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09:09: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产物,其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中的核心。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通过提高医学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来为我国提供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学人才,成为了当前各大医学院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在目前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部分医学院校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班级文化的概念界定及功能
1.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全体文化,其是指班级内部所有参与成员所共同持有的信念、价值观以及态度等的综合文化产物,根据班级的基本情况不同,班级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1]。目前,班级文化的概念主要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狭义的班级文化更加侧重于人类的精神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根据班级性质的不同,班级文化主要可以分为统合型班级文化、离散型班级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虚形文化以及班级实体文化等。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只有确保班级文化的多元化、健康化,才能形成具有价值和积极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班级文化的功能
班级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教育功能:班级文化是一种精神教育力量,其可以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同时也是目前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班级文化主要表现为班风、学风以及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舆论方式等,这些表现都与教学观念以及文化相对应,并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2)规范功能:部分研究学者发现,班级文化可以实现对学生行为的有效规范和制约,而其所包含的规范功能体现在组织建设以及班级成员的行为规范当中。在班级日常工作的开展中,班级文化可以引导班级内部组织建设的方向,并对其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班级文化也将为班级成员的行为、思想提供基本的规范与标准,使其在学习与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3]。除此之外,班级文化还具备一定的凝聚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以及激励功能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
1.缺少对班级文化理解和重视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都未能有效开展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院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指导教师均未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缺少对班级文化内涵的有效理解。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日常工作较为繁忙,无暇关注与班级文化建设相关的理论性书籍,从而导致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由于教师缺少对班级文化的理解,最终导致班级文化无法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情况[4]。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注重教材知识内容的传授,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阻碍了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班级文化的建设内容过于单一化
学生作为校园内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由于其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其会在特定时间形成具有差异性的文化意识,而班级文化作为引导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部分教师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其中的重要价值,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特色文化,从而导致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过于狭隘,且具有单一化的特点。除此之外,由于当代90后学生的思想具有创新性和差异性,过于单一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内容无法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
三、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1.加强对班级文化的重视
一方面,医学院校应当积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充分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院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针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方式、开展目的以及主要核心思想等,以讲座或讨论会的形式进行介绍,从而使教师意识到班级文化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确保校园文化的发展[5]。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学生对精神文化的重视程度,确保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并为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文化素质提升建议,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精神文化的积极引导作用,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
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文化。医学院校不同于其他院校,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物质能力,而学生宿舍作为班级物质文化的核心体现,应当通过提高学生宿舍综合水平,来表现出班级文化的主要特点。比如应当对宿舍内的布置、安全状况以及卫生等进行全面化的改革,并评选出院校内较具班级文化内涵的宿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制度文化。相对成熟的班级制度是确保班级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班风的核心制度保障,这就使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医学院校可以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要求班级内部设定各个班级内部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制度,以此来彰显班级文化。第三,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核心要素,其也是班级软文化的主要体现,医学院校的班级可以通过设置班级口号、班歌以及班旗、班服等方式,来体现出班级的精神文化底蕴,并顺应班级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医学院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本文在针对医学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策略研究中,主要从三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介绍了班级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并提出了班级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规范功能等;第二部分介绍了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包括缺少对班级文化理解和重视以及班级文化的建设内容过于单一化;第三部分则针对目前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包括加强对班级文化的重视以及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医学院校的全面发展提供现代化的理论支持,并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余卉,皮将繁.谈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8(5):200-201.
[2]汤元军.职业学校积极班级文化形成机制和建设策略[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5(1):119-120.
[3]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2,7(8):56-60.
一、引言
2012年,党的十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建设构想。该词出现在报告的第八部分,即生态文明部分。但是如果将“美丽中国”的建设仅仅局限在自然环境方面,那就太狭隘了。“美丽中国”应该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美,属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本文认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不仅仅体现在生态文明方面,更应体现在文化建设方面。通过“美丽中国”的建设,最终实现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不仅仅是生态的“美丽”,还包括人文的“美丽”。换句话说,生态文明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美丽中国”背景下农村文化内涵与功能
(一)农村文化的内涵
与城市文化相对应,农村文化指在一定社会与经济背景下,经历农村社会发展的实践、积累与创新过程中形成的,适合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认知方式、行为习惯、道德伦理、社会准则及价值观念的总和。农村文化是以农村或农民为载体的文化,反映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精神状态、代表农村社会的文化开明程度,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既有自己的优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优点主要体现在,农村文化体现历史继承与发展性,适合时代与新文化要求;农村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丰富多彩性;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由于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造就了农村及农民的相对封闭性,使得农村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或者说区域性;与城市文化相比,农村文化还带有明显的滞后性。
(二)农村文化的功能
农村文化的重要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引导功能。农村文化倡导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农民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既定的农村文化环境中,农民会接受农村社会的价值体系,并按照该价值观参与日常的生产与生活;第二,约束功能。农村文化提倡的是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得农民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形成特定模式,进而促使农民群众自觉服从该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并以此约束自身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第三,激励功能。农村文化注重农民的发展,使得农民的积极性与主观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释放。
三、“美丽中国”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与传播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农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
