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09:09: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通过研究发现, 要想促使资本流通和资本循环得到实现,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就是实体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发展迅速,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那么对我国来讲,就需要扩大内需,以便促使我国经济能够获得稳定的发展。要想对内部需求进行扩大,就需要对流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
一、目前流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流动经济管理界限模糊不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控制着经济的发展,政府严格控制着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等问题。在1978年,为了大力发展,我国开始改革开放,逐步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流通经济管理理论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流动经济管理理论滞后性较强,这样就导致我国流通经济管理没有明确的界限。
二是流通经济管理方式较为单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还没有多少的年份,在市场机制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那么在管理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就需要依靠国家机器,制定一系列的行政政策。但是,经济状况日趋复杂,结合具体问题,要采取差异化的解决措施,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依然采用单一的行政手段来管理流通经济,为了管理政策经济流通秩序,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例如,我国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农超对接的政策颁布出来,在管理流通经济时,采用单一的行政手段,逐渐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因此,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三是流通经济管理缺乏整体效率:在经济流通中,自古以来等价交换的原则都被贯彻了下来,商品之间的流通才得以出现,之后为了保证可以正常有序的发展流通经济,开始管理流通经济。我国有着十分辽阔的地域,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有着较大的不同,并且不同地区的政府,为了获得自身局部利益,就会导致较大的差异出现于流通经济管理中,无法协调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流通,就会对我国整体的流通经济管理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实体经济耦合联动对流通经济管理的内在要求
流通经济管理,需要将流通产业作为载体。结合流通产业的资本循环公式,流通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生产资料采购阶段和产成品售卖阶段。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作用下,已经由独立经济主体来完成这两个阶段,但是却没有改变其中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内在经济需要与实体经济在耦合联动下,处于共生态势。
一是应该与实体经济形成稳定的价值链:马克思曾经说过,商业资本仍然需要对产业资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分享,理由是商业资本将自身的流通功能利用了起来,促使产业资本所创造产品的售卖速度得到了提高,这样产业资本的资金回笼效率就得到了增强。结合这个经济学原理,对于我国的经济市场,依然可以应用,也就是说需要与实体经济形成稳定的价值链。通过构建稳定的价值链,在利益因素的驱动作用下,流通经济主体就会自觉地对自身管理进行优化,对成本控制以及运营效率等方面充分的重视,只有这样,在市场竞争中,超额剩余价值才能够被有效获取到。
二是应该与实体经济形成稳定的供应链:通过构建供应链,可以从实物形态上来优化流通经济的管理。素体经济主体为了促使自身资本循环得到实现,就需要将流通主体给利用起来。如今,我做开始大力扩大内需,那么就需要经济主体扇面分布自己的销售网点。从供应链架构角度上来讲, 则需要与实体经济主体形成稳定的供应链。这种关系的维持,可以促使流通经济主体的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商品周转速度加快,那么流通主体的获利能力也可以得到强化。
三、如何提升流通经济管理效率
一是将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集群化流通产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人们对规模经济产生了足够的重视,那么在管理流通经济的过程中,就需要采用集群化的产业路径,以便促使流通经济的管理绩效得到提升。因此,我们就需要大力发挥政府职能,将经济产业的集群化路线给深入贯彻落实下去,政府可以通过区域规划,也可以对监管措施进行科学制定,构建产业集群。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方面需要特别重视,首先,政府在对产业集群化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需要将市场调节的规律严格遵循下去,之后方可以进行区域规划,以便促使产业集群化中的空间规划得到实现;其次,在制度供给方面,政府需要将税收手段的调节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收税需要禁止出现重复问题。最后,要将监管机制给实行下去,对过去传统的行政监管模式进行改变,在监督管理企业的过程中,需要对声誉、信誉等方面充分的重视。
二是提升流通企业销售能力的合理性:通过调查我们的市场需求我们可以得知,企业需要对销售能力和潜力的弹性进行大力提升,结合差异化的需求,可以促使销售能力空间得到扩大;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市场商品的流通性可以得到提升,促使我国市场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是要大力控制市场导向下的流通成本: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细化了社会分工,很多企业都是向第三方直接外包货物的运输等方面,那么在商品生产和销售环节中,企业就可以投入更大的精力。另外一方面,第三方可以更加快捷和专业地进行货物运输。在这个环境下,企业需要明确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需要与物流公司保持一个稳定的合作关系,促使流通成本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如今经济环境日趋复杂,那么为了获得持续发展,就需要对流通经济的管理绩效进行提升。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需要将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将多元化的流通经济管理措施给应用过来,不能够单单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方可以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与实体经济耦合联动下流通经济管理,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何伟.探索流通经济理论,总结流通经济实践[J].中国流通经
济,2011,2(5):123-125.
[2] 李俊阳.我国流通经济研究方法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
理,2008,2(3):55-57.
[3] 刘颖.与实体经济耦合联动下流通经济管理探究[J].科学与财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184-02
一、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更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区域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由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设施、科技等基础性要素产生的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亦即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内的产业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强弱的程度;区域主导竞争力是指区域经济辐射与聚集能力的大小。
在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中,基础竞争力是其他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基础竞争力的要素,其他竞争力都无从谈起,任何产业没有基础设施沟不可能形成,区域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也只有在趋于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获得。
二、物流产业集群及其竞争优势分析
(一)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物流产业集群(logistics industry agglomeration)是指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众多相关企业与机构,基于引致需求、资源整合、弹性专精、专业化分工、集体学习等因素的驱动,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共享物流基础设施,组织物流活动,为物流服务需求方提供更加优质的综合物流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形成以地理空间集聚为外在表现、以竞争―合作关系为本质特征的社会经济网络。
物流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第一,基于物流需求的“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产业发展依赖特征;第二,基于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依附”与“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位依赖性;第三,基于现代物流业的“第三产业”的产业属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需求集聚特征;第四,基于物流产品差别化特征,物流产业集群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特征。
(二)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物流产业集群具有强烈的地理集聚特征,物流企业间具有空间接近性,有利于集群内物流企业间共享知识溢出效应。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共享优势
物流企业集聚后获得一个突出效益源自于对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完善的信息平台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最关键的要素之一。集聚区域内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重要物质基础正是源自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凭借该共享平台,区域内的物流企业不仅可以统一协作机制、共享政策法律支持、行业调控以及运行监督,而且使在不同的业务流程上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通过共享的物流数据信息资源,可以将具有不同竞争优势的业务集中于某一个企业,而将其他不属于本企业核心业务的其他业务功能分包给区域内其他物流企业,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战略联盟。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集群区域内的物流企业可在较低的交易成本下获取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
2.技术创新优势
人才、资金和技术等创新资源不足是制约物流企业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物流产业集群中的物流企业通过结网形成创新网络,可以基于功能互补性从多渠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互补性创新资源。而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温床,物流产业集群内的物流企业由于地理接近、业务联系紧密、信息交流快捷,市场上任何一个具有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重大技术创新,集群内的企业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创新成果,物流企业通过这种快速学习和模仿来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
3.外部经济优势
物流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优势来源于其外部性,包括外部规模和范围经济优势等。规模的外部经济优势是指集群内物流企业利用地理位置接近的优势,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优势。范围的外部经济优势是指在某一物流集聚区内,单个企业生产专业化而多个企业分工协作,形成各项成本的节约,产生物流行业的内部范围经济。
4.市场信用优势
市场信用优势是港口物流业集群的重要优势,也是产业集群超越单个企业与市场的显著表现之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群内企业在银行信贷中的信用优势;二是集群内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用优势;三是集群内企业与群外企业的信用优势;四是集群内企业间的信用优势。物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较容易建立潜信用关系,并产生基于信任的竞争合作行为,而这正是集聚区内企业的信用优势所在。
5.市场竞争优势
竞争在地理上越集中,就越能显示竞争的力量。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这种市场竞争优势体现在国内市场竞争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两个方面。国内外的例证表明,聚集程度较高的产业,该产业的出口能力、国际竞争能力都较强。物流企业在某一个区域内集群后,其产业效率边界变大,利用产业规模优势可以帮助单个中小物流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力。
三、物流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效应
(一)物流产业集群的资源协同效应
1.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域外资源吸纳能力和域内资源利用效率
任何区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域外资源的流入可以克服区域产业发展的瓶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现代物流比较发达的区域有着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设施、通信设施等),这会降低资源的转移成本,增强对域外资源的吸纳能力。作为“第三利润源”,区域物流系统的完善也有助于企业生产制造流程和流通过程的优化,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实现区域内资源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促进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域内资源的利用效率。
2.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区域物流技术进步
物流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建筑、场站设施,以及服务于物流的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等;物流软技术则是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物流技术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技术,物流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将各个物流环节的物流技术进行综合、复合化,形成最优系统技术,这使得无力技术进步有着较显著的扩散和关联效应,对企业和区域的技术进步有着较高的促进效果。
3.物流产业集群将有效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运作的平台,区域物流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属于区域基础设施范畴的交通设施和仓储、配送等设施,是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将随着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二)物流产业集群的产业协同效应
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可以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转变。
1.物流产业协同对区域农业发展的贡献
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更加适应居民日趋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同时还能够促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改变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的传统储运和销售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物流产业协同对区域工业发展的贡献
在工业方面,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是提高工业运行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供应链整合可以有效降低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实现企业生产和经营流程的优化;促进传统工业企业的升级改造,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快速地融入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当中。现代物流产业属于服务业,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还可以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流通成本等中间需求成本,增加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简介提高现代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物流产业协同对区域服务业发展的贡献
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提高服务业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代物流产业是传统运输、仓储、通讯邮政、商业等产业与新兴的信息技术等产业的重组融合,是新型组织管理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共同促成的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其自身的发展能够带来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同时,现代物流业对商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关联作用比较明显。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使区域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三)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协同效应
区域主导竞争力主要表现在辐射力和聚集力等方面,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增强区域的辐射和聚集功能,增强与其他区域分工协作的经济关系,从而提升区域的主导竞争力。
从增强区域的辐射功能来说,物流体系越完善,就越能支持产品的对外运输和对外流通。物流体系较完善的区域,往往也是商业体系比较完备的区域,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相当于流通体系的重塑过程,传统的“生产企业―分销商―零售商”的流通模式,逐步向“生产企业―零售商”的流通模式转化,新型商业业态由此得以兴起和发展,商业体系的逐步健全与完善会带动区域辐射能力的增强。
区域域外输出商品总额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区域辐射能力的大小,域外输出商品总额越大,说明区域辐射力越强。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从而导致域外市场上的输出商品总额增加,最终体现为区域辐射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刘秉镰.现代物流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机理[J].学习与探讨,2006,(2):224-227.
