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化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06 09:02: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校园绿化的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校园绿化的建议

篇1

1 校园绿化建设的特点

首先,校园绿化建设要体现“雅”,雅是一种境界;其次,校园要“静”,静是学习的必要保证;再次,校园要体现“动”,动是一种活力,如小桥流水、音乐喷泉等,能使人放松、解除疲劳,心情愉悦。

2 高校园林绿化的规划与配置

吸取其它高校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特点,从景观、生态、文化3个方面着手,使校园环境景观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窗口,形成具有自身特色。

2.1 校园绿化的规划、配置要突显功能意识

将实用性放在首位,教学楼和宿舍楼周围应以低矮的灌木为主,高大的乔木会影响采光性和通透性。篮球场、广场等是大家休闲、玩游的场地,应有一定的容纳量,在其周围栽植常绿的高大乔木,并设置休息处。校园内行道树应选用常绿、树冠较大、病虫害较少的乔木树种,如悬铃木、香樟等。运动场草坪要根据使用要求、气候特点等,选用耐践踏、耐修剪,绿期较长的草种。树种、草种、景观的选用,都要根据校园的特点,将绿地的功能、实用性和观赏性、艺术性、经济性有机的统一、协调起来。

2.2 校园绿化的规划应与功能建筑相呼应

规划是搞好校园绿化工作的基础,高校校园景观环境设计要仔细研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要强调将建筑融入环境,建筑与环境要相互衬托,统一和谐,相得益彰。各功能区绿化规划要重点突出点、线、面有机的结合,各景点和绿化小区要做到似隔非隔,与建筑、道路浑然一体,做到虽有人为,宛如天开。只有做到点、线、面的结合,突出重点,校园绿化才能和谐统一,情景交融,以景育人,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

2.3 注重高校校园绿化的品味和特色

校园绿化要突出高校特色,每一个大学,都有其各自的侧重点和办学理念。校园绿化要将各自的办学理念及历史文化融入进来,要有特性,以区别于其它大学,要突出自己鲜明的办学风格及校园文化品位,同样,在绿化设计上不能生搬硬套,要有新意和创新,使得校园的植物造景和学校的发展及历史渊源紧密结合在一起。近年来,高校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师资力量决定,校园环境也成为招生的主要宣传之一。学生离开母校,校园的优美环境也将成为他们永远的寄托和怀念。

2.4 高校校园绿化应以乡土树种为主

我国幅员辽阔,各高校之间的生物气候带不同,为了保证校园内绿化的成活率,故各高校首先选择各自生物气候带、各自地区适生的乡土村种或引种驯化成功的外来树种。因为乡土树种已经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等生长环境。具有管理相对粗放、生长健壮、植物病害发病率低等特点。乡土树种在校园绿化植物配置中的应用有利于校园绿化的成功,且容易形成地域特色,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可降低施工成本,在起到绿化环境的同时还为学校节约成本,一举两得,但同时也得注意保持校园树种的多样性。

2.5 校园树种的配置要注意清洁和环保的要求

一是要确保校园要配置的树木、花卉、绿草的品种洁净、无污染。如我校校园绿化当时为了追求早日成规模和便于养护管理,因此栽植了大量的杨树,导致现在每年春天,杨絮就四处飞扬,造成环境污染,还能让人呼吸道不畅,因此建议学校尽快更换为雄株,减少春季污染。

3 提高校园绿化水平的建议与对策

3.1 领导重视,加大投入

只有学校领导重视校园绿化工作,在人、财、物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证,俗话说,有钱好办事。学校要成立绿化委员会,选择合适的人员从事绿化管理工作。同时,学校应积极设法筹集资金解决必需的绿化经费,尽可能地加大对校园绿化的投入。

3.2 加强绿化管理的前瞻性

在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长规律、人的活动规律,给植物的生长、人的活动留足空间。

3.3 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检查监督

根据学校实际,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校内各单位和个人的行为,扩大绿化监察部门的工作范围,依法进行检查监督,可以实行责任制,分片责任管理。

3.4 应该与专业建设以及学生实践联系

我校设有园林专业,应该把学校的绿化同本专业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一边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可以在校园就地进行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一举两得。

高校校园绿化是高校文明的标高之一,是学校给人直观印象,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让我们用丰富多彩的观赏树木来装点校园,为广大师生员工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学习、工作空间。

篇2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居住区园林绿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园林绿化是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改善城市生态和景观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党的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口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所谓生态文明是指在遵循人类、自然、社会相互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总和,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一种文明观。城镇园林绿化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噪音和污染、美化环境,改善小城镇的环境和市民的生活条件。

一、小城镇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一)小城镇园林绿化管理机构不健全

从调查来看,多数小城镇没有园林绿化管理机构或专门人员,有的也是设在镇乡村建设办公室,致使园林绿化管理建设不到位,管理体系不完善。

(二)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欠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绿地系统规划尤其重要。从市级园林小城镇创建、中心城镇建设来看,小城镇总体规划健全,绝大部分乡镇缺乏详细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公共绿地建设不均衡,导致园林绿化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

(三)小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缺乏地域特色

小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无专业技术人员,建设指导思想模式、规划观念盲目仿效大城市园林绿化布局,未考虑当地地理环境、地容地貌、人文特色,绿地设计不规范、落后,乡土树种应用过少,体现不出小城镇园林绿化的个性和特色。绿化建设过程中片面求大、求洋、求快,不但使小城镇绿化无法形成其独特个性优势,而且花费了很多资金。

(四)小城镇园林绿化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

“先经济、后环境”的思想根深蒂固,对小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投资无系统、无计划,绿化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小城镇园林绿化工作发展缓慢。

(五)小城镇园林绿化法律法规不健全

小城镇园林绿化工作刚刚起步,制度规定还不健全,绿地随意性大,占绿、毁绿现象时有发生,许多景观建成后无人管养,重建不重养,管理水平落后。长此以往将面貌全非,造成园林绿化景观荒废。

二、小城镇园林绿化必须坚持的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

小城镇园林绿化是一项涉及城镇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小城镇的未来发展,因此,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建设,要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园林绿化建设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其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聘请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等方面的专家,科学规划、统一设计,要有长远的眼光,克服盲目主义和短期行为。在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教训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汲取的,如:有领导卞观意志强加于绿化设计当中,使绿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或者推倒重来,给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也使群众对此不满。因此,全面、科学、统筹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园林绿化的关键所在和长久之计。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小城镇绿化关系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最终的目的是让老百姓在园林绿化中感受到生态环境带给人们的思想、品味和层次的变化及提升,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城里人享受的美好生活和美朋生态环境。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民俗和特点进行设计,体现人文关怀,贴近居民生活。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树种选择应达到二季有花、四季常绿、五彩缤纷的效果,树种搭配应做到乔、灌 ,学、花、藤相结合。要通过美化小城镇的建设,改变原有的脏、乱、差的环境。

(三)坚持质量为先的原则

在城镇建设上,要建设园林城镇、宜居城镇。营造绿色和谐人居环境,建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幸福城镇和宜居社区;在城镇环境上,要建生态型城镇,走节能低碳之路。把低碳目标与生态城镇建设相结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适宜居住、运行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的生态城市;在配套设施工,突出配套相应的休闲公园、主题公园等公共休闲空间和休闲游乐设施,打造休闲宜游城镇

(四)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小城镇绿化要以满足群众生活、为人们创造亲近自然、生态优良的美好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原有的地形地貌加以利用,尽可能地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有效利用,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实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效果,避免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对原有的自然环境破坏。同时,还要根据城镇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劣地、荒地和不宜建筑的地段及零碎地形地块,宜高则高,宜低则低,能多栽则多栽,能少栽则少栽,借势而上,因地制宜地与自然环境结合到一起,体现自然和谐的美。