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根据农民群众的特点与农村的季节性特点,对农村民间艺人、能人、文化热心人展开培训,鼓励、辅导、带动其参与文化活动,进而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素质,形成活跃的农村文化氛围。农村文化建设应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与建设,秉持公益性、均等性与便利性原则,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实施公共文化单位免费开放。
(二)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农村文化建设要引导农民把握自身与自然间的辩证关系,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机制。农村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和谐相处与发展。换句话说,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农村生态文化可以改善农民群众的文化环境,提高其的生活质量,确保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农村生态文化可以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把生态文化植入农民心中,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的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农民与生态环境、农民与自然资源的关系。首先,把可持续发展意识渗透到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意识中,促进农村文化生态发展;其次,给农民传授科学种田的思想与方法,依靠科学技术减少土地消耗,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第三,大力宣传生态文化,培养生态文化素质,树立节约意识,降低能耗,促进农村健康文明建设。
(三)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第一,宣传法制教育,培育农民法律观念与民主法制意识。首先,基层领导干部起带头作用,做到懂法、守法,定期组织农民学习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民群众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第二,提高农民参与农村管理的积极性,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制度,保障农民民利;第三,加强农村综合管制。深入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增强其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并规范农村法律服务市场;第四,建立农村法制约束机制。健全组织管理保障体系,并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四)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培养新型农民
1.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与培训。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精干优良的文化队伍,需要专门文化人才,因此要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的教育与培训,增加其知识含量与专业素养。通过组织文化汇演、比赛等活动,选拔与培养农村文化人才,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2.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教育。农村教育是塑造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基础。(1)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基础教育。青少年是农村事业的主力军,其素质状况直接决定未来农民队伍的素质。第一,要积极改善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第二,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意识,实施科技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农民科技运用的能力。
3.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结合市场发展需求设置教学内容,开发特色教材,补充农民急需了解的知识与技能,培养新型农民。其次,适当增加文化基础知识,如法律法规、健康知识与环保知识等,塑造农民科学的价值观与文明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高校文化建设是一个涵盖十分广大而丰富的命题。但最基本的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的时代特征,二是特定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化建设特殊本质。对于今天的高校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和谐社会的时代。而在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我认为高校文化建设的特有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战略,二是高校文化建设管理,三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创新性。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认知
“和谐社会”是时下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和谐既包括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稳定和协调的本质与核心;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它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共生共进的社会。它具有以下五个层面的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民诉求的社会。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共生共进的社会。面对和谐社会带来的充满创造活力、尊重人民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生共进,显然,高校文化建设也必须作出重大而深刻调整和改变。如何调整、如何改变,我在此谈些个人感想与看法。
二、高校文化建设管理与“软环境”
高校文化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以为可从下列几方面理解:
1、高校文化是高校的内在精神、是高校的灵魂。
首先,打一个粗俗的比喻:农村有一种粪坑,农民用以蓄粪。过一段时间,粪坑搬走了,填平了,但从此以后,这里种什么长什么,而且都长得好。对于高校来说,粪坑就是――高校文化。
有一个经典的说法:可口可乐的工厂即便被一把大火烧光了,只需凭借可口可乐的牌子,就能很快东山再起。为什么?因为可口可乐企业内在的精神和灵魂是烧不死的。这种精神和灵魂是可口可乐企业的文化。
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构成。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它是校园教学、经营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环境、条件、设施等物质要素的总和,能够较直观地表现出一个高校的文化氛围、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它包括校园的标志、旗帜、歌曲、建筑风格、工作环境、社团、图书活动室等。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教师在教学和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教学活动,另一类是关于高校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活动。制度文化体现了一个校园在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化,并影响着教师行为,又外延到外显文化中去。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对高校精神、高校价值观、高校哲学、管理信念、高校用人之道以及高校内部的主导标语口号和高校对外宣传用语。通过宣传教育,倡导高校精神和高校价值观,使其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2、高校文化的建设、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默”,一方面,默默形成,如领导的榜样,典型的带动。另一方面,是默契,是多个方面、各个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系统,是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和谐一致。“化”,能够变成一种力量,一种生产力,一种效益。
3、高校文化的确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大体经历如下进程:法家的法治――儒家的秩序――墨家的兼爱――道家的无为。而且深层文化的确立离不开表层的强化、推广、传播,即广泛宣传、反复灌输。
一个漂亮的小区有一块漂亮的草坪,但常常有人为了抄近路去践踏。物业部门先用铁丝网拦住,有改观,但效果不显著。接着请了一个保安专门看管,犯规的人越来越少,但还是有。最后多了一块牌子:践踏草地,罚款50元。严厉施行,加之前面的措施,再也没人横穿草地了。后来铁丝网撤了,保安辞了,罚款牌子也没了,还是没有人横穿草地,有新来的人正想去横穿的时候,就会有老住户提醒说“不能踩”。
这其实也是校园文化的确立过程。一个规定,不断阻止违规,时间长了,规矩就成了习惯。
三、高校文化建设的创新性与经营“思想”
一位很知名的经济学家叫熊彼特,他在几十年前提出了创新的概念。这位理论家指出,你的创新不但要适应环境,而且还要创造环境。和谐社会时代,创新归根结底是人的思想。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均由理论、思想引发出来的。新的技术、市场、方法、制度等产生,首先要有新的思想。众所周知,有新思路,才有新出路,进一步讲,要创新思想,创新经营,高校才会有新的出路。有新的观念,才有新的发展。一个高校在和谐社会,不仅要经营教学,很重要一点还要经营“思想”。校园的发展则主要依靠“软教育”。在和谐社会时代,校园的发展,校园的扩张,校园的品牌树立,校园的管理,都需要“软”的运作。“软教育”的特点就是强调环境和教师品格。
“软教育”分为三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能够打动人的眼、打动人的脑、打动人的心。如衡水学院的校训“守正出新”正是体现了其大学精神、与经典文化。它语出老子《道德经》。原文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此后演化为军事术语“守正出奇”。“守正出奇”用于阐发治学理念,正确地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为许多学者所推崇。在此基础上,衡水学院校训改“奇”为“新”,更准确地体现了衡水学院人的理念和追求。“守正”是指完整地继承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准确地理解历代大师的精辟见解和笃实结论。具体来讲:守道德之正、守学问之正、守处世之正、守行事之正。“出新”的要旨是创新。我们提倡述而有作,在完整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挑战权威,善于探索新知,正确看待失败,尊重个性发展,逐步建立超越前人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此外,校园大道也是经典文化建设的重要地方。校园里通往不同地方的道路分别取不同的名字,比如通往图书馆的道路称作墨香路,通往体育场的道路称作弘毅路……。每个路口都有标语牌,里面装有灯管,裱有名人名家的语录,它们既为师生们照亮了黑暗的道路,又为其点亮了心灵之光。这种“软教育”环境是历史慢慢沉淀下来的,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所以,高校的文化建设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内涵和具体的内容,但站在高校发展的高度,却应该有其永久不变的文化品格,这是高校与高校之间互相区别的特征,是学生辨别自己母校的方向盘,是学子引以为豪的记忆,是高校形成品牌的最原始的动力,也是高校致高致远的奥秘。
四、高校文化建设“营销升级”
高校文化建设的升级是什么,中国有句俗话说:会叫的孩子有奶吃。对于高校来说,营销就是“会叫”。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高校的“营销工作”。一方面,注重内部环境建设。以优质服务、高雅环境、特色教学赢得学生的满意和赞赏,进而借学生的口碑,提高高校美誉度和知名度。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扩大高校的影响,提升高校的形象。
五、结束语
