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本范文

时间:2022-09-10 05:18: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语文课本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语文课本

篇1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52-02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先生讲的“语文教材”主要指教科书中的文质兼美的选文,而不是指课本本身,因为教科书还包括练习系统、知识与能力系统、写作系统等。叶老的话告诉我们,语文课本中的选文对学生写作和作文教学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因此,我认为,结合课文,就地取材地指导学生写作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选用课本选文中的素材

初中教材的选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供选择的素材,这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庞大的素材库。首先,语文教材选文中大量的经典格言、诗词名句是我们立论、引论的素材,如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真挂云帆济沧海”,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其次,初中语文课本选文中不少讲述的故事或立论的事例也同样是我们写作的素材。如课本中介绍《巨人传》时讲到的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期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日站在雕像前创作,终于留下了传世的杰作,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这就是我们讲述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与坚持不懈而成功的论据。再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列举的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这就是不断质疑,不断创新而有所成就的案例。

二、化用课本选文主旨为写作素材

初中语文教材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其文章主旨本身就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素材与主旨。如苏教版九年级教材李森祥的《台阶》一文,一方面“表现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忍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暗喻了中国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父亲”筑造新房、建造台阶的经历中去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在今天这个现实世界“栖居”,特别是要学会为自己的生命定位、定向,保证自己在相应的空间有满意快乐的生活。人是给自己活着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不要盲目地去追求不适合自己“高”的生活,就像文中的父亲,耗费了大半辈子的精力,造了一座高台阶的新房,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理想中的快乐,反而是尴尬、衰老。无论坚持不懈的追求,还是对于生活的思考,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主旨;而父亲的故事,则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又如《游褒禅山记》一文,通过游褒禅山的过程与感受,来说明“做大事必须要有志向、毅力和外物帮助”,因为文中强调了“不随以止”和“物以相之”。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结合王安石写作此文的背景和心境可以看出,他是借记游来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作者认为游“平夷”的前洞太平常了,就如他在地方做官,虽也能造福一方百姓,但影响有限,不能成就伟业,而“愈深、愈难、愈奇”的后洞虽然艰险,那里却如巍巍朝堂,虽然危机四伏,但可以实现自己的宏大政治理想即身居高位,进行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使北宋国富民强。这两个方面也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主题与素材。

三、学习课本选文的篇章结构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选文都结构精细,是我们学生习作效仿的好范例。文章的结构主要是指各部分内容的组织、配合,包括开头和结尾与主体部分的展开,各个部分的层次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过渡和照应等,写文章必须合理地安排好文章的结构。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是首尾呼应的佳作。开头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既能使文章围绕“背影”这一中心自然展开,又能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文章的结尾再次强调了“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样写不但与开头呼应,而且能帮助读者更深地理解题旨,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样的文章结构在教学中也能便于学生模仿。这种首尾呼应的文章往往是我们写回忆性记叙文常用的结构方式。

课文范本的材料取舍、详略安排、次序安排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如《枣核》一文,作者详写旧时同窗在美国住地精心布置中国式花园,并要在花园中栽下家乡枣树的事,目的是为了具体生动地表现这位老人依恋故土之情。作者和这位老人的关系,老人托他带几颗枣核的事,以及老人在车站接他的情形等内容,不能不写,又不必详写,所以只做了简略的交代。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思想。要把文章的中心意思表现得鲜明突出,就必须分清写作材料的主次,选取那些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细地写,这些结构安排在初中语文选文中都有很好的表现,值得我们反复推敲、认真学习效仿。

初中语文选文的结构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中并没有直接写月色如何,恰恰写了月光的反面――物影。用影子的黑来反衬月光的明,用有限的空间表现无垠的范畴,在光影斑驳中仿佛白日的院墙界限全部消失,外在内心一片空明。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悄然流淌。《岳阳楼记》中以“异”为切入点,不但写出了相反相成的两种自然之美景,还写出了“喜”“悲”及第三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独立思考与情怀。《醉翁亭记》同以“乐”为突破口。这个太守与我们接触到的庙堂为官者有明显的不同,他没有儒家教条下的死板与清高,他没有向下俯视人群,而是随遇而安,快乐地平视生活,并融入其中,如鱼得水,这是一种以乐为主旨的聚心结构方式。

四、从课本选文学习描写方法、表达技巧

有了素材,只是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但作为文学艺术的独特性更在于怎么写,这就是文章的描写方法与表达技巧问题。高尔基说:“只有在掌握了文学技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赋予材料以或多或少完美的艺术形式。”因此,无论是教师的写作指导,还是学生的写作训练,其情感体验都要通过描写方法与表达技巧来落实,而初中语文选文在描写方法与表达技巧方面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范例。

初中阅读与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其人物描写是最主要的。如《最后一课》中对小弗郎士进行了多次的心理描写,写出了他的心慌、诧异、难过、后悔,写出了他对老师的理解、同情和敬爱,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祖国的热爱――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把这个顽皮而又受到伤害的孩子写得真实深入。

再如《我的老师》中对蔡芸芝先生是这样描写的:“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的一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作者三言两语将就一个温柔美丽的女教师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同时,“温柔美丽”又是统领全文的主旨,全篇文章都是围绕这四个字展开的,真是辞约而文丰。

再如《一面》中对于鲁迅肖像描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这里写出了鲁迅的瘦而有精神的特点,很形象生动,既有外在形态的,更有内在精神的,真正做到了形神合一。

郭沫若曾说过:“多读名人著作,而且对于某些作品还必须熟读、烂读,便能于无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中求其化。”我们学生习作就是要多学习这些名人著作,学习他们的表达技巧、描写方法。

五、学习课本范文的语言,让作文亮起来

篇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较长现代文的预习更是如此。学生在课前按要求对较长现代好预习是长文短教的关键,如果学生不能在课前对较长现代好预习,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开展长文短教的效率会极大地降低,甚至会造成课堂教学完全失败的恶果。笔者任教的两个班均为普通班且学生整体语文水平较低,因此,笔者在布置学生预习的时候,提出以下三个最低要求:

1.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参考书解决所有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问题。

2.标明段落序号。

3.熟读课文至少两遍,以能够明确说出主要人物的名字和基本概括主要事件为原则。

以上是笔者个人从学情出发制定出的长文短教的最低预习要求,教师们在实际操作中也可根据自己班的具体学情制定出其他的适宜的更高要求。总之,预习越充分,长文短教的效果就会越好。

二、紧扣学段制定切实的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各学段现代文教学目标不同,所以,制定每篇较长现代文教学目标时应从具体学段目标出发,制定出紧扣学段目标的切实的教学目标,以七年级为例:

七年级现代文的学段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积累、语言理解表达能力等方面有所得。因此,在确定七年级各篇较长现代文教学目标时,要把它放在整个七年级语文知识体系中,确定出一个教学要点,做到一课一得。以下就是笔者从七年级现代文学段教学目标出发,制定出的适合七年级较长现代文短教的切实教学目标。

