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分析理论范文

时间:2023-06-09 10:05: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叙事分析理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叙事分析理论

篇1

1990年,澳大利亚的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与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斯顿(David Epston)合著《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一书,被认为是叙事心理治疗(辅导)诞生的标志。他们认为当人们把自己与问题混为一谈并在“主流叙事”的影响下丧失、限制、否定了自己的人格时,在治疗中进行重构就尤为必要。他们将福柯关于知识与权力的观点应用到临床治疗,尝试帮助来访者“表演另类故事”,让他们从“单一”知识中解放出来,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

21世纪初,叙事辅导开始进入中国。2000年,台北的吴熙琄出版《最新又潜力无穷的疗法:叙事疗法导读》一书;2001年,廖世德将怀特与艾普斯顿的著作《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同年,怀特首次在台北举办“叙事治疗工作坊”。台湾张老师基金会台北谘商辅导中心积极致力于推广叙事疗法,该中心于2003年举办了“叙事治疗进阶个案研讨工作坊”;台北市生命线协会亦于2003年开办“叙事治疗的多元面貌”课程。此外,香港的社会工作人员协会曾在2003年举办了两次叙事治疗工作坊。

目前国外已将叙事辅导法应用于临床心理学上,干预诸如厌食症、家庭性暴力、精神分裂症、精神创伤、种族关系、儿童与养父母关系及口吃康复等问题。

1 叙事辅导法的基本主张

所谓叙事辅导法,即通过引导来访者在不受干扰的安全环境下叙说自己的生命故事,唤起来访者内在力量与生命意义的心理辅导方法。叙事辅导的重点与目的在于帮助来访者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重新定义生活的意义,进而回归到正常生活轨道。

叙事辅导法是一种以来访者中心为取向的咨询方法。叙事辅导与其他心理辅导方式的显著差异在于它相信来访者才是自己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辅导者只是在旁边陪伴;来访者应当从自己生命故事的片段中找到自尊、自信与价值,从而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目前的困难。咨询师在运用叙事辅导法时,与来访者的关系是平等而合作的;“咨询师是来访者改变的促发者,而非按照自身的取向将专业知识强加于来访者的动机和需要之上( 张涵,2013)。”

怀特认为人类是诠释的动物,“在诠释过程中所创造的意义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行为和在生活中采取的行动。生命故事或自我叙说的过程传达出我们决定撷取及对外表达的生命经验片段;故事或自我假说决定我们如何塑造生命经验。我们并非通过生命故事存活,而是故事塑造、组成并拥抱着我们的生活(Payne,2012)。”

叙事辅导法鼓励来访者发展个人的知识、技巧,鼓励有意识的觉察与转化。在进行叙事辅导过程中,辅导者通过认同、谈话、强化来访者所讲故事的积极方面而创造出尊重和接纳的氛围,促使来访者重新建构其对于事物的理解和想法,实现观念与行为的正向改变。

叙事辅导法主张将谈话的焦点放在支线故事上。支线故事是来访者所叙述的“问题故事”之外的生命体验,或者是对生命体验的重新诠释。怀特主张让来访者详细地勾勒支线故事,“因为只有通过支线故事,人们才能逃离掌控个人理解和生命的主线故事的影响。通过协助来访者进行更完整的叙说,减少以刻板印象描述经验所带来的僵化和影响(Payne,2012)。”

2 叙事辅导法的理论基础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们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也称为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媒体社会或消费社会,在文化形态上被称之为“后现代社会”或“后现代时代”。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在后现代时代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它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断裂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柯等人将北美关于后现代文化形式的讨论上升到更为深刻、更为广泛和更具综合性的哲学高度,从而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对于继承和发扬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的现代主义哲学进行全面的批判,总体上抱持一种对于逻辑性观念与结构性阐释的不轻信或怀疑的态度。具体来说,这些批判观点主要有:第一,用“分延”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即用“差异”原则来取代“中心”概念,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或两极性与独断性的基础上,撼动“整体”,打破“结构”;第二,从纵向思维转换为横向思维,即传统等级体系一般的 “树状结构”思维向动态、发散的“根状茎”式思维的转变;第三,用差异对抗理性的总体化;第四,注重个体性和自我关切,反对主体性和人道主义,即反对把人的最一般的本质当作当然的、现成的前提,反对把人看作是“理性的生物”;第五,用透视主义和相对主义取代表象论和基础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世界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不可计数的意义;解释世界的方式是无限的,我们应该寻求对于现象的多种解释;第六,用不确定性和小型叙事取代元话语和宏大叙事,强调知识的不可通约性、不 可预见性、不确实性、突变性、异质性、与多元性(冯俊,1997)。

从以上对后现代主义哲学观点的梳理来看,关注差异、去中心化、打破正统、主流和权威、解构和关注解释的多元是理解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关键,也正是这些核心思想影响了叙事辅导法的产生——叙事辅导法的支撑理念即让来访者重新定义问题和人生意义。在来访者讲述“问题故事”、外化问题之后,引导来访者讲述主线故事之外的支线故事,或者从非主流的视角重新解读问题故事。

