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09:09: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主管单位:辽宁省环境保护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1021
国内刊号:21-1556/X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2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是以人为本,贯彻和落实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污染控制,从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积极成果。
循环经济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解决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所存在的物质、能量不平衡的流动关系问题,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二、和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和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隅, 南部临昆仑山与自治区交界, 北部临塔克拉玛干沙漠与阿克苏相连, 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 西部与喀什地区毗邻。和田地区国土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15%,占全国总面积的2.6%。其中山地1110.2万hm2占33.3%,山地面积中,除草场219.4万hm2,冰川70.5万hm2和少量耕地、林地外,42%为难以利用的裸岩石砾地。平原面积为1338.5万hm2,占55.5%,平原面积中,沙漠1031.8万hm2,戈壁206.7万hm2, 沙漠戈壁占土地总面积的63%,绿洲面积97.3万hm2, 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96%,耕地面积为262.05万亩,占绿洲面积的17.95%,人均耕地1.62亩。且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大小不等的300多块。和田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四周高山(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环绕,因而是受海洋气流影响,大陆性强,属于暖温带极端干旱荒漠气候,年均降水量只有35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2480毫米。和田地区境内有大小河流36条,其中部流径的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是最大的两条河流,占全地区各河流总水量的61.2%,两河汇合成和田河,自北流入塔里木河。和田地表水年径总流量73.45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量32.46亿立方米。全地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60万千瓦,总水域面积100.4万公顷,适宜于渔业利用面积4666.67公顷,其中已养殖面积2864.2公顷。
和田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现已发现60多种矿产,168处矿产地,其中天然气、煤炭、石灰石、石膏、硫磺、花岗岩、大理石、玉石等储量较大,锂辉石、锑、砂金岩、铅锌矿、亚锰磁铁等金属矿藏也有一定的储量。已经探明的616亿方天然气和8.84亿吨煤正在投入民用,石油勘探在加紧进行,开发前景广阔。同时还有独特的光热资源,全年日照时数2470-3000小时,大于10℃的有效积温4200℃,为利用光热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和田地区的植物区系比较简单,种类比较少,野生植物有53个科,193个属,348种。其中大部分为牧草饲用植物,还有一些特殊经济植物、食用植物、固定植物、农药植物、工艺植物等。如:管花肉苁蓉、红柳、甘草、党参、麻黄、大黄等。其中和田管花肉苁蓉和红柳大芸因药材量多质好,在国内药材市场上享有盛誉。现已开发出人工种植技术,并作为和田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发展。
(二)和田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土地沙漠化问题日益突出
和田市位于昆仑山脉北麓,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区。由于超载放牧、滥挖滥采、毁林毁草开荒以及人工绿洲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造成天然绿洲区水资源短缺,打破地表植被与土层结构媒介功能,地表或植被大为降低,加大区内沙质地表的风蚀等风沙活动过程,最终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产生与发展,沙进人退的形势日趋严峻。在人类对植被的直接和间接的破坏作用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制约着和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和田地区普查统计,和田绿洲及邻近夹荒地土壤沙化面积1.67万hm2,其中耕地沙化面积5860hm2。
2.草原、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和田地区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口迅速增加、长期过耕、过牧,乱砍滥伐,使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近50年来,虽然在全区内人工绿洲扩大了1538km2,但由于水资源缺乏、草场资源生产能力低以及人工绿洲建设不够,导致了更大面积天然绿洲的破坏。因缺水旱化的土地面积达到了3430km2,和田河下游的胡杨林面积从50年代的12万hm2减少到目前的1.33万hm2,破坏的天然植被面积是现扩大的人工绿洲面积的3倍以上。在克里雅河下游,随处可见大片已经或正在的胡杨林。
3.气候恶劣,风沙、浮尘、沙暴等灾害天气频发
由于和田地区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四季多风沙,春季最甚,风沙灾害十分严重,每年浮尘天气200多天,每年浓浮尘(沙尘暴)天气在60天左右。和田月均降尘100多吨/平方公里。近几年浮尘天数平均每年增加2.5天,已经达到260天/年。据统计,2009年,和田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有效监测天数为344天。其中,中度污染天气22天,重度污染天气228天,中度以上天气占72.7%,比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年平均降尘量为124.58 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增加13.4%。市区内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降尘。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和田地区环境保护对策
(一)努力提高公众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决定着公众对循环经济的参与度。和田地区是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很低。因此,促进公众的参与,可从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入手,通过政府和媒体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促进消费取向、生产观念、生活观念、价值观念等向着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变、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从而自觉参加到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中去同时、借助大众趋向的选择作用,引导循环型产品的生产、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发展潜力的外显、这应该成为和田地区以循环经济发展来环境保护的最大、最重要、最有力的推动力量。
(二)提升环保基础设施水平,开发中水回用等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对环境而言,污染物的处理并非最终目的,资源充分利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和田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和田地区的河流水量高度集中在夏季,呈现春旱、夏洪、秋缺、冬枯。近年来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缺水现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是和田地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大力提倡中水回用是节约水资源的一个重要举措,主要措施: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采取增加深度处理工序,提高处理等级和增设专用管道等措施变尾水为中水,用于绿化灌溉、环卫冲洗,实现循环性利用机制。
(三)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加强人工生态建设
近年来,随着和田地区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能源消耗日益突出,农村的生活用柴量加大,对环境的压力增大,导致资源损耗和环境的破坏,自然生态的抗逆性强的特点失去效力。和田地区各河流域和绿洲边缘地带分布的乔、灌、草植被,对干旱、风沙、盐碱都有较强的适应和保护绿洲能力,所以必须很好地维护自然植被,尽量减小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保护天然林资源,禁止天然林采伐;造林种草与封山育林结合。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人工草地,控制水土流失,加火石质荒漠化治理力度。人工生态发展,可减轻对自然生态的压力。在有条件的地方,至于循环经济的原则提高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发展一些人工植被,建设新的人工绿洲生态系统。通过人工引洪封育恢复胡杨林和建设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完成绿洲防风固沙林建设。
参考文献:
[1]韩爱华.新疆和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3(8).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8日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所谓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客观规律重新构建的经济系统,通过对既定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使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量最小化,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考虑、整体筹划、综合开发和再生利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凉山州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辖1市16县,境内有彝族、汉族、回族、藏族、傈僳族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约478万,其中彝族人口约236万,占49.4%。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异常丰富,现共有4个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条骨干旅游线路,5条常规旅游线路,9个旅游产品群,33条各类旅游专线。
凉山州不仅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如其州府所在地西昌市便是一座堪与春城昆明媲美的春天栖息的城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也因其独特复杂的地质结构所形成的自然美景,如以“螺髻山开,峨眉山闭”著称的古冰川天然博物馆螺髻山;阳刚挺拔、阴柔媚态的盐源县公母山;山水相依,坚柔并存的喜德县小相岭;童话世界韵味十足的木里县寸冬海子;钟灵毓秀的雷波县马湖。更因其为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国彝文化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地区,拥有全世界唯一反映奴隶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美轮美奂的歌舞文化、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神秘奇妙的毕摩文化、热情豪爽的饮食文化以及婚丧嫁娶等彝族文化独具魅力,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木里藏乡文化等异彩纷呈,交相辉映。《人民日报》由此而赞誉“民族歌舞,北看延边,南看凉山”。凉山州民族文化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所承载的民族情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凉山州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
旅游业是环境依托型产业,良好的环境是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基础。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是旅游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旅游目的地环境不仅是当地总体旅游产品构成中的最基本要素,而且还是吸引旅游者来访的重要决定因素,更能对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满意程度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旅游资源具有生态性、脆弱性和可变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状态是旅游业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规范各参与主体行为,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以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良性循环。首先,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加大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步伐,巩固现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抚育相结合,对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的区域实施生态重建,建设生态修补和恢复试验区。
