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护理范文

时间:2023-06-07 09:04: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病床护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病床护理

篇1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188-01

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Relabilitation,CBR)是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一种经济有效,广覆盖,在家庭和社区层次为病、伤、残者提供康复服务的途径。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中阐明“社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所在社区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1]

大多数需要长期康复的残疾、慢性病或老年人适宜在社区和家庭中实施康复治疗,社区护士在社区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通过上门访视提供服务,是有效的康复方法之一。

武汉市青山区红卫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间,在当地残联的支持下为辖区60名有需求的残疾人建立了家庭康复病床,签约为残疾人及家庭进行康复服务。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对家庭访视护理和家庭康复有了一些工作体会,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街道残联的支持下,选取了60名残疾人建立家庭康复病床,入选条件是:办理了残疾证(残疾等级1―3级)、低保或困难家庭、伴有并发症或慢性病,自愿接受家庭医生/护士上门访视给予的康复服务。

1.2 方法

1.2.1 组建家庭医生团队 组建一医一护为一组的家庭医生团队,并进行社区康复适宜技术的培训,与上级康复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合作关系,保证从康复技术方面得到支持。

1.2.2 建床 一组医护管理4--8人,上门建立家庭病床,并签订“家庭康复服务协议书”,详细记录残疾人基本情况、照顾者情况、并发症和慢性病、治疗史、康复需求等。

1.2.3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制定不同的康复计划。⑴肢残人以康复残肢功能、阻止健肢功能退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器械使用和训练为主;⑵精神残疾人家庭以重建家庭生活秩序、家庭心理支持、督促服药、精神病人护理指导、鼓励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解救关锁、转诊服务等为主;⑶卧床和截瘫病人以压疮管理、辅助器械使用、代偿功能训练为主;⑷伴有慢性病者以治疗慢性病、照顾者护理技能培训为主。

1.2.4 家庭访视和护理指导 完成建床和康复计划以后,社区护士每周一次或按需进行家庭访视,每次访视工作后,填写访视记录单,由病人/残疾人或家属签字认可。

1.2.5 阶段性调整康复计划 每三个月由访视护士对残疾人康复情况作出阶段评估,交给专业康复医生讨论是否调整康复计划。

1.2.6 结束评估 一年约定服务期满,由家庭医生、访视护士及残疾人协理员一起上门做结束评估,残疾人状况有无改善,是否恢复自主照顾,康复目的是否达到。

2 结果

2.1 建立了家庭康复病床的60人中,男36人,女24人;肢体残疾39人,精神残疾11人,其他10人。年龄15―79岁。

2.2 比较建立家庭康复病床前后残疾人及家庭在主动康复意识、康复行为、护理技能、健康素养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主动康复意识从43%提高到80%;介助下自理生活者从28%提高到48%;照顾者掌握大部分护理技能从26.6%提高到71.6,但是残疾人个体的社会功能改善不太显著。

表1 建立家庭康复病床前后意识/行为比较

2.3 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在建床前和撤床后对60人进行心理测试,我们将测试结果为“正常0-7分”和“轻度8-10分”视为心理健康者,建立家庭病床前,残疾人心理健康者有20/22人,占35%。经过一年的家庭访视和康复指导,心理健康者有39/41人,占67%,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3 讨论

3.1 考虑到社区康复所需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社区康复服务的覆盖率和实际服务能力与“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奋斗目标之间还存在较大距离[3],社区医生/护士通过建立家庭康复病床,为需要康复的人服务,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从实践中可以看出,定期家庭访视能激励其潜能,使残疾人及家庭的主动康复意识、康复行为、护理技能、健康素养、心理健康等方面有较显著的改善,但残疾人个体的社会功能改善不明显。这可能与社会体制、环境和公众态度阻碍着弱能人士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长期困居在院舍里有关[4]。我们需要探索长效的家庭康复病床管理模式来实践社区康复。

3.2 家庭访视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护理人员担任,她们同时还要承担常规医疗工作及其他公共卫生服务,随着家庭护理需求也越来越多,访视密度不能得到保证,有时会延长访视间隔时间。她们也深感自身的康复专业知识不够,访视装备不齐全,无法完全满足被访者的需求。

3.3 建立家庭病床是可持续有效的社区康复方法,家庭病床管理制度和个性化康复计划是保证家庭访视有效进行的基础[5]。现阶段社区护士的人数不足和综合知识欠缺,以及访视装备不齐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影响社区护理质量的因素,使得社区护士在实施访视工作时存在诸多的困难。需有长效社区护士培训机制和建立科学务实的家庭访视医疗体系作为社区康复工作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程凯,主编 .社区康复工作上岗培训教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6-17.

[2] 许少先,王晓君,张淑玲.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M].现代医药卫生,2010,26(4):617.

[3] 李敬.社区康复六议.中国残疾人,2010.04:68

篇2

1.1.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方法为:入院后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让患者有一个心理准备,并且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定期用药,并让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等[3]。

1.1.2实验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中医健康特色护理,具体方法包括:①健康教育护理。患者入院后护师运用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法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针对性的开展辨证施护的方案,根据患者体质、疾病的证型等给予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健康教育时应该遵循畅情志、适寒温、顺天地四时阴阳变化等中医健康教育,始终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原则。②日常护理。家庭护理不同医院病床、高血压患者的生存时间的长短、生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患者自我保健能力的强弱,高血压患者日常护理是家庭病床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方法之一,通过中医健康特色护理能够让患者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能够更好地用药,动态的监测患者血压,并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法。③饮食护理。高血压患者发病后护师要加强患者饮食护理,让患者服用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促进机体恢复,从而增强患者自身免疫,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4]。