3 叙事辅导法的具体操作流程

3.1 来访者叙说自己的“问题故事”

辅导者需要为来访者创设不受干扰的、安全的环境,以尊重与专注促使他讲述自己的故事。通常来访者的故事充满了挫折、失望、悲伤甚至绝望,因此称之为“问题故事”。

3.2 界定并外化故事中的问题

在来访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后,辅导者鼓励来访者自己界定故事所反映出的问题;如果来访者无法说出任何词语,辅导者可提供几个供其选择,例如“忧郁”、“悲伤”、“愤怒”、“工作压力”、“恐惧”、“焦虑”等。

同时,辅导者应强调问题对个人的影响而非人本身具有问题,此即问题的外化。例如辅导者应表达“抑郁干扰了你的生活”,而不是“你变得抑郁”;应表达“你被压力影响着”,而不是“你很有压力”。外化问题的目的在于协助来访者将自我认同与问题分开,并且了解问题来自于环境或人际互动过程,而非其心理或人格。

3.3 发现并聚焦特殊意义事件

特殊意义事件是来访者所讲述的“问题故事”或叫主线故事之外的、具有某些正向激励作用的故事或经验。在来访者讲述完“问题故事”之后,辅导者应引导来访者讲述其他经历,从中发现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并对该事件中的某些细节与过程加以聚焦和描绘。

3.4 引导来访者“重新入会”(re-membering)

“重新入会”即鼓励来访者通过举行纪念仪式、书写记录、重游故地等方式正视“问题故事”或创伤性事件,以期获得支持与抚慰。“重新入会”必须在来访者通过发现特殊意义事件而重拾自信与勇气之后进行。

3.5 引入局外见证人强化叙说-再叙说

在此阶段,辅导者可建议来访者邀请其朋友、亲人或同事分享自己改写后的故事。这些局外见证人可在分享过程中讲述自己受来访者触动的某一段经历或故事,如此可通过生命经验的共鸣增强来访者的内心力量。

3.6 通过仪式或颁发证书结束辅导

当来访者确定自己的生命故事不只是“问题故事”,其他经历与故事中所蕴藏的正能量足以支撑其未来生活时,辅导就可以结束了。辅导者可邀请来访者的重要他人前来进行再叙说,并通过仪式或颁发证书来铭记这段过程。

4 辅导案例

来访者:王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其母亲在“5.12”汶川地震中不幸遇难,自己难以摆脱悲伤与抑郁困扰。

辅导目标:与王同学建立良好咨访关系,帮助她正视母亲去世的事实和悲伤情绪,找到改善负面情绪的动力,开始新的生活。

辅导次数:五次。

4.1 第一次辅导:叙说自己的故事并外化问题

王同学在辅导员的建议下第一次来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老师邀请王同学讲讲自己的故事。以下是王同学讲述的故事内容:

我老家在绵竹农村,2008年“5.12”地震前,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在外打工。地震发生时我在学校宿舍,房间的剧烈晃动让我很害怕。当我知道母亲不幸被垮塌的房屋压死的消息时,我很震惊,不愿意相信那是真的。但我在同学面前并没有表现得多么悲伤,可能是来不及悲伤,因为我要赶回家同父亲一起料理母亲的丧事。将母亲的丧事办完后,我返回了学校,这中间大概有一周时间。回到学校后,我不断想起和母亲有关的往事,不再喜欢和其他同学来往,也不想跟任何人说话;食欲开始下降,不想吃东西,身上没有劲,体重也明显减轻;我开始逃课,甚至不愿意走出寝室的门。我一想起和母亲一起相处的画面和片段,眼泪就忍不住地流下来;我不相信母亲就这样离开了我。

辅导老师听完王同学的讲述后,首先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倾听她的故事,并且能够理解她现在的状态和心情。之后引导她用几个词语概括自己刚才所讲故事中的情绪和感受。该同学略微思考后用了“悲伤”、“孤单”、“失落”和“压抑”几个词语。

辅导老师肯定了该同学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认知后,进而引导其将这些负面情绪“剥离”:你认为自己是悲伤的?你认为自己很孤单、很压抑?换个说法,你可以把悲伤、孤单与压抑看成某种东西,把上述表达改为“悲伤、孤单、压抑的情绪与感觉笼罩着你”,这些负面情绪终将远离你,它们本不属于你,你可以是快乐而轻松的。

4.2 第二次辅导:继续叙说故事,挖掘特殊意义事件

第二次心理辅导时,辅导老师邀请王同学继续讲述自己的故事,但这次不讲地震后的,改讲地震发生前自己家庭、学习和生活中记忆犹新的事。王同学讲起初中时父亲为她买凉鞋的故事:

