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8:12: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效智能写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Abstract】Because of lacking of basic knowledge and subject setting, writ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annot compare to the students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university. With the teacher attentively guidance, it is possible to increase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Key words】Writing abilit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nglish writing
历史发展到现今,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过国际化的途径,获取各种人力、资源。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世界通行语言之一的英语就成为国际沟通的工具。作为以职业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就需要培养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尤其是部分涉外专业。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的写作能力,也就成为教师和科研人员研究和关注的对象,笔者不揣冒昧,对此问题展开分析。
1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现状及原因
要解决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问题,就需要了解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英文写作现状。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其它同仁的研究成果,概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写作现状。最大的体现是英文文章写不出来或者写作不完整,这是最能够说明高职院校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描述。就以商贸英语专业的英文考试而言,笔者在监考时发现,大量学生在考试规定的时间内是无法写完整整篇英文的,部分学生甚至是交白卷,而英文写作题目是应用文写作,和商贸英语专业密切相关。可以说这一点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差别较大。造成这样现状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1.1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掌握一门语言需要掌握听说读写四个技能,而语言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听、写、说中。和外语相关的专业有语言的实践应用外,其它的一般学科的高职学生难以真正涉及到语言的应用,即使是普通高等院校,也难以保证学生有机会开展英文实践。写作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1]。学生的实践更多的需要依靠学生自己去完成,比如通过英语角以及和外教接触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但是这样的机会并不能惠及到所有的学生。就目前普通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言,很少有英文实践的课程,因此从学科设置之开始就难以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
1.2 学生英文基础不好和对写作的重视度不够高
掌握一定词汇量和语法是进行英文写作的基础,然而高职院校学生英文词汇量普遍不足,这一点严重影响了写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写作时中英文思维相互混淆比较严重[2]。有些学生再遇到具体的翻译任务时,往往借助网络中的翻译软件,这一点严重阻碍了写作能力的提高。存在这样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人在学习中都会存在一些问题。然而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对此重视度并不够高,很多学生并不当回事,存在认为英语应用距离自己很远的短视的观点大有人在。甚至有的学生认为等将来有需要了,再去各个专门的英文培训机构去学习。这样的现实严重阻碍了英文的学习,更不用说是写作这一种能力的培养了。
2 提高英文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既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想办法去解决,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认为需要通过以下的一些途径来解决英文写作能力提高的问题。
2.1 提高学生的重视度
前文已经论述,学生对英文写作的重视度不够高,那么就需要首先提高学生的重视度。我们可以通过成本核算、机会成本等角度给学生分析现在忽视英文写作乃至英文学习所要付出的代价。机会成本的例子其实也很简单,社会是不会给你这样的机会即让你去培训学习好以后再来工作的,企业都需要及时可用的人才,如果不具备一些职能是不能够入职的。同时如果不掌握英语,就不能够获得一些职位以及具有更高薪金的职位。教师需要罗列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信服,需要不时的提醒,长期的熏陶会让学生产生英文写作重要的心里。
2.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
既然目前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具体写作的训练,那么在教学时需要安排相应的课程,如果这一点不能完全做到,那么就安排一些课时进行适当的训练。训练可以从和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话题开展,比如学习写作个人英文简历以及通知等一系列的应用文开始,让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做起,这些题目一旦写好,也就方便了他们去寻找工作,可以省去以后找工作时再从头做起之苦。学生还是要面对考试的,那么在经过和就业相关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后,就需要进行扩展,可以对各种命题作文进行训练。
2.3 课后实践活动
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还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英语角”,这是普遍存在于高校中的实践英语的地方,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参与进去。另外,教师可以利用个人的关系,经常邀请外教与学生见面聊天,让学生觉得有用,这样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3 结论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总体而言是无法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拟的,这既有学生基础知识的问题,也和学校的学科设置以及在大学学习时期对英文写作的态度问题。只要老师用心指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对英语的重视度,就一定会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我们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听、说、读是为学生最终的写打好坚实的基础。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平时的一些做法。
一、 注重方法指导,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小学阶段英语写作要求一般是根据图意、关键词提示或者直接进行汉语翻译,篇幅不需太长。通过教师的方法指导,结合多种形式的练习,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以下三法是笔者的一些有益尝试。
(一) 模仿范文片段练习写作
小学生初学写作,教师应采用“阶梯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学习的拐杖,降低学习的难度。如学到有关圣诞节的知识,老师给学生提供范文“Christmas is a popular holiday in Western countries. People always buy some presents and a Christmas tree. They put some pretty things on the Christmas tree. On Christmas Eve , children put a stocking on their beds and wait for presents. They have a big lunch on Christmas Day.”结合这段让学生仿写New Year’s Day、Spring Festival等熟知的节日。如此,一来可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被模仿的内容,二来可为学生提供有效地写作指引。
(二) 根据图片情景练习写作
在看图写作中,教师要选择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给学生,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有写的欲望。如,图上显示公园里有的学生在放风筝,有的画画,有的划船,该选择怎样的主线来串联这幅图呢?――Children’s Day.“On Children’s Day, the students don’t have school. They are playing in the park. Some of them are flying kites. Some boys are going boating. Some girls are drawing pictures. They all have a good time.”
