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

时间:2023-06-08 09:09: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

篇1

红楼梦读后感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

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再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可是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那里独自一人伤心。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等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我们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红楼梦读后感2红楼,多么熟悉而又神秘的名字。自它问世以来,多少红学家前仆后继,倾其一生只为解得其中真味。对于这部自成学问的奇书,我早已慕其美名,值此寒假,有幸一探其奥秘。

当我拿到这本厚达九百多页的大“百科全书”时,我的心不得不为之惊叹,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但读书本来就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不然怎能领会其中奥妙?于是便下定决心,这个寒假,就纠缠上这本“顽物”,一定要把它看完。

初读《红楼梦》,困难就接踵而至。一张薄薄的纸页上挤满了令我眼花缭乱的文字,包括生僻字、文言文,许多诗词更是让我摸不着头脑,其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则是让我糊里糊涂,如置身云里雾里,难得其中真味。有时读着,竟睡意难忍,趴在书上睡了过去。

但这些并未阻挡我要将它看完的决心。我开始做笔记,自己手绘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图,切身体会到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复杂。我学会借助外物,无论是厚重的词典还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都在此过程中助我一臂之力。

最令我着迷的,自然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纠葛了。一次我读到一个场景:贾宝玉和林黛玉互表心意,用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以及很多我不知道的典故,便在网上查询,终于得知这是贾宝玉在向林黛玉表露自己的真心。在此过程中,我既收获了知识,又对书中的内容有了理解,那样一种心领神会的感受,更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难以言喻的昙花佳境,让人回味无穷。这样读书的兴趣和快乐自然就如期而至了。

在长达二十多天的纠缠后,我终于将这本书“啃”完了。但我却不能就此满足,因为书中还有很多内容是我还不理解的,还有更多的深意和奥秘没有被挖掘。这样,我的感受和收获可能就很有限。于是我选择了在网上翻看别人的读书笔记和书评,以及一些著名红学家如周汝昌的著作,与他们的思想和心灵交流后,便有豁然开朗、拨云见日之感,《红楼梦》中的奥秘也才逐渐隐现。

随着进一步深入了解,我才真正感受到红楼梦的博大精深,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兴趣。也许读书就是如此,只有肯花心思去钻研,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妙。采用不同的方式,得到的知识和兴趣也许就更多。最终,这本书一定会对我们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让我们受益无穷。

红楼梦读后感3黛玉葬花可谓是《红楼梦》的一大经典,只葬花这一件小事就将她的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黛玉的一生是个悲剧,而他与宝玉两小无猜的情感也注定是一个悲剧,有许多人不喜黛玉多疑的性格,可竟不知她有她的苦衷。黛玉小小年纪,父母先后离开人世,过着寄人篱下的孤单生活,这就使本就多愁善感的黛玉,变得更加敏感多疑,从而铸就了她孤傲清高的性格。也正因他的个性并非贾母所喜欢的,注定黛玉无人可以依赖,于是她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和对世俗的怨愤离开了人世间,实现了她“至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誓言。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是红楼梦中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薛宝钗作为一个封建社会女子的典范,深受贾府上下人等的喜爱。正如脂砚斋评价说:“在任职务不清不输,不远不近,可恶之人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

正是这样一个端庄得体,落落大方的特点,使贾母王夫人对他青睐有加,而薛宝钗“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态度,完全是遵循封建主义的明哲保身的哲学。宝钗头脑里浸透着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理教的淑女,但即使这样,她也是一个悲剧角色。嫁给宝玉后,明知宝玉心心念念想着他的林妹妹,却还要苦心经营这段夫妻关系,年纪轻轻就要接受宝玉出家,自己支撑家业的惨痛事实。不得不说,这样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当真叫人可悲可叹!

大观园,是一个梦,一个极尽人间财富堆切堆砌出来的美梦,是神仙在人世的宅邸,是文人墨客心之所向。这里生活的女孩儿,哪个不是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的存在,她们结识社,赏,猜灯谜,评戏文,吟诗作对……真真如神仙般的日子。然而愈美好愈不真实,愈不真实,愈易一朝毁之。

终于,桃源逝去,美梦破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终究让人们怀念与向往,可是这边桃花落地时,终究只是一捧镜花水月。到头来这只是一场梦……

红楼梦读后感4薛宝钗众所周知,《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工于心计,城府颇深,似乎不比黛玉更得读者的青睐。而我要说,宝钗之姿容不同于黛玉之风韵,宝钗之悲苦也非黛玉能体会。

都说黛玉是株芙蓉,傲世独立。那么宝钗便是花中牡丹,其美虽不似芙蓉的高处不胜寒,却多分雍容典雅,沉静大度。

贾府中腐败隐晦,处处皆是勾心斗角,而宝钗处其间并不曾畏惧,也不急于躲避,更不像黛玉过于洁身自好而锋芒毕露,使自身在大家庭中难以立足,宝钗有的只是份超脱的淡定从容,她温和处事并不看轻赵姨娘贾环等人,为人宁静平和的同时又不乏小心谨慎。

人人皆赞宝钗端庄贤淑,殊不知她温柔沉默之下是颗比黛玉还要机警的心。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清贾府各色人等。袭人曾请求湘云代做些针线活,宝钗得知,深深体会湘云在家中的不易而对袭人说明情况。湘云家去时与宝玉等人难舍难分,还是宝钗看得最清楚,知道她若再不回更会被她婶娘抱怨。最后湘云说:“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么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由此可见,宝钗既机敏、心地又善良。

宝钗和黛玉有个共同点便是对世事看得太清。惜春曾说过黛玉总没一点看不破,可若是什么都看破了,那世上还有什么是真的呢?这点惜春倒是看破了,因而她走向黛玉的反面,然而宝钗看轻却不愿看破。她深知社会庞大的力量和自己的渺小,纵然她天性聪慧,精通文墨,却也只能随从守份。久而久之,她便选择从容对待,以开阔的心胸坦然接受现实。

都说黛玉是理想主义者,宝钗是现实主义者。其实黛玉之理想实为幻想,她在封建道德上的突破纵然可贵,却也无力;而宝钗之现实观念实为聪明选择,并非不想反抗,而是预先料到这样做结局必然是个悲剧,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成就了她淡然平和的心态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

三春尽去,牡丹免不了凋零的命运,但其绝世芳华却成了永不抹去的经典。

红楼梦读后感5“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随着宝玉了却尘缘,红楼一梦终于归结。也许是由于阅历过浅,在这一部绵长细腻的经典面前,我竟有些哑言,如同涓涓细流无意间初入大海,《红楼梦》那高不可攀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即便是在世界文学作品中,也理应。

若是把《红楼梦》单纯地当情悲剧来读,未免低估了其中的内涵。宝黛的爱情悲剧,固然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专制和那时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奈、痛苦,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曹雪芹对封建制度的抨击。而贾府上上下下所有的人物,是否都可以代表封建时代某些典型的人物?贾府的兴衰史,是否又可来影射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亡?当然,这都是一些宏观的角度。就个人而言,贾府的命运是否也就是曹雪芹及其家族的命运?他思想的先进,又未尝不是隐含着对功名未就的抱怨?

这些的确是读过《红楼梦》之后应有的共识,但从那些华美传神的文字背后,我读出的则大多是曹雪芹对后人的谆谆教诲。

每每读到贾府丰裕的家产,诸如黄金几千两,白银几千两,绸缎多少匹,总会隐隐担心,如此富贵的家族到底能不能成功地延续下去,毕竟“富不过三代”的定律似乎很少被打破。果不其然,贾府中鲜见勤奋的身影,大多是笙歌不断,鼓乐不休,结果难逃败落凋敝的命运。这不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另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曾经活跃于历史风烟中的那一群五陵少年。他们多是皇亲国戚的后代,大富大贵,衣食无忧,不必考虑学业,不必操劳生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他们变得百无聊赖。为了打发难以消磨的时光,他们互相攀比,互相炫富,为非作歹,花天酒地,结果如何?终被世人遗弃,被历史遗忘。

篇2

1.学生“专家”引路,带动全班同学产生阅读名著的热情。通过课代表物色、班级同学推荐,甚至毛遂自荐,选出对某部名著读得很深入的“专家”。《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两部名著阅读是最有分歧的,很多女生都能把《红楼梦》里的细节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却对《三国演义》中一些著名的情节连连摇头,更不用说去细读了,男生恰好相反。如何消除这种不平衡?那就是让“专家”给他们开讲座。

2.教师密切配合学生的工作,并做好开讲前的培训。“专家”学生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教师的退位。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操控大局。还要补充哪些情节,而哪些情节可以删去,教师必须对学生“专家”递交上来的提纲把关。接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有的情节一扯可以扯得很远,而时间有限,讲清楚就要讲究方法,重点要突出。

