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11 08:12: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传统文化的思考

篇1

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来说,是指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为首的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不仅包括其物质形态,更是指一种观念、一种价值取向。它就像基因一样长久地保留在民族意识深处,决定每个人认识世界的态度、视角、进路、分类和解码方式。它倡导人文精神和道德完善、正义正气、求实精神、发展和应变精神,这些内容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过程也只有有了民族精神的支撑,才会免于食洋不化。

一、当下的传统文化热

近年来,品读、研究经典成为热门话题,传统文化再次“热”起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公众层面,传统文化复兴的活动此起彼伏:国家开展“汉语桥”工程,在海外建立百所孔子学院和对外汉语教学基地;教育部提出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电影《孔子》票房过亿,央视同步播出动画片《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从少儿读经班到公司老总班,从于丹说《论语》到易中天讲《三国》,一时间市场上有关传统文化经典的书也浩如烟海,传统文化热俨然成为新世纪备受人们关注的人文景观。

面对传统文化的复兴,社会上争议声也很大。有的人认为以往我们丢失了太多的传统文化,现在应捡拾回归传统文化。有的人则认为传统文化存在的基础发生改变,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甚至与现代的主流价值观存在冲突,对传统文化热持批判态度。孰是孰非,莫衷一是。那么,究竟如何看待当下的传统文化热?传统文化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冷静地思考

二、传统文化热的原因分析

传统文化备受推崇和追捧,就拿很火热的百家讲坛来说吧,它的热却是一个传播学无法解释的现象。百家讲坛播出的时间是电视的垃圾时间(晚上11:30、早晨6:40、中午12:30),但在这样的时间段播放,结果居然会在中央电视台变成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的节目。不乏有炒作这方面的原因,但是我认为传统文化热的兴起更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与文化多元化有关。所谓文化多元化,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形成以本国或民族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社会氛围。用先生的话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文化多元化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识、互识和共识),为传统文化热提供了可能。

2.与文化大众化有关。传统文化经典以前大部分局限在精英文化的藩篱中,只能为少数人所接触理解,不能以市场为导向,与现实存在距离感。但近年来,在媒体和部分学者的推动下,传统文化逐渐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通俗易懂中让人们开阔了视野,革新了观念,这样,人们对传统文化就产生了兴趣,又基于大众文化涉及的主体范围广,消费人数多,使得传统文化变得炙手可热。

3.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有关。主要是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方面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和人与人的异化,比如环境污染和一些不公平现象。另一方面人们的幸福指数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增加。人们虽然钱多了,但也多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担忧,没有办法很安宁、很愉悦的享受现代生活。活的很机械、很忙碌,没有停下来思考自我的时间,精神世界很干瘪,失去了寄托。因此,人们迫切地希望通过重拾传统文化来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以慰藉自己的心灵。

此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心增强,西方文化大肆来袭时,他们也希望中华传统文化能够走向世界。况且,西方现代文明带着问题而来,需要通过融合东方文明来纠正、补充和调整西方文明的不足,从而创造出一个既能超越西方现代性指导下的工业文明,又能解决当今人类所遇到的生存发展危机的新文明形态。

三、传统文化在现代境遇中的出路

传统文化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其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政治基础是封建等级制度,如今传统文化存在的基础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决定了传统文化要在现代境遇中复兴不能是简单的复古,更不能是全盘照搬。那么传统文化在现代境遇中的出路究竟在哪?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1.辩证分析,提炼精华。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既存在与时俱进的内容,又存在落后腐朽的东西。传统文化要在现代境遇中站稳脚跟,只是简单分类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现代化的标准对其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分解,真正的剥离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意识形态,抽出最一般最普遍的成分,发展其与时俱进的内容。比如“修身”,若能剥离封建政治因素,可能更能保障人权,更具有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

2.双层推进,融入现代。一方面,从内容上讲,把剥离出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中,对其进行补充、纠正和完善,建立一个新的完备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另一方面,从形式上讲,传统文化用现代化的东西改头换面,做到与时俱进。具体来说,既需要对剥离出来的具有普遍性和现代价值的内容进行现代语言范式、逻辑思维的转换,又需要对之加入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元素,丰富其形式和表达,进行文化再创造。简言之,使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时代的要求发挥其时代的价值。

3.耐心宣传优秀文化。我们宣传的是去粗取经、去伪存真的精华部分,甚至最好是结合现代修补完善好的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比如说“和”思想,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到今天的“和谐社会”,保留了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宣传传统文化还要有耐心,人们接受传统文化需要过程。已经接受传统文化的人要精心研读,找出精彩的部分,帮助没接受的人慢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化他们,扩大宣传传统文化的队伍。

4.净化传统文化的传播。宣传传统文化本意为让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有精神上的寄托,如果像有些人把它视作牟利的手段,那么传统文化让人们接受的难度可能很大,很多人可能还没入门就闻声而逃了。歪曲了宣传传统文化的目的,其反噬作用会很大,会让人们更加反感。只有让宣传传统文化走上正规的渠道,看作一种文化事业,才能还传统文化以清白,让那些心存疑虑、门前徘徊的人敢于尝试接受。

总之,传统文化在现代境遇中的出路就是要在尊重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去粗取精,融入现代,耐心宣传,净化传播。在当代中国面临价值重构、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需要我们文化自觉,重新选择、梳理、反思、整合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把眼光放长远,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使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宝库。(作者单位:鲁东大学)

参考文献:

[1]彭恒礼.传统文化热中的冷思考[J].学习月刊,2015,(5).