其次,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和加强物种资源保护。开展生物物种资源现状调查,建立珍稀、濒危及特有野生动、植物保护小区,有效保护栖息地;对原生地保护困难的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物种实施迁地保护,规划建立一批野生动植物抢救、驯养、繁殖中心和珍稀植物栽培等特别保护基地。同时,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生态功能,保护湿地特有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在人为活动频繁区域设立界桩、界标,有效保护湿地核心区域。
再次,开展水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沿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等主要河流建设沿江生态防护林带,增进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湿地之间生态联系,恢复和强化重要河流的“生态廊道”功能,维护河流健康。
最后,完善自然保护区布局。解决保护区权属不清、边界不清、重复管理的问题。结合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空缺区,在保护区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通过新建、调整及拆并,使保护区布局更趋合理。加强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建设,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加大建设投入,完善管护设施,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开展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建立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加强重点保护物种的监测。
(二)合理确定景区容量,科学规划景区游览路线。旅游景区是整个旅游活动的最重要构成要素,从一开始进行规划开发时就应合理确定景区容量,当景区待客量已达到饱和时,可安排工作人员到景区外进行“谢客”,通过限制游客数量以减少景区承载压力。同时,旅行社在设计旅游路线时,应该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景区为重点,推行环保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如针对整个“五一”三天假期中,邛泸景区由于缺乏科学游览路线规划造成人满为患,车轮滚滚,拥挤不堪的情况,可以设计徒步登泸山、自行车环邛海路线,引导旅游者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维护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旅游资源开发格局。凉山州区域内旅游发展不均衡,以州府西昌市为中心的安宁河流域旅游开发速度加快,旅游线路日渐成熟,而凉山州东北部虽然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开发水平十分落后。因此,需要对旅游发展空间布局进行优化,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凉山州旅游进行东南西北全方位的开发,以缓解邛海―泸山风景区、螺髻山风景区等一线景点的压力,避免这些景点游客超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开发优化东部的彝族文化旅游板块;南部历史文化旅游板块;西部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板块;北部红色生态民俗旅游板块。继续完善和推进精品旅游线路。按照线路统筹思路,编制线路统筹规划,巩固“十一五”推出的螺髻山生态之旅、泸沽湖摩梭风情之旅、航天科技之旅、火把节专项旅游之旅、冬春阳光之旅旅游精品线路,同时着力推进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打造西部最佳阳光休闲度假旅游线路,彝族风情旅游线路。着力开发高端生态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凉山州自然生态优势,深度开发面向国际国内高端市场的生态旅游产品,着力打造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等特色旅游品牌,构建高端生态旅游精品。
(四)加大旅游循环经济理念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旅游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当前,循环经济在工业和农业等领域发展迅速,而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对参与旅游过程的各主体加强旅游循环经济理念宣传力度,树立他们的环保意识,对于景区旅游资源、景区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障。各部门应采取各种环境教育方式,培养各参与主体的生态道德观念,规范其旅游行为,树立其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从而推进旅游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如旅游者在进入景区之前,导游通过案例,运用景区的多媒体或交通工具上的多媒体展示某个景区的环境演变过程,使旅游者对环境破坏产生的恶果进行初步的了解,形成环境保护基本的认识观。在景区内设置具有环境意识教育功能的基础设施,如关于生态环境景观的科学解说系统,提醒旅游者注意环境卫生的指示牌或野生动植物标本馆、科普馆、科普长廊,有条件的景区可设立陈列厅、博物馆和生态教育馆等,调动旅游者的感觉器官,为旅游者享受自然美景和当地文化提供一个知识的平台和进入的通道。通过管理者或服务人员的示范作用,对旅游者进行行为教育,让旅游者在潜移默化中模仿,形成自觉的环境保护行为。
此外,景区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如餐饮、旅馆、交通等,从内容到形式的设计都要求遵循生态的原理,贯彻教育理念,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作为旅游酒店,自身应积极构建“绿色饭店”经营模式,提供生态客房、采用节能降耗设备。如针对酒店硬件设施的整改,在绿色设计方面,采用具有隔热、保温、减少噪音的新型墙体材料和环保装饰材料;在绿色照明方面,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源,采用节能灯;在节水措施方面,把酒店住宿淋浴改成踏板式开关,减少污水排放,并改造淋浴水的小循环系统;在环境管理方面,建立厨房油烟机处理系统,设立三色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在绿色餐饮方面,杜绝不可降解物质的采购和使用,在餐厅设置绿色食品展台,并在餐厅设置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在控制饭店清洁剂、消毒液、洗涤剂等化学品用量方面,通过实验,列出常用化学品的每天耗用量,使常用化学品消耗量下降。这样在提升酒店服务品质并带来良好声誉的同时,也为酒店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交通作为旅游的重要支撑,有着较大的节能空间。针对进入凉山交通瓶颈打破自驾游增多的情况,应当提倡自驾游拼车的方式,同时在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而改以电瓶车、自行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可以在景区推广公共自行车服务,制定免费单车服务系统建设与专项规划以及自行车专用通道建设规划,采用统一的环保大巴,使用混合动力系统,对于短程旅游线路提倡以步代车等。
一、引言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核心。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如果过分追求经济利润,盲目开发和立项,会使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甚至造成一些贵重的旅游资源永远的消失。对于旅游资源必须采用一种开发与保护并存的模式,而循环经济理论就是这样的一种理论,它把资源节约利用、循环利用、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作为解决稀缺性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最佳途径。
二、循环经济中的“3”R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减量化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
2.再利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再使用原则要求抵制一次性用品,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被再三使用。另外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
3.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易拉罐等等;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他产品的原料。
3R原则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以其先后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三、3R理论下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分析
目前在我国的旅游业中主要存在着4种模式:
1.急功近利模式。为开发而开发的,对旅游资源只开发、不保护,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旅游资源开发行为,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全基于经济利益。不仅在资源开发之初不考虑环境和资源问题,在某个已经开发的资源遭到破坏后也没有赶快进行保护和弥补,经营者最有可能做的就是再去盲目地开发下一个景点,如此循环直到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完全的破坏。在我国的旅游业起步之初很多景区景点的开发都处在这个状态,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南方某景区推掉半个建豪华饭店,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退化等,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这种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完全是鼠目寸光的行为,更谈不上贯彻“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了。
2.亡羊补牢模式。为保护而保护,这是一种纯事后的作为,即在开发旅游资源之初完全没有考虑3R原则,当造成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后果时才意识到要保护,这种开发和保护模式是消极的,属于亡羊补牢的行为。现在部分早期无视环境进行盲目开发的景点已经意识到了保护的重要性,开始进行补救。亡羊补牢模式是以资源的破坏和高额的治理费用为代价的,因此3R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在补救的过程中必须贯彻才能达到恢复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3.以保护为目的的开发模式。这是一种适合自然生态景观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如果某个景观是惟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如一些湿地资源和一些特殊的地理地貌资源如果被破坏了,就无法恢复。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就要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严格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进行规划,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开发,经济利益要为自然资源的保护让路。这种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模式一般投入高但收益慢,所以一般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全面整体的规划和投资,单一的企业进行开发,很难达到3R的要求。
4.为开发而保护的开发模式。这是一种比较适合人文景观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如一些古代建筑群、摩崖石刻等,要想对其进行开发,就必须同时对其进行保护,这些资源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如果只开发不保护只能使其消失得更快。可以选择首先由政府进行3R指导下的循环经济规划,然后再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这样就可以保证这些人文资源即可以得到高效的开发,又可以达到保护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目前我国存在的四种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中,第一种“急功近利”式完全与循环经济理论背道而驰,应该完全被淘汰,在旅游资源开发立项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把关,坚决杜绝这种项目上马;第二种“亡羊补牢”式也不是应该提倡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前期投资相对较小,但是后期的治理费用会非常的高,付出的环境代价也会很大;第三种“以保护为目的”的开发模式和第四种“为开发而保护”的开发模式最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也最容易贯彻“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是现在和日后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最应该遵循的模式。
参考文献:
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我国外汇储备数量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当前我国的发展状态并非完全没有问题,其中我国经济发展产业大多数面临国际化的转型,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发展主题已经摆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面前,我国国内的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其上游和下游产业也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大量的其他产业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对我国资源的消耗量很大,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破坏了我国国内的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降低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循环经济指的是利用生态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办法改善经济发展战略的发展方向,转变人们的传统发展观点,通过加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来提高经济发展能力。而且要不断充实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让我国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着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让我国大量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着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大量发展新型产业,低碳产业,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提高我国整体的发展动力。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利用绿色经济发展观念提高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能力,转变变废为宝的经济理念,提高循环经济的发展优势和动力,改善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实现我国可持续化发展模式的稳定发展,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运营能力,是改善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循环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经济发展的能力主要依靠循环经济的发展来提高经济发展的长远意义,提升我国的未来的竞争力和基础实力。循环经济为工业化国家提供了充分的战略转型依据,可以为我国优化经济发展带来全新的发展动力,从根本上说企业发展必须要提高社会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的关系,提高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环境与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面积的绿化降低和环境污染的各种破坏正在逐渐加强,很多地方政府也忽视了对地方绿色环境的保护而造成了环境质量的下降,生态恶化的局势正在逐步增强,而且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当前与未来的重点努力方向,因为缺乏相关的经验,导致我国环境发展的能力下降,我国长期发展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产业,对于我国经济长远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都有负面的影响,生态环境早已无法承担这样的负担,我国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强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开展较为丰富的多种资源与绿色环境保护相关的合作,发展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发展能力。
三、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阻碍
(一)受环境、科技水平的制约
发展循环经济, 科技是最主要的支撑因素。环境无害化技术主要包括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即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工程技术, 是用来消除污染物质的技术,如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等; 废物利用技术是废弃物的再利用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产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 如废纸加工再生技术、有机垃圾制成复合肥料技术等; 清洁生产技术是无废少废生产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和制造产品的绿色化。我国当前发展环境下,科技水平落后,环境保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也不能做到相互协调和稳定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完善,也因为技术投入的不足,有关循环经济的政策执行力较低。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目前虽然制订了一系列的环境法规,例如《环境保护法》、《资源保护法》、《污染防治措施》等条例,但是大多数都是照搬照抄国外的法律法规,对本国的环境保护和低碳可持续开发根本不适合,不能对应发展,造成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可依,欠缺法律法规的可持续运营与发展规划,造成了法律法规的欠缺和漏洞,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障碍。虽然这些法规对不同行业的清洁生产、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等作了具体规定, 从立法上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相比之下, 我国目前虽然制定了一些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 但除了一部《清洁生产促进法》以外, 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法律, 这使得循环经济面临的诸多技术、经济和社会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阻碍了循环经济发展。
四、解决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
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我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可以实现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循环经济注重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几个相关因素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要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实力,我国各产业的发展要注意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后路,要改变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环境保护法律观念,改善因法律法规发展不足而造成的循环经济发展漏洞与失误。要倡导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发展为主的环境保护性产业发展道路,坚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绿色化经济法模式相结合的发展方向,提高我国整体经济效益,改善社会效益和生产能力的不足,实现和谐统一。
(二)加强政府主导作用,运用法制法规提高服务职能
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要开展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向,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运营能力,改善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法制法规,要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技术,政府要做好带头作用,开展先驱先动的模范工作,提高政府的形象建设功能。明确生态环境和环境资源的价值,弥补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投入不足的缺点,推进我国整体绿色GDP的发展增速,促进我国环境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发展,要深化改革环境保护制度,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利用环境保护措施弥补环境保护的不足和缺点,建立起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问责制度和环境保护评价制度,让地方政府对地方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企业做出严格审查,树立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污染严重的企业给予严厉的惩罚和罚款,规范其发展标准与提高发展能力,制定好未来发展方向和规划,而且还要不断的转变公众的环境保护观念,让老百姓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体会到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个变化过程。要将公众环境质量评价和控制质量评价制度发展成一种全新的发展评价体系,对森林覆盖率、绿色环保标准、企业排放标准、群众的环境保护力度和标准环境的发展规划能力以及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都给予全面的创新规划和升级管理,让环境保护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绩考察的内容之一,各级政府、各地各部门的主要管理者都要成为环保考核的对象和环保责任的承担者, 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体制保证。
(三)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社会对资源保护的重视,加强资源与环境发展的协调性,改变市场中对资源和能源的认识与观念,提高企业发展经营与自身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较为传统与陈旧的经济发展理念,要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进程才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登林.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些问题和对策.达州经济,2011(9):100-102.
(一)环境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审计的基本职能是对受托经济责任进行监督。传统的审计主要涉及经济活动,现代审计则既涉及经济活动还深入到社会领域,这引起审计职能的必然扩大。在人类活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受托责任的范围正不断扩大,在受托经济责任的基础上已经向社会、自然环境等多个领域延伸,而这些领域均有充分获取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需求。此外,现代审计的职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监督职能的范畴,评价、鉴证、管理、服务等多种职能,日益成为现代审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承担自然环境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鉴证,加强自然环境保护、管理,为环境信息需求者提供环境信息服务,必然对传统审计提出更具体、更专业的要求,环境审计的产生成为必然。环境审计是在传统审计领域中开辟的新领域,是审计学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环境审计的产生基础与传统审计的产生基础有相同的部分即均源于受托责任。但鉴于环境资源具有社会公众共有性,其所有权的共有性这一特征决定了环境资源特殊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在经济社会中由于企业是环境资源的主要使用者,企业便应当承担环境保护的受托责任,但由于企业经济人的本性使其为了追逐利润而任意使用多种环境资源,并且不用付出相应的代价,从而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和日益恶化,而社会公众却成为其重要受害人,社会公众便开始寻求人并委托其来进行环境监督与管理。于是,受托责任扩展到环境领域便形成了受托环境责任,而这种受托环境责任履行监督与管理又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可持续发展下的受托环境责任”是环境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原则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环境保护运动促成了循环经济理念的发展,由于各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背景不同,对循环经济的内涵理解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化。在我国“,循环经济”一词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学者、组织机构从不同角度对其作了多种界定。《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指出“,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在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中,应当保障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防止产生再次污染。”
(三)循环经济下环境审计的内涵围绕什么是环境审计这一概念,国内外相关组织机构、审计学者与实际工作者发表了多种看法,在此以美国环保署和国际商会的观点做简要介绍。美国环保署(EPA)认为“,环境审计是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其它法定机构对适用于环境要求的有关业务经营及活动所进行的系统的、有证据的、定期的、客观的检查”。国际商会(ICC)认为“,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工具,它是对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和设备等业绩进行系统地、有说服力地、客观地估价,并通过有助于环境管理和控制、有助于对公司有关环境规范方面的政策鉴证等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长期以来环境破坏末端治理是环境保护的传统思路,但循环经济突破了这种狭隘的观念,拓宽了环境治理的视野,使环境保护向前延伸到了经济运行机制的层面,是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环境审计应体现循环经济这一突破,环境审计范围也不能再局限于经济活动结果的审计,而是向前延伸到经济运行机制层面的审计。其一,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运用环境审计手段分析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在源头上控制将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其二,运用环境审计手段开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的定量、定性分析,并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环境管理内部控制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做出客观评价;其三,向委托人提供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审计报告。由此可知,循环经济下的环境审计是指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下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等采用科学的方法,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等规范对被审计单位在发展循环经济、履行受托环境责任过程及环境活动产生影响的经济事项和经济结果所进行的检查、监督、鉴证、评价、报告等的环境管理活动。
