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04: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口腔护理的知识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鼻腔异物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外源性鼻腔异物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多因儿童玩耍时塞入鼻孔内所致,异物常见类型为豆类、果核、玻璃球、纸卷、纽扣等。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家电和电动玩具,纽扣式电池作为一种主要电能来源,儿童将其塞入鼻腔的病例逐渐增多。临床发现纽扣式电池对鼻腔黏膜的损伤极为严重,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电池内容物的渗漏会腐蚀鼻黏膜而导致鼻中隔穿孔[1]。我科自2004年2月~2008年9月共收治鼻腔纽扣式电池异物 11例,其中并发鼻中隔穿孔4例,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鼻腔钮扣式电池异物11 例,其中并发鼻中隔穿孔者4例。左侧5例,右侧6例。其中,男8 例,女3例;年龄1 岁8月~5岁2月,平均年龄2 岁9月。就诊时间最短2h,最长14d,平均3.7d。就诊时,11例患儿中仅有4例能述说有异物塞入鼻腔,1例能说明塞入物为电池,当天即就诊,其他均以鼻塞、流鼻涕、流鼻血而就诊,7例鼻部有红肿。
1.2治疗方法与结果
11例患儿中,9例患儿因年幼配合差或鼻腔粘膜反应重,采取基础全麻下取出异物,只有2例配合较好的患儿在表麻鼻镜下用异物圈(钩)取出异物。全部患儿经积极治疗后有效地防止了鼻中隔穿孔的发生和恶化。
2护理体会
2.1术前护理
当明确诊断并确定手术后由专科护士协助医生向患儿家长解释手术过程、本院的医疗水平和可能的并发症,增强家长的信心。同时,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和语言发育的特点,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做好患儿的安抚工作[2],消除患儿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使患儿处于配合手术的最佳状态。
2.2手术配合与护理
手术间环境要求明亮宽敞,有小孩喜欢的卡通人物和玩具; 轻轻抚摸患儿前额,温柔亲切的与患儿交谈,增加安全感,鼓励信心,转移注意力;备好器械,摆好,看清异物位置、大小,用1%麻黄素收缩鼻腔,吸净鼻腔内分泌物,在基础全麻或1%地卡因表麻下,协助医生取出鼻腔异物。
2.3术后护理
2.3.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患儿面部表情、语态、姿势,了解患儿紧张状况。如患儿精神高度紧张,给予安慰,告之手术顺利成功,对伤口疼痛者给予干预,缓解患儿紧张情绪。
2.3.2腔冲洗
由于纽扣式电池内含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物质,进入鼻腔后,里面的重金属毒物和碱性化合物渗出,对患儿稚嫩的鼻黏膜产生化学性腐蚀,导致鼻中隔穿孔。因此手术取出后应反复使用大剂量的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它可以清除和稀释化学物,带走稀释热,尽早恢复黏膜的正常ph值及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3]。
2.3.3局部换药
彻底冲洗清除坏死组织残留后用辅舒良局部喷鼻,红霉素眼膏涂覆创面,每天2次,促进黏膜修复和毛细血管再生。
2.3.4饮食指导
全身麻醉患儿回病房后6h进流质,1d后改为普食。局麻患儿术后30分钟即可进食普食。饭前、饭后用氯己定溶液漱口,可增进食欲。嘱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上皮生长;多吃酸性食物如酸奶、肉类等,禁食碱性食物。
3讨论
纽扣式电池鼻腔异物是一类较危险的、应紧急处理的疾病,可引起鼻腔黏膜化学腐蚀伤、鼻腔感染、鼻出血、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处理可造成鼻中隔穿孔、鼻腔狭窄。轻者鼻黏膜糜烂肿胀,重者鼻甲和中隔软骨破坏,出现高热、疼痛和血白细胞升高等全身中毒症状,而且症状的严重性和预后与异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成正比[1]。在治疗护理上应强调紧急处理,尽快取出异物、冲洗鼻腔、促进黏膜恢复。我们通过局部冲洗、换药等护理,使腐蚀而糜烂的鼻黏膜得到有效的控制,糜烂面积不再扩大而得以恢复,有效地防止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与恶化。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2
随着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说课已经在各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起来,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说课能力是融教学设计能力教育理论修养口头表达能力多媒体操作能力风度仪表等为一体的综合能力,是卫生学校教师的核心职业能力之一。[1]本文主要介绍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口腔护理这一章节的说课设计与教学实施,以便与同行进行探讨。
1.说教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口腔护理”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护理学基础》第十一章“病人清洁的护理”第一节的内容,口腔护理是护理操作技能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病人生活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对预防患者口腔感染、增进患者食欲、观察患者病情、维护患者住院期间身心最佳舒适状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关爱病人的情感态度,为以后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奠定良好基础。
1.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剖析和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特殊口腔护理的目的、适应症以及常用漱口液
(2)能力目标:
能按规程正确进行特殊口腔护理
(3)情感目标:
通过此节课,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关心爱护病人的护士职业操守
1.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临床实际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次授课的重点难点。
⑴重点:特殊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常用漱口溶液
⑵难点:特殊口腔护理中擦洗牙齿的顺序和方法
2.说学情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存在入学成绩偏低,基础知识薄弱,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并且以被动接受为主,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但学生好奇心很强,喜欢动手实践,兴趣比较广泛。同时学生们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对护理专业有了基本的认知,普遍对专业课感兴趣。因此,针对学生这些特点,教师除了系统讲解外,更注重上课中学生的动手和参与,并通过教师的专业展示模拟医院工作氛围,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作为护士的职业素养的目的。
3.说教法
根据本次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特点,本课程采用以下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多媒体课件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
3.1讲授法
通过讲授法使学生清晰的掌握特殊口腔护理中擦洗牙齿的顺序和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控制课堂教学进度的效果,同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能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护理专业知识。
3.2演示法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及示范性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对该技能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利用牙齿模型演示牙齿擦洗顺序和方法,然后学生回示范,通过学生动手和参与,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强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3.3情境教学法
创设临床护理工作场景,课堂中通过创立护士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这一情境,师生模拟操作,一是强化学生对教学中知识点的掌握,二是培养学生以后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素养,同时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关心爱护病人的职业情感操守。
4.说学法
4.1听课法
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部分和关键环节。护理专家罗查斯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只听掌握5%、看、做可掌握70%的知识,根据此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做到耳到、眼到、心到、手到,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参与,加强了大脑不同部位参与,激活了学生的大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加强了。
4.2讨论法
导入新课、讲授口腔护理评估、适应症、目的等内容的教学环节中运用讨论法,使学生积极参与(适应症、目的等内容都由学生讨论引出的),更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来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4.3实践参与法
实践性是护理专业最大的特点,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课在老师示教后安排了学生回示范牙齿擦洗顺序和方法,回示范后请其他学生点评,最后老师总结。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总是由老师来演示讲解的方式,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同时也激起了表演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功感,带动更多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对重点难点更好的掌握。
5.说教学过程
5.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创设“假设让大家一周不刷牙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浓厚兴趣,以能顺利导入新课。
5.2讲授新课
5.2.1讨论
首先,围绕着教学内容给出讨论题:①口腔护理的对象是谁?②口腔护理的目的?这些讨论题层层深入,前一讨论题为后一讨论题作好铺垫。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满意的答案。这样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因能总结出正确的答案而获得乐趣、成就感,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
5.2.2讲授点拨。
通过老师的精讲点拨,突出学习重点,分析学习难点。第一步围绕着“如何选择漱口溶液”展开讲授点拨,结合临床案例把口腔护理的目的与常用的漱口溶液联系起来。第二步围绕“口腔护理擦洗顺序”来讲授,这步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按规程正确进行特殊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
5.2.3教师示范,学生回示范
在学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图片、录像、动画,教师利用牙齿模型示范。第一步:教师分解操作;第二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其余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存在的问题。这样设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5.2.4课堂小结、目标检测
教师精讲点拨,对本次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并通过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复习,引领学生回顾重点知识,既可巩固新课,达到强化重点难点知识的目的,还可及时接受反馈,测试本次课的教学效果。
5.2.5布置作业
通过让学生每天刷牙时按照口腔护理技术中擦洗牙齿的顺序和方法进行以达到每天复习的目的,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6.板书设计
Application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oral nursing training in Teaching
Huang Yongxian1;Chen Deying2
1.Sichuan health rehabilitation Career Academy 643000;2.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Zigong Sichuan Ziliujing District 643000
[Abstract]Objective: Oral care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after application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Methods: 90 students of grade 2012 nursing class one or two of th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92 students of grade 2012 nursing three or four class us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after class of oral nursing operation assessment using the last lesson, evaluation of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 Results: The 2012 level one or two nursing class cooperative learning operation score 86.51 ±7.20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grade 2012 nursing class three or four (84.29±6.20), students on the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random ability,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self-learning ability, high degree of approval. Conclusion: Us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 to improve the skill level and quality, improve students apply knowledge analysis, problem solving, team spirit,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communication ability, improve the learning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effective measures to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high quality for clinical practical talents.
