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范文

时间:2023-01-31 12:08: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病理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病理学

篇1

细胞学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1例 庞建欣,崔娣,贺青,马正中

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 孟凡青,黄志勇,乐美兆,戴晓波

女婴阴道内胚窦瘤1例 彭凤翔,罗进

肝转移性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1例 吴瑜,张志勇,党荣良

10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肉组织活检的电镜观察 陈保平,刘春新,方萍,陈道平,雷森林,陈敏诲

前纵隔巨腺脂肪瘤1例 张俊明,王秀荣,王传苓

小肠黏膜下错构瘤致肠穿孔1例 周志韶,马澄城

TTV感染的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及病毒DNA原位检测 任星峰,葛娅,胡泰洪,杨群,江晓静

巨大肝间叶性错构瘤1例 林耀国,张鹏飞

胰岛内分泌细胞及其肿瘤某些抗原表达的定位研究 虞积耀,王育红,王鲁平,王洪海,姚光大

食管T细胞淋巴瘤1例 马澄城,周志韶

17例单发和多发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的临床病理特点 张彤,曲渊,黄凯丹

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 陈春,邵玉立

喉颗粒细胞瘤 项晶晶,吴能定,徐如君,李晓,沈宝珠,黎向红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1例 吴瑜,张志勇,张志宏

大肠镜下高频电切术后肠壁损伤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姜彦多,张丹,王继红,刘光军,金成兰

恶性颗粒细胞瘤1例 赵碧芬,欧阳露

肺癌组织中MDR1mRNA、P-gp和p53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倪灿荣,范林,朱明华,曹金龙,蔡清泉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α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拉莱·苏祖克

肝原发性恶性间叶瘤1例 王政民,郭宏,张雯,马培东

卵巢非孕性绒毛膜癌1例 任杰林,张黎,李晓霞

4例右心房黏液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叶明福,汤金梁,王亚丽

18例脉络丛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张新华,孙桂勤,张平,金行藻

5例原发性肺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谢蕴,高宏

左侧乳腺癌及右侧乳腺血管平滑肌肉瘤1例 王彩兰,王秀清

胃壁畸胎瘤1例 李敏,秦军,刘厚才,孙丽娟

乳腺癌癌旁增生腺上皮的p53蛋白表达 肖宁新,蒋志坚

乳腺癌组织内新生血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探讨 郑毅,梁青,李林英

p53、p21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费绍华,童淑兰,殷梅英,叶龙珍,杨玲芳,孙宏夫

胃肠道多发性淋巴瘤肉病 陈德忠,文锦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乳腺癌的浸润与转移 刘嵘,丁华野

胆管错构瘤1例 纪元,许建芳,谭云山,周信达

胆石黏液染色时制片技术的改进 孙树山,赵印

介绍一种骨髓活检标本塑料包埋的快速制片方法 曹金伶,张淑英,陈杰,罗玉凤

HE染色气管镜刷片作改良Feulgen染色法的改进 刘育艳,程素珍

HE染色封固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支喜兰,谭德银

常规石蜡切片中浸蜡包埋方法的改进 弯雪燕,景春果,张晓辉

淋巴细胞分离液在脱落细胞学中的应用 赵印,李树桐,高保华

腹膜第二苗勒系统病变的病理诊断 周晓军

阴囊内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1例误诊分析 魏敏,占承志,孔道彰

病理申请单中的各项内容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孟刚

卵巢外卵巢2例 唐蓂

40例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分析 魏守礼,朱振龙,贾茹,吕贵华,陈文磊,李其云,邝刚

胎儿骶尾部未成熟型畸胎瘤1例 张言敏,李开富,任飞翔,顾志荣

819例口腔鳞癌病理临床分析 毛静芳,韩枋

脾高雪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赵强,周建华,Zhao Qiang,Zhou Jianghua

膀胱原发小细胞癌1例 蔡雷,黄啸原

富于T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 张文燕,李甘地,Zhang Wenyan,Li Gandi

宫颈鳞癌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例 曲本祥,孟凡农,廖松林

克隆病及其异型增生与癌变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王鲁平,邓永江,丁华野,周景,虞积耀

乳腺癌肉瘤(叶状囊肉瘤癌变)1例 陈绍英

肾上腺皮质、髓质增生症的病理学研究-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李海刚,董书坤,李炎,肖辉盛

淋巴结显著单纯性窦扩张-附4例报告 张乃鑫,张亮,姚健,赵天如

肝外胆管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1例 杨自莉,王志波,陆江阳

肠道多发性淋巴瘤肉病2例报告 文锦,陈德忠,杨红,徐钢

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的囊性纤维性骨炎误诊为骨巨细胞瘤1例 赵莹,王承芳,乌丰莲

高原藏族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病理和电镜观察 孙克勤,李素芝,张霞,何贵强

24例膜状脂肪坏死病理分析 李俊君,陈百仓,Li Junjun,Chen Baicang

乳腺纤维腺瘤梗死1例 沈金辉

5例先天性肾囊肿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王进进,Wang Jinjin

宫颈癌组织中HPVl6.18E6蛋白的表达及其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张伟,李艳红,刘节,苏勤,赵建业

