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文学范文

时间:2023-06-09 10:05: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传统经典文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传统经典文学

篇1

幼儿的早期阅读已日益受到我国幼教届的认可,但现在所用的语言教材,其内容普遍存在简单、无序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让幼儿接触主题恒定、语言优美隽永并兼备文学品质、艺术性和思想深度的经典文学作品,能促进幼儿语言和人格方面的发展。

那么如何巧妙地将传统文学经典渗透到语言活动中呢?

一、以传统文化经典作为语言活动的导入

任何一个活动,不管是语言活动,还是其他活动,都不能缺少活动导入。活动导入是一个活动的开始,一个好的活动导入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活动导入还是一次活动给人的第一印象,因此,活动导入至关重要。传统文化经典有着独特的魅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至今,人们诵读其内容,仍能从中参悟出新的见解。中国的四大名著,经久不衰,其理由想必也不用多说吧!其中深受幼儿喜爱的西游记,在一代代的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童年印象。不管是老人、大人还是小孩都为其魅力所吸引。

二、将活动内容与传统文化经典相结合

一个语言活动的灵魂在于它的活动过程,因此活动过程不能小觑。传统文化经典不仅要融入活动导入,更要渗透到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三、延伸于传统文化经典

有时候,我们在想孩子的学习不应该只限于课堂,不应该只限于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更应该融入延伸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对传统经典文化的了解与学习。

有人说,那么小的孩子能懂深奥的文学经典吗?答案是肯定的!或许他现在不懂,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除此之外,对于幼儿了解其内涵只是浅浅的表面。传统文化经典可以帮助幼儿增强记忆能力、提高识字能力、增强理解能力、锻炼独立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等,但是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传统启蒙教育中的文学教育在教育原则及教育方法上具有突出的特点。

1.文学启蒙教育原则的特点

首先是注重天下观教育与道德修养教育,把人文教育放在首位。封建文学启蒙教育中尽管有不少“封建伦理”的内容,但更多的内容则超越时空、超越阶级而具有社会人生的普遍意义,其中最可贵的就是“天下观”教育。受历史客观条件的局限,传统的“天下观”主要体现为“天子一统天下”的理念,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落实在教材中则有多种表达方式。《诗经》有“黍离之悲”,《千字文》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篇,《千家诗》有“乾坤日夜浮”(杜甫诗)、“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诗)之语,《三字经》以“载治乱,知兴衰”、“通古今”贯穿,以“上致君,下泽民”为念,即便是比较单纯的识字教材如《急就篇》等也有“天下一家”的思想。其次是重视基本功训练和养成教育。诗要熟读成诵,对子要经常习作、随时考对,“格言至论”则“日陈于前,盈耳充腹”,“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朱熹语),对基本功训练和养成教育的重视一直深入到与儿童少年的心志一起成长。最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均不偏废。封建社会的教育垄断在统治阶级手中,阶级特权、地位及经济实力使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多方教育成为可能。历代政府都设有官学,专门教育官僚贵族或士族子弟。

2.文学启蒙教育方法的特点

重视诵读玩味;重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教育方法;重视师生对话(泛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与师生交流。

诵读是古人学习诗文最经典的方法。朱熹曾说:“读多自然晓。”古语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童蒙学诗文,必须熟读经典,烂熟成诵甚至出口成章。韩愈、白居易幼时勤读,竟致口舌生疮。古人有一对名联叫“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国天下事都在书声中体验、感悟和升华。在诵读中玩味思索作品内涵,感受文学的审美与发现人生的乐趣,从而完成文学的教育与人格的提升,这正是古人重视诵读的根本原因。

篇2

目前,我们的初中语文教育越来越倾向片面追求分数。为了把分数提上去,讲课变得目的性很强,不管学生对文章诗歌理解的怎样,记住并能按出题者的思路答上来,拿到应得的分数,就是最重要,至于深层次的理解和共鸣,对于文中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是无暇顾及的,久而久之,初中语文教学就忽略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作用和重要的影响,学生整天学的很累,但却一天又一天的在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远离传统文化的濡养。如何让传统文化回归我们的语文教学,并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1.让经典回归初中语文课堂

让经典回归课堂,这要克服很重的功利心。因为经典,不是必考内容,不是那种立竿见影的得分法宝,让他们在课堂上占一定的时间,在有些教师眼里,无异于浪费时间。还不如拿时间用来让学生背背课下注解、必考诗歌篇目、必考课文呢。当务之急,还是做些立竿见影的事吧,于是,传统文化经典离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远,就算是有,也是应应景,应付一下上面的检查,检查过后,一切照旧。其实,我们的初中语文教育,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在偏离靠近传统文化的方向。越是对学生的性格、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越重要的做法,就越是看似可做可不做,因为考试不硬性要求,这不是衡量师生的硬性指标,但如果我们清醒一点,从学生从民族从文化传承上去看,让经典回归课堂,是多么的迫在眉睫呀。

