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基本素质范文

时间:2023-06-08 09:09: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老师的基本素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老师的基本素质

篇1

二是干练整洁。一个干练整洁的老师出现在讲台上的时候,给人的印 象是精、气、神的充分、饱满,干练应当表现在做事的有条理性上,讲话的干脆利落上;整洁不光是指老师的表装着要清爽而不过分招摇,而是表现在教案的准备、课堂上的板书、批改作业时的规范,简洁。试想,一个不修边幅的人走上讲台,学生对这堂课还有信心嘛?

篇2

    一、自1998年7月1日起,各市、县(市)应严格执行省确定的城镇各类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详见附件),不得自行提高或降低。今后,各地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的调整,由省劳动厅、财政厅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二、要认真贯彻《江苏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规定》(省政府令第139号)及其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企业职工退休条件的规定。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和项目,不得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合理控制企业职工退休后按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水平。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1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数控专业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包括数控车工、数控铣工、数控线切割工基本操作和编程三个方面。而要掌握这方面的技能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在教学中要始终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技能为主线,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我院因为是地方性高职院校,学生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所以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能盲目的按教材内容和顺序进行教学,要结合数控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内容进行教学,对于基本素质和技能中必须掌握的内容要做到人人过关,每个同学都要掌握。对于与数控专业基本素质和技能联系不大的内容,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采取选择性教学,最后做为部份学习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做为提升的内容进行教学。

例如:在制图课程的教学中,零件的坐标计算,零件的识图是整个数控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如果这些知识没有掌握,后面的数控编程将无法进行。所以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就必须做为重点,多花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都过关。而制图课程中相贯线这一部份内容,难度比较大,与数控专业基本素质和技能联系也不大,所以可以在课程最后做为提升的内容进行选择性教学。

例如:在数控车削加工编程教学中,G71、G73、G92三个固定循环指令是数控车工基本素质和技能必须掌握的内容,所以这三个指令就需要老师多花时间进行讲解、让学生多花时间进行练习,做到人人都掌握、都过关。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课程与课程的界限,要对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如在制图课程中,可以把悼爻迪骼嗔慵 、 数控铣削类零件做为实例进行分析;在数控编程课程中,可以把冷冲压模具、塑料模具零件做为训练项目进行练习,这样既掌握了本课程的内容,又学习了相关课目的内容,并且为相关课目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老师讲授、示范与学生练习相结合,以学生练习为主。在讲授数控车床对刀中,老师首先讲解对刀原理和方法,然后进行对刀操作示范,在示范过程中要注意讲解对刀操作的要点(大概30分钟),最后由学生自己练习(大概150分钟)。但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检查、更正。同样在讲解G71数控车削加工循环指令时,老师先讲解G71指令的格式和用法,然后用G71数控车削加工循环指令示范简单零件的编程(大概45分钟),最后由学生自己练习编程(大概135分钟)。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把自己的程序进行展示,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检查、更正,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另外老师还需对每一组学生的程序进行检查、更正,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数控操作和编程的知识和技能。

(3)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对学生进行考核,不形成知识漏洞和死角。对于数控操作的每个环节,如工件装夹、对刀、编程、加工都需要对学生进行考核,过关。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掌握,都无法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

2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目前部份高职学生在选择工作时都把工资、待遇放在第一位,参加工作后,工作上粗枝大叶,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之所以出现这种浮躁的情况,就是因为他们缺少一种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但目前大部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除了上岗必须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必须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工作责任心。所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而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纳入思政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中;

(2)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纳入专业教学和实训教学中;

(3)教师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4)校企合作,采用师徒制培养模式,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3针对企业的要求进行教学

在教学实训过程中,针对企业的加工需要,引入企业的一些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和程序编写。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复杂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能力和复杂零件程序编写能力。甚至可以和企业合作,在老师的指导下为企业加工产品,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加工技能,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加工产品。但在加工时,老师必须对每个过程进行检查,避免出现废品。

4举办实用软件培训班

因为现在编程软件比较多,学校可以针对目前企业使用广泛的实用软件进行培训。例如:针对目前企业使用较多的“UG图形编程”软件,可以举办“UG软件图形编程”培训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快适应。

篇4

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与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我们的英语教育不可能每一堂课都能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但是,我们每一堂课却少不了基本素质的施展。

教师有艺术的表演,会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幽默的语言,会让课堂变得十分的轻松;而教师的情感丰富会让学生引起共鸣。而这一切都可以不需要多媒体的帮助,也不受环境的限制。所以,我把这些都归纳为基本素质的范畴。在我看来,教师的教学基本素质达到了一定程度就升华成了一种美的、有韵味的教学艺术。和其他的艺术一样,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具有一种自然之美,让人陶醉、让人享受、让人快乐。只要拥有了这种艺术,我相信教师在任何一种条件下都能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他的课堂会在朴实中流露出教育的本质,不修饰、不雕刻。这才会让教育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我认为我们可以从语言、行动、创新、情感、创设情景等方面加强基本素质的训练。