总之,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积极构建高校文化,形成自己特色,谋求高校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班级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班级的物质文化主体是物,是有形的,主要有班级的桌椅摆放、教室布置、内务整理和学生着装等。精神文化主要指班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风,这些都是无形的,也是最核心的。狭义的班级文化就是专指精神文化。为此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每位小学生成长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就班级的文化建设问题谈以下观点。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班级文化建设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多年以来,我们的德育所采用的基本方式是由班主任在班会课上传授有关的德育知识。但在形式上往往以教师的讲解甚至“说教”为主,常常不能触及学生的灵魂,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从组织形式到活动内容都显得过于单调,不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人类文化宝库中撷取思想精华,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薰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在良好班集体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我们班开展了“好大一棵树”主题队会。队会中队员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一系列节目:演课本剧《集体锁》、童话《我是小河的一滴水》、诗朗诵《我们和我》等。同学们在参与中得到快乐,在参与中接受了教育。总之,班级文化建设,使德育形式“立体化”,把平面的道理,化为立体的形象。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一部电影、一部小说给人的印象,常常比一堂政治课更深刻、更持久,就是因为文化建设在教育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精神动力。
2、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学生净化心灵。德国著名的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过:“用暗示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为人接受。”学生从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的暗示,常能使学生在不需任何外来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自主教育、自我调适,从而形成积极稳定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文化环境带给学生的是清新愉悦、自由、和谐。它不仅使学生在更为广泛的时间、空间上了解社会、理解人生,而且为学生提供情感上的寄托,又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学生的心灵。这就有助于学生开阔思路、形成乐观向上的个性。
3、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创新性学生思维。最近,我在班级开展了“未来的世界”演讲比赛、“班级建设”金点子征集活动,在班级的墙壁上设立了“每周一句”、“送你一句话”等专栏。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营造了一种人人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乐于创新的班级文化氛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一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创设多种情景,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可以感受到伟人及科学家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折不挠的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精神,并从中激起探究新知的兴趣和勇气。二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文化传承着人类的知识和智慧。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都将得到较大的提高。另外,在班级文化活动中,学生在获取各种知识的同时,也将接受着科学思想的薰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由此产生创新的动机与灵感。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内容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加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紧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能显示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是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卫生要安排专人负责跟进;同学的书本,学习用具要摆放工整;课桌椅要摆放整齐。二是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我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了一些绿色的植物,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这样还能让学生消除眼部的疲劳。三是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阵地,教室布置要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室布置包括:公布栏、班规、名人名言、硕果园、图书角、卫生角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地方。我在前面强调教室的重要性,不是说教室布置好后,就万事大吉,实际上如果这样理解太肤浅了。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营造一个和谐的浓浓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对好的学风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所以说班级文化建设,不仅看这个班教室布置得如何,更要看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学风、班风如何。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来进行,要体现班级特色。在制订本班的班规时,我先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议论,再进行全班讨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了适合本班的班规。在这一版块中以“我们的约定”的形式罗列出全班同学应该共同遵守的几项规定。班规制订好了,是不是贴在墙上就行了呢?不是的。我们更重要的是做好班规的执行,而且是长期的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长期坚持,要注重落实。要求全班同学互相鼓励、互相监督。
总之,班级文化就像春天的阳光,它使每位同学感到温馨、温暖、快乐,使班级井然有序、一枝独秀、充满生机,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文化底蕴、育人特色。相信不久的将来,重视文化建设将成为一种潮流、一种必然、一项工作在学校出现。
“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心,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较为滞后,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文化的发展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农村不断进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的农村基层文化的现状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突出抓好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我国农村基层文化处于这样一种现状: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水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更为贫乏,需要填补这方面的短缺;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村更急需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足
一些乡村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经济建设发展起来了,文化建设自然而然就搞好了。因此,文化建设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现象。另外,上级主管部门对于干部政绩的考核,也往往偏重于经济指标,客观上促使农村基层干部只注重经济工作而忽视农村的文化工作。
2、资金投入不多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总体收入大幅度增涨,但与此同时,由于各级政府生产经营性投资倾向日趋严重,财力吃紧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有所减少。而乡村及农户在文化建设投入问题上的等、靠、要思想仍然较为严重,从而形成了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上的部分“真空”,造成了活动场所少、宣传阵地少、文化活动少的问题。
3、管理引导不力
少数地方农村文化建设往往只注重文化设施建设,忽略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乘虚而入,封建迷信、宗族势力重新抬头。建庙造神、求仙问卜、算命看相、大修坟墓等活动已经公开化。在一些地方,群众对建学校办教育舍不得投入,而建庙宇修坟墓花几万元甚至于几十万元却不是奇事。
4、文化活动不活
大部分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从内容到形式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没有吸引力,宣传教育仍停留在“我讲你听”的简单的宣传教育工作方式上,使农民感到厌烦乏味。尽管很多农村生活水平比以往有很大改观,然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却让人有着今不如昔的感觉。
5、人员编制不够
目前,大部分乡镇都设立了文化站,配备了专职文化管理人员。但在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文化管理人员,一旦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他们解决了城镇户口、转正式工作问题,就向县城、市区调离或就地改行,而新配备的人员大多对业务不熟,素质不高,待遇低又不够安心,工作没有积极性,再加上近年来转正机会逐年减少,愿意从事农村文化管理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少。文化管理力量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文化管理职能的行使。
6、形式主义严重,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基层文化建设相对完善,包括建立乡文化室、村文化站、乡村图书馆等,但事实上这些单位能否有效运作,能否起到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这些都是未知的,而真实的情况确是有其名、无其实,各种文化设施形同虚设,文化资源不过是几本书、几张桌子而已,起不到文化建设的作用。造成了大量文化资源的浪费,加重了各级财政的负担,基层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三、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措施
为了应对以上基层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首先要普及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其次要拓宽农村培训领域,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最后是着力推进农村中小学和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之成为不仅服务于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而且服务于农业科技推广、农民获取信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及党员教育的平台,同时要注重普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向农民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全面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
(1)在政治思想上要突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与教育。要通过灵活有效的方法把党的主张、思想、方针政策、声音传播到农民群众中去,并被他们所接受,让他们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能得到最大的实惠和最好的发展,脱离党的领导则会受到损害;要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实践成为农民群众最大的福祉,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以此来坚实党执政的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来巩固党执政最广泛的农村阵地。
(2)在社会伦理建设上要突出“和”、“美”的观念。新时代的“和”应当是和谐社会之“和”,这个“和”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所追求的“和”更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有人与人之间的“和”,执政党要求的社会稳定之“和”,还有社会制度、法律法规的公平公正之“和”,资源配置和社会分配之“和”,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之“和”。“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标准和内涵,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科技日益发达、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对“美”的追求更是丰富多彩、不断变化和进步的。人们既要享受历史文化之“美”,也需要享受外来文化之“美”和新时代创造出来的更多的崭新的“美”。