3.学生整理笔记,明确答题步骤,背诵巩固。讲座持续进行,学生光是课堂上听,课后讨论,而不自己去消化,收效甚微。每一次讲座完后,按照老师所指导的答题步骤,整理笔记。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写远比听、说、读的效果来得好,而且写可以增强学生听、说、读的效率。

二、如何阅读名著

1.标注式。在读的基础上,碰到有不理解或自己特别欣赏的地方,及时在文本中画出。人们习惯用的符号有以下几种:“……”着重号,点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的词句下面。“”方框,画出文章中的生字、难词。“——”直线,画出文章中的难句。“~~~”波浪线也叫曲线,画在文章中精辟的和重要的语句下面。不管你用什么圈点符号,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什么方面的意思要始终一致;二是所读的书必须是自己的,把别人的书画得很乱是不礼貌的。

2.笔记式。做读书笔记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卡片式笔记,将摘记的内容分类记在备好的卡片上;二是摘要式笔记,即在读书过程中将其重要内容或精彩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三是是读后感式笔记,也就是针对书中的有关内容,联系社会或个人实际写出体会。读书笔记是阅读的重要辅助手段,无论是理论上的研究,还是实践中的运用,都证明了阅读时做笔记要比不做笔记效果好得多。读书笔记是科学地读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评点式。评点,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就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正文顶端和旁边及边缘空隙处,对文中的一部分用简短的文字给一扼要的评价和提示。评点阅读对提高分析、理解、鉴赏的能力大有好处。评点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旁批,即在正文旁边用简短的文字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提示;其二是行批,即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对文章的某一点或某一部分进行简单的评点。

三、如何提高答题技巧

1.要明确文学名著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了解这种题型的规律、特点。文学名著题多从检测考生对具体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角度拟题,又多以简答等题型方式对考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

2.要明确名著题的答题策略,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①注意对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②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纯叙述的角度还是要求有适当的人物评价,或者是揭示作品的主题意义,绝不能有半点的含糊。③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从情节角度,还是从人物角度入手,要判断清楚,并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述。

我们来对比以下两个答案:

考题:《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答1:得元妃旨意,宝玉和黛玉、宝钗以及众姐妹搬进了大观园。宝玉进入了自由天地,贾政却要他死读八股、祭祀宗庙、送往迎来,他厌恶极了,书童焙茗给他弄来禁书《西厢记》,宝玉欣喜若狂。他和黛玉一起在沁芳桥畔幽僻处偷读,借西厢之恋,吐露心中之情,宝黛两人心田里从此萌生爱意。

答2: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城倾国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镴枪头”。

得分要点:

1.写出故事的时间、地点、背景或原因任一要素,得1分。

2.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共读”不作为要点,写出先后顺序或写出具体细节,即可得分,如宝玉偷读,黛玉一起读,或黛玉发现宝玉读,两人一起读,均可。得1分。

3.宝黛借《西厢记》交流或者戏语,如打趣、表白、调侃,得2分。

4.读《西厢记》对宝黛二人爱情的意义,如借共读宝玉、黛玉传达爱意,得1分。

仔细看看得分要点,我们可以发现,答案对故事情节的完整、主要内容的突出、细节不走样是有严格要求的。所以,答案1只能得4分,因为它虽然做到了故事的完整性,但共读《西厢记》这个细节并没有真实再现,应该是:宝玉偷偷阅读时被黛玉发现,而后二人一起阅读。

篇3

  前几天,我有幸读了《青鸟》这本书,我被里面那扣人心弦的情节所吸引,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讲的是两个伐木人的小孩寻找青鸟——幸福的象征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是迪迪和麦迪,他们是一对兄妹,在平安夜,他们受仙女贝丽所托去寻找青鸟,帮她医好自己小女儿的玻仙女还给迪迪一顶绿色的帽子,上面有个帽徽,帽徽上镶嵌着一颗雪亮的大钻石。只要按住钻石,事物的灵魂就会显现,将钻石转向右边,会看见事物的过去,将钻石转向左边看见的则是未来。这时,所有静物和动物都能像人一样说话、站立。于是迪迪和麦迪便踏上了长长的征途,他们先后来到仙女宫、怀念国、夜宫、享乐宫、未来王国、墓地、森林等地方,历经千辛万苦才发现幸福的青鸟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读完这本书,我回味无穷,慢慢品尝这本书中的点点滴滴。我又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要学会乐观,有时候你只要学会乐观,就会解决一切难题,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真理和幸福。

  青鸟——是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使我更加自信。青鸟——是你使我找到了幸福在哪里!

  我和妈妈一起读过许多本童话故事,我偏偏拿来《青鸟》来讲讲感受。这是一个用心灵寻找幸福的故事,在小主人公米蒂尔和他的妹妹蒂蒂尔找青鸟的过程中,我终于知道,幸福的真正含义就是给人以幸福,自己才更接近幸福,同时幸福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在平安夜,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仙女让他们去帮助寻找一只青鸟,只有这只神奇的青鸟,才能找到幸福。孩子们在光神的指引下,去寻找这只青鸟,他们在回忆国、夜宫、享乐宫、未来国里,在猫、狗、陪伴下,历尽了千辛万苦,但青鸟总是得而复失,最终还是未能找到。他们原以为会没有幸福,当老挂钟的敲击声传来了,他们从睡梦中醒来,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他们发现自己躺在自家的床上。可是,这神奇的一夜,蒂蒂尔和米蒂尔知道了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只要自己去寻找,故事的结尾,原来意味着幸福的青鸟就是蒂蒂尔养的小鸽子,从那以后他学会了与别人分享幸福,学会了坚强,也学会了慷慨待人。

  青鸟的故事告诉大家,生命的本身就是幸福的,幸福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幸福!当你得到了幸福请将它们和别人一起分享吧。

  小学生经典名著读后感

  我看过很多名著,其中《红楼梦》最吸引我,让我百看不厌。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顶峰。作者曹雪芹积十年心血精心撰著,前后增删五次,还没完成全书,现仅存八十回,后四十回由后人续写。

  《红楼梦》以宝黛的爱情为一条主线,中间穿插着贾府兴衰这第二条重要线索。全书以贾府为中心,描写了府内的日常生活,又叙述了一系列重要事件,情节波澜起伏;其间又糅合了朝廷、市井乃至乡间的人情世故和风俗习惯,称得上是一本百科全书。

  尤其是全书塑造了大批的人物形象,诸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贾政、刘姥姥等一个个跃然纸上。说来奇怪,在这些人物中,我竟然最喜欢王熙凤。看看黛玉初进贾府的那段,众人都“低声屏气,恭敬小心”,唯独王熙凤人未出面,笑声先至,她泼辣、开朗、外向的性格一下子就凸现在读者眼前。随着故事的进行,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愈发突出,个性也愈来愈张扬,从秦可卿之故开始揽大权,“凤姐忙得茶饭无心,只是因为平时好强,怕别人褒贬,所以费劲精神,筹划得十分整齐。”别人都说王熙凤逞能,而我觉得她作为古代的女子,敢于在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又能把事情办得非常漂亮,真是难能可贵!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王熙凤也不例外。她那种善于玩弄权术,谋害他人的坏心肠我们应该抛弃,要不然就会“机关算尽,反害了卿卿性命”。

  《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章节是第十四回“共读《西厢》”和第十七回“刘姥姥进大观园”。共读《西厢》写了宝玉和黛玉住进大观园后,小厮茗烟给宝玉买了本《西厢记》,宝玉拿书到了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坐在石头上从头细看,忽然春风吹来,桃花纷飞而下,如下一场桃花雨。真是如诗如画一般的意境,让我恨不得变成书中人物,和宝玉一起去享受那种人间仙境。

  接下来就是宝玉和黛玉并肩促膝,共读西厢了。共同的爱好,相同的兴趣,让她们深深地被西厢记吸引,读得恍如入无人之境,真是一对情投意合的痴人,一幅神仙美眷的画面。

  小学生经典名著读后感

  读完《悲伤逆流成河》此书后我叹道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爱。

  布朗宁说:“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易遥在四岁时被宠爱她并视她为掌上明珠的父亲抛弃了,可见她父亲是冷酷无情的。她又在恶毒母亲的打骂中长大。但她眼中的地球并没有变成一座坟墓。因为地球给易遥一个同龄的邻居(齐铭)的关爱。齐铭对易遥的关爱在小时候是同情的目光,长大后就是每天早上的热牛奶、下午的课堂笔记,现在是在学校里是所有女孩都会抛来羡慕眼光的俩人一起上学放学吃午饭。

  易遥自四岁时被父亲抛弃后就没有得到过亲人的爱,但只是一个有怜爱之心的齐铭长期对她伸出略带关爱的手,她长大后就没有学会父亲那冷酷无情,也没有学会母亲那粗暴无礼,更没有对身边的事物嗤之以鼻。兴许就因为齐铭对易遥的关爱,易遥从心底处认为世界还是美好的,还爱自己的母亲,也学会关心他人,还会也义无反顾爱自己的同学。