一、语言

这里所谓的“语言”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把最枯燥的语言,转化成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艺术。课堂上用得最多的还是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语言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如何把握课堂语言提几点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一直保持一种语调,应该抑扬顿挫,让你的声音里带些感情

有的老师一堂课下来,始终用一种语调,学生只会想睡觉。

2.教师在教某些单词或句子的时候,不要太严肃死板,可以用音乐的节奏来教。随便哼哈也许让学生更感兴趣,比如,教授“早上好(Good morning)”时,可以用新年好的节奏,效果就不一样了。

3.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可以用肢体语言配合达到很好的效果

肢体也是一种语言,在课堂上教师要灵活地把二者结合起来,也许这样会有很好的效果。

4.让你的语言充满温柔

也许你是男老师,也许你天生就是大嗓门,但在学生面前,你要让你的声音充满爱,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宽容。

二、行动

所谓行动,就是指在教学具体过程中,所运用的肢体语言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全体学生产生学习的激情。

1.教师平时应该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模仿一些具有典型特征动物的动作

比如,鸭子:把手放在自己的臀部上,手掌向外,扭着屁股走。

2.学习模仿某些动物的叫声

比如,狗、猫、牛、羊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3.会跳一些简单的舞蹈

4.加强节奏感练习

5.学做一些卡通、鬼脸

6.注意自己在课堂上位置的变化,我们要随时把眼光发散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让每一个孩子都感觉到他并没有被老师忽视

三、创新

所谓创新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要拘泥于形式、一成不变,需要大胆创新,才能让孩子不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挖掘潜能。就我自己的教学经历举个例子:

我在教三年级学生数字时,在学生初步掌握后,我让学生编顺口溜:One只青蛙One张嘴,two只眼睛four条腿,学生的思维迅速集中起来与老师一起说:two只青蛙two张嘴,four只眼睛eight条腿。学生通过反复地练习这个顺口溜,既得到了乐趣也练习了数字one,two,four,eight。另外,在教学英语字母“f”时,学生经常把它的格式写错,总是少写一格,于是,我这样对学生说:“f’头顶天、脚立地、肩上还被系”。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地写出它的正确格式了。

在新课改中,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的感受为基础,虽然我们的教学形式和过程多种多样,但是,我们的宗旨还是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所以,单词记忆是难免的。而小学很多单词有很强的内在联系。比如,由rooster―hen―egg―chick―bird,zoo―tiger―monkey―panda―elephant.再如,记忆单词flag(红旗)时,f看作旗杆,l看作拉线,a看作滑轮。在记忆fish时,f看作钓鱼竿,i看作钓鱼线,s看作鱼饵,h看作一把椅子。这样枯燥的单词记忆反而让学生发挥无限的想象,何乐而不为。

四、情感

所谓情感,就是教师用自己的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同时又是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所蕴涵的好奇、好问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这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带情绪化倾向,当儿童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注意力也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

1.深爱孩子

教师应该爱孩子的一切,他们的兴趣、他们的行为和他们那种并不成熟但却充满智慧的语言表达。

2.理解童心

教师应该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

3.体验生活

杜威说:“教育就是生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生活中那些自然的东西引入课堂中来,并且与他们进行交流,让他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4.把握细节

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细节来和孩子们建立密切的情感关系。比如,在孩子的笔掉在地上时,你把笔捡起来给他,他心里会非常感激;当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时,在他耳边小声地提醒他,他会有更大的勇气;当学生有疑问时,你注意他遇到了小困难,可以轻轻地抚摸他的脑袋,他会感受到轻松;这些“小动作”“小帮助”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创设情境

篇5

对于后勤管理工作而言,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才能够凝聚高校后勤队伍的力量,帮助相关人员更好的履行工作职责。但是随着近年来后勤管理工作形势的不断变化,管理人员的思想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工作能力提出了不小的考验。在这样的环境下,相关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才能够做好后勤管理工作,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

一、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品质

后勤管理工作涉及到的问题比较繁琐,所以一定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要学会用我党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能违背党的原则。要尊重自己身边的同事或者上级领导,以及作为服务对象的同学或者老师,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真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为学校营造一个高效的教学环境。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身作则也是后勤管理人员一个重要的品质,在严于律己的基础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一定不能够要求他人来完成,要对自身服务者的角色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2、管理能力

除了思想道德品质之外,管理能力也是后勤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具体来说,组织、沟通、协调以及对资源的优化都是后勤管理人员应该掌握的能力。可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都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同样也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这是制约高校后勤工作发展的一大因素。在高校的日常运转之中,后勤人员起到的应该是‘粘合剂’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被动的在提供服务。要真正立足于工作实际,不断提供自己的工作能力,而不是过于安于现状。

3、文化素质

其实对于现代高校来说,文化素质也是衡量高校后勤人员总体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具体来说,它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对于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高校后勤工作的改革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在对一门知识做到精准的掌握的同时又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管理学、经济学、公共关系学这部分知识后勤管理人员都应该有涉足,这样才能够灵活的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