1.2观察指标[5]记录患者护理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度、患者的遵医行为,如: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遵医用药、定期复查等。采用ADL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中ADL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方面。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高血压相关疾病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高血压相关疾病认知评分(82.87±7.98)分,高于对照组(53.60±14.55)分(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实验组91.7%戒烟戒酒、95.0%合理饮食、96.7%适当运动、93.3%遵医用药、95.0%定期复查,均高于对照组的76.7%、81.7%、73.3%、80.0%、83.3%(P<0.05或P<0.01)。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实验组ADL评分(16.2±3.7)分、躯体功能评分(59.6±7.5)分、心理功能评分(65.8±9.2)分、社会功能评分(57.2±6.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1.6±3.2)、(53.2±7.1)、(56.7±8.4)、(51.1±6.0)分(P<0.05)。见表3。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比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当前,高血压家庭病床在高血压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阶段性进展,这种治疗模式主要是在患者家中建立病床,并且在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家庭成员积极配合下,为患者在家中休养实施护理的过程[6]。家庭病床是医院延伸到家庭的病房,是将护患连成一体,将预防和治疗连接在一起,将护理融入到群众中,从而更加符合现代护理的实践活动,它是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它的出现改变了单一的、局部的、分割式的以医院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它更加顺应了群众的需要。

篇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资料与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12月开展家庭病床亲情服务1086例,全部是正常分娩的产妇,无术后并发症。

为产妇提供的服务内容:①测体温、观察子宫、恶露、会阴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②做好护理,如发现肿胀或皲裂,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方法教给产妇及家属;③指导产妇注意产褥期卫生,做好会阴伤口护理和拆线,观察会阴伤口愈合情况;④指导产妇饮食及产后运动。

为新生儿提供的服务内容:①测体温,指导产妇或家属如何观察新生儿面色、哭声、呼吸、皮肤、脐部、吃奶、大小便等护理情况,协助观察新生儿黄疸情况,皮测黄疸,做好记录;②为新生儿沐浴、抚触、脐部、皮肤等护理,指导并教会产妇及家属,如有新生儿游泳设施者可同时让新生儿游泳;③做好母乳喂养指导工作,如为人工喂养者,做好人工喂养指导;④指导婴儿护理知识及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组织结构: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年资助产士1~3人组成产后亲情服务小组。上门服务2~3天,每日去产妇家中服务2小时,尽量安排在白天上班时间出诊。

方法:①产妇顺产48小时后、剖宫产术后第5天可以向主管医生、护士提出要求经主管医生、新生儿科医生检查同意后,产妇、婴儿可出院回家;②签订协议书、知情书;③将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住址、电话号码,分娩情况逐项登记并制成一览表;④穿着统一的亲情服务工作服及佩戴胸卡,按要求完成上门服务的内容;⑤记录产妇及婴儿情况并请产妇签名;⑥提供24小时母乳喂养咨询电话。

结 果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可及早发现母婴异常,降低新生儿发病率。产妇出院后在家也能得到在医院一样的护理,如给产妇及婴儿测量体温能及早发现异常,产妇子宫复旧情况,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阴道流血量、色、味。现场示范及讲解母乳喂养等护理技术,纠正产妇认识和操作上的错误。第1天亲情服务错觉、不能很好地吸吮母亲的的婴儿较多,母乳喂养率为82%。通过手把手地指导、示范、讲解,第3天发现母乳喂养率得到显著的提高,达到98%。观察会阴伤口和术后腹部伤口愈合的情况,给予伤口消毒或拆线。继续给婴儿监测黄疸,有423例婴儿属于生理性黄胆,有24例为病理性黄疸,经住院治疗均治愈。做好脐部护理等。通过亲情服务,结合家庭情况,提供实际的指导或可行的方法,实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可提高产妇自护能力,促进产褥期康复。目前,母亲多为80后初产妇,由于缺乏护理经验,面对宝宝不知如何护理。产妇在住院期间虽然掌握了一般自护、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技巧等,但掌握程度不能满足需要,产后亲情服务是护理工作的延伸。通过护理师的讲解和示范,使产妇掌握伤口清洗、消毒的顺序。产妇的护理技能得到了提高,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及新生儿成长。另外增加产妇产后早期锻炼的意识,不仅有利于产后身体各器官的恢复,而且可增强产妇的自尊心与自信感。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整体护理的发展。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会遇到许多问题,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高度的责任心。我们选择具有良好素质、专业知识强的主管护师或护师进行亲情服务。整体护理的内涵不仅局限于医院,而是面向社区、面向社区的人群,既满足了医学模式、健康观念转变的需要,也保证了围生期母婴安康,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有利于新生儿抚触和新生儿游泳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新生儿护理方面,婴儿抚触和游泳是一项新技术。抚触可以增加母子感情,促进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刺激消化功能,减少婴儿的焦虑,对形成独立、自信的个性有益。新生儿游泳有利于胎便早排除,促进婴儿脑神经发育,提高儿童肺活量,调节儿童免疫力促进正常睡眠的节律,减少不良睡眠习惯的形成,促进肌肉与骨骼的生长。亲情服务人员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地监督和指导,使每例婴儿都得到了抚触。新生儿游泳,在0~1岁这一关键时期,对婴儿实施有效合理、科学的婴儿游泳保健,并持之以恒坚持1年,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重大意义。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可倡导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为防止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我们不仅要加强孕产妇在围产期的精神卫生保健,完善产后居家护理以及社区护理,为产妇及家庭提供相应的指导,而且对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使产妇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并提高处理生活难题的信心,从而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家属进行教育和指导,争取家人的理解与配合,改善夫妻、婆媳关系,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

讨 论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这种“把爱婴医院带回家、把医生护士带回家、把人文关怀带回家”的产后护理新模式,特别受到产妇和家属的好评,他即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也极大的帮助了80后新生代的年轻父母们,可及早发现母婴异常问题,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自护能力和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整体护理和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的深入发展。经过我们的细心指导,年轻父母们的具体实践,使他们成为照顾婴儿的能手。新生儿护理知识给家庭带来了巨大收益。

篇4

1资料

脑卒中患者23例,全部为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需家人24小时陪护。其中男9例,女14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43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病因为脑出血者13例,脑梗死者10例,脑出血行手术病例6例。

