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

时间:2023-06-08 09:09: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篇1

一、 对人本管理的重大误解

人本管理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至今难以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学者们也似乎无意于这项工作,原因何在?从众多文献的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认为,人本管理起始于梅奥的人群关系论,发展于行为科学,成熟于企业文化。如此以来,人本管理就成为行为科学的另外一种时髦的提法而已,它已经是一种成熟的理论了,当然不存在构建完整体系的问题了。

马洪在为兰邦华的专著作序时指出(1):

“人本管理”是与 “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它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本管理”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具体包括这样一些主要内容: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等。

兰邦华认为行为科学理论阶段是人本管理思想的蓬勃发展,他说:梅奥等人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之后,西方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理论大量出现,行为科学理论对人性的认识和人的重要性的认识比古典管理理论深刻得多,开始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中心,开始普遍关注人在社会、心理方面的要求,出现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理论(2)。

马洪、兰邦华的上述观点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这不仅是对人本管理的误解,也是对行为科学的误解。对此若不加以详细的比较分析和充分的论证,势必会影响人本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

二、 行为科学理论简介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始于梅奥的人群关系论。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

大学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上,学者们讨论有无可能利用现成的科学知识,来发展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性理论。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并把这门学科命名为“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关于个体行为的研究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尔德弗的生存关系及发展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麦克米兰的成就需要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埃德加•沙因的复杂人假说等;关于组织行为研究的主要有卡特•卢因的团体动力学;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有:领导者特质论、领导方式的理论、领导权变论等。

郭咸纲认为对行为科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3):

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研究人的行为以及动物的行为,是一个学科群。在美国卡•海耶尔主编的《管理百科全书》中,给行为科学下的定义是:行为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以及低级动物的行为)的一切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及人的行为动机和发展变化规律,目的在于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推动人类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鉴于本文研究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学课题,而是组织管理理论,所以,本文分析的行为科学仅指狭义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三、 人本管理的内涵

本文认为,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位的管理,企业不再仅为投资者所拥有,而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企业管理一方面促使企业有效地提品和服务,从而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也产出伦理、企业文化等精神文明,以此影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人们加强修养,完善人格,提升人性,同时,在管理活动中,直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锻炼本企业员工的意志,提高其智力、体力,使其生活得更加幸福、充实,生活得更有意义。

从上述定义出发,人本管理的本质可以概括如下:人是管理为之服务的主体,而不仅是管理的主体。企业的价值就是为人服务。管理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

四、 人本管理与行为科学的比较分析

从泰罗的科学管理发展到行为科学管理,人的地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决不能

据此认为,行为科学就是成熟的人本管理理论,它与人本管理尚有质的区别,这是行为科学本身无法逾越的先天性鸿沟。

1.人的地位不同

在泰罗那里,人只是诸多生产要素之一,泰罗主要关心的是管理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果说他并未完全忽视人的存在的话,那也只是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要求他们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韦伯以赞赏的口气说过,泰罗科学管理法的“最终成就是机械化和工厂纪律带来的,人的身心完全适应外部世界的需要,适应工具和机器―简言之,适应个人职能”(4)。

行为科学对人有了新的重大发现,认为在所有影响生产率的因素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最大,因此,行为科学开始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采取各种各样的激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唤醒了员工身上潜在的巨大能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这只能说明行为科学比科学管理更加重视人的作用而已,在行为科学管理中,人仍然是生产要素,只是地位要比其它要素高一些。行为科学采取激励措施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而是激发人的潜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其内在逻辑可以表示如下:

工具 媒介 目的

人 管理 组织

在人本管理理念的关照下,人的地位发生了本质的飞跃,人不再是生产要素,不再是管理的客体,而是管理为之服务的主体,这个主体劳动着、生活着,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就意味着,人是主体,管理则是客体,是工具和手段,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其内在逻辑可以表示如下:

工具 媒介 目的

组织 管理 人

2.管理的目的不同

行为科学的历史进步意义在于发现了人的潜能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后来的人力资本理论则用数据论证了这个命题。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比,行为科学管理无疑更加人性化,为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客观上也满足了员工的某些需要,但这并非其最终的、自觉的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其自觉的目的则是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

传统管理强调企业目标的有效实现,而在人本管理的视角下,企业不再有自己独特的利益,它是一系列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本身是虚幻的,没有实体性,不可能成为主体,只能是工具和手段,企业的价值就是为人服务,这里的人包括投资者、企业员工、消费者、竞争者、社会公众等等,他们之间通过企业建立的不仅仅是经济关系,还有道德关系、思想关系等等。所以,企业一方面提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又通过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管理道德、企业文化影响和促进人们加强自身修养,完善其人格。所以,人本管理的目的就是促进人本身的发展,通过管理活动实现人的价值。

3.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同

从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企业文化理论,到人本管理理论,实质上都无法回避

对人的认识问题,人性学说构成了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埃德加。沙因总结前人的观点,将人的特性理论归纳为四种假设,即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以及复杂人假设。其中,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性的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是行为科学关于人性的认识。,复杂人假设是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来的,这是埃德加。沙因自己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以往的人性假设各自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适合于某些人和某些场合,有合理的一面,但也失于简单和绝对化,事实上,人是复杂的、多变的,不能把所有的人归为一类。

人本管理认为:人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主体,既是生产的主体,也是享受的主体。现实中的人性是复杂的、多变的,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人本管理并不想利用人性的优点和缺点达到什么目的,它所关心的问题是,人性是可以塑造的,人性是发展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研究人性的目的,就是促进人性不断地升华和完善。人的合理需要应该得到恰当的满足。按照需要的起源分,人的需要有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需要的对象分,人的需要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照需要的社会价值分,人的需要有合理的需要与不合理的需要。在人本管理理念下,不合理的需要坚决不能给以满足,因为这不利于人的发展。

4.管理的结果对人的影响不同

行为科学已经从经济、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研究人的需要,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况且动机也不是为了人的本身发展。所以,行为科学只是浮浅的“人性化”管理,其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合乎“人性”的激励措施,可能反而不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地展。比如,重奖的物质利益诱导可能促成人对金钱的崇拜,企业文化的创建可能迫使人成为组织的精神奴隶等,这些现象都是人的严重异化,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本目标背道而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行为科学的逻辑是:组织的效益是目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是途径,满足人的需要是手段。所以,行为科学并不关心人的需要是否合理和健康。另一方面,行为科学只知道通过满足人的现有水平的需要,激发人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的经济目标,从来没有积极地引导人们不断升华其需要,提升人性,实现人生的价值。人本管理则不然,它通过社会、经济与文化的持续发展,一方面满足人的现有水平的合理需要,一方面积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防止人的异化,引导人们追求进步和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5.人的外延不同

行为科学研究的人是作为管理对象的人,不是作为主体的人,这种功利目的直接导致人的外延的局限性,它只可能关心直接影响组织利益的相关人员。实际上,行为科学热衷研究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员工以及市场上的消费者,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组织的效率,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则影响组织的利润,除此以外,行为科学并不关心其他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人本管理关注的是作为企业及其管理为之服务的主体人,外延广泛,既包含组织所有员工,也包括所有者、消费者、竞争者、社会公众,从更高的层次而言,则包含全人类。

以上分析表明,行为科学只能说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它与人本管理存在质的差异,人本管理不是否定了行为科学,而是超越了行为科学。

(本文属湖北省人事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6q054)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2.

[2]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32.

