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9 10:05: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金融信息技术创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和使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它是人类认识、改造、开发和利用信息的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给金融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1. 信息技术为实现金融教学现代化搭建了科技平台。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全国高等院校中,相继建立了许多内部局域网和大量的开放式金融教学网站。据初步统计,全国高等院校金融教学可在网上链接的网站有数百个, 初步构成了金融教学信息网。 它使高等院校金融教学相互间真正做到了联系沟通顺畅、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金融教学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高等院校内部局域网的使用, 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将逐步实现从“纸张”的信息处理转变为通过通讯网络、资料数字化等途径,对金融教学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与处理,使实现金融教学现代化成为可能。
2. 信息技术为实现金融教学科学化提供了先进手段。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学校,教学工作只有充分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广泛集中学生的愿望,才能真正代表学生的意志和利益,使教学的各项工作更具有科学性。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各高等院校内金融教学网络的出现,为高等院校金融教学的老师与广大学生间架起了一座新型的现代化桥梁,使两者间的信息交流具有双向互动性,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 较好地改善了教师各项教学的有限理性。这种教育不仅实现了信息传递渠道多元化,而且还无形中消除了信息源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人为障碍,使得金融教学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渠道更为迅速、及时、畅通,有利于避免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流失和失真现象。这就为金融教学的科学化提供了保障。
3. 信息技术为实现金融教学科学化开辟了广阔途径。我国高等金融教育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职业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学内容要与之相适应,必须按适应性的原则决定教学方法, 所以适用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制度安排,教学内容适应性就成为金融教学价值的必然追求。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其信息量大、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为进一步扩大金融教学中学生的适应性开辟了广阔途径。它一方面为从事金融教学的教师广泛深入地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另一方面增强了金融教学的透明度,为广大学生及时全面地掌握金融教学内容提供了有力的先进工具。
二、加快金融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增长的产物,它不仅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倍增效应,而且对高等金融教育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当抓住国际特别是国内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机遇,以新的思路、得力的措施,加快高等金融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推动金融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1. 解决好认识问题是前提。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呈良好的态势,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金融教学信息化建设仅刚刚起步,至今仍有不少人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度不高,尤其是还有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了解不多,重视不够,忽略其对金融教学发展与创新的积极影响, 对于用先进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去提高金融教学效率、增强金融教学效果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强。因此,我们要从用信息化促进高等金融教育建设的战略高度,树立信息化的观念,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金融教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金融教学流程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金融教学水平。
2. 建设好金融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基础。从全国各高等院校的有关部门经验来看,金融教学网络教学平台是金融教学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和信息交流的先进平台。 目前,各校在这方面的建设还很不够,据不完全统计,拥有自己网络教学平台的为数不多。这与我们自身的地位和要求是极不相适应的。为此,各院校今后要把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作为金融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实施“金融教学网络教学公共平台工程”, 使有关部门教师都能连接教学公共平台,努力提高金融教学信息化水平。
互联网金融模式上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支付方式、销售渠道、投融资方式、信息化金融和金融组织架构。支付方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第三方支付技术的兴起,典型例子有支付宝和财富通等。销售渠道方面的创新代表是互联网金融门户,具体是指利用互联网对金融产品进行销售或者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典型的例子包括91金融超市、余额宝、百度理财平台等。资金供需方式的创新主要在P2P、众筹和大数据金融三个方面。P2P是一种新兴人对人的直接小额借贷模式,典型的有拍拍贷和人人贷等,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的方式,典型的例子有点名时间和追梦网等;大数据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建模客户的消费习惯,进行营销、小额信贷和风控方面的服务,具体例子有阿里小贷和京东供应链贷款等。信息化金融是指传统金融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对于其业务流程的改造,使得企业电子化、信息化和互联网化,典型的例子是各大行的网上银行。金融组织架构上的创新就是一些有资质的互联网企业通过申请相关牌照或者收购中小金融机构而进军金融行业的模式创新,典型的有网商银行和苏宁在线等。
本文集中探讨大数据、云计算和数据挖掘这三种技术对于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改造,以及创造出的新金融服务业态。
二、互联网金融核心支撑技术