2.选择恰当的经典。让学生知书达理

那么如何让传统经典回归课堂呢?首先要选择适合初中生又易于接受的经典。我选择的是《三字经》,这一经典,对学生的性格修养知书达理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这部经典也涉及一些基本的古文知识,教师可以一举两得,一方面将字面意思疏通讲解,让学生学习一些和课本相关的古文言知识,一方面,通过这部经典中丰富的典故、历史故事等潜移默化的给学生很好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一种引领,一种濡养。学生一边学,一边背诵,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变化,待人接物显得就懂事多了。例如:"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四句是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育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伤心。这几句经典为什么被我作为重点教给学生呢?是因为现在的初中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娇生惯养,久而久之,就变得很不懂道理,父母不能批评,若父母说几句,他们要比父母还横,胡搅蛮缠,甚至绝食相抗。到了学校,对老师的批评也是不肯接受,这就是我们在小时就背离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一味的西化,追求个性的解放,最后把我们最珍贵的传统文化都抛弃了。我为了避免生硬的说教,每四句经典,就结合一个古代的经典故事。我给他们讲了《孟母断机》的故事。孟子学习厌倦了,要半途而废,孟母就把自己织布的梭子折断后扔到地上。孟子一看母亲发火了,就问缘由,孟母就告诉他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孟子听到母亲的教诲,没有任性,恍然大悟之后,发奋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圣贤。

又如"出则弟"这一节中的"弟",就是初中古文知识中的一个通假字,应该是"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这一节是讲兄弟姐妹要友爱恭敬,和睦相处,就是对父母的孝顺了。其实这也适合班级内同学间相处。因为独生子女很自我,在他们的成长中,没有亲生的兄弟姐妹,这不得不说是他们人生路上的一种缺失,但作为老师,我就将经典中的名句教给他们,让他们懂得怎样和自己身边的同学相处。互相谦让,互相尊重,互相照顾,像兄弟姐妹一样,自然他们为人处世的能力就会逐渐增强,举止变得很有礼貌。对老师对同学,不再莽撞冲突,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变得温暖融洽。这些好的品质的养成,胜过拿语文考试的高分一百倍。

篇3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但许多教师缺乏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导致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

由于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写作背景复杂,而且内容高度凝练,情感含蓄深邃,不少教师缺乏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常常采用“解释题目—读通诗句—分析字词—串讲诗意—总结思想”的五步教学法,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以致原本完整和谐、充满活力的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

我们经常发现以下几个教学误区:

①一来一去式的问答。有些教师忽略了古诗词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的特征,在教学中泛泛问答,破坏了古诗词的整体性,使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支离破碎;②面面俱到式的介绍,使学生不得要领,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③不求甚解式的翻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迫不及待地要求学生通过注释把古诗词用现在的话把它说明白,将鲜活的古诗词教得沉闷而无趣,④侃侃而谈式的分析。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对古诗词作所谓的全面深刻分析,未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使学生感到学习古诗词非常费劲而产生厌恶心理;⑤一路到底式的背默。有些教师教学古诗词只以考试为目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好详细的笔记,之后就是单调的背诵、默写等,学生的灵动、想象就在死记硬背中逐渐被消磨。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古诗词的教学也是茫然的,虽然很想有所突破和创新,却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之余,不禁哀叹“山重水复疑无路”!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当茫然困惑之际,我翻阅《小学语文名师古诗词课堂实录》,发现里面收录着许多名师的古诗词教学实录、教学心得等。拜读后,仿佛有“胜读十年书”的豁然开朗之感。参考本书中介绍的课堂案例、教法,结合所教班级的实际,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枫桥夜泊》等古诗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深人地解读这些经典的古诗词教学实录,名师们高超的教学设计给我们以启迪,他们精湛的古诗词教学艺术着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①创设诗境,在朗读对话中感知。古诗词言简意丰,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②整合资源,在对比欣赏中品味。古诗词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把相关的诗词组合在一起探讨,可达到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③咬文嚼字,在研词磨句中升华。诗歌是最精炼的语言艺术,故而,学习古诗也切勿浮光掠影。而须沉下来,觅诗眼,品佳句,感受诗歌的意趣和含蓄。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名师们先进的古诗词教学理念、精湛的古诗词教学设计,让笔者在探究古诗词教学的道路上犹如春风拂面,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彩虹”总在“风雨”后

有了名师的引路,有了他们对古诗词教学的新见地,我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中有了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1.整合资源,把握基点。①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材中,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学时可改变传统“逐环教学”“逐首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整合同一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领学生对比体会,加深理解。②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2.反复吟诵,直意抒情。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人佳境,读出层次。

篇4

学校文化不是无源之水,而是需要经营与积累,需寻源固本。追溯同小110年办学历史,虽几经变迁,但由时任民国教育总长傅增湘题词的校训“诚勤朴爱”,始终承载着同小的办学传统和精神追求,是同小文化的根与源。同小人从“诚勤朴爱”的校训中找到了学校发展的根基,也只有这种凝练着同小传统和历史的文化精髓,才能让同小师生获得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共同去继承、弘扬并创造学校文化。同时,学校努力在传承与创新中丰富办学思想,从人本、人性、人格三方面创生了“教以人为本,人以悦为本”的悦本教育理念。遵从儿童的天性,呵护童真、童趣、童智、童创、童晚,坚守“诚、勤、朴、爱”的立德之本;坚持“智、勇、创、悦”的和谐发展,努力培育具有“诚、勤、朴、爱、智、勇、创、悦”品质的阳光灿烂、快乐灵动的孩子;成就具有教育理想、教育个性,感受生命幸福的教师。让每一个人都能受到学校文化的洗礼且浸润其中,并凝练成学校“健康在今天,成长在今天,幸福在今天”的办学理念,这些都是基于对百年学校文化的“本源”“现代”的解读。