篇2

行为科学理论是研究人的行为的新型学科, 20世纪30年代,伊尔顿・梅奥及其合作者通过霍桑试验创立了人际关系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定为行为科学。通过对行为科学理论的探讨和对大学生管理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学习、研究的动力,使他们真正名副其实,成为服务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一、行为科学理论基本概况

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了。行学科学理论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成果来研究人的行为的新型学科。值得说明的是,行为科学不是某学科、某部门的理论,而是一种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行为科学是在一系列试验并经过缜密的逻辑推论后才得以真正确立并被人们所接受和运用的。伊尔顿・梅奥(1880-1949年)及其合作者,于1923-1926年和1927-1932年两次在霍桑的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揭开了行为科学研究的序幕。

行为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就是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五层次理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深入研究了人的行为动机后,发表了著作《人的动机理论》,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并指出,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激发人的内在诱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满足人的上述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行为科学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二、行为科学理论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霍桑试验”成果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1. “霍桑试验”的理论成果

(1)人是社会人,为了使人们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就要从各方面除去人们的不满意感觉,从社会、心理诸方面来激励人;(2)在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由情感等因素联结起来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作用、相互依存;(3)领导要学会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2. “霍桑试验”的理论成果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霍桑试验”的理论成果是以企业职工为研究对象得出的,同样也适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因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人为基本对象。运用“霍桑试验”的理论成果,高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树立并认真贯彻“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无论是确定学生工作的政策和指导思想,制定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还是改革学生工作的运行机制,都要切实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贯彻“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切实关怀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的行为动机。

(2)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等正式组织的功能。按照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划分标准,团委、学生会属正式组织,通过参加这些组织策划的校园文化活动,广大团员和学生青年的身心健康必然受到深层的教育和锻炼,相当多的学生干部、团干部参与组织、策划,其综合素质必将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正式组织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也拓展了学生工作的空间和领域,更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3)重视加强对学生社团、协会等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在大学里,基于共同的爱好、相似的情感等原因而形成了诸如青年志愿者协会、科学协会等非正式组织。作为学生工作者,对这些非正式组织,一方面要承认它们的存在,让有不同爱好、不同情感的学生有归属感;另一方面,加强对它们的引导,强化规范,从而防止或减少非正式组织带来的负面影响。

(4)利用学生情感因素而结盟的群体。人是一个感情动物,长期的相处会把一些有某一种共同爱好、志趣、说话投机的人结在一起,无形中形成一种凝聚力,如果管理得当,可以形成一支学习研究的团队;同时宿舍在很大程度上,也因情感因素而形成了一种场所,因此加强宿舍文化是培养学生成才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举措。

(5)从社会学、心理学加强“三难学生”的管理。对生活难、经济难、学习难等“三难学生”,应深入他们,真城与他们交心,发掘其优点和特长,及时鼓劲和引导,让他们找回自信心,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第一层次:生理需要。这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这就是最低层次的需要;(2)第二层次:安全需要。是免受危险和威胁的各种需要;(3)第三层次:感情和归属需要;(4)第四层次: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5)第五层次: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级别的需要,是指一个人渴望做他最适宜的工作、发挥出他最大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不断地创造和发展。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马斯洛需要五层次理论显示,人的行为来自于动机,动机来自于心理需要,这对高校学生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按照需要层次理论,就要求广大高校学生工作者善于把握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教育、管理、服务好学生。

(1)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需要,以具备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最为重要。

(2)关心学生生活,营造平安校园,满足学生安全的需要,应从满足学生心灵安全需要和人身财产安全需要两方面入手。

(3)开展校园文化,加强社团功能,提升校园底韵。首先,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就会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常常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可以满足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需求。其次,学生也常因情感纠葛、人际关系等引起心理波澜,故高校应认真务实地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学生心里档案,关注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第三,以第二课堂的形式,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大力开展演讲、书面、文艺、体育、专业技能大比拼,为学生培养爱好、施展才华提供舞台,提高学生业余文化技能,使他们成为既懂专业知识又有一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满足他们社会交往和个人归属的需要。

(4)倡导欣赏教育,注重养成教育,塑造完美人格,满足学生受人尊重的需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细微处做起。

(5)改进激励机制,善于发现学生个体的优势,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首先,要把激励机制建立在群体和个人的结合点上。其次,在课堂及实验当中发掘每个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在课外的社团当中给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有一个展现自我才艺的舞台。第三,学校应定期邀请政界、商界、学术界等不同领域的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就的自我实现者为广大学生举办成长-成人-成才系列报告会,激发更多学生内在的自我实现欲望,(下转第135页)

(上接第51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大学人生目标和规划,使自己目标明确、不断进步,为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3

虽然从哲学、历史、政治、宗教、法律等方面对于人的思考和研究已有长远的历史, 但是只在19世纪末和20 世纪初才出现对人的行为的系统、科学的研究。行为科学作为人性化的基础,不仅在设计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设计程序和产品的开发上也处在重要位置。人性化设计的倾向又与现代生活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发展,人性化涉及到的理论也越来越广泛。

1.行为科学在各学科中的重要性

这其中包括人类工程学,进一步融汇了行为科学,环境心理学作为基础并有感性工学,情感化等综合领域的研究。 设计的目的是产品,商品,这需要对消费者,市场进行了解。就必须综合人类工程学,行为科学,环境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理论作为指导,通过一些列开发过程来达到目的。以下是我对设计的相关要素及其相关理论的关系作的梳理表:

上图可见行为科学在设计活动中的重要性。设计活动发展到现在,各个学科之间的兼容并存的趋势愈加明显,这就要求我们逐个更加的了解才能更好的融会贯通。

2.设计中的行为科学

人机工程的相应研究虽和人行为不可分割,但最主要是偏重在个人的行为,身体的尺度,存在从人文学意义的整体把握,与人类行为的欠缺(指文化的尺度和社会尺度)。行动是有人意识下的运动动作,人为主体。行为是指人心理活动和潜在意识的外化,而此和身体自然下状态与设计会演变来的行为特征不是仪器就能够测定出来的。

3.设计与行为科学

最初,行为科学在艺术设计学领域的涉及,则主要体现在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方面。在专业划分上,随着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已交互设计的概念来统和,不仅成为产品设计的研究对象,也肯定在应用其研究成果。设计”一词至诞生之初,就与人的"行为”离不开的。因此设计应该参照人的行为方式,以人的行为活动为依据,而不是凭空想象。这是唐纳德・诺曼在2005年提出的以"行为为中心的设计”概念。

通常意义上的行为观察法为:实验观察法(最基本的,由观察者设定指定的要素进行测定);自然观察法(观察者作为最基本的用户参与设计实验当中);体验观察法;谈话法;量化分析;评价法等等。

辅助器材操作过程中的行为与设计

物体的最重要价值非在于物体本身,就像马克思曾说"金钱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钱”,价值主要在于使用的人与物体使用之间的价值。就是用此产品的行为影响产品价值。理解人们做出行为的原因,就可完善我们的设计,进而优化最初的行为。

1.操作性与行为的输出

在短期设计之前的研究需要设计师高效迅速的获取信息且总结结果,所以行为科学里的记录手段能作为产品设计使用者探究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行为科学中信息的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可变通的被用于用户行为的分析中。产品设计是关乎人、物与环境等他们的相互关联,因此观察的实质应该环绕这三个方面和与之关系实行。

(1)人:身份、数目、相互关系、情感、成群方式、动作与姿势、行为时间和频率等。(2)物:人在实施行为时的直接和间接的接触点、使用频率、使用特点等。(3)情景:行为所产生时的环境、地点、时间、天气等。(4)目的:基本目的、其他目的、行动目标等。

2.以辅助器材为例的行为与设计

康复辅助工具是残障者(包含老年者、残疾者、伤患者)弥补缺陷或者完善功能,提升生存品质,增加社会生活和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1)行为观察法应用在常见的辅助器中的腋杖。腋杖是众多辅助行走工具中的一种,使用腋杖的绝大部分患者可在腋杖的辅助下更好的生存。如果患者为以下情况,才适合使用腋杖:①一侧下肢体没有能力进而不能够局部或完整负重的状况,例如:脑血栓后遗症,大脑支配运动的中枢受伤,或骨折等外力作用的病症等。②两侧下肢部功能不健全,左右脚步无法交替的状况,如脚踝受损,截肢,硬化,使用固定技术等其他因素限制行动时。简单归结为无法协调性迈步的人群即可通过腋杖辅助行走。

我们分析患者行为时,观察患者应当使拐杖往身前一步移动,患肢后再紧跟一步,此刻两手支撑住本身,重心向前,再向前方,之后即是重复进行之前的行走。负重点还是扶在把手上的手腕和手臂。腋垫抵住胸腔并不是为了负重,而目的是帮助固定住肩部,保持人体平衡。我们通过行为科学中的一般观察法即可得知,使用腋杖后的步行方式,上肢与躯干必将要有一定的肌力。患者需要用肩部保持平衡。 所以我们在拐拖与拐头处设置海绵棉垫与较宽的受力面,以避免神经压迫。最终得知其高度测量的粗略方式:身体长度除去41厘米就为需要腋杖的大小。即立姿状态下把手的地方为大转子的高度,同样为手杖的长短,把手的地方。

(2)以肘仗为例的行为与设计

与腋杖相似的,肘杖也是非常常见的下肢辅助器材。

通常医疗上确定肘杖手把是否合适高度的方法是:患者穿鞋,取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两侧下垂。测出手腕处横纹到达地平面的长度,亦或换成地面与尺骨茎突的下端点的长度。参照测出的数据,选择产品的手把,规格长度去挑选合适的器具。使用同时,主要是用手掌支撑,次要为前臂辅助,相同向腋杖的功用。正确握扶肘杖方法

