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合同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09 10:05: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后勤合同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后勤合同管理

篇1

二、合同条款不平等

以工程合同为例,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合同双方当事人实际地位很难平等,如一方当事人要求对方承担额外义务,或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和便利条件强行增加不平等条款等。这些不平等或不合理条款的存在,既严重违背了合同精神,也给合同履行埋下大量矛盾、隐患。

三、合同内容缺陷

合同的内容缺陷主要表现在合同内容不完备、文字表述不严谨等。合同内容不完备往往是因合同主体不愿意或不合理使用标准的合同范本、缺项漏项而导致。有些虽然使用标准合同范本,但在专用条款中几乎不作约定,或者约定的内容简单,如对“不可抗力”不作约定或约定不详细,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双方很难就责任承担、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等达成一致。

四、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和管理能力不强

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水平的高低。后勤业务涉及工程、物业服务、食宿服务、医疗服务、车辆服务、知识面宽等方方面面,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专业合同管理人才。由于后勤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管理能力不强,表现在合同签订之前对合同相对方的履约能力缺乏必要的调查,合同签订时对合同内容表达模糊,合同履行过程中缺少相应的跟踪,合同文档和信息管理不健全,导致纠纷发生后没有相应的证据等。直接后果就是合同主体不能有效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蒙受权利损害或经济损失。针对以上情况,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升合同管理水平。

1.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人才体系

通过采取对外公开招聘、内部选拔等方式,培养一支懂法律、懂经营、会管理的合同管理队伍。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进行法律、管理等知识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对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重大损失或是给企业争取额外经济效益的人员予以奖励,以此激发和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标准的合同文本体系

后勤业务采购合同种类多,涉及法规多。企业应依照国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参照已经颁布的标准示范合同文本,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需要,结合所从事招标采购项目类型和特点,建立自己的标准合同文本体系。这对于规范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完善合同制度和合同内容,提高合同履约水平和效果,将起到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3.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和运行体系

应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合同审查会签制度,使合同的签订、履行和争议处理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合同会签”是一种内部控制方式,它是指在合同正式签订前,企业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参加的,对合同本身及前期程序进行评估、确认并签署意见的一个行为。“合同会签”是对项目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有效形式,被看作是审计关口前移的方式之一,特别在各种非招标项目上得到十分广泛的运用。

4.建立完善的供应商信用评价体系

应建立对企业或单位的合同管理水平、合同履约能力、合同履约状况和企业合同信誉度等方面进行量化、细化的综合评价考核机制,多与那些信用好、履约率髙的企业或单位签订合同协议,对那些信用较差的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谨慎防范,加入防范信用风险的特别条款。

篇2

中图分类号:TN91134; 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2)04004803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J2EEbased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XU Liang, CHEN Ga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 China)

Abstract: J2EE platform with a multitier architecture can simplify the development deploy and maintenance of building the enterpriseclass information solutions. The Struts, Spring and Ibatis were integrated by the open source framework SSI. A J2EEbased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proposed. In combination with Ajax technology, the open source framework enables the asynchronous submit of the system, reduces the network traffic and burden on the server side. Taking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data as a research object, the useful information in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can be found by means of synthesis application of data warehouse, OLAP and data mining technologies to provide a assistant decision support to senior management. It has a strong practical value.

Keywords: J2EE;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StrutsSpringiBatis; Ajax; data mining

收稿日期:20110911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校园扩大或多校区办学,高校后勤集团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物资采购和供应工作,该项工作涉及到的部门多,物资品种杂,这对高校后勤采供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一方面采用传统手工管理使得工作繁琐,浪费人力资源,不易查错,另一方面采用C/S架构模式的管理系统使得系统维护成本高,升级时很繁琐。

通过Internet及其相关技术,开发一套专门针对高校后勤采供的综合管理系统,来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效率,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分析[2]。基于J2EE轻量级架构的开发,使得开发出的软件系统具有模块本身“高内聚”和模块之间“低耦合”的特征[3]。

1后勤采供管理系统分析

1.1系统结构

该系统以Java为核心技术,采用J2EE中的StrutsSpringIBatis架构开发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的高校后勤采供管理系统,而基于B/S模式的系统客户端仅需安装Web浏览器和操作系统,其余的软件均安装在服务器端,所有的数据处理都由服务器来完成,减少了客户端的系统维护工作,操作简单[4]。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系统结构图该系统具有平台无关性,整个管理工作在网络环境下能够进行方便、快捷、准确的访问。先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发出请求,然后由Web服务器控制对各个请求进行正确的转发,交由J2EE服务器处理对应的业务逻辑[5]。

1.2系统主要功能

高校后勤采供管理系统分为10大模块: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供应管理、库存管理、成本核算、财务管理、供应商管理、查询统计、领导查询、系统设置。合同管理和日常办公管理、考勤管理、执行力管理4个模块预留接口,可在后期开发集成到该系统,详细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计划管理用于实现各部门将需要物品提前向采购中心申报采购计划,计划类型分为班组订货和部门备货。

采购管理用于实现根据各部门提交的采购订单,按供应商分类生成采购订单,跟踪订单执行情况。

供应管理对采购的物资从仓库流向各使用部门的过程管理,包括:领用申请开单,供货出库管理,供应查询,供应统计等功能。

库存管理用于实现对库存商品的查询、统计和部门之间的商品物资调拨等功能。

成本核算用于实现对各部门及其班组的成本登记、查询、统计,并生成相应日报表和月报表。

财务管理实现对产购订单付款、部门成本收支核算等。

供应商管理用于对供应商的信息进行登记、修改、查询等管理操作。

查询统计对采购、供应、库存进行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形成各类报表,可以帮助用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时段来观察,分析数据,从而得到产生结果的复杂原因。具有操作简单、数据任意组织能力强、图表一体的特点。

领导查询领导查询模块主要是提供单位领导随时查询综合数据,以掌握整个集团的采供状况和资金往来情况,为此系统提供了专门的领导查询功能。

系统设置用于实现对商品代码、部门代码、班组代码及供应商与部门采购商品的对应关系。

图2系统功能结构图1.3系统特点

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1) 跨平台性。该系统以Java语言为核心技术,而Java语言是跨平台的。另外,Struts标签库在服务器端可以生成用于不同浏览器的客户端页面,也使得系统具有跨平台、跨浏览器的的性能。

(2) 无刷新异步提交。该系统将Ajax技术与Struts框架相结合,可以实现在客户端的无刷新异步提交,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担。后勤服务的特点是点多面广,同时时效性强,变化性大,实现无刷新异步提交能大大提高信息的更新速度。

(3) 利用Struts来实现表现层。Struts框架继承了MVC的各项特性,将模型和控制器从视图层分离出来,不仅简化了页面,而且使得系统层次分明,灵活性增强。

(4) 利用Ibatis来实现持久层。IBatis使用XML映射文件,为不同的数据库分别配置相应的映射文件,同时IBatis以SQL开发的工作量和数据库移植性上的让步,为系统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

(5) 利用Spring框架可以将Ibatis和Struts框架很好地融合在一起。Spring本身的面向切面设计和依赖注入的思想也使得软件系统功能更加灵活[6]。

(6) 数据挖掘。通过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技术的综合运用,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喜爱的商品等情况,为管理高层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2后勤采供管理系统设计

高校后勤采供管理系统是以B/S模式为基础,在MyEclipse开发的平台下,采用SQL Server 2005企业版数据库,利用Struts+Spring+Ibatis+Ajax技术进行一系列的开发和设计的。

整个系统分5层,分别为客户层、表示层、业务层、持久层和数据库层。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将采用MVC模式,其中表示层应用Struts框架实现了MVC模式中的视图和控制器,持久层应用了Ibatis框架,与业务层一起实现了MVC中的模型层[78]。系统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

图3系统总体架构2.1表示层设计

表示层主要负责与用户交互。该系统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采用Struts框架与Ajax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表示层的设计。

