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06-08 09:09: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篇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逐步受到社会的重视,通过活动开展,激发青少年的内在潜能,培养其学习能力,鼓励实践、探索、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一、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每位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为了达成愿望的实现,在对孩子的艺术培养和文化课补习上不惜重金。认为文化课相对的优秀便可“成龙成凤”。

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每每提到发明创造,家长和学生的脑海里都情不自禁的联想到爱迪生、牛顿、居里夫人等与我们差之千里的伟人伟事。让青少年去迪生未免有些贻笑大方。家长普遍的这种心理,从根本上限制了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那么中小学生究竟如何做到国家对其一直提倡的发明创造呢? 发明创造从广义上说,既有高科技的大发明,也有小科技的小发明,青少年在有限的知识前提条件下无法创造航空航天,也创造不了飞机导弹;但是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创作一些小发明。国家对青少年提倡的科技创新,不是要求发明的成果史无前例,而其深远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散性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全方面的成长和自身各种潜能的引发。

从古至今每一个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不起眼的小发明开始,从失败开始。正是青少年在常人熟视无睹的小发明中,培养和锻炼了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以后的伟大创造奠定基础。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曾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发明创造,创造意识非常重要。当有人称爱迪生是天才的时候,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而那1%的灵感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日常生活身边,有不少青少年看到其他同龄人的发明成果以后,十分惋惜,原来原理是如此简单,惋惜自己也曾有过同样的机会。生活处处有科学,发明就在你我身边。你的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你缺少一件十分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创造意识。每位青少年都希望自己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兴趣是进行发明创造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必须重视创造兴趣的培养,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造兴趣和创造能力,兴趣和能力的收获是任何都无法估量的。

二、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提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科学素质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是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信念,并具有实施、应用处理和参与实际事务的能力。在公众的意识里,已经认识到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使国强不可缺的一个重要指标,而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将为培养科学技术新型人才打下结实的基础,也为发展国家经济建立科学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处于把升学作为最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阶段。但凡与升学有关的各种科目补习班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参加,从小学入学到高考,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的标准。这种片面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制,严重阻碍了青少年个人潜在能力的爆发,束缚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成长。对青少年来说,学习本应该是生活与精神又与科技的交流活动,这些是不能仅凭一张试卷就能概括的。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从而深化对科学技术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发展其对陌生事物的探究能力。同时,通过多样的探究学习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科学情感态度,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露出新型人才的一角。

三、培养科学素质教育 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交替,人人都需要知识的充电。 “少年强则国强”,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是提高其科学认识培养科学兴趣的有效途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出兴趣才能有产生探究的欲望。青少年的兴趣需要引导,经过科学教育的引导,其可能会对科技产生兴趣,从而产生探究欲望。展望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给我国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引以为荣的惊喜。遗传学告诉我们,在基因组中的DNA决定了个体在生理结构上和行为上的潜在性能,但并非所有的潜在性能都必定可以在那个正在发育着的个体中获得实现。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至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对新奇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因此,让青少年学生在做中发现、感悟、理解、探索,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变为动态的探索活动尤为必要,而实践可以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宝贵的感性知识,是学生经历、感受、体验和获得知识的源泉。实践又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如果学生养成手脑并用的习惯,能利用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作用,充分动手操作,尽心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有助于促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智慧潜能。

四 、构筑社区科技活动平台

为了拓宽孩子智力发展的空间,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可以广泛构筑社区科技活动平台。社区科技活动平台的管理人员及师资可由退休教师、退休技工、熟练工人来担任,主要起到管理和技术指导作用,人员不宜多。平台还可以开设“技术培训”专题频道,播放趣味科学、实操技能、机械制造与维修等知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的作用。

篇2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篇3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大部分高校纷纷转变教学模式,将鼓励创新、科学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结合国内高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不少学校都在教学体制和培养方式上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在“量身定制”创新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不断地融入到传统的专业教学领域,为更多的具有科技创新潜力的学生提供了人性化的个人发展通道,较好地实现了传统学位教育与新型创新培养之间的有机结合。

2.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得到改善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投入在客观上大大改善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众多高校积极争取,将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放到一个有机的系统中,大力推动,齐头并进。部分高校将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将毕业设计和发明创造相结合,鼓励学生较早地参加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部分高校通过保送研究生、硕博连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等优厚的条件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的同时也为学校选育了又培养潜力的科研人才。与此同时,许多高校注重产学研一体,注重和外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加强了科技人才培养的合作。与社会更加紧密的联系,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其中不乏成功将参赛作品转化为市场产品的项目,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学生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大学生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稳步推进,已基本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系。首先是大力加强了重点学科的建设,并以教学带动科研,加强了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其次是加大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力度,通过高水平创新型师资的教学经验和培养示范,突出创新人才及教育队伍的建设;第三,围绕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推进高校的体制创新。尽管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内高校均已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型教育教学,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已初步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充分发挥了示范效应,基本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格局。

二、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1.固有教育体制的制约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过去三十年的改革进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然而在核心的高考制度和学位制度方面,还缺乏更大的突破。以传统科目成绩为主要导向的高考制度限制了大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进入大学学习后也难以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思维难以形成。另一方面,现行的高校学位授予制度也仅对大学生的专业学科学习成绩进行了要求,并未考核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致使大学生在疲于应付繁重的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下,无暇锻炼自身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2.创新师资队伍的不足

目前国内高校对高水平师资的引进和评价标准大都停留在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上,而对教师育人观念、育人本领缺乏有效的考核办法。从而致使大部分教师始终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和科研的助手,并未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必要的机会进行创新尝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创新的力度不足,旧有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蓬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以教师、教室、教材和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仍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占统治的地位,以致现代信息和传播的技术不能较好地得到运用,无法充分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能较好地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增强研讨科技的兴趣和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失去了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外部环境,只能被动地吸取知识。虽然近年来国家通过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引导高校引进了大量海外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但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良性的交流和互动的通道,或者新进的高水平师资缺乏国内教育经验,使得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创新活动形式的单一

实践性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其对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转化运用能力等创新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高校现有的创新活动形式大多形式单一,如“挑战者杯”之类的创新竞赛,和“提前进入实验室”之类的科研能力培养,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性,未能将学生拥有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充分考虑,尚不能“量身定制”地为学生打造具有针对性的,与其职业生涯发展通道相一致的创新培养方案。