①放松肩膀。②按照本身的状态选取适宜的肘仗高度和肘仗把手位置③双肘略向内收,双手抓紧把手。④肘仗较低端的支脚垫恰好在前脚侧与外侧均10厘米处。⑤保持正立姿势。相比较腋杖而言,其稳定性低于腋杖,肘杖只可支撑百分之40的体重,用于需要较大限度减轻下肢负荷者,不对臂丛神经产生损伤,因此适用范围广。所以在设计时肘杖用材质更轻便,基本没有木质,由优质铝质代替,拐杖应用时,综合拐杖种类的设计。例如应用腋杖,需要把腋托抵住侧胸肋骨位置,而不是腋窝位置,避免伤及到腋丛神经。这也是的行为产生设计之后,我们的行为也会为之改变的典型表现。

由于"物”的具象限制和人心理身理等相关因素使得许多产品在设计时便产生了不利于人发展的弊病,改变生活应当是好得转变,而不是坏的影响。因此致力在改善此种状态下的人性化设计,会以人机工程学与设计学的进步继而会成为现代重要的设计理念。

设计改变行为

1.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通常人们对一件产品的直观评价更趋向综合,把生理与心理,功能与审美,时间和空间和个体与环境因素均纳入评价的标准范畴。行为科学研究结果的精确程度虽不能和自然科学相比, 但较科学的方法应用, 可对社会科学领域获得相对可靠的成效,并能预测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

2.改变人的行为方式

很多行为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的行为方式,例如家电的到来,交通工具的改变。当下很多小小的设计正在含蓄的影响着我们。人们很少明确地意识到其中设计所扮演的角色。驾驶道路上的电子警察、路面上的减速装置,这些设施设计都是用来引导或限制人们的行为的。例如辅助器材的应用更显著的看出对行为的改变:通过操作方式,改善了残障人士的行走方式,甚至使其重新站起。人们对像走路这样熟悉的活动以一种辅助的方式重新拥有,加速了做事效率;通过辅助器材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用辅助器材回归正常生活;

我们应当利用行为科学在人性化中的设计方法,以工程技术为基础,以人为核心,持续地推动社会发展,作出更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

篇4

一、行为科学的含义及主要理论

人们对行为科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用类似于其他自然科学的试验和观察的方法对人和低等动物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进行研究的任何学科,得到公认的行为科学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以及在观点和方法与之类似的其他学科的部分”(1982美国管理百科全书第三版)。即把行为科学理解为社会科学或社会科学各学科中对人(动物)行为研究成果的集合。从狭义上来讲,人们通常将行为科学理解为借用社会科学各门类中某些原理的行为研究成果去研究企业管理的学科,即组织行为学。美国管理学会1970年出版的《管理手册》中将行为科学定义为:“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管理中人的方面及人际关系进行的研究。”行为科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1924年的霍桑实验开始的,特别是梅奥等人对职工的行为及心理的研究为后来的人际关系学说奠定了基础。

行为科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行为科学和后期的行为科学。早期的行为科学又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着重研究职工在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研究作为“社会人”的职工及其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后期行为科学在很多方面比人际关系学说更加细致和深入,主要集中于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主要理论有麦格雷格的X理论与Y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麦克利兰的三种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罗伯特・豪斯的目标――途径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库尔特・卢引的团体动力学说、莫雷诺的团体成员关系分析理论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

这五个层次的需要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称为较低级的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称为较高级的需要。随着现代公司的不断发展,许多公司的工作条件(安全、基本生理需要)和薪金对于人的较低层次的需求来说,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基本上是“令人满意”的。用马斯洛的观点来看,虽然不存在完全获得满足的需要,但那些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也不再具有激励作用,未满足的需要才是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因此集中力量改进工作环境的因素不大可能导致优异的成绩。

(二)美国心理学家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的理论及启示

赫茨伯格通过调查发现,导致员工极端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有:公司的管理政策;技术监督系统;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薪金;与公司的关系;个人生活;与下属的关系;地位;工作安全。他认为,当这些工作环境和条件不具备时,会使员工感到不满意,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如果具备这些条件,虽然能维持员工的现状,但不会因此而提高其积极性。以上各种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同时,赫茨伯格也发现使员工感到极端满意的激励因素主要有: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富有挑战性;职务上的责任感;个人发展的可能性。他认为,这些因素的改善能够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会经常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如果这些因素没有处理好,也能引起员工的不满,但是影响不是很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给公司管理层带来如下启示:1.告知一个事实,采取了某项激励措施之后并不一定就能带来满意,更不等于劳动生产率就一定能够提高。2.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也是有限和不能持久的。3.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使其各得其所。注意对人的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用这些内在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并维持更长的时间。

二、行为科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实际上,从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根据工人“搬运生铁试验”总结出的“科学管理方法”而得来的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法,到现在的增值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行为科学始终伴随着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只是以古典管理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现代管理会计以服务于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局限于提供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经济信息,对人的激励局限于经济利益。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现代管理会计致力于:

(一)协助企业正确地进行目标多样化的决策,决策方法由最优化准则向最满意准则转变。

(二)协助企业做好纵向各个层次的多目标之间的协调配合,以达到企业总体目标与各级、各部门以至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之间的协调一致。

(三)改变过去靠行政命令强制进行管理控制为主的做法,取而代之以充分发挥各种激励因素的作用,采取最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励、引导企业各部门、各单位以至组织成员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同时,使他们感到他们各自的目标和需要也可以从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四)用多样化的指标体系进行业绩的计量、评价和控制,最有效地调动企业内部各级、各单位、各部门以及组织内部各个成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以最好的状态完成预定的目标体系。平衡记分卡的应用就是一个管理会计与行为科学相结合得很好的例子。

三、行为科学在平衡记分卡中的应用

(一)平衡记分卡的原理

平衡记分卡起源于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国际咨询企业总裁大卫・P・诺顿对十二家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平衡记分卡是一个绩效衡量系统,它的功能在于识别和监控企业各个层级上的关键衡量指标,主要目的是将管理层制定的战略与运作层面的活动整合起来,通过在四个常常冲突的衡量指标值中实现平衡而发挥作用。这四个衡量指标是:企业的财务健康度、客户满意度、内部流程的优化、学习和成长。至于为什么是四个指标而不是五个、六个指标,难以通过数理方法进行证明,包括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卡普兰和诺顿在内的许多人也都难以给予明确的回答。从1992年起,平衡记分卡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1996年,卡普兰与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将平衡记分卡作为战略管理系统来使用》的文章。自此,平衡记分卡逐渐被财富1000强中近半数的企业组织采用。这些企业逐渐认识到平衡记分卡不仅仅是一个绩效衡量系统,而且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那么,为什么来自经验总结的平衡记分卡会具有如此广泛的代表性,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并能在不同的企业发挥作用呢?一方面是由于它紧密围绕公司战略制定业绩指标,注重贯穿四个维度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强调主要指标之间的相互平衡;另一方面是由于它在应用中十分重视“人的行为”,战略目标的传递、业绩指标的理解、奖励机制以及支持系统无不体现出行为科学中的有关理论,这符合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也符合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二)平衡记分卡中体现出的行为科学

1.提倡共同参与

“参与”本质上是一种激励机制,参与为员工和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提供了在企业管理中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因而有利于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衡记分卡帮助企业寻找成功的关键因素,建立综合衡量的指标,然而,指标的选择和确定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而定,并根据状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平衡记分卡提倡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如企业将制定的战略目标在内部信息网上公布,并通过E-mail收集公司各级员工的反馈信息,使员工都主动地参与到战略的制定中来;同样,在目标的分解过程中,也要根据各部门讨论的结果和员工反馈回来的信息,确定指标的主要负责部门和主要支持部门。这样做的好处是:(1)对参与者来说,通过参与,实际上将“自我”融入到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士气,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因为可以将他们参加执行标准的测定看成是其对执行标准的认同,可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2)员工的参与可以降低其与指标相关的压力和担心,因为参与者已经知道指标是合理的和可达到的。让执行者参与指标的制定和考核,他们执行起来就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完成指标时会更加顺利、积极、有效率和效果,并可以在执行中更好地修正和完善现有的指标。平衡记分卡中的参与性融合了行为科学的理念,是满足组织成员受尊重和自我完善需要的手段。

2.注重团结协作

在平衡记分卡的奖励机制中,每个员工的经济利益不但与自己的平衡记分卡的完成情况有关,还与本部门的指标完成情况有关,与整个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情况有关。通过平衡记分卡创造出了一种激励环境来激励人们,确立了这样的行为准则:进入组织的成员不能脱离整个组织而有所作为,也不能脱离组织而各行其是,在组织和成员之间形成了一种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关系;组织的每个成员只有为整体目标的实现做出最大贡献,成员的个人目标才能从中得到最大的满足;组织的上下级之间均以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两者之间的“协调一致性”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这正是组织行为观的核心。为了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各部门之间需要经常沟通,员工除了完成自己的指标,还要帮助本部门的其他员工完成指标,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满足了员工“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