Ajax技术不是一种新的技术,但却是一种新的思想,可以让开发人员构建基于Java技术的Web应用,打破了使用页面重载的惯例。Ajax使用客户端脚本与Web服务器交换数据,其最主要的设计理念在于将表示层完全放到客户端,即除了页面加载第一次HTTP响应之外,后续的HTTP响应中都只包含纯粹的数据,这样可以实现在客户端以异步方式提交数据,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担,可以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

Struts是MVC框架技术的一种具体实现,由模型、控制器、视图三部分组成,能够很好的实现表示层和业务层的分离。模型由业务逻辑的Java Bean或者EJB组件构成,控制器由ActionServlet和Action来实现,视图由一组JSP文件构成[9]。

2.2业务层设计

业务层主要负责具体的业务逻辑处理。由Spring实现,通过IoC,AOP应用、面向接口编程实现处理,来实现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业务校验和事务管理等功能。Spring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开发人员选择使用那一个组件,同时为J2EE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

2.3数据持久层设计

数据持久层由Ibatis来实现,通过运用Ibatis提供的ORM工具进行关系数据库与对象关联。IBatis明确以SQL作为数据交互的主要方式, 在对象和数据库间传递数据,并保持两者与映射层本身相独立。

3基于高校后勤采供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数据挖掘

在高校后勤采供管理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数据,这些数据往往包含许多隐含的有用信息,平时却容易被忽视。例如对于使用过程当中部门所产生的商品数据,通过对其中的商品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该部门班组商品服务情况的分析结果,并对该结果进行预测并做出判断,得出结论并采取措施。本文主要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算法)进行后勤采供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数据挖掘。

Kmeans算法:

(1) 算法输入。簇的数目K ,包含n个部门班组使用商品数据的数据库。

(2) 算法输出。K个簇,使平方误差准则最小。

(3) 算法过程

① 首先从n个部门班组使用商品数据对象任意选择K个数据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② 对于其他商品数据对象,则根据它们与这些聚类中心的相似度,分别将它们分配给与其最相似的聚类;

③ 计算每个所获新聚类的聚类中心(用均值表示);

篇3

美国质量学会从顾客导向对质量提出的定义是: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特色或品质的总和。而医院后勤服务作为非物质的一种产品,受到的评价是一种顾客本人主观的感知,是顾客而不是企业评价服务的质量。只有从顾客的角度,做到顾客满意,才能真正提高医院后勤的服务质量。然而,目前医院后勤服务存在着种种问题,如,管理的制度不完善、管理的方式不科学、管理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等,严重阻碍了后勤服务的进步,影响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进而导致不好的顾客体验。

1传统医院后勤服务现状

目前,医院后勤服务已逐步数字化管理,相对于传统的管理系统,数字化医疗的建设可避免以下传统管理手段的弊端。

1.1制度不完善、流程不合理

后勤物资管理时常是采用付款入库的方式,经常发生有货无票或者票先到货物没到的情况,导致记录与物资管理不一致,极易导致账物不平,严重的可能由此导致腐败现象。

1.2分工混乱、效率低下

员工分工不明确,极易浪费劳动力,出现有事没人做,人员没事做的情况,导致工作闲逸或是过于忙碌,既不利用调动员工积极性,也导致员工效率低下。

1.3管理繁琐、流于形式

管理步骤过于繁琐,导致管理人员在工作量大时敷衍了事,流程流于形式,出现众多“糊涂账”。

1.4后勤成本增加,医院财力压力不断增大

在当今的医院后勤管理中,医院后勤的服务项目逐渐增加,导致后勤服务的成本不断加大,严重影响了医院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医院为满足后勤管理的日常事务不得不增加后勤部的员工数量,相应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服务设施也在增加,但也导致了很多资源的浪费,现在医院的药品政策在改变,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降低了服务性收费,降低了医院的整体性收费,医院的财力压力较大,难以应付。

2数字化医院后勤服务中的问题

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可以杜绝种种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应当积极提倡,然而目前的管理系统尚存在各种弊端。

2.1后勤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今的公立医院已经逐步实施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但很多关于医院后勤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还不是很成熟,在旧理念向新理念过渡时,制度上缺乏有效的衡量标准,仍然依靠习惯性思维,利用经验进行后勤管理工作以及相应的评价,造成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混乱的现象。

2.2后勤管理方式与方法不科学

伴随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体制改革的推进,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只有依靠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才能适应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了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在数字化的冲击下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设备都在不断更新换代。为了公立医院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管理理念与工作方法必须改革更新,而有些医院依然按照原来的管理模式对后勤进行管理,减缓了公立医院卫生事业体制改革的步伐,在这个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原地踏步甚至退步的服务水平都将被经济社会所淘汰,因此,只有科学、规范的后勤管理,才能为医疗卫生事业体制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2.3后勤管理社会化程度不高

从目前情况分析,后勤人员安于现状,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体制依然延续传统的封闭式管理,不讲经济效益的“大锅饭”模式,后勤管理工作大量投入忽视实际产出,服务人员缺乏合适的激励方式,工作缺乏热情与投入,影响了整个后勤服务的发展进步。

3数字化医院后勤服务的对策

3.1采用精细化管理

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保证账物对应,无空账、无漏账,合理规划与采购,既保证资源的供得上,又不造成积压浪费。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尤其是数字化管理水平,保证所有物资都记录在册,所有人员分工合理,所有账目没有偷、漏、增,人力、物力、财力的具体规划与记录要精细化。

3.2改善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模式

充分做到计划管理、无间断管理,以及规范化流程管理。医院后勤工作项目繁多,涉及面广,且由于医院医疗工作的随机性大而带来务必实时保障的要求。因此,加强预测与计划十分重要。医疗保障事关患者生命,其中,各项保障的提供都分秒必争,坚决不可有间断。因此,只有规范化流程,才能保证各环节的公平、公正与高效。

3.3加强医院后勤管理人才建设

只有提高服务人员的水平,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要提高服务质量同样应该提高后勤管理人才的能力。对人才的培养,不但是技术能力的培养,更是责任心、团体意识的培养。在其位不只是谋其职,更要有正能量,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当然,仅仅要求员工拥有奉献精神而不考虑员工的实际问题也不是一个优秀医院的生存之道,医院让每一个员工得到应得的奖赏与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

3.4更新观念,化被动为主动

要坚持做到以病人为主,就需要在服务观念上求新,更切实地考虑病人的需求。为病人创造更加舒适、放心、便捷的就医环境,使病人在尽快了解医院的工作程序、就医办法并适应就医环境,不必过于忧心检查、治疗等问题。医院的各项制度都应是为病人服务的,医护人员起到主要作用,后勤人员间接服务,为了取得更加可人的服务效果,需要对医院的内部结构、工作程序、管理办法等进行必要的调整。

3.5强化后勤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做到积极主动的服务,方便临床一线,变后勤为前勤,主动服务临床一线。把各项工作做到位,不断改进完善“三下”工作,使下修、下松、下收更细致。变等待为自觉,主动做到为临床办实事。

4结语

医院后勤管理关系到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是医院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医院长足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只有正视后勤服务,像在一线抢险的医生一样做好后勤工作,才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服务。针对后勤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医院需要采用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改善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模式,做到有计划、规范化,杜绝管理腐败,做到员工有奉献,员工有收获,才能激励员工,提高服务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楼樱红.基于内部管理系统下加强医院后勤服务质量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

[2]梁利.探究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卷宗,2016(11).

[3]舒德雄.探究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实践[J].医学信息,2016(z2).

