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范文

时间:2022-04-03 08:17: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班主任素质评价论文

篇1

负责人 陈林志

学 科语文 学历本科 职 称:中学一级教师

年 龄43

参加工作时间 1991.7.1

QQ号80642646 邮箱806426462@qq.com

新浪博客网址

课 题

名 称

农村初中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

小课题其他成员

姓 名

职 称

工 作 单 位

陈林志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汪晓菊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陈博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罗长安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选题缘由

研究设想

一、研究目标

1、学习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内涵,探索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要求、与意义,研讨农村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途径与方法;

2、立足本校,通过对班主任的评价研究和班集体的评价研究,梳理学校的现有规章制度,改进班主任和学生管理工作,摒弃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打碎敲”的班主任管理方式,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地班主任选拔、培训、评价、管理的体系;

3、通过课题研究,大面积提高本校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4、将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叙事和教育反思等基层学校参与教育科研的方法及成果表达方式引入课题研究中,增强我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兴趣,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教育科研走近一线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上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5、通过课题研究,试图将班主任专业化这一新事物引入我校并努力使之在农村初中学校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

二、研究专题:

1、班主任专业学习模式的探究

2、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

3、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途径与方法探究

4、班主任队伍的管理与发展

三、研究内容:

A、文献学习:

1、学习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与内涵。

2、班主任成长规律和因素。

B、自主发展研究:

1、班主任自我成长探究、责任、工作方法。

2、特殊学生的教育,班风的形成。

3、班级文化的建立。

C、培训策略研究:

1、培训策略研究。

2、班主任工作展示。

D、评价机制研究:

1、班主任任职条件研究。

2、班主任工作评价方法、班级评价。

3、班主任论坛。

E、管理策略研究:

1、班主任资格聘任标准。

2、班主任工作过程管理办法。

3、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划。

F、成果对比分析:

1、班集体对比分析。

2、班主任对比分析。

四、研究的方法及工作安排

A、问卷调查法:

1、班主任工作心态、工作现状调研

责任人:陈林志 汪晓菊陈博 罗长安

对象:本校2/3现任班级班主任

方法:问卷调查、座谈会

工作呈现:调研报告

2、班主任专业水平调研

责任人:汪晓菊 陈博罗长安

方法:班主任工作方法介绍。

工作呈现:班主任工作经验集,疑难问题汇总。

3、班集体现状调研

责任人:陈林志 汪晓菊陈博

对象:中心学校班集体和九年制学校班集体

方法:现场查看、学生座谈会

工作呈现:调研报告

时间:2013年3月

工作意义:

为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策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使我们明确研究的重点,确保研究的实效性。

工作要求:

1、各调研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准备材料。

2、按规定时间完成调研任务。

3、及时拟写调研报告。

4、收集过程资料。

(二)文献法。

责任人:陈林志

学习内容:

1、班主任工作职责。

2、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优秀班主任事迹。

3、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理论。

4、班主任素质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人员:集中学习陈林志

自学;全体教师

学习呈现:学习心得汇集。汇总 陈林志

工作意义:

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引领

工作要求:

1、集学: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以上,每次确定学习主题、主学人、主讲人,拟定三个月集学计划。

2、自学:在集学的基础进行,全体教师必须坚持自学,拟写学习心得。

(三)行动研究法。

责任人:汪晓菊

1、班主任自主发展研究

人员 全体课题组成员

内 容(1) 安全教育策略研究

负责人、陈博 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主任安全教育方法集

内 容(2)评价激励方法研究

负责人、汪晓菊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主任激励策略案例集

内 容(3)家访策略研究

负责人、陈林志陈博

工作呈现:班主任家访心得集

内 容 (4) 小助手的培养

负责人、汪晓菊陈博

工作呈现:班主任小助手培养案例集

内 容 (5)学困生的转化

负责人、陈博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主任学困生转化策略集

内 容 (6) 特长生的培养

负责人、汪晓菊

工作呈现:班主任特长学生培养策略集

内 容 (7) 心里辅导

负责人、陈博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主任心理教育案例

内 容 (8) 班级文化建设

负责人、陈博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内 容 (9) 班级管理策略

负责人、陈博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级管理建设论文集

内 容 (10) 留守儿童教育

负责人、汪晓菊 陈博

工作呈现: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集

意义: 通过班级工作的行动研究,使班主任教师在实际工作研究,在研究中成长,了解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和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工作要求:

1、全体班主任教师和课题组老师必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积极撰写心得、案例和论文。