2指导护理方案

2.1定时翻身,即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日间每隔3小时进行一次,夜间每隔4小时进行一次,以减轻对身体着力处的固定压迫。翻身时,切忌拖、拉、推,以防擦破皮肤。翻身后,在身体着力空隙处垫海绵或软枕,以扩增身体着力面积。

2.2定时清洁,即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每天用热毛巾擦身,分早晚洗脸、洗手、洗脚,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避免皮肤浸渍易损。

2.3定时按揉,即每天分早、晚两次,对身体着力部位,用75%酒精按摩,特别是骨突部位,要有足够力量刺激肌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皮肤的破损,增进要破损皮肤恢复。

2.4定时整理,即每天进行一次床铺的清扫、整理,杜绝床铺上有硬物、渣屑,使床单、被褥平整。

2.5定时换洗,即每周更换一次床单、被褥,布料一律采用柔软纯棉,切忌皮肤直接接触橡皮垫、塑料布等。

指导护理方案,每周进行三次示范指导,每月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整改。

3结果

所有23例脑卒中患者,分阶段进行督导、评价。

三个月时进行评价,20例患者皮肤完好,弹性十足;3例患者,骶尾部皮肤轻微发红,经督导检查,发现床单、被褥非纯棉所做,建议家人改正。

半年时进行评价,3例骶尾部皮肤发红者,经细心照顾,已经好转;有1例,出现右侧大转子处皮肤红肿,无水泡,经督导检查,发现家人因农忙,翻身、按揉不及时,时有夜间不进行之时,建议家人改正;2例左侧大转子处,皮肤稍有发红,经督导检查,发现患者拒绝进行护理,因卧床时间较长,产生轻生念头,故而拒绝护理,遂由我院医师进行心理劝导,使其增加生存的希望;余下17例患者,皮肤一切正常,家人照顾勤快。

一年时进行评价,1例右侧大转子皮肤红肿者,经2月余的精心护理,皮肤渐渐地趋于正常,检查时已经恢复弹性;2例左侧大转子皮肤发红者,因有了生存的希望,接受家人的护理,已经恢复正常;1例因复发脑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其他患者家人照顾勤快,皮肤一切正常。

两年时进行评价,2例因并发呼吸道感染,治疗欠及时,而死亡;余下20例患者,皮肤完好,无红肿、无压疮形成。

4结论

篇5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正加速进入老年化社会,迫切需要加强老年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社区家庭病床的建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举措之一。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给药途径,它具有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而需要迅速发生药效者的特点,同时输液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不可忽视。护理风险是指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患者损伤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1]。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评价和处理,有组织、系统的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2]。现将家庭病床静脉输液存在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简述如下。

1 存在护理风险

1.1 滴速过快 滴速过快最常见的引发急性肺水肿。家庭病床护士上门输液,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无法做到全过程观察。而点滴速度的控制不可能始终保持不变,诸多因素会引起滴速的改变。如患者由于长时间受限难忍,看护人员缺乏耐心而自行调节。

1.2 感染 来自护理人员及家属两方面。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手卫生不规范、家庭看护人员在拔针后穿刺点污染都会引起局部静脉感染,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引起交叉感染、环境污染和针刺伤。

1.3 病人及家属违医行为 病人及家属的违医行为是构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些家属缺乏专业知识,误认为加大用药量能加强疗效或延续生命,将自备的能量合剂或外院配的药物擅自连接增加补液,导致药物用量过度。在操作环节中污染引起感染,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1.4 输液故障 最常见的是发生空气栓塞。输液过程是动态的,难免发生输液故障,如药液外渗、液体不滴、液面过高或过低等。这些现象都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恐慌,情急之下自行排除故障,导致滴管液面过低,空气进入。

1.5 缺乏家庭急救措施 当以上护理风险发生时,由于患者及家属缺乏专业急救知识而使患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急救措施。也有患者家属情急之下对患者施以不科学、不规范的急救方法而导致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2 防范措施

2.1 全面评估患者状况 全面评估患者是实施护理计划的第一步。护理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严格执行规范操作时不能忽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神志、、输液时间等有计划地选择合适的静脉,根据用药性质调节滴速。尽可能让患者舒适,取得良好的配合。对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的患者适当采取约束措施,确保输液顺利进行。

2.2 加强宣教,有效沟通 由于家庭看护人员不固定,护士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让患者及家属明确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其对患者的不良后果;指导家属对输液故障的排除方法及发生输液反应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制定和发放一些文字宣教手册供患者和家属学习和参考,使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护理风险的规避。

2.3 规范操作,有章可循 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提高抗风险能力;认真执行相关操作规程,在输液瓶贴上记录药名、起始时间、滴速控制并签署全名,提示患者及家属不得随意调节滴速,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3]。制定详细的告知制度,达到让患者和家属认可共同承担医疗风险的目的。

2.4 保持信息畅通 护理人员工作范围覆盖整个辖区,护士要主动向患者家属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确保信息畅通,给予患者安全感,也有利于输液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及时联系和采取应对措施。另外,积极利用社区站点资源,有紧急情况发生也可调动站点护士及时支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护理故障,使护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3 小结

静脉输液过程存在潜在的护理风险不可抗拒,而家庭病床的患者大多为老年人,由于身体生理功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等特点,成为护理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加强对家庭病床静脉输液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是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篇6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6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02-01

我科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全面的实施,采取新型的医护同管病床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对护士关于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改变与提高。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促进护理质量提高,调动护士的主动工作的积极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2度未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我科2013年度实施医护同管病床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两组中收治的患者基本情况,病情种类以及护士的基本条件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仍然是陈旧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1.2.1 培养护士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科室内组织护士进行系统的优质护理服务学习,主要对于照护护理的有关理论知识学习,对于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意义以及必要性的掌握,掌握儿科及家属的疾病特点以及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护理沟通技巧学习,熟练的掌握关于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以及规范礼貌用语,针对患儿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以及个人隐私要进行尊重[1]。

