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

时间:2023-06-07 09:04: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民间文学与文化

篇1

一、白族神话的分类

白族神话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的神话有着显著的特点。通过对现在流传的白族神话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白族神话有着其他少数民族较少具备的特征,即多元化特征。这种多元化特征既可以放到白族神话整体层面上,同时大部分单篇文本中也充分体现了多元化的特征。由于白族神话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零散、片段复杂的状态,所以在研究的对象上,我们运用广义神话论的原理,将大理白族流传的具有神性色彩的传说、故事也归为大理的神话范畴之中。从常规的划分方法,即内容上来划分,白族神话可以分为:

(一)创世神话

白族的创始神话虽然是零星的,但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于研究白族历史有着很大价值。其中以《开天辟地》《氏族来源的传说》为代表。《开天辟地》的情节比较复杂,有着很多的后世文化,其主要的情节单元有:(1)、盘生钓到龙王三太子;(2)龙王为与妙庄王斗气,反行雨点,引起人类洪水之灾;(3)、盘生开凿天地,垂死化生;(4)人类再生:观音留下人种,兄妹成婚,繁衍人类。

《氏族来源的传说》更多的保持了白族神话古老的面貌,反映出白族母系氏族阶段图腾崇拜的历史遗迹。其主要的情节单元有:(1)洪水毁灭人类;(2)兄妹成婚再造人类;(3)五女分别与动物成婚。

《人类和万物的起源》是白族创世神话中比较完整的不可多得的独特的神话。其主要的情节单元有:(1)小太阳入混沌大海,天地形成;(2)大金龙吞太阳,化生人类万物;(3)人祖生十对儿女;(4)儿女出门学手艺,形成各种行业的始祖;(5)儿女婚配,白族产生。

(二)龙的神话

白族的龙神话非常丰富,流传面很广。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理的地理条件所影响的,大理本为泽国。一方面,大理地区多水。“当人们未能解释自然现象时,把龙当作与水有关的自然力量的化生,认为水之所在皆有龙神。”①另一方面,水多水患也就多,出现了很多与恶龙做斗争的神话传说。在白族神话中龙的神话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1.龙与人亲属关系的神话。龙与人亲属关系的神话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具体包括:龙生人、人生龙、人龙婚配的神话。在白族的龙神话中,这些类型都有涉及。西南民族中流传甚广的图腾生人神话是哀牢山的“龙生夷”――九隆神话。白族将九隆神话纳入自己的祖先信仰的体系中,在后世的大量碑刻中都自称为“九隆族之裔”。白族地区九隆神话的流传也影响了关于白王的传说。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白族人民对龙神的崇拜,使得人们渴望出现一条产生于人间的龙子,为人们的保护神。于是出现了人生龙的神话。如《小黄龙》。另外,在白族的龙与人亲属关系的神话中有从继承和发展远古氏族外婚制神话的人龙婚配的神话。这类神话反映出人类婚姻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这种神话与图腾神话不同,人的作用被强化,婚嫁的主角是人,而龙也必须以化身为人的形象才能得以成婚。白族地区流传着大量的龙郎神话和龙女神话。如《灵姑与龙郎》、《洱海金月亮》、《笛声吹动龙女心》。

2.作为保护神的龙神话。以浪穹龙王、小黄龙等为善神的代表,它们是白族地区的保护神。在这类神话中加入了大量的后世生活和外来文化。以浪穹龙王的传说来看,在文本中出现了皇帝、进士、天师等意识形态。

3.与恶龙做斗争的神话。与恶龙做斗争的神话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百姓或其他善龙与之做斗争。如小黄龙与大黑龙,浪穹龙王与烂板桥的龙王。第二,与前者有着明显不同。在这类神话中加入了佛的特点。流传最有影响的就是龙与观音一系列的斗争神话。这种斗争在实质上反映的是佛教与白族巫教排斥、斗争、融合的过程。当然这种“融合”是以巫教的引退为结果的。在白族的民间传说中,以龙隐喻巫教势力与佛教人物斗法的故事较为普遍。

(三)本主神话

本主是白族的,“本主”神的来源相当复杂,时代先后不一,本主神话也就相应的具有其复杂性和多元性。大体可以分为:(1)图腾和自然崇拜的神话,对应来源于自然神灵的本主。(2)英雄崇拜的神话,对应来源于历史上传奇人物的本主。(3)神祗的神话,对应来源于佛教道教的本主。(4)传说人物的神话,对应来源于事功简单的传说人物的本主。

(四)观音神话

观音神话传说在白族地区的传播与佛教在此盛行有着直接的联系,也是佛教的直接显现形式。大理地区的观音神话是非常完整的。从观音的身世(三公主)到成为“救世主”、“保护神”的过程都有丰富的神话作为支撑。白族的观音不仅具有佛教的神学色彩,也具有佛教地方化的特征,有着世俗人性。

以上就是白族神话较为普遍的一种分类。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共时的特点,将神话放在一个研究平台上,可以很好的研究白族神话的特色。但要深入研究白族神话的多元化等特征,就要涉及到历时的问题。将白族神话用一种可以展示其线形发展的分类,才能更立体地分析其特征及因由。通过对白族神话的对比发现,白族的三个分支:拉马人、勒墨人与居住在大理的民家的神话有着显著的区别。拉马人、勒墨人的神话还保留着原始习俗遗留、原始,较少受到后世、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洱海周边的大理神话几乎失去了远古的记忆,后世生活、外来文化的渗透成为其神话的主要特点。基于此,本人认为这种差异恰好能梳理出白族神话的一条发展脉络,拉马人、勒墨人的神话正是白族较早的神话,反映早期白族先民的心理、意识。而大理的神话则更多地展现出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特征,是较晚的一些次生神话。现将白族神话按这个思路,以分支地域划分为:(1)拉马人、勒墨人的神话。白族的创世神话、图腾神话的神话大都保留在拉马人、勒墨人的神话中。在这些神话中可以看到白族先民原始的生活状态、自然环境和思维意识。如:《氏族来源的传说》就反映出原始白族曾经有过母权制家庭到族外婚的历程。另外,关于鬼神崇拜的神话也大量地出现在拉马人、勒墨人的神话。这种鬼神崇拜的神话不是片段的、单篇的,而是成一定规模的保留在其中,成为其一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神话可能产生、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至阶级社会的初期,反映了灵魂不死、巫术等原始观念。(2)大理白族的神话。在这类神话中也有开辟天地、国家的神话。在其内容情节的构建上,涉入了多种文化要素,是杂糅的、有着明显的后世文化。同样是天地万物的起源,但它与前者有着显著的不同。以《开天辟地》为例,其主角是受到汉文化影响的借用而发展的、盘生兄弟。在情节的发展中,有了国家、算命、观音、百家姓等后世和其他文化意识形态的介入。这种神话特点的形成有着对应不同的时代及时代的文化。将以上的神话与大理白族的源流、历史状况相互对应,就能找到白族神话多元化特征的根源。

二、大理白族渊源及其文化叠压

大理白族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民族,它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学术界曾经对白族起源及其形成展开过广泛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了“土著说”和“外来说”、“融合说”三种种学说。“外来说”认为白族的先民由外地迁入洱海区域;“土著说”认为白族起源于洱海区域的古老族群。现在,通过相当时间的考古发现,使得洱海古代族群的历史状况相对清晰,白族起源于秦汉时期洱海地区的原住民“昆明之属”的观点受到学术界的重视。②虽然迄今为止,白族的族源问题尚未得出一致的看法,但从这些研究中可以肯定的是白族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受到了多种文化的叠加整合,从而形成了一种多元并包的文化体系。而正是这样的文化体系影响了白族神话在传承播布过程,进而渗透了多种民族传统、信仰体系和意识形态,形成多元化的特征。

(一)先秦时期

以稻作栽培为标志的新石器文化开始发生于公元前2千年的洱海周围地区,由于大理冰期覆盖了海拔较高的滇西和全部云南腹心地区,因此,距今约4千年宾川白羊村新石器文化遗址,仍然是云南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最早遗存。③在讨论白族族源时,因为缺乏文献上的记载,大多数学者都忽视了这一部分。当时的“古代洱滨人”经营原始农业,同时以狩猎、捕鱼为生活来源。海门口的遗址显示当时的人们种植稻及其他农作物,并能制造石器、陶器、铜器。以他们为主体不断融合后来南迁的k人、叟人和汉人,到唐宋时期形成为民族。④

