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艺术范文

时间:2023-06-09 10:05: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物课堂教学艺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物课堂教学艺术

篇1

当新课程将学生个性化发展放在教育第一位之时,高中生物教师思考更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获得更多知识与能力,突出课堂教学艺术性。“有效课堂”的概念因此应运而生,很多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了这种教学新模式的重要性,也不断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但理论性指导的缺乏、偏离教材内容的“畸形发展”等问题,给课堂教学蒙上了阴影。在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看起来幽默风趣、博学多知的教师带给学生的却是更多的茫然;各种问题情境的累积添加却让学生最终仍旧一无所获。种种迹象表明,新课程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更加渴望和期待的是“教学本真”的回归[1],情境创设不应以“附属品”的身份出现。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和“通”进行诠释。

一、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掌握“学”的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教”是一种艺术,而“学”更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性。“学”的艺术是用最简便的方法掌握知识的内涵,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但前提条件是引导学生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很多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存在很大的思想负担,“生物难学”已经成为一种“群体声音”,这种心理障碍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学习的压迫感中,无法从“被动”学习的情绪中走出来。因此要想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具有艺术性,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减轻存在于思想与心理上的“学习负担”。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住知识的关键,尽量去掉学习上不必要的环节,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直奔主题,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课堂学习的艺术性[2]。如在学习生物变异时,这一课的重点知识是掌握生产生活中生物变异如何应用,在培养家畜品种和农作物改良中如何应用多种育种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存在的优势及局限性,进而学生的注意力应集中在对单倍体育种特点、过程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以单倍体植株进行新品种培育为探究的主题,引导高中生从四个角度对“育种的捷径”进行探索与分析。一是给出育种的客观因素,即: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法获得纯种需要6至8年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如: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需要多长时间?二是结合教材中的阐述提出问题,即:①课文中提到的各种后代是否都是纯合体?为什么?②它们各有怎样的表现型?三是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如:与生产要求相符合植株有怎样的基因型?四是对问题进行延伸,激发学生想象力,如:单倍体育种是否能够缩短育种年限?为什么?如此,通过这种画龙点睛式的引导,不仅由浅入深,带动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更使学生把握住了核心知识,从核心知识挖掘出“反思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突出课堂学习艺术性。

二、以学定教,突出课堂教学“教”的艺术

教师在课堂上的“能量”更多表现在对学生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的某种方法,无疑可以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导向与示范作用,可以说暗含着“隐性”的教育作用。如果教师能够长时间地坚持用某种正确且有效的方法进行问题的研究、探索与解决,并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那么学生同样会于无形之中以此为榜样和标准,从而学会这种方法,并应用于学习中,如此,则突出了课堂教学“教”的艺术。此外,课堂教学是一个集合了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无限放大抽象的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不能仅由教师一个人“表演”,而是需要与多种教学资源配合。比如“故事”、“游戏”或者是“史料”,新知导入应当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的思维从上课伊始就进入活跃状态,在不断的突破与碰撞中时刻处于灵感的“巅峰”。如“细胞组成的分子———糖”一课,在课堂上,笔者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于日常生活中品尝到的糖,如方糖、蔗糖、白糖等,其味道都是怎样的?这是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目的是让接下来的知识与其产生“矛盾”,当学生都回答是甜味时,笔者将话题一转,提出一个新观点:我们知道糖是甜的,然而,生活中的许多物质都有糖的成分,如我们每天接触的课桌、课本等,它们的原材料都是糖类的物质。那么,它们是不是也是甜的呢?这个话题显然让学生“大吃一惊”,他们疑惑地看着课桌与课本,感到十分不解,这些物体里怎么会有含有甜味的糖类呢?这时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对呀,它们为什么也会是糖类物质?大家只有对糖类物质进行详细了解,才会找到正确答案。糖类物质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定是甜的”印象,而新知中糖类却“不一定是甜的”,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体”,那么究竟哪个结论才是正确的,如何突破这对矛盾已经成为学生迫切想解决的问题,以此为驱动,新知学习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总之,课堂教学应突出艺术性,这种艺术是“有效”课堂的体现,是教师睿智与能力的表现,更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因此,以教学实际为着力点,结合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以打造有效课堂为目标,让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作者:王卫锋 单位:淮安市棉花九年制学校

篇2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121-01

在探讨生物课堂教学艺术性语言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对语言艺术进行一些简单的讨论,艺术性语言是具有美感,能给人启迪的语言,将其和生物课程教学进行结合,能够让其承载知识信息,所以还具备了知识性和教育性。生物课堂使用的教学语言必须要能够满足以下的一些特点需求。

1 生物课堂教学艺术性语言特点

1.1 科学性

科学性,这是教学中使用语言的基本特征。语言的科学性主要是指课堂上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完整。

生物是一门学科,研究的是生物方面的内容,具有科学性,生物教学必然要使用要科学术语,因此科学性的语言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使用的科学性语言应该是能够将教学内容主体以及生物学规律进行很好的阐述,使用语言来对一些生物进行解释和描述,使其更加生动,贴近现实情况。语言准确性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生物教学教师除了能够有扎实的课本知识基础外,还应该能够对新的概念、信息、观念进行了解和学习,不断的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自然的阐述和描绘出来。

1.2 严谨性

教学语言的严谨性是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即对具体课本中的概念、生物规律的解释,生物现象的描述,不仅要准确,更重要的是要严谨恰当。比如,“能量”不等同于“能源”、胚囊”不等同于“囊胚”、“脂肪”不等同于“脂质”。二是指对概念的描述要确切、肯定,不能出现“可能”、“也许”、“应该”之类的非确定性词语,避免学生获得的信息无法准确帮助他们进行知识理解和建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限制语的使用,以避免把问题绝对化。

1.3 生动性和趣味性

生动的教学总是能够吸引大家的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也是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功底,能够将课本上的抽象内容进行具化的描述,且容易理解。生物课使用的语言生动是必须的,而趣味性需要以科学性和严谨性为基础,不能够将内容进行过大的夸大和篡改,使其故意有趣,和实际偏离,因此这需要教师去多琢磨。