篇4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251-02

20世纪80年代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绩斐然。毋庸置疑,社会化改革后的高校后勤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协调,尤其是当经济属性成为高校后勤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情况下,如何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处理其经济属性与教育属性的关系,如何建设高校后勤系统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试图就此做一些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高校后勤改革的回顾及现实要求

计划经济模式下,每个学校都有一个为本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的后勤部门(总务处),运行费用是政府给学校财政拨款的一部分。这种模式下的后勤优点是“保障”意识强、目标单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改革的深化,后勤“总务处”模式弊端不断凸显:一是垄断,缺乏激励机制,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低;二是队伍庞大,学校管后勤,分散抓教学科研的精力;三是需要增加经费开支。20世纪80年代初,部分高校开始后勤改革探索;1999年,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一次工作会召开;2000年,国家出台一系列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改革成绩表现在:第一,改变了完全依靠政府给学校的财政拨款建设后勤设施做法,建立起满足高校连续几年“扩招”对后勤保障提出的基本要求;第二,学校办后勤的职能逐步淡化。

后勤改革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后勤的“保障功能和教育属性”高度统一,而改革后,后勤部门增加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经济效益,使原本只有两个因子(保障功能、教育属性)的后勤系统演变成了具有三个因子(经济效益、保障功能、教育属性)的系统。从系统论角度讲,多因子系统的平衡复杂、多变。所以,就后勤部门而言,改革后的工作难度增大:一方面,学校和学校后勤之间成了甲乙方关系,作为乙方的后勤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要不断与甲方(学校)“讨价还价”;另一方面,后勤部门要时刻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物价和维持学校内部相对稳定的供给,要将“经济效益、后勤保障、教育功能”进行有机结合。

困难的存在不能改变现实的需要,高校后勤系统将教育属性放在首位是自身社会属性的要求,将其“教育属性、保障功能和经济属性”有机结合是以学生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任何高校和其后勤系统都必须明确这一历史使命。

二、后勤系统的科学发展观问题

科学发展观要求:第一,要以人为本;第二,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四,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解决高校后勤系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思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靠人才,国家重视人才培养,高等学校直接从事人才培养工作,为高等学校服务的后勤部门同样肩负这一重要历史使命。这种社会职能不可推卸,缺少这种职能的高校后勤不仅名不副实,而且还将失去发展基础。在深化后勤改革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后勤部门本身,都必须以学生为根本,将教育属性放在首位。

其次,为后勤构建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一方面,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对稳定的后勤服务体系,如果高校后勤改革完全走向社会,甚至脱离学校,完全随市场波动则势必使学校教学科研、教职员工的生活稳定受到影响,对学校发展不利。另一方面,后勤的社会化改革绝不能将本部门完全社会化和世俗化,不能淡忘高校后勤所肩负的育人职责,只有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有后勤部门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后勤的发展溶入学校的发展中才会有发展空间和前景。为此,学校、后勤有必要认真思考和处理好后勤部门的经济效益、保障功能和教育属性三者的关系,从而为后勤发展构建大的环境和空间。

最后,努力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作出应有贡献。后勤部门改革后,经济指标成为自身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社会化改革以来,优质服务、科学管理等都是其成功经验,同时,后勤部门发展还必须思考本部门为人才培养所作的贡献,通过自身的服务体现出具有特色的育人功能和效果,跟学校的发展、学校二级院系的发展一样,这是科学发展观第三点的要求。另外,为达到使部门在学校发展中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还必须不断改革探索,加强对成功经验的学习,建立科学发展态势,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中“改革开放思想”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三、对高校后勤和谐系统建设的思考

从系统论角度看,和谐关系是一个多因子关系。和谐社会需要家庭和谐、单位和谐、行业和谐、上下级和谐、城乡和谐、人与人和谐,等等。高校后勤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体、学校的一个重要部分,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的集体和一个具有和谐氛围的部门,有助于更好地为教育科研服务。在建设和谐后勤氛围方面,有许多工作值得重视,但以下几点原则必须把握:

1.以工作业绩求和谐

高校后勤置身于高校大环境中,没有和谐的校内环境则自身的发展和工作职责开展都将成为空中楼阁。后勤工作的根本就是要让服务对象满意,离开优质的服务谈和谐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服务对象提意见、职能部门不满意和谐就无从谈起。所以,后勤工作必须明确自身职责、强调自身职责和保证职责的圆满完成,通过自身工作为教职员工和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同学提供生活、学习等后勤保障。第一,要加强对学生公寓、教学场馆及活动场所管理,为满足学生对学习、生活和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提供保障,并积极探索管理、服务和“育人”的有机结合,通过工作渗透学校的教育思想、育人理念;第二,加强对饮食的安全和卫生管理,为教职员工提供优质、特色服务,让他们能集中精力育人;第三,加强能源、水、电供应,认真排查隐患和对重点岗位的守护,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为人才培养及教职员工生活提供幽雅环境;改善交通条件,为师生员工提供安全、优质、便利、畅通的交往服务。

总之,高校后勤是服务窗口,为教师职工和广大学生提供基本保障、优质服务,为教育科研等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安全可靠保证服务是本质工作,必须以工作业绩求得与外界(服务对象)的和谐。

2.以联系沟通讲和谐

从后勤工作涉及的看,它还跟社会相关的管理职能部门有关联,跟许多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如工商、卫生防疫、税务、物价、公安)和社会部门(如邮电、交通、水电、煤气、食品供应部门)等都有业务往来。没有和谐的这种外部环境,在工作中没有他们的鼎立支持,后勤工作寸步难行。在与高校后勤关联的这些部门中,有的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就物价来说,受市场影响波动大,而学校则要保证相对的稳定必然给后勤工作带来较大压力,所以,加强各方沟通,求得一个和谐环境和体谅对高校后勤发展必不可少。

篇5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081-02

1 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电侧电力市场的竞争程度逐步加大,全面加强劳动用工管理,是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转变陈旧观念,逐步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管理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的客观要求。同时,按照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原则,加强电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提高用工效率和质量,减少无效和低效的人工成本支出,改善劳动生产率等人工成本对标指标,是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外部压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 劳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的挑战

H公司作为隶属于国家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省公司,根据集团公司三级管理体系,承担着基层发电单位劳动定员、用工数量、岗位设置等管理职责。通过多次的内部改革和持续改进,基本建立了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劳动用工管理机制,但随着国家电力体制等改革工作的深入,仍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1)劳动合同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缺少解除劳动合同、合同期满是否续签等制度规定,人员能进不能出、岗位能升不能降问题相对突出,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员工队伍的积极性。

(2)管理人员超员情况普遍存在,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部门借用生产部门员工的现象,影响了生产一线职工尤其是缺员单位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企业整体效率。

(3)运行岗位人员力量有待加强,由于人员老龄化等原因,执行定员标准最严格的运行岗位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同时由于工作强度大、工资水平竞争力不够明显等原因,员工从相对富余的维护岗位转岗的意愿不强,加大了及时补充运行岗位人员的难度。

(4)部分老单位设备维护人员整体超员,但由于职工年龄老化、女职工比例较大、部分员工患有职业病等原因,真正从事现场一线工作的员工数量相对不足,工作量基本饱和,需要逐步补充新鲜血液。

(5)绩效考核的奖惩力度有待提高,各单位基本上都建立实施了绩效管理制度,但一般同岗位的考核奖金差距均不足100元/月,未能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约束作用。

(6)后勤保障管理有待加强,设有后勤保障部的几家老单位,由于后勤保障岗位工作饱和度相对不高等原因,存在人数增加的趋势,且增加人员多为生产一线员工,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生产一线员工的数量和工作热情。

(7)多数单位实行了病休或长休制度,但办理流程不够严格规范。

(8)人员借用不规范,存在借用期限达到5年甚至长期借用的人员,其中一部分还存在从缺员单位借用到超员单位,甚至是外部单位的现象。

3 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的对策

(1)加强劳动合同契约化管理。①健全完善劳动合同标准文本和管理制度。修订完善劳动合同标准文本,细化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绩效要求、考核标准以及续签、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等条款,提升操作性,强化劳动合同对实现员工能进能出的重要作用。健全劳动合同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续订、解除和终止等各环节的管理,为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②严格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推进落实全员劳动合同制度,实现劳动用工契约化管理,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强监督检查,做到签尽签。规范开展劳动合同管理,依据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考核结果,依法开展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续签、终止、解除等相关工作,做到及时规范。③完善全员绩效管理并为劳动合同管理提供依据。立足岗位、细化职责,建立完善核心指标突出、简便管用的绩效考核体系,把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工作任务分解、转化为员工的绩效目标和行为要求,并实施分层分类、逐级考核评价,提升组织绩效,引导员工持续改善行为,并为规范员工管理提供依据。探索建立绩效考核结果与岗位升降挂钩的岗位动态管理长效机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员工岗位“能升能降”的依据。

