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09:09: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生科学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课时,先准备几个塑料袋,挑几名学生代表上台往塑料袋里吹气并扎口。指导学生用手摸、按塑料袋,通过塑料袋的变化来感觉空气的存在;接下来扎一个小孔让空气流出或者直接用手大力击破,让学生体会空气流动和爆破的威力。结束之后再让参与实验的学生口头把自己对空气的感觉描述出来,将各自对于空气的感知由零散的表象向概念化方向发展。这是一个相当经典的实验,它通过调动学生触感使学生对空气形成多方面的感性认识,对学生重新认识空气有先导性作用,屡试不爽。像这样先展示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之后再进入课程学习的效果比直接翻开课本教学要显著得多。
再来是鼓励学生发问。这里建议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把一个课时的学习置于更真实具体的任务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能够提出针对性比较强的问题,这样,问题的范围就被缩小,教师解答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还可以启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根据生活中的经历提出问题,比如:“树木秋天为什么会落叶?冰矿泉水瓶外面为什么会有水?船为什么可以浮在在水面上?”等等,并组织学生把问题记录下来,对于一时之间解释不清的问题作为作业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究。让学生自主提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有机会在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提出问题,最后通过老师的解答,自己去探究其中的科学知识。但提问的时间不可占据太多课堂时间,应合理利用早读和课余时间。不定时的随堂测试也是有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可适当引用。测试密度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且题量不宜过多。
二、走出课堂,从自然实践中领悟书中理论的实际意义
(一)活动组织形式应多样化
活动组织形式的单一化会降低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除了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常带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以外,还可以尝试联系利用一些社会资源,如气象站、植物园等,形式可以是实验、参观、调查、室外游戏等,尽量做到丰富多样。
例如“太阳和影子”的游戏:选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带学生到操场上集合。这时候先集体拍一张合影,然后再正式开始游戏。第一个热身游戏是“踩影子”,顾名思义就是踩其他同学的影子,规则十分简单,主要目的就是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影子上来,在此基础上思考影子的形成原理,推测太阳与影子的关系。接下来的游戏是“猜是谁的影子”,学生两两为一个小组合:一个学生在阳光下展示物品,另一个学生则只能站在指定位置通过观察影子来猜出该物品是什么。可以设计成竞赛的形式,也可以只是单纯地猜物。这个游戏意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影子和物状之间的感性认识,并提醒学生物体的影子与物体的形状及光源的方向有关。两个游戏的时间控制在45分钟左右,游戏结束后教师在召集学生在游戏开始前的同一个位置合影,通过照片可以直观地反应出此时大家的影子跟一开始已经不再同一个方向上了,教师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各自对于影子的形成规律与太阳之间的关系。
(二)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所以活动的主角应该是学生,教师只需要及时提醒他们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便可。因此,教师在组织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之前,可以多与学生商量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他们创造动脑想和动手做的机会。在大量的自主探究和亲手实践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逐步全面准确地认识事物,牢记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
(三)活动主题应与书本知识紧密联系
实践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但始终不能跳出课本范围、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灵活地将几个单元的内容联合起来做成一个活动,前后顺序可以对调或者穿插教学。
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和《植物的一生》就可以做成一个活动。教材首先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土壤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然后把土壤弄湿,团成一个球。学生用这个球在纸上涂涂画画,观察出现的痕迹。采集一些植物的叶子、根茎,在放大镜下进行观察,探究不同植物的特点与土壤之间的关系。总之,所有的实践活动都应该围绕教材展开,最终归属也是让学生在掌握书本中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训练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滋生学生学习情感,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深厚的兴趣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深入思考的前提,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从报刊杂志、网络传媒上学习前沿教学理论,新型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增强自身的履职能力,提升学科的吸引力、生动性,因此,教师要把电化教学引入到科学教学之中,巧用善用电化教学设备,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 打破传统的时间制约、空间限制,给学生提供更富有自由性、合作性和开放性教学空间,把学生带入更加辽阔的未知世界,放飞学生成长的梦想,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进步,让科学学科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学科之一。如,笔者在讲解“雨的形成”、“ 行星”等方面知识,我在课前利用网络技术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知雨的形成过程和行星的运动轨迹,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科学课有许多知识是需要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教师要科学地指点、引导去调查、去考察、去探究、去实验、去思考。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植物怎样喝水”内容时,尽管我在课堂上多次、反复讲解植物通过根、茎、叶等吸收水份,但学生一时难以理解,这时如果我们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够形象地展示植物喝水的过程,让学生亲眼“看到”植物根部的水与茎干、叶脉输送的过程,让学生感知水缓缓流动的情景,使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学生在观察、实验、思考的情境中愉悦地参与学习,轻松地获取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学习
小学科学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于一体的学科,参与科学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感到高兴的事情,他们会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大胆质疑,发表见解,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涌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动手做、动口问、动脑想、动眼看,经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的过程,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通过思一思、想一想等分析现象、思考问题,增强经检、收获知识。引导学生从小学会与他人合作,听取别人见解、借鉴好的做法,培树团队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发展素质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小学生合作,学会探究,让孩子学会合作学习、激发探究欲望、享受学习乐趣。如笔者在教学“茶壶溢水”的内容时,当我问学生知识茶壶为什么会溢水时,小朋友们都感到疑惑,我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看到水烧开后就会溢出的现象,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结论,然后再为学生讲解物体热胀冷缩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如“修筑水泥路时,每隔一段要开一道裂缝,以防冬天路面开裂,”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整合资源,拓宽渠道,拓展学生科学学习空间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53-01