篇2

其次,这一成功归功于电视文化类节目模式的创新。相较与以往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大多为传教式的灌输,这让电视观众深感枯燥和乏味。而《中国成语大会》这一批文化类节目既通俗易懂,又寓教于乐,不但引入了选秀节目的赛制,还从人物性格塑造、专家点评、观众参与、环节设计等方面引入了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手法,并在包装手法上“以娱乐为外壳、文化为内核”,让传统文化轻盈、活泼起来,加强了观赏性。如,《中国成语大会》在选手甄选上,节目组更注重体现参赛选手鲜明的个性,于是选手们诙谐、机智的临场表现成为了节目的一大看点;在嘉宾评委的选择上,节目组力邀纪连海、钱文忠、郦波、毕淑敏、蒙曼等多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担任评委,他们借助传统诗词歌赋,将成语最原始的出处娓娓道来,他们还深入浅出地为选手介绍成语使用的误区及成语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不但极大提高了节目的水准,学者们同步的点评也自然流畅地传递给了观众,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熏陶,成为了节目的另一大看点;在环节设置上,《中国成语大会》通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36位选手进入终极对决,而每一场比赛都惊险刺激、爆点不断。

在有限的时间里,有难度的成语题目,严格的比赛规则,紧张刺激、扣人心弦的情境,加上选手们千奇百怪的临场表现与反应,构成了一档趣味十足的悬疑文化节目,使得《中国成语大会》成功地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篇3

一、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农村传统文化应当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品格,充溢着现代创新精神。农村传统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产物,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演变而演变,并在创新中不断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因为创新首先是一种生活,对农民而言,是他们对待生活的一种心态、观察生活的一种视角、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体现着农民始终执著的生活热情、辛勤劳作的品质、热爱家乡的传统美德、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所以,农村传统文化创新是永无止境、没有穷尽的。农村传统文化创新就是对自身的自我“扬弃”,是在文化的“人本性”无形引导下进行的自我批判和否定,并在批判和否定求得对农村传统文化的新的认识和新的升华。

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又叫做原理精神,就是干什么事情都要追求根本,求得最根本的原理,是人类在探求真理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高尚品质,反映了人类崇高的精神追求,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在农村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是以不自觉的形式存在着,且十分匮乏。原因是两千多年来封建统治形成的以宗法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影响下,农民多重人伦,轻功用的文化观念,宣扬保守,以遵循守旧为荣,阻碍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从外部输入先进文化,才能激发其成为以自觉方式存在的精神。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诸如文化“三下乡”活动等,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引导农民积极投身于探索世界奥秘和追求真理的科学实践及认识的活动。通过这些积极的方式向农民灌输先进文化的活动,逐步培养农民崇尚科学的习惯和思维。总之,融科学精神于农村传统文化中,使之成为农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这不仅是惠及农民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我们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的工程。

三、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传统的精髓,其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是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人文精神展现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传统文化就要着眼于现有文化环境和农民的审美情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优者而用之,对一切的新思想、新文化兼容并收,融会贯通,赋予农村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特别凸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注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潜移默化的教化、熏陶、陶冶出农民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优良素质,使之转化成当今农民积极向上的意识,不断强化农村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品质。

四、和谐精神

篇4

一、 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形式和内容丰富而复杂。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不是追求形式的相似,内容的重现,更多的我们要挖掘和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长期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北京大学教授张联荣说:“中小学语文、历史、德育、艺术等学科教学,对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要有准确把握,这是传统文化的最核心部分,不能不看历史背景、不分良莠全盘吸收。”

任何文化、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它们的成功,它们的传承,在于它们传承和弘扬了人类美好而真挚的情感,在于它们表达了人类内心深处最自然最本真最善良的情感。所以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第一要义就是传播、弘扬、激发、熏染人类最美好最本真的情感。无论是何种形式、何种内容的教育活动,都要遵循这一原则。“、鲁迅、郭沫若等,都是四五岁开始熟读古文经典,这是他们走向大家的起点。”已是耄耋之年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童庆炳说,“孩子15岁之前,应该大量阅读、背诵古文经典,增加积累,其次要从中学做人的道理,最终目的就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基因。”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先学会做人,品德好了,行有余力,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总的说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仁义礼智信,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有了这些精神内核作为我们的行动纲领,我们的教育行为就有章可循了。

