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合同管理规范范文

时间:2023-06-11 08:12: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采购合同管理规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采购合同管理规范

篇1

引言

近些年来,国家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对高职院校办学加大了投资力度,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在政策的扶持下,高职院校得到了更多建设资金,在教学设备、仪器、办公设施等方面的物资采购日益增多。尽管高职院校按照《政府采购法》来执行物资采购,但是在部分零星物资采购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零星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规范性不够,制约了采购来的设备物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也容易产生廉政风险[1]。高职院校必须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零星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提高采购合同管理的规范性。

1高职院校零星物资采购的特点与方式分析

1.1高职院校零星物资采购的概念

高职院校零星物资的采购是指国家创办的高职院校为满足学校教学、管理等工作需求,依据一定的程序开展对教学、实验、实习和办公等过程中一些耗材、设施、维修等零星物资和服务的购买,其单次采购的总费用一般不高于10万元。这种采购的主体是高职院校,采购的内容是高职院校办学或者办公所需设备物资以及相关服务等。除了设备设施的采购外,高职院校中的一些服务项目(如物资的报废处理、设备的搬迁、咨询服务等)也属于零星物资采购的范畴[2]。

1.2高职院校零星物资采购的特点

高职院校零星物资采购虽然也属于政府采购的范畴,但是与一般的政府采购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1)单次采购的物资价值小。高职院校采购的零星物资大都是价值不大,单次采购一般在10万元以下,有的采购甚至只有一、两万元或甚至几千元。这就容易造成投标方的投标兴趣不大,特别是在设备及维修工程上,参加采购的企业不多,有时还会造成公开招标的失败。(2)高职院校的零星物资采购计划性不强。虽然高职院校资金使用大都纳入了地方的财政预算,其物质采购的资金需要在年度预算中体现,但是由于零星物资采购大都是一些临时性和突发性的物资需求,难以在前一年制定下一年度预算时加以准确确定[3],这就容易造成年度预算中很难完全体现出零星的物资需求,也就不好科学地安排零星物资的采购计划,使得其采购的计划性不强。

1.3高职院校零星物资采购的方式

高职院校零星物资采购由于其单次采购的价值较小,往往达不到《政府采购法》及地方采购规定中公开招标的标准;同时,它又需要利用国家资金,因此必须符合《政府采购法》的要求。采购方法一般是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或者询价以及单一来源采购。其中单一来源采购是在只有一家供应商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才选用的零星物资采购方式[4]。

2高职院校零星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高职院校零星物资采购的合同管理

高职院校的零星物资虽然单次采购的价值不高,但是长期累计的数量较多,其最终形成的价值也是可观的。例如,一个部门的打印机所使用的打印纸虽然不多,但是全校各个院系和部门一年累计使用的打印纸就非常多了,累计价值也较大。为了对这些零星物资加强管理,需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高职院校的制度,对这些零星物资采购的立项、采购方式的选择和合同的订立及归口管理、合同履行等环节实施严格的管理[5],以保证采购合同的合法性与规范性,确保合同得到有效执行。

2.2高职院校零星物资采购合同管理规范性欠缺及原因分析

从我国高职院校开展零星物资采购的实践来看,采购合同管理在整体上欠缺规范性(如表1所示)。高职院校零星物资采购缺乏规范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重视度不够,缺少对合同的统一管理。由于零星物资单次采购的价值小、计划性不强,造成了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不足,认为能够买来使用即可,忽视对其规范性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缺少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也未对零星物资采购合同进行统一的分类和连续编号管理。(2)零星物资采购制度不够完善。高职院校简单地遵循一般的《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来开展零星物资的采购工作,往往造成不适应现实情况的难题[6]。如选择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因单次采购的合同价值太小,供货商往往不愿意参与公开投标。(3)对采购合同的前期准备工作缺乏管理。高职院校缺少对零星物资采购的立项论证,工作准备不足,对采购的必要性以及相关采购的内容、物资的技术规格参数等研究不透彻,合同要求不明确。(4)采购合同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高职院校采购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对零星物资采购合同的管理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内部控制机制不规范,管理职责不清,合同风险控制不力,对合同的审核存在漏洞。对于影响重大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文本,未经组织业务部门、法律顾问、财会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审核。

3加强高职院校零星物资采购合同管理规范性的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零星物资的采购合同管理不仅关系到采购物资的有效使用,以及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而且也是高职院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校风、党风建设,应该从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来认识高职院校零星物资采购的合同管理,认真研究和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合同管理的规范性。

3.1高职院校要从全校廉政建设的高度来认识零星物资采购的合同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应加强领导,明确零星物资采购管理的归口部门。为了便于实施统一管理,可由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者单独设立的招标采购管理部门来统一负责零星物资的采购工作。