在小学阶段,实验教学与科学教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科学教学中包含实验教学,自然规律需要靠实验来验证;实验教学为科学教学服务,又在其中体现出自然规律,二者不可分割,协调好这种关系可以使实验教学与科学教学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加深学生的印象。因此充分发挥好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至关重要。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实践"要通过观察和实验、制作等活动",而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课教学的特点。
1.小学科学中实验教学培养的有效措施
1.1开展好分组实验。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再说科学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应合理搭配,使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大进步,同时也使实验能力相对弱的同学,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获得锻炼与提高,充分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所以在每次分组实验之前,我都明确要求,讲清实验目的及研究的问题,交代好器材名称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为其创造好条件。如:在教学五年级的科学课"给冷水加热"一课,我事先做了充分地准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选取材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完,学生整理记录,明白了: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的道理,同学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1.2自制教具,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实验。鼓励学生动手,自己制作教具。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如:五年级的科学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摆的研究",等,很多实验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制作。学生们动手制作,加上了自己的设计理念,把作品拿到课堂上进行评比。不仅很好地完成了实验任务,也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观察,动手实践的能力。
科学课中实验教学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受益者,作为科学课教师精心设计好实验并对科学课教学作出深入的思考,更是责无旁贷。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多、更理想的观察机会,以便为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2.小学科学学科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2.1提高教师的科学意识。农村小学开设了科学这门课程,就说明它有存在的价值,教师要对科学学科产生正确的认识,增强对科学的重视,正确理解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使学生参与到科学课堂学习中,对于教材中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要通过其他渠道理解这些重点知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知识,对于涉及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使学生在实验中正确认识科学知识,教师和学生具备科学意识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2.2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缺乏教学设备,但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观察小动物》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观察小动物,农村小动物比较多,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观察活动,得出结论,学生就会对知识产生正确的认识,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教学内容,将科学和大自然进行有效结合,学生在自然中寻求科学的奥秘,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又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质疑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和吸引力。例如,在学习《光与色彩》这一个单元的时候,教师打开手电筒,手电筒就会发出光,教师就可以提问"光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看到的光,回答"直线传播",教师再将手电筒的光对着镜子,这个时候光传递出去的路线就会变弯,这个时候就会有学生提出质疑问"为什么光照射在镜子上传播路线会变弯",带着问题进行本章学习,在学习教材知识之后,学生会发现光的传播路线变弯是由折射作用决定的,在情境教学环境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对提出的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通过这种方式鼓励所有学生提问,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出自己的质疑,就可以提高自信心,这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其他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2.4提高科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农村小学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科学教师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活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在培训活动中可以学习其他优秀科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将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化为适合本校教学情况的方法,应用于科学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对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形成正确的认识,利用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提高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并将问题提出来,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科学学科的实践性比较强,教师要为学生创作实验的机会,学生在实验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可以实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教学目标。
总之,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手段。要真正上好一节实验课,科学探究要真正做到有效有序,就需要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用活动来带动思维,用思维来改善活动,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条件,从符合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要求出发。在实验操作、深入思考、组织教学等方面,抓住机遇,适时"导""拨",使学生都能规范科学地动手操作,提高实验能力充分发挥科学在学生学习中重要作用,就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使学生具备质疑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质疑是发现的设想,探究的动力,创新的前提。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探究者所具有的良好的质疑意识无疑是探究活动的催化剂。从一定程度上说,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比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更为重要。然而,目前科学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却普遍不足,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敢或不愿质疑。这类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质疑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状态。二是较少或者没有质疑意识。主要是学生不善思考,不肯思考,不能质疑或是不善于质疑。造成学生质疑意识不强的原因,一是受制于学生的心理因素,即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意愿不强烈。二是受制于学生的认知因素,即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不够。三是教师只按自己的预设思路进行教学,剥夺了学生主动质疑、自主探究的权利,使课堂缺少质疑的氛围等等。