[Key words]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Oral care;Practical teaching
口腔护理是护理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护理技术。在口腔护理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完成知识目标,但离高职院校的护理人才培养目标还相差甚远。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等知识目标,还要达到提高其自主学习、人际沟通、健康教育、独立分析、处理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法目标和社会目标,全面提升护理学生综合素质。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故在口腔护理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尝试,教学效果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取样法,随机选取了2012级护理一、二班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共计90名学生,2012级护理三、四班为对照组,共计92名,两组学生年龄、基础文化、已学过的课程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性(P>0.05),同样安排4节课的实训时间。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分组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5~6人为一组,从中推选出组长,负责整组的监督管理、领导作用,同学轮流承担主持、演示、解说、记录员等角色。
2.2 教学过程
实验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为主。
2.2.1 课前布置任务 根据发放学习的材料(如操作步骤、评分标准等)和自己搜索口腔护理视频观看操作进行自学预习后,制定出口腔护理的操作流程。
2.2.2 课堂教学 组长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独学情况后,两两对学互相纠错,再群学找出共同存在的疑点、难点,共同讨论达成共识,制定出本组相对最好的操作流程用于操作练习。老师巡回检查,点拨重难点。
2.2.3 操作练习 每组学生根据推选出的操作流程,分别轮流进行操作练习、记录同学存在的问题并纠错等,互相取长补短。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负责组织共同探讨和学习,提出研究解决方案或咨询指导教师,完成目标。任课老师和协带老师巡回指导、答疑。
2.2.4 小组展示 从每组中随机抽取一位同学演示操作,一位同学解说,一位同学记录存在的问题和点评结果。其他组的组员认真观看和记录优缺点,并点评。老师评价各组存在的优缺点及操作的重难点及注意事项。
2.2.5 强化练习 各组再进行强化练习后,利用最后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操作考核。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示教、学生练习及个别指导,最后归纳总结,也是利用最后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操作考核。
2.3 考核方法
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随机请一位同学操作考核,并配备一名解说员,所得成绩代表本小组所有成员的成绩。均采用案例进行临床情景模拟考核。
2.4 评价方法
2.4.1 发放调查问卷 教学结束后,实验组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自行设计,主要包括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自学能力、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等方面。共发放90份问卷,回收90份,回收率10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
2.4.2 操作技能考核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情景模拟法在规定时间内以小组代表进行操作考核,均由任课老师按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的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考核。
2.5 统计学方法
选用wpsExcel统计学软件处理各项数据,采用t检验。
3 结果
3.1 实验组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见表1。
3.2 操作考核
两组学生的技能考核成绩在各项测评知识点上基本具有差异性(P
4 讨论
4.1 有效提高技能水平和质量
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口腔护理操作考核来看,实验组的成绩高于对照组,评估、用物准备、操作流程、综合评价、爱伤观念、与病人沟通交流、理论提问都高于对照组。
4.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找到各自的价值和作用,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另外考核时小组捆绑式考试,一个同学考核的成绩就是全组的成绩,因此,为了达到共同目标,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为了不拖组内成员的后腿,组内成员之间必须自觉学习、互相监督、纠错指导,从而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从表1也可以看出88.89%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3 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口腔护理操作和考核中,从学生拿到护理病例开始,需要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共同进行病例分析讨论,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并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提出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在教学中,成员要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预演、思维及胆量的训练,这样能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胆量、随机应变能力等。
4.4 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87.78%的同学认为能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先自学后对学,互相纠错,再群学对大家存在的问题集中合作讨论,阐述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创造性学习,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达到了想学、会学、乐学的境界,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2012级护理专业口腔护理实训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模式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水平和质量,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激发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沟通、管理能力,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临床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实用型人才的有效措施。当然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师生必须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求学生的自学能力强等,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马嘉.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营养保健,2014,24(2):793.
[2]展小燕.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内科护理学见习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13:14-15.
[3]李胜玲,穆国霞,吴惠萍.小组合作性学习对护理本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1(20):1826-1827.
[4]侍东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策略与误区[J].中学生物学,2013,29(1):40-42.
[5]李缇,秦立国.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13,34:64-65.