如,笔者把《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较长现代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阅读文本,感受贝多芬这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形象。

2.从文本走向课外,学习像贝多芬一样身残志坚取得巨大成就的一类人的精神。

3.学习本文用生动的肖像描写展现人物性格风貌的技法。

又如,笔者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较长现代文的将教学目标定位为:

1.从课文标题入手培养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多角度探究课文主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弱者的品质。

由此可见,制定较长现代文的教学目标不在多,而在真正扎实有效并能够实现。切忌“假”“多”、“乱”、“空”,这一点对较长现代文的教学至关重要。

三、基于学情计设通俗易懂、灵活适度的主问题

笔者所任教的两个属普通班,基本都是中层生和后进生。如果脱离班级的基本学情,提出一些具有太多文学字眼的问题,学生连问题的表述都听不懂,更不要说举手回答了,那样以来,课堂冷场是必然结果。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笔者在设计课堂主问题的时候这样操作:

在教授《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较长现代文时,笔者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迅速跳读课文,并思考,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勾画出相关词句。”(小组讨论约5分钟,学生展示及教师点评约15分钟)

学生一边默读,笔者一边巡视,两班学生基本都能在文段中划出表现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的词句,就连后进生也能轻松地划出相关语句,笔者的预期目标实现了。

学生一个个的回答着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性格特点,有的是词语,有的是短语,笔者在黑板上一个个地书写着。笔者有意识地把贝多芬作为普通人性格特点的词语写在第一行,把贝多芬作为一个音乐天才和一个具有坚强毅力的人的词语写在第二行。

笔者问同学们:“贝多芬第一行的性格特点和我们普通人有没有差别?”

同学们齐声说:“没有差别。”

笔者接着追问:“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说:“普通人!”笔者随即用红粉笔在第一行板书的最后边写上“普通人(平凡的人)”。

笔者又问: “同学们,贝多芬第二行的性格特点和我们普通人相比,如何?”

学生齐声说“他远远比我们普通人强!”

笔者追问:“那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来概括是……”

学生们有些疑惑了,都不敢开口说。

笔者说:“请同学们看看我们的课题——音乐巨人贝多芬。”

有同学举手了,“贝多芬是一个巨人!”

“说得好!”笔者顺势在第二行板书的结尾处写上“巨人(伟大的人)”。至此,第一个教学目标圆满完成。

又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较长现代文,笔者设计了主问题为:本文是一则童话故事,题目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那么本文围绕“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讲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不超过50字。(小组讨论约5分钟,学生展示及教师点评约15分钟)

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从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两个主要人物入手,按照如何把“动人”一词表达充分为原则积极展开讨论。经过小组讨论,基本都能用不超过50字的句子概括这则童话的内容,且主要人物齐全。预设的主问题解决了,很好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一。

由此可见,对于较长现代文短教而言,设计通俗易懂、灵活适度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吃透文本,又对教师的点拨、提升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四、搭建创造升起的跳板

创造生成是现代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升起的跳板极为重要,对较长现代文的短教而言,这一点更不容忽视。

为此,笔者在《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较长现代文的拓展部分设计了“走出文本,畅谈身边的‘贝多芬’”环节。(小组讨论约2分钟,学生展示及教师点评约13分钟)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笔者问:“贝多芬是身残志坚的巨人,其时,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千千万万像贝多芬一样的‘巨人’,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巨人’?尽可能用一句话展示出他(她)的主要精神。”

学生甲回答:“司马迁忍宫刑之辱,奋发图强,著述了鸿篇巨著《史记》。”

学生乙回答:“张海迪身残志坚,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

学生丙回答:“罗斯福坐着轮椅,两次高票当选美国总统。”

学生丁回答“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凭借自己的坚韧,成为了著名作家和慈善家。”

笔者总结:“从同学们丰富多彩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今中外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像贝多芬一样的巨人,他们‘巨人般的精神’给了我们一次又一次有益的启迪。”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因为我们是跪着的。让我们站起来,勇敢面对眼前生活中和未来生活的困难,做像贝多芬一样的巨人。”(精彩结束)至此,第二个课堂教学目标完成。

又如教授《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较长现代文的拓展环节时,笔者设计了“某某,我想对你你说……”环节。(小组讨论约4分钟,学生展示及教师点评约12分钟)

具体的问题如下:

盲孩子,我想对你说……

影子,我想对你说……

萤火虫,我想对你说……

同学们,我想对你说……

我想对自己说……

课堂实际证明,绝大多数学生对盲孩子、影子、萤火虫等对象的倾诉都能紧扣文章各个多样的主题,回答较为理想。学生在对同学的倾诉和对自己的诉说方面,也都能在老师的适当点拨下提炼出较为精炼的语言。(课堂结束语: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堂课我们体会到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之间真挚的爱,这爱如山间一捧清泉,它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课堂教学结束。)

这些拓展环节的安排让学生由课内走向了课外,从文本走向了生活,在深入理解课文主旨的前提下,砥砺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实际表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至此,课堂教学目标三完成。

学生的回答虽然因知识水平的差异而有差别,但学生们都能从文本中有自己的体验和反思。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搭建,一次又一次的升起,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定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五、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小练笔

较长现代文的短教还应与密切联系课文内容的小练笔(堂上小练笔或课外小练笔)相结合,这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音乐巨人贝多芬》布置作业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从课文的肖像描写中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品格。你们和老师认识这么久,应该对老师比较熟悉了吧?今天的小练笔:写一段关于老师的肖像描写,要求:运用精准的肖像描写展示出老师某一方面的性格,字数不少于150字。(课堂时间有剩余,可作堂上小练笔。若时间不足,可做课外小练笔。)至此,本课教学目标三顺利完成。

又如笔者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布置作业环节,设计的作业为:

“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拥有健康,拥有亲朋好友的爱。但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幸的人们,正所谓“不幸的人们各有各的不幸”。请同学们在本周内,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你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并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到周记本上,情感要真挚,字数不少于150字。”(课堂时间有剩余,堂上讨论:你所接触的人中,哪些人需要我们关爱?若时间不足,以周记的形式布置成课外小练笔。)语文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它更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非同一般的影响,设置的这一作业既是语文作业,又是德育作业,达到了智育和德育双重目的。从后来收上的周记作业看,绝大部分同学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真诚帮助了他们身边的需要帮助之人,描写内心的感受也符合情感真挚的写作要求。至此,本课教学的目标三顺利完成。

以上就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例,对初中语文课本中较长现代文短教的方法所做的一些初步探索。

“弱水有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对于“初中较长现代文的短教”,只要找准切入点,训练点,就能抓住全文的核心。如此以来,老师“教”的时间短了,相应地,学生“学”的时间长了。学生们就能在语文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地感受文本、理解文本和鉴赏文本,进而能够充分地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既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语文是快乐的,又能让教师深刻体会到教语文是幸福的。