在讲到气体交换时,我们可以将气孔比喻成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窗户,将气孔的关闭的行为比喻成人类的双手合十。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较容易的理解和接受较为抽象的气体交换行为。这样的例子在生物教学中还有很多,作为教师要求我们用扎实的基本功,将课本知识生活化,善于去挖掘和发现这样的例子,最终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让我们的学生更加轻松的去学习和理解,达到新知识的构建的目的。

生物的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语言的生动性,更重要的是语言的风趣性上。在讲到植物的时候,我曾做过这样的讲诉,植物是生物生存的基础。但是植物的命运是不幸的,植物从来不会主动地惹是生非,但是其他生物若想活下来,即使不直接食用植物,也得摄取靠植物生活的生物。植物永远处十食物链的最底层。课堂的语言的生动风趣可以使本已较为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相对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进而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

1.4 情感性

生物课程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进行相互的交流过程中,会有情感的交流,教师除了在课堂对学生给予关系,课后也应该主动关心学生,对其心理进行启迪。通过使用情感性的语言来将情感升华,可以增加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拂去心灵的尘埃。能够感染人的语言和富有激情的语言,都是可以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共鸣其内心,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2 增强生物课堂语言应用的艺术性

2.1 科学性中渗透趣味性

在生物的讲解中,毋庸置疑,语言的科学性是放在首位的,通过准确地表述让学生明白生物学规律和各种生命现象。但是要把相对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刻挖掘教材,灵活运用课本知识,通过生动、风趣的语言将相对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深入浅出。学生喜欢风趣幽默的对话,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也是吸引注意力的好方法,通过各种方法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的知识积累更加容易。进行知识传递的时候应该准确,语言不要模棱两可。适当的使用比喻等语言技巧,可以很多抽象的、深奥的基础知识化难为易,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往往严肃的面孔,刻板的语言,会让学生感枯燥和乏味。学生学习如果是以兴趣为基础,则会获得非常好的动力,因此真正能够引导学生的还是兴趣。学生抱有兴趣来学习,其思维更加活跃,观察能力也更强,记忆更加深刻,这些都是可以让教学变得简单的事情。

2.2 教育中渗透情感性和艺术性

生物教学和生命不可分割。生物教育既是一种既得知识的传递,也是一种生命的感悟。学生学习到的还有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尊重。这些是非常宝贵的品质,也是我们进行生物教学的重要目的。

生物课堂教学中除了有生命的美,还应该有语言的美,我们学习的时候,很难看到实物,使用语境和语言来对其进行描述是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方式,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意识的去创造出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语言的艺术性来引发想象,这样可以获得较为美好的感受。

3 生物课堂语言艺术的优化

教师使用艺术性的语言来进行教学是一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课程可以顺利的完成。

篇3

一、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导入的积极意义

课堂导入是一节生物教学课程的初始阶段,虽然它在课堂时间安排上只占一小部分,但是依然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它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逐渐引导学生进入互动交流的学习环境中;②课堂导入可以在教学开始就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渐跟随教师的授课进度,自觉地、主动地接受新的生物学知识;③课堂导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也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④课堂导入既可以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内容,又可以良好地贯穿到新课程内容中来,起到一定的衔接前后课程内容的作用;⑤课堂导入可以逐渐地向课程内容迁移,为后续的课程做好铺垫工作。

二、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导入的原则

(1)新课程的导入要具有针对性。课程导入要针对实际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学的目的性、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等情况,抓住教学的核心内容,紧贴教学的计划,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设计导入的方法和形式。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是教师要重视导入的针对性原则,要及时地注意和纠正错误的发生,以便教学工作顺利的展开。

(2)新课程的导入要具有启迪性。课程导入注重内容的合理性,形式的多样性,但是同时也强调课程导入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课程导入不仅要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也要成为推动教学活动展开的有力工具,成为学生开拓思维的源泉,能够促进学生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以及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另外,教师要在课程导入时,注意用词贴切,善于启发学生想象,运用恰当的导入形式,提升课程导入效果,把语言和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

(3)新课程的导入要具有形象性。这是指在导入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图片、视频片段等形式增强导入内容的形象直观性,以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留下较深的印象,引起学生注意力。生物学教材内容往往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就给课程导入带来了一定的优势。教师可以教材上的图片为基础,再结合网络技术,收集整理大量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料,应用到课程导入的内容中去,增加课程导入内容的丰富性,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随着教师的讲解逐渐地向理性认识过渡,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初步认识。

三、新课程导入的主要方法

(1)实验导入法。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前,教师通过实验进行课程的导入,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分析、探索,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学的乐趣,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行课程导入。另外,实验可以增加内容的可信度,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以实验为依据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真实合理性。

(2)联系实际导入法。生物学与日常生活有很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课程导入时,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常见的生物学现象举例,让学生体会生物学知识距离他们很近,体会生物学知识的实践性,从而引导学生观察生物学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现象,把课堂教学搬到生活中去,感受生物学的魅力。

四、结言

课程导入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术。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程导入,不能忽视它的重要作用,在全面推行教育改革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探索一条效果好、质量高的道路,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学生带入趣味舒适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篇4

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端,好的导入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整堂课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导入语的艺术,关键是要创设一个新鲜、好奇的情境,让学生陶醉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例如,学习“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请大家猜个谜语好不好?”一听到猜谜语,学生的注意力就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来了,齐声说:“好!”我接着说“有种虫儿真奇怪,一盏灯笼随身带,黑夜点灯满天飞,像星闪闪真可爱。”学生猜后我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张图片:一片南瓜叶上的几只萤火虫尾部发光器一闪一闪地发出荧光。然后提问:“萤火虫体内有什么特殊的发光物质?细胞内哪些物质可能为萤火虫尾部细胞的发光提供能量?如何设计实验探究萤火虫发光是由哪种物质直接提供能量的?”我们还可以用包含一定生物学规律的诗歌、故事、成语、谚语等导入,在激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引发他们对其中蕴含的生物学规律的思考。

二 课堂讲解语的艺术

课堂讲解语是教学艺术中最关键的部分,它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具有独特的风韵和格调。生物教师要准确灵活地掌握语言的特点及课堂讲解语的艺术,并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及具体的实际情况,用规范准确、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课堂教学。