在学习一门新课程时,先要了解课程的考试大纲,根据大纲中每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在教材的相应部位做不同标记。一般来说,要求“熟悉”和“掌握”的内容是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也是学习的重点。然后,通读教材,全面、系统地了解课程内容,并对重点内容进行理解、记忆,以达到真正地掌握和熟悉教材的基本知识的目的。纵观以往试卷可知,试题内容虽然突出重点,但仍涵盖了教材的大部分内容,故全面系统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其作用有:1.从总体上认识和了解课程的内容有助于适应试题覆盖面广的要求。以往试卷的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其中,以选择题的覆盖面最广,也最灵活。2.可以将课程前后内容进行有机的联系,便于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患者的清洁卫生一章中提到特殊口腔护理的对象有高热病人,在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一章中提到高热病人要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3.发现重点、难点,以便重点学习。学生只有深入地理解重点和难点问题,才能以点带面,带动对一般问题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融会贯通《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知识。
二、理论学习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护理学基础》讲的许多内容都是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联系生活来记忆。例如在铺床法中提到的卷筒式套被套和我们生活中缝被子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将被套正面向内,平铺于床上,棉胎铺在被陶上,再将棉胎与被套一并自床头卷至床尾,自开口处翻转、拉平。又如在病区的物理环境温湿度的调节中讲到室温过高时用空调、风扇等调节,而室温过低时可采用取暖炉、火炉等;当室内湿度高于室外时,可开窗通风,湿度过低时可在地上洒水,冬天可在暖气上或火炉上放水壶等蒸发水汽来提高湿度等。这些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在记忆的时候不用死记硬背,只要和实际联系起来就可以了。
三、充分利用临床见习课和实习课
充分利用临床见习课和实习课。我们能够获得临床感性认识,从而使课堂理论和临床实际相结合,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见习时我们通过接触病人,从教师示范到自己实际操作,能在实践中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再通过看书学习加以提高。这种由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的学习方法,比单纯课堂授课更生动、形象具体,学生可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动口、动手来观察病情、加强操作,获得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扩大视野,激发求知欲望。
四、记忆与思考相结合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全书中操作的内容很多,对于操作的内容我们不要死记硬背,结合要点说明去理解记忆。有些人认为学医只要能背书就能考出好成绩,这是错误的。记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帮助记忆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积极的思考是最有效的。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铺床时叠大单是左压右,而叠被套却是右压左?铺床时为何要翻转床垫?铺麻醉床时枕头为何要横立于床头?平车运送法中在推行中为何要小轮在前,在上下坡时为何患者头部为何要位于高处,学生只有理解了,才能很好地记忆和掌握这些知识。
五、巧妙利用比较法进行学习
比较法是近些年流行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在学习上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正确地推断、鉴定、验证知识,易于接受、理解和运用知识,这就是比较法。比较学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许多专门的学科,大量地运用在各种研究领域,为这些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途径和发展的前景。
在读书学习方面,比较法带给人们更多的学习、研究和深入发展的机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对于异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的护理措施,我们就可以比较记忆,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几乎每项护理措施都有心理护理、休息的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对症护理、健康教育等,心理护理主要针对病人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在护理中应经常探视病人,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给予精神安慰。病人都需要好好休息,都需要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等。病情观察包括伴随症状、治疗效果的观察,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是相同的地方也有些许差异。体温异常的病人要定时测量体温,而血压异常的病人要密切观察血压等。脉搏异常则观察脉搏的脉率、节律、强弱等。呼吸异常者则需观察呼吸的频率、深度、节律、声音、形态有无异常;有无咳嗽、咳痰、咯血、发绀、呼吸困难及胸痛表现。饮食护理中高热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少量多餐,多饮水。异常血压患者则选易消化、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呼吸异常者则宜食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避免食产气食物。关于对症护理,高热病人主要是降低体温,我们常用物理降温法或药物降温法;体温过低则给予保暖措施;呼吸异常者必要时则可给予氧气吸入。健康教育主要从教会患者自我监控,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六、不断复结,串联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知识点,把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就像我们吃的葡萄,一拎一串。例如关于进针角度我们可以总结:皮内注射法是针头与皮肤成5度角,皮内注射法是针头与皮肤成30-40度角,静脉注射法是针头与皮肤成15-30度角,肌内注射是90度角进针,等等。不同浓度的酒精其用途也是不一样的:在给病人床上梳头时如遇长发或头发打结不易梳理时,可用30%乙醇湿润打结处,再慢慢梳理开;在给患者做背部按摩时则将两手掌蘸少许50%乙醇,以手掌的大小鱼际肌作按摩;消毒时我们常用70%的酒精;而燃烧消毒时我们则用95%的酒精。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要死记硬背,而要巧妙地运用学习方法来帮助记忆。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如何透彻看清医疗护理风险,从根源上杜绝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成为一重要研究课题。由于ICU集中收治各类重症病人,抢救机率多,急救仪器复杂,护理人员操作多,尤其是目前ICU存在护士严重不足,同时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风险管理在医疗、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1.ICU护理存在的风险
我院ICU共有床位15张,护士34名,平均年龄25.43岁,其中护理本科3名,大专28名,中专3名。集中收治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病人,护理存在的风险有:病人病情危重,护理人员配置相对不足,风险意识相对薄弱,业务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特护记录欠完善,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医患交流不到位等。
2.ICU护理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2.1加强ICU人员配置,强化人员风险意识,全方位提升护士的业务素质。根据护士的年资、工作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合理配置人员班次,工作时新老护士相邻把关,并在交接班时新老搭配,及时发现漏洞并补救。有效使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护士的潜能,以弥补护理人员的相对不足。通过多种渠道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医疗风险管理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及时发现工作缺陷,讨论整改措施,总结经验教训,防微杜渐。加强学习氛围,利用晨间学习时间强化知识点的巩固,每周的讲课介绍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医院科室定期考核与奖金挂钩等,多种形式促进护士的素质综合提升。
2.2规范各种文书,准确及时记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更强调了护理文书的法律效能,因此,护士要特别注重护理记录的客观、准确、真实性。我院采用数字化办公,方便、省时省力。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定时采集生命体征,及时、准确,更有助于护士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在出入量记录统计等方面,自动计算结果,为护士的工作减轻不少负担。我科还设有主管护士班,每天负责检查特护记录单,改正问题,完善记录,及时进行电子病历归档。各种记录还要加强与医生的交流,保证医护记录的一致性。
2.3多种方面结合,防止院内感染。院内感染主要表现在呼吸道感染。首先要加强患者体质,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在呼吸道护理方面,吸痰要特别注意无菌观念,提倡按需吸痰。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常规做好口腔护理。空气、物品管理要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操作前后洗手不得少于15s,防止交叉感染。
2.4重视交流沟通工作。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需求及心理反应,提高病人满意度,积极促进疾病康复。在病人交流障碍时,可采用文字或图形的方式沟通。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向病人解释操作的必要性及引起的不适,取得理解和配合。
在与病人家属沟通时,要热情大方,态度温和,耐心听取和解释家属提出的疑问,切不可因为工作繁忙就显示出烦燥,要让家属感到医护人员尽心尽力地照顾、关心和治疗病人,以得到家属的信任和理解。
鼓励和培养护士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能够在繁忙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操作、处理结果等多问一句话,多进行一次关注,可唤起相互间深情友谊,弥补工作中的缺陷或漏洞,从而有效地防范护理差错[2]。
总之,我科根据风险管理理论,把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增强了护理人员学习和掌握风险处理的主动性,护士在增强法律意识的同时,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骨科;实习生;临床带教
一、制定实习生临床带教总目标
通过骨科病房实习,掌握骨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骨科系统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评估诊断、处理原则及相应的术前术后护理,了解各种常见医疗仪器的使用、掌握护理病历的书写、掌握骨科常见病种的健康宣教知识。能与病人良好沟通、做好心理护理。能用护理程序方法对骨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1、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事业,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具有不怕苦、不怕脏、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能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不同的病人和病情进行心理护理。严谨求实,奋发进取,虚心向指导老师学习,师生之间互相关心、尊重。
2、知识目标
(1)掌握骨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术: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原则、注射原则、常规标本收集原则,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及留置针护理等,有机会时掌握VSD护理技术。
(2)了解骨科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处理以及熟悉相应的护理,例如: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椎体成形术病人的护理等。
