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2 11:51: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五年级实习自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心理压力越来越严重,在无编制的青年教师身上表现的最为突出。对这部分教师的心理压力的成因和自我调适的分析是当前比较重要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编制青年教师心理压力自我调适
伴随着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全国城乡中小学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在岗而没有编制的教师,其中以刚刚步入教师行列的年轻教师为主。这部分教师身兼多种角色,集数种心理焦虑于一身,这些心理压力不仅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他们顺利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甚至会波及到他们个人及家庭生活的幸福。这些不断累积的心理压力就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捆绑、束缚着他们,令他们无法从容地面对急剧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因此,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状况,安顿他们疲惫的身心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课题。
一、中小学无编制教师心理压力的成因
(一)社会压力
社会的不断进步、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行业的激烈竞争,对这部分教师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为了能尽快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认可、领导满意的教师,这些青年老师每天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学校备课、上课、辅导学生、向老教师请教等……长此以往许多人深感力不从心、无所适从。由于身心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逐渐对教学甚至生活失去了兴趣与信心,在工作中也变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高,甚至会产生放弃教育事业的想法。
(二)学校压力
新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后,学校对教师的各项量化考核要求越来越多,教学任务不减反增。虽然有些学校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与提高,并举办各种教学比赛以促进他们快速成长,但也有许多领导管理水平低,做事缺乏方法,只要看到你所任班级成绩落后,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批评;还有些学校工作安排劳逸不均、待遇不同、处事不公,尤其对没有编制的青年教师重使用、轻培养,以致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打击了他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家长压力
当前,家庭尤其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更高,他们不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且还要求教师要尽善尽美,对那些没有编制的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更是心存疑虑。家长的敏感与过分监督导致无编制教师整天诚惶诚恐,他们处处小心、害怕出错、怀疑自己的能力,更不能正视自己的失败。强烈的失败感使他们痛苦、沮丧、自暴自弃,逐渐对工作失去了希望和信心,同时还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四)学生压力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为增多,他们所受的影响也更多、更繁杂,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方面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有些家长错误地把孩子教育的责任全推给学校,他们笃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些因素使得无编制教师在本有的对学生的责任心之外更添重负。由于新教材对教师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要求更高,有时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奇怪”问题若教师不了解,就会造成学生对教师认可程度的降低,甚至对老师的能力产生质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尤其是无编制青年教师因不被学生理解和尊重而产生失望情绪,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隔阂逐日拉大。
(五)编制压力
和其他有编制教师不同,无编制教师更有被随时解聘的危机感。因此,他们除了要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外,还要抽时间准备每年的编制考试、努力搞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时间与精神上压力就可想而知。一些无编制的青年教师在待遇上不仅不能与其他教师同工同酬,还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不能享有评优评先的资格等,更有甚者,一些学校所发福利也分三六九等。这些现实使得无编制教师自尊心严重受挫,在其他教师面前难以抬头,逐渐产生自卑情绪。
二、无编制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调适
(一)正视社会现实,增强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社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大熔炉,它既有光明,也有阴暗;有快乐,也有悲伤。因此,要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去直面社会现实,主动接受并努力适应现实;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周围环境保持良性的互动;要正视自己、承认差别,努力弥补自身的不足并缩小与他人的差距。只要去努力地追求、勤奋地拼搏,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会离自己的目标会更近,这将会增添自己的信心和勇气,使自己自强、自立,并最终获得应有的尊严和掌声。
(二)勇对挫折,提高自信心
青年教师应该勇敢地接受失败的挑战,从失败和挫折中汲取教训,找出原因,寻求解决问题之良策。另外,不要抱怨外界的不利环境,应积极面对一切问题,这样才会拥有发现自我、拓展自我、提升自我的能力。这时,成功就会主动靠近,胜利也会不经意间来到自己身边。成功与胜利不断累积,可使自己乐观生活、勇气长存,由自卑变为自信,由自信变为自强。
(三)承认差距,正确定位
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恶劣,都应该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给自己确立一个客观、务实的人生目标,鼓起奋进的勇气,努力开拓自我,恰当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已达到逐步完善自我的目的。在平常的工作与学习中,要承认自身与同行之间在某些方面的差距,同时还要正视自己的优势,注意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将压力变为动力,这样就会从自卑中走出,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四)勇敢面对竞争
做为无编制的青年教师,要勇于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竞争,既有与同行间的良性竞争,也有与自我的竞争,即“新我”与“旧我”间的竞争。在不断超越旧我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增长本领,逐步完善、创新自我。无论是在与社会、他人的竞争还是在与自我的竞争中,都要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并在竞争中考验自己、磨炼自己,使自己在竞争中得到提升和超越。
(五)调整心态,勇于应对繁重工作
由于无编制教师大部分为年轻人,因此他们一般会被校方安排大量的教学任务,甚至是超负荷运转。同时,来自各方面的检查、评比、考核也令他们不堪重负、身心疲惫。他们若能转换思路,把这些任务与压力当做是领导、同事给自己一个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良机,那么,便能以愉悦的心情去释放自己的全部智慧与潜能,专心致志地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进而向成功迈进。
(六)直接面对编制问题,争取自身应得权利
无编制教师不要始终让编制问题困扰自己,因为编制问题不是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而是现阶段人事制度改革造成的特殊现象,只要自己对学校和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编制问题最终会被政府、学校解决的。要始终坚信:没有入编只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样会受到学生的尊敬,社会的认可。
总之,无编制青年教师应始终保持一种健康、乐观、积极的心态,珍惜、热爱自己的事业,在生活中品尝人生的快乐,在工作中寻找自身的价值。面对激烈的竞争和繁重的工作,无编制青年教师要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工作、生活步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以减轻自我心理压力,从而达到在紧张中求松弛、在宽松中求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晓聃.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述评[J].成才之路,2007(9):1-2.
[2]娄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师工作压力及缓解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苏虹. 青年教师心理压力之探析与调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2).
[4]唐琦.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王静.中职教师心理压力成因分析与心理调适[J].中国中医现代远程教育,2010(9).
[6]许日华.张家港市普通高中老师心理压力现状、成因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徐尊英.新形势下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7(6):34-35.
[8]姚立新.教师压力管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9]赵明勇.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成因浅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58.