(3)人文精神建设上要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征。人文精神要涵盖人类文化已到达的最好的精神境界,体现在精神风貌上,表现为文明健康向上,不断追求人类和社会历史进步;体现在个人人格和品质上,表现为具有关爱、互助、谅解、尊重、诚实的品格。塑造具有健康和优良品格的人,是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只有塑造了具有健康和优良品格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以先进的文化引导农民塑造出健康和优良的品格,从对人的社会化起决定作用的社会文化方面为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在社会价值观体系建设上突出个体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想。重建新时期农村社会的价值观体系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只有形成了符合当今农村发展要求的社会价值体系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农村文化建设才算真正起到了引导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达到了促进社会进化和社会教化的目的。由于农村社会化受农村经济、文化环境的决定性影响,构建新时期既能体现农民价值观追求、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要求的价值体系,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2、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文化的方式与方法、载体与场所、产品与内容、组织与实现等各个方面。精神文化等一切非物态文化必须通过物质文化来实现。随着历史的进步,虽然大部分农村还是以农业社会为主,但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广大农村也已步入了崭新的时代。建设这个时代的农村文化,既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依靠新科学和高科技建设农村文化,又要不脱离农村实际和历史传统,有针对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文化。在物质文化建设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投入,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和设施列入小城镇、文明村寨建设的总体规划,改变农村文化站、广电站“四无”(无房子、无设施、无图书、无活动)的落后状况。要下大力气抓农村文化中心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需求,使之成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主阵地,并以此为载体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2)从全社会的角度加强和加大农村文化开发,针对农村和农民需求生产和提供优质和优秀的文化产品。
(3)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使农民喜闻乐见。既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式,要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氛围,使全民族养成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风尚,又要善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形式,创造新时代背景下的先进的文化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和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3、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包括社会法律法规、纪律制度、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社会约定等。制度文化建设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与日俱进,法律法规要加快完善,特别是要革除一些原来带有社会歧视性质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让农民与其他社会阶层平等;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在社会管理的纪律制度等方面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体现农民的要求;在社会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要坚持正确引导教育,同时要注重推进符合人类进步规律、促进农村社会进化的社会改革。制度文化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管理机构。市、县和乡镇要有固定的文化管理站和文化稽查队等职能机构,配备精干力量。
新媒体是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回顾人类历史,从来没有一项技术像新媒体技术这样,为人类创造出崭新的世界与生存空间,深深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价值观念。在新媒体大发展、的背景下,医院文化建设也在经历深刻的数字化洗礼,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占据主动,促进医院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是当前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的特征及其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新媒体的特征较之传统媒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覆盖面广;二是传播速度快;三是信息量大。新媒体是基于大数据的一种传播方式;四是表现形式多元化;五是互动交流便捷。新媒体通过微信、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等形式进行传播,它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自由表达空间。
(二)新媒体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关系。医院文化是职工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协调、约束等功能,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 。医院文化是医院整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与医院的发展战略、人才建设、质量建设等密不可分。医院文化建设与新媒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是医院文化建设离不开新媒体的支持;二是在医院这个具体环境里,新媒体也需要借助医院文化提升关注度,扩大影响力。人们常说“内容为王”,新媒体毕竟只是一种传播工具,也要为内容服务。
二、新媒体背景下医院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医院文化在员工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权威地位面临挑战。医院文化是管理之魂,是员工的精神家园,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来源相对单一,医院员工在思想、情感上与医院文化保持着紧密联系,医院文化的权威地位不易撼动。然而,新媒体为人们开辟了新的天地,成为医院员工获取文化滋养的重要途径。丰富的信息、便捷的渠道使员工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兴趣点、关注点也更容易转移,医院文化在员工心目中的权威地位自然会受到冲击。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面临挑战。一般来讲,医院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它的核心是医院的价值观,即医院员工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新媒体不仅是传播工具,也发挥着塑造思想和建构观念的功能,而新媒体为医院员工带来了海量的社会信息,有精华,也有糟粕,这种良莠不齐的精神食粮,增加了员工进行价值甑别的难度,干扰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员工的某些思想观念甚至与医院倡导的价值观针锋相对,这不可避免地会削弱医院文化的功能。
(三)医院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面临挑战。受传统社会“官本位”“人治”观念的影响,中国医院的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往往受领导者个人性格特点、兴趣喜好影响较深。因此,传统媒体时代的医院文化建设,一般都是由医院主要领导主导的,他们是医院文化的设计者,医院文化建设的旗手和龙头。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者,员工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途径进一步拓展,普通员工与医院主要领导所掌握的话语权相对均衡,这虽然有利于活跃思想,激发潜能,但也容易造成主流言论视角的缺失,导致医院管理层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下降。
三、新媒体背景下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增强医院文化建设的针对性与亲和力。一是要准确把握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不断强化医院文化建设的亲和力。三是增强各种文化平台的服务功能。
(二)加强对医院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在认真提炼、概括医院精神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进行教育培训、开展主题活动、培树先进典型等举措,放大医院的主流声音,做大做强正面宣传,使医院的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员工心中,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员工思想,巩固全院员工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以办好网站为重点,提高医院文化建设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网站是现代医院最重要的文化传播工具。医院管理者要确立新媒体思维,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组织力量打造好医院的官网、官方微信账号等新媒体阵地,借助新媒体传播快、阅读便捷的优势,扩大覆盖面,消除盲点,全方位实时展示、传播医院文化,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医院动态和各种信息。
(四)创新医院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一是要遵循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二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以医院文化建设为纽带,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一种信息多渠道,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医院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资源互补、优势互补。
总之,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医院文化建设既是严峻挑战,也是新的机遇。医院管理者必须适应变革,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创新,这样才能使医院文化建设融入时代潮流,成为推动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1、企业转型升级与组织文化建设的关系
企业转型升级主要体现为组织内部技术环境的演变,似乎与组织文化建设无关,但在长期生产函数Q=f(L,K)中可以知晓,代表技术水平的K发生了变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那么L也需要相应发生调整,从而与K之间形成最优化的技术系数。因此,前面已经提到了随着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员工的岗位技术要求也会相应提升,所以员工只有在提升了自身岗位技能的情况下,L与K之间才可能形成最优的技术系数。为此,组织文化建设便可以通过作用于员工,使他们在提升自己岗位技能的同时,形成自主、自愿、自觉的思想意识。
2、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多要素资源进行支撑,一般将这些资源区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板块。那么,如何提高组织文化建设与企业转型升级间的匹配度? 对此,就需要厘清企业转型升级对组织文化建设的要求。不难知晓,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内容包括:压缩产能水平、优化产能结构,且重心应放置在“优化产能结构”上。此时问题又出现了,即优化产能结构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通常情况下,该具体内容涉及到优化产品种类、提升产品品质,以及随之而来的提升生产技术的要求。为此,所有这些都将促使企业技术组织形态发生调整,从而就对技术组织中的团队分工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中就引申出了组织文化建设在促进团队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二、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组织文化的作用
