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交易方式范文

时间:2023-06-07 09:04: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金融交易方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金融交易方式

篇1

随着国家“走出去”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国门,承包国际工程项目。国际工程项目业主支付的币种往往是人民币以外的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或项目所属当地币。而一个项目从物资采购到最后利润的形成往往会涉及多个币种,各币种之间转换的桥梁是汇率,在多数国家或地区采取浮动汇率的情况下,汇率的变化莫测往往给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成本以及利润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对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便成为各大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燃眉之急。通常,在对项目面临的外汇风险进行合理的识别、衡量和评价后,各种金融交易方式,包括远期外汇交易及其衍生交易方式、外汇期权交易、借款一即期外汇交易一投资(BSI)、货币互换等成为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外汇风险管理非常重要的手段。

一、远期外汇交易

(一)基本形式

远期外汇交易是一种先成交、在成交一定时间后再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方式,买卖双方成交时在合同中约定外汇买卖的数量、汇率和将来交割的时间,到交割日再按成交时的合同约定进行交割。远期外汇交易用于防范外汇风险的主要原理在于,其在成交时就把将来外汇买卖的汇率给固定住了,在成交时就可以确定将来外汇买卖的成本或收益,从而防范将来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

比如,我国某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在A国承包一国际工程项目,业主支付币种是美元,项目所需安装设备需从日本进口,价额为1.4亿日元,两个月后支付。公司财务管理人员担心两个月后美元相对日元贬值。解决办法之一便是委托中国银行买两个月的远期日元。两个月远期汇率为142日元/美元,则公司把两个月后购买日元的美元成本固定在1.4亿日元/142=985915美元,两个月远期交易到期时,无论当日即期汇率是多少,该远期合同的交割价格都是两个月前达成交易时所确定的远期汇率,从而避免了日元升值造成美元成本增加的风险。

(二)远期外汇交易的衍生形式

1 择期远期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是企业防范外汇风险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但由于一般远期外汇交易有严格的到期日,而国际工程承包商收到业主工程进度款的准确时间往往很难确定,所以一般的远期外汇交易就很难满足承包商防范外汇风险的要求,这种情况下,承包商可以与银行协商选做择期远期外汇交易。择期远期外汇交易本质上是一种远期外汇交易,也是在达成交易时在合同中约定好将来交割的汇率,从而起到防范外汇风险的作用。其与一般远期外汇交易最主要的区别是,择期远期外汇交易下,国际工程承包商可以在约定期间的任何工作时间要求银行交割,这样承包商可以避免业主支付不及时造成一般远期外汇交易下无法到期交割的问题。

2 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DF)

NDF是一种远期外汇交易的衍生模式,用于对那些实行外汇管制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进行离岸交易。人民币与美元的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市场主要在新加坡和香港,客户与银行约定远期汇率及交易金额,并于未来指定日期,就先前约定汇率与即期市场汇率之差价结算差额,而无须本金交割。市场成交金额每笔多大于1000万美元,一般在5000万美元左右,保证金约为合约金额的10%左右,一般只能由海外银行承做。

比如:某电站工程公司香港分公司与汇丰银行签定交割日为2006年9月22日的卖1000万美元的NDF合约,合约汇率为781.88。假如,2009年9月22日即期汇率为810.00,则电站工程公司支付给银行美元金额1000万美元×(8.10-7.8188);如果2009年9月22日即期汇率为780.00,则银行把差价支付给电站工程公司,通过NDF,该电站公司将未来出售1000万美元的汇率固定在781.88的水平,避免了可能由于美元贬值所带来的损失。

一般情况下,远期外汇交易是国际工程承包商防范外汇风险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但在国内人民币远期汇率和海外人民币NDF市场汇率出现有利的偏离时,还可以通过套汇防范未来美元收益的外汇风险。