3.通过学习提高员工实现目标的期望几率

期望几率模式是美国科学家佛鲁姆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对某一个行动成果的评价和此人对这一行动导致后果的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共同作用,决定了此人采取某一行动内驱力的强度,激励力促使人们采取行动,行动取得成果,通过成果得到满足。因此,为了激励职工,组织管理当局应该一方面让职工知道行动成果的强度;另一方面要帮助职工实现其期望,提高他的期望几率,以提高激励力。平衡记分卡中的学习和成长正是通过投资于雇员培训、改进技术和提高学习能力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提高他们实现目标的期望几率,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例如,壳牌油有限公司通过对销售人员在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使“外行认为你是内行,内行认为你不外行”。此外,还通过销售技巧、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全面提高销售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帮助员工更好地完成指标,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篇5

一、我国当前社会科学中方法论的主要发展趋势

从历史的角度可以看出,我国的自然学科以及社会学科等一些学科都从哲学当中分离出来,而之后又不断的进行分化,如今出现了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断遭受打破,使得边界的划分成为学科交叉及融合成为一种大趋势,在某种意义上,其为大科学时代中的一个基本特征。随着该趋势的出现,有着非常深刻的研究背景,其主要来自于社会科学问题不断的复杂化,为此,今后将需要更为丰富的学科研究思路、工具以及方法。还有就是某种社会学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体系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或者融合时,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概念,进而使其形成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新分支。因此,可以看出,科学方法中的跨学科使用将是一种必然。

二、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及研究方法的创新

对于当代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其社会系统是具有开放性特色的复杂性系统,面临着以下一些挑战:其一,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未知的领域;其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再是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环境,而是由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所形成的复杂性系统;其三,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分工也将变得越来越细,同时专业化的程度也将会变得更高;其四,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所关联的领域将变得越来越广泛。社会科学在这一研究背景之下,通过采用单一的某种学科是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当前较为复杂的问题。然而,学科交叉及融合,它们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但概念侧重点又存在一定的区别。交叉主要是指汇集,体现的是集成系统科学的思想;融合更加强调的是相互渗透及合为一体,大多数是在生命的层次、质变的层次以及化学的层次进行结合,其体现的是一种综合系统科学思想。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潜在规律为普遍性哲学问题,也就是世界万物之间均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在当前的科学组织管理、科学价值以及科学目标高度统一的信息科学时代,学科融合及交叉可以实现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在应用层次与理论层次之间的相互融合,突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划分,让社会科研人员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进而使其在方法研究之上进行创新。

在对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引进学科交叉及融合,不仅仅是权宜之计,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一种研究技巧,而是因为当前只有通过采用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才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认识,并提升对复杂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加强对社会研究问题的准确度以及精细化,进而使其能够对复杂性的社会问题进行驾驭。为此,可见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是当前社会科学获取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必然途径。

三、加快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一些建议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我国境内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已渐渐的将复杂系统作为基本理论,统计分析、运筹学以及综合博弈论等一些数学方法,行为科学、多主体的系统、人工社会以及元胞自动机等一些多学科进行交叉的实验计算方法,对我国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的宏微观层次以及多要素行为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影响,其研究的领域涉及到了经济系统的演变、环境的综合管理、公共建设管理以及重大工程的管理等,均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成果。通过自己多年对社会科学跨学科的研究,笔者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其一,应从当前的大科学角度来看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加强对社会科研方法创新的认识,认识到学科的融合及交叉在社会科研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地位。

其二,应对综合集成的思想进行深刻的认识,并大力开展一些社会科研方法的创新,进而实现当前社会科研方法的体制。

其三,应进一步对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复杂性系统中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由于这种复杂性的系统,使得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问题不但有了结构性,而且还有半结构性以及无结构性,很好的揭示了当前社会科学研究问题的一些规律。

其四,通过采用多种学科的融合与交叉的方法研究,它的社会科学研究问题不再是个别的研究问题,而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为此,应在宏观上对其进行推动,推动该趋势当中的战略安排以及战略思考,进而使其形成鼓励学科融合及交叉的一种大文化。

其五,应进一步对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进行调整及优化,并对其进行知识体系的培养。通过采用多种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对社会科学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解决。

其六,构建以学科融合及交叉社会科学研究的基地。

其七,营造良好的跨学科社会研究文化学术氛围。

四、结束语

在当前,随着我国科学学术不断的进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事业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与发展,同时还可以看到的是在社会科研方法中,采用了多学科的融合及交叉的方式手段,对社会科学研究问题的广度以及深度进行研究,以多学科作为研究的基础,创建出当前大科学社会科研时代的体系,而在人才数量以及能力方面,相比国外水平还有很好的差距。为此,我们应在中央方针的指引下,艰苦奋斗,努力创新,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打开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任平,曹典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吴元梁.哲学形态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徐竹.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因果机制理论述评[J].哲学动态,2012(3):95-101.

[4] 乔翔.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治解放思想探析[J]. 唯实. 2012(02)

篇6

1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方法在对管理的研究中十分重要。首先,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是以事实为研究依据的,这使得我们的研究真实可靠;其次,科学方法具有实证性,依靠可以由实践检验的信息,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一样的结论;再次,科学方法具有规范性,研究的程序和步骤都是有序、清晰和结构化的。最后,科学方法还具有概括性,因为科学方法研究的结果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所以,在我们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除使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外,还应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系统、严谨更具有说服力。

2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管理科学的发展按照时间的划分可归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组织理论等;第二阶段就是20世纪的30到5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关系学说,后来发展到行为科学理论;随后,20世纪60年代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科学阶段,也就是被孔茨所描述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这其中包括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权变理论等。

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管理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古典管理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组织过程的管理,研究方法是以工业工程研究方法及经济学方法为研究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而现代管理阶段则移植了数学、计算机技术学、统计学等诸多科学的方法论,形成了“管理丛林理论”,而在丛林理论中的各个学派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特征就是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可以说是这些因素决定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变化。现代的管理科学是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发展,并阐释实践,引导实践的。

3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谈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管理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差异与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为管理科学进行学科定位,通过课程学习我们了解到管理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又同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差异,其核心差异就是对人的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而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及其形成的系统。它是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提炼和概括,是关于对有组织活动的管理的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管理科学是在对多种不同性质学科的理论兼容并蓄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不同学科理论及方法系统集成的结果。一般地说,管理科学的成长要综合运用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这四个学科构成管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手段的创新以及经营方法的革命。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仍要依赖多个不同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撑。

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实际存在的一般性的管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由现象而本质,由具体而一般,抽象出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目标。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毫无科学价值。同时,在管理科学研究中还应注意规范研究方法,多运用实证的、实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而少使用科学性不强的思辨的、归纳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的价值。

4《理解现代经济学》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中试图说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并通过介绍现代经济学近年来的一些新发展来澄清常见的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误解。该文从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人手,引入了被当今社会认可为主流的并代表一种研究经济行为的方法框架——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分析工具(analyticaltools)这三方面的理论就是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首先是由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这基于经济学家的三项基本假设即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和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其次是运用多个理论作为“参照系”,使之能够成为人们能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利用各种图像及数学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帮助分析繁杂的经济行为。

而在管理学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分析框架,首先是管理科学的“视角”,管理学的视角应该就是观察、理解或研究管理学理论问题的角度,钱教授在文章中指出通过经济学家的基本假设,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管理学不是没有视角,但是,迄今为止,管理学确实还没有象经济学这样的一种普遍为人接受的视角,所以当今的管理学还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

接下来是“参照系”,管理学的参照系更多地体现了经济、社会、心理和工程学等相关学科在管理中应用之成果,故必须研究各准则之间的权衡问题。根据西蒙的观点,科学可以分为两类:实用科学与理论科学。实用科学采用的是“如果一则一”的科学命题;而理论科学采用的是纯描述性的与验证条件等价的伦理命题。科学命题关注能得到验证的事实而理论命题强调偏好的表述。管理欲成为一门科学,显然应加强实证研究的建设。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也即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对策建议等构成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西蒙提出了以“有限理性”和“满意的准则”这两个基本命题为前提的“管理人”决策模式。他指出,在实际中不存在“完全的理性”,因而“最佳的准则”是行不通的。实际上人们只能追求“有限度的合理性”,遵循“满意的准则”行事。西蒙还强调“刺激一反应”的行为模式和与此相关的决策程序化的重要意义。在运用经验加以慎重处理并使之合乎目的的条件下这种“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能够显示出一定的合理性。钱教授在文章中提到他在美国时的教授问过他受过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受过这种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区别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就谈到了。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他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具有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同样,受过管理学系统教育的人头脑中也应当有几个参照系,比如,在分析组织结构时我们就应当以韦伯的官僚行政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管理的职能时就应当拿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决策问题时,就应当想到西蒙。只有这样,分析管理问题时才会有一致性。