  但是易遥不幸地错爱了无情的同学,使自己遭受到常人不可想象的痛苦。易遥坚强地忍受着同学们(以唐小米为首)的流言蜚语,独自地忍受着手术的剧痛,只求可以继续读书,别让母亲伤心,也可以继续拥有惟一关爱自己的友人(齐铭)。但是唐小米的妒忌心理并没有停止加害易遥,易遥的心灵再次受创。齐铭万分自责,后悔自己未能保护易遥。上天可怜易遥,将一位真正爱她的同学(顾森西)让易遥遇上。此后俩个小男生时刻关心着身心受创的易遥。

  纷至沓来的厄运继续伤害易遥。易遥母亲意外身亡,留下自己爱易遥的证据。虽然易遥无比伤心,但易遥体会到早已忘却的母爱。易遥没有了亲人,只剩下一颗布满裂痕即将破碎的心。由此,易遥更爱顾森西,更在乎森西与齐铭对她的言行举止。森西和齐铭对易遥总放不下心,俩人都尽自己能力不让易遥独自一人。

  丹纳说:“有一种超于一切之上的动力,就是爱;因为她能促成另外一个人的幸福,把自己的幸福隶属于另一个人,为了增进他的幸福而竭忠尽智。”森西简短的问候使易遥的感到无比满足,轻微的动作使易遥感知到消逝已久的幸福,顾森西每天十来分钟的陪伴让易遥心灵的重创逐渐消逝。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不美好的往事。齐铭追求到自己的恋人顾森湘(森西的姐姐),易遥也有森西的关爱。两对小情人并非爱的轰轰烈烈,充满激情,仅是每天的闲聊和彼此的关心,也足以让易遥受创的心灵日渐恢原,让齐铭森西森湘都放下深沉的担心。

篇4

妙黛二玉由于在身世遭遇、气质品性、文化修养等方面均存在着近乎相同的相似之处,因此使得她们的语言表现出了以上的很多共同特点,正如红学研究者们所说的,其实妙玉就是另一个身处佛门中的黛玉,是黛玉形象的一个补充,妙黛具有合一性。[1]黛妙二玉虽然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互补之性,但她们的语言也有各自的特点。正是这种微妙的区别与联系,才使得二玉的关系虚虚实实相互映衬更具艺术价值。她们语言风格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黛玉语言多含悲怆哀怨之情,妙玉语言多有高远超脱之意

哀怨悲怆是黛玉贯穿始终的语言基调之一,与她的感伤性格契合一体。如四十五回中,黛玉与宝钗谈到自己的病情身世和处境时说:“我知道我的病是不能好的了,且别说病,只论好的时候,我是怎么个形影儿,就可以知道了。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求的,今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了些似的。”“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皆是和她们家的姑娘一样,那些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寄人篱下的处境和病状,就使黛玉陷入了“悲观的宿命论中”[2]。一曲《葬花吟》就吟尽了黛玉身世的全部哀音。“花谢花飞”“红消香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剖净土掩风流”“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深切地表现出了她寄人篱下的身世之痛,与前途茫茫的精神负重,情感更加悲切凄凉,哀怨愁苦。

而妙玉虽然也父母双亡,漂泊他乡,无依无靠,但她是佛门中人,与红尘中的黛玉相比,则要显得洒脱得多,她虽说做不到真正的四大皆空,但世间万物,红尘俗事在她眼中心中则要比黛玉要看得淡想得开,因而其语中表现出的思想境界就比黛玉的悲怆哀怨更高一境。如第七十六回中湘云与黛玉在中秋夜联诗,当湘云道:“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黛玉对道:“冷月葬诗魂”,一语未了妙玉从石后转了出来笑道:“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只是方才我听这一首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

可见她对黛玉如此颓败凄楚的言词是很不赞成的。且从她的诗词言语中也能明显的感受到她与黛玉相比对待生活那份超脱和高远。如在同一回中她续黛玉湘云写道:“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盘。……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钟鸣栊翠寺,鸡鸣稻香村。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接下来她说“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即:高洁的情怀我只能自我排遣,因为高雅的志趣无人诉说。其境界之高远超脱岂是一般须眉所能及的!所以脂评说:“妙卿身世不凡,心性高深”[3]。

2 黛玉语言独具特色风格多样,妙玉语言淡漠冷静严肃庄重

妙黛二玉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身处尘世而一个遁入空门,这也就造就了她们语言的最大不同。黛玉身处俗世,她不受佛门的那些清规戒律的束缚,生活丰富复杂,因而其语就显得独具特色风格多样,尽显了俗家少女生活的丰富多彩与情感的丰富复杂。她多样的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幽默诙谐,机敏灵俏

正如刘永良所说,“曹雪芹在刻画黛玉这一形象时,不仅着力描写了黛玉的多愁善感,哀怨悲凄的性格主色调,唤起读者为之一洒同情之泪,而且也赋予了这个青春少女活泼机趣,幽默诙谐的另一面。”[4]也正是她幽默诙谐机敏灵俏的另一面才使读者更喜爱这位率真无邪的少女,才让千万人为之抛书洒泪。

如对宝玉她常借打趣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好呢”,她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做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做和尚的遭数。”“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没有?”“你怎么不去辞辞你宝姐姐来呢?”由话传情,她的一颦一笑如在眼前,展示了情窦初开少女的纯真可爱,幽默诙谐及机敏灵俏。

2.2 借题发挥,刻意曲解

黛玉机智敏慧,伶牙俐齿,为了保护自己经常含沙射影借题发挥,以刻意曲解别人之意,而达到讽刺别人保护自己的目的,如第八回里,宝玉要喝冷酒,经宝钗劝说他改喝了热酒,可巧小丫头雪雁给她送手炉来了,黛玉含笑问她道:“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还听他的话,我平日里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这话表面责备雪雁,实则是对宝玉听从宝钗劝告的一种嫉妒和醋意,但是她不能把这种心态直接表现出来,因而就借雪雁送手炉一事进行发挥,影射宝玉对宝钗的言听计从。

2.3 善用修辞,生动活泼

黛玉的敏慧还表现在她说话极少整片大套的俗话,而是言既出口,就带有精彩的修辞[5],使其语显得很生动活泼。如第二十二回中,宝钗给宝玉讲《寄生草》,宝玉称宝钗无书不知。黛玉听了把嘴一撇道:“安静些看戏吧,还没唱《山门》你倒《妆风》了。”就运用双关语表达了她对宝玉对宝钗赞赏明显地含酸不满。

她还常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她以“蕉叶覆鹿”的典故把探春比做鹿。以“呆雁”比宝玉,以“母蝗虫”来比喻蠢笨的刘姥姥。

她还善用幽默风趣的夸张,如第三十四回中,宝玉受笞,黛玉心痛的哭得两只眼睛像桃儿一般,然而见宝钗似有哭状,黛玉便笑道:“姐姐也自保重些,就是哭出两缸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她饱读诗书,引用典故在其语中则更常见,如:诲人不倦、胶柱鼓瑟、剖腹藏珠、惺惺惜惺惺、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守如处女脱如狡兔等都显示了她语言中鲜明的雅言特色。

妙玉语言淡漠冷静,严肃庄重,显示了佛门生活所谓的与世无争与四大皆空。纵观妙玉短短的千字之言,不难发现其语不论是为贾母奉茶的客套语,请宝黛钗三人“吃梯己茶”的玩笑语,还是和宝玉所讲的口是心非语,和惜春对弈品茗所讲的闲谈语,还是对邢岫烟所讲的尖刻语,不管是否出自真心,都极力在维护一个出家人应有的言谈举止。表现出了严肃庄重淡漠冷静的特点。在妙玉的言谈中,我们很少能找到像黛玉那样机敏灵俏的幽默诙谐语。她即使有幽默,也是“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即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么一海便成什么了?说得宝玉黛玉宝钗都笑了”笑中也不失严肃庄重。妙玉身为出家人,她的身份就决定了她的语言也和佛门生活一样的平静淡漠。和黛玉相比无人可以让她使小性儿,让她打趣取乐,她更不可能像黛玉一样,可以用打趣、讽刺、借题发挥、含沙射影的语言来表达对宝玉的爱,来试探提醒宝玉不要见了姐姐忘了妹妹。她所说的都是那些“不打诳语”的庄重语,都是些“这遭吃茶,你是托了他们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吃的”那样压抑情感的冷漠语。