篇3

在进行课本剧编排前,首先要优选教学文本,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改编成课本剧,即使是故事性的文本,也不一定都适合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选取教学文本,才能够让课本剧编排取得更好的效果。一方面,故事性或寓言性的文本都可以作为课本剧选编的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文本的特点,分析是否有多样性的人物性格以供剧情中呈现,这样的故事往往更适合编排成课本剧。另一方面,非故事性文本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并编排成课本剧,尤其是那些具有浓厚的感彩,抒发特定的情感意蕴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吟诵的形式来表现这些文本,这种另类的课本剧形式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演绎,来强化学生对于教学文本的认知。

在课本剧编演中,文本的选择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并非所有课文都适合进行编演,还有待选择和优化。可以是教师指定文本,也可以是师生共同商定文本,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般而言,编演的文本应具有较强的故事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激烈的矛盾冲突等,如记叙类、小说类、童话类课文等都可选作剧本。譬如学习《父母的心》《孔乙己》《皇帝的新装》等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编演,加深文本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以课本内的文章作为依托,引导学生自主寻找一些有代表性的课外读物,拓宽文本的选择范围,为课本剧的编排提供更大的平台与空间。只有首先优选课本剧编排的文本,才能够基本确立整个课本剧的主题与基调,进而让学生的编排过程更有方向性,并将文本演绎得更好。

二、编演前认真研读文本

文本确立之后,在课本剧编演前,学生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认真研读文章,要对整个故事的脉络、故事中相关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整个故事的矛盾冲突有更好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对文本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如在网络资源中查找故事创作的背景,也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他类似的文学作品来强化对选编文本的理解。无论哪种方式,编演前认真研读文本都很有必要。学生只有对文本十分熟悉,才能在课本剧的编排中更有方向感,在表演时才会有更好的发挥。

在进行文本研读时,学生要抓住整个故事的基本脉络,对于故事中的情节与矛盾冲突要非常熟悉。同时,要抓住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以及导致这一性格的环境因素,由人物形象入手发掘作者的创作目的,把握文本的思想情感。如编演《我的叔叔于勒》之前,学生需要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变”字来勾勒主人公形象,并反映社会现实的。在研读时,学生要注意如下方面:1.找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2.由不同称呼,体现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其原因又是什么?3.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际关系是怎样的?4.文章是如何展开故事情节的?这些都是学生在研读文本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学生只有对故事十分熟悉,才能够将课本剧编演得更为合理。

三、指导改编,培养学生创造力

课本剧在编演时并不一定要完全参照原来的文本,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学生进行创编,让学生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来对原有故事进行延续。学生也可以自己创作一些故事情节,因为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课本剧编演形式。学生进行故事改编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指导与启发,一方面,故事的改编必须合理,不能和原作有太大的背离。另一方面,在改编故事时,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要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发挥。这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强化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及相关创作背景的认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篇4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古诗词教学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的实际条件下,教师要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有效的古诗词教学。

一、从古诗词的背景入手学习古诗词

古诗词是特定的社会背景与诗人的人生情况相融合的产物,为了实现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注重从古诗词的背景入手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中的内容。首先,整合教材中的诗词资源。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数量非常丰富,其中坡的古诗词入选了五首,为了实现对坡诗词的有效教学,教师要注重整合教材中的诗词资源,按照时间顺序对古诗词进行排序,形成一定的教学体系。如,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写于公元1082年,《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于公元1075年等。其次,引导学生在课下实践活动中搜集古诗词的背景。教师将古诗词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后,课堂教学前教师要注重引导有兴趣的学生组成背景资料的搜集小组,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报刊等多种途径搜集古诗词创作的背景,并制成精美的PPT,在课堂上向其他学生进行讲授,以《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的学习为例,学生利用PPT向其他学生介绍:此诗写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诗人因为乌台诗案被贬,来到了黄州任官。离黄州不远的蕲水有一清泉寺,诗人在春三月和他人共游清泉寺时看见周边美丽的春景便作了本诗。古诗词教学前搜集与古诗词背景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根据古诗词背景下了解古诗词中的基本内容,降低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难度。

二、从诗词中的表达意象体会古诗词的内涵

意象指的是诗人在诗词创造的过程中在客观事物上赋予自身的主观情感,诗词中的意象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精挑细选并富有深意的。为了实现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教师要注重从诗词中的表达意象入手,带领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内涵。在苏轼的诗词中存在着四大意象,分别是病兽意象、月意象、梅花意象、水意象。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月意象的分析为例,首先,诗词中的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弟弟的思念之情。诗词中重复出现了月,结合诗词创作的背景,诗人渴望经常和自己的弟弟见面,但是现实无法达成诗人的愿望,中秋之夜诗人看见高空中的月亮,想起与自己相隔甚远的弟弟,不由得作下了本首诗。诗中的最后两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抒胸意,表现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及想见而不能见的感慨。其次,借助月表达诗人的人生感悟。诗人一生仕途不顺,充满波折,家庭生活也是遗憾悲秋。在中秋之夜,诗人问月“何事长向别时圆?”又从月中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将人的悲欢离合和月亮的阴晴圆缺进行类比,透过月亮对人生命的本质进行探究。之后,诗人在诗尾处写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将幸福和安康献给自己弟弟,表示应当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事情。最后,借助月表达诗人的政治追求。诗词中诗人写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此句便可表现出诗人在仕途和隐居之间的挣扎和徘徊,体现出诗人人生观和政治理想的矛盾。诗词中的一个意象往往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诗词中出现的意象,借助意象更好地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感受诗词的精妙和美好。

三、由诵生情,注重古诗词的诵读

古诗词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具有韵律美,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在诵读中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厚感情。首先,教师的优秀范读。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范读,从语速、断句、语调等多方面切实体现古诗中的情景,实现学生从感性上对古诗中内容的理解。为了提高古诗词范读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在范读古诗词时搭配适合的音乐,利用音乐营造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会诗句中的内容。如,朗读《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教师可搭配古筝曲《十面埋伏》《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其次,教学时教师要注重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朗读古诗词中的内容,在学生熟读古诗词的基础上学习古诗词的内容。最后,教师也可以在班级中开展朗读比赛。学生从学习过的坡诗词中选择诵读的内容,自行准备诵读时的音乐,自行进行古诗词诵读的练习。课堂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学生轮流进行古诗词的诵读,其他的学生和教师共同作为评委评价学生的诵读情况。

总之,教学语文课本中坡的诗词时,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从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和诗词中蕴含的具体意象入手学习古诗词中的内容,并注重古诗词的诵读,切实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篇5