二、 创设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最为直接的体现,校园中的每一处环境都是学校思想的传递,是文化的表达。学校文化环境能以“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熏陶和感染着同学,丰富着学生的心灵。

一所学校它最终留给学生的,是他的文化和精神追求,这是流淌在学生生命中的精神血液。学校注重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熏陶校园学子,以儒家文化提升学子的文化涵养,打造“和”文化标记,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反复呈现,如学生每天使用的胸卡,正面是学校的校徽、校名,反面印上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并写上了注释: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胸卡学生每天都会使用,每天和这句话打个照面,一定会背出来,渐渐地喜欢这富有内涵又大气蓬勃的话语,渐渐地理解其中的深意,三年的使用,这句话一定会融入孩子的生命历程,奠定他生命的精神底子,使他宏阔大气富有生命的张力。

一走进学校就能看到学校的大电子屏,每天都会播放《弟子规》两则,国学经典诵读两则,温馨提示一则,内容每周一换,一学年可以把《弟子规》全篇播放一遍,三个学年可以学习国学经典名句240句,只要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每天都可以吟诵经典名句,每日照会,一个星期,那些句子基本可以熟读成诵。在每一个句子下方都有译文,也有精华解读,提示每一句句子所包含的人生哲理,久而久之,浸润期间,一定能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诵于口、熟于心、融于德。

学校不仅创设了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电子屏,还建设了和字大道、和字校训墙,在学校的大树上悬挂有爱校树牌,许多爱校语录镌刻在爱校树牌上,传播着传统文化,通过这些文化环境的建设,让学生触目可见,触耳可听,在日日的习读中,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人心。

三、融入学科教学的过程体系

在中国的学校,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也是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传统文化进校园必须依托课堂,依托学科教学的过程体系,这样才有传统文化的根据地。

篇5

结合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笔者认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立足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三大原则、五大方法和七大策略。

一.对高中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原则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结合课堂教学,多种形式并举

对高中生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要把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贯穿到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学生。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党团活动日、双休日、寒暑假参观文物古迹和各类纪念馆等进行社会实践教育。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等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素材,只要注意挖掘,就会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传统文化教育总会收获累累硕果。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国情教育相结合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国情教育相结合,要让中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教育发展水平、历史传统、民族特点、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系统内容。要使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对比中,看到我国的优势和差距、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从而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人生观的教育相结合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有许多优秀文化遗产需要后人去继承和弘扬。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既继承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又学习和吸收世界各民族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成长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代新人。

二.对高中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五大方法

1.读。中国古代非常强调读书而不是看书,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法宝,全在于开口诵读。通过诵读开心窍,实现天人合一,通过诵读才能出真知,实现孔子所说的“与古人居,与古人谋”。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高中生所读的书籍,应以经典诵读为先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的优秀品质。为了更好地加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高中语文教学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布置经典诵读内容,从《论语》《千字文》、唐诗、宋词,到古代散文、名人名言等等。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

2.教。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高中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进行经典优秀文章的教学时,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修养教育,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升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不断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必修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时,就可以传输给学生“爱的原则”的教育,告诉学生,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

3.习。温习,反复实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样的经典,反复学习,会一次比一次深刻;通过习,达到对于真理的无限接近;通过习,实现从知识到智慧的过渡;通过习,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在习的过程和超越中,获得学习和人生的快乐。

4.省。不断总结反省。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每日的行为,是否有过错,是否合乎道,是否有改进的地方。通过反省,使学生明白智、信、忠、孝、礼、义、廉、耻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通过引导高中生在不断地总结反省中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5.行。儒家倡导知行合一,在运用的过程中实现知的运用和提升。学习强调笃行,需要不断把所学的知识和所悟的智慧运用到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精神层面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长期滋养的结果。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治理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治理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国家治理对公民个体的价值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在中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有重要作用。

三.对高中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七大策略

1.单元主题教学

在新课标教材中,不少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基本阅读版块的篇目基本是以前旧人教版的课文。虽然大体篇目没有变化,但是单元组织有所不同了。教材的单元组织并非只是简单地把一类文体和一种主题的课文拼凑在一起,我们应考虑不同选文间的相互关系,以求产生更为丰富的单元整体价值,体现出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比较阅读教学

在活动主题的引领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本单元的课文有针对性地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更好地体会某一主题的内涵。

3.名著拓展教学

当前,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高中生并不喜欢名著,对于古代文学名著知之甚少。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著,是传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篇目以及“名著导读”内容以点带面进行重点分析,或探究其思想性对后世的影响,或探究其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或挖掘名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与人生智慧等,让名篇焕发其独特的魅力。

4.专题拓展教学

教师还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使学生对该主题的相关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进行主题拓展教学,这个主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事先设定的,也可以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