我对父亲的感情不如母亲的深。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挣钱,与我的沟通很少,感情很淡;我觉得自己甚至不太了解父亲,也不太确定他是否爱我,也有可能是父亲不善言辞,没有当着我的面说过那些表达情感的话。但是,我至今仍记得初中时父亲为我买凉鞋的事。我家一直很清贫,买凉鞋当然也是要选便宜的,便宜的鞋自然样式和质量都要差一些。可我当时偏偏看中了一双红、黄、白三色相间的皮凉鞋,价格比父亲准备给我买的那双塑料凉鞋要贵好几倍。我当时很爱美,也很喜欢那双皮凉鞋,所以执意要买。父亲虽然很无奈,很想节省钱,但最终还是妥协了,为我买到了心爱的凉鞋。我当时非常高兴,“父亲”这一抽象的称谓开始在我心里具体化为父亲鲜活的形象。

辅导老师听完王同学的故事后,点出该同学初次辅导时所讲的“父亲不能理解自己的感受”、“失去母亲后很孤单”的观点并不恰当。父亲为其 买凉鞋的故事即可看作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在这次愉快的买鞋过程中,父亲展现了对女儿的包容、理解和爱;父亲虽然不善于表达自己对女儿的情感,但他愿意为女儿付出,竭尽所能甚至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地满足女儿的需求,愿意包容并陪伴女儿度过难关,所以女儿不是孤单的。 4.3 第三次辅导:引入局外见证人强化叙述

辅导老师鉴于王同学所讲特殊意义事件涉及与父亲的关系,因此将叙事辅导流程的下一阶段提前,目的在于首先让王同学确定父亲对自己的爱、坚定与父亲的情感联系后再去触碰“问题故事”,与父亲一起去祭奠母亲。所以此次辅导联系了王同学的父亲到场,并请王同学当着父亲的面再次讲述了买凉鞋的故事。父亲听完故事后表示深受触动,自己都不知道当年的一个小举动让女儿记忆深刻,成了这么多年女儿最温暖的回忆。并且,父亲也认识到因自己不善表达而拉远了与女儿的情感距离。

4.4 第四次辅导:正视创伤

在上一次的辅导中,王同学与父亲加深了彼此心灵上的联系,孤独感与压抑感有所减轻。在此基础上,辅导老师征询王同学关于书写记录母亲点滴的意见,例如可以记录母亲的容貌、性格特点、喜好、与父亲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对家庭的贡献等,也可以记录自己失去母亲后的悲伤情绪和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王同学表示愿意尝试去书写,并打算与父亲一起去祭拜母亲。

4.5 第五次辅导:仪式性“结业”

王同学与父亲一起祭奠过母亲后,再次来到咨询室,并告诉辅导老师自己已经开始记录母亲的故事。辅导老师询问其记录母亲故事后的感受,该同学表示虽然过程中难免伤感,但能坚持写下去,慢慢地能把书写的过程看作是对母亲的一种怀念与爱。

闻此,辅导老师认为对王同学的辅导可以结束了。辅导老师象征性地颁发了一份“走出悲伤,重新生活”的结业证书,鼓励该同学开始新生活。

5 叙事辅导法对辅导者的素养要求

叙事辅导者除了应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健全人格外,还应具备以下两点特质:

第一,善于倾听。在叙事辅导过程中,辅导者的角色就是倾听者。辅导者应当鼓励来访者尽可能详尽地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不是催促与想着如何应对。辅导者认真、持续的倾听与关注是获取辅导素材的重要途径。

第二,善于发现来访者“问题故事”之外的正向影响因素。辅导者应具备较强的语言、文本(来访者有时以信件形式表述自己的故事)理解能力,善于从中发现能够对来访者给予正向影响的事件或人物,进而放大这些事件或鼓励来访者与重要他人联系,以取得切实辅导效果。

6 展望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叙事辅导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心理治疗、辅导和咨询技术,具有以来访者为中心、操作性强和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例如目前国外已将叙事辅导法应用于临床心理学上,干预诸如厌食症、家庭性暴力、精神分裂症、精神创伤、种族关系、儿童与养父母关系及口吃康复等问题。从已有研究与应用来看,叙事辅导法还运用于学校心理咨询与服务当中,解决中小学生、中等职业与大学生的多种心理困惑和问题。

此外,叙事辅导法最初由其创始人之一的迈克尔.怀特在家庭治疗领域探索而来,之后逐渐发展到个体与团体治疗和辅导。因此,从叙事辅导法的产生、发展和实际应用历程来看,叙事辅导法可广泛适用于个体、伴侣、家庭及团体心理问题尤其是情感创伤、自我认同危机、儿童问题行为与亲子关系问题的解决。

