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8:12: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效智能写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Abstract】Because of lacking of basic knowledge and subject setting, writ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annot compare to the students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university. With the teacher attentively guidance, it is possible to increase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Key words】Writing abilit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nglish writing
历史发展到现今,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过国际化的途径,获取各种人力、资源。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世界通行语言之一的英语就成为国际沟通的工具。作为以职业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就需要培养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尤其是部分涉外专业。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的写作能力,也就成为教师和科研人员研究和关注的对象,笔者不揣冒昧,对此问题展开分析。
1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现状及原因
要解决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问题,就需要了解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英文写作现状。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其它同仁的研究成果,概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写作现状。最大的体现是英文文章写不出来或者写作不完整,这是最能够说明高职院校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描述。就以商贸英语专业的英文考试而言,笔者在监考时发现,大量学生在考试规定的时间内是无法写完整整篇英文的,部分学生甚至是交白卷,而英文写作题目是应用文写作,和商贸英语专业密切相关。可以说这一点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差别较大。造成这样现状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1.1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掌握一门语言需要掌握听说读写四个技能,而语言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听、写、说中。和外语相关的专业有语言的实践应用外,其它的一般学科的高职学生难以真正涉及到语言的应用,即使是普通高等院校,也难以保证学生有机会开展英文实践。写作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1]。学生的实践更多的需要依靠学生自己去完成,比如通过英语角以及和外教接触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但是这样的机会并不能惠及到所有的学生。就目前普通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言,很少有英文实践的课程,因此从学科设置之开始就难以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
1.2 学生英文基础不好和对写作的重视度不够高
掌握一定词汇量和语法是进行英文写作的基础,然而高职院校学生英文词汇量普遍不足,这一点严重影响了写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写作时中英文思维相互混淆比较严重[2]。有些学生再遇到具体的翻译任务时,往往借助网络中的翻译软件,这一点严重阻碍了写作能力的提高。存在这样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人在学习中都会存在一些问题。然而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对此重视度并不够高,很多学生并不当回事,存在认为英语应用距离自己很远的短视的观点大有人在。甚至有的学生认为等将来有需要了,再去各个专门的英文培训机构去学习。这样的现实严重阻碍了英文的学习,更不用说是写作这一种能力的培养了。
2 提高英文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既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想办法去解决,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认为需要通过以下的一些途径来解决英文写作能力提高的问题。
2.1 提高学生的重视度
前文已经论述,学生对英文写作的重视度不够高,那么就需要首先提高学生的重视度。我们可以通过成本核算、机会成本等角度给学生分析现在忽视英文写作乃至英文学习所要付出的代价。机会成本的例子其实也很简单,社会是不会给你这样的机会即让你去培训学习好以后再来工作的,企业都需要及时可用的人才,如果不具备一些职能是不能够入职的。同时如果不掌握英语,就不能够获得一些职位以及具有更高薪金的职位。教师需要罗列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信服,需要不时的提醒,长期的熏陶会让学生产生英文写作重要的心里。
2.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
既然目前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具体写作的训练,那么在教学时需要安排相应的课程,如果这一点不能完全做到,那么就安排一些课时进行适当的训练。训练可以从和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话题开展,比如学习写作个人英文简历以及通知等一系列的应用文开始,让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做起,这些题目一旦写好,也就方便了他们去寻找工作,可以省去以后找工作时再从头做起之苦。学生还是要面对考试的,那么在经过和就业相关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后,就需要进行扩展,可以对各种命题作文进行训练。
2.3 课后实践活动
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还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英语角”,这是普遍存在于高校中的实践英语的地方,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参与进去。另外,教师可以利用个人的关系,经常邀请外教与学生见面聊天,让学生觉得有用,这样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3 结论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总体而言是无法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拟的,这既有学生基础知识的问题,也和学校的学科设置以及在大学学习时期对英文写作的态度问题。只要老师用心指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对英语的重视度,就一定会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37
在学校搞教研活动的时候,许多语文老师谈及小学生作文现状时,都不约而同地说道:作文难教,学生的作文能力差。尤其是,我们县城二小就读的学生,其中有一部分是从农村村级学前幼儿园招生的,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起点参差不齐。的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学生作文突出的问题是:作文无内容,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能力培养
(一)字、词、句类基本能力
字、词、句是写作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写作需要素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不过,写作素材的生成却要拥有载体,这一载体,就是这里所言的字、词、句。
识字众多,词汇积累丰富,遣词造句能力强劲者,一定会为自己的写作学习奠定雄厚基础,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相反,识字量少,词汇积累捉襟见肘,遣词造句能力薄弱者,一定会为自己的写作学习设置障碍,一定会为自己的写作学习留下隐患。
因此,作为写作学习者,关注字、词、句类基本能力的培养,应该讲是一门十分必要且不可或缺的功课。
(二)思维的基本能力
思维是人们从事学习、工作的基本支持;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基本工具。
文章写作过程,核心和实质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
思维拥有两个最重要的条件――思维的方向和思维的方式。写作教学中的思维到底需要想什么、到底需要怎么想?这是每一个学习写作的人不仅需要认真考虑,而且还要务必破解、得出答案的命题。
需要指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需要明确写作过程的具体思维的指导方法;学生在写作学习中,需要明确写作过程的具体思维的支持方法。
二、积累素材,做好知识储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进行之前,必须要有一定的积累和储备。这也就是说,在写作之前,要让我们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增加书面语言、表达方式、写作素材、表达经验等方面的积累。
(一)书面语言的积累
大家知道,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运用的是口语,口语虽然跟书面语言有着天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拥有很多相同或相通的地方,但书面语言毕竟比口语更加精炼、准确。比如我们平时说话可以带“这个、这个,那个、那个”之类并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但到了书面表达的时候你就要把这些东西去掉。另外,在口语交际的时候,双方的动作、表情、神态都不需要介绍。因为大家在场,一目了然。但是在写文章的时候,你就要有所交代。由此可见,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的运用都需要有一些积累。这里所说的书面语言,至少包括规范的词语、句子,有趣的歇后语,形象的比方、名人名言,比较健康的顺口溜以及典故、格言、谚语等。盖房子,必须实现准备好建筑材料,搭建文章这栋房子理所当然地需要书面语言这一材料的储备。因此老师们平时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加强这方面的积累。
(二)表达方式的积累
因为书面表达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现的,它的表达方式和口语并不一样,比如说不同的文体表达的方式就不一样。记叙文怎么写,书信怎么写,便条怎么写,都有一个方式的问题。表达方式的积累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使学生从中获取营养。在阅读时就须用比较的方法,联系实际还原生活的方法来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通过想象增加营养,对意境优美的句段或全文可展开想象,体会文中意境之美。其实“材料”在哪里?“材料”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用心去表达,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三)写作素材的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有活水而清,文有生活而丰,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离开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刻意留心身边的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是采撷生活中的“金色浪花”、获取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写好作文,使文章言之有物,必须有一个寻“源”取“材”的过程,这是一个对作文材料的搜集、感知、体验、积累、梳理的过程,是一个情感的引发、酝酿的过程。而这个环节,只有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动眼观察、辨析,动脑思考、分析,甚至鼻嗅耳闻,才能获得“第一手”的写作材料,引来源源不断的作文之“活水”。
三、传授给学生一些写作基本知识与技法
学生有了语文基础知识,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要使学生能“成文”,还必须运用写作基础知识与技法。小学生作文虽不同于文学创作,但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写作知识与技法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学生可以接受的习作基本知识与技法。如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确定中心、编写提纲,文章常用的记叙顺序,文章常见的开头、结尾方法,文章的修改,等等。这些知识与技法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法进行。如随课文教学传授,作文练习中分散与综合相结合进行等。
四、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并非不喜欢作文,而是不会写,没有内容可写。因此,教师要从学生自身角度设计作文教学。
1.丰富学生的生活,把作文教学渗透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以丰富学生作文的“源泉”。
2.通过指导学生到室外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在观察中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仇燕玲(1972- ),女,广西灵山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文写作。(广西 南宁 530008)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43-02
高等职业教育以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注重实用性知识的技能训练,以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但是由于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性质及职业院校的学生特点,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体现技能性。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应用文写作技能性教学的一些体会及实践。
