使用能效高、无污染、可再生、成本低的清洁能源成为农民迫切愿望和现实需求。
我县农村能源工作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我县是2003年和2004年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县,至2009年沼气累计建设4069户,涉及上馆镇、峨口镇、阳明堡镇、枣林镇、聂营镇、磨坊乡、新高乡、峪口乡、雁门关乡、胡峪乡等10个乡镇161个行政村。通过几年的实践和努力,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的项目实施管理体系,建立了一支较为完善技术推广服务队伍,拥有沼气县级服务网点1个,村级服务网点10个,农村能源技术生产工80余人。
通过综合利用沼气,全县共发展“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等模式沼气生态农业2000多亩;通过综合利用沼肥、沼渣、沼液每年直接减少化肥、农药开支400多万元,使全县3200多亩农田土壤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地力明显增强,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
1.2 新型能源建设效果
1.2.1 推广新型能源实现农民增收
阳明堡镇南关村村民陈伟明,2003年兴建了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8年来,他科学的综合利用沼气,把沼气与生态农业、庭院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最近他算了一笔帐:利用沼气解决煮饭、照明、烧水等生活用能,年节约能源开支450元;用沼液、沼渣施肥,可抑制病虫害,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每年可节约开支200元左右;两项每年增收节支约650元左右。
我县“温室一沼气”配套使用,解决户用沼气冬季由于温度低不产气的问题,产生沼气可用于做饭和温室加温,沼液、沼渣用于温室大棚蔬菜做肥料和农药,生产无公害蔬菜,每斤蔬菜可多卖0.1元,每座温室可由此项增收1000元左右,全县总增收24;5多元。
1.2.2 推广新型能源延伸农业产业链
目前,我县农村经济结构基本属于“粮―猪”型结构,产业链短、结构单一、规模小、附加值低,而农村经济要实现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向集约化、多元化、立体化、生态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猪―沼―菜(果、林)生态模式的推广应用,为我县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提供了多元的模式,它对延伸农业产业链,优化农业资源利用率起到巨大的作用。
1.2.3 推广新型能源改善农村环境
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建设,都要新农村建设“四改四化”相配套,对改善农村民居环境形成直接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环境面貌的改善,能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优化生活环境,实现生态、卫生环境的综合治理。
2 影响我县农村新型能源建设的问题
我县在农村新型能源建设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实践中仍存在许问题,特别是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全县建设户用沼气4069户,但真正利用好的不足三分之一,也使户用沼气推广的阻力越来越大,主要原因如下:
2.1 认识不足的影响
对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乡村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能源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
2.2 投入不足的影响
新型能源的推广是政府引导的民心工程,列入项目村计划的农户采用政府补贴1500元/池的标准,实际建池的支出在4500元左右,太阳能的推广也是在这样的资金幅度内,这在一般的农户中确实是一个不少的开支。
2.3 生猪产业规模发展的影响
沼气池建设是要与养殖业相结合的。近年来,我县大兴养殖小区建设,农户散养生猪数量逐年减少,使得户用沼气发酵原料越来越集中到部分专业户,从而影响了户用沼气的使用和推广。
2.4 劳动力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量的年轻强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户用沼气进料、维修建设单纯依妇女、儿童和老人不能完成;另外出打工也导致了农村住户不稳定,影响到农村新型能推广和使用。
3 加快农村新型能源建设的对策
3.1 建设目标
按照我县农村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以养殖小区为依托,发展农村沼气集中供气,结合农村地区改厕、改厨、改圈、改水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存栏猪1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为重点,利用沼气污水净化工程加强粪水无害化处理,建设大型沼气池,实现集中供气。
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到“十二五”末,全县推广太阳能热水器达到1万平方米,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农户占农村总户数30%以上。建设太阳能路灯示范村10个。
Abstra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s one of the basic state policy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new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closely linked. Energy to the survival of humans is one of the five elements, it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energy structure,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vigorously develop renewable energy and new sources of energy in China is to clean energy of energy development strategy choice.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 inalienable important component. Because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distribu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energy use, the renewable energy application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relations, especially the study of renewable energy of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contribution which has special meaning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Times.