三、小城镇园林绿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城镇园林绿化的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报刊、广播、广告牌等宣传方式,结合中心城镇建设和市级园林小城镇创建,大张旗鼓地宣传园林绿化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广大群众牢固树立起“爱绿、养绿、护绿”意识,并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绿化工作中来,形成上下联动、万众一心、齐抓共管,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二)重视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是我国城镇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城镇总体规划中,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地位很重要,镇园林绿地要根据城镇绿地系统来进行的规划,也就是说,城市的绿化管理和建设主要依靠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具有远瞻性、全局性和权威性。在对小城镇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时,必须根据城镇的实际情况,了解其历史文化特征和地理气候的特征,建立一个可以凸显城镇特色的园林。

(三)多方筹措资金

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物质条件就是资金。园林绿化建设所需的资金比较多,再加上它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基本上没有产出。所以,资金的筹措需要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实现,加大资金的投入来促进园林绿化的顺利实施。此外,可以通过政策对项目单位的绿化积极性进行激励。比如,在小区开发过程中,建的绿地要是比较多,就可以提高建筑的容积率。

(四)把握小城镇的特点,寻找特色之路

小城镇在进行园林绿化工作中,其工作的指导原则是保存小城镇的特色。所以,小城镇园在进行林绿化建设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应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包括古迹遗址、古树名木、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及民风民俗等进行深入了解;其次,在园林绿化工作上应当结合小城镇现有的公共建筑,厂矿建筑,居住建筑一起设计,体现小城镇园林绿化实用的功能;再次,在种植工作上建议以本地的乡土树种为主,批判盲目引进外地树种的工作方式。

(五)强园林队伍建设

园林绿化建设是否能够成功,其主要因素是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的高低。园林绿化的基础是规划,规划设计不好,建造出的园林绿地也不会很好,因此,要加强园林队伍的建设,即要经常组织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有利于他们接受新的知识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总之,坚持经济原则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一点,站在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对待小城镇园林绿化事业,争取早日建成园林化、生态化城市。

篇3

中图分类号 X757:X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4-0051-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4.010

高炉渣是钢铁厂高炉炼铁产生的矿渣,也是冶金行业产生量最大的一种工业固体废物。粒化高炉矿渣已广泛用于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商品混凝土、免烧砖、微晶玻璃等绿色建材产品。我国高炉渣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1],高炉渣资源化生产绿色建材及其带来的可观的环境效益已受到普遍关注。

关于固体废物综合管理过程的环境效益,已有学者分别对餐厨垃圾资源化[2]及不同处置方式[3]、电子废物处理[4]、危险废物处置[5]等进行了定量评价,而有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环境效益多为定性分析[6-7],特别是高炉渣资源化过程的环境效益评价尚未见相关研究。从环境效益的评估方法上看,现有研究主要可分为3大类,分别是,关注个别环境影响类型(能耗、水耗、温室气体排放等)的改善[8,9];采用影子价格等将环境效益货币化[10-11];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价环境表现[5,12-13]。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视角,对高炉渣资源化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和商品混凝土全过程的物质输入输出清单进行分析,重点关注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和碳排放情况,并从节能、降耗和碳减排三方面对高炉渣资源化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效益进行评估,为废物管理决策提供定量化的数据支持。

1 研究方法

1.1 系统边界

熔融高炉渣经水淬形成粒化高炉渣,烘干后在立磨内粉磨成高炉矿渣微粉,可作为水泥混合材和混凝土掺合料。矿渣微粉既可与水泥熟料按一定比例配比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也可直接部分替代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商品混凝土。

以我国某建材企业利用粒化高炉渣生产绿色建材产品为例,对高炉渣资源化过程进行分析。依据该企业典型工艺过程,将研究的系统边界确定为“从摇篮到大门”的全过程,即包括从原材料生产、能源生产、高炉渣预处理、高炉渣粉磨直至生产出矿渣硅酸盐水泥(见图1)和商品混凝土(见图2)的全部环节。其中,水泥生产所需的铁质料和钢球,以及混凝土生产使用的外加剂等,用量较少,研究中忽略其生产过程。至于运输过程,由于高炉渣来自厂区附近的钢铁企业,运输距离及其环境影响十分有限,因此不考虑高炉渣的运输过程。

图1 高炉渣资源化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过程系统边界

Fig.1 System boundary of BF slag recycling for slag portland cement

图2 高炉渣资源化生产商品混凝土过程系统边界

Fig.2 System boundary of BF slag recyclingfor commercial concrete

本研究分别以1 t矿渣硅酸盐水泥和1 m3商品混凝土为功能单位,重点关注高炉渣用于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和商品混凝土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和碳排放情况,并与等量的不掺加高炉渣矿粉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以及普通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进行比较。出于对比分析的需要,本研究未考虑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在产品性能上的具体差别。

1.2 评价方法和工具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专业软件GaBi 4构建产品系统。采用生命周期清单分析(Life cycle inventory analysis, LCI)方法对高炉渣资源化生产建材产品过程的物耗、能耗和环境排放进行量化。

对矿渣水泥和商品混凝土两种绿色建材产品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物质输入输出进行分析,并选取生命周期清单中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和碳排放三项指标,与对应的普通建材产品进行比较,进而从节能、降耗和碳减排三方面评估高炉渣资源化生产绿色建材产品全过程的环境效益。本研究采用节能、降耗和碳减排的相对值表征环境效益。首先计算出绿色建材产品相对于普通建材产品节能、降耗和碳减排的绝对量,再将其与普通建材产品相应指标值进行对比。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节能效益EBe=(Eo-Eg)/Eo(1)

式中:Eo为普通建材产品能源消耗量;Eg为绿色建材产品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量的单位为MJ。

降耗效益EBm=(Mo-Mg)/Mo(2)

式中:Mo为普通建材产品原材料消耗量;Mg为绿色建材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的单位为kg。

碳减排效益EBg=(Go-Gg)/Go(3)

式中:Go为普通建材产品碳排放量;Gg为绿色建材产品碳排放量。碳排放量统计的是包括CO2在内的全部温室气体,采用CML2001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 100 years)进行核算,单位为kg CO2当量(CO2Equiv.)。

1.3 数据来源

数据收集是开展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的重要基础。清单数据的质量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环境效益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生命周期清单数据来源主要包括:①某环保建材企业实际生产数据;②PEGaBi数据库;③本课题组开发的中国能源生产基础数据库。其中,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及商品混凝土(掺加矿粉)生产过程的清单数据来自案例企业目前运行中的工艺数据,普通商品混凝土(未掺加矿粉)生产数据来自企业初期的设计数据。大部分辅料生产数据选用PEGaBi数据库提供的清单数据。此外,本研究采用了部分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作为补充。具体数据来源见表1。

表1 生命周期清单数据来源

Tab.1 Data sources of life cycle inventory

2 结果与分析

2.1 能源消耗

利用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分别对生产1 t矿渣硅酸盐水泥(P.S.A32.5)、复合硅酸盐水泥(P.C32.5)、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以及1 m3商品混凝土(掺加矿粉)、普通商品混凝土(未掺加矿粉)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总量进行核算。

图3显示了生产1 t水泥产品的能源消耗情况。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的能耗量依次为7 461.9 MJ、5 903.0 MJ和5 551.1 MJ。矿渣硅酸盐水泥的能耗值最低,究其原因在于,高炉矿渣微粉部分替代水泥熟料,降低了单位水泥产品的熟料消耗量,而熟料的煅烧是水泥生产中的主要能源消耗环节。