1.2.2 提倡优质护理服务的住院环境 根据儿科患儿的特点、心理以及习惯行为,对于儿科的病区设置较为独特的住院环境。比如将病房的整体颜色采取温暖的粉红色进行装饰,而且可以悬挂可爱的卡通图画等;在病区的走廊或者病房内摆放儿童喜爱的玩具;有条件的病房内放置电视并播放孩子喜爱的动画片等;儿科的窗帘和被褥以温馨的花色面料为主题并且将护士穿粉色系的护士服等。使患儿及家长在住院期间会感到温馨和宁静的生活环境,并且病区能够体现出四处洋溢着天真浪漫的童年气息。

1.2.3 强化护士的职业素质 日常工作中护士多进行患儿的接触,护士的一言一行给患儿及家长带来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护士在患者的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优质护理服务提倡护士要具有仪表、仪容以及良好语言等。进行明确的规定,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以及语言艺术。护理人员在针对各项服务时实行微笑服务并可以采取主动关心患儿并进行多抚触、多夸奖等方式沟通[2]。可以通过患儿喜欢的玩具、爱听的小故事以及爱玩的玩游戏等方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针对性的调家属心理状态,消除患儿及家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1.2.4 优化护理流程,创新工作模式 采取责任制护理,进行床边工作制以及床边记录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每位责任护士所管一定数量的床位,临床护理中正确的遵医嘱进行准确有效治疗和护理。针对患儿要面带微笑、进行温馨的问候,主动抚摸、牵手或者主动抱抱等。像患儿的家长详细进行入院介绍,系统全面的评估病情,进行有效正确的健康教育。

1.2.5 医护合作式查房 每天进行晨间查房一次,主要参加人员是管床医生和责任主管护士。主任医师大查房时,管床医生汇报患儿的病情,责任主管护士进行病情及日常护理补充,主要内容包括患儿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情况、饮食及二便、睡眠情况等。根据管床医生和责任主管护士提供的情况主任医师做出判断,为下一步治疗方案提出宝贵意见。

1.2.6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人为本护理模式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3],儿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活动看中的是其中细节,并且更加讲究的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将病室设置报刊架并将儿科常见病的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放置其中,病区的走廊墙壁挂有健康知识的版面形式的宣传栏,其中主要生动活泼为主,最好采取儿童所喜好的卡通、漫画图片进行宣传。

1.3 考核标准 由院内组织的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比较,一项为我院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一项为应用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护理质量与安全标准进行护理工作评价,一项为护士自身对待护理工作满意调查表,调查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通过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以及护理质量安全进行评定两组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在儿科病房实施医护同管病床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以及护患纠纷,医院内患者满意是护理质量的基础,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管理效率增加,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不仅提高改善全体护理人员关注影响护理质量的每一个细节,而且确保整体的护理效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使护理人员主动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有研究表明工作自主性可以对护士工作满意度造成重大的影响,临床中护理工作自主性程度越高,患者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4]。

参考文献

[1] 段泽敏.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9(14):714.

篇7

层流病床是治疗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免疫力低下患者的一种特殊的病床,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治愈率。儿童具有活泼爱动的天性,入住层流病床进行隔离后,心理是复杂多变的,虽然大多数患儿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但仍有部分患儿心理反应很大,如若处理不当,则有可能因此中断保护性隔离治疗。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层流床单间隔离的患儿共29例,在护理过程中我们积极开展了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层流床单间隔离的29例患儿,其中男孩16例,女孩13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7岁。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19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粒细胞缺乏2例。隔离最长时间60 d,最短7 d,平均18 d。

1.2 方法 护理方法包括全面评估、病房布置、治疗尽量集中、疼痛和舒适度的护理、增加安全感、注意随时沟通、信息支持等护理方法。

1.3 结果 29例进行层流床单间隔离的患儿,完全适应26例,不完全适应3例,无中断隔离病例。

2 常见的心理反应

2.1 愤怒与敌对 刚开始入住层流床单间隔离后,几乎切断了患儿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不能上幼儿园和小伙伴玩,不能去游乐场,也不能去公园等等,这些都是孩子的最爱,从入住层流床单间隔离后,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孩子每天在层流床内发热、恶心、呕吐,有打不完的针、输不完的液,刚开始会哭闹要回家,甚至尖叫,打骂医护人员。

2.2 恐惧和紧张 儿童对医院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害怕扎针,害怕疼痛。进入层流病床单间隔离后,对层流病床的特殊设计,循环风的噪音,工作人员的无菌防护,会加重患儿对医院的紧张与恐惧。

2.3 孤独与忧郁 患儿在入住层流床隔离一段时间后,感到回家逃离这儿的愿望无法实现,逐渐的开始接受,但拒绝与人交流,表现为自己玩玩具,自己拿着漫画书来回翻等,护士问话也不搭理。

2.4 自制力差,不能坚持 患儿在层流床内单间隔离一段时间后,逐渐适应,不再感到恐惧与焦虑,但疾病的逐渐恢复或体力的逐渐恢复,使患儿爱动的天性逐渐显露出来,表现为一不留神就跑出隔离房间,跑到了走廊或者别的人多的地方。

3 心理护理

3.1 全面评估 全面评估患儿的情况,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儿进行交谈,了解患儿的性格、习惯、爱好及家庭生活环境等,了解患儿的家庭支持系统,评估患儿对家长提供的物质和情感支持的满意度。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严密观察患儿的言语、动作、行为及非语言情绪反应,是否有孤独感和失望,根据不同的情绪表现,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3.2 病房布置 根据患儿的不同爱好,病室内除备有常规用物外,适当放置小型光盘机、电视机、小玩具等。如可在小男孩入住时粘贴铠甲勇士的卡通画,给他讲铠甲勇士的勇敢精神;在小女孩入住层流床后,可在层流床周围挂一圈气球,让她们生活在里面像一个小公主,可以选用的方法很多,总之要用心为患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符合患儿心情的环境,调节患儿的情绪,尽量减少陌生感。