[2]李兰冰.物流产业集群的信任机制研究与政策启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0):16-22.
[3]章建新.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产业集群功能[J].经济问题,2007,(1):119-121.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063-02
1财务预警系统概述
1.1财务预警系统的含义
财务预警系统指的是企业以会计资料、经营计划及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观察一系列灵敏财务信息的变化,实时分析出集团或公司所面临的财务危机的分析系统。
1.2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
(1)预防功能
财务预警分析可以使企业敏锐而迅速地察觉到潜藏的危机,并有效地采取措施以达到避免和预防危机发生的可能。
(2)监测功能
经过搜集与自身企业相关的产业信息、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情况及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跟踪并检测本企业和同行之间的变化情况,并据此详细分析当前宏观经济状况。
(3)诊断功能
依据检测结果,对比企业当前实际财务状况和同行业标准财务情况,结合财务分析方法、集团诊断技术及企业管理技术追踪企业出现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及企业营运过程中的缺陷,究其原因,找到病根。
(4)控制功能
在完成监测和诊断工作之后,纠正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差错和过失,让企业重新步入正常的运营轨道,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资源,在财务危机出现时,制止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缩小其影响范围。与此同时,监控可能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长期财务决策制度。由此可见,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能够提供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2增长管理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
2.1可持续增长理论在财务管理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公司在不需要消耗现有财务资源的情况下,销售能够增长的最大比率是可持续增长率。公式表示为:
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权益比例=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期初权益)
公式显示,在稳定的财务政策下,可持续增长率与资产收益率呈线性变动。
2.2基于增长管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
以可持续增长模型权衡企业当前销售增长率的合理性,判断企业现有资源能否支撑未来的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模型还能够判断企业盈缺。企业的预计销售增长率和实际情况多有偏差,可持续增长率可以计算企业资金盈缺,进行下一步筹资投资决策。
2.3基于增长管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运作流程
基于增长管理的财务预警系统,在分析、发现财务风险警情的同时,注意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发现与探寻。把握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连续分析资金运行各环节,达到流程的优化;在事前、事中、事后做到及时跟踪控制警情;将企业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及财务预警结合起来,提高企业财务反应速率,确保在需要时做出迅速反应,应对问题。
3现金流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构建
3.1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系统框架
通过检测和控制现金及其流向可以构建基于现金流的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沿着现金流的线索可以寻找预警源头,设置预警指标,检测并汇报警度,整理出一套极具规模的财务预警模型。作为企业独特的经济资源,现金连接着企业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经营活动,从始至终与企业的经济业务保持密切联系。所以,在研究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的过程中,通过对其在企业活动中数量和效益的分析,分别研究现金流量综合财务预警、筹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投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和经营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结合各自特点,选取合适的预警指标,构建一套完整的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管理预警数据来源是企业的现金流量表。
3.2构建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系统
3.2.1从企业现金流方向构成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站在企业角度来看,不一样的现金流量构成现金流量表正负方向有所不同,直接导致现金流量结果的差别,影响着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为此,分析各种活动对现金流量正负方向产生的差异,可以对企业目前财务状况做出一些判断和分析。下面是针对不同现金流量情况做出的企业财务状况判断。
(1)经营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流出,表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匮乏,举债经营是目前企业状态,如果企业依靠放弃投资或进行处置长期资产来取得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则表示企业财务状况到了危急关头。
(2)经营流入
(3)经营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
(4)经营流入
(5)经营流入>流出且投资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流出,表示经营、投资、筹资都能取得良好的现金流入,企业财务状况一片大好,此时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避免因过分投资产生的资金浪费。
(6)经营流入>流出且投资流入流出,表示企业可以通过经营活动和取得外债的方式获得现金流入。企业财务状况基本稳定,企业的扩大经营产生的投资活动资金逆流也算正常,但还是要注意对投资规模的把控。
(7)经营流入>流出且投资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
(8)经营流入>流出且投资流入
3.2.2从企业现金流量结构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通过对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计算,分析三种活动在企业所有现金流中占据的比重是现金流量结构分析的方法。通过企业现金流入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析现金流入质量,推断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的大小,掌握企业现金流入的来源。依据现金结构,可以掌握企业现金支出走向,据此对企业的理财水平和策略加以分析判断。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是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主要活动。经营风险预警指数用来监察资本周转恶化程度,筹资风险预警指数用于监察资本结构恶化程度,投资风险预警指数用于监察资本扩张恶化程度。[JP]
(1)经营活动预警指数
企业在保证筹资投资规模保持不变,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现金流入量越大,则表示企业经营活力越强,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总现金流入的较大比例,则能够反映出企业经营状态良好,坏账风险小,取得现金实力较强,企业的现金流入结构比较合理;此外,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占总现金流出的比重较大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资金支出结构相对合理。在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要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一旦浮动较大,则要进一步寻找原因。经营预警指数指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大于或小于“预警临界值”(又叫做危险边际量或安全边际量)的部分与“预警临界值”相比产生的动态指数。公式表示为:
经营预警指数=(本期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一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预警临界值)/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预警临界值
经营预警指数>0,表示企业处于健康状态;经营预警指数
(2)投资活动预警指数
鲜为发生在大规模的一次性现金流入是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最大特征,假使一个企业主要现金流入来源是收回投资资金,乃至处置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或其他大型资产所导致的,则企业很可能处于生产经营能力衰弱,持续和发展经营出现了严重问题。企业在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过程中,很容易引起资金大规模的一次性流出。这种流出往往预示着将来会有更大规模的资金流入产生,届时就要根据企业经营决策的决定正确与否来判断了。投资预警指数建立在零负债投资条件下,企业超额投资的临界值和实际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值的差额与投资预警临界值相比较产生的动态相对指数,公式表示为:
投资预警指数=(年投资预警临界值-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年投资预警临界值
投资预警指数属于“区间变量指标”,所以,数值在某一区间现实企业投资情况良性,超出这一范围,无论是高于或低于,都表示警情的产生。
(3)筹资活动预警指数
企业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在总现金流入量中所占比重较大,说明企业有着宽广的筹资渠道,筹集资金扩大生产的能力较强。企业筹集资金现金流出主要用于偿债和支付现金股利。偿还了债务是企业财务风险弱化的有力措施,但在短期之内,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占总现金流出比重过大,或许会产生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企业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股利支付情况,良好的股利支付能力能够吸引更多潜在投资者,增进投资者信心,提高企业筹资能力,但企业一定要合理分配股利支付现金与企业当前正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之间的额度,目的是留有足够资金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保证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正常流入。
4结论
通过研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体系,能够获得以下创新性研究结论: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财务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特殊状况,对某些财务指标进行更改或调整。对于融资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现金流量更是不可或缺的检测指标,与站在利润角度分析的预警体系相比,现金流量预警体系更加能够灵敏地察觉财务风险,从而达到帮助企业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9-0013-05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成为解决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撑和技术手段。传统条形码已逐渐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电子标签(RFID)技术作为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可以解决条形码面临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1 物流路径跟踪管理的基本原理
使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产品路径跟踪的基本原理是在各供应链成员的仓库出入口设置射频读写器。当附有电子标签的产品经过这些仓库的出入口时,读写器会通过射频脉冲自动捕获产品的EPC码,并记录产品数据采集事件的时间戳;然后,系统就生成一个记录产品路径的信息节点,由一连串的信息节点按时间顺序排列则构成了产品经过的全部物流路径,决策者可以根据这一路径信息实现对产品的历史状态追踪、查询,同时也可以知道产品当前所处的位置和状态。
2 物流路径跟踪管理的阶段需求
2.1 生产阶段
生产商生产出产品,每个产品都被附上电子标签,然后通过读写器写入唯一的识别代码(ID码),产品电子产品码(即EPC码),并将物品的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然后通过RFID打印机在RFIDI上打印肉眼可见的条码信息,同时在标签芯片写入符合EPC的数据信息;人工(或用自动贴标机)将已经打印和编码的RFID贴在物品的外包装上,将一类同样的物品装箱后,在集装箱外面同样贴上该箱产品的标签。出入库时,贴有RFID的产品通过装有RFID阅读器和天线通道进行产品信息的处理与跟踪。
2.2 运输阶段
物流公司收到生产供应商的货物,通过手持读写器,不用打开包装,就能读取产品上RFID的信息,马上和生产供应商发来的数据进行比较,立即就能知道来货是否有误,是否差数,就可以采取拒收或查验等措施,从而避免货物的丢失和发错货。同时,更新标签上的信息(如商品存放地点和状态),把更新后的信息传回中央数据库,并进行记录,就可以随时了解货物的实际位置,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2.3 销售阶段
建立集中式数据中心货物流转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个位置变化被传回中央数据库,并进行记录,可实时了解货物的实际位置,并可全程追踪到全部流转环节。“全程追踪”可改善丢货、错货的问题,节省相关成本,从而赢得市场空间。而且“全程追踪”可使企业实时地了解商品的销售、仓储等动态数据。
2.4 回收阶段