(3)了解各种常见医疗仪器的使用(CPM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脉氧仪)。
(4)掌握病历书写,每月完成一份完整的护理病历。
(5)参与护士长或带教老师组织的小讲课,病历讨论及教学查房。
二、制定带教计划
(一)实施初期,熟悉环境,专人带教。
由带教老师带领护生熟悉科室环境,了解科室的专业特点、抢救药品、物品位置及设备的应用及相关要求等,并介绍各自的指导老师,使她们尽快消除陌生感。采取一对一的指导方式,指导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护理技术,向护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要求每位指导老师明确带教计划、增强带教意识、耐心细致、放手不放眼。使学生目的明确,教师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在实习过程中达到师生紧密配合,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二)实施中期,步步落实,层层把关。
带教计划的实施必须严格到位,做到步步落实、层层把关。“步步落实”是指带教计划应该有步骤地施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直到完成所有的计划。“层层把关”是指对护生的管理和考核必须层层施行。每个护生都必须通过指导老师、教学干事、科护士长、护理部的四级考核。
(三)实施后期,双向反馈,总结提高。
带教计划实施完毕,便实行双向反馈,由带教老师评定护生的成绩,由护生评议带教老师的带教效果,这种双向反馈的目的是总结带教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三、严格言传身教,规范护理操作
(一)熟悉环境、规范礼仪
对新来的护生首先介绍本科室的环境及工作特性、物品摆放与存放处、医院的规章制度、工作的时间顺序安排等。严格护生着装仪表规范,遵守院规科规,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操作时做到“四轻”操作轻、开关门轻、说话轻、走路轻。说话温和、尊重患者、微笑服务。同时要反复告诫护生要有慎独精神,说明不安全医疗对患者、自身及医院的危害,树立法制观念,加强责任心。
(二)要理论结合实际,巩固专业知识
人们的记忆是有时间限制的,理论如果与实践脱节,长此下去便会丧失理论记忆。要使护生力争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带教老师可采用老师问、护生答的方式或师生互问互学的方法,使双方对患者的病情护理问题有全程了解和掌握,提出护理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也达到师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技术不断提高的目的。
(三)要掌握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基本技能演示与操作训练
为了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有机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地选择培训方案,并和学生一起共同复习护理操作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原则、各种注射原则、常规标本收集原则等,进行实施整体护理模式训练,内容包括护理程序的应用、人际沟通的技巧、健康评估的方法及病历书写要求等,帮助她们进一步掌握护理各环节的知识点。
四、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是复杂而多变的,有时患者病情或心理细微的变化恰恰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护士只有具有敏 锐的观察能力和实践经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及时 发现这些变化,采取果断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带教教师可布置观察内容,如患者出现的症状、体征、治疗效果、药物反应、思想动态、营养状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实施后的效果等,并指导实习护士如何观察。实习护士必须收集以上资料,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实施并及时给予评价。通过临床实习,可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患者的临床实际问题,为实习护士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与实习护士的沟通
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教师不但要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同时也需 实习护士进行有 效的沟通。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说话的语气及方式,不但维护了实习护士在患者面前的尊严,也减少与护患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各级医疗机构的需求,男实习护士亦越来越多,
彻底铲除了过去认为护士必是女性的传统观念,对待男实习护士更应耐心细致,因为他们不能被患者及家属所接纳,容易造成心压力及自尊心受到伤害,这就要求带教教师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埋,排除不必要的工作干扰,发挥男实习护士的优点和特长。
结束语
要培养一名优秀的骨科护士,带教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娴熟的临床护理技术,更需要具备高尚的医德、师德、热爱护理工作和无私奉献精神。学生也要有热爱专业的思想和行动,不怕脏、不怕累,有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精神,是教与学的互补。骨科专科性强、基础护理量大,别因为这影响实习护士的心理状态,造成心理阴影。合理的时间安排、多变的教育力方法、注重专科培训,使实习护士轻松地度过实习期,信心百倍的迎接崭新的未来工作生涯。
在2010年1月,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发出了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通知,旨在通过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活动,切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面对新的护理理念,如何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才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教育工作者目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一直从事护理教学工作,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穿于护理教学作思考。
1 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1.1教师理念的更新
随着现代新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和“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10年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提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临床护理工作的理念、模式和方法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变革。这对于学校护理教学来说也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挑战,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之间的矛盾差距越发突出。要想缩短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首先理念的更新是首要的。因此我校认真学习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及《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等相关文件,并邀请市卫生局的领导及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加深护理教师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认识,深入了解其内涵和实践的意义。切实转变传统护理教学中“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把“夯实基础护理,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护理质量”融入护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才。
1.2护理教师定期到医院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双师型教师
目前,中职学校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激励下,招生火爆,规模扩大迅速,教师队伍编制不足,大多数中职卫校的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加上有些学校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专职护理教师到临床实践的机会较少,缺乏临床经验,对临床护理新知识、新技能及新近护理服务理念也相对陌生。
所以,为了培养适用型护理人才,学校要建立起“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双师型”护理教师。学校要创造条件分批选派护理骨干教师到临床进修学习,参加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随时把握临床一线的动态信息,对临床发生的哪些变化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学校也聘请有经验的一线护理专家担任专业课教师,使临床护理教育与护理学科发展相适应。
1.3护生理念的更新
在基础护理的授课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生活护理的内容如床上擦浴、床上洗头、口腔护理等这些操作不够重视,持消极懈怠的态度,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态度不够认真,而更偏向于治疗性的内容如打针、发药、给氧等项目,这与马晓伟副部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主题“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相违背,不利于护生的发展。故把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护理观,提高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的认识作为护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开展专题讲座,组织护生认真学习《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使护生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做好基础护理是全面了解患者、观察病情的重要手段;做好基础护理是落实整体护理的切入点;做好基础护理是促进医患和谐的重要途径。
2 优化教学内容
2.1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护理教学中引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选择教学内容更新较快,并与临床护理实践联系比较密切的教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新知识与新技术进行拓展,使学校教学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改变以往偏重治疗性内容讲授练习的情况,同时注重生活护理内容的讲授和练习。采用案例导入教学内容,对很教材知识点进行优化整合,使之更贴近临床护理。
2.2教学模式的转变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应由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学生参与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在护理技能实训课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创设临床情境,依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进行操作前评估、计划、实施、操作后评价,在整个模拟工作过程中,“护士”运用所学的人际沟通及护理心理学等知识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操作中,实现“护士”与“病人”的共同参与,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夯实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3 改进教学方法
在护理教学中融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并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工作,即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注重理论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接轨、理论与实训一体化,实训课实行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并在实训过程中注重护生形体、人文关怀意识、沟通技巧、职业礼仪及健康宣教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生活护理技能的训练、加强护生法律知识的学习、整体护理模式的渗透、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护理活动中渗透。