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我认为应该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质疑动机入手,辅以情境的创设和方法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质疑”强加给学生,而是应通过启发引导,精心设置质疑情境,让他们自己产生强烈的质疑意识,进而主动进行质疑。
1.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质疑。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没有兴趣,我们的一切探索计划就会落空”。学生的思想要积极主动地展开,就得让学生自身具备强烈的求知欲。要激发学生,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疑问去寻求答案。很多学生或因为对科学课不感兴趣,或因为重语、数、英而轻其它学科,抱着对科学课无所谓的态度。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就必然懒得思考,也就很难提出质疑。所以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采用趣味实验、模型、投影、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淀粉的踪迹》时,首先以小魔术的形式演示“白纸显字”的小实验,教学《混合身边的物质》部分时,演示“清水变牛奶”的小实验等等小学数学论文,使学生感到十分新奇,纷纷质疑“怎么回事”,个别学生甚至怀疑有假。我则趁势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而引导学生对自己产生的疑问展开探究。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自然而然地也就产生了质疑意向。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小资料、“阅读与拓展”材料等,适当结合进一些课外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敏锐的质疑意识对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他们认识到培养自己质疑意识的重要性,增加他们学习探究科学的兴趣。如介绍富兰克林探索雷电的故事、海尔蒙的实验等。另外,对课本中的一些“观察报告”、“调查报告” 等范例,我也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的观察、调查报告往往写不到点子上,或者写不到范例上那样具体全面。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质疑意识对正确开展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2.突破思维禁锢,使学生敢于质疑。
从创造主体的心理素质来看,缺乏创新意识,往往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他人(尤其是权威)已有知识的迷信;二是对自己已有知识的迷信。这种迷信严重阻碍了创造性思维活动,当然也就没有质疑了期刊网。因迷信教师、书本而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或因害怕自己的质疑会遭到老师同学的批评或耻笑,造成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或只有教师的问而无学生的答,甚至整堂课没有一次学生的质疑的现象并不鲜见。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信奉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鼓励学生的“三不迷信”、“三怀疑”、“三允许”,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教师;欢迎上课质疑、欢迎发表对教材的不同见解、欢迎发表与老师不同意见;允许说错、允许改正错误、允许保留意见。因而经常教育学生不唯书、不唯师,要敢于对书本知识和老师的观点进行质疑。同时自己也认真做到勇于接受学生的质疑,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质疑空间,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他们勇于质疑。如在《动物和植物》一课中探讨“植物是否能够运动”时,有一些学生就植物不会运动的观点向教师质疑:“向日葵不是会转动吗?” “有些植物还会吃动物呢!”“太阳花不是会见了太阳就开花,太阳落山就闭拢吗?”还找来了有关的书本资料给我看。对这种情况,我没有含糊应对,而是在充分查找了相关资料后,向学生认真解释了有关植物的这些现象,并进一步拿动物的运动器官与之对比,才消释了学生的疑问。对于这些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学生,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精神。
3.创设质疑情境,使学生能够质疑。
质疑的产生应源于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观察和感知。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感知活动中去呢?我的做法是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诱发学生质疑、解疑。
首先,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始,用实验、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质疑情境。如《了解空气》一课,我首先演示了“纸的奇遇”实验,当学生看到烧杯中的纸团被压到水下却并没有如他们预期中的被浸湿时,顿时被激起了求知欲,这时我又适时提问:“是谁保护了杯中的纸团不被浸湿呢?”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初步推断出可能与空气有关,那么究竟是不是空气呢,由于课堂一开头就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如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空气、摸到空气等等一连串的疑问。
其次,质疑情境的好坏还在于刺激情境到疑问解决的过程,即这个“解答距”的难度是否妥当。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的差异,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质疑。例如,在探究小苏打和醋的混合现象时,先让学生做混合实验并观察现象,然后再让学生用燃烧的火柴做混合产生气体与普通空气的对比实验,再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质疑。于是,学生纷纷质疑:小苏打和醋混合杯中的火柴为什么熄灭?空气杯中的火柴为什么不熄灭?两个杯中的气体是不是不一样?混合杯中的气体为什么和空杯中的气体不一样?是不是小苏打和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的气体?再让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思考解疑,使得各类学生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寻找答案,有利于各层次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
另外,质疑情境的创设更可以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的活动是要使学生在真实而未知的情境中去探知真知,亲自去解决综合问题,使他切身体会学习实验技能的方法,体验科学知识的价值和对周围未知的发现,并养成动手的习惯,不断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形成强烈的质疑意识。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尽量创设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尽量把实验的机会让给学生来操作,让学生在自己动手过程中自觉产生新的疑问。
4.强化课后延伸,使学生善于质疑。
质疑是教学的开始,质疑是教学的主线,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用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消灭疑问小学数学论文,而应当是在初步解决已有疑问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疑问。在课外,我经常让学生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经常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课外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外动手动脑。往往,学生在探究中会有一些意外的发现并进行质疑,进而会寻求教师的帮助解决,这时,只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就能让学生在操作、观摩、思考中逐步增强质疑意识。如在凤仙花苗的生长变化观察中,一位学生观察到子叶与第一对真叶的不同,跑来问我,为让这刚刚萌发的好奇心长大,我没有直接解答,也没告诉他下一节课中就要解决这个问题,而是鼓励他继续仔细观察,并让他自己去查资料解决,结果这位同学在下一节课上很详细地向其他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发现和找到的答案。
