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技术创新范文

时间:2023-06-09 10:05: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金融信息技术创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金融信息技术创新

篇1

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和使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它是人类认识、改造、开发和利用信息的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给金融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1. 信息技术为实现金融教学现代化搭建了科技平台。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全国高等院校中,相继建立了许多内部局域网和大量的开放式金融教学网站。据初步统计,全国高等院校金融教学可在网上链接的网站有数百个, 初步构成了金融教学信息网。 它使高等院校金融教学相互间真正做到了联系沟通顺畅、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金融教学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高等院校内部局域网的使用, 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将逐步实现从“纸张”的信息处理转变为通过通讯网络、资料数字化等途径,对金融教学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与处理,使实现金融教学现代化成为可能。

2. 信息技术为实现金融教学科学化提供了先进手段。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学校,教学工作只有充分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广泛集中学生的愿望,才能真正代表学生的意志和利益,使教学的各项工作更具有科学性。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各高等院校内金融教学网络的出现,为高等院校金融教学的老师与广大学生间架起了一座新型的现代化桥梁,使两者间的信息交流具有双向互动性,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 较好地改善了教师各项教学的有限理性。这种教育不仅实现了信息传递渠道多元化,而且还无形中消除了信息源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人为障碍,使得金融教学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渠道更为迅速、及时、畅通,有利于避免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流失和失真现象。这就为金融教学的科学化提供了保障。

3. 信息技术为实现金融教学科学化开辟了广阔途径。我国高等金融教育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职业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学内容要与之相适应,必须按适应性的原则决定教学方法, 所以适用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制度安排,教学内容适应性就成为金融教学价值的必然追求。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其信息量大、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为进一步扩大金融教学中学生的适应性开辟了广阔途径。它一方面为从事金融教学的教师广泛深入地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另一方面增强了金融教学的透明度,为广大学生及时全面地掌握金融教学内容提供了有力的先进工具。

二、加快金融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增长的产物,它不仅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倍增效应,而且对高等金融教育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当抓住国际特别是国内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机遇,以新的思路、得力的措施,加快高等金融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推动金融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1. 解决好认识问题是前提。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呈良好的态势,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金融教学信息化建设仅刚刚起步,至今仍有不少人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度不高,尤其是还有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了解不多,重视不够,忽略其对金融教学发展与创新的积极影响, 对于用先进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去提高金融教学效率、增强金融教学效果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强。因此,我们要从用信息化促进高等金融教育建设的战略高度,树立信息化的观念,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金融教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金融教学流程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金融教学水平。

2. 建设好金融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基础。从全国各高等院校的有关部门经验来看,金融教学网络教学平台是金融教学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和信息交流的先进平台。 目前,各校在这方面的建设还很不够,据不完全统计,拥有自己网络教学平台的为数不多。这与我们自身的地位和要求是极不相适应的。为此,各院校今后要把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作为金融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实施“金融教学网络教学公共平台工程”, 使有关部门教师都能连接教学公共平台,努力提高金融教学信息化水平。

篇2

互联网金融模式上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支付方式、销售渠道、投融资方式、信息化金融和金融组织架构。支付方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第三方支付技术的兴起,典型例子有支付宝和财富通等。销售渠道方面的创新代表是互联网金融门户,具体是指利用互联网对金融产品进行销售或者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典型的例子包括91金融超市、余额宝、百度理财平台等。资金供需方式的创新主要在P2P、众筹和大数据金融三个方面。P2P是一种新兴人对人的直接小额借贷模式,典型的有拍拍贷和人人贷等,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的方式,典型的例子有点名时间和追梦网等;大数据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建模客户的消费习惯,进行营销、小额信贷和风控方面的服务,具体例子有阿里小贷和京东供应链贷款等。信息化金融是指传统金融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对于其业务流程的改造,使得企业电子化、信息化和互联网化,典型的例子是各大行的网上银行。金融组织架构上的创新就是一些有资质的互联网企业通过申请相关牌照或者收购中小金融机构而进军金融行业的模式创新,典型的有网商银行和苏宁在线等。

本文集中探讨大数据、云计算和数据挖掘这三种技术对于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改造,以及创造出的新金融服务业态。

二、互联网金融核心支撑技术

金融领域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相关内容,包括银行信贷、信用评分、市场分析、投资组合、保险定价、智能定损、金融欺诈等。传统的基于统计模型的分析方法只能处理少量的数据,而且对于分析的数据集也有一些较强的假设,比如要求数据满足一定的概率分布,或者要求关系为线性。随着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业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增加,数据量不断扩大,数据类型不断增多,传统的分析方法已经不能使用。在互联网金融场景下,以云计算、数据挖掘和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由于不苛求严格数据假设,为银行、证券、保险及其其他相关业务创新,以及刻画金融市场规律的趋势带来了新的工具和分析手段。

1、云计算技术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它的商业价值被迅速认可,同时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互联网引擎搜索等一系列互联网工具,形成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新兴业务形式。互联网金融引起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使得各种中介机构和银行、券商、交易所的作用减弱,大部分的资金融通可直接在网上实现。云计算的主要概念是“一切皆服务”,是服务的集合,其技术框架有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三种形式。云计算技术在金融中的一般架构如图1所示。

云计算技术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更多的是对金融机构IT基础架构上以及对于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方式上面的革新。云计算技术由于“资源共享”的特性可以降低金融企业的运营硬件成本。另外,云计算的“动态响应”特性,保证了业务的灵活性。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金融企业实现业务创新(如图2所示)。云计算具有灵活、开放和易于整合等特点,特别适合金融企业实现上下游产业整合以及与纵向战略合作,为金融企业巩固市场地位和开拓新市场提供方式和手段。例如,银行的传统借贷模式可以经过云计算技术的改造,加入更多的外部数据比如电子商务平台信用评价系统、中小企业财务系统和工商税务系统,从而降低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降低平台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成本。

2、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一般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事先不知道的、隐含在数据中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并且把这些知识用概念、规则、规律和模式等方式展示给用户,从而解决信息时代的“数据过量,知识不足”的矛盾。金融数据挖掘的一般过程如图3所示。

在金融市场中,数据挖掘技术的用处极广。在银行业务方面,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中进行挖掘,对用户进行信用评级,进行贷款审批;可以对银行不同的客户进行细分,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也可以对信贷风险进行评估,降低坏账率,提高银行利润。

在证券业务方面,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复杂的数据建模,利用股票的历史数据通过技术分析预测股票未来价格走势;利用历史收益―风险进行建模,考虑预期的不确定性,针对不同客户的情况构建最优的投资组合,控制风险,提高收益;利用挖掘技术构建自动交易系统,用以避免在做投资决策时候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干扰,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保险领域,数据挖掘算法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可以分析并界定保险欺诈或者企业破产的行为特征,针对于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的预警和监测,这个对于保险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挖掘的算法主要包括参数统计方法、非参数统计方法、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其在金融机构中的适用情况如表1所示。

参数统计和非参数统计属于传统的统计学方法,两者的差别在于对于样本总体的分部是否已知。参数统计是假定总体分布类型已知,对一些未知参数比如比较均值、方差等参数进行推断。但是金融数据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个假设,所以算法适用性较差。非参数统计对总体假定较少,结果稳定性较好,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人工神经网络,也简称神经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它是一种模仿生物的神经元和神经结构行为进行信息处理的数据模型,使得机器可以像人脑一样的学习和判断。神经网络是一种自学习模型,并不需要对于数据样本做出假定,适用性广,可以用于分类、聚类和预测等,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市场建模中。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基于统计学的机器学习算法。通俗来说,它是一个二类分类模型,利用特征空间上的间隔最大的线性分类器。它的优势主要在解决非线性、小样本以及高维模式识别上。它优于神经网络是在于它可以避免神经网络中可能得到局部最小化解的问题。另外,它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数学证明,不像神经网络的有效性主要基于参数的调优,而这个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验。当然,支持向量机也有局限性,它无法处理大规模样本,也不能直接处理多分类问题。

3、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种类繁多、价值密度低和处理速度快等特点。金融业是大数据的重要产生者,其数据来源广泛,包括各种股票、期货、衍生品、债券等在内的金融报价、交易数据,各类公司的业绩报告以及研究报告,官方对于宏观经济数据的调查统计,金融媒体的新闻报道,这些渠道每天产生海量的TB或者PB级别的数据。

传统分析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技术在如此大量的数据面前束手无策,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最早得到广泛应用的为Hadoop,它是一个实现了MapReduce分布式处理算法的、离线的、基于磁盘的大数据批处理平台。随着技术的发展,陆续出现了基于内存的大数据处理模型Spark和基于流式计算的计算模型Storm。Spark改进了Hadoop基于磁盘的数据处理模式,将大数据的处理速度提高了数十倍,提供了近实时的处理延迟。Storm是针对实时的流式处理场景,它把数据建模一个不断流动的“流”,是一种实时的处理模型。这三个系统目前是主流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相互补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数据技术体系。金融大数据分析的一般架构如图4所示。大数据的出现促进了包括高频交易、市场情绪分析、智能营销、信贷风险分析、实时风险管理和个人征信等的金融创新,适用情况如表2所示。

