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思路范文

时间:2023-06-08 09:09: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产业发展思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产业发展思路

篇1

思想的不开放,导致山西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思路不明确,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我省许多高校的大部分与体育相关的活动局限于校园之中,基本没有与社会的交流与市场的合作,高校体育的功能延伸不到社会,体育资源优势体现不足。高校拥有数量庞大的优质的体育类人力资源和一定的相对专业的运动场地,因体制等的原因,这些人力资源与场地在课余时间容易出现大量闲置,大量的专业体育指导人员也不能为社会所用,体制与市场两张皮的情况严重。

1.2山西省高校体育设施建设滞后

我省高校的体育设施总体来说严重不足。作为山西省唯一一所“211”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目前拥有体育场5个,体育馆3个,篮球场6个,网球场1个以及少量的群众体育活动场所,如乒乓球室、健身室和一个游泳馆,这些设施分布在5个校区,这些运动场所仅能满足日常教学使用,没有办法为社会服务。其它院校,如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的各类体育设施建设使用状况也大体相当,与其它省、市的许多高校相比是比较落后的。目前我省高校体育设施的社会化使用状况是:部分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等实行有偿开放,且数量非常有限。基本没有相关的体育健身娱乐服务,能够对社会开放的相关的健身技能培训和辅导很难开展。我省各个高校的体育设施和场馆一般是由部门申请,上级拨款建设。各个高校的体育部门基本上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缺乏新思路,没有把高校的体育建设与社会和市场相结合,没有站到体育产业的高度去思考问题。

1.3山西省高校自身的发展思路落后

高校体育是否能向产业化发展,往往取决于高校自身的发展思路。我省的高校一般没有把体育产业发展作为硬性工作指标去要求,这就造成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在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创造力缺乏。高校的体育设施建设首要是为学生服务,但学生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服务的局限往往使我们的管理者只顾眼前,忘了长远。

1.4我省高校体育产业缺少市场化运作的商业赞助和运作环境

由于我省的自身特点,我们只能借鉴其它省市相对成功的经验,在理论体系与具体实践方面还要根据自身要素逐步探索。现有的高校体育与市场的契合点主要还停留在企业的广告赞助层面,去掉广告,则只有主管部门的行政经费和公益活动。这种单纯商业赞助使高校体育与市场的结合力度不够、资源竞争优势不足、纽带关系脆弱。如我国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中,太原理工大学连续十五届全部进入全国八强,13次西北赛区冠军,2次荣获全国总冠军的好成绩,支撑这些活动的经费一部分是一些企业赞助,还有一部分则是政府和学校的资助,还远远没有一个良好的体育产业化机制来运作。由于缺少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我省高校之间的各类体育比赛很难开展,参加全国性大型赛事的机会就更少,严重阻碍我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

1.5缺乏合作机制影响产业发展

我省各个高校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大而全,为了教学的需要,每个高校都拥有自己的体育场馆。如何能够把这些分散在各个不同地区的体育场馆整合利用,如何调动各个高校的专业体育人才,如何发挥这些物与人的积极性,将对我省高校体育产业跨越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山西省大学城的建设和陆续投入使用,拉近了各个高校的距离,为将来的体育设施资源整合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但大学城各个高校仍处于建设阶段,各种体育设施还不十分完善,各个学校的体育设施仅够完成自身教学任务,没有体现出各自的特点,相互之间的配合也不够紧密。要想真正使我省高校体育向产业化发展,就要真正从思想上打破校与校的界限,要能抓住市场机遇,充分利用各个高校现有的场馆设施和人力资源,积极开拓市场,促进校与校的相互合作,积极开拓市场,使其向体育产业方向发展。

2我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思路探索

2.1教学与社会并重,管理与市场共存

高校体育产业拥有极其广阔的市场。但是高校体育产业化不应等同于社会体育产业化概念,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前提仍然是教育,目的是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使高校体育资源既能服务教学,又能服务社会。而高校体育资源的市场化、服务化和产业化则能够从另一方面解决社会体育资源短缺的状况,反过来也能够提高高校内部“造血”功能,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应采取各种引资、联办、资源共享的方式,广泛吸收社会优质资金资源,弥补自身资金、信息和服务不足的缺陷,加快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

2.2积极开拓市场,建设特色体育产业

高校体育拥有一批专业的、相对年轻的、高知识的体育人才,同时也具备一定水平的基础体育设施,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样的自身优势,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面向社会公共群体开展一些有偿和无偿的社会服务,树立自身品牌效应,实现育人、服务和创收等方面的多赢局面。

2.3利用大学城集群优势,实现区域体育产业协同

大学城一般是由几所或几十所高校共同成立的大区域教学示范区,它本身具有人员优势、区域集群优势、资源环境优势和政策倾斜优势的特点。我省高校园区是由10所高校共同建立组成的,它也具备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特性,为我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会和局面。如何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作为邻居的各个高校之间如何利用相互的公共体育资源,开发体育产品、实现体育市场拓展和社会服务,是摆在现有10所高校面前的现实问题。“大学城”作为我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可以快速提升高校区域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各高校之间的知识共享和资源优势,以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绩效。还可充分利用一些现代媒体的力量,展现高校品牌优势,促进我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篇2

1.茶园面积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2.2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0.96万亩,新植茶园1.38万亩。品种主要以福云、福鼎大白茶、名山白毫131为主。

2.效益情况

年干茶总产量420t,产值4620万元,茶农人均收入4000元,占纯收入的60%以上;目前茶叶销售总体状况良好,省内市场以贵阳、都匀市为主,省外有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广东等省区。

3.企业情况

全县具有规模加工能力的企业有七里冲茶果场、牟氏茶场、斗底畜牧场、岗度盘龙茶场和摆若茶叶合作社五个。

4.品牌建设

现有己注册茶叶品牌2个,即:七里冲“九炉山”牌九龙毛尖茶和“牟氏珍珠”毛尖茶。其中“九炉山”九龙毛尖茶九四年荣获“中茶杯”二等奖,九五年又被评为“贵州名茶”。

二、资源优势

1.区位优势

惠水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北与贵阳市接壤,县城距离省城50km,交通便利,有贵州高原第一大坝——涟江大坝,穿越惠水全境,并交会于县城附近的五条高速公路正在开工建设,预计5年后建成通车。将大大改善交通条件,推动惠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2463.8km2,有宜茶坡地30万亩,现有茶园种植面积2.2万亩,发展茶产业很有潜力。森林覆盖率41.3%,环境优美,无污染,宜适有机茶生产。电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力多,发展茶叶种植有充足的资源条件。并且旅游资源丰富,把观光茶园建设与旅游相结合,推动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惠水茶产业的宣传推介将起到积极作用。

