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04: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风险评估风险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做好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对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风险评估能够使被保险人充分认识存在的风险,对项目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能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至于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和减低风险。同样对于保险人而言,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是否能够接受被保险人的投保要求,厘定合理的承保方案与费率,并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风险管理工作,可以说风险评估对于保险人来而言是所有承保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其意义可见一斑。
在工程风险评估中,最主要的目的是客观的、专业的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情况,明确工程存在哪些方面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程度,并结合工程的风险状况拟定合理完善的风险管理建议。
二、风险评估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风险评估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工程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在风险识别过程中,保险人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对工程项目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1、查阅工程项目相关资料。一个工程项目涉及的信息和资料非常庞大,风险评估时,应利用建设单位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的大量有效数据和资料对工程项目的初步情况做一个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主要应查阅的资料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承包合同、承包金额明细表、工程设计书、工程进度表、地质水文报告和工地略图等。
2、现场查勘。工程建设是一个十分专业的过程,对于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往往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协助对工地进行现场查勘。在这个过程中,风险评估人员需要提前与聘请的工程师做好准备工作,拟定详细的现场勘查计划,根据工程保险方案的具体需要,带着问题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勘查。
在勘查过程中应当以聘请的工程师为主,提出需要重点了解的专业技术问题,评估人员协助做好摄像、拍照、绘图、记录等工作。
3、与工程有关人员进行会谈。在情况允许和条件成熟的基础上,评估人员应当尽可能的与工程相关人员进行会谈。其中重点包括:业主、设计方、承包人、监理人、贷款银行等的主要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通过与这些有关人员的会谈,不仅可以更详细的了解工程本身的情况,还可以捕捉一些其他的相关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掌握到了工程的基本资料和情况之后,接下来就应该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专业和系统的筛选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步骤包括:整理相关资料、对风险进行分类并做定量分析、对照风险调查表逐一分析风险以及确定最大可能损失。
在这些步骤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对风险进行分类并做定量分析。在一个工程项目中不同的风险具有不同的特征,对工程所能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所以风险分析的第一步是风险分类。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风险:1、直接物质损失风险,指对工程项目本身,包括已建、在建、设备材料、施工机具、工地已有财产造成直接损失的风险。2、间接损失风险。3、预期收入损失风险,是指不能按期完工导致预期收入损失的风险。4、责任损失风险,包括由于过失和疏忽导致第三者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法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在风险识别与分类的基础上,需要对工程风险进行量化分析,量化分析就是确定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从而可以判断出哪些属于工程的主要风险,哪些属于次要风险。
量化分析的核心是确定损失概率和损失幅度。损失概率通俗的来讲就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损失概率主要包含了二层内容,第一就是在某一个时间段里面项目遭受损失的次数。例如,一个大坝施工,大坝设计的抗洪能力是50年一遇,但是施工中的围堰设计是5年一遇,分析就可以看出在施工中的损失概率大大高于完工时的损失概率,同样对于这个大坝在雨季施工的损失概率大大高于旱季施工时的损失概率。另外一个与损失概率相关的内容就是在风险事故中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单位的比例。例如,在一个大坝的工程中,洪水可能导致损失的工程占总工程的80%,而在一栋办公楼建设中,洪水可能导致损失的工程量比例只占40%,就可以分析洪水这一风险对于大坝工程比对于房建工程的损失概率要大得多。损失概率的重要理论基础是统计理论与大数法则,因此在分析过程中,应当以大范围内,周期性的同质风险作为依据。
量化分析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损失幅度。损失幅度指发生事故可能导致的最大损失。损失幅度的估测指标也包括两方面,第一是估测一个风险单位在每次事故中最大的潜在损失,第二是在一定时间内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额。
明确损失概率和损失幅度对于清醒的认识工程风险,有效进行风险管理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在工程项目中有关风险防范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因素而展开的,例如,在一个项目中,一定要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员才能进场施工,就是降低损失概率发生的措施,而在施工中必须要戴安全帽、施工时要拉安全网等措施,就是减少损失幅度的方法。
三、工程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工程风险评估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本身。主要是指在建工程、机器设备、建筑材料等。在建工程主要从工程施工过程去评估,重点关注在建项目属于何类项目、采用何种施工工艺,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是否成熟等方面。例如,目前国内许多大跨度结构以及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这些工程的施工工艺大部分都是没有先例和经验的新工艺,设计也是采用的概念设计,这些施工和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尝试,存在一定的风险,此时就需要去评估这些新的工艺和技术是否存在一定的理论根据,是否经过研究和论证。
在工程项目中机器设备包括两部分,一是工程项目自身的设备包括电梯、空调、配电供水设施等。二是工程中使用的施工机具和设备。评估第一类机器设备风险特别要注意采购合同,不同的采购合同对设备安装工作风险承担的规定不同,有的合同只提供设备不负责安装,也不承担安装风险,有的是提供指导安装,只承担部分安装风险,有的就全部负责安装,风险也由供应商承担。所以在评估是需要对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安装指南、质量保证、索赔合同等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对于施工机具和设备的评估关键是评估作业环境和条件,还有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和经验。
2、与工程项目相关的组织和个人,重点是业主、承包商和监理单位。业主是工程项目的的主要关系人,也是风险损失的最终承担者,所以在风险评估时应当考虑业主对工程风险及风险管理的认识和态度、对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对施工现场的监督能力、对建设资金的筹备满足能力。
承包商是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在风险评估中重点是评估承包商的资质,目前建设部根据建设业绩、人员素质、资本金和固定资产、设备能力、年完成产值等方面的因素划分了不同级别的资质等级,不同的资质允许承接的工程级别也不同。但是,也不能过于盲目的依赖资质的考察,应当还注意结合了解承包商实际的人员、技术、设备、经验和管理等情况,通过现场调查和与相关人员洽谈,判断是否与其资质相符合。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完善,监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对于监理单位的风险评估主要是考察技术、管理和信用。考察监理单位是否有足够的合格监理技术人员,因为在施工现场监理的职责就是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所以要求监理人员要有良好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管理方面考察的重点是监理单位的内部制度和内控能力;信用方面则是考察监理单位的诚实信用程度。
3、工程项目所处的环境。因为工程项目通常处于一个开放的场所,涉及周围环境较广,所以在风险评估中应当注意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所处地的气候、地质、社会和法律环境。
气候环境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影响最为突出。因为工程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整个工程裸露于周围环境之中,建设期间抵御外界气候影响的能力较弱。在对气候环境的评估中,应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不同的分析。譬如,在沿海地区应重点注意台风和暴雨,在北方应注意冻害和龙卷风;而水库、大坝应重点评估雨季、洪水期到来的时间。
地质环境因素是一个最隐秘、最复杂的因素,也是值得重点评估的一个因素。因为大部分的项目都会设计基础工程,在基础工程中,无论是基坑开挖还是打桩埋桩都与地质环境息息相关。譬如,隧道、地铁都是大面积、大工程量的开挖项目,高层建筑、大型桥梁都是需要进行深基础施工的项目。在地质环境因素里面特别值得注意的地质条件有:地下水位情况、地下土层土质情况、持力层深度、溶岩地质情况、地基冻融条件情况等。
社会环境因素是一个综合因素,包括人文因素、治安因素等。建设项目在所处当地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不同的社会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当地的治安状况不良,就可能增加设备和物资的盗窃风险,如果工地周围人员较多、建筑物管线密布,将会对第三者责任风险产生较大影响。