三、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

1.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要彻底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推动切实可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该建立和完善高校自身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办学体制方面,需要在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重视结合本土特色,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实践道路。与此同时,要坚持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及手段,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体系,即:培养目标与内容体系、途径与方法体系、管理与评价体系及其具体实施方案。

2.重视师资引进和队伍建设

目前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引进工作,高校应该借此有利条件,结合实际需要和学校自身优势,选聘适合的人员作为创新师资。注意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定位、学生特点等于新进教师交流沟通,鼓励新进教师突破传统,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注入到传统的教育文化中,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个性化”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科学分析能力、设计制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并制定培养方案实施的主要措施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特色。

篇4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55-02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驱动的经济建设发展战略,在制度上为创新、创业提供许多保障,在社会环境上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但取决于创新、创业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人才,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其次,人才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创业要与市场相结合,这样才会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1.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的。在高校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的是让高校具备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的条件,从而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

2.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构建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应该是针对自身特色通过实施可行的有效的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使多数同学达到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引导同学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团队中,最终实现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

3.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要求。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要求是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构建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切实有效的教改措施、教学手段、激励机制和制度建设来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见到成效。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的本质是通过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突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高校必须首先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深化改革目前的教育教W体制与管理机制,谋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其次,高校不能空谈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具体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中,落实到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中,落实到学生的实践和能力培养中,落实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中,落实到学校的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中,落实到大学生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建设中。这样才能切实为大学生提供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广阔空间和舞台。多措并举,提升学校和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构建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而努力。

三、创新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采取案例式教学、项目或任务式教学等,融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并采取讨论式教学法或反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逐渐养成学习已知、探索未知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潜能;落实详细的教学和实践环节改革方案,专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系列课程,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和提升机理;增设专业创新实践系列课程,面向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课程设计、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例如开设“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来培养学生针对先进智能设备开发的技术创新能力。

为了避免创新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必须落实相应的制度保证,这样才能使学校职能部门与各院系及教师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保守思想,消除消极情绪,激发改革动力,创新教学模式。对于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不会无故产生出大量的创新意识,需要通过制度和措施来引导和启发。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肩负着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职责,但要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有所延伸,以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通过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和课外创业实践等系列课程的实施,给学生提供创新和创业的机会,创设师生共同创新的教学和实践平台。

四、以计算机竞赛为切入点,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不是空中楼阁,需要有宽厚的、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作支撑。鼓励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ACM竞赛、机器人竞赛等,引导同学们加强实践动手的机会,促使学生融入竞赛团队,以竞赛为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水平,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五、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契机,落实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建设

引入校企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体制。合作办学的优势在于学生能提早进入企业进行培训,参与到企业的课题研究中去,尽快进入到一个创新环境当中,在企业中完成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课程置换和学分互认,满足了学生创新实践的要求,使学生的培养方向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自然就会顺利地实现各自的创业和就业梦想。

六、完善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建设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计算机教指委加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在实施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计划中要设置有针对性的理论课和创新实践培养的实践课,并从大二开始实施导师制,使学科水平和学术造诣高的教授和博士等教师进入到导师队伍,制定和落实教师人才培养责任制,确保学生不仅能受到良好的专业学术培养,还能很容易地进入到导师的科研创新团队,得到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建设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场地,与企业紧密合作,实行企业创新项目引领教学,完善卓越班学生的创新性实践培养机制,这些工作都会有效地夯实计算机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建设。

七、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落地生根

高校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来积极支持大学生投入到科技创新之中,引导大学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对科技创新中业绩成果优秀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奖励,并体现在学生的评优、教师的竞聘和职称评定中,通过及时奖励来提升科技创新项目的水平和级别,从而在制度上有力地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和开展,使创新人才培养真正在大学校园内落地生根。实践证明,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是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手段和重要的途径之一。

八、结束语

我国要实现创新型国家,必然需要大批的创新型领军人才,高校担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应树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制度保障,全方位、多渠道地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激发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好新时期的创新、创业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庆宪,樊泽恒.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J].中国大学教学,2012,(2):77-79

[2]徐少亚,陈海宁,刘沫.观念提升: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93-95

[3]杨种学,刘维周.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3,(21):95-99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ng Training System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mputer Specialty

ZHAO Jun-sheng,SU Yi-la

篇5

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迫切要求高校改变过去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模式,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此外,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科研活动已经由传统的“单兵作战”向“团队协同作战”转变。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1、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例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基金,建立创新实验班,开展各种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资助计划等,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不够完善,有效运行机制不够成熟,评价和奖励机制不够科学,对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精神的培育不足,广大师生的主动参与不够等。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些创新活动基本上是少数尖子生参与,绝大多数大学生无缘于此,参与面越来越窄,不利于在大学生中实现创新活动的普及深入,形成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氛围,从而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大打折扣。

为进一步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质量工程,明确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适应社会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旺盛的需求,不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机制和方法,提供更多的学生创新培养平台,不断完善创新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做好学生创新团队的全面普及与重点扶持工作等。

2、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举措

通过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开放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并通过以项目为导向的创新科技活动、竞赛活动等方式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并将在相应教学活动中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激励措施、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人才的团队式培养模式。

2.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实践平台建设

提供丰富的创新实践资源,寻找合适的载体,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1)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

创新实验室是学生创新团队以及本科生开展科技项目实验研究的平台。专门设立指导本科生创新实验的指导老师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小组,帮助本科生进行本专业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同时鼓励他们在交叉学科、跨专业等领域进行自主创新,提高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安排专人负责实验室和实验仪器的开放与管理工作,并建立配套的实验室管理措施。由教研较为丰富的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研究课题或由学生自己提出可行的课题,将课题题目公布,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查阅文献、组织讨论和整理材料,提交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2)加强大学生开放实验室创新平台建设。

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设备、资源,延长了实验室的利用时间,方便学生自主灵活参与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内容的多样化、方法的灵活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求知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开放实验室要做到时间开放、实验项目开放、实验资源开放、指导教师开放、实验对象开放等全方位开放,使其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3)建立新型教研工厂,开展多层次的创新科研活动。