3.气候、土壤条件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适宜,雨热同季,适宜茶叶生长。土壤以黄壤为主,PH值5.2-6.9,土层深厚,土壤等矿物含量丰富,根据贵州省理化测试中心对该村的土壤检测,重金属含量低于规定标准,适合有机茶生产要求。

4.发展优势

惠水县是黔南州“都匀毛尖”茶核心产业规划带,有茶产业发展的好机遇;农民对茶叶生产、管理、采摘、加工技术有所掌握,有一定的茶叶种植基础,对茶的商品意识较强,积极性高;有“都匀毛尖”茶品牌共享,严格按照《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体系》的要求进行生产和加工,茶叶产品走向市场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茶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发展起步晚,基地规模小,加工技术落后,缺乏统一品牌的意识,市场占有率低。

2.商品茶产量低,茶叶加工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低。

3.没有茶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形不成规模化生产,销售分散,市场竟争不强。

4.茶产业合作社发展速度缓慢,带动能力不强。

四、发展思路

1.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紧紧抓住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大力扶持的发展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茶产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加快茶园基地建设步伐,力争在三年内完成5万亩优质生态茶园建设目标。

2.加快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

以农户种植为主,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加工销售、统一质量、分散生产管理的“五经统一分”合作社经营方式,是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3.质量建设

抓好茶叶生产、管理、加工技术培训,加强质量监督,强化标准意识,努力提茶叶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生态高效茶叶产业,充分利用惠水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开发生产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提高惠水茶叶品质。

4.企业建设

加快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的步伐,重点打造“上连龙头,中连基地、下连农户”的产业链,以带动全县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5.统一品牌

篇3

近期主要应该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合理利用国际规则加强对农产品进口的管理,同时以出口退税、减免收费、提供低价运输工具、增加农产品促销专项经费投入等手段扶持农产品出口;其次,稳定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双轨模式,探索实行国家按照最低收购价和市场价之间的差额直接补贴农民代替以最低收购价直接收购农产品;再次,着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农村经纪人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最后,做好农业产业安全调研,加快建立国家农业安全保障体系。

工业:实施“三个战略”

今后两年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实施“三个战略”。

一是装备更新引进战略。就是要通过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力度以及开展适应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需求的装备制造研发,带动上游原材料工业和其他制造业发展,促进工业的稳步回升和结构升级。

二是产业梯度转移战略。中国不同地区间工业化程度不同,工业发展水平存在巨大落差。今后一段时期内,要加快实施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为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提供新的动力。为此,东部发达地区要利用自身优势和国内外经济深度调整的时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西部地区应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一步夯实工业化基础。

三是产业并购重组战略。今后两年要注重依靠市场机制,消除体制,积极鼓励和推动有实力的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并购重组,改善产业组织结构,促进经济要素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流动。

服务业:优化税收政策

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对生产业的战略性行业和创意设计、管理咨询、品牌营销等新兴行业以及老年服务等消费业的潜力行业,在―定期限内实行所得税优惠。建议针对服务业的特点,研究高新技术服务企业的认定标准,将无形资产和服务价值达到一定要求、主要应用高技术的知识密集型生产业,或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现代中介服务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的范围,享受其税收优惠政策。为鼓励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生产业引进高端人才,提高产业层次,建议在计算生产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对非股东工资按同行业前三年实际平均水平扣除;给予个人所得税抵扣优惠。对此类企业发生的非股东职工培训经费支出,按其实际发生额扣除。对鼓励发展的服务业给予土地税、房产税等税费优惠。

篇4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204-02

兴宁市林业部门积极开展创新载体,启动了“绿色富民”的生态理念,开展“绿满兴宁,绿色兴宁”的活动,加快了现代林业建设步伐,推动了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发展战略。兴宁市林业生产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林业加速转型升级,提升经济效益,实现林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促进农民耕山致富和绿色生态发展[1-2],林业产业也将向现代林业绿化产业方向快速发展,为保证民生、建设美丽幸福新兴宁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兴宁市林业产业发展目标

以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林业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化经营,要根据兴宁本地的土壤、水资源、气候条件、地理位置推广适宜兴宁地区种植的经济林,对果树、竹木进行规划,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推动绿色经济的崛起为指导,以现代绿色产业为前提,以第一产业(油茶产业)为龙头,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与创建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旅游产业,推广梅州兴宁生态旅游、森林公园游有机结合,措力打响“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旅游产业品牌。并以2013年底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16.82亿元为基础,力争近年内再上新台阶,预计到2016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包括林业、生态旅游产业)达到23.8亿元以上,通过林业生态产业化发展途径,使兴宁市林业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2 兴宁市林业产业发展思路

近年来,兴宁市林业产业发展思路是营造“绿色青山”,发展“金山银山”,结合旅游产业,突出做好生态公益林、森林碳汇、森林公园、森林围城和名贵树种种植发展的工程建设,推动林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发展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充分满足“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心理要求,做好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方法是重点围绕兴宁市林业特点,并以“茶、果、树、竹、木、艺、花、游”8个字谋划兴宁市现代林业绿色产业的发展。

(1)茶(油茶、茶叶)。以油茶产业为主导产业,并按照兴宁林业局油茶产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加强指导发展和重点立项资金的政策扶持。并以黄陂祥旺油茶基地、石马名锋现代油茶基地、大狮油茶基地和全市各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为龙头。以龙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尽快形成“院校+公司+基地+农户”或“科研单位+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产、供、销经营一体化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辐射带动促进全市的油茶产业和名优茶产业的发展。