发生缺陷或不合格的产品,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问题的来源,便于回收有问题的产品。例如,当顾客买到一件不合格的商品时,他可以拿着这件商品来到零售商处要求换取合格的商品。零售商通过查询到该商品的生产地,就可以将该不合格的商品退回到生产商处。生产商通过产品路径跟踪系统,就可以查询出该产品在哪个工序中出了问题。从而对该产品进行改造,也可以让生产商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3 物流路径跟踪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一个完整的物流路径跟踪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标签数据的射频采集,路径信息更新系统,存储信息的PML服务器,如图1所示。
4 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
物流跟踪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两大模块:一为信息管理模块,二为后台管理模块。
4.1 信息管理模块
信息管理模块包含以下三个小模块:
4.1.1 标签数据的射频采集模块
产品经过各个仓库节点,通过装有RFID阅读器和天线通道,产品出入库时,路径信息采集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个物理节点信息,然后根据入库、出库的具体情况进一步生成入库节点信息或者出库节点信息。当贴有标签的货箱经过阅读器时,标签便将产品数据传递给阅读器。
4.1.2 路径信息更新模块
产品每经过一个物理节点时,路径信息采集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个物理节点信息,然后根据入库、出库的具体情况进一步生成入库节点信息或者出库节点信息。
4.1.3 路径信息查询模块
供应链中授权的成员通过路径信息查询主机,通过互联网实时访问,就可以查询要查找的产品的所有路径信息,能随时知道产品到达与离开节点的所有相关信息。
4.2 后台管理模块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处理数据,后台管理模块包含了统计数据报表、数据权限设置、数据备份恢复、基础信息设置等功能。
5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5.1 编码方式
产品路径跟踪系统中的编码方式采用EPC编码标准,EPC码为每一件物理目标分配一个唯一的、可查找的标识码。这跟UPC/EAN(统一产品代码/国际物品编码)体系类似,UPC/EAN标识一类产品,而EPC可以唯一标识单个产品。EPC与存有产品相关信息的PML文件一一对应。
5.2 节点信息表示方式
当带有标签的产品进入读写器天线磁场区域时,一个读标签事件就发生了。可以认为产品经过了一个物理节点,路径信息采集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个物理节点信息,然后根据入库、出库的具体情况进一步生成入库节点信息或者出库节点信息。
以下给出物理路径节点,入库信息节点,出库信息节点的定义。
5.2.1 物理路径节点
物理路径节点为一个五元组:Node-
其中:Role――供应链成员角色,例如生产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
Name――供应链成员角色的名称,如××公司;
StorelD――供应链成员的仓库标识号,一个供应链成员可以拥有多个仓库,仓库标识号用以唯一标识某一个仓库;
ReaderID――仓库出入口读写器的标识号;
Location――仓库的具体地理位置,是物理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5.2.2 入库信息节点
入口信息节点为一个三元组NodeIn=,其中,Node为物理路径节点,In为入库状态标识,InDate为入库时戳,即产品到达该物理路径节点的时间。
5.2.3 出库信息节点
出口信息节点为一个三元组NodeOut=,其中,Node为物理路径节点,Out为出库状态标识,OutDate为出库时戳,即产品离开该物理路径
节点的时间。通常,同一个物理路径节点必定对应着一个入口信息节点和一个出口信息节点。
5.3 产品信息存储与更新
路径跟踪系统中产品信息存储系统主要通过PML语言构建,以PMLI文件和PML服务器的形式表现出来。
PML文件就是存储单个产品信息的基本单元,产品信息主要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两种类型。静态信息就是那些不随产品的空间和时间而改变的信息,包括产品的物理属性,比如它的型号、质量等。动态信息是指随着产品在供应链中移动而需要不断更新的信息,主要包括位置信息,产品途经的地理节点信息,产品在某个位置所处环境的各种物理属性。产品所有权,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所有权必然会发生变化,不同节点之间可能发生了所有权转移。PML文件将被存储在一个PML Serve吐,由制造商维护,并且储存有这个制造商生产的所有商品的信息文件。当产品被生产出来的时候,制造商就会相应地为该产品生成一个PML文件存储产品的信息。这个PML文件放在制造商自己的PML Serve吐,并且制造商保留一份产品EPC码与PML文件位置的映射信息,显然,EPC码与PML文件是一一对应的。
5.4 数据采集中间件Middleware
数据采集中间件Middleware是连接读写器和企业应用软件的纽带,管理标签读写器和企业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流,对数据的安全性、正确性、有效性负责。它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它的主要功能如下:
(1)数据平滑和过滤:当标签被错误地读取或者产生了冗余数据,数据采集Middleware就会采取一些算法来纠正这些错误。在数据采集Middleware执行数据过滤和数据聚集过程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对大量数据缓冲的作用。这个子模块单个标签重复读取现象的发生,并且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2)读写器协调:终端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数据采集Middleware配置、监控、操作读写器。Middleware软件应该具有即插即用的功能,即Middleware可以动态地检测到新的读写器接入系统,并且自动地与其连接,而不需要写任何的代码。
(3)数据路由和整合:Middleware都提供数据路由和整合功能,通常情况下可以持续地、批量地传送数据到预先设置的目的地。
(4)过程管理:通过传统的任务模式负责数据的监控和事件的触发。它可以警告系统,剔除与某些事件相关的过程,比如当系统遇上未授权的产品或者非期望库存的时候。过程管理功能可以设置补货策略,当库存状态发生异常时就可以及时提醒库存管理系统。
(5)数据安全管理:Middleware中间件数据安全主要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可获取性、可验证性和持久性等特征。
(6)外部接口:数据采集Middleware有两个接口与外界交互――读写器接口和应用程序接口。其中读写器接口提供多种适配器接口,可以让数据采集Middleware与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读写器连接;应用程序接口使数据采集Middleware与外部不同种类的应用程序(比如ERP,CRM,WMS等)或数据库连接,这些应用程序通常是现有的企业采用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
6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概要
6.1 主要数据库表设计
根据前面分析,系统的实现主要依赖三张表,以下是这三张表的字段、数据类型、大小及简短的字段说明。
6.2 数据采集流程设计
产品的信息数据采集流程见图3。
系统中使用的EPC码为96比特的数字码,转换--T就是24位的十六进制码。
(1)读产品标签的UID号。
(2)锁定某个UID号读标签中的三个数据存储区域。
(3)如果无法正确读出数据,说明标签出现问题,那么需要重复地读数据,如果重复的次数超过10次仍无法得到数据就可以认为标签损坏,抛弃之。
(4)如果读数据操作成功,验证EPC是否为24位十六进制码。
(5)如果EPC格式不符合要求,重复锁定UID号读标签中的数据区域,如果重复的次数超过10次仍无法得到数据就可以认为标签损坏,抛弃之。
(6)如果EPC码验证合格则将数据发送给数据协调处理函数。这个时候,采集系统的时间作为读产品EPC码事件的时间戳。
(7)将EPC码和时间戳存入一个临时数据库中进行协调处理。
(8)将临时数据库中的数据按EPC码、时间戳排序。
(9)按顺序比较前后相邻的两条记录,若记录是同一个EP C码,而且时间戳差值小于1毫秒,则认为后面一条记录为冗余记录,剔除之。
(10)重复过程(9),直到剔除所有冗余记录。
6.3 信息更新模块的设计
产品路径信息的更新过程的详细描述,如图4所示。
(1)设置好读写器,开启读写器进程,电子标签进入读写器天线磁场区域,读标签事件发生。
(2)获取产品电子标签中的EPC码和时间戳信息。EPC码通过射频识别系统直接从电子标签的存储单元中读出,时间戳信息取事件发生时读写器上位机的系统时间。
(3)生成物理节点信息。在读写器运行之前,用户必须首先通过读写器管理界面对其进行一定功能设置,这些设置包括读写器ID、读写器所在仓库名、读写器用途(入库、出库)等。
(4)判断读标签事件的具体节点信息类型(入库、出库),生成相应的节点信息。入口节点信息和出口节点信息可以直接由时间戳、读写器设置和已获得的物理节点信息组合而成。
(5)使用EPC数据,通过映射信息表找到与其相对应的PML文件的位置。
(6)将节点信息写入PML文件中,更新产品的路径信息。
6.4 产品路径信息查询模块设计
路径信息查询系统是直接为供应链成员或决策者提品路径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的功能部分。对于一个产品物流路径跟踪系统来讲,其支持的查询功能包括:全路径查询、某时段路径查询、供应链上游成员查询、供应链下游成员查询、产品直接来源查询、产品直接流向查询等。产品路径信息查询流程如图5所示。
7 结论及尚存在的问题
本文重点介绍了RFID技术的核心以及其在现代物流应用前景,结合现代物流各阶段的特点,分析了RFID技术应用的关键路径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数据库管理技术建立一个产品路径跟踪管理系统的原型。为进一步的应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文章虽然对Middleware的部分功能做了一定的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系统阻力位于失效线上时,也会发生运行不稳定状况,风机不能在稳定的工况点上运行。由于气流不稳定,风机叶片受到气流脉动力激振,而最终导致叶片断裂,但当风机在喘振线(性能曲线上已给出)以下工作时,可保证风机的稳定运行。
一、催化裂化轴流风机的阻塞现象
当轴流式主风机在低压比、大流量下运行,且流量大到动、静叶之间的气速超过临界气速时,风机流道的有效通流能力减少,风机出口压力继续降低,流量不再增加,出现阻塞现象。阻塞多发生在轴流风机的高压段,阻塞时高压叶栅内气流流动紊乱,使叶片和风机排气缸剧烈振动,若延续时间过长同样也会振断叶片。引起催化剂倒流、塌床、和泥,使主风总管阻死无法向再生系統供风。
反阻塞控制和反喘振一样,因为阻塞点难以测量和预料,同样在风机阻塞线上设置一条反阻塞线,通过自动控制使风机只能在反阻塞线上运行,以防发生阻塞。反阻塞线的裕度通常为5-10%。在风机出口管理上设一反阻塞单向快速切断阻尼阀与反逆流阀,参与到两器流化风低流量自保联锁中。也可适当地关闭此阀就能使风机压比增高,在容积流量减少,从而避免阻塞、催化剂倒流引起的高温损机。
二、催化裂化轴流风机静叶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AV型静叶可调轴流风机又称为子午加速风机。由启动电动机或烟气轮机通过联轴器和中间轴带动叶轮旋转做功,介质 (气体) 则通过叶片 (轮) 流道时在子午面上收敛加速,从而获得动能,再经后导叶整流后进入扩压器,此时流速下降,大部分动能转换为静压能,从而满足了系统用风压、风量需求。该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方案有静叶开度控制与故障锁位两种,所有的控制功能都由集成在电液控制柜内的 PLC( 西门子 S-224 型号 ) 或者独立的静叶控制器来完成。AV型静叶可调轴流风机含ANl3~ANS0共23种机号,每种机号可分为13、15、17、19共4种叶片数,每种叶片数又可分为4种叶片安装角,故能满足用户的各种参数要求,从而选出与系统工况具有最佳匹配特性的风机。
1.叶开度控制
中央控制室送出的 4~20mA 控制信号 SP、静叶开度信号 PV 分别输入至 S-235 A/D 模数转换模块,并将 SP、PV 两信号进行 PID 运算,其数字量运算结果再由 S-235 D/A 数模转换模块输出到比例阀功率放大器,根据预先设置的编程指令运算,输出信号的大小控制比例射流指挥阀线圈承受电流大小所产生的位置变化,改变高压动力油流向,驱动活塞运动,通过连杆来带动静叶运行角度。实现叶开度控制。
2.静叶锁位控制
静叶锁位控制由锁位电磁阀 DV1 来实现,当控制信号 SP 丢失,静叶开度反馈信号 PV 丢失,SP 值与PV 值偏差 ΔV过大,液压油压力过低以及停电等状况出现,DV1 失电,将比例阀的液压油回路切断,比例阀将无法实现对静叶开度的控制,实现静叶锁位。这些自锁条件和其它报警信号经一次元件采集后均送入 PLC 或者静叶控制器系统按预先设置好的程序运行,并将锁位报警和其他报警信号送入中央控制室 DCS 上显示。
三、化裂化轴流风机静叶控制系统的应用
在催化裂化装置中,一般在设备损坏、控制失灵、放室阀无故打开、操作失误时,可能发生阻塞现象。若设有反阻塞控制圆路,则在开工时,应将主风机出口蝶阀改遥控,以防止阻塞。风机喘振以后,叶栅丧失压缩气体的功能,如果风机出口有一个储压容器串联在催化裂化装置的再生器、烧焦罐、炉101前的主风管道中,可防止催化剂快速倒流。引起时风机反转。但倒流流量只有顺流流量的几分之一,如果风机仍有原动机拖动,则原动机功率在风机中变成逆流气流的摩擦热。气流被加热,倒回风机,很快就可使风机叶片膨胀、擦缸甚至熔化,转子飞逸。特别是再生器或烧焦罐内含有高温催化剂粉尘或高温气体,倒流后,对主风机破坏性更大,可使机内温度猛升到1000℃,在短短的30~40秒时间内使机组受到十分严重的破坏。
1.转子的特点。AV型风机叶轮采用曲线优化的等强度叶片;传递扭矩及动力的中间轴
只不承受叶轮重量,其两端连接的刚挠性膜片联轴器既可补偿安装找正的误差,又可补偿运行中的轴向热膨胀影响;风机主轴跨度大刚性高,在高速运转下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性能和风机的临界转速,且拆装非常方便。叶轮检修时的拆装步骤为:1)将机壳上半部拆除。2)将护轴管和空心短管拆除。3)从该处拆卸取出叶轮和转子。回装可按反顺序进行,检修和更换轴瓦非常方便,重装时需转子找正。同样对电机齿轮箱、烟气轮机的连轴系統做平衡修正使整个工作在一条稳定平衡线上,防止不同点的偏振和不平衡引起的壳振发生。
2.冷却系统的特点。油站系统采用电加热升温和冷却水降温;通常采用一备一用,环境温度较高和压力偏低时可自动启动双机同时运行。正常后自动停止备用泵。确保油系統工作。
3.耐磨特性。针对叶片及后导叶易磨损部位进行的区域重点防磨处理,可使叶片表面硬度达HRC55-60;叶轮的流道设计充分考虑了烟气磨粒对叶片表面的入射角和分布均匀性,从无叶根磨损发生,且后导叶为插入结构,维护更换极其方便。先从管状导流器旁把转子套管上的保温层去掉。拆除转子套的上半部分及管状导流器的半边,从可调节导向轮中心筒体的开口处拆开,准备安装起吊工具。从衬套上拧松转子叶轮,用转子叶轮的顶出螺栓将叶轮从衬套中顶出,通过管状导流器的开口端抽出转子叶轮。用检侧工具检查转子叶轮磨损、腐蚀情况,焊缝是否出现裂痕等缺陷。当叶片磨损超过原厚度的1/2时,一般需要换新的风轮。
在控制面板上按下“现场”按钮,便可以进行。操纵手操阀 SV2 的手柄,就能改变手操阀 SV2 两路输出口的流向,进行静叶开关的操作,通过调节调速阀 TV1可调节静叶开/关的运行速度。当电磁阀 DV1 失电时或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情况下要用现场操作。
四、结语
主风机静叶漂移是一个困扰很多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平稳运行的难题,这个案例可彻底解决静叶漂移的根本问题,并进一步完善了操作手段和控制功能。主风机静叶操作灵敏、稳定,对其他轴流式压缩机静叶调节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从主观的角度来说,中小企业的领导权一般都会集合在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的身上,他们具有绝对的支配权、人事任免权和决定权,在这种情况,缺乏一个有效的预警机制,一旦领导作出了错误的决定,很有可能导致整个企业走向衰败。根据现有的情况分析,基于增长管理和现金流的中小企业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他们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建立财务管理预警机制,不仅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同时能够居安思危,避免被社会的大浪潮打垮。本文主要对基于增长管理和现金流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构建的发展进行一定的分析。
一、增长管理财务预警系统构建的发展