最后我们来看“分析工具”。在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文章中谈到的是经济学中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并被经济学家证明是极其有用的。同样,管理学也有许多研究工具,对于管理学来说管理学研究的是经济组织的管理如何使组织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大的效益,研究管理人价值的体现问题,这就需要对经济学的很多理论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工具,因此,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本身就是管理学的研究工具。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许多决策支持系统,也都是研究和分析管理问题的有用工具。数学和统计学甚至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在研究管理学时确实有用,管理学前辈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比如市场附加值与经济附加值、平衡记分卡、SWOT分析法等等,它们也是研究管理学的有力工具。

篇7

一、人力资本财务产生的背景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两类资本:一是物质资本,二是人力资本。在传统的经济理念中,没有人力资本这一概念。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经济竞争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这时,人才才被真正地作为价值的载体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而在现代企业的投资中,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日渐增大,并趋于复杂化和不确定,这就要求企业对自身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于是便应运而生了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分支--人力资本财务管理。人力资本的财务管理是以人力资本为研究对象,以人力资本回报率最大为目标的一种理财活动,它可以说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分支领域,是以人力资本的筹集、人力资本的使用和人力资本的收益分配为内容。

二、构建人力资本的财务管理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力资本财务管理与传统财务管理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研究的对象不是物力资本而是人力资本。而构建新的基于人力资本的公司财务需在以下一些重大的公司财务研究问题上做出创新研究与探索:

第一,面对新的经济条件下财务环境的变化,人力资本要纳入财务理论研究的范畴和财务管理实务的视野,在财务资源等基础概念的理解上要做哪些突破?

第二,如果需要作相应的拓展,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否存在分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否胜任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否专司于人力资源的培训、定岗等事务性管理,而将人力资本的价值管理职责赋予价值管理见长的财务部门?

第三,财务部门要进行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是否现有的财务管理手段足以应对?新的财务管理方法是否会随之而发展起来?

第四,企业的财务分析是否应加入相应的人力资产的运作效率、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等新的内容?新的财务分析体系应如何构建?

上述问题的解答仅在传统的财务理论范畴内无法得以满意的解答,这需要寻找其他方法来对此进行探讨。

三、管理学发展的简单回顾与研究方法

管理学按照时间顺序将管理学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古典管理阶段;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管理理论丛林”的阶段。古典管理阶段侧重于物、财及组织过程的管理,其研究方法是以工业工程方法及经济学方法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方法论基础上的;现代管理阶段则更是移植了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他自然科学、统计学、系统论、文化学、法学等诸多学科方法论,并形成孔茨所称的“管理理论丛林”。现代管理阶段各学派的形成实际上是不同的学科方法在管理学上应用的结果,各学派的根本差别是研究方法的差异,这些学派都或多或少地吸取了其他多个学科的方法。从管理学的发展可以看出管理学的发展或学派的建立都是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方法或原理,这样可使原有的管理学领域能从新的角度进行分析,原有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从新的的领域找到答案。

和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管理学基本研究方法有以下三种: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另外,近几十年来,随着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管理理论丛林”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大大地丰富了管理学科研究方法的内容。这些方法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老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新三论)以及经济学、数学、心理学、统计学、法学等研究方法。

四、人力资本财务研究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笔者认为,构建人力资本的财务管理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原有的传统财务管理框架下无法得以满意解答,我们应从别的学科和不同的研究方法中寻找研究路径,可尝试采用如下的研究思路与对应的方法:

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如问卷调查法、抽样研究法)来确定我国人力资本的范围与构成,并运用演绎法将其推广验证,寻求其普遍性规律。

除了运用实证研究、实验法和演绎法三种传统的方法外,可尝试将行为科学理论中的激励方法系统地引入财务管理,使其发挥作为协调企业与不同财务主体之间财务关系的有力手段,充分发掘企业人力资源创造价值的潜能。

运用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权益理论解决人力资本的收益问题。

运用数学、统计学的知识解决引入人力资本后的投入计算问题等等。

总之,可尝试把财务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综合运用到一起,以解决人力资本的筹集、激励、评价、投资、分配。

【参考文献】

篇8

任何一门学科的构建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常借助其它学科应用、证实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工具,汲取相关学科的研究精华,方能自成体系,对本学科要解释的现象和事实言之有道。否则,必定独木难支,经不起推敲与论证。管理学科也不例外。从20世纪初泰罗开创科学管理以来,各种管理理论纵横交织、竞相绽放,一直处于"管理丛林"状态,没能像自然科学或经济学一样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体系。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自身特点;二是管理学科中应用的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从两方面原因的关系来看,前者决定后者。也正因为如此,对于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自身特点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般而言,对管理科学问题的研究可以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属类进行梳理,从管理学科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不同研究内容和方法出发,探讨管理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不同。基于这种不同引述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客观、实证和规范的研究方法获取知识的过程,研究对象要求具有可直接测量、重复出现和便于验证等特征,研究结果推崇精确性和有效性。思辨研究是研究者运用直觉判断和个人洞察力获取知识的过程,研究对象不易直接测量,研究过程难以清晰表达,研究结果不便于检验,主要靠切身体会。

从管理科学问题研究涉及的对象特点看,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不可替代。因为我们已经十分清楚的是,管理问题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但是也正是基于“科学研究与思辨研究究竟孰轻孰重”的问题的争论,产生了管理学科长久以来百家争鸣的格局。这其中,管理科学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一直以坚持管理研究工作中的科学性作为解决管理问题的核心手段。自20世纪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伴随科学研究中实证主义思潮的延伸,管理科学已经发展形成为以实证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以问题为基本导向,遵循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再到对策建议”这一基本流程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

可以说管理科学以实证主义为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完全符合学科背景特点的。归结起来,实证主义有如下特点:实证主义有下述几种基本特征:(1)以现象论的观点为出发点。现象即实在,是有用的、确定的、精确的、有机的和相对的,与现象的这些属性相对应,“实证”一词也具有同样的意义,一切知识都是对这些现象的共存和相继的描述。实证主义者把现象当作一切认识的根源,要求科学知识是“实证的”。(2)对经验进行现象主义解释,主张从经验出发,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强调经验上的实证对科学理论的重要性。(3)把处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带有一定程度的科学至上和科学万能倾向。实证主义者认为,唯有确实根据的知识者是科学的;科学即实证知识,它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最高阶段;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社会大辩论况都要靠实证的科学方法;科学和科学方法使哲学也成为实证的。

然而,近年来,对于采用实证主义对管理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受到了一些质疑。大体上,多数反对用实证主义研究管理问题的人士认为管理科学和实证主义缺乏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他们认为管理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主观问题。某著名行为科学研究学者认为:"作为管理研究对象的管理者和企业成员是生活在现实中有各自价值观念、个性、偏好和情感的人。管理研究就是旨在发现、辨识和解决管理领域中烙有人的活动烙印的各种问题。所以,无论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对在不同的管理情景中带有人的主观倾向活动进行适当归类和处理是任何一中研究方法都不可回避的问题。要梳理、辨析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和影响程度,不是设上几个变量,引证几个模型就可以讲清楚的。需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动态的审视管理系统。如果只是为了给文章增加点“科学”的味道,便于求证而使复杂的管理系统归结为几个单薄的变量关系,这就有点削足适履、牵强附会了。“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管理科学遵循实证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定量方法分析管理问题的研究思路。事实上,半个世纪以来管理科学在管理研究领域的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国内外大型企业对管理科学的日益重视,已经说明管理科学在处理复杂的管理问题特别是系统集成问题上的不可取代的无限潜能。管理科学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管理科学是万万不能的。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管理科学遵循的一套从假设到求证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其实,对于管理科学研究的研究问题,最后的结论部分才是问题研究的重点。这里与科学研究区别最大的即是人的主观因素的整合。可能一个被认为是最优解的结论实际上在受到组织结构和领导者偏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这些主观的非结构化的约束往往是很难在一开始就能够考虑进入模型的约束条件中的。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会发现实证主义对于管理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影响。当然,我们灵活运用实证主义思想,将实证主义与人为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避免单纯注意管理问题的科学与艺术性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特别是通过加强对人为主观因素的考量,将使我们能够以更全面的观点看待管理问题,利用定量方法的结论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