图3 水泥生产过程的能源与原材料消耗

Fig.3 Energy and raw material consumption from the production of cement

图4显示了生产1 m3商品混凝土的能源消耗情况。商品混凝土(掺加矿粉)与普通商品混凝土(未掺加矿粉)能耗量分别是1 944.1 MJ和2 040.8 MJ。结果显示,商品混凝土(掺加矿粉)生产过程的能耗值略低于普通商品混凝土(未掺加矿粉)生产过程,由于前者掺加的矿粉的量不大,因此能耗下降幅度并不显著。

2.2 原材料消耗

废物资源化可直接减少生产建材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从图3不难看出,矿渣硅酸盐水泥消耗的原材料明显低于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依次为3 128.0 kg/t,

图4 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能源与原材料消耗

Fig.4 Energy and raw material consumption from the production of commercial concrete

3 406.0 kg/t和4 286.3 kg/t。与普通商品混凝土(未掺加矿粉)相比,掺矿粉的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的消耗量也有所下降,即从2 058.8 kg/t降低到2 052.1 kg/t(见图4)。

2.3 碳排放

本文核算的碳排放主要为建材产品生产工艺过程本身的直接排放,同时也包括原料、燃料等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间接排放。采用高炉矿渣微粉替代水泥熟料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尤其是CO2的排放,因此,比较碳排放强度可反映高炉渣资源化的碳减排效益。

图5和图6所示为3种水泥产品和2种商品混凝土产品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情况。生产1 t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温室气体排放值依次为894.6 kg CO2当量,706.3 kg CO2当量和659.1 kg CO2当量;生产1 m3普通商品混凝土(未掺加矿粉)与商品混凝土(掺加矿粉)的温室气体排放值为244.1 kg CO2当量和231.7 kg CO2当量。结果表明,利用高炉矿渣微粉生产的绿色建材产品的碳排放强度有明显下降。

2.4 环境效益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的结果均显示,掺加高炉矿渣微粉能有效降低建材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物耗和碳排放强度。

图5 水泥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比较

Fig.5 GHG emissions from the production of cement

图6 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比较

Fig.6 GHG emissions from the production of commercial concrete

表2和表3分别是绿色建材产品相对于普通建材产品节能、降耗和碳减排的绝对量及其环境效益。其中,以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和复合硅酸盐水泥P.C32.5为对照,对利用高炉渣生产的矿渣硅酸盐水泥P.S.A32.5的环境效益进行表征;以普通商品混凝土(未掺加矿粉)为对照,核算掺加高炉矿渣微粉的商品混凝土的环境效益。

表2 绿色建材相对于普通建材节能、降耗和碳排放的绝对量

Tab.2 Absolute amounts of energy saving, raw materials

reduction and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of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compared with common building materials

表3 高炉渣资源化生产绿色建材的环境效益

Tab.3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BF slag recycling for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结果表明,高炉渣资源化生产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和商品混凝土均具有明显的环境正效益。与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相比,矿渣硅酸盐水泥P.S.A32.5可分别实现节约能源1 911 MJ/t(节能26%),降低原材料消耗1 158 kg/t(降耗27%),减少碳排放236 kg/t(碳减排26%);与复合硅酸盐水泥P.C32.5相比,矿渣硅酸盐水泥P.S.A32.5可实现节约能源352 MJ/t(节能6%),降低原材料消耗278 kg/t(降耗8%),减少碳排放47 kg/t(碳减排7%)。与普通商品混凝土(未掺加矿粉)比较,掺加矿粉的商品混凝土可实现节约能源97 MJ/m3(节能5%),降低原材料消耗7 kg/m3(降耗0.3%),减少碳排放12 kg/m3(碳减排5%)。

从高炉渣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和商品混凝土这两种不同资源化途径来看,前者掺加的高炉矿渣微粉比例较高,因此核算得到的节能、降耗和碳减排幅度高于后者。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炉渣用于生产矿渣水泥的环境表现优于生产商品混凝土,因为本节核算的环境效益只是针对绿色建材产品与对应的同类普通建材产品的比较,且研究对象分别是1 t水泥产品和1 m3商品混凝土。若要比较高炉渣不同资源化途径的环境表现,需要以一定量的高炉渣作为功能单位,对其不同资源化过程开展生命周期评价。

3 结 论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建材产品,高炉渣资源化生产绿色建材:矿渣硅酸盐水泥和商品混凝土,可直接减少资源消耗和和温室气体排放。与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和复合硅酸盐水泥P.C32.5相比,利用高炉渣生产的矿渣硅酸盐水泥P.S.A32.5可分别实现节能26%和6%,降耗27%和8%,碳减排26%和7%。与普通商品混凝土(未掺加矿粉)比较,掺加高炉矿渣微粉生产的商品混凝土可实现节能5%,降耗0.3%,碳减排5%。

高炉渣资源化过程表现出显著的环境效益。利用高炉渣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是合理可行、环境友好的综合利用方式。

参考文献(Reference)

[1]

王绍文,杨景玲,赵锐锐,等.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85-392. [Wang Shaowen,Yang Jingling,Zhao Ruirui, et al. Technical Guidelines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for Metallurgy Industry[M]. 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8:385-392.]

[2]Tsai W T. Management Consideration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 Analysis for Turning Food Garbage into Agricultural Resources[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8,99(13):5309-5316.

[3]沈超青,马晓茜.广州市餐厨垃圾不同处置方式的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32(11): 103-106. [Shen Xiaoqing, Ma Xiaoqian. A Comparison of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Disposal Measures for Food Garbage in Guangzhou City[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2010,32(11): 103-106.]

[4]Macauley M,Palmer K,Shih J S. Dealing with Electronic Waste:Modeling the Cost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Computer Monitor Disposal[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3,68(1):13-22.

[5]李璐,黄启飞,蔡木林,等.水泥窑共处置废白土的环境效益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0,30(6):808-815. [Li Lu,Huang Qifei,Cai Mulin,et al.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Coprocessing Spent Bleaching Clay in Cement Kiln Based on Life Cycle Assessment[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0,30(6):808-815.]

[6]李庆繁,罗维滨,李思胜.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的节能与环境效益[J].粉煤灰,2004,(3):37-40. [Li Qingfan,Luo Weibin,Li Sishe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for High Volume Fly Ash Sintered Brick[J]. Coal Ash China,2004,(3):37-40.]

[7]赵勋卓.烧结煤矸石多孔砖生产环境污染控制及环境效益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8):18-19.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and Benefit Analysis of Sintering Coal Gangue Brick[J]. Environmental Proteciton and Circular Economy,2008,(8):18-19.]

[8]Konyar K. Assessing the Role of US Agriculture in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Generating Additional Environmental Benefits[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8(1):85-103.

[9]李新,石建屏,吕淑珍,等.城市生活垃圾单流程回收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7): 1129-1132. [Li Xin,Shi Jianping,Lv Shuzhen,et al. 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Benefi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Recycling with Single Process Model[J]. Economic Geography,2010,30(7):1129-1132.]

[10]HernándezSancho F,MolinosSenante M,SalaGarrido R. Economic 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Benefits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An Empirical Approach for Spain[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0,408(4):953-957.

[11]Karlstrm M. Local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Fuel Cell Buses: a Case Stud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5,13(7):679-685.

[12]Heller M C,Keoleiana G A,Mann M K,et al. Life Cycl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 from Willow Biomass[J]. Renewable Energy,2004,29(7):1023-1042.

[13]张琼华,王晓昌.城市污水处理环境效益量化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09,3(5):861-863. [Zhang Qionghua,Wang Xiaochang.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alysis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09,3(5):861-863.]