法律环境是指项目所处地的法制水平,这方面的因素包括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否、司法制度和监督机制的健全程度,还包括在当地法律环境下周围居民或企业的法制观念与意识。法律环境的评估主要考虑是否可能会产生针对第三者责任的侵权责任人,如环境责任等。
在中国,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食品安全是全过程的安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涉及到食物链的各个环节中的各种危害因素,因此风险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复杂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来支持。
一、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现状
尽管不少发达国家不断的修改并提高本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但严格来说,因开展风险评估存在很多困难,一些看似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常常缺少严密的风险性考量。目前,不少国家对此已有所认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刚刚起步,在中国虽然已经开始受到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在风险评估方面的起步比国外晚了20多年,因而我们更要有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紧迫感,相信无论是政府还是业内的专业人士已经感觉到了这种紧迫感,《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及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成立都是对此的很好解释。但就目前而言,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象仅限于已确知有毒有害的食品以及食品原料,食品召回也针对已经或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以及对人体健康造成危险的食品。而对不断涌现的新食品、食品原料的安全性,以及新涌现的生物、物理、化学因素、食品加工技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和危害,没有开展科学风险评估,因此应大力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迎来我国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新时期,真实、客观科学的引导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
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几点建议
1、成立专门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
我国应成立专门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这是保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以此为基础,应增强食品风险评估工作的透明度,一是公开评估机构内部管理及运行程序,确保程序的透明性。公布出版各类风险评估结果以及其他的一些科学建议等,公开各类会议的日程和记录以及科学专家的利益声明等等。二是举行各类活动邀请消费者代表或其他感兴趣的组织来参与,或者利用网络和咨询论坛等最大限度的与社会大众进行交流,使工作深入大众生活,实施以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目标的措施,切实关注百姓的健康。第三,应加大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人员、经费及技术、设备的投入,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力度,严格执行食品检测标准,增加食品安全保障硬件投入和软件培训,推进监管新技术装备如快速检测、溯源系统、实时监控系统,电子化监管系统、温度监控系统等的全面应用,提高食品安全危害的识别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2、评估指标的设定与结果的应用
一方面,风险评估是风险分析原则的科学核心,可以为食品安全监管措施的制定和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也是风险交流信息的来源和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应将贯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食源性危害均列入风险评估的范围,定性或定量描述风险特征,同时考虑评估过程的不确定性,应根据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应用头脑风暴法、经验分析列出指标,再进行指标分类,反复经过讨论和筛选,收集专家意见,修改后最终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标评判内容。另一方面,应加强风险评估结果的应用。对于风险评估的结果,主要用于风险应对。就是在确定了食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分析出风险概率及其风险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和决策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回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担风险等相应防范计划。
3、开展风险评估需要引入公众参与
现实中,由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意见存在不一致性,因此专家与民意之间的价值共识也就成了风险沟通中的重要内容。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动员、引导、支持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活动、参与食品风险的监督管理,并保证公众对影响自己健康利益的食品风险事项,应当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另一方面,立法机构也应当保证公众参与。比如,政府制定食品法规的相关信息、文件和发表的评论,需以各种方式公布,并考虑公众的评议;再如,食品安全委员会召开正式或非正式的专家咨询、论证会议时,公民可以通过宣传单、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免费获得其内容。而且一旦发生紧急食品风险事件时,应及时进行风险沟通,使所有公民都意识到风险,以最终消除公众对食品风险事件的恐惧和不安,建立起专家与民众之间的信任机制。
4、开展风险评估需要司法机关的支持
公众参与是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但并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因此,引入司法审查机制,由法院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是否遵循法定的程序,以及是否尽到说理的责任进行审查,能够降低风险评估的依附性,同时,也会促使行政机关更加尊重专家的意见。可以说,作为一种有效的机制担保,司法审查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领域有其独特的作用。不过,在这样一个高科技和不确定性共存的领域中,无论从法官的能力还是法律的规定看,司法审查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法官能力方面,由于法官既不具备专业技术知识,也不掌握充分的数据信息,让法官对科学上的争议作决断,这将授予法官过度的权力,最终会削弱公众对法院的尊重。因此,法院绝不能用自己的判断代替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的决定,只能对该机构的决定是否有不合理之处进行审查。
5、开展风险评估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获取了流通环节存在的各种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应及时对收集、汇总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信息处置不当或处置不及时,极有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件。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研究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电子预警数据库,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的流通环节食品监测数据和分析评估数据(包括结论)按统一的格式进行整理、汇总并上报,经专业人员审核后,导入这个数据库系统。通过对数据库的科学设计,实现数据的各种分析功能,并根据分析结果发出风险和预警信息。这些检验数据经过各种统计分析,可以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从而确定监管重点领域和食品,据此提出风险评估建议或检验结论。还可实现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享,避免重复监测,利于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对于一些难以判断风险高低的有害因素,应交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风险评估,以便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建立对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使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同时也带动了其他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和相关领域的共同发展,必将为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e Harbin city is the national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urban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family engaged in the production of dangerous chemicals unit, the enterprise distribution in the boroughs, once produce pollution accident, if the consequences are serious, serious threat to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ecurity. The enterprise according to the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 after identification, choose the two representative and risk bigger enterpri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model prediction, calculates the pollutants once it has broken the pipeline leak or two cases of leakage rate, and the resulting poisonous and harmful gas in the air the change trend of the law and migration, corresponding emergency measures.