3.2建立与完善零星物资采购的合同管理制度

从零星物资采购的立项、技术论证和采购过程管理以及合同验收、物资使用等各个环节完善制度建设,听取各院系、部门、社会采购管理部门和供货商以及招标机构的意见,集思广益,对不适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采购与合同管理制度进行修改,使得采购合同管理制度能够适用于高职院校的零星物资采购。明确相关制度规定,要求各部门、院系提前做好各项零星物资的采购计划,并将其列入年度预算。

3.3采购主管部门须强化零星物资采购的合同管理工作

由高职院校的零星物资采购主管部门统一零星物资的采购公告,实施统一公开招标,以避免各院系单独采购零星物资因合同价值过低,供货商投标意愿不强的弊端。主动与供货商沟通交流,合理选择采购方式,根据情况规范使用竞争性谈判和邀请招标以及询价等方式,尽量避免采用单一来源的采购方式[7]。

3.4采购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零星物资采购的监督检查力度

高职院校的纪委、监察部门以及效能建设管理部门都是零星物资采购合同的监管部门,应认真履行内部控制职责,加强采购立项、招投标、验收等环节的合同监管工作[8]。在重要和价值较高的零星物资采购中,监察部门或者校招标采购管理办公室要牵头组织采购部门、国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邀请相关专家共同提前审核招标文件与评分办法,防止采购中出现违法肢解、规避招标以及评分歧视等行为。同时,监管部门要积极参与零星物资招投标和进场验收环节的监督,发现采购不符合规范要求或者采购物资不符合合同条款,要立即指出并要求相关单位及时予以整改,以确保零星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规范性。

3.5合同的归口管理

各高职院校的专业与发展历史不同,管理机制也不一致,所设立的部门也不相同,这使得对零星物资采购的合同管理部门也有差异性。有的学校由采购管理办公室管理零星物资采购合同,有的学校由校长办公室管理,也有的院校由监察或审计部门管理。为便于统一归口管理,可设立校采购管理办公室来负责校零星物资采购合同的管理;同时采购申请部门要负责合同的执行情况管理,组织对物资进校后的检查和验收,并邀请校采购管理办公室、财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共同参与,各部门均同意验收合格后方可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付款。

篇2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18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9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快速的进步,电力企业作为国家基础行业,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本质上来看,人们最关心的就是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情况以及电力的供应情况,物资管理作为内控的重点,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物资采购中的任何一个疏漏都会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其中存在的合同采购风险,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造成整个企业无法正常运转。现如今,电力企业领导者的法律意识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合同制定的重视度也有了增强。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企业在物资采购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合同制定没有规范化的流程作指导,常常发生合同风险,防范管理也不到位。本文就从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的实际情况入手,简单阐述一下如何做好合同风险的防范工作,并强化内部管理,制定健全的管理规范,保证合同的履行,为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有关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的概述

1.1 合同

合同是基于两大主体构成的协议,主要是指平等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设立的被双方接受的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违反合同的行为涉及违规操作,其中的一方有权提出上诉赔偿。

1.2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

顾名思义,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主体是电力企业,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所需物资进行采购而设立的协议,当买卖双方就合同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就会签署合同。常见的电力物资采购合同具有多样性,包括设备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办公室家具买卖合同等。

1.3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对协议进行的有效的把控,一般而言是指当事人在实现自身合同规范要求的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具体管理操作,也是在合同法规定的要求之上做出的内部制度管理规章,属于合同订立、履行、变更的概括。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是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只针对电力企业开展的合同管理工作,它必须遵守国家的法规制度,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相协调,对于减少物资花费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加强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还能够防范企业面临的风险,提高合同的法律效力,促进电力企业的良好经营。

2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类别

电力企业物资采购涉及到的环节众多,任何疏漏都会影响物资采购合同风险,具体风险类别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2.1 品质风险

品质风险是针对电力企业电力供应情况而言的风险之一,判断电力企业物资采购是否成功的根据,就是能否准时收到物资以及所接收物资的品质和数量是否达标,所以物资品质对电力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如果电力企业所采购的物资品质不佳将会对企业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2.2 存货风险

电力企业在购买物资的过程中,由于前期分析或判断的失误,难免会多购进一些物品,一旦存货过多或由于市场价格变动引起物资价格的下降或是存货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企业资金的浪费,导致供应链受阻,从而引发存货风险。

2.3 服务风险

服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良好的服务能够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一旦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风险,例如因物资供应商服务质量不佳所造成的风险以及采购无形服务所引发的风险等。

