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9 10:05: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安全案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预警即提前警报,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和灾难进行提前警报,以采取相应的防范和避免措施,从而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生态安全预警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预警分析、预警对策。预警分析是对生态系统的逆化演替、退化、恶化等现象进行识别、分析和诊断,并由此作出警告;预控对策是根据预警分析的活动结果,对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不协调现象或可能发生的生态危机表现出的征兆进行总期控制与矫正。②通过这两方面的协调配合,从而更好地实现维护生态安全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1、有利于节约人力、物力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礼记·中庸》曾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才能对事情的成功有利。对于生态安全预警机制,其设立不但有利于维护维护生态安全,更重要的是,对即将到来的生态危险进行提前预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能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减少因为生态灾害而带来的财力损害。
2、是坚持预防原则的重要举措。
由于生态资源受到破坏后的危害严重性和不易再生性,预防原则成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一项重要原则。环境保护中的预防原则是指人们利用环境资源的时候,注意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同时采取预防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相应措施,从源头保护环境。而对于维护生态安全中的预防原则,即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人类的生存的资源,维护人类的生存需求,从而实现生态安全与稳定。
三、我国当前政策与法律对生态预警机制的规定和不足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组织宏观经济预警研究,很多学者如郭中伟、傅伯杰等在不同的领域对生态安全预警机制进行了研究,中国科学院也将"国家生态安全的监测、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作为2000年的重大项目。③当前我国法律对于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的规定散见于各类部门规章、条例中,如2007年6月11日起由中国气象局颁行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于传播办法》,对于气象灾害进行预警的方法进行了规定。同时各地方也颁布了诸多地方法规,针对各个地方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规定。这些规章和条例从法的角度上对于预警机制进行了规定,对于完善预警机制,规制社会秩序,维护生态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第一,政府部门反映过慢,不能及时的颁布相应的政策、法规。
近期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范围内都发生了许多严重的"生态灾难",我们在呼喊"多难兴邦"口号的同时,也要检讨自身的行为,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预防、减少由于生态危机而带来的损失。以地震灾害的法律规定为例,当前地震预警机制主要适用1998年12月16日施行的《地震预报管理条例》,今年5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正式施行,它是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对曾在24年前遭到清理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予以肯定,并将其纳入国家监测和预防体系。但总体上对于地震预防的规定不是很详尽。而且根据《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当前对于地震预防中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责任认定不但不明确,而且还存在处罚过于轻泛、不严厉的情况。因此,在当前生态危害日益严峻的时刻,政府部门应当及时有效的修改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加大惩罚的力度,真正发挥政府的作用。
第二,多为地方性法规和部门条例、规章,效力等级地下,且没有形成一部系统的法律。
目前我国对于预警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多见于部门法规、规章及条例,处于效力等级比较低下的地位。而对于预警机制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时候只会考虑本地区的生态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因素,相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资源,具有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当前我国对于生态安全预警机制并没有形成一部系统的法律,法律作为效力层次等级最高的法,可以从最高、最广的角度对相关行为进行调整。我国当前并没有形成一部系统的相关法律,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预警机制的作用。
第三,对象范围过窄,规定不详尽。
生态安全预警机制所设立的目的在于维护生态安全,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从而对于生态安全的保护就要涉及到生活各个方面,保持水土、水源、动植物资源、大气、矿藏等能被人类做到合理、有序、长期的利用。而当前我国对于生态预警机制所涉及的范围仅涉及到气象安全、食品安全等几个层面,只将着力点放在这几个方面,并没有做到全面系统的进行预警,这对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协调发展,显然是不足的。
四、我国当前政策与法律对生态预警机制的发展和健全
首先,应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根据现实的生态状态,迅速有力地调整当前的政策,对当前发生的温室效应、火山喷发等生态危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将生态预警作为预防生态危机和减少人员财产损失的一项重要举措予以规定,更好地实现政府的权能。二、将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的发展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一个方面,对没有按照规定设置设立相应的生态预警机构的政府部门进行严肃处理。三、积极鼓励推动当前学术界对于生态预警研究机制的进行研究的步伐,使其朝着更加全面、完善、科学的发展。
其次,应制定一部全面系统的《生态安全预警法》,从法律的层次和高度对生态安全预警机制作出系统的规定,整合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生态状况来进行预警机制的规定。同时还应当扩大对于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的范围,将其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各个层面。从而对各类生态危机的出现都可以作出及时有效的预防,并提出向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维护生态安全。
最后,要明确处罚原则,加强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违反生态安全预警的相关规定的各类行为要区分其界限和情况来进行相应的处罚,根据其犯罪性质、主观心态、客观后果等各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和界定,做到权责明确。同时要加强打击违反预警机制规定的力度,对于在预警工作中、不负责任的工作人员,以及知情不报、只顾自身安危的公民都应作出相应的处分。从而充分发挥出法律的震慑作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①肖笃宁,陈文波,郭福亮.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3):354-358
赣榆县10kV以下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共投资1.3528亿元,经过近千名农电职工的艰苦奋战,2000年3月份全面完成,并通过了上级检查验收。目前,全县农村拥有10kV线路54条,1458km;10kV配电变压器2216台22.16万kVA;400V线路3012条,1860.5km;220V线路3765条,1152.9km。
随着农网建设结束和农电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农村用电户与供电企业产权分界点的变更,由于国有电力资产成倍增加,供电企业安全责任加重,如何抓好农村配网运行管理,提高配网健康水平,保证安全多供少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我们现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探索如何抓好农村配网管理。
1以人为本,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
农电体制改革,乡镇供电站被撤销,成立县供电企业的派出单位-乡镇供电所。随着电力资产的转移和管理范围的扩大,客户对供电所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广大农电职工直接为千家万户提供供用电服务的责任越来越大,他们的工作表现将直接影响供电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他们综合素质将关系到农村电网管理水平的优劣。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全员思想和业务素质的培训,使之成为一支整体文化水平高、业务技术好、服务管理能力强的精锐之旅。