二、循环经济下环境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曾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十二五”规划中再次提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当前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是社会各界的共识,其中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开展环境审计工作,通过开展环境审计,可以对企业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使之达到管理有效、控制得当,以提高经济效益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的可行性首先,从理论上讲,循环经济与环境审计之间的天然联系为循环经济下实施环境审计提供了可行性。发展循环经济能够节约有限的资源,使生产的发展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并重,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强调降低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更注重资源的再利用与再循环的循环使用,同时强调投入产出比,以使经济、社会、环境整体总效益最大化使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通过环境审计,揭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无效、低效行为,促使被审计单位承担环境责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环境审计都是为了使企业摆脱传统粗放的经济运行方式,大力发展新型的集约化、绿色化、科学化、可持续化的发展模式,承担起受托环境责任。循环经济发展是环境审计开展的必要前提,环境审计是推进循环经济运行方式的有利手段和可行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与开展环境审计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关系。一方面,受托环境责任要求企业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开展环境审计;另一方面,环境审计又能反过来检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等工作的完成情况,对于企业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起到监督与制约的作用,从而使受托环境责任得到有效履行。因此在循环经济运行方式下开展环境审计具有理论的可行性。其次,从政策法规上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逐步制订了多层次的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并且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目前,我国组织修订了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在物权法、刑法修正案及其他有关法律中也针对环境保护作出了新的规定;开展了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等环保相关法律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国务院颁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8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出台脱硫电价、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等一系列政策,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生态补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试点。并且,截至到2011年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现行标准已达1300项。另外,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审计法规、条例,如《审计法》、《中国审计法规》、《注册会计师法》、《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内部审计暂行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循环经济视角下实施环境审计提供了依据上的可行性。再者,从机构设置及社会宣传上讲,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具有组织、意识上的可行性。目前环境审计在我国虽然还是起步阶段,但相关各方一直都致力于环境审计的宣传与执行。我国于1983年正式成立审计署,1983年到1997年在审计署开展的审计项目中已经涉及到了一些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事项。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通过了《21世纪议程》,我国政府于1994年3月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即《中国21世纪议程》,并明确提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包括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土地荒漠化,防灾减灾等”。
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开启了环境审计意识上的可行性;1995年,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开罗会议上,中国审计署在提交的会议论文中对环境审计的作用和责任、环境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1997年,中国审计学会在《审计研究》期刊上,举办环境审计研究专题,得到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1998年,我国审计署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明确了环境审计的职能,这标志着我国环境审计新阶段的开始;2002年,中国审计学会再次召开环境审计研讨会,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审计日益被重视;2008年,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将环境审计的实施提到了日程上来,并且引起了理论界对于环境审计研究的重视,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舆论,奠定了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的组织、宣传基础。
三、循环经济视角下环境审计的实施策略
(一)环境审计自身体系建设策略环境审计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相关理论、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应该把制定环境审计的法规体系、增加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拓宽环境审计的实施领域、创新环境审计的方式方法作为环境审计自身体系建设的重点。
第一,制订环境审计的法规体系,明确环境审计政策法规依据。我国已经制订了一些与环境审计相关的政策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目前还没有用于直接指导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现有国家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准则等审计规范不能对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环境事项审计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而目前还没有专门制定环境审计的规范。因此,应尽快研究环境审计立法、制定具体的环境审计准则,以确立法律的权威性,统一环境审计的评价依据,减少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
第二,增加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开展内外部全方位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是我国审计领域的三大审计主体,但目前在我国环境审计领域政府环境审计却是最大的主体,就其审计范围来看也主要是由政府审计部门实施的外部环境审计,较少涉及企业及其他微观主体的自身内部环境审计,而由注册会计师开展的民间审计也受到很大限制。伴随着我国循环经济运行方式的深入推进,重视审计环境系统以及评估环境风险是环境管理发展的趋势,微观企业自愿式环境审计必将提上日程,环境审计必然由外部强制式审计发展为强制式审计与自愿式审计相结合,企业微观层面的内部环境审计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环境问题将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长期财务安全,民间审计的第三方身份能为企业环境审计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鉴证,注册会计师介入环境审计与报告活动成为一种必然和可能。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应三方协调开展环境审计,互为补充,将能全方位、分层次地审查和评价被审单位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环境保护和治理情况及取得的绩效等。
第三,扩大环境审计的内容,拓宽环境审计实施领域。在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的当前,环境法规的遵循性和财务报表中环境事项的处理和披露是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在循环经济逐步落实的过程中及环境审计实务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环境审计的内容必将得到进一步扩大,环境审计实施领域也将大大拓展。环境审计的内容至少应该扩大到企业清洁生产审计、企业环境责任审计、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企业环境财务审计、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审计、企业碳排放审计、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审计、政府生态环境建设审计、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财务和政府环境责任审计等。环境审计的领域就目前来看至少应涉及到土地资源和水环境审计、大气污染防治、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海洋资源、固体废物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并且随着循环经济及环境审计的进一步发展,环境审计的内容及审计领域也必将会有更多的新增和扩充。
第四,探索环境审计的审计模式,创新环境审计的方式方法。我国环境审计在审计方式方法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针对政府审计,缺乏系统性,与环境学科的融合也不够,尚未打破传统审计研究框架,难以取得适应环境审计实务开展的突破性进展。实务方面,目前的环境审计实务,多采用项目为导向、以资金审计为重点的审计模式,没有突出区域环境审计的整体效应,难以适应逐步拓展的环境审计领域的需要。因此新型的、遵循环境领域自然规律、符合环境审计特点的审计模式的探索及环境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已成为目前环境审计发展的瓶颈。对此,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环境审计一要积极开展合作审计,各级审计机关尤其是上级审计机关要根据环境保护跨行政区域的特点,积极组织相关审计机关和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对水、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共同关注的区(流)域性生态环境事项,通过平行或联合审计的方式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并建立协商机制,加强审计情况的协调、沟通与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二要积极开展跟踪审计,各级审计机关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保工程项目、重大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措施和战略规划等(如国家大江大河及湖泊治理规划、退耕还林工程和节能减排政策执行),要积极试行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三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与方法,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排污费核定和污染物减排核算办法、环境统计信息系统、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和污水处理信息系统等。
(二)环境审计外部保障措施建设策略循环经济视角下环境审计的实施除考虑环境审计自身体系建设外,还应考虑环境审计外部保障措施建设。
第一,加快环境会计的实施,规范环境审计的信息载体。环境会计能对企业一定时期的环境效益进行确认和计量并向信息需求者提供环境信息,而在我国目前环境会计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指标均未披露,现有会计报表提供的是经济效益指标,对开展环境审计所需资料现行会计还无法提供。针对目前的现状,首先应尽快制定便于环境信息披露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基本核算体系,再者规范环境信息披露形式,不能仅局限于目前的环境报告书。另外,还要加强环境保护系统的管理以及相关资料的管理,保证环保管理系统高效、及时运转,确保环保资料的真实有效性,规范环境审计的信息载体。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任务很重,路还很长。近30 年成功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我国沿着新型工业道路不断前进,急需用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取代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覆盖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经济模式,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只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有可能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逐步克服和改变基本国情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为经济社会继续发展创造条件,形成生态文明的良性发展。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本用意所在。
一、循环经济与环保制度概述