4、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后勤管理人员所必须的一个基本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后勤人员对待工作才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才能够承受得住工作中的挫折。也能够克服在工作中出现的负面情绪,总之后勤管理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心理条件能力,要能够克服在工作中出现的自卑、妒忌等情绪,这样才能够用一种更积极地态度去对待工作。

二、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基本性质

1、广泛性和社会性

广泛性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最基本的特点,它涉及到校内全体人员的衣、食、住、行,其中很多工作虽然难度不高,但是也非常繁琐。后勤管理工作的社会性是在高校后勤改革之后才呈现出的特点,改革后的后勤管理工作要与水、电、工商行政等部门做好对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全体师生服务,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

2、时效性以及政策性

后勤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对于一些突发问题的处理之上,比如说学校的供暖问题、水电问题以及房屋的维修问题等等,处理这些问题需要后勤人员能够及时到位,并且找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而政策性则主要说的是后勤管理工作应该在学校规章制度的规定之下来完成,在为学生或者老师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不能与学校的规章制度有所冲突。

三、提高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具体措施

1、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是提高后勤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后勤管理人员要树立起不断学习的意识,要善于在工作中分析自己的不足并且有针对性的去弥补。这样的学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首先是思想方面的学习,这部分工作主要是通过后勤单位所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是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学习,这部分主要强调的是后勤管理人员要培养起良好的服务技能,重视自身工作的示范作用,真正有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发挥后勤管理工作育人的功能。对于自身的工作要融入情感,拉近与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师生就会对我们产生信任,也更便于后期更好的开展工作。

2、完善对于后勤人员的管理

制度方面的保障对于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也是有帮助的。首先学校相关领导应该转变过去对于后勤管理工作的认识,将后勤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纳入到学校总体的考核体系之中,可以尝试通过一些的奖惩措施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对于后勤人员的管理应该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在学校师生中间应该形成这样一种氛围,肯定他们对于学校做出的贡献。当然校方也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加强后勤部门的人员与老师之间的对话,这样他们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更好的为全校师生服务。

3、加强自我修养,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加强自我修养,在全校师生面前树立起良好的工作形象能够保证后勤管理人员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要做的这一点,首先要多学习文化知识,高校是一个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而且当前后勤管理工作面对的问题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所以说只有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够融入到高校这个集体之中,进而更好的开展工作。因为这部分工作与后勤人员日常的工作联系性较小,所以说是非常容易忽略的,但是做好这部分工作能够为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一个高效的局面。其次在与学生或者老师接触的过程中,要重视自己的形象,师生文化素质以及年龄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不会用同一个标准后勤部门的工作,因此我们要恪守工作的底线,在工作中自X维护集体的利益。

总结:后勤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学校日常的运作。因此作为后勤管理人员而言,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该以何种态度,何种能力面对自己的工作。上文根据笔者的经验对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对改善当前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何慧贤. 高校后勤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及提升途径[J]. 管理观察,2015,(23):118-120.

篇6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24-02

一、前言

美术专业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颁发《高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教学要使得学生实现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此外还应具备对不同美术类型的分辨能力,能够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但是,从实际的《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育的效果来看,依然存在几个方面的矛盾,而无法达到美术专业课程的标准要求。素质教育时代的到来和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促使对职校学生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在目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占据核心地位的教育政策和教学方式,为我国职校学生素质教育注入了富有高氧分血液。在行为层面上,也对学生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加人性化的要求,从而全面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美术课教学手段存在问题对基本素质造成影响

(一)教学手段,“填鸭式”教学,造成课堂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学习主体的倒置

尽管相比传统美术教育阶段,新时期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一些腐化的思想观念逐渐得到了纠正,素质教育取代了应试教育的地位,美术教学观念更新、美术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活跃、美术教学方法方式有了较大的变革与创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还是有些教学或者教育手段根深蒂固,其中就包括 “填鸭式”的美术教学手段。“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的情况下能加强对美术知识点概念的强化作用,但基于长期有效的学习过程,“填鸭式”教学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由于过去陈旧的美术学习目的要么以“偏门”对待,要么以“考试”为目的,很多职校依旧离不开理论成绩的“指挥棒”,凡事以美术“分”作为检验学生学习美术效果的唯一手段,因此美术授课老师对“灌输教学”的手段独有情种、不离不弃;“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有着两个方面的弊病,一是这样长时间、单调的教学手段,逐渐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乏味、没意思;进而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兴趣顿失;美术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产生的是对物体或者视角、线条、光影或者结构的一种审美,假如没有兴趣,那么这种美是不会产生的。二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在实际教学中,学习的角色主体倒置,老师成为了学习美术的主体,独自讲授着美术的艺术之美;而学生成为被动体,在台下只是“听而不闻”,或者心不在焉,根本没有体会到美术带来的知识享受;长此以往,将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将造成不可逆转的消除。