3 黛玉语言多顺应语境合理得体,妙玉言语多纵情由性不合凡俗

黛玉虽然天性率真多尖刻之语,但她的尖刻也只对自己讨厌的人和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她是世俗中人,她深知世俗凡礼。她的幽默诙谐都是在同辈姐妹们之间,在长辈面前却是唯礼奉上,她的语言就真切地体现出了她谨慎敏慧: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几个字,不是睁眼瞎子罢了!”……后来宝玉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妙玉孤高过洁,万人不入她的目,身在佛门,天性率真,语言多纵情由性,不屑逢迎世俗凡礼,给人不留情面。如第四十一回,贾母带了刘姥姥到栊翠庵来,妙玉为贾母奉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道:“这是旧年蠲的雨水。”在这简短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妙玉的洁傲与不屑逢迎权贵,没有极力讨好贾母。可见她对世俗凡礼的蔑视与不在乎。……黛玉又问道:“这水也是旧年的雨水么?”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使得黛玉在她们面前难堪不已,无台阶可下。类似的事情还有邢岫烟找她帮宝玉“扶乩”找玉。她虽说也在邢岫烟的陪笑恳请下帮了,但开始的批评也让她进退为难,十分难堪。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了妙玉的纵情由性,她想什么就说什么,并不在乎其语言是否和世俗礼法,也从不去迎合它,更不会去计较后果。

总之,作者从真实的社会生活出发,在典型环境中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特征,通过二人相似而又绝不雷同的语言,塑造出具有互补合一性的作者理想的女性形象,展现了《红楼梦》语言的高度艺术成就。

[参考文献]

[1]高立新.红楼二玉论――论红楼梦中妙玉与黛玉关系[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2010(2):3.

[2]刘影.试论林黛玉的语言特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6):2.

篇5

收藏有时是一件伤感的事,有些藏品的心思当如猫一般敏感,特别是比黄金还珍贵的线装古籍。草长莺飞,豪情满怀之时,古籍峻然,清新沁人;感叹世事无常、人生飘零的时候却是稚涩晦暗,廖然伤情。安妮宝贝的文化随笔《古书之美》,为安妮宝贝对著名藏书家韦力的长篇访谈,以随笔的形式记录采访的过程和感受,展现二人思想的碰撞,缅怀古书历经百年递嬗的艰难历史。

从细腻典雅的文字可以看出,面对一册册古籍,面对古籍收藏家韦力,安妮的心是沉静而虔诚的。读者仿佛能从文字中嗅到,一个线装书中走出的安妮,一颦一笑之间,一字一句之间,无不涌动着思古之情。安妮说看到古书静静地躺在黑绸之上,便忽然间想起了它两千多年前的主人。此话诚然,因为相信美的东西有其独特的生命美学和内在律动,作为文化传承的古籍尤为如此,著名古籍收藏家数千册古书摆放在一起是如此精美曼妙,当邂逅安妮这样一个绝色清凉的女子,可谓相得益彰,满室生香。

《古书之美》中,安妮并没有像她以往的著作一样用大段大段优美的文字述说内心,而是用简短隽永的小令串联成章,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智慧。尽管着墨较少,但可以看出,安妮宝贝始终将自己,将原先无遗情致迸发的小情怀深深藏起,留给读者的是一个思考者的背影。作为一个著书者,安妮宝贝以朝圣般的笔触向前人著述之严谨、工匠技艺之精湛、古法用心之体贴致敬。书中写道,在成书过程中,作者并非只是将与韦力的谈话整理成文字,更是亲随韦力到各地挑书选书、参加图书拍卖、下江南寻访已被历史湮没的古代藏书楼,以真人实录、现场采访的形式,配以大量精美照片,展示古书在版本、纸张、装裱、刻印等方面的含蕴精致,回顾古书百年嬗变的历史,追溯传统文化的源流。

篇6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不尽如人意,但每个学校、班级总有少数语文尖子生,问他们经验,大多回答得益于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因此,课外阅读对高中生来说仍很重要。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而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甚至是身边的同学或者自己的父母等。这些令他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相当一部分是学生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时所认识的。即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在无形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课外阅读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我们不要将课外阅读片面地理解为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从各门学科的学习中所获得的新知识和新内容都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补充和配合,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和吸收。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高中生的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

二、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

1.学生对名著不感兴趣。在我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阅读率最高,其次是《三国演义》,最后是《水浒》和《红楼梦》。但阅读大多以电视剧为主,进行过原著阅读的少之又少。对于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绝大部分学生的记录是零,只有个别同学读过《基督山伯爵》、《简爱》等几部情节离奇、趣味性较强的作品,许多同学甚至连名字也没听说过。

2.没有时间阅读。高考的压力,各门学科的作业导致学生没有时间阅读,再加上部分老师和家长认为阅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从而限制学生的阅读,因为难得的假期被各种各样的资料和培训班占据,学生真正用来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少之又少。

可是现在的高考语文不再局限于课内知识,考得更多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2000年7月7日上午,全国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刚刚结束,河南郑州《中学生阅读》编辑室的电话铃就响了起来。电话里传来的是一个教师十分激动的声音,他说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就取自《中学生阅读》,这则材料他刚刚让学生训练过。学生从考场出来,个个喜笑颜开。这种有趣的现象提醒我们:广泛的阅读与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应试能力的提高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现在的江苏省高考作文也越来越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如2009年的《品味时尚》,2010年的《绿色生活》。学生如果不关注生活,不多读课外书就是很难把作文写好的。

所以,我要再次强调高中生仍要重视课外阅读。

三、老师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书

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老师要多作引导,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学生课外阅读读什么是老师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中学生的鉴别能力较差,加之市场上的图书良莠不齐,因此,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需要老师的指导。给学生选择和推荐课外读物,要求内容健康,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深浅适度,要能为他们所接受。因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结合课堂教学选择。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渗透课外读物的推荐,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读《红楼梦》;学习《空城计》,让学生读《三国演义》;学习鲁迅《药》,让学生读《呐喊》、《彷徨》等;这样做不但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饶有兴致地进行课外阅读,而且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印象。

2.结合年龄特点选择。高中各阶段的学生在识字、阅读能力、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要根据他们各自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如低年级可以选一些抒情散文、贴近生活的小说来读。中年级可选一些人物传记、自己感兴趣的名著,到高年级可以找一些科技小品文、哲理散文及有一定深度与难度的名著来读。

3.结合个性特点选择。如果对所读的书很喜欢,那么学生会乐于读,并且越读越有动力。为此要摸清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喜好,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他们选择书籍。此外,还可以结合节日、纪念日、各种活动、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地方文化等选择。但老师的推荐千万不能演绎为专制,而应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

四、老师要指导学生有效进行课外阅读

要让课外阅读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课外阅读,不是单纯地做“加法”就能奏效的,学生的课外阅读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指导,否则,他们的读便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教师要经常性地、反复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借助实例(包括:课文和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读不同类型的文章。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要做到有层次,逐步深入,整体推进,循序渐进。

1.指导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和浏览是补充。可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略读和浏览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因为快速阅读可以高效、省时地摄取更多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适应高速发展变化的世界。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略读和浏览,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引导学生学会集中精神,跳跃阅读,筛选有用的信息,抓住文章的重点,把非重点的部分一掠而过。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速读习惯,强调速读“四不”: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默读。

2.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一般步骤。由于受文体、篇幅等因素的影响,读书的步骤不一致,一般的读书通常有“通读、熟读、研读、美读”四个步骤。通读是与文章的初晤,接触的是文章的“肌肤”,要能把文章读正确、流利,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熟读接触的是文章的“灵魂”,要能理解和感悟文章的内容,以及由内容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研读就是研究性的读,对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表现手法、结构层次等进行赏析和评价,这一步骤一般适用于高年级,对低中年级不作要求;美读是对文章的“反刍”,即把文章美美地读出来,不仅要读出文章的主旨,而且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个性。当然不是所有文章的阅读一定要有这四个步骤,对于一般的文章通读即可,而对于有重要价值的文章则一步也不能少,甚至还要“不厌百回读”。

3.指导学生学会不同文体的读书方法。建议学生:对于诗歌、散文,一般要品读、诵读,感受诗中所蕴含的作者真挚的情感,品味诗歌语言的音韵美;对于小说要默读,读时要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各个情节之间的联系,把握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对于议论文要研读,抓住文章的论点,分析作者用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方法和过程;而对于古文则需要进行边查字典边读的查读、诵读,领略并学习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才华……

篇7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25-2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能尽如人意,但每个学校、班级总有少数语文尖子生,问他们经验,大多回答得益于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也谈到了这种情况:“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因此,课外阅读对高中生来说仍很重要,我们要引导学生有效进行课外阅读。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而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哪怕是身边的同学或者自己的父母等。这些令他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相当一部分是学生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时所认识的。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课外阅读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我们不要将课外阅读片面地理解为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从各门学科的学习中所获得的新知识和新内容都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补充和配合,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和吸收。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高中生的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