1.科学性中渗透趣味性

生物课属于科学课的范畴,在高中生物课堂讲解中,我们应把语言的科学性放在重要地位,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让学生明白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如在讲解DNA复制需要四个基本条件——模板、原料、能量、酶时,我作了这样的比喻:把DNA复制比喻为复印一份文件,解开的每一条母链比喻为文件的原件作为模板,细胞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比喻为复印文件需要的纸和油墨作为原料,DNA聚合酶比喻为把纸和油墨黏合在一起的复印机,提供能量的ATP比喻为让复印机工作的电。

2.知识传授中渗透情感性

中学生物教学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生命的教育。如学习“人的生殖和发育”时,我是这样讲的:“我们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在我们生命诞生的那段岁月里,起初父亲产生的几亿个拼命地向着目标游动,真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突破重重难关,最后只有一个最强壮的能进入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可见受精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是一场优胜劣汰的竞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竞赛中最后的胜利者,我们一定要充满自信,因为生命的起点就决定了你是最棒的。一个直径大约0.1毫米的受精卵,在母亲的子宫内分裂生长的280个日日夜夜,母亲时刻担负着两个人的呼吸、营养和排泄,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母亲也越来越疲劳,但一想到孩子的诞生,就有了等待的力量,爱也在等待中与日俱增。”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母亲的伟大,实现了生物学的情感教育功能。

3.严密准确的语言中渗透模糊性

生物课堂教学语言是自然语言与生物学术语、专业用语等有机结合而成的,是科学性很强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时,语言必须严密准确,符合逻辑,才能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但模糊性语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也有重要作用,它是关于认识对象类属边界和状态的不确定性描述,是语言表现的一种基本方式,具有不精确性以及相对性等性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好生物语言的模糊性和知识的准确性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运用模糊性语言。对于教材中的模糊语言,如“主要”、“绝大多数”、“大体上”、“基本上”、“几乎”等不能视而不见,要让学生把它们作为关键词打上着重号,并且举出一些典型的“反例”、“特例”加以说明。如“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就要强调“主要”两个字不能省略,因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生物学的实验设计题也要用到一些模糊语言,如对照实验中的“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等。

篇5

问题在生物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思维的起点。曾说过:“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求知欲望,经常是从“问题”开始的。所谓营建问题空间,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用新颖的方式和生动的语言创设出若干问题,让学生探讨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对外界事物好奇,富于探索精神,在遇到问题,产生矛盾时,思维活动便高涨起来。这样学生的思维积极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然而,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空间却非常窄。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课堂发问和提问的积极性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因而在大力推进课改的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建一个广阔的“问题空间”。本人就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问题空间进行了一点初探。

1、教学中学生问题空间“窄”的表现

1.1课堂上不敢多问。好奇心人皆有之,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到儿童,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常会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但大人对于自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回避,甚至呵斥孩子。这样孩子的好奇心就受到扼杀。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师“问”生“答”。学生即使有问题,也怕此问题太简单与课堂联系不大,被老师拒绝回答。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直没有表现出来。所以面对这种现象我们教师要多营造一些问题空间。

1.2课堂上学生没有产生疑点、提出问题。我们现在传统教育,还是大部分的师“问”生“答”。在课堂教学别注重学“答”的训练,而忽视生“问”的指导与培养,从而导致现在的学生越学越不问,越不善问;越高年级的学生越不会问的尴尬局面。正如有些专家所说的“去问题”教育,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甚至根本不带问题进教室,这种现状对于我们实行素质教育是极其不利的。

2、营造问题空间的教学策略

2.1精心设计并上好开头课的艺术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头课中,要设置问题的情境,学生在这种情境的交互作用下,产生一种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出现“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状态,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头课意在达到引起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因而,在课前几分钟就要利用多种途径创设问题情景,提供提问的基本知识储备,建立问题的初始态与终态,呈现问题空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1.1通过回顾旧知引出新问题,以营造问题空间。如在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可以让学生回忆水分代谢中水的利用、矿质代谢中Mg元素的利用,以及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等基础知识作为知识储备,通过日常现象如“叶片为什么是绿的?”、“植物是如何释放氧气?”、“植物如何吃进二氧化碳?”等等激励学生思考,并确立光合作用的过程。

2.1.2通过观察实验和奇趣事例来营造问题空间。讲到矿质代谢时,可以通过根的交换吸附演示实验,让学生针对整个实验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生物科学史中同样有很多生动、有趣的事例可用来营建问题空间。如在讲授“伴性遗传”时,可先向学生介绍色盲症发现的故事,然后提问:什么是色盲?为什么道尔顿和他弟弟是色盲,他妈妈却正常呢?这与性别是否有关?这些问题的设置培养了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的兴趣。

2.1.3

通过生产生活中的事实来营造问题空间。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如在讲授“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之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家做糖拌西红柿或腌咸菜;或给萎蔫的蔬菜撒些水使其恢复原状;观察它们前后有什么变化。学生对此类事实比较感兴趣却无法解释其中的道理,于是产生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

好导语像磁铁,能把人们分散的思维一下聚拢过来。在开头课中让学生接触到问题情境,就像吸铁石一样产生一种定向反射,随即产生不随意注意,继而转化为随意注意。这是不管问题有多难,也要力求解决,于是产生强烈的兴趣与学习动机。

2.2引导学生自己营造问题空间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仅为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反馈,为教学提供更加切实的问题情境,而且是对学生更高层次的能力培养。

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唯恐讲漏了某个知识点或讲粗了某个题目的解法,每节课让学生享用的是只需受用、无须挑拣的知识大餐。学生理所当然地也就没有什么问题可言。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认真思考、恰当选择,可不讲的,就放手给学生讲;必须讲的,也要尽可能少讲,甚至有意漏讲或错讲,给学生更多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空间。如上新陈代谢基本类型时,学生感知教材后,提出二十多个问题,我首先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感知、描述,明确后,再由学生上台解答、反问、质疑,当一回小老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讨论、深化,产生新的问题。当小老师讲到植物是自养型生物时,很多同学会质疑:菟丝子也是植物,它是不是自养型生物呢?猪笼草可以捕捉昆虫,消化昆虫,它从同化作用分析又该属于什么类型?猪笼草以光合作用为主嘛?人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人是不是兼性生物呢?经过这样的思维碰撞,交流,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再略加点拨,新知识更容易接受、掌握。