金融领域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相关内容,包括银行信贷、信用评分、市场分析、投资组合、保险定价、智能定损、金融欺诈等。传统的基于统计模型的分析方法只能处理少量的数据,而且对于分析的数据集也有一些较强的假设,比如要求数据满足一定的概率分布,或者要求关系为线性。随着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业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增加,数据量不断扩大,数据类型不断增多,传统的分析方法已经不能使用。在互联网金融场景下,以云计算、数据挖掘和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由于不苛求严格数据假设,为银行、证券、保险及其其他相关业务创新,以及刻画金融市场规律的趋势带来了新的工具和分析手段。
1、云计算技术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它的商业价值被迅速认可,同时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互联网引擎搜索等一系列互联网工具,形成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新兴业务形式。互联网金融引起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使得各种中介机构和银行、券商、交易所的作用减弱,大部分的资金融通可直接在网上实现。云计算的主要概念是“一切皆服务”,是服务的集合,其技术框架有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三种形式。云计算技术在金融中的一般架构如图1所示。
云计算技术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更多的是对金融机构IT基础架构上以及对于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方式上面的革新。云计算技术由于“资源共享”的特性可以降低金融企业的运营硬件成本。另外,云计算的“动态响应”特性,保证了业务的灵活性。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金融企业实现业务创新(如图2所示)。云计算具有灵活、开放和易于整合等特点,特别适合金融企业实现上下游产业整合以及与纵向战略合作,为金融企业巩固市场地位和开拓新市场提供方式和手段。例如,银行的传统借贷模式可以经过云计算技术的改造,加入更多的外部数据比如电子商务平台信用评价系统、中小企业财务系统和工商税务系统,从而降低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降低平台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成本。
2、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一般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事先不知道的、隐含在数据中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并且把这些知识用概念、规则、规律和模式等方式展示给用户,从而解决信息时代的“数据过量,知识不足”的矛盾。金融数据挖掘的一般过程如图3所示。
在金融市场中,数据挖掘技术的用处极广。在银行业务方面,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中进行挖掘,对用户进行信用评级,进行贷款审批;可以对银行不同的客户进行细分,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也可以对信贷风险进行评估,降低坏账率,提高银行利润。
在证券业务方面,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复杂的数据建模,利用股票的历史数据通过技术分析预测股票未来价格走势;利用历史收益―风险进行建模,考虑预期的不确定性,针对不同客户的情况构建最优的投资组合,控制风险,提高收益;利用挖掘技术构建自动交易系统,用以避免在做投资决策时候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干扰,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保险领域,数据挖掘算法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可以分析并界定保险欺诈或者企业破产的行为特征,针对于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的预警和监测,这个对于保险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挖掘的算法主要包括参数统计方法、非参数统计方法、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其在金融机构中的适用情况如表1所示。
参数统计和非参数统计属于传统的统计学方法,两者的差别在于对于样本总体的分部是否已知。参数统计是假定总体分布类型已知,对一些未知参数比如比较均值、方差等参数进行推断。但是金融数据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个假设,所以算法适用性较差。非参数统计对总体假定较少,结果稳定性较好,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人工神经网络,也简称神经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它是一种模仿生物的神经元和神经结构行为进行信息处理的数据模型,使得机器可以像人脑一样的学习和判断。神经网络是一种自学习模型,并不需要对于数据样本做出假定,适用性广,可以用于分类、聚类和预测等,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市场建模中。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基于统计学的机器学习算法。通俗来说,它是一个二类分类模型,利用特征空间上的间隔最大的线性分类器。它的优势主要在解决非线性、小样本以及高维模式识别上。它优于神经网络是在于它可以避免神经网络中可能得到局部最小化解的问题。另外,它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数学证明,不像神经网络的有效性主要基于参数的调优,而这个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验。当然,支持向量机也有局限性,它无法处理大规模样本,也不能直接处理多分类问题。
3、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种类繁多、价值密度低和处理速度快等特点。金融业是大数据的重要产生者,其数据来源广泛,包括各种股票、期货、衍生品、债券等在内的金融报价、交易数据,各类公司的业绩报告以及研究报告,官方对于宏观经济数据的调查统计,金融媒体的新闻报道,这些渠道每天产生海量的TB或者PB级别的数据。
传统分析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技术在如此大量的数据面前束手无策,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最早得到广泛应用的为Hadoop,它是一个实现了MapReduce分布式处理算法的、离线的、基于磁盘的大数据批处理平台。随着技术的发展,陆续出现了基于内存的大数据处理模型Spark和基于流式计算的计算模型Storm。Spark改进了Hadoop基于磁盘的数据处理模式,将大数据的处理速度提高了数十倍,提供了近实时的处理延迟。Storm是针对实时的流式处理场景,它把数据建模一个不断流动的“流”,是一种实时的处理模型。这三个系统目前是主流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相互补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数据技术体系。金融大数据分析的一般架构如图4所示。大数据的出现促进了包括高频交易、市场情绪分析、智能营销、信贷风险分析、实时风险管理和个人征信等的金融创新,适用情况如表2所示。
高频交易是指交易者利用软件或者硬件的优势,通过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交易进行获利的一种方式。现在主流方式是通过分析金融大数据,建立一些市场变动的模型,识别出特定市场的模式,然后根据模式进行交易的过程。
市场情绪分析是指从社交媒体中的数据中提取市场情绪,并开发基于情绪的交易算法。在出现积极的市场情绪的时候进行买入操作,而在出现意外情况或者其他消极市场情绪的时候抛出订单。
智能营销是指通过综合用户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历史数据、浏览数据、交易数据、社交数据、行为数据等识别客户的行为模式,分析用户需求和兴趣,并根据结果进行特定的产品推荐、客户体验优化或者客户挽留等精准营销。
基于大数据的信贷风险分析是一种多维度分析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分析方法。通常做法是收集公司大量日常交易、运营活动、财务状态等数据用以分析一个企业真实的运转情况,从而准确评估信贷风险。