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质疑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质疑走出教室。这些新疑问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够使教学活动无止境地进行下去,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
要求学生愿意质疑、敢于质疑、能够质疑、善于质疑,教师自身也要具备质疑意识,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而不是权威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教师自己也要做善于质疑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课堂中,教师应少些直接提问,多些指导诱问;少些批评斥责,多些鼓励表扬;少些权威专制,多些民主平等;少些直接告诉结果或答案,多些让学生质疑尝试。此外,教师还应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不仅不怕学生质疑,而且为能被学生质疑倒而高兴,这样才说明我们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取得成功了。
探究性学习倡导学生提出质疑,但并非质疑越多越好,一堂课时间有限,而小学生的思维又非常发散,容易提出许多与所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85-01
探究既是科W学习的核心,又是它的主要学习方式。作为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的教师应该如何在科学课上让学生更好实现探究教学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体会,以供参考。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只要有了兴趣,便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大脑中形成兴奋中心,促使全身各种器官处于最佳状态,这时学生才能真正积极和主动参与到整个探索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师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是学好科学课的前提。
例如,如在学习磁铁时,教师可以将磁铁提前放于衣袖中、口袋中,放于乒乓球中,为学生表演魔术,随着衣袖的移动,可以将乒乓球吸附于衣服上。学生跃跃欲试,但是学生拿在手里就不灵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自然可以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更利于学生探究活动开展。
2.优化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就是一个导火索,可以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进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否则探究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导入环节,设计新颖而巧妙的导入,以激发学生更大的探究热情。
实验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与学习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现象更明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学习《食盐的溶解》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准备好一杯清水与若干食盐,将食盐放水杯中轻轻摇晃,学生发现食盐不见了,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困惑,食盐去哪儿了?进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
3.有效提问,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生探究的内在动力,是发现的基石、智慧的开端。我们要善于运用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以解决心中的困惑。这样的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而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与积极思考基础上的自主探究与自主构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
例如教学"电磁铁"时,上课铃响后,笔者问学生:"你们听到电铃声就知道上课了,对于电铃,你想知道它什么?"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纷纷提出:"我想知道电铃为什么会响?""我想知道电铃的构造。""我想知道电铃为什么会准时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出"电铃为什么会响",为学习电磁铁的构造与性质埋下伏笔。这样引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大家都急于探究本课的知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真正实现"以探究为中心"的要求。
4.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毫无疑义是问号。"有效的科学探究不仅要关注学生探究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勇于提出问题,这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标准。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喜爱追根溯源。教师要根据学生好问的特点,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例如在学习如《雷电》一课,讲完雷电能量非常大、电的速度非常快等知识后,我就鼓励学生说:"关于雷电,你们还有什么想法吗?"不一会儿就有学生问"闪电能量那么大,能把它抓下来为人类服务吗?",有的学生提出"电的速度那么快,我们可不可以利用电进行远距离输送物品呢?"等问题。
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探究热情更高。当然小学生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提出的问题难免肤浅甚至是错误的,此时教师不可武断地否定,首先要肯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条件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究科学的主体。
5.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应寻找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真正参与到学习中,促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主动探究科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首先要创造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表面上的参与,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实验操作时,若学生按照老师给的步骤操作下去,表面上看是学生参与探究,实质是让学生在设计好的脚印上一步一步地走到终点的。其实科学探究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要有不少尝试,这样才是真正的探究,所以应让学生在不违背实验原则的前提下,有些步骤让学生自行设计,哪怕学生操作中有些错误,前提是没有危险性,也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究,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和调整自己的设想。例如在上《身边科学》一课,倒吹漏斗中的乒乓球活动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材料做实验,有些小组学生照书上做,有个小组学生将饮水瓶上半身切断当成漏斗吹,一样能达到实验目的,并且还达到了废物利用的效果。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这样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实验材料就在身边、可以自己去设计,取得的效果比你老师让他们照着去做要好得多。这样就能真正给学生创设机会,提供条件,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许多的困难,更需要相互协作,因此.自主学习更要讲究合作学习的策略。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相应的方法,在观察实验时,引导学生明确目的、分工,积极动手动脑,共同完成观察实验内容,填写记录单。在搜集资料时,要为其他成员提供具体资料,选取有效的信息。在讨论时,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尊重并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完成共同目标。
总之,我们要发挥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放妥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再现真理发现全过程。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让学生学会探究这一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究,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人,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小学科学课中怎样指导学生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理解是应用的基础