(2)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建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发挥控制总量、调剂余缺、调整结构的重要作用,盘活人力资源存量。以劳动定员编制为标准,从严落实关于员工调动应从超员单位向缺员单位流动的原则,通过工资总额调控等方式,加大电站服务业考核奖惩力度,引导发电单位超员维护人员向检修公司等缺员单位流动。严格按照定员标准控制管理人员数量、比例和工资增长幅度,除因上级单位挂职、借用或休假超过3个月的,管理部门原则上不得借用一线生产部门人员。

(3)加强运行岗位人员力量。优化集控运行岗位定员设置,将现行的每个班组2名主值、4名副值、6名巡检,调整为2名主值、6名副值、6名巡检;整体超员的单位可再增加1~2名巡检岗位备员。提高燃料运行岗位薪级设置,综合考虑工作强度、重要程度等因素,将燃料运行各岗位整体上调1个薪级,提高吸引力,根据各单位人员情况,逐步实行燃料运行业务整体外包。建立运行人员专项奖励机制,通过设置奖金系数、提高小指标考核力度等方式,适当提高运行岗位的奖金分配额度。

(4)加强发电单位后勤保障管理。按照后勤保障逐步过渡到社会化的目标,严格控制后勤保障部人员数量和工资增长,确保后勤保障部人员只减不增,引导员工向一线生产等缺员岗位流动。建立后勤业务外包审批制度,根据人员数量变化逐步外包相关业务,直至全部社会化。

(5)严格员工退出岗位管理。根据各单位均存在的整体缺员或局部缺员现象,停止执行内部退养、长病休养等退出岗位政策,不再新增内退、病休、长假等不在岗人员。现有的病休、长假等不在岗人员协议到期后不再续签,根据岗位管理有关要求组织上岗工作,确因身体原因不能工作的按医疗期管理有关规定,履行请假手续。无故不回单位上岗工作的,按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处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4 结语

要积极应对深化电力企业改革的发展发现,就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坚持市场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以岗位动态管理为基础、劳动合同契约化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为抓手的劳动用工管理机制,通过稳妥推进、持续优化,逐步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形成企业有活力、员工有动力的局面,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Shaanxi Finance Economics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维修项目管理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头之一,本文通过对高校维修项目的计划、决策、招投标、合同管理、施工、竣工验收和保修、审计等系统工程的论述,对加强高校维修项目管理进行探讨。

Abstract: The maintenance project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university logistic management task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enhance it, by investigating its plan, decision, bid, contract management, constructing, acceptance, after service and auditing.

关键词:高校 维修项目 管理

Key words: university;maintenance project;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070-02

0引言

高校维修项目管理是高校后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维修项目的专业化、智能化使高校维修项目从外延型向内涵型发展;同时,由于高校基建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五十、六十年代甚至更早时期的建设项目老化,加大了高校维修任务和维修资金投入,对高校维修项目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高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维修项目管理管理水平,使高校维修项目管理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成为高校维修项目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高校维修项目管理是维修项目计划制定、决策、招投标、合同管理、施工、竣工验收及保修和审计等一系列工作的综合系统工程。遵循高校维修项目管理程序,对维修项目科学管理,是高校维修项目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规避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高校维修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

1制定维修项目计划,落实高校维修项目工作任务

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是维修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维修项目计划的制定和落实,高校的处、系、部、所、院等根据各自建筑物、固定资产等使用情况及业务需要,编制本部门维修项目计划,上报至后勤管理部门,由主管后勤高校领导牵头,同各部门负责人和土建、安装、财务等专业人员及维修管理人员等组成维修项目计划审查小组,对各部门维修项目计划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逐个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维修项目,高校统筹安排,编制整个高校维修项目计划。高校根据维修项目的轻重缓急,由后勤管理部门负责维修项目计划的落实和实施。对于各部门零星维修,各部门编写维修项目报告,上报后勤管理部门初审,由高校主管后勤领导审批,审批后,后勤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目前,高校维修项目落实缺乏计划指导,仅凭领导主观愿望和意见及各部门需要实施维修项目,使维修项目计划难以落实,同时,维修项目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规划,以及多渠道资金维修项目,造成维修项目计划执行混乱。由于维修项目管理水平低,不按维修项目计划执行,不仅会出现维修项目质量差和反复维修,而且会影响教学、科研等正常进行,使维修项目计划无法完成,影响维修项目的投资效益。

2科学决策,提高高校维修项目的投资效益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维修项目任务越来越重,如何对每个维修项目进行科学决策 、优选维修项目方案 、合理使用维修项目资金、提高维修项目投资效益等是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维修项目按照先评估后决策程序进行,建立维修项目科学决策运行机制,首先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得到科学的论据及精确的数据,由咨询评估机构编写公正客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维修项目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并做出科学的项目分析;然后对影响维修项目决策的关键问题,分别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由决策者分析判断;最后决策者统筹分析择优选取维修项目。由于高校重基建轻维修,随意决策、盲目决策、违背规定的工作程序决策的情况大量存在,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给高校本来紧张的维修资金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不但承担经济责任,而且要承担法律责任。承担决策风险,树立慎重决策的指导思想,做到维修项目决策科学化、程序化、民主化,保证维修项目科学决策,维护高校资金安全,提高高校维修项目投资效益,达到维修项目预期投资目标。

3规范招投标程序,优选施工队伍

高校由于资金到位、信誉好,使高校维修项目成为各施工企业投标的热点,给高校选择施工企业提供很大空间,并且为工程项目招投标顺利进行提供了前提条件。在进行招投标时,按照招标、投标、 开标 、评标、中标程序进行,在招标阶段应编制招标文件,明确对投标人的资质要求及投标文件的要求、项目的性质、招标评价方法、开标时间、地点、投标保证金、其他条件等,招标通常采用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在投标阶段,投标企业按照招标要求编制投标文件, 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做出响应;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在开标时拆封并宣读内容,开标邀请投标企业、评标委员会专家和纪检监察部门等参加招标会议,开标的过程由主持人按照规定进行,开标工作人员做好开标记录;评标根据招标文件进行,采用最低投标价法或综合评分法进行评标,评标委员会根据最低投标或最高得分推荐中标单位;进行综合评价后,评标委员会对中标的单位进行投票,通过后,由评委组长宣布中标单位。同时对中标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内没有异议,中标单位凭中标通知书与招标单位签订合同。通过规范招投标程序,选择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信誉好的施工企业,可以有效控制高校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保障工程质量以及防止工程建设的腐败。在招投标中,经常出现中标价低于成本价、施工队挂靠施工企业承接工程、串标、围标等现象,引起合同实施过程中纠纷及后期索赔,并且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高校在招投标管理中,应加强招投标管理队伍建设、规范招投标管理程序、健全招投标管理制度,加强招投标监督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优选施工单位,保证高校维修项目招投标健康、良性发展。

4建立合同管理体系,维护高校合法权益

高校维修项目合同管理是维修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并且实行全过程、动态的合同跟踪管理。中标通知书发出后,高校和中标单位依据招标文件、投标书等在30日内签订合同;在合同履行中,合同内容和条款是动态的,处在不断变化中,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变更、调整、补充等及时签订补充协议,同时终止作废条款或协议,使合同保持统一和连续,实现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和动态控制。目前,高校存在维修项目合同签订不规范、缺乏专业合同管理人才、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签订转包、分包合同及“阴阳合同”等问题,高校应该采取按照法律实施合同管理、加强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动态合同管理制度、实施合同问责机制等措施,实现高校维修项目合同的有效管理。加强合同管理,可以使高校维修项目规避投资风险、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减少合同纠纷和财产损失,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5严格施工管理,保证高校维修项目的质量