右心室闭合性破裂1例尸检报告 孙景洲,刘文

卵巢巨大脂肪肉瘤1例 黄素美,赵毅

心包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例 田华,纪军生

肺肉瘤样癌11例临床病理观察 郭坚,文国英,张根娣,陆平

胆囊鳞癌、腺鳞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 文载律,罗伟

食管憩室伴植物石1例 明玉华,屈传贵,张继江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20例临床病理分析 郭瑞华,卞国伟,韩蕴华

肾上腺肿瘤鉴别诊断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李青,宋建华,樊代明

颅内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2例 顾依群,赵海燕,刘淑云,高子芬

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战雪梅,王国新,王家银,廖松林

中国远程病理中心网站 cipc. org. cn启事 郑智勇

腺病毒介导AT2R基因转染表达抑制肾间质纤维母细胞增殖 李荣藻,刘建平,叶任高

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及腺鳞癌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刘伟信,钟定荣

篇2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过去在观察大体标本时一般由教师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观看,让他们自己描述时却无从下手。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他们观察病变和描述病变的能力,我们一般将每班分几个组,每组4名学生,由他们自主开展病例讨论,观察与描述提供病例标本的病变特征,并根据观察到的各器官、组织的病变特点进行诊断。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通过病例标本的观察与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在组织病例讨论前,教师要事先布置待讨论的病例,提出一些具有指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接下来,我们将一些常见病的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只贴上编号,让学生对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进行病变描述,并开展讨论。例如我们将实验室收集的猪瘟、猪丹毒、猪链球菌、鸡新城疫、鸡马利克等畜禽常见疾病的标本分组,每类疾病标本贴上相同的代号,由学生对病理标本进行描述、讨论,并且根据病变组合判断病因,写出实验报告。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时,教师转换为主讲人,科学、严谨地分析病例。

3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动物病理标本室课余时间的开放,是解决动物病理学课实验内容多,学时有限的有效方法。我们将动物病理标本分类进行陈列,贴上详细的注解。在动物病理标本室课余时间开放期间,有许多同学拿着笔和纸进行记录,这样进一步巩固了课堂知识,也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动物病理标本室的开放教学,明显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既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总之,开放动物病理标本室,建立了开放的自由学习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在课余时间提供了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自学能力。这样,既能弥补原有实验课学时不足的情况,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动物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学习效果。

篇3

细胞病理学是病理学的细胞学部分,是以组织学为基础,研究组织碎片、细胞群团、单个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及细胞间比邻关系,并探讨组织来源的一门科学[1]。它是采集人体各部位,特别是管腔器官表面的脱落细胞或用细针直接吸取病变器官及肿物获得的细胞,经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这些细胞的形态,做出诊断的一门临床检验学科,又称为临床细胞学或诊断细胞学。它是根据细胞内异常状况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细胞的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规律,从而提出诊断和防治疾病的依据。对细胞样本的分析通常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对患者构成潜在危险的细胞,比如非典型增生细胞、癌细胞或感染细胞等各具特点,这些细胞的特征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正确识别,因此,临床迫切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细胞病理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根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其最终目标是培养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的住院医师,丰富拓展专业知识,增强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专业素质[2]。我院为广西住院医师规培基地,承担着全省细胞病理医师的培养及进修生、实习生的带教任务。为提高规培生对细胞病理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规培生良好的学习思维和习惯,提高规培生的学习效果,探索将个体化的培养方案、多样化的带教方式、多元化的考核体系等引入细胞病理学带教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制订个体化培养方案

住院医师规培从实质上来讲,其实是属于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同时也是当前社会广泛认可的一个培训合格临床医师的模式,对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临床规培生有部分是刚毕业的医学生,有部分是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有的是临床病理专业的规培生,有的是临床各专业轮转到病理科的规培生。大家的水平不同,学习的时间不同,学习的要求不一致,因此,对于每个人的培训内容及时间的安排及带教教师的配备都应有所不同,我们根据每个人的知识基础、规培时间及教学大纲要求等,制订了个体化的培养方案。

1.1问卷调查,量体裁衣

在规培生刚入科时,制订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历、专业、规培时间、是否从事过临床工作、是否从事过细胞病理检查工作、从事该专业年限或年阅片量,等等。通过调查问卷可以详细了解规培生的基本情况,然后据此制订个体化的培养方案。例如,对于其他专业轮转的规培生,其规培时间只有短短2周,制订的规培方案以能够熟练掌握标本的收集、制片及常用的染色方法,熟悉细胞病理报告的工作流程、报告模式及报告的解读为标准。而对于临床病理专业的规培生,根据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其规培方案则在其他专业轮转规培生的基础上,还要掌握细胞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如染色的原理、液基细胞学的原理及操作等专业技能;完成细胞学检查初筛工作至少2000例;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国内外进展,具备进行常规细胞病理学初步诊断的能力。而对于从事过临床工作,对细胞学有一定阅片基础的规培生,重在讲授最新的脱落细胞学理念、诊断分级系统及专业新进展,以更新其陈旧理念;加强鉴别诊断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脱落细胞学诊断水平。通过制订个体化培养方案,可使规培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所需知识,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1.2实行导师制,因人施教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欧洲,最早在英国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开始实行,其强调要依据学生个体化的差异,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并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3]。导师制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这种密切的师生关系,能让教师足够了解其带教规培生的情况,能针对每个规培生的不足及特点给予及时解惑或肯定,规培生也能足够了解教师、信任教师,可以及时请教教师,这样的师生关系可有效提高规培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4]。我科在选拔细胞病理导师时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且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能及时准确解答规培生的问题,并有良好的带教技巧,有足够的精力参与教学,中级以上职称且至少从事细胞病理学诊断工作3年以上。