一、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技能性的体现
我们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技能性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专业及培养目标决定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技能性。高职院校开设应用文写作课,是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就决定了课程教学必须服务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应用文是用来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又总是与一定的职业或行业挂钩,因而应用文教学必须围绕学习者将来能够有效解决特定的工作问题开展,突出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技能性。
2.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材具有明显的技能性。目前社会活动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人们在工作、生活中要有效地解决许多繁杂的事务,就需要使用应用文,如请示、报告、通知、邀请函、投标书、调查报告等,因此应用文的写作变得更加重要,其技能性也日渐明显,新编的教材涉及相关应用文也多了起来。许多高职院校所选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教材理论性与技能性并重,常用文书和事务文书的例文也比较注重。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深度和广度,突出教学的技能性。尤其在选择教材时也相应考虑各专业的技能特点,如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应注重公文的写作与处理;经济专业的学生应选择商务文档写作;信息专业的学生选取网络应用文;艺术专业的学生应选择宣传类的应用文。
3.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技能性。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因此,在课堂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技能性是首要任务之一。如在“市场调查”这一文书的内容中就要涉及“市场营销”的知识,在“投标书”内容中既讲授“商务的有关理论”,也要教会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合同条件”“技术标准”。这些教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此外,在“广告词”的教学中,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选取电视上热播的广告,让学生感到熟悉又贴近生活。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技能理念,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上强调:适应社会的发展,以满足生活、工作的职业能力需求和可持续发展,让学生了解掌握未来职业的状况,具备解决生活、职业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以保证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中突出技能性
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文教学存在只强调理论而忽视技能性的现象,因此,应用文教学的改革应该提上日程。要求任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写作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际写作应用文的技能,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积累经验,在教中学,在教中实践;学校要定期派教师到企业进行相关专业的实践与研究。因此,应用文教学的改革必然要求使学校、企业、教师三者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是尝试教学改革几点措施:
1.创立“模真公司”。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或学生的创业理想,以教学班为单位设立一个模真公司;或者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5~8人),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多个模真公司。根据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确定公司名称、公司地址、经营范围;根据公司的经营范围和产品特点,设置公司的组织机构、职能部室,划分职责范围;每个学生都是公司的一名成员,并进行适当的定岗(部门经理或业务员)。各公司以赢利性部门(如市场部、物流部)为主体,开展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教师根据模真工作的需要,逐步进行相关应用文写作理论与实践教学。
2.建立“模真”教学模型。教师根据模真公司的经营性质和产品特点,以工作需要为中心,设计“工作目标+习作主题+理论教学+习作讲评”的教学模型。模真教学模型可使模真工作环境中的工作目标更加具体,便于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有效地形成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机制。教学模型分为“单一性教学模型”和“综合性教学模型”。“单一性教学模型”,即根据公司工作需要,确定一项具体工作任务,以这项任务为主体,拟定相应的文案,然后对相关的写作理论进行教学。“综合性教学模型”,即确定一项具有“合作性”意义的项目,根据这一项目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商务文案,有机地组织写作理论和实训实践的教学。“综合性教学模型”是对相关章节的写作理论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组织安排,按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形成各章之间相互联系、整体统一的理论教学体系。
3.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互联网能力,从网络中发现应用文写作的知识以及例文,对学生利用网络学习适当地引导,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模拟实践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深入学习。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上阅读优秀企业的市场调查、合同范本、开业典礼的贺词等,从多渠道让学生充分认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常识,体会应用文写作的技能性。目前网络中也存在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应用文范本,教师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反面例子,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判断网络的范本是否可以参考。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资源宝库,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应用文专业知识,使学生更多地意识到应用文写作的作用,既强化了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技能性的认识,又能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三、提高应用文写作技能性对策
长期以来应用文写作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写作者知识+例文解说+动手训练,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学生掌握基本要领,接触许多优秀规范的应用文作品后,加强了学生的技能训练,这对于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一定帮助。以下是笔者为学生应用写作技能的全面提高而采用的一些具体措施。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写作技能。应用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强调“五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验为依据,练习为主线,培养能力为主旨”的教学原则。因此教师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各种写作实践,如给每位学生印发征文材料,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级别的征文比赛,让学生通过“写作”,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鼓励学生参加暑期调研等。学生经过这些写作实践,不仅提高了应用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应用写作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学习课本上没有的新知识,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注重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中心,进行知识、技能、方法层面的纵深拓展。加强应用文技能性训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并让学生自觉掌握学习的方法。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应用文写作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性的活动来组织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创新教学方法,加大训练力度。创新是当前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高等职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为社会职业岗位群培养专门人才。培养合格的高职毕业生,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应用写作教学质量的保证,训练教学是创新的关键环节。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训练不再是理论教学的辅助部分,而是教学任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用文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学而创,创而学,只有具备勤奋求知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在自主创新中发挥生力军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增强学生的写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如到企业定岗实训,训练应用文写作,不仅打破传统局限于课堂、书本知识的传授,而且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实现知、情、信、意、行的转化。总而言之,教师有了先进的、科学的创新教学观念,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以情境模式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技巧。情境模式教学是以生动形象具体为主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如在讲操作性强的应用文文种时,合同、招标书、通知、贺词、会议记录等,模拟现场让学生扮演机关、企事业单位秘书、文员针对某一具体事务的处理和处置,练习给上级写汇报材料,让同学们作现场口头汇报,领导作报告,同学们做现场记录等,或在规定情境中口头和书面完成应用文写作等。使说写结合,丰富教学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这一做法联系实际,不但使训练内容丰富、实在,更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行了实际操作,体验了写作过程,锻炼了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技巧的目的。
四、在校企合作中强化应用文写作的技能性
应用文作为一种主要的手段和传媒,发挥着处理、存储、传播、交流信息的职能,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实用课程,日常生活、公共事务、人际交往等领域都会运用到应用文。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中职学生所应具有的综合职业能力之一,因此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校企合作是强化应用文写作技能性的根本保证。
1.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应用文写作技能离不开企业的大力支持,要切实推进职业能力训练,就必须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如一些酒店、超市、公司每天都要接触一定量的资料文件。为此,我们选择具有强烈合作意愿的企业作为我们的校外实训基地。这些企业的需要正好与我们的实践性教学需要,与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的需要相吻合,
2.切实推进写作技能训练。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训练习,更加真切地学习公司办公流程,了解商务文案写作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在企业中掌握了企业的某些活动,如企业相关制度的改革、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新产品营销活动、博览会、人才招聘会等。各公司在“模真”商务活动环境下,相互之间开展业务合作,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既强化了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又可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培养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技能,在教学中强调应用文写作技能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张秀芬.关于对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探索[J].今日科苑,2009(2).
[2]侯艳红.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如何体现实用性[J].华章,2012(1).