(二)秦汉至时期至唐朝前期

这个时期,开始了出现族群迁徙,形成民族的大融合。首先是两汉时期的k人西迁。k人是构成白族的一个重要分支。林超民认为k人是氐羌的一支,先秦时期由湟水流域南迁到岷江以西的青衣(今四川雅安地区) ,汉初已循岷江向南到达犍为(今四川宜宾地区),以道为中心建立“侯国”。大约从战国开始秦国向巴蜀拓展,k人被迫继续南迁,在流动中未形成大的部落邑聚,故未载入《史记・西南夷列传》。其次,当西汉初年还没有开拓“西南夷”时,滇池地区与巴蜀很早就有商业往来,在文化关系上滇蜀关系密切,《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说:巴人始祖“禀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禀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氐人以虎饮人血,遂以为祠焉。”⑤白族先民以虎为图腾,有崇拜虎的习俗,不能不考虑其间的文化关系。第三,楚人和秦人是最早进入云南的汉族先民。“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善,以故弗诛。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诸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⑥汉王朝募徙死罪(破产而犯罪的劳动人民)及奸豪(商人)到滇地区从事垦殖,驻戍士卒也从事垦荒屯田,大批汉人移入云南。从先秦到汉代进入云南的楚人、秦人和汉人有一部分迁徙到洱海地区。两晋南北朝是云南境内民族大迁徙和融合时期。滇东夷化的汉族“大姓”和汉化的“叟帅”联合四川的成汉政权,反对晋王朝的民族歧视压迫政策,遭到晋王朝的残酷镇压,使东汉时经济文化一度颇称发达的滇东北变为废墟,这时居住在那里的大部汉族屯民和叟人迁到滇中和滇西地区。⑦

(三)南诏大理时期

南诏国、大理国是白族族别及其文化的形成的时期。第一,南诏兼并东部爨区后,“徙二十余万户于永昌城。”南诏脱离唐朝之后,南诏的政治中心在滇西,同时,南诏先后以各种方式使滇西的“白蛮”大量吸收了汉族人口和汉族文化,滇西洱海地区“白蛮”人口增加;“百蛮”民族的经济、文化中心也从过去东部滇池地区一带转移到了滇西的洱海周围。⑧第二,南诏统治区域虽然是以乌蛮作为国王,但大臣几乎都是白蛮中的贵族,白蛮在南诏的政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起着实际上的支配作用,作为南诏统治区域内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民族,其文化成为南诏文化的代表。第三,大理国时期,白族成了名实完全相符的主体民族。大理国与宋王朝具有密切的商业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汉文化继续得到大量的吸收。

南诏、大理绵延的六个世纪确定了白族文化的主体特征和要素。在这里以南诏与大理国时期作为一个凝聚点,剖析出组成当时大理文化的各个文化因子,以及将各种文化因子杂糅为一种组合形式需要的因素。南诏大理政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不仅建立在西南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之上,更重要的是对中原地区民族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一方面表现为对外来文化的宽容,兼收并蓄,在民族融合的区域,各民族之间在从生活和观念上不自觉地进行了交汇融合;另一方面表现为模仿、吸收外来文化。如,南诏时期的大理各民族对接受唐文化影响有着强烈的趋同意识,是一种对优势文化的自觉的靠拢。这种开放性质是由特定的历史因素所决定的。这与很多长期处于封闭的民族不同。截止到南诏时期,大理区域的表层文化是创造南诏文化的主体民族――白蛮和乌蛮的民族特性,但是由于该区域民族文化的多源、多元、立体的特征,通过纵向横向的文化分析则发现,该区域的文化是复杂的,是一个多种文化叠加、文化层积的体系。所以,在此运用通过借鉴考古学的“面临若干先后时期的文化堆积层,对之的分层研究,可以描述该区域的考古文化层积关系,揭示一定区域复杂、立体的文化形态”⑨的方法而创立了文化叠压带学说,来对大理白族文化进行分析。

(1)底层文化。洱海区域的原始民族群体是构成白族文化的底层部分。这个时期的族群及文化由于处在文化叠压带的低层,容易被后来的族群及其文化掩盖,处于一种隐性的状态。(2)氐羌文化。k族、叟族、昆明族都是属于氐羌系统的民族,而这些民族都是构成白族的主体民族。(3)汉文化,白蛮文化。两种文化是相互交融的。在白族民族形成的过程中,不仅是受到汉文化的深远影响,而且由于大量汉族融合如白族之中,在血缘上与汉族是关系密切。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并没有丧失自己的文化,而是在吸收汉文化的同时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

图1 白族形成的文化因子及文化叠压

图2 白族形成之时洱海区域的文化叠压

(四)明清时期

这个时期,云南“夷多汉少”的状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明代以屯田形式开始大规模地移民屯田,先后来云南的汉族人口总数,远远超过当时云南境内任何一个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汉文化对白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南诏后期直至元代的“白族化”过程被明代的“汉化”过程打断,苍洱区域复归为白族的主要聚居地。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兴办也大大促进了白汉文化的交流,儒学等汉民族学说深入民间,使得白族民间汉文化水平提高。这个时候汉文化的大量传播,从洱海区域流传到更为偏远的地方,也可能导致汉文化居于文化叠压带表层。

图3 洱海区域的文化叠压

三、白族神话多元化特征的形成原因

(一)间接条件:大理开放的地理位置

大理开放的地理位置,是以三条古道作为依托的。正因为有了这三条古道,大理才拥有了汇集多种文化的一个契机。首先,滇k古道是连接云南四川的第一古道,是蜀身毒道最重要的必经之路,是古代中国沟通西域的重要路段,也是茶马古道早期形态的一条主干道。其主要路线为:宜宾――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保山。其次,蜀身毒道作为比北方丝绸之路早的南方丝绸之路,较早地打开了文化交流的大门。其主要路线为:成都――邛崃――雅安――汉源――盐源――大姚――祥云――大理――保山――腾冲。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商品交换的古道,也是各民族间进行文化交流和民族迁徙的走廊,并促进了沿线许多城镇的兴起与繁荣。其主要路线为:西双版纳――思茅――景谷――景东――南涧――巍山――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丽江。从这三条路线在云南境内的情况上不难看出,大理(包括现在属于大理地区的区域)成为三线的集合点,这就为大理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创造了地理条件。

(二)直接因素:文化叠加下的多种文化因素的杂糅

1.在这里,不妨将拉马人、勒墨人的神话和白族民家神话放在一个承袭的线形发展状态下,以拉马人、勒墨人的神话作为白族早期神话的遗留,从中可以看到早期的洱滨人的生活形式和意识。而白族民家的神话由于历代受到文化叠压的影响,则可以对应白族具体的文化叠压层次。

以争论颇多的“九隆神话”为例。在学术界对“九隆神话与白族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致力于白族文化研究的徐嘉瑞在《大理古代文化史稿》一书中写道:“九隆神话之特点,在以龙为图腾,”认为龙是白族的图腾,这一说法在学界有着较大的影响,如《白族文学史(增刊本)》亦持此说。当然不同意见有,赵橹在他的《论白族龙文化》中是这样论述的:“我们稽考方志、金石和文物,在洱海区域的原始文化中,找不到‘龙’的遗迹;一般关于‘龙’的记载,都是后起的,而且是外来的龙文化渗入以后所形成……事实上白族最早就不曾有‘龙’的概念,在白族原始文化中,只有对‘水神’崇拜的意识。”⑩

在此,我们通过文化叠压带的整理,可以从另一角度来解释白族“九隆神话”的性质。八十年代,在保山一古老石洞发现九隆石雕,九隆是附近彝族推崇的始祖。{11}而彝族是源于氐羌系统。{12}由于从白族形成的文化叠压带上看到氐羌文化是处于该文化较为早期的文化,由于受到后世的文化的堆积,它处于一个比较隐性的状态,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出“九隆神话――氐羌民族――白族”之间的关系。所以,白族在其文化内部就具有了氐羌文化因子,所以在接受到了“九隆神话”之后,将其推崇为自己的祖先神话,也就不足为奇。也正因为白族形成的文化因子中就有氐羌文化的参与,所以就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抄袭”或“图腾”。这是一种文化叠压的结果。

同时,在历代的文化堆积中,关于对龙的崇拜,作为晚近的民族,白族受到了另一种强势文化的影响而演变得更加的强烈。由于汉文化中龙的崇高地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及众多龙崇拜的习俗,使得在民族形成过程中就内外吸收大量汉文化的白族,也拥有了大量的龙文化和崇龙的心理。

2.在白族的神话中,最显著的多元特征在于对儒释道文化的渗透融合。白族的观音神话就是对佛教神话的一种吸收,从这些神话中,可以看出佛教进入白族区域的受排斥、接受、融合的过程。

龙与观音的斗争实质上反映的是佛教与白族原始巫教的斗争。收录于《南诏野史》的《师摩矣锁龙》的神话云:“(丰妃)尝随至罗浮山白城,建二寺。南壁画一龙,是夜龙动,几损寺。妃乃复画一柱锁之,始定。”寥寥数语,但却折射出巫、佛斗争的激烈。对此,赵橹先生认为:“师摩矣之画‘龙’于寺壁,乃隐喻罗浮山白城本为白族巫教的势力范围,师摩矣建寺于此,则喻宗教势力取代巫教之意,然而,巫教终不甘休,故有‘是夜龙动,几损寺’,结果,密教采取法术以制巫教,表现为‘妃复画一柱锁龙,始定’,密教终于制服、镇压了巫教而获胜。”在白族民间传说中,以龙隐喻巫教势力而与佛教人物斗法的故事较普遍。

在白族的神话中,龙的形象的演变,即:动物化的龙――龙人――龙王龙女这一个神化的过程,正好说明了佛教因子的渗透。“中国龙王龙女故事是受印度那迦故事的影响而产生的。当然,这些神话是在接受外来影响的中国创造,”{13}融入了本土诸多因文化背景。