1、助力企业技术系数的动态调整
技术系数体现为上述L与K之间的配比,其中的配比涉及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随着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也预示着企业内在的资本技术替代活动正在持续发生着。为此,通过组织文化建设将能为一线员工营造出学习型文化来,从而在相互激励下克服他们面对新技术时的畏难情绪。
2、助力企业技术分工的形态调整
企业转型升级主要体现为内在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即C:V的数量比值不断增大。在企业成本约束下,随着C投入量的增大必然配合以V投入量的相对减少。这就意味着,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将发生调整,进而来适应不断提高的生产力。此时,组织文化建设将助力企业生产关系的调整(通过正面舆论引导),从而来建立起与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相适应的技术分工形态。
3、助力企业班组生产模式的合理运转
班组构成了企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单元,也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活动的微观主体。随着技术系数和技术分工形态的调整,班组也以新的成员构成而存在着。为此,组织文化建设将通过增强班组成员的凝聚力,以及在班组文化中植入产品质量意识,来切实保障班组生产模式的有序运转。
三、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组织文化建设有效途径
1、通过企业学习文化建设引导员工钻研业务
毫无疑问,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首先应发挥出“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在这里则是应将员工钻研业务的意识激发出来。具体的建设途径包括:对于业务学习标兵给予物质奖励,并在企业范围内掀起学习标兵的热潮。企业管理者、班组长应带头践行学习活动,并在企业线上线下设立学习专栏,从而来引导员工在业务学习上把握正确的方向。针对部分员工的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企业在实施末位淘汰的同时,应建立在业务钻研上的传帮带机制。
2、通过企业思想文化建设消融组织变革阻力
调整企业的技术组织形态可以等同于调整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本质又体现为“人与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因此,为了降低因此而形成的组织变革阻力,则需要通过组织思想文化建设来消融这种阻力。所以,应充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的应用价值,并在优化和创新工作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困难员工进行帮扶,以及对企业非正式组织中的领导者进行思想动员,来进一步肃清干扰企业进行技术组织优化的因素,从而建立起“能者多劳、按劳分配”的舆论环境。
3、通过企业集体文化建设增强班组团队意识
企业转型升级只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第一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当竞争对手都在实施转型升级战略时,就意味着只有通过提升本企业员工的战斗力,才能在同时提高单位工效和产品品质上获得先发优势。因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在日常培训中更多的开展户外拓展活动,从而在满足班组员工行为偏好的同时,借助集体活动增强相互之间的了解。最终,在班组集体文化建设下增强班组的团队意识。
四、实证讨论
下面通过对个人所在企业的班组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总结,从中来看班组文化建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例如:找寻班组文化的根,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也是一个振奋而快乐的过程。本企业先后分“知、信、行”三个基本阶段,系统规划、部署班组文化的落地工作。
知:让我们的员工和相关利益方了解、理解企业倡导的文化;
信:让我们的员工和相关利益方认同公司倡导的文化理念;
所谓协同创新,即强调不同组织行为或资源主体,都应该立足于共同发展指标,积极透过自身优势资源和能力共享机制构建手段,进行更深层次地互动互助,创造出符合时展诉求的新生文化成果。
地方高校作为贯彻高等教育创新改造指标的主角,必须更准确地掌控协同创新精神和文化发展的诉求。
1.全面革新地方高校教学理念
我国不同区域高校始终面临办学、科研观念快速转变的挑战,高校领导要想主动挖掘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合点,就必须和其他创新主体进行深度合作与交流,快速更新教学手段和技术设备,以此提升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2.大幅提升地方高校科研实力
学术文化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始终不能脱离科研项目而独自运行,再加上我国部分地区高校科研水平有限,致使后期协同创新改革困境重重。第一,科研和教学严重分割,科研项目转型较慢,大部分教师无法把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式发展需求及时纳入科研实践单元中;第二,既有的科研机构领军人物屈指可数,团队自主创新和技术开发实力不强。大部分高校教授忙于行政事务,无法在科研领域上取得丰厚的成就;富有创新活力的青年教师个体科研分析潜质较高,但不可避免地受限于经济条件,难以构建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
二、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加快我国地方高校文化建设步伐的策略
1.科学定位社会综合式发展诉求,及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新时代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必须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轻松地适应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规则,把熟练掌握的技能理论快速转化为一线生产力。唯有如此,地方高校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知识创新、技术发明、学科构建的主体。
高校还可以考虑成立产、学、研协作联盟,构筑自由灵活的技术交流平台,采取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社会经济、科研融合的进度,最终为大幅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服务占有率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
2.全面贯彻协同创新战略规范指标,积极提升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实力
首先,地方高校应从自身的职能和特点出发,立足基层社会,进行科技创新定位,优先发展方向明确、特色鲜明、具有现实需求和学术支撑的科研项目。
其次,在合理时间范围内,高校应构筑起结构形态合理、技术开发实力稳固的学术团队,真正落实高层次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方针,加速学科快速、自主的交叉融合,推动各类学科、学术思想的交流进度,从而培养出一批学术带头人。
这些建筑结合了砖雕、石刻、木雕、屏、窑窗等元素,在材料上具有质朴的特性,在构筑方式上有细腻的尺度、精巧的结构、精美的雕饰。古朴和历史感在建筑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些建筑虽不属于文物,但整体上具有比较完整而浓郁的传统风貌,由于其独特的视觉艺术魅力被一代代的保存下来,也奠定了社区环境特有的话语基调。
一、语境优势
散落在城市角落里的民国建筑,在社区居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活回忆。在当今社区文化创新建设的背景下,这些“边缘化”的民国建筑对传承和延续街区的历史文脉、当下社区居民的情感“回归”、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恢复城市街区传统文化、改善城市街区的环境,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由于缺少相应的资金投入,有的建筑濒临坍塌,实为可惜。
“浑源会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精营西边街,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周边以住宅区为主,配套设施完善,居民多中老年人,街区历史文化氛围浓郁。“浑源会馆”内有食堂、宿舍、议事堂等……坐东朝西,布局合理。外观呈现出西式建筑的理性与逻辑性。强调形式美法则同时,运用古朴砖木结构,结合精美的砖雕装饰,创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山西传统式样建筑的新的审美体验。会馆入口立面装饰性与观赏性较强,四根立柱具有塔斯干柱式的特点,水平线脚将立面均衡划分,几何图形与植物纹样在砖面上体现的均衡协调。从“浑源会馆”的历史来看,不是商业性质的会馆,而是具有慈善性质的活动场所。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建筑质量高、体量大、可利用空间广,具有公共服务的空间属性。
二、语境与设计原则
在现代社区文化建设背景下,怎样发挥民国建筑的物质属性,使民国建筑既具有精神意蕴,同时又能合理利用,是此次设计的主要着眼点。“浑源会”――是在原名称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而得来的。希冀表达新建筑与旧建筑的交融渗透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老建筑的局部修缮、配备齐全的符合消防要求的水电等设施,使其符合街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要求;设计开放式的庭院与街道相融合,建筑与庭院相融合的模式,体现自然的意境;在开阔的社区广场为社区居民提供举办戏曲演出、电影、联欢会或传统节目表演活动的区域。使之成为社区居民娱乐、健身、邻里交往的场所,成为文化艺术语境的载体。在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 1.空间渗透的原则。在设计中,通过庭院与建筑的渗透、融合达到空间沟通与交流的作用。
2.新与旧和谐共生的原则。对原建筑的六边形议事堂进行局部修复,尽量保留岁月留在建筑上的痕迹,采用现代材料更换已经破败的门,形成新与旧的和谐共生。 3.功能适用原则。在使用功能上开辟民俗陈列馆、展示馆,满足社区文化需求。
三、语境再析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活动需要,开辟社区课堂。
根据走访分析后将建筑的一部分辟为书屋,南北厢房的功能设置为社区课堂。在此开展电脑、书法培训或举办摄影文化、健康知识讲座,让兴趣、爱好成为驱动因素,使社区居民找到归属感。在民国建筑特定语境下,通过社区活动建立邻里交往,丰富业余生活,充分调动居民活动自主性,发挥公益性特点,逐步走向社区居民自治的模式。
六边形是原建筑的基本构成元素,成为“浑源会”庭院设计的主要元素。既传承了浑源会馆院体空间,同时又体现了语境的时代维度。空间通过“围合”与“渗透”来营造虚实关系,同时在室内空间中融入“自然”元素。通过开放式的入口设计将庭院与街道融为一体,具有开放包容的空间语境。社区街道与庭院空间的连续性和开放性使得“浑源会”具有良好的可达性,使社区居民更自觉的参与各种公共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社区环境活力。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精神需要,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为公共空间性质的“浑源会”,庭院亦是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室内空间的延伸!用庭院空间将新生建筑与居民居住建筑自然融合在一起。空间划分上分为 :教育空间、阅读空间、休闲活动广场三个部分 ,其比例依次为 1:2:1的关系;建筑与绿化的比例约为 1:2.5。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浑源会馆的偏院设置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偏院建筑进行最大化的恢复原貌的改造,并提取建筑六边形的平面形态,通过提炼――分解――重构的方式,进行阅读空间的设计。新建筑是对原有建筑元素进行传承和再创造,使两者有共同的环境语言基调。通过庭院将建筑与环境联系在一起,由于与街道空间的开放性和连续性,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民国建筑的场所精神。
结语
如今,无论是新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是对乡村旧宅改造设计,对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正在悄然兴起。历史建筑通过再利用重新回归,但是有关法规对于保护和利用的方式却是两个矛盾体。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历史建筑的生存方式――对于遗落在城市角落的民国建筑,如果让其自然消亡不如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其再利用从而发挥它有效的价值。
社区居民参与在民国建筑的再利用中,有利于保持公共集体认同感,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并且赋予建筑一定的情感内涵,这是民国建筑保护的最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文化建设是现代医院的主要管理方式,对于提高自身的核心价值、创造和谐医患关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对新环境下公立医院的工作环境进行分析,探析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加强对公立医院的文化建设,对日后的发展和改革带来的重大意义。