2、子课题负责人,要按时完成案例论文的收集、整理工作,并积极组织相关评选工作,选报优秀论文参加上级的评审工作。

(四)实验法

1、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培训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1、负责人:陈林志

2、方法:开展多种方式的培训活动进行比较、分析。

工作呈现:形成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材料。

2、班主任任职条件研究

1、负责人:陈林志陈博

2、方法:根据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要求及农村小学实际拟订《建民办中心校学校班主任任职条件》(试行草案),在实践中研究。

3、工作呈现:形成《建民办中心校班主任任职条件方案》

3、班主任评价机制研究

1、责任人:陈林志

2、内容: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内容、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法、评价的作用。

3、工作呈现:制定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方案。

4、班主任队伍管理研究。

1、责任人:陈博罗长安

2、内容:研究班主任聘任方法、过程管理以及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划。

3、工作呈现:制定班主任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四)、研究的意义

1、以此项课题研究,统摄我校的班主任工作,从“班主任专业化”新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能、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2、此项课题研究,将有可能为我校打造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班级管理与教育方面的专家型班主任队伍。

3、本课题研究成果将有利于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条例》的顺利对接

单位

审查

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县(区)基础

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市基础教育

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

审查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篇2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71-03

1、引言

1996年6月,国务院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表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并且重新强调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班主任工作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也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幼儿发展心理辅导研究”的分课题,可见班主任的胜任能力不仅是学生自我成长与完善必不可少的部分,更是直接影响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因素。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是帮助学生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指导教师: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沟通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可见,班主任在学校管理和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会大大影响着一个班级的学习风气、精神面貌、甚至整个班的风格。因此对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胜任力、胜任特征的概念及内涵

上世纪70年代,麦克莱兰(McClelland)在《Testing forcompetence 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中首次提出了“胜任力”概念。该胜任力能够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也就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自从胜任力的概念被提出后,胜任力的研究就成为全球的焦点。

2.1 胜任力的定义

McClelland(1973)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能是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Klemp(1980)给的定义是,“一个人能够有效地或出色的完成工作,所具有的内在的基本特点”。RichardE Boyatzis(1982)在((the competentman,ager))中定义胜任力为“一个人在工作中带来有效的工作绩效的潜在特征”。这种人的潜在特征包括:动机、特质、技能,自我形象或社会角色,或者所运用的知识体系。Lylc・M・Spe-nccr(1993)认为,与有效的或出色的工作绩效相关的个人潜在的特征,包括五个层面: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Fieishman,Wetrongen,Uhlma)认为,知识、技能、能力、动机、信仰、价值观和兴趣的混合体。McCelland(1993)认为,通常人们所接受的胜任力的定义是指绩效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Page和Wilson(1994)将胜任力定义为一个出色的、有效的任职者所必须的技能、能力和特质。Mirabile(1997)认为,与一个职位的高绩效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征。Green(1999)认为,对为达到工作目标所使用的可测量的工作习惯和个人技能的书面描述。

综上,在胜任力定义中,有的偏重特质,有的偏重行为,但有一个共同点:都与特定工作相关,以绩效标准为参照:包含一些个人的特征,是个人潜在特性或行为,如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本文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很好的完成某一工作所具备的内在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胜任力:(1)能否对某一工作岗位职责的理解能力;(2)能否出色的完成某一工作岗位职责要求;(3)能否在出色的完成某一工作岗位职责要求下,有所创新。

2.2 胜任力与胜任特征

在Mc CelIand(1973)及初期研究者的文献中使用的术语是competence(胜任力),后来的研究者使用competency(胜任特征)。随后,competence与competency两个术语交替使用。Berman认为,competency是胜任力的表现,是用来了解和识别优秀绩效、行为、功能性技能等,而competence是以观察的功能性的技能为基础的,主要强调整合的功能方面。Mc Celland(2001)认为:competence实指个体履行工作职责和取得绩效的能力,而competency则集中关注个体在一个特定情景下的实际行为表现和绩效。但Hyland(1994)认为,这两个术语现在有合并的趋势。Boyatzis也认为,这两个词从字面上没什么区别。本文认为,competence主要表现胜任力的内在特征,是完成某一工作的内在能力表现,而competency主要表现胜任力的外显特征,是完成某一工作的外显行为。

3、我国对班主任胜任力研究现状

中学班主任胜任力指中学班主任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育和管理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它隶属于班主任的个体特征,是班主任从事成功教育和管理的必要条件和班主任教师教育机构的主要培养目标。