每年年初,我们都把农电人员培训工作列入农电整体计划之中,并根据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2000年共举办各类人员培训班18期。分别对供电所所长、设备管理员、工作票人员三种人及村电工等进行了业务培训。我们一是加强其职业道德、职责、纪律教育和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使其提高思想素质,增强其爱岗敬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二是加强其技能培训,重点是《农村低压电网技术规程》、《电工基础知识》、《安规》、《农村安全用电管理规程》和有关技术规程等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开展技术比武,着重提高其业务技术素质,使之胜任工作,人人都是技术好手。三是加强法律知识培训,重点学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专业法规,使之依法管好配网设备。通过培训,广大农电职工业务技术思想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2完善制度,勇于探索,确保农村配网健康运行
农村电网改造后,虽然配网设备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但电力设备产权发生了变化,农电安全运行管理与电力设施保护的范围及责任加大了,电力产权分界由过去的高压桩头为分界点,变为用户表箱以上为分界点;农电线损管理与电费回收的难度加大了,由过去抄表收费及查偷漏电到配电台区,变为到千家万户。因此,每一用户的窃电都直接影响供电企业利益。由此,要求我们在今后的管理中,不但要克服过去在管理上那种"重高压,轻低压"做法,还要纠正"重建轻管"、"电力设施由用户保护"、"抄收到配变"和"低压线损由村委会负责"等错误认识。加强配网安全运行管理、巩固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配网运行质量、减少停电、降低网络电能损耗,确保配网优质高效运行是农电工作长期的内容,必须摆上农电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为此,我们通过探索在配网管理上做了如下工作:
(1)完善配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制约,任何工作都无法开展。完善制度是农电体制改革的基础保障,农网改造后农村电网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随之出现,这就需要把旧的制度加以完善。对此,2000年我们重新修订了农电管理所、供电所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修订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备品备件、设备巡视考核制度、缺陷管理流程、安全管理、材料管理、门市管理等各项制度和职工岗位职责,编成"赣榆县农电管理制度汇编",建立了10kV线路杆卡、10kV线路地理接线图、10kV线路单线图、配电设备综合台帐、低压线路杆卡、低压线路地理接线图、低压线路单线图、用电设备综合台帐、发电机台帐、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台帐、计量设备台帐、安全工器具台帐、备品备件台帐。目前,各项管理制度齐全且较为完善。对有效规范干部和职工的行为与端正工作态度,为抓好配网安全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2)加大宣传,不断研究和探索安全生产的内在规律:
要想安全生产必须立足于预防,这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按照这一方针,结合农村安全生产的实际特点,抓住人和设备这两个关键因素,加大宣传不断研究探索电网安全生产的内在规律。重视宣传工作,利用报刊、农村广播、电视、画廊、宣传车、标语、印刷品等媒体和方法对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加强电力宣传。重点宣传用电安全常识,电力法规及严禁在线路下放风筝等内容。在农改期间,共制作安全用电宣传标牌8760条,安全警示牌1万余块,电力法规宣传图片10余万张下发到乡村及各用电户。让群众了解电力常识、法律,自觉加入农村电网的保护和对农电职工服务进行监督,促进配网管理和优质服务上台阶。在设备管理方面,根据季节变化的特点,认真组织开展季节性事故预防。组织开展"安全周"、"安全月"、"农电劳动竞赛"活动,针对农村用电的季节特点,组织开展好春、夏、秋、冬四季安全大检查和互查活动。如:夏季即将来临,农村配网管理要做到暴风雨前后都进行检查,对电杆歪斜、杆基塌陷、超高树木、表箱歪斜、导线弧垂等缺陷要进行处理,要确保配网安全运行。
(3)加强配网的运行管理:
设备运行状况是衡量配网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配网的运行中:①做好设备的巡视和安全检查,农改后,对高低压线路电杆进行了夯实检查,定期组织开展设备周期性巡视、夜巡和特巡,做到应巡必巡;②做好设备的检修和测试工作,我们对每台配变的日负载曲线、功率因数、运行电压、用电量等进行了测试,抓了合理配置配变负载工作和三相负荷的平衡工作,并保质、保量的组织开展设备的大修、小修、检修工作;③抓好设备日常管理工作,如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管理,确保正常运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仅能预防人身触电事故,同时也能检测线路运行状况。一经跳闸,一定要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后方可恢复送电。对客户室内没整改,没装家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用户要宣传、督促整改,加装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防止频繁跳闸,避免停电,影响客户用电,少供电量。
(4)抓好缺陷闭环管理,彻底消除事故隐患:
设备缺陷是配网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中重要的一关是抓缺陷消除,要严格执行《缺陷管理制度》,并让消缺单位、班组的工作人员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杜绝那种消缺力度不大,质量水平不高,遇到问题绕着走,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消极行为,杜绝发生消一处缺陷后又产生一处缺陷的现象。我们制定了中、低压设备巡视周期,适时加强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对缺陷处理不及时、不彻底的单位、班组、个人按安全合同和设备管理制度实施双重考核,确保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5)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电力设施保护仍要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配齐义务护线员,明确职责、义务、奖励标准,提高他们的护线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各乡镇成立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由乡镇分管领导任组长,派出所、供电所、村委会主任任组员,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力度。同时,要与各村和义务护线员签订电力设施保护合同,明确职责、任务、奖惩办法,加强考评兑现。
(6)加强线损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四到户"政策:
在网络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机关档案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更是面临着巨大挑战[1]。因此,要对网络环境下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研究,根据机关数字档案安全风险特点与问题,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机关档案数字化带来新的问题,涉及新的载体安全、内容安全、过程安全等诸多问题,是机关档案管理传统模式所不曾遇到的,必须以新的思想、技术、方法与路径,对机关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开展安全管理[2]。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数字档案存储和查询利用时空分离,更要对机关数字档案的安全性进行实时动态管理,避免机关数字档案在查询利用各个环节中受到外在侵害。加强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可以有效保障机关档案信息的安全。
一、网络环境下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内容
网络环境下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内容涵盖了数字档案管理各个环节,主要包含了机关数字档案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安全管理、机关数字档案数据安全管理、机关数字档案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关数字档案应用安全管理、机关数字档案系统安全管理、机关数字档案的人员安全管理、机关数字档案的授权和审计安全管理等方面内容[3]。1.机关数字档案的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安全管理。机关档案数字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专门档案管理设备和专业档案管理系统。由于资金投入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导致机关数字档案主机系统安全等级较低问题,供电条件、防火防盗、温度和湿度等必备条件难以保障,甚至把机关数字档案简单地存储在一台未加密、未备份的普通电脑中,给机关数字档案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2.机关数字档案的数据安全管理。载体与介质安全、档案数据访问安全、档案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档案数据存储备份等,都是机关数字档案的数据安全管理主要内容[4]。在机关数字档案的数据安全管理中,介质损坏、电脑病毒、硬盘损坏等,都可能导致机关数字档案资源被破坏或者被非法使用、被恶意篡改等。数据是机关数字档案的核心,机关档案数据一旦发生上述问题,将给机关数字档案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3.