实时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大数据技术,金融机构通过各种维度、不同的数据渠道来实时监控用户的风险变化,比如监控用户财务变化、意外事件、市场氛围、运营情况来获得全面、立体、实时的风险评监测。
基于大数据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利用更多的数据维度,包括一个人的消费数据、教育数据、社交数据、职业数据等,对用户进行信用评估,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提高机构利润。
三、互联网金融的展望和建议
互联网企业将掀起金融机构的“鲶鱼效应”。所谓鲶鱼效应指的是引入外部竞争者,往往会激发组织内部的活力。对于传统金融行业来说,没有足够创新和提高服务的动力。这个时候互联网公司就像进入的鲶鱼,为没有活力的池塘注入新鲜的动力。这个时候,传统金融机构会奋起反抗,通过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与野心勃勃的闯入者进行竞争。可以看到,未来的互联金融行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为了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金融监管部门需要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同时建立有效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创新意味着活力和发展,政府需要鼓励和引导互联网金融朝着健康、合理的方向有序的发展:一是加大对互联网金融新产品的研究,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培养金融和互联网技术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市场下的监管需求。二是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产品的监管,需要明确牵头部门,建立统一安全标准、数据标准、传输标准,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实现备案登记制度,合理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特别是P2P等风险比较大的新兴模式。三是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部门需要建立针对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明确互联网金融业务服务中的消息披露、风险承担以及消费者信息保护(特别是隐私保护)的具体规定。四是监管部门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征信机制和平台,政府可以牵头整合传统金融机构(比如银行)的用户信用信息、政府本身的工商信用数据库和纳税数据和主流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的信用信息,建立一个覆盖多方面的全国性征信系统,消除信息不对称性,保护消费者。
2、互联网企业应该加强金融法律法规学习和宣传,加强法律意识
二自主创新体系的理论构架
最早提出“创新”概念的是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12年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开创了“创新经济学”。所谓创新就是对传统观念理论、体制、技术进步等革命性扬弃的过程。创新是一个有机系统,不仅包括最为直观的技术方面的创新,还包括那些无形的变革。总体上来讲,自主创新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1.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一个的国家政府行为,主要目标是为微观经济主体创新提供有利的空间和环境,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鼓励创新,反对守旧”的社会文化环境,建立能够支持创新转变为生产力的转化机制等。首先,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激励自主创新。“创新的动力首先来自于自主创新对微观主体的利益增进功效”。如果创新不能给相关利益主体带来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满足,人们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就会减弱,自主创新的动力机会随之消退。因此,要在大力宣扬创新精神的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吸引人才和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的良好环境;其次,重视提高R&D经费占GDP的比重。从R&D经费占GDP比重看,投入不足是长期困扰我国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R&D投入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0.6%~0.7%左右,2007年达到1.47%,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次,建立顺畅的成果转化机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增强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创新动力,加强科技成果和研发需求信息双向交流;第二,在明确各自分工的基础上,推进市场化,将创新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第三,政府需要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起到协调者的作用,为创新提供各种保障。
2.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把新的管理要素,例如新的管理方法、手段和管理模式等引入现有的管理活动中,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由于创新研发过程兼具个体性和团体性的特征,专业分工较细化,工作间存在合作互补关系,由此管理的有效性直接会影响到人们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管理的目标是在组织内部对各成员进行个体激励,以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有效协调成员间的关系,减少摩擦和矛盾,实现团队合作。第一,让成员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分工,该工作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创新性,从而通过工作设计来产生激励;第二,通过自主性授权,用权利激发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感;第三,利用合理的目标和绩效考评机制激励成员等等。总之,管理创新就是通过信任、尊重和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减少内部摩擦,实现最大创新能力。
3.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创新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环节,是创新体系的终级目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自主的核心技术一定会在国际竞争中败下阵来。“外国的资本统治是靠技术上的优势来凌驾于我国的。当中国把发展经济作为主要任务,而引进技术已成为必要条件——在某些‘技术主义者’看来只有引进,而非自主创新,才有中国的技术进步时,外国大资本也就设计好了盘剥和要挟的策略”。为了不再受外国资本的钳制,我们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来拥有自己的技术。
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基于河北省的思考
自主创新是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专门的真正切入点,是提升国家实力抵御风险冲击的必然选择。对河北省而言,自主创新是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河北省经济实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剂良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大对自主创新的重视力度