新型教研工厂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生产线,学生可以近距离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将基础研究平台开发出的产品或技术应用到中试生产线上来,解决放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教研工厂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利用设平台可以更好地使科研项目与企业对接。教师也可以把科研项目和企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实验项目向学生开设,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能通过该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学生能通过该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工艺改造与设计、设计竞赛等,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2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实践载体建设

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了更好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平台。有了好的创新平台,还必须有好的更多的创新载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不断加强创新能力。除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科技创新外,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作用,以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

(1)以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带动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学校为了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应组建一引起教师科研创新团队成员一般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教师。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可以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根据团队研究方向和学生兴趣,组成不同的学生创新小组,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带动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人才。

(2)以教师重点科研项目为载体培育创新人才。

教师承担的基金项目或横向科研项目,可以吸纳本科生参与,在项目内部成立学生创新团队。学生创新成员不要限于打杂,做一些边角工作,要切实参与到项目的主体活动中来:参与项目研究方案的制订、修改;实验方法的讨论;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的解决;定期的项目组内研究进展报告;项目的结题验收或产业化对接等等,多方面、全方位得到锻炼。

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发动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年至少提供1项创新研究项目,为学生科技创新不断提供新的创新实践机会,有利于广大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2.3加强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激励与运行管理

(1)制定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办法,保障创新团队的活动。

“创新团队”是一个群体的模式,因此需要把一大批学生都吸引到我们所设计的创新团队活动中来。组建创新团队时按“宽进严训的原则,制定宽松的创新团队准入条件,成立完善的团队组织机构,建立卓有实效的管理制度,保障通过创新团队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组建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小组,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给学生创新团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要成立以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教师为主的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小组,加强与学生创新团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指导,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3)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保障创新团队稳定发展。

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和科研工作,引导学生将参与创新实践的成果写成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技术,根据成果的类型和层次,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学分奖励或精神奖励。

(4)要确立长期的创新团队任务。

创新团队的任务决不能停留在一个活动、某个阶段的层面,要设立近期、中期、远期的系统目标,做好跟踪调查,完成长期研究,实现团队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不断凝练先进的团队理念。

通过对学生创新团队的深入研究,要形成先进的创新团队理念,深刻挖掘其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总结摸索学生创新团队的组织原则、发展原则、形成规律、与教学科研以及各部门的关系等。

3、结语

高校要以推进质量工程为契机,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以及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着眼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通过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顺应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玥,张祎.以创新和实践构建开放性实验室[J]. 黑龙江:科技促进发展. 2010(3):279.

篇6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农业又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劳动力,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类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的地位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走普惠的道路。农业的这种普惠性决定了农业大量服务的公益性,其中科技是农业公益中的重要支柱,需要有公益性科技创新机构——即公共财政资助下的科技创新机构承担,而我国高等学校具备了这种公益性科技创新机构特征,尤其是对于人多地少而经营规模小、大部分雨养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有限土地资源需要供应众多人口农产品的国情来说尤为如此。

1.2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看

世界上科技创新成果分为营利性、半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几种类型,营利性的以企业为主导,半营利性的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单位为主导,非营利性的以公共财政资助的事业单位为主导。企业型的科技创新机构,需要有相当实力的企业集团进行投资建设与发展,这种类型科技创新仅能局限在生产手段与生产资料方面,如种子、化肥、农业机械等,而对于大量的农业技术创新难以通过企业型科技创新得以实现,需要非营利性的以公共财政资助的事业单位完成。尤其是目前我国尚缺乏大型现代农业产业集团的情况下,更难以实现农业产业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因此,建立和完善以公共财政资助为主体的农业事业单位科技创新体系,对于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其中高等学校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力量。

1.3从高等农业院校功能看

首先,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科学研究的主体。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农业科学基础研究的重任,是农业知识创新的基地。同时,多学科的环境有利于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新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体系,从而形成新的科学和知识体系,有利于解决越来越复杂的农业综合性重大问题。而且,高等学校雄厚的人才、设备、技术、信息、学术等优势资源,为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其次,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的核心。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多依据农业产业进行专业设置,其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因此,从事的科技研究多以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为主。尽管近年来提出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但由于农业技术的特殊性,即农业技术的公益性强;还因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农业企业规模较小,不具备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因此高等农业院校仍为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核心。第三,高等农业院校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关键作用。调查结果表明,农业新技术普及渠道和比例为农户间传播占25%,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推广占18.5%,农业高等院校推广占15%,科研部门、新闻媒介、农产品收购商、原材料供应商及其他部门传播占40%。这不仅说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特别是在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第四,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农业产业的发展关键在科技,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因此,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及现代农业科技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和根本功能。主要包括:为农业教育、科研和产业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农业推广系统和农业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或管理型人才;为农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及农业企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素质好、起作用的生产技术人才。

2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科技创新队伍和基础条件难以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

一是能够引领当代世界农业科流的一流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不多;二是优秀中青年人才不足;三是具有雄厚科研实力和潜力的研究团队不多,为申报项目临时组建和拼凑的团队较多,创新团队的凝聚力不高;四是过细过窄的学科和专业体系的封闭式研究体制,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视野,缺乏多学科、多单位集群式联合攻关的机制,难以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五是基础设施条件难以满足科技创新要求。

2.2科技管理与评价体系难以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

首先,现行的科技管理与评价体系促使科技工作者普遍追求课题立项、、专著出版、成果获奖,而对成果转化重视不够,科技工作者在申请课题获取课题和取得专利鉴定成果再申请课题的闭合轨迹里绕圈,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其次,集成性成果多,原创性成果少,科学研究水平不高,高层次技术创新成果较少。其三,单纯追求技术先进性和前沿性较多,忽视技术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所研发的成果难以应用。其四,以政府立项课题为主,自由创新课题较少,科技工作者很大精力用于科技项目申请,且为了科技项目不断改换研究方向,难以实现真正的科技创新。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过分主导科技,未能建立起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与评价体系。

2.3人才培养方案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多重视专业教育而轻视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二是教学方式不适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八股味道浓,教学过程过分强调系统性而忽略创造性思维教育,过分强调教材、课堂、教师讲授的中心作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全靠教来完成教学过程,这样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三是学生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目前高等院校对学生的评价过多过乱,这样的培养的结果导致学生过分追逐利益,过于看重结果而轻视思维、个性、能力、素质塑造。四是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创新引导能力薄弱,难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