4 改进考核方法
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并重视技能考核,在技能考核时多为学生创设与临床工作接近的操作情境,将护理技能提高到与临床工作接近的标准,使学生的技能能适应临床要求。同时,将护理礼仪、护患沟通及护理伦理等人文素养的内容增加到考核中,在操作中为学生制造一些突发状况,考查学生临床应变及沟通交流能力,以在临床能够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
总之,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提出与发展,对护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必须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融入护理教学的全过程,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考核方法,培养护生形成优质护理服务意识,才能培养出能适应当代护理模式的优秀应用型护理人才。
临床带教实习是护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阶段,临床带教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护生将来的整体能力素质[1]。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学带教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率,而且对于完善其优质护理服务机制也是极具意义的[2]。本文通过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临床专科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为护理教学的完善提供帮助,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10月,随机在我院选取80名护理实习生,其中对照组42名,实验组38名。实习生中,对照组男3名、女39名,平均年龄(21.5±1.3)岁。实验组,男2名、女36名,平均年龄(21.1±1.6)岁。两组的其他基本资料,如专业基础、个人能力、实习时间以及教学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组带教 常规组给予正常化的常规带教模式进行教学,但很多带教老师在临床,一人要带多名护士,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老师没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讲解演示,更不可能针对个体进行教学指导工作。
1.2.2实验组带教 实验组则按照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带教方式进行教学,设立专门的带教老师负责带教,建立院内教学管理小组,负责管理临床带教相关事宜。根据不同组别学历层次、知识水平配备相应学历、水平的带教老师,并组织带教老师学习研究不同层次学生培养方案。主要内容是:①首先将实习同学进行分层次,在实习前可以让实习生进行相关的理论和操作的测试,合理划分层次,计划性地指导教学计划;②在前期教学中,我们会安排进行基础护理教学,教学内容包括口腔护理、铺床等,此外对实习生开放我院的技能操作室,供实习生训练操作。这些基础课程可满足新同学的学习要求;③中期带教过程,我们以培养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主,会安排带教老师进行床边教学,教学内容以重症患者的护理为主,增加专科知识,包括心电图、呼吸机、除颤仪的使用等等;④最后阶段,由主管护师及心理专科护士对实习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教学,内容涉及临终关怀、职业道德培养等。
1.2.3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由以往的单一教学方式,改为多种教学模式,包括了1对1带教、制作ppt上课的多媒体教学、在床边进行操作试教、在示教室进行演练等。
1.2.4考核评分 在实习结束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不同层次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两方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试卷满分均为100分,教学内容由带教老师考评,教学方法由实习同学进行打分。
1.2.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l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调查问卷共发放80份,收回80份,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为100%。
2.1分层次实习护生对教学内容认可程度的比较 ,见表1。
2.2分层次实习护生对毕业实习教学方法认可程度的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从结果中可见,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对教学内容认可程度不一,总体上实验组在护理知识、护理技能、人文关怀和工作态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分层次后实习护生对毕业实习教学方法认可程度的比较,也是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在一对一带教、多媒体教学、床边试教和示教室带教这几项中,一对一带教的方法最让实习同学满意。
3.2实际中,临床护理教学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临床工作繁忙,带教不到位或者没有考评,制度混乱等。所以医院应当建立合适的管理机制,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工作。在管理学生的同时,也要加强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小组的成员首先就要定期参加医院所举办的学习班,以及外院的学习活动,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教学水平,并将这些方法带到自己医院,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推广。
3.3教学内容设计上应由浅入深,对于基本层次的实习生最好采用一题一解,一问一答的方式,教学速度宜慢,知识点应以三基书上的为主;对高层次的实习生,可设计一题多解,速度要快,知识面要广泛,联系性多样。针对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学上可以选择疑难护理病例,重症专科类的护理病历,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完成。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制作ppt进行汇报,组间进行评比,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应该“因材施教”,而“分层次教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手段和方法,值得探讨推广。
4 小结
新形势下,探讨出一种适应医学发展的新型护生临床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3]。分层次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教学方式[4],它克服了以往毕业实习教学的不足,可以让实习生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教育。临床带教的老师如果可以按照不同层次护生的要求进行有区别的带教,则既能满足护生的学习要求,又能培养出适合各个专科所需的优秀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冯绮玲,欧阳霞,许莹,等.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4,28(15):1903一1904.
1.1 病情重、病种杂
EICU收治的危重患者大多发病快、时间紧迫、病情复杂,需在短时间内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地给予及时的抢救与处理,稍有延误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1.2 急救设备及先进仪器多,工作能力要求高
EICU集中现代化的监护和急救设备,对各种危急重症患者进行加强监护、治疗和护理。要求护士熟练掌握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
1.3 随机性强
患者就诊时间、危重程度、病种等随机性很强。
1.4 环境的特殊性
ICU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病房,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模式,无家属陪护,这就对护士的自身素质,特别是“慎独”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带教老师须具备的条件
带教老师要把培养护理事业接班人,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应挑选临床经验丰富、职业素质好、受人尊敬、整体素质高、有责任心、护理技术过硬、应急能力好的护理人员为带教老师,且经过系统的培训后才能胜任。同时,带教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总结和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不断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使带教工作取得满意效果。此外,要对带教老师进行定期考核,以保证带教质量。
3 对护生的要求
实习生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主动、肯干、不怕脏、不怕累,时刻为病人着想,不擅自调节各种监护、治疗器械等。
4 方法
4.1 入监护室前教育
进入EICU前,向实习护士讲解EICU内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如入室时要更换衣裤、鞋子、戴帽子、口罩。要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各种仪器和物品固定放置,用后归位。不得在室内高声喧哗,严禁在病人床前闲谈等。并介绍EICU环境,包括物品放置位置、清洁区、污染区消毒隔离方法、药品分类放置、剧毒药品的管理等,以及各班工作职责,使她们能尽快适应ICU环境。
4.2 一对一带教、带教组长总负责
每一位护生均由一名5~l5 年护理经验的带教老师带教。带教老师在接受学生的开始,各种操作要亲自示范,边做边讲解边提问,有效地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动作要准确到位并严格无菌操作。教会护生如何密切观察病情,针对不同病种的患者,讲解需重点观察及重点护理的方面。护生自身无法处理的状况要及时向带教老师汇报。带教组长负责监督指导,全面了解每位护生的实习情况、心理状态,有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4.3 营造轻松、和谐的实习氛围
EICU工作氛围严肃、紧张,技术性强,准确性要求高,患者均为急危重症,护生常有陌生、恐惧、紧张感,面对各种现代化的仪器更是无从下手,由此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带教老师要言语亲切、和蔼,结合个人的工作经历和成长过程,讲述如何从学生到护生的角色转换,从而使护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4.4 操作带教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EICU涉及很多治疗和护理操作技术,如注射、输液、输血、吸氧、吸痰、鼻饲、灌肠、导尿、气管插管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心电监护、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泵、除颤、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等等。护生掌握了这些技术,就为以后的实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开始阶段提出问题考查护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然后带教老师要给护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进行“手把手”指导,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取得患者同意后,给护生亲自操作的机会,但要放手不放眼。每一项操作,都应教会学生做好详细的三查七对工作,教会其操作前应如何准备,如何进行正规操作,操作后用物如何处理,如何记录等。最后再一起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改进。
此外,在EICU里面,每天都有大量的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各种管道护理、大小便护理等等。在带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不重视基础护理,有些是因为怕脏、怕累,有些是因为害羞,特别是男病人的会阴护理。此时作为带教老师,应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教育护生让她们明白基础护理的重要性,尽可能地减少护理并发症。
4.5 医护协作带教