参考文献:

篇9

任何一门学科的构建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常借助其它学科应用、证实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工具,汲取相关学科的研究精华,方能自成体系,对本学科要解释的现象和事实言之有道。否则,必定独木难支,经不起推敲与论证。管理学科也不例外。从20世纪初泰罗开创科学管理以来,各种管理理论纵横交织、竞相绽放,一直处于”管理丛林”状态,没能像自然科学或经济学一样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体系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管理学科的研究埘象和内容有自身特点;二是管理学科中应用的研究方法的多样忡。从两方面原因的关系来看,前者决定后者。也正为如此,对于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自身特点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般而言.对管理科学问题的研究可以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属类进行梳理,从管理学科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不同研究内容和方法出发,探讨管理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不同。基于这种不同引述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客观、实汪和规范的研究方法获取知识的过程,研究对象要求具有可直接测量、重复出现和便于验证等特征,研究结果推崇精确性和有效性。思辨研究是研究者运用直觉判断和个人洞察力获取知识的过程,研究对象不易白=接测量,研究过程难以清晰表达.研究结果不便于检验.主要靠切身体会。

从管理科学问题研究涉及的对象特点看,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不可替代。阂为我们已经十分清楚的是,管理问题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但是也止是基于“科学研究与思辨研究究竟孰轻孰重”的问题的争论,产生了管理学科长久以来百家争鸣的格局这其中,管理科学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一直以坚持管理研究工作中的科学性作为解决管理问题的核心手段。自20世纪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伴随科学研究中文证主义思潮的延伸,管理科学已经发展形成为以实证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以问题为基本导向.遵循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再到对策建议”这一基本流程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

可以说管理科学以实证主义为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完全符合学科背景特点的。归结起来,实证主义有如下特点:实证主义有下述几种基本特征:(1)以现象论的观点为出发点。现象即实在,是有用的、确定的、精确的、有机的和相对的,与现象的这些属性相对应,“实证”一词也具有同样的意义,一切知识都是对这些现象的共存和相继的描述。实证主义者把现象当作一切认识的根源,要求科学知识是“文证的”。(2)对经验进行现象主义解释,主张从经验出发,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强调经验上的实证对科学理论的重要性。(3)把处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带有一定程度的科学至上和科学万能倾向。实证主义者认为,唯有确实根据的知识者是科学的;科学即实证知识,它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最高阶段;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礼会大辩论况都要靠实证的科学方法:科学和科学法使哲学也成为证的。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017-03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是一种对价值的追求与价值的创造[1],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是组成大学校园文化的四大要素。大学的行为文化是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表征要素,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要素,更是实现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必然要素。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说到底都是为大学行为文化的实现所创造的条件。国外的文化背景与我国截然不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早已完成,而我国大学的行为文化几乎是空白,就连我国顶尖级的名校来说,到现在也没有形成其行为文化。没有良好的行为文化,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只是一句空话或口号。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与建设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的现状

我国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2000年初提出了行为文化的概念,并从诸多方面对大学行为文化进行了探讨。李云清(2001)的《浅谈行为文化与素质教育》,刘合波(2001)的《网络对高校行为文化的影响》[2][3]是比较早地提出了高校行为文化问题的,但此后5年内没有人研究大学行为文化,6年后李莉丽(2007)的《从行为文化角度看英国大学生校园生活特点》,论述了学生会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且分析了宿舍文化、多元的文化和特定的历史传统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4]张桂霞(2007)在《刍议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阐述了大学行为文化的主体、大学行为文化在大学文化中的地位、大学行为文化的本质表现形式等问题。[5]程迪(2008)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刍议》中分析了现代大学生行为文化的现状及产生原因,探讨如何建设大学生行为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6]胡树森(2008)对加强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O进行了思考[7],左晓民(2008)分析了价值视野中的大学行为文化养成问题 [8],陆荣林(2008)提出了根据职业特点建设学校行为文化的观点。[9]李霞(2009)则从大学管理角度对行为文化建设进行探讨,阐述了大学管理行为文化的科学内涵、大学管理行为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10]而王登恕(2009)从和谐校园视角,强调中国高校文化的实践与弘扬从行为文化着手,从一个侧面探讨了行为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11]

进入2010年后,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与之前相比,略显系统与深入。何独明(2010)在大学校园文化概论[12]一书中详细阐述了校园行为文化的特征与作用、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途径与方法,认为校园行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学生社团,但忽略了大学教师队伍这一载体。而刘剑波,陈超(2010)主张高校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应着重从教师的主导文化建设、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规范基础文明行为、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的修炼、科学管理校园文化活动以及与行业行为文化的对接等五个方面入手。[13]周华琼(2013)认为大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核心,行为文化是关键;文化建设的成效要通过全体大学教职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和检验。当前教师的教学学行为,学生的学习、道德行为和学校的行政行为存在一定的缺失。[14]薛瑞,张慧敏(2013)认为构建当代社会主义大学诚信行为文化建设应该从师德塑造、学风引领、转变管理人员作风三个方面加强建设。[15]石维富(2013)倡导大学行为文化主要通过大学教师、大学生、管理服务人员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可以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管理人员的管风以及优良校风的建设入手加以实施。[16]蓝鹰、周伟(2004)强调,在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大学领导者的道德行为、管理行为、学术行为、社交行为和言语行为对整个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17]吴秋凤,苏丹(2015)分析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特性及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为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8]

总之,我国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还处在低级阶段,一方面,因为我国目前物质文明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低端水平。另一方面,只有复合型的研究人才才能胜任这一工作,而我国目前符合这一要求的人才还十分稀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交叉缺乏,理论深度不够

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目前仍然停留在文化本身的概念当中,如要研究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行为与心理的关系是怎样的,就涉及行为科学的研究范畴了。心理活动是支配人的行为的,人的需要、动机、认知等心理过程和人的能力、人格等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等等这些问题是研究大学行为文化的基础。就现有研究文献看来,大学行为文化的学科交叉研究还没有,就其文化本身的研究深度也是不够的,刍议、浅谈、思考和初探之类的文章较多,另外,作者的观点中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不够清晰,如“校风建设是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关键”这一命题就是错误的。这些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还没有,都是在一般刊物上发表,足见其理论深度是不够的。

(二)思辨研究较多,实证研究或缺

综合我国现有的研究文献,全部都属于思辨研究的文章,如果没有行为科学理论作为基础,仅仅靠凭空想象去研究大学行为文化,只能习惯采用思辨的方法。进入21世纪,国际上仅采用思辨的方法已经被淘汰,我国缺乏的是实证研究。90后的一代大学生思想更加开放和活跃,多元化的价值观使大学生发展选择方向增多、区域扩大。因此,思辨式的研究和说教式的指导作用就大打了折扣。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客观规律和实际中的应用,如果一个问题反反复复地去空谈,其研究的意义就丧失了。

(三)研政分离突出,研究经费短缺

关于大学行为文化,我国的研究者多数是无执行权力的人,而有执行权力的人又不去学习和研究,因此长期以来形成研政分离现象,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尽管有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但由于没有执行权力,最终不了了之。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课题经费无法与自然科学相比,客观上制约了研究的发展。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学习相关知识和参与相关研究,否则就难以识别、驾驭和指挥高校工作者,即使有很好的研究成果也难以在建设大学行为文化中应用。

三、发展的趋势

(一)未来研究的内容

1.研究大学行为文化的初步形成机制、组成要素与发展模式。大学行为文化的初步形成机制、组成要素与发展模式是客观规律的体现,按照客观规律建设大学行为文化,工作才能有绩效。当然,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的国家,每一所大学在建设其行为文化时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

2.研究大学行为文化对大学组织凝聚力的影响作用。未来大学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内容是整体发展水平,无论是在培养人才还是在科学研究,或是在社会服务上,都将是衡量一个大学水平的重要方面。一个实力强的大学如果没有凝聚力,其发展将会是畸形的,而这种凝聚力靠什么形成和培养?靠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缺少了大学行为文化,还是空洞无物的。大学人的精神风貌、高雅气质、组织凝聚力等都体现在大学人的行为之中,大学组织的凝聚力是大学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和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

3.研究大学行为文化对大学人才培养动力作用的心理机制。大学的头等要事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不仅是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塑造大学生良好的行为,同时也是大学教师自身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大学人在大学校园的行为一旦形成一种文化后,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种场动力作用机制是什么?我们能否掌握这种机制去更有效地培养合格的人才?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和成果的出现,会丰富行为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研究内容。因此,大学行为文化对大学人才培养动力作用的心理机制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将会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二)未来研究的方法