2.4经费不足难以适应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需求

目前除了“985”和“211工程”院校外,多数高等农业院校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条件不完善,缺乏特色和优势的科技创新平台,难以支撑整体农业科技创新。同时,由于经费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也难以实施,甚至一些农业高等院校只能在支离破碎的条件下采用陈旧的科技创新体系进行有限的研究工作。经费不足更难有专项经费用于科技创新。

2.5行政化管理体制不适应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创新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运作机制受政府行政制约过多,学术问题行政化严重,导致高校内部行政本位和官本位突出,高度行政化条件下的评估体系导致了学术上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由此导致科技人员为职称和利益而从事科研活动,与此相应的一些人认为科研是自己的事情。在学术评价方面存在行政管理部门越位、学术评价不到位、学术审查缺位等问题,由此滋生出学术腐败和学术泡沫化。

3强化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建立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最近,教育部启动的“2011计划”,明确提出高校要通过协同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科技的范围早已超出了传统的理念,解决农业科技的问题,已不再是农业院校的“专利”。要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在促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的作用,首先要积极推进农、科、教统筹,加大政府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力度。要立足于重建农业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体系,整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农业科研管理与推广部门等方面资源,构建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主导,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创新、研发、推广紧密结合的,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存在的农业科技机构与农业高校、农业推广自成体系的“多元”结构,改变资源分散、任务重复、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的不利局面。

3.2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高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围绕服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需要,高等学校应当自觉担负起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所需各类人才的重任,,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以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创建国内外知名的名牌专业;要加大教学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本科教学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加强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以培养“四种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主线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快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形成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与农业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3.3打造优势和特色明显的科技创新平台

首先要抓住当前国家重视农业科技有利时机,以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新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计划,结合国家规划和布局,在有潜力、有优势、有资源的学科研究领域,积极整合现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拓展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打造高层次的学科层面的科技创新平台。其次要彻底打破院系界限,整合科技资源,在全校范围合理调配,按照学科体系建设需要,注意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国家各类平台建设计划紧密结合,利用多方资源,构筑跨学科共享的综合性创新平台。第三要注重学科交叉渗透,在保持已有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加强传统学科与现代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的结合,打造学科交叉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3.4凝练和强化特色明确的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要以学科方向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凝聚优秀创新人才为主体,依据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和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需要实施。加强高等农业院校的创新团队建设,首先要充分发挥领军人物的作用,注意培养领军人物的战略眼光和组织协调能力。其次团队成员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进行科研攻关,确保整个团队和谐有序运行,增强团队战斗力。同时,学校要设立优秀创新团队基金,对梯队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稳定、有可持续发展潜力、能支撑学科发展的优秀团队提供资金保障,促使其潜心进行原创性研究,出大成果。

3.5建立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学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

篇7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此举显示了党和政府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在此次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有潜力的前沿科技产业,以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金融危机后各国的科技政策及创新人才开发经验

为了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除了扩大内需等一些经济措施之外,各国政府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1. 确保科技研发投入稳步提升

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老牌科技强国,认识到金融危机将会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甚至是政府自身降低科技研发投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美国和日本政府都增大了政府的科技投入,并且放开银行信贷,解决中小企业科研经费问题。如日本政府2009年度的科技预算比上一财年增加了6.7%,英国政府力保2007年提出的2009-2010财年科学预算比2008-2009财年增加5.3%的目标得以继续实现。

2.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验证明,“科技创新能够使资本大量投入到新产业和新基础设施”。奥巴马政府将科技创新看作是振兴经济的重要动力,特别把新能源作为带动美国经济复苏的“发动机”。根据奥巴马公布的能源政策,美国将逐步实现能源供给的战略转型,计划在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研究;法国官方于2008年年底宣布,将在2010年前追加150亿欧元用于发展科研,其中40亿欧元由国家承担。一直都很重视“科技立国”的日本,将重点推进能源和环境技术的研发。

3. 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凯恩斯主义使各国政策制定者都认识到,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时期能对经济产生刺激效果。因此,各国除了为银行注资之外,大都把资金投入了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法国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而于2008年10月出台的“2020数字法国”计划也提出要加大宽带普及,目标是到2010年让每个法国人都能够通过宽带上网,同时,改善学校的上网条件。

4. 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开发力度

历史表明,危机时期也是人才抄底的最好时期。金融危机后,一些企业和地区受经济不景气影响,纷纷裁员,这对一些重视科技人才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次大机遇,因此,各国在科技创新人才开发方面除了加强自身的培养之外,都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世界各地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纵观各国的科技创新人才开发政策,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

①注重整合利用优质的高校资源,加大科研投入;②吸引各种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③完善各种知识产权保障制度,对创新成果进行保护;④完善科技创新人才自由流动的机制。

(2)利用自身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

①吸引归国人才;②制定灵活的移民政策,吸引他国高科技人才;③扩大招收留学生规模,实行低成本、高质量人才培养政策;④以良好的工作环境及高薪吸引科技人才;⑤合作研究,做好智力引进;⑥国外建所,异国用人。

(3)制定有效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

①提高薪金,使科技人才安心工作;②提高福利待遇,稳定科技人才队伍;③增加科技投入,改善工作条件;④延长退休年龄,充分发挥老专家理论基础深厚、经验丰富的优势;⑤其他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现状

1.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

我国的科技创新人才短缺不是指科技人才短缺,而是在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仅处于中等水平;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科技人才资源中,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战略科学家、尖子人才和领军人才更加匮乏。著名超导专家,中科院院士赵忠贤说,“20世纪50年代,我国拥有一批在科研上独当一面,在世界上都响当当的将帅之才和专家,尽管不能说目前我国没有这样的人,但至少可以说太少”。

2. 科技创新人才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学术型人才多,应用型及产业化人才少,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很欠缺,由于技师队伍不够壮大,实用型人才缺乏,我国科研成果的80%不能变成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技术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5%的水平。

3. 企业尚未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

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人才开发的主体也在企业。但是,我国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较低,2006年止,仅占35%左右。而发达国家企业拥有的人才量一般已达到人才总量的 70%左右。据 2006 年国家科技部的数据显示:(1)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 0.71%,规模以上企业占0.56%;(2)60%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3)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4)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占万分之三。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研发能力,差距十分明显。我国的企业并没有成为科技创新人才从事研发并成长的基地。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的战略建议