机关数字档案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关数字档案的网络安全管理,主要是对网络窃取、网络非法接入、网络故障、网络ARP攻击(地址解析协议)和DDOS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等进行安全防护。这些网络安全问题,不仅可能导致机关数字档案系统无法正常使用,甚至可能导致档案数据外泄问题,特别是网络ARP攻击,会导致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被非法侵入和非法控制。4.机关数字档案系统安全管理。档案管理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机关数字档案管理的重要支撑保障。由于技术本身的不完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如数字档案的平台故障、网络故障和设备故障等。这些故障的出现将会直接影响机关数字档案的安全和机关数字档案系统正常运行。因此,机关数字档案系统安全管理,主要承担了降低运行安全隐患,快速解决运行安全问题,以最快速度恢复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的责任。5.机关数字档案的应用安全管理。由于机关数字档案自身价值较高,从而引发许多非法用户以各种非正常手段入侵机关数字档案管理系统,非法获取系统操作权限,导致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外泄、数据损毁、非法篡改等;或者合法用户以不合法手段实施了超越权限的操作,非法获取机关档案信息、篡改档案数据等;档案管理系统设计缺陷,导致查询利用不规范或不合理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机关数字档案应用安全风险,只有加强机关数字档案的应用安全管理,才能为用户提供稳定的档案信息服务。6.机关数字档案的人员安全管理。在机关档案管理中,由于编制紧张,未能配备专门档案管理人员,无法有效保障机关数字档案的运行维护工作;或者是由于人员培训不足,导致机关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缺乏,很难胜任新形势下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档案安全意识薄弱,甚至个别机关档案管理人员在外在诱惑之下,对机关档案数据进行非法篡改或窃取,产生机关档案数据的“安全风险”;机关数字档案管理中,缺乏规范性操作流程和要求,导致管理漏洞。人是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最为活跃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机关数字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形成安全风险防范第一道防线。7.机关数字档案的授权和审计安全管理。主要对机关数字档案管理中的授权和审计过程进行管理。由于机关数字档案管理中的授权机制不完善,导致权限混乱、乱授权和过度授权等问题;由于系统审计日志缺失,从而导致无法对非法入侵及时阻止、有效跟踪、快速追查等问题。机关档案的授权和审计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授权管理机制和系统的审计日志,对非法入侵进行提前防控。
二、加强网络环境下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策略与路径
针对网络环境下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内容与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1.强化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意识。首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论是机关档案自身,还是机关档案管理,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机关档案数字化是必然发展趋势,加强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刻不容缓[5]。因此,要从思想认识上强化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突破传统档案管理思维束缚,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特点,探索更加适合网络环境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路径。其次,网络环境下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不仅要求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要对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进行考核。因此,机关档案管理人员要切实提升自身的数字档案安全管理能力,重视档案管理人员数字档案安全管理能力培训,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提升服务技能达到提高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的目标。2.构建机关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存储基础。在信息时代,数据将会以指数级增长,而且数据类型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增加了机关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存储的难度和风险。特别是机关数字档案信息体量十分庞大,容易受到网络黑客恶意攻击,导致机关数字档案信息被非法使用。因此,要对机关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存储进行重点关注,构建稳定可靠的安全存储基础,构建全面的档案信息存储防护体系。第一,要扩充机关数字档案存储容量,为机关档案信息存储提供足够的数字空间。机关档案管理中形成的大量存储数据,不仅数量急剧增加,而且结构更加复杂,现有的存储方式已很难满足实际需要,因此要构建容量足够大、安全性足够高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存储方式。第二,要在众多的机关档案信息存储方式中,择最为合适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存储方式。对于结构松散的半结构化机关档案数据,采取面向文档需要的分布式存储方式;对于结构化的机关档案数据,采取主题存储方式。要针对信息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数据存储方式,提高机关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和开发利用的有效性。3.加强大数据技术在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纸质馆藏内容基本上依靠手工整理、人工编目,是传统机关档案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但是在网络环境下的机关数字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工作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完成,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在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首先,通过大数据与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的深度融合,提升机关数字档案系统的安全防御级别,更好地应对更高级别的持续性网络攻击,对各类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的非法入侵进行有效防御。其次,在推进机关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机关档案管理全流程进行实时上传,建立机关数字档案全路程跟踪溯源,确保数据不被恶意篡改。再次,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机关档案数据安全管理系统的多节点接入,更好地实现对机关档案数据的授权访问,强化了机关数字档案的安全性。4.建立安全高效的机关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机关数字档案本身具有与载体分离、高度依赖系统等特点,从而对机关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配置更为优质、先进的硬件设施,建立集收集、存储、分析、开发、应用为一体的机关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是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要建立一个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机关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对数量繁杂、类型多样的机关数字档案进行收集、分类和分析,挖掘机关数字档案之间的关联性,还要具备快速扩容和安全存储能力,提高机关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为机关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奠定基础,同时也提高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水平。
三、总结
数字档案管理,是机关档案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不仅可以降低机关档案管理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机关档案服务水平,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安全风险。因此,要构建完善的机关数字档案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在机关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数据安全,使机关档案数字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范园园.浅议档案风险及安全管理[J].兰台世界,2019(12):4-5.
[2]肖茜.关于构建高校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管理体系的探讨[J].档案天地,2018,294(10):45-47.
[3]李雅琼.数字档案馆网络信息安全根源探讨[J].兰台世界,2017(2):19-20.