关于龙、观音的神话情节多较为复杂,这些都可以看出是较为晚近的一些作品。大理地区有关观音的民间神话传说很多。其内容,按《白族文学史》(张文勋主编)的提法,可分为开辟神话,攘伏鬼魔、为民除害的神话,治水降龙、为民谋利的神话,宣传拜佛念经的神话。正是由于与汉文化的交流融合,大理白族吸收了南宋沙门祖珍著的《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十三中就有妙善公主一说,而创造了白族的“妙香国”神话。这正是佛教在大理地区得以盛行的一个佐证。

另外,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不断叠压,所以白族神话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与各种文化杂糅在一起,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吸收、改编。在大黑天神的神话中,他本是佛教的护法神,但被奉为本主,因为他的明辨是非、敢于反抗符合白族人民的思想和愿望。大黑天神是佛教之神,却受道教玉皇大帝的派遣,从中,我们看到的是本主与佛教、道教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白族很多的创世神话的流传过程中,其观念、人物形象都在不同的时期受到不同的强势文明的影响,形成了多种文化融合造成的变异。

3.在白族神话传播的过程中,不仅是后期的文化生活和宗教意识渗透入前期的神话中,使其具有了多元化的特征,而且在后期新神话的发展趋势中,由于民间神话以一种以我为主的新的姿态去剪裁传统的神话。神话的世俗性更为强化。“民间神话实际上成为一大杂烩,严密的佛教神话及颇有秩序的儒教神话与道教神话均遭分解融会。”{14}而白族的神话也正好迎合着这种发展趋势,使白族的神话不仅在整体层面上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而且在大部分单篇文本中也充分体现了多元性。

注释:

①张文勋.白族文学史[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30

②赵寅松主编.白族文化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2:80

③白族简史[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第二章“洱海和滇池地区的原始社会”

④马曜.白族异源同流说[J].云南社会科学.2000(3):65

⑤杨家骆主编.后汉书》卷八十六(列传七十六)[M].鼎文书局印行,中华民国七十六年:2840

⑥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M].中华书局,1982:2997

⑦马曜.白族异源同流说[J].云南社会科学.2000(3):65

⑧尤中.云南民族史[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134

⑨黄泽.文化叠压带:多民族杂居区域的文化层积关系[J].广西民族研究.2000(1)

⑩赵橹.论白族龙文化[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

{11}九隆石雕初识[J].云南社会科学.1981(2)

{12}关于彝族等拥有明显且久远的龙崇拜的民族中的龙的出现,《中国崇龙习俗》(吉成名)中论述:崇龙本来是汉族的民间信仰。可是由于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很多远古的族群就有了源远流长的崇龙心理及习俗。由文献考古资料可以说明,苗、越、蛮、蜀、羌等民族在三四千年以前就已经形成崇龙的习俗。较晚的北胡、南越、西南夷等都具有了比较明显的崇龙习俗。直至更为晚近的民族。

{13}中印文学关系源流[M].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14}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张文勋.白族文学史[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2]赵寅松.白族文化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2

[3]马曜.白族异源同流说[J].云南社会科学.2000(3):65

[4]尤中.云南民族史[M].云南大学出版社

[5]黄泽.文化叠压带:多民族杂居区域的文化层积关系[J].广西民族研究.2000(1)

篇2

一、现阶段青少年对传统和地方民俗文化的漠视原因分析。

(一)崇尚洋节日

当今的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或地方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而相反对于外国节日却有着不可抵挡的趋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凝聚了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然而,中华儿女对待自己的的传统节日只有麻木和冷漠。这将是我们文化危机的所在,身至于此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学校是主要的教育机构,既然提倡素质教育,那么中国的传统民俗应当引起重视。

中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看法如何呢?为了了解中学生对此的态度,我们以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经过我们整理发现,90%左右的学生都有过洋节的经历,对中国传统节日持降温态度的有40%,而通过调查发现,他们认为外国节更有节日气氛,更热闹,更适合他们这个群体,而中国传统节日太素,只能和家人在一起,缺乏激情和闹腾的场面。

(二)网络的冲斥,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代的中小学生,网络是他们与同学朋友交流的一个主要平台,网络游戏是他们美好的时光的挥霍品,那游戏中的厮杀场面已成为充斥他们大脑的图像。笔者曾在农村老家过年,子侄辈们早早吃好饭就守到电脑前,纹丝不动。炫目的烟花、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丝毫引不起他们的兴趣。过年的压岁钱成为他们理所当然的充点卡的资金。而农村孩子大年初一早早起来拜年的习俗已不复存在,哥哥准备的几十张崭新十元钞票发不出去。问其原因,是现在农村家庭的孩子已不缺那几个钱,父母们还生怕孩子去拜年丢脸,怕别人笑话。也不曾灌输这样的习俗给孩子。

纵观目前的现状来看,传统节日和地方民俗已被孩子们渐渐淡忘,我们如果长此以往的话,那些承载美好祈愿的节日终有一天会从人们的印象中抹去。而我们作为教育者,深感责任的重大。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候,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这些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更多的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如《社戏》《故乡》《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等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和实践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和授课内容,寻找有效的途径和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利用节假日,让学生进行民俗民风的采风,举办摄影展或画展。

我们黔东南可谓是“歌舞之乡”“百节之乡”,淳朴的民风民俗早就已经响彻九洲,让很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这样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作为本土人却不知道,实在是一大笑话。所以,教师可分配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节假日到民间去采风,利用手中的手机或家中的摄像机或数码相机把看到的民风民俗拍摄下来(有画画能力的就用手中的画笔把家乡的淳朴民风描绘出来),再配上文字说明,也许拍摄效果不好,但毕竟是人生的第一次体验。然后在班上甚至在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民风民俗摄影展。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以“走进黔东南”为主题,搞一次把家乡推向世界解说词的综合性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又得到了传承,更加深了学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2、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亲人团聚的中秋节等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而除了这些传统节日外,我们家乡还有很多节日都有其美丽的传说和特殊的含义,如架桥节,姊妹节,鬼节,荷花节,斗牛节,芦笙节,丰收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勤劳善良的黔东南人民经过岁月的洗礼,感谢上苍对这片土地的恩赐而形成的。

3、通过文本分析渗透民俗文化

语文学科可谓博大精深,涉及的知识面丰富多彩,其中很多篇目都与民俗有关。如在教学《社戏》时,可结合我们黔东南的芦笙节来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谈自己家乡的芦笙节是在什么时候过,有哪些节目,场面怎么样。让城里的学生更多的了解农村的民风民俗。而《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谚语更是体现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在此基础上收集一些家乡的谚语进行补充,就会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可预先搜集当地的民歌进行赏析,可以讲讲黔东南歌舞之乡的由来以及少数民族对歌的场面。

篇3

1.高中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第一,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真正养成,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接受新鲜事物及学习模仿能力都是超强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内容都牵涉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很多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文章,语文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当做到合适的讲解,引导高中生去思考领悟人的思想感情、人性的美和丑,就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第二,高中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他们对知识充满好奇和渴望,学生通常都对有趣的知识感兴趣,更乐意上活泼生动的课,对老师传统死板的讲课和乏味的教学方式提不起兴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更充满生趣,民族文化中的知识通常能够使得高中生的需求得到满足。例如: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能讲解一些民间风俗和动人的故事作为开场白,就更能吸引学生听课,唤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2.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有利于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教材突出的特点是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开阔学生视野及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其中,也包含民族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是涉及民族文化的,例如:周树人的《社戏》《故乡》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背影》等等,高中生在学习这些文章过程中,不但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受到民族文化的感染。

二、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民族文化教育并不在常规的语文教学范围之内,这就需要高中语文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将民族文化和文章的中心思想相融合,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含有民族文化的内容,它也是课本中不忽视的一部分。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到位的讲解其内容,那么,高中生理解课文时就会出现不完整。不透彻的现象,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对民族文化能够理解分析到位,并作出详细的讲解。高中语文老师还可以在对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育时,融入民族文化的内容,促使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民族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反映出了人们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是我国的宝贵财富。语文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时常向学生念一些优美的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背井离乡时,怀揣乡井图;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些都抒发了作者珍惜友情、热爱家乡、对爱情忠贞不渝等美好情感。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诗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对陶冶学生情操有着很好的作用。

三、了解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民族文化资源

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引领学生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掌握民族文化的精髓。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很多诗词、小说等各种古代作品,其中也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都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在高中语文应该学习的民族传统文化。例如,诗人杜牧在《清明》中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情景等。通常作者会通过“月”“柳”“菊”“龙舟”等具有民族风情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民族风俗历经岁月的沉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语文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举些学生熟悉的节日作为教育素材,例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等,都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语文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对高中学生进行有关作文训练,可以使高中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伟大。

篇4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1、前言

库尔特·萨克斯先生曾经将舞蹈视做一切艺术之母。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融合了包括文学、哲学、运动等多种学科为一体,同样也是文化和精神的具体表现。中国民族民间舞所谓世界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民间舞的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的舞蹈组合而成。由于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和地域风俗的区别,中国的民族舞艺术发展成为多种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1-3]。比如汉族的民间舞蹈:安徽花鼓戏、胶州秧歌、东北秧歌等;而少数民族也同样发展出藏族、蒙族、朝鲜族、壮族等各具民族传统文化的舞蹈。民族民间舞受到风俗、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等各方面的影响,表演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民间民族舞的教学活动中,也必须要正视不同种类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对舞蹈的影响[4,5]。笔者作为一名民族民间舞蹈教员,将结合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影响,以及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如何更有效的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经验,为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教学提供参考。