1. 完善科研后勤服务体制

科研服务本是我国的一个强项,当年我国之所以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两弹一星这样的辉煌成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科研信息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和后勤服务系统的高水平和高效率。一个国家的科研服务水平与这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是息息相关的,我国要想在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必须完善科研后勤服务体制,提高科技服务工作水平。

2. 改革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评价机制不完善,不科学,存在重学历资历而轻能力业绩的倾向,选人用人评价机制僵化,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适应。改革人才评价机制,要客观地反映创新成果的潜在和实际经济效益,杜绝简单地以成果数量进行评估的粗放方式。在对科研论文和专利的评价上,对于原创性强的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成果,应当注重评价其发展前景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对共性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评价中应当潜在经济价值和实际经济价值并重;对专有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评价中应当着重强调实际产出的经济价值。

3.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完善“官产学研金”五主体合作的培养模式

“官产学研”模式已经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孵化科技创新企业的模式,主要是指政府,企业,高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许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资金链条断裂,在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投资上的投入也受到限制,这就迫切需要金融机构的参与、支持与合作,在科技项目与创新项目上,给予资金政策倾斜。依赖“官产学研金”模式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优化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使人才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成长。

(2)转变高校人才培养导向

我国现阶段的很多高校,在扩招之后并没有在科技创新领域加大投入,而是注重学生的总体数量和经济效益,忽视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益。理论式、填鸭式的教学充斥很多高校的课堂,实验性,应用性的教学却少见。国家应该在一些高水平的大学加大科研投入,由纯粹的理论导向向应用导向转变,高度重视技术科学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工程应用的能力。

(3)建立开放式的培养路径

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离科技强国的标准尚有一定差距,因此,要鼓励我国的产学研机构同国际科技界展开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国际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以直接引进国外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要支持实施国际合作项目,支持我国企业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或产业化基地,并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开发机构。要积极加入国际重大科学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支持我国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工程。通过这种开放式的走出去战略,培养站在世界前沿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人才。

4.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1)完善科技风险投资市场。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人才创业领域都有较为完善的风险投资成功先例。完善风险投资市场可以有效降低科技创新人员开展研发的风险,对科技研发人员形成有效激励。

(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方法应当多样化,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可以采取长期薪酬激励、股票期权激励、事业情感激励相结合的方法。

(3)完善创新成果交易制度。对科技创新人员的最终科研成果进行保护,是创新激励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规,弥补产权保护法制漏洞,形成促使创新成果交易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机制,可以为技术创新的资本与智力投入营造健康、顺畅的交易渠道,保护知识产权,降低交易成本。在科技成果的交易方面,世博会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形式。

参考文献:

[1] 王 元:当前金融危机和技术变革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

[2] 新华网:综述:新能源和科技创新助法国迎接金融危机挑战,2009-02-04

[3] 中国新闻网.紫荆杂志:金融危机催生新一轮科技革命,2009-04-23

[4] 程如烟:金融危机下的科技政策[J].民主与科学,2009(02):54

[5] 彭惠青 涂晓雨 黄海茵:国外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研究的启示与借鉴[J].科技创业月刊,2008(1)

[7] 汤兆云:人才是自主创新之本.光明日报,2008-10-15

篇8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科技创新人才,指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和形成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广博、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人格高尚的人才。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科技创新人才应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广泛涉足其他领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奉献新的知识、技术、工具、工艺、产品。从整个社会的发展看,所有知识的获得、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更新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是创新行为的起点。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思维,创新行为才能进行。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更重视想象力。好奇心是产生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前提之一。只有具备好奇心,才能推动个体去不断寻求、发现、创新,达到对未知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科技创新人才应拒绝思维定式的束缚,勤于不断探求未知,敢于怀疑既有现状的不足,不断提出新的见解,追求新的突破。科技创新人才必须严于律己,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创新活动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一项创新往往是经过长期努力的结果,甚至是无数创新人才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创新人才必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历失败的打击,百折不挠,愈挫愈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乐观、坚韧的态度,保持创新的热情。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任何个人的进步与成功很难离开合作。很多创新活动都不是某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与努力。缺乏自主创造力和利他倾向的人很难和别人合作,离开了合作,就难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宽厚和善良的性格,树立利他意识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增添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是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知识传播的主体,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知识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唯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并实际地参与科技创新,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接受,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指出,高校走出象牙塔已经是一种历史趋势,必须平衡纯粹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其实,无论是追求知识抑或服务社会,本质上都是创新。高校的创新,理应同时并重两种指向的创新。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种种措施,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机会。这些措施虽然有所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主要在于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课程内容滞后,教师缺少独到见解,弱化了创新能力的生成机制,创新活动效果不佳,缺乏创新成果。高校竞争,最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参与奉献创新成果的竞争。高校把握机会,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奉献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赢得竞争,获得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否则,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失去竞争的优势和社会的支持。从国际环境看,我国要适应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迫切需要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水平上,表现在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质量和水平方面。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人才实力的竞争。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主动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与生活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其所需要的环境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条件,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其创新活动的进展。社会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是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意识与发展创造力的重要背景。不同文化环境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观念和创造力具有深刻影响。应当鼓励和包容创新,以及具有创新的价值观念。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念,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渊源,亦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的思想观念。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适应科技创新人才的文化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创新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政策环境保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激励了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实施。但是,有时实施力度不足,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分配制度是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应当是在保证创新人才基本收入的同时,对从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同时,重视提高创新人才的经济收入,使其具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创新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我国创新人才流动有时还存在障碍和壁垒,部门之间人才流动不畅通。因此,必须重视人才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之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必须为人才流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人才流动以法律保障,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地区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仍不完善,在人才晋职、评优、评奖等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重辈分的现象,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在人才使用上,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未完全形成,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因此,要完善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政策。认识到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能给创新人才以精神支持,使其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免除后顾之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要完善驱动创新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倾斜政策,提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个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赞赏、个人贡献不会被忽略的氛围。要制定对创新人才的保护政策,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通过政策倾斜,真正使创新人才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创新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投入环境支撑,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人才成长的投入环境建设,以巨大的科技投入保证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进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基础条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相对薄弱,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四、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每个环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首要标准和核心能力,要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参与跨学科的研发创新工作。高等教育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充分理解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高校创新环境因素众多,优越的实验条件、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机会、拥有研究自、承担和参与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等,都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精神和掌握创新方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样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保持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使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拥有良好的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高校还应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为大学生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同时,应当面向世界办学,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方面与国际接轨,努力与世界一流高校保持同等水平,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师队伍。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学术大师,以多样化的形式扩大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过多注重量的考核,忽视质的把握;注重表面,忽视内在;注重知识传授的环节,忽视特殊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尤其是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尚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机制和办法。教学方法过死,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确定优劣。这些现象束缚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因此,必须改进教学评价制度,既要重视量的考核,也应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以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晓季.关于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1(06).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高士琦.将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放在重要战略地位[J].党建研究,2001(05).