二、彰显特色,营造悦彩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是物化的学校文化,也是一种潜在的课程,承载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学校在环境文化建设中,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传统与现代融合。既原汁原味地呈现积淀百年的历史文化,又形象生动地展示师生的精神风貌。

重现独特厚重的校史文化。学校充分利用建筑、标牌、图文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学校发展史,让同小人身临其境,追忆历史,凝聚精神,培育文化。学校通过建文化廊,再现了同小人走过的足迹,成长的历程,围绕“诚、勤、朴、爱、智、勇、创、悦”述说感人故事,展现活动场景,并且以“历史”“传承”“成长”为主题,再现老校情境,介绍百年校史,秉承育人传统,共享生命成长,以“学子”“师长”为主体,展师表,育英才;塑校训石,使之成为学校亮丽的标志性景点,提醒并激励师生以此为价值标准,奋发向上;赋楼宇名,以“诚、勤、朴、爱、智、勇、创、悦”八字分别给八幢大楼命名,使教师明育人目标,学生晓成人追求。

展现班级师生形象文化。在环境文化建设中着力体现以师生为本,建班级文化墙,使每面墙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特长的平台;评选微笑天使,树笑脸墙,让微笑成为每个同小人的形象特征;制师生言像,表达教育信念,许下成长愿景。

三、以人为本,构建悦畅管理文化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这决定了学校管理必须秉持人本第一的思想,要把学生和教师的幸福成长作为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学校制度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从显性的制度约束转变成隐性的自觉行为,把制度的着力点体现在规范与引领上,这样才能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实际的有执行力的制度文化。据此,学校以“公平”、“自律”、“自主”为核心,积极构建管到顺畅、执行高效的悦畅管理。

注重均衡。首先是促进公平。学校建立阳光分班机制,一年级分班采用均衡师资配置,任课教师述职,家长自主选择的方法,公开分班方式、公开分班过程、公开分班结果,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公平的、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其次是关注弱势。学校从2007年起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针对个性发展有特殊要求的学生,让每位教师成为这些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通过“一对一”的形式,开展观察谈心、走进家庭等系列亲生活动,让教师蹲下身来平等地与学生交流,细心品味学生的内心感受,建立平等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促进所有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倡导自律。为树立同小教师的文明形象,学校积极倡导教师文明办公,互相监督,评选优秀办公室团队,营造优秀的办公文化。创新校本教研,采用自主申报的方式开展同题上课、课例研究等,通过平等、合作的研修过程,形成同伴互助的研究氛围,让专业成长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凸显自主。首先是常规自主管理。学校成立了红领巾自管会,负责文明礼仪、校园卫生、食堂就餐等管理工作,实现自我管理;其次是活动自主组织。队员们精心策划,成功举办一年一度的“跳蚤节”,自导自演“同川文化艺术节”,组织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开展爱心活动,既展现了良好的“主人翁”风貌,也秀出了队员们过硬的综合素质;最后是自主评价。学校围绕百年校训“诚、勤、朴、爱”,制定评比细则,建立自评、互评的评价体系,从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转变到关注学生素质的整体和谐发展。

四、追求灵动,实施悦享课程文化

篇5

1.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课标还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列作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把语文素养提升到“立人”的高度加以强调。中华传统经典作为语言文字的精华,时时诵读,咀嚼涵咏,随着时间的积累,将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凝聚精气神

精、气、神原本是中国传统经典经常使用的哲学术语,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生命的起源。“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即是维持生命的动力。“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是生命力的体现。人的精、气、神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常常合在一起使用,代表着人的生命状态。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增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每个人都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尤其是当今的青少年,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更是文化的传承者。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文化备受摧残,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作品也逐渐淡出中国的教育体系。我们在学校里见不到品读经典、与先哲对话的孩子,也听不到诵读经典名句的琅琅书声。进入二十一世纪,这种文化断层的现象在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身上更为突出。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传统和现代并非二元论,不能把二者强行分割两块,甚至放到对立的两极。传统就像是牛顿所说的“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会有更加开阔的视野,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一种文化的发展,不但体现了这个文化体系本身的政治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软力量,在改变着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一个充满历史想象的民族,在向世界叙述自己的传奇时,不但要让世界听懂,还要让世界与我们共吟唱。

二、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途径

1.搭建宽广的诵读平台

环境对于教育的作用,从古至今都被教育者所重视。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诵读平台,创设一个良好的诵读环境。诸如打造书香校园,创造家庭诵读氛围和社区古典文化环境等举措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2.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是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育的主要场所,把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在不加重中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中华传统经典诵读课程。