(二)教学手段中,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造成纯粹的美术概念教育

美术却有很多知识点和相当多的概念,对于初入职校教育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老师由于只是围绕书本而书本,老师备课的内容也只是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过多的是解释概念本身的含义或者简单论述一下某个美术作品的特点,而对概念的产生缘由、发展的历史不做探究,因而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在文字上的释义;甚至有些教师根本不谈及概念所延伸的社会实践意义,不举出生动的美术现象的实例,所以让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感觉就是文本、就是教条。我们知道,即便是真理也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其真理性。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知识的源泉;美术课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这个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体现就在于艺术第二课堂和社团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文化和艺术等角度进行比较欣赏,能更好地理解各民族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并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审美视野。由此可见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都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没有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就根本没有学生能力培养的平台和养分,也没有学生美术能力展示的空间,更没有学生美术基本素质发展的途径和手段。我们要坚持实践的能动作用机理,把实践要当做一个大的教育课堂,进一步提升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也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三)教学手段中,老师不懂创新、不会创新

美术课程教育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综合性的艺术人才。围绕这个教育目的,有很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掌握,这其中就包括审美价值取向和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很多老师从思想自己还没有去掉美术课程只是辅助课程之一,最主要的还是那些专业主要课程的思想观念。他们把自己教授的美术课程当做“副科”,在思想意识上主动往后退让;说文解字一般的教学,只是在强调“该怎么做”,“必须要这样”或者“这是xxx要求、不这样就是如何如何”等等;即使现在科技网络发达,他们甚至连最简单的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都不会用,或者根本没想到用;不懂触类旁通例举实践活动中的事件来辅助美术概念的宣讲,只会就事论事。教师在美术课堂的不懂创新、不会创新,带来的只是学生的内心的抗拒以及学习主动性的丧失,从而失去了美术素质培养的基础。

(四)缺乏多主体、多种形式的美术课堂评价方法

一般意义上的美术课堂评价主体是老师;而在美术课的学校教育中,美术教师占据绝对的支配地位,学生的美术的基本素质与美术老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现在很多高职校,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发展极不平衡,对于美术教师的评价存在科学的失误;这些地区往往针对于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只有美术教师本身,他们独立的评价主体,这样不仅没有可比参考性性,也没有综合性,更是缺乏科学评价的理论支撑,致使评价功能不完善,容易造成评价的判断扭曲,以及主观上的臆测,以至于失去了对美术教师正确课堂素质教育评价的功能和作用;在此情况下,评价系统会产生失真,继而对教学产生负面的影响,对课堂的指导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美术教师队伍的思想意识建设,规范教学手段科学化的运用

美术课程是职校学生基础课程之一,符合时展要求以及社会进步的需要,他们有可能将来就业就是有关美术的某个方面;这一点,必须得到所有教师队伍的高度觉醒和重视,将美术教学的价值观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既然将其摆在一个战略的高度,就要将其从科学的角度、从质量的角度、从素质的角度、从规范的角度去看待美术教学任务,从而强化教师队伍的思想意识建设,规范美术教学手段科学化的运用。同时,学校要为科学的美术课堂评价创造有利环境,以“科学评价、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让美术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内心;

(二)关心职校学生美术的素质培养,采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配合

职校学生美术素质修养很重要,这是影响人的主观方向的一个控制因素;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影响职校学生素质修养的因素有很多种,基于实践和理论的作用力来看,实践的作用远大于理论知识;在此情况之下,我们一方面要在理论课堂上,通过理论知识的衍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举出一般普遍性的现象来论述理论概念的正确性;二方面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开辟艺术第二课堂和社团实践活动;通过实地的考察和观摩,让职校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影响,这样能迅速有效消化课本知识,并扭转职校学生原有固化的错误思想观念。

(三)利用多途径创新手段改革课堂教育方法,实现课标要求

为培养美术课程课标要求,我们要采用包含社会实践手段在内的一切手段进行。我们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手段,最终是让职校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认同、接纳、消化以及运用;而良好的教育手段、得力的措施有助于职校学生素质修养的迅速形成。我们教师可以通过两课、艺术活动、日常工作、班主任、辅导员、社团活动、咨询、研究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的美术课堂手段的尝试,根据实际的效果来检验美术教育手段实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对于各种实施手段要舍得尝试、舍得投入,在尝试和投入的过程中,要进行科学化的评估和科学化的管理以及科学化的检验,用实际的结果和例证来说明教育手段的合理性、有效性和正确性。

(四)科学的美术效果评价机制的建立

科学的评价机制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这两项是建立规范的评价体系的重要保证。具体来说,就是除了美术教师之外,还应让家长、社会人士、教育领域的专家、有关学者等共同参与到评价教学活动中来。在明确评价者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考虑被评者的心理,讲究评价艺术,以实事求是、平等对话、激励性和因人而异的原则进行灵活评价。为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的公正、合理性,还必须及时进行信息处理和美术效果的再评价。