一、教学课前管理
在上课之前,小学英语老师应该整体规划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管理,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等学习用具,对课堂纪律有硬性要求,安排英语课代表等,合理地规划教学的课前管理可以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一定基础。除此以外,小学英语教师还应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参与课前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准备教学用具和资料等,使得他们能够充分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小学一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New Year教学时,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首先设计以制作新年贺卡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制作新年贺卡的材料,且要求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了解对赠卡对象应该使用的问候语。制作新年贺卡的形式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参与进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赠送贺卡可以让身边的人感受到关心,从而促进学生生活交际圈的和谐;另外,还有学生在了解贺卡问候语时,可以学会“fold”“miss”等新的英语学习内容和祝福语语言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教学课中管理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设定有趣的教学活动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竞赛、角色扮演、歌曲、游戏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在参与教学活动时,充分掌握英语学习知识。同时,教师可以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学习内容,积极参与课堂组织,以便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小学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注重学习有趣性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课堂纪律,防止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脱离控制地玩乐,忘了学习任务。
例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In a nature park的教学过程中,在学习“Let’s talk”一节时,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Are there any... ?”的疑问句式以及“Yes,there are”或者“No,there aren’t”的回答句式,并且能利用该句式进行单词替换,进行情景交际。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开展得分竞赛活动。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学课后管理
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后教学管理,主要是布置学习任务,巩固学生新学会的英语知识。为了避免小学生在课后学习中产生厌烦心理,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设定科学的课后学习任务,鼓舞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Unit 1 My classroom的教学中,“Let’s chant”部分课程结束后,小学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学习歌曲“Apple Song”,这个歌曲歌词易懂,旋律简单,歌曲中出现的“round,juice,sweet”等英语单词可以巩固学生的英语单词量,而且“I love to eat”等简单的语言表达方式,小学生可以很快学会并应用于生活中。由于小学生本身处于爱动爱闹的阶段,利用学习歌曲的课后作业方式,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已经学会的英语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鼓舞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课前、教学课中、教学课后的“全过程”中都做好管理。课前要设置有趣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中要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带动学生学习动力;课后要科学布置学习任务,鼓舞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0-0013-03\[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美国著名大学教育专业实习的有效经验与特色之研究”(CX2013B202)。
\[作者简介\]徐丽婷(1987―),女,山东青岛人,湖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国别教育比较;吴蓉(1988―),女,湖南岳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国别教育比较。
探究美国高校教育实习制度的基本特点,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初等教师教育最佳院校排名,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缩写为MSU)居第一位。该校初等教育专业实行五年制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备幼儿园至小学五年级(K-5)全部学科及小学六至八年级(6-8)特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教师。本文结合该校初等教育专业实习案例,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对美国高校教育实习制度的基本特点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一、教育实习目的解析:基于专业理念的维度
教育实习的目的不应仅仅是将实习教师培养成为合格的课堂教学者、管理者,更要从宽泛的专业化理想和信念上提高其专业素质,重构教师专业素养的知识基础和能力。\[1\]
密歇根州立大学教师教育学术项目及政策委员会于2006年通过八项教师教育标准(见表1)。在此基础上,该校初等教育专业强调以下五项内容:对学科内容及“理解性教学”方法有深入的了解,对全部儿童以及包含多样性的班级及学校做出民主承诺,学会如何在班级及学校中建立研究共同体,学会如何参与完善教学、学校、教师行业的实践,学会如何通过反思实现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表1密歇根州立大学教师教育标准\[2\]
〖XB,HT10.H,J*2;Z2〗序号标准标准内涵1通识教育开展有效沟通;进行价值观教育;明确权利与责任;尊重差异;尊重共同性;联系政治经济环境;形成全球视野;关心学生2科目教学进行自由探究;有效呈现学科内容;开展理解性教学;寻求学科知识的相关性和真实性;注重知识的运用;促进自主学习3融入学生并予以回应尊重,关心与沟通;调整课程;激励与参与;包容、适应并因材施教;评估及调整4课堂组织形成共同价值观;追求平等与包容;组织民主调查;教给学生沟通的技能;参与形式;组织活动;评估及调整5学校设备的使用教室设计;使用多种模式;提供技术支持;以技术促进学习;以技术加强评价;监控技术问题;设备维护;评估并调整6融入教师及学校遵守政策规定;促进校本实践;参与问责;建立研究共同体7与监护人及社区进行沟通维护学生利益;了解家庭结构差异;融入家长及监护人;利用教学社区资源;进行社区沟通;儿童权益宣传8专业发展履行教师职责;培养教师素养;提升教育理念;协调工作关系;教学反思;教学探究;评估及反馈以教师教育标准为导向,与培养目标相一致,MSU初等教育专业实习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教师候选人获得成为今日之学校中的一名优质、高效的新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知识与技能,养成富有成效的实践习惯。就专业理念而言,其教育实习强调价值观教育,尊重多元文化,注重实习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无疑有助于实习教师将职业道德、文化观念及法律等社会规范内化为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等个人情意,形成先进的专业理念。另一方面,该校注重培养实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多样性开展教学的能力,倡导理解性教育方式,强调实习教师的“教”与学生个体的“学”之间的互动与反馈。基于学生的立场思考教育实习在未来教师培养中的作用,亦有助于实习教师完成社会规范由内化为个人情意到外现为教育行为的转换,实现其专业化的构建及潜能的开发。
二、教育实习课程解析:基于专业知识与能力的维度
美国高校普遍注重教育实践,教育实习长达1学期甚至1年,教育实习学分比重高达10%甚至20%。此外,美国高校注重教育实习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既注重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在横向维度的结合,又注重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在纵向维度的内在关联。
以MSU为例,为达到教师教育标准及专业培养要求,该校初等教育专业开设教师教育序列课程(见表2),除课堂教学时间外亦对现场活动时间做出明确规定,在横向维度实现了教育实践与理论指导的结合。大三学年,开设课程TE301,每周现场活动时间为2小时,要求学生与一名儿童研究对象进行不少于45分钟的直接交流,参与语文学习相关活动,并利用剩余时间就此进行分析;大四学年,课程TE401/TE402每周现场活动时间为4小时,要求学生进行特定科目课程的规划与教学、小组或个体指导,协助开展评估活动,收集并分析儿童的书面作业等;实习学年,除开设TE501/TE502教育实习研讨会外,仍开设四门同步课程TE801~TE804,并且各门课程均设置每周3小时的现场活动时间,以帮助实习生回顾、拓展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当前的课堂实践,开展基于标准的规划、教学及实践评价。\[3\]表2MSU初等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
〖XB,HT10.H,J*2;Z2〗学年课程名称学分实习设置一/二三四(秋)四(春)TE150反思性学习;TE250社会机构中人类的多样性、权力、机遇TE301学习者、学习与情境教学TE401对不同学习者的学科教学TE402教学实践设计33456作为课程TE301的先决条件・主题:语文(作为全部学习的基础)
・30小时/学期,平均2小时/周・科学、社会研究教学法(TE401);
数学、语文教学法(TE402)
一、见习实践
见习是实施音乐教育实践工作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见习是一种学习形式,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活动内容应当包括音乐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学生通过见习,具体了解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了解音乐新课改的理念,在听课过程中,学习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衔接、课堂语言的变化、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多媒体和网络信息的运用、板书的设计等等。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见习期间,校园的宣传栏、校园广播、多样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都能感染学生,激发起学生当老师的热望。同时,见习后要求学生写见习心得,通过见习,使学生能够衡量自己,作为未来的音乐教师,自己在专业基本功、教师基本素质方面的欠缺,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明确学习目标,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教师基本技能与素养。
二、教学环节分解实践
这种教学实践形式就是把教学中的某一教学环节或某一教学方法单独拿出来进行实践。如:情境的创设的教学实践、新课导入方法的教学实践、新歌学唱的教学实践、创作、探究教学实践等等。这一实践时间一般在10到15分钟。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熟悉教学环节,同一课的同一教学环节,不同的同学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加强了学生之间对各教学环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比如在小学五年级《踏雪寻梅》这一课的教学中,有的同学先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的伴奏音乐,让学生说出歌曲名称,并感受欢快,活泼的叮叮当当的铃声,然后引入新课中清脆、悦耳、有弹性、富有跳跃感的铃声,用这样的方法导入新课,充分激发起学生对新歌曲的学习兴趣;有的同学则是选择用傲雪冬梅或欢乐圣诞等图片导入,营造踏着洁白的冬雪,乘着飞奔的雪橇,听着清脆的铃声寻找梅花的情境,引发学生对歌曲意境的联想。
再比如,在新歌教唱教学环节中,为了使小学生能尽快学唱好一首新歌,有的同学采用播放不同形式的歌曲演唱或演奏的音响资料,使学生在反复“静听”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歌曲旋律,还通过比较和老师的引导提问,了解歌曲中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运用,想象歌曲描绘的意境,为学唱新歌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的同学在新歌教唱中则采用模唱的方法,小声跟老师或随琴声用选择适合的母音进行歌曲旋律模唱,在反复的练习中熟悉歌曲旋律,并通过力度、速度、情感的变化,加强歌曲表现力,提高教学效率。这样的教学环节分解实践加强了同学们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创新设计,调动了学生思考设计的积极心,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三、说课实践
说课是教师用清晰、简洁、生动地语言,将授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及其理论依据陈述出来的教学研究活动。近年来,说课作为一项教学研究活动的方式和训练教师业务水平的一种手段,在全国得到了普遍推广。“说课实践法”是指在音乐教学法课中,以说课的形式,在师生间进行交流的实践活动。说课实践可以是说一整堂课,也可以是说某个环节,如说教材、说设计、说教法、说学法或说活动过程等。
说课不受时间制约,灵活性强,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的设计,比如通常在音乐课的教学方法上有讲述法、听唱法、示范法、视唱法、启发联想法、表演法、练习法、现代媒体设计法等,学生在备课时各环节所采用的教法都有不同。这样的实践便于课堂交流探讨,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在思路、方法上可以取长补短。由于说课是用语言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及设想表达出来的,所以说课不仅可以把每个同学的课堂设计、教学方法、活动过程等在师生中进行交流和探讨,而且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教师素质。