护生每天提前15 分钟上班,了解自己当天要负责护理的病人病情。医生查房时跟着查房,认真听取医生的治疗方案,这样可以让护生对疾病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医生也会根据病情作出护理方面的指导;此外,医生在非紧急抢救时,做每一项操作护生均可在旁观摩,医生也会适时讲解各项操作的知识点以及护理的要点,让护生不仅知其然,更加知其所以然。
4.6 综合素质教育
4.6.1 业务素质
教育护生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并苦练技术操作,只有娴熟的技术,才能在抢救病人的时候临危不乱,忙而有序,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4.6.2 政治思想素质
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因为,只有具有理想的人才会不畏艰险,不辞劳苦,敢于探索,勇于前进,其次,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树立主人翁精神,关心和分享集体的成功和荣誉。
4.6.3 心理素质的培养
我院每位护生均有专人导师带教给予工作、、学习、生活、心理上的指导。在我科,带教老师会根据科室特点着重培养她们的责任心、同情心、细心、耐心以及“慎独”精神,培养她们的应急能力,教她们在遇到抢救病人时,要沉着、冷静,不要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还要培养她们强韧的耐受力和良好的自控力,杜绝将生活、学习、心理上的烦恼带到工作中来,以免产生差错,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4.7 业务小讲座
一周一次,带教组长根据当时住院的病人,选择典型的病种结合病例,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也可以做成PPT,每次由不同的学生主讲,大家共同学习,带教组长给予指导并讲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让她们学到许多新的知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4.8 教学查房结合个案查房
一周一次。第一周教学查房,由带教组长选择一位危重病人,然后按护理程序,对学生进行分解查房,对于如何整理分析资料、评估资料,如何护理体检,制定护理诊断、实施护理计划,进行护理效果评价等各步骤的运用给予具体生动的指导。后三周每周一次个案查房,带教组长提前2天确定一位较典型的病例,并通知各护生熟悉该病人的资料,到时选择一位动手能力较强,又善于言辞表达的学生,为该病人提出现阶段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体检,并由其它护生自由发言,最后由带教组长总结指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态观察病情的习惯,同时,又在学生头脑中树立了在对病人进行护理前、中、后的过程中要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概念。
4.9 出科评估
采用“教”、“学”双评制度,在带教老师对临床实习结束的学生进行考评的同时,让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考评带教老师,内容包括:老师的带教态度、工作服务态度、护理操作、理论讲课、教学查房、带教质量,老师的能力及自身修养。通过双向考评对带教老师产生一定压力,促使带教老师钻研业务和新技术,以确保教学质量。同时护理部会定期对在实习带教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带教老师和实习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4.10 效果
通过EICU实习,几乎所有护生都反映学到了很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她们以后的实习和工作都很有帮助。通过实习,使她们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和护理过程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医护协作精神,还有抢救时医生护士那种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状态有了更深的体会,深刻地意识到护理是医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使护生明白了作为一名护士,不但要解除病人躯体上的痛苦,还要治愈病人的心理创伤,满足病人的心理和社会需求;通过实习,让护生理解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内涵所在。
5 体会
ICU是每位护生必去实习的场所,是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的过程也是临床带教老师成长进步的过程,因为临床带教没有现成的教材,只有平时阅读大量的专业和相关专业书籍、资料来武装自己,才能解惑于学生,逐步成为具有相当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专业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做到对事不对人,要照顾学生的人格和自尊,绝不当着第三者的面批评,要善于赞美,帮她们树立自信,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所尊敬的老师。总而言之,我们应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力争使带教过的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材。
参考文献
[1] 何江,李泉清,张素珍.对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带教的几点认识[J].职业生涯与病情,2005,20(3).
[2] 张福芝.浅谈急诊ICU的护理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5,10(10):13-14.
自从2010年卫生部和教育部开始联合举办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至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竞赛加强了医学生“三基”培养――即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对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契机,使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历练,推动了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临床技能教学的改革,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推出了一项重要举措,对高等职业医学院校临床技能教学工作的促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竞赛提高对临床技能教学的重视
医学是实践性科学,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一直是国内外医学教育者关注的焦点,是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临床技能教学不仅是现代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是培养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程,临床技能教学是实现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目标的关键环节[1]。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举办是一个全国性展示医学院校教学水平的平台,为医学院校展示日常教学成果提供了交流、评价的机会。临床技能大赛还对任课教师素质的提高、学生基本技能、人文素养培养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2.竞赛促进高职医学院校临床技能教学实力的提升
医学生不但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素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必须掌握过硬的临床实践技能。培养、塑造合格临床医生和护士的基础和必经途径离不开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学习。作为高等职业医学院校,我校多年来对临床技能教学工作做到领导重视,师生努力。学校每年度都举办护理专业、农村医学、口腔等专业的学生技能竞赛,竞赛一方面拓宽学生学习的受益范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临床技能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储备参加大赛的优秀学生。在竞赛训练中对学生注意进行选拔,表现优秀者再由专职负责教师进行培训,经多次考核选拔出学生代表参加比赛,多次在省、市级护理技能大赛、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二等奖,学生多次获个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但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相比,我们差距甚远,还有待提高。
2.1 加强实训教学中心建设
随着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的相继出台,对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实践教学产生了一定限制,再加上患者对实习医生态度的抵触,使医院提供临床实践的机会和资源日益减少[2],这就使实习医生的临床操作机会明显减少,从而直接影响了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获得[3],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学生的临床实践,临床实践教学效果较差[4],临床技能教学的重心也从真实患者身上逐渐转移到模拟教学中来。我院在本世纪初建立了临床护理实训中心、基础护理实训中心、口腔护理等实训中心。随着学校升格和新校区建设,学院先后被确定为护理人才培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河南省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省级培训基地、河南省职业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示范性职业院校、河南省职教攻坚重点建设行业示范学校
2.2 独立形成临床技能实践教学课程,增加临床技能教学课时
全国临床技能竞赛使各医学院校更加重视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有医学院校在临床技能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独立形成了临床实践技能的教学课程。我院也增加了临床技能教学的课时,根据需要,针对护理专业、口腔专业、农村医学等不同专业,开放相关临床技能教学实训中心,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在实训中心进行重复操作练习,在操作中及时发现错误和失误,并有机会随时改正,提高了自我训练质量,弥补了床旁教学的弱点。在实现了学生从理论到高质量的模拟操作训练、再到临床实践、并且保护了病人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了临床技能教学质量,我院毕业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实习医院及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赞扬。
2.3优化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全国技能竞赛涉及知识点的不断扩增及对基础学科间的交叉考核逐步加强,临床技能教学模式需要及时优化。在临床技能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引进、应用与临床技能培养模式相匹配的现代模拟教学模式,如在诊断学、健康评估课程中利用计算机仿真和数据库为核心的心肺听诊、触诊模拟人,腹部触诊、听诊模拟人的模拟教学系统,开展集多媒体课件、网上资源及网络环境于一体的临床技能教学,该模拟教学模式集教学、示教、操作、考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全方位培训中心,它依托医学生理及计算机技术,创设出模拟患者和模拟临床场景[5],代替真实患者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改变了传统教学及考核的方式[6],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扩宽了学生受益面,提高了教学效果。
3.竞赛促进临床技能教学水平的提高
全国临床技能竞赛实质上凸显的是实践技能教学的比拼。临床技能教学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作为高等职业医学院校因为在资源及信息等方面的欠缺,在临床技能教学方面面临的困难更多,教学质量的保证也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全国临床技能竞赛使职业院校认识到自身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不足,从而促进临床技能教学水平的提高。
3.1 竞赛促进临床技能教学人才团队的形成
学院各级领导对临床技能教学工作应更加重视,不断完善临床技能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在形成临床综合技能实践教学课程的基础上,组织一批有丰富临床技能教学经验的教师,保障职称上高、中、初和年龄上老、中、青的梯度,完善实践技能教学学科的团队建设,形成一支优秀的临床技能教学的教师队伍。
3.2 竞赛促进教师与时俱进,优化自身教学能力
师高弟子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关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医学发展的日新月异在临床技能竞赛中也通过其特有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教师应及时汲取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教学资源,与时俱进,优化自身教学能力,在教学中提升整体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使临床技能教学水平不断攀升。