一、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回归公益性”准则下的公益性缺失问题
1.1新医改政策重点为“公立医院要遵循社会效益和公益性质的原则,坚持将病人当作重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检查、用药及医疗行为。”其中,明确指出公立医院在未来发展中“回归公益性”的主要方向,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不过,在初期医疗市场化现象严重、监督体制不够健全、财政补偿的力度不足等宏观环境下,国家公立医院已然走上了追名逐利、盲目扩张规模的道路。
1.2“回归公益性”所强调的是,公立医院要更为重视医疗工作的社会效益,而且,其更多的含义是要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加大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优化服务规程。在实际的医疗工作过程中,医生和患者的社会地位通常因为医疗信息不对称,让服务消费的患者一方陷进被动境遇。同时,伴随着许多高新技术诊疗设备的广泛应用,医疗活动中的“物化”现象日渐显著,医务人员更多地注意各种检测报告、复诊报告和影像资料等,反而对病人本身的关心变少,服务意识变淡,缺少对病人的关怀。
2.市场竞争中的粗放式管理方式
2.1新医改政策明确表明,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积极主动的发展医疗事业,推进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打造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投资方法样化的医疗机制。目前,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伴随着我国进入WTO后,医疗市场逐渐开放,新医改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流入医疗市场,我国医疗行业的竞争逐渐白热化,公立医院即将面临着史上最大的冲击和挑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非公立医院以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与服务模式,以及灵活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2公立医院的外延式发展模式,是由于相关人员长期未对内部管理提高重视,将管理模式保持在原有的简单粗放的管理阶段。很多医院进行绩效考核都是用传统的考核制度,采用统一的考核准则,在考核内容上不能体现出真实业绩的贡献值;薪酬分配体制沿用了等级工资体制,薪酬水平和结构不能体现出科学按劳分配的原则,缺少竞争性和激励性;另外,缺少人力资源对自身资本属性的认识,对其资源的投入和开发较少,不能够调动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同时也不利于发挥人力资源对于其余生产力要素的促进作用,使人力资源造成很大的流失和浪费。
二、新医改背景下加大我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
1.强化职业道德,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
医疗行业从本质上来讲是服务行业的一种,不过医疗服务本身具有独特的产品属性,使得医疗事业具有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点。医患之间的关系,含有很强的契约性,患者一方看医生的行为,涵盖着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没有保留的把自身的隐私甚至是生命与健康交到医生手中,并且相信医生会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要考虑位置,而不是医生自身的私利。所以,要强化对医生的道德教育,提升其职业素质,重点培养医务人员的正确价值体系,让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始终记得“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真正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同时,降低医疗开销,降低病患的经济负担,认真坚持和履行自身的职业操守和服务承诺,建立起医疗事业的公益形象。
2.强化服务理念,坚持人文关怀
在医院文化的实际建设中,尤其要注意服务文化的建设。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心理和情感服务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加大对患者的心理及感情的服务和关怀变得特别重要和迫切。医务工作人员要明确的意识到患者不但需要超群的医术、快捷有效的治疗,还需要人文主义关怀。
3.培养市场的竞争意识,提升内部科学管理制度
在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医疗行业竞争环境下,国家公立医院的传统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所以,要不停的进行深化改革,改变固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积极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加大全体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危机意识,重新打造医院的品牌形象。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的文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良好的医院文化可以指引医务人员自觉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真正做到的廉洁奉献、文明行医,将这种意识层面的精神转化成为实际行动。这样不但提升了公立医院的形象,还为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恒丽,张兴荣.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政治学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3(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虽与原提法只两字之差,但这“现代”两字给我们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新思路,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更加明显,对我们今后的文化工作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的华舍街道的文化建设与服务,更应抢抓发展契机,争先保优,走在前列。为此,我们在“以人为本”、“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经济与文化统筹发展”三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地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进行,更好地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政府与民间联动,引导群众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柯桥区委区政府提出全面推进创建文化强区,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对文体活动的参与热情。我街道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建立以政府文化团体为主,民间文化团体为辅的多级联动工作模式,为群众文化大繁荣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在街道政府层面上,其汇聚了全街道的优秀文艺骨干,因此具有很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和开展文艺活动不可缺少的设备,加之其具有政府职能,代表政府从事群众文化活动,这对搞好本街道的群众文化生活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生命力,也是搞好本地群众文化的主力军。其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做大做强文化团体,使其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龙头”。如我们组建了一批优秀的文艺精英,实行“自发与引导结合,普及与提高并举”的方法,对文艺精英实行有效管理。首先我们挑选乐于奉献、善于组织、和业务能力较强的文艺骨干,参加区级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班,然后再由各社区组建的广场健身操队、太极拳、太极剑、腰鼓队邀请老师进行集中辅导。到目前为止,全街道在册群众文体队伍18支,参与群众文化骨干培训200多人,为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培养有生力量。二是做大做强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使其成为全街道群众文化活动的纽带。三是以文化惠民为抓手,找准群众需求与政府投入的结合点,开展丰富多彩且又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我们每年多次组织承办区及以上文体活动,积极开展街道内的才艺PK、文艺演出、农民种文化等活动,有效引导群众文化体育健康发展。
在民间文体层面上,我们积极引导推荐,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等,激发其积极性。如对于举办各项文体活动和参加区级文艺演出比赛、运动会等给予政策倾斜和经费补助。同时对民间群众文化团体的活动严把节目审查关。对不符合要求的节目予以调整,抛弃其不健康、不全面的东西,不断丰富其节目内涵,增强感应力。对演出效果不好,群众反映不好的演出,更是果断亮出“红牌”,限其改进,从而将民间群众文化团体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对于民间群众文化,我们更多的是进行引导与发掘。如在幸福水乡才艺秀暨民间人才“”文艺巡演活动中,我们尽力为每个民间群众文化团体搭建展示的舞台,如兴越幼儿园、东周居委会、亭东舞蹈队分别展示的舞蹈《好一朵茉莉花》、《红梅赞》、《荷塘月色》等节目,不但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而且我们从中还发掘了一些优秀节目与一些民间艺人。如我们后来推荐了兴越幼儿园表演的舞蹈《好一朵茉莉花》参加了全区比赛,其直接晋级进入了全区十强。民间群众文化的繁荣,极大地丰富了广大老百姓的业余生活,使他们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富有。为此民间群众文化也逐渐成了百姓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喜事。
二、节庆与业余并举,促进群众文化多元融合发展
形成以节庆文化为主,送戏下乡、业余群众文化生活为辅的多头并举工作格局,为群众文化大融合构建广阔的发展平台。给节日文化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增强节日的喜庆氛围,而且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全街道内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统筹安排。联合宣传、团委、文化、民政、科技、教育、妇联、老龄办等部门每年年初对全年全街道的节庆文化统筹安排,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年年有计划,月月有安排。二是重点突出。每个节庆日都有其特定的传统文化或历史内涵,为此,应根据节庆日的特殊涵义做到重点突出,增加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三是内容丰富。要通过深化节庆文化内涵,丰富节目内容,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设施与人文并重,促进群众文化内涵品质提升
(一)提升设施的文化内涵
文化设施应该是具有文化特点、文化意蕴、文化内涵、文化象征的建筑。一座好的文化设施,其造型和外观应该能够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质、文化特色,体现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为此,我们要求街道内各社区(村居)的文化设施建设要具有当地的特色。如亭西居在文化礼堂建设,除了文化礼堂建设的共性外,更突出其自身的特色。在具体建设中,除了常规的文化活动室、视听室、阅览室、书画室、电教室等的配置,尤注重挖掘居本传承“善”文化、乡贤文化、科普文化、爱心文化、村史文化、古建筑文化等特色,将文化礼堂建设与技能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教育有效结合。在增加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此文化礼堂让人耳目一新之外,更是成为群众最喜欢最愿意去的地方。
(二)提升服务的文化内涵
所设置的免费开放服务项目应该力求做到新颖、独特、益智、有趣,贴近当地的文化传统,贴近老百姓的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乐于接受、乐于参与。要通过自己所提供的文化服务,提升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启发和培养人的文化自觉,引导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如亭西居充分利用文化礼堂平台,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举行敬老礼仪、成人礼仪、礼迎新生儿和新婚夫妻仪式,进行道德讲堂教育培训,开展读书会、书画赛、篮球赛等竞赛活动,根据群众需求,组织开展公共文化配送、文化艺术培训、乡村文艺汇演、传统民俗文化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送文化,种文化”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吸引居民广泛参与,增强居民对文化礼堂的亲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农村文化礼堂的常态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在传统节日里开展主题活动,如“欢乐元宵、欢聚良朋”猜灯谜活动、“迎中秋、庆国庆欢乐亭西文艺晚会”等活动,增添了浓重的节日气氛,居民齐夸文化礼堂活动内容多,传统氛围浓,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提升人的文化内涵