首先,明确经典诵读教育的目标。一是激发诵读兴趣;二是增加文化涵养;三是培养读书思考的习惯。

其次,丰富教学内容。要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关键之处就在于突出“特色”,而有“特色”最好的展现方式就是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需要不断挖掘经典中所包含的思想精华、精神养料、情感因素,以此来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展形式要尽量扩大其外延,用活泼生动的方式来避免诵读经典产生的枯燥感。

最后,优化评价方式。中学生广泛诵读中华传统经典,目的在于实现中华传统经典传承文化、立人立志、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价值。因此,评价中学生诵读经典的效果,不能单一地以诵读数量为唯一标准,而应该扩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反馈等方式来综合考量。

3.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

篇6

一、生活中觅传统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的,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学生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中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在日常生活中寻觅传统的影响。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有精妙的传说,有经典诗文、独特的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它们是千百年来千秋万代岁月长途中的欢乐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传统节日探寻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加强对中学生传统情感教育的前提。

我认为,现在初中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引导学生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活动中品内涵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在学校教学中,怎样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比如说清明节。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沉重的日子”、“怀念与哀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怀念故人,二是保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1)探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2) 组织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3) 随同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4)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争辩,有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再比如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比较中得新知

和洋节日相比,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果一成不变一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代特色、学生特点,组织各种类型的校际、班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接受中悟情感

篇7

在经济全球化、异质文明相互激荡的今天,重视本土文化的新发展是摆在世界各国各民族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体现的不仅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浙江省各大高校的经典诵读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如何深入该项活动,并使学生能从经典文化中获得更大收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则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应把提倡和引导大学生阅读文化经典作为“长线”工作,常抓不懈。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导向,使很多大学生带着严重的文化缺憾走进了大学校园。步入大学以后,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和学习环境的宽松,很多大学生忽视了对传统经典的补修。针对这种种情况,学校不仅应增设以文化经典导读为主要内容的通识课,还应在课程的质和量上予以制度化、规范化。指导学生围绕经典阅读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读书活动,如:校园读书文化节、读书沙龙、诗会、征文竞赛等,以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浙江省高校的基础通识课主要有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力量、法律基础等必修通识课程,课程结构也相对稳定,但却没有学校建立起能够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核心通识课程体系。

从国外大学比如哈佛大学的教育实践看,稳定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是成功实施通识教育的基本保证。因此,对高校来说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特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起有大学自身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应由若干大的课程模块组成。在每一个模块中,以重大问题为中心形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子模块,再在子模块中精选若干具体课程。各模块之间,各模块内部具体课程之间,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安排课时和学分。

配合如今在浙江省高校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可以在通识课程体系中作为一个大模块出现,下面可以设置很多个子模块,如中国文明史、中国人文经典与文化、传统艺术与文化等。在每个子模块中开设一系列具体课程来支撑。在课程设计和讲授方面,将阅读少而精的经典著作摆在首位,尽可能摆脱“概论”的模式。例如,开设一个学期的课程,集中深入阅读《庄子》,因为经过一个学期深入阅读经典,培养起学生的阅读、思考、写作等能力,他们也因此掌握了读其他典籍的方法。

通识教育理念的内化不仅需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更需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理念如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才是关键。首先,可以尝试改变教学地点。传统的教学地点是教室,但是可以根据课程不同而进行变化,比如参观博物馆与文化基地。其次,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设计教学内容。通识课有自身的特点,上课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并且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因此老师的教学内容也应区别于专业课。如原典阅读课程是为了达到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目标,这就需要老师对整门课的授课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并制定出符合非专业学生的授课内容。再次,可以开展研讨型学习,促进教学方法多样化。通过教师设计和布置课程讨论题目,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写作,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研讨型课程不仅可以加深理解、相互启发,还可以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篇8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是能掌握数学、力学、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将来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工业及民用建筑、岩土与地下工程等领域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混凝土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代表性课程之一,包括《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两部分,主要讲述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结构体系的受力分析、设计方法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已修完《高等数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学生们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应当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计算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锻炼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自1893年法国首先开设混凝土结构课程至今,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历经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改革,但学生们仍普遍反映比较难学,不易理解和掌握。为此,本文尝试从传统文化经典与《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有机结合入手,探索利用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辅助教学的新方法。《混凝土结构》课程本身是纯工程技术学科,但目前获得共识的是:现代工程教育应向综合化发展,应在注重科学教育的同时也注重人文教育。综观很多大科学家、著名工程师的成长历程,一般都具有很突出的人文精神。他们以人性和理性的思维,兼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郭曰方认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应提倡将高尚的人文精神注入文化,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相生辉。

对于教育来说,本身是一种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工作。大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成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这些即将步入社会,面临激烈竞争的学生能够以更理性的心态来接受挑战。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仅仅依靠专业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需要在整个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全面穿插、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哈艳等指出:人文素养对于理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幸福生活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并具体分析了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策略问题;刘德平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探讨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用人文气息去感染学生;用人文知识去丰富学生;用人文理念去塑造学生;用人文精神去引导学生;宫良伟等也直接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明确提出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多种途径将人文教育寓于专业课教学。人文教育本身包含的内涵比较丰富,在当前的倡导民族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最应当突出的正是传统文化经典。为此,本文将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基于自身实践,尝试将枯燥难懂的专业课程与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经典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辅助教学的效果。