(2)果(指山坡地种植的沙田柚、柑、橙、龙眼、荔枝、板粟等各种果类)。此类产业面积较大,产值比重大,以往沙田柚、柑、橙、等果树产值都由农业部门统一管理,产值也由农业部门统计,现根据省林业产业处的界定,凡在山地上种植、生产的产品,其产值应计入林业总产值。根据这一界定,果类产业也属于林业绿色龙头产业之一,应加强统计,统一管理,协调发展,做强做大山地种植水果产业。

(3)树(指兴宁市生态公益林,森林碳汇,速生丰产林、用材林、乡土名贵树木)。结合万村绿、生态乡镇、新农村建设,以及名村名镇示范村建设的创建活动,采取重点资金扶持,重点支持公路主干线和沿线的各个景区,对城镇周边、村庄“四旁”进行绿化,发动群众大力发展桂花、樟树、罗汉松等珍贵树种的种植,这类产业是现代绿色产业的新产业。为实现村庄美化、绿化、净化,应充分发动群众农户在村道、房屋前后、村庄周围种植各种珍贵树木,提升全市的绿色生态水平,建设“绿树成荫”的美丽乡村,达到城市乡村美化、绿化、净化的好局面,同时形成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产业规模。这类产业是现代绿色产业的朝阳产业,目前,宁新、永和、兴田等镇已有经营者开发和种植名贵树种,如兴宁市新发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叶塘镇建设了的珍贵树种的产业基地,发展种植金花茶、土沉香、降香黄檀、格木、檀香、罗汉松、桂花、红豆杉、细叶樟等10余种名贵树木,并于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并通过政府宣传推广和扶持,承包机关、学校、城市、公路、道路和乡村建设的公园绿化,促进加快了名贵树木的发展。

(4)竹(主要指毛竹和本地的黄竹、土竹等)。毛竹产业也是新兴产业,对毛竹来说,目前兴宁市罗岗、罗浮、石马、大坪、水口相对较有基础,面积较大,兴宁市永和镇竹业有限公司依托该市丰富的毛竹资源,开发高级竹炭、竹凉席、竹凉亭、竹炭茉莉花保健枕、竹文化、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市场前景看好。此类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大,前景可观,应加强引导,带动发展。

(5)木(指木材加工业)。应重点抓好名贵树木森林碳汇、速生丰产林,生态公益林和木材加工企业的建设,加快广东华威为龙头的生产与加工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措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生态效益。

(6)艺(指藤、竹、木工艺产品)。此类产品多为出口,兴宁市坭陂、新圩、水口、永和等镇均有藤、竹、木工艺品生产厂家,这一产业是劳动密集的生产加工企业,既能解决劳动力就业又能出口创汇,应鼓励支持,加快发展。

(7)花(指园林、盆景、花卉业)。目前,兴宁市已在市工商部门注册的园林、花卉公司近23家,主要生产经营名贵树木种苗、盆景、花、草和园林设计施工等。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兴宁市开展国家森林公园和卫生城市的建设,目前,这类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前景广阔,也是需要加快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

(8)游(指森林生态旅游和服务行业)。这类产业目前已有神光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永和熙和湾和径南明珠养生园、合水旅游度假村、罗浮渡田河旅游度假村的发展,这一产业随着兴宁市生态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在生态游、自驾游、客家风情游、乡村体验游不断升温的形势下,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加速发展。

3 加快现代林业科技绿色发展的建议

要牢固树立“科技兴林,人才强林”的发展战略,为现代林业产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当前,在“科技推动经济,人才支撑发展,知识决定命运”的新时代背景下,要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推动兴宁绿色的经济崛起,必须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基础[3-4]。兴宁市的林业产业化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轨变型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保护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重使命。林业产业化这方面应从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生态林业,实现良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要用现代科技来发展林业产业,用现代信息来管理林业产业,向科技要效益要速度,才能加快兴宁林业产业化建设的步伐,更好地推动梅州绿色经济崛起,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三农”的快速发展。

4 参考文献

[1] 王蓬.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可持续控制对策的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11(1):109-112.

篇5

闽侯县有规模的茶叶企业7~10家,真正有实力、有影响力的茶叶企业不多,开拓市场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并且多数茶厂只能达到茶叶初制加工的水平。部分茶叶企业在管理上和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等方面还比较落后,科技含量偏低,盈利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企业成长速度缓慢。虽有台湾企业4家,但是在对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开发上明显不足,两岸茶产业合作与交流尚待加强。

2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资金缺乏

政府扶持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不到位,银行难放贷,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2005年以来,新开发引进的5~6家茶叶企业由于茶叶种植初期资金投入巨大,茶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基本还处于原始开发状态,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严重制约了茶产业发展。资金少导致生产设备落后老化、经营条件差、技术落后,难以发展现代茶叶深加工,新产品研发步履维艰。

3品牌优势尚未建立,市场意识不强

目前尚未发挥出闽侯县高山茶品牌优势,还未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虽然大部分的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标,但是茶叶产品过于单一,产地直接批发销售,价格普遍偏低,整体经济效益不理想。同时,缺乏竞争意识,新品种引进、名优茶创新开发少,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

闽侯县茶叶发展总体思路

1发挥地域特色,形成规模

引进和选育闽台优良茶树品种,如台湾软枝乌龙、铁观音、金萱、白牙奇兰、肉桂、水仙、佛手、黄观音、金观音、凤凰单枞等优质茶。做大做强榕台高山茶示范区,生产优质台式高山茶系列,引导茶叶企业发挥本地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化聚集,进一步体现地域特色,形成规模,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和促进闽侯县茶产业提升发展水平。①加快名优茶产业化生产,优化茶叶品种配置,进一步体现地域特色,促进闽侯高山茶与福州茉莉花茶同步发展,形成规模。②加快发展规模化种植,引进台湾新品种及省内外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区域内茶叶新品种、新技术的覆盖率。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③按照最适生态原则,适度调整布局,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优势产业带,实行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④扩大多元化名优茶发展规模,逐步把发展名优茶工作从点向面延伸,从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⑤着重打造福州地区最大的台式茶博园、茶园度假山庄、台湾茶叶生产科研和闽台茶深加工于一体的大型旅游、休闲、观光的新型现代农业基地,提升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2切实把农业标准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