四、微格试讲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试讲”是为师范生提供一个练习环境,采用微格试讲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试讲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受训学生走上讲台讲,扮演教师,由小组的其他成员充当学生,营造出课堂气氛。微格试讲所用时间比较短,一般在10—15分钟,每组学生人数在15—20人左右,试讲只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试讲过程中,摄录系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记录,受训学生可以及时、直观、形象的得到信息反馈。试讲结束后,试讲人根据影像记录进行自我分析,检查实践过程自己的教态、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检查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是否掌握了所培训的教学技能。指导教师和小组成员对其教学过程要进行集体评议,找出不足之处,教师还可以对其需改进的问题进行示范,或观摩示范教学课的影像资料,以利于受训学生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法课的教学,要注重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活学活用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把音乐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用于音乐教学中去,从而加强学生的教师技能,提高学生的教师素养。
【 参考文献】
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一、调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们于____年3月份对我市农村小学开展了调查访问,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调查组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次调查,采取听汇报、发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范围主要在两所小学的三、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学生和家长对问卷内容进行了逐项填写,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
二、调查目的
目前,农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对地富了起来,家长们也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长班把教育责任全权委派给老师,自己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引起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各种办法,协调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调查步骤
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家访谈话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父母对你的哪方面最关心?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是平等的吗?对家长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通过回收调查表,研读家访、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四、调查对象
1、家长的职业:农民占57.5%;
干部和工人占38.8%;个体户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区企业或从事临时建筑工,属农工兼顾,均居住农村。
2、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6.3%;
中专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家长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读初中。
3、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和农亲找工收入较低的占83.8%;
收入较好的只占2.5%;经济困难的占12.5%;特别困难的占1.2%。
4、家庭组成情况:原婚的占91.2%;
再婚的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平进看书看报的占17.5%;
畏导孩子学习的约占23.75%。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给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有桌椅、灯具、必须的学习用品及图书资料,并能在平时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籍等占25%左右。这些并非全是家庭经济所限,大部分还是家长的认识和观念问题。
五、调查结果
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溺爱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农村责任田的承包、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农村很多家庭的条件明显改善,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又使农村独生子女剧增,从情感上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忽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2【学校基本情况】
____ 第三小学,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大型寄宿制小学,学生____ 余名,学校现有寄宿学生____余名。除少数周围小区的居民子女外,大多数属于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来源复杂,家长素质参差不齐。且大多数家庭有让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接受高质量的学校教育改变家庭及学生个人的.现状,追求学生更加美好的未来。
【调查的目的意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社会活动,而是开放的、全方位的、多方合力共同作用的。
为了充分了解我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帮助学校指定合理的家校沟通措施,充分了解到家长及学生需求,向家长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协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难题,促进良性互动的家校关系构建,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渭南市首批认定的家庭教育专家仵艳红老师在学校德育处的配合下,对我校部分的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过程】
一、学生的抽样选取情况。
1、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0名;
2、特殊家庭(孤儿、单亲、残疾)子女10名;
3、公寓寄宿生10名;
4、父母在县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10名。
同时,全校220名教师有30名参与了教师问卷的调查,其中包括班主任10名,科任教师10名,保育教师10名。
二、问卷试题设计情况
本次调查设计问卷3份,分别为家长问卷、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每份问卷共15道题目,题目类型分别为选择题5道,判断题5道,填空题4道,简答题1道;题目内容涉及学生家庭状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家庭教育方法、学生的心理需求、家长对待教师联系的态度、教师家校沟通的目的和方法等。
三、调查开展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试卷630份,收回574份,其中有效答卷568份,缺失试卷56份,包括学生试卷23份,家长试卷33份,教师试卷全部收回。缺失试卷主要为长辈代管的学生和部分年龄较大的祖父母及文化程度较低的父母。
从受访调查的300名家长来看,有效的261份答卷中,对家庭教育存在溺爱型的有64户,占25%;放任型的107户,占41%;教育措施乏力型的56户占22%;封闭型的16户,占6%;注重方法的18户,占7%。
从参与调查的300名学生来看,有效的277份答卷中,对家校沟通期望值较高的27人,占10%;期望值一般的169人,占61%;无所谓的36人,占13%;完全拒绝的45人,占16%。在学生对家长教育方法满意度调查中,非常满意的16人,占6%;比较满意的42人,占15%;一般的97人,占35%;认为方法不当的90人,占33%;极度不满的3人,占1%;无法评价的29人,占10%。
30名参与调查的教师中,答卷全部收回并有效,其中认为家校沟通必要的27人,占90%;认为家长配合不力的18人,占60%;认为能力不足并措施乏力的12人,占40%;认为沟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的4人,占13%。
【调查结论】
1、大多数家庭有让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接受高质量的学校教育改变家庭及学生个人的现状。
2、由于文化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教育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属于并行但互不干扰的两条直线,因而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3、部分家长,教育理念陈旧落后,教育孩子方法简单粗暴,缺乏长期持久的教育目标和方案。
4、个别家长,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将错误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教授给孩子。
5、大部分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有效的家校沟通的必要性,但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沟通措施和方法,影响学校育人的效果。
6、相当部分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把沟通协作失败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家长。
【反馈建议】
1、成立学校“家庭教育及家校配合方法”研究小组,选择一部分优秀教师,针对本校实际,参与专项课题研究,探索家校沟通合作的有效策略。
2、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遴选部分优秀教师和家长担任讲师,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子方法,帮助家长形成科学育人的观念和方式。
3、挖掘校本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心灵驿站”、留守儿童关爱室的作用,协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难题,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4、以学校德育处为龙头,组建学校及班级家委会并有效展开相关活动,鼓励家委会成员积极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建设几个家校合作的品牌班级,缓解家校矛盾,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和谐稳定发展。
5、聘请校外专家及本校优秀教师,开展教师家校沟通合作专项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掌握有效的家校合作沟通办法。
6、定期举办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活动,促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7、发挥优秀学生家长作用,组建“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形成育人合力。
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3按照学校要求,我们对研究院小学五年级二班的48名学生进行了家访。调查方法采取了实地家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调查问卷为主,实地走访为辅,以补充详实的资料。共走访了16个学生家庭,发调查问卷48份,有效问卷48份。
本次家访调查的内容有了解和掌握学生家庭成长环境,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生活习惯以及家庭教育状况;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商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家校共建,共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此外,还要征求家长对学校管理及老师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一、调查问卷结构及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8道题目和一个表格,表格调查学生及家长的自然情况。其中封闭式选择题目16道(第1-15道和第17道),半封闭式选择题目1道(第16道题目),开放式题目1道(第18道题目)。
具体题目及调查情况如下:
1、您认为家访的时间应该怎样定?
96%的家长选择了“学期中发现问题及时家访”,如此集中表明家长们对孩子问题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这点在随后的随机抽样家访中也得到了证实。
2、您愿意接受哪种沟通方式?
94%的家长选择了“打电话”沟通,其他选择了“到家家访”,没有人选择“网络家访”和“写信”。现代通信比较发达,人人有手机,打电话也很方便,这可以理解,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电话方式有快捷的优势,可以随时通话,但据点是功能不是很多,另外,个别时候需要老师自己掏话费,其实,网络家访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00后”孩子的家长一般都是70后,应该对网络比较熟悉,网络交流中的留言、邮件、QQ群群发等功能已经被很多企业作为网络办公用,是比较成熟的,很多孩子已经有QQ号,只不过大部分用在了玩乐和游戏交流上,盲目地“练级”。我校推行的“校讯通”业务也在网上,这项表明“校讯通”业务还没有很好地使用,应该提倡。
3、您家里负责孩子教育的主要人员是?
55%的选择了父母,35%的选择了母亲,10%的选择了父亲,无人选择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表明这一代独生子女的教育大多是由父母来教育的,但这并不表明这些家庭都是由父母共同协商来负责子女教育的`,大多数家庭是母亲在家庭职能中分工的管教职能大于父亲。即真实的情况可能是:选择了父母共同教育的可能是父母商量、母亲负责的时间多于父亲,但选择了父亲的却很可能真是父亲对家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很多新生家庭婚后对原生家庭在育儿、生活起居等多方面仍有依赖,但还是无人把教育归于原生家庭,表明父亲们对育儿问题的重视、父母素质提高、有教育孩子的能力,愿意承担责任。
4、家里有多少本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书?
70%的家长选择了50本以上,20%的选择了30本左右,10%的选择了10本以下。表明家长们对孩子的阅读能力普遍较为重视。可以得出结论,现在的孩子不缺书,也许他们缺的,是读书的气氛、读书的时间和对读书的引导还有,就是真正的好书。
5、孩子有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吗?