二、传统文化经典元素与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的结合方式介绍

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代表之一,尤其是其中的《三国演义》。由于故事精彩、人物形象经典而长盛不衰,《三国演义》在当代人群中仍有很大的影响力。为了将《三国演义》有效地引入进来,提高同学们学习《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作者具体采用了两种方式。

1.创作了教辅读物――《钢混三国》。《钢混三国》借用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三国人物编写了一定的故事情节,比较完整地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一种主要形式――框架结构。本作品定位为教辅读物,供学生们在课外进行阅读。具体来说,共24节,前4节是充满三国特色的故事情节,但围绕的是目前很热门的房地产话题,在不知不觉间引出了混凝土框架结构。然后让诸葛亮、关羽、张飞、刘备以房地产公司中高层的身份进行互动、对话,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理念、荷载和抗力、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梁(柱)的内力计算、楼板的构造和传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柱)的内力计算、楼板的内力分析、梁的配筋设计、楼板的配筋设计、柱子的配筋设计、梁(柱)的控制截面、梁(柱)的最终内力及配筋、结构的裂缝计算、变形计算、耐久性设计等。为了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更形象地展示三国特色,书中对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重要人物配备了漫画式插图。人物的语言表达与面部表情实现了统一,趣味自生。除了人物形象外,在书中还点缀了不少表现人物互动的漫画式插图。

2.制作了结合三国主题与专业知识的动漫。为了达到更加生动形象的效果,作者还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这一重要知识点制作了动漫――《三国风云――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本作品也利用了诸葛亮、刘备、关羽等三国人物,但让他们“动”了起来,更加鲜活地演绎专业知识。

篇9

二、商业力量对文学经典建构的推动

一部文学作品经典化的背后隐藏着各种权利争夺、话语权的争夺。在当代子L会这种权利的争夺、话语权的争夺更加裸。当今社会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消费社会。在这个消费至上的子L会中,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经典的建构出现新的力量的制衡。商业力量对文学经典建构的推动不可或缺。可以说在当代文学作品的销售数量成为衡量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标尺。文学经典除了自身的文学特征和经典品质外还要能迎合大众消费的要求,给商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流行性成为当代文学经典的一个新的特征。在消费社会中,作家成为生产者,作品成为商品,而印刷、出版等部门成为一部作品从文本变为商品的中间力量环节。传统作家更多的是为自身的思想排解和艺术追求而写作,目的比较单纯。当代的许多作家成为推动文学经典化的商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再单纯追求艺术上的成就,而是开始或多或少的注重作品的经济收益。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作家开始与商家合作追逐共同的经济利益。作家接受商家的宣传包装,逐渐“明星化”。而一部文学经典在当代的建构中自身也要成为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商品。在文学经典转化为商品过程中,印刷出版等部门为追求经济利益可谓是费尽心思。比如当代出版的文学经典作品就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装帧越来越精美。为了吸引消费者,商家不仅在文学经典的文学价值上做足了宣传,而且在出版的经典作品中以精美的文字排版、插图,甚至配上影视剧照来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虽然有时候商业力量对作家、作品的包装推崇会造成部分文学经典化的假象,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一部装帧完美的文学经典作品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进而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说当代文学经典的建构也离不开商业力量的推动。

篇10

摘 要:文化对国家和民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文学经典则是文化的凝练和集中体现,对于经典文学的学习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媒体环境的改变以及阅读方式的变革,经典文学传统的传承和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困境。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塑造人格的重要角色,对于探究传承文学经典的新形式责无旁贷。本文以此为基点,结合具体事例,从新媒体的大环境和高校的角度出发,通过论述学习经典对人格培养教育教学的作用、现今经典学习方法的弊端和面临的困境来探讨传承经典的新思路。

关键词:文学经典;传承思路;新媒体;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62-03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总的来说,涵盖了人们长期社会历史创造的产物,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记载,同时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而文化同时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文化为核心的国家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文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凝练和集中体现,对于经典文学的学习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塑造人格的重要角色,对继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无可厚非的责任。

但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网络媒体技术和阅读载体技术迅速发展,整个社会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高校学生因为易于接受新事物,对社会事件感知度较高,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因为它使阅读的内容丰富了,但阅读的深刻性降低了;阅读的娱乐性增强了,但阅读的思考性浅显了;阅读的时间开放了,但阅读的系统退化了[1]。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的,这不仅对于正常社科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消极影响,对传统文学经典的学习消极影响更为重大。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阅读习惯与传统阅读习惯的冲突,文学经典传承传统方式与高校学生新认知的冲突应当受到关注,也应当积极寻求方法去解决。