2、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影响

2.1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特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民间群众创造的,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和地域特性的艺术形式[6]。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以下的特征:

(1)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比如藏族舞蹈就很好的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特征与高原农牧的文化特性。

(2)具有自娱性和载歌载舞的传统。在我国一些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中,比如花灯、秧歌等,都是载歌载舞的民族民间舞蹈。

(3)继承性。中国文化的本质是“文以载道、语以言志、舞以宣情”,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既是普通大众的情感宣泄,也是经过一代代的继承和改良而留下的民间艺术。

从民族民间舞蹈中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比如杨丽萍的《雀之灵》和贾作光老师的蒙族舞蹈《鄂尔多斯》,《盅碗舞》等都能够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民族特色。

2.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作用

舞蹈教学是实践性的教学,因此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传统文化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7]。因为民族民间的舞蹈学习,并不仅仅需要学习到舞蹈的动作和形态,还需要学习到舞蹈的精神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含义。学习传统文化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传统文化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源。在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进行讲解的时候,需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舞蹈动作的来源以及所表达的情感,需要将传统文化的根源与舞蹈教学结合起来。只有将传统文化的学习融入到舞蹈动作之中,才能够准确分析得到动作的情感依据以及情感脉络,从而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只有掌握传统文化这个“源”,才能够使自己的舞蹈动作更加生动活泼,具有民族民间的韵味。

(2)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民族民间舞蹈与地域文化、风俗文化等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只有了解到这些文化特质,才能够将舞蹈风格进行区分和理解。比如在教学中创造与所学习的民族民间舞蹈相适应的文化氛围,借助服装、化妆技巧和音乐使学生能够身临传统文化的气氛之中,加深对所学舞蹈的理解。

3、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教学

3.1设计传承传统文化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计划

民族民间舞蹈的源头是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继承与改造中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8]。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必须要把握“传承性”,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进行剖析,讲解舞蹈的来源以及分析舞蹈动作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从而达到中专艺术教育的文化传承。

教学计划除了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之外,还需要对训练性也有所把握。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中须对民族民间舞蹈动作进行合理的编排,使教学内容连贯合理、循序渐进;从而使学生达到最大的锻炼,增强民族民间舞蹈的表达能力。只有将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与舞蹈设计的训练性相结合,才能在教学中使民族民间舞蹈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特色,又符合当代舞蹈艺术的审美情趣。

3.2设计融入传统文化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

(1)元素训练法

中专艺术院校采用的教材是以许淑瑛教授所提倡的“元素教学法”下整合而成。“元素教学法”中元素是基本的意思[9],该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将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技巧加以提炼分解成元素性动作,然后从元素性训练开始,进行基础、技能、组合等训练,实现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比如旋转的技巧,在不同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表现方式不同,维族民间舞的夏克转、蒙古族民间舞的海青式吸腿转和朝鲜族民间舞的陀螺空转都有所不同,在元素训练法中应该对不同的旋转方式进行单一、重复的元素训练。然后将不同的元素进行集中重复的训练,最后完成一个综合动律组合,直到学习完整个舞蹈套路为止。

元素训练法的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所不同,在“开法儿”阶段,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示范并且详细的讲解舞蹈动作元素的要领以及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在“巩固训练阶段”主要采取大量的集中训练,使学生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掌握动率特点。

(2)启发式教学法

由于中国民族民间舞风格差异较大,因此在不同类型的舞蹈教学方面,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10]。比如“东北秧歌”较为活泼,而蒙族民族舞则较为豪迈。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对这些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之外,还需要增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理解。比如东北秧歌中的“三点头”,就明显的反映出当地文化的特点以及舞蹈者的心态,所以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启发性的教学,使学生自行体会和理解舞蹈的情感表达。

(3)表演组合教学法

通过放映音像资料使学生产生在实地学习的感觉,从而体会到当地的文化以及民间舞蹈所具有的特点。而且同时制造一种具体的情景,使学生进行情绪上的体验,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对所学习的民族民间舞有更深刻的认识。这种教学法可以将技巧、文化和情感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4、结论

中专学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老师除了对学生进行教学外,还承担着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保护和传承的使命。因此的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与表达的意义。(作者单位:无锡文化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民族民间舞蹈研究》(丛刊)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编.

[2] 贾安林.中国民族民间初级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3]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4] 李赞等.论中国民间舞艺术[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5] 赵铁春《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6] 于景春.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传承中的作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4).

[7] 赵国纬.舞蹈教学心理[M].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

篇5

关键词:

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觉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掀,深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价值伦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热点和社会关注。各个层类的有识之士本着重铸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族价值观的宗旨,直面社会痼疾,反思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寻求和实践优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扬的途径。而这其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复兴的主阵地,尤显急迫和意义深远。笔者结合攀枝花学院《国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讨论这一主题。同时,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是“信仰”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词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礼敬的对民族道德精神的体悟和研修,进而达到践行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义及其实然性缺失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振兴的主体,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民族文化知识,是否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觉体悟和研习民族文化精要知识,能否弘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观,做到厚德自强,信义担当,既是大学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更是应对民族文化危机和道德沙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础和动力。虽则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考察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现状却让我们倍感心灼。根据笔者平时观察,与大学生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鸿沟较大。一是对民族文化认同不够,惟西方文化为尊。多元文化特别是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欧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严重冲击青年一代的文化观和信仰基础。许多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性和自豪感严重不足,对来势凶猛的外来文化分析辨别能力不足,盲目认同西方社会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歌曲,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风靡大学校园,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反倒显得冷清,对西方文化过分的依赖和崇拜;二是传统文化知识缺乏,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强调,基于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应对本国历史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1]钱穆先生所言“本国历史”与民族之精神、传统之文化密切关联,极力批评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今价值,崇尚实用、功利、享乐,认为华夏传统文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已经一无可取之处,应当求助于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西方的契约精神。这造成了伦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上两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这要求我们创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内容丰盈、形式多样的国学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二、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三个维度

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构建民族文化信仰是对大学生不良价值观的重塑,而这样一种关乎民族文化命运的培育过程是以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习得为前提的。必须让我们的大学生迈进国学的“门槛”,并且“徜徉”在处处经典的传统文化的大观园里,在我们教师的讲解和引领下,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才能促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壮美,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自信。知识是敲门砖,更是一扇窗,通过国学教育(在这里,国学教育指的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干,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和弘扬),大学生能够发现除了影响世界进程的四大发明,我们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品质,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德,有“见素抱朴”、“上善若水”的人生哲理,有承载中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汉字,有数不胜数的文学高峰和熠熠闪光的文学作品,有蕴含人生况味的琴棋书画,有厚重辉煌的人类历史,有无可比拟的工艺技术,还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这些不仅在产生的时代不逊色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比他们更稀缺,更先进,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更利于应对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和人类的困境。有了这样的认可,大学生才会有更理性的分析比较,不会一味地盲目崇拜,一味地排斥拒绝,激励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用于应对外来文化的洪水猛兽,体悟民族文化的不可多得。二是理解基础上的对于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文化信仰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深层次来看,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并不主要在于实物和文化典籍的传承,虽然必须有这种载体,但更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传递,“构成民族特征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只有经过心理传承的过滤和整合,才能为该民族的社会群体所共识”。[2]“国学代表了中国浩瀚五千年文明积淀中的核心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3]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教育的主体是作为自由个体的大学生,所谓的“深入人心”靠的是大学生对种种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自我评判和体悟,以及再生产、再复制性质的探索,探索隐藏在国学知识里的真、善、美。民族文化的超越时代性需要传承主体的探索和体悟,进而形成个体和群体共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信仰。因此,国学教育在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使大学生在精神和心理的维度去理解、接纳、体悟中华民族文化。三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简言之,就是要有正确、健康的文化观。”[4]基于认知和体悟的民族文化自觉更利于大学生发扬文化精髓,完善道德素质。尽管信仰关涉人的终极价值和文化心理,但正如体现为宗教仪式活动的一样,民族文化信仰应该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命实践中呈现出来,因为信仰必然靠着它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才成为这样一种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承认其存在的精神活动,反过来,一种活动会产生并巩固一种文化信仰。所以,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和巩固,必须也必然会由认知和体悟递进到实践行为。从知识类型来讲,国学教育中不仅有理论性和思辨性的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应用型和技术性的知识,在吃穿住行、人际交往、修养生性等方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指导,能在行为失范、自我迷失的时候对大学生进行矫正,更能在无路可走、面临挫折的人生关口提供一种来自灵魂的支持。

三、国学教育开展的可能形式及相关问题探讨

大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开展国学教育,以国学精华来培植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信仰。一是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国学教育相关课程,我们已经看到席卷全社会的“国学热”已经开始在大学校园蔓延,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国学或传统文化类的院系、专业,出版了多种国学类教材,着力培养民族文化领域专业型的精英人才,希望藉此引领整个大学及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对于更多的高校来说,受限于师资及办学类型多种因素,以通识课的形式开展国学教育更具普适性,受众面更广,效果也更好。但在此种普及型的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建设,丰富国学教育的课程门类,既要有概要性的国学课程,帮助学生走近民族文化,认识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更要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有条件地开设国学类课程,以及专题性讲座扩展广度和深度,形成系统,便于大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审美兴趣的课程进行研修。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学教育更要走出课堂,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亲近大学生,要把国学教育及传统文化弘扬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借助社团等学生组织,借助传统民族节日等契机,将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机融合,将国学精要与大学生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益智益趣,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一种可观可感可参与的形式呈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还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意识的区别。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民族共同生活体长期积淀和内化形成的民族本位观念,强调的是一个族群的生存空间、生存利益和繁衍存续,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指向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而民族文化信仰则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意识的基底,是个体对群体精神生活的积极向往,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礼敬能够升华为一种明确的民族观念。信仰产生力量,信仰同时具有一种排外特性,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培育民族信仰一定要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不仅仅是为了本民族政治利益和生存权益,同样也是为了作为全人类财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不是站在对立面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借助民族文化信仰的力量丰富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使其在人类生活共同体视阈中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发奎 单位:攀枝花学院发规处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2.