2.4 交期风险

物资采购都会涉及到交款、交货的时间问题,严格按照规定在确定的日期进行交期,能够保证企业不会因为供应不足而引起问题。相反,一旦交期后延,就很可能导致企业生产链条的断裂。只有严格根据规定,按照合同依据,在规定的时间段完成物资交付,才能降低风险,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2.5 弹性风险

电力物资采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包括弹性风险,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性,往往会在采购物资之前做出预测,对一段时间内所需的物品进行核查,并根据预测的结果向供应商提交订单。然而因某些外在因素甚至出现紧急插单等现象,供应商因自身产品供应的弹性问题会引发一定的风险,此外还存在采购方在拿到产品后因进行价格调整、产品修正等而引发的弹性风险。

3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直观清晰地认识到了电力企业物资采购合同风险与管理的概念,明确了采购风险表现出的各种类别。想要提高物资的购买能力,降低资金的消耗,最大限度地防范合同风险,就必须加强合同管理水平,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3.1 重视合作,强化采购合同创新管理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涉及到购买双方的利益,与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息息相关,无论是企业供应还是电力采购机构都要言出必行,坚持诚信经营,重视彼此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期合作,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电力企业在物资购买的过程中以及签订合同的时候,要保证供应的物资不间断,不会影响电力的持续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采购合同是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协议,受到法律的保护,也关乎彼此的利益,对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合同的签订内容,确立内部的细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中的风险,提高供货的效率和质量。当然,电力企业还要不断完善自我,强化自我监管,制定健全的采购方案和计划,从根本上创新制度,在需要购买物资过多的时候,要分清采购的主次,精准做出市场定位,判断价格涨幅,确保物资供应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从而将合同风险降到最低。

3.2 灵活制定合同,加强合同弹性

合同是维护双方利益最有力的保障,但是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此供应商和电力企业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应该将这些不确定因素纳入考虑的范畴,适当增加合同的弹性,以保证双方的利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对合同进行变更,将风险和双方的利益损失降到最低。无论是电力企业还是供应商都要加强自身的应变能力,以合同中适度的弹性来保持双方合作的最佳状态。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保证双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无论是电力企业还是供应商,都应该重视合同的作用,不断完善合同管理体制,优化合同条款,确保双方能够真正做到利益分享和风险的共担。

3.3 健全采购合同内部控制制度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电力企业采购部门必须重视合同的内部管理工作,不断健全相关体系,发挥出合同管理的作用。首先,电力采购物资工作要按照不同的购买环节做出具体的人员分配,落实岗位责任制,从而更好地强化监管,提高工作的效率,避免分工不当导致的互相推诿;其次,对物资采购的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分工和一定程度上的责任限制,保证购买工作的合理性,确保物资质量符合标准;最后,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对电力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组织他们开展集体学习,培养他们树立工作责任感,切实完善合同管理,为企业贡献力量。

4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物资采购作为电力企业经营发展和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合同的管理和制定直接影响着电力物资的持续供应,与供电质量也密切相关。对此,电力企业必须明确采购合同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防范与管理工作,制定管理制度,确保电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秀江.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

[2] 邱际康.电力施工企业在建项目设备物资管理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价值工程,2014,(23).

[3] 施F.强化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17).

[4] 刘彬,万薇薇.电力建设企业采购风险的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J].水利电力机械,2007,(7).

[5]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下册)

篇3

1 采购结算

1.1 大宗原燃料采购结算的特点 钢铁企业生产,消耗的物料品种繁多,结算方式多样。对于大宗原燃料的结算一般采取优质优价的方法。优质优价包括“按质论价”结算和“按质论量”结算。按质论价结算,就是在原燃料采购过程中,以供需双方签订的工矿产品合同的价格为基础,依据与合同相关的计价条款和原燃料的实际检验结果确定原燃料的最终结算价格;按质论量结算,是不依据物资的检斤量做为最终结算量,而依据检斤量与理化检验结果确定的干基量确定最终结算价格的结算方法。大宗原燃料采购结算的特点是紧扣合同,根据合同条款规定,确定不同的结算方式。

1.2 采购结算与合同条款 钢铁企业原燃料产品的合同条款一般有标的、数量、质量标准、价款及交货时间,验收标准、质量加减价约定、运输方式、结算方式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其中合同价格、质量加减价条款和验收标准是结算的的重要依据。

1.2.1 合同价格:即合同的的基价,其他有效成份的加减价都在此基础上进行。通常合同的基价有三种:含税包干到厂价、车板含税价和车板不含税价。

1.2.2 验收标准:①计量、化验均以买受方为准,按日结算(按批次结算)。②计量、化验均以出卖人为准,按日结算(按批次结算)。③计量以买受方为准,化验结果按出卖人方结算。④计量以出卖人方为准,化验结果按买受方结算。