四、结语

“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的这一观点对美术课程的教育尤为重要。在实施职校学生美术课程教育时,我们要清楚明白只是课堂宣讲“填鸭”并不是完全有效的教学手段;要想达成课标的任务,我们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来看待教育手段建设的重要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知识放到实践当中去,才能体现美术知识的真理性,才会被学生视为“精髓”和“宝典”;只有以实践的能动作用,深化课堂知识,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手段,才能将学生的实践动手动脑的能力加以提高,并取得相应的学生美术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珍惜现在,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对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篇7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的健全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是以培养学生主体的主动精神和智能的开发为根本出发点的,而不是单纯地以培养少数尖子淘汰绝大多数为最终目的的“精英教育”。解决学困生问题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以适应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曾经这样说过:从长远利益看,把一个学困生转变成才的社会意义远超过培养一个优秀学生。同时,转化学困生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安宁和秩序,促进社会和家庭的稳定,也功不可没。可见,学困生转化有它潜在的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那么,对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来说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办法来转化学困生呢?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以一试。

一、分析成因,明确转化方法

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一定的原因所引起的,没有无因之果,学困生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一定的原因所致。要教育转化学困生,就要了解和研究学困生。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学困生,才能把握其思想脉搏和行为倾向,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转化工作。在做此项工作时,应先多方了解这些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庭背景、家庭人际关系状况、家庭教育、小学或初中阶段的情况及当前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思想状况,不仅要听取家长的介绍,而且要倾听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反映,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行表现,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冷静地分析每一个学困生成因,并将他们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其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解决。

二、充满爱心,营造转化氛围

爱是教育的前提,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高学困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学困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具体一点来说,教师可以在与学困生的真诚相待中把爱的信息通过诸如备课、讲课、辅导、批改、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采用赞许、表扬、信任、奖励、委托等措施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以达到“激励”的效应。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有了“亲师”和“信道”,转化工作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转化何以不成?

三、不吝尊信,成就转化关键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

根据学困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在做转化工作时,不能持有偏见,应充分信任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足。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在如此的良性循环中,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断激励他们去完善和超越自己,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树立牢固的心理基础。此外,在做转化工作时,教师不能简单说教,应多与他们接触,多参与他们的讨论,成为他们可依赖可信任的朋友。在接触、讨论中将转化教育的着眼点由结论灌输转向正确思想方法形成的引导,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准则和行为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独立的思考、反省,逐步形成适合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这样,他们就能树立起“我能行”“我也行”的信念,实现身心如一的转化。

篇8

老师、好老师与教育家分别代表了教书职业中的三种发展类型。老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教书匠,教书育人是教书匠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能受到学生和家长普遍欢迎、被社会所公认的德高艺精的老师叫好老师,好老师是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项人生的事业来做。具有丰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且在教育理论上具有突出建树的人叫做教育家,教育家是在教育领域具有重大影响且深受人们艳羡与钦佩的极少数精英人物,他们具有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教育发展中的里程碑作用。

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按照这种观点,不想当教育家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从一个人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的角度上讲,这个说法并不错,因为伟大的力量来源于伟大的目的,远大的理想抱负可以增强我们的信心,可以激发我们一往无前的勇气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但是,纵观历史,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讲,要成为教育家是不太现实的,而当一个好老师的梦想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成就好老师包括外因和内因。就一般而言,外因是教师自身所无力左右的,它主要决定于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决策;而内因则主要取决于教师自己,它是教师自己完全可以驾驭的。因此,本文就着重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谈谈怎样成长为一个好老师的问题。

应当说,在众多的从教人员中,除相当特殊情况外,没有谁不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倍受人们欢迎的好老师。而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则必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师,也就是一个真正的教书匠。一个外行只能冒充教书的,但他是没有资格叫做教书匠的。要把教书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前提就是你必须具备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个教师究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首先,必须具有能保证自己立足社会且得以正常发展的生理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与强健的体质),具有适合自身发展与正常人际交往的基本思想道德素质(包括具有起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意识)。

其次,具有相对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某种角度上讲,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将延其终生。实践证明,部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变态、心理承受能力的十分有限、战胜生活困难和人生挫折的能力低下等均与教师自身心理素质较差和教师对学生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再次,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素质。这里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指能满足一个人实际工作需要所必备的学科知识基础与学科专业能力。按现行《教师法》要求,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应具有中师、大专和本科学历,这是对教师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基础要求。事实上,在当今社会,一个教师仅凭在校期间的所学是难于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的,必须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最后,具有起码的教学专业素质。教师的教学专业素质形成于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知识基础,具体表现为能够按照教育学原则、教学基本方法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去设计和实施教学、能够做到规范书写三笔字、熟练表达普通话、快速准确查阅专业工具书、能按常规组织课堂教学、能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等方面。

以上几方面的素质是作为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仅具备上述几方面的基本素质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必须具备几种特殊的素质,教师特殊素质具体表现为:

第一,具有赤诚的爱生之心。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使学生亲近教师,信任教师,尊崇教师,首当其冲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你是真正深爱和关心他的,这种关爱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宽容和帮助上,具体体现在你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之中。

第二,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一个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可以说,一个好教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一面旗帜,一个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将会伴随着他的一生。教师职业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堪为人师的言谈举止,职业要求的紧箍咒时时处处都套在教师的身上,教师只能是循规蹈矩,在思想上、政治上只能而且必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在言行上充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忠实宣传者与积极塑造者,决不能随心所欲,决不允许出现任何"走火入魔"的非法言行。