0 引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重要,我国医院中就存在很多医学档案,这些医学档案自身具备较高的价值,进行医院档案需要配备更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同时做好医院档案信息采集和安全管理,提升医学档案的整体利用率,为今后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信息技术在医院档案中的应用,为医院档案工作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提升医院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1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采集和管理存在的不足
1.1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不够完善
尽管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应用还不够完善,在信息采集和安全管理方面也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特别是伴随着医院档案信息不断增多,增加了医院档案信息采集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出现较多医院档案信息采集不完善和不准确的状况,也影响医院档案信息的使用效率。但是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还未完全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模式,部分医院也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档案信息采集系统,最终造成医院档案信息入库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影响了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1.2 医院档案信息采集、管理方式落后
在网络信息技术在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应用初期,医院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有效的培训,才能更好地上岗工作。但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在医院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给医院档案信息采集和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除了没有健全完善医院信息采集系统和采集方法外,也没有建立网络环境下有关的采集制度,对医院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尽管目前我国制定了有关的管理制度,但由于没有进行全面的、有效的实施,也制约着网络环境下医院档案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以及医院整体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1.3 医院档案信息采集人员的计算机技能有待于提高
当前大部分医院档案信息采集人员计算机技能都相对较弱,对计算机技术更没有全面的把控,进而影响到医院档案信息采集效率和档案管理的质量。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医院档案信息采集人员自身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只是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却忽视了档案信息采集的重要作用,出现医院档案信息采集和管理人员没有重视计算机技术在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另一方面就是由于医院领导没有做好档案信息采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医院档案信息采集作为一项复杂工作,需要档案信息采集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和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实现医院档案信息采集网络化。但目前大部分医院缺乏对档案信息采集和管理人员培训意识,医院档案信息采集和安全管理工作水平难以得到有效地提高,影响医院档案信息使用效率。
2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采集和安全管理办法
2.1 做好医院档案信息采集相关软件开发工作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医院档案信息采集网络体系以及硬件平台,做好医院档案信息采集有关软件的购置工作,如计算机、打印机以及扫描器等,这些设备的引进提升了医院档案信息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还需要针对网络环境下医院档案信息采集的需求,做好各项软件的开发工作,建立一个科学的数据库,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存储,同时完善各项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升对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视,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医院档案信息资源,也同时确保了医院档案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2 提高医院档案信息采集人员的综合素质
先进的医院信息采集模式除了需要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外,更需要专业的、高端的新型人才,帮助医院信息采集工作能够按照预期计划实现。所以医院需要强化信息采集人员的培训和进修,为信息采集工作者提供信息化采集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学习机会,提升信息采集工作者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及能力。同时医院还可以采用邀请专家到医院做报告和讲座的方式,进行相关信息采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提升信息采集工作者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意识。做好医院档案信息采集人员的定期考核工作,从而达到医院档案信息采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
2.3 健全医院档案信息采集和管理的制度体系
P键词:新常态;食品安全预警;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new normal;food security early warning;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5-0248-02
0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食品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成了人们不得不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食品安全事故近年来出现的频率较高,这类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也影响了企业政府的形象。因此,为了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推进我国食品安全事业顺利进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建议食品安全机制改善。
1.1 设计情况
某煤矿设计的生产能力为1.2Mt,服务时间为48.5a,应用立井开拓开采,井口标高+130m,主井深680m,副井深700.5m,车场水平标高-540m,应用单水平上下山开采全井田。该矿井为煤和瓦斯突出矿,总计储量约0.87亿吨原煤。建井应用中央边界式分区通风,初步设计的井巷工程量是19413.7m,并于2003年2月建设。目前各系统均已正常工作。
1.2 管理体制
该煤矿属省重点建设项目,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该矿井实行的是项目法人负责制,其法人为江苏省某矿业公司。该公司下设5家股东,设立有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以及监事会,具体项目建设管理执行总经理负责制,接受董事会领导。
2、安全管理机制及其特点
2.1 安全管理机制
2.1.1 上级主管部门
该矿从行政上说归属公司董事会主管,从业务上说归属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主管,从安全监察上说归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
2.1.2 矿井主管部门
该矿的安全生产工作由董事会委托总经理负责管理,还要对公司董事会负责,监督检查工作由监事会负责。
具体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由各施工项目部总负责管理,还要对建设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施工项目部需要与建设单位签订管理合同,确保责权明确。建设单位需要与各施工项目部统筹签订安全管理协议等。
2.2 安全管理机制的特点
(1)建设单位和施工项目部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平等合作,并对其上级主管部门和下午主管部门负责。
(2)建设单位和施工项目部之间以及各施工项目部之间同属合同契约的关系,而不属于行政隶属的关系。
(3)所有部门均以项目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全面的安全管理协调工作由建设单位来完成。
(4)无论建设单位还是各施工项目部,都要在国家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管下开展工作。
3、安全管理机制的运行
3.1 上下级关系要理顺
该矿井的法人为有限责任性质决定了其属于无主管企业单位,在其建设之初通过董事会委托总经理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董事会的组成结构主要是各投资方的股东委派的相关人士进行兼职,重大决策的制定只能通过召开董事会确定落实,因此公司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和公司行政部门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的问题,很多涉及安全管理工作的精神、指示、文件等无法在建井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到位,使安全管理工作较难开展。因此,公司董事会决定委托总经理申请接受地方煤炭管理部门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国家煤矿安全监察体制逐渐完善后,该矿接受省安全监察部门的监管,使公司与政府及各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得以理顺。