1.2.3 质量加减价条款约定的内容 钢铁企业大宗原燃料合同根据物料有效成份的不同,加减价方式不同。通常在结算当中按合同加减价方式的不同,我们把结算类型分为有效成分累加类型、简单计算类型、折吨计算类型、等级判定类型、中间换算类型等。这一部分条款是优质优价结算的核心内容。

1.2.4 运输方式:汽车运输或火运。

1.2.5 结算方式:①一票结算,开据17%增值税票。②两票结算。即含税包干到厂价减运费,其余开据17%增值税票。

1.2.6 争议解决方式:当合同双方发生争议时,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在需(供)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1.2.7 其他约定事项:①合同履行有效期。②其他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1.3 原燃料采购结算员的工作程序 ①审定合同:结算员收到业务科签定的采购合同,必须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认真推敲。②收集资料:收集交库单、化验单、磅单等原始票据,了解掌握企业调价及合同条款变更、异议处理情况。③结算:结算员按照合同结算条款类型,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据各种数据指标和对应关系,计算采购价格出据结算单。

2 合同管理

2.1 合同管理的概念 企业合同管理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是市场经济的外在表现,通过合同管理,现代企业在市场中实现平等的制约和权利,从而为当事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运作需要合同。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全过程就是由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直至合同失效为止。我们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系统性就是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一起来管理。动态性就是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我方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

2.2 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 合同文字不严谨。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的合同,需要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作载体。可以说,合同讲究咬文嚼字。

2.2.2 合同条款挂一漏万。就是说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

2.3 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3.1 认识根源 对合同与合同管理的关系缺乏认识,合同产生在合同管理的前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往往受到高度重视,一旦合同签订了,合同就束之高阁了,因此,合同管理的问题大多数产生在中期和后期履行阶段。但这并不是说前期阶段就没有问题,前期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多数是由于急于签成合同而过于草率。

2.3.2 法律意识:企业的从业人员的合同法律意识不强,最明显的表现是不认识合同与合同法律的关系,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签就怎么签,缺乏依法订立和履行的意识,以致造成不少失误和损失。我们说,合同法律是合同订立和履行全过程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合同要依法订立。

2.4 加强合同管理,把好合同结算关 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顾问事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再是简单的要约、承诺、签约等内容;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现代企业若能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将为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根据合同的订立、履行、结束的时间顺序来分,合同管理分为:合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应对三个阶段,并且是以合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事后应对处理为辅的合同管理方式。合同管理的事中控制是既要保证自己严格按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也促使对方严格按合同履行义务。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就是做好合同履行记录,跟踪合同履行过程,把好合同的结算关。

2.4.1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首先要从完善制度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4.2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通过培训不断加强签约人的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坚持持证上岗和年检考核制度,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合同法律意识。合同管理员应该是既懂业务又懂法律的人员担当,可以起到事前防范的效果。

2.4.3 履行监督和结算管理。采购结算是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采购部门结算人员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把好合同的结算关至关重要,这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也是对合同履行的监督。

3 充分发挥结算作用,完善合同结算条款

做为原燃料供应的源头部门,为充分发挥结算的作用,我们几次号召全体业务员对合同进行自查、自纠,对合同条款进行全面整理、调整结算方式,规定更为合理的奖扣区间。发挥集团整合优势在保证供需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堵塞业务漏洞,有效地降低了采购成本。

3.1 防止以次充好,改变月加权平均结算为单批结算方式 结算中我们发现,月加权平均结算与单批结算两种计算方法对于奖励封顶而处罚却不封顶,并且处罚比奖励力度大的采购合同,其结果尤为不同。供应商如果按月加权平均结算,在一个结算周期所送的煤平均不超标就可能有奖励,常常逃脱其中个别超标批次的处罚,有可能以次充好,不能保证进厂原燃料质量的均衡性。为此,我们协助业务科对此类合同结算条款进行了修订,喷煤灰、硫指标月加权平均结算变为单批次结算,一个化验批次一个结算价格,显示质与量的对应结算,为供需双方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3.2 针对精粉水份严重,合同条款规定加倍扣水 曾有一阶段,进厂精粉出现了水份严重超标,致使储料厂无法码垛,入炉料配比不准,对入烧稳定性产生影响。为了加强进厂原料的质量,提高入烧炉料的稳定性,综合各方意见,从合同上加以约束,即:“水份≤12%时,按化验水份干基结算;12%<水份≤14%时,按公式[12+(化验水份-12)×1.5]扣除水份进行干基结算;14%<水份≤16%时,按公式[15+(化验水份-14)×2]扣除水份进行干基结算;水份>16%时,拒绝进厂。”水分大于12%加倍扣罚,水分超标现象及时得到遏制。