2知识传授阶段化

细胞病理学是一门基础与临床紧密联系的形态学学科,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肿瘤的初筛、确诊及普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细胞形态学观察,见微知著,对从事细胞学诊断的医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细胞病理学教学中,需要密切联系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及临床医学等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使规培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5]。细胞病理学教学一直都是难点和重点,所涉及的系统及细胞种类繁多,形态变化大,教师认为难教,规培生也感觉难学。为指导规培生在临床培训的短时间内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尽快掌握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变化特点,对一些临床常见的疾病做出诊断,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法,对规培生的学习内容进行阶段性教学,由简及难、循序渐进,夯实基本技能,提高诊断水平。

2.1细胞病理技术的学习

每个规培生在进行细胞病理学规培时,首先要掌握细胞病理技术,包括标本的收集、制备、固定及染色等,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要掌握瑞氏染色及巴氏染色的原理、操作技能及染色效果的评价。带教教师在规培生入科学习的第一天,应详细讲解细胞病理技术的各项工作,规范讲解技术要领,然后在“放手不放眼”的原则下,让规培生大胆动手操作,直至他们能够独立、规范地处理各种临床标本,并能制备出优良的细胞涂片,此项培训时间为一周。

2.2细胞的阅片诊断

细胞的形态从正常到非典型增生再到恶性病变的一系列变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变化大,给识别增加了难度。初学者往往无从下手,因此,应给规培生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使其对细胞的认识先从正常的细胞形态着手,认识了正常的细胞形态,再到非典型增生细胞形态,再到恶性肿瘤细胞形态,采用逐级递进的对比学习方式,这不仅让规培生学得轻松,还让规培生对自己更有自信,学习起来更得心应手。学习内容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及时间长短进行了调整,如让规培生先从相对简单也是临床最常用的女性生殖系统脱落细胞学及浆膜腔积液细胞学开始学习,再学习相对较难的针吸细胞学。

3灵活运用多样化的带教方式

3.1手把手标准示范

细胞病理技术大部分内容是标本的接收、标本的制备及标本的染色等。临床脱落细胞标本多样,各类标本送检的要求,如送检的量、送检时间、送检时的注意事项等都有所不同,再加上标本的处理方式不同,标本的染色方法不同等,使这部分内容较难学。因此,对于新入科的规培生,带教教师会一边耐心讲解(包括一些操作的原理、技巧及注意事项等),一边手把手标准示范,直至规培生能掌握技术要领,才让规培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在旁边“离手不离眼”地监督规培生的操作。这样的带教方式,规培生感觉心里踏实,自信大胆,学习效果更佳。

3.2一对一镜下讲解

对于大部分规培生而言,细胞形态学是枯燥抽象的,即使“熟读万遍书”还是对细胞的形态没有清晰的认识,有雾里看花的感觉。因此,针对细胞的特点,教师运用理论知识及自身经验体会对细胞的形态进行镜下讲解,使这部分内容更生动、具体,也更形象化,帮助规培生对细胞形态的掌握。

3.3多镜头下的病例讨论

运用多镜头显微镜下病例讨论的学习方式,灵活引入案例教学法和PBL教学法。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例如,在学习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细胞学的特点时,课前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病例标本,师生一起多镜头显微镜下共同阅片,让规培生边阅片边说出自己的镜下所见以及诊断意见、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思路及要点等,同时向带教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分析,对规培生正确的地方给予肯定,同时也及时指出错漏或不足之处,并再一次讲解本次内容的相关知识,让规培生加深对本次内容的掌握。通过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规培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规培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益于培养规培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多媒体理论小讲课

教师每周至少给规培生进行一次多媒体理论小讲课。小讲课的内容可以是规培生此学习阶段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的最新研究进展,抑或是某个典型病例或是有争议的疑难病例的学习。通过针对性的理论小讲课,加强了规培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开阔了规培生的诊断视野及诊断思路,激发了规培生努力学习不断探索的求知欲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4阅片能力独立化

具备进行常规细胞病理学初步诊断的能力是细胞病理学规培生的培养目标,为达到这个培养目标,由带教教师指导规培生掌握阅片的流程、如何书写规范的报告术语及清晰图像采集后,给规培生足够的时间独立完成显微镜下标本的初步判读,每天要求完成20~30个标本的初步诊断,然后带教教师对全部标本复片,对规培生诊断结果进行评价打分,着重指出规培生的进步和不足,并重复学习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这样的培训,不仅能让规培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增强规培生的阅片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更让规培生积累了很多临床诊断经验,是规培生树立信心必不可少的锻炼,为今后独立完成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报告方式规范化