篇6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绚丽多姿,形式包括民间歌曲、民族民间器乐曲、曲艺音乐、戏曲等,其内容更是浩如烟海。民族音乐作为人类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也是世界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寻求本土文化资源已成为各国、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自然被提到了作为本土文化重要资源的高度,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站在时代的高度,高职院校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并结合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教学,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一、高职学生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现状

在贴近学生生活的音乐艺术方面,一个明显的特性就是:各种流行音乐充斥着学生的视听感觉并使其产生着强烈的心理共鸣。其中以我国港台歌曲、韩剧插曲、网络歌曲等流行音乐最为突出。相对而言,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学生心中却很难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不甚了解,不懂得欣赏像《黄河大合唱》、《春节序曲》、《春江花月夜》、《彝族舞曲》、《十面埋伏》、《赛马》等题材音乐的民族优秀经典曲目,取而代之的是一首首紧跟时尚与潮流的流行歌曲。

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缺失与漠视在高职院校相当程度地存在着。他们所接触的电视媒介、随身携带的MP 3里、手机上大部分是流行音乐。一些流行音乐往往让人听后会产生一种所谓的激情,而这种激情的后果:首先是影响其对其他风格音乐的欣赏;其次是可能会麻醉人的心理;继而会使一些人分不清纯音乐和音乐艺术的区别,从而影响他们对音乐艺术价值需求做出判断和取合,进而还会影响到他们对性格和人格的全面塑造。

可以这样说,目前一些流行音乐占据着贴近我们生活的媒体与演出市场,吸引着数以百万甚至千万青少年的兴趣,更包括青年大学生。许多青年学生不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不知道建立在民族民间音乐风格基础上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既优美又富有感染力。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民族音乐艺术鉴赏力与民族音乐艺术审美观得不到提高,其民族自豪感与民族情结也会逐渐淡化。因此,对学生进行公共音乐艺术教育时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引导、学习、熏陶和渗透十分必要,应该成为高职院校不容忽视的一个教育内答。

二、高职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播与传承是育人的需要

众所周知,好的音乐作品能启迪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而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所带给欣赏者的感染和震撼更是其他艺术形式取代不了的,因为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早已超越了其音乐本身,欣赏者在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言行和举止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投入到促进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中。

从1994年开始,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就展开了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提出了要从“文化意识、文化传承、文化发展以及文化策略”四方面对音乐教育加以改造。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后起之秀,不仅是一个“培养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训练基地,更是一个社会化的场所和文化的载体。所以我们应该摒弃育人方面重技轻艺、忽略文化意识倾向的做法。适宜地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唤起大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欣赏兴趣和传承意识是切实可行的。

三、高职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的几项措施

(一)提高对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公共艺术选修课中增加民族民间音乐欣赏内容,让学生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获得民族音乐欣赏的理论基础并提高欣赏水平。其次,通过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积极引导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学校要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在广阔的民族民间音乐天地中,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可邀请国内外有知名度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人才和学者讲学,开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讲座,增加学生接触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机会。

(二)利用社团活动加大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欣赏的宣传力度

高职院校一般都有大学生社团组织,可组织专门的合唱团、民乐演奏团等,扩大参与面,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欣赏,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喜爱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开辟多元化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学环境

高职院校应利用一切有利的环境开展教学,如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个人节假日和外出旅游的机会,在家乡或旅游地进行一定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专题调研等。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体外出进行普风实践考察,增加学生了解、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机会。

篇7

一、我国民族舞蹈概述及其特点

(一)我国民族舞蹈的概述

舞蹈是人类在漫长发展历史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门艺术,它来源于人们最自然的生活。在人类语言产生之前,人们就通过相应的动作来传递消息,进行交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通过不同的动作姿态来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形体艺术。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下,形成了充分反映本民族风格的舞蹈,造就了我国灿烂的文化。

(二)我国民族舞蹈的特点

我国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身的语言、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这些民族舞蹈在其形成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历史条件等方面都不同,各自成为一个系统,具有不同的内容、风格等。因此,要想通过舞蹈教学全面掌握这些舞蹈的内涵和思想感情,必须全面分析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还要以此为基础,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风格,掌握风格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多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舞蹈作品。

我国的民族舞蹈常常是将歌、舞、乐三者完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承方式。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表现出本民族的特点和思想感情。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舞蹈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提炼、完善,使民族舞蹈更具有生命力。同时,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渐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舞蹈兼收并蓄,产生了新的舞蹈形式,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文化。

二、现阶段民间舞蹈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虽然通过鼓励民间舞蹈教学来传承民族舞蹈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但民间舞蹈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

当前,部分教师依然坚持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过分注重对舞蹈动作的练习,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舞蹈动作,就能掌握民族舞蹈文化。在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对舞蹈动作的分解、练习,注重动作之间的流畅性,忽视对背后知识的讲解,如文化等。即便在课下或空余时间,也让学生对动作进行反复练习,评价一个学生舞蹈掌握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舞蹈动作是否到位、是否流畅、是否与教材一致,使原本十分有趣的舞蹈学习变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不仅会使民间舞蹈学习变得与普通课堂学习毫无二致,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当前,部分教师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时“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未能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进行调整。民间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课,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特点,对其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同时,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相比,我国的民间舞蹈教学起步晚,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再加之教材市场鱼龙混杂,缺乏权威性,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三)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国家在现阶段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了相应投入,培养了一批民间舞蹈教师,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但是与快速发展的舞蹈教学相比依然不足,同时,这些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老教师的知识往往比较陈旧,过分依靠传统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基础。新进教师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对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且其他方面的工作也会占据大量的时间,不利于开展民间舞蹈的正常教学。

(四)忽视创新教学方法

现阶段,民间舞蹈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创新。教师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示范,然后将它们进行分解,逐一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学生完全模仿教师的动作,即便掌握了动作要领,也未能理解背后蕴涵的文化,忽视了自身的主动性。

三、在民间舞蹈教学中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进行民间舞蹈教学,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舞蹈文化,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

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舞蹈文化,我们在民间舞蹈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对舞蹈背后所蕴含文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理解舞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广,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注重让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认真练习,更要注重讲解舞蹈背后的文化精髓,即舞蹈属于哪个民族、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舞蹈意义等,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其含义。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我们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舞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客观基础和学习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年级阶段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只需要让他们掌握民间舞蹈的发展情况、保持基本队形等基础知识;对于中间年级的学生,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初级舞蹈动作的练习,增加其柔韧性和灵活性,培养他们的整体协作能力,初步掌握文化知识;对于那些高年级的学生,要让学生懂得民族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实现文化传承。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篇8

一、课例回放与感悟分析

(一)导入部分

1.欣赏“脚夫”在黄土高原运送货物时唱的信天游《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视频材料(教材“拓展与研究”中的配套材料),在PPT空白处设问:

谁在唱?(脚夫——赶毛驴运送货物的人)

在哪儿唱?(黄土高原的荒山野岭之处)

怎样唱?(“吼”着唱,板书一个大大的“吼”字)

唱的什么?