3.3 保证炉况顺行,结算条款规定球团返矿不付款 球团返矿由于抗压强度不够造成的球团粉量增大,对高炉的冶炼产生一定的影响。优化粒度组成的的关键是筛除小于5mm的粉末,一般

为此,我们建议合同结算条款改为“含粉

3.4 规定合理磅差,严谨供货合同 各大矿务局炼焦煤的结算以对方发货时的检斤为准,我公司的检斤化验只作为下转厂矿成本的依据,双方检斤化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虽然在煤的采购中矿务局煤炭结算以对方为准是全国惯例,但我公司承担着较大的途耗及化验结果不符带来的经济损失。如何约束矿务局的质量检验结果?我们从实现的时间上,要求对方在发出物资时立即报出水份。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研究,我们对双方水分差超过4%的月份做了统计,及时与供方沟通协商决定,我们在合同中增加“水分差超过4%的部分,双方各承担一半损失。合同生效后,制约了对方化验水分过高现象。

3.5 发挥集团整合优势,及时调整计量检斤结算办法2008年上半年,钢铁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原料价格一直上扬,焦炭和有些炼焦煤种一度出现紧张的局面。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个别品种的合同条款向供货商作了倾斜和让步,例如焦炭和1/3焦煤合同验收标准规定“以出卖人出厂检斤过磅、化验结果为准”。

篇4

1采购结算

1.1大宗原燃料采购结算的特点钢铁企业生产,消耗的物料品种繁多,结算方式多样。对于大宗原燃料的结算一般采取优质优价的方法。优质优价包括“按质论价”结算和“按质论量”结算。按质论价结算,就是在原燃料采购过程中,以供需双方签订的工矿产品合同的价格为基础,依据与合同相关的计价条款和原燃料的实际检验结果确定原燃料的最终结算价格;按质论量结算,是不依据物资的检斤量做为最终结算量,而依据检斤量与理化检验结果确定的干基量确定最终结算价格的结算方法。大宗原燃料采购结算的特点是紧扣合同,根据合同条款规定,确定不同的结算方式。

1.2采购结算与合同条款钢铁企业原燃料产品的合同条款一般有标的、数量、质量标准、价款及交货时间,验收标准、质量加减价约定、运输方式、结算方式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其中合同价格、质量加减价条款和验收标准是结算的的重要依据。

1.2.1合同价格:即合同的的基价,其他有效成份的加减价都在此基础上进行。通常合同的基价有三种:含税包干到厂价、车板含税价和车板不含税价。

1.2.2验收标准:①计量、化验均以买受方为准,按日结算(按批次结算)。②计量、化验均以出卖人为准,按日结算(按批次结算)。③计量以买受方为准,化验结果按出卖人方结算。④计量以出卖人方为准,化验结果按买受方结算。

1.2.3质量加减价条款约定的内容钢铁企业大宗原燃料合同根据物料有效成份的不同,加减价方式不同。通常在结算当中按合同加减价方式的不同,我们把结算类型分为有效成分累加类型、简单计算类型、折吨计算类型、等级判定类型、中间换算类型等。这一部分条款是优质优价结算的核心内容。

1.2.4运输方式:汽车运输或火运。

1.2.5结算方式:①一票结算,开据17%增值税票。②两票结算。即含税包干到厂价减运费,其余开据17%增值税票。

1.2.6争议解决方式:当合同双方发生争议时,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在需(供)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1.2.7其他约定事项:①合同履行有效期。②其他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1.3原燃料采购结算员的工作程序①审定合同:结算员收到业务科签定的采购合同,必须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认真推敲。②收集资料:收集交库单、化验单、磅单等原始票据,了解掌握企业调价及合同条款变更、异议处理情况。③结算:结算员按照合同结算条款类型,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据各种数据指标和对应关系,计算采购价格出据结算单。

2合同管理

2.1合同管理的概念企业合同管理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是市场经济的外在表现,通过合同管理,现代企业在市场中实现平等的制约和权利,从而为当事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运作需要合同。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全过程就是由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直至合同失效为止。我们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系统性就是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一起来管理。动态性就是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我方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

2.2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合同文字不严谨。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的合同,需要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作载体。可以说,合同讲究咬文嚼字。

2.2.2合同条款挂一漏万。就是说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

2.3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3.1认识根源对合同与合同管理的关系缺乏认识,合同产生在合同管理的前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往往受到高度重视,一旦合同签订了,合同就束之高阁了,因此,合同管理的问题大多数产生在中期和后期履行阶段。但这并不是说前期阶段就没有问题,前期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多数是由于急于签成合同而过于草率。