假定某国际工程承包商结汇卖给国内银行金额为Q的远期美元,远期汇率为P1;该国际工程承包商的香港子公司与香港银行达成NDF交易,买进期限相等的远期美元,NDF汇率为P2,合约到期后的即期汇率为P3,则该国际工程承包商做远期结汇和NDF组合的到期收入为:

Q P1+Q(P3-P2)=Q(P1―P2)+Q P3

由于现阶段国内的远期汇率大于海外NDF市场的远期汇率,即P1-P2>0,由此,该国际工程承包商肯定能获得Q(P1-P2)的无风险套汇收益;如果合约到期后P3>P2,则该套汇的人民币收人大于单笔远期外汇交易的人民币收入。

如果国际工程承包商认为利用远期外汇交易锁定的汇率太低,或者没有条件利用NDF交易,则可以考虑选择以下的金融交易方式。

二、外汇期权交易

外币期权交易指的是交易双方达成货币买卖的协定汇率,期权买方支付期权费后获得在交易到期日或到期日前以协定汇率向期权卖方买卖一定数量货币的权利,这一权利可以放弃。根据期权买方购买权利的性质,可以把期权分为期权买方从期权卖方购买一定数量货币的买权和期权买方向期权卖方出售一定数量货币的卖权,买权又称看涨期权,卖权又称看跌期权。

期权买方利用外币期权交易防范外汇风险,其最大的损失是期权费,如果交易到期日的即期汇率对期权买方更为有利,则其可以放弃权利的执行,从即期外汇市场买卖外汇,因此,外币期权交易是比远期外汇交易更为灵活的一种金融交易方式。

比如,在远期外汇交易应用

举例中,公司把两个月后购买日元的美元成本固定在985915美元,但公司财务部不情愿通过远期合约锁定一固定汇率,因为它希望美元升值时也能受益,也就是说,公司希望美元相对日元贬值时能得到保护,但当美元升值时又能受益。公司财务部经过调查得知,通过花旗银行,如果买进金额为1.4亿日元的日元看涨期权,协定价格为140日元/美元,期权费为50000美元;如果卖出金额为1.4亿日元的看跌期权,协定价格为150日元/美元,期权费为50000美元。

于是,公司有两种选择来防范未来两个月日元升值的风险:一是买进一份协定价格为140日元/美元的日元看涨期权,合约金额为1.4亿日元,期权费为50000美元,这样,公司就把未来购买1.4亿日元的最高成本限定在105万(1.4亿日元/140+5万)美元,当即期外汇市场汇率大于140时,这一美元成本还会降低,当即期外汇市场汇率为149.59[1.4亿/(985915-50000)]时,利用期权购买1.4亿日元的美元成本和利用远期的美元成本相当,也就是说,在上述给定条件下,只有两个月后即期外汇市场汇率大于149.59时,利用期权防范外汇风险才优于利用远期。

公司利用期权的另一选择是,通过花旗银行,买进一份协定价格为140日元/美元的日元看涨期权,合约金额为140 000000日元,期权费为50000美元;同时公司卖出一份协定价格为150日元/美元的看跌期权合约,合约金额和期权价格皆与看涨期权相同,由于两份期权合约的期权费相同,公司开始时没有任何现金支出。假定S是合约到期日美元和日元的即期汇率。

(1)如果S

(2)如果140

(3)如果S>150,则公司不会行使期权;而看跌期权买方会行使期权,公司只能按150的价格买进140 000 000日元,支付140000 00/150=933 333.3美元。

公司利用期权买卖限定的购买1.4亿日元的美元成本如表1所示,美元贬值时能得到保护,最高美元成本为1 000 000。美元升值在一定范围内(140至150)时公司可以受益。但公司放弃了美元进一步升值(S)150)时受益的机会,其最低美元成本为933333.3美元。