[14]陈超.水泥生产过程物质能量代谢与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 [Chen Chao. The Research of Metabolism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ement Production Process in China[D]. Beijing: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07.]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ssessment of Blast Furnace Slag Recycling for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Based on LCA

SONG Xiaolong YANG Jianxin LIU Jingru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篇4

1.2 二氧化硫刺激性较大,实验要采用微量化实验以减少对实验者的伤害。微量化实验借鉴氯气的微量化的实验,然后进一步改进,如用较大的集气瓶或广口瓶(200mL左右)代替培养皿,集气瓶要干燥的,避免滴入的高锰酸钾、品红溶液扩散不成滴;如果集气瓶用后弄湿了,可以用吸水纸擦干并垫上塑料膜。NaSO3 少量用微小的纸漏斗盛放,用长镊子夹着放入集气瓶中。硫酸用1:1体积比的稀硫酸,实验时,集气瓶或广口瓶可以用湿的纱布遮盖住(对于氯气的微量实验,则上面套上一个瘪的小塑料袋),减少SO2溢出。通过改进,SO2扩散比用培养皿实验的少了,刺激的气味淡了,实验效果仍明显。

也可以采用成套的微型气体实验器(图表1),实验效果、防护作用较好(药品也要控制用量)。

1.3 浓溴水与苯酚溶液的反应,浓溴水要求是饱和溶液,挥发性较大,虽然毒性较氯气小,但浓度较大,危害性更大,使用时要引起注意。要在通风橱制取和分装,因此分组实验最好四人一组,32个试剂瓶分成两批轮流分装和使用,溴水浓度适当降低,苯酚溶液浓度适当下降,用量为几滴,容易产生沉淀。减少用量和组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验员不需要下课堂一瓶一瓶加浓溴水,以减少浓溴水的危害。

1.4 石棉网的使用安全。石棉是致癌物质,变成细小粉尘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因此要认真管理石棉网。石棉网使用后,及时收集石棉网,存放干燥处,防止铁丝生锈;破碎的石棉网及时收集封存,防止随意丢弃,污染环境,影响自身及他人的健康。采用环保的隔热网来代替石棉网,虽然不够耐用,但比较环保,可以放心用。

1.5 四氯化碳的回收再利用,四氯化碳是一种毒害品,最好要回收重新利用,不然它就会被封在水槽的底部,不时会泄漏到空气或流入地下水沟进入环境中污染环境,影响师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关四氯化碳的实验,实验后,应该把废液回收,然后加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30%过氧化氢溶液,去掉四氯化碳中的碘或溴等杂质,再通过过滤、分液,然后还要加入少量镁粉,除去过氧化氢等氧化物, 过滤后重新利用;或者用相当于四氯化碳废液量15%的2.5~3mol/L的Na(OH)溶液,采用反萃取方法来净化四氯化碳,再回收利用,减轻其对环境的污染。为了减少其中Na(OH)溶液的影响,在回收的四氯化碳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同时与新购买的四氯化碳混合使用,以提高使用效果。

1.6 给橡皮塞打孔的一个技巧 给橡皮塞打孔时,遇到孔大一些,出现漏气时,解决的方法有:换用管径大一些的玻管(或需要再加工);还有一个方法,取新的橡皮塞,先用孔径较小(如小一号)的打孔器打孔,再用原来的打孔器在中间(与前一次打的孔同一圆心)继续打孔,就有希望打出合适的孔。其中的原因是橡皮的可塑性,第一次的打孔扩大橡皮,打出一个空间,第二次打孔时,减少阻力,压力也减少了,或者第二次打孔时有些偏移,第二次打孔外扩减少了,于是打出的橡皮减少,使孔偏小,变得刚好适应,气密性变好了,不再漏气。提高了橡皮塞的利用率。如果配合使用电钻打孔,能提高打孔的效果及气密性,改善用电钻打孔气密性不佳的缺点。

2. 1 层析瓶瓶塞附带滤纸条小支架的小制作及仪器设备的改进,小支架可以使用手机充值卡或厚纸片,剪成小长条并用小绳系在广口瓶瓶颈处(如图2), 可以用铁丝代替小绳扎在纸片的中间并延伸进广口瓶里,防止硬纸片掉入层析液中,加盖时密封性较好;或者用泡沫塑料做成塞子,塞在瓶颈处,不用完全盖住瓶口,有一些空隙,便于用手指把泡沫塑料塞子取出;也可以用细绳系在瓶颈外,防止塞子掉到层析液中,层析时,瓶口上要盖上厚纸片或玻片。使用广口瓶代替烧杯进行实验时,有效减少了层析液的挥发及浪费,减少换用层析液的操作,及学生洗烧杯带入水的机会。使实验室的气味及有害气体减少了,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2.2 高中生物实验,采用猪肝研磨液作过氧化氢酶,学生分组实验后,猪肝研磨液倒入水槽,清洗时,实验室的腥味很重。下一个班有一些学生不敢进入实验室实验。针对这种情况,采用氯化钠或苯甲酸给猪肝研磨液保鲜,把猪肝研磨液装入广口试剂瓶,发给学生实验,一天换一次新鲜的研磨液。

3 总之, 绿色环保的实验方法还有不少,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在实践中不断的开拓创新。而在实验室日常工作中,我们还要做到:药品和试剂的配制,剂量要适当,有些要先通过实验来决定,避免浓度相差太大,影响实验效果,一种药品消耗太大。一些学生为了实验效果,有加大药品用量的倾向,需要及时教育,避免加大污染及浪费药品,或引发事故。实验过程,药品及产物有利用价值,最好回收再利用。但对于一些较严格的实验,回收的药品可能效果不好,就不要用(改作其他用途),以免因小失大,节约也要讲究策略的。一些学生分组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较大,要计算好用量,并结合实验使用情况及时调整,防止实验后,药品剩下太多而造成浪费。

参考文献

篇5

我们和老师一起走访了南北校区,认识了学校的主要植物。

南校区占地25亩,乔木以苏铁、雪松、泡桐、广玉兰为主,灌木以红花木为主。在教学楼间的草坪上,种植有棕榈、石榴、杨梅等。

北校门口是整齐的两排桂花树,右侧自行车停车区旁的围墙边主要有女贞树、海桐、日本珊瑚树等,中间是地被植物高羊茅,草坪中间种有银杏、铁树等。

通过认真细致地调查、鉴定得知,我校共有草本植物16种,灌木21种,乔木13种,草皮2种,绿篱380米。

另外,学校很多树木都有30多年的历史。樟树胸径最大的达1.6米,平均为1.42米;雪松的平均胸径达 1.43米。

二、给植物做身份证

认识了校园里的植物后,我们又给植物做“身份证”。身份证上对植物的名称、科属、特征、生长特点及作用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将搜集好的植物身份证资料交给学校,并利用课余时间对植物进行挂牌,让更多人认识学校的常见植物。

三、制作校园植物志

为了让同学和老师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学校的植物,我们编制了校园植物志。

校园植物志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学校的整体效果及风景图放在最前面,作为第一部分;校园植物简介作为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为主要板块,以明信片形式介绍每一种植物,其中介绍了银杏、红豆杉等8种裸子植物和紫薇、玉兰、葱兰等31种被子植物。第四部分为植物文化,是同学们收集的相关植物的典故、传说、诗词等知识;第五部分为爱护校园的警示语、相关论文。

四、提出建议

调查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师生对校园绿化的看法,并学习校园绿化设计的知识,提出了以下建议。

1.设立樟树为校树

通过调查统计,南北校区的樟树共有143棵,是学校树木中数量最多、栽培时间最长的。香樟树象征“顽强的生命,有坐定莲花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境界”,以樟树为校树,能培养同学们顽强的意志品质。

2.增加植物种类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内的花草树木是对学生进行生物教学的活标本,是学生进行生物科技活动的主要实验材料。因此,绿化规划时应考虑多种植一些不同科、属的代表植物。