90%的家长选择了“有”。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这表明在家校互动下,学生们基本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小学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到初中能更好地适应。这里的学习习惯包括、主动学习、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等等。
6、您亲自为孩子购买图书或学习用品吗?和7、最近半年您问过孩子心里想些什么吗?12、你能主动就孩子教育问题与老师沟通吗?
96%的选择了“经常”。表明家长们对孩子学习非常关心和支持。
8、您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方式是?
40%的家长单选了“听孩子汇报”,有30%的选择了复选项“看考试成绩”和“到学校问老师”,表明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了解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只有30%的家长单选择了“看考试成绩”,另有10%有家长偶尔过问。表明在家校互通方式上,有的家长可能因为时间原因平时问一下孩子即可,很少和学校接触。有部分家长通过向老师、向学生打听等方式综合了解。家校沟通的方式基本是畅通的。
9、您帮助孩子制定过学习计划吗?
60%的家长选择了“偶尔”或“没有”,40%的家长选择了“经常”,表明存在着学习计划不被重视,或者因为家长没时间、不够专业,也许因为孩子们没时间、对于五年级大孩子亲子交流互动不够等原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有计划,那种盲目地、随意、随机地学习往往事倍功半,效率不高。希望家长们能够尽早地理解到这一点。
10、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时,您的态度是?普遍选择“主动与老师联系,积极处理”。
13、您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是?100%全选“家校共同协作”。
表明家长们态度认真,相信学校、相信老师,不会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家长理念到位,认为“家校共同协作”才是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无疑使这次调查使得这些理念更清晰。
11、您怎么对待孩子的家庭作业?
90%的家长选择了“让其自己做,然后检查指导”,其他选择了“不过问”。表明大部分家长还是没有撒手孩子作业,还是处于“扶上马、送一程”的阶段。那些不过问孩子作业的家长有的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能够独立自主地写作业,有问题能够积极处理。
14、在教育孩子方面,您最大的烦恼是?
50%家长选择了“不知道教育方法”,25%选择了“夫妇意见不一致”,25%选择了“没有时间”。这个问题恰当地反映出了现在家长们对教育孩子的烦恼,表明家长们对教育方法有很大的期待,严格说来,管教和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学习成绩和心灵的成长这些都是不等号,也并非新话题。现行体制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划分不细,家庭教育包括什么内容,家长们更是不得而知,还处在抽空学点、学点是点、随波逐流中,造成了家长盲目教育或管教,不懂方法。夫妻之间也是“谁声音大听谁的”,有些问题讨论半天没有正确答案,再加上时间有限,这些教育的大是大非问题很可能就搁浅了。这也表明我们开展的家长学校非常好,采取了发放《中国少年报》等方式,这些都应该继续坚持。不过,也应该创新方式,增加家校互动的途径和渠道,以提高家长亲子互动有方式方法,促使亲子间、夫妻间、其他成员间尽快、更好达成一致意见,促进孩子学习与全面成长。
15、您对本次家访的满意程度?
基本都答满意。
16、您希望老师在家访时和您交流学生哪些方面情况?
大部分选择了学习、思想,少数选择了行为习惯。
17、今天,您希望老师在家访时侧重关注学生哪些方面?
这是一道多选题目,共16个选项。其中,最多的6项依次为:课堂学习、集体活动、行为习惯、自信程度、口语表达和人际关系。最后4项依次是:班干培养、科技技能、倾听能力、劳动能力。在家长最关心的6项中,学习第一位,第二重要的是集体意识;6项中两项涉及个人,4项涉及到社会性,如集体活动、自信、口语表达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表明,家长们关心的不仅是学习,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极为重视,认识比较到位。值得提出的是自信程度这个特质为广大家长所重视,表明现在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做更多的努力来提高,因为自信的后面可能就是、口语表达,可能是人际关系,可能的情况是口语表达不好、人际关系不畅的原因是不够自信,这是根本原因,需要加倍注意。
18、你对学校发展有哪些意见,怎样实施?
这是一个开放式问题,大家集思广益,主要是认识到学生教育要全面提高,学习、身体、社会等多方面。比如“希望学校在管理上更人性化,更体现对学生的教育与关怀,让孩子在长大的同时更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再比如“希望更多地尊重孩子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挖掘潜能,发挥特长”;比如“在学习的同时,全面提高孩子德智体多方面发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等等。反映了家长希望孩子们全面成长的多方诉求。
二、本次家访调查的启示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础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 ”通过家访,教师同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我们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访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我们做教育工作的,必须充分认识家访的重要意义。
2、家访要及时经常。
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在学生的问题刚露出头的时候,抓住时机及时展开调查,以利于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学生取得进步、学生情绪反常、学生生病都要及时进行家访,这样取得的效果往往比滞后解决要有效益多。
3、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急需补充。
作为家长,人人都希望孩子好,成绩优秀、沟通能力强,但是很不幸,独生子女的家庭却大部分老师盲目的,孩子之间、家长之间的差异大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家校及时互通等多种方式,提高家样互动的频次,不能半年来一次,一次管半年――以便更好地提高家长意识和能力,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做好辅助工作和家庭教育,使家校互通,一个思路,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4、家校互动方式和渠道需要创新。
与其说是家访,不如说是家校互动的方式,需要创新。要多渠道、多方式、及时进行。就我们学校来说,应该鼓励学校、老师、引导家长使用校讯通业务,比如发作业、报成绩、提示安全、活动通知等,使用电脑网络进行交流,是一种省时、高效、有效的沟通方式。此外,在每次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应及时利用召开班会、家长会等方式进行总结,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比任何现代化方式都有效。电话交流作为一种及时的补充方式。
通过这次家访活动,我们深切的体会到,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多么的重要,要把研究院学校建设成为油田矿区的优秀学校, “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振兴民族,科技兴国,教育为本 ” 更是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地按照教育和成长规律来做事。
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4本文以小学六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
党的 ____大 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由此可见,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而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其次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过一些沿海地区,跟人家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1、教师负担重。
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 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 学法 仍是 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
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培训落后。
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很多学校的教师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
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5为使本次教育实习能顺利进行,下面提出混合编队教育实习的试行计划,供各混合编队教育实习队灵活掌握使用,并欢迎各方人士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育实习意义和目的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体现,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应达到如下目的:
1.使实习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与全面锻炼,培养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与人合作的能力。
2.使实习生在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中向优秀教师学习,认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树立和巩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3.通过实习,全面检查我校教育质量,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以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4、通过实习加强我校与各中学的联系,共同研究解决新时期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广现代化教育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推动我校和中等教育稳定发展。
二、教育实习内容与要求
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和教育调查三个方面。
1、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是教育实习的中心任务,目的是使实习生初步掌握中等学校所实习学科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教学实习在原科任教师指导下进行,主要要求是:
①要充分锻炼提高自已,根据各实习学校实际情况,以多上课为宜。一般要求讲授新课10节以上(不包括重复课),其中6节独立课(不需要教师指导,独立写出教案上课)。提倡与鼓励上重复课、跨年级、跨专业、跨校上课,
②每个实习生必须认真钻研所实习学科的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掌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力求弄懂弄通。