知识应用的含义比较广泛。一般认为,凡是依据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都可以叫做知识的应用。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要应用知识,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理解掌握所要应用的知识,只有理解了知识才能应用。卡尔梅科娃的一项实验研究表明,知识应用的效果与知识的理解水平及巩固程度有密切关系。所以在科学课中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课,引导学生应用知识
活动课的主要特征就是“活动”,它具有实践性,能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科学实验活动课是科学课的一种形式,它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将已有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例如:学生在学了《大气压力》一课后知道了大气有压力。我给学生又补上了一次实验活动课,我布置每个学生回家带一个煮熟的鸡蛋,把蛋壳剥掉,再给学生准备一个集气瓶(瓶口比鸡蛋稍小)一团酒精棉和一盒火柴,让学生运用大气有压力原理,把鸡蛋完好无损地放进集气瓶内。
这次实验活动课使学生充分应用了已学的知识,而且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激发学生运用知识
在科学课教学中,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搞一些小制作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运用知识的集中体现。如:在给学生上了《光的反射》课后,布置学生根据光的反射原理,每人制作一个简易潜望镜。学了《电热》课后,学生运用电热原理,自己制作了一个简易电热切割器。
通过小制作活动,学生不但对课上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的兴趣,认为科学知识没白学,有的同学还提出能不能利用以前学的知识自己制作其它好玩的东西。
四、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应用知识
“游戏”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讲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教学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在游戏中应用知识。例如在学习《磁铁游戏》-课时,指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应用磁铁的性质,像巧取别针游戏。把曲别针放在酒瓶里,谁能想办法 不把瓶子倒过来,把曲别针取出来,由于学生了解了磁铁的性质,因此,他们各自拿起磁铁、认认真真地取。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充分应用了所学的知识。
五、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学习《摩擦力》一课时,在上课前和学生玩坐在地上拉着滑的游戏,由于大多数学生做过这种游戏,当老师问做这种游戏在什么地方好做、什么地方难做时,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在干泥地上难做,有的说在凹凸不平的地方难做,在家中的地板砖上易做。还有的同学说在撒有豆子的地上最好做。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各抒己见,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83
对于学生来说,面对好奇的数学问题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甚至会问出一些难题来,此时,教师不要强加干涉,也不能忽略不管,而是要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质疑,提升教学实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质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营造一个平等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积极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问题就发问,让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质疑的摇篮。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先给学生出示分数1 / 3,并提问:“这个分数表示什么?你能用图形来表示你认识的分数吗?”学生认识到1 / 3表示的是把一个整体等分成3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在此基础上,学生采用裁剪、折叠、切块、画画等多种形式,表示自己见到的分数。有的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剪成相等的5份,将其中一份涂上颜色表示1 / 5;有的学生将一块橡皮等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一份表示1 / 4;还有的学生将一块长方形的纸对折3次,等分为8份,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表示3 / 8。(如图1)
根据学生对分数的掌握情况,教师又出示了图2,并故意说这表示1 / 3。立刻有学生提出了质疑:“这个三角形是等分为3份吗?怎么证明这是三等分?”在学生的质疑之下,其他学生展开探究,由此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积极创设数学情境,营造质疑的课堂氛围,学生能够踊跃提出问题,摆脱了传统的被动式学习,实现了课堂自主,大大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开放认知,激发学生质疑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解放思维、发展和提升数学能力。有效的质疑就是基于原有认知,并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角度提出批判性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开放学生的认知,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来提问。
比如,在教学“奇数和偶数”时,教师给学生出示了0~10的数字,并要求学生根据口令站队。其中,数字是2、4、6、7、10要排在第一排,而后让学生思考:“在这5个数字当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比较特殊,为什么?”这个问题非常开放,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而有不同的发现。有的学生认为数字10比较特殊,因为10是两位数,也有学生认为7是比较特殊的。有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说7和其他数字不同?”在学生的质疑之下,大家展开探究,发现2、4、6、10都是2的倍数,而7不是2的倍数。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学生得到结论:“偶数就是2乘以任意一个数;奇数就是2乘以任意一个数再加1。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开放学生的认知,允许学生自主发问。学生以不同的认知,不同的思维,激发起了不同的质疑,让数学课堂环环相扣,充满了思维含量。
三、假装糊涂,激发学生质疑
在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并非主体地位,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因此,教师要隐退到幕后,对学生要假装糊涂,将评判和探究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参与课堂质疑。
比如,在教学“分数”时,有一个教学重点是“分母不可以为零”。大部分教师都会认为,只需要将知识点硬灌给学生,学生背熟就可以了。但事实上,学生在没有弄懂为什么之前,是没有办法有效掌握这一知识的,也就无法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针对这个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假装糊涂,提出质疑:“我认为分母是可以为零的。”教师的质疑引起了一部分学生的反对,也引起了另一部分学生的支持。大家立刻展开辩论。通过讨论和实践,学生弄清了问题的本质,认为任何数与零相乘的积值等于0,因此零不能做除数。这时,教师再次假装糊涂,说:“因为0×0等于0,所以0÷0等于0。”学生认为,0÷0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有一个确定的数,是它与零相乘的积等于0。通过讨论和辨析,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大大提升了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数学中联系生活,在生活应用数学,这才是学习数学的目的所在。因此,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
一、缺乏“生活”: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漏洞
以往,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一味的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而小学生由于自身的抽象思维比较的差,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一知半解,并不能真正的学好数学知识。这也是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率非常低下的原因,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压力会比较的大,甚至会产生一种厌学的心理。