篇2

1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内涵

在现有的国际、国内、行业等标准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分析,这些是针对具体的数字化档案类型、用户、业务管理流程等采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元数据模型中元数据功能项的设置分析及对其描述的过程。这个功能的意思是要基于元数据元素、元数据模型。根据这一定义,应该明确的是,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首先是一种功能需求,需要确定需求分析的信息源并施以科学的方法。

2 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信息源

数字化档案管理需求分析的信息源,是以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信息来源范围为主要的另外包含权威性文献、数字化档案本身、用户等。

就其本身而言的话,数字化档案的分类丰富,有多媒体数字化档案、视频档案、音频档案、图像、图形档案盒数字处理档案,因此,其信息源范围可以是关于字处理档案、图像档案、图形档案、音频档案、视频档案以及多媒体数字化档案的管理元数据范围的需求分析。

针对权威性文献而言,权威性文献可以分为法规、标准、政策、规范、最佳实现及理论等,因此,其信息源的分析范围可以是国内外的有关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法规、标准、规范、最佳实践及理论中存在着的有关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的分析。

针对用户而言,信息源的分析范围可以是对文件管理者、档案管理者、数字化档案管理者、计算机系统管理员以及数字化档案利用者所提出的分析方法。

3 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的分析方法

在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领域中,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进行需求分析,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保证其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笔者认为,有两类方法:一类是自上而下演绎分析法;另一类是自下而上归纳分析法。

3.1自上而下演绎分析法

3.1.1文献参考法

文献参考法,以“文献”形式表述有关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等,以保证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是从“文献”的抽象到具体数据元的确定的方法。主要是从所涉及文件管理的文献中概括出数字化档案元数据的需求。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元数据项目是运用此法的主要代表项目,该项目主要研究文件管理的中凭证要求(简称《baC项目》)。

3.1.2理论推导法

从文件管理理论出发进行归纳演绎,以层层递进的逻辑来验证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合理性,即是理论推导法。

目前流行的文件管理理论主要有: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运动理论。不论采取哪种理论作为我们的研究依据,都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澳大利亚元数据研究项目《教育、研究与产业合作项目》(SPIRT project)为例,他们所制定的元数据主要依据澳大利亚所独创的“文件连续体理论(records continuum thinking)”;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项目《数字化档案完整性保存项目(UBC)》则依据的是文件运动理论理论。按照我国目前的档案管理相关理论,我们要采取在我国比较流行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3.2自下而上归纳分析法

3.2.1调查访问法

通过对文件创建人员、文件管理人员等相关的专业人员等进行跟踪访谈和数据分析,按照用户的实际需要,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另外用到此方法的是在跨国联合项目――文件永久性凭证性问题在电子系统里的应用(简称INTERPARPES)。

3.2.2流程实际法

按照档案实际管理的业务流程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档案在管理过程中的运动为分析的切入点进行需求分析。研究者持有这类分析方法会认为文件管理流程和元数据是分不开的,所以,要理解元数据,就要紧紧联系数字化档案管理流程实际,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传统的手工管理业务流程。

以上方法各有优劣,如文献参考法,可以从宏观上保证建立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具有合法性和凭证性,但建立的标准过于宽泛;理论推导法,可以保证其合理性和系统性,但建立的标准偏向理论性,实用性不强;基于用户访问法建立的标准,其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好,但缺乏完整性与系统性;流程实际法,即使具有可行和运用性范围依旧被局限。所以说,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分析时,需要综合作用各类所学多种方法分析需求,而不是孤立、单一的只作用一种方法,这样做才可能满足数字化档案元数据更全面和客观的需求。

4关于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体系模拟建构

在以上探讨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内涵、信息源及方法的基础上,笔者尝试模拟建构需求分析体系。

首先,根据具体行业、应用领域的目标与特点,确定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信息源;需求分析的信息源主要包括,文献(规范、标准)、数字化档案本身、用户、数字化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等方面。其次,对需求分析信息源进行分类整理、审读,综合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源进行分析,简练出数字化档案管理数据的需要并形成需求陈述。再次,针对各需求陈述进行元数据的提炼,将提炼到的元数据进行分类,再将具体的元数据纳入到分析框架。最后,判断元数据元素项的设置,形成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体系模型。

参考文献:

篇3

1、采用继续审理裁定,可加大上级法院对受案问题的监督。

实践中,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有时因某些敏感案件和群体性诉讼,会被人为缩小或暂不受理,致使有的当事人告状无门。对于符合受理条件而一审法院未进入实体审理的情况,通过当事人启动上诉程序,由上级法院直接指令原审法院继续审理可以切实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从制度上解决当事人的“告状难”问题。

2、二审法院指令一审法院继续审理的案件,一审法院将不再审查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等程序问题,直接进入案件的实体审查,从而避免当事人的讼累。

3、裁定“继续审理”的概念表述更具科学性和明确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对一审法院驳回的裁定认为确有错误,适用的是“撤销原裁定,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进行审理”的裁定,未能明确二审纠正一审违法不收案裁定的具体方式。同时,由于一审并没有对实体进行审理,过去发回重审并不科学,称之为继续审理则更具科学性和明确性。