Keywords: renewable energy, the new countrysi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21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在我国农村,薪柴和秸秆还是作为农民生活燃料,由此造成薪柴过采,草地大面积破坏,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与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能源引起的环境问题,不仅会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而且在国际上我国政府也承担愈来愈大的环境压力。面对这样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形势,我国未来的能源发展必定会调整能源结构,政府会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而逐步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进而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有8亿多农村人口,迄今还有1.1亿人口没有用上电,超过一半的人口未解决清洁饮水,约有6500万人口在贫困线以下。“十六大”以后,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农村能源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大大超过国家能源生产发展速度,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我国农村能源年需求量将达到12.6亿吨标煤,比目前的6.48亿吨翻一番,农村能源供需缺口加大。而在以前,我国能源工业方面的投资中,农村受益极少。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常规能源的供应设施及网络受到当地经济的制约而严重滞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农民生活用能水平还很低,这些又反过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能源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经济、环境和能源三重压力。因而,大力发展和综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改善农村地区农民生活用能结构和能源消费水平,解决我国农村能源匾乏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贫困和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和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能源是指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和农村居民所有能源的供应和消费,包括煤、油、气、电等商品能源,包括传统可再生能源与现代高效可再生能源、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就近开发利用的能源。在中国有薪柴、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制沼气或直接燃烧)、小水电、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多属于可再生能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能源还包括国家供应给农村地区的煤炭、燃料油、电力等商品能源。我国农村能源资源包括生物质能和畜力等生物能源资源以及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自然资源,根据这些能源的形成和特征,均属可再生能源,可以不断再生和循环使用。
可再生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的各种形式大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潮汐能例外)。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等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农村能源建设也要以新能源的利用为最终目标和结果。
农村能源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特殊领域,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农民生活、创造社会财富不可缺少的要素和源泉,是关系到中国农民生产、生活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大事,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农村能源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不仅能有效缓解农村能源短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优化农村环境,统筹城乡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对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能源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了阐述。在界定了农村能源与新能源概念的基础上,就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能源利用方式、利用效率、利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论述,同时,对农村能源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总结,提出发展农村能源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需要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描绘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指明了建设的方向,既体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统一,也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和谐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的“新”,表现之一就是农村新能源建设。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农民生活、创造社会财富不可缺少的要素和源泉,是关系到中国农民生产、生活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大事,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农村能源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不仅能有效缓解农村能源短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优化农村环境,统筹城乡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以新能源建设为切入点,农村新能源建设进一步促进为新农村的加快发展,两者之间互为推动,互相促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加强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依靠技术进步、体制创新,走以“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带动种养业的良性互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使农业农村经济的增长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绿色环保的统一。