以上利用期权防范外汇风险的两种选择取决于公司对未来两个月汇率变动的预期,如果预期汇率小幅波动,不会超过150,则第二种选择更好。

三、BSI法

BSI,即借款一即期外汇交易-投资,将来有外币收入的经济主体从银行借人未来将收入的外币,在即期外汇市场将其兑换成本币,然后将本币加以利用,比如进行投资。BSI法防范外汇风险的主要原理在于,通过从银行借人未来将收入的外币,把未来某一时点两种货币的买卖提前到现在完成,从而避免未来汇率变化带来的影响。对于国际工程承包商来说,如果预计未来有一定数量的外币收入,就可以考虑采用BSI的方法。

比如,A公司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签定了一份某国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预计一年后有1000万美元的收入。为避免一年后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带来美元兑人民币的收益损失,A公司在比较了外汇远期交易和期权交易后,决定采用BSI的方法,其中,一年期美元贷款利率为6%,一年期人民币投资收益率为3%。A公司现在从金融市场借入943.40万美元(1000万÷1.06);然后按即期汇率7.8换成人民币7358.52万元;用一年后收到的工程款来偿还美元贷款的本息和1000万美元。采用这一方法相当于一年后在即期市场将1000万美元兑换成了7358.52×1.03=7579元人民币,或者说,通过BSI法,将未来出售1000万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固定在7579/1000=7.7579的水平。公司外汇风险管理决策者在决策时可以将这一汇率水平与远期汇率以及自己对汇率的预期进行对比。如果7.7579高于远期汇率,比如一年后美元远期买人汇率为7.7320,而公司预期一年后汇率水平还要更低,那么公司在给定条件下采用BSI法就是一个较优选择。

四、货币互换

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按约定汇率在期初交换不同货币的本金,然后根据预先规定的日期,按即期汇率分期交换利息,到期再按原来的汇率交换回原来货币本金。在标准的货币互换中,期初的本金交换是可有可无的,但期末的本金交换则必须进行。

(一)期初有本金交换的货币互换

期初有本金交换的货币互换一般用在融资中防范外汇风险,比如,某国际工程公司为拓展海外业务,筹集了一笔金额为10亿日元的七年期债务,利率为浮动利率六个月日元LI-BOR+1%,公司在提款后需要将其日元贷款换为美元使用,而还贷期间公司只有美元收入,其收入与支出货币不匹配,也就是说,在归还日元贷款本金和利息的期间,需要不断用收入的美元购买日元,从而存在美元贬值日元升值的外汇风险。为了控制这一外汇风险,实现债务货币与使用及应收货币的匹配,该公司与银行进行了货币互换交易以转换债务货币。

在交易中双方约定一个互换汇率130.00,公司可在提款日将日元贷款本金支付给银行,银行则向公司支付按照该互换汇率折算的美元金额,从还本付息之日起公司按照该美元金额进行本金等额递减的偿还,并相应支付5.70%的美元利息,银行则向公司支付原贷款的日元本金及日元利息,如图1和图2所示。交易的互换期间与贷款的还本付息日吻合,使公司可将交易中收入的日元与贷款中支出的日元进行冲抵,这样该公司实际偿还的债务为美元及其利息,从而有效防范了外汇风险。

(二)期初没有本金交换的货币互换

期初没有本金交换的货币互换往往用在对未来外币收入或支出的外汇风险防范上。比如,某国际工程公司2006年预期未来三年的净现金流如表2所示。

由于当时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该国际工程公司面临很大的外汇风险。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公司决定采取美元与人民币互换。银行报出的互换条件为:三年期人民币/美元货币互换的年率为,银行收到公司美元年利率5.14%,支付公司人民币年利率2.92%。双方同意初始不交换本金,名义本金额为3.8911亿美元,互换汇率为

7.9918,各年度末交换利息,期限三年,期末交换本金,如图3和图4所示。

该国际工程公司在利用货币互换防范外汇风险的决策中,其主要依据是通过货币互换所锁定的美元与人民币汇率。根据以上互换条件,并给定美元和人民币一年期利率分别为5.25%和2.52%,可以计算得出该互换所锁定的汇率水平为7.4760,如表3所示。在决策之前,如果预期美元和人民币汇率数字在三年内会远远小于7.4760的水平,则该货币互换防范外汇风险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反之,如果。预期美元和人民币汇率数字在三年内会大于7.4760的水平,或者远期汇率大于7.4760的水平,则不宜采取互换交易防范外汇风险。