高校维修项目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是维修项目管理的核心。在维修项目施工过程中,高校维修项目管理人员和监理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合同、施工规范和行业标准等进行施工。对原材料等进场要有合格证、检验报告等,必要时对原材料等进行复检;严格工序交接制度,经维修项目管理人员和监理确认上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加强隐蔽工程验收,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各部位钢筋、结构焊接和防水工程等隐蔽工程,由高校、监理单位、施工企业、设计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等共同验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强化基础、主体工程、装修工程和结构等检查验收,确保维修项目质量和进度。要求施工企业做好维修项目技术资料和施工纪录,保证资料和工程实体的统一。高校在维修项目实施时,出现高校供应材料采购不合格、违法发包、指定分包商、收受贿赂、缩短工期、使用不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委托不合格的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等现象,同时施工单位存在违法转包工程、使用不合格材料、随意施工、偷工减料等做法,给维修项目质量留下隐患,是维修项目质量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高校采取提高维修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强化法律意识、防范违法犯罪行为、建立监督体系、优选施工单位等措施,严格施工管理,使维修项目施工正常进行,确保维修项目的质量。

6强化高校维修项目竣工验收及保修,确保高校维修项目正常使用

高校维修项目竣工验收是基本建设程序的最后阶段,高校维修项目竣工验收由高校负责组织实施。施工单位完成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通过竣工自验,确认全部符合竣工验收标准,施工单位向高校提交竣工资料及竣工验收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高校收到后,高校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签发竣工验收证明书;同时高校向城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申请维修项目竣工质量核定,核定维修项目质量等级,并发给建设工程质量合格证书;高校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维修项目竣工移交后,为了保证施工企业对维修项目的缺陷责任,按照施工企业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预留工程结算价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作为质量保证金,在一定时间内对维修项目进行保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依据建筑法对建设工程质量保修范围和最低保修期限规定如下:①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②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③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④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其它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在保修阶段进行维修项目质量跟踪,找出使用中存在问题,联系施工企业及时维修,并验收确认。通过规范的维修项目竣工验收程序及完整的保修制度,完善维修项目质量和维护,保证维修项目正常使用,更好发挥维修项目的效益。

7加强高校维修项目审计,真实反映维修项目工程造价

高校得对维修项目进行监督,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新时期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高校的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及造价咨询事务所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机构,对维修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保证维修项目审计的合法、合理和真实有效。维修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包括:①维修项目前期审计,主要审计内容有维修项目决策阶段审计、维修项目设计阶段审计、维修项目招投标阶段审、施工合同审计等。②维修项目施工阶段审计,主要审计内容有工程资金筹集与使用审计、设计变更审计、现场签证审计、材料价格审计、工程量审计、隐蔽工程审计等。③维修项目竣工后审计,主要审计内容有维修项目竣工结算审计、维修项目财务决算审计等。审计人员根据各阶段审计情况及结果编写维修项目审计报告,分析维修项目造价变动的原因,反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根源并提出建议。通过对维修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有效监督和控制高校工程投资行为,保证维修项目造价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加大高校审计的监督权力,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高校维修项目管理是多因素影响的系统,通过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维修项目管理,把握好维修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实现维修项目的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保障高校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保证维修项目的正常使用。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一条适合我国高校维修项目管理模式,对高校后勤管理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一、全年指标完成情

截止到2019年x月底,实现经营收入万元,实现利润万元,预计2019年全年紫元物业将实现经营收入万元以上,利润约万元以上。

二、预算指标的核定

每季度各项目财务负责人认真据实填写预算和实际差异表,并提供季度财务分析和年度财务分析,为今后收费率季度考核做好扎实的数据基础。

三、收费率方面

高教后勤方面,各部门配合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难,特别是对财经大学的收费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工作,我公司成为财经学院的正式供应商,大大提高了收费的时效性。其余两所学校的住宿费收取工作顺利进行,完成指标任务没有压力。     

市场物业方面,截止到2019年11月底,对于实施物业管理服务的市场物业管理服务费的综合收缴率为84.74%,其中当年收费率达到71%,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历史欠费收费率达到40.59%,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当年收费率的稳步增长为综合收费率增长的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

四、合同管理方面

本年度对合同管理更强调专人专项细致化管理。针对往年合同登记管理、支付管理和应收款项管理的缺失,我部门在人员到位的情况下实行专人合同管理,及时统计应收应付款项。

五、税收方面

国家实行营改增以来,我部门对此也做了大量的税收政策学习工作,并归纳整理有关物业公司的营改增的税改政策,并发文给各服务处管理人员学习。并积极配合税务部门使用新的税收申报软件。高教后勤减免税方面,我部门也针对税务部门做了大量的咨询和沟通工作,确保能在国税地税继续享受高教后勤的免税政策,给公司带来最大化利益。且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下分析了税务风险,并及时上报并做出了调整,降低了我公司的税务风险。

六、学习拓展和资源整合

今年,我部门联合工程部组织了财务收费系统(高教后勤和市场物业)的相关培训,并在年末上线使用,将各项目的所有应收款项数据全部量化,新增了线上线下收费模式,引进支付宝和微信目前市场主流支付方式。改变收费模式是为了提高收费率和收费的规范化,使得财务收费工作更方便、快捷、更人性化管理,使得收费率更加透明化,准确性和时效性将大大提高,弥补了人工收费模式的单一性操作。来年我部门将对财务收费模式进一步熟悉、优化,结合运作部和公司的考核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求,加强收费系统的管理。希望在数据统计方面依赖与该系统,可以达到精简人手,减少人工成本的效果。

篇8

一、引言

武器装备是以战争需要为需求背景的具有高技术特征的他额数商品,它是以毁伤和防御力为标志。武器装备是由武器系统合武器使用过程中所配套的装备系统所组成,它具有三个属性,即本身的高技术特征、使用的战争特性和生产交换的商品特性。武器装备项目的管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技巧、手段和技术来满足或超越相关者对项目的要求。随着各国在军事领域内高技术竞争的加剧,对于武器装备项目管理的研究也日新月异。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管理又称为型号项目管理或型号管理。它是根据武器装备研制需要而建立的特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它既是项目探索、计划等所有先期工作的一个最终成果体现,又是目前衡量项目质量优劣、价值大小和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之一,同时也是今后项目管理一切工作进行的主要依据。因此,合同管理的研究地位愈发显得重要,也日益引起各国军队的普遍重视各广泛探讨。

二、武器装备合同的特点

1、具有双重性和专用性

合同中所反映的订货与技术协议关系,除了反映军方与企业,承揽单位的供需关系外,还具有国家任务的性质,承揽方必须保证完成。同时,对于直接用于军事用途的装备或技术属专用范围。未经有关方面批准,除军方订货外,企业不得自行安排生产,不得传播公开某些技术,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2、订货方法受限制

大部分军事装备、军事技术不能在市场中实行公开招标竞争。所以对技术较成熟的生产项目合同,可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实行有限招标,对于关键性强,不确定因素多,技术风险大的科研合同,一般采用谈判法。

3、质量与风险要求高

武器装备直接关系到官兵的安危 和战斗的成败,对其质量的要求也就成了重中之重。而且军品的开发、生产要可靠,否则会贻误全局,造成严重后果。

三、装备采办合同管理机构和职责

1、装备采办合同的管理机构

介于以上武器装备合同的种种特点,装备采办合同的管理,包括采办合同的起草、谈判、拟定、签订、履行、归档、解除、终止、追索求偿、异议、诉讼等各个环节。装备采办制度是围绕着采办合同构成的,无论是军队内部的管理层级分权还是严格的程序,从根本上都是要保证采办合同的合理、正常的订立和履行。作为军队一方的合同管理,应当分担由装备采办机关、审计机关负责,负责合同的日常管理、对供应商或承包商及军队采办部门的监督管理。目前,我军的采办合同的管理的主管机关是中国人民总装备部装备采购局(负责武器系统采办合同的管理)、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军用物资订购局(负责非武器系统类军用物资采办合同的管理)、中国人民审计署(负责军队内部有关采办合同的管理监督)。具体工作由各部采办局订购处、审计局负责。