5.读写结合教学

“读”与“写”是语文学习素养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两种素养的实现是通过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来完成的。阅读积累与思考是写作的先导,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要让学生进行积累和思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学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重视各种资源,学会积累,开拓思路,勤于动脑,形成一己之得,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6.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联系现实教学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一直延续至今,正是因为其有着超越时代的普遍指导意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能让语文学习更活泼,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不能只停留课堂与教材上。传统文化教育只有与现实相结合,走出书本,走近生活,让学生将所受到的熏陶教育转化为现实中的行动,学会正确看待自身与正确对待外界事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才能够真正将知识转变成能力。除了让学生在知识与理论上有一定的积淀之外,更要让学生在为人处世上受到影响,才能体现传统文化知识的实用性。

7.在考试中渗透部分传统文化的考查

篇6

在教学中音乐是一门重要的且实践性强的活动型课程,音乐

还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音乐艺术教育在实践中是很难的事情,因为音乐艺术教育具有特殊性。在教育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经历音乐活动,充分了解民间音乐,发现音乐中的意境,从而了解音乐、欣赏音乐、认识音乐,还能从音乐中获得传统文化知识,把传统文化通过音乐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

素质。

一、以传播高雅音乐为目标

合唱是音乐文化的构成部分之一,它的存在已经有一段历史

了。合唱与其他的音乐形式相比,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它是以很多声部的人声作为主要形式,相互配合而进行的一种演唱行为。这种演唱形式的主要原则就是个体高度服从集体,每一个参加合唱的成员都必须做到语言、咬字、声调和谐统一。合唱是音乐文化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还有其存在的社会性功

能和意义。但是,有一些学生因为接触合唱的机会并不对,对其了解也比较少,所以很容易将合唱想象成一种单一的歌唱表演。在这种情况下合唱艺术丰富的艺术内涵以及优美的音响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就变成了一种陌生的音乐行为,不利于激起学生的探究和学习兴趣。所以,对合唱艺术进行教育研究变成了一件十分具有意义的工作,它可以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优雅的合唱艺术。

1.坚持亲历的知与学理知相结合

“知”有两种:一种是体验感悟的知,一种是书本学习的知。音乐作为人类的听觉文化,其特征是以不断的变化去适应或影响人们思想的表达,并对人们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1)以审美作为研究的入手点

想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接触并了解高雅的音乐,光靠书本知识与歌曲品析是远远不够的。“审美”是一种特别奇妙的行为活动,它与单纯的生理活动不一样,但是又需要生理活动的协调;跟逻辑思维不一样,不过又需要理性地辨识才能得出结果。“审美”不是一种简单的智力活动,更不是对事物的简单分类,其实质是将内心感受与外在的艺术形态结合起来评定结果的活动。人的“审美”活动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与日常的纯物质意识相脱离。

(2)以现实作为研究的入手点

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信息科技无孔不入,流行音乐便是随着这股趋势慢慢地抢占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耳朵与日常生活。电子时代的大学生90%都是从小听着流行音乐长大的。通过各种手段禁止他们听流行音乐只会让他们更加迷恋于流行音乐。但是如果我们的音乐文化转变一下审美方向,创造出更多的风格清新、内涵深厚的作品,并能引导这些作品成为社会的主要审美对象,那么人类整个精神文明将会得到提高。

(3)以具有的作用作为研究的入手点

曾经有人说过,人类需求音乐就像人类需求衣食住行和繁衍后代一样。流行音乐能够满足人的是一种娱乐与放松的需要,这种需要具有自然性。现在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地加快,生活中的压力也在不断攀升,适当的娱乐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内心的焦虑与压抑。但是作为人的自然性需要流行音乐并不是听众唯一的需求,在基本物质生活有保障的情况下,提升内心精神境界、审美品位对于人类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一味地追寻一些东西去满足自然性需求而不顾内心世界,将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迷茫、急躁、空虚。高雅的音乐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在品味高雅音乐的过程中我们

可以获得自我的不断完善与提高。

(4)以年龄结构作为研究的入手点

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流行音乐一路高歌,飞速发展,凭借着先进的传媒工具,占据了最为广阔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流行音乐不断地与听众们缩短着距离,以期被听众们毫无思考地全盘接受,变成他们的唯一选择,最终赢得他们的喜欢。但是类似于合唱的高雅音乐则具有超自然性需求的特征,它能够让听众获得的是生活境界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当下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活历练,所以这两种音乐形式都是他们成长所必需的。因此在音乐品析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对两种音乐好坏的划分而是要看清楚他们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2.坚持音乐与文化相结合

不同的文化下会形成不同的音乐形态意义。只有对相关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够对某一音乐形式有准确的理解和感悟,从而真正明白具有该文化特点的音乐形式。从艺术文化出发,合唱是一种艺术的形式,具有强大的魅力,它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合唱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西方历史的发展上呈