五、结论

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权交易、BSI法以及货币互换是国际工程承包商防范外汇风险中可以采取的主要金融交易手段。在同一时点,给定远期汇率、未来收入外币的贷款利率、本币投资收益率以及货币互换条件,则可以计算出BSI法和货币互换在防范外汇风险中所锁定的汇率水平,将其与远期汇率进行比较,可得出给定条件下三者的较优选择,然后将BSI法、货币互换以及远期外汇交易中较优者与外汇期权交易进行比较。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来说,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时,不宜采取单笔外币期权交易,因为人民币与美元的看涨期权的协议汇率在综合了期权费后往往小于远期汇率,本来期权交易赋予买方的灵活性是有选择到期日即期汇率的权利,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到时如果人民币果然升值,购买人民币看涨期权的国际工程承包商是无法从即期市场获利的。换个角度来说,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国际工程承包商可以直接将以上四种金融交易方式所锁定的汇率进行比较,选其中较优者作为将来外汇收入的外汇风险防范手段,而不必考虑期权方式下有利的即期汇率变化。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深圳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2

2007年新会计准则中对金融资产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且一旦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得转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进行核算。

在会计准则中有这样的说明:金融资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个非常显著的计量特征就是:公允价值计量,也就是在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都必须根据市场价格以调整日(即期末)的价格进行账务处理,以合理地反映目前的真实市场价格。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如果涉及到了会计特殊中期(半年末)及会计年末的时点时,按现行制度规定,必须按当时市价进行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予以调节,合理反映账户的浮盈、浮亏。

2009年1月1日,某上市公司购入10 000股股票,每股价格10元(不考虑相关税费),款项全部通过资金账户划转,企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得税率25%。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00 000

2009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13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发生了30 000元,在上市公司半年利润表中导致利润虚增30 000元,同时导致企业所得税费用增加30 000×25%=7 500元,净利润最终增加22 500元,同时从资产要素来看,导致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虚增30 000元。

2009年12月31日,股票市值16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发生了30 000元,在上市公司下半年利润表中导致利润虚增30 000元,导致企业所得税费用增加30 000×25%=7 500元,同时从资产要素来看,导致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再次虚增30 000元。

2010年1月1日,将股票全部售出,出售价格16元(不考虑相关税费)。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6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60 000

投资收益60 000

2010年上半年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虚减了利润60 000元,投资收益却使利润增加了60 000元,从利润总额的角度考虑,并没有导致利润的变动,却使所得税费用增加60 000×25%=15 000元。

但其中“投资收益”反映的是真正实现的收益60 000元,从原始的投入成本100 000元及最近售出的价款可以得知,真正收益的确是10 000×(16-10)=60 000元。

从理论上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合计数最终趋于零,对整个企业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新会计准则中,也提醒我们:货币时间价值对企业的资金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经济大环境下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时,必须考虑到时间对企业的各项会计要素产生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更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在市价上涨时期。

接上例,如果在2009年3月1日,以市价11元的价格又购入同一公司的股票5 000股(不考虑相关税费),款项全部通过资金账户划转,企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55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55 000

2009年4月5日,出售1 000股,市价11.5元(不考虑相关税费),在转出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时,可以参照存货的发出方式对比以下不同处理方式,对会计各要素产生的影响:

1.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100 000+55 000)/(10 000+5 000)

=10.33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1 5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 330

投资收益 1 170

2009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13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7 3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7 300

在加权平均法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发生了37 300元,在上市公司半年利润表中导致利润虚增37 300元,企业所得税费用增加37 300×25%=9 325元,净利润最终虚增9 325元,同时从资产要素来看,导致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虚增37 300元。

2.先进先出法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1 5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 000

投资收益1 500

2009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13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7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7 000