2.3营造讨论、争论的艺术空间

英国作家伯纳也说:“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如果几十个人相互交换思想,那么,每个人就可能获得几十种思想。”因此,在合作中交流,能实现互补。

把同学争论的问题或者意义深远的问题,交给学生去营造讨论、争论的空间。当然问题应该是学生普遍能投入思考,而个人智力又能胜任的问题,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讨论、争论。

教师应该要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或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从而完成自己的设想。教学实践表明,生生互动要比师生互动容易使学生产生疑问,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建立学生间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

3、营造问题空间所需的环境

3.1师生情感融洽,教学双方平等,民主合作。由于“闻道”有先后,年龄有大小,师生间的心理总是有一段距离,若教师不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距离就会越拉越大。所以,课堂外教师要多渠道地找学生谈话,以此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内应对学生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

加以表扬和鼓励;对于离奇的问题予以肯定。这样,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就可以激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就避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2教师良好的素质,良好的问题意识,是营造问题空间的关键。要求学生能问、敢问、会问,首先教师具备问题意识,能够改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大胆让学生去学习、探索、研究问题的解决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中,应少些直接提问,多些指导性问;少些批评斥责,多些鼓励表扬;少些权威专制,多些民主平等;少些直接告诉结果或答案,多让学生去尝试成功或失败来获取新知。教师要时时引导提问,处处激励解问。教师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知识面,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面对学生大量的问题,不仅不要怕被学生问倒,而且要为你能被学生问倒感到高兴,这说明你的问题教学有一定成效。其实,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和学生讨论交流以及课后和学生一起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都是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体现了教学相长,教与学的紧密结合。共同提高的过程,体现了教学相长,教与学的紧密结合。

因此,在教学中,总是恰当地设计给学生营造一定问题的空间,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方法去解决,形成学生认识“冲突”,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饶兴趣地去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

[参考文献]:

篇6

导课

方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本人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对艺术性导入新课的方法进行尝试和探讨,现总结出笔者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些导课方法如下: lunwenwang.com

1.幽默导入,谐趣顿生

运用幽默导入新课可以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例如,在导入高二生物“遗传和变异”一章时,可以这样开场白:曾经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为什么刘德华长得那么帅,而我却长得这么寒碜?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不是我的错,全是遗传惹的祸!听了我这略显夸张的自嘲,学生笑了,学习的兴趣也来了。也可以用武松与武大郎的身材来比较,为什么同是父母所生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学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趣味。

2.悬念导入,激起探索

通过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简短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悬念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追求真理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

例如,笔者在讲授“呼吸作用”时通过“地窖杀人”导入新课:从前有一个人去菜窑里取白菜,一下去就没有上来,后来又下去一个人,同样也没有上来。第三个人拿着点燃的蜡烛顺着梯子下窑,才下到一半时,他就大喊大叫:“有鬼呀!有鬼呀!”同学们想想这是怎么回事?学生顿时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3.实验导入,身临其境

通过有关实验,把看不见的生命活动过程变为可以看到的现象,促进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想象和理解。

例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这部分内容在讲解之前,可拿出两个大烧杯,分别加入清水和一定浓度的食盐水,将两小块新鲜的萝卜分别放入其中,一段时间后,再取出观察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引起学生们对实验现象的思考,同时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步入正题,当学生们最终找到答案,本节课的内容他们也就掌握了。

4.设疑导入,开拓思维

组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矿质营养”前,可以这样设问导课:① “户养的花为什么要定期松土?为什么要选择肥料?” ②有条件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郊区蔬菜或花卉基地了解“无土栽培技术”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促使学生在好奇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并发现新的问题。 转贴于

5.故事导入,生动有趣

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引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极大兴趣和集中听课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例如:在讲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时,上课开始我先讲了肖伯纳和邓肯的故事:邓肯是美国的电影明星,长得非常漂亮,肖伯纳是著名的文学家,长得很差。邓肯特别羡慕肖伯纳的才智,向他求爱说:如果咱们两个结合,生下的孩子具有我的外貌和你的才智,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而肖伯纳在拒绝邓肯的信中说:如果象你所想的当然好,但如果我们的孩子具有我的外貌和你的才智那该是多么糟糕的事情啊!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在故事的基础上,我分析提出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标题。这样的故事导入,使学生深感有趣,学习热情格外高涨,新课也就上得格外顺利、成功。

6.警示导入,注意关注

通过一开始上课,向学生介绍一些警示性的材料或观看影片等,起到警示作用,从而引起极大的关注。

例如,在讲“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一课前可这样介绍:癌症是当前医学上一个疑难问题,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彻底治疗该病症。某癌症患者从发现到生命结束只有短短的32天,癌症胜于猛虎,人人闻癌色变,我们今天将会学到癌的相关知识。人命关天,警钟拉响,学生都万分关注。

7.比喻导入,形象贴切 lunwenwang.com

恰到好处的比喻能把枯燥的生物知识生动有趣地传给学生。例如对“光合作用”的复习课时,向学生发问:食品厂生产食品一般需要什么?同学们积极发言后我接着讲:生产需要动力、车间、机器和原料等。那么,我们可以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它的车间是叶肉细胞,“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品”是淀粉。这样,学生对叶肉细胞、叶绿体、光、水、二氧化碳、淀粉和氧的作用及地位就比较清楚,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了,同时增添了趣味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笑话、新闻、学生演讲、小游戏等形式导入新课。当然,每一次的导课通常会将几种糅合起来运用。总之,“导课无定法,妙在巧导中”。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结课”是一种艺术,它与“导入”一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一堂好课要“善始善终”,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而且也应该有一个让人感到余音绕梁、不绝于耳、韵味无穷的“结尾”。成功的课堂结尾,应起到概括总结、衔接新旧教材,使学生对关键问题豁然开朗的功效。以“不全”求“全”,在“有限”中追求“无限”,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巩固知识,检查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结课”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技巧呢?生物课堂教学应如何提高“结课”的艺术性?笔者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苦抓最后一刻,学生期盼休息半分。

镜头一:上课时间已接近下课,教师受“保姆式教学思想”的影响,仍紧扣教材,点点滴滴,讲透讲深,惟恐遗漏;或是填鸭式教学,不论试题大小、难易深浅、题型如何,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忘记了下课,听不到铃响,不顾学生方便,直至下节课前,严重拖课。