2.3.2法律意识:企业的从业人员的合同法律意识不强,最明显的表现是不认识合同与合同法律的关系,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签就怎么签,缺乏依法订立和履行的意识,以致造成不少失误和损失。我们说,合同法律是合同订立和履行全过程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合同要依法订立。

2.4加强合同管理,把好合同结算关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顾问事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再是简单的要约、承诺、签约等内容;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现代企业若能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将为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根据合同的订立、履行、结束的时间顺序来分,合同管理分为:合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应对三个阶段,并且是以合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事后应对处理为辅的合同管理方式。合同管理的事中控制是既要保证自己严格按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也促使对方严格按合同履行义务。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就是做好合同履行记录,跟踪合同履行过程,把好合同的结算关。

2.4.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首先要从完善制度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4.2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通过培训不断加强签约人的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坚持持证上岗和年检考核制度,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合同法律意识。合同管理员应该是既懂业务又懂法律的人员担当,可以起到事前防范的效果。

2.4.3履行监督和结算管理。采购结算是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采购部门结算人员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把好合同的结算关至关重要,这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也是对合同履行的监督。

3充分发挥结算作用,完善合同结算条款

做为原燃料供应的源头部门,为充分发挥结算的作用,我们几次号召全体业务员对合同进行自查、自纠,对合同条款进行全面整理、调整结算方式,规定更为合理的奖扣区间。发挥集团整合优势在保证供需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堵塞业务漏洞,有效地降低了采购成本。

3.1防止以次充好,改变月加权平均结算为单批结算方式结算中我们发现,月加权平均结算与单批结算两种计算方法对于奖励封顶而处罚却不封顶,并且处罚比奖励力度大的采购合同,其结果尤为不同。供应商如果按月加权平均结算,在一个结算周期所送的煤平均不超标就可能有奖励,常常逃脱其中个别超标批次的处罚,有可能以次充好,不能保证进厂原燃料质量的均衡性。为此,我们协助业务科对此类合同结算条款进行了修订,喷煤灰、硫指标月加权平均结算变为单批次结算,一个化验批次一个结算价格,显示质与量的对应结算,为供需双方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3.2针对精粉水份严重,合同条款规定加倍扣水曾有一阶段,进厂精粉出现了水份严重超标,致使储料厂无法码垛,入炉料配比不准,对入烧稳定性产生影响。为了加强进厂原料的质量,提高入烧炉料的稳定性,综合各方意见,从合同上加以约束,即:“水份≤12%时,按化验水份干基结算;12%<水份≤14%时,按公式[12+(化验水份-12)×1.5]扣除水份进行干基结算;14%<水份≤16%时,按公式[15+(化验水份-14)×2]扣除水份进行干基结算;水份>16%时,拒绝进厂。”水分大于12%加倍扣罚,水分超标现象及时得到遏制。

3.3保证炉况顺行,结算条款规定球团返矿不付款球团返矿由于抗压强度不够造成的球团粉量增大,对高炉的冶炼产生一定的影响。优化粒度组成的的关键是筛除小于5mm的粉末,一般<5mm的应不超过3%-5%。

为此,我们建议合同结算条款改为“含粉<5mm不超过5.00%,含粉超标部分不予结算。”这一结算方式的改变,使进厂球团矿的含粉率大大减少。

3.4规定合理磅差,严谨供货合同各大矿务局炼焦煤的结算以对方发货时的检斤为准,我公司的检斤化验只作为下转厂矿成本的依据,双方检斤化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虽然在煤的采购中矿务局煤炭结算以对方为准是全国惯例,但我公司承担着较大的途耗及化验结果不符带来的经济损失。如何约束矿务局的质量检验结果?我们从实现的时间上,要求对方在发出物资时立即报出水份。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研究,我们对双方水分差超过4%的月份做了统计,及时与供方沟通协商决定,我们在合同中增加“水分差超过4%的部分,双方各承担一半损失。合同生效后,制约了对方化验水分过高现象。

3.5发挥集团整合优势,及时调整计量检斤结算办法2008年上半年,钢铁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原料价格一直上扬,焦炭和有些炼焦煤种一度出现紧张的局面。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个别品种的合同条款向供货商作了倾斜和让步,例如焦炭和1/3焦煤合同验收标准规定“以出卖人出厂检斤过磅、化验结果为准”。

篇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高校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自主性不断增强,高校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对外合同行为日趋频繁。因此,防范高校合同风险,对于维护高校合法权益,促进高校科学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一、新时期高校合同风险管控的重要性