3.2 内部安全管理机制要完善
3.2.1 设立严格的考核体系
每年年初公司都要委托总经理与上级主管部门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再由总经理与下级副总、总工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再由公司的中层各部门经理与各分管副总、总工进一步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最后具体职员与部门负责人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每年年底由公司监事会及煤炭主管部门考核总经理,公司设立督查组考核副总、总工及各部门经理,以此类推逐层考核,根据个人考核结果按照公司奖惩规定进行奖惩,并进入个人业绩档案归档。
3.2.2 设立职权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该公司的第一安全管理责任人是董事长,具体职权的行使委托总经理执行;公司副总和总工负责分管部门的安全责任,以及对上级总经理负责;各部门经理负责各自部门的安全责任,以及对上级分管副总和总工负责;职员负责具体业务安全责任,以及对自己部门的经理负责。经过多年的改进,如今公司已经设立了职权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且已汇编成安全工作手册,发放到全体员工手中。使全体员工都能树立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3.2.3 设立矿井监察部门
该矿建井之初,因为工程单一实力较弱,具体的安全监察工作主要由工程技术部指派人员负责管理。然而,由于近年来土建、矿建以及安装等工程陆续扩展,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决定成立专门的矿井安全监察部门,全面负责矿井的安全监察工作事项。
3.3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制要健全
3.3.1 招标制度的建立要严格
公司在进行工程项目招标之前,要由相关部门对投标施工单位进行考察鉴定,主人内容包括企业资质情况、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情况以及企业的安全业绩情况等。对于资质低、缺少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工作业绩较差的单位坚决不予承包。此外,对于近年内发生过重特大安全事故或者被通报批评的企业单位要实行一票否决制。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
3.3.2 合同双方的安全责任要明确
由于建设、施工双方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着职责范围不清和管理扯皮现象。为此,根据招标文件规定,中标单位在与公司签定工程承包合同的同时,必须将安全管理作为专项内容,明确双方的职责。明确规定: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有接受建设单位安全监督检查和平衡协调的义务。
3.3.3 安全保障体系要完善
由于近年来土建、矿建以及安装等工程陆续扩展,四面八方的工程施工队伍进入并陆续开始施工,由于各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体系不同,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程度不同,因此,公司要从全局出发,综合各施工单位特点统一制定安全保障体系及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职责明确安全生产。
3.3.4 安全协调工作要做好
建井过程中会有土建、矿建和安装等施工同时平行或交叉作业的情况发生,而各施工单位之间又各自分工不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做好安全协调工作。要让各施工单位之间彼此签订协议,落实责任,确保施工的有序开展和安全进行。
3.4 现场安全管理要抓好
抓好建井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将主要经验和做法总结如下:
3.4.1 安全立会制度要执行
公司多年来始终坚持安全立会制度,设立每周一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每月底召开安全总结会议,参加人员包括公司总经理、副总、总工、各部门经理、监理单位安全负责人、各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等人组成,主要就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进行传达,公司安全问题进行汇报总结,制定公司安全生产措施和计划等。
3.4.2 安全检查制度要深入
公司决定将每月的5、15、25日设定为安全检查日,主要由公司安全监察部联合工程技术部、监理单位、质量监察站等单位部门检查施工的安全情况,一旦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给予处理解决,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4.3 安全评比活动要开展
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奖惩分明,通过开展落实安全评比活动,有效促进各施工单位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3.4.4 安全施工意识要加强
由于矿井施工人员大都文化水平较低,技能素质较差,具体施工过程中容易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问题。为此,必须经常性地开展针对施工人员的教育活动,通过参观学习、教育培训、安全检查等活动促进其增强安全意识。
3.4.5 安全措施投入要增强
煤矿建井之初,通过鉴定认定属于煤和瓦斯突出矿井。公司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具体要求委托相关设计单位修改了原有的通风系统,增加了回风井和采区巷道6000余米,加大投资7140余万元。建立了良好的安全措施,有效避免了各类安全事故。
3.4.6 安全培训工作要落实
若想做好安全工作,必须首先做好一线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公司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对施工人员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且将安全教育培训与工作紧密结合,要求安全培训不合格不准上岗工作,特别是对特殊工种要求必须
持证上岗工作。为了做好培训工作,公司还组织专人到先进单位学习考察,并特聘安全专家现场指导培训授课,强化训练,增强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保证了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4、几点建议
(1)作为我家政府职能部门,有必要对涉及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进一步完善工作。特别是对《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建设安全规定》等尽快加以修订完成。
(2)针对煤矿建设项目,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机制,分清政府和企业之间、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之间、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的责、权、利的关系,避免发生重特大事故,有效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建井期间要想实现项目施工的安全进行,那么建设单位必须和施工单位签定两份合同,一份是工程承包合同,而另一份则是安全管理合同,从而制约其加强安全管理。
(4)建井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是现场安全管理必须抓好。必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5)做好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根据法律规定对煤矿进行依法治理。
参考文献
[1]陈庆红,资源整合矿井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J].山西煤炭,2011.(01).
[2]吴学俭,金传满.浅谈如何搞好资源整合矿井的安全管理工作[J].煤矿现代化,2009.(03).
其次,推行“正向激励”法,是不断推进安全生产创新的需要。使职工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必须不断创新安全管理办法与之相适应,才能更加有效地遏止“三违”现象。
再次,实行“正向激励”法,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需要。安全生产文化,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有力支撑。目前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越来越触及到安全生产的实质和其本源内涵。“正向激励”法,正好充当了安全生产文化中激励功能的有效载体。
实施过程:为调动广大职工“查找整改安全隐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各级管理人员一直到班站,立足岗位实际,深入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及时制止身边的不安全行为,改善安全状况,做到全员覆盖、不留死角。通过持续开展全员安全诊断工作,强化安全意识,促使安全习惯的养成,使安全诊断成为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常态化的规定动作和本职工作,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体现岗位安全我负责、人人都是安全员、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管理区激励方式的实施如下:
1、员工发现的“禁止”类,类问题以图片的形势上报到管理站,初审后做好记录提报到QHSE岗,并在3天内整改完毕,将整改情况以图片形势上报,确认整改符合标准每条按50分奖励。
说明:禁止类问题超过1条考核班组安全员和管理站长;发现的他人违章行为并提供依据确认属实奖励本人200分(处罚违章人200分);
2、员工发现的“严重”类问题以图片的形势上报到管理站,初审后做好记录提报到QHSE岗,并在3天内整改完毕,将整改情况以图片形势上报,确认整改符合标准每条按20分奖励。
说明:严重类问题超过5条考核班组安全员和管理站长。
3、员工发现的“一般”类问题以图片的形势上报到管理站,初审后做好记录提报到QHSE岗,并在3天内整改完毕,将整改情况以图片形势上报,确认整改符合标准每条按10分奖励。