应用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文体,它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处理日常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中的公私事务经常和普遍使用的一种文体。目前,技工学校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向实用方向转变,增加应用文课程教学比例。而由于技校学生写作基础薄弱,文字水平低,学习能力较差,对非专业课程学习兴趣较低,造成应用文教学效果不理想。分析原因:一是近几年技工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不断增加,生源质量有所降低,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良莠不齐;二是技校生偏重于其它文体,应用文接触太少;三是由于应用文政策性、针对性较强,而又受到格式、语体等多方面的限制,应用文显得格式呆板,内容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之无趣;四是任课教师本身就很少接触应用文,所以教学时只好照本宣科,教学方法不多,教学模式陈旧。以下我结合个人实践,就如何提高技校生应用文写作能力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突出实用性,明确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一些技校学生对应用文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自己在学校主要是学技术的,以后是技术工人,不做研究工作,不搞文字工作,应用文写作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学不学都一样。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教师在一开始讲授应用文时,就应先让学生明确学习应用文的重要性。一方面,讲明应用文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必备的交际工具,大至国家事务、处理政务、组织协调,小至交际应酬、传递信息、通知,乃至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表达,都离不开应用文写作。另一方面,我特别强调应用文写作在今后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应用文的实用性,如毕业时要写“自荐信”找工作,工作初期要签“劳动合同”,工作过程中要写“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辞职要写“辞职报告”,切实把应用文写作与技校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二、增加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
应用文不同于其它文体,它格式相对固定,内容相对抽象而枯燥,不像小说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不像散文有华丽的词藻,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应用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我通过实践,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选例文,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应用文写作素材。
例文是学习应用文的基础,是理论知识的具体化,是写作训练的范例。但我们现有的技校教材中的一部分例文内容过于陈旧,格式有些已经与现实脱节,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相去甚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开拓创新,从实际生活中选择一些符合时代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的例文来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进行“申请书”的写作教学中,可以着重讲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入团申请书”,也正好符合了学生要求入团的积极愿望,学生也愿意写,有兴趣写。在学习“公文”一章时,学生对离学习生活较远的公文写作并不很感兴趣,加之许多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经常连各部门间的隶属关系都分不清,让他们写某政府机关的公文的确是件难事。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融入应用文写作中去。
应用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有很多类别的文体适合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以激发写作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寻物启事”和“寻人启事”的教学时,设置“丢钱”、“丢手机”、“丢人”的教学情境;在讲授“自荐信”时,设置面试情境,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让学生担当面试者与评委,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的表演中获得审美享受,最后写出相应的文章来。事实证明,“创设情境”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更好地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
(三)结合专业,实现应用写作课与相关课程互动。
技校学生相对比较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理论课,如果教师能找到应用文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通过应用文课的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课,学生自然而然会对应用文写作产生兴趣。如讲授“演讲稿”的写作时,可以与教“公共关系”的老师合作,在学生在“公共关系”课上学完“演讲”的内容和礼仪要求后,结合“公共关系”课的演讲题目,趁热打铁,讲授“演讲稿”的写作,这样学生对“演讲”有了整体的认识,演讲稿的写作就可以有的放矢,学生写完演讲稿后,与“公共关系”课的老师联合组织学生举行一次小型的演讲赛,由应用写作老师评判学生的演讲稿的写作质量,由公共关系老师从形式上评判演讲的水平,使学生在演讲中,既领悟演讲的技巧,又学会演讲稿的写作技巧。
三、强调实践性,切实加强对学生应用文写作的指导
应用文写作课不是知识传播课,更不是理论研究课,而是应用实践课,教师要把应用文教学寓于职业养成过程之中,在把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基础上,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指导学生深入各种实践活动,联系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应用文写作,掌握各类文体写作的特点与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应用文的实践性,例如,在开学初指导学生订立学习计划;举办各种活动、赛事时,让学生练习写作通知;在“五四”青年节之前指导学生写入团申请书;“教师节”来临之际指导学生给教师写封慰问信;校运会来临之时指导学生写入场解说词与消息;竞选班干部、学生会干部时,指导学生撰写演讲稿;学生大会时,指导学生写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会议简报;学生下工厂实习时指导学生写实习报告;学期末指导学生写好总结;学生毕业前期指导学生写自荐信、劳动合同等。通过实践、学习、锻炼,学生切实体会到了应用文的重要性,应用文写作能力也相对应地提高。
同时,作业的批改与评讲也是应用文教学中一个关键实践环节,既是教师了解学生写作情况的重要手段,又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重要桥梁。文章越练越熟,越改越好,成功的作业评析,是把学生写作活动升华一个层次的重要阶段。我在作业评讲中,分别选取优秀作业和中等偏下的作业,通过两者比较评析,使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应用文写作方法。而对一些较为简单的应用文,我让学生互相当一回教师,根据评分标准互相评判自己的习作,同时不失时机地再次强调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时发现欠缺,加以纠正和补充,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一位企业家说过:“不是顾客不喜欢这种商品,而是我们推销不得法。”我们可以这样说:“不是学生不喜欢应用文,可能是我们没有把它潜藏的魅力讲透彻,不是应用文写得死板,而是我们没有把它教活,不该怨学生学不会,应该怨我们教得不得法”。因此,在应用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大力改善教学模式,致力培养学生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只有这样,学生才肯学、才愿学。只要大家都重视起来,技校应用文的教学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众所周知,取得商业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其中包括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在当今的职场上,每天的英文函电,传真,电子邮件应付自如,能撰写出简洁、规范、标准的商务文书,不仅能够更好地与同事、上司及商业伙伴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促成商业合作的成功。为了满足商业社会在这方面人才的需求,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所开设的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其教学方法还在探讨之中。笔者认为:其教法首先应不同于本科教学,而后者往往从外语水平、母语写作能力、写作任务与条件、写作练习频率、元认知能力和体裁意识等因素方面来强化外语写作,因为这些因素对外语写作的质和量有不同程度的影
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写作应当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理据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强调以能力为本,突出技能培养。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复合应用性商务英语人才,学生应具有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基本商务技能,能在多种商务场合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进行活动,在外向型企业、三资企业、跨国公司或我国海外企业等单位从事商务翻译、涉外行政管理、涉外服务贸易、涉外市场销售等相关的业务工作和涉外工作。
而在这些外向型企业中,每个员工每天要处理大量英文的电子邮件,传真等,这都在考验着每个员工的商务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在一些跨国公司中,英语往往是惟一的交流工具,曾有统计资料:高级经理每周要花费15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改正初级同事的英文写作(In some multinational firms, senior managers spend up to 15 hours a week redrafting junior colleagues’ written English)。这些都说明,商务英语的书面表达在职场上是何等的重要,而对于毕业后要步入职场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他们又是何等的关键。
二、高职院校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培养中所面临的难题
现代商务领域中书面沟通自有其独特形式与特点、规范与原则。学习者在掌握商务写作能力之前不仅首先了解现代商务英语书面沟通的重要性,而且要掌握相应的背景知识。但我们知道,从语体的角度来看,商务公文语言不同于口语,要想掌握它,且不说用英文,即使汉语公文语体,也需要专门的学习和培训。对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商务写作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在这一方面的书面语言的运用能力。从近几年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问题分为两大类:普通英语作中常犯的错误和不合乎商务文书文体要求的错误。学生问题集中反映在:有内容,但由于词汇不够而无法表达出来(71%);想变化句子结构但不知如何做(50%);语言表达不够地道(47%)和不知如何下笔(45%)。