茶叶标准化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的原则开展工作。在全面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县的具体实际情况,提高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宣传《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和《闽侯高山乌龙茶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①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现代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掌握和使用标准的能力,用行业标准化指导茶叶标准化示范区生产。②严格按照高山茶生产标准化质量标准的要求,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标准化管理,形成茶叶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以专业人才、专业市场、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广大农户掌握、运用各项农业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③对重点茶叶企业生产情况严格建制、建卡,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健全和完善生产档案制度、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质量安全追溯制度。④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农业类)的申报工作,提升闽侯县高山乌龙茶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切实把茶叶生产标准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提高标准化示范推广的组织化程度,使示范区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5%以上,核心示范区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100%;严格按照高山茶生产质量标准的要求,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茶叶标准化水平,形成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和企业带动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模式,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示范、推广、辐射作用。

3以现代农业科技为导向,建立健全市场体系

①围绕提高茶叶种植的科技含量,重点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立全县茶叶新品种繁育苗圃示范推广基地20hm2,扩大闽台无性系优良茶树良种覆盖面,做实做强产业化发展基础;大力扶持规模较大的11家茶业企业,鼓励每年每家新植优质新茶园13hm2,以及旧茶园更新换代等综合改造。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清洁化茶叶生产线,提升名优茶机制技术和机采、机剪、机耕技术,加大培训、示范力度。同时还要狠抓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完善中、小茶企绿色食品认证、QS认证,有机认证及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闽侯县茶产业的生产、质量和经营水平。②结合茶叶科技、茶文化、休闲等项目,在优势产业带的集中产区规划建设产地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帮助茶叶企业开拓销售渠道,建立健全市场信息体系网络,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增强先进营销理念,提高营销水平,突出精品化、产业化、生态型、集约型产业发展特色,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强化科技支撑。

4加强两岸茶产业合作和茶文化交流

篇6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货代和信息等行业,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结合的新型服务业。物流业与制造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发展最初是依附于为生产制造业服务而产生的,经过培育发展,逐渐成为与制造业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支柱产业。从微观层面上看,物流业为制造业的采购供应、分销流通、价格及投资等提供支持;从宏观层面上看,两者在市场体系、社会服务体系、政府支持体系和法制体系等方面相互融合。河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需要进行制造业、物流业务剥离,释放物流市场空间目前,制造业物流业务剥离外包比例很小,主要原因有:仍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工艺轻物流的理念,缺乏物流革新精神;在进行物流管理创新改革时,涉及资产、机构、利益、人员安置等深层的调整,具有现实的困难;出于对业务控制能力的考虑,或对自营和外包物流缺乏有效深入的对比研究,企业也更多地选择传统自营模式。

1.2物流业发展滞后,影响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物流业沿用的传统作业方式较多,信息化建设滞后,缺乏以信息化为支撑整合各种物流基本活动形成综合性物流活动模式的能力。物流标准化不足,如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信息标准不统一,影响物流衔接和效率,标准推广应用缓慢;专业化、网络化物流发展不足,难以满足制造业的要求,影响制造业剥离物流业务。

1.3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不协调,难以形成合作共赢的格局目前,河北省除开滦国际物流、鼎峰物流、河北港口、远大物流等少数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外,其余大多为以仓储、运输为主的中小型企业,行业格局表现为规模小、布局散、竞争乱;而煤炭、钢铁、电力、化工等制造企业大多形成了大集团,物流业与之相比明显规模偏小。在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供应链中,一方面物流业缺乏明确的产品定位,服务趋同,竞相压价,同业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制造业处于链主地位,对服务能力要求高,与物流业存在博弈和竞争的关系,难以形成共赢局面。

1.4外部环境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因素较多一方面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服务于钢铁、化工等主导制造产业的专业物流设施不足,尚未形成系统的规划和有效的布局;另一方面,虽然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但缺乏具体性、可操作性,如缺少土地、税收、交通运输等方面具体的政策。同时,服务于社会和相关行业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缓慢。

2鼓励制造业

剥离物流业务,推进生产服务性物流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河北省作为重化工业省份,制造业物流需求巨大。例如,1t钢材可以带动6t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即1亿t钢铁产量可以带动7亿t的物流量。在地理位置上,内环京津、外环渤海,拥有秦皇岛、唐山、黄骅等亿吨大港,有巨大的社会物流需求。各种需求的日益扩大,推进了物流向社会化、专业化发展。

篇7

二、发展对策

1.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积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茶产业茶叶一直是该乡最富特色的优势农产品,茶产业更是一个集农、工、贸、商、旅及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产业,茶业经济所涉及的领域既广又深,抓好茶产业发展意义深远。森村乡具有优越的生态条件,良好的发展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和长期积累的茶文化底蕴。随着各级政府茶业发展政策的出台,森村乡茶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前景。全乡上下首先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制定前瞻性发展战略。充分认识到茶业既是一产也是二产、三产。茶产业是一项富民产业、特色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朝阳产业和健康产业,与我们的事业、工作、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做大做强茶产业,符合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

2.多措并举,壮大企业,进一步提高规模化、组织化水平企业一头连市场,一头连茶农,是茶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调动一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育壮大茶企业。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予以帮扶支持,包括在土地、用工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在项目资金上给予重点安排;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申请专利,不断延伸产业链。同时,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得到巩固发展,切实发挥纽带链接作用,提高规模化、组织化水平。

3.开拓市场,打响品牌,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品牌作用越来越大。品牌是旗帜,是市场创新的动力源泉,没有品牌就没有形象,也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要针对品牌宣传软肋,积极抢抓各级政府相关茶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措施,强势开展对外宣传、展示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在茶叶主销区上海、山东、北京、合肥等地进行展示、宣传,不断提高企业品牌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强力招商,激发活力,不断做大做强茶业经济要将茶产业招商作为全乡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强化目标考核管理。要切实提高招商质量,不断创新领导招商、定点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形式,树立“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招商环境,时时都是招商阶段,事事都关招商大局”的招商意识。努力破解招商工作中贷款、用地、用工等难题,将有限的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等资源优先向好项目、大项目、快项目倾斜。职能部门要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干部队伍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以诚招商、以诚服务,真正在全乡上下营造好“亲商、安商、富商、稳商”的良好氛围。