能识别各类细胞的形态并不是细胞病理学规培的最终目标,能识别细胞并能准确出具细胞诊断报告才是。病理诊断报告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于决定治疗方案,预测患者预后,甚至是保险赔付的依据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笔者认为,病理诊断报告是一种很严肃的医疗文书,应当具有相对统一的报告格式和严格的用词规范。因此,在带教过程中,不仅要教会规培生学会阅片,更要让其学会如何规范书写诊断报告。

6考核体系多元化

根据细胞病理学学科特点,构建了一套多元化的考核体系。该考核体系包括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和阅片考核3个部分。理论考核设置10份考卷(考卷每年更新一次),规培生学习结束之后,由规培生随机抽取一套理论试卷进行考核,总分100分。技能考核主要是考核规培生的标本制备能力:由规培生从接收标本开始,独立完成所有的技能操作(标本的接收登记、编号、离心、制片、染色等),操作完成后,监考教师综合规培生的操作过程(操作规范性、熟练性及流畅性等)及其制备出来的细胞涂片效果(细胞涂片要求:细胞分布均匀无重叠无杂质,细胞着色鲜艳,核浆着色分明)打分,总分100分。阅片考核:准备一套考核专用细胞涂片,有妇科宫颈涂片10张,其他各类临床脱落细胞等10张,这20张涂片中,有正常的阴性涂片,也有各类阳性涂片,要求规培生在2个小时内阅片完毕并出具完整的诊断报告,教师从规培生的诊断结果及其诊断是否规范化进行打分,总分100分。经过多元化的考核体系,能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规培生的学习效果。多元化考核体系的推行,反过来也促使规培生更加注重平时学习,能提高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6]。综上所述,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病理医师队伍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细胞病理学整个临床带教过程中,通过制订个体化的培养方案、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传授、灵活运用多样化的带教方式和考核方法等,能提高规培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规培生的操作技能及阅片技能,具备进行常规细胞病理学初步诊断的能力,达到细胞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芳.细胞病理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张策,房慧莹,焦明丽.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9(6):54-56.

[3]张东阳,陈涛,姚晓慧.本科院校学业导师制的分析与探讨[J].科教导刊,2020(11):75-76.

[4]徐倩,姜玉琴,余童,等.“全程导师制”在医药类高职院校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药房,2017,28(15):2149-2152.

篇4

21世纪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多样化、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已从单一的应试教育转向了多元化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针对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教育界提出开放性实验教学的理念。开放性实验是指在开放实验室条件下完成的且在其教学中所有实验资源向学生开放而不受实验室、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限制的一类实验形式。它是一类需要学生自拟实验方案、查阅实验资料、提出设计路线和实验步骤,并在获得的现象、数据等基础上自己概括出实验结论的新型实验。开放性实验教学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学生可以不拘泥于课堂实验教学的时空限制,并且能够根据个人的实验基础、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实验内容。当前病理学界研究热点、最新研究方向及现代化的实验方法均可出现在开放性实验中。这种新型实验教学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创新能力。开放性实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重要。

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1建立开放性实验教学理念开放性实验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验性质由单纯理论验证型向实践设计型、综合分析型过渡。在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实验方法、实验时间、实验难度上均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等差异设定实验方向,学生需自拟实验方案、查阅参考资料、确定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这就使学生处于实践教学活动的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增设开放性实验教学内容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实习指导增添了新型项目,建立了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一体化、三层次、多模块”。一体化是指有学科背景的一级学科通盘考虑,无学科背景的按本科5年实验教学通盘考虑,其中包括传统病理读片及新增基本临床病理活检操作技能培养项目,专科类学生则以基础读片和基础实验仪器操作为主。此外,也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定不同难度的项目,例如临床专业学生增设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相关实验为选修内容;检验专业学生增设细胞学检查为选修内容;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在大纲授课计划项目外有所延伸,包括一些书本知识点的先导和后延、教师自己的科研项目,甚至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创新项目等。形成基本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同一专业还可根据社会需求,设定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项目,分成多个小模块,由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选择学习。

3完善开放性实验教学考核模式良好的考核模式可监控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根据新型开放性实验内容,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考核模式。在保留传统基础实验理论知识、仪器使用能力考核以外,针对多元化的开放性实验内容,制定实验过程、结果评定细则,从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总结报告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分一展所长,对于学生的一些优秀创新性实验成果设有额外奖励,以达到良性激励效果。

开放性实验教学相关协调、保障工作

1为保障开放性实验教学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应首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本院病理学实验室技术员仅1人,面对开展技术含量高、实践性强的开放性实验教学工作明显不足。现已对专职病理学教师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思想、业务两方面培训,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健全的制度、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包括实验室使用申请流程、仪器工作操作程序、耗材管理、安全卫生管理等对开放性实验教学尤其重要。现已初拟了《皖南医学院病理学实验开放管理办法(试行)》、《皖南医学院病理学实验开放基金管理(试行)》等相关规章制度,建立了开放性实验室基本运作流程。