(一)可持续增长理论在财务管理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并不是很多,并且公司的固有储备资金也有限。如果中小企业不需要消耗现有的财务资源,那么销售能够增长的最大比率就是可持续增长率。利用公式来表示就是: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权益比例=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期初权益)。从公式当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中小企业在稳定的财务政策下,可持续增长率与资产收益率呈现出线性变动的状态。
(二)基于增长管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在运营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社会上的大浪潮所推倒,为了长期的发展,同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占有一定的份额,中小企业需要基于增长管理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本文认为,中小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要以可持续增长模型权衡企业当前销售增长率的合理性,并且有效的判断企业现有资源能否支撑未来的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模型还能判断企业的赢缺。从以上的表述来看,基于增长管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要用到可持续增长模型,并且以此为基础来建立。事实证明,可持续增长率可以详细的计算企业资金赢缺,并且对下一步的筹资和投资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才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应该发挥的功能。
(三)基于增长管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运作流程
相对来说,基于增长管理的财务预警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用,这个系统能够随时对中小企业提供相对应的信息和资讯,在中小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后,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运作基于增长管理的财务管理预警系统,与其他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别。首先,必须在事前、事中、事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跟踪和控制警情,避免因为事态扩大化引起恶性循环;其次,要注意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发现与探寻,很多的致命隐患,都是在日常工作不注意所引起的,由于长期被人忽略,最后发展成恶性事件;第三,将企业经营活动、内部控制以及财务预警相结合,这样就可以进行全面的预警,甚至在问题发生之初就进行控制,达到零损失。
二、现金流财务管预警系统构建的发展
(一)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系统框架
现金流对中小企业而言,是一项重要工作,基于现金流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首先要在整体的框架构建上努力,只有建立一个符合实际的框架,才能保证其他的功能得以实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强大的保障。第一,基于现金流的财务管理预警系统,必须分别研究现金流量综合财务预警、筹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等各种预警,只有对每一个环节都充分了解,才能避免在日后的工作当中,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导致中小企业陷入困境;其次,要结合各种预警的特点,选取合适的预警指标,目前的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阶段,很多的业务和工作模式都不健全,预警系统的预警指标能够间接的帮助中小企业完善工作,并且在很多的方面,彻底解决问题;第三,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管理预警数据来源一定要是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警系统的有效性。
(二)从企业现金流方向构成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从中小企业的发展角度来分析,不一样的现金流量构成现金流量表示正负方向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将会直接导致现金流量结果的差别。因此,在构建基于现金流的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时,必须在“正负方向”上有一个充分的把握。比方说经营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流出,表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匮乏,举债经营是目前企业状态;经营流入>流出且投资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流出,表示经营、投资、筹资都能取得良好的现金流入,企业财务状况一片大好。从以上的阐述来看,根据企业现金流方向构成来详细的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是财务管理预警系统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考量财务预警系统的重要标准。所以,财务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必须在这个方面足够努力,才能保证系统的有效性。
三、总结
本文主要基于增长管理和现金流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构建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发展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很多的中小企业都获得了较大的成长, 并且在社会发展的大浪潮当中,获得了稳固的地位,正在逐步的扩大规模。值得注意的是,财务管理预警系统的发展与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持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企业过快成长,获得一个稳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V2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362-01
1 建设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太湖流域面临着污染负荷重、环境容量小的制约,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太湖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2007年4、5月间的太湖蓝藻暴发事件,更引起了人们对太湖水环境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太湖流域水环境管理涉及多个地区和多个部门,长期以来,各相关部门围绕太湖开展了多年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污染源、环境质量、生态背景等信息。但由于缺乏在政府综合管理与决策层面的信息集成、共享、集中管理与统一机制,无法为太湖治理与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江苏省在太湖治理实践过程中认识到,要治理好太湖,必须依靠环境信息化手段的支撑,建设一套太湖平台环境应急系统来加强省内涉太水体应急管理力度,及时掌握涉太应急状况,动态分析各类涉太应急信息,最终为太湖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系统架构
基于“1831”项目“平台统一、系统集成、网络整合、数据共享、硬件集群、服务共保障”先进理念及“唯一、共享、标准、开放” 整体架构标准要求,采用三层架构以及模块化的开发方式,系统使用MS 2008开发,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2008。此框架实现了整体布局、系统权限内容。View表示层使用WebForm实现,BLL业务逻辑层和DAC数据访问层均使用类库的项目实现,MOD业务实体贯穿整个系统(见图1)。
3 系统集成
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模块接口开放、明确,系统各功能模块及接口设计,均按照“1831”项目统一的服务管理中心进行完整注册、规范命名、规范调用。该系统与第三方集成情况包括:集成第三方单点登录接口判断用户是否可以成功登录,同时与单点登录平台同步实现对用户的增加、删除和修改;获取第三方地图服务的二维、三维地图信息,展示监测点位的空间分布、水质变化等情况;与第三方系统进行太湖数据传输交换;实现与现有太湖平台、“1831”系统的业务与数据无缝整合。
4 功能模块
4.1数据采集
包括饮用水源地监测数据(6个饮用水源地9个监测因子)、蓝藻水华卫星遥感监测、太湖湖体浮标监测数据、引江济太监测数据、蓝藻预警半周报(湖泊所)、出入湖河流数据监测、气象水利数据、人工巡检监测数据8个子模块。各子模块能够实现对各类监测数据的录入功能,并实现多种数据格式(如word、excel、pdf等)的数据导入功能。同时对各类监测数据进行查询、添加、删除、编辑、导入、导出等操作,实现省-市-县三级纵向的监测数据的数据交换。(见图2、图3)
4.2数据分析
可按监测时间(年、月)对饮用水源地、引江济太监测点进行水质类别评价、水质类别统计、水质趋势分析、水质类别比例统计并查询;按监测时间对藻类密度进行信息查询及密度关联分析并导出;对湖泊监测点、湖泊流域进行水质评价、对各湖区监测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可根据年份动态查询太湖湖体人工巡检每个月藻类密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以及同比环比数据,也可查看跨年的数据同比数据。以图表形式展现监测点位是否超标情况百分比,同时显示本周、本月、本年以来的百分比状况。
4.3 GIS展示
实现在GIS地图上展现监测点位的空间分布、水质变化等情况,展现点位周边场景情况、最新监测数据、是否达标、水质类别、测点达标情况等信息。能够利用直方图、饼图、折线图等多种显示形式,使各监测因子、水质类别等环境要素按照月份、年份等显示在相应的地图位置上。
4.4 报告生成
该模块包括太湖蓝藻预警监测日报、太湖枯水期预警周报以及太湖出入湖河流数据报告、蓝藻分布情况等报告。可根据水质、气象及其他有关业务部门提供的监测数据自动生成蓝藻预警相关报告,同时可根据时间范围筛选查询、重置、导出、下载word文档及excel
问题提出与文献评述
流通是与消费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之一,商品流通是生产通向消费的重要枢纽,流通业的发展规模、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基础设施等都会影响消费的实现。流通经济的结构配置和发展速度将从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因此,流通经济的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具有重要关系。
国内对流通业发展与消费增长问题的研究集中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其中采用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两者关系的文献为数众多。冉净斐(2008)采用向量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检验了我国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政府消费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流通经济的发展会促使消费的增长,流通业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高于对政府消费的带动作用,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带动力高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带动力。李骏阳、包伟、夏禹铖(2011)通过全对数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检验了农村流通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业发展对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丁凡凡(2012)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我国流通业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而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也有学者从定性角度分析了流通对消费的影响,如宋则、王雪峰(2010)通过分析商贸流通业在增进消费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贸流通业促进消费的发展路径。
流通经济与消费协调性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数据包罗分析方法对流通经济与消费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数据包络分析(简称DEA)是以相对效率评价为基础的系统分析方法,它一般采用一定的数学规划方法,并根据样本观测值,对决策单元(DMU)进行投入产出的有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非参数分析方法,它尤其适用于对同一类型的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系统进行评价。
假定第j个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向量分别为:
X=(x1j,x2j,x3j,…,xnj)T (1)
Y =(y1j,y2j,x3j,…,ynj)T (2)
根据DEA模型的形式,可将评价模型写为:
max μTy0
s. t. vT * x0 = 1,θ
-vT X + μT Y≤0,λ (3)
V≥0,μ≥0
可将上述模型转化为其对偶形式的线性规划模型:
min θ
s. t. θ * x0 - X λ≥0,v
Y λ≥y0,μ (4)
λ≥0
现设S- = θ * x0 - Xλ,S+= Y λ-y0,可采用两阶段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首先,求解对偶形式模型,得到最优解θ*,然后求解下面的线性规划问题:
max w = eT S- + eT S+
s.t. θ* x0 -X λ-S- = 0 (5)
Y λ-S+ = y0
λ≥0,S+≥0,S-≥0
上述模型可用于计算决策单元DMU的纯技术效率,如果θ* = 1,且S+ = 0,S-= 0,那么称该决策单元 为DEA有效;如果不能满足以上条件,则称决策单元为非DEA有效。将模型应用于流通经济语消费增长的协调性评价时,当满足DEA有效时,表明两者的投入产出效应达到最大,两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在所有决策单元内也相对较高。
(二)指标选取
流通经济与消费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可构建如下:
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的协调程度(记为μ1)。该指标反映了流通产业的规模、技术的实际有效程度对流通经济增长的支持和利用的实际有效程度与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规模、技术有效值的迫近程度。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的协调程度(记为μ2)。该指标反映了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增长支持的实际有效程度与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所需要的实际协调度的迫近程度。消费增长与流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发展的协调程度(记为μ0)。该指标用于反映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的综合协调程度(Louise Crewe,Nicky Gregson,1998)。
本文设计了流通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以及消费增长对流通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的指标体系以及建立的DEA评价模型,流通经济与消费增长协调性的评价过程如下:
以流通经济的各项指标作为投入指标,以消费系统的各项指标作为产出指标,便可根据DEA模型得到流通经济发展对于消费增长的有效程度θ1,流通经济对消费的综合协调程度θ1=μ1。以消费系统的各项指标作为投入指标,以流通经济的各项指标作为产出指标,便可根据DEA模型得到消费增长对于流通经济发展的有效程度θ2,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的综合协调程度θ2=μ2。计算反映流通经济与消费增长协调发展的综合协调度:
θ0=μ0,其中θ0 = min(θ1,θ2)/max(θ1,θ2) (6)
式(6)表示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协调一致程度。协调度越高,则表明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协调一致程度也越高;协调度越低,则表明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协调一致程度也越低,不是流通经济的发展滞后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就是流通经济的发展超出了消费增长的支撑能力。
(三)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6-2011年我国的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物流年鉴2012》,所有指标都通过原始数据计算得到。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利用DEAP2.1对数据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表2的实证结果,可得到以下结论:
从θ1的数值可以看出,从1996-2011年,大部分年份我国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增长的带动力比较滞后,只有2006年和2011年这两年我国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增长的实际有效协调度为1,即只有两年达到相对有效,有效率只有12.50%。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增长的适应性较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潜力被不断挖掘,但是受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约束,我国当时的投资基本集中于技术设施建设上,而流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的自我积累,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并未及时产生带动效应,因此流通经济发展滞后于消费增长(宋则,2009)。
纵向比较各年度的θ1值可知,从1996-1997年间流通经济对消费增长的支持度有所提高,进入1998年直至1999年,支持度又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在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对我国流通经济和消费带来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自2000年起,θ1值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回顾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可知,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并出台了促进农村流通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许多小型超市、专卖店等进入农村消费市场,农村流通网络当时被不断普及,网络设施水平相比20世纪90年代有明显提升,因此它对消费增长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到2006年θ1值达到有效,即当年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增长的协调性较高。即便2008年再次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增长的协调性有所降低,但是2009年起协调度重新上升,流通经济与消费的适应性又不断增强。
从θ2的数值可以看出,从1996-2011年,大部分年份我国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比较薄弱,只有2010年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的实际有效协调度为1,达到相对有效,有效率只有6.25%。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城市流通业主要通过外延式的方式发展起来,如增设网点、扩大规模、增加投入等,其竞争优势主要依靠区位优势来发挥,且流通市场基本趋于饱和状态,因此即便消费增长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流通经济的增长,但在消费外延式增长的背景下,一旦其趋于饱和,那么流通经济整体上对消费增长的敏感程度就会下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流通业发展走创新道路,而消费增长也要不断促进流通企业改革内部发展机制,提高科技投入水平,不断凸显消费对流通经济的支持作用。
纵向比较各年度的θ2值可知,1996年至2003年我国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不断下降,其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消费与流通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致使居民消费不断表现出对流通业发展的不适应性。但从2003年起,我国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显著提升,到2008年达到相对有效,2008-2011年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基本保持良好水平。
从θ0值可以看出,我国流通经济和消费增长的整体协调性相对较好,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横向比较θ1、θ2、θ0可知,θ0与θ2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说明我国流通经济和消费增长的的协调主要取决于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是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国内消费市场,要把消费增长带动流通经济发展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切不可盲目地追求内需的增加。
综上所述,我国流通经济的发展与消费增长的协调性在大部分时期都相对较弱,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的整体协调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流通业作为连接各个产业与最终消费的重要枢纽,主要依靠引导消费来实现自身的不断增长,因此,要把消费增长带动流通经济发展作为新时期发展的一个重点。另外,国内流通企业要不断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实现流通经济向集约式发展,不断适应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改善当前流通经济发展滞后于消费增长的局面,从而实现流通经济与消费之间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冉净斐.流通发展与消费增长的关系:理论与实证[J].商业时代,2008(1)
2.宋则,王雪峰.商贸流通业增进消费的政策研究[J].财贸经济,2010(11)
3.丁凡凡.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然而,研究流通领域经济运行的流通经济学却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陷入了低迷状态(纪宝成,2001)。21世纪是商业的世纪,正是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黄国雄,2002),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却陷入了贫困状态(夏春玉,1999)。应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的、多样的流通实践更加需要正确的流通理论予以指导,研究流通理论应该得到重视,流通理论应该得到大发展。但现实却是:流通经济学被作为三级学科,流通经济学的博士点为数极少(只有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几个单位),全国大部分高校砍掉了流通经济学专业,或改为市场营销,或改为国际贸易,或改为产业经济学,如今,保留流通经济学专业(贸易经济)的只有16家。流通领域研究的专业期刊只有几家,即《财贸经济》、《商贸经济》、《中国流通经济》、《商业时代·理论版》、《商业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其他流通类期刊流通方面的文章所占比重大大减少)。
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思索。为什么在市场经济大发展,流通成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刘国光,2001)和基础产业(黄国雄,2002)的时代,流通经济学却被社会遗忘,却出现了流通研究的低潮?夏春玉(2000)提出了四点:一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假设使流通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野中消失;二是经济学的格式化过程间接影响了经济学对流通的关注和研究;三是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经济学家认识能力的有限性限制了经济学关注流通的视野;四是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并不是完整的流通理论。全国高校商经教学研究会主持的《关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思考》课题报告(2001)认为,西方理论缺少对交换问题的专门研究和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一般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是流通经济学出现低潮的主要原因。纪宝成(2001)指出,对贸易经济学科冲击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表现在:学科分离,内外贸专业的分离;缺乏与新学科、新专业的相互协调;非盈利专业与盈利专业相混淆;队伍建设问题。外部因素有:政府机构改革,撤销了贸易局;教育部对专业目录的调整;盲目照搬别国经验;教育学科的重理轻文等等。
这些认识也许并没有抓住流通经济学贫困的要害。首先,西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一刻也没有放弃对交换贸易的研究,从重商主义的自由贸易论到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交换论,从德国历史学派的贸易保护论到埃奇沃思方框交换契约论,无不充满着对交换、贸易的研究。西方非主流经济学,如新制度经济学也是从交易出发,研究交易费用和产权的关系,核心是研究制度和交易费用在交易中的关系,而且康芒斯把交易分为三类,其中一类就是平等的交易即交换,杨小凯、黄有光(1998)等人还尝试从分工交换的角度研究流通,杨小凯指出,如果交易效率得到提高,则国内贸易将因一国之内的分工水平提高而产生。但如果交易效率提高幅度不是很大,则在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时,贸易可能在各个地方性市场内进行。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全国性市场便因分工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如果交易效率继续提高的话,则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会要求更大的市场规模与之相适应,此时局限于一国市场之内的贸易和产品交换无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经济,因此国际贸易便会从国内贸易中产生。其次,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是十分完整的流通关系论,马克思从商品的二重属性开始,从分工入手,详细论述了商业资本的流通和商人、商业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商业劳动的性质和商业利润的来源,研究了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同时还创造性地研究了国际贸易问题。再次,内外贸学科分离本身有一定道理,因为国际贸易毕竟是不同国家的经济贸易交往,这种贸易和国内贸易不同,它时时要受汇率、关税、国家的贸易政策所制约,因此,在研究领域上与国内贸易有相当大的区别;教育部对学科调整并不会妨碍一个学科的深入研究,只要这个学科是具有生命力的,就会形成研究群体。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入门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教育部并没有规定理论经济学中有制度经济学的学科,然而还是有众多学者乐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可见,流通经济学的贫困问题还是要从流通经济学的内部人手才能解决。本文尝试从核心概念和学科研究对象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经济学方法论,以新的研究范式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流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以求教于国内专家同仁。
二、流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任何一种规范的经济学研究必然有其核心概念,该概念是对众多经济现象的高度逻辑抽象,概念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同时又是对事实的高度概括。