(一) 循环经济概述循环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是一种新型的低能耗、高质量、低排放的经济形式。它实现了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生态学规律作为经济活动的指导,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加强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进而达到资源的共享,使上游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废料等,流通到下游产业,并成为下游产业生产的原材料,实现自然资源的重复和循环利用,达到一定区域内物质和能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节能。这与传统经济中的单向性的线性经济“资源产品废物”方式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经济主要是以粗放型经营和高消耗的生产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而循环经济是以产品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环境和谐经济模式。循环经济过程主要遵循“低排放、再利用、再循环”。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如下图。
(二) 循环经济与环保制度的关系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催生并加快了环保制度的产生和完善。传统经济下的环境管理制度主张的是“谁污染、谁治理”,主要是集中处理经济生产的末端,加强对生产废物和废料的合理排放的管理,以及废物废料造成环境污染后的治理和恢复工作。这样的环境管理制度是不能满足循环经济关于“再利用、再循环”的要求,循环经济主要着力于生产过程中对废物和废料的重复和循环使用,减少排放,杜绝污染,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了环保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另一方面,环保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环保制度的建设明确了生产企业的“环保”社会责任,深化了行政管理部门的环境保护监督和管理职责,强化了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方面的管理职能。环保制度体系对企业、政府、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公众参与环保的行动。
二、循环经济中的环保制度的建设
(一) 建立和健全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体系1、 完善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建设循环经济中的环保制度的首要工作。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要有《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下,要加快对现行法律法规的改革和健全,在法律中体现循环经济的思想,促使环保法律成为循环经济建立的有力保障。把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例如在《环境保护法中》的分则中单列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回收、再用、再生利用的有关规定,或将其分散到污染防治、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章节之中,这样的修改方式将现有的环保法规与循环经济的发展相结合。
2、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法规特别是针对废物管理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等法律法规,也可将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与环境保护的资金、企业排污管理、环境税收等法律相结合,此外,加快对社会公众的环保行为也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特别是针对环保商品的购买及税收等方面。
3、建立和健全行政主管部门的环保管理制度首先、加强宣传工作,帮助企业和个人树立环保意识。推进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大工程。要通过宣传,讲清楚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讲清楚什么是循环经济。首先要解决我们的认识问题,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为我们发展循环经济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其次、加强绿色生产管理的试点工作,通过试点企业向产业推广。企业试点,是全面落实循环经济下的环保制度的切入点。试点工作要在深入、提高上下功夫,为制定循环经济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提供实际经验。要从企业层面,从工业园区层面,从城市、区域和行业层面来大力推行循环经济试点。
最后、将环保管理工作与政府的财政、信贷、采购管理等行为相结合。主要可通过税收减免、补贴的方式来鼓励生产企业引进废物回收设备和科技技术,也可通过合理调控银行贷款,优先照顾绿色生产企业的贷款活动等,来促进企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绿色生产方式的过渡。行政部分将环保管理工作与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刺激企业做好绿色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 建立和健全企业绿色生产管理制度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主要参与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自身的绿色生产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5-0028-03
一、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研究现状
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正式提出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如何利用财政等经济工具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国际财政学界、环境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一个研究热潮,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国外财政学界围绕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重大环境问题,在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一般均衡理论和实证分析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具体包括财政政策的设计与实施、财政政策的意义、财政政策的分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的使用等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为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指导。
近几年,我国财政学界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一直比较关注,研究思路基本上分为:一是分析我国现行有关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如李里、程瑜、张扬和朱锡平、梁劲、陶勇等。二是介绍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借鉴其先进经验,提出完善我国财政政策的措施。如钱易、叶太平、何炳光、韩宝平等。三是从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某一个角度切入,做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其中较为集中的是对环境税收的研究。界定环境税收的概念,考察国外环境税政策,特别是OECD国家的成功做法,探讨在我国建设环境税制的思路。如安福仁和周生军、武亚军、付伯颖和齐海鹏、杨金田和葛察忠。总的看来,国内的研究多从政策层面展开,以定性分析为主,规范研究突出,而关于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实证研究较为薄弱。基于此,本文将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影响,评价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激励效应,为政府制订更为合理的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二、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当前我国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市场作用在加强,政府职能在调整,财政职能在转换,环境状况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已经采取的有关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进行反思,以利于进一步完善。
(一)分析思路。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它所要求的物质循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在经济体系内多次重复利用;二是经济体系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可以为环境所同化,并且排放总量不超过自净能力。分析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激励效应,可以介入的角度有很多,但由于我国循环经济起步较晚,相关的统计数据不够完备,这为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本文确定了“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和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四个指标。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即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所取得的产值,揭示了企业废弃物利用的程度。从循环经济的理论来看,以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是循环经济实践中重要的数量指标,以其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将会从废弃物重复利用的角度反映出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实际情况。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既有民间投资的推动,又有财政资金的激励,因此,选择3个自变量,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和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指标代表了民间资本和财政资金对循环经济的双向推动,反映了在两方合力的作用下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效应。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即企业自身治理固体废物的投入,强调了民间资本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效应。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作为财政统计指标,突出了财政政策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效应。
(二)模型的建立。以“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GP)为被解释变量,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FT)、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PT)、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IT)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循环经济财政政策模型。
基本模型是:GP=βFIFT+βPIPT+βITIT
β是回归系数向量,表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和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对“三废”综合利用的“净影响”。当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时,两者是互补关系,意味着民间投资或财政政策对“三废”综合利用有正效应,即有助于激励“三废”综合利用,也就是有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回归系数为负且显著时,两者是替代关系,意味着在民间投资或财政政策的作用下,“三废”综合利用会减少,即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回归系数不显著时,无法判定民间投资和财政政策对“三废”综合利用的影响效果。
(三)数据说明。表1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公布的数据整理而得。检验的样本空间是2000~2006年的观测数据。
(四)回归的结果及分析
GP=5.43FF+0.12PT-9.57IT
T=5.44 2.12 -2.29
R2=0.97 adR2=0.95 dw=1.88
回归分析揭示了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FT)、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PT)、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IT)对“三废”综合利用的效应。括号内的数字为t统计量,S.E.是回归函数的标准差,R2是可决系数。R2=0.9697说明拟合情况很好,“三废”综合利用的相对变化可以由自变量给予96.97%的解释。回归结果显示,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FT)与“三废”综合利用具有正的相关性,且相关性显著。财政环境保护支出的弹性系数为5.43,表明财政政策对“三废”综合利用激励作用明显。财政每投入1%的环境保护资金,“三废”综合利用增加5.43%。环境污染治理投资(PT)对“三废”综合利用也具有促进作用,其弹性系数为0.12,表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每增加1%,“三废”综合利用增加0.12%。财政环境保护支出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均通过10%的显著水平检验,而且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三废”综合利用的激励作用明显弱于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与
“三废”综合利用具有负的相关性,弹性系数为9.57。
1循环经济——武汉作为中部重要城市发展的战略机遇选择