Keywords: high-risk pollution accident harm industry risk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B845.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哈尔滨市(包括区县)现有从事危险化学品(石油、化工、医药)生产单位89家,其中石油炼制企业2家,主要生产苯酐、油脂、汽油,柴油,航煤,聚丙烯,精丙烯等;化工企业72家,主要生产盐酸、液氯、烧碱、PVC树脂、次氯酸钠、苯酚和丙酮等化工产品;医药行业15家,主要生产各种化学药品及中成药。这些企业分布在我市各行政区,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人民生命和财产将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对高危行业进行污染事故环境风险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主要针对哈市5家重点石油、化工、医药企业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原料(指气体或极易挥发为气体的液体)、产品的储罐,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所产生的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的影响。
由于篇幅限制的原因,不能在此论文中将5家企业的全部有毒有害物质进行论述,只对其中2种重大危险化学物质进行阐述。
物质危险性识别
经调查,2家重点企业存在液氨、液氯重大危险源。
表1高危污染源调查统计表
(一)分析内容
根据上述企业生产规模、性质和特征,确定危险化学品在事故发生情况下的泄漏量(根据生产过程或储罐容量来进行计算)。
(二)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
泄漏量计算应根据事故发生的类型来分别计算:包括液体泄漏速率、气体泄漏速率、泄漏液体蒸发量计算。
1.液体泄漏速率
液体泄漏速度QL用柏努利方程计算:
本法的限制条件:液体在喷口内不应有急剧蒸发。
2.气体泄漏速率
当气体流速在音速范围(临界流):
后果计算
(一)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
本研究将根据我市气象条件,采用改进烟团模式,模拟事故状态下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环境的时空分布特征。
根据泄漏方式为有限时间内连续排放,我们在烟团模式的基础上作了改进,即把T时段内的连续排放源看作多个瞬间烟团在下风方某点(x,y,z)造成的浓度迭加。由此得出下面的扩散模式:
(x,y,0,t-ti)
四、风险计算和评估
(一)风险评估原则
大气环境风险评估,首先计算浓度分布,然后按GBZ2《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给出该浓度分布范围及到达时间。
(二)风险计算与评估
后果综述用图或表综合列出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后所造成的多种危害后果,包括:各关心浓度污染物到达时间、影响范围等。
将预测结果填入下表(本表所列结果,为不采取任何应急措施,在自然条件下的单纯大气扩散结果)。
管道泄漏情况下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后毒气团分布预测计算表
五、应急措施
当泄漏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疏散现场工作人员,由应急处理人员关闭罐区围堰闸门,防止危险化学物质外泄。若发生火灾,应将消防水以及携带的危险化学物质导流至事故应急防渗储池,并关闭储池排污口,待灭火后进行回收或处理,以确保危险化学物质不外流,以免污染地表水体及地下水。
(一)华尔化工厂主要化学物质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1.液氯
泄漏处理措施: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切断泄漏源,高浓度泄漏区,喷雾状碱液水吸收。严禁在泄漏的液氯钢瓶上喷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所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钢管将泄漏的氯气导至碱液池,彻底消除氯气造成的危害。泄漏现场应去除或消除可燃或易燃物质,所使用的工具严禁沾有油污,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防护措施:
①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②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③身体防护: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⑤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急救措施:如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就医。如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果吸入该物质,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二)中煤龙化主要化学物质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1.液氨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废料液用水稀释,加盐酸中和后,排入下水道。造纸、纺织、肥料工业中的含氨废料回收使用。
防护措施:
①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②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③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⑤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如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如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如果吸入该物质,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参考文献
张志泉.事故性泄漏的有毒气体的风险性评价.北方环境,2004(4)
韩忠峰,宋学英,时爱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准备与响应.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60-62
黄学军,张仁.苏州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实施.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4):5-9
李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应急监测.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82-84
作者简介
李双江 出生于1978年7月,现工作于哈尔滨市环保产业办公室,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科研、环境评价、环境规划,
一、引言
以往在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一般通过概率统计并利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评估企业财务风险,或者聘请专家、审计机构对企业结构、人事制度等打分评价。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方法都会存在以下几点缺陷:一是采样数据大,利用概率统计得到的指标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才能做到量化规律;二是数据只能单一反映某一情况,不能分析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三是对于一些定性评估人为主观因素较大,往往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真实状况。
端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评估主要将同类因素归并,并检查众多因素中是否有若干个因素大体上属于同一类,同时利用这些因素的综合平均指标或其中一个因素来代表相类似的若干个因素,使复杂的评估系统简单化;另外灰色聚类评估主要是通过典型抽样数据得到灰色关联聚类,因而不会因信息缺少导致对企业风险评估误判。因此通过灰色聚类评估得到的评估值比其他方法获得的评估值更能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特别是对于信息较少、数据不透明的企业更加适用。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企业风险的存在主要是由内因与外因相互关联、共同作用造成的结果,而只有一个完整科学的指标体系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实际状况。通常指标的选取主要采取定性与定量两种方式,定性指标主要通过多名专家、评委以及审计机构判断打分得到,例如:董事、监事及经理等高层结构是否合理、监督机制是否完善等综合评价得到;定量指标则主要是通过企业财务指标、年度报表等得到,例如: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以及成本费用利用率等。根据企业运行机制以及专家意见,我们选取了8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具体如图1所示。
(一)样本公司指标选取
为了便于对评价模型的直观认识,本文选取了国内两家上市医药制药公司作为比较对象。医药制药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着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严格控制要求,而且,在经营中存在风险程度高、研发成本大、要求产品质量更稳定等特点。鉴于上述情况,本文选取医药制药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来具体说明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与评价,希望能够完善医药制药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实现整个行业的正规、健康稳定的发展。
本文筛选了国内上市140多家医药制药行业,选取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来说明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其中A企业是我国著名医药制药公司,其主营业务为: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材、生物制品等,由于经营得当、产品质量过硬,是我国医药制药业行业的佼佼者;B企业也是一家以中药原料药、西药原料药生产、销售及研究的公司,由于近年来公司经营不善、财务费用负担沉重、加之结构制度不合理等因素,导致企业年年亏损,处于破产边缘。
(二)指标权重的确立
利用多层次权重解析法AHP确定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的层次权重,并计算出组合权重,得到如上页表1所示各指标权重。
(三)评价指标灰类
根据专家评估意见,将指标取值规范在[0,100]之间,并根据评估要求将风险等级分为“差、较差、一般、良好、优良”5个灰类,相应的区间为:[30,45),[45,60),[60,75),[75,85),[85,95),即:α1=30,α2=45,α3=60,α4=75,α5=85,α6=95,延拓值为:α0=10,α7=100。通过全面分析、深入研究、专家意见分别得到了A、B两个企业的实际评估值,如上页表2所示。
三、端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模型算法
定义1:设有n个聚类对象,m个聚类指标,s个不同灰类,根据第i(i=1,2,…,n)个对象关于j(j=1,2,…,m)指标观测值xij(i=1,2,…,n;j=1,2,…,m)将第i个对象归入第k(k∈{1,2,…,s})个灰类,称为灰色聚类。
定义2:设j指标k子类的为白化权函数f■■(・),称x■■(1),x■■(2),x■■(3),x■■(4)为x■■(・)的转折点。其中对于指标j的一个观测值x,可由
计算出其灰类k(k=1,2,…,n)的隶属度f■■(x),其中λk =(αk+αk+1)/2 。
定义3:设x■■(i=1,2,…,n;j=1,2,…,m)为对象i关于指标j的观测值,fkj(・)(i=1,2,…,m;j=1,2,…,s)为j指标k子类白化权函数。若j指标k子类的权η■■(i=1,2,…,m;j=1,2,…,s)与k无关,则称:
σkj= ■f■■(x■)η■
为对象i属于k灰类的灰色定权聚类系数,其中ηj为指标j在综合聚类中的权重。
四、实例研究
根据表1指标权重值与表2评价指标端点灰类和实际值,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出A、B两个企业的指标白化权聚类系数(X1,X2,……,X8)与综合评价系数(X),具体值如表3、4所示。
从表3得到A企业的白化权聚类系数最大值为σ4=0.6237,说明A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处于“良好”等级,各方面指标系数也大都处于“良好”状态;而从表4可以看出B企业的白化权聚类系数最大值为σ2=0.4482,说明B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处于“较差”等级,进一步分析八个因素的聚类系数,较差等级的最大值
{σ2j}=σ22=0.0458,说明“管理因素”是影响B企业最大问题所在。通过实际调查发现B企业之所以造成业绩下滑、公司亏损,还是与其管理不当、经营混乱相关,例如该公司2002年至2008年期间,未按规定披露将资金提供给控股股东与其他关联方使用以及对外担保与银行借款等事项;同时该企业还存在费用率较高、财务费用负担较重等情况,2009年1-9月期间费用率就高达84.21%,过高的期间费用也是导致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
五、结论
通过实际证明基于端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聚类评估模型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等级评估得到的结果真实可靠、方法简单实用,可以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评估系统之中。但是本文存在主要不足之处就是分析数据全部采用专家评估打分得到,一些定量指标(如:每股指标、财务指标、盈利能力、运营能力等)由于文章篇幅所限没有设计到模型中,下一部应注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相结合,使模型更具有代表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思峰,党耀国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邓聚龙.灰预测与灰决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魏巍,朱卫东,王锦.基于证据理论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评价[J].财会通讯,2011,(2).