二、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

1.学生对名著不感兴趣。我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阅读率最高,其次是《三国演义》,接着是《水浒》和《红楼梦》。但阅读的大多以电视剧为主,进行过原著阅读的少之又少。对于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绝大部分同学的记录是零,只有个别同学读过《基督山伯爵》、《简爱》等几部情节离奇、趣味性较强的作品,许多同学甚至连名字也没听说过。

2.没有时间阅读。高考的压力、各门学科的作业导致学生没有时间阅读,再加上部分老师和家长认为阅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从而限制学生的阅读,难得的假期又会被各种各样的资料和培训班占据。学生真正用来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少之又少。

可是现在的高考语文不再局限于课内知识,考的更多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2000年7月7日上午,全国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刚刚结束,河南郑州《中学生阅读》编辑室的电话铃就响了起来。电话里传来的是一个教师十分激动的声音,他说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就取自《中学生阅读》,这则材料他刚刚让学生训练过。学生从考场出来,个个喜笑眼开。这种有趣的现象提醒我们:广泛的阅读与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应试能力的提高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现在的江苏省高考作文也越来越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如2009年的《品味时尚》,2010年的《绿色生活》。学生如果不关注生活,不多读课外书是很难把作文写好的。

所以,我要再次强调高中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还不够,教师还应对学生多加指导,以求让高中生课外阅读更有效。

三、老师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书

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老师要多作引导,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学生课外阅读读什么是我们老师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中学生的鉴别能力较差,加之市场上的图书良莠不齐,因此,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需要老师的指导。给学生选择和推荐课外读物,要求内容健康,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深浅适度,要能为他们所接受。因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结合课堂教学选择,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渗透课外读物的推荐。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读《红楼梦》;学习《空城计》,让学生读《三国演义》;学习鲁迅《药》,让学生读《呐喊》、《彷徨》等等;这样做,不但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地、饶有兴致地进行课外阅读,而且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印象。

2.结合年龄特点选择,高中各阶段的学生在识字、阅读能力、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教师要根据他们各自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如低年级可以选一些抒情散文、贴近生活的小说来读。中年级可选一些人物传记、自己感兴趣的名著,到高年级可以找一些科技小品文、哲理散文以及有一定深度与难度的名著来读。

3.结合个性特点选择,如果对所读的书很喜欢,那么学生会乐于读,并且越读越有动力。为此,教师要摸清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喜好,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他们选择书籍。此外还可以结合节日、纪念日、各种活动、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地方文化等选择。但老师的推荐千万不能演绎为专制,应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

四、老师要指导学生有效进行课外阅读

要让课外阅读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课外阅读,不是单纯地做“加法”就能奏效的,学生的课外阅读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指导,否则,他们的读书便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教师要利用课内经常性地、反复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要借助实例(包括:课文和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读不同类型的文章。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要做到有层次,逐步深入,整体推进,循序渐进。

1.指导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和浏览是补充。可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略读和浏览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因为快速阅读可以高效、省时地摄取更多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适应高速发展变化的世界。所以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略读和浏览,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引导学生学会集中精神,跳跃阅读,筛选有用的信息,抓住文章的重点,把非重点的部分一掠而过。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速读习惯,强调速读“四不”: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默读。

2.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一般步骤。由于受文体、篇幅等因素的影响,读书的步骤不尽一致,就一般的读书通常有“通读、熟读、研读、美读”四个步骤。通读是与文章的初晤,接触的是文章的“肌肤”,要能把文章读正确、流利,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熟读接触的是文章的“灵魂”,要能够理解和感悟文章的内容,以及由内容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研读就是研究性的读,对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表现手法、结构层次等进行赏析和评价,这一步骤一般适用于高年级,对低中年级不作要求;美读是对文章的“反刍”,即把文章美美地读出来,不仅要读出文章的主旨,而且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个性。当然不是所有文章的阅读一定要有这四个步骤,对于一般的文章通读即可,而对于有重要价值的文章则一步也不能少,甚至还要“不厌百回读”。

3.指导学生学会不同文体的读书方法。建议学生:对于诗歌、散文,一般要品读、诵读,感受诗中所蕴含的作者真挚的情感,品味诗歌语言的音韵美;对于小说要默读,读时要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各个情节之间的联系,把握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对于议论文要研读,抓住文章的论点,分析作者用来阐明自己观点的方法和过程;而对于古文则需要进行边查字典边读的查读、诵读,领略并学习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才华……

篇8

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诸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等等。其中,最核心的对话关系应该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对话前的静思默想能给学生留有亲近文本、展开对话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与文本“零距离”接触,默读文本,品味文本。学生在与文本交流过程中静思默想,更能使学生从文本的字、词、句中去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与作者的心灵的对话,从而得到独特了理解。这样“冷场” 可以为其他形式对话的有效进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许多特级教师早已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宁鸿彬教《皇帝的新装》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勾画、思考。程翔在教《〈名人传〉序》时,简短开场白后,就让学生默读全文,要求“基本上看懂的请举手”,结果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所以程老师又让学生再读全文。这十几分钟的时间可能让很多教师舍不得:我有精彩的环节要展示,有精妙的讲析要表述……可这些都比不上这十几分钟的静默,因为它让学生获得了静心阅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这十几分钟的静默,绝不是教学行为的静止,而在安静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智慧在萌芽,思维在发展。清华附中的特级教师韩军就曾经撰文介绍其教学《药》的过程:第一节课,几乎不提任何要求,就让学生自己默读,并且课后学生还要反复默读;第二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并达到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本的程度。

而那些感情复杂、思想深刻的文章,在生本对话前教师更需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静思默读。如苏教版必修五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语意深刻,其中融入了17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帕思卡尔深邃的思考和真切的情感。这样的文章光靠教师说是很难有好的成效,相反反复地品读就成了这篇文章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唯有浮躁的心沉寂下来,静静地用心去聆听揣摩,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那铭刻在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智慧。这样的课堂不需要太热闹,只需要多给学生一点安静的时间,去读读,去品品 。

二、合作前静思默想,为思维碰撞积蓄火花

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得现如今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小组内的阅读交流,往往会使阅读教学充满了无限生机。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课堂需要活力,而静下心来思考是探讨研究的基础,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的默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一个合作交流的小组中,每个个体都存在差异,课堂教学应该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动起来,这就需要有意识地制造“静堂”,给那些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以较充分的空间,使他们避免浅尝辄止、囫囵吞枣。

例如,学习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的第四、五节时,诗歌这样写道:“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在描绘了康桥旖旎迷人的风光之后,由眼前之景又回到内心之情,表达了对康桥难以割舍的离别情绪。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种情感,把研读鉴赏的重点放在了“梦”字上。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诗后,我有意留出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结合徐志摩的生平经历闭目想象:诗人眼中出现的美景是否是梦境?为什么说是“彩虹似的梦”?诗人又是如何寻梦的?学生经过静静的思考、体会,思维处于愤悱状态,课堂形成了热烈讨论的氛围。我最后作适当点拨:对“梦”的理解是多元的,有对知识的追求;有对社会理想的追求;有对个人情感理想的渴慕;有崇拜自然,对人的天性回复、融合在大自然之中的向往……经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体会到了徐志摩所追求的人生的梦,更容易理解诗的意境。当研读了全诗以后,学生被诗的意境深深感染了,产生了情感上的强烈共鸣。这时,我再及时调控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断续分明。我又设计了一个环节,留下一段时间让学生沉思、揣摩,在这基础上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再启发学生质疑。学生情绪高涨,思维积极,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纷纷提出问题,热烈讨论。如诗人为什么“再别康桥”?两次离开康桥情形有什么不同?“康桥”不仅有美丽如画的景色,更有让诗人割舍不下的情怀。如此魂牵梦绕的地方,诗人为什么选择了“轻”“悄悄”的来去方式呢?诗人在离开的时候连“一片云彩”都不曾带走,这表现他什么样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呢?“悄悄――笙箫”“夏虫――沉默”,诗人为什么把这些表面上看似不可调和的事物连缀起来?这样的意象适合抒发诗人怎么样的心情?可以想象,学生经过这样的思考,再合作,继而再质疑、讨论,能更准确地把全诗,思想感情也得到了升华。

三、疑难处静思默想,为感悟深入扬起风帆

“提问(质疑)―思考―讨论―发言”是课堂教学一个常规的完整的过程,提出问题之后的“思考”环节是一个极其重要且不容忽视的步骤,而这个环节恰恰应该是属于个人的、寂静的,需要在沉静中回味。而平时在公开课或优质课评比中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鸦雀无声的“尴尬”的“冷场”,不少教师都会选择刻意简化甚至省略掉这个环节,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和感悟的余地。这样一来,虽然从整体上看一堂课始终都很热闹,没有“冷场”,但实际上却剥夺了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挤压了学生的“思维张力”,助长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因此,在问题处给学生留有更多思维的空间,更有利于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