③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写出详细教案,要进行集体备课。为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每节课上课前必须进行检查性预讲,同组实习生参加听课,并邀请原科任教师参加。预讲后由听课师生提出意见,实习生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送原任教师审阅批准后方能试教。
④坚持互相听课和评议制度。在备课、预讲上课等活动中,应该虚心向原科任教师学习,发扬团结互助精神,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特别是同一备课小组和同下一个班的实习生,必须集体备课,必须互相听课,互相评议,并认真做好听课和评议的记录。实习生互相听课和教学评议的情况将作为考察实习生态度和教学能力的依据之一。
⑤认真做好批改作业和下班辅导中学生的工作,认真研究作业的正确答案,特别是对比较复杂的疑难问题,要经过集体研究,作出统一正确答案,送原科任老师审批,然后才着手批改作业,作业批改后,应先在小组内互相检查防止错漏,或批改后送回原科任老师审阅后才发给学生,对于作业中的普遍错误,要进行集体辅导,个别错,个别当面改。应对中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⑥每个实习生都要组织和指导中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是应用本学科知识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或知识讲座、文学、艺术、体育等课外读物。
2、班主任工作实习
班主任工作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实习生初步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特点和做法。原则上一个实习生下一个班,班主任工作实习要在原班主任领导下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①在1~2周内了解掌握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订出班主任工作计划(包括班主任工作目标要求、班活动安排、主题班会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集体工作措施)。
②领导班集体,对班集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班、团干部开展工作,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
③每个实习生上一次主题班会课,独立组织一次班活动(包括班课、团课、班干部会议、班、团活动)。
④做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如知道早读、早操、文体活动、检查教学日志、检查卫生、批改周记、家访等。
⑤认真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每个实习生必须在全面了解全班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一个后进生的学习、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情况,做好个别学生转化工作。
3、教育调查和教育科研
每位实习生在搞好教学和教育实习的前提下,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教育调查或教育科研,锻炼调查研究和教育科研能力。调查研究必须在取得实习学校同意后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①从实习学校和当地情况出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可结合当地情况加以选择。例如,实习学校的某学科的教学传统风格、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中学生学习某学科的心理特点、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开展素质教育情况等的调查研究。
②教育科研可以对某学科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专题研究,也可以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合作共同进行某项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③写出调查报告或科研论文(五千字左右)。此项成果作为教育实习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优秀调查报告或教育科研论文,可作为毕业论文。
三、教育实习时间安排
教育实习时间为八周,自____年9月19日至11月13日。到实习学校之前,用课余时间作准备。实习回来后,用三周课余时间上汇报课和复评成绩及总结经验交流。实习分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6月中旬至9月18日,课余时间)
① 省内分片负责教师与实习队长到各实习学校落实教育实习任务和内容。省外实习队由实习队长打电话与有关学校落实各项安排。
② 实习队长召开全体队员会议,落实个人的实习任务、内容。
③ 召开实习队长、带队教师会议,部署实习队有关管理工作要求。
④学习教育实习有关文件:教育实习工作手册、教育实习计划、教育实习评价标准、广东省班主任工作条例等。实习队员根据实习课程的要求进行备课、预讲、微格教学。各院、系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备课、预讲及其它教学技能训练。
⑤ 各院系领导做教育实习动员,加强纪律教育,强调树立华师人形象。
⑥ 做好财务和交通安排。
⑦9月19日各实习队长可根据本队具体情况确定出发时间,但不得迟于20日。省内各实习队应于出发前一、二天派人先去实习学校,协助实习学校安排好实习生办公、食、宿,做好全体队员到实习学校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省外实习队应在出发前告诉实习学校出发时间和乘车的班次以及可能到达的时间。
2.见习阶段(9月19日至9月24日,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减少见习时间)
①到达实习学校后,分别请实习学校领导、科组老师、班主任介绍学校、
科组、班级的基本情况,请优秀教师介绍教育、教学的好经验,了解实习学校各项工作和各种规章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27-02
教师惩戒权是主管教育的行政部门通过法规的形式赋予教师的为促进教学发展、完成教学任务而对违反班级、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进行惩罚的一种职业权利。当前,对教师行使惩戒权是否得当的评判屡见不鲜,且分歧较大,尤其是家长、老师和学生。这些评判分歧产生较大的影响,也是近来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那么对教师行使惩戒权出现的评判分歧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原因?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和分析的问题。
一、评判分歧的主要表现
家长、教师、和学生对教师行使惩戒权时的适当性出现评判分歧是指这三者关于教师对某一个或某些学生行使惩戒权时,他们对于这一现象或行为的适当性和合法性产生不同的看法或判断。
三者出现评判分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师和家长的分歧。教师认为自己依法对违反班规、校纪的学生进行惩戒时,家长却觉得他们的行为不合法。如梁平县城西初级中学一名老师在家长在场并赞同他对离校上网的三名学生进行鞭打的情况下用废电线对三名学生的手板进行鞭打。然而杨女士(一被打学生家长)却认为这是老师对学生的体罚。打人老师却认为:“我是当着家长的面打的,他们舍不得打孩子,我们帮忙管教,不算体罚。” 第二,老师与学生的分歧。学生认为老师的某些惩戒权是变相的体罚,老师认为那是关心和管理学生的适当权利。如武汉市二十中学的的刘晨(化名)认为自身因上课没认真听讲,和同学到江边玩耍,受到老师罚站总共至少10个小时,认为这是一种变相体罚,老师认为学校出于担心学生,考虑到这些学生没有好好悔改,让他们在教室外站着反省的时间较长。第三,教师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分歧。老师认为自己依法行使惩戒权,教育主管部门却不以为然。如“杨不管”事件中的杨经贵老师认为自己履行了部分管教权,而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却认为他没尽到教育的义务。
二、评判分歧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法律发展的不协调
教育理念是教育的指导思想,对教育者、受教育者、家庭乃至社会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它是社会经济和教育无不断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受制于教育发展的程度。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严师出高徒”、“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美丽光辉的职业”等理念和思想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占据绝对的优势,在家长、学生那里形成了“要尊师重教,要服从老师严格的要求和管教”的理念。因此,学生逐渐习惯于在发生违规行为时理所当然要受到惩戒的心态;教师习惯于对越轨学生进行罚站、留校等惩罚;家长也习惯于老师的威严,相信老师的严格是管得好的表现。20世纪末,随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民主教学”等教育理念进入我国的教育市场并形成主导时,教育观由强调教师权利转向强调学生权利。家长和学生也更加关注自身的权利和教师的义务,经常性衡量教师的惩戒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此外,我国的教育惩戒权没有规范化、具体化。我国对教师惩戒权的规定是模糊的概念,如: 2006 年6 月29 日修订的新《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1]2009年8月12日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些法律规章制度均未细化惩戒的原则、方式、程度、适应对象等。由于这些法律的规定具有较大的弹性和灵活性,使得老教师更多凭借的是多年管教的经验来惩戒违规学生,导致他们易采取受多年传统教学理念影响的严厉惩戒措施;年轻教师因初出茅庐,把向老教师请教的经验和当时的情景相结合,对越轨学生进行管教,也是因没有确切的惩戒标准而较易踏入“体罚”的雷区。
(二)严惩是对待违规生较好方式的教师心态
“虽然关爱学生是教育的基础,也是老师的职业道德,但关爱心对后进生的感化效率低、持续性短,而一般的惩戒行为对后进生也是家常便饭、隔靴搔痒,作用甚微。因此,严惩成为了部分老师对待违规生的方式。如:武汉市二十中学的刘晨(化名)和班上3名同学因上课没认真听课,被老师叫到教室外罚站,他们利用罚站之机到校外游玩,第二天,老师对他们加重惩戒,早晨从7时20分到下午5时,中间除了吃饭和午休,一直被老师罚站,一节课也没有上。后天早晨,他们又被罚站约2小时才进教室上课。老师对刘晨等同学初步采用短时间的罚站却没收到惩之即改的效果,即想通过延长罚站时间来加大严惩力度,达到惩罚和戒除不规范行为的目的。对娇生惯养、个性张扬的学生,部分老师想通过严格要求和严惩措施来筑立一道具有震慑力的高墙,以实现维护班级秩序、管理班级的目标。现代教学提倡法治教学和民主教学,国家通过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来保障学生的权利,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平等,如2007年6月1号修改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我国80后、90后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均被家人视为掌上明珠,不能说重,不能骂,更不能打。不能承受子女受委屈的家长便把教师的严惩行为“绳之以法”,告到学校,讨说法。如上文的案例中,赵女士(刘晨妈妈)觉得自己的孩子被罚站超过10个小时,已经形同虐待。对待违规生要严惩的教师和爱子心切的家长便把特定惩戒权的定性问题带到了争议区。