篇5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为两门独立的学科,属于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它们与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等有密切联系,同时它们又是学习后续临床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连接着正常人体机构和机能以及临床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都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及其临床表现和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的科学,从而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的规律,为疾病预防提供理论支撑[1]。但是两者之间的侧重点不同,病理学重点研究疾病的病理形态变化,属于形态学;病理生理学重点研究疾病机能代谢的变化,属于机能学。而疾病的整个变化过程,包括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因此两者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由于高职高专医学学习的学制时间短,因此病理学教学中病理学包括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其教材中分为两方面内容,上篇病理解剖学(即病理学)和下篇病理生理学。虽然专科教学中两门学科融合为一本教材,但整个学时并没有增加,反而比本科教学一门学科的学时还少,导致课程内容不断被压缩,并且两个内容课时分配不均。大部分专科学校包括该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是以病理解剖学学内容为主,导致学生对病理生理学了解内容少。这对学生以后临床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工作中临床专业知识的掌握极其不利。因此根据专科病理学教学的现实情况,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急需真正把两门课程的内容融为一体,删除一些的重复内容,进行了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容整合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2]。

1教学体系的改革———理论课和实习课并轨

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是先有专业教师讲授理论课,实验课安排在理论课上完之后,中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对理论课内容容易遗忘;再加上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病理学学时不足,实验课内容与理论课内容重复,造成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教学效率低。因此,在病理学教学中可通过显微数码互动教学把病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融合在一起,首先由专业教师主讲理论知识,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面前的电脑中,实时看到课件;教师在讲解理论内容后,将实验课内容一并进行讲解,再由实验教师带领各实验室的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这样可以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实践操作,解决了病理学学时偏少,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与实验之间的知识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2系统编排教学内容

传统的病理学授课内容编排为先上病理解剖学的内容,在上病理生理学内容,这样就使两门学科各自为政,没有系统地将疾病时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重新编排后将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将两门课中的一些相关章节放在一起交叉讲授,在讲授一个内容的理论课讲授完后,同时开始实验课的教学。首先将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交叉讲解,比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血栓形成这一内容,微循环血栓形成可能导致DIC,DIC则是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那可以安排讲解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后讲解DIC这一章内容。这样就可将机能、代谢和认识。在讲授病理解剖学各系统疾病时将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的内容有机地融其中。例如消化系统疾病中各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都可能导致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因此从形态学的病变基础联系肝脏代谢机能变化来阐述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然后,再安排相关的实验,从内容的连贯起来将每一个系统疾病无论在疾病机制还是形态学方面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得以紧密结合,把学生从学习正常人体的有关知识,逐渐引向对患病机体的认识。

3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以往传统的病理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渗透于病理老师的教学中。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弊端,如淡化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多媒体教学内容多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多媒体课件的应变能力差等。因此,教学不能单纯以多媒体教学讲授学习内容,还要根据学习内容配合启发式教学、比较教学、PBL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3.1PBL教学法在近几年的医学教学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ed,PBL)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3.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最先由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通过选取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的案例来教学,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3]。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桥梁,是与临床联系最紧密的基础学科之一。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案例可改成病例讨论。组织临床病例讨论,让学生初步接触到临床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整个病理教学质量。3.3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统一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设计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那么可以通过一个病例讨论题来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分组讨论,最后解决问题,使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统一。具体到病理学教学中,①教师根据某些章节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准备一些典型病例,然后设计讨论问题,问题的设计需有利于鼓励学生以整合的方式讨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一个好的病例讨论题应该包括一个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等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的全部覆盖。②课前两周向学生发放PBL教学资料,教师进行简单的课前指导。由于该阶段的学生接触临床知识比较少,对一些临床术语和检验指标感到陌生,但为了解决问题,会利用课间或休息时间主动通过教材和网络等学习资源查阅收集相关的知识并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③在课堂上讲解完相关知识后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围绕该病例的主要病理诊断及诊断依据、主要病理变化及其发生机制等方面。在讨论过程中,先让学生各抒己见,争取让每个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到人人都参与、人人都讨论。在整个讨论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讨论完后每组选代表针对讨论的问题来阐述这一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④最后由教师围绕病例进行总结和归纳,将难点、重点再次进行精讲,使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点。

4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教育资源获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以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病理学课程网络资源库,其使用的对象为教师、学生,从教学档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习题库、试题库)和案例库三方面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将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知识和内容融会贯通,尤其是案例库建设时,其里面的案例要包含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方面知识点,让学生真正掌握疾病从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预后和结局整个疾病的过程。网络教学资源库使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不但有利于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减少重复劳动[4],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库自学,扩展更多更新的知识,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是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过渡,由于专科这两门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融合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更好地把器官的病理变化和患者的机能代谢等临床症状和体征联系起来,真正完成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桥梁作用。

作者:刘洁 刘怀 彭微 徐筱红 单位: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黄萱.构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学创新导刊,2013(1):40.