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变化趋势,从教堂的礼颂到宫廷聚会的娱

乐,再到歌剧院和大型音乐会上的正规表演,无一不绽放出它所具有的怡人光彩。从早期流传至今的很多作品仍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与很高的艺术价值,受到很多人的喜欢。

通过引导学生品析西方各个阶段的合唱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音乐史、与音乐有关的文化背景,更好地掌握其音乐格调和特点、了解各个作曲家的音乐生涯。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合唱作品,掌握赏析的方法。

二、以提升音乐审美情趣为目标

1.坚持健康向上的审美导向

就目前的情况,高等院校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同时思想观念活跃开放,又有足够的精力,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拓宽审美的范围属于具有自然性的需求。不过这种审美能力会受个性、音乐基础知识水平、个人修养以及生活背景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所以它又会表现出易变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尤其是在传统文化倍受“快餐”文化冲击的当下,人们对艺术的作用和认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更多的青年学生来说,他们的音乐世界中更多的是新颖、娱乐、放松、愉快、偶像这类词语。如何用优美、高雅的音乐引导当代大学生,让他们更多地去接触高雅的艺术作品,保护他们不受到“快餐文化”的毒化?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高雅艺术作品的兴趣,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作出正确的选择。

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当代大学生有很多还是愿意接触和了解高雅音乐的,但是因为一些老师不正确的教学方式,以及所选作品案例与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不相符,所以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对这些音乐产生兴趣。作为老师,最应该做的就是在授课之前要跟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作品。为了避免因为作品单一而引起枯燥乏味,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中外合唱作曲,让学生充分感受合唱音乐的艺术美。

2.坚持敞开式合唱排练模式

美国一教育学家曾经这样说:“公共教育中的音乐课必须面向所有的学生,而不能只是少数我们所谓‘特长生’的专利。”正如这位教授所言,在合唱团组成的最初,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这种音乐形式得到普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合唱团的排练形式是敞开的,并且不管有无唱歌经验,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

通过这种敞开排练的形式,我们已经成功地吸引了很多对音

乐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学生为了参加排练和演奏放弃了很多课余时间,这正是合唱音乐艺术本身具有的强大魅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合唱音乐集体特性的需要。

篇7

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否则就会成为外来文化的附庸,而最终在世界上消失。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就要求民族自身在文化构建的同时,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其精髓,形成一种渊源。新的文化形态或形式的产生,都不是凭空而生的,它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继承和发扬,在原基础上的一种更新和超越,世界上没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文化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民族精神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它是国民凝聚的动力源泉。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日益加重的形势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成为每个民族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大到显示着这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道路和前景,小到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和战略地位。文化影响、制约着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在创造上下五千年辉煌灿烂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发展力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对于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在以经济发展为依托的前提下,深挖传统文化资源,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文化形式。这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维系和调节作用。

二、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紧迫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精神层面越来越多的产生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也受到各种理论和主义的影响,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矛盾。意识带上了偏见性,传统成了守旧的代名词,现在仍有不少人在大肆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过去的一切文化全盘否定,甚至是埋葬。传统文化究竟是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文化是活生生存在的个体,它没有主动的意识和行为,而人则是存在主观意识和行为的群体,文化是附属于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代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要不要传统文化,而是如何辩证的对待传统文化,创造出传统文化存在的一种新形式,寻找适应社会现代化经济建设,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的新文化。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简单地做一个博物馆或者有形有声的保存起来,那些只是把传统文化凝固保存,隔离保护,防止流传、流失的方法,只会让这些传统文化固执不前,失去原有的生命力。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不是一味全部照搬,原封不动的吸收,我们经常采取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在发展的观点上,既要给予传统文化合情合理的尊重,认真对待、研习,又要对它里面的糟粕、腐朽之物、容易被今天变相利用思想保持警惕,才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采取的态度。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是放在表层上,显而易见的东西,它蕴含在文化的深处,我们要主动去探寻传统文化的源头,深挖文化的深厚意蕴。例如孔子的“中庸”之道并不是我们现今社会流行的理解,在记载中,“中庸” 的 “中”有中和、中正、不偏不倚等含义;“庸”字是用的意思,“中庸”即中用之意。刚柔并济,二者互相协调、补充,但在现代社会上却成明哲保身,置身事外的利己处世原则了。从根本上认识和熟悉中国文化的渊源,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不会盲目的崇洋媚外。对于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端正态度、骄傲的面对,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1世纪是文化征服的年代,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注重精神文化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不只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飞速发展,还需要文化思想的同步提升。

三、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必然性

传统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本身存在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它既是抽象的,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1、传统思想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孟的儒家学说,老庄的道家学说以及春秋时期诸多的百家学派争相产生,形成历史有名的“百家争鸣”现象。儒家的传统思想作为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它的产生初衷并不是单单约束和教育民众的思想,还应有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和谐有序的社会,体现一种道德规范。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着它太多的精髓和精品,我们在发展当代社会,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应正确对待儒家思想,挖掘其思想中包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认识论与方法论;学习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强调群体、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爱国情操;尊师重教、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2、传统文学艺术