4.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225-01
雷电是发生在因强对流天气而形成的雷雨云层间和雷雨层与大地之间强烈瞬间放电现象。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伴有强烈的闪光和隆隆的雷声的同时,还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雷电往往对人员、牲畜、建筑物、电子电器设备等带来损害,甚至引起火灾和爆炸事件。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和大量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投入使用,雷电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越来越大,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愈来愈严重。加强雷击防范,对雷电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已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向前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关系着国计民生重大工程项目的增多,提高重大工程项目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其安全正常运转,是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终极目的。无数事例足以证明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十分重要,它对完善防雷减灾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1 雷电灾害的危害
自然界的雷击分为直击雷、感应雷。直击雷是雷雨云对大地和建筑物的放电现象。它以强大的冲击电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强烈的电磁辐射损坏放电通道上的建筑物、输电线、室外电子设备、击死击伤人、畜等造成局部财产损失和人畜伤亡。而感应雷是由于雷云层之间和雷云与大地之间放电时,在放电通道周围产生的电磁感应、雷电电磁脉冲辐射以及雷云电场的静电感应、使建筑物上的金属部件、管道、钢筋、和由室外进入室内的电源线、信号传输线、天馈线等感应的雷电高电压,通过这些线路以及进入室内的管道、电缆、走线桥架等引入室内造成放电,损坏电子、微电子设备。直击雷和感应雷的入侵通道不同,其次是由于被保护的系统屏蔽差、没有采取等电位连接措施、综合布线不合理、接地不规范、没有安装浪涌保护器(SPD)或安装的浪涌保护器不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等,使雷电感应高电压及雷电电磁脉冲入侵概率大大提高,损坏相应的电子、电气设备。
2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灾害风险评估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灾害风险评估,是对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分别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灾害系统进行风险评估;狭义的风险评估则主要是针对致灾因子进行风险评估,即从对危险的识辨,到对危险性的认识,进而开展风险评估,通常是对致灾因子及其可能造成的灾情之超越概率的估算。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属于灾害评估的一种。雷电灾害风险定义为由雷击导致的建筑物及公共设施内的可能平均年度损失。通过对评估项目现场的详细勘察,采集相关数据,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及设计图纸,依据国标规范对数据具体分析,计算出精确的评估结果,并提出相应的雷电防护设计指导意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应该成为开展综合防雷的必经程序,是实现科学防雷、全面防雷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以达到:(1)更全面反映评估对象的防雷现状。准确估算建筑物遭受雷击的概率;当邻近建筑物遭受雷击时,对所评估对象的间接雷击损害风险;雷电波通过服务设施侵入时,对所评估对象的雷击损害风险。(2)知道可能遭受雷击的主要风险分量,提前做好相应防护措施。对防雷对象所在地的地理、地质、气象、环境等条件作充分调查勘测,并结合详细的设计图纸(包括土建、设备、初步设计等分册)取得可靠数据后,把现场勘查采集到的数据,经科学的计算和处理,提供最翔实的评估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雷电防护措施,消除安全隐患。(3)更合理地采取防雷措施,避免因盲目而造成浪费。从经济价值上知道雷电防护的必要与否,并采取恰当的雷电防护措施,既达到雷电防护,又节约防护成本。
3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缺乏配套的实施办法或细则
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社会防灾减灾的一部分,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有效手段之一。在施行的《气象法》、中国气象局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均对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做出了规定,但缺乏配套的实施办法或细则。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作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组成部分,实施过程中上同样缺乏有力的政策文件支撑,给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建议在“宏观政策”上狠下功夫,把握雷电风险评估工作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3.2 闪电定位资料应用缺乏规范指导和约束
二、电网规划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在电网规划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要遵守一定的相关原则,只有这样方能确保所建立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普适性。目前,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主要需遵循下述5个原则,依次为:(1)系统性原则,即各类指标彼此协调,共同反映项目整体;(2)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3)彼此独立,有机结合的原则;(4)可比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以及精确性原则。各类原则在电网规划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均发挥着十分重要分作用,彼此之间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
2.2电网规划项目风险评估中的财务性指标
财务性指标通常针对电网规划项目风险中的资金相关特性进行分析,例如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即确定一个项目最终赚取利益的能力,这将涉及的相关企业的产品营销、资金获取、成本压缩等多个方面。在分析过程中,不但要就项目目前的运行情况进行研究,还应采集项目前期的相关数据,从而实现对于未来财务相关因素的合理预测。通过财务性指标的分析,能够有效确定相关电网项目是否符合财务预期,获利情况是否可观,因此,这也是项目可行性分析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2.3电网规划项目风险评估中的技术性指标
该项指标内容涉及到电网结构的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运行效果的分析以及新增投资所获效益的相关分析,主要涉及电网项目中技术相关因素的评价及预测。以系统运行过程中运行能效分析为例,主要涉及到“用户供电可靠率”以及“线损率”两类主要指标,通过对这两个指标的分析,能够对电网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考察,作为对于电网项目是否按照一定要求有效运行的重要参考指标。
2.4电网规划项目风险评估中的可靠性指标
电网规划项目风险评估中的可靠性指标指的是项目中的量化指标,主要涉及到电网性能的分析以及持续性建设的相关分析两个方面。首先,电网性能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所涉及电厂的电厂容量以及其输配扩容规划,电网调度过程是否具有可靠性,项目辅助服务能否切实有效的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继电保护是否安全、性能良好。其次,在持续性建设的分析方面,应关注项目电力规划各个环节是否配套开展以及项目从长远角度分析分析是否能够符合市场的整体需求。
三、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评估模型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估模型是源自于数学分析的一类十分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此类模型,可以使得风险评估过程中有效剔除无关因素的影响,从而针对某几类相关要素作出分析,从而得出各因素彼此间的相关关系。如前文所述,电网规划项目所涉及的风险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风险因素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然而,这并非意味着各因素之间的彼此影响是相等的。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需要优先选择出关联性最强的因素方能保证风险评估过程的高效开展。这一过程便需要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评估模型的运用,即在保证现有各类要素数据集性能不变的情况下,科学地对部分因素进行选择性删除。通过大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
四、支持向量机回归评估模型