在先进先出法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发生了37 000元,在上市公司半年利润表中导致利润虚增37 000元,企业所得税费用增加37 000×25%=9 250元,净利润最终虚增9 250元,同时从资产要素来看,导致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虚增37 000元。

3.后进先出法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1 5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1 000

投资收益 500

2009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13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8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8 000

在后进先出法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发生了38 000元,在上市公司半年利润表中导致利润虚增38 000元,企业所得税费用增加38 000×25%=9 500元,净利润最终虚增9 500元,同时从资产要素来看,导致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虚增38 000元。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在物价上涨时期,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对于企业而言当期资产、利润要素都会虚增。从货币时间价值的角度去分析,对于企业而言,就可以有相对富足的资金去周转流动,实现货币的增值。

在市价下跌时期:

接上例,如果在2009年3月1日,以市价9元的价格又购入同一公司的股票5 000股(不考虑相关税费),款项全部通过资金账户划转,企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5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45 000

2009年4月5日,出售1 000股,市价8.5元(不考虑相关税费),在转出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时,可以参照存货的发出方式对比以下不同处理方式,对会计各要素产生的影响:

1.加权平均单价

加权平均单价=(100 000+45 000)/(10 000+5 000)

=9.67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8 500

投资收益1 17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9 670

2.先进先出法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8 500

投资收益1 5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 000

3.后进先出法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8 500

投资收益 5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9 000

加权平均法下,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单位成本予以了平均,对于前后各期不同价格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来讲,起到了一个价格平衡的关系,因此对于资产、利润、所得税而言,前后各期都相对均衡,差异不大。

先进先出法下,在市价上涨时期,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转出的是成本较低者,因此期末资产虚增,利润总额虚增,所得税同样虚增。在市价下跌时,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转出的是成本较高者,因此期末资产虚减,利润总额虚减,所得税同样虚减。

后进先出法下,在市价上涨时,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转出的是成本较高者,因此期末资产虚减,利润总额虚减,所得税同样虚减。在市价下跌时期,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转出的是成本较低者,因此期末资产虚增,利润总额虚增,所得税同样虚增。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完全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利润的调控及所得税的调节。每个企业都可以在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粉饰会计报表,因此计价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此外,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对于不附带利息的货币收支,与其晚收不如早收,与其早付不如晚付。也就是说,货币在自己手上,可以立即用于消费而不必等待将来消费,可以投资获利而无损于原来的价值,可以用于预料不到的支付,因此早收、晚付在经济上是有利的。目前在财务估价中,广泛地将货币时间价值运用到了记账方法里面,而不像原先会计记账和财务分析有区分。从最新的会计制度看来,货币有时间价值的理念已不再是管理上要考虑的,而是在进行会计记账时就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结合这一理念,笔者总结出一条基本原理:应保留更多的资金,前期是资金相对较少的流出企业。在市价上涨时:应采用后进先出法;在市价下跌时:应采用先进先出法。当然,目前会计制度上已将存货发出计价的后进先出法取消了,所以在许多教材上,我们看到的都是加权平均法,这样做使前后期成本平均,比较好处理,但从实际工作中,本人建议不妨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会计要素调节。