篇9

我真正接触到经典,是在幼儿园大班时。一天,妈妈问我:“乖宝贝,想不想看《西游记》呀?就是电视上天天播放的那个!妈妈给你买一本,好不好?”我嘟哝着说:“在电视上看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买呀?”妈妈假装生气道:“哎!你怎么不听话了?你知不知道那有多精彩?电视上可演不出来的呀!”我见妈妈生气了,便不敢反驳,只好顺从地说:“好吧!那就买一本看看!”说完,还装着很大气的样子,甩着手臂,悠然而去。第二天,妈妈就买来了《西游记》。《西游记》一买来,我就后悔了,但妈妈直把书往我面前推,嘴上还说:“看看吧!这书可好看了!”出于无奈,我只好接过书翻了翻,说道:“不好看,不好看,我不看。”妈妈劝我:“你还没看呢,怎么就知道不好看?”看妈妈那坚定的目光,我也就不吵了,接过书认真地翻了起来,这一看就入迷了,怎么也不肯放下,妈妈好说歹说,我才把书放下来。这一本名著一买来,奖罚就鲜明了,表现好,就多看一会儿书,表现差,就少看一会儿书或直接不许看书。为了多看一会儿书,我就只能听妈妈的话,但我觉得很值。

现在,那本《西游记》伴随着我度过了五个春秋,它是我对经典最初最难忘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非但不觉得看书是被逼的,反而喜欢这种幸福的感觉。我甚至觉得,书的海洋是最美的,是包罗万象的,在幼儿园时读书入迷的样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正是因为偶然遇到了《西游记》,书才成了我永久的朋友。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纯洁得毫无瑕疵。

旁批

文章开始就写出了妈妈对阅读的重视,“经常朗诵诗文给我听”,还写出了“我”的懵懂无知和妈妈的无奈。通过简短的对话写出了“我”天真、好奇的性格,新颖、有趣。

这段文字虽然写了“我”由不喜欢看《西游记》到“一看就入迷了,怎么也不肯放下”的过程,但前后的语句不够连贯,表达也不够流畅,要做整段的修改。

难道你只读了《西游记》这一本书吗?它既是你的偶遇,也应该是引领你走向经典的灯塔。所以二、三两段之间应该有一个过渡段。

“这种幸福的感觉”是什么?没说清楚。“我甚至觉得,书的海洋是最美的,是包罗万象的,在幼儿园时读书入迷的样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句话和前面没多大联系。

最后一句简洁,概括性强,是画龙点睛之笔,可以另作一段。

偶然相遇,却成了永久的朋友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经常朗诵诗文给我听,贪玩的我什么也听不懂,只是朦朦胧胧觉得很好听,再无别的想法。对此,妈妈总是恨铁不成钢地说:“你呀,怎么就这么肤浅?这么经典的东西,你怎么就听不懂?”这时,我总是眨巴着眼睛,小心翼翼地问:“妈妈,什么是经典?什么是肤浅呀?”

我真正接触到经典,是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妈妈问我:“乖宝贝,想不想看《西游记》呀?就是电视上天天播放的那个唐僧取经的故事啊!妈妈给你买一本,好不好?”我嘟哝着说:“在电视上看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买呀?”妈妈假装生气道:“哎,你怎么不听话了?你知不知道里面内容有多精彩?电视上可演不出来的呀!”我见妈妈生气了,便不敢反驳,只好顺从地说:“好吧!那就买一本看看!”说完,我也装着很生气很委屈的样子。心里却想,我不喜欢看,你买来我也不看。

第二天,妈妈果真买来了《西游记》。《西游记》一买来,我就后悔了,总是找各种理由把书扔到一边。妈妈却不厌其烦地把书往我面前推,嘴上还说:“看看吧!宝贝,这书可好看了!”出于无奈,我只好接过书翻了翻,嘴里还一个劲嘀咕:“不好看,不好看,我就是不想看。”妈妈劝我:“你还没看呢,怎么就知道不好看?”看妈妈那坚定的目光,我也就不敢吵了,接过书认真地翻了起来。这一看不打紧,我被里面精彩的插图吸引了,我又带着好奇读旁边的文字,不知不觉,我被生动的故事情节迷住了,怎么也不肯放下。现在倒是妈妈急了,每天到家,我一完成家庭作业,就赶紧捧起《西游记》读。到了吃饭时间,妈妈好说歹说,我才把书放下来。这本书一买来,就成了妈妈给我的奖品了,表现好,就能多看一会儿,表现差,就少看一会儿或直接不许看。为了能多看一会儿书,我就只能听妈妈的话,但我觉得很值。

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读书,读经典的书。后来,我陆续读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红楼梦》等经典书籍。从书中,我感受到了无尽的快乐。

现在,那本《西游记》已经伴随我度过了五个春秋,它是我对经典最初的也是最难忘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非但不觉得看书是被逼的,反而越来越喜欢这种幸福的感觉。看书,能让我鉴别出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看书,能让我体会到主人公的喜怒哀乐;看书,开拓了我的眼界。我甚至觉得,书的海洋是最美的,是包罗万象的。

正是因为偶然遇到了《西游记》,书才成了我永久的朋友,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篇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04

中学生的写作现状让我们一线教师深感担忧。究其原因,我认为学生作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写作兴趣缺少,怕写作文。对初中生的调查显示, 70%以上的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学生们一听到要写作文,就愁上眉梢,一听说不写作文,就欣喜若狂。2.学生写作素材缺乏,言之无物。学生生活阅历浅,整天“三点一线”,社会观察少,阅读有限,导致素材积累有限。写作时极尽东拼西凑之能事,草草应付。3.学生写作技巧缺损,杂乱无章。审题不准,层次混乱,中心不突出,语言平淡。乱写一气是不少作文的通病。4.学生思维能力缺失,肤浅片面。文笔幼稚,依然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系列的现状和问题不能不让人深思,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该怎么进行语文写作教学?

一、激活兴趣点

点燃激情,体验成功。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写作教学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喜爱写作。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老师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励学生,激发写作兴趣,点燃写作激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充分调动写作积极性。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内心都想写好作文,他们也能够写好作文。我们要相信每位学生在作文方面都有才能,都有独特的闪光点。我们对每一位学生有良好的期望,并通过各种态度、表情和行为方式等将这种期望巧妙传递给学生。学生获得积极期待的信息后就会受到鼓舞,就会更加信赖教师,就会积极写作文。我们关注学生的写作练习,努力发现其闪光点,把成功之处总结出来,在班级或更宽的空间交流,学生就会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激发兴趣。

(一)吸引关注法

在写作教学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或方法,唤醒学生对写作的热情,树立写作的信心,激发写作的兴趣,激活写作的潜能,从而为提高写作提供不竭的动力。

如 “佳作”贴上墙。“佳作”,一是指整篇文章,但更多的是“片段”,这样可以激发更多的学生的兴趣。我们先将有特色的作文分类整理,一般按下面几类整理:精彩的题目,精彩的开头,精彩的结尾,精彩的文段,好的结构,立意好的,材料鲜活的,语句精彩的,全文优秀的。然后分类打印出来,附上简短的点评。先在语文课上,表扬有亮点的同学,特别突出对写作后进生的亮点的肯定,让全班同学鼓掌加以激励,然后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相互学习。“佳作上墙”,能有效的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促使他们表达潜能之花美丽绽放。

(二)成果激励法

在写作练习中,努力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或在全班范读,或上白板展示,或年级交流。模仿风风火火的电视节目“我要上春晚”,我们开展了佳作展示活动叫“我要上白板”。把同学写得好的作文(整篇文章、优美片段、漂亮词句)打印好。通过电子白板用PPT的形式在班里展示,或全班齐读,或个别品析,以便共同提高。同学把自己的作品能够上电子白板视为极大的光荣,称为“我要上白板”。自从有了这项活动,同学对写作十分投入,从惧怕写作到期待写作,从“叫苦连天”到“跃跃欲试”。

这种活动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互相学习,互相欣赏,最终提高写作水平,成功的喜悦是最有力的催化剂和兴奋剂,将引领学生从一个高度到达另一个高度。

(三)榜样带动法

在写作教学中,借用一双“慧眼”,仔细搜索,努力发掘具有写作潜质的学生,鼓励他们广泛涉猎,积极阅读,认真写作。向报刊杂志推荐他们的作品,并且组织他们参加作文比赛,从而达到通过写作特长生的榜样作用来调动全体学生的写作激情。

二、激活积累点

生活探骊,书本觅珠。学生们积累素材有两个渠道。第一个积累点是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写作的源泉,那里有人生百态,那里有善恶美丑。引导学生走近生活,学会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作文时就有了无尽的素材,就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书中有不少素材。但是,学生的“三点一线”生活方式,要获取素材谈何容易。第二个积累点是书籍,让学生博览群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积累经典的写作素材。