上世纪90年代初,数学家提出了支持向量机方法,该方法特别针对小样本、非线性以及局部极小点此类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目前已在多种参数的预测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此外,该方法还能够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二次规划类型的问题并进行求解,从而在较大程度上简化了评估流程,同时提升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因而在包括电网规划项目风险评估等在内的诸多领域中均得到了颇为广泛的应用。通过支持向量机回归评估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类型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对系统整体所具有的规律进行归纳。在电网规划项目的风险评估中,通过回归模型的建立可以确定不同类型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相互之间的影响程度,以及在不同项目条件下,特定的电网规划项目整体所具有的特征,从而对于潜在风险起到评估、预测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TV7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水电工程在国民经济和国家的能源安全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经济社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水电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得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在水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于各种风险应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使得评估体系逐渐完善。一个完善的评估策略对于水电企业的安全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风险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1.1概念
在水电工程的施工中,所谓的风险主要指的是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施工方期待的经济效益和实际经济效益之间产生差距的现象。水电工程的财务风险在整个工程的财务管理中会出现在任何一个财务处理阶段,由于各种影响因素在整个工程的财务中的影响地位不同,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同。所以,在水电风险的评估中,对于其财务活动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完善,这样才能彻底的分析工程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较好的管理控制策略。
1.2原因
总的来说,造成水电工程风险的原因包括施工方自身运营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施工方自身运营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从事工程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够强,在工作中只是重视资金的收益和实用情况,对于整个工程存在风险没有进行一个整体性的评估。工程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使得风险评估发生一系列的评估错误,从而使决策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目前的水电工程企业多是根据以往的常规模式和原有的工作理念进行评估,不能很好的把握整体评估的价值,使自身的财务决策缺乏准确性。水电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概括的一些比较宏观的经济环境,像国家的一些政策法规、银行利率、人民币汇率和国家的产业政策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风险。
2.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水电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价值度量的重要手段是财务风险,它能够很好的体现水电企业的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要想有效的降低风险,要想使财务活动得到一定规范,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控制机制去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要想使水电工程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生产环境,为了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了实现水电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必须亟待加强水电工程的风险评估,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得到顺利的开展。
3.风险评估策略
3.1加强筹资
筹资风险管理在整个水电工程的筹资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水电企业的风险管理不能违背经济发展的原则,应该遵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想使工程风险有所降低,必须遵照相应的行业标准和经济原则。一般来说,筹资活动的基本原则如下:工程的筹资的具体金额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尽量避免风险的产生和风险的增大;工程的投资活动不是单独的个体,应该和筹资活动结合起来,在投资活动中,对于资金的需求和实用方向,要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对于筹资的金额和规模要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企业的资产结构和筹资结构也要有一个良性的适应,筹资的途径可以通过企业的资产结构进行确定,并且通过分析资产结构,进而确定筹资的渠道和负债构成。
水电工程风险评估中涉及的筹资措施包括:水电企业筹资的规模应该符合自身的运营情况和生产情况;应根据财务的成本评估选择最合适的筹资金额;为了使筹资的成本和风险有所降低,对于整个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很好的展望,并且能够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投资时机,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任何筹资活动的开展都要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筹资方案的确定。
3.2加强资金的使用
工程资金的合理使用与风险评估有着十分重大的联系。只有明确了资金使用风险的原因才能加强投资风险评估。一般常见的投资风险因素包括:整个工程的投资活动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科学的计划,而且相关领导做的投资决策不科学;水电企业投资时承担的风险较高,主要是因为在投资过程时没有使风险分散组合充分利用起来,使得收益和风险存在很大的差距;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之间的目标和需求发生脱离;大多数的水电工程在投资活动中都抱着机会主义的侥幸心理,因此使得投资的风险有很大程度的增加。
水电工程风险评估的资金使用措施包括:投资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控制策略和投资原则;投资活动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并且对于一些投资回收和风险要开展详细的测试;每个工程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要把握好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追风,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出适合自身降低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方法;为了使投资的风险有所降低,应该选用不同的投资主体,并且对其风险进行一定的分类。
3.3加强资金回收
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的投资风险,使水电企业的资金回收达到投资的目标,最关键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尽可能降低企业投入成本,使水电工程拥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水电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重点,是把握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与控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注意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依据工程的成交数额和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来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采用一定的折扣手段来提高工程资金回收效率,依据企业实际情况来确定折扣政策,加快货款回收。
3.4加强资金收益分配
水电企业在资金分配活动中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为了降低在分配收益时的风险,施工方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政策,并且要积极处理好施工方利益与建设方利益的差异,使得工程的利益分配模式能够符合企业长远发展需要,而又能起到调动投资者积极性的目的。水电企业在资金收益分配活动中的风险评估措施主要包括:水电工程施工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并且结合企业预期收益的要求,合理制定会计核算与利润分配的有效方法。水电企业还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保证水电工程的再生产活动不受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水电工程企业还必须充分考虑投资者的积极性,要拿出足够有说服力的投资方案使投资者对投资的未来收益有信心,并且要使投资收益得到有效保证、及时兑现和增长。
结语:
总体来讲,加强水电工程的风险评估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十分的重要。水电企业只有加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健全其风险评估机制,才能使水电工程的财务风险成本有所降低,最终才能使整个水电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下去,才能实现安全稳定的发展。
引言
电梯,作为一种十分普遍的城市交通设施,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对电梯需求的增加,人们对电梯的安全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老旧电梯频繁发生故障和事故,这些故障与事故已经严重影响人们安全地使用电梯。电梯安全评价是现今一种能够预测和降低电梯事故发生概率的有效方法,可在电梯老化出现安全问题之前,减少甚至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同时也避免过早地报废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1.电梯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方法