所谓高校对外合同行为,是指高校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对外实施的一种旨在确立各自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高校合同风险管控则是高校对合同立项、谈判、起草、审查、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终止、争议的解决处理等环节予以规范和审查监督的行为。合同风险管控存在于合同立项到合同履行完成整个过程,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极有可能使高校出现法律风险或陷入合同纠纷,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强高校合同管理,提高高校合同风险管控能力,不仅促进高校规范化管理,而且将有助于高校在对外经济交往中避免经济合同纠纷的出现,最大限度地维护高校的利益。

(一)高校合同类型的有限性

高校参与对外经济活动所签订的合同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高校特色。高校主要是围绕产、学、研等方面参与经济活动,合同内容主要涉及基本建设、招标采购、技术研发转让、招商引资、学校日常设施修缮和维护以及房产租赁等方面,对外合同主要包含上述几大类,在合同类型及内容上较易于把握。这种较为封闭的、有限的合同类型为高校合同签订及合同的风险管控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高校合同签订涉及部门多

高校合同从立项、签订到履行整个过程往往不是某一部门能独立完成的。对单一合同而言,往往有多个部门的参与。就笔者所掌握某高校招标采购合同签订流程来看,通常要经过使用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审计监督等多个部门的会签,重要合同还要提请法律顾问审核把关,最后由学校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签署才能得以实施。而实施的主体一般表现为需求部门与相关主管部门配合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学校多个部门。所以,可以看出在高校合同管理过程中牵涉的部门多,管理程序性强以及合同的审签与合同的履行的分离等诸多特点。对高校合同的风险管控不应只停留于合同文本的签订,而应该结合高校对外合同的自身特点,加强合同履行的动态管理,以期达到风险管控的目的。

三、新时期高校对外经济合同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风险管控意识不强

高校合同风险管控是指以高校自身为合同主体即合同当事人的合同的立项、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行为的审计、监督和控制的完整的动态行为。这就要求高校相关从业人员应当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以及管控法律风险的能力。然而,现实情况是,目前高校部分管理人员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工作思维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对合同管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风险意识不强。以采购合同为例,实际签订和履行合同部门往往把签订合同看做包袱,只为应付审计监督部门,草率签订合同。实际履行中也存在不按照合同约定行为,更看重传统人情、习惯等,以人情、习惯做法代替合同约定条款,将合同束之高阁情况较为普遍。在整个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的过程中,管、办及监督各部门多流于形式,走过场,使得高校合同风险管控面临真空化,得不到实际落实。

(二)合同签订形式化,合同内容不严谨

合同行为是规定当事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在签订合同时,当事人双方应该在合同文本中明确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以及履行地,履行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途径等主要条款,防范因合同内容不严谨、用词不当等导致合同纠纷的发生。时下部分高校在对外经济合同的签订过程中采取形式化,对合同内容把关不严,用词不专业现象比较普遍,这都给高校带来极大的合同风险。

(三)合同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

对高校的经济合同的风险管控涉及高校利益的维护,更体现为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防范。高校经济合同由于其自身特点,合同涉及部门多,时间跨度大等因素影响,容易在合同签订以及履行过程中损害高校利益以及滋生腐败等问题,特别在一些大型基建工程及物资设备招标采购等方面更易出现。因此,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力度,是防范高校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中腐败滋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利器。但实际情况是,尽管我国高校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多从制度上引入了监察审计,但是由于多是从宏观制度层面引入,缺乏相应的审计监督实施细则。使得审计监督部门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的位置相对尴尬,缺乏对合同的实施的有效干预,对合同履行情况难以做到完全掌握。

(四)合同缺乏有效归档管理

当前,高校在合同管理层面普遍存在没有专门的合同档案管理部门,合同管理混乱。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对本部门负责的合同进行管理,例如,基建后勤部门管理基建项目合同、各种采购合同则分散由各采购或使用单位进行管理。这样的分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从宏观上对学校的对外合同的掌控,不利于学校领导了解学校的整体运行情况,将会给高校带来潜在的经济合同风险以及存在合同纠纷的隐患。

四、强化高校合同风险管控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工作如果缺乏制度的完善都不会顺利开展。对高校合同风险的管控也是如此,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律化,首先就得从制度的完善着手,加强高校的合同管理制度建设,以规范高校的合同管理行为。

1.高校合同管理实施细则

高校合同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制定切合高校实际的合同管理实施细则。在实施细则中应明确合同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合同的立项、订立、审查、会签、合同的签署、履行、合同变更、解除、终止以及纠纷处理机制等;同时也应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设立合同专用章制度;合同归档制度以及相应的处罚规定。高校合同管理实施细则的出台将会改变当前高校合同管理上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将会有助于高校合同行为的规范化运行,降低高校合同风险。

