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专业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07 09:04: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艺术专业行业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艺术专业行业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1调研情况概述

1.1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和收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的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的变化趋势,为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方向的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

1.2调研情况

(1)调研时间:分别于2015.6-2016.6开展了多次人才需求调研。

(2)调研的对象: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装璜艺术公司等

(3)调研的方式:电话访谈,走访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装璜艺术公司等。

2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蓬勃发展的经济客观上需要大量的艺术设计人才,良好的产业背景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社会和市场对广告设计人才的需求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从艺术设计人才的层次来分析,一般可分为6个层次:设计总监、高级设计师、设计师、助理设计师、设计员、电脑制作员。电脑制作员需求数量最大,而设计总监、高级设计师必须经过多年工作实践才能达到,尽管大量的本科艺术设计院校和设计专业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进入社会,但市场仍然需要足够数量的第一线的实用型艺术设计人才,高职(大专)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可担任设计员和助理设计师,需求量是很大的。

据一位学者估算,我国现有从业人员中,接受过正规专业教育训练的广告人不足1/5000,湖南省也不例外,虽然现在很多大专院校都设了这个专业,但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滞后于艺术设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速度,高职院校应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摒弃以学科为中心,树立能力为本的思想,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本土经济,面向社会和企业,按照 “实际、实用、实践”的培养原则,使学生成为以掌握一定的广告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训练为主,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会用、能用、管用”的第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

3新形势下发展艺术设计专业的对策

3.1适应企业需求,改革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学校必须主动走出去,适应企业的需求,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改革课程体系,努力帮助学生寻找更多的企业实践机会。

3.2艺术、设计、技术三管齐下,注重未来学生可持续发展

对于艺术设计而言,艺术、设计、技术是三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素。艺术设计是实用性设计,是设计作品获得成功、形成持久印象的保障;O计是感性与理性的高度结合,是作品符合实用性要求的必要条件;技术是将艺术质感的设计作品变成现实,投放到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要求。对于艺术设计从业者而言,城市越大,发展空间越大,作品品质要求则越高。因此,在让学生获得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的同时,设计的理解与把握能力、艺术的熏陶与感染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件。三者在学校教育中的比例大致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块。课内,艺术、设计、技术的教育可按 20%、35%、45% 的比率设计;课外,则可按30%、30%、40%的比率设计。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三方面的教育比重,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高职特色,符合行业人才的需求。

3.3加强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注重职业生涯

规划引导职业核心能力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所有的从业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共性。劳动和社保部将其分为8项: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对于某些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校企合作难度较大,专业就业品质提升空间也不够,对于专业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如能加大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不足。因此,加强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不同级别城市的不同从业特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谋划一份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保持良好、正确的学习、就业心态等,这些对于发展艺术设计专业显得尤为重要。

4结语

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与企业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强烈感受到社会对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另根据我省高校近年来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情况分析和省外相关大专院校调查显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因此,只要行业形势分析正确,教学计划设计科学合理,就能够使专业建设和改革对症下药,能够在区域条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发展艺术设计专业。

参考文献

篇2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对影视产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

一、影视艺术教育实践方法革新的背景

(1)影视作品创作类型多元化。“互联网+影视”背景下,影视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院线电影、电视作品,网络电影、微电影、短视频、自制剧等类型作品层出不穷。(2)影视作品的创作内容多元化,传播渠道多样化日益明显。(3)影视作品创作主体多元化。除了院线电影制作公司、电视台为领军的创作主体外,一些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影视传媒公司和草根制作团队(非专业制作团队)也逐步成为创作主体。(4)影视作品创作模式的转变。大数据背景下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电影操作模式,即通过数据信息深入分析受众的需求,对市场进行充分预估,再以市场为目标生产和推广电影,进行衍生开发,实现产业价值。

二、大数据时代影视艺术人才需求特征

(一)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如果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不能够根据时代变化的特征来不断地扩充自己,难免会在时展的洪流之中销声匿迹,同样的影视艺术行业的也应该积极展开双创工作,并围绕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这两个方面展开,制定符合大数据时代特色,且更具有创新性的学科教育及实践创作体系,提高艺术创作人才对经济市场和影视行业市场变动的感知能力,提高对影视艺术元素捕捉的敏感度,推动影视行业创新和发展的内力。

(二)具有敏感的数据分析能力时下对于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对影视艺术学科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体现时代背景。被大数据充斥的影视行业,需要具有大数据概念、理念的新型专业人才。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应具备敏感的数据感知及分析能力。通过大数据的智能化分析,获取受众观影内容喜好与需求、受众观影心理、观影趣味、观影行为等多方面的信息数据,保证创作的针对性。从传播角度而言,对于数据信息的掌握是有效扩大受众面,占领观影市场的有效手段。

(三)具有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众所周知,影视艺术是融合性艺术,影视艺术创作者,应是具备多元化知识体系的“杂家”。影视艺术创作是集体创作,是多种学科、行业的交叉融合,创作者多元化知识体系的构建,多重能力的并行塑造,可以使创作者从大数据中汲取有效信息,并将其在作品中合理化呈现。此举不仅能够促进影视艺术行业的正向发展,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影视行业快速发展的适应。

三、影视艺术教育实践的“大数据化”革新举措

篇3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63-01

如今的大学专业分的越来越多,但也不乏热门专业,艺术类专业在近几年也在其中,但不知在报考这些热门专业的学生里,有多少是对其所报专业是感兴趣的,在我看来,每个专业都象征着社会中的一个领域,就如计算机专业代表着“IT”行业,而艺术类专业,涉及的社会行业就太大了,如媒体,影视,房地产等等;所以,在选择专业时,首先是要有兴趣,那么未来你才会在这个行业里成功,否则你也会成为大学生失业人群中的一分子。

“艺术热”是近些年才出现的,然而大部分人之所以走上艺术之路就是为了考上大学,我想这也是社会压力所迫,就好像最开始所有人都挤向文化课的高考大门,然而“上帝”突然在旁边打开了另一扇门,后面的人们看到后“不假思索”的就跑向了那扇代表着艺术的高考大门,这扇门可以成为一些人的转折点,也可以成为大部分人迈向失业的起点;因为人们选择的起点不一样,走向的终点自然也就不一样,成功的往往是有准备的,失败的往往是想走捷径的。艺术类专业看起来门槛虽低,但它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却很高,艺术类大学生要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艺术是创新性,专业性。艺术类工作具有相对的专业性,非艺术生无法胜任。虽然在高考时对文化课的要求较低,但是进入大学后你会发现,这个专业需要的理论知识,以及涉及的知识面是很广泛的,如非真正的兴趣所致,在这个专业中何谈未来的成功呢?

高校艺术生作为先进知识储备群体,其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学习的发展,以及毕业生本人,针对高校艺术专业的就业状况进行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高校艺术生真正的就业状况,这些情况能促进艺术类高等教育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就业与艺术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提升艺术专业教学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艺术专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学艺术的学生往往充满激情和热情,但是缺乏生活经验,不能够正确的评价自己,在选择职业时,表现出自我良好的心态,和高度自信,却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忧虑,害怕自己知识能力不够,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面对复杂社会,会产生无从适应之感。从而产生忧虑,自信与忧虑并存往往会影响正确的择业观。虽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艺术生就业双向选择的制度逐步建立,但不少艺术生的择业观还是没有改变,也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

目前艺术生的现状一边是“艺术人才饱和”的言论,一边是因为报名过多导致的“100∶1”惊人录取率。据有关统计,我国的艺术生最近几年直线上升,某些专业已经超出了我国的需要量,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造成一种社会上的负担和人才的浪费。报考热,就业难并存。

“艺术人才的饱和”在我看来就是:艺术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很多,按需求来说,达到了行业的需求量,但是真正的人才太少,无法供应行业的需求量,如果真的达到饱和状态,大学的艺术类专业也就会渐渐消亡了:“艺术热”也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你是否能在这个行业里成功,就看你能否在大学里学到技能并熟练运用,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这个行业里立足,才不会被这个行业淘汰。

篇4

上世纪中叶,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社会生产力的强劲提升,产业发展对职业工人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中职教育已适应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于是西方国家开办高职教育来培养新型的技术型人才,并分别设置了与职业岗位相匹配的专业课程体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高职教育开创发展中,主要学习和引进的西方高职专业教学基本模式有三种:“CBE模式”、“双元制”模式和“MES”模式:

(1)CBE模式

CBE(Competency Ba― sed Education)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该教学模式是美国休斯顿大学开发出的一种能力培养教学模式,CBE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原国家教委,通过“中国――加拿大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交流合作项目”(CCCLP)引人中国,并在许多高职院校得到各自应用。

(2)“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双元制”模式的内涵:①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 双元制”教学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原国家教委引入中国。

(3)MES模式

MES(Modules Of Employ- able Skills)意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发出来的职业技术培训模式。MES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缩短了培训与就业的距离。MES模式于1987年通过国际劳工组织引人我国。

我国高职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发展经历了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五阶段周期循环教学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工学交替”等不同阶段。其中,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对于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教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产学合作教育源自Cooperative Education,直译为合作教育,就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意译为产学合作教育。我国早就存在合作教育的形式, 198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学院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在我国试验一年三学期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被视为我国产学合作教育开始的标志。

2.海南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基本矛盾及学生就业压力

纵观国内外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研究成果,理论扎实、内容丰富。但全面贴切海南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教学研究主题的地域性学术涵盖,几乎没有,同时,各种研究还远未达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改实训环节的行业要求。再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容老化带来的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要求标准脱节问题也未能找到解决办法。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积极建设背景下,树立能够真正立足海南本土、切实调整艺术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教学设置方向,以工学一体、项目导入、行业标准来不断检验,壮大海南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储备力量的教育研究是不够完善的,因此,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教学研究的深入是非常迫切的。

本文以琼台师专美术系艺术设计专业群所倡导的项目教学改革举措为案例,对海南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与分析。在总结和提炼一线专家学者有关课程设置改革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从行业需求对海南省高职院校教学实际出发,调查海南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联系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其他类型院校和国外院校的经验,研究海南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

3.职业岗位产业项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我们的思考是,对于按职业岗位产业项目构建课程体系的教改思考,要求我们按生产过程组织教学,创新课程体系。那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群项目课程应该从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出发,反向推导出所需要的课程:文化课、专业课和职业道德课程要根据岗位能力重新构建、重新组合,均为岗位能力服务,进而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起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合理的课程体系。

再者,力图探索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战型艺术设计人才。观察项目课程教学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通过项目教学成绩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分析学生专业技能和岗位职业能力的提高情况,为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工作中如何更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并力求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为了解决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职业培养方向现存矛盾,关注行业标准下的项目教学效果和课程组织,以提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市场就业活力、专业技能水准及综合职业素养。这就要求突破沿袭本、专科培养体系的传统专业课程构架,重新解构课程的专业体系,以职业岗位需求来确定学时学分、以项目仿真管理来安排教学任务,保留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优势,利用各专业平台横向联合,以项目导入为契机,以项目产出为目的,以项目组为专业教学单元,以商业设计的行业标准来检验、训练、铸造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市场化综合能力。

(1)改革经年不变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观念,调整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组织的空乏内容,放大商业设计行业化的实践实训教学比重,以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极为广远的商业设计市场需求为动力,努力拓展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渠道,提升他们的综合职业素养。

(2)在严峻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下,研究以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以项目教学车间课程为结构、以商业设计行业内容为知识体系的项目课程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从专业教学效果和职业需求来调整课程结构,可以帮助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更好把握行业规则以及社会对产业专门人才具体需求。

(3)以专业基础课与项目阶段化设计任务充分融合、以专业必修课与项目产出目标直接对接、以专业拓展课与项目组织协调、综合实践能力统筹规划,将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实践环节全面渗透进专业教学每个阶段,全时段教学工厂化,全方位工学一体化,基于行业标准的项目研究将推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行业能力培养要求实现无缝对接。

(4)在广泛的社会行业专门人才需求驱动下,立足海南国际旅游岛全面建设,商业设计市场高速发展的优质土壤,通过项目研究,为海南乃至全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改和课程优化工程,探索出有行业价值、可操作有实效的教育教学改革道路。

4.构建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的项目课程体系的专业提升及社会意义

在仿真度极高的实践实训环节加大行业标准建设投入,一定能完善项目教学组织流程,使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切实抓住专业教学命脉――人才培养质量,最终通过多届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产品的项目教学成果论证,来构建特色教学的项目导入理论系统,来构建丰满的专业整体提升合理构架。

(1)专业教学环节的建设完善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群的教育改革是循序渐进的长远计划,每个专业课程建设进步是以更加符合行业要求,符合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符合更为合理课程培养目标为最终追求的。

建设艺术设计专业群以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成功连接校内专业实训工作室、校内创意生产实践基地和校外企业生产实训工厂“三位一体” 教学改革模式的每一个单元局部,也使得在此基础上专业建设深化得以可能。

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教学模式要求,项目教学仿真实训车间用工厂车间模式组织专业教学,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供最接近于实战效果的高仿真前线。

(2)特色教学的项目导入理论系统

琼台师专在海南省高职高专教学系统一直处于排头兵位置,琼台书院也不愧为海南文化百年品牌,但危机意识提醒我们琼台师专办学方向处于师范学院和职业高等学院两难境地,身处夹缝必须深化特色教学这一关键主旨。

美术系一直以“结合行业要求设专业课程、根据岗位能力抓技能培养”,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了以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为主线包含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等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其中,通过通识必修课程,培养基本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专业限选课程模块,突出专业特长;通过项目教学职业技能学习,拓宽就业门路;通过项目驱动、顶岗实习、企业考核等途径,突出艺术设计职业技能,完成社会行业所要求人才水平的前瞻性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以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建立起来后,再结合美术系艺术设计专业群项目教学改革具体举措,综合提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和行业美誉度,在海南省内高职高专范围内真正确立属于“琼台品牌”的特色教学成果。

(3)巩固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功能及拓展社会服务范围

艺术设计专业群以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专业功能是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完成通识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拓展课后,进入社会实践实训环节之前,通过项目导入的不同方式,以企业管理模式、以产出效益为衡量标准、以生产流程分段为教学组织阶段、把专业特色融于行业标准,用统一模块来锻造不同专业毕业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毕业即为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以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完善后的社会服务能力巨大,实战型专业人才的行业对接能力大幅提升,使得从海南省高职高专乃至海南省社会行业范围、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到海南省艺术设计行业高水准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从产业生产流程高级技术人才到海南各地高水平的基层艺术设计教育师资储备,从书本讲台到工厂车间,各种艺术设计行业特色的职业需求,都迫切依赖高职教育改革研究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来实现。可以讲,其成果真正受益范围推广开来,未来成效将不可限量。

(作者单位:海南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作者简介:张鹰,硕士,单位:海南省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及美术考古研究。

1.基金项目:2014年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批准号:HNJG2014-76

项目名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群以行业仿真管理为标准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篇5

目前高职艺术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是:1.教材编写的作者。市面上出版的部分高职艺术教材的主编缺乏对高职类教育的教学特色以及高职学生特点的了解与把握,而且编者自己就没有从事过艺术类的实际项目,对艺术类的市场需求严重缺乏了解。有些主编是本科院校的教师,有些主编是学习绘画艺术专业的教师,有些教师没有高职专业教学经验。2.高职特色不强。部分高职艺术类教材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没有根据高职教学特色、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去编写,教材的内容理论性太强,对技能的培训内容太少。3.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缺乏衔接,实践课程缺乏标准、比例少。目前高职艺术类学生用的教材关于实践环节的内容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相应规范的实训标准,艺术类不同专业的实践环节应该根据具体的职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技能要求的标准来制定相应的实践标准,应当和职业资格具体要求相结合。“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还要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岗位证书。职业教育应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学生岗位技能的训练。4.教材配套不全面。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学应当有完整的配套教材,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艺术系在教学参考书以及实训指导书、多媒体教材等方面准备的都不充分,有些院校甚至就没有。5.教材内容滞后于行业企业的发展。高职艺术类教材应当反映出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情况,以及行业内的新规范与标准等内容,使得教材内容不断地跟随着行业、企业、市场的发展而更新,做到与时俱进。