商品流通是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马克思指出,“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可见流通应该作为流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因为它反映了商品流通的实质,更能体现出流通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这表现在:商品流通这一概念反映了商品运行的过程,而且是社会化大生产中商品多次不断的运行,因此商品流通更能反映出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沟通地位,错综复杂的商品循环更能反映出流通的复杂性,才需要探究商品流通运行的规律,研究如何有效地处理好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分析商品流通的资源配置。这一概念,既包括了交换,又涵盖了市场,还暗含了商业出现的必然性,因为如此复杂的商品交换没有媒介商品所有者的商业是不可想象的。可见这一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应该成为流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对流通的专门研究,是政治经济学所难以涵盖的。因为政治经济学虽然也研究商品流通,但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揭示商业资本的增值和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资本和剩余价值。西方经济学也研究交换和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而且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如要素禀赋理论、比较利益理论、H-O理论等,但它侧重于把交换看作一种外在的机制,没有触及商品流通的内核,把国际贸易作为开拓市场的手段,轻视对国内贸易的研究,西方经济学把一国内的商品流通当作一种黑箱(夏春玉,2000)。因此,流通经济学有必要把流通作为核心概念对商品流通进行专门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与学科体系的构建
确定学科研究对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只有在学科对象确定后,才能确立研究范式,进而建立研究的逻辑框架,才能进行演绎推理,结合实证研究,解决研究对象的问题。目前,对流通经济学的对象有四种观点:关系论、规律论、服务论、主体论。
关系论认为,由于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地位,流通经济学一方面要研究流通与生产、分配、消费的外部关系,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商品流通领域内的商业内部关系。规律论认为,社会商品交换既受普通经济规律的影响,也受流通过程特有经济规律的作用;流通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商品流通活动中的这些特殊规律。服务论认为流通产业是由处于商品交换和流通过程中的所有中介人即商人构成的一个特定的产业,商人从事的活动表面上看来是进行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在流通产业内提供以“为卖而买”为核心内容的商业服务活动,即为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提供服务活动;既然商业活动的本质是提供商业服务,那么,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商品或商品交换活动本身,而应该是商业服务。主体论以流通领域中的每一个行为主体如商人、商业企业等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流通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以上这四种研究对象论各有特色,但是都普遍忽视了一点,即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应该研究资源配置问题。
流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必须研究流通领域的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即研究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推动商品运动的各种行为,如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销售等不断地社会化、规范化最终达到最优化。由于现代流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因此流通领域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实际上就演变为流通产业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这里有一个难题,就是流通领域与流通产业的关系。领域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在《资本论》里,流通领域包括两个环节,即G-W阶段和W-G’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商品与货币的转化都需要有流通组织的劳动耗费,从事这类活动组织的集合就成为流通产业。因此,研究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具体到流通产业才能够体现出来。从实践来看,人们把研究农业、工业、流通业分别作为一、二、三产业,并分别叫做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服务经济学等。所以,可以把研究流通领域资源配置的流通经济学称为流通产业经济学。如果不从对流通领域资源配置的研究过渡到对流通产业资源配置的研究,流通经济学只能是停留在关系论、规律论的层次,无法上升到从产业层面来研究的高度。那么,对流通领域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也就难以深入。
明确了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可以大致构建流通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流通的基本假设。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有该学科所公认的基本假设,一个学者的研究要形成一个体系,也必须有贯穿其所有研究工作的一致性假设,否则,其提出的理论模型之间容易出现自相矛盾而难于前后一致。笔者认为,流通经济学基本假设主要有:流通时间节约假设,假设t1<t2,设U1为花费t1给流通企业带来的效用,U2为花费t2给流通企业带来的效用,则必有U1=F(t1)>U2=F(t2);流通费用最小化假设即满足:maxC(x)stC(x)=f(x),U(x)≥U(x0);理性经济人假设,即maxU(x),stU(x)=px-cx。第二部分,研究流通产业组织理论,即流通组织的SCP分析,流通产业组织的博弈分析,流通产业的竞争模型。第三部分,研究流通产业结构,即流通产业的不同业态之间的比例关系,流通产业的规模,流通的空间结构、地区结构的均衡,流通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产业的投入产出。第四部分,研究流通产业政策,用IS-LM模型和AD-AS模型分析由于流通产业政策的变动对流通增加值的影响,同时研究各种政策的配套和协调。第五部分,研究流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流通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和溢出效应,分析国内商品流通与国际商品流通的相关关系。第六部分,研究流通产业的发展趋势,运用产品生命周期假设等研究流通业未来的发展。第七部分,流通经济学专题,主要研究流通经济学中的电子商务问题,物流现代化问题,全球化背景下流通企业的跨国经营问题等。
四、流通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方式
(一)区域流通业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各地区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发展状态,对提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部分地区流通业发展理念、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思想观念落后。目前,制约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依然是思想问题。长时间以来,受到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加上有些地区工业经济比重大,长时间一直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并未树立投资有限、消费无限的意识,也未认识只有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才能确保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显然,这种传统的思想严重阻碍区域流通业的发展,阻碍流通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影响。因此构建适合本地区发展需求进而才能自觉发展的现代商贸流通业,成为将本地区建设为中心城市的切入点。
农村市场发育缓慢。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流通业发展进程缓慢。农村地区市场化程度依然處于较低水平,缺乏健全的商品售后体系和配套的市场设施,加之农村市场秩序紊乱,有待形成安全、方便的消费环境。
部分地区企业经营规模偏小。我国部分地区不仅市场整体规模小,而且流通企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其经济效益并不明显。有些地区多数流通产业为独立性较强的中小企业,缺少全国性大型流通企业,更不具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这对新时期开展无国界商贸活动非常不利。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差异不明显、流通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充足的物流设施等,上述因素严重制约部分地区流通产业扩大规模,进而影响其区域经济的发展。
物流技术和基础设施不达标。有些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较小、运输设施布局不合理,同时缺少完善的路网布局,导致商贸流通不畅。因不具备干线间的联络线,直接影响路网运输效率,不但无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运输距离和时间。同时,各种运输方式、各干线等运输设施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部分地区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不足,加之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不同运输装备与物流器具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直接影响各物流功能与要素间的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商贸流通效率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个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与商贸流通业发展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二)商贸流通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由过去主要依托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投资与出口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改革传统依靠第二产业转向依靠第三产业继而带动全部产业发展。当前,我国由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转变,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商贸流通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速度、规模等发生了巨大改变,商贸流通业已迈入全新发展状态。但传统的发展方法并未被克服,表现为商贸流通环节过多,成本较大。在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其社会效益,必须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商贸流通业一直沿用粗放式发展模式,这是发展过程中过度注重总量忽视平均产出,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商品流通速度缓慢、成本高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情况,商贸流通业发展必须转变传统依靠外延式增长方法,重视运用科技进行创新,由重视数量轻质量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人本式集约化发展模式,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二,商贸流通业传统流通方式已过渡至现代流通方式,其主要表现如下:依据商业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促进商贸流通业更好地发展;对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促使商贸流通产业链不断延伸,为发展区域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物流方式进行创新,采用现代化物流体系提升配送中心的商品配送、流通能力。
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流通业;新型城镇化;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0.014
1 引言
21世纪是流通的世纪,经济一体化和分工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流通产业借助全球性的商品流通网络不断发展完善,同时也开始打造出新的全球制造网络和全球消费网络,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因此,流通产业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中。
以中国为例,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据主导地位,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且流通产业占GDP的比重也逐年提高。1990年批发零售业占GDP比重约为6.8%,自此逐年增高到2014年达到9.8%。据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库统计,2010年中国批发零售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不到两年时间也就是2012年,中国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为49394.4亿元,接近5万亿元,2013年增加值为56284.1亿元,超出5万亿元,2014年更是增加到了62215.6亿元,冲破6亿大关。