(三) 结合实际想象练习写作
教学中还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需要创造一个积极的、富有想象力的习作主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具有自主写作的愿望,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而写作。例如,请学生根据自身家庭情况,以“My family”为题书写作文。有的学生从各自家庭成员的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写出了长达百字的作文。
二、 克服畏惧心理,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写作是一种能正确运用语言知识,掌握书面表达的技能。大多学生对母语写作都充满畏惧,更何况是英语写作呢?写作时,学生心里有话却无从表达,所写句子基本是按中文意思一个词一个词地堆砌而成,词汇、语法错误百出。因此,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 注重阅读训练,助生打好写作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的阅读,可提高学生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事实证明,学生阅读面越宽,语言实践量越大,他们运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就越强,学生写作的热情也就越高。教师应该经常指导学生读通俗有趣的英语短文,向他们推荐一些浅显易懂的英语读物。日积月累,学生在自然的习得中学到了大量的词汇、句型以及语法知识,形成了良好的语感,为他们积极地写作打下基础。
(二) 灵活运用教材,形式多样练习写作
现用的英语教材图文并茂,话题丰富,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有效、灵活运用英语的机会。教师充分运用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多样的形式练习写作。
1. 背范文。汉语学习讲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英语学习同样如此。对于小学生而言,所学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现行教材中的Story time ,Cartoon time以及Rhyme time,范文短小精炼,语言规范,极具典型性和可读性,故要求学生熟练背诵。文本中的经典句型,谋篇布局的方式,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以后他们写作时就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这样的句式和结构,不会手忙脚乱、无从下手。
2. 仿写。通过仿写,使学生写有样板,练有目的。如:描写爱好、季节、周末活动等。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短语、句式用到自主写作中,做到学练结合。长此以往,他们兴趣就会大增,而且觉得写作并非难事。最终通过模仿范文,实现自由书写。
3. 改写。其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培养写作能力。改写的方式有很多,小学阶段可以改写文本中人物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为主,从而练习时态和主谓一致。通过改写,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句型运用和基本语法知识,避免语言错误,为写出优质作文作好铺垫。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智慧”。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学生普遍感到写作困难,谈“文”色变,产生厌学情绪,主要是对写作没有兴趣和信心,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准备:
1、爱好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小学生的生活是异常丰富的,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是非常广泛的。只有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他们才会对习作产生兴趣。为此,我就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比如写《一次活动》,写作之前,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参加校级运动会、开展班级朗诵会、举行跳绳和拔河比赛等,既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又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写作之前,先在班上进行口头训练,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讲出来,让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作文,写作兴趣随之而来。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写作,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写作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变成了勤奋的探索和执着的追求。
2、 鼓励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教师应该把鼓励当作学生写作自信心的催化剂,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写作的自信作为另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因而当学生作文写的较好时,就对他们加以表扬和鼓励,并介绍给同学们。在实践教学中,我具体做好了以下工作:首先肯定学生的作品,增强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利用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校级报刊或其他刊物投稿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二、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习作必须有素材,它是写作的基础。没有丰富的材料储备,就好像一片贫瘠的土地,永远开不出美丽的花朵。学生的作文,需要材料来构架。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帮助积累素材。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有话可说呢?我认为主要有几下几点:
1、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叶圣陶先生说过:“只要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观察是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所以我要求学生要学会观察,同时让将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为写作做好充足的准备。每一个学生备一个小笔记本,即“采蜜集”。通过细心观察,把自己认为在平时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既可记新人记新事,有可记动物,也可以记植物形状、颜色、姿态、香味等,这样,让学生既积累了写作的素材,又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例如写大扫除时的劳动场面,可以引导学生从劳动中去观察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感人镜头,从中观察感人动作、神态、言语和细节,透过劳动中典型的人和事例,表现同学们热爱劳动,美化学校环境的美好心灵。
2、 注重阅读素材的积累。
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是积累素材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只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而不注意积累。因此老师一定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诗词、成语、儿歌、谚语、片段摘录下来或背诵下来,使之成为自己今后的作文素材库,可随手拈来。例如我们班学生借阅了大量的课外书,很多学生看书之后不仅积累了好词、好句、好段,还写了很多读后感,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养成写好日记的习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并把每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成为日记,这对作文教学具有促进作用。我认为:日记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可以保留学生自己那份美好的回忆。如:今天我和谁吵架了......今天学校开展了一次......活动,以后回头看非常有趣。开始时限制日记的内容,表达方式可自由,可以抄写几则格言,记一段妙语,写一件趣事,可以洋洋千行,也可以寥寥几语,做到每天检查,慢慢改为每周检查一次。日记中有佳句,有流水帐,也有马虎应付,但不管怎样,只要鼓励,勤写就是一个进步。这样学生就由统一要求写逐渐养成自觉写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了怕写作文的心理。在学生的日记中,我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辨别能力、表达能力不断加强。由此可见,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三、引导学生练说结合
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这一要求突出了练笔的性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笔是关键,要练说结合,只要心中想说,就应该提起笔来。“练”是关键,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那该如何引导学生“练”呢?