针对以上我国目前高职艺术课程教材的建设及应用现状分析,对我国高职院校艺术类教材的建设及应用提出相关建议:1.从教师角度高职院校艺术系的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讲解者,甚至是编写者,负有重大的职业责任。教师要想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选择教材、更好地使用教材,首先应该努力使自己具备编写高职艺术类课程教材的能力,有足够的能力能够分辨出、选择出以及编写出优秀的高职艺术类的教材。教师应当非常熟悉高职艺术本行业的各种规范、标准,应当对本专业在具体岗位的技能要求很清楚明白,应当对本行业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具体要求研究得很透彻,而且还应当对本专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等科技的、材料的、市场的变化很关注。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质,高职院校的艺术类教师才有资格去编写高职艺术课程的教材。这就要求高职艺术类教师应当努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在课余时间积极到企业第一线顶岗任职,积极参与各种本专业的实际项目,在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市场行情,最新的材料、工艺、技术革新等行业前沿信息与技术。教师除了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第一线顶岗任职,还可以努力到本行业任职,了解本行业的最新信息和动态;还可以开办公司、工作室,业余承接社会上的实际项目任务,提高专业教师在行业的影响力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的能力。教师在把握和选择高职艺术课程教材的时候,应当按照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中对高职教育的具体政策要求去把握教材,选择那种针对高职艺术教育特色的教材;选择的教材内容应当能够体现出“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的内容应当体现出该专业具体岗位的技能训练,教材的内容应当注重高职学生的特色,注重技能的训练培养,理论够用就可以了;选择那种教材内容能够将课程内容与本专业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的教材,学生在学完学校规定的课程教材之后不但能够取得学历证书,而且还应当能够取得本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选择的教材应当符合“双证书”的培养模式需要;选择那种“项目驱动型”教材,以实际的具体项目将课程的技能要点和知识点分成几个模块进行分析、训练与检测、评价;选择那种各门课程教材内容之间有着整体协调、有效配合、教材内容不反复重复的教材;选择那种教材内容最新、版本最新、能够体现出该专业最新信息的教材;选择那种国家规划的高职高专类的教材和有很多实例的教材。教师使用这种教材进行项目驱动式教学,按照教材的几个具体的模块进行教学组织,使学生明确通过学习这一模块内容要达到的岗位技能目标,对学生的学习任务提出要求,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且予以检查和评价,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既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特色教育。2.从学生角度学生是教学的主角,学生应当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际项目、按照教材中的几个模块以及各个模块中要达到的岗位技能目标的要求,具体按照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职业情境式的分析、决策、实施、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角,教师退居配角,给予学生以必要的要求与辅导。学生在使用这种教材时能够真正体验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工学结合、注重实践环节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职业资格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最后,高职艺术课程教材的建设与应用离不开学校、行业企业以及政府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怀,需要有关负责部门有效的制度建设给予高职艺术教材建设与应用以坚强的制度保障。“建设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推进校企合作。鼓励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招生就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全过程深度合作”。我们相信在政府部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正确指导下、在行业企业的鼎力合作下、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教学第一战线教师们的努力下以及高职艺术教材建设的相关部门、组织的配合之下,我国的高职艺术课程教材的建设与应用会迎来崭新的明天。

本文作者:高志强工作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篇6

艺术设计在当下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得以显著加强。在经济生活中,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背景下,艺术设计在中国产业转型和产品的市场竞争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以艺术设计为代表的创新能力在产品竞争中起到了提升产品核心价值的作用。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艺术设计在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等方面的作用也愈加深化。在文化生活方面,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加受到重视。相较而言,中国本土艺术设计力量的相对薄弱与艺术设计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作用的重要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许多重大工程的设计竞标中,往往难觅中国设计团队的身影,在重大国际设计奖项评选中,也往往少见中国设计师的身影。西方设计在向中国进行设计输出和倾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比如我们的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比如我们的设计事业起步较晚,比如我们国家的设计政策不完善,我们国家的企业家不重视设计,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在各个层面上都可以找出不同的原因。但究其根本,这一局面的形成跟中国的设计教育有很大关系。

随着中国社会对艺术设计认识地加深和设计从业人员需求地加大,中国的设计教育也在一时之间蓬勃发展,渐有成为显学之势。在艺术设计教育如此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中国的艺术设计局面为什么如此尴尬?在艺术设计教育表面繁荣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整个中国艺术设计事业前行发展的隐忧或者制约中国艺术设计在国际艺术设计业界扬名的瓶颈?本文将就笔者所见并归纳的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问题简要阐述并将其成因作简要分析,希望能引发更多的设计教育从业者和设计从业者的思考,进一步推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健康发展,使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真正成为推进中国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动机。

1、从宏观的角度,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缺乏科学布局

在国内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庞大,在大多数的高校中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视觉同盟》对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规模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由此可见设计教育规模之一斑。①艺术设计教育办学在布局方面,缺乏科学的规划,出现了一种全民办设计教育的局面,这种办学格局除了在规模上壮大了艺术设计教育外,对艺术设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并无太大裨益。相反,这样的办学格局,在生源、师资以及资源配置上呈现出一种竞争局面,在以上资源相对有限的前提下,对艺术设计教育总体办学质量和教育口碑呈现出一种负面影响,即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弱化了教育优势。这种办学局面的形成,体现出教育主管部门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办学缺乏科学的布局和合理的引导,另外在办学准入方面缺乏严格的控制。在教育主管层面,近年来对学科专业的审批主要依据的是该专业的市场就业情况。除非市场就业饱和或者接近饱和,才会控制专业目录。依据市场就业导向设置学科专业本无可厚非,但是不能成为单一或者主要调控的依据。对学科的布局,应该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宏观调控。除少数的几个国家重点学科外,主管层面在该专业的调控方面缺乏力度。

艺术设计教育一哄而上的原因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好。在中国存在庞大的艺考生。近年来,高考适龄人口减少,这一情况已经影响到了高校招生。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仍然存在大量的艺术类考生。

2、艺术设计专业蓬勃发展,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旺盛。

3、艺术设计专业的收费较高。

4、大量师范院校的传统美术教育规模萎缩,转而开设艺术设计教育。

2、从微观的角度看,艺术设计教育办学无序化严重

很多举办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缺乏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准确定位。有的高校开办艺术设计专业是因为校内学科布局的需要,很多综合性的大学,为了体现出其综合性,对学科专业求全,于是艺术设计专业便成为体现其综合型大学的证据之一。有些高校则纯粹是因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费较高,将艺术设计专业当做其摇钱树。另外,许多高校缺乏对艺术设计专业的了解,包括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规律,往往用工科的思维来办学,还有的高校则简单地将艺术设计专业与艺术专业划等号,对其存在偏见。刘源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艺术设计是综合性高校开办新专业的首选,而该专业在这些高校中,有1/3处于边缘状态,并且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普遍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②

2.1师资短缺

众所周知,师资是教育的要素之一,师资队伍状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艺术设计教育在较短时间内的跳跃式发展所带来的诸多影响之一就是师资的短缺。专业师资队伍的短缺主要表现为: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师资的学历偏低、师资缺乏从业经验以及师资的不专业性等几个方面。

全国几百所高校设有1000多个艺术设计专业,就至少需要1000多个学科带头人,更何况艺术设计专业下,还设有若干专业方向,这样一来所需要的学术带头人就要以千计。而正是因为艺术设计专业的爆发式发展以及中国设计业所处的发展中阶段导致这数以千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匮乏。学科带头人对于学科的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合适的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发展是盲目和无序的。这一问题所导致的的一个设计教育的总体后果就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混乱和无序。由于众多非专业院校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开办单位,加之缺乏学科带头人,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在这些院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的管理往往并不能够遵循艺术设计教育自身的规律,而只是凭借各自的经验或者按照一般学科的管理进行,因此,在众多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管理中看到工科、理科或者其他学科的管理模式就不足为怪了。当然,这一现象在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初期尤为明显,随着专业办学时间日久以及中国设计业界的发展,这一现象得以缓解。这种缓解也多是对一些重点大学或者东部经济形势较好地区的大学而言,至于其它高校,这一问题仍然或多或少地成为困扰发展的瓶颈之一。