街道内各类文化设施的工作人员面对的是广大群众百姓,向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其一言一行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所以对其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应该有文化,懂文化,有文化学养、文化内涵,应该是典型的文化人。他们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文化艺术特长。他们应该特别热爱自己的职业,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近年来,我们在全街道各社区(村居)文化阵地建设上推行了长效管理机制,以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各社区(村居)在加大文化设施投入的基础上,都配备了专职的管理员,配备率达到100%。这项工作的创建既提高了我们街道的文化品位,更实惠了广大群众。但同时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为此,我们积极争取经费,通过多途径培训与进修,定期开展交流会,不断提升他们的学养与内涵,使他们的一言一行礼貌温和,他们的一举一动优雅文明,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提升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四、试点与普及交织,扎根基层文化大餐普惠群众
结合街道实际,我们推行文化综合体试点,实现政府资源的整合利用。文化综合体是一个多功能的交织体,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创新体。近年来,政府为了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各部门、各系统在公共服务体系的终端社区(村居),建设了社区(村居)级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点、村邮站、老年活动室、村居文化大礼堂、居家养老室、体育健身路径等众多基础设施,但是由于部门割据,资源分散,利用率较底。为此,我们在张村进行了村级文化综合体的试点,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整合资源提效益
首先是进行场地的整合,把所有的项目集中到一个区域,使其既有办公场所,又有文化广场、文化讲堂、文化礼堂、文化长廊、文化舞台、健身器材等活动场所,实现资源的互补。其次是人员的整合,将文化管理员、村邮站工作人员等进行合并,减少多头管理,精简人员开支。再次是资源的整合,集中各部门的财力物力人力办大事、办实事。通过建立公共服务的综合体,聚旺了人气,提高了各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提升了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二)开展活动聚民生
我们先后还多次组织广大群众开展业余体育活动。一是举办第四届“张杯”篮球赛,继续推广篮球特色项目。二是多次举办“老年人健康讲座”、“负重竞速比赛”等群众性健身比赛(活动)。三是举办由企业赞助的“银都水岸杯”篮球赛、“荣达杯”羽毛球团体赛等。四是积极组织居民参与上级体育比赛和展示,获中国象棋比赛第二名、老年健身秧歌比赛金奖、老年乒乓球赛团体第二、个人第一等成绩,基本实现了村村有队伍、天天有活动的良好文体氛围。在社区体育中我们还组织了中老年人在华舍商城、各社区、(居)村举行广场健身操、腰鼓队、扇子舞、太极拳等健身活动,每天自发参与群众达1000余人,特别是今年推广居民参与佳木斯健身操展示,得到了群众普遍欢迎,展示效果得到了区老年体协的高度好评。另外,我们街道实施了“2131”电影工程,由街道电影放映员下村为广大群众服务,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就放映了电影168场,符合率达100%,共有3万多名群众在家门口看到了电影。
(三)农家书屋促提升
在农家书屋创建上,一是前期先对全街道各村居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加大投入创建工作,严格对照“农家书屋”标准,完善各种硬件设施,同时努力抓好软件建设,由街道文化站统一采购“农家书屋”的图书,使每村都达到标准化、健康化,全街道村级创建率达100%。在原有县级文化村的基础上根据创建标准进一步做好各村居社区管理员培训与考核,力争达到良好级以上。二是我们多次举办文化演出活动,并经常督促他们做好相关活动资料的积累,为各项考核准备。三是努力营造文化氛围。目前,全们街道村村建有乒乓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电教室、宣传阅报栏,部分村居还建有篮球场,村村建有4-5支业余文体队伍,常年活跃在广大群众中间,既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54-04
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它是当代通俗文化、媒介文化、消费文化的复合体,是以消费者的感性愉悦为旨归的日常文化形态。作为一种历史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最早于19世纪30~50年代出现在西方,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的文化样式和消费方式不断涌现,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开始兴起,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消费社会来临的形势下,以精英旨趣为主导的理性沉思型高雅文化丧失了主导地位,并出现了新的裂变,形成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一、高校大众文化表现形式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城市化,使得中国的城市也迅速进入文化幻象的时代,大众文化正以特有的功能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他们正在以各种方式去接受、去参与、去感受、去领悟大众文化。
(一)网络文化
互联网技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第四媒体”,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开放、共享的空间。网络在成为高校校园文化载体的同时,洋溢着大众文化的气息,传达出属于学生的,并只有他们才能领悟的人文精神。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互动方式,正有力地颠覆着传统媒体所主导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深刻地影响着传统媒体的未来走向。
(二)手机文化
手机作为科技宠儿席卷了高校校园,既时髦又时尚。手机功能的综合开发,使其既是游戏机和数码相机,又是信息交流平台。频繁的短信收发,已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道“调味剂”。一些同学甚至出现“手机依赖症”,上课间不发出几条短信或接收不到几条信息,便心神不宁、神思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图书馆、教室、寝室里手机铃声不绝于耳,打断了他人的学习,也干扰了他人的休息。
(三)偶像文化
明星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世俗的神话,每个人都有机会经过努力成为明星。追星一族甚至不惜以逃课为代价,千方百计地去观看自己偶像的演出或竞技比赛,大量收集并时时炫耀自己偶像的各种资料。崇拜偶像,甚至对其产生情感依恋,由此而生种种狂热举动。他们借助于同明星的形象接触,穿明星喜爱的时装,与明星做一样的发型,使用明星做广告的产品,甚至模仿明星的声音和微笑,许多大学生用偶像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幻想一夜成名。
(四)消费文化
大学生的消费视野日益广阔,已呈现出消费多元化的特色,支出结构包括了情感支出、IT支出、培训支出、旅游支出、网络与通讯支出、服饰支出、化妆品支出等。大学生对社会流行饰物具有很强的同化与改造功能,他们追求时尚,追随流行元素,为求美丽,不惜舍金,甚至做一次发型花费七八百元乃至上千元不等,标新立异之举,令人匪夷所思。同时,西方节日在这一消费群体中的流行,更使一些娱乐消费的支出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五)广告文化
在大学校园里,处处充斥着一种特有的校园广告文化。这类广告名目繁多,海报、通知、家教信息、收售广告、考研辅导、认证培训、租房广告等屡见不鲜。其中也混杂着许多极富商业性的广告,如助考广告、出售往年考研试题、出售考研仿真题、出售隐形耳机、出售四六级考试答案、网游陪练等广告竟明目张胆地出现在高校的广告栏。这些广告可谓无孔不入,学校专设的广告栏、公寓楼门口、食堂墙壁、教学楼门厅、路灯杆、电线杆等,只要是有人能够到达的地方,就必定有这些广告。这些广告内容折射出当前部分大学生道德法制观念薄弱,具有拜金主义倾向。
(六)视听文化
网络的存在为“情绪型舆论”充当了高效的传播媒介, MP3、MP4和手机的拥有,有线电视的普及,掌中电脑的使用,使学生的视听娱乐可依赖的载体不断增多,那些旧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已不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的是简单、轻松、不用费力思考的文化艺术,看与听、思与乐融会在一起。这些纷繁眩晕的视听节目,导致鉴别能力弱的青年大学生容易对一些错误的观点产生认同感,常常把自己置身于某些情景中寻找心理安慰,缺乏进取心,迷失方向感。
二、高校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众文化本身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大众文化是社会走向繁荣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传播过程中,它以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实现其功能,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自发性很强,思想性、艺术性参差不齐,加上社会和学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未加以重视,缺乏正确的导向,对大学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一)高校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带来大学生教育方式的改变,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
大众文化的发展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信息的时效性进一步凸现,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其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变化万千,获得的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围。它结束了精英文化只是少数人的事业的历史,使其成了人人都能参与的事业,使各层面学生都能真实地参与文化活动。
2.带来校园文化形式和内容的改变,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大众文化带动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园文化生活的蓬勃兴旺。大众文化解构了传统价值观念,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极大地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文化需要。新的思潮、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等都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相当多的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内容和形式,找到展示、表现和发展自己的领域,获得实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3.激发大学生接受美育的主动性和广泛性,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生活的伴生物,通过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影视、网络、旅游等文化手段,触及人的心灵深处,使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并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审美成为生活本身,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与日常生活、高雅与通俗、艺术品与商品、审美与消费之间不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有助于学生去直接发现、感受现实生活的美,这种审美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为学校美育教育开拓了新的渠道。
4.带来大学生角色体验的改变,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大众文化在校园的兴起,促使大学生社会化的步伐加快。大众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角色丰富的实践场所,满足了他们去体会和尝试各种角色的精神需求,他们可以以多种年龄、多种身份、多种民族在更大的范围中结交朋友、交流感情,增加对不同角色的体验机会,从中体会到社会对不同角色的期待。他们可以将自己置身于某部文学作品、电视剧,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体验其中的悲欢喜乐。
(二)高校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价值观