3.3 竞赛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临床技能竞赛不仅展现了学生的风采,也是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交流教学方法、切磋教学经验的平台。由于临床课教师教学工作任务较重,各院校、各学科间的教师缺乏交流的机会,而技能竞赛可以促进众多医学院校教学方法和经验的交流,有助于将多种教学方法引入临床技能教学,推动临床技能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医学教育事关教育和医疗两个最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培养基础扎实、具有过硬的临床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是医学院校共同承担的光荣使命。临床技能学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最为紧密的医学桥梁课程之一,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举办体现了对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的重视程度,对提高高等职业医学院校临床技能教学水平、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杰州,罗敏洁.临床技能中心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 :23-25.
[2]赵拴枝,刘艳阳,孟晶莹等.临床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模式改进的初步探讨[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4):668.
[3]曲政海,李云芳,姚珊珊等.临床技能培训实验中心在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5):642-645.
关键词: 基础护理学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深化专科教育教学改革,办出专科教学特色,提高医疗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于2015年制订了专科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计划,积极探索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方案,特别是进行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介绍我校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的探讨与实践介绍如下。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医院环境,入院和出院护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患者的清洁护理、排泄护理、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及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等。内容涉及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要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学习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是目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考试比重占总内容的25%左右)。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是护生由基础护理的学习进入专科护理学习、由学校生活进入临床实践的必经之路,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实习的质量。为此,我校确定基础护理学课程为课程改革的重点。
2.积极参与省级、校级课题改革
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提出的指导思想:完善护理教育方式,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1]。我校科学地构建了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未来护理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此,我系积极参加省级课题的改革,选择部分护理骨干教师参与全国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的编写,对校本教材《基础护理学》进行修订,这为我校进一步推进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3.课程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3.1修订教学大纲,制订教学方案。
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规范性指导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我校在2014年修订了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开设该课程的时间由三年制专科学生入学的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改为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教学时数由168学时改成15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78学时,实践教学80学时。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安排10学时-16学时的强化训练,以确保学生尽快适应临床。新的教学大纲中将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由原来的1:0.9修订到1:1,从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两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掌握护理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初步护理工作的职业能力,为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构和自身特点,注重教、学、做相结合,从两方面进行改革。
3.2.1改革理论教学。
课堂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授课手段,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转变。教学中应大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增强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的“满堂灌”式角色。护理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临床特定复杂的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质疑能力和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从而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2]-[3]。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PBL、学生小讲课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将学生从“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人际沟通能力的锻炼。例如在学习灌肠法这一节,教师针对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小量不保留灌肠法和保留灌肠法三种灌肠方法设计五六个案例,课前交案例发放给学生,并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自学、查阅资料、讨论,了解各种灌肠法的目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在课堂上先让分组学生派代表讲解知识点,然后老师总结归纳,操作示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验教师角色,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沟通能力。
基础护理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主。为此,本课程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十分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传统的理论实践分段式教学方法,使有的学生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有的学生只对实践部分感兴趣,上实验课时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只能机械地模仿老师的操作,教师需要花一定时间帮助回顾理论知识,这就大大缩短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利于其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卧位的安置、协助患者更换、保护具的使用、无菌操作、导尿术、各种注射法等操作项目时,在多功能示教室授课。在示教操作的同时讲授理论知识,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种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使操作内容更生动、具体、直观,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操作细节,将所学理论知识尽早转化为专业实践能力。
3.2.2改革实践教学。
3.2.2.1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弃除了传统的以验证性为主的简单易学的实训项目,如床上擦浴、床上洗头、冷热疗法、口服给药等,缩短了有些项目的教学课时如铺床法由之前的6学时减到2学时,增加了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训项目如高热病人的护理、模拟危重患者的抢救、患者入病区的初步护理等。
3.2.2.2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6个―9个小组,每组12人―15人,固定一名实验带教老师,同时在每个小组中指定5名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各小组长负责管理两三名学生。课前小组长主动找带教老师先学一遍操作,并拍好操作视频,要求各学生预先写出实验报告。正式上课时带教老师在小组学生面前再示教一遍,学生再练习操作,同时配合老师和小组长指导,保证操作规范、准确。针对有些实践项目,如口腔护理、各种注射法和o脉输液法,采用角色扮演法,2名学生一组,分别担任护士和病人角色,进行真人操作。教师每组进行指导确保学生安全和操作规范。课后,要求每一位学生再修改、完善之前写的实验报告,小组长上交所管理学生的操作录像。每一项实践操作都需要进行过关考核,统一考核标准,期末再进行抽查考核。
3.2.2.3全天开放实训中心,实行学生管理制度。学生可以利用周末或者自习课、晚自习的时间操作练习,增加学生自主练习的机会。这有利于培训学生的慎独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部分学生的管理能力。
3.2.2.4开展实习前综合强化训练。护理专业每个班级在进入临床实习前都开设了8学时―14学时的基础护理学强化训练,设计了临床案例。例如患者,女,55岁,因患急性重症肺炎入院。入院时T39.2°C,P118次/分,R38次/分,BP146/100mmHg,患者咳嗽,痰多,呼吸急促,双肺及喉头有痰鸣音,痰不易咳出。针对该患者,你认为目前存在哪些主要护理问题?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在强化训练结束后进行操作考核,成绩合格者才能进入临床实习,不合格者则延后实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其自信心,从而能更快适应临床护理。
3.3改革考试评定方法。
考试评定方式由之前单一的终结性的闭卷考试改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占40分,包括平时上课的表现(20分)、到课率(5分)、作业+任务完成情况(15分)三部分。形成性评价成绩以40%计入期末理论成绩中。基础护理学课程的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两种,满分100分制。操作考试成绩由平时每项技能考试的平均分与实习前操作抽考成绩两部分构成,每部分各占50%。操作考试中增加了素质考核的比例,素质考核内容包括仪表、态度、着装、用物准备、与患者沟通能力、操作后整理与理论分析等,丰富了技能考核内容。将形成性评价、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档案,供用人单位参考,这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课程改革的效果
根据我校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的初步设想,在2014级护理专业大专班级中随机抽取部分班级进行基础护理学的授课改革,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课后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