1、联系课文,适当摩仿,仿中求创。
学生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摩仿。仿写是作文的起步,是创造性写作的开端,它在作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一个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最初也是撷取别人的长处,变为自己的东西。仿写的范围很广泛,既可以是课内精品、名人佳话,也可以是学生习作饿优美范文。虽然仿写是模拟他人之作,但成于自己笔下,同样会有发自内心的,这样,写作兴趣会逐渐培养起来,久而久之,会自然在仿写的基础上有突破、有创新。
2、练写实话,以真为本,表达情感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说真话,说实话”,没有必要刻意去求新,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是最新的,关键在于以真为本。《庄子・渔夫》中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意思就是只有真实的感情才能感动人,写文章要辞以情发。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若能在面对学生真情流露的文章时,无论优劣对其表达的真情实感加以肯定,并帮助他全面地看问题,效果就会好得多,学生的作文兴趣定会大增,写作文的过程就充满乐趣。
3、展开想像,丰富内容,发挥自由。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性是他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像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总要教育学生敢想,并鼓励学生多想,展开想像的翅膀。如在观察某一事物,就可以随意地去想它的过去和未来,或想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多让他们写想像作文,最大发挥他们自由的天性。
[作者简介]仇燕玲(1972- ),女,广西灵山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文写作。(广西 南宁 530008)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43-02
高等职业教育以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注重实用性知识的技能训练,以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但是由于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性质及职业院校的学生特点,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体现技能性。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应用文写作技能性教学的一些体会及实践。
一、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技能性的体现
我们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技能性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专业及培养目标决定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技能性。高职院校开设应用文写作课,是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就决定了课程教学必须服务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应用文是用来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又总是与一定的职业或行业挂钩,因而应用文教学必须围绕学习者将来能够有效解决特定的工作问题开展,突出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技能性。
2.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材具有明显的技能性。目前社会活动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人们在工作、生活中要有效地解决许多繁杂的事务,就需要使用应用文,如请示、报告、通知、邀请函、投标书、调查报告等,因此应用文的写作变得更加重要,其技能性也日渐明显,新编的教材涉及相关应用文也多了起来。许多高职院校所选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教材理论性与技能性并重,常用文书和事务文书的例文也比较注重。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深度和广度,突出教学的技能性。尤其在选择教材时也相应考虑各专业的技能特点,如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应注重公文的写作与处理;经济专业的学生应选择商务文档写作;信息专业的学生选取网络应用文;艺术专业的学生应选择宣传类的应用文。
3.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技能性。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因此,在课堂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技能性是首要任务之一。如在“市场调查”这一文书的内容中就要涉及“市场营销”的知识,在“投标书”内容中既讲授“商务的有关理论”,也要教会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合同条件”“技术标准”。这些教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此外,在“广告词”的教学中,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选取电视上热播的广告,让学生感到熟悉又贴近生活。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技能理念,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上强调:适应社会的发展,以满足生活、工作的职业能力需求和可持续发展,让学生了解掌握未来职业的状况,具备解决生活、职业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以保证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中突出技能性
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文教学存在只强调理论而忽视技能性的现象,因此,应用文教学的改革应该提上日程。要求任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写作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际写作应用文的技能,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积累经验,在教中学,在教中实践;学校要定期派教师到企业进行相关专业的实践与研究。因此,应用文教学的改革必然要求使学校、企业、教师三者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是尝试教学改革几点措施:
1.创立“模真公司”。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或学生的创业理想,以教学班为单位设立一个模真公司;或者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5~8人),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多个模真公司。根据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确定公司名称、公司地址、经营范围;根据公司的经营范围和产品特点,设置公司的组织机构、职能部室,划分职责范围;每个学生都是公司的一名成员,并进行适当的定岗(部门经理或业务员)。各公司以赢利性部门(如市场部、物流部)为主体,开展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教师根据模真工作的需要,逐步进行相关应用文写作理论与实践教学。
2.建立“模真”教学模型。教师根据模真公司的经营性质和产品特点,以工作需要为中心,设计“工作目标+习作主题+理论教学+习作讲评”的教学模型。模真教学模型可使模真工作环境中的工作目标更加具体,便于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有效地形成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机制。教学模型分为“单一性教学模型”和“综合性教学模型”。“单一性教学模型”,即根据公司工作需要,确定一项具体工作任务,以这项任务为主体,拟定相应的文案,然后对相关的写作理论进行教学。“综合性教学模型”,即确定一项具有“合作性”意义的项目,根据这一项目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商务文案,有机地组织写作理论和实训实践的教学。“综合性教学模型”是对相关章节的写作理论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组织安排,按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形成各章之间相互联系、整体统一的理论教学体系。