而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能够很好的改善这个问题,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有意识的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面对的都是些和自己生活有关的内容,学习的时候自然会比较的具象,理解起来也会更加的容易。
二、寻找“生活”:走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然选择
新课改要求,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必须将其生活化,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和数学知识有关的内容,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这样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是真正的存在自己生活中的,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和实际的生活练习非常的密切。而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也不应该仅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是应该努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活化教材,走进“生活”之路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想要保证生活化的实现,便必须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必须真正的了解教材,并且在运用教材的时候还必须将其活化,将那些和学生的生活有关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发现数学教材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学生也会认识到在实践中数学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但会更加的容易,兴趣也会更加的浓厚,还能够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更好的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学生也能够真正的理解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还能够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捕捉资源,引出“生活”灵感
老师不能够仅仅利用课本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还必须将生活中的素材和资源利用进去。学生年龄比较小,生活化的素材和资源能够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老师在进行资源选择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方式、特征来选择最为合适的资源,这样才能够保证数学教学效果的良好。
(三)创设情景,活用“生活”的实践
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数学情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会更加愿意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究。并且生活化的情境还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不会感到过于的枯燥。并且生活情境的创设还能够让学生亲自体验到数学,在学习的时候热情也会更加的高涨。
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老师也应该跟学生一起走进情境中,体验学生的学习,这样在以后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会保证其有效性。在讲到认识人民币的时候,老师可以准备一些钱,再准备些小商品,让小学生模拟买卖商品,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人民币,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存在自己生活中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三、实施“生活”: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效率
(一)用生活的手段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很多小学生学习是否努力是和其对这个科目的兴趣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而将学生中的实例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是一种不错的兴趣激发方式。所以,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运用进去,这样学生会感觉数学是比较亲近的,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也会有明显的提高。比如说老师在讲到比例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自己拳头翻转一周的长度是和脚底的长度一样的,有些学生会直接脱了袜子来测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明显提高。
(二)进行生活画面的联想,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
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进行生活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处于自己熟悉的氛围中,在生活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但可以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还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和生活的关系,在学习的时候会更加的认真仔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55-02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必须坚持强化制度建设、细化常规管理、深化教育科研、活化师资队伍。只有落实这“四化”管理,才能推行管理制度、推进教学实效、推动创新实践、推升教学实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强化制度建设,推行有效实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规章制度的充分实施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这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任何学校都能制订并完善教学规范、抽测方法、检查通报等一系列有关教学质量的规章制度,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制度实施并不是很理想。在这一点上,我校坚持确立教学整体观,以系统的思维方法指导教学,克服各种单一的、片面的教学行为。根据学校各部门、各类人员、各项工作的不同特点,分工合作,逐步形成“校长领导,分口管理,处室负责,年级包干”的层级管理体系,各司其职,狠抓落实,做到制度面前一律平等。
我曾记得实行绩效工资考核时,很多学校不敢大举动量化核分。作为教学副校长,坚持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来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出台后,的确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好多人感到差距大会使矛盾加大。可各个部门照章办事,方案实施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棘手。有位学校领导因照料住院的家人,一个多月没来上班,核算时按规定扣除了相应绩效工资,这件事使大家心服口服,更加认可了制度的奖惩激励作用。
一系列完备的制度得以有效实施,充分调动了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教师工作不再懈怠,出现了“四多四无”:精心备课的多了,不备课上讲台的没有了;认真布置批改作业的多了,突击应付的没有了;出满勤争班上的多了,懒散违纪的没有了;办公时间研究教材、琢磨教法的多了,琢磨人际聊闲天的没有了。新老教师争先恐后搞教学,确保了我校教学质量的大提升。
二、细化常规管理,推进教学实效
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还要靠常规管理的精细化来推进。把工作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到教学第一线,使老师做到变单纯知识教学目标为综合素质教育目标,变学生被动接受为积极能动乐学,变向学生加压为教师自我加压。
细化目标。学校可根据实际制定对学生智育培养的分段目标,因材施教,为学生的一生奠基。比如七年级着重夯实学生学习、思维、行为的基础,避免出现学困生;八年级着重巩固与提高,加大帮扶力度,严防两级分化;九年级着重培优辅差,复习备考、树立竞争意识。
细化过程。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是基本的教学单元。细化常规管理,就要对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评价等教学基本环节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检查落实,及时反馈。对每个任课教师来说,要求做到课堂教学引领、渗透:即以新课程改革引领课堂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渗透于自己的教学理念中;把新课标教学模式渗透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把严格科学的管理策略渗透于自己的班级工作中。