二、“继续审理裁定”的适用范围、条件及性质

1、适用范围为原审裁定驳回的案件。对于一审不予受理的案件,不适用“继续审理裁定”;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应在撤销原裁定的同时,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立案受理。”

2、适用条件必须是在原审驳回裁定确有错误,且原审原告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适用“继续审理”裁定。如果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符合法定条件,则一审适用驳回裁定必然错误,二审即可适用“继续审理裁定”。所以适用“继续审理裁定”的前提及重心应当放在是否符合法定条件上,而不是原审驳回裁定是否有错误。假如虽然一审裁定不当,但原告的确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则不适用“继续审理裁定”。

3继续审理的性质是对原一审的恢复和继续,是纠正原一审中关于条件审查的程序错误,已经进入案件实体审查的阶段。继续审理并不是另外重新审理,其重心应定位于“继续”上。

三、民事诉讼继续审理中的几个问题

1.立案问题

对于继续审理的案件,一审法院如何选用案号颇有争议。有的认为应当立“重”字案号,有的认为应当继续沿用原来的案号,有的认为应当启用一种新的案号,可立“继”字案号。对此,笔者认为应当沿用原案号,因为继续审理的性质是继续原审,案号和原案卷材料当然应当沿用原案号继续审理。而且一审案卷需待二审裁判后才能归档,所以使用同一案号有可操作性,原来审理的案卷材料和继续审理后的案卷材料可以同卷装钉,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便于查阅。当然,为清楚起见,案卷也可编为原审卷和继续审理卷二卷。如果使用“重”字案号,不仅将与发回重审的案件相混淆,同时也可能将继续审理前和继续审理后的案卷材料人为地分在两个不同案号的案卷之内,从而不能体现继续审理之特点。同理,使用“继”字案号也存在此类问题。

2.是否另行组成合议庭问题

对于继续审理的案件,有的观点认为不需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因为继续审理不是发回重审,法律只规定发回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而没有对继续审理作出这一要求。有的观点认为需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其理由是:首先,继续审理是对原审错误的纠正,为避免原合议庭人员的先入为主和排斥情绪造成对当事人的不利,预防当事人对原合议庭人员可能的不信任感,一审有必要在继续审理时另行组成合议庭。这是一项重大程序要求,有利于继续审理的顺畅和公正;其次,程序与实体应当并重,对因实体错误发回重审需另行组成合议庭,对因程序错误指令继续审理也应一视同仁(被裁定继续审理的案件一般是因为有程序上的错误);其三,有的案件被发回重审仅因为程序上的不当,其结果是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而基于对条件的错误认定作出驳回裁定的案件,其结果自然也应该是另行组成合议庭继续审理。但是,笔者认为不需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因为继续审理的性质是继续原审,案号也是原来的案号,另行组成合议庭不好算案件数。

篇4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5-0004-6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01

需求分析是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来确定课程目标,以满足学生特定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要求的过程。它是课程设计中的第一步,是最为基础的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选用以及教学评估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对于外语教学需求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大学英语需求分析的研究,已经吸引了很多研究人员的重视。Munby等提出了目标情景分法;Hutchinson & Waters提出“目标情景需求+过程需求”模式;而国内的学者束定芳等认为需求分析应包括社会需求分析和个人需求分析(束定芳,2004:19-34);夏纪梅和孔宪以语言“交际功能”为原则,认为外语课程设计需要分析学生的情况、学习目的、雇主或者职业的需要,关注符合职业要求的语言功能项和技能项(夏纪梅、孔宪,1999:27)。但是,现有需求分析模式的基本假设往往是学生的目标需求以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都是静态的,它们弱化了在实际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目标需求、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随着动态系统理论被引入应用语言学领域,语言发展可视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它为外语课程的需求分析模式构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外语学习过程既不是单纯的认识心理过程,也不能完全归于社会文化过程,而是在多种输入因素影响下系统状态的动态转移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外语课程需求分析的目的就不再是简单的要明确学生能力所处的位置以及期望达到的需求点,也不是理解学生期望与现实的线性差距,而是要分析表征学生外语水平的状态变量、由状态变量所表达的学生当前外语水平和目标外语水平、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输入变量(因素)以及状态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最终建立目标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化模型。基于此模型,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通过改变影响学习状态的某些输入变量的值,来使得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初始状态转移到目标状态。

下面,本文将以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为例,详细说明动态系统视角下的需求分析方法。首先将介绍需求分析的相关研究工作,然后介绍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需求分析框架。