结束语:
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内容,也是集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十分明显的公益事业,为了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能源建设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鼓励调动社会资本和农民群众投资开发农村能源建设的积极性,坚持“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引导企业、社会和农民投入,逐步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的投资机制。一是要加强小型项目建设,通过农村能源成功模式的推广应用,用效益吸引农民群众和业主主动参与项目建设;二是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投入;二是有关部门制定农村能源项目建设的扶持政策,激发农户和业主参与开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王革华 艾德生著.新能源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 苏亚欣 毛玉如 赵敬德著.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 邓可蕴著.中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环境出版社,2001
在国民的文化水平和环保意识都在不断加强的今天,各种工程师都在寻求可替代不可再利用的资源的新能源,这些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等都在节能环保和经济高效方面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需要让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解新能源及新能源工程建设造价的相关知识,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为大家普及了什么是新能源以及指出了现代新能源工程建设造价所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案,希望读者看完后能够对相关知识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也期望我国的新能源工程建设能有进一步的飞跃和发展。
一、什么是新能源
新能源,顾名思义就是“新型的、没见过的”能源,与传统的能源不同的是,新型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环保无污染。然而像煤、石油、天然气这些为人们所熟知的传统能源都是不可回收再利用的,在经济社会不断建设的今天,人员需要对能源进行大量的开采,总有一天会造成能源的枯竭。另外这些传统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不仅加速了全球变暖,而且加剧了城市的空气问题,对人们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当前的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等,随着科技进步,对这些能源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对新能源工程建设进行造价分析及适当的创新也应提上日程了。
二、新能源建设和工程造价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新能源在我国的利用和一些相关的科学技术较不成熟,对于这方面的经验指导也相对较为缺乏,因此目前还是存在着许多显而易见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编审人员专业素质不到位。一个行业的发展和未来主要取决与从事该行业的工作人员,这些人的素质和职业素养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到一个工程项目的方方面面。然而针对我国目前的行业发展状况来看,一些造价人员和编审人员的专业性还是有待考察的,对于一项完美的项目工程的造价分析,不仅要求工作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储备,还要求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严格对待每一个数据,细心、耐心,不能忽略每一个细节,因为一个小数点可能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旧要求业务水平要过关。在道德素质方面,更是不乏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就胡乱修改工程造价的人,这些种种行为都是明令禁止的。
(二)数据建立不够科学。在新能源工程建设造价的初期,合理的数据建立是最先也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人员对数据的严格合理性并不是十分重视,所以在工程的初期的布局就缺乏相应的科学性。工程造价对整个项目的运行施工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涉及到对施工人员的数量、施工技术的高低、施工材料的好坏、施工设备是否先进、施工地点是否合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国目前有些企业进行工程造价仅凭个人主观臆断和个人经验指导,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三)施工过程中缺乏经济观念。如果说前期的数据的建立是为了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给施工单位,那么具体如何执行还是要取决于施工单位自己。笔者发现,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对于施工过程中经济观念严重缺失,没有以科学的眼光来统筹布局整个工程项目。例如,他们就单纯地考虑施工进度,而没有对经济花费进行控制的概念,一味地只想要增加施工人员的数量、引入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用质量高但价格不合理的施工材料,这样虽然使整个项目的质量和速度提升上去了,但是经济支出也十分惊人。其实,完全可以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使工程在质量和经济效益都达到最大化,实现“双赢”。
(四)招标程序不够规范。为了争取到项目,一些企业的手段会有些恶劣,例如,在招标过程故意压低自己的定价,然后在施工阶段偷工减料,企图降低自身成本,所建造的项目工程的质量根本就达不到预期值,这对将来的建筑安全也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一些项目的招标存在不公平的现象,有些投标者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关系,根本不用经过与所有的投标者竞争来争取项目,这种“关系户”情况也是十分恶劣。因此,必须立即对招标进行规范,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和行业规范,一定要杜绝各类现象的发生。