说明:一般类问题类超过10条考核班组安全员和管理站长。
4、优秀安全员奖:班组检查无任何安全问题奖励安全员100元。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3年课题“建筑行业高级技工培养障碍性因素及路径研究”(2013Z017)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快速的发展建设时期,建筑业从业人员比例较大,因此建筑安全问题成为政府和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我国现阶段实施强制性建筑安全管理体制,采用主管部门监管的被动安全管理模式,重点对房屋建筑工程实施监督管理,存在失控盲区。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涉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等各责任主体。有些设计单位忽视安全标准和规范,设计存在安全缺陷,有些监理单位不完全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有些施工单位安全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对分包审查不严格,追求利润最大化,安全管理投入较少,没有积极性与主动性,安全管理往往按照强制性要求处于最低水平。另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在建筑从业人员中的人数比例迅速扩大,很多人没有经过正规的安全培训就上岗作业,培训流于形式,没有岗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我国目前对安全问题的法律监管和规范制定已成熟完善,但缺乏经济手段的监管力度,安全不能与建筑企业关注的利益方面结合,导致安全管理停留在表面,不能落到企业领导与员工的意识深处。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安全水平,实现长期稳定的建筑安全管理,提高自我安全管理意识和社会责任,设计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并使之有效运行非常必要。 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设计过程中,建筑企业运用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设定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形式,通过经济手段来引导个体和组织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构建基于经济激励理论的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保证个体、组织、环境及社会的安全,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相互促进,构建建筑安全管理调整和控制的模式。
二、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构建
1、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目标
目标是个人和组织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建筑安全管理必须从各个角度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要有针对性、关联性,并且能细化分解,用于测定和考核,同时要有监督保障措施。
(1)政府安全经济激励目标
政府建筑安全经济激励目标应致力于营造一种经济激励的氛围和环境,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制定相关约束标准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促进建筑企业不断完善改进安全管理制度,主动采取适当的安全管理措施,增加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从内部主动化解建筑安全的损失。同时政府应通过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使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手段处于合法地位,并逐步具有权威性,设立监管部门对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政策的运行进行监控,确保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监测实施效果,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
(2)建筑企业安全经济激励目标
建筑企业的经济激励目标是建立安全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努力增加自身的安全管理投入,减小建筑安全事故产生的损失成本。建筑企业是经济激励政策的实施贯彻者,因为是独
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基于经济利益的选择,建筑企业会权衡安全事故损失成本和安全投入之间的差值,构建内部安全经济激励目标,当建筑企业安全损失承担成本少于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则不会采取改进措施,激励政策无法落到实处。当安全损失承担成本多于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则会加大安全投入用以消除不安全因素,此时经济激励政策效果呈现。
(3)从业人员安全经济激励目标
建筑企业从业人员是完成施工任务的直接操作者,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受害者,安全经济激励机制中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目标是确保操作规范,保证每个人的人身安全,这是构建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最高目标。建筑从业人员是安全经济激励政策的受益者和实施效果反馈者,同时个体又有可能是隐患的带来者,应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建立基层工会组织,完善发挥机制激励效果。
2、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内容
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内容应重点制定目标,寻求有效经济激励途径,从各个角度构建安全激励的环境氛围,建筑企业提高政策执行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形成自我安全约束的方法及制度。实现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
(1)建筑安全经济激励的机制主体
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涉及范围较广,关联到项目建设实施的各个部门,例如:财政、税收、、投资、教育等部门,应着眼于宏观调控及微观层面,确立建筑安全经济激励的机制主体,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激励机制和运行框架。
目前,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主体对象从上到下分为政府监管部门、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三个层次。所有建筑安全管理主体对象相互联系,互为整体,是对内、对外实施的一种安全管理。如图1:
图1建筑安全经济激励三层次关系图
(2)建筑安全经济激励的机制运行
建筑安全经济激励的运行,在没有形成主动行和积极性的初期阶段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需要建立各种安全经济激励的机制和措施。
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是涉及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外部要加强实施建筑安全的监管工作,内部要鼓励建筑企业进行安全自我管理约束。例如:构建合理的税收体系,如提高建筑安全事故伤亡标准、建筑安全风险等,多方引导,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力度;建立安全抵押金制度,抵押金的金额与企业的安全业绩直接挂钩,安全管理较差的单位必须提交较大额度的押金,促使施工企业重视安全管理,同时要有安全抵押金退还制度;给予一定的财务优惠措施,对积极主动实施安全管理的企业,以补贴的形式进行支持,如金融贷款优惠、财政贴息、现金补助等,引导建筑企业形成安全管理经济激励的良性循环,同时必须做到激励的到位性和公平性;投标综合评分优先政策,设置安全管理加分措施,增加安全管理权重,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挂钩,提高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积极性。
(3)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保障
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内容比较复杂,必须有相应的政策和法规确保其有效实施。因此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关于安全经济激励的权限,加大政府监管和监督工作的力度,通过法律的权威确保经济激励相关手段和措施的实施。
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实施从上到下跨度较大,必须有相应的组织保障体系,从政府层面、地方建设工程主管部门、建设企业均应成立一个专项的安全经济激励管理部门,负责研究和制定安全经济激励的政策,有效监管和保障建筑安全经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同时对经济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审查和反馈。
三、结语
建设经济安全激励机制涉及多个层面,各相关主体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优化设计经济安全激励机制的内容,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和措施,建立各级保障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建筑安全经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逐步改变安全管理的被动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力争.中国的建筑安全管理及对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J].林业劳动安全,
2006(3).
[2] 张欣然 解辉.关于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7(29).