篇3

二、金融发展对开放增长效应的影响

金融开放背景下,一国较好的金融发展水平能更快的促进经济增长。Koseetal.(2008)甚至认为金融发展是决定一国金融开放能否获得经济增长和稳定收益的关键因素,即一个国家金融部门越发达,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获得的增长收益越大,并且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也越强。许多实证研究印证了金融发展和金融开放的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O’Donnell(2001)发现只有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国家能从金融开放中获得更多收益,具体而言,金融开放能熨平OECD国家的经济波动,而加剧非OECD国家的经济波动。Edwards(2001)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对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其使用Quinn开放指标,发现当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后,只有金融发展达到一定门槛水平的国家,金融开放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Bekaertetal.(2006)认为通过获得必要的国际资本,金融开放能熨平国内消费的波动,调节东道国的投资,促进生产专业化,但国内金融发展水平对金融开放上述作用具有门槛效应。金融发展也能提高证券资本流入带来的增长效应。Bekaert,HarveyandLundblad(2005)和Hammel(2006)发现证券市场开放后,金融发展(以私人信贷占股票总市值和股市融资量为变量)程度越高的国家经济增长也更快。借鉴Klein(2005),我国学者张鹏、孟宪强(2011)把金融发展变量加入到包含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扩展索洛—斯旺模型,发现相对于证券市场封闭的情形,证券市场开放模型预测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更高。GuptaandYuan(2008)使用行业级的数据分析也验证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原因可能是金融相对发达的国家实施金融开放会减少进一步金融约束并鼓励新公司的创建。Alfaroetal.(2006)认为良好的金融条件能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并且对金融业比较发达的经济体而言,FDI流入具有更强的增长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达国家的FDI流入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是对金融欠发达国家的两倍。钟娟、张庆亮(2010)运用我国数据和非线性模型估计了金融发展对FDI溢出效应的门槛值:M2占GDP比重达到130%或贷款余额占GDP比重超过106%。理论分析来看,金融发展对金融开放增长效应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东道国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部门能更好利用外来资本,充分吸收流入资本溢出效应,降低开放后经济增长波动,及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首先,本国金融发展对提高发展中国家吸收运用外来资本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本国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则外国资本将难以被高效配置到国内项目,特别是那些资本密集、投资周期长和回收期长的项目,从而阻碍发展中国家使用外资的能力(Prasad,RajanandSubramanian,2007)。而通过及时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和较高的融资效率,金融发展将有助于提高国际资本带来的人力资本、产业关联和技术创新等溢出效应。以占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比例最大的FDI资本为例,当国内人学习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他们可利用外资技术建立新的企业,但设立新企业需要通过国内金融市场融资,金融市场效率越高则融资成本越低,国内人建立企业的可能性越高,从而获得FDI溢出效果更显著。王永齐(2006)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外资生产部门和国内生产部门的模型说明了这一点。另外,FDI溢出前后链接效应也需要较高的金融发展环境。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国家,FDI企业与本土企业的产业链接往往更加紧密,甚至能通过金融市场资本运营达到内外资资本集中的效果,因此金融发展会通过产业关联进一步扩大FDI技术溢出(Alfaroetal,2004)。其次,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提高金融开放的经济稳定效应。金融开放可通过跨国资产组合实现资产多样化,达到在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之间分散风险、抚平增长波动的目的,而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能提供安全性和流动性更高的金融产品,从而进一步提高金融开放的风险分散能力。我国学者张玉鹏、王茜(2011)运用Aghion(2004)的模型分析了里昂惕夫经济体的情况,他们认为金融开放对金融发达国家起到了稳定器作用,将能平滑经济的长期波动,使经济体达到更高的稳态均衡。而对金融欠发达国家,资本流入虽能提高最终稳态均衡的产出,但价格效应的影响将引发经济增长的长期波动。最后,国内金融发展水平对资本流入规模和资本结构有重要影响。通常来讲,一国金融部门越发达,金融开放后流入的国际资本也更多。一是如果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发展充分且富有效率,则国内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将鼓励资本投资和增加消费支出,吸引更多资本流入。与之相反,在金融系统低效率的条件下,国内金融市场不能提供高安全性和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居民收入增长往往带来储蓄率上升,并引发过剩储蓄流向发达国家的高质量金融资产,形成资本的外流现象。二是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等自身缺陷往往与一国经济的高不确定性相关,导致国内资本净收益没有明显优势,难以对国际资本产生很强吸引力,降低了国际资本流入的规模。三是发达的金融市场能提供充分的投资机会吸引更多的股权资本流入。Laneetal.(2001)研究表明,国内股市发展能吸引更多国外投资者参与投资,因此发达国家对外负债中股权债务的比例与股市总市值正相关,IMF(2006)把这归功于发达国家完善的金融市场,丰富的金融工具和活跃的金融创新。IMF(2007)根据1977年至2006年30个国家的结果估计,一国资本流入量与该国的股票市场流动性具有明显相关关系,平均而言,股票市场流动性相对GDP增加1%则流入资本占GDP比重将提高0.15%。