师:唱的是当地流传甚广的一首信天游(板书:信天游),歌名叫《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出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谱例)

2.师生朗读谱例上的歌曲名。(教师用方言,学生很想模仿;歌名中“泪蛋蛋”、“沙蒿蒿”等叠词,使得信天游重词叠字的语言特点一目了然)

3.“我们也来‘吼’一句!”教师教唱一句。

感悟分析:学生从视频看到、听到的《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声音涩涩的、不那么圆润,因为脚夫唱的是基层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和情感。信天游的“信”具有“真”的含义,表现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西北民歌听起来有股愁苦和苍凉的美感。短小的视频、直接的问题,使得信天游生存的自然环境、“脚夫”以及信天游的基本演唱方式等知识都尽在其中。这一“吼”,课堂就开始热了起来,而“吼”着唱的真声演唱方法不仅只是信天游的演唱方式,更隐含着西北民歌“高亢”的风格特点,这一“吼”,更为后面在学唱中深度感受和理解信天游的文化内涵打下了基础,学生与西北民歌的距离近了。

(二)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主要通过学唱《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进一步探究蕴含在仅有两句篇幅中的信天游文化内涵,达到深度感受信天游风格特点的目标。

1.师生用方言朗读歌曲名和歌词感受信天游的语言特点。

2.教师带领全班一起看谱例听音响模唱,感受重词叠字带来的亲切感。

3.唱谱分析歌曲结构(两句式的结构,且上句比兴,下句点题)。

4.划旋律线,感受上句旋律线往上走,下句旋律线往下走的特点。跌宕起伏的旋律线如同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

5.学唱“甩腔”、“断腔”等技巧。掌握在哪个音用甩腔(在上句中间,高音延长的尾部高音与尾音形成四度跳进,在四度跳进的尾音处)。体验生活环境造成的一唱三叹的悲凉感,理解“休止符”带来“断腔”的艺术效果。(板书“甩”、“断”等字)

6.鼓励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视频中的那个脚夫,在荒山旷野里边走边唱。尝试唱会、唱好《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唱三段歌词,完整地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7.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重新填词,创作师生版信天游。要求上句比兴,下句点题,并运用叠词。如:

师唱:天蓝蓝(那个)飘着(哟)一道道(那)云,

生唱:哎呀我们一起吼吼(那个)信天(那)游。

8.唱师生版信天游。

9.出示女声版信天游《兰花花》谱例,教师为学生献唱一段《兰花花》,主要目的是总结信天游的风格特征,让学生了解信天游既能高亢如吼,也可以深情如诉。

10.分析《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和《兰花花》的内容特点,明白民歌信天游多为爱情主题,所以当地又称信天游为“酸曲”的原因。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和传统审美习惯的原因,“高亢”是西北民歌的共同特点。

感悟分析:主体部分旨在分析地理和人文环境对信天游音乐风格的影响。以学唱《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为主线,从听原唱到模仿着跟唱,从唱会到唱好,从唱好再到填词创作。每一次唱都增加一个知识点,“唱”的难度也随着文化渗透而逐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步步增加的难度中持久发力。教学重点、难点也在梯度明晰的“唱”中迎刃而解,一切水到渠成。“唱”成为了学生感受和体验信天游音乐风格的重要途径。正是学生都参与到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唱”这样一个音乐实践活动当中,所谓的“土”反而变成了“趣”。之后,学生在自己划的旋律线中感受到了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在模仿甩腔、断腔的活动中体验西北民歌的演唱方法以及当地人的审美习惯,感受和体验到了信天游的音乐美。

(三)拓展部分

拓展部分,主要通过跟唱和聆听20世纪80年代具有西北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探究专业创作与民歌的关系。

1.播放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通俗歌曲《信天游》,讨论这首歌曲与今天我们鉴赏的信天游有什么联系?(理解民间音乐是专业创作的素材与源泉)

2.在高亢的歌声中结束。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播放《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片断,师生合着音响一起高歌结束本课。

感悟分析:拓展部分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具有西北民歌风格的专业创作歌曲,既开阔眼界,又便于厘清西北民歌与西北民歌风格的专业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思辨能力和质疑习惯,为有创作冲动的学生指引方向,是音乐审美的升华。

二、让信天游“游”起来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深刻理解音乐文化内涵是前提

教师深刻理解文化内涵的过程,就是理解、把握和整合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音乐、文化以及课标等知识信息的过程。“理解是音乐学的最高目的,理解意味着了解和解释”①,音乐教师不仅要了解信天游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还要考虑怎样帮助学生理解。关于音乐与文化的研究,学者们一致认为,“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有三种相互平行彼此支撑的关系,即music in culture(音乐在文化中)、music as culture(音乐作为文化)、music is culture(音乐即是文化) 。所以,人们在提及‘音乐’、‘文化’时,通常并称为‘音乐文化’,音乐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合体”。②音乐教师只有对音乐文化进行领悟和把握,才会用一种更理性的思维和更广阔的视角来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文本价值,也才会创造性地重组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

中国古典美学强调天人合一,信天游把真实朴素的情感寄予天地之间。信天游的跌宕起伏来自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信天游的悠远和高亢来自于辽阔的长天厚土和连绵的荒野黄沙。信天游旋律的大跳、拖腔的长短、速度的快慢、音域的转变,甩腔、断腔和真声及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方法等均是信天游文化内涵在音乐中的呈现方式。没有顺天漫游的无拘无束,就没有脚夫天地间的真声演唱带来的苍凉美感,也就没有高亢的腔调情韵。课例中的“甩”、“断”、“吼”与信天游的唱腔和结构相关联。信天游多为上下的两句体,且上句比兴,下句点题,这一点一般教师都知道。但上下句均有两个腔节却少有人探究,正是上句在头一个腔节上保留一个悠长的、处于高音区的长音,并在音调将要下行时插入一个短时值的、更高的音,这个短时值的高音用假声一带而过,就像用鞭子甩了一个弧线,故称之为“甩腔”,这个弧线式的甩腔使得脚夫的情感宣泄无遗。下句则沉浸在惆怅感慨的状态之中。而“断腔”又充满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悲凉。一个往高处甩、一个往低处叹,一个在上句、一个在下句,表达了歌者那种凄凉、不堪倾诉的情感,这就形成了对比的艺术效果。所以,教学时才会启发学生“吼”着唱、“甩”着唱、“断”着唱、无拘无束地唱。

音乐教师理解音乐文化是必备的涵养,研究音乐文化应该成为教师应有的习惯,这是备课的第一步,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对音乐文化理解得越深刻,音乐课才会上得越精彩。

(二)提高学生参与度是有效的途径

聆听,的确是音乐欣赏、鉴赏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它绝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的能力,是‘唱’出来、‘奏’出来、‘舞’出来、‘表现’和‘创造’出来的。”③小学是这样,初中是这样,高中也是这样,成人更是如此。“专业歌唱家、演奏家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毫无疑问是高的,他们的这种能力主要是得益于他们唱得多、奏得多、表演得多,熟能生巧了。当然,聆听对提高音乐家、演奏家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是有好处的,但不可能是最主要的”,④更不是唯一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实践性”指出:“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⑤那种说音乐的方式给学生的思维、身体套上了枷锁,“闷课”是必然的。音乐教师只有激发和引导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才会学得有趣,继而学得有效。课例中,正是学生都参与到“唱”这样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主要活动当中,学生的思维和身体才得以解放,课堂也才会活起来。让信天游“游”起来,不仅是信天游的文化本质所决定的,更是新修订的音乐课程性质所要求的。

(三)设计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是成功的关键

设计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就是给学生创造提供参与的平台和机会。设计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把握音乐作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在音乐、文化、活动之间寻找聚集点、切入点的过程。这个聚集点和切入点,就是科学地设计出能正确处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活动载体。大多数教师逐步有了正确的理念,但上完课后,总是埋怨学生不积极参与。学生们何尝不喜欢解开枷锁动起来,是因为教师设计的活动不到位,使学生无法参与其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智慧、文化素养、课程知识等都集中体现在他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因此,设计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应成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名师展示课,巧妙地运用电影片段,每一次唱都先用视频做铺垫,凡看必唱,学生的眼、耳、嘴、脑、情都动了起来,学生参与充分,课堂活力四射。课例是高中音乐鉴赏的学习课,“唱”,逻辑性更强,容易往深里挖,相对名师的初中展示课,增加了音乐鉴赏的理性色彩。基础教育各学段的理念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和经验的差异所体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的差异,可以互为启示。所以,高中、初中、小学应该多听课交流,有利于各学段教学的完善和衔接。教师在设计音乐实践活动时,既要考虑到每一个活动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又要想方设法把这些音乐实践活动有逻辑性地、有梯度感地、流畅地串接起来。教师需要在平时不断积累和大胆创新那些受学生欢迎的、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教学内容和音乐风格的活动形式和方式,易接受、好操作的音乐实践活动才是有效的、科学的。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命根子。”⑥“音乐课程的人文性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音乐学习,了解优秀文化遗产的人文内涵,理解人们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更好地把握人生脉络的窗口。”⑦音乐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是音乐的本质,“游”就是信天游的本质。教师对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把握是让信天游“游”起来的基础和前提。“只要我们的老师熟悉民族音乐,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就不会担心我们的孩子不喜欢”。⑧

注 释:

①杨燕迪《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②杨燕迪《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解读:方法论范式再议》,《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61-68页。

③④郭声健《中小学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应澄清的几个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10第8期。

⑤《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篇9

一、民办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公寓文化,是指存在于公寓之中的共同观念系统,它以公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民办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由涉及学生公寓活动各方面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生活习惯所组成,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长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力。

1、高校学生公寓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公寓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指公寓的整体布局、装修配置、文化环境及卫生状况等,它是公寓文化建设的需求,也是建设公寓文化的基础。

2、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建设的思想性。精神文化,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写照,既是来源于学生公寓文化实践,又能对公寓文化实践产生积极强大的指导作用。

3、高校学生公寓制度文化建设的规范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指公寓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及执行落实情况,它也是公寓文化的准则,也是公寓文化的组成,用于规范公寓群体生活和学习的正常化。