1 . 相关研究

需求分析最初用于专门用途外语教学的课程设计。而需求分析研究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研究人员基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对需求的不同理解以及分析需求的不同方法。首先,目前各种关于需求的定义可以分为结果指向性和过程指向性两种定义。结果指向性定义是将需求看作一个期望、要求或必须做的事情,需求常常被看作数个点。如Widdowson(1981:2)将需求定义为外语学生目前学习一门语言和完成未来工作要求必须做到的事情;Berwick(1989:57)认为需求是学生目前的学习要求及未来的工作要求。而过程指向性定义将需求理解为一段距离,强调了需求的过程指向性,比如Kemp(1998:21)将需求定义为“指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下面,本节将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简要介绍当前对外语需求分析的相关研究工作。

1 . 1 国外需求分析研究

首先,Munby等于1978年提出了著名的目标情景分析法。它是一个局部的交际需求处理器,是关于关键交际变量的一系列参数和个人信息、交际目的、目标水平等九个方面。该方法更注重目标需求分析,仅适用于与特定类型人群的小范围需求调查,大范围使用时存在很大局限性。更重要的是Mundy模式几乎各个层面都存在主观性和随意性的问题(Richards, 2008: 35)。

随后,Hutchinson & Waters对ESP课程中的需求分析模式做出了极大的改进,提出需求分析不仅仅包括目标情境下的语言需求,还要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成功达成目标需求(Hutchinson & Waters, 1987: 55)。Hutchinson & Waters的模式包括目标语言需求和学习过程需求。目标语言需求是指学生在目标环境下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必要、不足、起始水平和目标水平。学习过程需求指为了学习而需要做的事情,即学生在目标环境下为达到所需要的水平而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该模式强调了学习过程,但弱化外部环境分析。

Dudley-Evans & St John的需求分析模式则通过对课程生态情景这个核心的相关特点的辨析,“对特定学生群体进行最大量的语言、技能学习的分析,最终得出目标情景和学习环境的相关信息,其模型包括7个方面(陈冰冰,2009:19)

Brown在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一书中用系统的观点看待课程设置及其各个环节,谈及了需求分析的四种原则和三个角度(Brown, 2001: 35-66)。需求分析四原则:差异性原则、民主性原则、解析性原则和诊断性原则,它决定了在具体的需求分析中要收集哪些信息。鉴于需求分析的复杂性和巨大的工作量,Brown用三对基本的二分法来缩小需求分析中调查内容的选择范围:(1)情景需求和语言需求;(2)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3)语言学习内容需求和学习过程需求。这三个维度互相联系,共同组成需求分析的整体。需求分析的多维度视角,正是反映了需求分析的复杂性,在运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取适当角度提取信息。这个需求分析模式仍是将需求看作是静态不变的一个系统加以研究,忽视了非线性因素。

1 . 2 国内需求分析研究

国内学者束定芳等认为需求分析应包括社会需求分析和个人需求分析(束定芳,2004:19-34)。社会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社会对不同人员外语水平的要求如何,目前外语人才和外语的使用情况等。个人需求分析包括客观和主观信息,客观信息包括目前的外语水平、年龄、教育背景、学习经历等;主观信息主要包括希望什么样的课程时间长度和强度、喜欢什么样的学习安排、有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希望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这个模式在国内认可度较高,很多对于英语需求分析的研究都基于此模式。但是,该模式仍停留在静态基础上,忽略了各种因素随时间潜在的变化,比如随着课程的开始和深入,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发生变化、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夏纪梅和孔宪认为外语课程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必须首先了解情况、学习目的和雇主或职业需要(夏纪梅、孔宪,1999:27)。这个模型以语言“交际功能”为原则,着重辨识符合职业需求的目标情景语言所需的语言功能项和技能项。但是它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学习过程需求。

纵观现有的需求分析模式,它们大多有一些相似的局限性。首先,在范式上表现为注重探寻变量之间的线性因果关系,假设在一个静态环境下来研究需求,忽视了语言学习中的各个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会发生变化,忽视了在一个时间点上所做出的需求分析结果的时效性,忽视了需求分析的非线性因素;其次,在内容上分别关注需求的某些方面,往往忽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2 . 动态系统理论简介

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动态系统理论研究开始于Larsen-Freeman,她从混沌论出发,比较全面地讨论了语言作为一种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特点,基本上奠定了动态系统理论的框架(李兰霞,2009:409-421)。

Larsen-Freeman认为系统是由多种元素交互组成的关联体,一个复杂系统通常包含众多不同元素,其连接方式各不相同且实时变化,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异构性、自适性、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与环境的联结性(Larsen-Freeman& Cameron, 2012: 26-69)。

(1)异构性是指组成复杂系统的成分、因素或过程类型多种多样,且有可能本身还是一个复杂系统;

(2)自适性是指系统一个方面的变化会导致系统整体变化;

(3)开放性是指系统允许外部能量或物质进入系统,保持开放可以使一个非平衡系统保持适应和维持稳定;

(4)动态性是指复杂动态系统内部时时发生着变化;

(5)非线性是指复杂系统内部各个因素和成分之间的交互随时间发生变化;