3.3 治疗尽量集中 治疗护理的时间要相对集中,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尽量减少对患儿的打扰。适当的安排探视,尽量减少对患儿的不良刺激。

3.4 疼痛和舒适度的的护理 几乎所有的患儿都害怕扎针,害怕疼痛。在治疗时尽量减少静脉穿刺的概率,可使用PICC或留置针,必须穿刺时也要向患儿解释,取得信任与配合。穿刺时慎重选用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年长患儿可采用深呼吸、放松、抚摸、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减少对疼痛的关注[1]。

3.5 增加安全感 让患儿对护士产生安全感、依赖感。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爱心、责任感去关心患儿,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满足患儿情感上的需要。让他们感受到关爱。

3.6 注意随时沟通 包括和患儿及家长除了语言交流外,还要注意运用非语言交流技巧。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轻轻的抚摸、一个鼓励的手势都能给患儿带来力量。认真耐心的听患儿说话,避免使用消极的语言,对每次治疗中的积极配合要给予鼓励、表扬。

3.7 信息支持 患儿虽然不懂什么是白血病、什么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但他会察颜观色,通过观察大人的表情来判断自己的病情。很多患儿在病情加重时会问,自己是不是生了很重的病,治不好了,所以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强有力的心理支持[2-3]。

4 讨论

层流床单间保护性隔离已成为治疗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免疫力低下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患儿由于特有的心理,在层流床内单间隔离期间,除了要承受疾病和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外,还要承受隔离带来的恐惧与孤独。在护理过程中,若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则有可能出现不适应甚至中断隔离的后果。工作中要有耐心,心理的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从不适应到不完全适应,再到完全适应需要我们的精心护理,也需要时间。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情况给予有针对性心理护理,在护士的关心爱护下,让患儿逐渐感觉产生安全感、依赖感,提高患儿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降低感染率,从而提高治愈率。 在今后护理工作中,探索不同患儿在层流床内单间隔离期间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开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 考 文 献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本院妇科收治的210例患者,按双盲法进行分组,21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年龄20~60岁,平均(40.2±10.8)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5例,大专25例,高中30例,初中22例,小学13例;观察组年龄21~60岁,平均(39.5±9.6)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4例,大专26例,高中32例,初中21例,小学12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医嘱执行基础操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①转变服务理念:护理人员要深化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对自身护理行为进行规范管理,由传统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融于日常护理工作中,同时要落实首问负责制,为患者耐心答疑解问,全面落实护理工作,对患者实现无缝隙的护理服务。从患者入院开始,就要做到有人帮、有人办、有人陪、有人送、有人访等全面护理管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②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临床护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要明确护理目的,护理意义,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定期参与医院组织的培训,提高基本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为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打好基础,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③环境的优质护理管理:护理人员改进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加强患者病床的巡视,及时评估患者恢复进展,为医生诊治提供信息参考。妇科走廊增加扶手,为行走不便患者行走提供方便,保障患者的安全。病房内在各病床间增加围帘,可以在患者更换衣物时、医生查诊时,保证患者隐私。病房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病房整洁干净,以此提高患者满意度[2];④护理责任制:妇科要实施护理责任包干制,根据护理人员个人能力选出责任组长、护士与辅助护士,根据程序对妇科患者实现包干负责管理,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护理等基本情况,为患得提供全面的、动态的护理服务;⑤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健康相关信息,指导患者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对疾病治疗和恢复的作用,按疾病种类、患者文化程度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保持护患间和谐的关系,以此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评分以100分为满分,以得分高表示满意度高[3]。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7.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

观察组掌握健康教育知识98例,占93.3%,对照组掌握健康教育知识80例,占76.2%,观察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x2=11.945,P=0.001),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2.2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

篇9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176-02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6年4月-2007年4月共收治护理了40例长期卧床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卧床时间1-20月,平均卧床时间6个月,年龄在45-78岁,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其中3例骶尾部已形成褥疮,1例尿路感染,尿液呈乳糜尿,4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治疗,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均好转出院。

2护理

2.1 心理护理患者长期卧床,突出的心理表现是恐惧、焦虑、悲观、孤独、压抑。他们一方面害怕家庭嫌弃,一方面担心预后,对死亡存在明显的恐惧。因此,要求护士要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勤巡视病房,亲切的称呼患者,主动与其交谈,询问患者情况,有问必答,耐心解释病情,细致入微的照顾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打消他们的顾虑,安抚他们的情绪,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此外,护士还应与其家属沟通交流,让他们在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之外,多抽时间来医院探望老人,让他们感受到大家的关爱和重视,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

2.2 皮肤护理长期卧床患者机体功能下降,抵抗力下降,皮肤营养和弹性随之降低,极易发生褥疮,针对褥疮形成的原因,在护理工作中,抓住保持皮肤清洁,减少局部受压,促进血液循环,以杜绝褥疮的发生。具体做法:(1)每2-3小时为患者翻身叩背一次,并观察皮肤情况;(2)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为患者擦洗皮肤1-2次,擦洗完后用50%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出部位;(3)保持病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4)及时处理大小便;(5)在肌肉包裹较薄的骨隆突处垫以海绵垫、气圈或褥疮垫[1]。

2.3 促进痰液排出患者卧床后,呼吸道的自净作用和咳嗽反射减弱,极易并发坠积性肺炎,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湿式扫床和地面,保持老人病房内温湿度适中,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50%-60%。空气清新,做好空气消毒,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同时轻叩患者背部,根据病情定时更换卧位,以促进痰液排出,痰液粘稠者,嘱患者多饮水,也可以用庆大霉素、糜蛋白酶等药物超声雾化吸入,以达到消炎、稀释痰液及促进排痰的目的。对排痰困难者,可指导患者双手按压上腹部或用拇指按压胸骨上凹的气管处,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协助排痰,吸痰时应注意压力不可过大,以免造成呼吸道粘膜的损伤,同时注意患者观察面色,呼吸,以免发生窒息。