篇6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科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学科[1]。随着医学各学科的不断发展,病理学又分为人体病理学、基础病理学、临床诊断病理学、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实验病理学等等分支,研究的对象不同,手段也不同。因学时和教学条件有限,在教学工作中,首先侧重于基础病理学讲授和认知,掌握基本理论,但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针对此现状,病理教研室利用现有的工作条件,开展了《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开展尸体解剖》的教改活动,运用病理检查手段之一的尸体解剖方法,让学生直接观察各脏器病变,损伤部位及病理变化,体验疾病诊断过程,分析死亡原因。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扎实理论基础、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增强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锻炼在今后工作中运用病理知识的能力;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增加同学们学习兴趣。

1 对象及方法

1.1 教改对象

参加的20位学生均为2007级临床医学班和法医班同学。课题成员的选取面向2007级所有授课班级,以“自愿加入”为原则,主要选取对病理学有浓厚兴趣的同学。课题开展时,病理学课程教学正处尾声。此时,同学们已经对病理学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并且能够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一些简单的病变。

1.2 教改方法

1.2.1 现场观摩尸体解剖

随机观摩尸体解剖。在尸检过程中,掌握尸检的注意事项、解剖顺序、方法、取材、自我保护等系列知识。对人体的各组织器官有一个明确、直观认识。死者均为非自然死亡,且死亡原因多种多样。对死者的死因,经现场了解后,成员心中有一初步判断。巨大的好奇感及探求欲望,促使成员密切关注尸检每一个细节。在老师进行尸检和讲解时,成员需做详细记录:包括体表检查、各脏器的大小、状态、病变和各系统可能的致死性病变等等。

1.2.2 参与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利用课余,专门安排时间让学生参与到病理切片制作过程。成员在实践中,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熟悉如何正确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掌握如何正确的组织处理方法及步骤,且在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石蜡、切片以及常规染色和特殊染色方法等各环节中可能影响切片质量的因素。

1.2.3 定期进行教学内容讨论

每隔一周开展一次教学内容讨论,内容为上周观摩的尸体解剖。主要讨论死者的死亡原因,并根据尸检肉眼观察各器官实质病变及镜下微观病理改变,结合所掌握病理知识,给死者下死亡诊断。最终汇总由教师统一点评,分析并给出最终诊断。

2 效果

参与教改的成员知识结构框架完整,思路清晰,触类旁通。通过参与此项教改,学生开拓了思路,增强了实践能力,运用学过的知识,对于每一个体病例能辩证的看待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内在因素与外界影响的关系、形态变化与机能的关系、病变发生发展过程的变化规律,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也有所提高。学生通过这一活动,所学病理学知识得到复习,为今后各学科学习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对后续课程学习有极大帮助。

3 讨论

本课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基本掌握基础病理学知识后,利用尸体解剖资源,进一步涉入到临床病理学、诊断病理学和法医病理学的学习,巩固和应用所学过的各门基础知识,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所遇到的尸检案例的案情,也使学生接触到了一些有关医疗工作中的法律法规。在病理讨论过程中,成员没有课堂束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次教改,经过现场观摩尸检、亲自动手制作切片、尸检后的病理讨论这一完整过程,激发了小组成员内心学习潜能,将病理学知识由机械性的记忆转变成形象+理解式的记忆;提高了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对强化了风险意识、规范了医疗行为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理解。

篇7

2建立病理亚专科教学团队,结合师资专长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本教研室在负责教学的同时也承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的诊断工作,与临床科室联系紧密,协助临床诊断及治疗。随着临床各专科诊疗规范的出台以及个体化治疗的展开,临床对病理诊断要求更精确,因此病理亚专科的建立是当前病理诊断的趋势及要求[12]。本教研室亚专科建设已经启动,目前已建立女性生殖及乳腺系统、消化系统、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淋巴造血系统以及骨与软组织等病理亚专科,在满足临床需求的同时也建立了一支临床病理知识扎实的亚专科教学团队。在分配教学任务尤其是个论课程的安排上,根据授课内容安排相应的亚专科成员担当任课老师,尽量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及业务能力,体现教师的学科优势,教授该领域相关疾病的最新进展,补充教材内容滞后的不足,尽量缩小理论学习与临床应用的差距,为学生即将进入的临床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8

1 加强高素质病理学教师队伍

病理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有基础理论又有临床知识,病理学教师扎实的各科医学知识以及精湛的讲授技巧,才能在授课中,使学生感到内容形象生动,饶有趣味,自然而然地对病理课产生兴趣,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除了具有扎实的知识外,平时还要不断学习,青年教师应向资深教师请教。授课之前旁听相应章节理论课,然后认真备课。教研组内要相互学习,互相探讨教学经验和教学进度。取长补短,广泛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更新知识。

2 开展多型式病理学教学

对于理论课教学要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反映知识结构的层次,尽量使讲授内容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并适时适量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使其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生动,信息含量更高,并且多媒体教学能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呈现病理教学内容,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形象、逼真、直观,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掌握。

对于实验课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因病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课程,学生通过观察病理大体标本,加深对病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认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大体标本或切片,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异常和病变进行描述与诊断,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指导某个特殊的病理变化或特殊的病理细胞形态等。

3 加强临床病例联系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增加临床病理讨论,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展临床病例讨论,选择与重点章节重点内容有关的病例。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查找资料、分析病例,根据问题先做出回答,才能在讨论课上热烈讨论,使学生在恬跃的气氛中理解和掌握病理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病例讨论时,可以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观点展开讨论,学生对讨论过的内容记得牢,并且有助于提高综合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提问,教师要放下面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开始时有的学生由于知识面狭窄,胆怯而羞于提问。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教师的解答要耐心明确,逐渐地同学们提的问题越来越多,师生的双边互动也越来越融洽,师生双边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热情,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结合临床,开展病理学临床教学,临床教学可以提前增加感性认识。教学中深入临床,教师可以一边取材一边讲解,学生可以仔细观察并作好记录,提示同学们肉眼重点观察病变组织的部位、大小、颜色、质地以及与正常组织的区别,再结合送检单上的病例临床资料可以作出初步诊断。内容丰富的,临床教学,不仅使学生大开眼界。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病理学知识的热情,临床教学使学生在学基础医学阶段就接触到丰富的临床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们的临床医学专业兴趣,使他们提前增加了感性认识,为今后学习全科医学建立了良好的开端。