篇9

1.引言

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创新人才和进行科技创新的重任。随着国家对创新体系建设的深入,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系承担的科学研究任务日益繁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创新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兼顾融合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科学研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命题。

2.科学研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2.1科学研究是建设一支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根本保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学生的影响莫过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必须建设一支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而教师创新素质不同于其他人的创新素质,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1]。因此,要建设一支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研究作为探索未知的实践性创造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克服教师创新意识薄弱、学科知识落后、知识结构不均衡的缺点,而且可以激发教师进行研究探索的兴趣,培养锻炼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育科学洞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与决策力。同时,科学研究作为一项系统研究工程,具有复杂性、多学科性、偶然性等特点,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可以不断深化专业领域,拓展学术视野,掌握新的知识与理论,提高学术和教学水平。所以,广泛开展科学研究,不断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是高校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高等教育迎接创新人才培养挑战的必然选择。

2.2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要求。

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正在从注重传授知识、单纯强调课堂教学,转向强调综合应用和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育目标和方向的转变必然要求改革现有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拓展符合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手段。科学研究作为教学以外的高校另一种社会职能,是一种智力、心力和劳力相综合的创造性的劳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可以更多地了解和感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加深对现有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依托科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实现教学与科研互补互动。因此,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和科学研究优势,基于科学研究的各组成要素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2.3科学研究是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准确把握创新型人才的内涵,而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型人才呢?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型人才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2]。国内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的普遍共识是“具有创新思想”或“具有创新精神”。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创新型人才定义为具备敏锐创造性思维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且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简单地说,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较强的创新综合素养外,更要有突出的创造性和科学性。因此,培养一名合格的创新型人才的着眼点不仅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具备就业和谋生技能,养成德才兼备的全面素质,而且要在发展智力的基础上突出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良好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在科学研究的氛围和环境中才能得到培养、锻炼和熏陶。所以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

3.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现状和问题

3.1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自身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升,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十一五”以来高等学校承担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占半数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直保持在70%以上,重点重大项目都在50%以上;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有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4%和31.7%;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授奖总数的52.3%、37.0%和30.9%[3]。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3%,人数达2907万,研究生人数达140万[4]。在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规模和质量迅速发展的状况下,两者的结合日益紧密。主要表现为:科学研究逐渐成为教学创新思想的重要源泉,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借鉴素材;部分高校设立了针对大学生的科研专项课题和学生科研助手岗位、组建了课外科研兴趣小组、实施了科研项目吸纳学生参与研究的计划,做出了让学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的尝试。

3.2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结合不断加强,高校从内部管理机制和人财物投入进行了改革,但作为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尝试,两者在结合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政策单一孤立不够系统、学生参与度流于表面不够深入、结合方式简单覆盖面狭窄等,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结合途径单一,对科学研究的利用率较低。科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项目、平台、团队、产学研合作等众多要素,每个要素又包含了不同创新层次。因此,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就必须建设一个涵盖科学研究全部创新要素和不同创新层次的结合体系。而目前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结合仍是以科研项目为主,且仅仅停留学生参与学习的初级创新层次。对于平台、团队、产学研这些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要素,由于存在着人员复杂、经费较大、运行繁琐等问题,高校在利用这些要素方面虽然也积极做出了尝试,但都是断断续续、点到为止。这种单要素结合方式,不仅造成高校内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匮乏,而且导致学生创新环境、培养手段的单一和创新资源的巨大浪费。

4.基于科学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4.1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发挥科学研究的积极作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及主持科学研究活动,让其亲身体会和学习创新的过程。首先,营造宽松的科研政策和浓郁的科学研究氛围,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制定扎实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政策制度。其次,按照学生个人创新能力的大小设立合理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层次。一要吸收学生参与到大型科研项目的研究中,尤其是国家层面的重大科学研究活动,如“973”、“863”、“国家攻关”等国家中科技计划项目。通过参加重大科研计划,可以使学生对于大型科研项目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接触科学发展的前沿和先进的科学研究手段,在掌握严谨的研究方法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符合自身知识水平结构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般性科研课题,例如省市一级的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使学生学会在具体科研实践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科学问题,并在科学研究中检验知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三要针对学生设立低门槛的科研课题,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凝练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方向,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一些深度的研究,真正当回科技创新的掌舵者。

4.2整合开放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为了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统一起来,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继而形成一种新的、交叉的、重要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5]。作为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平台的根本任务就是整合、集成、优化科技创新资源,提高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内部已经建设了完善的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科技学园区、各类研究所等科技创新平台在内的创新平台体系,具备了向学生开放的物质条件基础。因此,高校要主动将科研平台纳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围绕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培养环节,提高科研平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效益。首先要在学生培养方案别是研究生教育培养阶段增设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科目,将进入科研创新平台实习锻炼纳入到学生的综合考评,促进学生主动进入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学习。其次要改变科研平立运行、单独面向学生开放的现状,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设计开放型学校科研创新平台制度,建立“竞争、开放、流动、共享”的科技创新大平台运行机制。最后要明确平台向学生开放的方式和方法,并考虑由此而造成的运行成本负担,从人员、经费、设备、项目等物质方面给予物质条件支持,保障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质型开放。