叶圣陶先生曾说,好的插图是语文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强课文的感染力,加深读者对内容的印象,使读者认识得更清楚更深刻,它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初中语文教材中,存有不少富含艺术性、优美性、生动性的插图,有黑白插图与彩色插图之分。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都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突出课文思想内容。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课文学习,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等。插图让课本上具体的文字更加生动活泼。教师需要重视初中语文课本中插图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发挥插图应有的价值,别让课文插图成为摆设或者学生涂抹的乐趣。在语文教学每个教学环节中,把握教学内容特点,合理运用插图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利用插图预习课文

根据插曲开展预习课文的活动,学生在课程真正开始前,充分掌握文章内容。进行实际教学活动时,能够根据教师提问,及时作答,表达自己的课文文章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丑小鸭》时,其有三幅课文插图,分别是小鸭子孵化出、众家禽对丑小鸭的欺辱、丑小鸭转变为美丽的白天鹅。三幅插图分别展示了丑小鸭成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虽然不够全面,但是也映射出课文部分内容。教师让学生先根据插曲进行课文预习。根据课文插图,推测丑小鸭成长为白天鹅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一幅图中,除了丑小鸭所有的小鸭子已经破壳而出。作为主角的丑小鸭依然在个体庞大的蛋中安眠。从一开始就显示了丑小鸭的“特殊”。由于其个头较同龄小鸭子大,受到不公平待遇。但是丑小鸭并没有灰心,终于成长为充满魅力的天鹅,完成蜕变。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进行充分的预习活动。当教师进行课文讲解时,不至于出现一脸茫然的表情。

二、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重要辅助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课堂趣味性,但是需要教师耗费较多的时间进行教学素材搜集工作。课本教材是教育教研工作的结晶,与教学目标相贴切。教师可以充分发掘课文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新课导入活动,渲染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对课文教材的认知。例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讲解的是20世纪之初被瑞典探险家斯文所发现,并为人所熟知的罗布泊,其原本具有繁华的绿色,随着人类破坏环境行为愈演愈烈,面积从两万平方公里逐步缩小为一千多平方公里,逐步演变成为今天的消失。文章具体数据展现了罗布泊的变化。教师可以在讲授课文之间,先让学生观察课文相关彩色插图,表达自己对图像的理解与感受。荒凉的罗布泊现状带来巨大的震撼。在学生通过插图了解罗布泊现状后,引入课文内容。课文前半部分对罗布泊绿色的描述,与插图产生巨大发差。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珍惜有限资源。

三、利用插图进行阅读教学

插图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学生视觉的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可以激发学生形成鲜明的视觉感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导入插图,利于将学生的注意点有效地转移到实际课堂教学内容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通过插图与文字的结合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初中生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其自控能力较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回教学中,促进文本学习。

四、利用插图进行自主探究

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曾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以此作为初中语文课堂自主探究的指导理念,鼓励学生大胆、积极讨论课文教材内容,不要因为课本文章出自名家名笔,就产生盲目崇拜之情。看待任何事物都需要从两面进行观察。不要被感情蒙蔽了思想。教师充分利用插图,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五、利用插图练习写作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仔细观察的基础,需要指引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所观察到、想象到的。将抽象的思维转换为实实在在的文字。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表达心中所想。通过循序渐进的写作练习,一定可以实现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的教学目标。例如《桃花源记》,一文通过美妙的语言描绘世外桃源的景象,通过景象的描绘表达在其中居住者的生活态度与状态,也表现出世外桃源的隐蔽性。引导学生将课文与课文彩色插图―桃花源图轴(周臣)相结合,加深对课文插图的理解。然后请学生们根据自己对课文插图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世外桃源所处之境。通过此举增强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与文字表达能力。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不同,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仔细观察学生的写作习惯与文字使用习惯,进行合理引导。

六、利用插图进行美育

恰当的美育教学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感,同时利于发展学生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论。可见美育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把握课文插图进行科学合理的美育工作,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涉及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上至无垠的宇宙星空,下至祖国壮丽山河;从历史名迹到与生活相关的自然社会科学等等。插图所带来的意境美,烘托出课文文章内容的美。通过教师正确的插图观赏教学引导,激发学生心中对祖国、大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课本是教学活动进行的基础。我们在探索多种新式教学方式的时候,不能为了盲目追求课堂教学效率、课文氛围营造而背离课本。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原本的价值。教材中的插图是服务于语文教学的,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合理运用课文插图。

篇6

古今字、通假字的讲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认识和解释一些字例时,容易混淆。当然,中学语文课本里也存在着一些古今字、通假字解释有误或不适宜的现象。下面就我们中学语文课本里出现的一些字例进行分析,看这些字例在课本中分析解释是否合理可取。

一、误把通假字、同义字作为古今字解

下面试举例子来进行说明。

首先,来看一例:《愚公移山》(九年级・下 第23课)课文中的 “甚矣,汝之不惠。”中“惠”字被解释为“惠”同“慧”,古今字,当“聪明”讲 。即“惠”字是古字,而本字当为今天的聪慧之“慧”。先看“惠”,《说文解字・部》中:“惠,仁也。从心从。”从最早的金文看这个“惠”字的上面部分像一个纺锤。下面是一个心的象形,因此可以看出这是在专心纺线,本义即是“专心纺线”。

又看“慧”字,《说文解字・心部》中:“慧,儇也,从心,彗声。” “儇”就是“聪慧”的意思,同义相授。从《说文解字》提供的古文字来看,“慧”字从心,从手像是在用一只敏捷的巧手纺线,并且在用心的纺,故有聪慧之义。这两个字看似都有纺线的意思,但是它们表现的却不同。“慧”表现一个人心灵手巧,引申之为聪慧;而“惠”则是表现对事的态度,用心专一,既有仁惠,又有今天的贤惠之义。所以两字的意义不同。

“惠”字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的出现的例子《左传・成公二年》中:“周子有兄而无惠,不能辨菽麦。” 释为“聪明,有才智”。《列子・汤问》 “甚也,女之不惠。”中释为:通“慧”,聪明。《辞海》中有解释①:惠,仁慈;《诗经・小雅・节南山》:“昊无不惠,降此大戾。”惠,也有给人以好处,如小恩小惠。解释④《后汉书・孔融传》:“将不早惠乎?”通“慧”,聪明。查得两字意义上没有联系,只是“惠”通“慧”;它们不能当古今字来讲,而当是通假字,“慧”是“惠”的假借义。“惠”是“慧”的假借字。

二、误把古今字、同义字作通假字解

下面也举例子来进行说明。

首先,我们看一个例子:在课文《三峡》(八年级・上 第26课)中,有这样一句“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课文中解释“阙”(quē)通“缺”,中断。同样在课文《出师表》(九年级・第24课)中有“必能裨补阙漏。”被解释为“阙”(quē)通“缺”,过失,缺点。