由简单的定性到定量评价,又从定量方法到现如今更加科学准确的LEC评价法以及模糊法,安全评价方法的发展是一个由简到繁、由单一考虑到综合考虑的发展完善过程。
电梯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方法是一个对具体实践操作要求十分高的的工具, 由以下五个步骤组成:
(1)以电梯的自身特有性质功能和依据具体安全要求的数据库为出发点,初步进行风险识别;
(2) 通过对每项风险进行准确详细的评估来确定风险的综合等级;
(3) 风险评定:确定是否需要实行一定措施来使风险可能发生概率降到最小;
(4) 选取风险较低的系统, 采取合理高效的安全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5) 构造完整详细的安全评价报告。(结合各项结果)
1.1模糊定量法概述
指标相对权重确定:常见确定权重方法有多种,这里采用特征向量法,具体计算方法:在递进层次结构中,在n个元素之间(相对于指标C)选取相对重要的那个,从而得到一个判别矩阵A:A=aij(n×n)中: aij是ui和uj相对于C 的重要性的比例标尺。根据1至9( 重要程度逐渐增加,1 表示两者具有一样的重要性) 比例标度对重要性进行赋值。判断矩阵A是否满足: aij=1 /aij,再检验其是否一致。通过一致性检验的矩阵A,解出其特征根方程:Aω=λmaxω,该特征向量的各个分量值就是同层次指标元素的相对权重值(ωi)。电梯设备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中具有较高地位,这也体现了评价指标体系以电梯的根本安全为先的鲜明特点。此外,曳引系统是电梯运行的最直接驱动系统,轿厢又是是乘客的直接载体,其安全状态对评价结果影响很大,所以其在设备本体中权重值也很大。这满足为实现电梯最本质安全降低乘用风险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模糊计算模型与安全级别划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数学模型。
1.2 LEC评价法概述
LEC评价法用和系统风险密切相关的三种因素,分别为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工作人员在不安全环境中暴露的频繁程度)、和C(事故后可能造成的后果)的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需要承担的风险。以以上几种因素的不同等级为基准确定一个梯度,然后以这几个因素各自的梯度值的乘积D来评价操作环境危险大小,D值越大,表明该系统可能发生危险,应尽快提高安全防备,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直至调整到风险在可允许范围内。对这3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精准的计算。这里,采取半定量计值法来使过程简单化。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对这3方面分别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并赋值。
2.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的实施
借助先进的检测仪器以及安全工程原理,再结合使用老旧电梯时发生事故的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和风险评价专家的专业知识和丰富工作经验,判定和分析老旧电梯运行系统中的潜在不安全因素,以上就是电梯安全风险评价具体内容。利用此法判断出电梯运行系统中潜在危险、潜在危险具体的位置、故障发生的概率等分析判断电梯系统的综合安全状况(使用寿命以内),进而提出可降低风险的对策。采用综合多种评价方法的评价模式,可以将问题研究得更具深度,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和具体可行的建议,从而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1 目前电梯安全评价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目前,电梯安全评价体系很难全面建立,因为电梯的机械系统太过庞大复杂,不同的电梯,评价目的、电梯的部件、检测环境以及自然和非自然的因素都不尽相同,所以对于每个电梯都需要进行特殊化讨论,对于如今的技术而言,电梯检验标准的制定较之于电梯检验技术发展产生迟滞现象是无可避免的。但随着电梯安全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如今老旧电梯的安全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
3.结束语
虽然老旧电梯在设备本身安全运行、维修以及定期保养方面出现了较大的问题,造成了诸多人员伤亡。若直接更换老旧电梯则可能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为了不浪费一切可利用资源,我们必须通过对电梯进行完整的安全风险评价,依据具体安全评价结果,选择可降低老化电梯设备运行风险的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电梯运行风险。其次,监察机构可依据安全风险的结果来监督维保单位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损坏时的维修。在评价方法发展成熟的情况下,长期有效的监管老旧电梯安全运行的机构也可以建立起来。可以这么说,不管是在弥补现今不足的电梯安全管理技术,还是在节能节源方面,对电梯进行安全风险评价,都具备着极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非常高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顾徐毅.电梯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6:17-19.
[2]庆光蔚等.老旧电梯模糊定量安全技术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12:127-131.
[3]张喜刚等.A H P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电梯使用管理系统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6:236-239.
[4]郑祥盘等.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与在线监测技术研究[J].机电技术,2012,4:77-82.
[5]辛宏彬等.电梯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4,2: 12-18.
[6]李昱涵等.浅析电梯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5:47-48.
[7]邵肖肖等.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判定规则研究[J].机务管理2015.3:101-103.
[8]钟思宁.LEC评价法在老旧电梯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质量论坛,2013,12:53-5.
光纤以其大容量、抗干扰、保密性好等优点,逐渐成为电力系统通信的主要方式。然而,光纤一旦出现故障,将引起通信业务中断,特别是继电保护业务中断,可能引起电网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光纤线路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电力通信系统中,诱发光纤线路故障的原因很多,如雷击、电腐蚀、外力破坏等。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例如文献[1]研究了光纤线路受雷击的影响程度。文献[2]分析了光纤线路在电腐蚀作用下故障发生的机理及防预措施。然而,高海拔环境下,一方面温差、大气密度、日照等相对平原地区成为人们不可不考虑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由于海拔高度的增加,雷击的事故率,覆冰的发生率,电腐蚀的发生都较平原地区有相对的增加,因此,在做风险评估时,由温度、气压等变化造成的影响,例如热胀冷缩、电晕放电等因素应相对的提高其相应指标的权重值。
本文通过分析高海拔环境下,影响光纤线路运行的指标因素,运用结构熵权法对评测指标进行权重确定,之后再确定数据的评定等级,将两者结合,得到最终的综合评定。
一、确定各指标所占的权重
结构熵权法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指标权重的分析方法,其具体评测的具体流程如下图1所示。具体的分析流程可参考文献[3]。最终得到指标的权重向量W。
二、确定评定等级
在获得各指标的权重值之后,对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评判其优劣等级。此处采用四个等级进行评定。评定等级V可以表示为:V=优,良,可,差嗓瑟,对应的评分档位为:β= 100,80,50,20嗓瑟,当然,分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采用事先确定好的等级标准,在输入相应的指标值时,则将其赋予相应的等级,输入值属于哪个等级则相应等级的值取为1,否则为0,如此构造等级评定矩阵(S为总指标的个数)。
三、高海拔对指标权重的影响
除了正常平原地区所考虑的网络结构、网络自愈能力、SDH、PCM设备运行质量、设备切换延时等等,高海拔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温度和气压、风力变化上,其他的例如湿度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3.1温度影响
总所周知,海拔越高,所处环境温度越低,昼夜的温差越大。高海拔地区的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光纤中的料中松套管和护套等部件在低温条件下容易发生伸缩且造成故障。其伸缩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松套管从光纤接头盒缩进光纤内,由此将光纤接头盒内的预留光纤拉成小弯曲或拉断。(2)松套管从光纤伸出到接头盒内,由此将光纤接头盒内的预留光纤拉成小弯曲或顶断。(3)光纤护套从光纤接头盒内缩出,使得缆芯暴露在外,失去任何保护。(4)加强钢丝从光纤接头盒缩进光纤内,使得光纤与接头盒的连接强度大幅度降低。(5)加强钢丝从光纤伸出到接头盒内,有时会将接头盒内的预留光纤顶成小弯曲或顶断。
高海拔地区的温度很容易小于0摄氏度,这种低温情况下,外加湿度的增加,高海拔地区极易形成雾凇气象,再加上适当的风速和风向,就会使得光纤发生覆冰。所以风险评估因素权重的设定时,要充分海拔所带来的温差和覆冰影响,这与平原地区的影响程度相比要严重的多。
3.2气压影响
我们知道,ADSS光纤发生电腐蚀现象主要分三种,一是正常情况下的电腐蚀,即光纤在电力线辐射的电磁场作用范围内,沿光纤走向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二是干带电弧引起的电腐蚀,主要是由于光纤所处环境污秽,使光纤表面积存灰尘和盐类物质,造成弧光放电。第三种则是由于电晕放电引起的电腐蚀,当电场强度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光纤金具末端就会产生电晕放电现象。
起晕电压意即电晕放电起始的电场强度,主要取决于大气条件,例如空气密度越小,起晕电压越低,湿度越大,起晕场强越小,同时也受金具末端的形状和粗糙度影响。由于海拔高度的增加,其大气密度也就越低,更容易产生电晕放电,所以在高海拔地区对由电晕放电引起的电腐蚀情况要加重注视,在对ADSS光纤评估的时候更要注重对电腐蚀指标权重的合理性。
当然,高海拔环境的影响并不仅限于此,例如雷击、日照辐射等因素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说明,但这两个因素也是风险评估时不得不考虑的方面之一。