(五)竣工后审核不严谨。在一个项目工程所有的施工工作都结束后,进行竣工阶段的严格审核工作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些施工单位可能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在一些材料的选择上选择了劣质但成本低的材料,还有一些偷工减料的行为,因此,在竣工后一定要进行严格的造价和质量并没有对各个环节的费用进行细致的核实,例如人工费、建筑材料费、设备费等等。在最后一步中尽到自己的职责,这是对整个项目工程负责的行为。
三、新能源工程建设造价的相关解决方案
(一)提高编审人员的素质。对于编审人员素质不到位,专业知识不够硬,职业素养不够高的各类问题,首先要做的便是提高编审人员的招聘门槛,在面试时一定能够要对其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察,并且判断其道德品质是否符合要求。之后便是对这些编审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确保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都过关了,才能使其进入工作岗位。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定期进行相关考核,并建立奖惩制度,优胜劣汰,这样对大家会有鞭策作用。
(二)建立科学的数据基础。数据基础是整个项目工程造价的基石,决定了整个项目的经费高低。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前期调查工作,对于施工环境、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及人工的使用都要有一个详细科学的了解,针对这些条件的不同来建立不同的造价方案,确保每一个基础数据是合理的,这样在投入施工时才能够进行合理的费用分配,使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三)树立良好的经济观念。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树立良好的经济观念,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施工环节。注重统筹布局,在项目投入施工前,就要做好经济方面的科学规划,制定良好的造价方案并进行一一比对,不是所有的使用的材料和技术都要最高级的,应当适当地使用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最终决定出最合适的方案并严格执行。另外,要加强对施工设计图的审核,因为设计图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其合理性。
(四)对招标程序进行严格规范。诚如上文所言,我国目前的招标仍然存在许许多多的不规范和不合理。行业的腐蚀现象有些严重,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制度来明令禁止这一行为,对于明知故犯的企业及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出严厉的处罚以杀鸡儆猴,让整个行业呈现出奋发向上的新气象。另外,在招标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执行,不能够出现漏洞。相关的专家在对投标者进行评标的过程中,要秉着科学严谨公平公正的态度,对比各方面的数据、考虑好综合因素,最终做出可以服众的招标结果。
(五)竣工后进行严谨的审核。在前面几个方面都进行了执行后,最后一个步骤便是进行竣工后的各类审核了。一方面要对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核,防止出现偷工减料的恶劣行为,为工程的安全问题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要对工程的造价进行合理的审核,仔细对比工程中的各类款项,如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等等,要去除掉一些不合理的费用支出,杜绝为了一己私利就抬高工程用价的行为,按照相关的造价计算的规范来进行审核工作,最后制作出一份详细的计算书,这样审核工作算是严谨了。综上所述,在进行新能源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造价分析。新能源是现代利用资源的主流,既解决了传统能源无法回收再利用的问题,还为现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问题减轻了压力。所以工程造价要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适当地提高编审人员的素质、建立科学的数据基础、树立良好的经济观念、对招标程序进行严格规范并在竣工后进行严谨细致的审核,保证工程造价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最大限度上推广新能源工程并获取最大程度上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雪.新能源造价管理的创新性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
[2]古雯雯.新能源工程建设造价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6(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已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体系相对完整的新能源发电产业,传统技术的运行管理模式已经逐步被先进的集控运行管理技术所取代。集控运行技术集合现代科技、网络信息技术于一体,近年来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并不断升级完善。
1 新能源发电项目集控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规模的发展,新能源地理位置分散、分布区域广、现场运行条件复杂、环境恶劣、人员需求增长过快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带来了运行检修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现场而造成的系统瘫痪、设备损坏等安全隐患问题。实现新能源发电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是新能源建设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来说,建立统一的集中监控系统是实现安全运行、便于管理、降低成本的最佳解决方案。集控中心建设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来实现各风电场及光伏发电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管理模式,通过电力服务来支撑软件平台,实现各风电场及光伏发电场的集中采集、控制和优化、提供完整的系统运行信息、控制手段和分析决策,以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减少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
2 新能源发电项目集控中心的目标和建设条件
2.1满足现代化的管理要求
(1)满足电网的生产管理要求,可以使工作人员对设备中的状态进行分析和控制,从而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和运行方式,以保证电网的质量和安全性。(2)满足新能源发电技术进步的要求,积累其运行的水平、发电的状态对设备的影响及各项原始的数据,为远期的目标提供技术支撑。(3)满足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如果发生了安全事故,必须要确定引起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地点,从而及时快速的启动预案,切除故障点,以减少事故的损失。(4)满足对于负荷预测的要求。合理的安排发电厂的发电计划,降低电能的生产费用,以此来实现电网的经济调度。利用系统的电压控制功能和综合功能,来改善整个系统的无功分布,从而来提高电压的质量。