查据这两个字的解释,《汉字源流字典》引《说文》释:“缺,器破也。从缶,头省声。”本义为‘残破’。从“残破”的意义引申为“缺点,不足”。当然,这是无可争议的。

又见《古汉语常用字典》第一义项释“阙”为:皇宫和前面两边的楼台中间有道路。《史记・扁鹊传》:“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第三项解释为:豁口,空隙。《水经注》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两项都释为本义。第四项解释为(quē)缺,缺点,过错。《与山源绝交书》中:“有弛慢之阙。”此项当为引申义来解释。

第五项用作使役动词,读曰:jué(掘),挖掘。《左传・隐公三十年》中:“若阙地及泉。”这和解释,则在改变读音的条件下,改变词的词义、词性。

而《辞海》第二义项解释①“阙”通“缺”缺点,错误。《左传・成公二年》:“其晋实有阙。”②空缺,亏损,《左传・昭公二十年》:“过器氏,使华寅肉袒执盖。”杜预注:“阙,空也。”《礼记・礼远》:“三五而阙。”孔颖达注疏:“谓月光亏损。”以上解释都是在“残缺”的意思上引申的。

阙(quē)通“缺”,不当。“缺”是器破,有缺口;既而可以比喻为“缺点、缺失、缺口、不足”;阙是“两相对之建筑的空缺”,一样可以表示“缺点、缺失、缺口、不足”等。甚至引申用作使动动词:“若阙地及泉。”,使地“阙”,使地“空缺”。

所以两字的词义在“缺点”,“缺失”,“缺口”上是相同的。因此不能解释为:“缺”通“阙”这种说法。

三、误把字形和意义有关的字当古今字解

选自于《世说新语》中的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上 第25课) 有“客问元方:尊君在不?”这个“不”字在课文中同样被解析为“不”同“否”。 是否、不是、不能,否定副词,用在句末,兼表疑问语气。

《说文解字》解“不”:“不,飞鸟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这个意思很明晰了。“否”《说文》解为:不也。从口,从不,不亦声本义为否定。

又《汉字源流字典》说“《说文》析形不确”。“不”的甲骨文中的字形好像一朵倒置的花萼,由花为开而引申为表示否定的“不”。同时古“不”又读fǒu(否),借作“否 ”又为“借”义所用。

《辞海》解释“不”(读fǒu)同“否”《汉书・于定国传》:“公卿有可以防其未然救其已然不?”陶潜《游斜山》:“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解释“否”第一项:不,否定。《左传・襄公三十年》:“吾得见与否在此岁。”

从以上资料可看出,“不”与“否”同义,但用法有别。

第一、“不”与“否”在语法上用法不同,不表示一般的否定意义,同时“不”字的后面可以跟及物和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例如,《论语・宪问》:“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战国策・赵策四》:“老妇不闻也。” 还有“不”字后面的名词用作形容词或动词。如《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有谁敢怨。”

第二、“否”字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字相对,常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的“不”或“不是”。如:《战国策・齐策四》:“‘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否”字还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中或句尾,表示否定的一面。如:《左传・宣公二年》:“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因此,“不”与“否”不能解释为古今字。

通过对古今字、通假字的本义及其引申义的追溯,来解释和辨明古今字与通假字的相关问题,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也对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教法参考。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3]《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篇7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虽然多数学生对课本剧编演有着较高热情与兴趣,然而编演课本剧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因而不少同学会出现畏难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有效引导,让学生明确编演难点,做足思想准备,消除畏难情绪心理,如可引导同学们回想自己所观看的一些电视、戏剧、小品等,然后借鉴方法,模仿表演,并注意创新。如学习《节选》(剧本)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有关的影视作品,并抽出一定的时间播放相关电视、电影片段,使其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为编演奠定基础。

2、优选课本是课本剧编演的基础

在课本剧编演中,文本的选择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并非所有课文都适合进行编演,还需要优化选择。这既可以是教师指定文本,也可以是师生共同商定文本,以发挥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一般而言,编演的文本应具有较强的故事情节,有着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激烈的矛盾冲突等,如记叙文、小说类、童话类课文等都可选作为剧本,譬如学习《父母的心》、《孔乙己》、《皇帝的新装》等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编演,加深文本理解。

3、认真研读是课本剧编演的核心

在课本剧编演中,若想有效改编文本,则需进一步了解文本,了解一定的戏剧常识。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首先,研读教材中适合编演的戏剧,丰富文学常识。其次,研读需改编的文章,梳理课文内容,了解文章背景,把握文本主题。同时,抓住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以及导致这一性格的环境因素,由人物形象入手发掘作者的创作目的,把握文本思想情感。如编演《我的叔叔于勒》之前,学生需要了解小说三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变”字来勾勒主人公的形象,并反映社会现实的?在研读时,学生可注意如下方面:①找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②由不同称呼上,体现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其原因又是什么?③从中可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际关系是怎样的?④文章是如何展开故事情节的?

4、指导改编,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在课本剧编写时,并非直接抄写课文中的舞台说明、人物对话等内容。事实上,编写服务于实际表演主题,我们需要依照人物形象需要、剧情发展以及舞台演出来适当增添与删减对话内容,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思考:假设在船上,于勒发现了我们一行,并追了上来,那么故事又会怎样发展呢?请改编《我的叔叔于勒》的与结局。

5、课堂表演,调动学生表演积极性

在表演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如下工作:简单布置舞台,降低表演难度;注意表演重点在于人物对话,注意把握对话的停顿、节奏、速度、语调等,以突显人物形象特征,促进故事情节发展;小组表演,让每位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注意表演方式多样化,如竞赛表演、汇演、交流表演等,从而调动学生表演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表演能力、创造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6、表演点评,将学生思维引向更高层次

篇8

每个读过中学的人,对鲁迅笔下的人物,如孔乙己、闰土、杨二嫂、双喜等都会存有深刻印象。从二十世纪20年代起,鲁迅作品就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 就像英国人敬仰莎士比亚,德国人怀念歌德一样。然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鲁迅选文中,鲁迅的人格魅力没能完全体现出来。笔者认为鲁迅作品的选录应从选择、编排、使用上进一步科学规划,通过对鲁迅进行全面的解读,来汲取其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鲁迅作品篇目的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初中语文教材选录了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社戏》和《故乡》,笔者认为《故事新编》也是极富特色的作品,可以适当选录。《故事新编》是鲁迅从古代取材写作而成,所取的多是古代的传说小说之类,是“将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将古代的神话传说以及史事放在当时的时代进行一种再认识和思考,这是一次古人与今人精神的相遇,作品在古老的历史故事中注入时代的气息,把那些中国传统中的神话英雄(从女娲到后羿、夏禹)与圣贤(从孔子、老子、墨子到伯夷、叔齐)从神圣的高台拉回日常生活中,还原为和我们一样的常人、凡人。在这些诙谐幽默的故事背后隐藏着鲁迅内心的悲凉与苦涩。它的内容古今交融,想象丰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其中的《无常》《女吊》《补天》《奔月》《铸剑》都较适宜学生阅读。鲁迅以犀利的笔锋、彻底怀疑的精神,将人生的苦境揭示给人看,给古老的传说注入了新的内涵,启发学生用怀疑的眼光看待问题,重新思索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教材中选录的《雪》来源于散文诗集《野草》。鲁迅曾说他的小说和杂文是“为他人”而写,但他写的《野草》是“为自己”,他的哲学都在《野草》中。教材可选择《过客》,这篇作品是鲁迅对自己生命哲学的一个归纳,可让学生真正了解到鲁迅的灵魂深处,理解鲁迅的精神实质。当我们看到这个在旷野中匆匆而过的“过客”形象时不由得联想到鲁迅本人,他不停步地前进着,无论是恳挚的劝告,还是热情的安慰,都无法使他改变主意。他不清楚前面是什么,料不定能否走完,却充满着一个战士毫不懈怠的精神。这类文章可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促使他们不断地奋发向上,即使在以后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与挫折也不能放弃,就像“过客”一样,就算前面是“坟墓”,但仍然要前进,追寻自己的理想。