细化反馈。作为教学管理人员要坚持入课堂,针对任课教师观课、平课议课。只有深入课堂,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改进教学才会有发言权。要了解全面情况,还应利用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征求他们对教学的看法,每学期向家长发问卷、每周设立校长接待日,请家长协助学校搞好教学管理,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监控。
三、深化教育科研,推动创新实践
教研教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加速器。深化教育科研工作,变向时间要成绩为向科研要质量。只有这样,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远机制才能形成。
导向为先。学校要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可成立专门机构主抓教研,创造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及方案,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定向、定度、定势调控。有导向性地改革传统教学评价办法,不唯分数,将业务培训、教学能力、教科研成果、学生素质培养纳入评价体系,更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教师的教研水平,防止“研”、“教”分离,确保教研质量。
以点带面。教科研工作不会立竿见影地推动教学,要有长远规划。抓教研主要从抓骨干、促全员入手,让骨干教师先行,实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辐射各科的科研目标,带动全员推进,促使学研互动。作为教学主管校长,能亲身搞科研更是淋漓尽致发挥引领作用的体现。2007年底我主持一项衡水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经过两年的摸索实践,通过和其他老师沟通交流,在达到研究预期目标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成长了大家。顺利结题后,又参与筹备申报省级课题――《初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的研究。管理者亲身实践,才有切身感受,才会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中。截至目前,我校已完成衡水市级重点课题2项、规划课题2项,在研、待批省市级课题4项,县校级课题12项,涉及了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
四、活化师资队伍,推升教学实力
教学主导是教师。教师有了活力,教学工作才有内源动力,单纯地对教师管教约束反而会适得其反。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通过甄选、创造和建构的能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的课堂微环境。教学情境是个体前概念的获得、掌握及应用的过程缩影,其中含有社会性的人际交往和协商,也包括相应的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于个体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科学课中含有诸多兴趣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兴趣点,通过巧妙导入,创设新、奇、趣的情境,彻底唤醒学生的前概念,通过重“做”前概念获得的过程,引发学生实现有效“思”。可见情境的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一般从以下方面创设情境:从与教学关联密切的生活切合点人手;从与教学关联密切的社会结合点人手;利用学生认知矛盾人手。具有以上几个方面特点的情境,势必会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点燃探究之火。如在《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中,教师课始就创设了一个体验情境活动,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剥离出他们已有的认知,通过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发现弹簧在不同拉力的作用下长度也不一样,而且松手后弹簧都会复原,认识到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大小有关系。到这儿,学生就完成了由“似乎没有什么可研究”的生活现象到“发现可以进一步探究”的内容的突破。
二、师生共同收集实验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
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课下多动脑、动手收集实验所需的材料。如在学习一个新的单元知识前,教师把本单元所做实验所需的材料列出一份清单,让学生按清单上的条目去收集材料,学生收集不到的材料,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讨论、寻找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同时可以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题,进而解决问题,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独立自主地去探究科学规律。学生对于一些实验现象的质疑,教师要引导让学生去解释实验现象的差异,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和分析。如《观察土壤》一课的活动中找出土壤中的沙和黏土,我让学生想把沙和黏土分开的办法,学生说出办法后我让学生到“材料超市”自选材料,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设计和进行实验。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间的见解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矛盾会在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这就是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做科学,慢慢地摸索,不断进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14-01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是有兴趣。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呢?我通常注重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
2.创设良好氛围,提高德育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造多边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化学知识,同时受到德育的熏陶。努力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培养学生“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精神,发展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是一种培养学生自我成功的有效办法。重视塑造学生成功的自我意识,针对不同的学生,巧妙地创造成功情境,使各类学生都能成功体验学习,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毅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成功的自我意识。
3.引导学生实验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实验,并详细记录实验的相关情况及结果。这种实验方法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如何完成一堂成功的实验课?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第一,明确目的,精心准备。在进实验室前要求学生掌握这次要做的实验内容,要明确这次的实验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在实验前将相关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准备好,将这次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所需仪器、药品、各个操作步骤的大体时间分配和注意事项写在黑板上。
把握实验的关键点,为下一步操作做好准备,如氧气的制取,详细地将氧气的制取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制取氧气装置的气密性;(2)向试管中装入药品,并用带导管的塞子把试管口给密封好;(3)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面;(4)加热试管;(5)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6)将导水管从水中取出来;(7)熄灭酒精灯。第二,认真指导,培养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规范每一个实验操作步骤,教师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做到全面指导,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详细记录下来,并在课后及时认真地思考问题。第三,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认真批改,做好详细记录,方便以后更好地指导学生做好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4.从学生出发设计练习