4.3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激烈的市场和技术竞争压力下,对创新型人才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评价标准。同时企业作为产品生产者,掌握着丰富的创新资源,以及对创新发展方向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因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经验和实践资源,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实现创新人才从学术型向产业型的平滑过渡。第一,高校要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紧密依靠行业专家和企业的技术骨干,共同制定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让企业创新理念全面融入创新人才成长过程。第二,在企业设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改变过去简单参观介绍的实践模式,让学生深入工厂生产一线,亲自体验企业的科学管理、先进设备、高新技术,及时了解掌握行业的发展动态、新技术、新产品,以此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创新的欲望和创造的潜能。第三,建立共同的研发机构,拓宽校企合作的规模和深度。既可依托高校现有的科研机构,又可在所属的产业领域内独立建设适应未来发展的研发中心。通过共同建设面向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平台,在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同时,可进一步拓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尤其是为硕士、博士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研发载体。

4.4注重建设学生创新团队,培养科研创新合作意识。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由以科技创新为目的,围绕共同目标,愿意相互承担责任的若干技能互补的科技研发人员组成的团队。由于研究氛围浓重、研究目标明确、学术交流活跃、创新思想迸发,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一直都是科学突破、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并成为创新人才凝聚和培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建设大学生创新团队,聚集拥有共同科研兴趣爱好和目标的大学生,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姓,加快创新思想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的途径有很多,但基本以下面三种模式为主:(1)发挥校园学生社团的凝聚力,围绕具有共鸣性的科研热点,通过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引导学生自发组建纪律较为松散的各类课外科技创新型社团。(2)依托国家各类科技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在投入一定人力和财力的基础上,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组建竞赛型创新团队。(3)以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导师的指导下组建课题型研究创新团队。

5.结语

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其自身规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参与创新创造实践的机会,营造宽松融洽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在接受固定课程体系学习和基本创新技能训练的同时,参与科学研究项目,接受科研一线教师的指导,通过亲身学习和体验科学研究开发实践,把握科技创新的实质,接受创新文化熏陶。因此,培养造就科技创新型人才必须充分利用高校科学研究条件,依靠科技创新实践促进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淑梅,刘波平,韩益鹏.浅议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素质[J].科学教育论坛,2005,(23):187.

[2]黄志广刘效梅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J].教育与现代化.2007,(4):10-13.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083-02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理念,强调要素的有机整合与深度融合,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平台。高等教育应以实施协同创新为契机,坚持以教学为核心,让高校回归人才培养,回归大学本源,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新需求,探索并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人才,支撑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是富于开拓性,拥有多学科综合知识结构,健全人格和先进观念,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卓越实践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能力,能够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构筑教育实践平台等多方面渠道入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1.汇集优势资源,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协同创新从本质上来讲,是要素的深度融合和有效汇聚。高等学校应全面开放教育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成育人优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基于兴趣与个性,实施个性化培养,面向学生全方位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无偿提供创新实验所需的物品、材料、电脑等全套实验设备,为学生提前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高等学校是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通过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进行教学指导,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质,是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可采取分阶段配备导师的办法,强化导师责任制,实施全程导师制。

2.更新教育观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每个学生之间都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认知特征、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创造潜能都不一样。只有充分尊重这种差异性,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扼杀学生学习自主性与主动发现知识的弊端。高校课堂教学应逐渐从知识灌输地转变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基地。高等教育亟须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教育,通过改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结构,建立课前学生通过视频、博客、文献预习,课堂师生互动,课外小组研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将自主学习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相结合。

3.借力教育信息化,创新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伴随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学习方式与环境带来巨大变化。而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依托教材,这种授课渠道更新周期过长,覆盖面有限,难以满足目前极快的知识更新速度,有效传递最新学科前沿信息。教育信息化通过营造师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搭建有效的网络视频课程系统平台和在线学习平台,打破时空限制,提供个性化服务,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日益成为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渠道。高等学校应要求广大教师不断结合本学科研究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还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二、依托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通过不断创新机制,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凝练、落实和完成,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可以有效整合学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各自教学环境、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能够将课堂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与能力的生产、科研实践相互结合,缩短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界定不同的功能定位、培养主体与培养内容,形成差异化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偏向于强调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联合,将学术研究与学生培养紧密结合,全面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科研实验室等科研资源,使其接受更多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基础性研究课题的机会,同时,突出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推进国内导师和海外导师双导师制,切实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海外联系。相比较而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建立连续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行业与专业培养的紧密结合。

2.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有限的学生实践,很难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因此,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企业需求,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通过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提升高校办学水平。高校可根据产学研用结合的特点,积极构建丰富多样的课外创新训练平台。一方面,打造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科竞赛平台,面向广大学生增加开放性实验、科研训练计划等实践项目,构建开放的创新基地,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另一方面,模仿华中科技大学点团队模式,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团队,以真实科研项目为牵引,构建“干中学”的培养路径,将教学、科研、团队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再次,给予学生科研活动充分物质保障。高校每年应设置支持学生科技创新的专项活动经费,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解除勇于创新实践学生的后顾之忧。

3.打造多元化产学研合作平台。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企业或者地方高新产业技术园区共建企业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一方面,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装备、人才等全方位服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整合高校资源的技术创新体系。另一方面,将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作为实习基地,吸纳部分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融入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提高创新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在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需要注意两点:其一,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建立学生进入企业、行业部门实习的长效机制;其二,明确实习基地建设标准,对其进行定期评估,保证实习实训的有效性。学科型公司和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学生通过现场观摩、社会实践的形式,能在真情实景中领悟到企业从研发、生产、经营到管理各个环节的不同内容。同时,高等学校应积极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运行,制定优惠的政策制度,鼓励教师走入园区,支持学生在园区创业实践,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地。

三、浓郁人才成长氛围,完善协同培养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多元文化背景的熏陶。多元文化有利于形成宽松的文化环境,鼓励学生主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发现新规律、形成新思路;有利于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催生和发展新的文化,让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正确观念,促进科学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成才。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积极营造浓郁的多元创新文化氛围。一是开设面向创新文化的跨学科课程。打破传统教学内容过于系统完整的状况,提供跨学科专业课程培养机会,构建宽厚的知识结构,从而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塑造人格品质,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二是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在于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完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认识社会、改造社会。高校应注重人文关怀,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他们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无私奉献,对追求真理的执着不悔。比如举办以在挑战杯等全国类赛事中获奖的学生、指导教师为主人公的经验交流分享会,邀请两院院士来校巡讲,让全校师生在共享科学盛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创新意识。三是塑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创新、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教师学生的创新热情。高等学府需要思想与智慧的碰撞、交汇,应积极营造学科之间交流交汇的浓厚氛围,鼓励全校师生自由、平等地交流讨论,扩大师生自,让创新思想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过程中迸发。