三、金融发展对开放风险效应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金融开放的高昂成本,同时表明一个高效、成熟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过程中对避免金融危机发生具有重要作用(Ishiietal.,2002)。第一,直观来看金融业发展本身与宏观经济金融稳定有直接联系,金融体系不发达将大大降低金融系统抗风险的能力,也是引发与金融开放有关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当本国体系较为弱小时,开放国内金融部门会产生较大金融风险。外资机构进入后通常采取“摘樱桃”(CherryPicking)竞争战略,抢夺盈利性高的市场和财务状况好的客户,这将对东道国金融机构产生较大冲击,面对严峻的竞争压力,本国银行往往采取提供高风险贷款等过度冒险行为,从而严重恶化本国银行业贷款质量,引发金融风险,这也是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亚洲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也是金融开放的重要风险隐患。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往往以间接融资为主,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规模较小,开放后流入的大部分外国资本会直接或间接进入银行体系,相应增加银行可贷资金,如果银行自身风险管理能力有限及金融监管落后,将导致贷款迅速增长,外汇风险和可能恶化的贷款组合将导致银行脆弱性急剧增加,一旦银行体系问题暴露,金融风险无法分散,金融危机将不可避免出现。第二,开放后,本国金融业落后与资本外流、流入资本结构不合理等隐患有重要关联(AghionandBanerjee,2005;CaballeroandKrishnamurthy,2001)。著名学者Mishkin(2006)认为在金融市场落后的情况下实施金融开放不仅不能获得更多外部资金,反倒会导致本国资金大幅外逃。在资本账户放松管制的情况下,企业和居民可跨境配置资产,如果国内金融系统运营不佳,资金就会流向相对稳健的外国金融市场,若流出过大,会造成本币大幅贬值,具有外债的企业和个人负担因此大幅加重,甚至出现财务危机。在流入资本结构方面,金融发展水平低下会阻碍FDI和证券投资流入,导致债务资本流入比例过高,一般而言,FDI和外国证券投资比债务资本的稳定性更强,因此,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国家开放金融市场可能面临更多的脆弱性问题。第三,金融监管不力会导致金融开放效应大打折扣,并伴随银行和货币危机的高发。目前,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一国在金融开放之前需要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的观点。开放情况下,在负债方面,金融机构可能向国际资本市场过度举债,而在资产方面,它们可能为风险过高的经济活动提供融资,特别是那些政府提供明确或隐性担保的项目,这些将导致金融机构出现资产负债表问题,例如债务资产币种、期限和风险种类的不匹配。此外,由于实体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广泛的联系,政府和企业资产负债表脆弱性最终会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KaminskyandReinhart,1999;Arteta,EichengreenandWyplosz,2003)。Gopinath(2004)运用一个小型开放经济模型分析表明,如果东道国银行体系监管质量及透明度都较差,则外国资本将面临严重的信息问题,当突然中断大型金融危机与银行危机发生时,东道国遭受资本大幅外流及投资规模快速下降的概率将非常高。2008年金融危机中,东欧国家就因为开放程度高、本国金融监管效率低下而深受资本大幅外逃之苦。

篇4

过去在美术教学中,人们往往偏重于教学生如何画,如何临摹,这对养成学生的绘画基础和技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对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方面,则有明显的弊端,即往往是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