(6)与环境的联结性是指环境与系统并不是相分离的,环境是系统的一部分,共同构成其复杂性。

在模型构建上,我们可以用状态空间模型来描述一个复杂动态系统。利用状态空间模型,系统可以由如下的状态方程(方程1)和输出方程(方程2)表示:

X’=F(X,U)(1)

Y=G(X,U) (2)

其中X是表征系统状态的状态向量(X=[x1,x2,…,xn],xi表示系统的状态变量),U是影响系统变化的输入向量(U=[u1,u2,…,um],ui表示系统的输入变量),而系统下一时刻的状态X’是当前状态X和当前输入U的函数F,Y是系统的输出向量(Y=[y1,y2,…,yk],yi表示系统的输出变量),而G是系统的输出变量与状态变量和输入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实际中,系统的输出是可观察的,而系统内部的状态变化则是不能直接通过外部观察来了解的。

在研究方法上,动态系统理论认为孤立提取分析变量很难,因为系统的各个变量是彼此联系、不断交互作用的,而且传统的均值分析法对一个群体的描述可能与该群体中任何一个个体都不一致(Larsen-Freeman & Cameron, 2008: 200-213)。因此,为避免简单化,应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并适当采用微发展研究方法,通过高密集取样,避免静态分析的缺陷。

3 . 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需求分析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外语语言的学习可以看作是一个包括了学生、教师以及相应学习环境在内的动态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的输出是学生在具体的外语应用情景中的表现,它体现学生需求的满足程度。它们是学生或者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而了解的。而输入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称为输入变量),包括了个人因素和各种社会因素。在输入因素的影响下,系统具有不同的状态,这些状态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并且可以由一组具体的指标(称为状态变量)来表示系统的状态。

此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不是单纯的认识心理过程,也不能完全归于社会文化过程,而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动态变化过程,是系统从一个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状态转移过程。并且由于系统的状态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系统状态是时间的函数,因此实际中目标状态可以由多个,即学生可以设定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水平。当有多个目标状态时,从初始状态出发,并经过这些目标状态的状态转移轨迹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由于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表现跟其语言发展水平的关系往往是确定的(即输出方程中的函数关系G往往是确定的),该过程的目的即是通过系统转移到期望的目标状态来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外语应用情景中达到期望的表现。并且由式(1)可知,该过程受系统的初始状态X0、目标状态X1,X2,…,Xk(Xi表示第i个目标状态)、系统的输入向量序列U1,U2,…,Un(Ui代表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因素在不同时刻的取值)以及系统状态与系统输入之间关系F的影响。

因此,从动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外语课程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明确目标群体如表1所示的几个维度的信息,进而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模型,也即表示系统状态变化的状态方程。

X: X表示语言发展水平的状态向量,它由一组具体的变量构成,比如以英语听、说、读、写的水平来代表英语的水平,那么此时的X就是一个包括四个变量的状态向量(X=[x1,x2,x3,x4]),四个变量分别表示听说读写的水平。

X0: X0表示学生语言的当前水平,它是状态向量在当前时刻(初始时刻)的取值,比如目标群体的听说读写的平均水平均为中级,那么此时X0=[中,中,中,中]。

Xk: Xk表示学生在不同阶段期望达到的目标水平,它是状态向量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结束时刻的取值,比如大学的英语学习过程共有四年,以每一学年为一个阶段,学生期望在毕业时达到的英语水平是听说为非常流利,即为高级,读写为中等,那么学生毕业时期望达到的目标状态为X4=[高,高,中,中]。

U: U是由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输入向量。这些因素(也即输入变量)由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可以是学生的动机、学生个人的意志、与周围学生之间的差异、愿意投入的时间、所使用的学习方法等个人因素,也可以是教师的水平、学习场地的状况、教育政策、社会要求等社会因素。

Ui: Ui表示输入向量U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同时刻的取值,它的取值是由各个输入变量在不同时刻的取值所构成,Ui所构成的序列代表了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比如对于学生的动机这一输入变量,其可能的取值包括对语言感兴趣、与外国人交流、出国、通过四六级或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找到好工作等,可能学生初始的动机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之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其动机可能会变为出国,也可能会变为能够交流从而找到好工作。

F: F表示语言发展水平的变量与影响学生学习的输入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比如投入大量的时间、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都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提高。由于该关系体现了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因此其往往也是确定的。但是针对不同的群体,该关系往往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还是要了解各个输入因素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具体影响关系。

方程式(1)和(2)体现了在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外语需求分析的基本框架,它不仅告诉我们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体现了学生学习水平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动态、非线性关系。

4 . 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方法

上一节我们阐述了动态理论视角下外语教学需求分析的基本框架,即我们需要分析表征学生语言发展水平的状态向量、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影响学生语言发展的各种因素和它们的动态取值以及输入因素与系统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如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针对特定目标群体学生识别上述信息呢?本节我们以大学生群体为例,来详细说明分析上述信息的具体过程。