镜头二:教师没有整体设计,缺乏课前预设,教学随心所欲,任马随缰,上到那算到那;或虽有教学设计,但未能掌握教学节奏,前松后紧,甚至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下课铃声响后,只能草草结束,这类教师虽然没有拖课,但缺乏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镜头三:为了解学生在教学最后5分钟的需求,笔者随机抽取了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平行班共82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由科代表代收,学生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班的42们同学都自愿上交了问卷,平行班有3位同学不愿参与。问卷对教学最后5分钟,学生希望和不希望老师做什么两方面进行调查,具体内容由学生填写,笔者对收到的79份问卷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1.调查问卷汇总表(一)

最后5分钟,你希望老师做什么? 理由 人数 百分比

1 简明扼要地总结归纳知识点 理清纷乱的思绪 34 43.04%

2 介绍与学科相关的新知识 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12 15.19%

3 自主讨论交流 回顾知识,加深印象 11 13.92%

4 学生提问、质疑 解答疑难问题 5 6.33%

5 回顾反思 消化知识 6 7.59%

6 做几个练习,知识迁移 提高应用能力 4 5.06%

7 快点讲完,布置作业 课间音乐太响,听不见 4 5.06%

8 聊天、休息 注意力无法集中 2 2.53%

9 讲评昨天的作业 了解班级同学情况 1 1.26%

2.调查问卷汇总表(二)

最后5分钟,你不希望老师做什么? 理 由 人数 百分比

1 老师讲新课,而且是难点内容 注意力不集中 28 35.44%

2 讲练习,而且是大、难题目 没有效率 20 25.32%

3 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拖课 影响休息,上厕所 18 22.78%

4 讲废话 浪费时间 3 3.8%

5 梳理知识点 记不住 2 2.53%

6 自由做作业 作业应该是课后做 1 1.26%

7 集体读书 下课铃声听不到 2 2.53%

8 默写 一般要拖课 1 1.26%

二.先“立志” 后“力行”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近十年来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的教学改革,不论形式如何,方法各异,形式多样,最终都坚持一个目标,课堂教学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方式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本校地处农村,属于三星级普通高中,学生来源层次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学校为达成“促每一个学生成才,让每一个家庭放心”的办学目标,近三年来,在全体老师中开展“深化教学改革,建设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力求转变教师“满堂灌” 、“填鸭式” 、“延时拖课”的教学方式。学校把”结课”作为建设“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口,要求教师给学生要留足3-5分钟”结课”时间,让学生用于思考反思,归纳总结、知识迁移、训练提升等。经过一段时期的推行,青年教师们本来就语言精练,加上适应性强,他们很快就完成了角色的转变;但相当一批中老年教师习惯了长期形成的传统教学方式.一时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甚至对3-5分钟”结课”提出了质疑。当理化生学科在校园网教师论坛园地提出”如何提高结课的有效性”话题后,许多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老师踊跃参与,各抒己见,积极讨论。有的老师提出“留3-5分钟是否就是让学生自由学习”?有的老师说“这3-5分钟时间,我把它分散到了教学的各时段中,让学生反思、训练行不行?”甚至有的老师提出“是否每堂课都要用3-5分钟‘结课’,不要这个程序行不行?”针对上述问题,学科组组织老师们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寻找和探求课堂教学的真谛。关于”结课”,它与班级授课制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最早的教学没有“课”的概念,只能说有一个大概程序。孔子在二千多年前提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赫尔巴特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程序,美国杜威提出“暗示―理智化―假设―推理―验证”的教学程序;直到后来苏联凯洛夫提出“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的五步教学程序才体现了“课”的轮廓。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改革先驱者们又创立了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程序,例如特级教师钱梦龙的“导读法”:自读―教读―练习―复读;魏书生的“自学六步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黎世法“中学最优学习方式”: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等。不论是那种教学程序,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结构,具备其独特的结构特点,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教学环节,其结构就缺乏完整性。因此,”结课”就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具备艺术性,但却不能用开头,中段等来替代。通过学习,老师们认识了”结课”,祝老师用“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说明“结课”的重要性;吴老师认为“结课”的重要作用如同“描龙画凤,贵在点睛。”袁老师用指导作文的行话“凤头、猪肚、豹尾”说明“结课”的好坏决定一堂课的优劣。临近下课,学生或多或少有着不同程度的疲劳,精力困乏,注意力进入分散期,学习效率有所下降。作为教师,这些现象应该引起足够反思和探讨,这不仅需要教师及时变换课堂活动方式,更要精心设计课堂结束活动。

三.提高课堂教学技巧,提升“结课”艺术。

课堂“结课”的处理,方法很多,形式各异,选用那种方式,要根据课的特点、课的形式、课的内容,学生实际水平和班级情况来决定,正所谓教无定法。新课教学,应突出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呼应课堂开头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再次明确本堂课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复习教学,可采用知识网络结构形式,让学生对要掌握的知识有比较简洁明了的感官认识。习题练习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最好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提问,教师也可以到学生中,直接感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和归纳总结。课堂“结课” 的语言要精炼,通过归纳总结、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知过程。生物学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技术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学科特点,笔者常采用以下几种 “结课” 的技巧,学生反响很好。

1.归纳总结,达标巩固

新授内容结束后,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来。这样既能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构建知识网络,又能点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此法可由教师来做,也可引导学生来做或师生共同归纳。例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复习的总结: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张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比较表格,让学生在填表中既理清本堂课的思绪,构建知识网络,又能明确学习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

2.巧设歌诀,强化识记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富有哲理性、新颖性、地方性和时代性的农谚、歌诀,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如利用“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来总结《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利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来总结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这样的“收尾”使学生既产生一种新鲜感,激发学生探求每句歌诀所蕴含的知识内容,又加深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3.首尾呼应,主题升华

生物课堂教学,应使首尾衔接自然,前后呼应有序,力争达到首是首,尾是尾,不偏不倚,浑然一体的境界,从而使授课主题得到升华,让学生回味无穷。在讲授《传染病》一课时,可以用“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如何预防?”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而在教学的结尾可以用“通过这堂课学习,你应该知道在平时生活中如何预防传染病了吧。”结束课堂教学。这样首尾自然衔接,前后呼应有序的“结课”方法,可使授课主题得到升华,也能给学生一个圆满的结局。