①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趋势。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运用生态规律来指导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以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把人类经济子系统看作为生态大系统的一部分,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循环经济作为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趋势,是基于大规模的生态赤字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大量开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工业化进程,维持的是“资源产品废弃”单向线性运行过程,其结果是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因此,就及需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来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样,一种新的“资源产品再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逐渐形成。
②发展循环经济是武汉城市圈的一种明智选择和超前战略。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各地区也还只是限制在建设一些生态工业园阶段。而且发展水平也很有限。只所以说武汉城市圈发展循环经济是它的一种明智选择,首先是因为武汉发展循环经济有一个大的政策支持环境,国家把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强调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政策上的强大支持。其次武汉城市圈智力资源丰富,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武汉是全国高校较多的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智慧库和智囊团作用。另外,发展循环经济也是基于“今天的生态就是明天的经济”这样一种理念而发展的。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一种超前战略,它使低代价的赶超战略成为可能,符合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和要求。也应成为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机遇选择。
2武汉城市圈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的共同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①完善法律和政策体系,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支持。建立环境导向,消费引导,政策激励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一是要建立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确定循环经济在社会发展听地位,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二是要通过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收费、保险等政策调整,从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成本和收益入手,借助市场机制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经济刺激模式,使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从而使得其生产和消费循着有利于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以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i.1循环经济与环境成本的概念内涵
对于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的概念,不同的文献有着不同的表述,但基本上达成共识的是循环经济的三个主要的概念内涵:(1)循环经济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2)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3)循环经济的根本是环境保护,在降低资源消耗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最终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遵循生态学规侓和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在资源投入、产品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回收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和经济模式。
关于环境成本的概念和分类,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联合国统计署(UNSO)在1993年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中将环境成本分两个层次:一是因为自然资源数量消耗和质量减退而造成的自然资源价值的减少;二是环保方面的实际支出,即为了防止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和为了改善环境、恢复自然资源的数量或质量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于1998年通过的《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对环境成本定义为: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费用开支,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该定义将企业对环境的负荷影响和预防措施支出作为环境成本的主要核算内容。日本环境省于2002年3月了的《环境会计指南》给出了环境保全成本的定义:即用于防止、控制或者避免环境负荷的产生,消除环境影响,对引起的环境危害进行补救或是有助于以上工作得以进行的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投资和费用。国内学者祝立宏认为环境成本按与环境资产的关系可以分为:自然资源耗减费用、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费用、生态资源保护费用和生态资源降级费用。王晓燕认为环境成本是指企业因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以及由此而承担的各种损失。具体包括环境污染预防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及环境损失,其中环境损失是指企业承受的各类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损失。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环境成本的概念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反映人们进行环境资源保护而付出的代价;二是因环境资源数量消耗及质量减退而造成的环境资源价值的降低,反映人们未能保全和恢复环境资源而造成的损失。环境成本的具体内容包括环境污染预防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及环境资源损失等。
1.2环境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与环境成本控制的都是从价值的角度考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都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两者的差异是其概念内涵的范围大小不同,循环经济是从价值的角度考虑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环境效益主要体现为清新的空气、健康舒适的人类生活环境,环境成本主要表现为企业为进行清洁生产及污染排放控制方面的费用开支。
循环经济中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社会、企业、公众三方。社会的利益主要表现为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达到最小,从而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的利益主要表现在将废弃物接受为生产要素后可得到的好处,以及从节约使用资源中得到的好处,这会增加企业的收益。受污染者的利益主要表现在如果企业不采用循环方案将废弃物直接排放,受污染者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等将受到损害。从这个角度来看,受污染者的利益是一个负值,是需要得到保护的一方。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企业的事情,也不仅是政府的事情,它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它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政府的大力推动、公众的热情支持。在技术上可行的“循环”在实践中不一定会变成“经济”行为,推动循环经济持续发展必须把利益当做连接各方的重要纽带,协调好循环经济各方的利益关系,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利可图,使企业和个人对环境资源的外部效益内部化,使污染者承担治理成本,使受害者得到补偿。这样,循环经济才会真正成为一种自觉的经济形态,而不是单纯的、被动的。如果忽略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各方主体的利益要求,循环经济就很难真正“循环”起来。
人类经济活动中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通常可分为三种方式:一是线性经济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传统的“用完就扔”方式;二是仅仅让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起作用的资源恢复方式;三是包括整个“3R”原则且强调避免废物优先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方式。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友好,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所以只有第三种资源利用方式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所谓“零排放”是指无限地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为零的活动:即利用清洁生产、“3R”原则及生态产业等技术,按照避免产生一循环利用一最终处置的废弃物优先处理顺序,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从而不给大气、水体和土壤遗留任何废弃物。从环境成本控制角度看,污染排放最小化以至零排放的循环经济理念一方面直接减少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费用,另一方面减少环境资源因数量消耗或质量减退而造成的环境资源价值损失,由此实现企业环境成本的有效降低。
2当前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友好,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循环经济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来说,都应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础,将环境成本控制贯穿于产品存在的全过程。而传统的成本控制只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约束和调节,纠正偏差,以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它没有考虑对宏观社会成本的考核,与循环经济模式的要求相违背。具体表现在以下不足。
2.1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企业环境污染的监管标准及其处罚力度相对比较宽松,加上地方政府出于地方财政税收收益的考虑对企业环境污染的监督管理力度也不足,至今也未建立起企业环境污染的影响评价体系,无法对企业环境成本的进行测算。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在实践中大多采用事后处理法,体现的是末端治理理念,具体表现为在污染发生后企业设法予以清除,核算时把已经发生的有关环境支出确认为环境成本。这种方法并不改动原有生产工艺流程,只着眼于对现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支出进行控制,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影响不大。据统计调查分析,由于目前对企业业绩的评价缺乏单独的关于环境成本控制的考核指标,许多企业受短期利益行为驱使,采用事后处理法,不仅缺乏对环境污染的预防意识,而且对己经发生的环境污染治理也不积极,从而导致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环境治理支出巨大,不少企业甚至因此陷入财务危机。
2.2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成本收益不匹配
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价值耗费与补偿的有机统一,而传统会计所依赖的成本观念,属于狭义的成本概念,只核算微观的经济成本,对环境成本计量只考虑了如绿化费环境污染罚款等项目,对潜在的环境成本忽略不计。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成本,它忽略了对宏观社会成本的考核,易使企业虚增收益,间接鼓励企业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为代价谋取当前的经济利益。另一方而,企业在成本控制中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注重企业内部实际成本降低途径的选择,而忽视供应与销售环节成本的发生,忽视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环境成本控制目标不明确,没有具体的指标来保证目标的实现;环境保护意识差,企业很少主动考虑环境成本,不能预先积极地采取措施降低企业对环境的损害;大多企业在受到处罚时,才不得不控制环境成本(如在产品出口受到限制时,才想到要控制环境成本),这样往往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从而限制了企业长远发展,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要求。
2.3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不充分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主要停留在对企业自身所产生的污染物“三废”的处理上,不能把环境成本控制贯穿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成本控制的范围只是局限于企业内部实际发生的成本,而不包括存在于企业之外的环境成本。在企业成本核算中也没有包括环境成本,对产品的设计、采购、消费等阶段的环境成本均没有考虑,更没有将其纳入成本控制范围,因而企业成本控制范围过于狭窄。同时,由于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隐蔽性和缺乏规范的成本确认和计量方法,直接影响了企业财务成果的真实披露,导致成本的可比性差,使得企业对环境支出的控制不力,成本上升。更重要的是,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未充分考虑环境责任和环境风险,对环境会计要素没有给子确认。由于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标准,也无法统一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模式,对现实和潜在的环境责任及其面临的环境风险等环境信息披露不充分,使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不能真正了解企业内在的风险。