艺术设计教育师资的学历问题也是师资短缺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因为艺术设计教育的爆发式发展以及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高端资源的稀缺,即早期的硕士点、博士点较少,而且招生较少。这一问题,也随着艺术设计教育尤其是中高端学历教育的大发展而得以缓解。由于艺术设计高端教育的成熟,硕士点和博士点越来越多,并且招生名额有了大幅增长,所以近几年的硕士以上学历的师资增多。并且随着各种研究生班、师资班以及专业硕士的出现,对师资学历问题的缓解起到了重要作用。

就师资的不专业性而言,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对此问题林华教授曾经做过分析,他认为当时的艺术设计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毕业生留校和纯美术转行。③在很多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存在大量由美术教育规模萎缩而转型的教师。这些高校转而开设的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缺乏大量的专业师资,同时存在由于专业转型而存量的富裕师资。任何一所公办院校的编制都是有限额的,并不会因为新专业的开设而大量增加编制,所以,通常情况下就是就地转化原有的美术教育师资。当然,原有的师资并不是教学水平低,相反地他们中的许多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甚至副教授以上的高职称,但关键问题是,他们在纯美术方面或者是专家,就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对于这些教师来说也是新专业,他们要对这一全新的专业进行认识也恰恰需要一个或许不短的过程。尤其是这种情况下转而教授艺术设计基础的教师,因为所教授的大多还是素描、色彩、造型基础等艺术性较强的课程,对于他们而言很多人通常还是沿着纯美术的路子教学,甚至他们转变观念都很难,一则是因为对艺术设计教育缺乏足够的了解,二则恐怕是他们浸多年的美术专业思想和专业意识作怪。这还是公办院校,若就近几年蓬勃发展起来的三本院校来说,则师资情况更加令人堪忧。因为,许多三本院校并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专职师资队伍。

至于师资与行业的脱节问题也是一个现存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因为,设计教育一时师资的极大短缺,很多高校对于硕士以上的艺术设计毕业生甚至重点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开出了极为优厚的待遇条件,加上教育部对高校师资学历比例的要求,导致很多高校的高学历师资都是从高校到高校,而缺乏真正的行业磨练。另一方面,上文中提及的转型而来的教师也缺少行业经历。第三,中国的艺术设计事业无疑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虽然各类设计公司在全国各地开花,但是相对成熟的公司大多数集中在一线城市,在这些城市的高校的专业教师或许并不缺少兼职的机会,可以补充或者增加从业经历,但是按照国家的规划,现在基本上地级市都有一所普通高校和一所职业学院,这还不算在二三线城市落足的三本院校。在这些城市高校的专业教师对设计行业了解的渠道就相对少一些。

2.2教学目标不清

师资的问题是造成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目标不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艺术设计行业和艺术设计教育的不同理解使得各高校对艺术设计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同,所以各自都有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因为教学目标的差异以及师资和管理上的问题导致各校的教学质量不同。教学目标不清主要表现为由于对艺术设计行业认识的缺乏从而导致艺术设计教育经常沦为技法教育。这一表现体现为一、各校的教育重点包括课程设置等过分强调技法尤其是计算机技法;二、很多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学习艺术设计就是学习计算辅助设计,对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动力。蔡军教授在接受《视觉同盟》采访时曾强调艺术设计的“根本的是核心的认识、方法和思想,设计思维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明确了一个根本的核心要去解决的话,其实基本性的东西是比较好办的。”④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由于艺术设计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艺术设计又是科技和先进思想成果进入日常生活的重要媒介。因此,好的设计师需要具备较为广泛的人文知识和基本的科学知识。这些,往往是各高校的课程中缺少的,也是学生们忽视甚至是漠视的。

这样的认识所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可持续发展能力恰恰是这个专业的内在要求之一。艺术设计行业从总体上是分层次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制图员、设计师、设计总监等,而这个层次是呈金字塔结构的。从这个结构中可以看出,越往底层其技能性越强,越往高层其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的知识性越强。从现行的专业教育模式看,培养的大多数是中低层人才,甚至是终身性的中低层人才。前几年在珠三角地区公布的就业紧缺人才调查情况上,艺术设计人才高居榜首,试想以近千个设计专业的培养规模,会缺少设计人才吗?其所缺的恰是高端设计人才,而我们的设计教育通常很难提供高端人才。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当前对设计教育的认识不一,对设计教育的目标设定过低。

另外,各校缺乏统一的教育标准,各行其是,如课程设置、教材、课堂管理、教师的资格认定等尤其是缺乏较为统一的毕业标准。当然,这些问题通通掩盖在艺术设计行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中。不管何种教学目标下完成学业的艺术设计人才,现在的实际就业率高居不下,也造成了对艺术设计教育问题的遮蔽。

2.3缺乏与行业的沟通

当前,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另外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艺术设计教育和艺术设计行业的脱节。其主要表现就是行业发展的高速性和教育的相对滞后性的矛盾。高校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成为行业的预言者或者引领者,当然,这需要相对成熟的研究条件和力量。在我国,行业的发展和教育的相对滞后的矛盾还较为突出。另外,行业对教育界的缺乏关注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这一问题在前文中已有述及,无需赘言。艺术设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终究是要为艺术设计行业服务的。虽然,现在的艺术设计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但并不意味着高校培养的学生就是合格的。对大多数毕业生而言,进入企业还要经过一个培训的过程。甚至,很多学生在进入行业之后才发现自己或许并不适合这个行业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加强师资研究力量,加强高校与行业的沟通,包括人员、课题、项目、实习等全方面的交流和沟通。

诚然,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随着发展的沉淀,这些问题在得以改善,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的解决。当然,本文提及的问题总结不够精炼、分析不够深刻,对于很多问题的理解也较为浅显或者不当,权当抛砖引玉,藉此希望引起设计教育届前辈和同仁的注意和警醒。只要我们清醒地看待存在问题,也许能为问题的解决加快速度。(作者单位:1.天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2.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注解:

①http:///special.jsp code=200604260002

篇7

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品质的创新型大学生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开展创业教育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高职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摇篮,建立起符合高职办学规律和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是高职创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主要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如何依托专业优势开展创业教育做出探讨。

一、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首先,要深化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改革,在讲授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的同时把专业教育渗透到教学体系中。一是在创业课程中针对各艺术设计专业加入相关行业领域的市场分析,组织学生根据自身专业做行业和市场的调研报告,以掌握行业发展现状以及此领域的创业环境。如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行业市场调研了解目前装饰装修行业的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区域市场特点、公司经营状况等,在此基础上做创业环境的分析,引导学生在装饰装修行业领域内确立创业方向。二是在创业教育中加大对专业技能的培养,把创业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业课程都与专业教育脱节,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使用上也与专业教育的关联度不大。要让学生依托专业优势进行创业,必须要把专业能力的训练纳入创业课程中,在创业实践和实训环节,为学生设置艺术设计行业的虚拟项目,学生在虚拟企业操作过程中增强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升设计能力和专业岗位技能。

其次,要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要素,为系统化的创业教育提供支持和保障。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不是简单的创业培训,不能通过短期教学一蹴而就。在创业技能之外,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创业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应设置在低年级的课程中,尽早使学生建立创业观念,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因此,在专业教学中,一是要融入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素质的培养,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涉及的行业领域对创业者在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的切实要求设置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创办企业的企业家精神;二是要在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在艺术设计行业创业所必需的能力,如较强的设计思维能力、艺术创新能力和设计团队的组建管理能力等。

二、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艺术设计公司的资源搭建创业实训实践平台

首先,拓展校企合作渠道,充分挖掘地区艺术设计行业企业的现有资源,与企业建立参观调研、校企经验交流、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企业项目引入等多种合作方式,为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广泛的沃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不同形式的企业参与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培养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

其次,在艺术设计行业企业中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企业作为创业实践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公司运营环境,学生通过参与公司项目的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环节,容易产生出好的创意或创业的好点子,“许多大的公司的起点都是小的创业企业,每个企业又都是从创业者的点子发展而成”①。同时能掌握设计公司的运营规律和企业生存法则,为未来独立自主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过程中树立起来的勤奋、执著、勇于开拓创新等精神和品格也会成为学生未来创业的有力保障。

再次,得到设计行业企业为学生创业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在设计方案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技术的应用存在不足。同时,对于大部分创业者来说,拥有足够的创业起步资金是较大的困难。因此,校企合作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还要力争让企业为学生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重点是要寻找企业与学生创业项目合作的契合点,如设计公司为学生提供大型设计项目中的部分设计任务,或让学生承揽企业外包项目,学生在帮助公司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维持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最终实现企业与学生创业的双赢。