1.多学科交叉与整合。多学科交叉研究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如果仅仅在文化层面上进行,很难有新的突破,必须结合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进行交叉研究,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单一学科的研究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缺陷,只有多学科交叉,才能有新的突破和发现,才能避免片面性,才能便于在实践中应用。因为人的行为是受多种因素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之下而产生的。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是在于应用,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如果只从理论上探讨,不去进行应用研究,可能是凭空想象,纸上谈兵;只搞应用研究,不去进行理论探讨,可能是原地踏步,难以突破,甚至会走弯路或出危险。只有把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才能取得信服的研究成果,才能在建设大学文化中得以应用。这一过程仍然是遵循着“理论―实践―比较完善的理论―再实践”的发展轨迹。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者研究取向分道扬镳,最后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走向整合,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实证研究逐步成为主流。除了采用现象学、问卷法和调查法以及理论上的探讨、宏观上的评论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外,未来会更加强调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在内的思辨方法和实证方法相结合,即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相融合的综合性研究。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理论将会成为大学行为文化研究的理论支持。尽管大学行为文化的证研究,现在还没有见到有关研究成果的报道,但强调问题解决的可操作性是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因此实证研究逐步成为主流。分析大学和揭示大学行为文化产生的心理机制,探究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方法没有实证研究是难以服人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欧阳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5-10.

[2] 李云清.浅谈行为文化与素质教育[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2001(1):75-77.

[3] 刘合波.网络对高校行为文化的影响[J].枣庄师专学报,2001(18):32-34.

[4] 李莉丽.从行为文化角度看英国大学生校园生活特点[J].沧桑,2007(5):215-216.

[5] 张桂霞.刍议大学行为文化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5-109.

[6] 程迪.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刍议[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66-69.

[7] 胡树森.加强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5-7.

[8] 左晓民.价值视野中的大学行为文化养成[J].商洛学院学报,2008(22):43-45.

[9] 陆荣林.建设有职业特点的学校行为文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5):30.

[10] 李霞.大学管理行为文化建设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118-119.

[11] 王登恕.和谐校园行为文化――中国高校文化的实践与弘扬[J].绥化学院学报,2009(29):139-141.

[12] 何独明.大学校园文化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3] 刘剑波,陈超.对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142-144.

[14] 周华琼.行为文化: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61-165.

[15] 薛瑞,张慧敏.略论大学诚信行为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J].科教文汇,2013(11):12-14.

篇11

(1)微生物絮凝剂对电镀废水的处理研究 张蔚萍 刘燕 侯梦然

(5)鄱阳湖区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探讨 张新华 杨期勇 王慧娟

(10)鄱阳湖水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模式思考 杨期勇 张新华 黄卫

(15)九江市“山江湖”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熊晓蔚 阎朝兵 段宝斌

社区医学教育

(18)社会转型期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探究 梁光霞

(22)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细胞学》课程改革构想 刘怀 荀春华 胡志坚

工程科学与技术

(26)苯乙烯压缩机填料密封泄漏原因及其改进 林伟明 宋士华 刘良文

(30)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线粒体电镜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林雯

(35)时间序列等距离粗集预测模型研究 赖松兆

(40)kks编码系统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李海滨

(43)服务器虚拟化在高校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陈滨

(47)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和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 李红丽

(49)oracle rac 技术在校园一卡通网络中的应用 王志飞 李刚

数理科学

(52)关于变上限积分函数的两条定理及应用比较 闫瑞玲

(55)三元切触有理插值新型构造方法 马锦锦

(58)kmpn的全色数和邻强边色数 雷波

(61)例析平面方程的形式和解法 冯园新

(64)复变函数虚数的应用探讨 张双林

基础医学

(67)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 何丁文 殷嫦嫦 殷明

(71)藜蒿总黄酮对顺铂化疗增敏效应的研究 何观平 邱国胜 李玲苇 杨世伟 任红梁 曹俊

临床医学

(74)2009~2011年九江市某医院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陈波

(76)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60例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王延玉 阮燕山 蔡业清

(79)胸腔镜及其辅助下小切口治疗大疱性肺气肿的对比分析 郭颖

(81)疑似丙肝患者丙肝抗体、hcv—rna及alt结果分析 陈越 王建国

(83)无痛胃镜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36例疗效分析 李宏韬 蔡长春 梅万甜

(85)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尿潴留60例疗效观察 秦晓云 刘春华

(87)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及局部注射甲氨蝶呤25例临床报道 韩再香 李萍 万冬强

(88)介入治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 邱玲蜊 余静 何花

&n

bsp; (90)不同中药方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梁光造

(92)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桑卫东

(95)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张道武

护理学

(98)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内涵认知的比较研究 胡颖

(103)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 袁小荣

(105)免钛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对策 袁荣华

心理行为科学

(107)软式排球运动对大学生行为抑制影响探析 甘正永 辛杰瑾

(110)基于神经科学研究范式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趋向 刘映杰

教育教学

(114)中部地区地方高校旅游开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代表性高校为例 叶仰蓬

(117)教育仿真软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郑小斌

(120)从电子设计大赛看大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 陈朝峰 郭书超 查代奉

(123)地方工科类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郭景娟 徐蓓 胡芳

(126)“互惠合作”在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茆飞霞

篇12

人类管理实践活动几乎是与人类文明曙光同时出现的,探索管理活动规律的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中国和古希腊。在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中可以找到有关管理规律的一些论述,而公元前5世纪的《孙子兵法》则因为探索战略的一般规律被认为是最早、最系统的战略管理学著作。但是,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研究对象被认识、研究,并且管理实践能够得到管理科学知识的指导,则是在刚刚过去的100年中才发生的。一般认为,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人泰勒开始使用秒表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而法国人法约尔一直在思考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独立的规律,这标志着传统管理学的诞生。在过去的100年中,管理从一种不可言传的非正式的活动,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人们不仅认识到管理活动的普遍性——管理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组织和人类有组织的活动中,而且从各种可能的角度、采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对管理活动和问题进行规范分析和研究。由于管理科学知识被广泛地用于指导管理实践而管理效率被大幅度地提高,管理科学化进程不断被推进,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扩张。这也难怪有人说,过去的20世纪是管理的世纪。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学科分支的复杂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和知识宝库中占有了重要地位。

一、管理学发展的三个线索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管理理论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早期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传统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出现了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诸多流派,形成了庞大的管理学知识体系。面对百年形成的庞大的知识体系和众多的流派,管理学的研究者一直试图归纳出管理学发展的逻辑主线。但是,由于百年来管理经典著作所关心的主题过于复杂,包括管理与管理者、领导、组织与人事、效率、市场与顾客、竞争与战略、创新与变革、现代公司的组织逻辑和管理的国际化等诸多方面。而从管理学的学科分类角度而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组织管理、质量管理等构成管理学的经典内容,而且这些学科还在不断地丰富、细化、交叉和发展,管理学的新学科、新分支还在不断地产生。因此,迄今为止,并不存在一个公认的管理学发展历史逻辑主线。

从现有文献看,研究者所总结的管理学发展线索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根据管理学的内容构成进行划分,例如将管理学发展路径划分为组织理论研究的演进路径(从古典组织理论、组织行为学、组织社会学、领导科学到企业文化等)、管理方式方法研究的演进路径(从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理论、决策理论到生产管理信息管理方法等)、经营理论研究的演进路径(从厂商理论、产业组织、市场学、消费者理论到战略管理)。第二类是根据管理知识的产生方法来进行划分,例如将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三条线索,即应用管理学(从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原理和方法)、理论管理学(以基本的人性假设出发构造的管理理论)和实验管理学(以管理案例为主的管理学)。第三类则是根据管理学发展的影响因素来划分。在著名管理史学家雷恩看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文化环境紧密相联,管理理论发展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基于此,有的学者认为存在三条管理学发展轨迹,一是以科学文化为基础的科学主义线索,由泰勒科学管理开始,包括社会系统理论、管理过程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理论和决策管理理论等;二是建立在对现代人性基础的人本主义线索,从梅奥对“社会人”的研究开始,包括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和管理伦理理论等;三是建立在文化模式基础上的文化主义的线索,由德鲁克管理实践理论开始,包括组织文化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变革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等。基于对于文化环境对管理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认识,还存在另外一种管理学发展的线索的划分,即以资本主义精神为文化基础的古典组织管理理论、以环境地域文化(主要是美国文化)为基础的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和基于东西方文化渗透的当代管理理论。