针对上述问题,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如果从跟本上解决一些诸如遣词造句、句法结构技巧和段落组织安排等深层次的英语修养问题恐怕难度较大,所以笔者认为采用系统的模版练习商务英文写作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专科层次的学生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探索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写作模版教学的方法
1.就实际需求设置高职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内容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系统地教授学生准确地写出各种常用电子邮件,书信,报告书,策划书等。通过反复实践,把总结出来的各种商业写作的规则、格式、常用句子和关键词运用在写作实践中,简单易学并且非常实用,让学生通过一个学期课时的练习,写出流畅、明确的商务文书。
2.词汇的积累很重要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写作所普遍面临的语言表达问题,掌握词汇的具体用法是基本要求。无论是商业词汇,还是通用词汇,如果没有掌握、不知如何拼写、不知如何运用必然寻求自己熟悉的可替代的词汇, 其结果就是导致英文表达不地道。写作与会话不同于阅读和句型等题目,没有太多的“规律”可循,掌握丰富的词汇及其用法是交流的基本前提,更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3.省略这样的公司制做出系统化的商务英语写作模版练习软件,分几十个大类,数百个模版大类,完全可以引进商务英语写作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上机操练,把利用模版软件写出的结果通过网络传给老师,老师批阅后再通过多媒体反馈给学生,集中讲评,指出共性的错误。实践证明,这种利用模版软件让学生练习并穿插课堂讲解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4.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循序渐进的商务英语写作训练机制
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作为语言媒介, 以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现代商务领域书面沟通的形式与特点、规范与原则进行概括,旨在使学习者在掌握商务写作能力之前首先了解现代商务英语书面沟通的重要性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学生无论是词汇积累,还是相关商务课程的学习,在教学大纲中都应该系统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虽然本文提到运用模版软件进行教学,但模版中又有很到商务知识,譬如询价、申请业务的模版里等里面有很多商务知识,吸收、掌握它们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商务英文写作。
黄源深曾经说过:搞好英语写作教学的关键是写。归根到底,好的文章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其实,多多依靠模版练习是通向合格的商务英语写作的捷径。
5.引导学生树立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信心
高职院校的学生“谈写色变”,特别是提到用英文写东西更是会有一种恐惧感。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同学,商务英语写作不完全取决于你原先的英文水平的高低,只要你掌握了相关的词汇,并熟练掌握相对应的模版,你也一样能够写出顺畅、规范、有用的英语商业应用文。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岗位描述都对求职者的商务英语有一定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也是紧跟人才市场上的岗位需求而设置的。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协作水平方面,本文提出一些有别于本科层次对该课程教学的一些方法,期望能与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探讨,以期找到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文写作教学实践中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马广惠 文秋芳:大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
一、引言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简称PRETCO)是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设计、供高职高专院校和成人高专院校学生自愿参加的标准化考试。本门考试主要考核考生实际应用英语进行日常和业务涉外交际的能力,旨在促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向培养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方向进行改革;同时为用人单位提供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评价标准,以提高其进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共分为五部分: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
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中写作部分占总分值的15%,通常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从近年的题型分析来看,主要涉及商务信函(邀请函、感谢信等)、电子邮件、通知、留言、请假条等的写作。测试的内容一般为应用文体,最常见的是书信体,有简历、申请书、邀请函、证明、介绍信、通知、招聘广告等。
近几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在注重阅读能力的同时逐渐地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写作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英语综合性实用能力的发展。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近几年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为例,我院学生写作部分平均得分率仅为7.8分,得分率还不到总分的60%。很多学生写的文章词不达意、语言支离破碎,甚至直接放弃,导致失分过多。究其原因,一方面写作是综合应用能力,对于英语基础较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由于课时紧教学任务重,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教学方法单一,不够重视。
二、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看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英语基本功不扎实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层次不齐,英语基础薄弱,缺乏系统的语法体系和词汇量的匮乏。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入学时一般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认知英语单词1000个(较低要求)-1600个(标准要求)。但是实际上多数进入高职的学生的词汇量连基本要求都达不到,这就造成学生在写作时,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有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利用电子词典等工具粗略查找单词,造成在写作是使用大词或者生僻词。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即便是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但由于缺乏语法系统知识,写出来的句子不符合词法、句法。还有些只是将单词生搬硬套串在一起,词不达意。
2、缺乏写作技巧
由于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文章写作能力,不懂得论文框架结构,甚至认为框架结构就是段落的组拼,致使 一些学生不能科学合理地组织论文结构,加上任意使用标题,出现了论文结构错位、杂乱无 序的现象。俗话说:“文以意为金,意高而文胜”,写作历来强调“意在笔先”。学生写作出现 的问题症结就在这一点,没有学会构思,遇见选择的论文题目,思考简单、肤浅,理不出环环相扣的文章思路,形不成顺理成章的结构框架,杂乱无章,不知道要表述什么问题。
3、汉语基本功欠缺
2012年6月 27日 《中国青年报》 刊发 《“高考体”显示中学生不良文风和写作弊端亟待扭转―专访2012 年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漆永祥》一文报道:“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母语能力严重不足。一个人母语表达与写作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其语文修养和语言能力,也是其综合人文素质、文学修养与品格涵养的最基本体现。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而言,怎么强调母语都不过分。” 有些学生作文写不好,更不用说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了。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母语写作与表达能力,是高职教学中应该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是高职教学特点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应用能力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该在课程安排上,增设写作课,加强文秘写作教学,侧重对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例如:如何起草一个通知,如何写一个请示,如何起草一个报告,如何写商务信函等等。
三、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拨效应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既考查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突出了语言基础知识和学习重点。同时,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教师可从学生考试中各项目的分值来发现问题与不足,调整教学方法和重点,并制定一套整体的教学思路, 这样一来,教师也知道教什么,怎样教,应在什么阶段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教师在课堂讲解时,着重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英语写作能力,包括提纲、文章摘要、短文及简单的应用文,进一步训练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及其篇章结构,如描写文、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的写作规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并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正确的表达。在学习不同文体的文章写作格式和要求后,能按要求进行各种题材的写作;还要掌握一些应用文写作的格式,并能正确按照格式进行一些应用文写作。
在教学中进行下列实践教学环节:
(一)词句阶段:熟练掌握英语常用句型的运用。
(二)段落阶段:熟练掌握由主题句发展段落的常用技巧。
(三)缩写阶段:掌握原文整体归纳基本方法,了解谋篇布局技巧。
(四)篇章阶段:基本掌握英语常见文章类型特点,初步形成基本的书面表达能力。
(五)实战阶段:大学英语四、六级历年考试常见作文题型的讲解和训练。
其次,写作教学应融合传统的语言点、语法精讲及交际教学法的游戏活动,从英语基础语言点训练入手,经过句、段、篇几个阶段,使学生逐步具备一定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教学形式力求打破“理论讲解+书面练习+作业书面评改”的旧模式,而采取“趣味口头作文+书面习作”的新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具体活动包括改错、造句、看图写段落、句子接龙游戏等。教师在评改学生习作时应注意改错、标注、提示和鼓励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并可适当安排学生相互评改习作,以取长补短,交流心得。