4 加强病理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习病理学要以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只有掌握正常机体的解剖学,组织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领会病变器官的解剖及组织的异常变化,只有运用正常人体的形态、功能和代谢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深刻理解异常变化的发生机制,病理学又是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教师应该运用病理学知识为医学生阐述临床疾病的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的演变过程和结局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临床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篇9

法医病理学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人身伤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一个人的死亡,可能是自然死亡,也可能是非自然死亡,或者说是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的原因不是来自于机体本身,而是来自于自然界中的其他因素,比如说机械性暴力、中毒等。非正常死亡可能是意外事故造成的,比如说飞机失事、地震、不慎跌落悬崖;也可能是自身造成的,比如割腕自杀:还有可能是他人造成的,即命案。

对于所有非正常死亡的尸体,法医都必须要进行检验,明确死亡的性质,判明死因等,为下一步法律工作提供服务和依据。所以,作为一个法医,不仅要参与侦破命案,还要研究猝死、中毒等其他各种可能存在的死因以及这些死因的特征和形成机理,而这些内容就是法医病理学教会我们的。

法医病理学是研究死亡的一门科学,研究死亡,不等于研究死因。死因只是死亡相关知识中的一部分。那么,法医病理学究竟要研究多少内容呢?老秦今天来简单地罗列一下:

01 死因

作为法医病理学中最基础的内容,大部分案件中,死因判断是很容易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案件的死因判断很难。有的是因为尸体毁坏,丢失了大量线索;有的是因为死亡后的特殊征象不明显:还有的是因为多种原因纠结在一起,难以判断哪种原因才是主导。

死因鉴定,除了为相关诉讼活动提供证据以外,有时候还会成为破案的关键。

02 损伤

哪一处损伤是致命伤,有可能在一些共同犯罪的案件中,明确真正的凶手是谁。对于损伤的研究,除了研究损伤形态以外,还需要研究损伤时间。比如尸体上的损伤是生前伤还是死后伤。曾经有过一案,法医在尸检过程中发现,尸体上有很多死后损伤。说明凶手在杀完人后,又对尸体进行了破坏,这个动作透露了凶手和死者之间一定有着深仇大恨。警察“蜀黍”从死者的一些仇人中进行排查,很快就找到了杀人凶手。

另外,法医还要通过损伤,对致伤物进行推断。致伤物推断,除了可以帮助警察“蜀黍”收集物证、为后期的审判提供证据以外,有的时候也可以帮助警察“蜀黍”抓住凶手。

03 死亡时间

刑侦剧中,法医到达现场后,看一眼尸体就说出死者死于几点钟,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个体差异巨大,所以死亡时间的推断,一直是法医界的一个难题。虽然现在有很多种研究死亡时间的办法,但是无论用哪一种办法,都很难做到对死亡时间推断的高精度和高准确率。关于死亡时间推断,老秦会在后面用专门一期来介绍。

04 死亡方式

死亡方式就是判断死者的死亡是意外、自杀还是他杀。但死亡方式绝对不能仅仅依靠法医来判断,死亡方式的判断有的时候很简单,比如一个人被人掐死,那么这起案件肯定是他杀(因为没有人能够自己掐死自己)。死亡方式有的时候也很复杂,必须结合调查、现场勘查的结果来综合判断。比如一个高坠死亡的人,法医只能解决死者是高坠死亡。至于他是自己从楼顶跳下来的,还是别人把他推下来的,则需要调查和现场勘查后再进行综合判断了。

05 个体识别

很多对于死者的个体识别工作都是通过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学的理论知识来进行的。但法医病理学有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尸体的个体特征、瘢痕、体表附着物、纹身、体内特异结构等来进行个体识别。比如一个右位心的患者突然失踪,而在不久后发现一具未知名尸体也是右位心,因为右位心的发生率是万分之二,那么这个死者就很有可能是这个失踪者。

06 伤病关系

在很多案件中,伤病关系也是法医需要研究的一项较为复杂、疑难的问题。比如在一起死亡案件中,死者全身多处骨折,但是多处骨折也不足以立即致死。法医就对死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验,发现死者有严重的心脏疾病。那么这起案件中,病成为死亡的主要因素,而伤则是诱发疾病急性发作的因素。

对于伤病关系的研究,很容易引起事件当事人家属的不满。比如一个人在纠纷中心脏病突发而死亡,法医认为损伤轻微不足以致死,外伤只是死亡的诱因,而疾病才是主要死因。这样的结论,尤其是在死者具有一些平时发现不了的潜在性疾病的情况下,通常会引发死者家属的强烈不满。所以如何向死者家属解释清楚法医专业的问题也非常重要。

有同学问,法医怎么从尸体身上判断他生前有没有疾病呢?其实在法医病理学范畴内,还有一个分支科学叫做法医组织病理学。法医在解剖完尸体时,若怀疑死者有疾病,就会取下死者的一些重要脏器,经过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的微观形态,从而对死者有无疾病或潜在性疾病进行诊断。