篇8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43-02

现阶段劳动力市场紧缺,用工、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又因近年来工厂化栽培面积增长迅速,生产总量大,价格随之下跌,今年金针菇最低价格每公斤1.5元左右,从而挫伤了食用菌生产企业和菇农的生产积极性。,给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 食用菌产业现状

到2014年全区双孢蘑菇种植面积达5000万平方尺,茶薪菇、灵金针菇、秀珍菇、香菇等袋栽菇达6500万袋,鲜菇总产达6.13万吨,总产值达3.3亿元,主要以鲜品销往南京、上海、杭州、苏、锡、常、北京等大中城市,部分加工品罐头、速冻菇、醋制菇等出口港澳、日本、中东、欧盟等地区年创汇100万美元左右,从业人数达1万人。

全区已有各类食用菌规模基地13个。300万平方尺以上的双孢蘑菇基地8个,其中两家工厂化栽培蘑菇;2000万袋以上的袋栽菇基地有1个,1000万袋的3个。能规模生产的菇种有双孢蘑菇、茶薪菇、金针菇、平菇、香菇、杏鲍菇、秀珍菇、黑木耳、白灵菇等9个。建成了江苏省最大的食用菌产地交易市场“高淳区花庙蘑菇产地交易市场”。 已有食用菌产、加、销和科研企业8家,经纪人200多户。已有三个市名牌两个省名牌食用菌产品。食用菌产业不但为我区菇农创造了利润收入,一般每万平方尺(占地0.6亩)纯利1.5-2.0万元,高的达3-4万元。还创造了大量的劳务收入,每万平方尺0.8万元。还提高了稻草、畜禽粪便的价值。2009年建成年产生物有机肥加工厂,2013年生产有机肥6000多吨。消化菌糠1万多吨。为种植业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有机肥。

2 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区食用菌产业存在两大瓶颈制抑了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蘑菇产业是我县食用菌产业支柱,占食用菌总产值的70-80%,蘑菇产业两大瓶颈一是培养堆制、覆土材料制作,二是上料的机械化。当前蘑菇生产中培养料制作均为人工操作、规模小、工效低、劳动强度大,一家一户无法做到,且人工制作的夹生料多,培养料质量差,单产低,覆土材料也是如此,目前由于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堆料翻料基本实现机械化工业化生产。上料的机械化,根据外地考察上海郊区已基本实现,大大的降低了用工成本。

3 产业发展思路

3.1 继续坚持原有的产业发展战略 即“重点发展蘑菇、姬松茸等草生菇类,适度发展平菇、香菇、金针菇,大力发展高档珍稀菇和反季节菇类,加快实现食用菌生产方式的变革,(即实现反季节轻型、机械化、周年化、工厂化栽培和菌种、培养料制作、覆土、销售、贮运、加工等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多元化发展食用菌生产”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

3.2 政府重视加大新技术新模式开发推广力度 食用菌生产是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兴起历史不长的新型高效农业产业,人工生产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50-60%,我国虽然是世界食用菌产销大国,但几十年以来一年以农户一家一户从事生产经营、生产技术和手段与欧美日韩等国比较差距很大。若通过省工节本、机械化生产、周年生产等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食用菌生产用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使生产操作轻型化,均市场供应,防止一轰而起、一轰而下,减少价格波动。各级政府财政资金要加大投入,资助企业和农技部门开展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生产、机械化生产、省工节本等生产技术开发与推广。

3.3 加大财政投入建设永久性菇房基地 现有的食用菌菇房以竹木构建的塑料大棚菇房为主,易受大风、暴雪等损害,且每年都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维修,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为促进食用菌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政府要鼓励食用菌菇房的提档升级改造,建设食用菌永久性菇房基地,采用砖混结构、彩钢瓦层面和混凝土床架,这类菇房虽然一次性投入大,每1111平方米(菇床有效种植面积)造价15万元左右,但年折旧成本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需要各级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来抓,各级财政投入提高到50%以上,或财政、集体资金建好租给农民生产,镇村做好基地建设规划。

3.4 突破蘑菇生产专业化分工 蘑菇生产以稻麦草及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是栽培历史最长、产最高、规模最大和生产效率最高的世界性菇种,适于我省稻草主栽培发展。但我国蘑菇生产技术和单产水平我国外的差距大、一家一户的手工作坊式生产劳动强度大,特别是蘑菇培养料发酵制作一家一户做不好也做不了。因此,需要政府组织引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部门开展蘑菇生产的专业化服务,包括稻麦草、畜禽粪便的机械化收集、蘑菇培养料隧道式三次发酵技术的研究与生产供应、覆土材料的制作、优质蘑菇栽培种的供应等专业化服务。菇农只需采购三次发酵好的培养料、覆土后管理出菇。

3.5 鼓励支持菇农民闯市场 各级政府要鼓励引导菇农联合起来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或培育种植大户采用直销、品牌专卖、直接批发等形式闯市场,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4 重点对策

4.1 加大领导力度全力推进食用菌产业的升级 县政府成立食用菌生产领导小组,实行政府宏观调控、多部门协同配合的运行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专家顾问组和执行组。各镇成立食用菌生产管理办公室对基地直接进行规划管理,基地的运行采用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制定《关于加快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围绕基地建设,技术推广,菌种管理,食用菌的产加销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催化我县食用菌生产的全面开花。加大领导力度,把食用菌产业纳入全县镇、村经济的总体规划。通过层层签定目标责任状,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级党委、政府,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直接与年终政绩考核挂钩。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食用菌生产作为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作为本地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予以高度重视,狠抓落实。

4.2 举全区之力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服务 举全区之力有效地服从服务于食用菌产业发展要从各自不同角度、不同渠道、不同的途径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服务好。首选要合力打造食用菌原辅料绿色通道。解决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一是在运输上要绿色放行。作为食用菌原辅料、产品的运输,交通和交警部门必须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开辟绿色通道,既不能人为设障,也不能变相设障,必须保障食用菌原辅料和产品顺畅运销。这要作为考核交通和交警部门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入到部门的考核当中。二是购销活动要绿色放开。对食用菌原辅料和产品的购销,全面放开。由工商部门和其它部门,对新的食用菌原辅料和产品购销户,要探索实行新的企业登记备案,在1-2年时间内无费运行,这些购销户有了充分的利益,产品才能活跃起来、减少积压,更好地保护菇农的利益。三是鼓励经纪人队伍发展。经纪人上联市场,下联基地,而且联接着加工企业,他们通过最新的信息、良好的信誉和快捷的结算,来实现菌类产品的购销,不再搞具体的实物购销,以此完善食用菌流通环节。