4 . 1 状态向量、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分析

状态向量包含一组状态变量。实际中对一个系统来说状态变量的选取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但是,这一组状态变量必须是不相关的,并且它们取值的不同组合要能够覆盖系统的状态空间。在这里状态向量表示学生外语发展的水平。我们选取的一组状态变量要能够全面度量学生英语的发展水平。

根据语言的交际功能,通常大家都会以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水平来反映或者度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定义图1中所示的反映学生听说读写水平的四个变量来作为系统的状态变量。它们所构成的状态向量将反映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处的不同状态。其中初始状态是学生开始学习前的状态,也称为当前状态,它是状态向量在当前时刻的取值,而目标状态是学生期望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所要达到的状态,它是状态向量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结束时刻的取值。

因此,分析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就是要分析状态向量在当前时刻和学习过程不同阶段结束时刻的取值。而实现这一点的方式就是直接询问学生当前在听说读写方面的水平以及不同阶段期望达到的水平,但显然通过这种方式准确获知学生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是困难的,因为学生也很难了解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具体水平。为此,我们提出基于情景的方法。

学生在具体应用英语的情景中的表现是学生学习英语这一过程的输出(如图1所示),它们是可观察的,因此其取值是可以获得的。而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表现又同其语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本质上来说学生在情景中的表现是其语言发展水平的外在反映,是观察学生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方式。基于此,识别学生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可以从具体的情景出发,分析学生关注的具体情景以及他们在情景中的当前表现和期望表现,进而根据状态变量与学生在这些情景中表现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

比如,对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学生的应用情景有如下几种:找工作面试、四六级/考研考试、去国外旅行、去国外学习。这是一些大的情景,每个大的情景又可以细分为一些小的具体情景。比如,这些大的情景往往包含如下的具体情景:听英语报告、听英文广播、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谈、看英文电影、阅读英语读物、写英文信件、做英文报告等。这些大的情景与具体情景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情景与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实际中,每个情景的表现对各个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听英语报告对听这一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是1,也就是如果能听懂报告,那么他的听力就是非常好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各个情景中的表现和期望达到的表现,然后根据情景对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来估计出学生在当前时刻各个状态变量的取值,以及期望达到的各个状态变量的取值。比如,假设以[0,1]之间的数值来表示学生在各个情景中的表现和每个情景中的表现对各个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那么各个状态变量的取值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加权求平均的方式来计算。

4 . 2 输入向量、输入向量的动态取值、输入向量与状态向量之间动态关系的分析

输入向量包含了一组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实际中可能会动态变化,从而使得输入向量具体不同的取值。为了识别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我们需要明确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过程以及其中的主体。如图4所示,在大学阶段,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是由在一定环境下的两个具体过程构成:教师的讲授过程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这两个过程涉及三个主体:教师、学生和环境。

因此,识别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因素可以从这些具体过程和主体出发,因为这些过程和主体的不同属性往往就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比如:

(1)教师的因素:教师的水平、态度;

(2)学生的因素:学生的动机与态度、毅力;

(3)讲授过程的因素:讲授的方法、时间等;

(4)自主学习过程的因素:学习时间、方法等;

(5)环境的因素:社会的要求、父母的态度、周围同学的水平等。

为了在实际中去识别这些因素以及他们具体的值,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调研:

(1)你期望你的英语老师是什么样的?

(2)你期望他在上课的过程中怎么教?

(3)你平常怎么学习英语?

(4)你认为你如何改进这个过程来提高你的英语水平?

(5)你学习英语的动力是什么,认为哪些因素会促使你更加努力学习英语?

5 . 小结及未来工作

本文探讨了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外语需求分析的框架,并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说明了具体的分析过程。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语言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而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就是该动态系统从初始状态到不同目标状态的状态转移过程。该过程不仅受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影响,还受系统的状态变量与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输入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此,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外语的需求分析就是要分析学生的初始状态、不同阶段的目标状态、表示语言学习水平的状态变量、影响学习过程的输入变量以及由状态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下一步,我们可进行大学英语需求的动态分析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并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Berwick, R. 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A]. In: Johnson, R. K.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51, 57.

Brown J. D.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5-66.

Dudley-Evans T. & M. J. John.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 Cambridge: CUP, 1998.

Hutchinson T, & A.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55-63.

Larsen-Freeman, D. & L. Cameron. Research methodology on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a complex system perspective[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8(92): 200-213.

Larsen-Freeman, D. & L. Cameron. Complex System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2: 26-59.

Kemp J. et al. 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 (2nd ed.)[M]. London: Prentice Hall, 1998.

Mundy J.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Richards, J. C.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35.

Widdowson, H. G.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riteria for course design[A]. In L. Selinker, E. Tarone & V. Hanzeli. English for Academic and Technical Purposes: Studies in Honor of Louis Trimble[C].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1: 1.

陈冰冰.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1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