三、积极开展创业活动,为学生开通创业绿色通道

首先,建立起创业社团或创业协会等校园创业团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创业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②。艺术类高职院校本身就具浓厚的艺术气息,每年都会开展多种多样的艺术文化活动,如大学生艺术节、动漫设计专业的cosplay大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校园景观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等,其中大部分都包含了具有原创性的设计活动环节。因此,可以把创业活动与艺术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模拟企业项目投标会、设计方案评估会、设计行业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促进校园创业文化的形成。

其次,充分利用学校和地区的创业资源,请学校和地区有过设计行业成功创业经历的创业者来校进行企业家讲座,交流创业心得和创业经验,为创业团队提供创业技术支持和帮助。也可以联合艺术类院校举办创业论坛,增进校际间创业团队的沟通与交流,相互学习借鉴成功经验,相互提供行业资源。

再次,建立校园创业孵化基地,将校内面向社会出租获取利润的服务窗口开辟成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工作室,免费提供给利用专业优势进行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如针对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开设“个性化服装设计工作室”、针对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开设“工业产品设计工作室”、针对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设“图文工作社”等,通过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开通创业绿色通道,让他们理性地体验创业。

总之,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不能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要依托专业优势开展创业教育。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要充分利用地区艺术设计行业的大环境和设计公司的资源,在课程整合、校企合作、创业活动等方面深化改革,使创业教育取得更大成效。

注释:

篇8

一、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在国家高等教育产业化政策的引导下,地方高校纷纷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导致艺术本科生、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多,在长期以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独特的教学体系,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难以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可概括以下两个方面:

1.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专业能力不强

目前在众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设计专业,不同的专业需要配套的本专业师资结构,而一些院校盲目上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原有的师资专业结构不能适应新专业的需求,导致以三大构成为专业基础课的设置趋同,专业课的教学缺乏专业的教师,形成兼职或外聘的教学现状,导致师资、教学设施的软硬件薄弱,学科划分不清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不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实践课程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的实质就是在实际中最终将观念转化为产品或商品,其特点在于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专业设计课程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的,课堂艺术理论需要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反复检验和发展。院校教学资源有限,当前课程设置基础课程比重过大,学生后两年专业课学时少,缺乏配套的实验室以及实习基地,课程的作业以及毕业设计都在概念性的层面设计,缺乏实际项目的训练,缺乏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的全面统筹能力,毕业后仍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到社会岗位上去适应新的实践环节,而用人单位招聘的是能独立胜任项目设计的成手设计师,无法在短期内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面对当前全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必须随社会行业需求调整专业方向。

二、社会需求分析

1.就业特点分析。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的文理科差异较大,就业中出现就业面窄、人员流动大等特点,受企业规模限制不可能配置太多设计人员,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专业知识面较宽,在设计工作中达到一专多能。而大部分毕业生更多地流向个人的设计公司,公司与应聘者之间不需要签订合同,除了工资没有其他的社会保障,个人工资随每个月业绩的变化差异较大,这部分用人单位规模小,不看重学生的学历,不会对学生提供前期的培养,导致人员流动随意、自由,这种就业渠道更强调的是专业的实践性、实用性,学生的专业才能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

2.求职的高希望值与聘任的高标准形成反差。在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模式中,形成了两个层面的格局,一是以本科院校的侧重理论型的教育;二是以技校的偏技术型的教育,本科教育学时长,投资大,毕业生容易形成优越的心态,对用人单位待遇有要求过高,而技术性的学生对用人单位要求相对较低,服务地方的灵活性较强。经过高校本科的艺术教育,更多学生更加关注工作岗位和待遇,由于专业课程的限制,设计实践的缺乏,不能掌握项目设计的工艺、技术和材料,毕业后在较短的实习期内发挥不出创造力。因此,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改革的重点在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处理好专业理论、毕业设计和设计实践环节三方面之间的衔接,才能符合当下本专业的发展。

三、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1. 教学设计。当前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的要求更加关注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工作态度等综合要素,在确定培养方案组织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针对本地域相关行业展开艺术设计行业人才需求调研,主要包括行业数量、规模、性质,对本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情况,包括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等;其次进行艺术设计岗位的职业综合能力分解,设计出不同专业每个专业方向的能力模块;最后根据能力模块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即根据学生在就业中按用人单位的行业综合需要,把专业课中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三部分细化,根据毕业生就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展开素质课程教育和专业能力教育,不断检验、调整艺术设计教学内容。

2. 课程建设。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立足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稳定的前提下,保持专业课程开设的灵活性、开放性。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块,加强教学的实践性与专业的灵活性,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上,编制实践性教学大纲和教学考核办法,改革实验教学内容,通过实际的项目实训、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训练,逐步形成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就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校内外实训地建设,以提高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9

当前高职艺术专业教材暴露出的不足

(1)艺术专业教材(设计类和音乐表演类)的编写依然以本科学科理论体系为基础。很多时候高职教材只是对本科教材的简单压缩,强调理论性研究,始终把内容重点放在学科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层面上,往往造成理论知识过于深奥,过于宽泛,而对其中相应的技术性实操性知识点触及较少,导致学生不由自主的沉迷于文字段落中,忽视了其实践性的一面。学生毕业后达不到企业和社会的用工标准,不具备相关能力而仅具有理论上的认知,造成形而上学,最终学生没有出路,学院的声誉也受到影响。(2)艺术专业教材(设计类和音乐表演类)内容过于理论化,其实践性不强。众所周知的原因,由于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在很多情况下要求教师编写教材,以及出版各种书刊,学术类论文等等作为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这就造成高校教材大多都出自高校教师之手,由于很多高校教师的文笔不错,甚至形成了一批职业教材,这些现象反映了高校职称评定方法的弊端与很多无奈。由于高校教师大都不具备企业一线工作能力,长时间被学校的单一环境和书本知识所包围,严重缺乏相关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实操能力,造成对相关经验的空白。他们的大多数不了解企业、行业的发展和变化情况,不能准确掌握新技术、新经验、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在教材编写时不去企业调研,不做市场调查,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科学分析,随之而来的就是教材内容与实际相脱节,对实际操作和运用不具指导作用。随着企业、行业以及全社会的高速发展,教材落后与知识技术的快速更新这一矛盾将更加显现无遗。(3)艺术专业教材(设计类和音乐表演类)过多体现概念性理论性知识,而对教材内容在实践性、启发性、案例分析性上有所不足。目前无论是艺术设计类还是音乐表演类的教材在内容上普遍充斥着概念性知识点。对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案例分析确实少得可怜。例如《广告插图设计》一书的内容都是些简单的概念性介绍,或者是一些深奥、宽泛的理论,对具体的插图案例却鲜有点评和分析,没有体现差图案例对教材的实际意义。这对还未接触实际广告工作对广告插图还没有实际经验的学生来说就像是雾里看花,看看热闹罢了;又比如音乐表演专业教材《世界名曲欣赏》,很多时候只是对世界名曲的简单罗列,配以作者、国籍、生平及作品诞生时代进行介绍,而对该作品反映的情感以及创作方法和技巧上很少有所剖析。(4)艺术专业教材(设计类和音乐表演类)在形式上不够丰富。现在的艺术设计类和音乐表演类教材都集中在一本书上,内容过于单一,趣味性和启发性不强,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对高职教育来说,实训是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动手和实操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然而现实是大多数高职艺术专业没有专门的实训教材,学生不能完全明白实训的目的,没有把所学知识完全进行实践,造成学生不能对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进行准确定位。(5)艺术专业教材(设计类和音乐表演类)在编写上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和相关的职业标准,从业资格,行业技能等级相挂钩,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职业技能在教材中得不到充分体现。教材的编写不能紧跟就业资格要求和标准,相当于造出的子弹不适用枪支,学生的所学不能满足用人方的需要,高校人才培养出现偏差。