2.2减少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
集控中心的建设可以采用设备状态检测、视屏监控等技术手段,这样就为实现少人值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一般来说发电区域的运维人员可以减少到50% 左右,不仅如此,在环保、车辆、土地征用上也都会降低一定的成本,减少人员的同时降低了成本,但是效益却在进行提高。
2.3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建设新能源发电的集控中心,可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集控中心的建设为实现统一管理和集中监控提供了可能。通过对监控信息的分析,为管理层的制定及生产计划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2.4新能源发电项目集控中心的建设条件
(1)建设新能源集控中心,原则上在不增加区域内发电厂的工程投资,通过减少发电厂的建筑规模,集中资金用于集控中心的建设。(2)集控中心以及新能源发电厂的通信方案应使用电力专用通道。(3)集中控制中心建筑面积应根据所在地区企业远期规划容量和地方经济发达程度而定。
3 集控中心的自动化体系结构
3.1集中控制的模式
无人值班的变电站在不断的增加,因此,集控中心在调理自动化信息中有可能会增加另一种信息。他们虽然与电网没有关系,但是一定要传至调度中心,调度人员逼近要监视电网的运行参数,还要代替值班人员来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各种信息和操作的情况。不仅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有可能带来工作上的失误。集控中心就可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其所能监制的信息量非常的全面,在操作空能和监控系统中都非常的完善,能够对变电站进你高兴行充分的管理与监控。发电站像集控传达所有的信息,调度员在发出指令,集控中心对发电站进行遥控和操作。在集控模式中,其是作为独立的系统,具有信息流量适中、信息类型规范等特点,而且各个部分的功能都非常明确。
3.2分级管理的模式能够
分级管理模式是指集中控制模式在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再加上集中控制中心的工作站。自动化系统负责变电站所有信息的调送,而调度员会将摇掉命令直接发往变电站。这种模式主要是对规模小的调度系统及容量允许的通道。系统的内部网上会有集控中心工作中的相关调度,通关过数据的显示及交流功能的分层,从而达到在一定范围能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的通讯信息。也可以将集控中心工作站调度到自动的系统的工作站,所有的操控人员只要只用集控的工作就可以完成所要操作的内容,把集控中心的操作发挥到更好。这种调度方式和集控操作又具有同步性,这样可以保证集控中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集控中心的技术要求
4.1集控中心的建设
集控中心主要是由计算机监控系统、图像监控主站系统、UPS 控制电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主站系统、电能计量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管理系统、通信系统等组成。集控中心的延伸与扩展,是按照10个规模来建设的,系统采用的是双数据服务器、双前置工作站还有双以太网的拓扑。在硬件上则采用了服务器和工作站。软件平台采用混合模式,选用商用的数据库来实现更加完整的管理功能。让分布、分层的开放式系统得以实现,使其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
4.2集控中心的布置原则
集控中心的布置要考虑到受控站的数量及其集中程度,按照新能源发电项目较多区域选择适中位置统一建设集控中心。
4.3集控中心的建设规模
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集中中心,原则上是不增加发电厂工程的投资,而是通过减少发电厂的建筑规模以此来集中资金,用于建设集控中心。
集控中心的建筑规模原则上30万千瓦装机规模的集控中心,其建筑面积不应该超过3000平方米;根据规划,最大的建筑面积也不应该超过5000平方米。
5.集控中心系统的技术难点及整体解决方案
5.1集控中心的通信系统
集控中心通信系统的业务需求分析。(1)话音业务:发电厂的生产管理电话、调度电话、行政电话。(2)视频业务:发电厂、集控中心的监控图像、集控中心的电视系统等。(3)数据业务:发电厂的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系统及自动化数据信息等。
5.2集控中心通信系统的建设方案
(1)集控中心对通信的要求。通信通道应该有通信专业来进行资源整合,从而来满足集控中心建设的基本需求,主要包括:互为备用网络的通道方式。网络通道地区的调度来实现数据网,新建地区的管理信息时间运行管理的功能。集中控制中心的视频管理利用管理信息网络分别与受控站的监控系统进行通信。(2)与发电厂的调度通信系统。根据各发电厂的调度电话、视频监控等传输需求,通过电路的组织,开设集中控制中心,同时配饰集控中心之各个发电厂的复接设备,以此来使各个发电厂的自动化图形信息调送到集控中心。(3)行政通信系统。集控中心的办公楼可以模拟设置一套公网的通信系统,其中包含配线设备和行政交换机系统,根据集中控制中心所在的位置接入这套系统。可以作为备用电路来进行使用。(4)集控中心综合布线系统。集控中心系统为数据、多媒体的传输、视频的监控等提供了自动化系统支撑的平台,以此来满足集控中心办公楼的数据传输和通讯设备的要求。(5)有线电视系统。集控中心的办公楼要有支撑的模拟电视、那个博数字电视等。利用数字电视可以支持调频广播和数字广播。(6)安保系统。安保系统包括:巡更系统、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7)电子显示屏系统。电子显示屏系统主要是由LED显示屏、电源装置、现场控制器、功率放大器等组成。
5.3集控中心中系统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针对集控中心的通信系统、发电厂的调度通信系统、行政通信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安保系统、火警、图像监控、电子显示屏系统等等一系列测试,集控中心的技术面临着诸多挑战。(1)发电场集控中心的技术和设备选择应遵循“安全、高效、环保”原则,优先采用技术成熟、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少维护的高可靠性产品。(2)通信配置应能支撑继电保护、自动化、防误闭锁、安防、视频、保护管理子站、电能量采集、风/光功率预测、有功功率控制、无功电压调节等系统对通信系统的需求。有条件的发电场至集控中心的通信宜配置双通道。(3)远程集控中心需监控多个电场,而一些早期开发的电场采用进口机组且各厂家的发电机组监控系统通信规约不尽相同,需建立一套统一的开放式的发电机组监控系统通讯标准。
6 结语
集控中心的控制与发站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它成功的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减少了人数、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效益,加强了管理的水平,集控中心的系统运行非常分析,各项的管理都很完善,运行人员也能够及时的处理在集控中心系统运行时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效率与安全性。相信未来的发展将会有更加高的期盼。
参考文献:
[1]赵洪杰,马春宁.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09).