这次市局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副科级岗位竞聘活动,极大地激励了年轻同志的积极性,促进了年轻同志全面发展,同志们报名非常踊跃,我也很有幸参加了局安全科副科长岗位的竞聘,我认为这不只是一次竞争,更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验、学习和锻炼。
我叫,1977年生,大专文化。1995年毕业于安徽省航运学校并参加工作,1999年毕业于安徽省委党校经济管理大专班,毕业于安徽省建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分别在合肥航管站航政股、南淝河水上交通安全检查站、合肥市港务管理处、肥东县地方海事处安全科工作,现担任肥东县地方海事处安全科科长职务,是合肥局中层干部后备人选。工作期间,通过个人努力,取得了海事行政执法证和b类船舶安全检查员证书,通过了部海事局举办的安全管理体系国家审核员的培训考试。
我认为我参加这次竟聘的优势在于:
1、熟悉、热爱安全工作。工作15年,其中有13年是在安全管理岗位上,对基层安全管理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具有较丰富的基层安全管理经验。
2、工作认真负责。参加工作以来,能够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担任处安全科长以来,能够带领科室人员对辖区渡口、港口、码头、重点水域开展定期检查,科室多次获得市交通局、市局先进。
3、思维敏捷,条理清晰,能够为领导出谋划策。
如果这次我能竟聘成功,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工作,全力配合科长工作,做好科长的副手,为基层同志提供服务。
我的工作思路和建议是:
1、目前,我局正在全力推进“两个转变、四个提升”,整合监管资源,改革监管模式。现在,我局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行业管理上来了,但这只是“两个转变、四个提升”的初级阶段,刚刚开始,还达不到程序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这三个要求是环环相扣需要层层推进的。只有先做好程序化,并将程序常态化,成为职工的行为模式,才能在此基础上规范化或进一步精细化。安全管理工作如果有操作程序可依,就不会出现一件事情在各基层单位有不同的处理结果。我们要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制定出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操作程序,先使行业管理程序化。
2、将准军事化管理活动和长江海事局先进经验融入到工作中。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市局举办的军训活动和余局长率队的学习长江海事局先进经验活动,并对长江海事局推行的“一日工作制”印象深刻。我认为开展好“准军事化管理”和“一日工作制”对实现“四个提升”非常重要。它既可以提高我们队伍素质,又可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提升安徽海事形象,增强职工荣誉感、归属感、凝聚力。这两项活动是长期性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以“内务整洁、精神振奋、作风正派”为目标,分几步走,做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达目标”,持续推进,使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一、电梯安全影响因素案例分析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2015年10月检验人员在福州某温泉会所对电梯进行年度定期检验时,发现底坑聚氨酯缓冲器表面颜色发黑,和正常的聚氨酯缓冲器颜色不同,经过轿厢蹲底和对重蹲底试验后,2个聚氨酯缓冲器均完全损坏。该电梯投用才2年,聚氨酯缓冲器原本设计使用寿命是不少于6年。缓冲器平时几乎不会用到,估计从安装开始检验时,缓冲器使用次数不会超过6次。为什么聚氨酯缓冲器会在短短2年时间内就完全损坏报废?
经分析主要原因就是环境因素。该电梯处于温泉会所内部,使用环境比较潮湿,而且充满了含硫很高的高温水蒸汽,正是这样的环境对聚氨酯缓冲器产生了致命的破坏,硫腐蚀了聚氨酯,造成了缓冲器在短时间内完全报废。此外,在诸如海岛地区,由于海风、潮湿引起生锈腐蚀性很大,在短时间内很多电梯的部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锈腐蚀现象,而严重的腐蚀生锈必然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
(二)技术因素
2014年8月检验人员在对某单位一台外置观光电梯的安装监检过程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该台电梯在试运行过程中连续几天均出现楼层数据丢失而造成电梯无法正常运行的故障,事后检查楼层感应器并未损坏;而且出现故障的时间均是每天上午10点钟左右,前后大概半小时的时长,过了这段时间,电梯又恢复正常,不再出现楼层信号丢失的故障。
经过检验人员和电梯厂家技术人员分析,由于该台电梯顶面及井道壁均采用钢化玻璃,并且井道设置在建筑物外侧,凸出建筑物本体;同时钢化玻璃井道壁并未采取避免阳光直射的进井道的防护措施。每天10点钟左右,太阳刚好会直接摄入井道,且位置刚好是5层楼层感应器的位置。该电梯的楼层感应器是采用光电感应器,当阳光直射到楼层感应器上时,会造成电梯控制系统读取不到5层的楼层信息,从而导致楼层数据丢失,电梯就无法正常运行。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梯井道设置的位置及井道所使用的材质也会对电梯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不适宜的位置和材质的选择,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
(三)管理因素的影响
2016年9月检验人员在对某商场扶梯进行定期检验时,发现很多扶梯防攀爬装置的宽度不足以满足防攀爬的要求。防攀爬装置的宽度明显小于扶梯外盖板的宽度,人员仍可通过扶梯外盖板攀爬上扶梯,防攀爬装置形同虚设,人员存在跌落的风险。
经过现场询问检验人员得知由于该商场内部陈设发生变化,原本紧靠扶梯外盖板所设置部件被拆除,商场为了美观,自行将扶梯外盖板进行加宽,用以遮盖扶梯外盖板外侧存在的较大的缝隙。这一做法使原先设置的防攀爬装置宽度明显不满足防攀爬要求。
从这个案例看出,对扶梯、人行道的定期检验也会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起到很大的想象,不合理的管理甚至会使原本符合规范要求的安全防护装置失效(特别是商场等公共场所)。
二、电梯安全运行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设计、制造、安装、维保、检验和使用各方的行为,是落实电梯质量安全监管的机制保障,因此要做好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衔接。建立质量安全责任制度,按照职责分工,各相关企业之间以及同一企业不同层级之间签订责任书,执行质量安全责任终身制,以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及时妥善处理电梯安全突发性事件。
(二)落实责任制
明确电梯设计、制造、安装、维保、检验及使用等单位的职责,使电梯运行安全责任链条明晰,避免一旦发生故障或事故后互相之间扯皮、推卸责任。进一步落实责任主体,电梯涉及的相关单位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其安全负责任和对电梯进行隐患排查整治的主体责任,不断提高电梯安全管理和使用水平。
(三)加强电梯的相关管理以及维修保护
电梯是一种垂直型的交通工具,在使用的时候有着安全问题,所以使用单位在使用电梯的时候就要将电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纳入日程。同时,在电梯使用的过程中,使用单位还要根据相关的安全技术规定来进行相关电梯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选择,要保证机构设置的合理性以及人员配置的匹配性。在此基础上,电梯使用单位还要保证电梯的安全监理相关岗位制度要求,深入的落实责任制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要求电梯管理人员同时拥有技术性以及责任心,这样才能保证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四)认真组织开展电梯安全监管专项治理
认真组织开展电梯涉及单位的安全治理专项行动,加大电梯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对“问题电梯”评估、建档,组织力量集中攻坚、消除隐患,特别是对“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的电梯,要通报当地政府挂牌督办,全面落实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责任,加大对电梯安装和维保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继续推动开展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工作,完善电梯修理、维护保养市场退出机制。
三、结语
2.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制度,消除校园安全隐患(1)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制度。安全工作制度包括组织机构、值班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组织机构方面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各学院、系部、实验室、办公室或行政机关的部门各科室,都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保证学校每一个物理区域都有专门的安全负责人。其次,工作制度方面要建立一系列的工作规范,定期进行检查与报告、审批与整改、认定与追究等工作。(2)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检查制度。校舍安全方面,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机房、供电线路、消防设施等重点部位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食品卫生方面,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并定期督促炊事人员进行身体检查,防止流行病、传染病的发生;设备检修与隐患排查方面,高校应定期对校园内的消防设备、电水气供应设备、体育运动设备、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高校教学、实验、科研、工作和生活等安全。(3)建立健全学生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学校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校园学生安全信息,全局掌控与调度工作人员,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掌握高校学生的安全信息,就需要有通畅的信息渠道。高等学校可以建立以下三条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一是从学生宿舍长班级干部班主任或辅导员学院学生工作部门校学生工作部门和保卫部门主管校领导的纵向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二是建立从学生宿舍宿舍楼栋值班室公寓管理中心校学生工作部门和保卫部门主管校领导的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三是建立从教学楼及活动场馆教学楼与场馆值班室学校保卫部门和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主管校领导的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以上三条主要渠道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大学校园的学术安全信息渠道,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信息时时畅通。