四、总结
针对高海拔地区光纤运行潜在的风险,提出了一种相对科学的评估算法,并分析了高海拔特殊环境对光纤的运行具体影响,指明了相应需要重视的评估指标,对光纤线路在高海拔地区的规划设计和维护管理提供了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有钧,张春阳,方华. OPGW光缆雷击断股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电力系统通,2009,30(199):16-19
中图分类号:TM862;TM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318-01
引言
近些年来,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刮起了一股新兴产业的风暴,而风力发电行业作为众多新能源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员,在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日益加重的今天,以它环保、节能以及低碳的优点,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响应以减少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而产生的碳交易机制,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给予风力发电产业足够高的重视程度,该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与产业高速发展形成对比的则是频频发生的由于雷电引起的风力发电事故,由于雷电灾害对风电厂乃至整个风电产业有着十分重大的不利影响,所以对于风电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风力发电机组自身的防雷系统
雷电灾害对于风电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发电机组运行的影响,而影响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从雷击的角度对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把威胁分为三大类:(1)直击雷的威胁;(2)由于雷击所产生的电磁脉冲的威胁;(3)雷击造成设备某部位形成电位差所带来的威胁。
从整体上看,前两种威胁都属于普通雷电灾害的威胁,比较常见,而第三种威胁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实际上雷击造成设备某部位形成电位差所带来的威胁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设备防雷系统的缺失,这是因为防雷系统的缺失直接导致电涌保护器应有的能量配合功能无法施展。
2.影响风力发电机组遭雷击的因素
对于风力发电机组而言,研究它遭受雷电袭击原因的时候一般都要从外部因素着手,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外部因素又可以细致的划分为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自然因素,顾名思义,就是由于自然原因所引起的雷电灾害,主要是指风力发电机组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地质、天气现象、雷暴发生几率等等;而在本文中的人为因素和我们平常所见的“人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是指风力发电机组的接地系统,由于接地系统直接控制着地电位的移动,所以对于人为条件而引起的雷电灾害更加值得风电厂去注意。
2.1 接地电阻与风力发电机组的雷击风险关系
要想加深雷击对于风力发电影响的研究,首先要搞清风力发电机组本身遭受雷电袭击的概率,雷电防护电子系统IEC62305给我们展示了计算计算概率的公式。在这次模拟计算中,当MV机组被设置在90米及以上的平均高度时,风力发电机组遭受雷击的概率大约为每十年发生3次。
下图是对内蒙古某风电厂41台风力发电机组进行接地电阻实验之后所得出的测试结果分布图,从该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将近一半的风力发电机组在接地的时候,接地电阻都超过了5欧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将近一半的风力发电机组都是高电阻的状态下工作的,所以地电位漂移的现象发生的几率是非常大的。除此之外,接地电阻阻值如此之高还容易引起电涌保护器发生故障,直接导致由于地电位的移动而损坏设备的现象。
2.2 机组相对高度与雷击的关系
通过雷电防护电子系统IEC62305呈现给我们模拟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当风力发电机组所处的高度越高,那么它遭受雷电袭击的几率也就越高,造成大气等电位分布的畸形也就越大。由于静电场所表现出的电位分布形态是由空气流通状况以及空气所含杂质状况综合决定的,所以在正常的大气状况下,静电场一般呈现出等电位分布的现象。当静电场由等电位分布向畸形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候,风力发电机组的顶端非常容易产生电荷聚集的情况,所以顶端先行导电现象的发生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由此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风力发电机组所处的高度与静电场畸形程度是呈正比的关系。
2.3 机组所处的气象条件与雷击的关系
通过对机组相对高度与雷击的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高度与雷击的概率是呈正比关系的,换言之,与平原相比,处在高山上的风力发电机组遭受雷击的概率要高得多。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大胆的设想,那就是当机组所处高度等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又是什么在决定着雷电灾害发生概率的不同呢?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机组所处地区的气象条件。下图为某风力发电厂在10年来雷暴活动的月平均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6-9月为雷电高发阶段,这与该地区在这段时间雷雨不断的气象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2.4 整机工艺与机组遭雷击后的关系
风力发电机组与其它发电设备最为直观的差别就是组成原件的不同,由于组成风力发电机组的原件主要包括塔筒、发电机以及齿轮箱等等,所以大型的钢构材料是组成发电机组的主要原件。当雷暴以直击的方式袭击到风力发电机组的一瞬间,整个机组的电位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升高,由于雷击而产生的电流会迅速流向机组的各个角落,致使机组的瞬态电压达到极值,非常容易造成反向击穿伤害设备的现象出现。
3.机组各种因素整合后的雷击概率
通过对以上影响机组遭雷击的因子的整理,不难发现一个特点:就是风机的高度、接地电阻与该地一区的雷暴活动直接影响着该机组遭雷击的概率,通过对以上条件的整合,可以看出,接地电阻越高,机组遭雷击的概率越高,如下图所示。
4.结束语
通过对综合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因子整合可以直观地分析出风场雷击风险最高的机位,现场运维人员可根据实际分析的结果对高威胁机组的防雷设备、等电位工艺和接地电阻做特殊检查和维护,以减少该机位的雷击风险程度。我国的风电行业只有真正认识到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切实的把风险评估落实完善,才能真正发挥风力发电的功能,才能真正使风电行业以健康、安全的姿态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问题的出现在给用电客户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造成安全隐患的负荷中断、设备损坏和机会成本更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3.电网运行超过稳定约束。表现在设备过载、母线电压越线和暂态失稳等方面。
(二)电网运行安全稳定问题的场景
1.第一场景:电网元件运行正常,但运行工况过渡到稳态后出现安全稳定问题。
2.第二场景:电网元件运行正常,但发电或负荷大幅度波动诱发安全稳定问题。
3.第三场景:电网元件故障,故障情况下发生的安全稳定问题。
(三)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的可能性
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要根据问题出现的场景进行分析。第一场景是关于导致运行方式的概率。第二场景针对风电等新能源机组出力和符合突变出现的特征。第三类场景则是基于电网运行方式、外部自然环境、设备状态和故障历史统计信息等内容对故障形态及演化规律进行了探究。
二、我国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评估的必要性
国家电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电网系统是用户供电的根本保证,因此保证电网运行安全是电力系统管理的首要任务。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实时监控,实时调度、迅速应对随机事件的发生,以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电力调度员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随时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调度决策问题,同时也要承担每一步决策和操作可能造成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
三、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评估的特点
电网运行安全在线评估是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的一种风险管理,针对在线化和风险评估两方面的特征分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评估所需的时间尺度短。这是电网运行安全在线评估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只需要几分钟到几小时就可以完成评估,对系统问题作出迅速反馈。
(二)候选场景动态变化。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的在线评估需要根据电网的运行方式、自然环境和设备状态,有针对性的选取场景,同时不断调整候选场景。
(三)故障可能性模式具有时变性。外部环境和设备状态是故障可能性建模的主要原因,究其根本故障是由于外因不断变化和考虑的时间范围小造成的。
四、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评估所要解决的问题
电网运行安全在线评估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顺利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实现在线评估的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选择合适的风险指标
风险指标与评估和控制决策方法以及效果密切相关。电网运行中关注的方面很多,不必将这些要求都在指标体系中予以体现,可将某些方面作为约束条件。