尽管中国流通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很不错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需继续发展。因为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批发零售业占GDP的比重就已经超过了15%。因此,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流通业现状,加快流通产业结构的改造升级,增强流通产业主导全球价值链的能力,并进一步地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流通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内的学者林文益(1995)、马龙龙(2015)、丁俊发(2011)、冉净斐(2012)认为,流通是由多个相互独立、互为条件、循环往复的商品交换活动连接而成的有机的运行系统,通过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体现商品交易的社会性,实现商品流通的价值。而大多数国外学者如日本学者田村正纪、田岛义博认为流通是由起点和终点连接而成的经济活动,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因此也可理解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对流通产业的概念,丁俊发(2007)认为,流通产业是指流通领域内包含的所有产业,包括商业、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餐饮业等几乎全部的服务业。而马龙龙(2014)、刘根荣(2014)认为流通产业只包括商业和物流业,具体指服务业中从事商品采购、分销的批发零售业以及从事物流职能的生产型服务业即物流业。而对现代流通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洪涛(2012)在《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兼对2010年中国零售百强分析》中指出流通产业经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性和基础性产业。荆林波(2013)在《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中提到现代流通产业作为服务业的主要内容,其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是引导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动力来源。
对流通产业的结构和发展战略问题,黄国雄教授在《把握商品流通发展的基本趋势――三谈流通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2012)中针对流通业发展战略,提出八点要求,其中现代化、一体化、连锁化是中国流通业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所要达到的三点重要指标。荆林波,王雪峰《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2)中提出中国流通产业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必须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才能实现流通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对中国流通产业现状和概念的认识,本文结合中国城镇化背景,从供应商和客户两个维度并融合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提出能够实现城镇化建设与流通业发展有效衔接、加强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对策。
2 新型城镇化背景分析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日趋推进,一方面加快了城乡物资的流通,为现代流通业打开了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准确及时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成为流通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产品供应市场体系逐渐完善,因此与供应商的关系管理逐渐成为流通业关注热点。总之,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必须以流通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两项并举、相互促进为前提,并进一步地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现代流通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尤其在客户和供应商管理环节。
目前,我国最终消费中由城镇居民来完成的部分超过50%,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在我国最终消费结构中,80%以上都是由城镇居民组成。城镇化成为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需求引擎”。而且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以分散生产、集中采购为明显特征的农产品供应市场,对下游的流通渠道和流通过程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通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变革迫在眉睫。
首先,为了充分彰显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必须促进批发市场、百货商店等传统业态的改造升级,例如打造以连锁经营为特征的城镇商业网点和以天猫超市、京东、唯品会等为代表的新型网络零售业态,提供满足城镇居民需求的多元化、差异化的商品服务,以此充分挖掘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扩大的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其次,为了适应新型城镇化的步伐,还必须提升农产品的供应水平、拓宽农产品的供应渠道、完善农产品的供应管理,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同时带动流通业的发展。
3 创新对策
在数字化商业变革的驱动下,中国流通企业从传统的业态和领域转向新的业态――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为托运人提供一站式的供应链物流战略。与一般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不同的是,流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并不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和生产制造,它的上游只包括产品供应商,下游只包括最终客户,因此,现代流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创新有两个切入点:客户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现代流通企业应更多地倾向于运用预测型与响应型结合的供应链模式,进行战略规划,并利用新一代网络技术加强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合作,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水平。这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流通产业发展两项并举,充分发挥流通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支持功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3.1 建立差异化、多元化客户服务机制
新型城镇化导致不同收入,不同需求结构的居民逐渐向城镇集中,而不同收入、不同需求结构的人群对商业服务会释放出异质性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一直致力于为一二线城市提供流通服务的流通业,倘若盲目地把大城市的商业运营模式简单地复制到小城镇中,而忽略了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必然会阻碍城镇化建设进程和流通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必须结合当地城镇化消费群体特征对消费人群进行细分并进行准确地市场定位,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结合实际,由不同流通企业提供不同的流通服务。
一般地,流通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会采用不同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称为流通业态,它往往是企业在认真分析自身资源和外部环境后得出的决策结果。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发展,流通环境不断更新,迫切要求流通业态也要不断创新,以此获得流通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传统流通业态向新型业态转变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企业运营模式的变化,更要注重品牌建立和特色创新。例如,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功能的连锁商业进行品牌细分形成经营梯度,以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的选择性,在推进我国连锁商业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形成大型县域城镇有大型综合超市、小型区域乡镇有大卖场、居民社区有中小超市、居住小区有便利店的梯度格局。
这种差异化客户服务战略不仅适用于实体流通企业,在网络零售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城镇化中,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如手机、iPad等的应用,移动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小城镇电子商务更是迅速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网络零售开始成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另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高品质的流通服务成为流通企业打开市场的有力武器。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消费结构、特色各异的中小城镇,应适当地结合当地文化、习俗等进行消费群体的划分和消费市场的定位,然后对营销策略和流通服务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购买家电的时候,在支付方式上,往往喜欢货到付款,并且希望厂家提供送货上门和装修服务;新疆,哈尔滨等偏远地区的居民在网上选购商品时则一般喜欢包邮的方式;在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县城和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当得的居民喜欢包装精致,大方体面的商品,因此对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包装、加工处理、安全配送等环节更为注重。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诸如类似的消费特征和消费习俗有很多,流通企业可以通过如订单信息收集、客户反馈、客服主动咨询等方式,定期对这些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类,并据此重新划分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流通服务方案。如同城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样,流通企业也要以动态、多元的方式提供令消费者满意的流通服务。
3.2 加强供应商管理
农产品在生产和消费上具有明显的分散生产、集中消费的特征。为了将各类分散的商品集中起来,丰富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产品供应的效率和效益,不能仅从已有的供应商体系中进行选择,必须开发新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供应商。城镇化要求政府加大对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在农产品集散地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帮助农产品生产商将大量分散生产的产品聚集起来,充分发挥批发市场的农产品集散功能。流通企业也可以采取与农户订立合约的方式,集中收购。但无论是哪一种采购方案,在开发新的供应商的同时也要注重供应商能力的培养,例如,采购方可以派驻地工程师以直接参与的方式,完善批发市场或农场的农产品仓储运输、加工处理、包装、配送、电子结算等信息服务功能,实现供应链一体化。帮助供应商建立起内部的改革能力,在供应商乐于接受的基础上促进绩效的持续改善,而这些改善也会提高供应方的服务质量和采购方终端产品的质量。
建设批发市场属于流通企业外部的、间接的供应商开发,而推进城乡流通一体化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流通组织的培养,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直接将供应商纳入自己的职能团队,把供应商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进行管理,这种供应商的早期介入和采购方的早期参与将大大改善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工艺、价值分析等活动,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销售绩效,提升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水平,实现两者优势互补产生1+1>2的效果。
因此,要着力引导、鼓励大型的流通企业在农村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供需双方的紧密合作,信息的沟通顺畅,更有利于供应链的同步化和一体化。从供应商的角度,可以快速、准确地捕捉市场需求变化,并快速做出反应,提高供应商的应变能力,同时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对农产品制造和农产品质量的控制,增加制造的精益性。从流通企业角度,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共享生产信息(包括生产计划、库存水平以及销售数据等)在生产上帮助供应商,缩短订货提前期,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库存水平,提高流通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和反应速度,保证送货的准时性;可以共享供应商的技术研发成果,让供应商参与农产品的设计,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艺的革新;作为流通企业自己的供应商,甚至可以共享管理经验,建立联合的任务小组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供应商也会因为受到激励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4 结语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刺激了城镇居民对工业品、农副产品、日用品等社会消费品的消费需求,推动了商品流通,为加快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条件。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流通企业应该深入基于信息共享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以此提高流通效率、改善流通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尤其要结合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从客户管理和供应商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创新对策,实现流通业和城镇化两者的相互促进发展,在促进中发展,在发展中促进,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均衡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参考文献
[1]Anderson H.James,Bentancourt Roger,The Distribution Sector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Are there Patterns?Yes[J].Economic Enquiry,2002,40(2):166176.