[2]鄂春良,赵斌,武鑫.基于OPC的风电场中央监控系统通信技术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4(01).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以此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可以有规律得到补充的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具有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总量丰富、成本低廉的特点。
嘉鱼县地处鄂东南,江汉平原南部,属长江冲积平原,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物产丰富等特点。全县国土面积1018平方公里,总人口36.7万人,农村人口为25.6万人,2011年农民人均年收入为6753元。
1、能源资源状况
(1)小水电:全县有大小河流7条,大多数属平原季节性人工河流,主要作用是抗旱排渍,自然落差不大,水能理论蕴藏量不大,只有2100kw,可开发量1700kw。
(2)太阳能:全县年日照1995小时左右,日照率为46%,太阳能年总辐射量0.45MJ/cm2。
(3)风能:年平均风速2.3米/秒,相当于2级风,开发利用价值不高。
(4)生物质能:农作物秸秆仍是嘉鱼县农民生活用能的主要来源,每年用作生活用能的农作物秸秆16.8万t,占总量的68.7%,返田作肥料占31.3%;薪柴是农村广泛使用的传统生物质能,薪柴资源包括薪炭林、防护林、速生用材林、灌木林、疏林和“四旁”树等,全县薪柴开发总量为3.99万t,随着国家封山育林及林业加工业的发展,薪柴可用作农村生活用能量日趋减少;全县生猪存栏9.35万头,鸡10.6万羽,年产生畜禽粪便19.1万t,可利用量为15.1万t。
从以上可以看出,嘉鱼县能源资源构成特点是:煤炭等化石能源极度缺乏,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新能源开发潜力大。
2、农村能源消费特点
生活用能的需求与生活水平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生活用能主要靠当地秸秆和薪柴,采取直接燃烧方式,能源有效转换率仅有10~30%,造成能源利用的低效和浪费,能源缺乏与浪费之间矛盾突出。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嘉鱼县农村生活能源使用出现了新趋势,呈现出“三减三增”特点:一是自及自足能源消费减少,商品能源消费增加;二是秸秆能源消费比例减少,液化气、煤等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增加;三是高能耗用能方式逐步减少,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断增加。
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农村地区生物质能、太阳能资源丰富,蕴含着发展新能源的巨大潜力。经过多年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太阳能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在嘉鱼县农村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1、生物质能开发
(1)沼气。沼气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开发应用的一种技术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到2010年底,全国已经累计建成户用沼气超过4000万户,受益人口达1.55亿人。沼气是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混合气体,其中甲烷约占55~75%,1m3沼气相当于0.7~0.8kg标煤,热值较高,燃烧后只产生和CO2和H2O,是一种高品位的清洁能源。
到2011年底,嘉鱼县农村户用沼气池达1.175万口,建池户使用率达82%,每口沼气池年产沼气360m3,全县年产沼气346.86万m3,按与沼气具有等量有效热能的液化气进行替代比较,农户每年节省能源支出1088.28万元(本地液化气价格为7.53元/kg)。二氧化碳和甲烷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7万t,甲烷0.102万t。
沼渣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殖酸和矿物质灰分,改良土壤功效十分明显,其中有机质含量36.9%~49.9%,腐殖酸10%~24%,粗蛋白5%~9%,全NO.8%~1.5%,全P0.4%~0.6%,全K0.5%~1.2%;沼液含有多种速效营养成分。
沼渣沼液可广泛用于作物浸种、叶面喷肥、基肥或用于防治作物病虫害,也可作为家畜添加剂和鱼铒料,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用沼液浸种,水稻增产9.4%,玉米增产9.35%;沼液作叶面喷肥,密柑单株增产20.2公斤,茶叶喷施沼液能够促进茶叶株高增长,增加茶叶的百芽重和单叶重,促进茶树增产,增产率为9.0%。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已成为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的一个新亮点。
(2)农作物秸秆及薪柴
秸秆及薪柴具有体积大、密度小、热值不高的缺点,远距离输运成本大,堆放在房前屋后影响村容村貌,将其进行气化或压缩处理做为燃料是提高利用效率可行办法。
①秸秆气化。秸秆气化是采用一种生物质热解技术,先将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原料切碎,在缺氧条件下,使秸秆不充分燃烧,产生大量的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一个4口之家每月需要燃烧秸秆130kg,每100kg燃料费用为13~15元,每农户月燃料费16.9~19.5元,秸秆气化成本明显低于其他常规燃料。秸秆的平均含硫量只有0.38%,远低于煤的含硫量(约1%),秸秆气化使用方便,清洁卫生,可以部分代替高品位商品能源。
②固化成型。将秸秆或薪柴干燥粉碎后,经过成型机械挤压成密度为0.8~1.2t的柱状或颗粒状燃料,1t成型燃料相当于0.429~0.571t标煤。是一种能代替燃煤的新型低碳、节能、环保燃料,具有燃烧热效率高、使用安全、清洁环保、节省空间等优点。
2、太阳能利用
①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是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和市场化。每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年可替代标煤150~180kg,2009年全国农村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2955.56万台,面积已达4997.06万m2,嘉鱼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已达11%。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全年可节电1.8GJ(约512kwh),按本地农村电价0.6元/度计,每台热水器全年可节约307.2元,农户6~7年就可收回投资,而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寿命可达15a。
②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路灯主要是通过太阳能板的光生伏特效应原理,白天吸收太阳能光子能量产生电能储存,夜幕降临时产生照明。太阳能路灯不需要架设输电线路,不用专人管理和控制,技术和经济效益上可行,一次性成本回收较快,节能效果显著。
③太阳能温室大棚。不仅在瓜果蔬菜、花木苗圃等种植业上广为应用,在水产养殖、畜禽饲养等方面的应用也不断扩大,对提高农牧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起了很大作用。
三、新农村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现实意义