在政府采购制度完善的国家,对跨部局的政府采购合同的管理和审计机构规定的原则是:利用设置在承包企业或其附近的其他部局的现场办公室来提供专业援助,应鼓励需要现场合同管理或审计服务的部门,使用与现有合同管理和合同审计部门所达成的交叉服务安排;避免或消除政府有关工作的重叠和重复,几个部门对承包商或转包商同类活动或同类作业所进行的重复、监督和检查,应尽可能通过使用跨部局的交叉服务协议来消除;对承包商采取更加一致的处理方式,如美国规定了各行政部门利用跨部局审计服务的政策。主要内容是:各部局应使用跨部局审计安排来审计两个以上部局在同一承包企业所发生的配用。负责审计官员或合同官员应与有关部门协调,确定该企业的间接费用率,并将最后确定的间接费用率通知这些局,以便它们在确定各自合同应分配和允许的费用时尽可能遵守这一费用率。

2、装备采办合同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

采办合同的管理职能范围广泛,内容复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规范。

(1)正常的合同管理职责。审查对承包商的补偿结构。审查对承包商的保险计划。举行合同签订后的工作指导会议。按规定审查和评估承包商的技术建议,并且在由合同官员进行谈判时向该合同官员提供意见和建议。谈判关于代管合同费用的预先协议。预先协议可以在合同生效前签或在履行过程中签,但应在有关费用发生前进行协商。合同官员无权处理不符和规定的费用。按规定确定已停止支付的或已被否定的费用项目的合理性。如果有理由认为这样的费用应当停止支付或加以否决,即应发出停止支付和拒绝或不承认某项费用的通知书。根据争议条款,对合同官员有权直接提出的事件的准备材料和作出是否的决定,在成本会计标准方面具有管理职责,审查和批准或拒绝承包商根据分期付款提出的付款申请。按规定支付代管合同所需的款项,颁发免税证书。对保密合同来讲,监督合同管理官员负责执行有关规定,如美国国防部制定了《国防工业安全计划》。在征求书发出前,合同官员应审阅所有准备发出的征求书,已查明投标者或履行合同的承包商是否必需接触保密资料,谈判和签署政府单方面提出终止的部分获全部项目的结算得文件等。

(2)须特别授权的合同管理职责。当军方根据装备采办合同的修改条款更改订货后,承包商可以提出一个相关建议的补充协议,此协议的谈判或签署应由合同管理办公室负责,举办标价订货样品展览会等。

四、武器装备合同管理的原则

军方总是要求尽可能以最低的费用、最短的时间去获取性能最佳的武器装备。要树立合同“最佳效益”,而不是“最低报价”。最佳效益以为着自始自终从设计、研制知道备用零件都要从总体考虑选择最佳方案。应从合同的报价性能、进度、质量、风险、后勤保障诸多方面按项目设定不同权重综合衡量。同时,在较长时间的采办过程中,影响工作进展的不确定因素很多,采办部门不能签了合同就算了事,而是自始自终要参与与采办全过程各个方面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而且在其中的许多阶段、许多环节上还要起支配或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重点把握好六个环节:在管理实践中应重点把握好六个环节,即强化、健全、夯实、把关、监督、创新。强化,即强化经营者、合同管理人员及合同承办人的合同法律意识。健全,即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完整的制度体系。夯实,即夯实合同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合同签订和履行基础档案,实行合同、凭证的统一管理。把关,即把好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的控制关。根据不同种类的合同、应当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程序,实行ABC分类管理把关。监督,即强化合同的履行监督。通过监督掌握各类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排除阻碍,防止违约的发生。创新,即积极推进合同管理的创新。军内合同管理需要不断地根据各个承包单位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更新观念。

五、结论

总之,合同管理作为武器装备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以上对条款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一项无碍装备合同,往往体现了武器装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始终贯穿着装备的规划、论证、开发、采购、使用、维护、处理的全过程,合同仅仅是这一系列工作的一项成果体现。因此,必须从整个武器装备管理的角度出发来对待合同管理的研究,使之与效用分析,项目规划,进度管理,风险管理、试验与评价、生产管理、后勤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研究结合起来,纳入到一体化,互相租金,协同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为武器装备合同管理的研究顺利发展和深入找到正确的定位和创造良好的契机,也为整个武器装备管理研究在迈上新的台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伟、廖良才、陈英武:武器装备采办的项目管理[J].国防科技参考,1998(10).

篇9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旨在打破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瓶颈”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全面铺开。一校一户关起门来自办后勤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一种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建立起来,逐步使具有第三产业属性的高校后勤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回归到社会第三产业的融流中去,从而基本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小机关、大实体”模式,一种是“小机关、多实体”模式。两种运行模式中的“小机关”均作为高校后勤归口管理的行政职能部门,代表学校负责后勤方面的规划、协调、监控、管理、考核等工作,与后勤实体签订各类承包协议和业务合同,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宏观性、制约性和监管性上。前一种模式中的“大实体”,主要是由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翻牌后组建成后勤服务集团公司,或由地方政府主导的高校集约经营联合体。而“多实体”则是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因校制宜将学校现有后勤服务部门按行业属性有序转化为不同的实体。

对于我国目前众多的中小型高校来说,经过反复地实践与探索,“小机关、多实体”改革模式正逐渐为大家所认可,成为现阶段高校后勤改革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本文将从“小机关、多实体”的机构设置原则和职能分布两个方面做相应的阐述。

“小机关、多实体”的机构设置的原则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各类高校之间的竞争也逐步加剧。为了保证高校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投入,高校逐步将后勤推向社会化,同时大幅削减了在后勤方面的投入。高校后勤社会化已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后勤部门在改革现实面前,要做到不等,不靠,不要,全面、快速、高效地引入社会化机制,使高校的后勤保障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保证为师生员工做好服务,改制后的后勤机构肩负着高校后勤的运营和发展,“小机关、多实体”恰到好处,使改革后的高校后勤部门与高校的发展有机地结合。经过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小机关、多实体”运行模式在机构设置上既要体现“小机关”的管理和监控职能,又要体现出“多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企业化运行机制。在“小机关、多实体”的机构设置中,各个方面要遵循如下原则:

运行模式要分别成立“小机关”和“多实体”的运行机构。“小机关”要体现小而精,其各岗位的设置主要是针对“多实体”在服务和运营上的监控与管理。如,设置财务管理、合同管理、校产管理等岗位。“多实体”则需按企业化要求运转,其人员岗位按企业实际需要设置。

人事管理在人事管理上,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劳动用工新机制,合理定岗、定编、定员。“小机关”按高校行政事业编聘任工作人员,“多实体”则实行企业化管理。同时,针对目前高校后勤职工老龄化的问题,适时进行必要的调整,选拔具有学历的年轻管理干部充实到“小机关”管理队伍中,“多实体”按企业模式从社会上招聘各类所需人员。

分配方式在分配方式上,“多实体”推行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和奖励津贴相结合的结构工资制。要体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上岗则有、下岗则无、个人收入与企业效益挂钩的分配原则,以求对职工的劳动积极性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而“小机关“在人员待遇上仍归口学院行政管理。

资产管理在资产管理上,高校交由后勤企业使用的资产,其产权全部属于学校。由后勤企业通过经营和自筹资金增值的资产,根据契约决定资产所属,从而实现后勤企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经营和财务管理在经营和财务管理上,后勤各实体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核算”的管理模式,化小核算单位,实行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多实体”的财务管理权下放到企业经营者的手里,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最大化地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当然,经营和财务的放手,并不能不管不问,这就同时要求“小机关”的监控力度要强,对“多实体”的运行目标和合同预期值要合理,使高校和后勤实体实现“双赢”。

从这些方面看,“小机关”和“多实体”的机构设置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与后勤社会化以前的管理模式完全不一样,这就要求高校的管理者在后勤的改革中要大胆探索,打破以往的机构设置常规,以崭新的理念来面对社会化的改革。