第三,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一个满腹经纶的老师并不一定能教出众多优秀的学生,因为一个教师的能耐大小是通过他所教的学生反映出来的。因此,如何把自己的能耐变成学生的能耐,甚至使学生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就需要他在具有相对渊博学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总结和运用熟练的教学技巧。精湛的教学技艺形成于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学科教学论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得力于认真学习借鉴他人教学经验以及自身反复多次的教学实践和分析总结。对于一个优秀教师而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他应因人、因时、因内容的不同而确定。实践证明,没有教学特色的教师绝不是一位优秀教师。

第四,具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具体包括较强的表达能力(能说会写,能清楚、简洁地讲授知识、解答疑难、辅导学生)、管理能力(具有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达到理想管理效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以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设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能力)。

第五,具有较强的教研能力。实践证明,缺乏教育研究的教学是没有出路的教学。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如何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如何调整与优化传统的教学行为,怎样相对科学地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怎样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和认真研究。从目前情况看,不少教师对教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教师尚缺乏基本的教研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师中大力倡导学习教研理论,掌握教研方法,参与教研实践,以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以教研促进教学质量的大范围提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了一个好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与特殊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形成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够如愿以偿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具备这些素质、真正成长为一名好老师呢?

每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好老师的成长历程是各不相同的,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勤于学习。多信息、高频率、快节奏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因此,勤于学习是保证我们能够与时俱进的需要;面对报刊、媒体、通讯、网络等众多信息传播途径,面对日益见多识广、探究猎奇心理极强且又极易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学生,勤于学习是使我们能够堪为人师的需要。从某种角度上讲,当今的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生活的第一需要,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成为时展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学什么?学哲学、学教育法规、学教育理论、学教学方法、学最新发展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学教学基本功。怎样学?向书本学习,向内行学习,向社会学习。只要勤于学习,我们就永远不会落伍,我们就会始终站在时展的前沿,我们在教学中就能居高临下,挥洒自如。

二是善于思考。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面对每个性格各异的学生、每讲解一堂课、设计一节练习、解决一个问题、组织一次活动,他都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力求做到无懈可击。像这样凡事周密思考就能避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真正做到成竹在胸,胜券在握。

三是长于总结。一个好老师,教学经验的积累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回头看的过程,每当结束一堂课,完成一次活动,经历一次考试之后,他们都会对整个利弊得失进行一个全面认真的反思总结,借此帮助自己不断扬长避短,不断成长进步。经验证明,养成教学反思、书面总结的良好习惯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篇9

礼仪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既是交往活动的重要内容,又是道德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修养,不仅是现代文明人的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社会交往,商务活动和其他各项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自古就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古代思想家荀子说“礼者,人道之极也”。“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从这些言语中不难看出,礼仪是适应调节人际关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礼仪,作为人际沟通的最基本的法则,高职生不仅只是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更要重视礼仪教育的学习。

一、高职学生的素质素养的现状

遵守公德,注重仪表,知书达理,待人以礼是现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和个人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着这些问题:厕所里乱涂乱画写满污言秽语、穿拖鞋进教学楼、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粗话脏话随时可听见、见到老师不打招呼、男女同学举止过分亲昵、仪表打扮过于前卫、上课吃东西玩手机等等现象都折射出高职生不守礼、不文明、缺乏礼仪修养,其言行举止破坏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加强高职生的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基本文明素养是当前职业院校的重要课题和当务之急。

二、高职学生学习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高职学生的礼仪教育可以促进自身素质素养的提高,逐渐形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仅反映出他的基本素质和涵养,也折射出他所在环境的道德风尚,重专业技能培养轻礼仪教育是许多高职院校存在的现象,学生虽然接受的高层次专业技能教育,但是连基本的礼貌道德水平也达不到,对待家长大呼小叫、对待同学颐指气使脏话连篇、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功利心强、对待学校老师给予的培养和帮助理所当然,缺乏感恩的心,这些现象都是与缺乏礼仪教育有关,礼仪就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和仪式来表达,它包含了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展现出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体现出一个人对他人的社会的认知水平、尊敬程度,这些待人接物与人打交道的细节都是礼仪教育的内容,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素养的提高,形成文明的好习惯。

2.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备受娇惯和溺爱,他们在家庭环境中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不良个性,他们在所有的场合的人际沟通和关系的处理都照搬于家里与父母爷爷奶奶的处理模式,不懂得谦让与尊重。特别是和同学相处时因缺乏沟通技巧,造成周围的人对他的排斥和反感,如,住在一个寝室的同学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事后觉得都觉得自己无比委屈,跟家长哭闹要退学或是跟老师要求调换寝室。他们在人际关系处理时只是一味的强调自我,缺少换位思考和沟通,逃避责任,不会正视自己的错误缺点,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可以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建立良好的的人际关系。他们如果能够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及知识、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懂得相互尊重,真诚守信、平等友爱、顾全大局等这些礼仪原则,就能很快很好的与交往对象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