参考文献:
[1]高静.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马健. 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任荣君. 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写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高职院校的教育以实用为目标,对于英语的教学也是如此。一般来说,英语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英语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可以进行简单口语对话、英文写作等。然而,据调查,只有11.8%的学生认为专科应用能力考试(A级)写作部分简单,22.0%的学生认为太难,51.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词汇量不够,28.6%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这一组调查数据很明显反映出目前高职院校英语写作存在的滞后性。面对这一现状,必须找到原因,以期对症下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一、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英语课程可以说是高职院校众多课程中难度比较大的一门,学生的入学前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没有具备应有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难以兼顾全体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实力最直接的体现,在教学课程设置上,对于英语写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英语课程的课时安排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本知识的精讲上,主要是针对词汇和语法。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也是如此,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这就是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上到学校、教师,下至学生,都没有给予英语写作应有的重视。这种现状导致的结果就是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滞后。
二、高职院校英语写作能力滞后的原因
1.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被忽视
笔者认为,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被忽视是高职院校英语写作能力滞后的首要客观原因。从高职院校的层面来看,不论是教学计划还是教学活动,都没有突出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但在现实工作中对于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却是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实用型的人才,但是目前的英语教学重点仍然停留在词汇、语法的教授上,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反思。虽然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基础需要巩固,但是对于英语写作的绝对忽视并不是明智之举。在现在的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上,对于英语写作教学更多的只是在讲解课文的时候一带而过,没有系统集中的教授,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2.缺少英语写作的训练
要想学好英语写作,一定要练习。但现在的高职院校缺少英语写作的训练。对于教师来说,完成课堂教学就完成了任务。即使布置了英语写作的相关作业,对于作业的批改更多的仅限于形式上,并没有真正花时间和精力认真对待学生英语写作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汇。缺少英语写作的训练必然导致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滞后,写作是个需要长期积累的事情,多写多改才能得到提高,然而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
3.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
在很多学生的眼中,英语的学习只要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就已经足够了,英语写作能力的学习没有什么价值。从另一方面来说,英语写作比听说读的难度更大,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这种难度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失去兴趣的时候也就必然导致了写作能力的滞后。
三、高职院校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对策
通过了解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找到高职院校英语写作能力滞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提出对策。
1.学校要重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从课程的设置上来说,可以开设专门的英语写作课程,对学生英语写作进行系统专门的训练。这样一来,证明高职院校对于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视,教师就会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也会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能力。这种从上而下的带动会让学生产生英语写作很重要的意识。
2.教师要重视英语写作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以学生的英语写作作业为例,进行详细讲解,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很多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语法,却不能准确地用句子表达出来,这就是缺少训练的表现,让学生多动笔去写。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高中写作现状与英语新课程标准
写作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语言学习者对所学目的语言的输出性能力的培养,写作教学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如可以强化学习者已学的语法结构,习惯用语和词汇。此外,写作者要不断地斟酌想要表达的事物,写作与思考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写作教学成为任何语言教学中最具挑战性的活动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八级的写作技能目标是:1.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2.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3.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4.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 英语写作训练相对薄弱, 学生写作水平不高, 而且很多人惧怕写作, 存在着“学生说到写作心烦, 教师见到学生的习作头痛”的现象。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主要存在无话可写、用汉语思维方式写作、语法错误百出等等问题。因此,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和指导的有效性探究就变得十分有必要了。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就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和指导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二、培养兴趣和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写作动机仅仅变成只为了得到高分数,加上写作活动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目前很多中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存在着担心、厌恶和惧怕的心理,甚至对英语写作失去了信心。在对待不同学生,教师应进行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对待学困生,应以鼓励、激励为主,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另外,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基础,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了解所教学生的学科基本情况,合理定期地制订符合学生实际写作发展需要和能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作文题目。
三、评价作文方式宜采用多样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教师为中心,通常是,教师布置作文题,学生独立完成写作任务,然后上交给教师批阅。教师是唯一的读者。在批阅过程中,很多教师主要关注的是语法错误,而非作文的思想性及逻辑性,忽略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这种将作文看成最终产品,重视语言质量,轻视思想水平的做法是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正确评价作文方式宜采用多样化,如先采取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形式互评,这既减轻了教师的批改作文的重负,也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更加印象深刻。这种评价方式很高效省时,但实施前教师应注意训练指导学生如何去评价别人的文章。教师还可以采用面批和口头批改的形式,这能使学生及时发现并得到针对性的指导,但应以鼓励学生为主,以免挫伤学生积极性。
四、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能将思维视觉化。思维导图利用人的左右脑功能,帮助人们提高理解力、发展空间智能、促进创造性思维。在写作方面,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组织思想和信息、做出选择、快速找到新信息和旧信息的联系提高记忆力。如以健康饮食为话题写英语作文,教师指导学生先围绕中心话题进行头脑风暴,用思维导图辅助进行辐射性思维,列好写作提纲,各段落要点。思维导图的应用是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也是写作信息的创造过程。思维导图辐射出的信息量可能大于写作真正需要到的数量,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写作目的筛选信息。
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作为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判断性思维对于科技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现阶段的英语写作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重视不够。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思维空洞,找不到内容可写,二是思维混乱,内容堆砌,致使文章逻辑混乱。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写作指导思想。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提供范文,分析范文,学生对范文进行仿写。这就忽略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的文章往往也就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在教师评阅作文时,主要问题也是针对学生的语法和词汇错误。这样学生也自然将重心放在语法上而忽略了自身的思维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中示范和讲解批判性思维的内容和技巧,通过反复解释、示范、练习以及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等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巧,更有效地利用批判性思维提高写作水平。