对当前高职艺术专业教材建设的一些建议

(1)艺术专业教材内容应体现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高职艺术专业教材的编写应处理以下问题:1)理论性基础性知识与学以致用的关系。通过以往大量事实证明,艺术专业教材过于强调理论和基础性知识,而缺乏对职业技能和岗位标准的针对性,造成我们的毕业生不具备直接上岗能力,还要经过用人单位的培训和再造。因此我们教材编写要以实际应用为主旨,强调学以致用,尽量避免出现大量繁琐空洞的理论概念。2)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都应成为教材编写的依据。根据艺术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所应具备的上岗能力,把具体的真实的项目案例详细的编入教材,把岗位上经常遇到的工作难题和主要业务都要有所体现,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潜移默化的进入半工作状态,较早接触岗位任务。3)教材内容应涉及行业历史背景,行业的特点以及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对所要从事行业有整体的认识也可激发行业自豪感和学习动力。4)教材应提出学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包括尊重企业行业文化,保守企业秘密,尊重客户隐私,树立服务社会和服务国家的信念等。合格的高职毕业生应该是专业素质,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综合体。(2)艺术专业教材应编写专门的实训教材指导科学实训。实训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起到了学生从学校进入工作岗位从书本知识到亲身实践的过渡作用。这一阶段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帮助学生从理论知识的学习者转变为一个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者,可以帮助学生检验学习成果,把课本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实践活动,在实际的操作中把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实训在最大程度上提供和模拟了真实的工作岗位状态和要求。实训作为重要的实践学习阶段,必须建立健全专门实训教材,针对实训学习阶段的特殊性尤其是过渡性特点,实训教材内容应有意识地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操作技巧,安全意识,生产流程,以及艺术专业设计类和音乐表演类的独特性上着重强调,起到“指导实践、规范操作、动手训练和角色过渡等作用”。(3)艺术专业教材建设应参考国外先进高职教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要科学分配。教材的理论教学部分的篇幅要适度,做到“必要、实用”能够为学生今后的专业深造起到铺垫和支持;实践性教学,要突出实践性、案例分析性、发现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探讨为重点。从国外先进的高职艺术专业类教材中,明显体现出教材结构和教学思路的特别之处。例如,《GraphicDesign》(图案设计)一书作为众多英国高职院校艺术类平面设计专业的选用教材,其特点表现在:1)教材内容只编写必要的理论性知识和概念。2)启发性观点和问题在每一章节都有所涉及。3)教材内容融入了大量的人文精神、社会科学、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体现了一本教材可以成为了解世界的窗口。4)结构上以图片为主,对每幅图片都有较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从设计思想、设计思路、表现技巧等方面剖析案例。5)以真实案例(项目)作为教材练习章节内容,引导学生在原有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设计创新。6)教材内容具有强大的引导性、逻辑连贯性、循序渐进性和完整性,可以保证无教师状态下的学生自学需要。(4)艺术专业教材建设队伍的构成应讲究科学性广泛性及时代适应性。教材编写在人员的组成上要充分考虑各方因素,第一,要融入用人单位的领导、带头人、技术人员以及行业骨干、带头人,他们应对教材的编写起指导和引导作用。第二,高职院校教师,“双师型”教师应为首选,因为他们不但有一线教学经验,还有在企业和行业的实际工作经历和经验,他们对教学和用人市场有较全面地认识,具有教材编写上的优势。第三,在校生和已毕业学生,他们是教材的使用者,对教材的感受是最全面最客观也是最重要的,只有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教材才能更有说服力。(5)艺术专业教材建设应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教材的编写应该以企事业单位中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和导向。艺术专业学生应该明确未来工作岗位的任务和工作流程。比如装饰设计人员就要求具有实地勘察,摄影取景,草图勾画,空间合理分割,制图软件操作,平面图制作,电脑效果图制作,装饰材料选取等能力。在教材编写上应做到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加深对工作流程的认识,对所应具有的能力有清楚的认知,也就深化了教材的职业特性。(6)艺术专业教材建设应建立教材审查机制,把好教材选择关。加强艺术专业教材建设,还应建立科学,严谨的教材选用制度。从审查,评价,研讨,论证等环节进行逐级把关,把教材内容的实践性,先进性,科学性,与职业岗位的结合性作为教材评判的主要标准。保证教材能够发挥从学生到从业人员顺利升级的保障作用。审查人员的构成上要做到合理,广泛,公平,实效。高职高专艺术专业教材作为培养艺术人才的知识载体,具有传授知识,指导实践,开发思维,强化专业等重要作用。教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培养目标,教学成果,知识传承,学生成才,学生创业就业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高专艺术专业教材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以科技发展,人文发展,社会发展,就业趋势作为依据和导向,并要不断借鉴和吸收欧美发达国家教材的长处和经验,建立一套完整科学使用的教材建设体系,为我国的高职高专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作者:王振宇工作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篇10

(二)艺术设计专业生源素质现状分析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构建,为本专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但是生源整体素质比前些年明显偏低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突出的问题。由于当下艺术设计专业招生人数扩大而生源则明显减少,造成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偏低,呈现的普遍特点有: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学习热情不高,吃苦精神差,喜欢享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明显偏离现实。艺术设计专业招生的假象在一定程度上蒙蔽了我们:每年的艺术设计专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时,无论是省考还是校考都是报名者众多,队伍排得很长,我们也许就此认为生源数量巨大。仔细分析,这种现象是有其现实原因的:中国考生的传统是理科成绩不好就考文科,文科也考不上就考艺术,因为艺术类专业的文化分数线要低很多;在升学的激烈竞争中,文理科成绩都不好的考生,就此找到一条捷径——学习美术,它不是特长而是专业,并且还是捷径专业。当然,考生中也有很多人属于真正爱好美术,并且有较高艺术天分的,但整体看,生源质量不高。

(三)教学目标比较与分析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B•S•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情感、技能”[2]。其中知识、技能目标在评价时候比较容易把握,而情感领域的目标较难,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将布鲁姆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分成了单纯知识传授和技能教育,把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虽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占一定的比例,但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再则,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需求出现了较大差距,这与课程设置有着较大的关系。很多院校不是按照设计专业的逻辑、结构的需求,而是根据现有教师的教学研究方向来安排教学方案和课程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课、选修课、理工科等交叉学科的课程教育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四)艺术设计专业传统课程体系分析经调查,我国各个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所开的教学设置内容大致相同,主要包括三大块:艺术类课程、技术类课程以及糅合了以上两种课程的实践类课程。通过对辽宁省十余所高校的调研后发现也有较大出入的地方,首先,开设课程的课时量不同,比如个专业方向的主题设计类课程,有的开设144课时,有的开设156课时,有的开设168课时,有的开设220课时,最多的开设了340课时。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基础、社会岗位需要、学校环境、师资等条件后,多少课时量合理,没有一个科学的分析与研究;再者,对于每个学期要开设的课程,各个高校也不一样,根据知识技能结构和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规律来看,每门课程在整个专业体系结构中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安排在哪个学期上,上哪门课程,直接关系到最终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各个院校在课程顺序安排上是不一样的。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包括这些主要内容:专业基础课——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史论类课、专业方向效果图技法、专业方向结构课、专业方向技术课(制图、施工);专业方向课——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的主题设计、课题设计、实际或模拟制图及施工实践;专业选修课——艺术设计专业的边缘交叉类课程;实践环节课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考察、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国各高校艺术专业对这四类课程的设置比例各不相同,有的偏重理论知识,有的偏重动手实践操作,还有的对艺术类边缘交叉学科更为重视一些,从整体看,体现为实践类课程偏少而且执行力度不够,对理工科等交叉学科的课程更是设置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设置。