3.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增强求职就业的综合素质竞争力

综合素质不高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在融入社会时遇阻现象时有发生,很多用人单位抱怨高职生基本素质低,处理事情上过于傲慢和散漫,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以自己的想法做人做事,不善于沟通,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自身修养、文明素质令人失望。

学生在求职面试时,服饰打扮、言谈举止、气质风度、文明礼貌,都影响着考官对面试者的第一印象,决定求职者的前途和命运,那么学校的礼仪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在求职面试时取得好的成绩,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一个必要的前提,礼仪教育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性质和职业特点进行设置,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护理专业侧重于护士的着装、仪表和举止及人际沟通的日常礼仪,机电汽修和财会侧重于现代交际礼仪,不同的专业礼仪教育的侧重点不同,这样更好的增强学生在求职就业时的综合素质竞争力。

三、开展高职学生学习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

1.开展礼仪教育课程

一般的职业院校开设课程以专业课程为主,思政课程为辅,那么礼仪教育课程更是微乎其微,根据调查和研究,礼仪教育往往是作为选修课程而体现,那么学院的礼仪教育只有针对部分学生开展,更多的学生根本接受不到礼仪教育的学习,这样就导致了部分学生认为,读书与礼仪问题不挂钩,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只有将礼仪教育开设成一门课程,与思政课联系起来,才能让每个学生学习到基本的礼仪知识,使他们提高基本素质,养好良好习惯,塑造美好形象。

2.将礼仪教育纳入主题班会或团课

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周日晚上的班会和每周三的团课都可以将礼仪教育作为主题开展,发挥班会和团课的作用,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也可以请辅导员、班主任参加,让礼仪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礼仪,不断积累社会经验。例如:发动学生寻找校园中不文明的现象,用海报和黑板报宣传基本礼仪知识,用礼仪的仪表和表情及着装举止进行文艺表演,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

总之,让高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不仅可以促进自身素质素养的提高,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强化沟通技巧,也为今后的求职就业增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10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推动创新、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新阶段实现新跨越,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新的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

1德育素质

德育素质应包括:崇高的师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宽广的服务观、健康身心完美的人格等几个方面。

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加强师范生师德和文化素质教育,注重通过文化熏陶培养教师气质。可见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德为师之本,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动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去真诚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作为新时期的的教师,要树立远大理想及献身教育的人生观和通过参与教育改革事业,实现奉献自我的价值观。新形势下的服务观是宽广的而不是狭窄的,过去一度受“智者为上”的支配,我们很多教师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对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关心,冷淡一些成绩差的学生,造成尴尬的局面。宽广的服务观有两层含义,第一:要服务全体,一视同仁。第二:要服务全面,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及身体素质都要关心。

2业务素质

学科教育的整体化是21世纪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教师必须具备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对本学科教学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要有从事教师职业所规定的合格的学历和文凭。

但是,作为现代教师,只掌握单一学科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的教育功能。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之前的语言、教学、专业等基本功。还应该会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下面我们就分别就这四个方面做简单介绍。

3说课

说课要求“六说”: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结点。教法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而选择的,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训练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程序则是优化教学过程和优化课堂结构的教学方案。

4上课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的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

新课程理念突显教学的生成性,倡导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生成性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创造性,教师要转变角色和教学行为。

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追求课堂活泼生动,但热闹过后,某些学生脑子一片空白,热闹中学生忘乎所以,心情无法平静,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缺乏深层思考,因而对知识没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认识。此现象屡见不鲜,而对这种状况老师应该这样:

4.1把握热闹的“度”,该“热闹”时才“热闹”。

4.2老师应该给足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要让学生很快说出答案,应杜绝学生信口开河的发言习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取决于对知识的理解领悟程度。另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读书,思考,做练习认真细致的习惯。

5听课

听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而且由于听课者既不参与课堂教学、也不直接参与教学内容的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与教学不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员。因而在听课前无充分准备(没有去了解课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智能情况);听课过程中也就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这样的听评课,显然是有悖于课程改革精神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为此,必须依照现代教学理念,革新听课、评课。

6评课

6.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6.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性、科学性,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6.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6.3.1看教学思路设计:

6.3.2看课堂结构安排

6.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6.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6.5.1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

6.5.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6.5.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6.5.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6.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6.6.1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篇11

该实习争表现高度热忱,讲解巨细靡遗,能兼顾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亦能根据学生反应及教师指导调整板书、速度、教学方式、内容……,努力求得学生最大利益。批改作业认真,评语多样、丰富而恳切。上课秩序掌控得宜,收放自如,优秀稳剑发现问题能主动提出讨论,讨论中自然流露极佳学养与见识。

篇12

【关键词】

学生会干部;基本素质;培养;提升

高校学生会是一个由学生组成,由老师主管的组织,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重要枢纽,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建设、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学生会干部缺乏必要的基本素质,会影响学生会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注重提升学生会干部的基本素质就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一、学生会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现在,存在部分学生会干部利用自身的职权指使他人,不能明确自身的位置,不懂得如何与老师们、同学们沟通,造成普通学生对学生会干部的不满,这也为老师管理学生增加了负担。因此,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仅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样也为老师减轻了对于学生会学生干部管理的负担,更能体现出一个学生会干部的能力,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2、文化素养素质