(一)生活提炼法

引导学生向生活提炼素材:留心校园,观察生活,提炼写作素材;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捕捉写作灵感;深入思考,感悟生活,抒发写作真情。留心校园,关注生活。上课期间,提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留心校园花草树木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让学生看观察暴雨下的校园、烈日下的校园、下雪后的校园,和学生一道观察,指导积累素材并让学生写作。指导学生要用心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指导学生观察老师和同学在不同境况下的变化,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课后、晚会上、运动场上的不同;同学在教室里、寝室里、体育课、晚会上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把观察和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即时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在班上交流,教师需要及时而中肯的点评。

(二)文化吸纳法

篇11

因材而教,是我绝对支持的观点。从开始记事开始,我就被老爸教着开始练字,不记得是几岁,反正从有印象开始,就有练字的回忆。最开始幼儿园,每天回家后就是先练上一页字,才能再出去玩。到了上小学,就是正式开始语文学习之路。每天不论学校的作业有多少,方格本子是一定要写满两页才能算数的。写的是什么内容?呵呵,就是一样,语文课本。没什么废话,就是一课一课地抄下去。抄完了再回头来重新抄过。寒暑假的时候,是每天抄四页,后来年级高一点的时候是抄八页。每天还有要做的家庭功课就是背书,当然,也是背语文课本。短的课文当天就背过,长一点的分两天背。所以很多时候,开学还没两个月,新的语文课本早就被我背完了。仔细分析一下,好像挺苛刻,挺古板的家庭教育。但是于我而言,却真的是非常合适的教育方法。因为性格野,比较像男孩子,从来没有将学校的功课放在眼里,学校的功课对小学时候的我,也的确是小菜一碟。家庭作业,反而是磨炼了我的耐性和细心。因为每天的家庭作业若是被检查出错误来的话,是要被罚重写的。小孩子爱玩,我也不例外,所以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认真地把所有的作业全部写完再玩,即使别的小朋友到家里来坐着等我一起出去玩,也不能马虎,还是要做完,甚至家里都没有大人管的,就是我自己一个人,都可以把电视打开,让别人坐着看,我去写作业。呜呼,真是乖孩子啊,现在的我要是有原来的一半的自觉与细心,就好了。

整个小学的生涯就是那样飞快地过去了。当时肯定是有怨言的,但是逼迫于父亲的权威,只能接受。好在后来慢慢地习惯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倒也没觉得没什么了。现在回想起来,12本的语文课本,背的滚瓜烂熟,一直是我值得夸耀的地方。而且回忆起来还有,傍晚,夕阳西下,站在客厅里背书,落日从窗户里射进来,照在语文课本上,书页金黄金黄的,很漂亮,那一课,背的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小学期间,看的最多的课外书好像就是《故事大王》了。家里是坚决不给我买课外书的。每一学年只买一本作文书,三年级就买四年级的,四年级就买五年级的。“书非借不能读也”真是至理名言。家里对于我看课外书,奇怪的是有一种反对的基调,现在倒是理解了。比如正常的上学期间非作文书不能看,所以每次如果同学有什么新书,我都是只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抓紧一切时间拼命的看,回家了再百般无奈的拿起看了千遍万遍的作文书读。暑假期间,可以去图书馆看书的,也是可以借同学的书回家看的。但是,看的书,都是要经过家长的同意。而且不能借多,一个暑假,最多拿回来五本。多了是不行的,“读的多读不烂”这是他们经常说的话。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一些读书的机会,比如在爸妈的带领下去别人家玩,这是最开心的。这个时候,我可以任意地读我愿意看的,平时很难得看到的画报或者小人书之类,在别人家,爸妈自然不好那么管我,狼吞虎咽,每次的阅读都是大餐。

到了开始上初中,家里就不怎么管我的阅读了,抄课本,背课文,也不强迫我一定要去做,一切全靠我自觉。课本是不再抄了,但是语文课本里,自己喜欢的文章,还是会主动地去背下来。课外阅读,也是放的很松,双休,寒暑假,只要是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随便自己支配,只是读的书,大部分还是要经过他们的检阅。于是利用零花钱,倒真是买了不少杂志,现在还保存的有《中学生文摘》《人生十六七》《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那个时候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少男少女》我倒不是很喜欢,觉得太花哨,远不如《人生十六七》看的真实,贴近生活。小小说也有很多读的不明白的,但是仍然喜欢,简短的故事反映的人生百态,读来真精妙。一直到初中结束,我都没有读过什么世界名著,大部头。一来好像更愿意读些简单;二来好像心里想着玩的多了,读那些大部头读的不明白还枯燥无味,不读也罢。

高中,学习紧张许多,但是,我却千方百计地读了很多小说,金庸的武侠,倪匡的《卫斯理》系列,还有琼瑶,也都是在学习间隙,背过父母与老师的眼,偷偷的读的。上高中最大的阅读还有读报。读得挺杂的,去报亭,很随意的买,《中国经营者》《21世纪报》《南方周末》《参考消息》《娱乐周刊》……都是我桌上的常客。报纸买回来,往桌上一铺,上面再压上学习用的书,嘿嘿,想看书就看书,想看报就看报,躲避老师的最佳方法。高中时候的语文老师,鼓励我们阅读,他的晚自习,定然是要在三节晚自习中专门抽出一节来给我们读名家散文的。每个星期五下午还有活动时间,也会带我们去阅览室读书,报纸,杂志,任君自选。我那个时候最爱看的就是《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专刊。《国家地理杂志》《人民画报》也是我喜欢看的,因为这些杂志上面不仅有精美的图片缓解只看文字的眼睛的疲劳,还给我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口。每每都是看得最上劲的时候下课铃响了,意犹未尽。

大学期间的读书活动,说起来实在丢脸。虽然大学里有了更大的图书馆,有了更多的书,更好的读书环境,反而是静不下心去认真读书了。只读了一些老剧本,比如革命样板戏,翻阅了一些建筑设计,地理风情之类。完全凭一时的兴趣,没有任何目的和追求的去读书。也在每年大学放假回家的时候读一下《红楼梦》《飘》等名著。所以到现在,那些世界名著什么的,我还真没读过多少,和别人说起来,我真是一无所知,也并没有一定非要去读的想法,如果读书不是享乐的事情了,还不如不读。倒是流行小说,因为在寝室的传阅,读了一些,比如《梦里花落知多少》《幻城》《樱桃之远》《成都、今夜请将我拥抱》等等。

再来,最享受的应该就是实习期间的阅读了。实习的时候我选择了去湖北省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碰巧,该部不仅仅是只管理电子阅览室,还负责中文图书典藏馆的工作,我得以有幸进入一般读者根本不可能进入的典藏书库进行阅读。那个时候图书馆刚经历完内部装修,典藏馆里的部分书籍需要人帮忙整理,我当然是毫不犹豫地请求去帮忙。呵呵,主任很好说话,还把书库的钥匙给我,每天只需帮忙做简单的整理工作就好。高高的书架,一层一层望不到边;发黄的图书,从左向右翻开的版本,厚重的繁体字,从上往下的阅读;甚至需要借助梯子才能爬上去看见上面的书的名字。这些,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读书环境。坐在高高的架子上,随性的翻阅着任意一本书,周围都是书,随便拿起哪本都带着岁月的痕迹,安静的,可以听见空气流动的声音。实习了一个月,至少有20天是混迹于典藏书库的,并没有做多少和我专业相关的事情。偷笑一个的说,因为我在图书馆的“辛勤工作”,还一不小心荣获了“优秀实习生”的光荣称号,嘿嘿。那段时间的阅读,很愉快,因为没有任何压力,随意的读,读一些让人赏心悦目的,放下,拿起另一本,再随便读一些就换。说起来没有完整的读完哪一本书,但是阅读的心情,却是得到了无比的享受。

以上这些,如果算的话,就是我的语文学习之路了。因为我认为,语文的学习,本就是一个一辈子的事情,看书的时候是学习,思考的时候也是学习。

文章按时间顺序:幼儿园练字――小学抄书――初中背书――大学自由阅读,详细描述了自己的阅读经历和阅读体验,层次清晰,流畅有序,神清气闲,娓娓道来。一个视读书为精神美餐,为最大快乐,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喜欢阅读的“书虫”形象跃然纸上。最令人动情难忘的是文中这样的细节,读过多日,还闪在脑海里,久久难以退去:夕阳下,客厅背书,金灿灿阳光映在书行里,那幅画面很温馨、很美丽。还有图书馆高高的云梯上,读着自己喜爱的一本本典藏书籍,依稀听得见文字流动的声音……那感觉真的好神气,不,简直是神奇。

回头再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问题,用两个字来概括恐怕就是“多读”二字。尽管幼时的抄书背书是在懵然不懂情况下,尽管也可以说是在家长的威逼下,但对语文文字的感悟涵咏能力,已在悄然形成,并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慢慢积淀成一种语文素养。