六、结语
总之,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是个长期烦琐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需要, 认真钻研大纲, 坚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 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 久而久之学生才能提高对英语语言要素综合应用的能力, 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结合不同的写作任务,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树立英文写作的信心, 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一)信息技术的基础辅应用阶段
早期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结合主要是指通过借助计算机、幻灯片、无线电等技术将声音、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与语言教学结合在一起,从而来传递丰富多样的信息,并以此来影响语言学习者,最终使学习者习得这门语言。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重要代表,其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从本质上讲,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外语教学手段、方式。课堂教学知识传递的媒介从“黑板+粉笔”,变成了电脑+PPT,传统课堂结构中的“教师中心”仍未被颠覆,外语课堂教学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变革。在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结合初级阶段的相当长一段时期,信息技术的作用只是对外语教学手段、方式零散的“渐进式的修修补补”[2]这一阶段由于信息技术的自身扩展局限性,因此未能触及外语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
(二)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阶段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AssistedLanguageLearning,CALL)为特征的新型学习开始关注信息技术与语言学习模式、方法的整合。此阶段信息技术与外语教育和学习的融合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在促使外语教学核心要素间的关系发生改变的同时,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更是引起了语言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革。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促使外语教育教与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认知、教师与学习者角色、学习材料、学习环境与评估和测试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3]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的深度融合,引起了语言教育教学多方面的变革。第一,互联网促使外语教学与学习突破了时空限制,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教学与教室的分离,语言教学和学习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点,任意网络终端。第二,互联网资源打破了常规以教师中心的语言知识获取方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和资源中心。第三,互联网信息技术促使学习者地位转变和学习方式发生变化。互联网具有的便捷高效的信息获得、沟通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开始转变为知识探索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模式形成。信息技术开始与现代外语教育教学形成了一种共生的平等关系,且两者的深度融合为外语教育教学开启了新的探索领域。在这个领域内,外语教育教学开始重新定义、规划、建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有参与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变化是全新的,具有开创性的发展变革。在此基础上兴起的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和混合式教学不仅是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开端,更意味着一场席卷全球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启程。[4]
二、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微课、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都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们各具特点,但又相互关联,都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学习的碎片化特点。[5]这几种课程是信息技术与外语教育的融合在教育教学的不同层面上探索的成果,也代表了目前互联网与教育融合的改革趋势。信息技术作为它们的共同基础,促使了外语教育教学在不同层面上的重新构建。
(一)微课中的信息技术
微课是一门基于教学核心内容设计的,通过3~5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展示教学重点、难点的课程。微课的本质是一种视频教学。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微课视频是对传统的学习材料的一种补充。但与传统电化视频教学不同的是,微课的教学视频抛掉了教学授课中的非核心环节,更加重视对教育、心理理论的依托,并开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计和制作。微课的实施从信息技术角度方面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软件技术应用层面,另一个是网络技术层面。这两个层面构成微课实施的必要条件。前者的运用水平决定了微课的质量,后者的便利性决定了学习的效率。微课视频录制方式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摄像机、摄像头、手机、专业录播设备现场录制;另外一种是借助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端讲解录制。常用计算机录制工具有汗微微课宝、Focusky、超级录屏、CamtasiaStudio8、EasySketch等。录制完成后,根据需要进行后期视频处理,例如,添加字幕、特效、片头、片尾等,一般可使用爱剪辑、会声会影等软件进行编辑。以上微课录制软件虽然操作各异,但录制思路基本一致,都需要教师提前规划,整理好授课思路,并对文本、图片、音视频资料做好线性规划安排。后期编辑围绕主题添加动画、字幕、转场以及画面调整等,来实现高质量的微课视频。网络技术层面,主要解决微课视频向学生终端传送的问题,基于目前便利的网络宽带和无线WIFI连接状况,教师只需掌握常用通讯软件即可。
(二)翻转课堂中的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某种程度上的颠覆,在批判和继承基础上的“微创新”(容梅,彭雪红2015)[6]。翻转课堂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习得过程放在课前,通过学生在线自学的方式完成。课堂让学生在展示、辩论、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洞察力、思辨力和表达力。翻转课堂实施要确保两个方面的高质量实施,一是学习材料的高质量,二是资料、信息沟通渠道的通畅。鉴于班级特征,学习难度,课程内容的不同,网络慕课平台的开放性公共资源很难直接用做课前学习材料。因此,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制作优质的微课视频,才能保证学生课前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从这一点可以说,在翻转课堂是依托微课而展开的[7]。对于微课制作技术前文已说,不再赘述。翻转课堂需要重视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学习平台的使用。翻转课堂的实施从技术上要确保课前和课后学习资源的高效及时传递。对于没有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的院校,教师熟练掌握信息共享技能就尤为重要。
(三)混合式教学中的信息技术
混合式教学,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其主要实现的是四个方面的混合:学习理论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和学习方式的混合。混合式学习的重点不在于混合哪些事物,而在于如何混合,其目的在于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和经济效益,也不是传统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的简单混合,而是对两种学习形式中的各种学习要素进行有机融合,并运用各种教学理论,协调各个要素,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实现教学最优化。
三、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结合展望
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才刚刚开始,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外语教学将融入更多的技术因素,将与更多的学科交叉形成新的发展方向。未来的互联网多媒体外语教学将重点朝向以下方面发展:
(一)虚拟化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和大数据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将逐步走向日常教学。虚拟现实可同时实现外语学习中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环境模拟,摆脱现实物理环境因素的限制,其终极目标是尽可能接近现实世界,当虚拟现实无限接近真实世界的同时,外语学习的方式也将无限接近母语的习得方式。因此,将来的外语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外语学习将成为常态,并成为打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新兴技术力量。
(二)智慧化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快速提升,百度、腾讯、Face++旷视、讯飞等应用算法平台的纷纷涌现,不断推动“AI+”应用深度部署,智能化应用逐步以爆发式的规模涌现,并服务于外语教学的各个层面。如今的智能教室,智能翻译机,智能人机对话软件,智能写作批改软件等仅仅是语言学习智能化的开端,其智能化程度离成熟甚远。随着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的应用型芯片、智能控制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将催生越来越多的智慧型产品,语言学习的习得进程将进一步加速,推动语言教学朝向具有一定深度方向发展。
(三)数据化