3.增加垂直绿化

建议在北校区校门口右侧围墙上种植一些爬山虎、常春藤或炮仗花、凌霄等植物,不仅能美化校园,还可起到遮荫的作用。

4.建造植物园

为满足生物教学需要,建议学校将南校区的开心农场建成植物园(或建造一个温室),这样可种植一些典型的、不同科属的代表植物。如栽培天竺葵,可用于学生做光合作用实验;栽培铁线蕨、铁皮石斛等蕨类植物,填补学校蕨类植物的空白;栽培君子兰、百合等花卉既能满足生物教学需要,同时也能为办公室、教室等提供盆花。

5.推进室内绿化

建好植物园后,同学们能开展无土栽培试验。可在教室和每个楼层直饮水等处摆放一些小型绿色开花植物,由同学们亲自培养。

6.加强病虫害防治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北校区单车棚处、教学楼后方的多棵白蜡树被白蚁等伤害。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不明显,应加强防范。另外,不少移栽的树木生长状况不佳,甚至死亡,建议园林人员科学移栽,同时及时除去枯萎的树枝。

篇6

一、引言

近年来,各地学校绿地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保护好现有绿化成果,更好地体现校园绿色文化内涵,持续、健康、充分地发挥校园绿地的生态、文化、美化、科普教育等重要功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及时总结校园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切实可行的对策,对学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二、校园绿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学校是城市的有机组合部分,校园绿地是被使用频率较高的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校区内有大量的管线、较多的设施,绿地时常被分割的很零碎,给造景、种植和养护作业增加了难度。校园绿地经常会为了某种功能要求而进行改造。这种频繁的变动难有大树长成。[1]因此,规划阶段就应该周全考虑今后使用功能,并留有变动的余地。特别要注意合理地组织道路系统,使种植与道路系统协调。同时,在设计道路系统是应充分考虑人们日常行走习惯,不要过于拘谨,使人们为寻求方便而“开辟新道路”,使美好的绿地遭到严重的损坏。

三、校园绿化的对策与建议

1、要有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

绿化设计主导思想应该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校园文化的延续。其设计特点有: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大学学子的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地面,广泛进行自然式绿化方式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校园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校园建筑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主体建筑物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绿化景观设计围绕校园文化的内涵,营造出“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学校的人文景观特性。

2、要选择适应性观赏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乔灌木与花卉的种类

只要符合适当地生态环境要求的树种和花卉都可以被列为校园绿化选择的范围。一般把常绿、生长缓慢、比较珍惜名贵的高大乔木作为学校主楼等大型公共设施处及小广场处的首选树种,随着岁月的延续,这些树成长起来,其相对长的寿命和高大的树干更可以显示出学校历史的悠久和沧桑。同时,高大的树冠线形成一种向心力、寓意该校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向心力,阔叶乔木(如梧桐、银杏等)具有遮荫降噪功效,宜作为步行街路的绿化苗木。对生长速度快的大型阔叶林(如杨树、榆树等)是合适于运动长周围的绿化苗木,小的花灌木是视野的的一种点缀,应在所有校园绿化的景点配置中给予考虑,50%到60%数量的花卉的选择应考虑宿根花卉,因为这样会节省成本及人工费用,还应考虑它们的茎杆高度、颜色、花期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配置。而约40%数量的花卉是选择一年生草木花卉,应选择花色明度高的暖色,给人以强烈欢迎的感觉,充分利用其花瓣鲜艳的特点,配合草坪,在广场、花坛,校园入口、校外入口等处点缀布置,并注意与建筑物颜色的对论,以给人深刻的印象,另外,校园中的一些空间还考虑藤本植物的配置。

3、要重视校园绿化的小环境布局特色

校园绿化不仅是为了给师生提供一个绿色环境空间,更重要的是要强调绿化环境空间的实用性,切莫为了绿化而绿化,那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理解校园绿化的做法。有许多学校在校园绿化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形:一个树种一大片地,结果树因株距过密不成材,人也无法进入其中,这种绿化把绿地变成了一个,景观效果也不好,实际上是对学校空间资源的巨大浪费。一楼一景的校园绿化的小布局应该按照一个小的风景园设计,是一幅小风景画,适当的校园广场建设,可以丰富校园内的院落感,空间适合的小型广场,可供学生举办活动使用,水体能给予环境以生气,相对于体型巨大的建筑,它可以软化环境,增添亲密感,校园的人工湖,可以成为校园最美的景致之一。学校的运动场外周一定要有阔叶林带,可以想象如果在操场的外周两侧各有一个100m长、30m宽的阔叶林,树木横成行,纵成排,间距在3或4m,这里是晨练的好场所及晨读的好去处和春夏秋三季师生休息、交流的好地方,校园绿化要融艺术性、科学性和功能性为一体“寓教育于景物之中”,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使校园绿化发挥较好的生态效应和社会利益。

篇7

一、佳木斯大学校园文化与生态文明现状调查

理工类学科的学生虽然都很重视高校校园文化的的发展建设,但对于实际该如何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内容不甚了解,这可能是由于理工类学院通常的教学内容中较少会涉及到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所以生态文明内容也就很难被理工类学院的学生所关注。文史类学院的学生由于其学科特性的原因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重视和支持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文史类学院的学生与理工类学院的学生的不同,在实践项目的访谈中体现得更加明显。通过访谈的方法询问一些学生,了解到他们心目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他们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访谈中文史科学生心目中认为校园文化应该多元、包容并且和谐,这样也能使学生更加适应校园生活。这与生态文明所倡导的和谐共荣是一致的。但是当问起生态文明的内容,学生并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只听过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但是并不知道具体代表了什么含义,就更不用说参与到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了。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理工科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内容的了解不比文史科学生,只有少数环境地理科的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内容有比较高的理解。除此之外其他理工科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内容的了解程度就捉襟见肘,都表示不太了解。访谈中有一少部分学生了解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并且也知道近年来我校为生态文明建设所做的一些努力。但也并不是很深入了解生态文明理念和它对学校和学生的内外在作用以及校园文化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访谈中发现的问题其实不能归咎于学生,主要是因为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比较晚,学生对其理解也并不是特别深刻,但是访谈中也能发现学生对于其发展还是有比较大的信心的。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内容和内涵也是提出不久,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还不是很普遍很深入的理解,但这也说明了我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不足。不过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了学生对于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前景是有信心的。学生提到了校园文化应该和谐,我们认为这也侧面反映出了学生认为校园文化中应该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因为生态文明理念中,和谐是一个重大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理念中包含有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和谐共荣发展。学生希望校园文化中更多和谐可以理解为学生支持校园文化中加入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容。生态文明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仅要靠全体师生的努力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作为校园文化的直接表现,其重要的意义不言而喻。关于佳木斯大学的校园环境,我们通过硬件设施统计,来调查佳木斯大学校园文化的环境现状,通过实际对佳木斯大学1区A、B、C、D院的实地考察,调查结果显示:佳木斯大学绿化覆盖率为A院35.8%,B院47.8%,C院21.6%,D院25.2%,总绿化覆盖率为25.8%;体育运动场所12所、教学楼15栋、寝室楼19栋、办公楼2栋、草坪18块、校医院1所、食堂6个、国际饭店1所、教辅场所13所等。另外校园内植物的种类也不是很丰富,数量也不多。由此能看出佳木斯大学目前的绿化情况不是很理想,总绿化覆盖率只有25.8%,远远低于校园总面积。我们认为绿化面积占有校园总面积的50%以上为优等,25.8%的绿化覆盖率远远低于优等水平。应该适当的增加绿化植被和增加植物的种类。但增加的同时要注意佳木斯大学的自然地理条件引进合理的植物物种一定要符合实际,因为植物的生长是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种植植物将事倍功半。佳木斯大学的教学和教辅场所比较多,但通过调查发现在这些场所中并没有任何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这说明我们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的建设还很不足。草坪有比较多被破坏的情况,说明了部分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是很高,需要我们宣传和深化的生态文明内容还很多。