4、高校学生公寓行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性。行为文化的导向及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是学生的一种“养成”教育,只有思想教育而无具体措施,容易流于空泛。文明习惯、优良作风不易养成,学生在行动上往往不能落于实处,甚至形成抵触、逆反心理。大学生极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心智不成熟,这些都使公寓文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易变状态,必须加强有效地行为指导。

通过发挥公寓文化的导向,辐射功能,引导学生置身于学校的统一目标之下,使自己的思想品行、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得到提升。充分发挥公寓文化在育人方面的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必将对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上起到巨大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功能。

二、民办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现状思考与问题分析。

民办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在实践中存在局限化、片面化、单一化,民办高校要通过对公寓文化建设现状的思考,需要进一步对当前民办高校公寓存在的问题加以理性分析。

1、局限化。公寓文化建设局限在后勤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绝大多数民办高校都把公寓文化建设附属于后勤系统的公寓管理部门,从而使公寓文化建设局限在后勤系统,而后勤系统开展的一系列学生活动均需学工处、团委及各院(系)的支持与积极配合参与,但因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原因,使彼此在相互的协调上有一定的滞后性,配合缺乏默契性。同时,很多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位置没有摆正,这肯定影响了公寓文化建设的发展,在整体办学与培养目标上没有作明确的要求造成了文化建设大环境、大背景的缺失,当任何一种文化建设与培养目标相割离时,公寓文化建设的功能发挥势必受到限制,这实质上是对公寓文化没有全面、正确认识的表现。

2、片面化。民办高校为吸引生源,往往较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公寓资源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为缓解矛盾,民办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征地、建楼、扩招等事务上,而在精神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方面显得精力不足。公寓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只是文化建设的一种物质载体,它只是整个公寓文化建设的外在标志,其核心还是公寓的精神文化建设。公寓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它只是公寓文化建设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若将公寓文化建设的成就只单纯地归结为物质文化建设,这种离开精神文化建设的做法也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真正意义,使公寓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3、单一化。民办高校办学年限普遍不长,因此对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理解不全面,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规划与思考,导致民办高校在公寓文化实践上思想狭隘单一,顾此失彼,在实践过程中重物质硬件、管理制度、文体活动等“显”性文化建设,而忽视师生员工的知识业务水平、道德价值观念、工作学习风貌、思想理想信念等“隐”性文化的构建。

三、民办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

民办高校要加强公寓文化建设,需要放眼长远,系统规划,从硬件设施、管理队伍、制度建设、创新意识、环境育人等多途径强化公寓管理与学生服务。

1、以硬件为基础。必要的、基础的硬件设施建设是衡量一个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若一所高校公寓设施落后,其公寓文化建设必然受到严重制约。民办高校应该将学生公寓建设纳入校园总体规划,要进一步完善各种现代化配套设施,加强对公寓的周边硬件设施的改造,增加文体活动场所,以充足的硬件保障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有力开展。

2、以队伍为前提。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能否做好,除了硬件条件外,前提是人,必须要建立能力与素质匹配的公寓专职管理队伍,物业与思政管理队伍要双管齐下,真正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职业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作风素质、身心素质,这样,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就“水到渠成”了。

3、以制度为保障。“有规矩,成方圆”,要做好公寓内的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制度先行,健全严格系统的规章制度,不仅对管理、教育、服务过程中的奖惩、步骤、程序、标准等提供依据和保障,还对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合理的规范约束,使大家知、懂、守、引,才能使学生的个性与规范所要求的共性相生存,才能形成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使公寓文化建设真正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之路。

4、以创新为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 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办高校要把公寓文化建设好,必须创特色,要创新好的制度、内容和手段。在制度创新上,要建立“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制度;在内容创新上,要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人才的需求实际,不断创新文化育人工作的内容;在手段创新上,要根据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特点,采取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和形式手段开展公寓文化建设。

5、以环境为助力。“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环境能影响人,环境能造就人。这说明学生公寓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增强艺术感。脏乱、落后催生无序,而整洁、美观的物质环境才可能催生文化。学生公寓内外的环境建设要从细微入手,要充分考虑公寓内的整体布局,强调每一个细微处,从而营造大学公寓“处处皆是美景、人人身心愉悦”的环境美,真正发挥起学生公寓育人功能。

新时期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转变,对民办高校文化建设的要求必将会更高。如何使公寓文化建设更加适应民办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因此,民办高校同样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认识,挖掘潜力,发扬优势,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努力探求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发展的新途径。

[本文系江西科技学院校级德育专项研究课题-“民办高校大学生公寓文化特点和建设研究”项目成果之一(编号XYDY010)]

篇10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188-02

一、《死水微澜》艺术价值的评析

李人创作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体现了浓郁的成都特色,熔地方色彩与生活情调于一炉,运用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生动的老成都。其风俗文化、人生百态的描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虽然在《死水微澜》这部小说中没有对当时的社会变革进行直接的描述,但是透过小说中的各个人物的命运改变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一)对民俗风情的市井般描绘

在《死水微澜》中有大量对川西特有的地方民俗风情的描述,对蜀地特色饮食文化、人物的穿着打扮、民间的宗教习俗、传统的红白仪式、各城镇及其建筑的沿革等各个方面都有涉及。例如,邓幺姑通过韩二奶奶之口了解成都,作者大量描述了成都的文殊院、会馆和名小吃等等。又如,天回镇的赶场景象,整整用了三千多字对这一盛况进行描述,对活猪市、米市、家禽市到各色小市摊子逐一介绍。再如在天回镇的细节描写中选取的是最为日常的场面,具体有“镇的两头,不能例外没有极脏极陋的穷人草房,没有将土地与石板盖满的秽草猪粪,狗矢人便。而臭气必然扑鼻,而褴褛的孩子们必然在这里嬉戏,而穷人妇女必然设出一些摊子,售卖水果与便宜的糕饼,自家便安坐在摊后,共邻居们谈天做活”。穿插在其中的俗语尤为出彩。对比观察同为川籍作家的巴金,则可以看出,在巴金的作品中突出表现了空间场景描写时间化,从而使得文本叙事时间维度强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和消弭了以地域意识为主要特征的空间维度,极大的弱化了地域化的特征。由此看到,《死水微澜》最突出的特殊性是其与众不同的民俗化特征。可以说,在《死水微澜》中,作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和融合各体的意识倾向,加之作者对地方民俗的热爱、搜集、整理及保护的热望,于是乎表面相似的民俗描摹在作者的小说中却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价值[1]。

(二)摆龙门阵式的叙事模式

在《死水微澜》中,对四川方言淋漓尽致的运用,体现了巴蜀韵味,其中大量使用摆龙门阵的形式可谓独具匠心。具体来讲,川人将闲聊称作摆龙门阵,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讲究故事的来龙去脉,二是不时夹进相关插曲,三是众人对同一主题或氛围的参与[2]。在《龙门阵》这本期刊中是这样描述的“于是三三两两,自然而然,聊聊天,摆摆条,进而说说笑,又进而谈谈心,不知话从何处起,也无所谓如何收场。但觉过眼云烟,一阵清风,身心劳烦顿消,带来轻松愉快”[3]。可以说,龙门阵是以故事为主,但又不仅仅是故事,它是一种集合主讲人和插话人的集体活动,可以说在龙门阵中是没有听众的,大家都是参与人,相互之间进行对话、补充,自由散漫,没有规章,但乐在其中。例如《死水微澜》中,写到生猪市场,直接就是一大段关于川猪的知识,体型、重量、饲料,甚至猪圈的修砌方法,防病措施等等的摆龙门阵般的描述。

《死水微澜》里龙门阵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作者叙事的龙门阵模式、龙门阵对小说中人物命运发展的影响以及由这种龙门阵文化所酿出来的龙门阵心理[4]。正是因为龙门阵这一特殊的描述形式,才为读者展现了一幅丰富、热闹的场景。通过人物间的摆龙门阵在叙述历史掌故、生活知识的时候,在里面竭尽铺张的能事,用作者饱含历史情感的一支笔来唤起读者参与其中的愿望,因此在抛开叙事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读者津津有味,也正是随意、散漫的龙门阵形式使读者在不经意间随着人物之口将整个故事的脉络串联起来,从而保障了小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同时也烘托出巴蜀社会与巴蜀文化的生态气氛。

二、《死水微澜》的沉寂――民间文化与作家文学的互斥?