(五)教学组织分析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按照大纲和课时数比重组织教学,组织工作主要围绕课的类型、结构、场地设备的布置等,按照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以掌握理论知识为目标去设计一堂课,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训技能教学为辅。由于教学内容繁多,课时有限,各科目各自为阵,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学体系,仅仅是根据科目的个性特点拟定教学计划,过分强调各科目的独立性,忽略了各科目之间的相关性。受课时的制约,学生只能上统一的内容,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不到重视,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组织练习方式等都被一一地禁锢在统一模式中,根本体现不出“因材施教”。还有就是高校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少,相互观摩少,信息交流少,人为的割断科目间原本存在的内在联系。忽视了自身课程特点,不重视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教学组织形式仅限于课内教学,而忽略了课外技能实训、校企合作单位的联系。随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在教学中应重新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与校内外实训有机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可以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新组合上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六)教学手段和方法分析教学手段是指在专业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教和学所用的工具或设备等;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在教学手段上,绝大部分课程仍然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教学生学,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手段中逐渐得到了加强。在教学方法上,艺术类课程教学多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学生成为配角,成为课堂上的听众,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思维,使学生不得不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学生的思考时间少,独立自主的机会少,学习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变成了教师成为主体。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式训练,违反了高职教学规律,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开发不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单向、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提高。已经跟不上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七)评价内容与方式分析艺术设计专业由于教学内容较多,项目复杂,类别繁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各门课程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教学评价与检查,所以整个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评价五花八门、不尽相同。艺术史、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学习评价内容为理论考试或论文形式;美术设计基础、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的效果图技法、主题设计等课的评价内容为平时作业上交数量和作业质量;工艺、施工操作等课程的评价内容为上交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课堂表现、出勤等。在对学生学习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理论知识的评价、平时作品的评价最多。对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评价相对较少,而且只是在工艺类课上体现技能评价较重视,总感觉在学校掌握书本理论知识,有理论素质了,技能到工作岗位再实践也晚不了。导致上到教师下到学生都不重视技能学习,大部分教师都将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内容,弱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导致学生的评价片面。传统的考核一般是单纯的理论应试考核,教师根据所学内容出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评价机制陈旧,考试形式单一,许多学生平时不用功,考试前临时突击,卷面成绩照样很好。这样的考试结果,失去了它的教育性和公平性,对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工作,有害无利。

(八)高校艺术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分析目前中国多数院校师资队伍参差不齐:1.师资队伍来源的复杂。中国很多艺术设计专业都是由并校前的几个学校的美术、工艺美术、艺术专业等组成,大部分新教师基本上是直接从院校毕业招聘来的,从学校走向学校,没有企业生产经验,缺少必要的社会岗位工作能力。因此,在专业知识面上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给专业设置调整与改革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教师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有些质量不高,与教育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2.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经调研,中国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学历比例为:本科毕业占51%,硕士毕业占48%多一点,博士毕业生不到1%。由于并校前很多学校是培养大专生,而现在基本都是本科院校,所以教师队伍学历高层次就明显偏低。其中,正高职称占6%,正高级职称比例偏低,缺乏专业、学科带头人,科学合理的学术梯队尚未形成。3.由于大部分教师来源于高校毕业生,其所受的教育主要是从以学科体系为主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技能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生产实践过程,实践技能较差,不能完全胜任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师资队伍的要求。4.由于教学需要,各高校均从企业外聘了一些企业技术人员补充教学,经过教学反馈的信息,发觉这些外聘教师均为某一领域的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处理现场复杂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能指导学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且本人又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好评。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课题组经过调研、比较、分析后认为,执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可行的出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变配角为主角,从设计构思到产品完成的每道工序、每个步骤都经过观察、思考、分析、探讨,然后再动手操作,学生就会明白理论与实践要具体结合,就能懂得变通调整,并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顺利完成这一教学改革,需要做下面几个工作:

(一)教师素质的提高从理论与实训分开教学到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是个严峻的考验,必然要求老师在理论和实习指导教学上做到合二为一。但目前讲授理论的教师对实践操作生疏,而实践操作教师对理论讲授不太顾及。因此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素质作风过硬、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高校应该培养、使用和鼓励“双师型(教师、设计师)”教师。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关键,美籍华人教育学家柯领的话值得我们深思:“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学科教学专家,要热爱与尽可能精通所教学科的内容,并深入体验与掌握‘讲课教学式、自学教学式、讨论教学式、活动教学式、实践教学式、综合教学式’这六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结合教学内容能灵活应用……”[3]。

(二)实训硬件条件的突破由于受资金、教学空间等的约束,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训场地和设备不足,严重制约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在过去理论与实践分开的教学中,实习设备准备不足对硬件配备不足与理论教学矛盾冲突不明显,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要求“教、学、做”一起进行,理论的讲述必须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要求实习设备与理论知识完全匹配。所以硬件条件的完善是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63-02

一、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的设置问题

近年来,各高等院校从形式上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方式纷纷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总体改观甚微。从大多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来看,每年都要修订专业培养计划,调整一些课程,着力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事实上也每年都会增加新课程,但由于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办学经费等方面的限制,课程体系的改革进程缓慢,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体系设置单一

目前的课程体系单纯围绕专业设计,重视专业技能(某一专业的业务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忽视人文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判断、领导工作的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知识面窄,适应性差。

2.课程结构不完善

艺术设计类课程主要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几大块组成,几年一贯制,必修课(含专业方向课)比重较大,任意选修课的比重较小。把具有不同特点和特长的苗子用整齐划一的、单一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锻造成了同一规格的所谓“合格”人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学内容与艺术设计行业的实践脱节

目前竞争的国际化、经济的一体化、设计行业的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趋势。在我国,随着国内外合作交流的程度不断深入,给艺术设计行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目前大部分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与行业脱节的倾向,现行的教学内容远远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艺术设计行业的实践。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程越来越多,而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越来越不被重视,个别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也仅仅流于形式,结果造成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越来越差。艺术设计专业本是培养设计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教育必须体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确立“能力本位”为主导的课程体系

结合社会、行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艺术设计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为取向,确立“能力本位”为主导的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

第一,艺术设计类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淡化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成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艺术设计行业岗位职业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课程配置和课程界定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1]的课程思想,按能力需求设置和精减专业课程内容。

第二,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在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上,新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答卷考试、考核方法,课程的考试、考核采取答卷与口试、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答辩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新课程体系以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评价体系由若干模块组成,关键是加强技能考核,要求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即毕业证和至少一门职业技能资格证。

第三,建立专业课程的能力培养模式,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课程的具体实施内容。专业课程体系由企业、专业委员会和学校联合调整、选定。

第四,依据艺术设计企业(行业)生产的实际和特点,建立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建立实验课课程体系。以校内、外实训、实验基地为基础,部分课程到企业、公司去完成。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学习环境模拟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走产学合作的道路。

三、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

课程综合化是改变旧课程结构那种因门类多而加剧教学学时的膨胀、挤占实践教学的时间,避免不必要的“过渡学习”,既能发挥学科课程的特长,又克服了原有单科分段的弊端。课程模块化可实现课程结构的柔性化,构建应用性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养更多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也适应课程个性化的要求。

第一,整合课程体系的课程结构。适当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精炼专业课。多开设素质教育类课程,加强和拓宽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第二,课程设置采用两种结构:其一是模块结构。专业设置一个共同的教学计划,学生通过选修某一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其二是一体两翼的课程结构。打破传统的考试课、考查课、主干课、非主干课的体系,建立核心课程、目标课程、非核心课程的一体两翼的体系。[2]每个专业限设10门以下的核心课程,主要是重要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目标课程是英语和计算机课程,保证三年不断线。其它课程为非核心课程。课程要尽量小型化、丰富化,总学时不能太多,课程必须小,要体现较宽的专业面,重视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尽可能及时反映技术的最新发展。[3]

第三,课程设置要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一方面,课程能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课程能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第四,采取“学习-工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重视实践课程体系,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保证理论和实验课教学学时两者之比大致相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强调工作岗位的真实性,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以六周为限,毕业实习以一学期为限。

第五,课程设置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即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切实保证“双证书”制度,学生不仅要完成理论学习,至少还要取得一门职业技能工种资格证,社会实践活动也要纳入考核范围,使学生具备创造、创新能力。

四、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教学内容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模式改革的重点。[4]教学内容由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学习态度构成,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方向。①在知识领域,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②在职业技能的培养方面,要提高创造性技能的比重,弄清专业覆盖的岗位应具备的能力,以突出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更多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改变以往按教师的思路完成的传统模式,选择创造性思维的设计课程,让学生在生产和教学实践中获得理论和社会实践知识。③树立行业的从业者应具备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转变教与学的观念。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创造学习环境,遵循高校的特殊教学规律,让学生在职业训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职业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形成校企联合的课程开发机制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应用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化素质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合作办学的形式共建艺术设计专业,探索“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

1.形成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创新机制

合作机制创新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针对地市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加强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理论实践研究,为地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有助于科学、正确地解决模式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二学校要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现状,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积极主动为艺术设计企业进行人才资源现状与需求分析,制定培养计划与方案,使艺术设计教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深层挖掘校企双方合作的动力,使校企双方实现双赢。