大学就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在校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这就要求学生会干部不能以为学生会工作为借口而耽误自己的学业,否则就算是自己工作地辛辛苦苦,但也会因学业成绩不佳而丧失自己在同学中的威信。因此学生会干部就要比其他同学多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也要合理分配好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处理好自身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会干部。另外,学生会干部还应该在假期有目的的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为自己积累一部分社会实践经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同学们尤其是新生们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

3、工作能力素质

学生会是沟通老师与学生的桥梁,应该时刻遵循“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还要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学生会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素质。工作能力主要体现在:各部门工作的协调能力;一定的组织能力;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自身的感染力与号召力等等。只有具备这些工作能力才能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同时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目前在学生会干部中存在的问题

1、新任学生会干部成员自身素质不高

大多数新任学生干部都存在自身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缺乏必要的培养和锻炼,主要表现在:见到老师、学长不打招呼;在办公室内不懂得与老师沟通;在工作上能力不足;不懂得如何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流与配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学生会干部选拔机制不健全,选举人主观意识较强,选的学生会干部能力不足;二是对选的学生会干部缺少必要的培训和锻炼,使学生会干部对学生工作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处理问题;三是学生会干部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对所处的位置不了解,负责的部分不明确。正是这些原因的存在,使学生会干部难以高效的完成工作,提升自身在学生会中的实力。

2、学生会干部的服务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

学生会是一个承上启下、服务师生的组织,它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是学生会的宗旨,学生会最终目的是要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各种工作顺利开展。但实际上,现在许多学生会干部背离了这些宗旨,受到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只热衷当“学生官”,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所在职位上的作用;而且有些学生进入学生会是考虑到为自己以后的评奖评优带来便利,加入学生会以后便成为了“挂名干部”;更有些学生担任学生会干部仅仅满足于自身的优越感和虚荣心,彰显自己与普通学生的不同。这些较强功利心的学生会干部,不仅不能体现出一名学生会干部存在的价值,而且导致了整个学生会队伍存在服务意识淡薄的现象,使普通学生对学生会干部产生反感心理,为学生会工作的开展带来麻烦。也正是因为这些干部的存在,所以学生会经常存在这种现象:有老师和领导的时候总能看到他们忙前忙后,一旦没有老师莅临现场,就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3、学生会干部之间团结力不足

学生会是一个大家庭,需要学生会干部们之间的共同努力工作才能将学生会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因此只有团结协作才能保持组织运转自如。但是学生会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大都是闭门造车,各部门的干事更是没有兴趣也不愿意花费精力去了解其他部门的机构设置及功能,因为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所以在工作上造成各部门不能协调处理工作,导致学生会干部之间凝聚力下降。这一方面不仅仅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同时在工作上也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提升学生会干部基本素质的途径

1、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培养

由于新任学生会干部对自身和自身所在职位的了解欠缺,因此需要对他们加以必要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到自己身处的这个位置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就需要老师和高年级的学生会干部的共同努力,经常带领新任学生会干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行为,同时加以言语上的告诫,让他们能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能协助他们改正自己的不足。

2、完善学生会干部的选拔机制

选拔机制不够完善是造成学生会干部中存在部分干部的思想动机不纯而影响学生会工作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严把学生会干部的选拔关,摆脱主观意识,客观公正的选拔学生会需要的人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

学生会可以在选拔初期大力宣传学生会的功能,并且为新生提供一个可以施展他们能力的舞台,让他们发挥出他们自身的能力;在选拔后期,可以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出各部门需要的人才;最后,要对选的新学生会干部加以必要的培训和锻炼,让他们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总之,完善学生会干部的选拔机制,选拔出优秀学生会干部对学生会整体的素质和工作效率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3、开展必要的沟通活动,让各部门互相了解

学生会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力不足,主要是因为各部门互相不了解,各部门成员之间不能理解和协助其他部门的工作,造成了工作上团结力不足,凝聚力下降。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学生联谊会、学生会部门交流会等活动,以娱乐的方式让各部门新任学生会干部了解其他部门的职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会团结力的目的,为学生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4、建立对学生会干部的管理制度

切实制定针对学生会干部的管理制度,通过号召全体学生对学生会干部的监督,进一步增加学生会干部的自觉性,减少“老师在就干,老师不在就不干”的现象,可以通过设立学生会干部意见箱等方式实现这一监督效果。同时也需要对同学们反映出来的情况尽快解决,从而提升学生会的整体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

四、结语

学生会只有切实承担起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职能,努力将学生会的作用发挥到最好,才能在广大同学中树立良好的威信。在当前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会的工作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提高整体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切实的把老师与学生真正的联系起来,同时也要加强学生会干部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增强学生会干部的责任心和上进心,调动学生会干部的积极性,只有从每个学生会干部自身能力上进行提高,才能提高学生会的整体能力,才能建设一支充分发挥出学生会干部能力的队伍。

相关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