培养创新型学生,这是朝代赋予我们当今教师的重要使命,美术教师也不例外。作为一名美术老师,要很好地完成这一使命,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并将这种意识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在美术教学的活动中。有一次,我让学生画猴子,如果按传统的教法,不外乎是向学生讲解猴子的基本外形特征,并让学生仔细观察。但这次教学却不同,我在讲解之前,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片《神秘的动物王国》,并且到学校生物室实地观看,让学生感受在自由与禁锢、群居与孤独、快乐与忧虑的对比中,猴子不同的神情与动态,不同的细微动作变化,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应该对猴子和其他动物给予更多的关怀,反思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但是,仅有创新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个教师,还必须要有新颖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之配合,才能使创新意识进一步落到实处。比如,学绘画,少不了要养成注重观察事物的习惯,但许多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创新的契机和视野。为了纠正学生的这种不良习惯,我曾做过这样的尝试:有一次在分校上写生课,因课前下雨,我便将花盆搬到教室里面。有学生问道:“老师,这盆花是从哪搬来的,这么漂亮。”我故意说道:“是从总校搬来的。”学生又说道:“我们分校好像没有这么漂亮的花。”我说:“这盆花就是你们学校的,而且就在离班上不远的地方放着,平常路过就能看见,没注意吧!”学生为之一震,深为自己的粗心而内疚。这位学生在随后的作画过程中的确观察得很细致,画出了很好的作品。

一个人对事物没有良好的观察习惯,便会少许多信息,少许多发现,少许多思考。在动笔之前,我虽然反复教学认真观察反复比较,可是实际上,有的学生不认真观察、比较,拿起笔就画,修改的时间比作画的时间还多。尽管老师有不少提示,但并未触及学生的自觉意识,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在他们看来,画得不好可以用橡皮擦去再画,于是少了对物体的观察,更没有形成习惯。开始,大家十分犹豫,不敢动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慢慢地学会了认真观察物体,也慢慢地适应了用钢笔作画,逐步地养成了细致观察的习惯。对物体细致观察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训练自己的眼睛,在培养自己敏锐的洞悉能力。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发现能力。因为对艺术的发现是建立作者对生活仔细观察的基础上的。依据自己认真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所得到的一种独特感知,一种心灵的蓦然顿悟。这不仅仅是一种绘画的技术和方法,而且是作者与之有关的浓厚的一种契合。如果没有对艺术的发现,艺术创新就无从发生,作者就找不到进入创新的大门,当然就画不出创新性的作品。

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意图,我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引导学生认识绘画中“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从而开阔学生的思想视野。有一次,我要学生画背包,有的学生不敢下笔,怕画不像。我走近一个放好的背包前,先让学生在自己的位置看清楚这个背包现在的形状,一会儿,我把背包提起来说道:“请再看!”便把背包丢回了草地上,问道:“这是不是刚才我提起来的那个背包?”回答是肯定的。我又问道:“请大家注意这个背包现在所呈现的形状与刚才是否发生了变化?”回答同样是肯定的。

“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一个物体的形状是可以随人们的意愿而改变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列举了一些生活现象,比如一个你熟识的人不因为他改变了外表(发式、服饰、化妆等)而不认识他。学生对形状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不再被一些眼前的现象所迷惑,形式似乎变得“不严谨”了,不再认同一种模式,画左一点、歪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在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方面,我也做过有益的尝试。我带学生到学校的花房观察并画仙人掌,可学生画了不久就觉得没什么画了。我观其画面问道:“觉得画面好看吗?”学生摇摇头。“为什么没看头?”“画得太简单了,好像没什么东西。”观其物,仙人掌除了其简单的轮廓和少许的针叶外,在表面确是没有多少内容(纹理)。随即我指着一两处仙人掌说:“仙人掌上有一些有趣的大理螺旋石纹状、条纹和点状的东西,我们可否把这些图形联想开来,把这些纹状扩展和延伸开来,或者想象其他表现符号,进行组织,以充实画面呢?”我还进一步引导学生:“仙人掌昂然挺立的形象是否象征着不屈不挠的品德,它那浑身的刺,是否象征着要刺穿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充满着为美好生活而敢于批评、敢于斗争的精神?”我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并与现实社会生活结合,画面的内容也就丰富起来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