3.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互联网能力,从网络中发现应用文写作的知识以及例文,对学生利用网络学习适当地引导,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模拟实践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深入学习。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上阅读优秀企业的市场调查、合同范本、开业典礼的贺词等,从多渠道让学生充分认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常识,体会应用文写作的技能性。目前网络中也存在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应用文范本,教师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反面例子,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判断网络的范本是否可以参考。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资源宝库,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应用文专业知识,使学生更多地意识到应用文写作的作用,既强化了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技能性的认识,又能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三、提高应用文写作技能性对策
长期以来应用文写作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写作者知识+例文解说+动手训练,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学生掌握基本要领,接触许多优秀规范的应用文作品后,加强了学生的技能训练,这对于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一定帮助。以下是笔者为学生应用写作技能的全面提高而采用的一些具体措施。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写作技能。应用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强调“五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验为依据,练习为主线,培养能力为主旨”的教学原则。因此教师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各种写作实践,如给每位学生印发征文材料,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级别的征文比赛,让学生通过“写作”,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鼓励学生参加暑期调研等。学生经过这些写作实践,不仅提高了应用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应用写作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学习课本上没有的新知识,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注重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中心,进行知识、技能、方法层面的纵深拓展。加强应用文技能性训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并让学生自觉掌握学习的方法。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应用文写作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性的活动来组织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创新教学方法,加大训练力度。创新是当前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高等职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为社会职业岗位群培养专门人才。培养合格的高职毕业生,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应用写作教学质量的保证,训练教学是创新的关键环节。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训练不再是理论教学的辅助部分,而是教学任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用文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学而创,创而学,只有具备勤奋求知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在自主创新中发挥生力军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增强学生的写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如到企业定岗实训,训练应用文写作,不仅打破传统局限于课堂、书本知识的传授,而且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实现知、情、信、意、行的转化。总而言之,教师有了先进的、科学的创新教学观念,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以情境模式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技巧。情境模式教学是以生动形象具体为主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如在讲操作性强的应用文文种时,合同、招标书、通知、贺词、会议记录等,模拟现场让学生扮演机关、企事业单位秘书、文员针对某一具体事务的处理和处置,练习给上级写汇报材料,让同学们作现场口头汇报,领导作报告,同学们做现场记录等,或在规定情境中口头和书面完成应用文写作等。使说写结合,丰富教学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这一做法联系实际,不但使训练内容丰富、实在,更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行了实际操作,体验了写作过程,锻炼了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技巧的目的。
四、在校企合作中强化应用文写作的技能性
应用文作为一种主要的手段和传媒,发挥着处理、存储、传播、交流信息的职能,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实用课程,日常生活、公共事务、人际交往等领域都会运用到应用文。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中职学生所应具有的综合职业能力之一,因此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校企合作是强化应用文写作技能性的根本保证。
1.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应用文写作技能离不开企业的大力支持,要切实推进职业能力训练,就必须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如一些酒店、超市、公司每天都要接触一定量的资料文件。为此,我们选择具有强烈合作意愿的企业作为我们的校外实训基地。这些企业的需要正好与我们的实践性教学需要,与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的需要相吻合,
2.切实推进写作技能训练。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训练习,更加真切地学习公司办公流程,了解商务文案写作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在企业中掌握了企业的某些活动,如企业相关制度的改革、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新产品营销活动、博览会、人才招聘会等。各公司在“模真”商务活动环境下,相互之间开展业务合作,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既强化了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又可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培养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技能,在教学中强调应用文写作技能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张秀芬.关于对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探索[J].今日科苑,2009(2).
[2]侯艳红.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如何体现实用性[J].华章,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