3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措施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主要从四个环节入手:源头上提高自然资源的价格,加工过程中增加环境补贴和税收优惠,结果环节提高污染物的排放成本,从总体上加强环境评价与信息披露,降低循环经济实施的交易成本。
3.1提高自然资源的初始价格,促使资源循环利用
目前我国自然资源的初始市场价格普遍偏低,致使企业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动力相对不足,阻碍了循环经济在企业的推广应用。如2012年江苏工业用水的价格为每吨2.15元,循环利用废水的成本为每吨2?3元,企业没有循环利用废水的经济动力。过低的自然资源初始价格使得节约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益不高,也使循环利用废弃物和环境污染治理不具备技术经济比较优势,形成了所谓“循环不经济”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循环经济在企业的推广应用。自然资源初始市场价格过低的根源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矿产资源产权不清,管理混乱,国家投入的巨额资源勘探费用没有得到合理补偿,大量矿产资源被一些人利用各种途径私挖乱采,造成矿产资源开采成本过低,回采率不高。二是国有矿产资源及水资源的资源使用费偏低,如煤炭资源税每吨只有3?5元,占市场价格的比重不足3%,更有造成少数人低价甚至无偿使用国有矿产资源。地下水和河流径表水的取水费过低,如黄河上游的一些支流取水费每吨不足0.2元。三是资源开采企业以矿工恶劣的劳动条件和极低的工资待遇为代价换取资源产品的低成本和销售暴利。因此,进一步理清和界定自然资源的产权,提高部分自然资源的税收比率,制订严格的维护矿工生命财产安全和合理工资待遇的法律法规,通过这些措施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开采成本,使自然资源的初始价格真正反映其价值,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3.2提高污染物排放成本,促进循环利用废弃物
我国发生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环境成本被大量低估,没有充分考虑环境成本要素构成并进行计量与核算,特别是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废弃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成本。这使得我国企业的产品低价格建立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代价之上,也使得以保护环境为目标而循环利用废弃物不具有经济上的比较优势。企业作为其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为其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弃及污染物排放负责,也应当为其产品在使用及报废过程中可预见的废弃及污染物排放负责。所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应控制和减少废弃及污染物排放,对无法通过循环利用达到无公害利用的废弃物,需要交纳相应的排污费,将排放污染的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废弃及污染物排放形成的环境成本成为企业成本的组成部分,影响产品的价格形成,推动企业循环利用废弃物以降低环境成本,提高循环利用废弃物的比较经济效益。因此,以产品制造商为环境成本控制的核心,实施产品生产者的环境责任延伸制度,使制造商对其产品在消费使用及报废回收阶段产生的环境污染承担责任,迫使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企业增加生态设计和环保投入,以有效地进行循环利用和回收处理的方式设计和生产产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
3.3建立企业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加强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
环境成本信息的分析和应用是指人们借助企业的环境成本数据,结合企业的环境负荷指标,及早发现企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预测在环保方面进行努力所需付出的代价,为管理层在企业环境保护关键领域的决策提供支持。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环境保护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纳入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实行环境保护指标一票否决制。政府主管部门应对企业环境污染影响及环境治理投入等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防止企业将环境成本外部化,企业应建立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体系,详细核算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发生的成本费用及产生的环境改善结果,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开披露,进而申请获得环境补贴和相关税收政策优惠。当企业总体上获得的环境收益(含环境补贴及税收优惠等)大于环境投入时,企业便获得了进行持续循环的环境治理投入的经济动力,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环境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政府主管机构应明确对企业关于环境管理责任的认定,聘请有关环境专家、管理专家各地的具体环境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调研,明确企业应予关注的环境问题的范围,以及进行企业环境管理的责任划分,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真实、详细程度和披露方式进行规范。
3.4开征环境保护税,推行环境补贴政策
征收环境保护税是国际上进行环境保护普查采用的经济手段,它通过强化纳税人的环保意识,引导企业和个人放弃或收敛破坏环境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同时将筹集的资金用于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进一步投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我国目前主要采用征收排污费等方式促进环境保护,且征收范围和力度较小,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与国际上通行的环保税收体系的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改革和完善资源税收政策,设计和开征专门的环境保护税,按照谁污染谁缴税的原则,对环境污染相关的课税项目进行详细的界定,对污染严重的行业和企业课以重税,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是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关键措施。征收环境保护税将会筹集到大量资金,为环境污染的治理和推行环境补贴政策提供资金保障。很多企业进行污染物处理和再生利用废弃物是因为受制于环境保护法的约束,他们通过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为社会带来了环境效益,具有较高的正外部性,但很可能只具有很低的回报,甚至是负的经济效益。这实际上是政府对企业环境成本计量与核算不准确以及环境治理责任归属划分不适当带来的政策缺失,企业应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对其产品发生的环境影响负责,并将支付的环境治理费用体现在产品价格中,对企业在清洁生产和环境污染治理中的投资进行财政补贴,变环境污染治理费用为环境保护预防成本,建立一种良性的环境治理的价值链循环。政府通过收缴企业环境污染费及税收调节等政策获得社会环境治理的资金,再利用外部效益内部化的方式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给予一定环境补贴和综合的政策支持,如对从事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的企业活动给予减免税优惠,对资源节约使用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给予财政支持、提供融资条件优惠和土地利用优惠等措施,以降低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的成本,提高再生资源的价格比较优势,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5政府搭建平台,降低循环经济的交易成本和市场开发成本
从社会的整体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线,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却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社会发展的根本是既能保证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也能够处理好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实现全人类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平等、诚信。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沃土”,也是社会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区域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将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高标准、高起点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务必将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价值重构等融合为一体,构建循环区域经济发展新体系。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分析
1.区域的自然生态基础。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必须把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差异较大,主要包括:一是南北差异;二是东西差异;三是山区与平原地区差异;四是沿海与内陆差异;五是城市与乡村差异;六是边疆与腹地差异。每种差异均包含着土壤差异、地形地质构造差异、动植物差异、气候气象差异等。
2.区域经济基础。
经济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旋律,人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仍然离不开特定经济基础。从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经济基础好的地方越来越富饶,经济基础差的地方发展速度较慢。我们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仍然离不开经济基础,但这个基础可以进行人为地调整与约束。例如,为了促进某经济基础薄弱地区的发展,可以进行适度的经济扶持,这就类似于招商引资,但这种经济扶持又不等于招商引资,最大的区别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目前,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不一定是真正的循环经济,这些地方的自然生态环境可能已经被破坏得很严重,但进行循环经济建设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而落后地区,想发展循环经济却困难重重,缺钱可能导致这些地区永远地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3.有关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从整个社会来看,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技术基础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关自然资源科学利用的技术,这些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技术;二是有关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这些技术为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起到保护作用,让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相融合;三是零污染技术的研发,目前的许多科技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的负面影响,这些经济实体也应该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技术。技术基础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的质量,现如今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只是在技术的推广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障碍。这些障碍不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而是技术推广中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我国的许多企业存在着两类运作问题,一是引进环保的技术设备资金缺乏,就只能随意或偷偷地排放生产中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二是迫于某种因素,虽然配备了较好的环保设备,但出于运作成本问题,只有在有关部门检查的时候才启用这些设备。
4.有关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
我国的相关部门,制定了许许多多的促进经济发展政策,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这些制度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宏观指导性政策,给经济实体以较大的发展空间,促进投资与再投资;二是微观性的约束性政策,凡是涉及人民大众利益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的,均有必要引导与约束。出于特定的目的,有些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做得很自私,说是自私主要是因为引资只考虑能否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而较少或根本不考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出于政绩,明明知道某些投资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也要大肆引进,在自己荣耀地去往他处后,留下的是千疮百孔的“繁荣”局面,也留下了影响子孙万代的毒瘤。所以说,制度建设也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社会文明的过程,每一名有良知的社会分子都应该以人民大众的利益、社会整体的利益选择自己的行为。