4.构建模型,直观呈现

生物教学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理性知识――原理、定理、公式等知识体系;二是使学生学会应用这些知识形成技能。而要使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一般可用模型、标本、实物、教具等加深学生的理解。本校一次教学观摩活动中,章老师对于模型教具的使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章老师在讲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时,为使学生充分理解“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课前先让部分骨干学生制作了相关生物模型,在“结课”时,让骨干学生在小组内演示蛋白质合成的两个过程。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回顾、演绎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积累,在积累中提升。

5.陶冶情操,励志教育

在某些课堂“收尾”时,引用与教学有关的名人事迹,赞扬名人的思想品质或推崇名人的治学精神,给学生树立学习和模仿的样板,巧妙地寓德育教育于本课“收尾”教学之中,使生物学科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如讲“探索生物的奥秘”时,可介绍李时珍的辉煌事迹:他用了27年时间,付出大半生心血,完成了令世人瞩目的巨著----《本草纲目》。还有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事迹等,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从古至今,任何一项伟大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辛勤劳动,从而激励学生树立奋发学习,努力向上的情操。

总之,“结课”不仅是给一堂课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还可以是感叹号、问号、省略号。但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学生注意力为前提,把学生思维吸引到“结课”环节上来,使他们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这样既能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构建知识网络,又能点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他们产生渐趋佳境、意味无穷的感觉。

参考文献:

篇8

(一)科学性

科学性,这是教学中使用语言的基本特征。语言的科学性主要是指课堂上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完整。

生物学作为一门科学,科学性的语言表述也是必须有的。首先体现在能够准确地表述课本中概念和生物学规律能,其次能用语言客观正确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现象。语言的准确性是生物学科教学的核心。作为新时期的生物学教师,只是简单的掌握课本知识是不够的,面对新时期的学生,生物课教师不仅需要准确地理解课程中的概念、规律,还应进一步把握其本质内容,通过准确的语言把事物现象及本质描述出来。

(二)严谨性

教学语言的严谨性是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即对具体课本中的概念、生物规律的解释,生物现象的描述,不仅要准确,更重要的是要严谨恰当。比如,“能量”不等同于“能源”、胚囊”不等同于“囊胚”、“脂肪”不等同于“脂质”。二是指对概念的描述要确切、肯定,不能出现“可能”、“也许”、“应该”之类的非确定性词语,避免学生获得的信息无法准确帮助他们进行知识理解和建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限制语的使用,以避免把问题绝对化。

(三)生动性和趣味性

课堂上语言的生动性,是指将课本中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复杂的理论通俗易懂化。生物课堂上的语言生动性必须在保证语言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基础上,把抽象、复杂的内容变得形象、浅显和熟悉,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课堂中的语言生动性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轻松学习。

在讲到气体交换时,我们可以将气孔比喻成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窗户,将气孔的关闭的行为比喻成人类的双手合十。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较容易的理解和接受较为抽象的气体交换行为。这样的例子在生物教学中还有很多,作为教师要求我们用扎实的基本功,将课本知识生活化,善于去挖掘和发现这样的例子,最终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让我们的学生更加轻松的去学习和理解,达到新知识的构建的目的。

(四)情感性

英国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说过,语言是一种思想性活动,它的功能在于情感的表现。任何特定思想的表达都是通过表现伴随它的情感而实现的。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限制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去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的情感在生物的课堂上得到升华,让学生明白对生命的美,让他们更加热爱生命,感谢大自然,继而让他们拥有一个纯洁的心灵世界。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结合课堂教学知识,通过激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达到情感的共鸣,进而更有效地服务课堂教学。

二、增强中学生物课堂语言应用的艺术性

(一)科学性中渗透趣味性

在中学生物的讲解中,毋庸置疑,语言的科学性是放在首位的,通过准确地表述让学生明白生物学规律和各种生命现象。但是要把相对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刻挖掘教材,灵活运用课本知识,通过生动、风趣的语言将相对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深入浅出。对于学生,风趣的语言,精彩的故事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它可以勾起学生的兴趣。最终有利于学科知识的构筑。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要避免语言的模棱两可,语言表述要准确,恰当,在此基础上要体现语言的趣味性。适当的使用比喻等语言技巧,可以很多抽象的、深奥的基础知识化难为易,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往往严肃的面孔,刻板的语言,会让学生感枯燥和乏味。对于学生而言,知识的传递要结合兴趣的培养,兴趣才是知识最好的传授者。学生对课程的浓厚兴趣,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对知识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教育中渗透情感性和艺术性

生物的教育离不了生命的教育。中学生物教育一方面是对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让学生进行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命、让学生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珍惜生命。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渐渐地让他们形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信念,这才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

在我们的生物课堂上,要处处体现着生命的美丽。这种美要通过教师的语言创造情境来实现。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出艺术性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你的语言身临其境,引导他们的想象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把知识学到。

三、中学生物课堂语言艺术的优化

教师需要优化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才能更好的服务课堂,更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篇9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一个恰当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欲,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等作用。

1.导入的作用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虽然只是一个很短的环节,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集中精力;导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导入可以起衔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作用;导入可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目的;导入可以带领学生步入学习情境中。

2 导入的“七字”原则

导入技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是“七字”原则,即准、启、联、形、趣、巧、简。

2.1 “准”字原则

“准”字原则是指导入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导入的实际要以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也就是说要紧扣教材,根据学习者的特征来构思导入。对与同一个教学内容,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导入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遵循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否则,导入的形式再新颖,导入的内容再充实都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切忌盲目的偏离教学内容的导入。

2.2“启”字原则

“启”字原则是指导入要具有启发性,也就是说导入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发现,以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导入的启发性要与教师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方式有机结合。

2.3“联”字原则

“联”字原则是导入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导入内容既要与新知识紧密相连,又要与学习者原有知识联系。如果脱离新知识的导入,形如虚设,起不到衔接作用。注重导入的关联性,可以使学生对新内容不感到陌生,利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促进知识同化和应用。

2.4“形”字原则

“形”字原则指导入要体现直观性和形象性。直观事物往往给人很深刻的印象,而生物教学内容大多的具体而形象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思维而形成概念,从而理解原理。