协同创新能够突破学科、系统行业的壁垒,打破部门、区域体制限制,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政府之间的深度合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三者是协同培养人才的三大主体。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培养人才,并非将人才培养的职责转移,而是在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结合学生培养目标,与具备一定科研实力和实践基础的企业或科研机构深度合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或专业实践的平台。这些合作单位应在本身拥有强烈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动力的同时,拥有一批既有深刻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

参考文献:

篇11

创新型人才是富于开拓性,拥有多学科综合知识结构,健全人格和先进观念,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卓越实践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能力,能够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构筑教育实践平台等多方面渠道入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1.汇集优势资源,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协同创新从本质上来讲,是要素的深度融合和有效汇聚。高等学校应全面开放教育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成育人优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基于兴趣与个性,实施个性化培养,面向学生全方位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无偿提供创新实验所需的物品、材料、电脑等全套实验设备,为学生提前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高等学校是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通过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进行教学指导,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质,是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可采取分阶段配备导师的办法,强化导师责任制,实施全程导师制。

2.更新教育观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每个学生之间都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认知特征、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创造潜能都不一样。只有充分尊重这种差异性,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扼杀学生学习自主性与主动发现知识的弊端。高校课堂教学应逐渐从知识灌输地转变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基地。高等教育亟须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教育,通过改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结构,建立课前学生通过视频、博客、文献预习,课堂师生互动,课外小组研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将自主学习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相结合。

3.借力教育信息化,创新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伴随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学习方式与环境带来巨大变化。而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依托教材,这种授课渠道更新周期过长,覆盖面有限,难以满足目前极快的知识更新速度,有效传递最新学科前沿信息。教育信息化通过营造师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搭建有效的网络视频课程系统平台和在线学习平台,打破时空限制,提供个性化服务,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日益成为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渠道。高等学校应要求广大教师不断结合本学科研究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还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二、依托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通过不断创新机制,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凝练、落实和完成,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可以有效整合学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各自教学环境、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能够将课堂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与能力的生产、科研实践相互结合,缩短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界定不同的功能定位、培养主体与培养内容,形成差异化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偏向于强调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联合,将学术研究与学生培养紧密结合,全面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科研实验室等科研资源,使其接受更多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基础性研究课题的机会,同时,突出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推进国内导师和海外导师双导师制,切实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海外联系。相比较而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建立连续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行业与专业培养的紧密结合。

2.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有限的学生实践,很难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因此,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企业需求,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通过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提升高校办学水平。高校可根据产学研用结合的特点,积极构建丰富多样的课外创新训练平台。一方面,打造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科竞赛平台,面向广大学生增加开放性实验、科研训练计划等实践项目,构建开放的创新基地,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另一方面,模仿华中科技大学点团队模式,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团队,以真实科研项目为牵引,构建“干中学”的培养路径,将教学、科研、团队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再次,给予学生科研活动充分物质保障。高校每年应设置支持学生科技创新的专项活动经费,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解除勇于创新实践学生的后顾之忧。

3.打造多元化产学研合作平台。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企业或者地方高新产业技术园区共建企业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一方面,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装备、人才等全方位服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整合高校资源的技术创新体系。另一方面,将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作为实习基地,吸纳部分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融入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提高创新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在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需要注意两点:其一,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建立学生进入企业、行业部门实习的长效机制;其二,明确实习基地建设标准,对其进行定期评估,保证实习实训的有效性。学科型公司和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学生通过现场观摩、社会实践的形式,能在真情实景中领悟到企业从研发、生产、经营到管理各个环节的不同内容。同时,高等学校应积极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运行,制定优惠的政策制度,鼓励教师走入园区,支持学生在园区创业实践,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地。

三、浓郁人才成长氛围,完善协同培养机制

篇12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1辽宁省创新型人才的现状

2014年以来,政府出台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意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实施科技治霾、新能源汽车推广等200多项重大科技专项和示范工程,启动白洋淀科技城建设,与中关村、清华、北大及神州数码、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4家,全年专利申请量2.9万件,引进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和科研骨干,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目前,辽宁省人才总量达到457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0.6%,其中党政人才26.3万人,经营管理人才59.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49.8万人,高技能人才80.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31万人,社会工作人才9.8万人。随着经济发展,辽宁省科技投入增加,从而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中企业的科技投入不论从数量还是涨幅比例来看都高于高等学校的投入,在科技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的科研活动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但目前的科研投入处于较低水平。

2辽宁省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匮乏,科技创新人才结构失衡

创新主体总量匮乏,企业和基层创新人才少,建设创新型大省,企业是主体,人才是关键。而辽宁省科技人才过多集中在辽宁中东部地区,集中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行业,而农村和基层一线人才匮乏。科技人才供给偏离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极度缺少创新型人才供给。全省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的供给并没有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对接,科技教育人才与经济发展分化现象较明显。高校的学科建设不符合实际需要,创新创业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较少。

2.2科技人才地位低下,创新人才激励导向出现偏差

目前,我国科学研究人员的行政化、“官本位”趋势愈演愈烈。中科院曾对118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职业取向,结果发现第一位职业是公务员,而科学家职业在第5位以后。在2009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中发现,总体看来科技队伍较稳定,但存在较强的职业忠诚危机,未来愿意成为科技工作者的比重仅为19%。科技人才出现“轻学术而重行政”的趋势。

2.3创新型人才管理机制存在障碍,创新环境不够宽松

在管理科技人才队伍的工作中,面临着比较突出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深层次矛盾,首先表现在行政化及外部多种干扰因素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专心研究;其次,对科技创新及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存在偏差,导致全省学术活动出现浮躁;再次,对科技人才的激励不够,对科技人才的使用效率较低;此外,科技人才的流动存在较大障碍,融资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的环境不够宽松。并且,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和实践相脱节,青年人才缺乏实践锻炼机会。

3提升辽宁省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对策建议

3.1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调整创新型人才结构

突出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掌握关键领域的前沿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适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建立开放式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使学校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依托国家、省重大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加强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开展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预测,定期急需紧缺人才的信息与目录。不断调整优化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重点领域科研骨干人才分配激励办法。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创新文化,倡导追求真理、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的创新氛围。

3.2统筹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强化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