另外,鲁迅的古文造诣很高,旧体诗写得也很出色,在他存量不多的旧体诗当中,有一些很值得一读。《自题小像》中有对祖国挚烈的爱慕,深切的忧思,也有决心为祖国献身的伟大誓言。《自嘲》中鲁迅先生向老朋友郁达夫抒写了自己当时的恶劣处境和自己矢志不渝的崇高理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精神的集中体现,一直广为传诵。《答客诮》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个父亲的爱子深情。这些旧体诗用朴素的语言,蕴涵了厚重的情感,记录了旧中国的黑暗现实和人民救国图强的不懈斗争,抒发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迈情怀。

鲁迅与朋友间的书信有时可作为补充材料让学生去了解。鲁迅书信大多坦诚率真、朴素平易、言约旨丰、微言大义、儒雅洗练、妙语连珠。鲁迅书信有很多思想价值极高的篇幅,如《两地书》第一集中的信,是对于人生道路和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适宜编入自读课文中。由于鲁迅选文文体丰富,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文本互涉的方式,把各种文体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品读,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鲁迅。也只有尽可能多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点带面地进行学习,对鲁迅作品才有更深刻的体会。

二.鲁迅作品编排的建议

鲁迅先生是一位有着深厚国学修养的大家,他十分注意从生活中选择语言,如《孔乙己》《故乡》。但他又十分注意“无一字无来历”,注意对语言文字的锤炼,他爱用那些常见而独到的字眼,有时候甚至是一些生字,因其有着深厚的古文字修养,只要需要,就可以拈之即来,用得其所。但鲁迅的文字由于年代原因,很多用法尚未规范。以往的教材,为了忠实原著,编者几乎没有进行修改,只是采用注释的方式来弥补这一缺憾,无疑又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实际上,对于这些不规范现象,应区别对待。

首先,应对选文语言进行适度的规范处理。鲁迅选文中,有许多我们现在看来写错的字,如:“漂渺”应为“缥缈”,“那”应为“哪”,“向午”应为“晌午”(《社戏》);“伊”应为“她”(《故乡》);“斗”应为“抖”(《藤野先生》);“钞”应为“抄”,“服辩”应为“伏辩”(《孔乙己》)。以上只是略举几例,选文中该情况还有很多。新课标对各学段的“识字与写字”内容都有“规范、正确、养成良好习惯”的要求,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还明确提出:“编写语言应准确、规范。”中学生正处于积累文字的时期,根据心理学先入为主的原理,加之鲁迅的文字与现代白话文距离不远,相似性极高,就更容易导致学生混淆。笔者认为,这类不规范字应坚决修正,这种改动不会影响文章价值而又能方便学生理解,丝毫不会减损鲁迅先生语言的魅力,相反地,还能让孩子们更容易亲近鲁迅。

其次,正确对待鲁迅作品中语法不规范的现象。鲁迅作品中的很多“不通”是他故意造成的,是出于特殊表达的需要。中学语文老师,要给学生讲语言的规范,但同时也要适当地、有分寸地鼓励学生打破规范,不要用规范束缚学生。语言是既规范又不规范的,当处于表达特殊意思的需要时,她可以不受语法规则的限制。语言的发展是在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地打破规范,产生新规范的过程。鲁迅的很多所谓不规范的语言,有时恰好是解读作品的钥匙。譬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句话:“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相见”该词很有意思,人和百草园相见,说明他跟这个园子有特殊的感情,像老朋友一样。“似乎确凿”语法上是矛盾的,但却是理解的关键。一方面,“确凿”只有野草,是实写;另一方面,“似乎”是说园子里有很多有生命的东西,更多让孩子向往的东西,抓住“似乎确凿”这个矛盾,可帮助孩子理解文章的核心。又如《孔乙己》的最后一句话“大约孔乙己已经死了。”“大约”“已经”放在一起也是矛盾的,但却表达出人们对孔乙己的生死并不关心、孔乙己对人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这样一个情况。

教材编写也应给学生留一点弹性空间,让学生各取所需,给愿意深入探讨的学生一点发展思维、拓展视野的空间,这点对于有深刻意义的作品而言尤为重要。

三.鲁迅作品使用的建议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鲁迅选文的使用应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鲁迅作品教学,应删繁就简,要有所讲,有所不讲。初中生常是初读鲁迅作品,教师讲鲁迅作品是为了播下一粒种子,告诉学生我们中国有一个作家叫鲁迅,读一点他的作品,使学生觉得他很亲近、很有吸引力,然后使他们觉得自己生命里需要鲁迅。不要苛求学生对鲁迅作品理解很深,因为鲁迅作品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生活经验。鲁迅作品很丰富,里面有很多引发出去的议论,经常有很多典故,也有很多扯开来的东西。所以说鲁迅作品是复杂而单纯的、深刻而平常的、荒凉而温馨的。

课堂教学要把握讲的度。叶圣陶先生曾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准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语文教学要要能启发学生思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举一而反三。由于鲁迅作品较其它选文作品更为深刻,学生理解起来略有难度,教师讲解就尤为重要,然而,教师教学中常犯的毛病不是不讲,而是讲得太多。面对鲁迅作品,教师总会担心学生无法理解,于是就把所有看起来有点难度的问题一一包揽,那“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实”被教师一抬手摘下来,放在学生的手里,对于怎样摘到果实学生仍然一无所知。所以教学鲁迅作品在敢于放手,运用有效的办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学。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力求用客观的标准去评判鲁迅作品,用是否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基本标准来衡量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同时我们应注重自己的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做好鲁迅文本与学生间的沟通。

篇9

生本课堂的构建旨在营造一种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氛

围,在尊重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注重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用更适合初中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让其更加快速、准确地理解所学内容,丰富教学的时效性,从而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生本课堂的涵义与特点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根本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形态。其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致力于民主、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从而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提升。