高频交易是指交易者利用软件或者硬件的优势,通过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交易进行获利的一种方式。现在主流方式是通过分析金融大数据,建立一些市场变动的模型,识别出特定市场的模式,然后根据模式进行交易的过程。

市场情绪分析是指从社交媒体中的数据中提取市场情绪,并开发基于情绪的交易算法。在出现积极的市场情绪的时候进行买入操作,而在出现意外情况或者其他消极市场情绪的时候抛出订单。

智能营销是指通过综合用户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历史数据、浏览数据、交易数据、社交数据、行为数据等识别客户的行为模式,分析用户需求和兴趣,并根据结果进行特定的产品推荐、客户体验优化或者客户挽留等精准营销。

基于大数据的信贷风险分析是一种多维度分析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分析方法。通常做法是收集公司大量日常交易、运营活动、财务状态等数据用以分析一个企业真实的运转情况,从而准确评估信贷风险。

实时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大数据技术,金融机构通过各种维度、不同的数据渠道来实时监控用户的风险变化,比如监控用户财务变化、意外事件、市场氛围、运营情况来获得全面、立体、实时的风险评监测。

基于大数据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利用更多的数据维度,包括一个人的消费数据、教育数据、社交数据、职业数据等,对用户进行信用评估,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提高机构利润。

三、互联网金融的展望和建议

互联网企业将掀起金融机构的“鲶鱼效应”。所谓鲶鱼效应指的是引入外部竞争者,往往会激发组织内部的活力。对于传统金融行业来说,没有足够创新和提高服务的动力。这个时候互联网公司就像进入的鲶鱼,为没有活力的池塘注入新鲜的动力。这个时候,传统金融机构会奋起反抗,通过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与野心勃勃的闯入者进行竞争。可以看到,未来的互联金融行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为了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金融监管部门需要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同时建立有效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创新意味着活力和发展,政府需要鼓励和引导互联网金融朝着健康、合理的方向有序的发展:一是加大对互联网金融新产品的研究,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培养金融和互联网技术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市场下的监管需求。二是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产品的监管,需要明确牵头部门,建立统一安全标准、数据标准、传输标准,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实现备案登记制度,合理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特别是P2P等风险比较大的新兴模式。三是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部门需要建立针对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明确互联网金融业务服务中的消息披露、风险承担以及消费者信息保护(特别是隐私保护)的具体规定。四是监管部门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征信机制和平台,政府可以牵头整合传统金融机构(比如银行)的用户信用信息、政府本身的工商信用数据库和纳税数据和主流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的信用信息,建立一个覆盖多方面的全国性征信系统,消除信息不对称性,保护消费者。

2、互联网企业应该加强金融法律法规学习和宣传,加强法律意识

篇3

二自主创新体系的理论构架

最早提出“创新”概念的是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12年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开创了“创新经济学”。所谓创新就是对传统观念理论、体制、技术进步等革命性扬弃的过程。创新是一个有机系统,不仅包括最为直观的技术方面的创新,还包括那些无形的变革。总体上来讲,自主创新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1.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一个的国家政府行为,主要目标是为微观经济主体创新提供有利的空间和环境,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鼓励创新,反对守旧”的社会文化环境,建立能够支持创新转变为生产力的转化机制等。首先,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激励自主创新。“创新的动力首先来自于自主创新对微观主体的利益增进功效”。如果创新不能给相关利益主体带来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满足,人们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就会减弱,自主创新的动力机会随之消退。因此,要在大力宣扬创新精神的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吸引人才和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的良好环境;其次,重视提高R&D经费占GDP的比重。从R&D经费占GDP比重看,投入不足是长期困扰我国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R&D投入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0.6%~0.7%左右,2007年达到1.47%,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次,建立顺畅的成果转化机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增强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创新动力,加强科技成果和研发需求信息双向交流;第二,在明确各自分工的基础上,推进市场化,将创新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第三,政府需要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起到协调者的作用,为创新提供各种保障。

2.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把新的管理要素,例如新的管理方法、手段和管理模式等引入现有的管理活动中,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由于创新研发过程兼具个体性和团体性的特征,专业分工较细化,工作间存在合作互补关系,由此管理的有效性直接会影响到人们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管理的目标是在组织内部对各成员进行个体激励,以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有效协调成员间的关系,减少摩擦和矛盾,实现团队合作。第一,让成员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分工,该工作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创新性,从而通过工作设计来产生激励;第二,通过自主性授权,用权利激发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感;第三,利用合理的目标和绩效考评机制激励成员等等。总之,管理创新就是通过信任、尊重和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减少内部摩擦,实现最大创新能力。

3.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创新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环节,是创新体系的终级目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自主的核心技术一定会在国际竞争中败下阵来。“外国的资本统治是靠技术上的优势来凌驾于我国的。当中国把发展经济作为主要任务,而引进技术已成为必要条件——在某些‘技术主义者’看来只有引进,而非自主创新,才有中国的技术进步时,外国大资本也就设计好了盘剥和要挟的策略”。为了不再受外国资本的钳制,我们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来拥有自己的技术。

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基于河北省的思考

自主创新是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专门的真正切入点,是提升国家实力抵御风险冲击的必然选择。对河北省而言,自主创新是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河北省经济实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剂良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大对自主创新的重视力度

目前我省在科技领先的行业凤毛麟角,这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科技投入过低有关。我省企业进行科研开发经费主要由企业自己进行筹集,政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所占比例很低,直接造成企业研发经费不足(见表1),从而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为此,我们应当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投入力度。在通过扩大内需应对危机这一历史时期,我省可以将更多的政府资金投入到科技企业中,投资于“明天经济”上。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创新的政策扶植,重视做好对企业的政策服务。

2.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自主创新很重要的表现就是要拥有大批具有核心技术、成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当前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最佳时期,我们必须重视培育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努力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建立先发优势。加大对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未来战略支撑产业,以增强我省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3.迅速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是经济的主体,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扩大内需、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2007年河北省统计年鉴,我省有研究与实验发展活动的大中型企业数量2004年为212个,2005年为199个,2006年为209个,2007年仅增加一个为210个,分别占当年企业总数的18.2%,16.5%,16.2%,15.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进行自主研发的企业数量不仅比例递减,而且绝对数量也呈递减趋势。为此要进一步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有效克服危机冲击,保持长期持续发展。

4.合理使用人才

篇4

一、目前我国金融小学的现状

(一)教师在现有的金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教师在金融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主导的作用,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金融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金融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更好的促进金融教学的创新,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金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需要教师能够对这些教学方式进行灵活的运用,利用新的技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但是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将精力和时间花费在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上,主要是由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已经熟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根据创新的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很多教师觉得工作量太大了,根本就不愿意改变原有的金融教学方案,还有的教师会担心改革后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成果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教学的改革。

(二)校方缺乏对金融教学改革的重视

在新的技术环境下,

对金融教学进行改革应该将教学工作作为改革的重点,将教学方式的创新作为改革中心。但是,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校方没有对金融教学的改革采取实际的改革措施,只是将金融教学改革停留在口头上。由于学校缺少对金融教学改革的重视,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虽然引进了先进的教学技术,但是却没有对现有的先进的教学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在金融教学改革的管理上存在很多与教学技术不契合的地方。再者由于学校对金融教学改革的不重视,导致教师失去很多培训、学习先进金融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教学的改革。

(三)学生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教学改革的步伐

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都缺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也比较欠缺,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上还是比较倾向于被动学习。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的学生严重忽视了对自身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在新技术环境下,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不适应的情况。在实际的金融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不够重视,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过级和考证上,严重阻碍了金融教学的创新。

二、新技术环境下金融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教学内容应该尽量实际化,以满足实际需求为主

在新技术环境的要求下,应该将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融合金融教学内容中,对金融教学创新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严格筛选教学使用教材,保证教材内容最大程度的符合实际的金融市场现状。对于目前我国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大多数都是旧的版本,内容上比较陈旧,落后于现有的教学目标,严重脱离实际,而且内容上还存在一定的错误,这是不利于金融教学创新的。因此,应该借鉴国外比较成功的金融教学创新案例,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金融市场的实际行情,建立一套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金融教学体系,实现金融教学的创新。