“小机关、多实体”的职能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实力、办学规模都有了大幅度的实质性提升,由此给高校后勤带来了广阔的服务市场、丰富的后勤资源、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小机关、多实体”职能的研究,对进一步推动这种改革模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机关、多实体”的基本职能在高校的后勤服务体系中,作为学校后勤归口管理的“小机关”,要真正肩负起学院后勤方面的规划、协调、监控和管理工作。而作为“多实体”一方,以企业化方式运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是必然的,但作为高校的服务性企业,不应仅仅追求市场利益,还应该具备服务育人的职能,以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按照社会化的要求,“小机关”和“多实体”之间是一种契约合同的关系。这就对双方的职能进行了约定,要求双方均应按经济规律办事。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小机关”和“多实体”之间的职能关系,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应当是一种分工合作关系。“小机关”主要职能是规划、计划,侧重于合同管理、资产管理、宏观监督等,而“多实体”侧重于后勤实体自身的管理、服务和经营,以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实体模式进行运作。“多实体”的职能主要是统筹服务经营人员和相应资源,操作运行已形成建制的经营实体,承担后勤服务经营性工作,按照授权经营的范畴,在服从、服务于保障学校后勤运行系统的前提下,“多实体”拥有服务管理、经营决策、用工分配、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权利。

兼顾经济效益和公益福利性的职能在“小机关、多实体”的改革模式中,作为社会化后的高校后勤实体,在经营服务过程中,获得利润是必然的,但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公益福利性,尤其是其中针对学生的服务项目更要以较低的利润来运转,这也是社会化改革后的重要职能之一。社会化后的“多实体”,主要分为管理服务型实体和经营服务型实体,作为“小机关”要针对各个不同的实体,给予区别对待,将其中属于经营服务的项目,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照顾,用补贴的形式达到“低利润”经营的目的,降低价格和提高服务质量;对于管理服务型的项目,要做好项目管理和预算划拨,保证不同实体的运转,使广大师生成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真正受益者。

“小机关、多实体”之间相互合作的职能“小机关”与“多实体”之间虽然是契约合同关系,但在为学校发展、做好服务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在这个前提下,“多实体”以经营来体现对师生员工的服务,而“小机关”在实现对“多实体”的监管的同时,也要实现对“多实体”的服务。“小机关”也要为“多实体”排忧解难,使其在经营和管理上走入正轨,形成经营的良性循环,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对“多实体”的监管和考核也是“小机关”的一个重要职能。在实体自身建立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小机关”要完成学校对实体的考核,这项考核不仅仅是经营状况的考核,也是为师生员工服务的考核。因此,要制定细致周密的考核管理制度,考核要有量化指标,使考核人员与被考核人员都一目了然。只有将“小机关”与“多实体”的职能分工明确,相互沟通,相互协作,才能提高效率,提高后勤管理、服务、经营的有效性。

结语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目前高校的必由之路。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推波助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校内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到广大师生和后勤职工的切身利益。高校的后勤实体与社会的第三产业相比,既要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普遍性,又要体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同时,还要兼顾后勤改革的整体效果和后勤实体的发展方向等诸多问题。面对改革,我们要采取积极稳妥的步骤推进,不断探索,不断深化,不断修正,不断提高,处理好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要坚持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的原则。高校后勤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行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项既要主动参与,积极运作,又要着眼长远,面向未来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不搞“一刀切”、“一风吹”,积极探索符合市场规律、教育规律的新的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必将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以及专业化。

参考文献:

篇10

(一)董事会工作良性运转

(二)行政管理,履行助手职能

1、在董事长、总经理的指导下,完成了向陈xx省长、蒙启良和王江平副省长的汇报材料;编写了“百千万工程”汇报材料,并发送给发改委、经信委、省内多家媒体;组织编写了半年工作总结及向集团职能部门调研需要的各项汇报材料。

2、严格公司各类发文管理,按时审阅每期《安全生产调度会纪要》。

3、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管理公司印章,有效控制印章使用风险。

4、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的管理和使用由专人负责,做到了用途不清、权责不明不出门的管理。

5、收取上级部门各项公文,及时传达到相关单位,跟踪执行情况,有效发挥了公司内外的桥梁纽带作用。

6、合理有效地安排会议室,做好会前准备及会后总结,使各项会议能够有序、高效召开。

(三)基础管理,助推有序经营

1、加强内部控制。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组织制订了《外协单位管理办法》、《零星工程管理办法》、《发票管理办法》等制度,《销售管理制度》在完善中。

2、加强基础管理考核。促进经营绩效提升。升级完善了《基础管理考评实施细则》,组织宣贯外协单位学习。每月召开一次基础管理考评会,并通报。

3、持续推进“6S管理”。规范了来宾停车位和车辆定置管理,及时查处通报违规停放,车辆停放更加有序。

(四)量化考核,强化结果导向

今年采取“3+X”的指标模式,将产量、消耗、利润指标与部门关键职责和年度主要工作相结合,与各二级单位签定目标任务分解责任书,每月召开一次目标量化考核会议,形成目标量化考核专题请示,并以此作为薪酬发放的依据。将“员工正能量”凝聚到公司目标上来,使员工与公司发展息息相关,促使企业与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为完成2014年生产经营任务作出了积极地贡献。

(五)数据管理,服务领导决策

企业管理是数据管理。我们运用“大数据”理念,把企业运营的海量数据通过高速的采集、整理、分析、挖掘,从大容量的多样数据中经济地提取价值。

1、建立了数据报表体系,每月向市统计局、工信局、集团企划部报送各类统计报表,并为各项汇报材料提供数据、图表及分析,用数据体现公司最真实的现状。

2、每日跟踪《物料投入产出对比表》,形成“到岗就算算”的工作模式。每周一将上周投入产出表发送给公司领导;每月更新《可控费用发生情况表》,帮助领导及时把握生产经营状态。

3、升级产量、供应、销售、物流等内部报表,设计企业运营数据报告、财务管理、销售统计分析、汇票管理工具,提升数据整理、分析、挖掘能力。

4、数据质量是企业实现卓越经营的一个重要保障。组织建立数据报告体系的培训,为形成真实、准确、完整的数据报告服务。

(六)信息管理,护航生产运营

2、视频监控系统是企业管理提升安全技防能力的内在需要,更是企业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战略共生耦合的载体。将视频设备完好率列入量化考核,并作为部门效能监察项目。视频维保费用比2012年下降了xxxxx元;视频设备维护分ABC等级管理;视频完好率从85%升至98.04%,预计11月底视频完好率100%。成功实现了PC终端授权监控,也实现了从“看不见”到“看得见”的转变,从“看得见”到“看得清”的升华。

(七)法律事务,规避潜在风险

1、严格履行合同评审职责,将风险消弭于萌芽状态。

2、跟踪并反馈合同执行情况,为合同的续签及改签等提供建议,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3、负责牵头瓮马高速施工高度危险作业至高压线路断电导致的侵权纠纷起诉及起诉前调解工作,合理维护公司的最大利益。

4、为推进合同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传递先进的合同管理理念,组织召开了两次合同管理例会,邀请外聘法律顾问对合同履行中存在的情况进行点评交流和案例分析,将“合同风险”列入“风控体系”重要内容。

(八)后勤保障,措施得力

后勤工作树立“保障有力、服务到位”的后勤工作理念,强化保障和服务两项任务,牢记安全和卫生两个重点。

1、加强员工食堂管控

(1)每季度做一次食堂问卷调查,收集汇总员工意见,协调食堂不断改进膳食结构、变换花样、丰富菜品,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就餐需求。

(2)强化食堂主要食材质量控制,公司主导采购大米、油品,切实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焦点问题。