一、高校传承经典文学的优势及经典文学的意义

文学经典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和集中体现,传承和推广是极为必要的,然而时机和方式值得商榷的。经典文学对于人格塑造和素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传承面向全社会,全年龄段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最佳时期是大学时期。这一时期人的价值观念初步形成,个人才能全面发展,对于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也正是接受经典文学熏陶的好时期。而高校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独有的丰富资源成为经典文学传播的重要阵地,在经典文学推广活动中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专业性”即高校可将经典文学的培养与中文等专业学科的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培养,共同促进;“权威性”即高校可依托完整正确的学识体系对经典文学的传播加以引导,使学习者信服;“丰富资源”即高校可借助信息量巨大的图书馆、各领域各专业的专家教授将经典文学进行诠释补充,更好地传承。因此,高校应当利用好这一良好时机,把握好“专业性”、“权威性”,利用好丰富资源,贯彻积极、科学的方针,结合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努力探索适当的高校文学经典传承的新途径、新方法。

1.经典文学的传承对于教育教学意义重大。谈到经典文学的传承的最大受益者,毋庸置疑,社会各界的第一反应都会是中文专业或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历史文化相关专业。当然,这些相关专业是受益的主体,因为对于经典文学的内容进行诵读学习、对其语言结构和句式用法进行推敲、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其更好认识自身专业,丰富其对自身专业的理解认知。目前此类学科也把经典文学中的重点篇目通过课堂教授和课下布置的形式进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经典文学传承只是在极个别相关的专业的范围内进行的,并没有形成全面的、覆盖面广的学习氛围,然而全面的学习氛围不仅对整个高校范围有带动辐射作用,同时对这些专业自身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经典文学的传承对于其他学科教育仍有益处。现如今,当提到高校应当全面学习经典文学时,总会出现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一些与文学关联性小的专业,甚至一些理工科专业学生也需要进行经典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所谓经典,是指其中的内容能够不局限于时代,能够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被保留、被遴选、被检验之后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经典,并不只是读出书中的内容,而是通过阅读去锻炼“思辨”的精神,体会作者的用心,思考作品的意义,提出疑惑的问题,寻找合理的解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对各个专业都大有裨益。同时,许多专业在学习文学经典后,再接触本专业的知识,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文学经典,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提升自身文学修养,同时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时,可以将所学内容与实践需要结合,更好地完成自身相关工作。

2.经典文学的传承对于个人素质培养有积极意义。文学经典的传播不仅具有以上两点教育意义,同时教化意义也是极为重要的。文学经典中孕育着人类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经验,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不仅是一种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休闲方式,而且能够修养身心,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指引未来,能够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主要的功能有社会政治教化功能,即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目标;道德伦理教育功能,即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优良的道德感;个体人格净化功能,即促使大学生拥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人生目标,用正确的人生态度去生活;审美情感教育功能,即要求大学生拥有良好的辩证能力和高情商。因此,经典文学的教化意义也就决定了其重要地位。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经典教育传承现状及弊端

文学经典的传承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如何将文学经典中有益的部分提炼推广和如何让社会大众自觉自愿接受文学经典,并学习文学经典一直为人们所提及。但随着媒介相关技术的功能日益强大,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充斥人们生活,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原有的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也受到挑战,传统的传承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谈及原有的高校经典文学传承方式,总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形式:第一,课堂教学法,将文学经典设立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经典文学典籍分析整理归纳,将其中重点知识和思想教授学生;第二,学结法,即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和计划对文学经典进行学习,将书中内容进行记录学习,通过整理汇报的方式对文学经典进行研读。

1.文学经典的文化内涵需要发现和创新。学习文学经典,最重要的是学习其文化内涵,并且发现运用书中的核心内容。对于大部分家喻户晓的文学典籍,书中蕴含的人生哲学、处事哲理大都口耳相传,我们都有所了解,但“温故而知新”,我们不能因为发现文学经典中某一突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内涵,而停止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每一次的深入阅读都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仅仅掌握片面的内涵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对于文学经典的学习者来说,也是不能够满足的。现有的文学经典教育就存在这样的弊病,教授的内容趋于一致,教授的篇目趋于集中,教授的内涵陈腐未变,这种现状亟待改变。

2.传统的文学经典传承方式缺乏生机和活力。提及高校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课堂教授。这样的方式没有问题,自有私塾以来,这样的文化传承方式已经绵延了千百年,但在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新媒体环境下、在学生接受新事物习惯不同于以往的高校范围里,这样的文化传承方式已经很难再受欢迎。对于翻看书本上的传统文学篇目,课堂上由老师将篇目的主旨大意及文化内涵口头教授的方式缺乏生机,大学生很难主观能动地去了解相关知识,也很难深入发掘文学经典的深层意义,这与传播文学经典的用意是背道而驰的。

3.传统的文学经典传承方式难以适应新媒体。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地丰富。传统媒体时期的信息传播内容在形式上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有文字图片的形式,过于呆板,吸引力不强。新媒体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有声文字、动态图片、视频等新形式,形式多样,图文并茂[3]。相对于同样的信息,大学生更倾向于接收娱乐性强、信息容量大的信息,而文学经典却没有与这一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传播方式与借助新媒体传播的其他各类信息相比较毫无优势可言。因此,想要达到传播文学经典的目的,与新媒体相结合、满足大学生的兴趣需求十分重要。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经典传承新思路