《死水微澜》问世以来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对李人先生的作品研究也寥寥可数,深究其原因,其小说的写实性风格是造成此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实”是世俗中的社会之实,而作者从一个中立的、社会观察者的角度出发,其立场往往不如主流小说一般鲜明,其主要的内容是描绘普通市民的情感、欲望、见识等生活百态,就拿鲁迅笔下的人物来讲,同样是旧中国妇女的形象,李人笔下的蔡大嫂是泼辣大胆、不遵循传统道德的形象,而祥林嫂则更多的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形象。因此,李人的作品相较于主流文学具有世俗性、边缘性、质朴性,导致的结果也就是缺乏标志性或是英雄性,这与其诞生的年代以及之后的很长一段岁月所主导的价值取向都背道而驰。可以说,我国的现当代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学作品表现的主题、思想内涵颇为单一,理想化的色彩隆重,造就了《死水微澜》这种过于世俗化的作品是很难得到推崇的,因此《死水微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埋没了也能够理解。

篇11

关键词:民办高等学校 体育文化建设 体育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a)-0118-02

1 民办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组成因素

1.1 校园体育的物质文化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整个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民办高等学校教育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很多校区都是在新世纪之后建成的,学校的体育场馆建设都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没有赋予体育的灵魂在物质建筑中,建筑中体现出的人们对体育的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还远远不够。民办高校的校区中也很少见到一些体育雕塑、体育建筑。正是这些物质建筑对大学生起着一些潜移默化的催化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和参与热情。学生在校园中谈到和看到物质建设标志时,在对视和解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受到激励、鼓舞,人格和精神都受到了熏陶和感染。

1.2 校园体育的制度文化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是整个校园体育文化向着有序、健康方向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校园体育制度是指学校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规范性作用的法规、条例、裁判规则、规章制度等条款。在一定范围内,校园体育制度对校园体育文化主体的体育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与制约性。校园内的体育运动协会、校级各项目运动队、体育俱乐部等各种体育组织都要受到校园体育制度的影响与制约。民办高等学校关于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的制度建设还应加强。

1.3 校园体育的精神文化

校园体育的精神文化是民办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校园体育的精神文化代表着校园广大师生的体育意识与精神生活方式,是大多数师生所认可与追求的运动价值取向和体育信念。校园体育的精神文化具有丰富的外延与深刻的内涵,同时展现了校园体育深层次的体育思想。

2 民办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特征

2.1 方向性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形式与内容,所形成的氛围与环境都会引导全校师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德,进而形成民办学校师生都会具备的,带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形式,逐渐沉淀为“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区别于其他院校的,具有特色的方向性文化特征。

2.2 主体性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得到良好与全面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把所学内容转变为自身知识,就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主观选择与接纳。当代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在他们身上能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走在时代前沿的群体。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要想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彻底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自主自愿地接受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2.3 教育性

体育文化内涵中的教育价值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需要充分挖掘的内容。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性特征,体现在体育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广大师生身体素质发展,还能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潜移默化的催化作用。

2.4 多样性

多样性是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应当丰富多彩。多样化的校园体育活动,能够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不同机能的需求,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能够锻炼与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进而可以熟练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多样性的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可以促进与激发校园文化的活力与生机,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校园体育文化品牌。

3 民办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3.1 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加强体育文化涵养

高等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定的。当前多数高校体育课都采用自主选课的形式授课,体育教学不单要体现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与目标,还要注重学生个体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满足。教学过程中在不断强调娱乐性、健身性、、终身性的同时,还应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涵养。但一直以来,在思考如何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多数高校都将使用价值放在首位,注重强调教学内容的功能性。其主要表现为注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与技术的教学,忽视运动项目的文化精神与健身功能的培养,同时也忽视了体育的教育价值。从而逐渐形成了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的局面。这就不能满足当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学生身心共同发展这一教学目标也就更加难以实现。 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创新,从内容和方法手段各个角度去实现创新性,依据现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难度适中、易于接受的内容,来保证在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对体育文化的潜在需求和兴趣。更应大胆地尝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体育课教学的结合,如多媒体、电化教学、微视频等形式也应试着放到体育课教学中。

3.2 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培养体育行为习惯

长期以来,多数民办高等学校的领导、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这就导致学校发展过程中不能形成具有自我风格的“品牌活动”项目,也不利于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因此,民办高等学校要依据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不断探索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逐渐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3.3 培养综合体育素质,完善体育评价机制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应不断完善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摒弃传统的注重技能而忽视综合能力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方式上应把课堂表现、运动技能表现、课外体育活动表现等多种形式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评价学生对运动项目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适当加强对学生体育表现与体育态度的评价。不仅要对体育基本技能与知识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宣传与奖励,还需要加强对那些表现出良好体育精神、取得巨大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用榜样和鼓励制度来激发更多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热情与决心,进而逐渐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达到提高整体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最终目的。

3.4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树立体育正确观念

随着现代社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互联网时代展现了它的综合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实时性等特点,这些也正是互联网受到追捧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互联网传播的最有效手段。现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网络智能手机,每天都有大部分零散时间在网络中学习与娱乐,因此他们深受网络媒体文化的影响。因此现代高等学校教育,应当顺应时展的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的便利条件,创办和建设校园体育活动网站,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形象,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服务与支持。帮助学校的师生员工逐渐养成正确的健身、娱乐、生活观念,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手段,建立高尚的体育道德。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C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2—0142—02

百余年以前西方的油画传入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渐渐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油画被我国的年轻艺术家们广泛喜爱,油画专业在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学中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高等师范学校的美术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一般从事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工作。担负着基层的教学任务,也就担负着培养未来的中小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重任,因此在高师的油画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我国油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特色

纵观百年来中国油画的发展史,在不断学习西方油画艺术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再创造,老一辈的油画家以徐悲鸿、林风眠为代表,在油画的民族发展之路上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新一代的油画家以吴冠中、苏天赐为代表,使中国特色的写意油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建国以后油画的发展也走上了与人民相结合的道路,写实主义得到比较快速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文化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虽然大形势上的文化禁锢已经被解除,但是大部分艺术家的思维尚未得到真正的解放,还缺乏出色的油画艺术代表作。

高师的美术专业教学中,油画是比较重要的课程,强调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运用色彩的创造力,在素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来自西方的油画从构图和架构上都区别于中国画的画风,在民族油画得到一定发展的基础之上,高师的油画教学中需要加入一定的民族文化元素。在我国油画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走在了民族性的道路之上,近年来甚至出现了中国油画的说法,正是中国油画获得了世界认可的一个标志。

二、高师油画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延续的根本,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少学生采取多种手段从网络上获取新知识,却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高师的学生即将成为以后的人民教师,他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必将导致中国新一代年轻人无法获得民族文化的熏陶,甚至出现文化断层。在高师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科都要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油画的教学也是如此。高师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一名合格的文化传播者,在学生很少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前提下,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给学生补课,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必将依托于文化才能存续,以民族文化为基础进行油画的教学,也可以辅助学生掌握绘画艺术的深层次文化涵义。

(二)有利于中国油画事业民族特色的发展

目前的中国油画事业有蓬勃发展的趋势。不少年轻的画家都具有比较优秀的绘画能力,但是中国的油画在世界舞台上仍然不能得到足够的认可。停留在模仿层次的油画创作并不能被称之为创作,缺乏民族文化内涵的油画,并不能得到普遍意义上的认可。中国油画事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将依赖于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油画作为西方的绘画方式,传承之中也有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性,要想发展中国的油画就要以这些表现方式为手段,创作出能表达民族内涵的画作。在高师的油画教学过程中加入民族特色元素,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中国油画的发展,不仅仅停留在欣赏和模仿西方画作的层次,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又能影响到自己的学生,在这样的传承过程中,中国油画事业将会以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方向快速发展。

三、在高师油画教学过程中有效进行民族文化传播的尝试

在高师的油画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传播传统文化的尝试,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作能力。

(一)以扎实的基础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般来说,师范院校的学生都是从三年级才开始学习油画,有两年的学习过程,要想使学生能够掌握好油画的绘画技巧,就要有扎实的素描基础,需要经过严格而枯燥的训练才能够完成,这时候应该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使学生在补足素描基础的同时,能够了解到中国油画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前景,了解自身肩负的文化传播使命,从而主动进行自主的探索,完成传统文化知识储备过程。

(二)鼓励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知识

要想使学生在学习油画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就要求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无论是传统的儒释道的精神内涵,还是历史传承过程中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学生通过了解和感悟有自己的体会,并且能够依据这些理解进行创作上的尝试。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的专业能力

高等师范院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美术专业的任务也是如此。在油画的教育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技术能力,不仅仅是油画知识和油画技能,也包括油画的理论和绘画方法。在进行油画理论及方法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可取之处,从欣赏和评述的角度进行有效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到中国油画的前辈们进行的探索和努力。

在鼓励和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掌握油画的表现方式的基础上,以创造性的方式去演译传统文化的内涵。

(四)注重油画教学过程中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

在我国油画的发展进程中,一直比较强调时代色彩,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从来不曾偏离过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高师的油画教学过程也应该如此。强调人文精神就是重视人以及人的价值观,关注自由和平等,关注人的生活状态。油画作为一种艺术,不应该脱离人群。高师学生的文化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人文内涵,以民族文化的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注意熏陶,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

(五)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传统的高师油画教育重视美术技巧和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不利于未来中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播,需要对油画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变革。在内容上多选择中国特色的油画画作进行赏析,引导学生体会中国油画画作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进行课堂的油画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这些画作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总之,我国目前的油画艺术发展走上了民族性的道路,以民族特色为依托逐渐走上了世界的舞台。高师的油画教育应该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播,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度,引导学生依托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油画的创作,以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的观点进行教学。为了加快我国油画艺术的发展,中小学校的美术教师起到比较关键的作用,在高师的油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民族文化传播,对我国的油画事业的良好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魏鸿飞,汪萍燕.民族文化传播与高师油画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8(08).

[2]包霜梅.中国油画民族性之我见——民族传统对中国油画民族性的影响[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