三、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
1.深
入研究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理论是全新的经济领域,既包含传统经济的理论内容,也包含着适应全人类健康发展的全新内容。这个全新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重新考量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二是经济发展对人类幸福指数的相关关系研究;三是新经济实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四是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在循环经济的作用与地位。
2.出
台刺激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政策与制度,这些政策与制度既能约束经济实体的运作,也能保护经济实体的运作,但是,特定的政策鼓励,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推动力。这些政策与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督必须由政府承担,而且其内容必须包含以下两方面:一是获得优惠政策经济实体的资格;二是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及执行标准。
3.强
化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技术研发,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我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能源等战略性资源短缺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水资源危机将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未来生存;而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综合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等不合理利用等问题比较严重。生态环境的透支仍很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状况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正在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形成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依赖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的技术研究。
循环经济发展分为企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企业循环经济实践是循环经济发展最基础的部分,是循环经济实践的起点。目前企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展开,研究国内外企业循环经济的经典模式对试点企业和其他企业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杜邦模式
杜邦公司是一家以化学制品、材料和能源为业务重心的全球性企业,公司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1.杜邦公司将环境保护的概念贯穿于公司发展的全过程
杜邦公司把环境保护作为公司的一种经营理念,早在20世纪30年代杜邦公司就发表了环保责任宣言,20世纪40年代便把环境保护小组纳入到公司的架构当中,负责管制公司对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杜邦公司已经在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发面成为领跑者,他们提出了零排放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杜邦公司的环境保护理念为尽量减少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印记。新世纪以来,杜邦公司仍然升级这环境保护的理念,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和公司经营理念相结合。同时杜邦公司每年占总投资额20%的投入用于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投入比例在全世界各行各业的企业中名列前茅。
2.杜邦公司的循环经济模式
杜邦公司循环经济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把3R原则和化学工业结合在一起借鉴意义,被称为“3R制造法”。减少一些污染化学物质的使用量,重复使用生产过程中的工具和原料,循环使用不同生产流程的副产品,同时发展新工艺落实“3R制造法”,将污染物的排放量见到最少,资源的投入量减到最少。杜邦公司的“3R制造法”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990年到2006年年间,《京都议定书》中规定国际标准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是5.2%,杜邦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72%,其循环经济的实施卓有成效。
3.杜邦公司的循环经济模式对其他企业的启示
企业循环经济的实施应该借鉴杜邦公司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态度,将经营目标由短期的利润最大化向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转变,将环保理念和循环经济实施融入到公司发展过程当中,加大企业在循环经济方面的投入,在合理的周期内计算投入产出比,实现盈利与环保的双赢论文格式范文。
企业的循环经济实施过程应借鉴杜邦公司的“3R制造法”,制定出适合自己企业的循环经济流程,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调整原料的使用种类和使用量,改善副产品和废物的处理途径,重复使用某些工具减少资金和能源的消耗。
(二)卡伦堡模式
卡伦堡是一个小型工业城市,小城内的主要的生产企业有发电厂、炼油厂、生物工程公司、石膏厂和市政府以及其他一些小型企业,这几家相互之间交换使用能源和副产品,把其他公司的废料作为自己的生产原料,几家家企业相互依赖,逐渐形成了一个工业共生体系(如图1)。
1.卡伦堡模式是企业间实施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
与杜邦公司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相比,卡伦堡循环经济模式是一个城市内几个企业之间形成的一个大型的循环经济模式。各个企业之间进行了合理的链接借鉴意义,能源和副产品能够在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利用,使整个系统的能源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出量达到最小化。
卡伦堡内多个企业相互链接,形成相互利用副产品和能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又被称为工业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即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是由几个或多个实施循环经济实践的企业构成,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是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的基础。
卡伦堡政府为卡伦堡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提供了保障。对垃圾分类和包装物使用回收采取强制执法的法律措施,对重点企业的循环经济实践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卡伦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整改也考虑到了整个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
图一:卡伦堡市的工业共生体系
2.不同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交易实现能源和副产品的多级利用
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卡伦堡市的几个企业都能够从其他企业的副产品和使用过的原料中获得收益,既节约了原材料的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从成本上几个企业之间通过交易实现能源和副产品的多级利用,通过市场对价格的调节及政府对能源和环境指标的调节,实现了卡伦堡市大循环系统的产生。
3.卡伦堡模式对其他企业的启示
由于规模或生产范围限制,若循环经济难以在企业或集团内部完成时,几个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交易的形式形成副产品和能源的多级利用,实现几个企业之间相互依赖的循环经济模式。
不同企业之间建立循环经济模式需要政府的大力调节和引导,从企业角度讲就必须借助政府的推力,积极配合政府的号召。如卡伦堡政府一样,政府在各个企业之间建立链接上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政府应该利用法律、税收和产业政策促进各企业之间循环经济的建立。
(三)广西贵糖模式
广西贵糖集团的循环经济模式是国内比较成功的的循环经济模式,集团内包括不同业务内容的一些子公司和分公司,如制糖厂、酿酒厂、纸浆厂、造纸厂、碳酸钙厂、水泥厂、发电厂和蔗糖。虽然广西贵糖的生产活动与杜邦公司和卡伦堡完全不同,但其子公司内部有类似于杜邦公司的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各个子公司之间又建立了类似于卡伦堡模式的相互利用副产品和能源的循环经济实践方式。
1.广西贵糖的循环经济模式
广西贵糖的主要生产业务是制糖,围绕制糖的循环经济生产链主要是在制糖厂和酿酒厂之间: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蔗田,以及制糖厂和造纸厂之间:甘蔗——制糖——蔗渣制浆造纸。同时还有利用制糖车间滤泥制造水泥,利用酒精厂发酵车间废CO2轻质碳酸钙等副生产链。
通过广西贵糖循环经济的实践借鉴意义,广西贵糖实现了废气的100%利用,改善了水质,提高了经济效益,节约资源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2.广西贵糖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对其他企业的启示
具有多种业务范围的大型集团性企业可以借鉴广西贵糖的循环经济模式在单个公司内部以及集团的各个公司之间形成交叉的循环经济生产链,减少整个集团的资源投入和污染物排放。
广西贵糖是中国制糖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广西贵糖循环经济模式中的生产流程设计、生产链节点的选取等方面都是其他制糖企业应该借鉴的。制糖企业可以借鉴广西贵糖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广西贵糖循环经济模式的出现对我国工业中结构性污染比较严重的制糖业、酿酒业、造纸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可以为政府提供一个区别与惩罚措施的治理结构性污染企业的思路,政府可以采取经济调控实现多个污染性企业建立相互利用副产品和原料的生产链。
(四)鲁北化工集团模式
鲁北化工集团主要以生产磷复肥和用磷石膏制硫酸为主,还包括热电厂、煤气厂等其他生产过程。属于结构性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这类生产活动所造成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1.鲁北化工的循环经济模式
与广西贵糖的模式有些类似,鲁北化工集团也在集团内部形成了一个循环经济系统,有效的控制了污染物的排放论文格式范文。鲁北化工有三个主要的产业链:热电厂利用海水代替淡水进行冷却,既节约了淡水资源又蒸发了海水;磷石膏和硫酸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用于海水产业链的提溴,硫元素转化为硫石膏又用于生产水泥和硫酸;热电厂的煤渣可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热电厂的蒸汽用于其他产业链过程中,形成了几个交叉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与广西贵糖的循环经济模式不同的是,鲁北化工在生产过程中所释放的气体种类多、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因此鲁北化工完成其他产业链的同时,加强了对有害气体的循环利用,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磷石膏煅烧过程中产生的SO2被大部分用来制造硫酸,少部分用于海水的提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H2用来制作盐酸和合成氨。系统中产生的Cl2用于盐酸的制作,也有一部分作为产品销售, 排出量为零。
2.鲁北化工集团循环经济模式对其他企业的借鉴意义
鲁北化工的循环经济模式的共生链达17个之多,各共生链之间的最优状态需要集团综合协调借鉴意义,实现多个小循环系统的综合共生。生产链多的大型集团可以借鉴鲁北化工集团在17共生链之间实现的循环经济模式建立。
对有害气体排放量比较多企业可以借鉴鲁北化工对多种有害气体的综合利用,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大气污染检测的难度对政府采取惩罚性措施强制减少企业的有害气体排放量有一定的阻碍,向鲁北化工一样多一个简单的废气循环利用生产流程,既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又能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难以控制的局面,因此政府引导企业加强有害气体回收利用生产设备的投入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几种循环经济模式各自的特征又能对其他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吸取成功模式的经验,运用到自身的生产过程当中,开拓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任务。企业应形成并逐步改善生产过程中的共生链,全盘考虑各个生产环节中可能产生的废弃物和相应的处理方法,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形成成功可行的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合理的循环经济模式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获得环境效益,同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李伟,白梅.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9(4):80-83
[3]曲格平.循环经济的经典模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报,2001-07-24(15)
[4]207_0_25_2009_杜邦的可持续发展密码[J].中国环境报,2009-01-02(005)
[5]蓝庆新.卡伦堡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006(2):65-67
[5]西闻.广西贵糖创新发展循环经济[N].消费日报,2008-01-09(A02)
[6]王志刚.鲁北化工集团工业生态园发展循环经济概述[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