2.4 做好会阴护理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保持内裤清洁干燥,每日专用会阴护理液擦洗会2-3次,指导其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对于因不习惯床上排尿的患者造成尿潴留,协助患者去合适,帮助其床上排尿,可按摩热敷膀胱区,以刺激膀胱产生尿意,亦可让其听流水声。确需导尿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注意观察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等症状,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的病人,做好尿管留置的护理。对已发生尿路感染者,每日二次尿路膀胱冲洗,同时观察尿液情况。

2.5 注意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患者因进食困难,多采用鼻饲,食物不经口腔咀嚼直接进入胃内,口腔内唾液腺分泌减少,细菌容易繁殖,常易继发口腔炎、牙龈炎等口腔感染。因此,口腔护理不可忽视。具体做法:(1)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口腔护理液棉球清洁2-3次。(2)保持口腔腺体分泌畅通。

2.6预防便秘因卧床患者摄入不足,活动减少,致使肠蠕动缓慢而便秘,因此,要注意饮食调节,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指导患者自我按摩腹部,顺时针做环形按摩,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保持1-2d排便1次,嘱患者每日清晨空腹喝温水300-500ml,定时收缩和放松肛提肌,刺激肠蠕动,每天晨间为其放置大便器,即使无便意也应坚持。

2.7 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卧床患者肢体应保持功能位,并做适当运动锻炼,按摩四肢,这样有利于防止肌萎缩及关节僵硬[2]。

3结果

40例患者中,3例入院时带有褥疮,及时处理后好转,1例尿路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外,其余37例均未发生褥疮及其他并发症,肺部感染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4小结

临床实践证明,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只要对其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严格执行护理措施,就能有效减轻他们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篇10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97-02

为了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干休所开始着手家庭病床的建立,这为解决住院难的老人医疗问题打开了新的路径,我们全体医务人员积极响应,踊跃参与,起初有的同志感到没什么,认为平时我们就是与老年病人打交道,出诊、巡诊、输液打针、送医送药到家,区别不大吧,可是深入分析就出现了为难情绪和担心,我们认为应该重视和解决。

1 尽快建立家庭病床各项制度

目前家庭病床管理只是上级布置的一项工作,没有相应的完善的章程和管理制度,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对于护士来说,护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定,俗话说:没有规定不成方圆。因此迫切需要业务主管部门制订适应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特点的统一服务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家庭病房管理制度,护理出诊制度,建立相应的护理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以便加强对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使家庭病床护理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使家庭病床护理的实施有章可循,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后续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方能提高护理效果。否则就是对老前辈的不负责。

2 确立适宜的家庭病床管理理念

我们目前执行的是干休所门诊护理工作常规,任务范围与家庭病床截然不同,以前的护理服务内容单一,就是执行医师医嘱,而家庭病床护理服务的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我们门诊目前是以肌肉注射、静脉输液为主,注重医嘱,不重视对患者的观察和判断;注重治疗性措施的落实,忽视病人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工作。对于家庭病床中的饮食指导、精神支持、健康咨询和教育、康复训练和指导、临终关怀、用药指导等全方位、立体性、连续性、综合性、及时性的服务,就更加较少顾及。专家认为,确立家庭病床患者出院后远离医院,要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家庭病床护理必须与院内护理无缝接轨,基层卫生单位的护理管理者,必须与医院密切沟通,紧密协作,及时向上级护师汇报工作中的需求,医院要积极提供专业的治疗与护理技术支持,才能满足院外后续治疗与护理的需求。

3 积极培训家庭病床护理人才

我们知道,家庭病床的大部分工作是护理,要求护士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应具有全科护理知识和技能,一定量的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常识,了解心理学,掌握心理、社会及环境等因素对人的影响,并要善于观察分析,具有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才能做好家庭病床护理工作。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少部分经过全科知识培训的护理人员和新招聘的护士,年龄虽然不大,但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现象,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识与技能相对缺乏,尤其缺乏家庭访视护理的相关知识,难以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所以必须要对家庭病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要尽快的根据时间地点,途径多种多样加速进行。以培养出一大批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具有一定各专科护理的知识与技能、有较强沟通技巧、能独立处理家庭护理工作中各种疑难和突发的事件、使病人及家属信任和满意的护士。

4 重视对家庭病床患者的家人和照料者的培训不容忽视

我们建立了家庭病床,但并不是我们的护士24小时都在患者身边,更多的时间是家人或照料着在为患者服务,所以提高这些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样重要和迫切,我们在对护士培训的时候,要侧重她们管理和指导能力的培养,他们的直接领导是护士,要让护师将他们组织起来,抽时间挤时间集中学习,或在巡诊查房中个别指导,还应重视护师对家庭护理人员的沟通与交际能力、与同行合作的能力培养。指导护工需认真、细致、全面、尽职尽责地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做好病人的口腔、头发、皮肤护理及其他基础护理,对所护理病人做到:一剪(剪指甲),三周到(呼吸处理、饮食照顾、大小便处置),五送(药、水、饭、大便器、小便器)六洁(头、皮肤、会阴、床铺、口腔、足)。平时我们要真心体贴关照照料着,让他们懂得我们是战友,共同的岗位、任务、目标都是一致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是我们的职责,携手做好各自的事情才是目的。