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习得的过程、认知表征的过程和信息建构的过程。这种习得、心理认知、信息构建过程涉及语言学、心理学、行为学等众多学科又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特征,导致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经验假设普遍存在。在网络大数据时代随着各类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教育大数据的激增,一切皆可量化概念已经形成,并开始为学习者建立数据模型。数据将成为语言学习过程的最直接表达,数据化将使语言学习行为产生数据价值。过去无法量化的无形之物将变得可视,语言学习心理、认知、行为之间将因数据化的存在而建立清晰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行为、心理、语言数据库将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宝贵资源。
2014年高考仍是以新材料作文为主,在试题材料的选择上虽兼顾到了言论(福建卷)、科幻故事(天津卷),但从取材热度上来讲却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材料热度大排行之状元“生活现象”类
生活即语文,生活即作文。2013年18套作文试题,以生活现象为试题材料的有5道,如全国课标Ⅱ卷“同学关系调查”等,但到2014年,由上表可看出,以“生活现象”为材料的试题骤然上升至9道,占全年试题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
材料热度大排行之榜眼“生活故事”类
生活故事看似平凡,实质上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或教育、或思辨、或想象。2013年取材于生活故事的作文题仅有辽宁卷的“沙子与珍珠”,重庆卷的“大豆变豆腐”,但到2014年,由上表可看出,以“生活故事”为材料的试题上升至5道,占全年试题的近三分之一。
材料热度大排行之探花“言论”类
言论因其言简意赅,同时又浓缩了先哲们对世界的不同解读,故有2013年上海卷的“重要的事情”,安徽卷萧伯纳对“梦想”的论述,浙江卷“三句话看童心”。到2014年,由上表可看出,以“言论”为材料的试题仍保持3道,试题相对稳定。
2015年高效备考方案
1.考生必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
考生必须从生活和学习中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可通过坚持写日记、坚持写读书笔记、书札、读后感等方式提升自己感悟生活的能力。
2.关注生活小故事,加强哲理思辨
来自生活中的心灵鸡汤式的小故事,故事短小精炼而富有趣味,蕴含普世价值观。这种“小故事大智慧,小视角大意境”的命题材料,既能有效地避开社会热点,避免了试题被猜中的可能性,同时又考查了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
3.关注其他试题材料、有备无患
2014年高考因没出现寓言故事类、时评类、图画类试题材料,而高考命题又往往具有循环性与平衡性,所以考生也决不可偏离对这三大类材料的关注。
二维解读:引领方向大排行
2012年湖北卷关注了“科技的利与弊”,2013年北京卷关注了“手机的利与弊”,2014年广东卷竟又一次以老照片为载体,仍然关注“科技的利与弊”。所以每年高考,总有一些精品试题引领着未来几年的命题方向。
引领方向大排行之“状元”课标Ⅰ卷
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依法治国,越来越走向法制化的中国,必定会有更多的“规则”出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培养对生活、工作、社会的“规则意识”,做一个讲规则、守规则的社会人。但如果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规则”不免会变得落后,甚至一些“规则”在制定时本身就存在弊端,所以我们也一定要敢于打破规则,勇于创新。2014年课标Ⅰ卷正是以“山羊过桥”比赛为载体展开对“规则”的讨论。考生可反对其打破了规则,进而呼唤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与民族都应该恪守“规则”;同时考生也可赞扬其勇于创新,打破了规则,让比赛有了突破,所以2014年课标Ⅰ卷实质上关注的主题是恪守规则与改革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而此主题不仅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更是中国未来10年甚至几十年的主旋律。
引领方向大排行之“榜眼”江西卷
打击套作,抒发真情实感,规避“高考体”,可谓是这几年高考作文改革不断的呼声。2014年江西卷对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探讨贴近考生生活。所以考生平时准备的李白、屈原、罗阳等等素材几乎是不可能用上的,只能结合试题来谈自己的见解。此类试题虽说考生写作难度增大,甚至可以说几乎是无法“备考”的,但它有力地打击了“假大空”等“高考体”,让作文回到写作的本质,代表着高考作文改革的大方向。
引领方向大排行之“探花”天津卷
钱学森之问,“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却没有“中国创造”,是什么让中国人丧失了创造力,根本原因是我们从小就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2014年天津卷“大脑智能芯片”正是一个面向未来,激发考生想象力的优秀作文试题,它是目前高考体制下的异类,但犹如一股清香沁人心脾。这种关注未来,激发考生想象的优秀作文试题虽说难度较大,让考生措手不及,但既然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吃螃蟹”的队伍来,因为我们的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太需要创新了。
2015年高效备考方案
1.研读具有引领高考命题方向的优秀试题,浇树浇“根”
高考前夕,对高考作文押题者比比皆是,但大部分猜题者的思路不外乎以下几种:⑴一味求新导致试题较偏、较怪;⑵个人主观色彩太严重导致试题偏离命题方向;⑶太直观地再现社会热点导致试题正好走进高考命题者回避的区域。
如何准确地把握命题方向,只有研读高考真题才能“押题”。如:2010年课标卷、2012年课标卷、2012年山东卷、2014年重庆卷关注同一主题――责任;2012年湖北卷、2013年北京卷、2014年广东卷关注同一主题――科技的利与弊……
2.强化写作基本功,修炼好“内功”
江西卷、天津卷告诉我们,八股文式的“高考体”,李白、杜甫在考场上是“失效”的,只有实实在在的写作基本功才是真正的“救命稻草”,那么如何强化写作基本功,修炼好“内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⑴课外品读大家美文 ;⑵订一本专业作文辅导的报刊; ⑶开辟每周一期的墙上语文园地; ⑷每周开设至少2节阅读课与写作课。
三维解读:考查能力大排行
历年高考作文命题者一直注重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考查能力大排行之状元“辩证分析能力”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结合体,所以对同一问题进行辩证分析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思维。所以2014课标Ⅰ卷,面对被打破的“规则”,运动员和裁判产生了争议;2014安徽卷,表演艺术家与剧作家产生了争议;2014上海卷,穿越沙漠,不知是自由还是不自由 ;2014江苏卷,青春是“不朽”的还是“朽”的;2014辽宁卷,最美的风景是高楼林立还是漫天繁星;2014广东卷,是黑白照片时代好还是数码时代好……考生只有辩证分析才能写出深度。
考查能力大排行之榜眼“开放思维能力”
鼓励考生大胆质疑,自由表达,让考生有话可说一直是高考命题者的追求,这种命题理念实质是在考查考生的开放思维能力。所以,2014北京卷“老规矩”,考生可以赞同,亦可以反对;对于2014湖北卷“山顶上的风景”每个人欣赏的角度不同,风景也自然不同;2014山东卷“打开窗户看风景”,考生只需选择一个角度写出自己所看到的风景即可;对于2014江西卷“对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讨论”,考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效果各抒己见;2014浙江卷的“门与路”,考生所选择的“门”不一样,所走的“路”也自然不一样。这些试题没有材料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考生可自由表达,写出自己的见解即可,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
考查能力大排行之探花“创新思维能力”
鼓励创新是一个社会应该倡导的良好风气,2014天津卷“将人大脑中置入一个芯片”;2014福建卷“面对空谷”,一般人想到的是悬崖,而有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2014课标Ⅰ卷,面对不可动摇的比赛规则,就是有人敢大胆地打破,这些试题就是在有意引导考生大胆创新。
2015年高效备考方案
1.关注哲学中的基本原理
这些原理包括两个论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几个范畴(内因与外因、原因与结果、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
2.优化课程设置
语文老师每周可抽出一节课开展辩论,这对活跃考生的思维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优化课堂结构
所谓“悟性”,就是一种能从包罗万象的事物中产生一种本真体悟的能力。从作文娩出的过程看,它是人感官的、情感的、精神的整体回归。官能感觉到的“表象”是悟的前提,人的独特的情感是悟的“酵母”,而心灵世界的自我观照是悟的契机。因此悟性的培育在于解放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心智,让学生面对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而能焕发出一种感悟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要注重培育学生的悟性。应怎么样培育呢?
1.要指导学生感悟生活,关心他人,加强生活修养,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常言道:“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现在很多学生感悟能力差,对周围“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关心他人不够。情感体验少了,写起文章来当然干巴巴的。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只有让学生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多关心身边的人,使他们从更多的身边小事中引出诸多的感动。让学生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交友谈心等,去观察山川河流、草木虫鱼,去体验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这样学生便能感受到生活原来如此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生活原来是那么有情趣、催人奋发。
2.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有了生活纷繁的“表象”,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去认识、揭示其内涵与实质,形成正确的观点。这就要求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让学生在诸如《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今日说法》等电视栏目中,在教材实例中学到观察思考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前“三分钟演讲”,评论班上的见闻或交流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这样用心思考,才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朴素的真理,才能深切体验人生的滋味,感悟人生的真谛,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3.录下对生活的“悟”。“心记不如默记”,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在不断变化,人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也是稍纵即逝的。要寻到对生活的“悟”,只有勤于写日记,定期写观察与思考笔记。这样,有了感悟力,有了“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的情感世界,有了心灵的思索,学生的作文就成了鲜活的、明敏的、富赡的、个性的、独特的、深刻的濡染主体“感素”的东西,所以只有在作文教学中塑造一个丰富、美好、体悟的心灵,学生的作文园地才能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二、灵性
如果说悟性是一种智力,那么灵性则是一种才能。悟性如“血肉”“筋骨”,灵性便是人的气质的外化,它在作文中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能动、创新表现和精神生态。“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文教学关键在于灵性的培育和激发。“灵性”在怎样的环境里才能成活和生长?