生本课堂是当前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并与教师形成一种探究、合作的关系。生本课堂的构建,重视了教材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构建了一种和谐、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更加及时、准确地学习、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同时,生本课堂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性,重视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不设统一的衡量

标准。

二、构建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应用策略分析

1.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更新课堂教育教学理念,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坚持生本课堂的指导理念,立足于教材内容与学生特点,并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创新的教学模式,积极打造动态、灵动、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与引导,明确对生本课堂的指导理念,从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独特的情感体验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性格差异、生活环境差异、生活经历差异等,这也决定了学生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个人能力,所以,对文本的理解与情感体验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理解、独特感受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置身其中地学习、理解文章内容,引感共鸣,从而不断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例如:在《最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韩麦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鼓励其大胆思考,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分析、表达个人见解。学生的答案也会是五花八门的,如:他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一个严厉的人,是一个可怜的人……而教师应结合文章的主旨和意图,有效进行取舍与整合,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多元理解;同时,教师应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让众多个性中的共性得到彰显,从而平衡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

3.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其情感体验

语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对学生与课堂应该有一种驾驭能力。而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也需要营造和谐、民主、自由、热烈且贯穿始终的激情“对话”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唤醒其学语文、爱语文的强烈情感。

例如:在《风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每一个学生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和弟弟的童年,而在复述时,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有感情地复述,突出与“精神虐杀”的有关细节,从而更深入地进入“我”的情感世界,更加真切地体会“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也可引导学生以比赛形式参与全班交流,让每位学生都能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世界。

4.开发教育资源,保障生本课堂的构建

教育资源包含了制度、物质与精神层面。初中语文教师应善于开发、利用课本教育资源,也应挖掘与生活相关的各种资源,从而丰富语文的教学生活和人文生活,以保障W生的知识需求和生本课堂的顺利构建。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增强探索实践交流,重视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障生本课堂的顺利构建,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2

全纳教育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教育理念,在近些年已开始应用于教育领域,它的教育平等思想、建设和谐班级、和谐学校以及建设和谐文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研究探索新型教育模式起到重要作用。生态课堂就是伴随着这样一种理论应运而生的教育思想,它属于教育生态学的微观研究范畴,关注学校与课堂环境,分析学校的校园环境、物质设备、课堂座位安排、分班制、学生亚文化、课堂气氛等因素对教师学生的生活及心理影响,以寻求一个合理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该文意在通过全纳教育的教学理念来解读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1 全纳教育理论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源于人们对教育民主化的不懈追求,其产生之初是为了尊重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的权利,使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1]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纳教育已经超出了特殊教育的范畴,拥有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如今的全纳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领域体现为一种新式的教学观。

1.1 全纳教育所体现的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教育理念

全纳教育提倡每个学生应具有相同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应根据他们在文化、智力、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而进行歧视和排斥。全纳教育还提倡树立人文主义思想,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体现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应当提供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机会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去,平等的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证明自身的能力,以确保课堂教学在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1.2 全纳教育所体现的是一种交流合作的教育理念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思想,在给予全部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鼓励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形成一种积极交流、平等对话的教学氛围,以便充分了解到每一位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全纳教育讲求教育的平等性,但作为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来讲,他们的需求也是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来加以解决。同时,其强调“积极参与,改造社会”。

2 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2.1 生态课堂的内涵

“生”即有生命力的,活着的。“态”是指事物的形状、状态。在此基础上的“生态”就被理解为焕发着生命活力的状态。“生态”的基本内涵为“生命”和“关联”,当这种“生命”和“关联”体现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时空时,课堂生态必然体现为课堂时空内生命体之间及其同环境之间的关联。[2]我们的课堂正是需要这样一种状态,在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充满活力的学习和对话,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生命体验。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不到太多生态的影子,传统的课堂教学把课堂当做车间,学生既是“原料”又是“产品”,所以有了“合格率”“、优秀率”;把课堂教学当做“工艺流程”,上课就是演示教案的过程。[3]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的积极的课堂生态情境,形成一种师生的平等交流、生生的协同合作的和谐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2 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标准》将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人文性,对学生精神领域有深刻影响并形成对语文材料多元的反应;二是实践性,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三是鲜明的民族性,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于学生口语交际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结合初中生自身特点与语文教学特点,将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

(1)整体性与和谐性

全纳教育倡导教育的平等性,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在一起进行学习,这就体现了一种整体的观念,同时创建师生与生生之间平等和谐关系的教育观念,也为生态课堂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那么就意味着处于课堂环境中的各因素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具有内在统一性。首先,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等因素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学生作为课堂生态主体,对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取决于课堂生态主体自身学习的形式,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教材本身的性质与课堂生态主体的教授形式,例如: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容易被外界事物影响心理和情绪,教室的布置形式,板报的设计样式会或多或少的对初中生的学习情绪造成影响。其次,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教师与学生之间会出现双向回应的现象。譬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专制性态度会对学生造成或抵制或顺从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反过来又会对教师的行为起到某种促进作用,这就体现了课堂生态主体间的内在统一性。生态课堂的和谐性就是指课堂中各因素间的和谐,即整体的和谐。如师生间的和谐,学科间的和谐,课内与课外的和谐,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学目标之间的和谐等等。和谐的生态课堂,不仅会形成学生尊敬老师,教师热爱学生的美好景象,也会使师生间的交流达到相互认可从而产生精神共鸣,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当中,教师和学生的执教和学习能力也将得到最好的发挥。

(2)开放性与生成性

全纳教育所倡导的公平教育理念要求摒弃所有文化、语言、智力等方面的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相同的受教育权利,这体现了一种新型教育的开放性。以全纳教育理论为指导的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物的开放性。物的开放性是指课堂中的物不是只局限于课堂空间内的几个物件,而是他们与外界各生态系统也具有相应的联系。其次体现为人的开放性。这主要体现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彼此敞开心扉,用心交流,在教育学的过程中充分的表达自我,认识对方,从而在精神世界里产生共鸣。初中语文教学的性质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的情感体验及与他人的双向交流,因此,这样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再次,开放性还体现为课程的开放性。它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与课程实施的开放性。这里的课程内容不能简单被理解成教材和课本,而是一种囊括了数字、符号、文字、观念乃至生活的文本体现。初中语文课程更是体现了这样一种特征,在教授过程中,不仅只满足于课本内容和文字符号,而是应该将语文课本内容与当今社会现实和内心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生成出一种对于知识的全新感悟,才能体现出学习的价值,这便是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生成性特征。因此在这样一种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大胆提出自己的怪诞离奇的观点,从而生成出对于所学知识的独特观点和感受。