班主任管理问题一直是各学校管理比较忽视的问题。在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界人士的努力下,人们越来越关注班主任的工作,并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对于班主任本身如何胜任班主任这个特殊职位的工作的研究很少。

3.1 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方法

(1)行为事件访谈法。行为事件访谈法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报告当时发生了什么。此方法是由McClelland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由Flanagan发展起来,随后Dailey进行了详细的阐述。Boyatzis则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了实际研究中。在对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中,韩曼茹(2004)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优秀班主任和一般班主任进行了研究。王英、敖洪、王蓓蓓(2007)在《班主任十个胜任力因素》中也用到行为事件访谈法。叶瑾(2007)在硕士论文《中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研究》中,首先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5名学生、家长、同事公认的优秀班主任教师进行了访谈。

(2)问卷调查法。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出问题表格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用来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胜任特征,首先是要编制初始量表。通常采用结构化访谈、半结构化访谈或是开放式问卷的方式来收集胜任特征的项目。其次是对所获得的胜任特征项目进行筛选,筛选的过程可以运用问卷初测

或是专家评定的方式进行。然后将保留下来的胜任特征项目编制成问卷,进行施测,最后是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一般对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从而得到胜任力的结构模型。在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中,韩曼茹(2004)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对中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王英、敖洪、王蓓蓓(2007)在《班主任十个胜任力因素》中也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开放式调查。叶瑾(2007)在硕士论文《中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和班主任作了调查。成云(2010)在《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班主任胜任力进行了调查。

(3)个案追踪法。该研究方法是选择个别具有典型意义的当事人或典型案例进行长期的追踪调查研究,以便完整、准确地掌握某种心理形成与转化过程的基本规律。叶瑾(2007)在硕士论文《中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研究》中,对两位高胜任水平和一位一般胜任水平的班主任进行了一星期的个案追踪。

(4)文献法。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成N(2010)在《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研究》中,用文献法对高中班主任作了研究。

综上,各种研究方法中,各有其优缺点,行为事件访谈法是公认比较有效的方法,通过让被访谈者根据访谈者理定的问题提纲作出回答,优点是既可以收录到访谈者想了解的信息,也可以观察被访谈者的表情和自由轻松的谈话中得到额外的信息,缺点是访谈者必须控制好访谈过程的情境。问卷调查法也是很效的研究方法,优点是同一时间可以向许多人收集资料,不费时间,缺点是只能收到问卷包括的信息而且难以全部收回。个案追踪法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比较费时,费力,文献法有很强的理论依据,但没实证依据。在已有的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中,问卷调查法和行为事件防谈法用得比较多,其它方法相对较少,在以后的研究中,相关研究者可以在其它方法上有所突破。

3.2 对班主任胜任力特征的研究现状

韩曼茹(2004)在《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通过对中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优秀班主任和一般班主任进行行为事件访谈法,最后确定了中学班主任结构为四大类12个胜任特征共56个胜任力项目。

韩曼茹,杨继平(2006)在《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的初步研究》认为,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结构包括12项胜任特征:知识结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班级管理技能、教育观念、职业道德、情感、自我监控能力、人际交往、成就动机和工作质量意识。

王英、敖洪、王蓓蓓(2007)在《班主任十个胜任力因素》中,通过对学生与家长的开放式调查、行为事件访谈,以及在此基础上对500名初中班主任的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得出十个胜任力因素,分别是育人能力、心理辅导能力、职业道德、情感、知识结构、成就动机、人际交往、自我监控能力、教学能力、班级管理技能。

叶瑾(2007)在硕士论文《中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追踪、访谈法。首先对5名学生、家长、同事公认的优秀班主任教师进行关键行为事件访谈,然后请三位与中学班主任工作相关的问卷修订人员根据文献综述、访谈内容对班主任胜任特征评价问卷进行修订。最后得到12个维度,54项测量指标的胜任特征模型。

成云(2010)在《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研究》中,通过问卷法、文献法等多种实验方法,对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结构中专业素养、岗位卷入、服务导向、沟通技能、协作意识五个因子及从教龄差异、学历差异、地区差异、性别差异、优秀与否差异五个维度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现状,并针对差异现状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普高班主任胜任力结构中岗位卷入特征在学历、地区、和优秀与否上存在显著差异;服务导向特征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沟通技能特征在个体优秀与否方面差异显著;协作意识特征在教龄、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既与个人特质有关,也与社会环境有关。

篇3

一、小学班主任的核心能力素质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面对充满朝气、蓬勃发展的小学生,小学班主任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不仅要教育小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而且要关心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因此,一定的能力素质是小学班主任教师开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条件。