(二)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现有的考试模式主要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种考试会导致学生和教师将金融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如何提高考试成绩上,是不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以及金融教学创新的。在新技术环境下,对金融教学的创新不应该单单是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还应该对现有的考核制度进行创新。比如说在学期末,让学生结合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以及当前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以论文的形式对其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教学与实际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篇5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2)02-0027-05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理与巨大贡献,在理论上已经得到精辟的论证与阐述。但是,技术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支持性制度安排体系,否则就难以有效地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化,金融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的渗透与影响越来越大,金融体系已经成为影响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技术金融一体化已成为明显的发展趋势。因此,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实现高新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与资本这一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的有效对接,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金融支持体系促进技术创新的机理分析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始终把制度作为外生变量和既定前提。新制度经济学则在经济增长分析中引入制度变量,并得出结论:制度安排好坏决定技术进步高低,进而表现为经济增长快慢。而关于金融的功能观点认为,金融体系具有筹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项目筛选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等,在推动技术创新、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金融体系的筹融资功能与技术创新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践中,资金瓶颈问题是制约技术创新顺利进行的重要障碍。而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就是为具有良好经济前景的项目筹融资,即金融体系能够为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的顺利进行提供资金支持。筹融资牵涉大量筹资主体与拥有剩余资源的大量经济主体。如果在这两者之间签订并切实履行双边合约,需付出巨额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这直接阻碍筹融资。因此,为有效实现筹融资,就必须做出能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的适当金融安排,而以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为代表的金融安排的出现便适应了这种要求。金融中介具备有效筹资的功能。并能利用这一功能为技术创新提供大量资金。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个别资本的积累无力对技术创新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利用金融安排动员储蓄、融通外部资金是必要的。否则,内源性融资的局限性将会使投资策略明显地偏向不超越传统技术范围的边际技术变化。阻碍技术创新。这便是欧洲的重大科学发明开始于十五、十六世纪,而技术创新的广泛推进发生在现代银行组织出现的17世纪之后的重要原因所在。金融市场由于能增强金融工具的流动性,满足持有多样化证券组合的需要,有效地分散风险,所以能够筹集到大量资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创新。

(二)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与技术创新

金融具有分配社会资源的功能,资源的配置首先表现为资金的配置,资金的配置是通过金融市场完成的。金融资源动员和配置效率,决定着一国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质量和效果。金融安排通过选择更富生产性的投资项目,有助于改进储蓄在投资间分配的效率。金融系统的存在,使得有许多潜在投资者对技术创新所有权或债权进行分析与竞争。如果假定每个潜在的投资者,不仅具有不同的对于该技术创新效用或效益的知识,而且也具有关于该技术创新进入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不同合约安排的交易费用方面的信息,那么,竞争的作用将会促使技术创新寻找到那些能够使其产生最高价值或效益的买者,从而使技术创新相关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

(三)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功能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一项既能带来高收益而又具有高风险的活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往往难以独自承担全部风险。为了降低技术创新风险,保证技术创新成功,必须采取措施分散和转移技术创新风险,实现技术创新风险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配置。而金融系统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减少、分散和转移风险。金融系统的存在,使得技术创新从研发、中试到商品化、产业化等整个过程中拥有不同优势的经济主体,通过某种形式的合约联合起来,为了获得各自及共同的利益。根据各自的优势对技术创新做出有益的贡献,这一方面降低了原有风险,另一方面共同分散了技术创新风险。当然,除了分散风险,金融系统更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功能是降低风险。这主要是通过其专业的风险管理技能、优化的资产组合安排来实现。此外,金融安排不仅可以降低技术创新风险,而且可以为技术创新的风险买卖、风险分享等提供各种金融工具,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发展。

(四)金融体系的项目选择功能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过程实质是一个包括技术创新方向的筛选确定、创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战略联盟对象的确定、融资方式选择、技术创新调整等不断筛选择优的过程。而由于不同的金融制度安排导致软预算约束和硬预算约束的结果。金融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项目筛选与监控。所以,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内在机理之一,就在于金融体系能够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优选,选优汰劣,并监督资金的正确使用。

二、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反复强调的一项基本方针。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我国技术创新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事业的进展还不尽如人意,存在一系列制约技术创新事业发展和技术金融一体化的制度。金融抑制就是制约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金融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金融创新也在不断深化,但以市场为取向的金融改革主要着力于计划金融向市场金融转化,并没有注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尤其是没有注意培育创新资源金融化与创新知识资本化的金融机制。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源头,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机制是导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国际竞争力低的主要原因。

(二)法律障碍与局限

以风险投资为例,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中风险投资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但风险投资者适用的法律、法规制度在我国严重缺位,现有许多法律和法规制度与风险投资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如《合伙企业法》只允许自然人合伙办企业,使国际上通行的有限合伙制在我国缺乏合法地位。又如,我国严禁民间融资行为的存在,所以中小企业经营者与民间投资者之间没有连接通道,虽然改革以来政府一再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民间投资,但由于没有获得法律依据而举步维艰。

(三)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程度低

长期以来,政府和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投融资机制主导着我国的技术创新,虽然在我国技术创新起步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阻碍了风险资本的形成与产业化,将社会资本拒之于技术创新领域之外。造成了我国技术创新对政府资本和银行信贷资本的过度依赖。于是,一方面政府资本数量有限,又无法产生广泛的示范效应和

发挥其导向作用;另一方面银行信贷资本从本质上与技术创新的本性相悖,银行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结果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不能实现跳跃式发展,规模较小。后劲不足。近几年,随着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投融资体制市场化程度得到提高,但无论是在间接融资领域,还是直接融资领域,仍存在较多行政干预和政策限制。金融抑制现象明显。

(四)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系统结构单一

目前,我国技术创新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资金、财政科技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在美国则来源于个人、大企业、传统金融机构、养老金、国外投资者、保险公司、各种基金和政府投资等多种渠道。相比之下,目前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系统存在以下结构性缺陷:首先。缺乏一个活跃的私人资本市场,主板市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弱化;其次,缺乏金融中介机构,这种机构大致上分为中小商业银行、合作性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三类;第三,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产权市场;第四,缺乏适当的融资工具。

(五)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对技术创新的不适应

在资金需求量较大的技术开发与试点阶段,高科技企业仅拥有技术发明而缺乏资金,没有多少资产可以用作贷款抵押。故此阶段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与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原则不一致。从而使其资金需求的满足受到较大制约。尤其是现实中高回报的机会很少,各金融机构出于资产保全的需要,也不愿主动向高科技产业提供贷款,更不用说向处于开发与试点阶段的高科技产业提供技术创新贷款。

三、发达国家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

战后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除了技术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外,还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推动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功能得到不断强化。

(一)美英两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经验

美、英两国金融体系皆以市场主导为特色,以资本市场为中心,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是多元化的直接融资,并有一个良好的法律体系作保证。二战以来,美国以专门的融资机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和相应的担保机制为保障,直接融资与间接触资并举,政府、民间团体和企业自身有机结合,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以美国为例,二战后美国放宽风险资本的来源、鼓励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宽松的法律法规环境、建立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等,体现了美国政府在技术创新发展各个阶段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针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和纳斯达克市场等创新极大促进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1946年世界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在美国成立,1958年美国通过了《中小企业投资法》,从法律上确定了美国风险投资基金制度。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和税收政策方面的改革,极大促进了风险投资的发展。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还得益于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企业的迅速发展,有限合伙制借助良好的治理结构安排,有效地解决风险投资中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不对称问题。目前,美国的风险投资已经形成了一个由风险资本家、风险投资家、各种中介机构组成的高效运作的市场。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发现与筛选机制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可靠的动力保障,造就出像微软、苹果、甲骨文、思科、雅虎等一批世界级的高新技术公司。而建立于1971年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NASDAO),已经成为全球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一个典范。纳斯达克发展带动了风险资本的发展,与美国风险资本具有明显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征,它推动了美国中小企业的成长,为那些处于创业初期、无法到纽约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机会。

健全的金融机构是美国金融市场的一大特点。战后以来,美国放松金融管制,通过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现代金融机构,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外,包括养老金、保险基金、风险投资公司、产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者等大量出现。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针对中小型企业特点,美国1953年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为2000多万中小企业在企业初建、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提供金融、财政、技术和管理支持。同时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和社区性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融资提供担保。民间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州政府出资建立的专门金融机构以及大量的社区性融资与发展机构,都能为当地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二)德日两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经验

德国、日本形成了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通过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方式把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结合在一起。商业银行在技术创新的支持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为了弥补间接融资方式与技术创新的不适应性,一方面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设,为技术创新提供必要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大力发展民间金融机构。

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为德日两国的中小型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日本为例,针对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政府专门设立了得到财政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工商组合中央金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以优惠条件向中小企业直接贷款。此外,政府还设立信用保证协会、中小企业信用公库、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公司以向中小企业从民间银行融资提供担保。上述政策性金融机构具有不同的分工,但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获得充足的金融支持。

总体而言,在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由于银行集中管理资金的运作模式难以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做出灵活的市场化选择,且银行谨慎经营的原则无法承受技术创新的高风险,从而使得处于发展初期的高新技术企业难以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结果导致了德日两国在信息技术革命中远落后于美国。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德国已经意识到金融体系落后对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严重制约,正在积极改变现有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建立类似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产权交易体系。

总之,发达国家金融模式不同,但都能够根据技术创新的要求强化技术创新的支持功能,在发挥自身金融体系优势的同时,又通过相关政策措施弥补自身的劣势。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四、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对策

适当的金融制度安排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要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国际竞争力,就应该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努力构建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