大众文化强调的是一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原则,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短暂性、时尚性和消费性。大学生更喜欢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当下的、快乐的、没有任何负担的情绪体验和感性体验,喜欢喧闹的、娱乐的、刺激的文化作品,而不愿意去体验深沉的、含蓄的、丰厚的传统文化,对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丧失亲切感和认同感。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及时行乐的物欲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势必会削弱青年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动摇学校德育的价值根基。
2.导致大学生学习风气日渐浮躁
大众文化所特有的煽情性、娱乐性、媚俗性,既向学生悄然传递着城市大众生活特有的浮躁心态,同时也吞噬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使其在愉悦中荒废了学业,迷失了自我。大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学习,摆脱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全面掌握,面对大量丰富的信息,只习惯于被动接受,而疏于认真思考,严重影响学习的实际效果,这样的求知方式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导致大学生出现审美疲劳
大学生在对大众文化全方位的接受过程中,人的各种感官和心理机制受到大众媒介中所呈现的大批量的信息的“狂轰乱炸”,眼睛应接不暇,耳朵被塞满,心理受到挤压。大学生长时间接受这些消息的刺激,即使是用来消遣,也会产生单调的感觉。久而久之,其口味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没有耐性,易于厌倦产生疲劳,使其变得浮躁、肤浅,思考能力钝化,审美意识弱化。这种疲劳不仅有视觉和听觉等方面的生理疲劳,也有遭到内心排斥而产生的厌倦、麻木的心理疲劳。
4.大众文化的“俗”消解了校园文化的“雅”
大众文化以它的娱乐性和消遣性得以在大学校园中盛行,减弱了文化的深度,消解了人的精神信仰,使学生放弃了思考,放逐了对文化终极意义的追索,而展现超然的文化品质、张扬智慧和理性价值魅力的精英文化却被置于文化的边缘,它以零散的形式抑制了精英文化在校园内的价值传递。大众文化的“俗”在取悦大众的同时消解了精英文化的“雅”,正是这种世俗化的情感倾诉与价值观念,使得当代的大学审美文化完全不同于过去所流行的、以理想主义为主体的审美文化。
三、建立高校大众文化引导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引导大众文化朝着健康轨道发展,消解其负面功能,在工作中就要不断探索、善于创新。在工作思路上要进一步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实现由单向性向多向性拓展,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拓展,由居高临下向深入基层拓展,由单一层次向多层次、多侧面拓展的创新工作思路。在工作内容上要将学生的学术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分管理,同时结合专业特色推行年级素质训练计划,进一步突出阶段性培养的特点,分时段、分重点地培养学生素质。在工作方法上要由显性教育向显隐结合转变,由单一灌输转为双向交流,由公开教育转变为渗透性教育。在工作手段上要由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的单一说教转向以校园网络为主的个性化教育,从而促成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元化。
(一)建立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教育机制
对大学生在大众文化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冲突不能采取被动地设置关卡和放任自流的方法。一味禁止,强令责改不行;不加分析,认为流行即合理,势众必正确也不行。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把对大学生的大众文化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加以建设,要用全面、系统的方法作全方位的调控,统一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大学生在健康的大众文化影响中成长和提高。
1.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促成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
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大众文化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肯定其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和谐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促进它与主流文化相融合。同时,对大众文化的消极作用也要敢于批评和指正,特别是对其中容易引发思想困惑、道德失范,与主流价值截然对立的价值主张要及时引导和纠正,促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学术论坛、教学网站、周末沙龙、名人讲座、公益广告、校园情景剧、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回顾等教育方式,奏响时代主旋律,营造和谐健康的教育氛围。
2.加强对大学生的美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
应利用丰富多样的大众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迅速转化为崇高的审美情操。在美育教育中,要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审美趣味,扩大审美视野,防止大学生沉溺于简单的娱乐之中,以免造成审美趣味的庸俗化。要有计划地让他们接触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作品,使受教育者的情感和心灵受到经常的陶冶和锻炼,使其对不同的审美情境,不同的审美对象、审美内容和审美形式有所鉴别,从平凡、通俗的审美样式中去挖掘美的深意,提高审美的能力,培养更高的审美追求。
(二)建立学生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滤选机制
大学里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开放文化,也是一种选择文化,它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对社会文化进行必要的过滤和选择,不断汲取自己所需的社会文化精华,在此基础上内化、提炼成自己特定的文化内容,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系统。
1.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培育大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
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形成“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效益”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独立、有效、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利用信息资源创造性地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用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
2.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掌握舆论宣传主动权
在网络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必须兴利除弊,因势利导,通过网络传播主流价值文化,增强在网上正面宣传的影响力,努力掌握这一舆论宣传的主动权。要鼓励师生借助技术所提供的可能,建立师生博客,拓展教育渠道,倡导师生使用文明、健康的手机短信用语,真正使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中得到升华。
(三)建立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活动机制
任何文化精神的传播都必须要找到相应的媒介形式才能够真正实现,不论这种媒介是书刊杂志,还是网络影像;不论是学生活动,还是舞台表演。总而言之,文化精神必须借助于特定的形式才能够进行有效的传播,单纯的文化理念并不能够直接地转变成文化的软实力。
1.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规划和指导,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和谐性和针对性
校园文化贯穿于师生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并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校园文化活动,既是校园人日常行为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向纵深发展,从其性质来看,应该实现从指定开展活动到自觉开展活动,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从其内容来看,应当继续充实、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从其形式来看,应当使它朝着多样化、多元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从单一的娱乐活动向娱乐活动、学术科技活动、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互为补充、相互交叉的方向迈进,形成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日常活动与大型活动相互补充的多方面、多渠道的活动结构方式。
2.加强学生社团的规划和指导,营造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
学生社团组织活动是课外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繁荣校园文化活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各级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对他们的扶持和管理,引导和帮助他们把握社团发展方向、健全规章制度、活跃社团生活、提高社团声誉、扩大社团影响,使社团组织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要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使社团所具有的群众性、自主性、实践性、自励性、趣味性等特点得到有效发挥。
(四)建立学生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
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大众文化在校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大众文化在校园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就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学分制教学模式下的党团组织建制,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重视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局面
高校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要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坚持专业化培养,系统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形成“养用结合”机制,通过职前培训、职中培养,不断帮助专兼职辅导员坚定政治信念,提升理论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推动辅导员队伍由“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拓展,真正做到政治敏感性强,是非观念强,能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保障学生的文化活动阵地
学校要保障学生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和经费投入,切实发挥文化阵地的功能和作用,让先进文化思想和活动形式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图书馆要注重信息资源建设,确保把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及时地提供给大学生,抵制和阻止那些文化垃圾和有害信息的侵扰。通过宣传栏、馆办刊物、读书沙龙、网络平台等进行新书推荐、新书通报、专题介绍、好书共赏、社会热点宣传等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将校园大众文化有机地融进校园文化中,使校园文化得到健康发展。高校博物馆要加强博物馆的馆藏建设,丰富藏品,发挥其巩固主导文化,提升文化素养,改善社会行为的作用。从而拓展学生智慧,陶冶高尚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校园媒体要自觉为学校提供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换的平台,成为学校的舆论中心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宣传部门要通过对校园媒体的建设,使校园媒体的形象在师生的心目中更加清晰、明朗,更具有亲和力,成为展现校园文化的一面旗帜和建构校园文化的主要力量,让学生在主导文化的影响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23~24.
[2]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