二、具体对策

通过上述的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查我们比较清楚的了解了佳木斯大学的基本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采访了一些专家,让专家也想出一些对策,并将这些建议提交给了佳木斯大学的高层领导、学院的中层领导和基层教师,他们对我们的建议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进行了指正,对某些建议的可行性也进行了考量。通过此次的调研我们了解到综合性大学在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遇到了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大都是可以克服的。综合性大学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其与普通的高校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可同日而语。由于综合性大学学科覆盖广,专业种类繁杂导致学校内的学生对于校园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对于综合性大学的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建设,不能单一的在校园文化中生硬的加入生态文明内容,应分文理科根据不同实际来制定具体措施和计划。理工类学院的学生其生态理念的发展比较滞后,这也是由于在大学的课程几乎全部属于其专业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没有渗透生态文明的内容。所以对于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和认识不足,对校园文化改进的建议也比较单一没有过高的要求。对于理工类学院的学生学校方面应该在其课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些有关于精神文明健康的课程诸如生态文明建设等,使学生的的思想理念有所提高,使理工类学院的学生也积极的参与到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作者:朱帆 张虹萍 单位:佳木斯大学

篇8

学校的绿化是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高职院校的教学规模一直增大,校内绿化占比增大,绿化的保养和维护面临更多问题和更大挑战。校园内的绿化养护跟城市绿化有共同点,却也有其特殊。管理维护好高校内的绿化植物对实现"环境育人"、创建和谐家园及建设"绿色高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1、 当今学校绿化环境建设及管理状况

1.1关于绿化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

高等职业院校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教育的职责,是培育高等的技术应用人员。所有用来建造实验室培训基地的费用占学校支出的很大一部分,然而在校园绿化环境建设上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大多的绿化工作只是种树跟修剪草坪而已。没有注意到“环境育人 美化校园”这重要的一点。这对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有着不良影响。大多高职院校意识不到环境绿化对学校建设的重要作用,认识相对比较片面。

1.2学校绿化环境建设不科学

高职院校的主要作用在于教书育人,且资金来源不充足。更大的原因是高校领导们只注重教学业绩和行政管理,未能从校园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考虑。只是片面的追求绿化效果,在植被品种和规格上的选择不科学、不合理。栽培成年的树木和娇贵难养的名贵品种造成树木成活率非常低。不仅未能达到绿化环境、美化校园的作用,而且耗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1.3绿化建设缺乏目的性

当今高等职业院校不断发展扩大,许多学校都进行了合并重组。可没有专业人员对整个学校布局作以合理的规划,就算是新盖的学校也因为项目庞大,耗时较长等问题做不到布局合。实施建设绿化环境的工作的一直处在初级阶段。

1.4绿化管理维护工作不完善

很多学校并不会配备专业人员和专职人员去做绿化管理工作,一般都是由后勤非专业人员或临聘人员来管理维护。他们从未系统的学习过绿化美化专业知识,缺少养护花草树木的专业技术,只能做修剪、施肥、浇水、除草等简单工作。他们不能根据植物的各种生长习性来栽培它,所有达不到应有的绿化效果。同时临聘人员由于其劳动关系中的问题跟矛盾,会造成工作中不认真负责。不会尽全力去完成绿化管理工作。树木植被长期疏于照顾,就会生长不良、参差不齐,导致学校绿化效果不佳,水平偏低。

2、如何提高校园绿化建设与其管理水平

2.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首先,合理规划校园绿化特点,将绿色校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步规划校园整体与绿化建设,将建筑与园林规划在建筑初期就综合安排考虑,将校园绿化环境、建筑物、交通路线等因素整体考虑,并将学校文化融入其中,使整体的校园成为展示学校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途径。

其次,校园绿化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园林生态型校园绿化景观,将校园绿色景观的内在活力与外在美在植物上达成有机统一。同时,校园绿化建设的景观的面积也应与学校的规模相适应,在景观规划与建设时利用校园内的土壤、石材等物质条件,建立乔木灌木石材花草立体的绿化模式,这样不但能够合理的利用植物、水与阳光的自然资源,达到较好的景观园林效果,而且可以适当的降低养护维修的成本。

最后,在设计与建设时注重实用功能。在校园绿化建设时可以更具学校内部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分为出入口、教学区、运动区、休闲区和生活区等功能区。不同的功能区对校园绿化的具体要求有所区别,如学校出入口区域的植物效果应雄伟有气势;教学区的景观植物应保持安静的教学环境与氛围;生活区的园林设计风格应保持整洁温馨;运动区的园林要密闭严禁;而在休闲区的校园绿色植物选择时则要注意遵循流畅悠闲的设计理念,建设时尽量利用各种植物不同的风格,将设计的结果更加的合理丰富,为广大的师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工作和学习空间,使其更好的满足实际使用功能。

2.2保障花卉苗木供给来源

出于合理利用绿化资金的目的,应在花卉苗木等的采购安排上建立社会购买与自给培养树苗圃的模式相结合。同时,在数目栽植时确保苗木的成活率,避免为了加快绿化速度而大量购买大规格的苗木花卉,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树木成活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学校也可以安排师生建设校园绿化苗圃,积极参与校园绿化建设,合理利用经费。

2.3建立健全绿化管理机制

随着学校整体面积的不断扩大,校园内需要安排的绿化面积也不断扩大,广大师生对校园绿化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迫切需要将错误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的绿化管理机制。

2.3.1应成立相应的学校绿化管理部门,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出席并召开相关的绿化管理工作会议,成立校园绿化管理办公室,布置探讨校园绿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并编纂《校园绿化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将校园绿化建设管理等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2.3.2在校绿化管理办公室中安排相关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人员,并配置相应的绿化工具、器械,并参与校园日常的绿化建设、管理与维护工作,并组织一群技能熟练的养护工人,并定期组织相应的培训。

2.3.3积极调动学校广大师生参与绿化建设的积极性,开展全校绿化建议问卷调查,普遍了解大家对校园绿化建设的建议,并组织开展一些植树、校园绿化维护等专项活动,提升广大师生对校园绿化的爱护。

3.3.4在年终经费预算安排方面,预留专项绿化建设管理经费,合理规划安排,妥善安排校园绿化建设工作,提升校园绿化水平。

结语

高职院校校园绿化建设与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与坚持的工作,不能只注重眼前一时的效果,要适时的根据校园内各种植物与景观设施的季节发展情况,同时也要根据情况更新调整。此外还需要对绿化管理人员进行专项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他们在校园绿化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知识储备,从各个方面真正做到将高职院校校园绿化建设成“绿色校园,环境育人”的目的。

篇9

校园绿地在校园环境中占主导地位,它不仅是创造教学所需优美舒适环境的重要设施,而且也是广大师生亲近自然、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以及植物物种保护的重要场所。提高校园绿化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保护力度是优化校园环境的核心,但此项工作部分学校有待加强。为改善校园的精神面貌,给老师和同学们营造一个更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笔者于2005年暑期对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的生境以及规划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具体内容:①校园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病虫害植物调查;②污染及校园规划问题的调查;③学院路其他多所高校情况了解及对比。

研究方法:区域分析法,即将整个校园按照其建筑方位结构(见图1)划分为若干区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1 病虫害调查情况

1.1 校园不同区域植物病虫害

将整个校园按建筑方位结构划分为林业楼东门外、林业楼北、林业楼西、水保楼南自行车棚、小南门旁、1号楼东、2号楼南、2号楼西、2号楼北、5号楼北、6号楼南、6号楼北、7号楼西和10号楼南14个区域,调查各区域植物病虫害情况如下,部分植物病虫害症状如图2。