(一)优化外部环境

1.法律环境。为了推动技术创新的顺利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都特别注意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因而为了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顺利发展,有必要对现有的科技进步法进行发展完善,如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两个基本大法《科技进步法》和《转换法》中,增加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的内容,对政府和商业银行在高新技术领域的金融支持方面的法律定位进行重新界定等。同时,要对相关金融法律法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投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

2.社会服务基础环境。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为其提供信息、咨询与人才等服务。技术创新社会服务

基础环境就是指为保证技术创新活动各环节顺利进行,促成技术创新各相关主体之间合作,促进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社会服务环境,其内容包括信息集散子系统、咨询服务子系统、技术中介子系统、人才服务子系统、资金服务子系统、法律仲裁服务子系统、技术评估服务子系统等。

3.金融政策。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金融政策的配合与支持。根据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发展现状和国际经验,我国可实施如下金融政策:(1)应逐步放开地方合作制中小金融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支持。(2)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和银行监管,提高政府监管效率,对技术创新项目形成约束机制,提高投资效率。(3)中央银行应该按照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原则,在确保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调整科技贷款的标准、利率浮动范围和管理模式,切实增强金融机构发放科技贷款的积极性。(4)国家政策性银行应当设立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贷款,实行最优惠的利率。也可以通过进口信贷和出口信贷等方式,支持高新技术的引进和高新技术企业开拓与占领国际市场。

(二)健全金融市场

1.二板市场。也称创业板市场,通常被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新兴产业的摇篮”。二板市场对于技术创新发展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不仅可为达不到主板市场上市标准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的机会,而且还可为不同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不同的风险收益组合,化解证券市场的潜在风险,加快资本社会化的进程。但是,二板市场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二板市场的定位、内在结构以及交易机制问题。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处在建设之中,尚有诸多不完善的方面。在方向定位上,建议将二板市场的服务对象设定为技术创新型企业,既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也包括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结构方面,分体结构较适合我国国情,不但有利于我国形成资本市场的层次结构和完整体系,而且也有利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是一个较好的发展方向。

2.企业债券市场。债券融资对于技术创新企业而言,不仅可以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资本结构,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还可以督促企业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治理结构,加速与国际接轨。同时,发达的债券市场还可以为不能上市的中小企业和高新企业提供一条资本市场融资渠道,通过保证资金的到期偿还提高企业的再融资能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小、筹资少、品种单一,近年来在各种融资手段中呈下降趋势。针对技术创新企业的发展需要,应逐步放宽债券发行主体,打破地区界限,扩大发行范围,增加债券种类,实行利率市场化。债券发行应减少政府干预,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改革现有的企业债券监管模式,推行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制,放宽中小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限制和上市交易限制,在有条件的地区开设柜台交易市场。总之,需要通过改革与创新,发展壮大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为技术创新型企业提供强大的支持。

3.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是为科技项目、科技企业和成长性企业提供技术转让、产权交易和股权融资等服务的专业化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并且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先导,优化资源配置,其交易客体又具有智力资本的特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1)创业者的资本市场。即为科技型企业、成长型企业以及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融资市场,并为创业投资基金提供私募场所,促进技术与资本的高效融合。(2)风险资本的退出市场。虽然二板市场在我国已成功推出,但由于市场规模的限制,每年能够上市的企业也极为有限,更多的中小科技企业需要通过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来实现风险资本的退出与流动。因此,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是我国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对二板市场的服务功能。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作为创业资本市场的基础部分,可以为国内二板市场以及境外创业板市场输送经过市场净化和检验的优质上市公司资源,促进二板市场的良性发展。

(三)完善金融组织

篇6

引言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金融领域不断发生着变革,尤其是金融业和互联网的结合,使得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对于传统的银行业的业务发展和业绩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大趋势下,顺应而生了许多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借贷宝等结合了支付、理财、借贷等一些传统的银行业务的平台,对银行业务的开展和业绩的提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体系现状

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面来看,大数据、互联网、社交网络以及云技术的发展是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和贸易的发展,从而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大兴起,因此,电子商务的兴起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导火线。而在对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判断中,许多人持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为物联网金融将对传统的金融业产生颠覆性的改革,将产生新的发展模式,还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发展方式产生了变化。尽管观点大不相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金融确实是对传统的金融业和银行也的业绩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从银行角度对未来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进行融合与合作进行思考,以及未来的发展对策,具有现实的紧迫性[1]。

1.传统银行接受互联网经济的必要性。

对于传统的金融行业来说,以接受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转型升级,将会是商业银行在新常态背景下进行变革的成长的必经之路[2]。十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与新型模式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传统金融业势必将面临挑战,如利润大幅降低、存款业绩降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将对传统银行现有的产业结构产生严重的影响,对银行转型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条件下,传统金融业和银行业有必要进行改革和转型,以应对随之而来的互联网金融的大趋势。第一,银行业进行自我创新、转型和改革是符合宏观经济环境发展要求。就目前国内经济发展而言,我国经济整体运行趋势正处于中高速换挡期,各个领域的经济增速在这一时期会相应的放慢速度,对于处在变化了的金融环境中的商业银行而言,随着发展态势的变化也或多或少的出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在经济整体运行压力大的情况下,各大企业经营压力增大,银行的利润也随之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则是面对一些办理信贷业务的企业破产后,贷款难以收回,增大银行的亏损程度。信贷业务办理日渐减少,对于传统银行的经营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严峻的经济条件下,银行业的转型和创新已刻不容缓。

2.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首先,在市场包容度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受众,因此,在市场接受度方面还有待提高。尽管时代在发展,但是经济始终是关系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对于投资者和百姓而言,传统的客户更倾向于传统的交易模式,不仅是由于自身习惯问题,更是注重安全的考虑。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在开始之初人们大多持观望和实验的态度,对于网上金融服务等载体,总是不太信任。这是由于互联网金融还不够普及,对多数人而言,还没有形成使用网络金融服务的习惯,这对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推广增大了难度。在我国,由于互联网金融兴起教晚,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还不够,在宣传和推广方面做的不够完善,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用户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不确定性,导致用户对互联网金融的兴趣较低,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其次,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是大部分用户不习惯使用网络金融产品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当下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一系列高科技的骗局不断增多的情况下,网络金融服务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往往银行的安全性能和防范意识不够,造成用户的资金被转移,使用户对网络产品的安全产生质疑,这就对银行的安全技术和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强调服务品质的今天,能否保证用户资金安全关系到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创新及及传统银行转型

1.互联网金融发展展望。

互联网金融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的,信息时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近年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部分业务可以通过手机办理,各个银行推出的APP应用帮助用户完成简单的交易和操作,在移动客户端,用户可以经过简单的几项操作完成查询、转账、还款等业务,方便快捷,“掌上银行”的提出和实行,是银行实行创新的一小步。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高度发展的将来,在用户所需的基本金融服务被满足之后,则会对银行的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随之而来将会使得各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那么,传统的银行网点发展发到现代网上银行,信息技术的发展支持快速便捷的网络支付。使得银行的服务渠道日益变宽,服务模式不管扩展,不仅是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还使得金融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无数次时间表明,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才能保证自己的发展,不至于被社会淘汰。因此,银行应秉持“客户至上、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在发展中不断坚持创新和学习,做到真正服务顾客,才能使自己获得发展。

2.创新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力。

互联网金融创新是在大数据时代下与时俱进的表现。在这一标准下,互联网金融应该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市场营销。在互联网金融推进市场营销时,首先应该进行明确的定位,针对特定顾客,进行有效的推广,改变传统金融行业的既有模式。因为顾客本身具有的理财、存储习惯,对新生事物具有排斥性,因此,作为接触顾客最广的银行业可以承担向用户普及和宣传互联网金融的工作。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和普及后,对顾客进行问卷调查,掌握用户的接受情况并总结经验,以备推出更好的、更有效的营销策略,从而达到顾客真正的接受并使用互联网的目的。(2)切实提高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性。在对顾客的访问和调查中,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是顾客所提问和顾虑最多的一项。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而言,安全性已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安全不仅需要信息技术部门的支持,还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而且还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执法部门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以及金融业自身的努力。网络安全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环节,银行应该在网络性能和移动客户端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加强和资质审核,保证互联网金融的运行安全。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还应该不管的加强学习以应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保证金融产品的安全性。再者,政府要进行有效的调控,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有效把握。(3)模拟用户体验。互联网金融由于其自身具有广泛性、涉及范围广的特点,首先应注意的就是客户的体验感,客户的满意度的互联网金融所追求的,良好的客户体验感是互联网金融服务所提倡的。假如客户端或者银行网页的操作过于繁琐、程序过于复杂,那这些都将是限制互联网金融取得良好发展的限制。良好的体验就要求银行在进行业务开发的时候要尽可能多的考虑到客户体验感,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程序,保证良好的体验感。要达到良好的体验感,还需要技术开发人员和业务开发人员能够站在客户的角度,模拟客户体验,切实掌握真实的操作程序,进行有效的操作,从而能够便捷的完成客户所需要的线上业务。通过定时的客户调研,针对客户所提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研发,能够不断的提高产品的性能,满足顾客的要求。