改革授课的班级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未进行改革授课的班级,见下试卷分析表。
总之,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基础护理学的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每一位承担基础护理学教学任务的老师都应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与实践,使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培养的学生能够成为满足社会医疗卫生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人才。我校关于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大纲,制订教学方案;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改革考试评定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在2015级和2016级护理专业所有学生中实施,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甘肃省卫生学校2012级普通护理班中的2个班级的6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个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方式,试验组则在传统实训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护理实训教学中。教学结束后,通过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思维导图的态度及评价。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无菌操作技术及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考核成绩为(87.97±5.8)、(83.21±7.4),对照组学生的无菌操作技术及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考核成绩为(84.94±6.9)、(77.4±8.5),两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思维导图教学活动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态度得分最低为(4.65±1.23)分,最高为(5.61±0.42)分。结论 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
关键词 ] 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护理实训
[中图分类号] R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0050-02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应该成为培养护生各种实践技能和思维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1]。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复杂的护理环境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TonyBuzan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所创[2],是指应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关层次图表现出来,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容易记忆、有高度组织性的树枝状图表[3]。思维导图用图示的形式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符合思维训练的过程,有利于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此,笔者将思维导图于2013年9月—2014年1月应用于护理实训教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甘肃省卫生学校2012级普通护理班中的2个班级的6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l4~22岁,随机将2个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2人,对照组34人。两组学生前期学习的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和教学进度均一致,年龄、上一学年成绩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1.2.1教学内容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同样的教学内容,均为铺备用床等16项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技术。
1.2.2 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方式;试验组则在传统实训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护理实训教学中。两组教学时数相同,授课教师相同。
(1)传统实训教学方式。教师按照“学生预习-教师授课、示教-学生模拟练习,教师指导-授课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式进行授课。
(2)思维导图应用方法以静脉输液技术为例,思维导图应用方法如下。
①课前培训:本学期初以口腔护理技术为例,对所有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的培训,时间40 min。在学生掌握了思维导图的本质和应用方法后,以已经学过的学习专题为例,让学生绘制各自的思维导图,教师逐一检查并评定,加以改正和引导,直到学生基本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②思维导图绘制:开课前一周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提前复习并绘制思维导图。上课前一天将作业交至授课教师。③课堂点评:点评学生作业,展示优秀作品,重点是对通过思维导图所表现出来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更正。
1.3效果评价
1.3.1技能考核以《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指南》[4]技能操作评分标准评分,对学生无菌技术及静脉输液技术进行考核。
1.3.2问卷调查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思维导图教学活动实施效果评价及建议”,该问卷为半结构式问卷,共12题,前9题采用Likert6级评分,从6分到1分表示“非常赞同”到“非常不赞同”;具体项目见表三。后3题是开放性问题,涉及思维导图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思维导图教学的作用、思维导图教学法的不足及建议。问卷集体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32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计量资料进行描述性描述,开放式问题结果采用质性研究主题分析法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整理,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技能考核结果比较
见表2。
由表2可知,两组无菌操作技术及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于试验组。说明思维导图是是一个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它与传统笔记法和学习法有量子跳跃式的差异 [5]。
2.2学生对思维导图教学活动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态度
见表3。
由表3可知“我很喜欢思维导图教学”这一项目得分最低,“有助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这一项目得分最高。思维导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3 讨论
思维导图在国外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6]。近几年来,护理教育者也逐步将其应用于教学查房[7]、急诊科护生入科指导[8]以及护理管理工作[9]中,均取得了满意效果。但总体而言,思维导图的应用还不够成熟、系统,为进一步探索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本研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2012级普通护理班护理实训教学中,结果表明思维导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不断创新的学习习惯。
3.1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
从表2可知,试验组学生对同一护理技能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从表三可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促进自主学习”、“提高课前预习效果”等项目得分均在5分以上。这与黄鹤鸣的研究一致[10]。因为思维导图具有视觉图形化的特点,能清晰地展现操作流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细节,从单一、机械的抄写背诵转变为有意义的、创造性的学习。
3.2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评判性思维
从表3可知,思维导图“有助于激发想象力”(得分4.89±0.94)。目前我国传统护理教育的教法是老师首先进行示范,然后学生“照方抓药”进行练习。在实训课上老师过分强调精确的操作程序、操作动作的规范性,导致学生在上课时死记操作流程,练习时拼命模仿老师的动作,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开发,使护生虽严谨但不灵活。这种教学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也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后对应急事件缺乏应变反应能力[11]。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思考的过程,当用图示展现对知识的理解时,有助于激发她们的创造性思维。
3.3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工具
由表3可知,思维导图“有助于对操作细节的掌握”(得分5.52±0.76),“可评价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运用能力”(得分5.07±0.65)。思维导图是学生思考过程的体现,是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外在表现,它既可以帮助学习者认识到自身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帮助教师清晰地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所以,笔者认为思维导图不仅可以用于实践教学,也可用于理论教学,不仅是教师备课的参考依据,也是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具。
3.4思维导图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从调查问卷开放式问题的回答可知,学生认为相比较书写实验报告这样的常规作业,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要完成一个理想的思维导图,需要精心的设计和不断地修正,因此部分学生有排斥心理,以完成任务的心态绘制思维导图。此外,由于中职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力相比较本科生和高职生较低,有部分同学提及绘制思维导图时有时思维混乱,仅局限于对课本上图形的简单模仿。这就需要教师的包容和鼓励以及授课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和指正,以帮助其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手段,提高护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
[
参考文献]
[1]朱修文,王薇.护理实训教学改革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32-2134.
[2]Buzan B.The Mind Map Book[M].BBC Books,1995.
[3]托尼巴赞.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黄刚,金中杰.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段海瑛,黄松.思维导图对减轻高血压患者焦虑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38—1640.
[6]易红,王晓茜.“思维导图”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12):93-95.
[7]余儒,詹健,单云峰,等.思维导图在外科护理教学查房巾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1,10(11):1000-1001.
[8]吴晓燕,黄梅,李静.思维导图在急诊科护生入科指导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3):64-65.
[9]邢俊玲,张翠芬.思维导图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