篇12

书籍、杂志、报纸这三种形态的出版物,由于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在差异,加上出版周期的不同,它们对应的阅读程度也各不相同,书籍需要最深度的阅读,杂志次之,而报纸的阅读则较为浅表。

浅阅读时代的到来

1.何谓浅阅读

浅阅读,并非仅仅是对阅读深浅程度的简单分类,它是社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才有的阅读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浅阅读从属于阿尔文?托夫勒所说的“第三次浪潮”,这一世界潮流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显露端倪,而在最近10多年间则表现得尤为突出。托夫勒认为,第三次浪潮的传播,体现为典型的“弹片文化”特征:“我们被一些矛盾、零散的形象所包围,旧的观念受到考验,注入我们脑海的是支离破碎的‘弹片’(blip)。”#人们生活在由“散漫、短暂的形象所构成的新文化当中”,逐渐习惯于新闻节目每隔几分钟插入30秒的广告,习惯于公交车上的广告牌,习惯于商品包装盒上的一段卡通,或者一条逗人发笑的手机短信,阅读报纸时也喜欢读编辑从报道中摘出的新闻人物语录。

一般说来,浅阅读是一种不求甚解的、以消遣娱乐甚至感官刺激为旨的、匆匆进行的阅读形式。浅阅读的突出表现就是浅尝辄止,只求形象的生动而不问有多少思想内涵,只求语言的通俗性而不论精神上的积累,只求阅读的速度而不求甚解。

浅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其中找到了直截了当的快乐,时间在这种快乐中轻松逝去。报纸这一媒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浅阅读的需求。

2.浅阅读的特征

浅阅读与大众流行文化、消费文化并不完全同步,但它还是表现出消费文化的一些突出特征。

快餐式。所谓浅阅读,最突出的特点是“快”,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有人形象地说:“假如说深阅读曾经是一场饕餮的盛宴,它在如饥似渴的时代里填补了人们空虚的胃。而面对浅阅读,人们惟一能做的是像一个美食家一样不断浅尝辄止,迅速消化与吸收、抛弃与更新、理解与遗忘。”$值得注意的还有,快餐式不仅是阅读方式,同时也是生产方式。

随意性。与传统阅读的郑重其事不同,浅阅读已经卸下了神圣的面纱、严肃的目的、认真的态度,因此对阅读物的选择便也不求系统、高深,也不需要精挑细选,读什么与不读什么有了很大的随意性。坐上地铁,会接过一份免费报纸阅读一路;一份上百个版的报纸,通常要在几十分钟内翻完,阅读哪些新闻,又不读哪些新闻,全凭兴之所至;而在互联网上,在网页与网页之间的选择更为随机。

享乐化。在浅阅读的潮流中,感官上的享受成为阅读的一个直接目的。传统阅读产生的愉悦感可能更深刻、更持久,而浅阅读则不然。浅阅读要的是当下的、直截了当的,对阅读物的选择,浅阅读大多是出自感官直觉与本能,视觉刺激的强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针。与这一特点相呼应,重视视觉冲击力已成为报刊的共识,把装帧、版式、照片等视觉因素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抓住读者的眼球。

碎片化。所谓碎片化,与托夫勒的“弹片文化”具有相同的指向。突出的表现,比如手机短信的流行,比如报纸上“语录”栏目的兴起,比如简短、精辟的广告词,虽然媒体形式各不相同,但是流露出某种一致的特征。

3.在线阅读与浅阅读

浅阅读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早在进入网络时代之前就已开始萌生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浅阅读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阅读形式。

托夫勒认为,随着第三次浪潮的到来,大众传播工具的势力不仅没有扩张,反而被“多样化的传播工具”削弱了。提出这一观点的时候,互联网尚未广泛应用,他看到的是快速、便宜的印刷术带来了小型杂志的遍地开花,以及录像机、“电视游戏机”、传输到家的“信息服务”等等。待到互联网普及之后,呈现出来的传播景观更加令人吃惊了。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阅读从纸质时代进入了纸质与数字并存的时代。印刷媒介不再是唯一的阅读物,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电脑屏幕上阅读,这种阅读被称为在线阅读或网络阅读。在线阅读的迅速增长挤占了印刷媒体的空间,尤其是青年人群正逐渐失去对传统纸质读本的兴趣,他们成为在线阅读的中坚力量。

2008年7月23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召开新闻会,公布了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报纸以73.8%的阅读率位于首位;图书阅读率结束自1999年以来连续下滑的趋势,上升0.1个百分点,以48.8%排在第三位;网络阅读率继续大幅攀升,达到44.9%,比2005年提高了17.1%,而1999年仅为3.7%。数据还显示,网络在线阅读是最普遍的阅读方式,比例高达79.7%,手机报和电子杂志的读者规模均超过200万人。%

从表面上看,单单这组数据没有理由值得悲观。有人说,网络阅读本身并不简单地代表着正面或者负面的价值判断。一位北京大学的学生就曾经表达过他对两种不同阅读形式的感受:“如果我想要在,‘二十四史’中查一些资料,但是我完全没有读过‘二十四史’,那么我肯定会选择看电子书;但是如果我现在情绪低落,想找林妹妹来陪我吟诗作对,那我肯定会躺倒床上捧一本《红楼梦》津津有味地读。”&然而,还是不要忘了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是讯息”。在他看来,不同的媒介应当有不同的“语法”,对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互联网最突出的特征是海量信息,使得信息的供应超出了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期。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的精力、阅读时间都非常有限,面对海量信息若要不至于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人们别无选择,必须尽力扩展自己的视野,以便能在更大范围内对信息进行搜索、刷新。因而,浅阅读的流行也是大势所趋。

报纸须担当新角色新功能

无可否认,这是一个属于“多样化的传播工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主导者之一是新兴的互联网。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代中国的传播格局里,互联网是一块与世界潮流基本同步的领地。而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领域,专业水平尚在“补课”阶段,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出成熟的形式。互联网的到来,使得传统媒体的发展逻辑被强行地中断了。

单看报纸。中国报纸虽然已经进入“厚报”时代,但中国的“厚报”,与西方报纸动辄几百个版相比还属“轻量级”,按照自身的发展逻辑本来还要往更厚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互联网的介入,中国报纸需要,且只能选择新的道路。笔者认为,报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适应浅阅读趋势

在传统阅读中,相对于书籍、杂志而言,报纸提供的是“浅阅读”。在新阅读时代,只有一天生命的报纸,是适宜的浅阅读读本。尽管在信息量、互动性等方面报纸均不如互联网,但它毕竟是一种携带方便、老少皆宜、适应广泛的媒体,仍然拥有很大的生存空间。根本问题在于,报纸如何把握住浅阅读时代读者的口味,令读者乐于接受。

首先,应当注重报纸形式设计,强化报纸的视觉效果。在美国报业,代表性的案例是《今日美国》。《今日美国》创刊于1982年,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多媒体时代的帷幕已经拉开了。该报在头版上最先使用彩色图片,图文并茂,而报道则多短小篇幅,“文字+照片+示意图”就是《今日美国》的报道模式。结果,作为美国各大报中最年轻报纸的《今日美国》后来居上,成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香港,创刊于1994年的《苹果日报》,则以《今日美国》为样板,也创造了一个报业的奇迹。加强视觉设计,提高图片质量,增多图表的使用,提高报纸的易读性,这已成为办报的潮流。

其次,在内容上应研究读者口味,提供精彩的“碎片”。“碎片”报道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新闻人物的“语录”,有精短的消息,有提示性的信息,有一句话式的评论以及特别的新闻漫画……总之,小篇幅、大信息量、更精粹是报纸的一个方向。

2.做海量信息的导引者

海量信息,不能被单纯地视为人类社会的福音。正如物质生产的匮乏与物质生产的过剩都带来经济困境一样,信息汹涌的潮水也会把人类带入精神上的困境。知名互联网企业谷歌(Google)的成功,不在于它能够向人们提供多少信息,而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找到所需的信息。网络上的海量信息,需要精确、细致的导引,这种导引,网络上已经发展出多种形式了。比如谷歌、百度等知名搜索引擎,比如各种形式的点击排行,门户网站的首页也会不断地更新,为受众提供更好的网络导航。

尽管如此,报纸若要做海量信息的导引者,仍然拥有自己的优势:其一,报纸的导引是跨越媒体的,相比网络对网络信息的导引,多了一层跨越媒体的意义;其二,报纸的导引是以日为单位的,模式固定而简单,相比网络的快速多变而言,这种模式有其价值。网络虽然可以随时更新,但是过于频繁的更新却未免会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从;其三,就具体报纸而言,还可以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处理网络信息,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视角。

3.加入深阅读元素完善报纸结构

报纸的本性在于浅阅读,但是,把浅阅读做到极致,是否就是最好的报纸?即使是最好的报纸,这是否又是所有报纸的最佳选择?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