3.互联网金融与银行相结合。

互联网金融与银行的结合是在经济全球化之后,经济全球化程度越高,中国金融与世界结合越紧密,交流也越频繁,那么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也越大。新兴市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被开发出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兴起,随之而来的是生产影响着消费,消费者的偏好开始发生变化。顾客在满足了基本的储蓄业务之后,对银行的服务提出了更为现代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要求更有品质的服务和更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在当前的情况下,只有创新才能保证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和银行业的成功转型。

4.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员工素质的提高。

在技术改革和金融改革的深化期,金融业和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银行转型过程中更多的参与基本市场的运营,相关业务的增多需要专业人才的参与,员工不仅要能清晰把握市场脉络,还能够在产品开发阶段提供有效的建议,并能进行风险管理。对于员工的高要求就需要银行能够对人才的培养有着足够的重视,在理论和业务实践方面进行定期培训。改变管理机制,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为优秀员工提供提供良好的晋升渠道和发展平台,为商业银行更好适应改革环境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3]。

三、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银行也的发展也应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从自身方面寻找创新点,并不断形成新符合时代的理念和产品,力求满足新时期用户的需求,提供更有价值的增值服务。传统金融业以及银行的转型,不仅是管理者的考验更是对金融工作者的考验。在固有的金融模式下,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业在竞争的同时也在引导传统银行业的转型和创新,新的金融模式和银行发展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1]孙杰,贺晨.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及传统银行转型[J].财经科学,2016,1:12.

[2]张伟.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及传统银行转型[J].当代经济,2016,4:51.

篇7

回首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金融电子化阶段、金融数据集中化阶段,以及金融信息系统业务综合化阶段。

金融电子化阶段

中国金融电子化阶段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到80年代,标志是利用计算机将原来的手工工作电子化,实现柜台服务自动化,进而升级为基于服务器的中型联网,实现同城通存通兑。当时,国内银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化之路。首先在各行网点安装计算机设备,在网点实现柜员服务自动化为主的初步电子化。然后,在中心城市安置大型机,将市内各网点连接起来,实现同城通存通兑。经过第一次大联机,中国金融信息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大趋势。但是,总体水平仍然非常有限。当时,银行业务网络局限在中心城市,虽然中心城市中各营业网点的信息孤岛问题初步解决,但是对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数以千计的银行网点仍然停留在“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原始的柜台电子化状态,运作慢、数据散、可控度差的情况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此外,城市与城市之间也无法进行业务整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金融信息化建设进入第二阶段,即金融数据集中化阶段。

金融数据集中化阶段

金融数据集中化阶段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约到2005年前后结束。主要特点就是以已经建立起来的省市级主机为中心,向省外扩张,实现省际互通互连。从上世纪90年代中到90年代末,中国金融改革全面深入推进,而金融信息化的建设继续成为支持改革深入发展的动力。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卫星通信系统的电子联行正式运行,标志着中国金融科技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全面网络化阶段。这一时期金融对于信息化的需求更高更迫切,原有的省级集中的IT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中国金融改革的需要,只有真正的全国性数据大集中体系才能支撑中国金融令人目眩的发展速度。数据大集中就是把省级数据中心的业务和数据最后集中到国家级的单一数据中心,所有业务在后台都由这个数据中心统一支持和处理。也就是说,在中国无论用户在哪里,以哪种方式在账户中发生交易行为,所有的计算和处理工作都通过网络由全国性的数据中心来处理,从而实现了数据集中,应用集中和IT基础架构集中,使得总行能够完全真实、实时地掌握每一个账户的每一个交易行为。整个银行业务支持、风险控制、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业务创新的能力得到了重大提升,中国银行业IT水平真正实现与国际水平的接轨。

金融信息系统业务综合化阶段

从2001~2005年,中国国内银行业着手进行业务的集中处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环境,加快金融创新,逐步开拓包括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等网络金融服务业务。目前,国际主要的金融机构都在通过积极的管理创新实现业务创新,走向混业经营,进而改变成本结构和收入结构,这离不开新一代金融信息系统的支持。当前,金融领域对于IT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大规模设备采购和基础建设时期即将结束,如何结合IT技术来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金融行业最关心的问题。为迎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银行业全面开放,国内银行业在积极、稳步的推进数据大集中建设的同时,以适应市场需求层次多样性、经营品种多样化以及银行业未来经营格局的要求,在综合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上也正在加快速度。

中国工商银行将各项业务应用系统统一到了新的综合业务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全功能银行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中国银行不仅启动了国际结算业务系统工程,同时还完成了缺口信息分析系统、资产质量监控系统、国内授信审批系统等项目的建设。另外,在原来各应用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规范,实现了统一的本外币清算平台。交通银行国际结算处理系统已推广应用,全行统一开发的以分行为中心的电话银行系统也已在全行全面推广,目前在分行层面上,基本完成了系统上线工作,实现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即ATM)的标准化改造工作,建成了随业务需求变更的中间业务、业务标准化处理平台。招商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已完成基础平台主体、公共支持模块、核心柜台业务及新旧系统客户信息对接。在继续推出新产品和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同时,也全面启动和加快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这个阶段,IT技术已经与金融业务完全融合到一起,它不仅仅是金融的支撑平台和基本工具,而且已经深入业务本身,成为当代金融决策、管理和实施的基本手段。

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金融数据通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大大提高了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四点:

一是金融信息化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体系并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计算机机房达标改造、网络资源优化整合、灾备系统建设部署等“十一五”金融信息规划确定的目标,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科技发展与业务创新信息化高速公路基本铺设完成。

二是数据大集中工程稳步推进并初见成效,完成上下级数据(即总行与分支行之间数据关系)中心技术框架搭建和业务平台整合阶段性任务,积极开展“后集中时代”的科技管理探索与研究工作,以集约型信息化建设助推金融业升级转型。

三是大批现代化业务信息系统上线应用并平稳运行,在持续提升金融业务工作数字化水平和网络化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快了区域金融服务向更高层次科学决策和改革创新前进的步伐。

四是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培育成型并壮大发展,在金融业务运营与科技应用不断加深融合的环境下,科技工作者加快速度实现由单一型IT执行者向复合型IT决策者的转变,成为推动金融业务与信息业务有效融合的主要力量。

信息化已成为建设方便、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及资源配置效率重要手段。2010年9月,中国金融信息技术创新战略联盟(The Strategic Alliance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简称“SAFTI”) 在北京宣布成立,标志着中国金融信息技术创新步伐加快。SAFTI由北京宇信易诚科技有限公司、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瑞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炬新联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7家金融信息化知名企业发起,并汇集行业领军企业日本NTTDATA中国有限公司、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东南融通(中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通邮集团等企业组成,联合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启明星、上海微创、成都中联信通、VMWARE公司、重庆沙海信息等行业精英组成产学研核心团队,旨在提高中国金融信息技术的创新水平,着力打造产业技术创新链,增强金融信息技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可预见的将来,SAFTI将对行业形成四轮驱动的变革局面:

一是围绕金融信息化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产、学、研有效结合,积极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技术标准;

二是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保证知识产权共享;

三是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是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SAFTI建立将打破过去金融信息技术领域各自为战的局面,促进产、学、研不同角色各司其职,形成健康、良性的配合、协作和技术资源共享机制。SAFTI目标是以企业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虽然中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先进技术的应用基本与国外持平,但国内银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限于局部应用和内部集成两个层次,仍然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其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与国际同行比较,中国银行业金融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全到位,而应用的丰富性、完善度,管理的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中,硬件和技术建设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未能形成统一体系,不能满足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各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联机处理系统也存在接口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目前,各金融体系的建设标准很难统一,阻碍了金融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其二,金融信息化建设中,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同时,跨行业、跨部门的金融网络和金融信息共享系统和平台尚未有效形成。

其三,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亟待提高。目前,中国金融信息系统和网络大量使用国外厂商生产的设备,这些设备使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芯片也大多数是由国外厂商生产。因此,中国现有的金融信息系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国内金融企业在建设认证中心的意见上难以统一,使得网上金融的认证标准至今悬而未决。

其四,实现数据大集中与信息安全的矛盾。数据大集中意味着统一管理,减少重复建设。然而,数据大集中虽是金融信息化的趋势,但集中从某种角度上也增加了系统的不安全性,这也是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中所必须直面的一个关键问题。

软件服务建设和投资结构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

第一,服务与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发展速度。金融信息技术软件投资相对于硬件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目前,中国银行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网上银行、分行建设、数据大集中后续系统建设等方面,大部分信息化投资都花在硬件基础设施的购买上。比较而言,软件和服务方面投入较少,从而导致硬件设施功能低效。这种投资结构错位反映了中国银行信息化建设战略定位不准确,网络建设过分注重基础设施,忽视硬件设备价值潜能。