4.3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 接合农业科技入户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入村举办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或进行现场技术培训,举办电视电台食用菌系列讲座,编印食用菌栽培技术手册发放给农民,加强食用菌科学知识的宣传和繁制种技术的培训。加强对繁种户的培训教育,定期培训食用菌繁制种技术,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合同,促进稻民向菇农的转移转化,提高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和栽培技术水平。

4.4 实施品牌战略 创建全国知名品牌 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农业招商和农产品展示展销会,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商品性。进一步完善产地交易市场软硬件建设,鼓励农民去市场交易,广泛吸引各地客商来市场设点收购,扶持本地品牌产品去南京、上海超市和农贸市场设立品牌专卖,逐步拓展海外市场。高淳县食用菌协会、各镇、村和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应在各地乃至国外建立销售网络,可采取代销、设立连锁店、总经销处、总等形式并辅之食用菌的食用方法、营养、保健价值、售后服务措施,大力宣传推广本地的食用菌产品,形成知名品牌。同时要扩大市场建设规模,增加经营品种和服务项目,从而扩大销售、占领市场。

4.5 建立食用菌产加销信息快速交流网络 建立食用菌产业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食用菌生产资料、产品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食用菌产业科技、政策法规等信息交流体系的建设,建成食用菌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加强高淳县食用菌产业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生产适销对路的品种,改变很少与外界交流的状况,要走出去、请进来。面对国内外食用菌生产技术日新月异和产销情况不断变化的局面,应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国内外食用菌发展动向,技术进展和市场需求等情报。在全县菇农之间建立信息网络,传播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的有关信息,及时调整指导全县的食用菌生产经营的目标和方向,及时更新食用菌技术和品种,指导好生产和经营。必要时组织有关人员考察,了解各食用菌主要生产国和地区的状况,学习他们在食用菌科研、管理、生产、销售、情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促进食用菌生产发展,增加出口创汇。

篇9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21

1 建水蔬菜产业发展优势

1.1 自然条件优势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地处E102°33′~103°11′、N23°42′~24°10′,东与弥勒、开远、个旧相邻,南连元阳,西接石屏、红河,北靠玉溪地区通海、华宁。县境内最高海拔2515m,最低230m,主要农耕区海拔1300~1600m。建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干湿分明、雨热同季、秋春相连、夏长无冬”的气候特点;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8.7℃,全年积温7140℃,≥10℃的有效积温5300℃;年降雨量800mm,日照时数2301.8h,无霜期324d,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冬季堪称“天然温室”,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肥沃的土壤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

1.2 区位交通优势

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泛亚铁路的建设,云南已成为面对东南亚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建水地处云南南部,与越南、缅甸、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相邻,建成后建水的交通运输将更加快捷方便,为将来的蔬菜农产品外销提供了快捷的运输平台。也必将为外商到建水投资办厂加工蔬菜农产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水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气候、区位、地域、资源等综合优势,在蔬菜外销生产和贸易方面,建水与国内及国外东盟各国具有很好的贸易互补性。

2 建水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2.1 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县内重要支柱产业

建水蔬菜经过近10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得到快速发展。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量成倍增加,蔬菜产业已成为建水县的又一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建水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2015年蔬菜种植面积2.385万hm2(含复种),总产量53.23万t,产值10.15亿元。

2.2 抓科技重推广,在冬早蔬菜发展上呈新亮点

应用“百亩核心、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模式,通过选用良种、标准化种植、配方施肥、机械作业、节水灌溉、病虫防控、部分地膜覆盖等标准化高产优质农科技术推广,2015年全县冬春早蔬菜(洋葱、鲜食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192万hm2,产量27.12万t,产值4.88亿元。

2.3 保质量重安全,在蔬菜品质上求提升

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农资经营行为,提升农业“三率”指标,做好安全、植物检疫及绿色防控等工作,营造良好安全农业生产大环境。全县认证登记“三品一标”产品66个,面积1.91万hm2;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证明商标注册登记2个(建水草芽、建水小米辣);共有5家企业完成了出口农产品基地备案1.33万hm2;在超市、生产基地、乡镇农推站建成农残快速检测室7个。

2.4 促流通建体系,在蔬菜物流上保驾护航

通过培训和招商引资,建成42家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县级以上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190个;拥有从事果蔬贩运的营销队伍7000余人,300多辆车, 冷库40座;建设“建水火车北站物流中心”,建立蔬菜主产区蔬菜批发市场11个。形成了“乡镇有基地,县城有工厂,县外有市场”的产业化格局。2015年全县外销蔬菜50.56万t,市场交易额达9.1亿元。

3 建水蔬菜发展思路

发展蔬菜生产是保障市场稳定供应的基础。重点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品种选育、集约化育苗、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健全生产信息监测体系,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蔬菜生产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不合理的耕种制度、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栽培技术,从生产普通蔬菜向生产无公害蔬菜转变;从鲜销、普通包装、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精包装标牌销售转变。树立品牌意识,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提高质量、强化流通,做强、做优建水蔬菜。

4 制约建水蔬菜发展的因素

4.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建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蔬菜产业受灾减产、减收问题突出。农田基础设施大部份陈旧,蓄水排水能力不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4.2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信息共享、市场预测等诸多方面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品种雷同,盲目跟从现象突出,组织化程度低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日趋凸现。

4.3 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种植户对市场销售信息把握不准

全县农产品市场信息的监测、分析和预警有待加强,专业的交易市场和信息网络建设不够完善,农户对全国、全省价格信息、供求信息滞后,无法掌握市场营销体系,种植、销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盲目跟风现象较为突出。

4.4 科技含量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菜农的文化素质低,生产规模小,统筹规划难度大,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储藏、保鲜、加工技术滞后,蔬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不长,影响了蔬菜产业的提质增效。

5 建水蔬菜发展对策

5.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优势产品区域化、大宗产品优质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原则,科学编制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坝区以临安镇、曲江镇、南庄镇、西庄镇为重点,重点发展名特优新蔬菜;山区半山区乡镇重点建设山地夏秋蔬菜种植带;坚持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无公害、安全为基本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健康、品质”高原特色蔬菜。