1.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说过:在文学中,尤其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师可把课堂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阵地,教材中想象丰富的作品可充分借鉴,如想象瑰奇、光怪陆离的《西游记》,状鬼写妖、扑朔迷离的《聊斋》等可为以后“厚积薄发”打下基础;也可通过各种形式主动训练,引导学生自编童话、寓言或科幻作文,让学生放飞想象,飞向宇宙星际,飞向大地深处,飞向海底世界等,还可引导学生写愿望性作文或假想性作文,以《我想…》、《我终于有了…》、《我盼望》、《假如天上有两个太阳》等形式展开,打破学生思维常规,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当然想象之鸟一旦高翔,学生心中就会跳跃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意象:实体的和虚构的,现实的和浪漫的,传统的和现代的。学生笔下也就会出现想象奇特、不落窠臼之作。
2.开创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文贵创新”,为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我们可设计新颖的“创意作文”,如《未来的智能衣服》、《未来的学校》、《二十一世纪的理想住房》等,让学生围绕这些超越时空的主题去自由畅想、自由发挥。同时,提倡“变换题目”、“一题多作”,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例如笔者在一堂作文课教学中以“砖的联想”为题,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学生分别从砖的形状、质地、制作过程及用途进行联想,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踊跃地回答:“砖质地坚硬、宁碎不软,宁折不弯,可拟题‘做人要有气节’”,“砖出身于软泥巴,经过烈火烧变得十分坚硬,经得起重压,不怕风吹雨打,显出一副铮铮铁骨,可拟‘梅花香自苦寒来’为题”“随意放一堆砖,一推就倒,可砌好的砖墙,却推不动,因为他们团结一致,可拟‘团结就是力量’为题”“长夸上的一块砖不起眼,但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可拟‘伟大出自平凡’为题”。这样学生便突破了思维的封闭性,走出了作文模式化的俗套。其次,让学生生活在诗歌和艺术的氤氲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几何图形、诗歌、音乐、具体的事物、漫画设境等,营造一个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生动活拨的作文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去创造。课余积极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或集邮,或摄影,或书法,或绘画,或乐器,这样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在深刻把玩之后,常能激发学生作文中的灵感,提高审美能力。学生可由钢琴曲《秋日私语》体会到“飒飒秋风”与“簌簌落叶”的情景,感知秋景、秋情、秋思、秋事;由书法的“布局之道”,联想到文章的结构安排;由绘画的“汁白当墨”联想到文章的跳脱之美……。再次,细心呵护学生作文的嫩蕊。杜甫有诗云“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慢慢开。”陶行知也曾谆谆告诫我们:“在你的教鞭下有牛顿,在你的讥笑声中有爱因斯坦,在你的轻视中有爱迪生。”这都要求教师们细心呵护学生灵性的表达,小心翼翼扶持幼鸟展开想象和创新的双翅在成长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对学生作文中呈现的各种想法和特点,要晓之以理,导之以情,而诸如“河里的水很活泼”、“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站在大堤上远望,雪中的房屋就像一颗颗被糖腌制的蜜枣一样”、“他的字歪歪斜斜的,像地震后的一片危房”。这类语丝无疑是富有灵性的表达,呵护他们,就是在呵护学生生命中富有创造力的灵性。
三、人格
素质教育的内核就是建构高迈的人格大厦,它不仅催生人的“理性觉醒”,也催生人的“良知自觉”。如何在激扬文字中铸造学生的人格呢?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让学生敞亮心扉,抒写灵性。抒写灵性,不是写“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沧桑感,也不是写“小喜小怒”“小哀小怨”的温柔感,更不是构建“斜风、细雨、小屋”之类的“理想图”,而是有关社会、自然、人生的介入和思考,有仰天长啸、 浅吟低唱的迥异,有爱得深切,恨得入髓的情感,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内涵,有十几岁的躁动不安,更应该有新世纪青年的阳刚之气,使学生的人格由懦弱变为刚健。
第二,让学生奔向学生的“百草园”,努力使作文过程成为学生到生活中求真、养善、立美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中感知生活、触摸生活,在观察、积累中思索生活、理解生活,在讨论、交流中探究生活,表现生活。中学生正处于树立人生观、树立文风的关键时期,教师可把教材的真实性作为衡量学生作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把挖掘生活中美的事物作为讲解的突破点和落脚点,然后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发现善,才会产生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文章。于是学生便有了写作之泉,同时也就有了人格的自我濯亮之泉。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6—0012—02
一、秘书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所谓职业发展能力是指建立在职业素质基础上,能适应经济和职业发展要求而不断获得增强和发展的职业能力。大多数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会选择专业对口的岗位,但现实的就业环境却往往出现某一岗位供大于求的情况。从当前苏州市高职秘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当前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就呈现出较大的职业流动性的特点。秘书专业学生毕业后真正走上秘书专业岗位的不足三分之一,大部分走上了人事、销售、财务等岗位。即其工作岗位呈现出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特点。纵向体现在仍然在从事秘书这一职业的学生,其职业发展轨迹基本遵循从一般文员到部门经理秘书再至总经理秘书或行政经理的规律,其工作内容从事务型向智能型转变,开始涉及组织管理、出谋划策等工作;而横向特征则是其就业方向转到其他如业务、售后服务、财务等领域。秘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面呈现出宽而广的特点。这些就业岗位对秘书专业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岗位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重视高职秘书专业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高秘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可以有效提高秘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其未来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
二、职业发展能力的内涵
当今的职场环境要求求职者具备多元的、综合的职业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职业要求和职业内容。从对高职秘书专业学生的调查显示,要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秘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
(一)专业能力
1.写作能力。秘书是辅助领导或组织部门进行办公事务管理工作的职业。古往今来,其职业内涵、职业环境和职业要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其核心的要求却没有变化,就是要求秘书必须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必须能写出文从字顺、用词准确、简洁明了,表述清晰的应用性文书。
2.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可以使大家在开展业务时没有沟通障碍,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利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职业环境。秘书在单位内起着沟通上下,联系内外的桥梁作用,其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外语能力。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也成为当前秘书专业学生的一项专业技能。
4.计算机能力
文字编辑、制作幻灯片、处理各种数据等是办公室人员的日常性工作内容。熟练运用各种办公软件和办公设备,可使秘书的工作事半功倍。
5.信息处理能力
所谓“信息处理”能力,是指根据职业活动的需要,运用各种方式和技术,收集、开发和展示信息资源的能力。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来得重要,在秘书的职业活动中,信息工作能力必不可少。作为领导助手的秘书必须具备协助领导完成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别和利用等工作的能力。
(二)发展能力
所谓发展能力是指个人与不断变化的环境互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适应性和改造性,是一种潜在能力。综合调查所得,本人认为高职秘书专业学生还应具备以下四大发展能力。
1.学习能力。一是因为当前知识日新月异,更新速度极快;二是因为毕业生的就业面非常广,企业不同,岗位不同,工作内容即不同。因此到任何一个岗位,都需要继续学习,这时是否具备学习能力就显得极其重要。
2.领悟能力。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把一项工作做完也许并不难,但要做好就不容易,这需要一个人的领悟能力。领悟能力,并不简单随着一个人知识、经验的增长而增长,它是一种把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进而体悟出更优的处理人和事关系的方法的能力。这种领悟能力可以使工作完成得更为高效而完美。
3.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为了实现职业发展目标,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而开展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等一系列活动的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可使人更为高效地整合个人的时间、身体和心理等资源,是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4.心理调适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是一种发展保障,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在工作和发展中起着安全阀的作用。现实社会处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压力使人们充满焦虑,心态变得浮躁而不安。有人在面对困境或压力时选择了逃避,从而失去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有人则选择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以积极的心理和行动去摆脱困境,为自己赢得发展的机会。可见,学会调节情绪,提高抗压力可为个人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培养秘书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职业发展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素质积累的过程。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能适应社会并能发挥自身最大潜力的人才。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需要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需要高校能提供促使其养成所需能力的平台和机会。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其学习主动性
刚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并不明白其专业的内涵是什么,也不明白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因此,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如专业介绍和企业人士的经验介绍,可使学生在刚入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更清楚自身的职业定位和未来的学习目标,对所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有更深的了解,包括技能、人格素质、职业道德和学历等要求。随后几年,因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认知会发生变化,因此每年还应把之前制定的规划拿出来进行比对、调整,从而真正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所应有的指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而不使其流于形式。
(二)以专业技能培训为核心,提高职业技术能力
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关键是职业技能的形成。秘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才能胜任未来的职业岗位。因此首先应系统分析该专业学生所需的职业能力;其次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增加实践环节,突出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课上通过情景模拟、课题承包、角色扮演、研究性课题等方式,全面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重视发展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发展能力素质的培养,其实是对学生人格特征、意志品质等的全方位培养。因此,学校应尽力提供学生完善人格和能力发展的平台。一方面,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有针对性地增加诸如心理学和社会行为学等方面的课程,使其了解心理的发生和调节机制;其次,在课堂上,可以多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增加其应对能力,同时也可多设计一些竞赛型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抗压能力;最后,在考评方式上,运用发展性评价指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尤其关注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能力、悟性、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总之,高校应加大对秘书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既为学生适应对口专业服务,又能为其转换岗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伟,俞跃进.职校生职业发展能力探析[J].职教通讯,2002(06).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