5 帮助护师克服为难情绪

护士的职业存在一定的风险一般人可能不大理解,当您近距离接触之后就恍然大悟了,专家提出,家庭病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士职业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心理、生物、物理等方面危险因素及出诊时的安全危险,还有家庭治疗护理中涉及的问题:护士要为患者打针、输液、摆药,稍不注意可能出现差错或漏摆错摆,甚至酿成严重的后果,没有他人协助或监督;同时认为,从事家庭病床的医护人员如果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漠,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记录不及时,内容不详细,描述不准确,字迹不清楚,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吻合,这都有可能为日后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这些对于一对一服务的护士来说,压力、担心是随时存在的,因此要鼓励护士,勤学习,苦练基本功,独立工作既胆大又要心细,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心里时时刻刻装着防护意识,在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开展家庭护理的法规或规章的情况下,有问题及时向领导和老师请教,抓住事故苗头不放,将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总之,开展家庭病床护理是对慢病患者的关心和关怀,它增添了新的护理工作内容,扩大了护理工作职责,使服务从医院走向家庭,它已成为21世纪护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热点。因此,承担家庭病房护理的护士,应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一专多能专职护士,并且应掌握心理学、健康教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尚能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家庭病床的规范化管理和资格管理,促进我国社区卫生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 杨萍《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6期2012-8-1

[2] 张艺潆,王嘉淇,杜宁,等.我国家庭病床的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32(5):69-70.

[3] 殷爱琴.家庭病床与社区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2):1039-1040.

[4] 刘腊梅,周兰姝,吕伟波,等.我国老年家庭护理服务的利用情况及现状分析.护理研究,2007,21(8):1982-1984.

[5] 单伟颖,李青,张树峰,等.大学生及护理人员对老年人家庭护理的认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67-70.

篇1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08-02

压疮学名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得不到及时缓解,遭成受压部位组织缺血缺氧,循环障碍,出现皮肤破溃或组织坏死。是长期卧床病人严重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目前压疮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种,即压力、剪力、摩擦力以及潮湿,另外非压力性因素如感觉消失、严重营养不良、组织灌注不足、年龄体质,心理因素也是形成压疮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在社区服务站服务范围,并在社区建立了住户档案,要求家庭病床护理指导的患者42例,其中,由于脑血管意外遗留后遗症患者19例,由于外伤导致截瘫病人11例,骨股头骨折6例,腰椎骨折5例,脑瘤术后形成植物人1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65岁。平均年龄76±0.5岁。男29例,女13例。

1.2 方法 所有病人责任护士均有护师以上资质护师担任,建立家庭病床指导方案。定期进行护理干预讲座。①建立护理干预小组。选择家属代表参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征得家属同意,耐心听取病人或家属的主诉,以及他们要求到达的护理质量和高度。建立疾病档案,注意原发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压疮只是在原发性疾病的并发症,早期预防会取得很好的效果。②认知干预:从医学、人体力学、解剖学、心理学的角度全面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压疮知识,以及预防压疮的临床意义、目的、方法、预后、以及对原发疾病的影响。③行为干预:根据危险性标准评分法评出高危病人、一般病人;完全不能自理病人和半自理病人;认知清楚和认知模糊病人;自觉配合病人和不合作病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干预方案,要求清醒并且合作的病人参与进来和责任护士一起共同担当护理任务。高危病人加强皮肤护理和营养护理。颈椎骨折需要牵引的病人,头下放海绵垫,颈下放液垫。胸腰椎骨折在骨折处放软枕,截瘫病人严格2小时翻身一次,可购买骨科专用床,教会病人抓住吊环抬起臀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侧卧病人保持与床铺成45°角。对于瘦削病人,骨骼隆突出垫气圈或海绵垫,加强营养,不能进食者,鼻饲或者静脉外营养。④家庭干预:组织家庭成员护理干预学习班,讲解预防褥疮的重要性和方法。让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进行主动或者被动的翻身动作,进行骨骼隆突出特殊保护,看到皮肤局部发红时,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

2 结 果

参与调查和护理干预的42例病人,1例出现皮肤发红外,经过及时处理后好转,其余41例经过护理干预指导后,没有出现压疮的发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3 讨 论

3.1 压疮形成的内外因素 内因:长期卧床病人神经系统失去了皮肤敏感性,对冷热刺激反应不灵敏,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感觉系统减退或消失。血管运动功能丧失或减弱,血管表现出在收缩时苍白缺血,舒张时血液瘀积,血液缓慢,皮肤呈现紫红。外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没有得到及时的缓解,周围组织出现红、肿、热、疼,如果此时不能解除压迫,局部皮肤由瘀血红润期到炎润期,及至到溃疡期。如瘫痪病人、偏瘫病人、骨折病人等。摩擦力和剪力也是形成褥疮的原因,由于长期卧床,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调节紊乱,皮肤组织营养不良,抵抗力减弱,轻微的摩擦也可能产生阻力,皮肤与床单之间形成摩擦阻力,导致褥疮的发生。

3.2 压疮的预防 预防褥疮要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擦洗。勤翻身、勤按摩是预防褥疮最经济最简单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酌情1-2小时翻身一次,建立床头翻身卡,记录翻身时间和次数。按摩骨隆突出,如果皮肤出现红肿、禁止按摩,避免因用力不当造成新的损伤。勤整理是指床铺的整理,要保持床单无褶皱,无碴硝,床单潮湿时要及时更换,避免潮湿的刺激。勤擦洗,要帮助患者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床铺干燥整洁。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增加营养,增加身体抵抗力。

3.3 压疮的护理 一旦发现有褥疮发生的可能,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局部用50%乙醇按摩,在骨骼隆突处垫气圈,或改用气垫床,及时解除局部组织的受压。增加翻身次数,整理床单元,避免潮湿和渣滓污染皮肤。对已经出现破溃的伤口,要给予保护,局部涂抹凡士林,用庆大霉素或者金霉素软膏涂抹,疮面有感染时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涂黄连纱布条覆盖。疮面溃烂化脓者用双氧水冲洗,同时用凡士林纱布覆盖。近几年治疗压疮的药物和方法越来越多,如果条件合适的可以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氧疗等。

3.4 健康教育 建立一个由病人、护士、家属陪护共同参与的护理小组。认识压疮的形成原因、危害、预防措施等知识,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干预方案,指导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肢体摆放在功能位,早期开始功能被动锻炼,活动遵循“从小到大、先轻后重、先下后上、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自理者需进行被动锻炼。指导陪护要经常和病人沟通,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强调床铺整洁的重要性,讲解护理技巧、翻身技巧、以及减压垫的使用和作用。健康教育要适当强化,经常提醒,取得家属的配合,有效预防褥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罗芳.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8(中):139-140.