(1)林业楼东门外。月季花叶病:4株;蚜虫:2株。

(2)林业楼北。珍珠梅60株,全部出现缺刻、炭疽病;玉簪60株,全部出现炭疽病;牡丹,红斑病:8株;芍药,缺刻:3株,炭疽病:4株。

(3)林业楼西。桃,褐斑穿孔病:1株;榆叶梅,蚜虫:1株,褐斑穿孔病:1株,螨虫:1株;紫叶李,煤污病:1株。

(4)水保楼南自行车棚。圆柏,大青叶蝉:3株。

(5)小南门旁。五叶地锦,炭疽病:1株。

(6)1号楼东。圆柏,大青叶蝉:1株,缺素症:1株;爬山虎,红斑病:1株。

(7)2号楼南。桃,二星叶蝉:1株;月季,月季黑斑病:3株,花斑病:4株;榆叶梅,蚜虫:1株,黄褐斑:1株。

(8)2号楼西。桃二星叶蝉:2株,蚜虫:3株,褐斑穿孔病:2株;榆叶梅蚜虫:1株,叶子出现黄褐斑:1株。

(9)2号楼北。暴马丁香,缺刻:1株;桃,蚜虫:2株,二星叶蝉:2株,缺刻:2株;紫叶李缺刻:1株。

(10)5号楼北。榆叶梅,褐斑穿孔病:1株,蚜虫:1株;桃,蚜虫:2株,白色不规则斑块:1株,褐斑穿孔病:1株。槐,蚜虫:1株;珍珠梅,二星叶蝉:1株。

(11)6号楼南。榆叶梅蚜虫:5株;连翘,缺刻:1株;杜仲,虫咬:3株,缺刻:1。

(12)6号楼北。槐,叶卷曲:2株;珍珠梅,炭疽病:30株;连翘,缺刻:6株,叶卷曲:1株,蚜虫:1株;龙爪槐,卷叶:1株,叶边缘发黄:1株。

(13)7号楼西。榆,全树有虫:1株;青桐,缺刻:1株;大叶黄杨,缺素症。

(14)10号楼南。暴马丁香,缺刻:1株。

1.2统计汇总

珍珠梅患病较多,达88.7%(94/106);玉簪100%(约61株)患病;牡丹红斑病24.2%(8/33);芍药炭疽病40%(4/10);桃褐斑穿孔病28.6%(4/14),二星叶蝉 42.9%(6/14),蚜虫35.7%(5/14);榆叶梅褐斑穿孔病21.7%(5/23),蚜虫43.5%(10/23),螨虫4.3%(1/23);紫叶李煤污病33.3%(1/3);银杏虫害14.3%(5/35);杜仲卷叶7.1%(2/28),虫害10.7%(3/28)。

1.3小结

植物多样性方面,在考察的各个划分区域都配比了数量协调的乔、灌、草及藤本植株,充分考虑了艺术表现及生态平衡性。学校实行严格的定期监控制度,定期的及应急性的喷洒防病治病药物,因此常见的病虫害控制比较好。基于严格管理,只是个别的植物患病,校园植物病虫害并不严重。校园绿地环境保护效果很好。

2 校园环境污染及破坏部分

经过多天的调查,发现了相当多的校园环境污染及设施破坏问题,且问题严重,亟待解决。

2.1环境污染及破坏的表现方面

(1)花丛中的垃圾,如纸屑、包装袋等随处可见;

(2)塑料袋挂到树枝上,迎风飘扬,白色污染已严重损害到校园形象;

(3)部分建筑门外的垃圾很多,清扫工具乱放;

(4)墙上小广告泛滥,连禁停标志牌上都贴有小广告;

(5)林园北面靠厨房处的一个下水道口不卫生,还散发着阵阵臭味;

(6)自行车乱停乱放情况较严重,禁停标志牌形同虚设;

(7)花圃遭到破坏后没有及时补种,且有些花圃的花种得有点乱;

(8)有些绿化带有被践踏而成的小路;

(9)校内有些标志牌已褪色。

2.2解决环境污染及破坏的建议

(1)把藏在花圃、绿化带中的垃圾全部清理,活动是义务性质的,建议教职工与学生一同参加;

(2)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同时对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相关处罚;

(3)加强爱护公物的教育;

(4)宣传人员能把海报等宣传物按规定贴好,并及时回收;

(5)出于安全考虑,应尽快把长得过长过密覆盖到路灯或空调的植物进行修剪;

(6)墙根杂草要及时清理、拔除;

(7)继续加强各饭堂的卫生管理;

(8)在容易被踩出小道的拐角处放上精致的木篱笆,达到让人注意的效果即可。

3校园规划

3.1规划存在的问题

(1)基础楼外的电线拉得比较乱;

(2)自行车停放区划分不够合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3)绿化带拐角或某些部分被踩秃、踏出小路,说明路的规划还不够人性化;

(4)公用电话亭设置较少;

(5)没有路牌标识,只在大型活动时,临时用纸在树上贴出指示标识,不雅观且易破坏树木。

3.2针对规划问题的建议

(1)坚决打击乱停乱放现象,包括机动车;

(2)把绿化带拐角改成弧形,将踏出的小路变成真正的小路,方便行人;

(3)在机动车不能通过的路段,预先设立指示牌;

(4)选耐踩踏、更新快的专业草皮;

(5)设立路牌标识,方便来访者找寻,同时保护树木。

4参考文献

[1] 曹慧娟.植物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 杨继.植物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武汉市园林技工学校,西安市园林技工学校.园林树木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 王焘,寇怀云.城市绿化管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篇10

二、结构 二、结构

上款: 上款: 由三部分组成:收件人机构、姓名及身分(如翰林中学中文学会顾问何十老师);若不清楚收件人的姓名,可用「执事先生(意即负责人); 由三部分组成:收件人机构、姓名及身分(如翰林中学中文学会顾问何十老师);若不清楚收件人的姓名,可用「执事先生(意即负责人); 若建议书属公开发表,可省略此部分; 若建议书属公开发表,可省略此部分; 顶格书写,后面加上冒号(:)。 顶格书写,后面加上冒号(:)。

标题:须标示建议的主题及加上「建议书三字(如「绿化校园建议书); 标题:须标示建议的主题及加上「建议书三字(如「绿化校园建议书);

前言:着重分析现有情况,说明提出建议的背景及原因。 前言:着重分析现有情况,说明提出建议的背景及原因。

篇11

近年来,由于沙尘暴、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旱涝灾害和全球变暖等全球性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加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已是全人类的共识和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国的植被资源很丰富,我国资源又面临着许多问题人为破坏,乱砍乱伐沙漠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本土物种的消亡,外来物种侵害;自然灾害;保护困难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呼吁同学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自定一下方案:

1、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增强环保意识

2、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3、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地或我国植被的状况。运用观察、实验、资料收集的方法了解植物对人类的作用。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4、宣传讲述有关国家采取的策略

5、通过对当地植被状况和植物对人类作用的了解,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并能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美化家乡和学校的活动。通过对我国植被面临主要问题的了解,使学生产生忧患意识,进一步明确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6 、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进一步增强爱护植被和热爱学校的情感 开展“绿色校园”一系列活动

7、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同学们,开始行动吧!净化校园环境,为创造和谐美好的绿色校园而努力奋斗吧!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校园。我们以虔诚的声音呼唤生命的绿色——为了让大地山青水秀,为了让家园绿树蓝天,让我们小手拉小手,让我们小手拉大手,加入“呼唤绿色”行列,保护绿色家园。今天播下一份绿色种子,明天收获一片蓝天绿地!行动起来,从我开始!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

二、不眼见为净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校园存在白色污染,每天有几百个包装袋,然而广大学生对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环保意识十分淡薄,对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而且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采取这种不以为然的态度是十分危险的,我们应该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从而使人人都有环保的观念,这是我们的目标。

1、学校的超市或卖场对于塑料袋的使用应加强控制,不提供或有偿提供塑料袋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白色污染。