中华民族的国画、国乐、书法、围棋等等,除了以本身创作者和作品的形式存在之外,还有一种蕴含着的灵魂和神韵,这些都属于我们要继承和发展的传统文化,无形的,有形的。它们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创作才艺和技巧,同时又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境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优秀代表,在供人们欣赏的同时,又无形中达到一种修身养性的作用。

篇8

二、传统文化融入网页设计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传统文化的核心,即中国人内在的精神生活形式,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习惯等。其次,传统文化的物态形式,即其内容的外在表现,包括人们衣食住行的习惯和规范等。再次,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这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这种民族性的文化也是多元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中运用的传统文化元素就是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如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文字的元素有汉字、书法、篆刻和甲骨文等。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网页设计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以便设计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传承和发扬好传统文化。设计教育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模式,优秀的设计作品要能体现出民族的文化内涵,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面对当下新媒体飞速发展、中国网民数量飞速增长(包括使用手机媒体的网民)的现状,高校应当更加重视网页设计人才的培养,而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网页设计人才培养,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网页设计的灵感和素材,而且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人文教育和设计观念,使其明确设计不能盲目追随流行,而是要体现设计师的社会良知和责任感。

三、关于网页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立足传统文化,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设置课程时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传统文化的融入网页设计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设计形式上,而应从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更新教学内容。首先是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铺垫,可以在专业基础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在绘画基础课程中可以选取瓷器、京剧脸谱等元素,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并且熟悉传统文化符号。在构成基础课阶段,在学生学习了构成法则的基础上,对应用部分的练习可配以主题性的训练,如传统图案图形的运用。平面构成部分可强调对传统图案图形的认知、理解和运用;色彩构成部分可强调对具有民族特彩的认知、理解和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网页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学会运用传统元素逐渐理解传统文化。在专业课方面,学生有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进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设计练习时才有可能。如在网页的界面设计中,可以让学生以传统纹样为题材进行主题创作,组织画面元素;也可以以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进行界面设计创作,如二十四节气、中国结等。在引导学生对传统元素运用时,可以让其采用直接运用和间接运用两种方式。直接运用传统文化元素,需要做到表现形式具有新颖感,能直观、生动地表现主题,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图像或者图形的形式呈现。若想在直接运用的基础上设计出表现形式独特的作品,不能模仿照搬而应在理解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这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间接运用传统文化元素需要寻找元素间的联系,将看似没有关联的设计元素巧妙地联系起来。元素可以是具象表现也可以是抽象表现,运用形式美法则构成主题。如何选择元素间接表现相关主题则需要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

(二)加强对传统设计思想的学习

在网页设计教学中传统文化以及相关理论也应当受到重视,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使其加强对传统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增开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理论课程,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这种理论课程教学可以联系专业实践开展,避免学生因课程枯燥而出现对其不够重视的现象。如在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可以从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潮的角度指导设计实践,让学生在理解设计历史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和分析经典设计作品的内涵,学会查找和分析资料,提取其中的设计元素。传统文化融入网页设计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上,还要注重对于传统文化思想和内涵的传承和表达。

(三)课题形式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现代创新型设计人才尤为重要的环节,可在以往实践项目基础上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再设计的实训项目。网页设计对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学方式的变革应该从实践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展开,目的是使网页设计的实训部分摆脱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以往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训内容都是围绕着课程的内容展开的,学生的专业练习也是在老师指导下按部就班地模仿,无法真正锻炼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将传统文化融入的再设计实训,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孤立看待一个传统元素,而是要注重与其他实训练习的关联性和连贯性。网页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专多能型高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网页设计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多种技能协作完成,只有综合各门课程知识融入到综合实训项目中,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有效的衔接。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实训练习,挖掘出与课程相关的设计项目作为课题,把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联系在一起。课题的选择要利于将传统文化和专业教学融合在一起,由浅入深。每一个大项目的内容都需要运用几门实训课程的知识点共同完成,只是每门课程在不同的项目中担任的“角色”有所不同。学生从课题的问题着手,寻找解决办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训课程内容的开发上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实训项目来丰富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达到统一。

篇9

一、在小学教育中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小学教育能够具有更加科学明确的目标。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浪潮和现代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我国小学教育存在着发展目标不明确,教育适应性不强的问题。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有众多的优秀美德,育人是传统文化对教育的核心要求。在小学教育中增强美德教育能够提高学校和社会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强我国教师在教育中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尤其对于当前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来说,传统文化教学能够提供科学的育人目标和培养路线,使小学各方面的教育工作都能够围绕科学的目标来进行,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在小学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多样化的形式与内容。小学生在该年龄阶段具有独特的学习特点,他们求知欲很强,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我国的教育现实往往并不能满足他们探索事物的心理需求。