目前我省在科技领先的行业凤毛麟角,这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科技投入过低有关。我省企业进行科研开发经费主要由企业自己进行筹集,政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所占比例很低,直接造成企业研发经费不足(见表1),从而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为此,我们应当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投入力度。在通过扩大内需应对危机这一历史时期,我省可以将更多的政府资金投入到科技企业中,投资于“明天经济”上。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创新的政策扶植,重视做好对企业的政策服务。
2.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自主创新很重要的表现就是要拥有大批具有核心技术、成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当前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最佳时期,我们必须重视培育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努力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建立先发优势。加大对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未来战略支撑产业,以增强我省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3.迅速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是经济的主体,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扩大内需、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2007年河北省统计年鉴,我省有研究与实验发展活动的大中型企业数量2004年为212个,2005年为199个,2006年为209个,2007年仅增加一个为210个,分别占当年企业总数的18.2%,16.5%,16.2%,15.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进行自主研发的企业数量不仅比例递减,而且绝对数量也呈递减趋势。为此要进一步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有效克服危机冲击,保持长期持续发展。
4.合理使用人才
一、目前我国金融小学的现状
(一)教师在现有的金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教师在金融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主导的作用,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金融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金融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更好的促进金融教学的创新,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金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需要教师能够对这些教学方式进行灵活的运用,利用新的技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但是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将精力和时间花费在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上,主要是由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已经熟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根据创新的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很多教师觉得工作量太大了,根本就不愿意改变原有的金融教学方案,还有的教师会担心改革后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成果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教学的改革。
(二)校方缺乏对金融教学改革的重视
在新的技术环境下,
对金融教学进行改革应该将教学工作作为改革的重点,将教学方式的创新作为改革中心。但是,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校方没有对金融教学的改革采取实际的改革措施,只是将金融教学改革停留在口头上。由于学校缺少对金融教学改革的重视,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虽然引进了先进的教学技术,但是却没有对现有的先进的教学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在金融教学改革的管理上存在很多与教学技术不契合的地方。再者由于学校对金融教学改革的不重视,导致教师失去很多培训、学习先进金融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教学的改革。
(三)学生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教学改革的步伐
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都缺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也比较欠缺,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上还是比较倾向于被动学习。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的学生严重忽视了对自身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在新技术环境下,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不适应的情况。在实际的金融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不够重视,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过级和考证上,严重阻碍了金融教学的创新。
二、新技术环境下金融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教学内容应该尽量实际化,以满足实际需求为主
在新技术环境的要求下,应该将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融合金融教学内容中,对金融教学创新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严格筛选教学使用教材,保证教材内容最大程度的符合实际的金融市场现状。对于目前我国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大多数都是旧的版本,内容上比较陈旧,落后于现有的教学目标,严重脱离实际,而且内容上还存在一定的错误,这是不利于金融教学创新的。因此,应该借鉴国外比较成功的金融教学创新案例,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金融市场的实际行情,建立一套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金融教学体系,实现金融教学的创新。
(二)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现有的考试模式主要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种考试会导致学生和教师将金融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如何提高考试成绩上,是不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以及金融教学创新的。在新技术环境下,对金融教学的创新不应该单单是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还应该对现有的考核制度进行创新。比如说在学期末,让学生结合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以及当前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以论文的形式对其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教学与实际具有一定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