1.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它对人的道德行为起支持作用,是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小学班主任教师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是由小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特征决定的。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小学班主任教师既不仅教导小学生学习文化课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小学生做人的道理和怎样做人。老师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小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班主任教师的道德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基础。班主任首先是一位优秀的任课老师,应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首先,要足够的熟悉教材了解本班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其次,能够熟练的掌握教学技能技巧使所教课程简单易懂,能够让学生轻松的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最后,要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师生之间有很好的互动。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有助于班主任各项工作的开展。小学阶段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开发心智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比学习知识技能更重要,因此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小学班主任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素质。

3.组织管理好班集体的能力

组织班集体的各项活动、管理好班集体、培养班干部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点。除了知识技能的学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也是小学生校内生活的重要部分。小学班主任要具有组织好班级体各项活动的能力例如:升国旗、课间操、主题班会、课外校外活动等等。还要管理好班集体,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使全班同学团结一致共同进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班级的各项活动、每一件事班主任都要亲力亲为。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应当是良好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足够的权利和自由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活动中。这样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又能锻炼小学生的各种能力。此外,班主任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最得力的小助手,能够帮助班主任老师及时了解班集体的动态。

4.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

沟通作为一个重要的人际交往途径,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而且重要。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能力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关键。班主任老师教育教导学生并不只是指出他们的缺点批评他们,教育教导学生也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不仅要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更重要的是与学生心理相容真诚的关心和教育他们,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与老师沟通交流。班主任还要经常与各科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本班学生各科的学习状况,防止出现偏科严重的情况。其次是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让家长熟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因此,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5.不断提升自我的意识

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必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班主任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才使自己的能力素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互联网的普及使小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不再局限于教师的传授和书本上的知识。现代小学生思维活跃、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强,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和自己的探索发现,获取许多书本以外知识,甚至是老师还未了解的知识领域。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需求。

二、小学班主任核心能力素质的提升路径

1.学校应重视小学班主任工作

提高小学班主任的能力素质,是素质教育对小学班主任的要求,也是小学班主任走向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提高是学校、社会、和班主任自身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小学班主任工作首先要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在任命小学班主任时应考虑各方面因素严格筛选不能随意任命,选聘有一定班主任工作经验和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这一职务。并定时进行校本培训和各级班主任间的工作交流,但是培训工作要注重效率和质量不能占用班主任过多的时间。对于刚走向教师岗位的年轻班主任,学校应先对他们进行职前培训使之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并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分派一名能力素质较高、有工作经验的班主任教师来指导他们工作。不断引导与鼓励使他们尽早理解班主任工作的要领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2.适当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及薪资待遇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复杂繁琐,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却不高。中小学班主任的津贴标准自1988年后就没有再修改过,20多年来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物价上涨,教师的工资随着社会的发展上涨可是有关班主任的津贴却迟迟没有任何的变动。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加大了在教育上的投资并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但是有关小学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制度规定却没有明确的要求。在不同的地区小学班主任的待遇也有很大的差异,我国一线城市发达地区班主任的待遇普遍高于欠发达地区。普通城市特别是较贫困的地区小学班主任的薪资待遇和商场半日制的普通售货员差不多,但工作量却远远高于他们,因此,许多教师都不愿担任班主任这一职务,更有甚者直接辞去教师工作。这些现象都是教师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不高以及教育不公平引起的。因此,应适当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激起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仅有助于小学班主任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同事也有助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3.完善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

只有完善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班主任的能力素质。学校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指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测量的、符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而激励小学班主任通过努力去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对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内容不能局限于学生成绩、班级纪律和卫生这几个方面。应重视发展性评价,学生的发展和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发展,使有思想、有个性的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更好的管理班集体。此外,学生家长、学校同事等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也应纳入到评价机制内,他们也是与小学班主任接触频繁的群体,他们的评价更具有全面性。

4.组织小学班主任的职前培训与校本培训

小学班主任的职前培训和校本培训是提高其能力素质的主要途径。首先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时应当增加能够提高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课程,以提高师范生的理论素养。在组织师范生的实习工作时应当与小学协商给实习学生提供担任班主任职务的机会。理论联系实际使师范生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其次,要重视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校本培训工作,使校本培训符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情况。例如基本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班主任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同时也不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在对小学班主任进行校本培训时学校还应注意对有经验的班主任和没有班级管理经验的班主任的培训内容要有差别。

【参考文献】

篇4

一、小学班主任的核心能力素质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面对充满朝气、蓬勃发展的小学生,小学班主任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不仅要教育小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而且要关心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因此,一定的能力素质是小学班主任教师开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条件。