最后,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的道德和素质的提高。礼仪是我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思想,我国自古奉行“知书达理”的教育理念,这对于现代教育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使他们学习我国传统礼仪,提高人文素养,帮助改善日常行为和习惯。

二、当前小学教育中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问题

小学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非常信任教师,在他们心中教师是无可超越的权威,这有利于教师做好组织教学工作,顺利地进行各项教学活动。然而,有些小学教师自身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并不太了解,或者关注点并不在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是一些传统文化的糟粕,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偏离了应有的教学内容和方向,甚至使小学生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知,这显然不利于小学教育的发展。

三、增强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效果的途径

第一,在小学教育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是启蒙教育的重要部分,在这一阶段做好经典文化的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一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注重教学方式的选取,避免盲目的灌输式教学。首先,传统文化教学需要教师在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精细的筛选和备课工作,选取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篇,同时通过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步骤使小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其中的基本精神。其次,传统文化的教学需要应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讲授和讨论的方式进行互动式的教学,同时可以创新讲授方法,利用生动的图片和动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全身心融入到传统文化教学中。

篇10

1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1.1中华传统文化

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1.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1)和与中;(2)刚健有为;(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5)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6)刚柔相济――穷本探原的辩证精神;(7)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8)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9)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10)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11)生生不息――中华人文精神在近代的丰富与发展"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春秋末年齐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他将其应用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君臣在处理政务时意见“否可相济”的重要性。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使君臣之间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谐统一关系“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庸。贵“和”持“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当然,由于贵“和”持“中”的观念说到底是一种否认斗争、排斥竞争和简单协同的道德;贵和持中是东方文明的精髓,它对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处事中庸,,维护集体统一等有其良好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天人关系的辩证统一,是中国文化中处理天人关系的根本原则和主导思想。古今文学崇尚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情景一合,妙语自得",文如行云流水等等,无不以天人合一为其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早已渗透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肉之中,它不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

2当前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意识现状分析

2.1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意识现状

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兴趣不浓、高校关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不足、大学生价值观扭曲、传统道德观念淡薄等。

2.2具体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充分,学习动机不足。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往往只是敷衍了事。而且他们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是非分辨能力还有待提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稳定,好奇心重,易受到外界新奇环境的干扰。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各种不同文化、价值理念冲击的影响下,他们易受到各种消极文化思潮的影响。

(2)社会环境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的强势入侵,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急剧下降。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

(3)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影响

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学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视不够。如学校往往强调成绩与分数,轻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此外,由于受功利主x、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则受到了一定的忽视。

3提升传统文化意识的途径

3.1更新教育理念

要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家长、学校及全社会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变智育至上、唯实用主义的倾向,重视大学生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建立一套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教学体系与良好的教育教学手段。

3.2营造传统文化育人氛围。

传统文化教育需通过各种方法与形式来帮助大学生亲近、了解传统文化,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要以创建优雅的人文环境、营造传统文化育人良好氛围着手,以创建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载体,将传统文化元素尽可能地带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当代大学生置身于一个有着浓郁中国文化风情与韵味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优雅校园,时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软环境的滋养,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培养健康的人格。

3.3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力求专精结合、循序渐进,注重寓教于乐、引导启发。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多为文言典籍,可能会使初学者产生枯燥无味之感。古人云,“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因此,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关于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寓教于乐,把传统文化的魅力尽可能的展示出来,努力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传统文化教学变得兴趣盎然。

参考文献:

[1]窦坤,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15-119.

[2]李佑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管窥[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2):82-84.

篇11

望松街道境内有始建于民国初期的黄家大院及始建于清代的吴弄古建筑群。黄家大院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民国初期续建,占地面积为6460平方米,建筑面积1942平方米。现保存较完整的只有楼房3座,1986年被列为松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是“七间”也称百寿厅,均围绕“寿”字为主题,牛腿和雀替上108个篆体寿字,无一雷同。吴弄古建筑群位于吴弄村,建筑群始建于清代,15幢古民居较完整地保留着清代至民国时期民居建筑风格,粉墙黛瓦,高耸的马头墙,错落有致,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二、农村传统文化概况

松阳县望松街道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地域特色非常鲜明,古村落、古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散布各行政村。2008年松阳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望松街道不断挖掘非遗资源,共收集资源线索153条,普查项目101项,基本掌握了辖区内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

望松街道下辖的吴弄村文化底蕴丰厚,2003年,松阳县人民政府公布吴弄村为县级历史文化村;2012年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收录国家《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2015年获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

吴弄村较为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文化有:舞龙灯、闹鱼灯(翻新亭)、鳌鱼灯(桂花亭)、民间小调等。吴弄民间习俗有大年三十祭拜社公,正月初一叶氏后代祭拜先祖等活动。望松街道民间传统节气大致有春节(过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代代相传。斗转星移,传统的民间岁时习俗依然如旧。