5.2 发挥优势,加大冬早蔬菜生产力度

引导农户调整品种种植结构,突出特色蔬菜,充分利用建水坝、曲江坝、面甸坝暖冬的气候特点,加大建水冬早蔬菜的种植力度,利用“时间差”和“节令差”抢占市场;生产市场短缺品种、断档品种和优质蔬菜占领市场,以争取高价位,高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5.3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县乡2级农技人员加强对农户的宣传指导和培训。借助科技直通车、光盘、数字乡村工程、农讯通、农业科技信息网等多媒体宣传手段,辅之以开现场会,讲技术课、印发资料、田间巡诊等常规形式,向农户讲解蔬菜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知识及相关技术规程。认真抓好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及推广工作,培养科技意识强的年青菜农作为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的科技带头人,以此带动菜农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5.4 发展龙头企业,搞活市场流通

篇10

2012年8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黄梅小池开放开发的意见》,明确了小池滨江新区的定位、目标和开放开发的主要任务以及政策措施。产业是支撑小池开放开发的重点,小池要充分发挥临港和区位优势,整合资源,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特色发展、跨越发展、活力发展和绿色发展,打造沿江产业密集带。

一、“特色”发展:发挥滨水优势,优先发展临港产业

借鉴国内外临港城市产业发展特点,结合小池的产业基础及上位规划的相关要求,以临港经济产业园为核心载体,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特色工业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将“四大产业”提升为小池的支柱产业。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成长,促进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打造国内重要的肝素类生化药物制造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提升粮油深加工水平,做大食品饮料业。

商贸物流是临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依托小池港5000吨级的码头泊位和九江长江二桥的建设,以港口发展商贸物流,建设“商贸金谷”,以商贸物流促进小池产业发展。巩固提升小池竹藤器加工批发市场、农贸大市场等专业市场的饿交易能力。加快中部商贸物流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冷冻、农副产品批发、三车配件、木材家具等四大专业市场,配套建设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商住楼、酒店、会展中心,努力打造服务黄梅、辐射三省的中部地区综合性商贸物流第一园。

二、“跨越”发展:发挥“东大门”区位优势,全面对接和承接产业转移

小池不仅是“中三角”的黄金节点,也是湖北长江经济带对接泛长三角的重要门户。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通过“对接”和“承接”两大途径,壮大小池产业实力,推动产业“跨越”发展。“对接”的核心是实现与九江产业的对接。针对九江在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方面的匮乏,一是大力支持九江市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冶金、纺织服装、汽车船舶、电子信息、新能源、非金属新材料、节能电器、绿色食品等十大产业集群发展,为之提供仓储基地、加工基地、原材料基地、研发基地。在产业集群之间,在产业配套及产业链延伸上寻求分工合作、错位竞争的机遇,实现互补互利共赢,策划建设“九江小池经济园区”。二是围绕服务九江等周边城市,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把小池建设成为九江的“菜篮子”。支持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建设,加强与九江市农副产品出口合作,共同打造出口品牌。三是大力支持九江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在小池布点,开展跨省连锁经营,实现市场互通、资源互用。“承接”的重点是承接沿海(泛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和武汉城市圈的产业转移。从近几年国内产业转移的发展来看,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转移的产业主要以纺织服装业、农产品加工、化工、家电制造、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等产业为主。武汉城市圈内的产业正以“双迁模式”促进武汉与圈内城市的垂直分工,并拓展各产业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形成错位发展的新局面。小池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思路:一是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以现有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仓储物流等产业基础以及土地资源优势、政策条件优惠等因素吸引产业转移。坚持“两型”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以小池临港工业园为重要载体,采取定向承接方式,能够形成品牌,以商招商,良性循环,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格局。三是要跳出“承接转移就是抓工业”的思维定势,一方面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另一方面,通过吸引外资加速小池生产业发展的进程。

三、“活力”发展: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积极推动服务业发展

篇11

中图分类号:S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1

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我市特色产业,统筹农村经济发展,扎实推进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参照外县市柑桔产业发展并结合我市柑橘产业进行了梳理。就当阳市的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及如何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怎样转变发展方式和解决工作难题,进行了一些浅层的思考。

一、柑桔产业已成为当阳市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产业规模逐步壮大。自2004年当阳市政府确定将柑桔产业列为全市培植农业后续资源,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支柱产业以来,全市柑桔产业在“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多元化投入机制中得到高速、快速、高效发展,面积、产量和产值呈等比级数攀升。全市形成了以半月凤凰山片、王店白河片、育溪漳河片等“三片”为重点的优质柑桔板块,综合竞争力全面增强,成为长江三峡柑桔带中建设标准最高,新技术运用面最广,最具开发潜力的县(市)之一。截止2013年,全市共有柑桔面积33万亩,年产柑桔5O.5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当阳柑桔面积、产量、产值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三,柑桔产业已经成为当阳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规划到2015年,全市柑桔面积将达到35万亩,年产柑桔55万吨以上,水果年产值将达15亿元以上,柑桔将成为当阳市农业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

(二)产业品牌逐步打造。在全面推进全市水果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当阳十分重视“出精品,创名牌”工作,在全市柑桔基地全部通过农业部(武汉)产地环境评估、七个主产镇处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五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两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基础上,还加大了精品名牌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组织专班推介,召开产销围绕整合“宜昌蜜桔”品牌,全市倾全力打造“宜昌蜜桔.凤凰王’’金水柑和“宜昌蜜桔‘当阳无核碰柑”品牌,2001年,我市生产的金水柑被评为“湖北特色果品”,2002年,金水柑被评为“湖北十大名优果”,2003年我市生产的金水柑在中国(上海)第七届优质果品展销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果品”,获“中华名果”称号,2006年,“凤凰王”牌金水柑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2012年,“凤凰王”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品牌。

二、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不配套。农业部2009年召开的全国水果会议,把基础设施配套作为标准果园创建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水、电、路、渠、房、田、林综合治理标准,作为今后各地项目申报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对此,我们在标准果园建设中,采取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用于规范化建设,但总体来看,建设资金依然偏少,与规模化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当阳柑桔产业快速、高效发展的痼疾,迫切需要加以正视。