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生态建设,使农业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延长了农业生态链,既生产了清洁能源,又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开发利用太阳能,既能有效提供安全、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又能促进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发展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不仅使农村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且促进了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2、有利于优化农村用能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农村广泛使用沼气、秸秆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是农民现代文明生活的一个缩影。目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国家面临着减排问题,逐步会将减排成本纳入考量的范畴,传统能源的成本将显著上升,发展可再生能源,符合减排趋势。
3、有利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大力推广猪-沼-菜(粮、鱼、果)生态利用模式,以沼气为纽带,把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把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转换成清洁能源和高效有机肥料,既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又减少了农药使用,培肥了地力,还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
4、有利于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减少疫病流行。
在建沼气池的同时,对农村的厨房、厕所、猪圈进行改造,实行“一池三改”,把脏乱的旧厨房改造成贴着瓷砖和安装沼气灶具的新型厨房,把臭气熏天的敞口粪坑改造成水冲式厕所,把蚊蝇漫舞的畜禽舍栏改造成干净的圈舍;在新农村社区中建设小型沼气工程,使生活污染物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旧貌,实现厨房亮化、厕所净化、环境美化,也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的卫生习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嘉鱼县是湖北省10个重点血吸虫疫区之一,通过对全县15个血吸虫疫区村2000衣户改厕和建沼气池,阻断血吸虫的传播途径,对综合防治血吸虫起到较好效果。
四、存在问题
1、常规能源不足。嘉鱼县地处平原湖区,少煤无油气资源,商品能源全部靠外调运,农村人均能耗仍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农村人均生活能耗为0.203千克标煤/人・天,全县农村年生活能耗为1.9万t标煤,如果农村能源需求不能够满足,势必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业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阻碍新农村建设进程。
2、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全县农村综合利用效率比较低,仅为30%左右。农村生活用能以直接燃烧秸秆为主,大部分为老式大锅大灶,热效率只有10%~30%,尽管政府多年来推广节能省柴灶,但进展缓慢,全县节柴灶比例不足30%。
3、沼气发展遇到瓶颈生产沼气的主要原料是畜禽粪,与养殖业密切相关,目前养殖业已由传统的千家万户饲养转型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养殖的农户数量急剧减少,沼气发酵原料不足是户用沼气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另外,户用沼气属于自及自足能源经济利用模式,农户对沼气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沼气池产气水平差异较大,因缺乏科学管理造成了相当数量的废弃池、病池,给沼气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4、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与新农村建设不适应,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融资渠道不宽,科技服务体系滞后,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体系薄弱。
5、农民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缺乏认识,持“不相关”、“无所谓”态度的人不在少数。
五、建议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带来新的契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也不是短期工程,它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渠道。
1、政府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开始实施,但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一直没有出台,加上可再生能源开发前期投入较大,获利较少,所以社会资金参与较少。政府要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调动多方参与可再生能源建设的积极性,要增加财政预算,加大项目开发、示范推广、科技培训力度。
2、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提高可再生能源资金使用效率,使农村能源建设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围绕和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积极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河南省通过培育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唱响主旋律,培育体现河南道德传承、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中原人文精神;通过推动文化建设,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些都将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成为河南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承载着中央的重托,肩负着人民的期盼,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幕已经拉开。建设中原经济区是造福亿万人民的民心工程,也是浩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准确站位、主动融入、科学谋划、有效运作,汇聚起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的强大正能量。