2.5“趣”字原则

“趣”字原则指导入要有趣味性。有趣的导入可以使教学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学习,可以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学习。

2.6“巧”字原则

“巧”字原则是指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导入的作用之一是吸引学生的眼球,那么导入不仅要在形式上新,在语言上也要精雕细啄。总的来说,导入的语言要求精辟、准确、朴实易懂,更要实事求是。

2.7“简”字原则

“简”字原则指导入要有一定的概括性。导入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它不是教学的主体。由于时间分配是有限的,所以要求导入要具有高度概括性。导入过于繁冗,会产生头重脚轻的感觉,学生也许会厌烦,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

3 导入的方法

随着教师素质的提高,理念的革新,教学媒体的发展,导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法:

3.1 以旧拓新,承前启后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简单的导入方法,是从旧知识入手,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以旧知识为基础发展深化,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明确探索目标 ,从而进入新教学内容的学习 。它以回忆 、提 问 、练习等方式复习旧的教学内 容 ,从旧教材的连接点上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

【案例】在学习 “光合作用”时,可以这样导入:在初中我们学过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知道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那么,今天我们接着原有的知识一起深入的探讨光合作用的过程。

【评析】生物学科中许多知识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利用旧知识来引入新课是很常见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但作用很大,它可以使学生从已知领域容易地进入未知领域,能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

3.2 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直接导入就是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 , 明确学习 目标和要求 ,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 ,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

【案例】在学习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时,可以这样导入:全球的环境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评析】 这种导入方式直截了当、干脆利落,点明了学习内容,提出了学习要求,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意志中的积极因素。

3.3 引用实例,贴近生活

生物学有许多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生活实践能使学生有亲近感和实用感,不失为一中好的导入方法。实例导入能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 ,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

【案例】大家都打过乙肝疫苗吧,大家知道打了乙肝疫苗就很不容易患乙肝,大家想没想过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打了疫苗以后就不容易患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特异性免疫

【评析】通过疫苗来导入特异性免疫,把知识与生活实例联系,使学生对知识没有生疏感。

3.4 设置疑问,层层递进

设置疑问导入法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特点,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来引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要疑问和悬念设计的恰当,学生就会急切的产生“愿知其详”的心情,促进学生学习。

【案例】在讲解 “遗传的物质基础”时,可以这样设疑:“为什么父母和子女有相似之处?”“父母传给子女的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有什么特点呢”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疑问专心学习。

【评析】 案例中的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这三个问题也许正是学生的疑惑,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5 实验导入,印象深刻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是学科,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课前教师巧妙的设计实验,指出一些现象,让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归纳 总结,从而得出结论便是新课内容。

【案例】在讲解物质出入细胞方式中“扩散现象”时,可以在课上做实验,准备两杯水,往其中一杯水中滴墨水,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特点。

【评析】“扩散现象”实验十分简单,但是效果确实很好,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不仅亲身体验了科学方法,还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导入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自总结,印象尤为深刻。

3.6 情境导入,感情共鸣

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而感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会使所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新的感情,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气氛,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奠定基础。

【案例】在讲到 “食物链”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来导入新课,视频最好是鸟语花香,春色满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学生的思绪徜徉在春意盎然的美景中。然后教师质疑:“你知道吗?在这百花盛开的森林中存在着吃与被吃的现象……”然后再一步步讲解事物链的相关内容。

【评析】情境导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使学生对生物课产生农厚的兴趣。通过视频来导入,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画面中,不经意间进行了美育,做到事半功倍。

3.7 矛盾导入,出奇制胜

这是向学生揭示事物矛盾的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要求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在讲解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时,可以这样导入:“我们都知道人体有23对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是和卵细胞结合而形成受精卵,发育成子代个体。如果和卵细胞染色体不变的话,子代个体的染色体数就是46对,这就与“每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相矛盾。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 “矛盾”。

【评析】本案例是利用矛盾导入法导入新课,“矛盾”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亮点。就是这个“矛盾”极大的带动学生的思考,集中了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8 故事诗词,引发兴趣

故事导入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即教师针对教学内容适当地利用故事、谜语和笑话来导入新课。在各学科的发现史和发明史中,充满了动人的故事;古代诗词中也有很多佳句;引人思考的谜语等都是导入的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 ,选择内容,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寓教于趣之效。

【案例】在讲到食物链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大家都听过这样的话“螳螂捕禅,黄雀在后”,那么,它反应什么样的生物学现象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评析】这次导入是结合古诗词“螳螂捕禅,黄雀在后”,在生物课上出现古诗词是很新颖的,它能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9 类比导入,印象深刻

类比导入就是把抽象的食物与形象的事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建立模型,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案例】在讲解“特异性免疫”时,可以这样导入:大家想一想,在古代,为了御敌城堡有几层保护啊?我们知道从外依次是护城河、城墙、官兵。其实护城河与城墙就相当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那么官兵就是第三道防线,那么第三道防线是怎样御敌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问题。

【评析】案例中把古代城墙等实物与人体防线类比,十分新颖,具有创意,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下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是实现高质量生物教学的具体化,对于课堂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中提到的是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创新,让导入更加艺术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侯喜瑰.浅谈生物教学中新课的导入[J] .保定师专学报,2001,(4)

[2]蒯国锋.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12)

[3]王庆忠,李兴东.简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导入原则[J] .维坊教育学院学报,2000(1)

[4]杨善禄.中学生物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032-02

日常教学中,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遇到错误在所难免。而很多教师在面对学生错误时,不能深刻探寻学生错误的缘由,而是一味地责备,使学生陷入紧张与自卑之中,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从而导致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制约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一、转向关注:利用错误,激发兴趣动力

任何事物,兴趣始终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思维的训练也必须依托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所学数学材料的高度关注和兴趣,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潜在的内驱力,唤醒学生思维意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来源于学生的认知实际,是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在认知和思维上的误区形成的障碍,贴近于学生的实际,而并非教师一厢情愿列举出来的硬性程序,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所以,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应该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生成资源,教师要能立即把握学生错误的信息,针锋相对,巧妙化解,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分数的减法》一课时,不少学生直接将分子与分母进行相减。显然,这种错误源于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相加减的性质出现了误解。面对这种状况很多教师只是照直告诉学生这题做错了,直接告知其订正方法。可能也有部分教师会帮助学生重新认知分数相加减的性质,从根源上解决学生所犯错误的本质认知。教师的这两种做法在本质并没有错,但仅仅是这样就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生成的错误资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意义,丧失了一次利用错误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机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辐射原则,将这一类学生的错误推广至全班,引发全班同学的共同讨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定位,让学生之间形成有效互动,在学生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呈现错误的根源,提供解决的方案,形成对错误的更正。