2.形成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创新机制

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向学生提供教学来实现的。为学生提供的课程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课程是专业培养的核心,学校的课程改革涉及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组合等,影响到受教育者的能力构成、知识构成、发展潜力,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所以是人才培养的根基。这一问题是工学结合中学校和企业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课程的改革既要符合专业课程的基本要求,又要符合艺术设计企业的要求,体现职业知识的专业性、科学性、发展性、过程性和实践性。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将岗位能力、职业岗位分析形成的专业核心能力,通过载体(项目、任务或产品)转变成训练项目的课程。将结合学科基础的要求,培养能力需要的共同知识点,进行整合与重组,形成专业基础课程。大幅度改革通识课程,包括素质拓展和公共基础课。

3.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技术机制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突出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理论知识按工作任务需要来选取。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改革教学考评模式,改变传统的课程内容理论考核方式,参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评模式与考试内容要求,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其他模式并举的模式,变“学过什么课程”为“能做什么事情”。

4.形成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创新机制

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实训基地,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工学结合了解社会需求,设置专业;通过工学结合,进行职业分析,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构建项目课程;通过工学结合,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制定课程标准,编写适用教材;通过工学结合,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探索学工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项目化教学等多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校企深度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创新研究将以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践为基础,对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研究有推广价值的规律及做法,同时以本研究的成果指导若干个专业进行试点,以进一步验证和检验校企共建教学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总之,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艺术设计教育工作的中心,是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的一切改革成果的缩影和归宿,而且也是连接艺术设计行业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桥梁。这种关联性决定了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改革必须置于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要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立足于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的现状,不断总结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又要着眼于新世纪文化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戴军、娄小平.浅议我国教育目的[J].黑龙江教育,2009(4):1~2

篇12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2.046

一、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的设置问题

近年来,各高等院校从形式上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方式纷纷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总体改观甚微。从大多办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来看,每年都要修订专业培养计划,调整一些课程,着力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事实上也每年都会增加新课程,但由于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办学经费等等方面的限制,课程体系的改革进程缓慢,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课程体系设置单一。目前的课程体系单纯围绕专业设计,重视专业技能(某一专业的业务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忽视人文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判断、领导工作的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知识面窄,适应性差。

二是课程结构不完善。主要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几大块组成,几年一贯制,必修课(含专业方向课)比重较大,任意选修课的比重较小。把具有不同特点和特长的苗子用整齐划一的、单一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锻造成了同一规格的所谓“合格”人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是教学内容与艺术设计行业的实践脱节。目前竞争的国际化、经济的一体化、设计行业的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趋势。在我国,随着国内外合作交流的程度不断深人,给艺术设计行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目前大部分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与行业脱节的倾向,现行的教学内容远远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艺术设计行业的实践。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程的越来越多,而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越来越不重视,个别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也仅仅流于形式,结果造成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越来越差。艺术设计专业本是培养设计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教育必须体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确立“能力本位”为主导的课程体系

结合社会、行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艺术设计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为取向,确立“能力本位”为主导的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

第一,艺术设计类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淡化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成为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艺术设计行业岗位职业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课程配置和课程界定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1]的课程思想,按能力需求设置和精减专业课程内容。

第二,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在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上,新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答卷考试、考核方法,课程的考试、考核采取答卷与口试、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答辩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新课程体系以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评价体系由若干模块组成,关键是加强技能考核,要求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即毕业证和至少一门职业技能资格证。

第三,建立专业课程的能力培养模式,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课程的具体实施内容。专业课程体系由企业、专业委员会和学校联合调整、选定。

第四,依据艺术设计企业(行业)生产的实际和特点,建立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建立实验课课程体系。以校内、外实训、实验基地为基础,部分课程到企业、公司去完成。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学习环境模拟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走产学合作的道路。

三、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

课程综合化是改变旧课程结构那种因门类多而加剧教学学时的膨胀、挤占实践教学的时间,避免不必要的“过渡学习”,既能发挥学科课程的特长,又克服了原有单科分段的弊端。课程模块化可实现课程结构的柔性化.构建应用性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养更多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也适应课程个性化的要求。

第一,整合课程体系的课程结构。适当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精炼专业课。多开设素质教育类课程,加强和拓宽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有较宽知识面,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第二,课程设置采用两种结构:其一是模块结构。专业设置一个共同的教学计划,学生通过选修某一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其二是一体两翼的课程结构。打破传统的考试课、考查课、主干课、非主干课的体系,建立核心课程、目标课程、非核心课程的一体两翼的体系。[2]每个专业限设10门以下的核心课程,主要是重要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目标课程是英语和计算机课程,保证三年不断线。其它课程为非核心课程。课程要尽量小型化、丰富化,总学时不能太多,课程必须小,要体现比较宽的专业面,重视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尽可能及时反映技术的最新发展。[3]

第三,课程设置要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一方面,课程能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课程能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第四,采取“学习-工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重视实践课程体系,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保证理论和实验课教学学时两者之比大致相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强调工作岗位的真实性,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以六周为限,毕业实习以一学期为限。

第五,课程设置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即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切实保证“双证书”制度,学生不仅要完成理论学习,至少还要取得一门职业技能工种资格证,社会实践活动也要纳入考核范围,使学生具备创造、创新能力。

四、 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教学内容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模式改革的重点。[4]教学内容由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学习态度构成,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方向。

第一,在知识领域,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二,在职业技能的培养方面,要提高创造性技能的比重,弄清专业覆盖的岗位应具备的能力,以突出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更多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改变以往按教师的思路完成的传统模式,选择创造性思维的设计课程,让学生在生产和教学实践中获得理论和社会实践知识。

第三,树立行业的从业者应具备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转变教与学的观念。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创造学习环境,遵循高校的特殊教学规律,让学生在职业训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职业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形成校企联合的课程开发机制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应用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化素质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合作办学的形式共建艺术设计专业,探索“实践―理论―实践”教学模式。

其一,形成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创新机制。合作机制创新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针对地市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加强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理论实践研究,为地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有助于科学、正确地解决模式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二要学校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现状,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积极主动为艺术设计企业进行人才资源现状与需求分析,制定培养计划与方案,使艺术设计教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深层挖掘校企双方合作的动力,使校企双方实现双赢。

其二,形成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创新机制。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向学生提供教学来实现的。为学生提供的课程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课程是专业培养的核心,学校的课程改革涉及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组合等,影响到受教育者的能力构成、知识构成、发展潜力,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所以是人才培养的根基。这一问题是工学结合中学校和企业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课程的改革既要符合专业课程的基本要求,又要符合艺术设计企业的要求,体现职业知识的专业性、科学性、发展性、过程性和实践性。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将岗位能力、职业岗位分析形成的专业核心能力,通过载体(项目、任务或产品)转变成训练项目的课程。将结合学科基础的要求,培养能力需要的共同知识点,进行整合与重组,形成专业基础课程。大幅度改革通识课程,包括素质拓展和公共基础课。

其三,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技术机制。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突出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理论知识按工作任务需要来选取。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改革教学考评模式,改变传统的课程内容理论考核方式,参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评模式与考试内容要求,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其他模式并举的模式,变“学过什么课程”为“能做什么事情”。

其四,形成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创新机制。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实训基地,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工学结合了解社会需求,设置专业;通过工学结合,进行职业分析,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构建项目课程;通过工学结合,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制定课程标准,编写适用教材;通过工学结合,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探索学工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项目化教学等多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校企深度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创新研究将以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践为基础,对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研究有推广价值的规律及做法,同时以研究的成果指导若干个专业进行试点,以进一步验证和检验校企共建教学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总之,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艺术设计教育工作的中心,是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的一切改革成果的缩影和归宿,而且也是连接艺术设计行业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桥梁。这种关联性决定了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改革必须置于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要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立足于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的现状,不断总结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又要着眼于新世纪文化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注释

[1]戴军,娄小平.浅议我国教育目的[J].黑龙江教育,2009(4):1-2.

[2]孟飞.对我国教育目的进一步的认识[J].赤峰学院学报,2008,29(3):143-145.

[3]王长乐.对传统教育目的的反思[J].大学教育科学,2007,(5):6-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