(三)教师惩罚教育和家长赏识教育的冲突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2]以赏识教育为主、惩罚教育为辅的教育模式得到了大部分老师、家长的认同。在赏识教育普遍化、常态化的今天,很多家长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发掘孩子的优点、亮点,在“好”“非常好”等过度表扬声中,孩子、家长一味看到孩子身上的光点,忽视孩子的“暗点”,孩子的优点在赞扬声中得到长足发展,缺点也因没及时得到批评纠正而形成一种习惯。因此,孩子的优点和不足也一同经常性地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作为教师,既有表扬优生的义务,也有惩戒违规生的权力,而成长于赏识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具有“草莓族”的特性,不能乱碰,更不能乱压。使得教师的批评教育很难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生反而会在家长的护短和包庇下,越放肆无忌。十一岁的小剑(化名) 是青山区某小学五年级学生。“由于家长的娇惯,他上课爱缠着同学讲话,课间经常和同学发生摩擦,受到老师批评时,也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一次新来的实习老师作为该班同学的监考老师,“当该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考试秩序时,小剑竟指着老师对同学说:‘考试秩序谁不知道啊,老师像个!’老师严厉批评该生并想请其家长到学校反映情况时,得到的却是家长:‘我伢说他没做错事,肯定是老师对孩子有看法才这么说。”教师对违规学生进行惩戒,不但没得到家长的协助管教,反而认为责任在教师。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越轨行为的不同看法,正是教师惩戒教育和家长过度赏识教育冲突的结果。
三、评判由分歧走向统一的建议
(一)加快法律发展,细化惩戒权条例
老师、家长、学生对教师在一定情境下行使特定惩戒权的合适性评判产生分歧,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得到三方共同认可的具体的惩戒权施行标准。因此,要细化惩戒权条例,使惩戒权行使更加具体化、规范化、可操作化。“以生为本、民主教学、平等教学”等教学理念的转变,势必导致学生、家长维权意识的增强。教师在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依法教学、依法管理。这就需要国家权力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我国教育发展情况和国外教育惩戒权制定行使情况,通过完善法律来细化我国惩戒权规范,如:惩戒权施行的条件、种类、程度、原则、施行者、监督者等对某些惩戒权的实施还需引入正当程序。同时,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对老师、家长、学生进行惩戒权条例的教育和宣传,促进教师惩戒权行使的规范化、合理化,使特定惩戒权在特定情景中的行使得到三方的认同。教师惩戒权行使得好的典范国家一般都对教师惩戒权具有明确而细致的规定, “如韩国的《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对实施学生惩戒所用的工具也作了这样的规定: 对小学、初中生, 用直径1 厘米、长度不超过50 厘米的木棍;对高中生, 木棍直径可用1.5 厘米左右, 长度不超过60 厘米。” “关于体罚的部位, 男生只能打臀部,女生只能打大腿部; 实施体罚时, 初高中生不超过10下, 小学生不超过5 下。”[3]
(二)教师掌握惩戒技巧,转变管教模式
班主任往往对批评和泄愤的情绪控制不住,[4]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大部分老师都是如此,这就导致他们的言行受到学生、家长的质疑。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教师要掌握惩戒技巧,在违规生面前要学会保持一颗冷静的心。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学会在各种突发事件中保持冷静,尤其是违规生面前,同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对违规生进行正面或侧面的惩戒,避免因一时情绪的波动而采取过激严惩行为或道出偏激言语,踏入体罚雷区。如“杨不管”事件中的杨经贵在接受河南商报采访时道出了当时自己因学生在课堂打架很生气而说了:“要是有劲下课到操场上打去”。这明显是因情绪激动而道出不负责任言语的表现。其次,教师要转变管教模式。对屡教屡犯、难管难教的学生,要惩戒,但要讲究惩戒的方式,既要合法合理也要有效。加长罚站时间、打耳光、长跑等严惩行为与现代教育理念不相符合。因此,教师要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对班级采取民主管理的方式,即教师在班级成员参与讨论和听取绝大部分家长意见基础上,结合自身管理经验,共同制定班规。如某实验小学通过三方制定的一条惩戒条例:学生违规后,要学会自己不喜欢的活动,如男生违规后,要向女生学习踢毽子等。即可让违规学生感到害羞,也不违法,收效甚高。可见,由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在法律范围内制定的惩戒规则,具有民主性、开放性,既可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又可增强教师的管教力度,易得到家长、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三)在赏识教育中穿插挫折式教育,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家长对孩子一味的赏识,学生在表扬环境下顺利地学习,形成家长、学生经不起严惩的局面。因此,教师要在赏识教育过程中穿插挫折式教育,使之长期化、低龄化,改变学生直式发展的路径,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模式,使学生更具抗压力、抗挫力。老师在向家长宣传这种教育模式的同时,并使之内化为家长自身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成为此种理念的执行主体之一。要做到这点,首先,教师要相信和尊重学生,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亮点和优点,认可之,表扬之,让学生更有自信力,在快乐中学习。同时,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挫折,通过适当挫折来培养学生的战斗力和战胜感,如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采取适当的方式批评学生,使学生养成经得起表扬,也挺得住批评和挫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家长在赏识孩子优点之时,要正视他们的不足,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择适当的时机告诉之,提醒之。再次,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让接受他人和社会客观的评价,充分利用社会这块赏识和批评并存的大镜,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养成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改正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白宏太.重筑教育的尊严[J].人民教育,2009
什么是差异生?翻开《心理学》得知:差异生是知识品德培养和获得遇阻,暂时未能达到基本合乎标准的学生,其实也是教师笔下的“后进生”。界定这类学生一般分为两种:一类是智力型后进生,另一类是非智力型后进生。非智力型后进生是指那些非智力因素较差的学生。包括学生行为习惯、意志、信心、性格、毅力,等等。
查看心理专家和学者的调查。报告证实: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的学生之间不是存在智力水平差异,而在于学生的自制力、顽强性、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的差异。故此,在教学工作中,尤其由于职业学校的生源特殊性,我们所遇到的后进生大多数是智力正常的但学业不良的后进生。有些书本建议将后进生改为差异生。故此我将此文定义为非智力型差异生。这些学生往往表现为:思考不积极,不肯动脑,思想懒惰,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专心听讲,情绪不稳定,眼高手低,一点头痛脑热就请假回家,痴迷手机。
教师要对这群非智力型的差异生要有计划地转化,过程是异常艰辛和复杂的,首先必须深入当中,研究形成非智力型差异生的主要原因。
1.社会影响
21世纪是网络盛行的年代,学生受各种风气熏染,形成一些不好的想法和念头。尤其是一些先富起来家庭的孩子。他们会认为“学习好不如家长有钱”“学习好不如以后嫁富人”,还有一部分学生直接就认为会算账就行,会挣钱就行,现代网络有太多诱惑,他们深深迷恋无法自拔,即使在“枯燥而简单”的学校里也是“机不离手”。
2.家庭环境的影响
独生子女是现代家庭的重心,唯我独尊,娇宠呵护是父母常用的技巧,有的父母则对孩子管束过少,强调自己工作忙,有的父母则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多是打骂为主,或直接以物质、金钱刺激和奖励,极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父母离异后,不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现孩子问题,就把责任推给老师和学校。
3.学生心理障碍
学生一直都被学校、家庭以“成绩论”压迫着,成绩不好一直会影响学生整个学习期间。从强烈的“我要学”变成“我不想学”,学业不良,结果形成极大反差,学生会出现情绪反常,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干脆放弃学习,更有严重者会心态乖戾,出现“自残”行为。
4.学校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一直牢牢占据中国的教育,学校、家庭只注重分数,忽视低分的学生,这里也自然包括差异生。教师的教育方法多为训斥或严抓硬管,或直接向家长告状,没有探究犯错的原因,只是一味责罚,漠视学生尊严,导致学生厌恶学校,厌恶班集体,抵触老师的教育。
综上所述,差异生所受的影响来自多方面的,这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和纪律差,在班集体和家庭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也形成与其他的学生不同生活特征,集中表现为自卑、不合群、经常违纪、屡犯不改。要转化教育他们,得从他们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入手,找出符合学生心理的行为,探寻转化教育的规律,采取“一把钥匙一把锁”的办法,对症下药做好这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
5.理论依据
(1)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学习需要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学习动机是学习需要所激起,是直接推动并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以满足其学习需要的一种内在动力,一个学生是否想学习,为什么学习,喜欢学习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都是学习动机。
(2)态度和价值观。态度是指人们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价值观是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评估。态度和价值观控制着学习需要向学习动机转化,越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学习趋向的态度越鲜明,学习动机越强。
弄清楚差异生转化的理论依据,认真分析,酝酿更新,制订详细的差异生转化工作论。这应该是一项持久的工作。
6.春风润雨,以“偏爱”学习
非智力型差异生常常处于弱势,一直不是老师的“最爱”,时间长了就有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偏爱”这两个字就大有用武之地。俗话说“爱哭的孩子多吃奶”,在教育世界也要实行爱闹的学生多“偏爱”,像护林工那样把弱小的树苗加支架捆绑让其茁壮成材。教师只有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多谈心、多交流,才能渐渐消除其抵触心理,春风润雨,情感沟通。如A君家庭富裕,父母比较忙无法管教,爷爷奶奶百般宠爱,他从小沾染许多贵族公子习惯,学习成绩差,经常在课堂上扰乱秩序,有顶撞老师的恶习,令许多老师头痛不已。为此我和任课老师紧锣密鼓商量对策,每次老师们上课都叫他回答问题,课堂上举的案例也用他的名字,同时增加他为课代表和黑板做题演示机会。让他感到老师们没有遗弃他,真诚期望他能越来越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终于从老师的“口水”中开始扬起学习风帆,摒弃许多不良行为,逐步转为一个进步的学生。