第二,金融信息化法律、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法律、政策环境是金融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与金融信息化相关的技术(如电子签名、电子证书等)的合法性、有效性,需要国家立法界定。同时,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还要依赖于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第三,金融信息化建设中不仅核心技术和设备过度依赖国外技术,同时,金融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和规划也主要采用国外技术方案,既有可能在技术层面上危害国家金融安全,也不利于国内金融信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进入21世纪后,中国金融科技信息化建设在完成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正在进行以业务整合与流程再造为目标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即集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管理会计和产品研发为一体的综合业务增值系统)的开发和建设,这也标志着中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在硬件方面已经达到了与国际同步水平。但是,在这些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升级中,用于数据交换、存贮硬件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IBM系列设备,核心和骨干路由器基本上是思科(CISCO)和IBM对分,而数据库系统主要采用的是IBM、甲骨文(Oracle)等大型数据库系统系列。金融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和规划主要厂商包普华永道(PWC)、毕马威(KPMG)、安永(Ernst&Young)以及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等机构。

第四,金融信息化建设投入在投资结构上还不尽合理。其中,57.8%用在了硬件设备上,软件投入所占比例为24.3%,服务上的投入只有17.9%。而发达国家银行业的IT投入中,硬件、软件和服务的比例分别为30%、30%和40%。这种明显的对比差异说明中国金融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准确。伴随数据大集中建设的基本完成,管理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将是未来金融业建设的重点。

完善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0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为465.3亿元,2011年预计为480亿元。在经历了2009年的适度紧缩后,增长率由2009年的-0.4%上升到2010年的3.3%。金融行业IT投入恢复增长,银行仍是金融业IT投入的主体,占到总体投资规模的70.4%,成为金融信息化投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证券、保险机构由于扩容、业务创新的需要,也对行业整体恢复IT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金融信息化建设的国际发展趋势是跨国经营和混业经营成为金融业的主流模式,而信息技术成为影响现代金融发展的关键要素。具体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运用IT技术来单纯地保存和处理数据转向直接面对顾客提供多方面服务;二是信息技术采用托管,软件开发采用外包;三是银行数据中心分布正发生重要变化,按照就近原则,这些数据中心互为备份中心,即在平时业务运行中各中心的信息完全共享,一个中心发生业务,其它各中心都同时进行了备份;四是信息中心建设越来越强化,金融机构诸如生产运营中心、开发中心、灾难备份中心等各种类型的信息中心建设和管理都得到高度重视。

针对中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目前现状和仍然存在的问题,结合金融信息化建设国际发展趋势,在可预见未来,中国金融信息化体系建设,仍然必须以数据大集中为前提,以综合业务系统为基础平台,以数据仓库为工具,以信息安全为技术保障,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第一,制定和完善发展战略规划,重组管理架构和流程。从中国金融系统未来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对整体的IT策略、总体架构、技术标准、协同关系、建设步骤、实施方法、人员配置等予以规划和部署。同时,对现行金融电子化系统进行更新和改造,重新设计金融机构的管理架构与流程。

第二,积极推进金融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标准化不仅能满足不同时点的应用需求,减少系统冗余,节省资源,还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简化操作。硬件、网络、基础软件等的标准化相对容易,我们可以先期推进。而技术平台、开发方法等应用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则需要依据不同发展时期,分阶段实施。

第三,注重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应用建设。随着数据大集中建设的基本完成,管理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将是未来金融业建设的重点。国内银行信息化建设推进很快,但是,在注重新项目建设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对现在信息系统的充分利用,深度挖掘和发挥现有系统价值。

第四,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注重社会的合理分工和协作。在发达国家,IT行业和金融服务提供商行业都高度发达。这为它们之间合作提供了技术和物资基础。这种借力、借脑的方式正是符合社会化分工和协作的趋势,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减少了风险,而且使得银行能够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

第五,注重客户及业务需求分析,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中国正在经历信息系统的大量应用和开发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金融业在开发层面和设备技术投入方面的差距将逐渐缩小,而客户关系的管理和业务需求的提炼将成为金融信息化建设重点,并进而成为其核心竞争力重要因素。

篇8

1.引言

金融信息化指在金融领域全面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创新智能技术工具更新改造和装备金融业,使金融活动的结构框架重心从物理性空间向信息性空间转变的过程。简而言之,金融信息化就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的过程。随着金融信息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信息安全已成为全球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当前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信息科技风险包括缺乏有效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战略、信息科技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高级管理层重视不够、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更多强调技术层面以及合规风险。

中国的金融机构都制定了业务发展战略,但缺乏与业务发展战略相一致的信息科技发展战略,也缺乏信息科技风险战略,以指导信息科技风险管控工作。金融机构内部大多数部门都认为信息科技工作是信息科技部门的事情,同样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也只是信息科技部门的责任,导致了信息科技治理结构不够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缺乏业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部门的有效支持。高级管理层在“口头上”都很重视,但高级管理层很少履行切实的承诺,在资金上给与足够的支持。更多金融机构注重从技术层面加强边界保护,而很少从流程、技术、人员三个不可分离的层面从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由于当前在信息科技风险管控方面不能够满足外部监管机构的要求,从而给金融机构带来合规风险。即使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业务发展战略,在对信息科技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借鉴先进金融机构的良好做法和国际标准基础上,制定出与业务发展目标保持一致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战略。加强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结构建设,设计出包括高级管理层、业务部门、信息科技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审计和合规部门在内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架构,以满足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对治理结构的要求。从业务需求出发,从人员、技术和流程三个角度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控程序建设,逐步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控能力,满足外部监管要求。还要持续地加强高级管理层、管理层以及一般人员,并包括合作伙伴等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

鉴于实业界对金融信息化风险的高度重视,本文从金融信息化风险概念、分类和管控方法等方面对现有文献中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分析。

2.金融信息化风险的内涵和分类

2.1 金融信息化风险的概念

金融信息化风险是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不是一种新的风险类型,而是一种系数型风险,其风险就在于随着信息科技对银行经营与管理的不断渗透,会使已存在的交易、战略、法律、信誉等风险扩大化。金融信息化风险是金融企业风险之一。

2.2 金融信息化风险的来源

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的主要挑战来自于基础技术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具体而言,金融机构信息技术的复杂多变通过以下几种渠道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

(1)电子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和客户服务变革的速度比传统的创新更快,例如在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推出时间周期大大缩短,因此很难预测客户的需求。客户需求波动与服务能力的不一致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资源浪费或损失顾客的风险。(2)在线上交易中,Web站点要与金融机构后台核心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因此,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必须较为合理,在操作性和可用性上有良好的体验。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增加使得风险更为集中,风险的管控要求更高的技术素养、知识和能力。(3)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采用了不同的服务模式,其价值链中引入更多合作伙伴、合作联盟和外包服务商,从而增强了网络银行的操作和安全复杂性。新的服务模式融入了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但这些非金融机构并不在金融业的监管之列,使得技术风险监管产生了许多复杂的问题,在出现故障或发生问题时,很难界定各自的责任。(4)互联网本身无所不在的特性,使信息访问的各个环节都很难控制,一系列相应技术的应用,如授权管理、客户身份确认技术、信息等级管理制度、稽核跟踪技术等,使得金融机构必须投入更多资源才能确保对信息访问的严格控制,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5)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商业银行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如无线POS、移动银行等),在实现将移动互联网与现有的网络平台互联时,信息更容易受到攻击。(6)伴随着我国各金融机构数据大集中的开展,商业银行各种技术风险也相应集中,对数据大集中的稳定性、高效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金融信息化风险的分类

按照产生来源,金融机构的信息化风险可划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篇9

发展普惠金融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策略,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金融支持系统。传统金融的普惠性不够,表现为低收入者、小微经济体、弱势产业、弱势地区难以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这种局面,推进中国的金融走向普惠金融之路。目前,移动支付、移动网络基金理财、网络保险销售、网络证券交易、移动网络放贷等都大大降低了老百姓的转账、投资、理财等服务准入门槛。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使用,使得金融信息的传播更快,范围更广,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级技术大大降低了信用搜寻成本,提高了网络金融效率。

但是,互联网金融发展还存在若干限制因素,客观上限制了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如投资理财风险较高,P2P网贷利率高、风控不力,网络贷款、众筹融资项目真实性存在问题,对于金融管理部门而言,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难度大,缺乏相应规制问题。

与线下民间借贷相比,互联网借贷成本有一定的下降,这是信息透明化的贡献,但是,与普惠金融的可接受成本目标而言,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风险问题,这使得互联网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被大大削弱,而普惠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就是商业的可持续性。

因此,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需要在降低运营成本方面下功夫,无论是传统银行、金融机构还是民间类金融机构,亦或是互联网技术公司,互联网信息服务公司,降低成本的途径是有效的风控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风险构成了金融的主要成本,技术创新可以降低这种成本。比如,大数据的挖掘技术,就是亟待攻克的关键技术,互联网搜索公司,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采用互联网时代的合作共享模式,非互联网技术型企业在提供金融服务方面需要与技术类公司进行分工协作,获得协同发展的收益。从而降低成本,实现商业可持续性。

互联网金融代表着信息化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方向,是建立真正普惠性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因此,对于需要加强金融服务的偏远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篇10