(3)充份发挥摄像头的作用,食堂操作间视频监控后厨卫生,取食物处视频推进光盘行动。

(4)改善食堂卫生环境,清洗抽油烟机、粉刷食堂内墙、清洗窗帘等。

2、员工住宿

二、存在问题 亟待提升

(一)团队缺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推进导师制,加强人才培养。

(二) 员工“吃住行”三件事亟待加强,如员工食堂菜品质量、员工宿舍配套设施质量、交通车和公务车卫生等。

(三)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不够。应将企业运营(产供销、人财物等模块)的大量数据,适时采集、分析、挖掘、提取价值,最终形成真实、准确、完整的数据报告,洞见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企业管理方面。一是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合规管理、风险管理、流程管理、缺陷管理等;二是提升精益生产、设备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建设等领域的管理水平;三是组织升级完善操作手册、检修规程;四是用好基础管理考核工具,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提升企业凝聚力;五是进一步加强目标量化分解考核,依据“集团考核指标”相应调整“公司共性考核指标”;六为发挥销售人员潜能,将市场开发部打造为公司的“创利中心”,需重新设计、签订考核责任书;七是助推公司加强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变现、数据报告管理工作,推进数据报告体系建设;八是协同完成十年顶层设计的煤化工发展规划;九是筹划引进战略投资,积极推进“混改”工作。

(二)法律事务方面。一是加强合同履约管理,建立大宗原料、备品备件供应商淘汰管理机制;二是认真贯彻《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用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定期报送年度报告并公示;三是规范和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为营造健康发展环境,维护企业形象,教育引导员工不得在网络媒体企业营销以外的商业信息。

篇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健康需求的提升促使医院招入了更多的卫生人才。在有限的编制数控制下,各级公立医院都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将编制数倾向卫技人员,而在后勤部门使用较多的编外人员。以我院为例,截止2016年6月,我院共有编外人员436人,包含合同制人员、本院劳务公司人员、返聘人员。其中后勤合同工共有157人,具体构成为收费员27人、院办室2人、计算机维修4人、医保科1人、总务科45人、保安22人、食堂40人、导医11人、杂工5人。

二、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政策变化

温州市政府2016年的《关于规范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使用编外用工的数量不得超过正式编制数的20%。其中、人事、财务、档案、涉密岗位等一律不得使用编外人员,保安、保洁、绿化等一般应面向社会购买服务。这从制度上限制了公立医院编外用工的使用人数和范围,并为其改革编外人员管理体制提供了参考方向。以我院正式编制数1753计算,最多可招聘350名编外人员。很显然我院目前编外人员数已超标,而其中有很多服务于临床的医护人员。由于医院对临床一线的倾斜性政策,采取何种措施既可以不影响后勤工作,又可以控制编外人员总数,已成为医院需解决的重要事项。

三、实行后勤社会化的优点

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当前的改革热点,也是各级医院较为青睐的改革途径。它的优势是较为突出的。

1.降低支出成本。通过市场化招标,医院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较有实力和价格竞争力的后勤服务公司,签订服务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支出成本。对人员较为集中的办公场所的文印、保洁、保安、食堂等进行整合,通过建立后勤服务中心等方式统一调配,实现资源共享,减少人员数量,降低服务成本。外包人员的社保由派遣公司缴纳,也减少了医院在社保费用上的支出。

2.降低用工风险。通过清理整治,进一步规范与编外人员的关系,杜绝了少数不签合同、合同不规范、用工不规范等现象。通过清退超龄、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使用工人员队伍得到规范。通过市场参与用工,实行劳务公司派遣,一定程度上将用工行为市场化,降低了医院用工风险。

3.转变医院后勤职能。职能科室从直接指挥调度生产转变为合同管理与质量监督、检查,使后勤产业走上专业集约经营、社会化生产的轨道。

四、实行后勤社会化的缺点

然而也应该看到,后勤社会化并不是解决后勤服务难题和提升后勤服务质量的“万金油”,是否外包还需取决于医院实际需求。实行后勤社会化也有其不利因素。

1.社会化的员工没有归属感。后勤服务公司仅有派遣权,而医院仅需他们提供服务。这种割裂的身份认同使得外包人员对医院没有归属感。社会化用工人员的教育和引导由于人事隶属的关系而显得相对较弱,其对工作的关心程度及责任感往往不如与医院直接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使得他们对于医院的情感联系较弱,致使消极心态。服务质量低下,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2.完全清理现有合同工成本较高。因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问题,公立医院通常由自己招聘后勤人员开展工作,形成自己的后勤管理体系。其中一些后勤人员已在医院工作十几年。《劳动合同法》规定,由用人单位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每年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经笔者估计,若欲与所有后勤合同工解除劳动合同,医院需付出约400多万元的补偿金。这对医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在符合法律法规和保证员工利益的前提下,医院应制定合理的清理计划,逐步缩减后勤人员数量。

篇12

零星基建是指不需立项的或未列入基建及其附属工程的新建和改建工程。大型维修是指单位造价大于20__元(含20__元)的各类维修。

第三条 院内小型工程:(以下简称院内工程)实行报建制度。报建报告由使用单位或后勤管理处按统一的申报审批表格填写,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建设地点、原因、可行性、造价等。

第四条 院内工程实行计划管理。每年年初或年底各单位根据需要,申报本年度或下年度院内工程,交后勤管理处汇总,报分管院长审核后,提交院长办公会或党委会审批。经批准后的院内工程审批表一式三份,一份报审计处备案,一份报财务处列入财务计划,一份由后勤管理处留存。

第五条 院内工程实行招标管理。凡工程造价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应由三家以上的施工单位参与招标或议标,凡5万元以下院内工程在确能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经过议价可直接安排给学院后勤实体或校产企业施工。在招标或议标中,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学院的后勤实体和校产企业。

第六条 院内工程实行合同管理。院内工程施工前,双方必须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质量、施工工期、付款方式、违约责任、保质期限等内容。

第七条 院内工程实行工地代表负责制度。工程开工时,由负责单位委派工地代表,负责监督工程的施工质量、材料质量和用量、工期和实际工程量及隐蔽工程记录,并协助工程审计人员搞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同时,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负责报批工程变更、材料代用等手续。工程完工后,由工地代表组织验收;验收质量合格后,签署验收合格单。

第八条 院内工程实行跟踪审计制度。工程开工时,审计处派工程审计人员到现场核实工程,内容,施工中发生隐蔽工程、工程变更、材料代用时,施工单位应提前24小时通知工程审计人员到场,施工单位应做好原始记录一式三份,经派驻工地代表核实并签证后,一份自存,一份报甲方备案,一份随结算书报送。无原始记录的,不予结算。

第九条 院内工程实行主材甲方供应制。工程所用主要材料或设备由甲方负责采购,凡金额在1万元及其以上的实行招标采购,1万元以下的实行比价采购。主材及设备按采购原价(即不含采保和运杂费等)进入工程结算,需要计取采保费和运杂费的应在“价差计算表”上按规定的费率单列,施工单位不得自行加价。一般材料的原价以工程施工期间《徐州工程造价及招投标信息》的价格为上限,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确定。特殊材料、超过信息价的材料及设备的价格在无法招标采购的前提下厂必须经工地代表或工程审计人员签证,经分管院长或院长批准,委派专门小组采购,采购发票复印件随结算书同时报送,方可送审结算。

第十条 院内工程实行文明施工管理,服从学院消防、治安管理。严格按《校园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加强对工程中的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院内工程实行档案管理。后勤管理处应建立院内工程档案。

第十二条 院内工程实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工程在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时,由施工单位无偿保修,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给学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影响的,要追究工地院方代表及单位责任人的责任,施工单位责任按合同条款执行。

第十三条 院内工程费用结算及结算程序。

l、院内工程必须编制结算书。院内工程费用组成、计价标准、结算书内容,按院字[20__]10号文《小型基建及维修工程项目审计办法》执行。

2、工程完工,经工地技术代表验收合格,签署验收合格单,施工单位从验收合格之日起一个月内将工程结算书报送后勤管理处。无特殊原因,对超过审结期限的工程按放弃结算处理。

3、结算书由后勤管理处初审,并签署审查意见,再送审计处,按院字[20__]10号文件规定进行审计,最终审计结果上加盖审计处公章。结算书送达之日起,后勤管理处初审时间控制在10日以内,审计处审结时间在30天以内完成。

4、终审后的结算书由后勤管理处报分管院长或院长审批后交财务处结算。审批、审结手续不全,财务部门一律不予办理结算付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