(3)协变性与互动性

全纳教育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交流与互动合作,共同营造一种和谐合作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体现,在这个平等、民主的生活共同体当中,知识与专长的获得需要借助于每个人的力量的合成来加以实现,通过各自优势的结合,来达到共荣共生的意义。这种协同进化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各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一方的变化会导致一方的协同变化。首先,课堂生态环境与课堂生态主体间的协同变化。例如实践证明,初中学生对于周围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依赖感,周围环境的变化也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情绪的变化。教室墙壁颜色的明亮或灰暗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会产生或促进或抑制的作用。其次,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协变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交织在一起,教师的情绪变化与精神饱满程度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相应影响,相反,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老师的教学情绪也会形成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进步的过程。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是基于互惠原则基础上的。更倾向于信息的交流、知识的共享,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对初中学生而言,交往互动意味着个性的施展、思维的发散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交往互动则意味着专业的成长与自我的实现,而不是时光的消耗。这种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是构成生态课堂这一平衡系统的必备

条件。

(4)平衡性与可持续发展

全纳教育思想成长至今,已将公平合作、平等和谐、开放交流等教育思想深入到各个教学领域,最终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教育制度为学生提供一种生态平衡的学习环境与成长环境,并长期进行达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生态课堂遵循着生态平衡规律,即各个因子和谐、平衡才能发挥各组成要素的正常功能,并由此产生整体功能的放大效应,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目的[4]。生态课堂所体现的这种良性循环关系,告别了知识霸权的统治,使人的身心得到均衡、平等以及持续的发展。

人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减少对外界的依赖性,从而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在这样一个师生、环境、课程、教学共同发展、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使得课堂具有了蓬勃的生机,生命不止的循环、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学生处在逻辑思维初步确立的过程中,对于课文课程的学习更多的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同时在形成中对于教师的教授又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这样就更需要一种良性的互动与交流,来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从而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天平,金玉梅.论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实施[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4(2).

篇11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的单边活动,课堂上学生处于听讲与记忆的静止状态,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一切都由教师强加与灌输,学习的主动性也从无产生,语文教学陷入僵化状态。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动力,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热情。例如在学习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最后“母亲”依从了孩子的建议而走小路?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表现得十分踊跃,有的说母亲有慈爱之心,有的说母亲疼爱晚辈,有的说是小孩子不懂事,没有为年老体弱的老人着想。为使学生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参与到阅读当中,教师接着问:长辈对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我们平日感受到了吗?于是学生回忆平日父母长辈对自己关怀的事例。有的同学说,有时真的把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视为理所当然,甚至是视而不见,这确实是不应该的;有的说父母给我们的爱都是真诚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有的说我们应该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将来对国家对家庭能有所贡献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回报父母的最好礼物。可见,通过设疑,可以有效促进课堂的生成,促使学生将日常生活体验参与到阅读当中,实现了对主题的有效把握与升华。

二、自主提问,促进课堂探究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提问的主体,学生是被提问的对象。教师怕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抓不住重点,回答不到点子上耽误授课时间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课堂很少提问甚至不提问,即使提问也是自问自答,告知学生一个所谓正确的答案。因此学生在阅读中问题意识很难产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缓慢。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的提问权交给学生,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时,教师让学生首先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然后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究解决。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藤野先生敬业乐教,热爱学生,这从他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等事例中可以体现出来。但作为教师,对学生充满期望,认真教书与批改,这本身是教师应该履行的职责,为什么能够得到鲁迅先生如此的崇敬与怀念呢?”教师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寻找答案,全面了解鲁迅的写作背景,在热烈讨论中各抒己见,通过交流学生对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藤野先生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是可敬的,热爱学生、认真执教是令人感佩的,但是当时正处在日本军国主义歧视中国人的背景下,藤野先生能够抛弃民族偏见,致力于医学的学术传播,真诚对待中国学生,这是何等伟大的具有全球视野的胸怀,这更加值得鲁迅先生及所有人的尊重与敬仰。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形成的关键,语文课堂就应该提倡学生自主提问、交流探究,才会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互动合作,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篇12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各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文化因素是影响语言理解的重要因素,语文新课标准指出“要注意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如何提高学生对古今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是心智的表现,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其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本文拟对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化的渗透谈几点看法。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以发挥其课程功能应有的效应呢,是语文教学中生本理念的关键所在。

一、语言渲染,营造情感氛围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和具体画面,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情感沿着作者的思路,进入作者的情境之中,和作品表达的情感相通,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境界。实践证明,教师语言是否具有幽默风趣和抑扬顿挫的魅力,是否能展现流动的韵律之美,是否能营造一种感染力及导向力俱佳的氛围,是师生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情感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体验研究探索,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因此,我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阅读活动,让学生从阅读中吸取营养,积累词汇,开拓视野,学习各类文章的写作规律,解除作文难的顾虑。以于漪老师教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时的引入:“火柴在生活中可以说天天用到,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是你们可曾想过,在革命艰苦的年代里,在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时,就是这小小的火柴,发出过多少光?放射出多少热?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作者就是紧紧扣住火柴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的赞歌。你们将看到在这一曲悲壮的赞歌中,火柴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这一番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激发了学生认知的情感,引发了学生的想象,激起了学生思想情感上的火花。

二、进入角色,塑造情感形象

课堂中的教师犹如舞台上的演员,举手投足甚至一个暗示的眼神,都会给学生以无声的影响。教师是“导演”,也是“角色”,以情感的磁力为媒介,使得教师的情,学生的情,文章的情融为一体。为了使学生体味《背影》这篇课文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得,理解文中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在讲解时,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我便用生动低沉的语调,略带忧伤的表情范读“父亲攀爬月台”的情景,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有的老师自己在讲台上学文中的父亲做艰难显示,更是使学生热泪盈眶,在情感上与课文产生共鸣,效果更佳。

三、引导欣赏,优化情感功能

学习语言文字离不开文学欣赏。文艺作品本身就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载体,是充满情感美的文本。在语文课上,教师就是要让自己与学生一道接受艺术作品的思想与情感熏陶,共同享受美的情感,引起内心震动,达到感情共鸣。

学习朱自清的《绿》,应与朱先生一道去领略梅雨潭风光,去爱独特的令人惊诧的“奇异的绿”,去饮醇如“女儿绿”的绿酒,去吻“洁如少女脸庞”的女绿的精灵,去唱心中蕴藏的绿的颂歌,从而激起热爱生活、热爱美、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德情怀。学习《长江三峡》,应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沿着作者的足迹,乘坐在“江津号”上从奉节登程,尽享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峡险的无穷乐趣。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适当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名著、名作,让学生随着文学作品的主人公一道流泪,一起激动,一同成长。

其次,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多元化的文化事像为语文的创新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把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必然将主要方向定位在以能力发展上,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因此,注重科学素质的培养仍是我们的教学之本。重视基础,发展基础,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提出的新观点和新做法,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并认真对待,尽量运用已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耐心的分析和讲解。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发展“问题研究”“问题解决”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从课本外汲取知识,更要针对课堂教学精心设计,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营造“探究”的“问题情境”。善于应用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