1.文学经典的新内涵和新思想需要发掘。正如前文提到的,文学经典中传统的文化内涵和核心思想已经不能满足传承和教育的需要了,想要让文学经典的传承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新的内涵和新的思想是必要的,但从文学经典中发现新的积极意义也需要遵循一些方法和原则。在重新发掘过程中,要抛开既定的思维模式,用全新的角度、全新的方式去解读曾经研究过的文学经典,发现其中的新内涵、新思想,将其加以整理传播,让文学经典的传承焕发生机与活力。

2.高校需要创新传承思路转变角色。高校要提高文学经典传承的主动性,创新传承思路。在以往文学经典的传承过程中,高校只是作为一个主办人的角色出现,而并非作为策划人、负责人的角色,在传播过程中对于细节的把握和反馈的收集做的并不到位,这也导致了虽然关于文学经典传播的活动在开展,但收效甚微。因此高校必须破除以往关于文学经典传播的旧思维,积极转变角色,结合文学经典的积极作用与学校自身特色,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学经典传承思路。只有高校这个把关人、负责人的工作做好并做到实处,相关的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同时高校需要完善相关机制,如负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相关工作安排到人,让每项工作有人具体负责,有人统筹规划;通过激励机制从上至下激发潜能和活力,保证相关活动稳步进行,在创新中发展。

3.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需要与高校活动相结合。如何让大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文学经典要从大学生日常兴趣点入手。在高校,学生除了日常的学习生活外,最能够自觉主动参加的便是学校、学院及社团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达到了沟通交际的目的,同时也在参与过程中收获了知识。文学经典的传承便可以与众多的校园活动相结合,采取“学校提倡、学院主办、社团添彩”的方式,让文学经典的教育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举办读书报告会、诵读大赛等形式,用活动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让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觉自愿地接受文学经典的熏陶和教育,同时又转变为积极的宣传者。如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特色活动“晨读经典大赛”就是将传承经典与活动相结合,活动的目的旨在让学院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院发起活动,学生自选篇目,对篇目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将其中感兴趣的内容或故事诵读或排练成节目,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最终以晚会的形式呈现。活动自开办以来,学生热情度极高,也自主编排了形式各异、各具风格的节目,活动效果也十分良好,不仅让学生对文学经典进行了充分深入的学习,同时也锻炼了本学院学生相关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增强了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

4.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需要与新媒体相联系。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圉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覆盖面受限,而新媒体的出现解决了这种时空问题,使得校园文化活动的持续性和影响力大为增强[4]。目前,尽管新媒体技术在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由于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优势,在未来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高校应当本着“重视平台作用、找准切入要点、广泛宣传推送、考虑实际效应”的原则,切实加强新媒体文化建设,搭建文化传承创新的多样化、立体化展示平台。

首先,应当开始并加快相关新媒体建设。对传统文学经典传播方式所面临的困境和弊端需要正确认识、正确分析,把握新媒体技术在文学经典传承创新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加软硬件基础设施投入,让新媒体成为文学经典传承创新的重要窗口。其次,搭建多样化实践平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互动、体验、引导和渗透式的平台,进一步丰富文学经典传承创新的载体,接收师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加强和改进文学经典传承创新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从而促进文学经典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均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创新。最后,将传统的传承推广策略与新媒体的特性相结合,互补利用。正确分析传统的推广宣传策略中的优势和弊端,结合新媒体的优缺点,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实现双向互动、双向联动,共同服务于文学经典的传承推广。

总而言之,经典文学在传承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以丰富的文学典籍为资源,以书中优秀的思想、良好的品格为指导,以提升自身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采取传统传承与新媒体传承相结合的双向联动的传承方法,采用高校主动推广与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形式,来推进经典文学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黄晓霞.大学生阅读的时代变迁与文化传承[J].晋图学刊,2014(2).

[2]李华,张建永.文学经典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功能[J].大众文艺,2011(14).

[3]吕红雁.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探析[J].前沿,2013 (22).

篇11

一、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

1.时代对民族意识和民族思想的呼唤

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至上、价值观混乱的时代,人们精神世界的基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人在混乱中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这股思想意识的混乱也波及到学生的意识形态,面对纷繁变幻社会现象和巨变的社会结构,许多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理想和奋斗方向,仅仅将学习和升学、生存联结起来,造成学生精神家园荒芜、人格存在缺陷、道德底线不断溃退、人生境界仅停留在求生的高度,削弱了学生的民族、社会责任意识,也影响了学生的自身发展。许多有识之士都提出了通过展开中华传统经典的诵读,从青少年开始重新构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2.诵读中华传统经典的意义和价值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其中的许多文学作品记录了民族基因的最高智慧,凝结了古人对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社会责任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的观察和思考,流传至今仍放射出耀眼的光辉。指导高中生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不但能够拯救现阶段的民族文化衰落、弥补中华文化断层,还有助于学生接受优秀古诗文的熏陶,不断充实精神生活,从古人的思想中汲取朴实而永恒的人生元素,实现心灵的回归,重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意识形态和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从语文学习方面而言,诵读经典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的敏锐性,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不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途径