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是一一对应的单个解决,而是要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民主交流的原则,在学生自主思维之下,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参与交流讨论的兴趣,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转向意识:利用错误,培养发掘能力

数学学习中,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的过程。虽然这些知识都已经是前人总结好的,但对于尚在成长过程中的小学生而言,每一次接触到新知识就是全新探究的过程,学生由未知到已知领域的跨越,是学生众多因素积极发挥作用共同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发现意识。能够在繁琐复杂的知识体系中发掘出核心的问题要旨,是一种能力,对于数学学习而言,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而当学生出现错误之时,便是训练学生这种发现意识的重要路径。例如在教学相对而行的应用题时,学生都已经知道路程除以两者的速度之和得出相遇时间,而对于追赶问题学生则一筹莫展,以致于出现了很多种理解上的错误。如果教师此时越俎代庖,直接告诉学生追赶问题直接除以速度之差,学生则空有现成的方法,即便能够理解其中缘由也是蜻蜓点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相对而行是两者共同速度的运动作用,而追赶问题则是两者速度之间的抵消,则不难得出路程除以速度之差的最终解决方案。

篇11

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形成的规律,设疑置悬,使学生急于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八年上册的“性别和性别决定”一节的教学初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学生们都很快地答出“受精卵”,于是我继续设问:为什么有的受精卵发育成雌性个体,有的则发育成雄性个体?同是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为什么会有男女之别呢?同学们想知道生男生女的秘密吗?面对一系列新鲜而又有意义的问题,学生不能用已有的知识作答,但又迫切想知道为什么,由此形成了一种“知识饥饿感”。既激发了学生对新授内容的渴求,又为顺利进行新课的教学作了充分的准备。

新课开始的设疑犹如磁铁一般,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进行成功学习的欲望和达到成功学习的目的,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讲解重点或难点内容时,巧妙的设疑导入犹如画龙点睛,学生通过学习解疑可以一下子抓住知识的要点,加深对知识的领悟,牢固掌握知识,也有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

二、导入应融于诗情画意、故事色彩之中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可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引入到生物学教学的导入环节中,这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要求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才智,启动自己的知识库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把握教材,并把与教材有联系的蕴含于教材以外的教育因素和智能因素挖掘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两栖纲代表动物“青蛙”时,我引用了著名诗人辛弃疾的一首《西江月》作为导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几句诗句既达到了点出青蛙的生活季节和生活环境的作用,新颖别致,也使学生能在教师创设的诗情画意的意境中学会了知识,学会了审美,活跃了思维,优化了对知识加工的积极性和效率,增进了身心的健康。

篇12

1、精心设计、明确目标。本课提问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在课前就应精心设计好(问题及答案)始终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明确本节目标,选择重难点及关键处(新旧知识的衔接、转化)提问。系列问题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例如:“鱼”一节可设计如下问题(1)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各有何特点?(2)鱼主要的呼吸器管和运动器官各是什么?(3)鱼适宜在何种环境中生活?(4)若将鱼放置在干旱的陆地喂养,是否成活,为什么?此外,还要为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作充分的准备、应答,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规范用语、明确题意:教师上课用语粗糙,缺乏美感,导致题意含糊不明确,易使学生无法作出解答,得失其反。如"蚯蚓靠什么东西呼吸"。教师授课应规范用语,提问题题意明确具体,这样易使学生领会教师的意图,使自己思维迅速定向,及时作出回答。

3、新颖别致,启发性强。首先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太深,“死水一潭”;太浅则使课堂表面上活跃。问题只有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才会使他们感到答案若隐若现,从而激发思维;其次,提问要新颖,角度要多变。例如:“蚯蚓是怎样通过体表呼吸的”?和“为什么再雨后蚯蚓会大量爬出洞穴?”这两个问题本质是一样的,但前者易导致死背硬记,后者联系实际诱导学生活用知识,效果可佳。教师提问时,还可采取反问法,如“假设自然界没有腐生细菌,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对比法提问,如“甘薯长在地下呈块状,马铃薯也长在地下呈块状,它们都是根吗?为什么?”;疑问法提问,如“有人认为蛇不是脊椎动物,他的这种认识对吗?为什么?”等等,再者,问题的提出不能流于形式而过于简单,不采用"是不是,对不对"这类用一两字就能回答的问题,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停滞在某一水平。

二、生物课堂教学提问提出的艺术性

1、问题表述要清楚。教师善于用音调、语速、音量的变化来突出问题的关键,让学生迅速理解题意(如: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这说明两物类是动物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时期)加(着重号的部分应慢读或重读。)

2、提问要选准时机,教师应在学生似懂非懂,有思有疑,急于弄清问题的当口来提问。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

3、提问要面向全体。一是提问要难易适中,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思考便能答出;再者提问涉及对象广泛,不要集中于个别学生,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第三采用问题提出在先选叫学生在后的方式。

4、提问后给定思考时间。教师向全班同学提出问题后,启发、引导学生共同思考,并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使班中每一位学生部能参与回答,参与教学活动。

三、生物课堂教学提问导答的艺术性

1、选定回答并适当引导。选定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答案,要有耐心,并从表情上给予肯定,如在学生思路对时轻轻点头、微笑、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反之,学生思路不对时,轻轻示意、皱眉,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无论答案是否满意,教师应结合全班的情况进行引导,并予以纠正。

2、鼓励学生答案多样化。分析、综合、评价3类问题能刺激学生产生新认识,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属于高级认知问题,例如:“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白开水、纯净水、矿泉水、蒸馏水哪类水更适合我们,为什么?”;“地膜覆盖能提高作物产量,但也会造成‘白色污染’,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应当废除了”。在教学中,教师要保证有一定比例的高级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教师不可以强迫学生接照自己设计好的柜框来回答,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允许有发展、有创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