显然,第三类从管理理论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角度来分析管理学发展的线索,与前两类从管理内容和从管理知识产生方式角度划分管理学发展线索相比,具有时间上的前后继承性,而前两类的管理学发展线索在时间上具有并行性。从管理学发展历史角度考察,无疑从管理理论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角度分析管理发展的线索更有价值。但是,仅仅将环境影响因素归结为文化环境是过于泛泛而又不全面的。

二、管理学知识发展的“钻石模型”

庞大的管理学知识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纵观整个管理理论的发展史,认为管理理论和管理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持续作用的长期因素,这主要有制度变迁、科技进步与文化传统三方面因素,体现了制度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作用。另一类是短期作用的临时因素,例如战争和其他重大突发事件(比如经济危机)。这两类因素作用于管理理论和知识创新的能动主体,包括企业家和其他管理实践人员或者团队、专业管理研究人员或者团队、专业管理咨询人员或者团队等,这些人员提出管理理论和方法,创新管理知识,实践新的管理思想,从而促进管理学的不断发展。

“钻石模型”表明的是,科技进步、制度变迁和文化传统与管理创新者的创新活动相互作用最终推进着管理理论发展、管理学知识的创新与积累,而战争和其他一些临时重大事件对整个过程也有短期的推动作用。这里科技进步因素具体包括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的发展以及改造世界的技术方法和工具的创新,科学发展不断为人类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思想和方法,而技术进步则不断为人类提供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方法;制度变迁是指有关宏观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和微观具体经济组织运行等方面正式规则的变化,这些规则变化会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选择;而文化传统要描述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人们行为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的非正式的规则,与制度变迁中的正式规则可以较快地发生变化不同,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变化往往是长期的渐变过程。这里管理理论发展和管理学知识的积累,既包括管理思想、理论、方法等以各种形式体现的管理知识的丰富发展以及管理学的发展,也包括解决各种现实管理问题、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实践活动的创新与发展。这对应到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内涵上,包括管理实践层面、管理理论问题研究层面、管理学科发展层面三方面的管理科学化进程。也就是说,上述“钻石模型”既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学理论与管理知识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也是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影响因素模型。这个模型是基于管理科学化历史进程建立起来的,因此从管理科学化的历史上看,该模型基本描述了管理科学化发展的逻辑关系,可以认为是一个管理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逻辑图。

三、管理学知识发展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

(一)科技进步因素。尽管探索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提高管理活动效率的尝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管理科学化进程却真正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企业组织的结果。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一般认为技术进步周期可以划分为5个周期,每个周期或者阶段长约半个世纪,也就是经济学中的康德拉季也夫长波,伴随着连续的技术进步周期,管理科学化的进程不断推进。(1)在第一次(18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和第二次(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与科学技术进步水平和工业化进程相适应,只出现了科学管理的初步实践和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企业管理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2)到了第三次技术进步长波周期(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和40 年代),即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以牛顿力学为主题的经典力学体系和以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为核心的经典电磁理论都已经建立,这些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科学前提,尤其是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动力革命,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由技术革命产生的社会大生产必然对规范管理提出要求,原来的经验管理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化生产和大公司发展的需要,于是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科技进步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这方面,还体现在由于自然科学技术进步的成功产生了的巨大社会和知识效应,使得科学方法在管理问题研究和管理理论产生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泰勒试图通过科学实验方法寻求优良的管理方法,把管理提高到科学层次,从而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则是通过对组织管理普遍性原理的追求,把管理提高到理性层次;而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也是以实验方式研究人类管理行为的。(3)进入到第四个技术进步周期(20世纪30年代和40 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科技进步进一步推进了工业生产力的发展,由福特公司开创的流水生产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方式,而计算机的诞生、应用和发展,对管理科学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产生了计算机管理学派。而该阶段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等自然科学哲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又为管理理论丛林的产生奠定了方法论基础。(4)人类社会正处于第5个技术进步周期中,该阶段主要技术特征是信息技术的突破性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该阶段的管理创新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管理信息化成为该阶段管理创新的主线和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西格玛管理、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网络营销等依靠信息技术的新管理思想或方法得到发展和应用,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核心能力理论、流程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广泛传播。归结起来,科技进步对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科技进步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产生了对管理科学化进程的需求;二是科技进步直接为管理科学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支持;三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还为管理学理论和管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二)制度变迁因素。没有人会否认,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的前提是以分工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在经济学家看来,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重要的是一场制度创新,“产业革命的实质就是用竞争取代以前控制生产和财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工业革命在西方彻底摧毁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工厂制度,工厂中实施了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曾详细分析了分工制度(专业分工和职业分工)能够提高企业效率的原因。工厂制度的产生对科学管理提出了要求:如何解决高度分工条件下的协作问题,如何解决工厂制度下工人的培训和激励问题,如何改善由于工厂制度的发展而逐步恶化的劳资关系。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产生的。制度变迁对管理创新和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需求牵动”方面,而且从企业制度的演进看,企业制度变迁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谁来承当管理创新主体的角色和管理创新和科学化的方向和内容。制度创新与变迁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还为管理创新和管理科学化进程的推进提供了激励约束机制。所有的创新行为都是有风险的,而现代产权制度和专利制度的产生,保证了承担创新风险的创新者能够获得创新收益。如果将企业的创新活动分为企业制度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那么可以认为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呈相互“支撑”的三角关系,企业技术创新可以为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物质技术条件、形成相应的技术能力保障机制,企业管理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制度创新提供了组织管理方面的保证,而企业制度创新为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基础,形成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企业制度不同,提供的管理创新激励机制是不同的。总之,制度变迁,尤其是产权制度变革,对管理创新和科学化进程的影响是全面的,对管理创新主体的选择、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都具有强有力的激励约束作用。

(三)文化因素。文化传统体现为社会认可的价值信念、伦理规则、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此文化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往往又是根深蒂固的,不同的文化模式下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具体从管理科学化进程看,科学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是有其文化背景和基础的。具体而言,可以分别分析文化对管理研究活动和管理实践活动的影响。从管理研究层次看,管理科学化进程开始和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文艺复兴以后,科学主义的价值观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流文化,科学主义所包括的逻辑主义、分解思维、规范形式、精确原则和实验原则被广泛地应用到世界各个领域的问题分析研究中,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组织管理问题自然也不例外。泰勒首先将科学价值观念和科学主义的研究规范引入到生产作业管理领域中,通过追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来提高人类生产制造活动的效率;而法约尔则试图应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寻求整个企业管理活动的一般性规律;韦伯、巴纳德等人是在探索一般组织和社会领域中管理活动的科学管理原则;而行为科学是按照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来分析人的行为的科学规律;现代管理理论则是应用运筹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等科学理论方法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来分析和研究管理问题。没有追求科学和理性的价值观,没有应用科学原则研究管理问题的信念,没有科学的文化基础,管理科学化的进程也就无从谈起。从管理实践活动看,文化可以在民族文化和组织文化两个层次影响管理实践活动和管理科学化进程。一是在民族文化层次,二是组织文化层次。前者是宏观文化环境层次的影响,而后者是指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观。组织文化对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活动具有重大影响,可以通过影响管理者的知觉、思想和判断进而影响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水平和各项管理职能执行的科学水平。

(四)管理创新者。影响管理科学化进程的显要因素。科技进步、文化传统和制度变迁对管理科学化的影响属于环境因素,而直接的管理创新者则在管理科学化进程中,在管理学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中,扮演了核心角色。这些管理创新者包括从事管理实践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从事专业研究的学者和教授、从事管理咨询工作的团队和专业人员。但是,随着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实践者兼管理理论研究者的作用越来越小,专业的学者和管理咨询人员对管理知识的创新越来越起到主导作用。许多著名管理创新者被一些管理史研究者称为管理学大师,管理学各个领域中的知识体系往往是与这些管理学大师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原文从“管理与组织的问题”、“管理与法人”、“管理与治理”、“管理与激励”、“管理与经营”这五个部分得出的五个印象结论令我豁然开朗,细细思考却又是每本论及管理的书本中存在的通病。以前在读书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认为是大师们的倾力之作,我只有拜读之份,那有半点怀疑,现在看来学习管理学这门课程,它是艺术家学科,它不仅需要你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它让你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为学。在学会上述的基础上你才能够扎实掌握书本知识,结合书本来处理实际。这样才会走出误区,走出自己那颗“自私的心”去解读自然和人文。

参考文献

1.克雷纳.管理必读50种.海南人民出版社,1999

2.克雷纳.管理百年——20世纪管理思想与实践的批判性回顾.海南出版社,2004

3.沃纳.管理大师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6.丹雷恩.管理思想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