[2]林文益.论我国现阶段商品流通的特点和有序化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5,(05):1115.
[3]马龙龙.浅谈当前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研究,2015,(03):19.
[4]丁俊发.中国流通业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06):2024.
[5]冉净斐.重构流通经济学: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0):1418.
[6]张岩.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7]丁俊发.构建现代流通体系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中国流通经济,2007,(02):811.
[8]马龙龙.京津冀一体化 流通产业先行[N].国际商报,20140623(A08).
[9]刘根荣.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国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4,(03):7989.
[10]洪涛.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兼对2010年中国零售百强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2,(01):1318,32.
[11]荆林波.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J].中国流通经济,2013,(06):1317.
[12]黄国雄.把握商品流通发展的基本趋向――三谈流通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J].中国流通经济,2012,(07):1720.
[13]荆林波,王雪峰.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02):1520.
流通经营主体的国际化组织形式
流通国际化条件下,起领导作用的流通经营主体必须是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广大中小型企业虽然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国际化生产和流通,但它们的参与只起从属作用。
大规模企业总是和先进的组织形式相联系的,因为只有先进的组织形式才能有效支撑维系大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流通国际化条件下的流通经营主体,无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纯流通企业,都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符合国际市场运行规则。同时在突出主业的基础上,实行多元化经营,通过科贸、工贸、农贸、金(融)贸等的相互渗透融合,不仅可以创造连带效益,而且可有效化解流通国际化带来的风险。
大规模企业有利有弊,关键是看大企业存在的前提和背景。在流通国际化背景下,面对更加开放的国界和无限扩大的市场边界,大规模企业的利大于弊。
首先,对于大企业会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产生边际效益递减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提出了规模经济概念和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企业规模经济范围随技术水平提高而不断扩大,平均成本也随之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与技术水平相一致。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建立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Q=AKαLβ)基础上的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在增加技术变量之后是不成立的。实践中这一理论得到了实证支持。以中国企业为例,中国企业在比较优势指导下,在原有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后续研发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片面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减,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但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规模效益随着结构的提升会不降反升。同时通过海外并购方式扩大企业规模,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
其次,对于企业规模扩大会产生垄断的观点,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因为有潜在的竞争者,所以存在“无显著超额利润的均衡约束”,即企业规模不会无限扩大,也不会存在过度超额利润,企业规模扩大和市场自由运行并不矛盾,集中度高的垄断市场仍然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美国的跨国公司可证明这一点。
最后,对于大规模企业存在“大企业病”的现实,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扁平型组织结构的建立,大规模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在降低,管理效率及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也在大幅提高。
所以,在流通国际化条件下,采用现代企业制度的大规模企业不仅受到企业家的青睐,也得到各国政府的支持。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政府尽管在各自国内反对垄断,提倡竞争,但在国际舞台上和国际化进程中,由于大企业代表行业乃至国家竞争力,各国政府反而采取措施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垄断国际市场,以提高本国竞争实力。
流通经营主体的国际化经营方式
(一)内向流通国际化经营方式
在国内市场,代表流通革命的连锁经营方式是贸易类纯流通企业的现代化经营形式,也是国际主流流通经营方式。连锁经营打破了传统的“商圈”理论和规模收益递增规律不适用流通企业的偏见,使流通企业特别是零售企业不再受市场界限的局限,流通企业也和生产企业一样,随着连锁规模的扩大而出现规模收益递增现象,甚至连锁的范围突破国界,产生跨国连锁经营。所以,连锁经营不仅是内向流通国际化流通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而且成为跨国流通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和国际竞争的主要经营方式。生产企业在国内市场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商品流通:一是自己铺设销售渠道,建立自己控制的批发或零售终端;二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相互参股控股,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对方的领域;三是和专业批发或零售企业进行经营层面的供销合作,通过纯流通企业的销售网络销售自己的商品。
(二)外向流通国际化经营方式
对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如果说在国内市场,本国流通经营主体主要通过现代化的经营方式扩大规模,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应对来自国外的跨国企业在本国展开的国际竞争的话,那么,外向流通国际化的经营方式要比国内市场复杂得多。与国内市场相比,国外市场不确定因素更多、竞争更激烈,所以应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参与国外市场的竞争。
总体上看,本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主要有出口进入、合同进入和对外直接投资三种方式。图1显示的是这三种方式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出口进入模式的核心是国内生产,境外销售,介入程度小。合同进入以技术合同、专利、合作协议等为主要内容,介入程度一般在出口和直接投资之间。投资进入主要是指通过创建新企业或收购兼并现有企业的方式,取得目标国家的资源和市场,它是跨国公司控制世界市场的主要手段。
从时间序列看,外向流通国际化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脉络大致为:初级阶段,企业致力于产品出口,多是在国内被动地接受国外的订单。中级阶段,企业主动到国外市场销售产品,雇佣外国,或与国外制造商签定合同,制造自己的产品。高级阶段,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国际融资、派出经营管理人员和授予外国公司以商标、技术的使用许可或特许经营权等各种形式,积极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存在,实现跨国经营。
中国企业流通国际化模式选择
(一)立足国内市场
美国以大型制造企业为主导的流通国际化模式,无论在起步发展阶段,还是在成熟阶段,都是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在本国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销售网络,以本国内生的强大实力左右国际贸易和投资。日本以贸易型综合商社为主导的流通国际化模式,虽然开始时是为了日本“贸易立国”战略的需要,经营目标定为国际市场,主要从事跨国的商品采购和销售,但其立足点仍然是国内市场,而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和国际市场的变化,也在逐步调整经营战略,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向国内贸易倾斜,走内外贸兼顾的一体化发展道路。
中国作为拥有众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容量和消费增长潜力。内需消费理应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内生驱动力。无论是生产制造企业还是贸易流通企业,其国际化主战场不应轻视或丢弃国内市场。2013年1月18日公布的2012年中国经济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8%。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12年全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2%,低于GDP的增幅。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7.9%和4.3%。出口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而201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名义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取代出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2012年世界经济平均增幅仅为2%左右的情况下,可见中国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贡献。
2012年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约为39.9%,这一数字在全球范围内仍属于很低水平;基尼系数为0.474,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机遇由“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向“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转移,预计未来十年中国消费总额将实现翻番,消费内需将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扩大国内市场消费,除了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贫困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外,还应加强国内市场一体化建设,降低流通成本;增加企业社会责任和质量监管,生产、销售优质放心产品;创新流通方式,推广、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产销对接等,让居民敢于消费、放心消费、方便消费。
(二)大型生产制造型企业主导的流通国际化模式
中国是制造大国,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完整的生产体系,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实力雄厚,拥有现代生产方式、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其中很多企业已经拥有跨国组织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能力,有的已经以不同方式进入国外市场。所以,以大型生产企业为主导塑造国际化流通模式,是提升我国流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构建生产制造型流通国际化模式的方式应根据生产制造企业的类型和需要进入的国外市场的情况做具体分析。工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有出口进入、合同进入和投资进入三种方式,各种形式均有利弊,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关健在于对其进入的成本、风险和控制因素系统分析后才可决定。企业选择何种进入模式要由其自身条件决定,不同的企业倾向于不同的进入方式:技术程度高的企业,可能采用控制性强的方式;劳动密集的企业,或许来料加工更加适合;对工艺尚不成熟的新产品,采用出口的手段,更能维特其垄断地位;而对国内市场已处在衰退期的产品,则及时选择目标市场成套转移设备比较合算;有些行业,如石化工业,投资的固定成本太大,直接投资可能比较困难,许可贸易应用就相对广泛。
另外,国际经济形势、不同时期国家对外政策的变化等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如2012年,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世界经济格局、产业分工的深刻调整,给许多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中国制造企业带来了一个低成本并购国外先进企业的机遇。2012年中国成为第五大对外投资国,跨国投资成为2012年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亮点。
(三)贸易型流通企业主导的流通国际化模式
中国的工业生产既有现代化大企业,又存在大量或为大企业配套服务或独立发展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广大中小企业缺乏外贸经营权,或者限于自身实力,无力独自参与国际化经营。但它们又有强烈的愿望,技术标准和产品水平也达到国际市场要求。这类中小企业产品进入国外市场就需要贸易类流通企业或流通平台。
发展贸易型流通国际化模式,内贸企业与外贸企业的联合重组是比较现实的选择。中国内贸企业经营品种繁多,货源渠道四通八达,点多面广,大型商业企业货源自采率已达70%以上,与外贸结合可以大大增强外贸经营的货源组织能力,内外贸企业联合,内外贸业务兼营,商品销售机动灵活,进出两便,可以解除外贸经营的后顾之忧。将国内外市场联结起来统一规划和运筹,可提高内外贸企业的总体效益水平,改变过去外贸在国内缺腿、内贸在国外无眼的状况。另外,内贸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比较完善的流通设备、庞大的流通网络、颇具规模的商办工业以及一批素质较好的商贸人才,这些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外贸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不足,为外贸企业向经营多样化、功能综合化和基础实业化的转变提供了良好条件。与此同时,内贸企业也可借助外贸企业在对外经贸活动方面的优势,加速国际化进程。
另外,外向型的批发零售市场,如义乌小商品市场和北京的秀水街等,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如阿里巴巴、淘宝网等都成为中小企业对接国际市场的重要贸易平台,在中国流通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商品流通论—体制与运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徐从才.流通经济学:过程 组织 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