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沐浴文学之光、启迪人生智慧、丰富语文积累、提高语文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诵读经典活动,力求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外校内相结合。让诵读经典活动,不但成为语文学习、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而且成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抓手,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伴随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成为学生人生的“伴侣”。

1.每天定时进行文学欣赏

经典诵读和语文教学方向不完全等同,它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又高于语文学习,更注重利用文学元素浸润学生的灵魂。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积累、学习方法的指导、解题技巧的培训,相对比较枯燥;而经典诵读则注重对古诗文赏析,学生从文学性、艺术性、情感的表达,或从古诗文描绘的意境、语言的气势或精美等角度进行赏析,提升学生对文字的领会、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责任等,是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教师每天利用课前或课后十分钟,或教师、学生讲解,或观看赏析古诗文的视频,以此为学生指明诵读经典的方向、示范诵读经典的方法。这些文学经典可以是来自高中《语文读本》的作品,也可以是电视热播的讲坛对象。比如,以《山鬼》为例分析屈原诗歌中“香草美人”形象,理解作为委婉设喻、曲折表达对明君的呼唤,以及暗喻自己高洁的情操和远大的抱负。也可以选择于丹讲论语的视频播放,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解读经典,理解古人的行为准则对当下的进步意义,从而带动学生的课下阅读。

2.课外阅读实行“任务”和“个人爱好”兼顾

目前的高中生学习、升学压力极大,很少有人能主动去阅读经典、汲取其中的营养,因此,教师布置“任务”就成为展开诵读经典活动不可避免的手段。但是,不是每个学生对每部经典著作都感兴趣,部分学生制度某部经典中某一份内容感兴趣,如果教师强迫学生阅读不感兴趣的东西,不但不能达到阅读经典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学生的畏难心理和敌对性。因此,教师在推进诵读经典活动中要坚持布置任务和个人爱好兼顾的原则,教师为学生划定阅读范围,给学生留下自己选择的余地。比如,教师可以安排某个阶段学生课下阅读《论语》。至于学生是阅读原著还是阅读翻译的文本,还是观看于丹讲论语的视频,就由学生自己选择,只要能达到了解其思想精髓的目的即可。

3.定期展开诵读经典集体活动

诵读经典活动不但需要渗透到每一天,还需要定期举办学校、年级或班级的集体活动。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就某一经典著作展开讨论,可以是阅读经典的心得感受,可以是和阅读经典相关的演讲活动,也可以是古诗文朗诵、背诵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旨在出发学生的兴奋点、掀起诵读经典的浪潮,推动诵读经典活动的深入、持续发展。

4.鼓励诵读经典活动由校内向校外延伸

诵读经典活动不是课外作业,更不是学生必须完成的硬性任务,而是阅读习惯和爱好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的大块时间进行经典诵读。为促使诵读经典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可以配合学生的家庭作业和假期作业进行。比如,布置和经典阅读有关的日记和作文题目;鼓励学生观看“百家讲坛”讲解经典的节目,游览历史文化公园、和历史名人有关的名胜古迹等,这些活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促使阅读经典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心需求,实现由校内向校外的延伸发展。

三、经典诵读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回归”

古人提出的“文以载道”已明确了文学作品的育人功能。而经典诵读活动正是从古诗文的“文学”角度入手,注重以文化的浸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自由从作品中汲取营养。在文化元素的浸润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积累,逐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锐感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经典诵读活动是超越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学的回归,是实现语文学科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潜移默化实现育人功能的有效尝试。

总之,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既是时代的呼唤和需求,也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语文学生的延伸和提高,是实现语文育人功能的良好途径之一。

篇12

文学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经典文学尤其如此。由于社会意识形态或研究者个人的思想倾向、文化视野或审美品位上的种种局限,每个时期的经典文学解读都难免会有文本信息的漏读或误读,这就给重读经典留下了极大的可能性空间。这给续写《红楼梦》结局提供了可能。

文化还原也是解读经典的重要途径。任何经典作品,固然闪烁着创作者的个性光芒,但无一不是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的结晶。用心寻绎其文化原型及其演进轨迹,将会拓展经典的认识空间,也有助于把握文化传统的脉息律动。这为续写《红楼梦》结局出现的积极意义提供了可能。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作为文学中心的文学经典在整个文化格局下也难免不遭受挤压和抛离的厄运。当下社会,消费通过大众传媒的鼓吹,已经成为社会大众一种挥之不去的潜在文化心理。无边的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弥散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寸空间。市场经济与后工业社会的文化氛围,使纯粹的逐利获得了某种合法性。文学经典走下神龛,成了大众满足消费欲望的一种并无特殊意义的对象。消费文化按照自身内在的逻辑与欲望渴求,把经典的神圣性与权威性全部打碎。对文学经典进行翻译、戏拟、拼贴、改写,追求经典文本的通俗性,这就是消费文化对文学经典所取的态度。这些作品的商业性动机和消费化倾向相当一致,而且操作方式十分相似。文学经典神圣性的消解与消费化趋势体现着现代性的世俗性要求。但经过戏仿、改编后的文学经典已经不是原初意义上的文学经典,充其量两者保持着一种互文性关系而已。续写《红楼梦》结局能逃脱这种祸福难测命运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