三、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现状

1.初步形成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先后出台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对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积极开展非遗项目申报。望松街道开展了《制豆腐皮》《石雕》《古沉木根雕》《晒红烟及加工技艺》《驱邪巫画》《吴弄社公祭祀》《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申报工作。经过评选,吴弄村2015年获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传统晒红烟及加工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豆腐皮制作技艺》、《黄家大院木雕技艺》列入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岗后村王客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3.注重农村传统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针对传统文化的多样性,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保护措施,特别是“活保护”措施。搭建非遗传承基地,在松阳城北小学建立太极传承基地,每星期上一堂太极教学课,并聘请专业老师授课。在吴弄村晒红烟陈列馆展出晒红烟实物、制作器具、种植、加工流程以及销售、烟具、烟俗等内容。开展晒红烟制作体验、演示活动,吸引游客,宣传松阳,提高松阳晒红烟知名度。

四、存在的问题

1.欠发达地区区位劣势明显。松阳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六个重点扶持的欠发达县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历史和交通等多方面原因,松阳县非遗项目虽多,却是多数分布于偏远山区和革命老区,面临着薪火失传的困境,欠发达地区的区位劣势限制了我县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

2.非遗传承的年轻化转变。非遗传承的关键是传承人,而现今的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传承人不断老去,而年轻人却不愿意去学习,培养新的年轻的传承人已是非遗传承所面临的重中之重。

3.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欠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工作量大、涉及面宽、专业性强,除了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还要有一支业务精、善管理且较稳定的工作队伍。基层从事的非遗者多为半路出家,专业人才相当缺乏,尤其在乡镇一级,多数文化员身兼数职,导致许多工作流于表面,保护工作相对滞后。

4.非遗项目挖掘整理滞后。经过2008年非遗普查,我县共收集有价值的非遗线索2121条,然而现在县级非遗名录项目仅63项,还有众多富有价值的非遗项目未被包装整理。乡镇人手不足,挖掘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我县的非遗项目挖掘整理滞后。

五、对策建议

1.夯实基础,大力建设“四大体系”。逐步建立资源、名录、传承人、传承基地四大体系,搭建非遗保护整体框架。一是完善非遗资源普查体系,在非遗普查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并整理挖掘重点项目,争取每年挖掘包装一个好项目;二是搭建四级名录体系,国家、省、市、县四级体系完善,争取有价值的非遗项目上等级;三是搭建代表性传承人四级体系,完善传承人梯队,培养一批年轻传承人;四是扩大非遗传承基地建设,立足现有的传承基地积极开展传习活动,新建一批非遗传承基地。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1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等艺术教育也逐渐由精英化走向普及化和大众化。艺术类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具有大学生的普遍共性,还具有其特殊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目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对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视不够。因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

(一)西方外来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冲击。近年来,由于各种外来文化和新文化的侵袭,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西方价值观和非主流文化的严重挑战。在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下,青年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日渐冷淡消极,正逐渐失去应有的价值关怀。在不断强化“竞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环境较之以前也有了极大的不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过于注重孩子的智育培养,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文明教育却逐渐趋于淡化,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难堪的现象。

(二)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严重缺失。目前,从小学到大学,逐渐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但基本都未形成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更未建立起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在部分高校中,虽然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报告和讲座,但一般都因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实际作用可想而知。此外,作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两课”,从课程内容来看,政治理论内容所占比例过大,有关道德价值、传统文化、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内容也严重缺失。

(三)艺术类学生的内因问题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其自身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显得更为严重。在众多艺术类学生中,有很多人起初并非因为专业爱好而选择艺术之路,而是因为学习成绩偏低无法实现正常升学的愿望,无奈走上了艺术之路。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和专业学习都缺乏必要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所以不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而且艺术追求也不够执着。虽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他们思维灵活,意识独立,追求个性,往往过于注重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不愿随从主流引导而喜欢放任自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法则有很强的逆反情结。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和集成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优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绘画、书法、园林建筑、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极为显赫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且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纵览世界文化的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艺术发展繁荣的背后,都有一个独特而优秀的文化做根基。正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假如我们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中国的艺术也将毫无生命和内在。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有效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三、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培养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手段,建立一支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时效性。其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和知识的普及,借以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当代大学生作为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的承担者、体现者,必须摆脱盲目的自在状态而提升到自觉自为的水平。

(二)善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只通过一两门课程是无法做达到有效地教育目的的。这就需要整合教学资源,重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基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精心设计有代表性的教学专题,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和古今文化比较等方法,用“危机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注重古为今用,充分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的成果。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借此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通过艺术的提炼、加工和创作,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作品。这就一改过去“被动接收和灌输”为“主动汲取和提炼”,对艺术类大学生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对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思想道德水准、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等起着重要作用,还能够使之更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更清楚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