3.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措施方案(1)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制度”侧重于预防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此阶段的重点工作是不断加强宣传、教育、管理,真正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并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校安全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值班室人员、班主任和辅导员、学工负责人、保卫人员、校主管领导)的安全防范意识。(2)突发事件处理阶段。处置学生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需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快速反应机制。首先,校园安全快速反应机制,要针对前文提到的八类安全突发事件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相应的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的发展,抢救在突发事件中受伤者,制止因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3)突发事件的善后阶段。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是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认真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恢复高校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避免由于处置不当而造成的次生、衍生的突发事件,避免事情进一步扩大。首先,通过快速反应机制控制住突发事件的发展势头并制止进一步损失之后,应尽快着手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并依法(规)做好责任认定和初步处理意见。其次,及时向突发事件各相关方面相关信息,做到信息公开透明,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猜忌。最后,突发事件常会对当事人或者旁观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从而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心理恐慌。因此,需要学校宣传部门配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进行疏导与治疗,从而尽快恢复突发事件影响人群的身心健康,恢复正常学习与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矿业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矿山企业的开采工作量也不断提升,所以矿山企业的矿井机电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在矿井下作业大多都是使用机电设备来进行的,其具有高自动化的特点,但是机电设备有着严格的操作程序规定,若是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不到位极其容易造成设备故障,直接影响到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生产效率。并且,矿山企业大多都是在矿井下进行作业,所以矿井机电设备的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是十分特殊的,这便导致机电设备的使用以及管理都是十分严格的,必须严格遵守规定以及要求。由此可见,机电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对于矿山企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必须要有效提升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保障矿井下作业的安全性以及效率,这样才能够保证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
1矿井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1.1机电设备使用方法不规范
目前,我国有着许多的矿山企业在矿井下使用机电设备进行开采作业时的使用方法并未严格遵守使用程序,并且许多的矿井工作人员并没有具备机电设备的操作安全意识,这样一来机电设备长期处于非正规操作的状态,不但加快了机电设备的老化速度,同时大大影响了开采作业的效率。由于使用方法不规范,许多的新设备刚刚投入使用便损坏或是迅速老化,并且国内许多的矿山企业并没有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人员对机电设备的操作并没有完全的了解,这便导致许多员工在操作机电设备时的使用方法都不规范。
1.2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对于矿物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由于许多的矿井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并不完善,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和效率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保障,矿山企业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力度不够强。目前国内许多的矿山企业在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方面仅仅只是对矿井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大都忽略了机电设备在日常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这对于矿山企业来说是直接影响到作业安全的重要因素。
1.3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目前国内矿山企业的开采环境都是较为恶劣的矿井,而且矿井开采人员的工资不高,许多的专业人士并不会选择这份工作,以至于大部分的矿山企业为了确保开采工作人员数量而选择招聘非专业工作人员,而非专业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文化水平都参差不齐。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矿山企业所使用的机电设备推陈出新,许多新型机电设备的引进虽然能够提升开采作业的效率,但是对于专业素质不高的非专业人员来说,机电设备的操作较为复杂,而且他们并不知道规范的操作方式,这对于机电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来说十分不利。
2安全技术管理水平的加强措施
2.1制定空间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体制
在矿山企业的日常作业当中,完善且严格的安全技术管理体制能够有效规范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使用方法,必须确保矿井开采工作的规范性以及安全性。由此可见,矿井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体制的制定是很有必要的,而制定安全技术管理体制则需要根据机电设备的质量标准要求来进行,确保体制的分工明确,责任划分到位,并且要持续性地进行改善,这样才能够保证矿井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2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不论是什么行业,什么年代,在一个企业当中,职业团队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工作能力以及效率,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前途和经济效益,专业素质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企业也更应该在员工的专业素养上有所追求和要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矿山企业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专业素质不高,而且往往为了确保工作人员数量足够满足日常的开采工作,矿山企业常常使用非专业人员,这对于开采工作的安全性以及效率都十分不利。要想保障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矿井开采工作的效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必须加大,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企业必须重视培养人才,重视生产安全,通过制定奖罚制度来激起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热情,有效提升起专业素质以及综合技能,这样矿山企业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水平。
3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矿物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我国矿山企业的开采力度随之提升,矿井机电设备越来越普及,显著提高了矿山企业的作业效率,但同时,矿井机电设备在安全技术管理方面要求较高,一旦管理出现问题便极容易造成机电设备故障,所以提升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是我国的矿山企业当前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以此提高矿井开采的安全性以及效率,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雍治国.矿井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2):165,167.
[2]张嘉.优化矿井下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策略[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7(02):181~182.
[3]常剑.矿井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5(14):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