汇聚正能量就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形成向心力。要用共同的目标来激励,引导人们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中原梦”统一起来;要用正确思想来统领,在全省人民中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理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理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理念;要用科学思维来开路,围绕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围绕中原经济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化理论研究、搞好决策咨询、提供解决方案,主动回应人们的关切,化解人们头脑中的疑惑,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建筑节能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我国建筑领域已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建筑数量较往年相比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指的都是十层或者十层以上的居民住宅建筑,或者总高度在24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随着当前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建设,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日常的生活有了较高的要求。其中,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这两点问题,都需要有关能源对它们进行供应,但是在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形势下,建筑能源消耗的节约就显得特别重要。建筑设计节能主要指在符合某种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先进技术来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从而使能源的使用效率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影响建筑节能的因素
1.建筑总面积布置
建筑领域中的通风环境是影响建筑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对建筑的总平面进行布置和设计时,要尽可能的利用冬季日照和夏季的自然通风,并合理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科学合理的平面布局可以达到理想的通风效果,在对建筑门窗进行合理设置时,能够形成通风口。另外还需注意由于冬季风力过强,会给建筑带来极大的热损失,从而加大冷空气的渗透量,导致室内热损失不断增加。因在建筑期间某些环节处理不准确,使得墙体内部很容易发生结露现象,因此,一定要合理选择建筑保温材料,并科学的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在建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使用节约能源的建筑材料,避免使用有害的建筑材料而给环境带来威胁。
2.建筑朝向
在对建筑进行布置时要选择有利的朝向,最好选用南北朝向或者与南北朝向较为接近的方向进行布置,这样可以使建筑中的主要房间能够避免夏季的东西向日晒。在对西向房间进行设置时要安装活动式内遮阳帘,同时对建筑西面的山墙做相应的隔热处理,另外还要考虑建筑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尽量选择气候变化影响较小的方向。在选择建筑朝向时一定要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如果容积率偏高则很难满足当前的实际需求,我们都知道,阳光具有较强的辐射能量,据调查资料显示,地球每天都会接收许多的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巨大的太阳接收器。阳光的照射不但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对建筑节能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寒冷区域进行城市规划时,要对日照原理予以重视,并对建筑位置和朝向进行合理安排,让每一个建筑都能够接收到更多的太阳热量,因此,建筑朝向和节能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在北纬四十到四十五度的区域,冬季建筑朝向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要比夏季高两倍。而在夏季,东向和西向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要比南向高两点五倍,建筑的朝向不同,季节不同,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也不一样,尤其是在冬至阶段,因太阳的辐射高度较低,室内所接收到的太阳光线要比夏季多很多。在确定建筑朝向时,要对建筑四周的环境做综合考虑,从而确定出冬季每一天的日照时间,需要注意建筑南向的开窗面积要尽可能的增大,这样可以确保在满足采光条件的基础上,使北向和东向的窗尽量减小,从而就能获取更多的太阳光线。另外还要最大限度的减少热损失,保持室内的温度始终处在舒适状态。
三、新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节约建筑能源消耗的主要措施就是合理改善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高效保温的墙体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一般办公大楼都会使用250毫米厚度的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工程的护墙,这种材料所运用的主要原料就是火力发电厂所排放出来的粉煤灰,再运用各种生产技术所生产出来的一种新的墙体材料,这种材料可以不断减少建筑垃圾,从而有利于对环境进行保护,是一种真正的建筑材料产品。在满足各种保温节能的同时,可增加一层30mm厚的有机硅保温砂浆,它可以减少护的传热系数。目前,太阳能是我们所使用的最清洁的重要能源,在办公楼或者居民住宅的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可以使太阳的照射直接转化成电能,在光照的作用下,要把蓄电池组对电池所发出的电能进行贮存,这样可以随时给用电设备进行供电,从而满足建筑中动力和照明系统的用电需求。这种技术具有无污染、安全可靠、维修简便等特点,所以它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能源技术。对于办公大楼建筑来说,一般其空调系统都会采用地源热泵等相关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地表浅层当中的蓄存能量,使室外空气的温度波动相对较大,但是地表下的地温通常都具有全年恒定的特点,夏季室内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大多被大地所吸收,使建筑物中的室内温度始终处在适宜的状态。该技术具有设计灵活、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并且它的维修费用也比较低,是一种既环保又高效的能源运用系统。
四、采暖系统节能
目前建筑供暖主要以集中供暖为主,它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热效率。在管网系统中安装平衡阀,可以使管网系统达到水利平衡的状态。和没有安装平衡阀的不平衡系统相比较,在确保所有空间都符合室内温度的条件下,能相对的减少所供暖区域的平均室内温度,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结语:总而言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建筑领域得到迅猛发展,在能源和资源被人们充分利用的同时,建筑物的使用将越来越符合人们的需求,舒适、高效、健康的使用空间不仅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愿望,同时也是建筑节能的发展目标。当前,有效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新能源、保护自然环境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建筑节能技术一定会得到迅速发展,从而满足人们对改善建筑环境的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