1.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它对人的道德行为起支持作用,是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小学班主任教师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是由小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特征决定的。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小学班主任教师既不仅教导小学生学习文化课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小学生做人的道理和怎样做人。老师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小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班主任教师的道德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基础。班主任首先是一位优秀的任课老师,应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首先,要足够的熟悉教材了解本班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其次,能够熟练的掌握教学技能技巧使所教课程简单易懂,能够让学生轻松的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最后,要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师生之间有很好的互动。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有助于班主任各项工作的开展。小学阶段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开发心智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比学习知识技能更重要,因此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小学班主任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素质。

3.组织管理好班集体的能力

组织班集体的各项活动、管理好班集体、培养班干部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点。除了知识技能的学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也是小学生校内生活的重要部分。小学班主任要具有组织好班级体各项活动的能力例如:升国旗、课间操、主题班会、课外校外活动等等。还要管理好班集体,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使全班同学团结一致共同进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班级的各项活动、每一件事班主任都要亲力亲为。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应当是良好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足够的权利和自由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活动中。这样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又能锻炼小学生的各种能力。此外,班主任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最得力的小助手,能够帮助班主任老师及时了解班集体的动态。

4.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

沟通作为一个重要的人际交往途径,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而且重要。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能力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关键。班主任老师教育教导学生并不只是指出他们的缺点批评他们,教育教导学生也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不仅要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更重要的是与学生心理相容真诚的关心和教育他们,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与老师沟通交流。班主任还要经常与各科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本班学生各科的学习状况,防止出现偏科严重的情况。其次是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让家长熟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因此,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5.不断提升自我的意识

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必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班主任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才使自己的能力素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互联网的普及使小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不再局限于教师的传授和书本上的知识。现代小学生思维活跃、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强,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和自己的探索发现,获取许多书本以外知识,甚至是老师还未了解的知识领域。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需求。

二、小学班主任核心能力素质的提升路径

1.学校应重视小学班主任工作

提高小学班主任的能力素质,是素质教育对小学班主任的要求,也是小学班主任走向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提高是学校、社会、和班主任自身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小学班主任工作首先要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在任命小学班主任时应考虑各方面因素严格筛选不能随意任命,选聘有一定班主任工作经验和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这一职务。并定时进行校本培训和各级班主任间的工作交流,但是培训工作要注重效率和质量不能占用班主任过多的时间。对于刚走向教师岗位的年轻班主任,学校应先对他们进行职前培训使之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并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分派一名能力素质较高、有工作经验的班主任教师来指导他们工作。不断引导与鼓励使他们尽早理解班主任工作的要领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2.适当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及薪资待遇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复杂繁琐,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却不高。中小学班主任的津贴标准自1988年后就没有再修改过,20多年来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物价上涨,教师的工资随着社会的发展上涨可是有关班主任的津贴却迟迟没有任何的变动。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加大了在教育上的投资并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但是有关小学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制度规定却没有明确的要求。在不同的地区小学班主任的待遇也有很大的差异,我国一线城市发达地区班主任的待遇普遍高于欠发达地区。普通城市特别是较贫困的地区小学班主任的薪资待遇和商场半日制的普通售货员差不多,但工作量却远远高于他们,因此,许多教师都不愿担任班主任这一职务,更有甚者直接辞去教师工作。这些现象都是教师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不高以及教育不公平引起的。因此,应适当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激起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仅有助于小学班主任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同事也有助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3.完善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

只有完善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班主任的能力素质。学校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指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测量的、符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而激励小学班主任通过努力去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对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内容不能局限于学生成绩、班级纪律和卫生这几个方面。应重视发展性评价,学生的发展和班主任能力素质的发展,使有思想、有个性的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更好的管理班集体。此外,学生家长、学校同事等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也应纳入到评价机制内,他们也是与小学班主任接触频繁的群体,他们的评价更具有全面性。

4.组织小学班主任的职前培训与校本培训

小学班主任的职前培训和校本培训是提高其能力素质的主要途径。首先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时应当增加能够提高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课程,以提高师范生的理论素养。在组织师范生的实习工作时应当与小学协商给实习学生提供担任班主任职务的机会。理论联系实际使师范生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其次,要重视小学班主任能力素质的校本培训工作,使校本培训符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情况。例如基本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班主任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同时也不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在对小学班主任进行校本培训时学校还应注意对有经验的班主任和没有班级管理经验的班主任的培训内容要有差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