篇12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197-03

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终生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其生活质量也逐渐下降,怎样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及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糖尿病人生活质量是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加强对病人的临床护理,健康指导,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护理人员来说,是一项重要工作,现将病人的临床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 年3月-2009年12月,我科共收住糖尿病人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3-70岁,均是反复住院治疗的患者。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心理护理在治疗、康复中是十分有效的,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实施有效的心理治疗 、安慰、解释,语句要肯定,使患者有安全感,信赖感,安慰时注意尺度,尤其是对老年人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加重其多疑心理,耐心诱导老年病患者,从心理问题中解脱出来,特别是丧偶病人。

2.2 饮食护理

(1)必须强调饮食疗法是一项基础治疗措施,不论是哪一类糖尿病,病情是轻是重,有无并发症,是否应用药物治疗,都应长期坚持饮食治疗[1]。

(2)应科学合理,但绝不是节食,以免增加并发症的危险性,科学地安排好主食与副食,保持均衡营养,糖尿病患者在控制热量期间,控制总热量和三大营养素,即每日每公斤体重25kcal热量左右,目前,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主张:糖尿病病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摄入量不应超过每日总热量的15%。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8~1.2g为宜。

(3)禁食:白糖、红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含糖饮料。

(4)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洋油、奶油、黄油等少用,应控制油炸食品。

(5) 蛋黄和动物内脏如肝、脑、腰等含胆固醇相当高,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6)水果中含葡萄糖、果糖,能使血糖升高,故在血、尿糖控制相对稳定时,空腹血糖

2.3 口服降糖药的护理

(1)告知患者的必要性一餐前,餐后服用口服降糖药都一样、及漏服一次没关系,这是错误的。

(2)双胍类:

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如调脂、抗小血板凝集等,但对于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荐使用。为减轻双胍类药物的胃肠副作用,一般建议餐后服用。

(3) 糖苷酶抑制剂:建议与第一口饭同服。

(4)磺脲类药物,餐前30-45分钟服用,这样药物通过吸收后发挥作用,可以和进餐后血糖升高达到同步。

(5)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一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都在饭前服用,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2.4注射胰岛素病人的护理

(1)指导所使用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及注意事项。

(2)指导低血糖反应的紧急处理,食用糖水、饼干等。

(3)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避免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发生。

(4)抽吸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抽吸时轻轻摇匀并避免剧烈振荡。

(5)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后抽吸中效及长效胰岛素。

(6)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诺和锐、优泌乐,则在餐前即刻注射。

2.5 监测血糖的测定护理

(1)向患者讲解监测血糖的重要意义,使其配合,重视。它不但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而且是反映糖尿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2)告知监测血糖的正确时间

(3)树立自信心通过病友宣传坚持测血糖,使血糖控制得很好。

2.6 运动疗法

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使血糖下降。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原则是因人而异,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散步、做操、打拳、骑车、爬山、做糖尿病养生功等。每天定时、定量,避免过度疲乏。有严重心、脑、肾及眼病变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运动时间宜在餐后半至1小时左右,不宜空腹过多运动。每次20分左右 此外,运动时尤其外出运动时应随身带糖果,以预防低血糖反应。

2.7糖尿病足部护理

(1)讲解特殊病例,告知足部护理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

(2)学会自我护理。

(3)定期检查足部皮肤,以早期发现病变。

(4)促进足部血液循环,以温水浸泡双脚,时间不可过长,10分钟左右,冬季应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冷空气中。

(5)以剂按摩足部,避免穿过紧的长裤、袜、鞋。

(6)避免穿拖鞋、凉鞋、赤脚走路,禁用暖水袋,以免因感觉迟钝而造成踢伤、烫伤。

(7)宜穿宽松、有弹性的鞋子禁穿尖头皮鞋和高跟鞋,预防发生高足压。

3 健康指导

高质量的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取决于对糖尿病病人教育[2]。

糖尿病教育特指针对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是教给糖尿病病人有关的自我护理、控制急慢性并发症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如何改变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过程[3]。针对不同糖尿病患者及时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大力提高病人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减缓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还能够为国家和社会节约大量的医药卫生资源。

(1)帮助患者(或家属)掌握有关糖尿病治疗的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规律,忌饮酒。

(3)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按规定热量进食,定时进食,避免偏食、过食与绝食,采用清淡食品,使菜谱多样化,多食蔬菜。

(4)应用降糖药物时,指导患者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及掌握其处理方法。

(5)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学会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用药方案,观察常见反应。

(6)定期监测血糖,预防和识别低血糖反应和酮症酸中毒的方法及低血糖反应的处理。

(7)餐后2h血糖从进食第一口饭时开始计时。

(8)劳逸结合,适量运动。

(9)不要认为血糖正常,就不会出现并发症,定期门诊复查,以早期发现其他危险因素。

(10)平时外出时注意随带糖尿病治疗情况卡。

4 讨论和结论

“五驾马车” 综合治疗,是如今医学界一致推崇的糖尿病整体康复理念。这五驾马车是:教育心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综合监测。

大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往往只注意饮食及药物治疗,使其发病率高,反复住院,甚至发生并发症,而我们在临床中,通过“五驾马车”综合治疗,与自己每年平均住院次数相比,减少1-3次,收到满意效果。其实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病人内在环境的稳定,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正确的精神状态和对疾病的态度应该是在医生正确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糖尿病知识,通过尿糖和血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点,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认真治疗而不紧张,坚持不懈的进行合理的饮食、体力活动,劳逸结合。总之,通过“五驾马车”综合治疗,达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