2、 去食堂就餐,都必须自带餐具,禁止食堂向就餐人员提供塑料袋、一次性筷子、饭盒等。

3、现在在大学校园中,随身听、cd、mp3、文曲星等已成为大学生的必备品,而电池的消耗也很大。通常同学们将用过的电池直接扔入垃圾桶,有时会有有毒液体泄漏,同时对环境也造成污染隐患。可用充电电池代替普通电池,那么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减少电池所造成的污染。

4、 用手绢代替纸巾、用瓷杯、玻璃杯代替纸杯和塑料杯、用自动铅笔代替木杆铅笔。

5、每一个班在班内建立一个小型垃圾点,将垃圾按纸类、塑料、金属(如易拉罐等)、电池、其他共五类分类收集。由于纸类、塑料数量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虑到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电池统一回收。

6、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统一回收各班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小型分类垃圾箱。学校负责与社会回收单位联系,及时送出回收来的垃圾。

7、学校应当设立一个评分制度,对垃圾回收工作开展得好的班级进行鼓励。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环保的观念,因此建议学校多多加强环保教育,如征集环保标志,开展环保写作大赛,举行环保歌咏比赛等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篇12

1 前 言

在高校生源问题面临着巨大挑战的形势下,提高校园认知度,更好地引进学生、留住人才,为学校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则美化校园是首当其冲的。社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对校园的绿化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改善校园环境,提供生态健全、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的学习生活场所,为了更好地招进学生,以图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针对以往校园绿化存在的诸多弊端,认真做好校园绿化规范管理,科学绿化规划建设刻不容缓。

2 当前高校绿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2.1 绿化意识不强,期规划不到位。

校园绿化是校园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环境的质量高低部分决定于校园绿化的好坏,而做好绿化规划对校园绿化的整体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许多高校虽然前期有对园林绿化进行适当规划,但是他们的观念始终只以传统模式的思维进行规划设计,绿化意识不强,整体规划只是以“一条路两行树”的简单重复模式,色彩单调,树种单一。

2.2 资金投入不足,绿化停滞不前。

现在大多数高校由于对绿化的重视力度不够,在绿化管理上投资力度较低,导致校园内花卉品种单一,绿化树种简单不够珍贵大气,数量少,校园的环境美化停滞不前。现如今钱贬值越来越快,钱越来越不值钱,资金投入不够,工人工资暴涨,特别是绿化技术工人更难请,校园绿化发展实难达到实质性突破,满足高校绿化的要求。

2.3 缺乏人才引进,管理技术不高。

当今虽然人才济济,但有关园林管理的人才却十分紧缺,特别是高校内更对园林专业人员的要求也很低,没有专业的园林管理人员和园艺工作人员对校园内的花草树木进行专业维护,达不到特色景观的效果。在管理上,没有资金的投入,人才缺乏,要想从技术上突破,实属难上加难。

3 现阶段规范高校校园绿化管理的建议

校园绿化是大学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量体现现代大学特点和校园文化特色,形成更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绿化景观。

3.1 摒弃旧思想,立足高起点、高标准。

摒弃以往公共绿化“大草坪”、“大模纹”等城市园林不良风气,改变以前“一条路,两行树”的简单重复模式和城市道路绿化树种单一、色彩单调的现状,加大对园林绿化景观建设的重视,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强度投入,以超前的眼光和思路,精心设计,凸显“大气、秀气、灵气”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提高了绿化质量,构建了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绿色城市。

3.2 实施风景区化工程,提升绿化品位。

以把每个地方都设计成风景旅游景点的理念原则,积极开展城区绿化大会战,大树进校、好树进校、石头进校,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绿化景观,丢弃原有的老面貌,重新重点区域建立风景景观,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丰富校园绿化,提升绿化品位。完善校园绿化覆盖,把校园四周的枯死木、具有危险性的树木砍除,投资苗圃建设,栽种新品种,完善绿化质量,建设校园风景景观重点区域。

3.3 建立校园植树机制。

在植树节期间,鼓励学生参与,栽种补植我们校园四周空地,见缝插绿,推广屋顶盖绿,破墙透绿;鼓励教师职工和校友捐种珍贵树种,并以他们的名义建立一个名贵园,让学校历史永远记得他们,学校也多了一道美丽的景观。全民造绿,形成校园浓厚的绿化氛围。

3.4 加强卫生管理,普及卫生知识。

校园绿化带内常有白色垃圾装饰,显得格外刺眼。其中,大多是学生顺手将垃圾丢弃到花带中,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学校应当加强对卫生的管理,认真普及卫生知识,以致形成讲文明,讲卫生 改陋习,树新风的观念。

3.5 注重培养园艺人才。

组织人员到专业园艺所进行参观学习,扩展园艺知识,更好地为校园环境美化作出指导;或者招贤纳士,引进职业中专学习园艺专业的人才,签订技术合同,为绿化树木进行修枝整形,使高校绿化美观提升,更显校园美。

4 科学建设高校校园景观

高校为了更好地发展,都在规划新区建设,而且新区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在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以凸显当代社会对园林绿化的需求,努力把新区的绿化建设得更好。

4.1 学习先进,创新理念,推进发展。

学校应组织人员到多地考察学习园林建设,力求探索出合理的、可行的、实用的适合时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绿化设计理论和方法,以期对未来新校园建设的绿化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营造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绿化环境,进一步学习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工作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创新建设和发展理念,指导和推动园林绿化建设。

4.2 认真规划,严格管理,突出特色。

在新区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做好新区园林绿化的整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规划,规划要明确各区域绿化的具体控制指标,要突出校园特色,充分展示我院的办学风。编制《新校区校园绿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立绿色图章制度。

4.3 资金保障,监督利用,保证建设。

高品位的园林绿化建设必须有雄厚的专项资金作保障。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扶持建设的机遇,积极申请专项贷款,为高校园林绿化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进一步加强绿化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做到专款专用。

4.4 抓好建设,多增绿量,多出精品。

抓好新区的绿化建设,是当今时代的发展所需。一是突出绿化项目建设。努力规划做好道路绿化、公共绿化、景点绿化,打造一道美丽的校园风景区。二是多增绿化数量,提高绿化科技含量。坚持科学布局,合理分配绿地、多增绿化植物栽植,在细节上下工夫,提高绿化质量。突出校园门风建设,做好绿化带、行道树的栽植工作;多种新的绿化品种,引进外来植物栽植等。

4.5 加大教育,明确目标,强化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拓宽视野、积极参与、关注支持园林绿化建设。爱绿护绿教育要唱响旋律,高校领导要把园林绿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强化生态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爱护环境意识,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以“全民建绿、自觉护绿”专题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爱绿护绿意识;每年组织一次学生义务植树活动,通过实际行动,使广大师生的爱绿护绿意识有明显增强。

5 结语

一个好的园林绿化环境可以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更好地引进学生、留住人才。但当前高校园林绿化存在诸多弊端,所以各高校一定要紧密结合本校实际,多学外地经验,转变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突破原有的景观,重点区域打造风景旅游景观。新区建设也要注入新思想、新观念,把借鉴的经验贯穿于新区的绿化景观设计和建设全过程,真正打造一个生态健全、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的生活学习场所。

【参考文献】

[1]祝慧连,杨秋丽.城市绿化管理措施探讨[J].华章,2011,18.

[2]安运华.当前大学校园绿化建设中若干问题探讨[N].长江大学学报,2006,3.

[3]赖金燕.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景观环境,2011,6.

[4]雷泽湘,费永俊.高校校园绿化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J].环境与开发,2000,15.

[5]郭 森.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优化高校育人环境[N].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4.

[6]陈孝青,朱建新,许秀环.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规划模式探讨[J].中国园林,2002,3.

[7]姜和平.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管理分析[J].生态与环境工程,2010,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