7.深度挖掘,把握“闪光点”
众所周知差异生都有潜在的才能和良好的品德,更别说非智力型的差异生。当他们闪光点在大放光芒凝聚成球时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引入契机。于是教师善于寻找他们身上的即使是微弱光芒的闪光点,一旦有点滴进步时,就及时鼓励,表扬。
如B君是我班男生中唯一“烟君子”,迟到、早退、上网、吸烟、上课睡觉、玩手机、脾气火爆……听说初中已经如此,父母表示无能为力。一次班会课我无意间欣赏到他在宿舍拍的视频,他的街舞无人能比,我倒吸一口冷气,难怪他体型c长。私下一打听他从小学五年级起就学习街舞整整七年。于是“闪光点”找到了,契机也来了,我抓住他这一特长在班级成立街舞队,让他任主教练,然后再找出学业优良同学帮助他,这样一来主教练的优势和成绩显著提高双管齐下,他开始产生偶尔迟到量变,继而学习成绩质变,一个阳光帅气、关心同学的青年开始复苏了。
8.心理导航,端正学习态度
非智力型差异生主要是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良的习惯长期养成,成绩差使他们完全没了期望,学习态度更差,进而厌恶这些课程。教师应加强心理辅导,使其在每天上课之前完成以下几种活动。①面带微笑,搓着双手,哼唱着歌曲,嘴里叼着零食,而且让他们充分体验这种感受。②同时让他们的脑子不断地想:下面的学习内容将是我能够理解,我将高兴的学习。③提醒自己:一定要努力地去学习,要比平时细心一些。利用这些基本定律我开始尝试用到在C君、D君、E君身上,D君亲身实践特别有效,因为改变了她上英语课的消极学习态度。C君、E君效果缓慢一些,因为他们两人确实拉下这门课太久,且严重偏科,但还是解除一些原来的苦恼。
9.专业实践,强化挫折教育
孟子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强调非智力型差异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必须经过挫折和失败,才能成就大业。如果他们头脑中有了正确的认识,心理便会潜移默化地具备应对困难挫折的良好心态,即使遇上也能坦然面对。为此首先我采取“纸上谈兵”的策略,利用班会课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科学人生观教育,接下来利用专业实践这个机会来使他们养成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
2014年4月和5月是他们外出天虹、银雁等单位实习的日子,我走访了自己所带的班级每一个学生的专业实践岗位,和他们的上司反复强调维持企业原有的纪律,甚至设定一些更艰苦的岗位来让他们顶岗,正确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行,从而提高这些差异生承受挫折的抵抗能力,让他们学会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技能和本领。专业时间结束后,事实再次证明,初尝生活艰辛后重返校园后使他们又认真许多,特别是在上课和完成作业方面进步很大,这不得不惊叹挫折教育。
10.形象感化,榜样示范
为人师表,教师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影响,为此每天预备铃响我雷打不动出现在教室门口,包括早读、上课、晚修、眼保健操、集会等。
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院实行“花样早操”――跳大绳、跑步、踢毽子等,每一场我一定参加,我从不带手机进教室。我一如既往参加各类职称考试和研究生考试做好榜样,并以此激励他们。即使他们违反纪律不在公共场合批评,将批评带有针对性,有的放矢,针对具体的人和事件。批评带有强烈的目的性,点明改正的方向,这些差异生只有提高自我意识,把握好自己,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得到表扬,其行为品格才能不断改善。在差异生转化工作中,用负荆请罪、幡然悔悟、亡羊补牢等工作案例来引导他们“洗心革面”和“迷途知返”,在批评教育中把道理寓于生动案例中,从而坚定其改正错误的意志,让学生明白,现在努力是为了将来的目标,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11.信任奠基,以表扬促人长进
了解、尊重、信任学生是我们与学生沟通的常用方法。差异生的道德感、理智逐渐模糊,继而出现反复无常状态。发现后进生犯错误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其犯错误的原因和思想动态,注重学生人格尊严,消除学生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关心、信任他,对他们循循善诱,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使之乐于接受教育。
学生F君一直调皮捣蛋,上课睡觉、迷恋游戏、无心学习,很多老师也都放弃了,任其自然发展。我软硬兼施、双管齐下却也无济于事。F君目睹这一切越发“厚脸皮”,我行我素。一次运动会我狠狠训他一顿,同时通知家长。F君被骂哭后眼泪还挂在眼角居然在男子800米稳居第一,我抓住这一次机会,在运动总结会好好表扬一番,做PPT时我特意放了他的成绩以及冲刺一瞬间所有的照片,同时任命他为新的体育委员。这种“反常”的信任,使他的精神集中到自己特长上来,减少了他的调皮捣蛋的机会。我对他的组织能力还是扩大化表扬,同学们对他也产生佩服,他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慢慢他那些不良行为越来越少。
学生伤害事故是指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其中“在校”既是一个空间概念,又是一个时间概念。
从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看,可分为:
1、因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生活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造成的伤害事故;
2、因学生之间的嬉戏、玩耍造成的伤害事故;
3、因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的伤害事故;
4、因突发性疾病、严重疾病及猝死而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
5、因意外事件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6、因学生自杀引发的伤害事故;
7、校外人员在校内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8、在校外发生的伤害事故。
下面根据各类伤害事故中的具体情形,具体分析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认定。
一、 学校的教学及生活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造成的伤害事故
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包括学校的楼房、墙体、运动器械、实验器材、道路、场地、电力、消防设备设施等。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极易引发人身伤害事故。例如,2003年1月21日下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玉村小学发生校舍垮塌事件,在教室内玩耍的小学生被垮塌下来的房顶砸伤,1名学生当场死亡,另有18人受伤。
根据《办法》第四条规定:“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给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生活场所,并且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进行经常性地维护和管理是学校的职责和义务。如果因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设施质量不合格,不符合安全标准或者设备设施陈旧、年久失修、未及时修复或拆除等原因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办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 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时,《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学校安排学生参加活动,因提供场地、设备、交通工具、食品及其他消费与服务的经营者,或者学校以外的活动组织者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这一规定,如果学校因教育教学、生活设施质量不合格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承担赔偿责任后,学校可向建筑施工者、设备的生产或销售者进行追偿。
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虽然给学生造成了人身伤害,但学校的教 学、生活设施符合安全要求,不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学校在管理上并无不当的,学校不承担赔偿责任。例如,周某是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天下午放学后,他躲藏在学校洗手间里,随后就到学校操场擅自爬到单杠上,不慎摔下,造成脾脏破裂,动手术切除了脾脏,花去各项医疗费用二万多元。经伤残鉴定,确定为六级伤残。后经检查,学校的单杠质量合格,不存在事故隐患。法院审理认为,周某放学后滞留校园,擅自玩有危险性的体育活动器械,学校提供的体育活动器械没有质量问题,活动场地也不存在事故隐患,学校在管理上没有不当之处,对此,其本人应承担全部责任。《办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在放学后、节假日或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二、学生之间互相嬉戏、玩耍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这类事故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从事故发生的时间看,又可分为在上课期间发生的和课余时间发生的。如果学生在上课期间因互相打闹而受伤,学校和教师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在上课期间,教师应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学生在上课时相互打闹,导致一方受伤害,致害人要负主要责任,但教师管理不严,也是事故原因之一,同样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例如,徐某与蔡某是浙江温州市双屿镇双岙小学同班同学,1998年12月17日下午第2节课上,徐某与蔡某互做小动作,正在上课的校长潘某未予制止;蔡某不慎,戳到了徐某的眼睛,潘某在询问情况后仅要求双方遵守课堂纪律,却不去了解徐某受伤的情况。课后,在该校代课的徐某母亲将徐某送医院治疗。经鉴定,徐某右眼穿孔伤,视力下降为0.3,属10级伤残。法院认为学校在课堂管理上存在明显过错,并且未及时采取适当的救治措施,遂判决学校承担30%(即16930元)的损害责任。根据《办法》第九条第十款规定:“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而如果学生在课余时间互相嬉戏、打闹造成的伤害事故,学校是否要承担责任,则要看学校在这一事故中是否存在管理上的不当等过错。如果学校在管理上存在过错,则要为伤害事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办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因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例如,辽宁省黑山县西关小学体育教师董某在上体育课时,学生李某没有听到老师口令,体育教师董某踢了学生李某,并打他耳光,造成该学生海绵体挫伤。为治病,该生到沈阳、北京几次手术,为此体育教师董某因涉嫌伤害罪被逮捕。
教师或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在教学或管理过程中,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的人身伤害责任,应由学校负责赔偿。因为学校的职责和任务是由教师和管理人员去履行和实现的。教师或管理人员在从事教学活动或管理活动中,他们所代表的是学校而不是自己,他们的行为也是职务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因职务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应由职务行为人所在的单位承担。体罚显然是一种违法的职务行为,因教师体罚造成的人身伤害,应由体罚人所在的机构(学校或幼儿园)承担。