一、前言

随着当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金融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狭义上,可把网络金融看作是交易主体以电子空间为平台进行的各种金融活动,较以往不同的是,网络金融更偏向于虚拟化和网络化;从广义上看,网络金融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的金融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现阶段,网络金融包含的主要业务有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信托等。

网络金融的迅猛发展已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造成一定的冲击,并且影响有加深趋势。商业银行要在未来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除了紧盯同业之外,还必须加强对网络金融的认识,深入了解网络金融的基本特征,并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取得竞争优势。下面首先对网络金融的基本特征进行阐述,接着分析了网络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最后分析了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几点措施。

二、网络金融的基本特征

(一)网络金融的信息化

与传统金融不同的是,网络金融的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更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金融服务更加丰富、多样和便捷。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化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所有的部分都以信息的形式存在。

(二)网络金融的虚拟化

网络金融同样具有虚拟化特点。首先表现为经营地点的虚拟化,所有的交易都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没有具体和实在的交易地点;其次是经营业务的虚拟化,所有的业务都是理念中的业务;最后是经营过程的虚拟化,交易过程均以电子数据为基础。

(三)网络金融的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促进了金融信息的统一化管理;其次,网路技术特有的信息快速处理能力,加快了金融产品创新速度,针对某一客户专门开发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之间金融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第三,虚拟化的网络平台降低了市场的运营成本,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透明,这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银行业务的创新性和多元性

网络金融的出现对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产生了巨大冲击,网络金融不仅涉及传统的银行业务,而且拥有传统银行所不具有的新业务,新的业务以更新颖的形式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受到客户的青睐。商业银行利用网络金融技术,积极进行新业务开发,为客户提供网上支付、转账、查询等各种业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利用网络银行出现的契机,不断推出多元化业务,使得银行业务收入呈现多样化。

(二)更偏向于国际化和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也呈现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尤其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网银业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整个金融市场融合成一体,国内外银行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海外的银行不断渗透中国市场,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各个银行通过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增加竞争能力。

(三)网银业务模式滞后

现阶段,我国的网银业务是从传统业务模式发展起来的,还没有形成专业的网络银行发展模式,相对国际上已经比较成熟的模式,我国还处在比较滞后的阶段,这使我国的网络金融体系具备一定的风险。

(四)网银业务过于狭窄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大都推出了网银业务,主要是针对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一系列金融信息的查询、转账等服务。但从本质上看,这些网银业务还是基于传统的银行业务,相对于国外的网银业务,我国的网银业务水平还比较低,可提供业务的种类也相对较少。

四、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措施

(一)加强技术创新

1、加强网络技术创新

网银业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使商业银行得以迅速地处理大量信息,为开发多元化的业务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商业银行应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将网络技术更好地应用到银行业务中,不断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而提高服务水平,以多元化的业务和产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2、不断拓展电子支付业务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商业银行追求高效服务模式,提高服务客户效率,满足客户需要提供了可能。因此,商业银行应不断推出多元化的电子支付业务,如,适当增加电子银行网点的数量、细化服务类型等。同时,为满足多层次客户的需求,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与非金融机构的合作,打造出更多、更有效的支付平台,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模式。

3、加强信息管理技术

网络技术的急速发展使得网络金融对信息的处理速度大幅增加,管理信息化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发展趋势。商业银行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网络金融中的应用,将信息管理技术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手段,由单纯的业务操作向信息管理、决策转变,对各类数据的处理要做到分层次、细致化,同时,要确保网络金融信息的安全和稳定。

4、维护网络安全

网络金融以网络环境为平台,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为金融交易提供了便捷性,但也增加了交易的风险,网络诈骗事件常有发生。同时,信息操作不当还容易造成交易信息的丢失、被盗等,因此,在进行各种网络金融业务时,各商业银行一定要注意对网络进行升级和维护,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利用法律武器保障网络金融的安全性。在进行网络交易时,建立真实的信息平台,确保交易双方相关身份信息准确无误,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做到责任到人,保证交易的安全性。

(二)改进营销手段

1、革新营销理念

在网络金融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形式下,商业银行要注意经营理念的转变,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网络金融的营销上,不断推出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时,要加深对自身业务的分析,查找优势和不足,不断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建立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为目标的经营模式,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体系。

2、树立网络品牌形象

优秀的品牌形象是商业银行不断追求的目标,良好的网络金融品牌对商业银行推广业务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于金融交易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出现损害品牌形象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应注意保护网络品牌形象,利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划分

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拓展时,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划分,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更新自身相应的金融业务,以满足不同客户不同的业务需求。同时,商业银行还要利用手中的数据,尤其是网络金融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不断发现金融市场新的增长点,推出新颖的业务以吸引新的客户。

4、加强行业之间的联合

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客户的需求,非金融行业和金融行业之间的合作形成的新的金融业务成为新的突破点。非金融行业通过网络平台不断推出金融交易业务,而商业用户为交易双方提供资金的保障。行业之间的合作对非金融行业和金融行业都是有益的。

(三)加强对网络金融的监管

1、加强网络服务的管理

网络金融业务的交易都是依托网络平台,商业银行通过网络建立的客户信息,形成了商业银行专业的数据库,银行应加强数据库的管理,形成一套网络服务的管理系统,不断优化数据库,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拓展自身业务服务。

2、加强对风险的管理

由于网络金融是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平台上进行,这就大大增加了金融风险的概率,商业银行在大限度地应用网络便捷推广业务时,应充分考虑网络金融风险,实时关注信息技术革新也可能带来的金融安全隐患,做到风险可控。

五、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网络金融的基本特征进行阐述,分析了网络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例如,银行业务的创新性和多元性、更偏向于国际化和全球化、网银业务模式滞后、网银业务过于狭窄等,最后提出了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几点措施,如,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对网络金融的监管、改进营销手段等。

参考文献:

[1]齐靓靓.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01)

[2]曲林英.如何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J].市场研究,2012(10)

篇11

【关键词】绿色物流金融:金融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势发展,物流产业也得到极大的推动。数据显示,我国物流业产值南2004年的38.4万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77.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07%。物流业已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组织部门的重要的链接纽带。物流业在高速发展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诸如物流标准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物流技术有待创新、专业人才缺失等。而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思想意识水平提升,更多的人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减少物流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如何更充分有效的利用物流资源、如何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运动等方面。本文主要就焦点之一的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问题进行研究。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绿色物流金融

金融机构(银行业)面向绿色物流运营,通过应用开发各种金融产品,为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实现物流环境的净化及其物流资源最充分的利用,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绿色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运动。绿色物流金融,是绿色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有效融合的产物。

2.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 为绿色物流运营提供融资信贷、支付结算、分散风险等物流金融业务的操作方式或组织形式。我国现阶段普遍应用的是物流业主体模式、金融业主体模式、核心企业主体的供应链运营模式。

二、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存在的不足

为了更好的实现物流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改进传统的物流金融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绿色物流运营模式成为新的行业发展模式。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方面。

1.运营模式创新后劲不足

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是对传统物流金融运营模式的创新。该模式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实际应用价值上对于物流金融发展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就目前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在供应链金融、抵(质)押融资、物流财务、租赁服务、付款及保险服务方面均能关注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但由于金融组织自身、物流企业及外部经营环境等问题造成了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建立及应用动力不足,发展创新无后劲支撑。更多的是在思想上创新而非实际创新与推广。

2.绿色物流金融参与者少

日前,在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上实践的大部分为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凭借自身实力的优势为追求商业利润和树立组织形象会推出针对物流企业的金融产品,并在金融服务上注重绿色金融服务。而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也多为具有较强实力和较大规模的物流企业。这就造成供需双方参与者少。这对于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的创新及绿色物流金融的实现都是不利的。

3.绿色物流金融专业产品短缺

现如今面向物流企业的专业绿色金融产品类别甚少,创新能力也不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如大型国有银行在多变的金融环境下自身的组织功能、产品结构、技术创新、服务水平等方面凋整与创新都略显吃力,更何况新型的绿色物流金融专业产品。此外,金融机构开展业务还要注重安全谨慎、运作风险及回报问题。因此,更造成了绿色物流金融专业产品开发进度迟缓无力,进而导致绿色物流金融产品短缺。

三、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创新

1.整合利用多方力量

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的建立不能单靠政府或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应建立长效机制,激励包括政府、国有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社会及国外资本的参与。在各个参与者之间建立绿色物流金融利益主体联盟、建立适应绿色物流与资金流高效融合的激励相容机制。从而形成绿色物流与资金流高效融合。尤其是政府要加强发挥产业方向引导并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扶持与鼓励多方力量联合。

2.强化绿色物流金融业务的拓展与产品创新

实施绿色物流金融的金融组织机构应扩大其业务范围和业务量,使银行业通过向物流产业链内的经销商进行融资,间接盘活整个资金供应链从而实现产业链成员共赢。加强绿色物流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大力开发绿色物流金融及融通仓模式。可针对不同实力的物流企业开发专业的绿色仓单质押、绿色保兑仓、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等。