(二)产业培育日益壮大,管理力量相对弱小。最近几年,当阳柑桔_立业发展速度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大产业与小队伍的矛盾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队伍小、推广网络不健全。全市农业系统现在特产岗位上从事技术推广的仅20人,其中市直7人,乡镇13人。因此在上、下业务衔接、项目申报与管理及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中均出现了偏差,导致推广网络不健全,服务网络不顺畅,与全市35万亩的产业目标和湖北省“水果生产大市”的地位不相适应。二是社会化服务队伍力量弱。修剪队、采果队等社会化服务队伍不健全。三是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而柑橘的管理对劳动力的要求高,柑橘一般种植在山上,机械操作不方便,施肥、打药、修剪、采果等都需要扎实的劳力,而劳动力的缺失将对柑橘产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三)品牌意识弱化,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围绕“宜昌蜜桔”品牌整合,我市也出台了以奖代补,重点扶持等政策,但由于企业对品牌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将品牌整合的责任都依赖到政府,导致我们的品牌影响力不够。现有的品牌不能为企业所持有,品牌和企业呈现“两张皮”,导致品牌影响和带动力不强,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和扩张。

(四)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冷链物流技术滞后。我市柑桔产后商品化处理处于一个低水平运行状态,而高科技含量的深加工如榨汁、酿造、果面胶等在我市处于零状况。

三、建议及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保障产业发展。当阳柑橘产业通过几届政府的助推努力,发展来之不易。因此必须加强领导,从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倾斜,以促进当阳柑橘产业的后续发展。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一是抓好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二是建立健全市、镇(处)、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布置工作任务、保障工作经费、考核工作绩效,实现特产技术推广网络全覆盖。三是加强专业化服务队伍的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同时进行轻简化和省力化技术创新与推广。

篇12

1 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共同作用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它代表着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国家竞争力提升具有根本性重大影响,很可能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深刻社会变革。然而,如何选择并确定新兴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核心是要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就会贻误时机。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培育和发展工作,先后召开多次研讨会议,充分调研并征求各领域专家意见和建议,在深刻把握战略新兴产业内涵特征,立足省情、科技、产业发展基础上,于2010年7月省委八届九次会议明确确定了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海洋经济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1.1 具备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特别是在经历2008年罕见国际金融危机时全球经济结构进行深度洗礼和淘汰后,福建省战略性新兴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根据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查数据显示(见表1),2009年全省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资源环境技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363.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占全省经济总产出的7.28%。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8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9%,占全省GDP比重的7.19%。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节能与资源环境等三个战略性新必产业领域的技术产品在危机复苏中出现猛烈增长态势,生物与新医药技术和节能与资源环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分别达到84.8%和31.7%,增值幅度明显高于其他领域产品。

1.2 市场竞争处于优势地位

以2008年~2009年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查数据为准,运用麦肯锡矩阵,比较分析了全省各领域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等,得出如下结果:(1)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产品在市场中具有较好前景,产品利润牢达37.7%,产品利润占全省总产品利税的13.1%。特别是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产品利润率分别高达71%、50%、34.5%。(2)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产品增加值占全省总产品增加值的43.8%,但其产品利润率、利税占有率已偏低,分别仅3.5%和3.1%。但是其中的智能交通技术、软件技术的产品仍有较好市场竞争力,产品利润率保持31.5%和21.4%。(3)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新材料技术和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四个领域的产品,增加值占有率和利税占率总体偏低,但在个别技术领域的产品仍有较高市场利润率,如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药、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等技术产品的市场利润率仍保持在15%以上。

1.3 自主创新能力急待提升

高新技术产业是我省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然而,我省多数的高新技术产业中“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出口制造型产业现象仍较严重,具有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境外企业手中。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2009年,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澳台投资和外商独资的产值分别占据了35.9%和41.1%,而我省内资企业仅占22.9%;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货值达1321.8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41.1%;其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出货值达879.7亿元,占全省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67.5%。

从概念范畴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必产业和未来主导产业的交集,从产业发展规律及其现实基础来看。以上所列领域和产品数据分析虽是一个产业发展基础的调查统计,却充分展现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有基础和优势,同时也反映了我省战略性新必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发展规模与发展基础薄弱等仍是亟待突破的关键问题。

2 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思路

2010年7月,省委八屑九次全会提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极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努力打造产业强省”,“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选择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海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一大批成长性强的企业发展壮大,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力争形成先发竞争优势”。省委战略决策为我省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以对当前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跨越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可以引领全省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基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性和我省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认为,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思路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2.1 明确目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福建经济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和核心技术的缺失,因此才有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产业水平低、赢利能力弱等一系列发展的顽症。因此,战略性新必产业内涵所揭示的“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两个方面中,重大技术突破和科技创新才是战略目标,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如果将所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缺失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则等同于重回经济发展的传统老路,进一步制约福建经济发展。对此,(1)尊重并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培育和发展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并结合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深入研究福建省战略新必产业发展特点与规律;(2)找准制约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强化调查研究工作,及时跟踪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技术领域的新发现、新突破和新发展趋势,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查摆、梳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需求,为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提供决策依据;(3)发挥项目带动作用,重点发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特别是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区域重大科技项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引领,实现超前部署、跨越发展。

2.2 科学规划,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根据福建省战略性新必产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实施“规划先行,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发展策略。(1)抓紧研究

编制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近期发展计划,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作为指导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推进。(2)研究制定各具体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与特点,分产业制定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海洋经济等具体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全面扶持和引导各新兴战略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3)实现重点领域的跨越发展。立足当前产业优势,着眼世界科技前沿,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必产业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高端切入,扬长避短,重点培育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节能与资源环境等高成长性和良好市场竞争优势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形成我省长期技术优势与产品标准话语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对优势领域,集中攻克无线通信技术、太阳能电池及配套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为全省经济扩规模、促增长提供有力保障;在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产业等先导产业领域,开展农业生物技术、重大疾病诊疗综合防治、海洋活性物质提取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培育农业新品种、发展创新药物、海洋生物与功能等一批新产品,为抢占发展制高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2.3 创新方式方法,引领市场快速成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