根据《办法》第九条规定,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学校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根据教师或其他学校工作人员的过错程度、经济状况,向体罚行为人进行追偿,责令他承担部分或全部的损失。同时,学校还可根据《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对体罚行为人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而如果教师或者其他学校工作人员在教学或管理工作以外与学生发生了冲突,直接实施侵害行为,造成学生人身伤害,此时,教师或其他学校工作人员的行为是个人行为而不是职务行为,由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造成的伤害事故,应按照民法中的过错责任原则,由实施侵害的行为人承担责任,学校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因学校教师或其
他工作人员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者因学生、教师及其他人故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因突发性疾病、严重疾病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
此类案件的发生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健康原因造成的,往往是因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等健康方面的特殊情况,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一般情况下,对这类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但是,也有两种特殊情况。根据《办法》第九条第七、八款规定:“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重的。”“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在这两种特殊情况下,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办法》第十条第三、四款规定:“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于这类事故,实践中面临最大问题是如何确定学校“知道”、“应当知道”以及“不知道”。如果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学生或者其监护人已经告知学校的,应当视为学校“知道”。而如果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已经表现出异常情况,但并未引起学校必要注意的,应视为学校“应当知道”。
另外,无论学校知道不知道,应不应该承担责任,对于学生在校出现的突发性疾病、严重疾病、学校都负有及时救治的责任,应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如果事故发生后,学校没有及时采取救治措施,使不良后果加重的,学校也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五、因意外事件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例如,某山村小学某日放学后,几名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在通过一条小溪时,突遇山洪暴发, 5名学生被冲走。这起事故带有突发性,学校无法律责任。
意外事件,主要是指“不可抗力”造成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根据《民法通则》第1 5 3条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洪水、泥石流、山体塌方、台风、海啸、冰雹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学生伤害事故,也包括其他不含人为因素的意外事件。意外事件一般具有外来、突然、偶然三个特点。所谓外来是当事人以外的因素引起的;所谓突然,是指事故突然发生,事故原因与伤害结果之间具有直接瞬间的关系;所谓偶然,是指不能预见的偶然发生的事故。偶然有三种形态:一是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二是事故的结果是偶然的,三是原因与结果均是偶然的。如果造成的后果,当事人可以预料,完全可以防止,则不能称为偶然事故。意外事故是无法预见、无法克服和不可避免的,教师对事件的发生无任何过错,学校不负任何责任。但如果事故发生之后,学校没有在现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救险措施,延误了抢救和治疗,造成伤害者伤情加重,就应负一定的责任,这是一种事后责任。
《办法》第十二条第一、二款规定:“因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伤害事故;”“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害造成的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意外事件虽然是无法预见、无法克服,不可避免的,但也是规律可循的,因此,可以通过加强灾情科学预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事故损害程度甚至防范事故的发生。
六、因学生自杀、自残引发的学生伤害事故
自杀按心理因素可分为情绪性自杀和理智自杀。情绪性自杀是指由于爆发性情绪引起的自杀行为,往往是在激烈的委屈、悔恨、内疚、羞愧、激愤、烦躁或赌气等情绪状况下产生的,进程比较迅速,甚至呈现出即时的冲动性或突发性,难以防范。理智自杀是指个人经过长期的评价和体验,进行充分的判断和推理以后,逐渐萌发自杀的意向,并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自杀措施的自杀,如孤独者自杀、精神空虚者自杀、厌世者自杀等。
学生自杀,按原因不同,可分为学生个人原因或其家庭原因引发的自杀和与学校有关联的自杀。对于不同原因引发的自杀,处理的结果自然不同。如果是由于学生个人原因或其家庭原因引发的自杀,后果应由学生个人和其家庭自己负责,学校不负责任。而如果是由于与学校有关联的原因,如教师或工作人员侮辱、体罚学生,对学生进行搜身、处罚不当等,导致学生自杀,则由于学校存在过错,学校应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生的自杀与教师的行为有无关系,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学生自杀与教师的行为有无一定的因果关系;二是教师的行为是否违法。如果教师毫无根据地怀疑学生有偷盗行为,任意停止学生上课,把学生关在小房子里,强迫其交待甚至拳脚相加,学生不堪受辱,愤而自杀,教师的行为是学生自杀因,学生自杀是教师行为的果,而且教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构成非法拘禁罪。由于教师的违法行为造成学生自杀,学校要为自杀事件承担相应的后果,相关教师还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教师的行为是合法的,例如一女生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老师即按规定在其试卷上写下“作弊”二字。该女生见状哭着跑出教室,跑回宿舍后在一张纸上写下“再见了,同学们,我无脸见人了”,然后,爬到四楼楼顶跳楼身亡。此案中,学生考试作弊,被监考教师当场抓住,并按考场规定进行了处理,学生因羞愧而跳楼自杀,尽管教师的行为与学生自杀有因果关系,但教师的行为是合法的,因此,教师和学校都不承担责任。
《办法》第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学生自杀、自伤造成的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学校无法律责任。”
七、校外人员在校内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例如,1998年10月24日中午,四川省彭州市蒙阳中学三(四)班教室里突然冲进14名歹徒,对正在上课的男生用刀捅、凳砸,5名学生被打成重伤,其中1名学生受伤后生命垂危,2名教师受伤。在本案中,应由14名歹徒承担责任,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办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害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不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根据这一规定,对于这类案件,一般情况下,学校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事故责任应当由造成这一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承担。但学校在这类案件中可不承担法律责任必须有一个前提,“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即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必须不存在任何过失,而且在事故发生后,学校必须及时采取积极的救护措施,只有在此前提下,学校对此类案件才可免责。
八、在校外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
学生每天上学、放学期间发生的伤害事故,一般来说,应由事故的加害者承担责任。学校一般不承担责任。但如果在学校对学生上学、放学采取集体措施,集体接送学生上学、放学时发生事故,或者如果教育行政主管机关颁布学生集体上学、放学实施办法,而学校未依该办法组织学生上学、放学时发生事故,或有任何怠于执行办法而致学生发生事故,如果有因果关系存在,学校就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学生在节假日包括寒暑假期间发生的事故,一般来说,由于事故不是发生在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时间内,原则上,学校对事故可不承担责任。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学生受伤害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社会调查、出外考察、实习、实践等任务,而且,教师在布置这些任务时没有选择恰
当的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作业内容可能对学生造成人身伤害。在这些前提下,学生在节假日期间受到的损害,学校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根据《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校外”可理解为以下四种情形:1、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 2、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 3、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 4、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的。在这四种情形下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综上所述,学生在学校发生伤害事故,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认定责任,不能一概由学校或家长承担。为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学校和家庭都应该积极地承担责任。特别是学校,更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杜绝不当行为,尽力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胡爱平,中小学生在校伤害事故处理之我见[J],青少年与法,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