(二)高校风险场景的动态生成与初选
风险评估的场景数量对效率有很大影响,而需要详细进行风险评估的场景不一定多。在初始场景之后的每个阶段有多种可能的场景,因而在后续阶段仍需选择场景。因此,快速、准确的风险场景生成和初选技术对实现在线风险评估非常重要。
(三)故障可能性时变模型
故障概率的准确性是影响风险评估结果可信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而备受关注。故障概率建模虽然已有一定基础,但仍有必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一、 前言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电网的运行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本文就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评估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
二、影响电网运行体系的风险因素
电力网络故障主要有内部和外部因素构成。外部因素包括气候灾害、地质灾害、人为事故等;内部因素包括:(1)集约化风险:大运行体系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之间存在较大的管理差异,大运行体系是一个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其集中管理的业务层面涉及到整体监控、自动化主站维护、继电保护系统管理等等,因此涉及到的流程和业务随之增加,从而,在大运行体系的管理模式下,调控工作需要更加的全面且具体,故其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2)硬件风险:设备本身存在安全故障或者安全隐患并显现出来,导致电网事故;(3)管理风险:内部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功能漏洞而导致故障,以及技术上操作经验缺乏,在操作调度过程中出现错误而导致故障;(4)系统出现死机或者崩溃等情况导致控制系统失控而造成事故等,这些问题都是来自于电网的内部运行管理问题。由此可见,内部因素是可控风险因素,因此,电网调控运行中的安全风险控制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最大范围的控制内部安全因素引发的电网故障,以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模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新增了电网设备监控管理和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管理、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建设与运维、继电保护技术监督管理、调度业务范围扩大等业务,电网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电网运行的安全性问题就成为电网调控运行管理的首要问题,电网安全风险控制是电网调控管理的首要目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还应配合形成一套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这就需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强化风险排除和控制的技术措施,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案设计,增强各个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性。在实际的工作中增强对电网系统的检修与排查力度,将人工和系统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风险和事故处理方案,针对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并指导解决。实践中利用模拟仿真的演练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人员的抢险水平,将发现风险、控制风险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降低风险的危害,提高管理水平。
三、电网运行方式风险管理方法
1.健全电网运行方式风险管理机制
电网运行方式的风险管理机制是指管理者对于相关的管理数据进行识别、分析、定级以及监管和追踪,以采取更好的措施实现电网运行的正常化和安全化。完善的电网运行方式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初级阶段就是风险建模,在这个阶段,管理者需要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风险信息的挖掘,以此提出全面准确的风险管理因素,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方便。风险的评估阶段则是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管理者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结合前阶段的风险评估因素进行检测,获取电网运行中的各种风险状态,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监管和红纸,并根据风险状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采用开放的风险管理工具,保证风险管理的透明性
上文中提到,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运用开档的风险管理工具,建立开放的管理机制,保证风险管理的透明性,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这一开放性的管理模式还不健全,因此说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以实现风险驱动的安全运行和风险管理目标的完成。
3.建立多视角的可视化风险信息管理
电网运行方式的风险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多视角多层次的可视化风险信息管理,这样能够实现管理工作和电网运行以及电网施工现场的同步监管、同步控制和同步跟踪了解,同时多视角多层次的风险管理信息能够为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的相关人员提供相应的可视化的运行管理方案,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4.实现电网运行全过程的智能化风险管理
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不仅机制要健全,管理要开放,信息要可视,同时还需要采取高科技进行风险管理,以实现最好的管理效果,因此说实现电网运行全过程的智能化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四、建立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体系
配电网的设备在使用期限内,使用的时间与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之间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虽然每台设备具体发生故障的次数、频率和使用寿命不尽相同,但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故障发生的规律。设备的故障频率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偶发期和耗损期。对故障发生时期的规律进行分析得知,设备的整体性能是不断变化的,对设备的关键指标参数进行分析,可以预测出设备未来运行的状态和趋势。同时,选择在配电网中得到应用的,准确、完整的状态量作为状态评价指标,建立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体系。具体的创建步骤如下。
建立设备状态量的参数体系,将设备的运行状态分为三个层次,具体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方面:评价设备的整体运行状态,第二次评价不同设备每个部件的性能状态,第三层对各状态进行量化取值;创建每层状态的评价标准,按照规定标准对第三层的状态进行模糊赋值并计算前两层的设备状态量化值,从而得出设备的状态评价结果;根据当前设备的评价结果,利用具体的风险评估方法和计算公式,综合计算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计算出设备的风险值,以该数值为依据得出风险评估结果;基于风险值划分风险级别,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和具体应用情况的不同,划分出不同数量的风险等级。
五、风险评估研究的展望
现阶段电力系统的传统性风险评估大多是使用到较大的电网中,没能够充分的考虑到电力系统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对传统的风险评估实施改进并加以拓展,符合实际电力系统的运行特征及系统的结构;传统性的可靠评估在运行风险的评估中是电力系统在较短的时间内推算出运行的安全状态,对元件的停运可以按照运行中工况的变化而发生转变,在没有足够的历史数据统计的状态下,充分的运用模糊理论及专家给出的相关的经验,提供出设备的停运因素大小是一种及时可行的解决措施;在电力系统中装置在线监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及安装,并且对设备的工况运作数据的状态能够在线被输送给调度中心,进而逐渐完成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历史资源的数据库。
电力系统的风险评估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对存在的风险实施综合的评价,并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能够分为两种风险评估,这两种风险评估分别是系统级的运行风险评估及元件级的运行风险评估;在电力系统遇到相关的干扰之后,系统不会违背母线的电压约束及线路上的热稳定约束,而是依然可以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风险评估同时可以使用到电力系统的连锁故障解析中,连锁故障虽然产生的概率比较小,但是却能够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连锁故障的运行风险评估被当作了新的探索点,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对电力系统的连锁故障的风险评估手段进行综合的考虑,通过应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技术来预算出电力系统存在的连锁故障的威胁指数,进而进行相应的预防策略;风险评估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制定出风险控制的措施,主要用于改良电网运行中的安全状态,制定出的风险控制措施满足了经济性与安全性的两者兼顾,达到了降低电力系统风险的效果,同时符合了经济性的要求与优化控制的措施。
六、结束语
只有加强对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评估的研究,才能使电网的正常运行得到保障,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的体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