4.1练习设计对学生要有启发性和创新性。课堂练习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学会独立地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密切联系工作、生活中实际事例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完成品尝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设计的课堂练习应能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化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把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失时机的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选择一些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去分析的习题,使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引发创新思维。
4.2练习的设计形式要多样化且内容要适度。课堂练习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必须注意形式灵活多样,设计练习题时应恰当运用口头、板画、书面练习和实际操作等练习相结合的形式,发挥每种练习的独特作用。所以,课堂练习要多样化,首先是课堂练习本身的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如文字表达,结合图像表达,利用实验、利用多媒体表达等。其次是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以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学生在下面的练习的同时,请几个同学上黑板练习(或将学生的练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以便对共性问题及时高效地进行信息反馈。有时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让学生分别做不同的练习,练后进行分析比较。有些思考、判断、讨论类练习不需要学生详细书写,可通过提问等形式进行信息反馈,有些课堂练习需要通过实验的形式(或实验结合板书)进行。因此在设计练习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差生“吃得了”,优生又“吃得饱”,使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得到较好的训练。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打造高效学习型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素养,有利于发展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有利于促进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一项势在必行的系统性工程。
什么是“高效”?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中,“高效”是指大容量、高密度的知识传输,关注的是老师讲的能力。忽略了学生学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后,“高效”这一词的理解变得更具科学性,它不否定老师的传授功能,但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课堂中都能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学有动力,学有收获,这才是真正的“高效”,以下就从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四要素,谈谈如何打造高效学习型课堂,
1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长期以来“师道尊严”的形象已牢牢扎根在学生心中,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言,不敢质疑,胆小的同学甚至都不敢与老师的目光交流,而新课程以发展学生能力,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为目标,学生是否能没有拘束的参与学习,与同学和老师和谐相处,能否全身心的投入合作学习,敢于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积极主动的与其他参与学习者进行思维的碰撞与融合,就成为了能否实现高效学习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和谐、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才能保障学生积极高效的学习活动,当然,强调宽松的学习环境并不是毫无原则的“放手”,老师也要有“收”的能力,要有一定的课堂纪律与秩序作保障。保证一定的紧张度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使学习效率“增值”,所以老师要努力地为学生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抑制学生的个别需求和随机活动,尽力把学生的意识和行动统一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一种紧张高效,张弛有序下的宽松学习氛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了宽松、安全,才能让思维驰骋,学生才会进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的火花。
2 设计贴切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设置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时展的特点,切实的了解学生需要什么,能满足需求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高效学习的热情。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学习内容应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2.1 扎根基础,体现趣味性、适合性。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学习内容会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但能引起学习兴趣的内容也不一定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让一群喜欢飞机的幼稚园的孩子宋学习飞机的制造,效果会怎样?答案不言而喻,这种情形正如我们的学生学习,假设学习内容的设置超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就算再怎样努力的“跳一跳”也不可能达成学习目标,或者学习内容太过简单,他们早已经掌握,缺乏挑战性,这样的学习内容很明显不适合学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形式,一个过场,一项索然无味的谁也不愿持续下去的事情。因此研究和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情感发展的需求,以及兴趣点,扎根基础,在接近学生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域进行选择性设置,调整好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这样更适合学生的兴趣发展特点,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高效,在此过程中也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后续发展力。
2.2 提升思维水平,体现层次性、发散性。高效学习型课堂的首要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各有所得。意大利教育学家洛利斯,马拉多齐在《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中提到:“孩子,是由一百组成,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维方式、游戏,方式及语言方式。”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各有所得,就要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中体现层次性和发散性。在教育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从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学习内容,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以体现层次性;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等存在着差异性,将学习内容加工成多样的知识形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从多个角度、多层面理解内化知识,以体现发散性。
总而言之,学习内容的设置要能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和潜能,从而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思维“活”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成功的喜悦,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的同时,又不断地刺激学生,形成更大的内驱力,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