07 中毒病理

篇10

【关键词】病理  教学  方法

医学

        病理学是一门由基础医学跨入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不仅在整个医学和医学教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是一门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科,为人类认识疾病、防治疾病开辟了新的前景。因此,如何学好病理学,将直接影响到临床课的学习。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背景下,病理学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向前,这种发展对病理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病理学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病理学教学效率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谈几点看法:

医学

        1  教师注重自身素质

        1.1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使课堂教学淋漓尽致   教师应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最重要的是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水平。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医学理论和专业实验技能,同时要有人文社会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在当今知识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还应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等,使自己的综合业务水平提高一个新档次,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完整性。当一位病理学教师有了牢固的基础知识,丰富的专业知识,实践的临床知识,多彩的社会知识,在授课中会胸有成竹,应用自如,信手拈来,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神圣的崇拜之情,也是能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的。

        1.2教学中注重语言的艺术性  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   对于病理学这门涉及相关知识较广的学科来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自身内在素质的培养,不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精炼性及艺术性,而机械地将书面上的语言搬到课堂上,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既枯燥又难以理解,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学生会心生厌烦,势必给教师的教学增加难度。病理教学中,将病理学中一些枯燥无味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变化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准确的描述,严密的逻辑推理,巧妙、灵活、形象的表现出来,使课堂生动活泼,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讲血栓形成的原因时,可以把血流速度的缓慢比作一个水流缓慢的水渠,血流缓慢或涡流形成就容易血栓形成。在讲炎症时,可以把细胞渗出过程比作穿过铁栅栏围墙的小孩,白血细胞穿过血管壁时作变形运动。 2  尊重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1尊重每一位学生,使课堂教学平等互助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民主、平等、协调、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和观察学生全方位情况的眼睛,留心学生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学生主动性会大大削弱,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课堂上获得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2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通过这种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教师讲课时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和反应,及时调整讲课方法,补充相关知识,使讲课更有针对性,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1重视实验教学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科学,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现实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大体标本、病理切片、动物实验的观察,力求融会贯通,使学到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为步入临床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巩固、验证理论知识。

        3.2重视实验过程   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理论知识需要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和充实,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善于总结和改进实验方法和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方法、能力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个角度思考,换个角色感受,从自身和学生两方面找原因,从多方面、多渠道加以改进,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五彩斑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相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基础更扎实,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篇11

2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改革理论课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病理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学习起来相对枯燥,再加上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一个普遍观点认为病理与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无关,因此对病理学毫无兴趣。当然一个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就病理学教学而言,则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医学专业学生的授课方式上,我们针对教材的具体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学习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时,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先选择性地讲授教材内容,介绍重点和难点后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由先导入病例入手:孕妇赵某某,因产程异常作剖腹产,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当天下床解大便时死亡,家属认为是医院的手术过程有问题导致的产妇死亡。教师提出问题“这是否是医务人员的责任为什么”,学生纷纷讨论,形成不同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然后向学生展示尸检左骼总静脉血栓和肺动脉主干栓塞的大体标本,随后将学生分组,组间的同学相互提问回答问题。此时教师必须作引导、点拨,控制整体局面,避免学生偏题、跑题,成纯粹的辩论会。讨论完毕由教师统一总结、归纳,形成正确的理论。

篇12

1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学时数偏少,学生的动手机会少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三年制护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目前,我院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的病理学共54学时,理论46学时、实践8学时,实践学时约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七分之一,病理学实验学时数偏少,学生的动手机会少,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实验内容固定化,教学模式化

病理学现行的观察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等实验内容多属验证性实验,内容固定化且附属于理论课,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实验课教学大多是教师按照实验教材先把实验目的、内容、步骤、重点事项等讲述一遍,学生被动地按照实验要求和操作步骤“照方抓药”,很少有深刻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有效地锻炼。

1.3考核手段单一,教学效果差

由于医学实验学时偏少,很多学校不考核或以实验报告成绩考核为主[1]。实验成绩的评定仅凭实验报告的质量来判断,既不客观,也不科学,导致一些学生不认真做实验,把精力主要用在编写实验报告上。这就使考核失去了公平性,挫伤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未达到实验考核的目的,教学效果较差。

1.4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对实验课敷衍了事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高校大量扩招,大学生的生源质量下降,基础不好,学习积极性低[2]。笔者通过对2010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近87%的学生对病理学实验课不感兴趣,存在重临床轻基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实验教学中,很多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做实验时不认真,实验结束后抄袭同学的实验报告,对实验课敷衍了事。这一方面是由生源质量较差等客观因素所致,另一方面也与实验内容枯燥,教师没有科学地设计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有关。

2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1改革实验教学方法,融入临床病例讨论

在实验教学中融入临床病例讨论,选择或编写一些典型的附有尸检报告的病例资料印发给学生,促使学生思考,翻书本、查资料,提前写出发言提纲。实验课讨论时,要求学生在通过动物实验、大体标本和切片观察印证课堂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运用病理知识分析病情变化,解释临床表现及作出病变组织器官的病理诊断。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进一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2变换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加强直观教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