篇12

近年来,计算机学科自身的内涵、外延和发展的动力与源泉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计算机在不同领域中的创新技术与工程应用已经成了计算机学科发展的重要源泉,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体系也逐渐呈现学科融合的趋势,人才国际化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针对这些变化,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根据自身长期积累的教学基础和在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方面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锐意改革,建立了以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为特色的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多年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利用自身的学科研究特色,针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需求,整合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信息产品设计方向) 4个专业的资源,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精品课程推动课程群建设,并以课程建设为基础[1-2],构建了多层次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3]、多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在计算机类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4]。

1建立多层次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长期以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产学研合作为平台,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互动、校企互动、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不同阶段,建立了基础实践、工程方法实践和创新体验等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引导研究性学习,以课程综合型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基础实践能力。

在本科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课程设计(俗称大作业Project),通过团队式合作、研究式分析、工程化设计完成较大型的系统或软件的设计题目。课程设计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从科研中提炼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内容,将科研成果转换为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们已在80% 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中设置了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如在3门国家精品课程中分别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实验:“操作系统”――Linux系统分析、“软件工程”――典型金融软件设计、“程序设计基础”――趣味游戏设计。在实施课程大作业十

作者简介:陈刚(1973-),男,教授,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何钦铭(1965-),男,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陈越(1967-),女,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陈丽(1970-),女,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

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国内第一套涵盖13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系列教材。

2) 加强校企合作,将主流技术和工程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方法实践能力。

我们与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与知名企业合作,包括:共建专业方向和模块课程、聘请企业教师授课、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共建工程训练教学基地等,将主流技术和工程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若干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作正式的技术报告,将项目实践引入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技术化、工程化。让学生在接触学科前沿、体验新技术的同时,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有9门课程获教育部-微软(IBM、Intel、SUN)精品课程,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并行计算与多核程序设计3门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

我校已经与浙大网新和美国道富银行共建了金融信息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与阿里巴巴公司共建了电子服务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等。开设项目实训课程10个左右,同时与Intel、微软、IBM、网易、网新、道富等著名国内外IT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30多家。

3) 以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为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培养其创新实践意识。

我校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探索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机制,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科研训练和创新俱乐部(社团)活动等。

一年一度的“浙江大学学生电脑节”已举办,每一届电脑节直接参与学生人数均达到2000余人次,成为浙大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科技活动之一。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国际竞赛,包括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顶级设计大赛等,并频频获奖。近5年共有100多位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其中国际大奖50多项;利用学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和自主设立支持的SRTP项目,使SRTP的学生参与面达90%;先后创建了IBM技术俱乐部、Intel技术俱乐部、腾讯创新俱乐部等近10个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创新型学术俱乐部,成员超过500人。

4) 以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大项目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研究能力。

我校将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中心作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结合近年承担的面向国家产业发展需求的重大工程技术性项目,吸引一批高年级的本科生进入工程技术型研究基地和课题组,从事高水平的工程技术创新研究工作。

现有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道富技术中心(金融软件)、嵌入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等,每年吸收本科生150位以上。其中,道富技术中心几乎参与了美国道富银行所有的核心金融系统研发项目,成为国际化金融信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大户。

2建设全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

我校以双语课程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行全英语教学,通过营造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师资等方式,构建多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国际化教学的质量。

1) 推进双语教学,营造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培养国际化交流基础。

大力推动双语教学,开展全英文教学,为本校学生和国际生源创造必要的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

目前,我们有46门本科专业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并实施双语教学,开设了全英文双语教学课程共27门,其中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两门课程获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另外我们还聘请外籍英语教师为学生开设高级英文写作、高级英语口语等实用语言课程。

2)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探索国际合作教学的新模式。

通过形式多样的海外高校短期交流、中加双学位项目等,加强学生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海外师资队伍的聘任和教师国际交流等方面全面提升国际化教学的质量。

目前,我院已与加拿大、法国、爱尔兰、荷兰、新加坡、日本、德国、瑞士、瑞典、澳大利亚等地的19所高校实施本科学生交流。全部项目每年涉及本科生约100余名,达到单届学生总人数的25%。

2005年开始我院与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简称SFU)合作,启动了中外学生共同参加的双向“2+2”计算机本科双学位项目,不仅在培养方案上融合两所优秀高校的特色,而且在双方教师的互派、两国学生的融合教育方面创立了新的模式。接下去,将继续探索研究生双学位项目,发挥两校优势,积极组建国际化团队联合培养研究生。

3) 引进国际师资,拓展国际生源,建设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人才培养环境。

我院聘请了一批国际知名大学的学者和国际著名IT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并积极拓展国际生源,形成了具有吸引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

近五年来,我院邀请了24位外籍专家学者讲授本科专业课程32门次,接受来自加拿大、美国、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留学本科生89人(其中2009年接受22人),分别在我院进行课程学习、工程实践、毕业设计等专业训练,其中33人为攻读本科学位的全日制学生。

3创建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根据计算机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我院发挥学科研究优势,以计算机技术课程为核心,课程叉为基础,创建了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在专业建设中,我院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催生了新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良好互动。

1) 以“宽、专、交”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建立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模块化课程群。

围绕“宽、专、交”的目标,我院整合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字媒体、工业设计(信息产品设计方向)4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并通过模块化的课程群和交叉课程实现多学科知识体系的融合。

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了软件工程方法、金融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电子服务工程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计算机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了多媒体技术、艺术设计等;工业设计专业(信息产品设计方向)[5]以设计方法与技术为基础融合概念创新设计和计算机嵌入式系统技术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围绕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培养目标,融合数字媒体、金融信息技术、人机交互设计等多个应用领域方向。

目前,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共建设完成12个课程群,所有课程群均涉及2个以上专业,如图1所示。2门学科交叉型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信息产品)整合与创新设计。

图1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知识体系

2) 发挥学科研究优势,突出专业建设特色,催生学科研究新方向。

我院工业设计专业是国内唯一一家设立于计算机学科内部的该专业,已形成了“工业设计+嵌入式系统+机电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了一批信息产品创新设计人才并形成了富有优势的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方向。软件工程专业则依托学科在工程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在金融信息学培养方向上具有很强的特色,形成了金融软件系统优势学科研究方向;并充分利用我校在计算机图形学和多媒体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设立了国内第一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目前所有3个拓展专业都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其中工业设计专业被评为第一类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软件开发技术、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方向被评为第二类特色专业(方向)和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数字媒体技术被评为第二类特色专业,同时也已成为国家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3) 综合多学科知识,实践创新体验,建立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

目前我们已有2个教育基地成为浙江省首批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分别是浙江大学―网新国际金融信息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浙江大学―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

网新国际金融信息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与金融等专业的学科交叉,注重计算机软件、金融学、工程训练以及外语能力的培养。通过提供研究生的国际化科研实践基地,实战性的国际合作项目,不仅可以让研究生掌握产业动态,融入全球理念并拓展其研究视野和实践领域,还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实现理论研究与国际商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每年选拔的基地研究生不仅可获得3个月的海外研究和实践机会,而且有经验丰富的企业科研人员作为实践导师并制定以国际化为特色的实践计划。同时,合作企业网新国际还将为出访学生提供与国际专家的合作科研项目,以真实的银行金融历史数据为基础,从事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方面的研究。

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以“工业设计+嵌入式系统+机电一体化”为创新模式,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与形式化的视觉表达相结合,通过功能创新、行为方式等创新模式整合多学科知识,将“设计+技术+商业+用户”紧密整合在一起,由内而外,真正地将概念设计转化成生产力,为我国传统产业的提升作出贡献。在教学上,引入研究型、应用型课题到专业课教学,推行学科间互动,构建围绕学科发展的开放式创新教学平台,建立国际化互动的指导教师团队,以及建立国际竞赛和知识产权成果推进平台。

4结语

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需要有相应的组织与政策

保证。学院十多年前就开始建设以课程群为基础的课程小组,并以院级教改项目为驱动,教师评价政策为保障,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目前,已建立了14个本科课程小组(含12个课程群)和9个研究生课程小组,每年投入教学经费近100万元,同时设立了教学骨干教师岗位,以确保教师从事教学的积极性。

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有力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的学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中广受好评。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在99%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毕业当年起薪保持全校第一。50%以上的就业学生到全球500强企业、国际一流企业工作。2008年48%的本科生出国深造或国内读研究生,其中出国深造比例13%。近年毕业生中,涌现了许多耀眼的“新星”,如浙江省十大“创业之星”、“手机备备”的发明人方毅,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核心设计师章俊,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TopCoder程序设计竞赛“大赢家”并据此要重新评估中国软件工业水平的吴嘉之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干红华,何钦铭,陈德人,等. 工程型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3):30-34.

[4] 陈根才,何钦铭,陈越,等. 与时俱进的计算机本科教育[J]. 计算机教育,2008(13):26-29.

[5] 孙守迁,应放天,罗仕鉴,等. 多学科知识渗透的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8(13):35-37.

Engineering and Compound Oriented Internationalized Computing Talent Training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HEN Gang, HE Qin-ming, CHEN Yue, CHEN Li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