2.高校合同的会签制度

会签制度是高校相关部门参与具体合同管理的有效方式。会签制度对于高校对外合同行为具有防火墙作用,对于杜绝违纪,维护学校利益以及保障合同行为程序合法性上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例如一项采购合同,采购职能部门要负责合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合同对方资信情况审查,对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行性、效益性负责;财务部门要对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规定、合同款项支付是否有经费来源保障等进行审查,对合同标的价格、结算方式、票据等方面进行审查;监察审计部门要审核合同签订程序和内容是否合法、合规,参与审查对方的资信情况,负责从合同立项到合同履行全过程监督,参与重大合同项目的论证、考察、招标投标、合同谈判,负责审核涉及办理结算审计的合同内容等。合同的会签审批制度,应该制定统一格式文件,按照合同涉及管理部门逐一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实行流程式审批,以实现合同行为的实体合法和程序合规。

3.合同主体资格审查及信用管理制度

当前高校对外签订合同在主体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于未对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应当在制度上明确在签订合同前,由相关部门对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履约能力以及对方以往的信用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对相关履约情况和信用记录登记在案;逐渐完善高校的信用登记评价体系,以期使学校在对外交往中与信用优良合作伙伴进行长期合作,降低学校的合同风险。

4.建立授权委托制度

在我国民法上,高校作为整体对外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高校对外开展经济活动只能以学校名义进行,学校法定代表人是学校对外签订合同的法定签约人,任何二级单位及个人未经学校授权均不能对外实施合同行为。因此,必须建立授权委托制度,学校法定代表人可以签发《授权委托书》委托学校副校长、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委托人签订合同,《授权委托书》必须载明具体的人、事项以及期限,委托人不得将事项擅自委托他人,签订合同时不得超越和滥用权限。

5.完善合同监督体系

合同监督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贯穿于合同的订立、履行直至终止全过程。建立和完善合同跟踪监督体系对合同行为的合法性以及维护学校利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积极意义。针对高校合同行为的具体特点,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发挥高校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优势,除对合同文本条款进行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查外,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也应该进行实时监督,对用款情况等进行跟踪审计,保证合同在预算内进行,最大限度地维护学校利益。

高校对外开展经济活动具有典型高校特点,对外合同行为类型上易于把握,因此,应该积极推行高校对外合同格式文本化。以国家相关部门的合同示范文本为基础,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修订,形成高校自身的合同示范文本,将有利于避免由于合同管理人员法律专业水平不足带来的合同风险。

(二)合同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

1.培养提高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

高校应该加强对法律的宣传和普及,提高教职员工的法律意识。特别针对合同管理人员及合同参与人员更应该进行法律普及,增强他们自觉按照法律规定办事的意识。合同行为是法律行为,合同管理人员应该牢固树立把《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合同行为的依据的意识,摒弃那种不看合同文本,将合同束之高阁,一切以人情和习惯作为办事依据的想法。

2.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高校合同管理牵涉到方方面面知识,如法律、审计、财会、基建等专业性相当强的学科知识,从业人员如果没有过硬的知识储备将很难完成工作。因此,学校应该采取措施,如定期培训,招聘专业人员充实队伍等诸多形式,改善合同管理队伍业务水平现状。有了更加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队伍,高校合同管理才能更加高效、专业,高校治理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总之,合同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合同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任何合同相关事项都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以法律作为基石,合同管理相关制度作为指引,全面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才能真正提高高校合同管理水平,防范合同风险的出现,实现对高校合同风险的全面管控。

参考文献:

[1]冉福松.浅议新时期高校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08(08).

[2]程秋梅.论法治视域下高校经济合同管理[J].教育财会研究,2009(02).

篇6

1.合同编号。合同编号是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的效率,所以采用分级分类的编号形式。《设备租赁公司合同管理办法》第九章规定,所有正式合同必须进行编号,编号规定如下:a、工业产品买卖合同编号为ZL+01+XJ(XG)+年份+合同类别+合同顺序号。其中,ZL代表设备租赁公司,01代表工业产品买卖合同,XJ代表西山集团,XG代表西山股份,年份为签订合同年份的后两位阿拉伯数字,合同类别包括采掘、三机、支架、电器、选煤、泵站等,合同顺序号是合同签订的顺序编号。b、设备修理合同编号为ZL+04—XJ(XG)+年份+合同类别+合同顺序号,合同类别包括大修、中修、不保修、更新等。

2.软件开发。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软件以“先进、开放、实用”为指导思想,按照分层设计的思路,采用C++语言开发,通过通俗易懂的人机互动界面,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交互性,使合同与业务部门的应用实现了数据级的共享交换,合同与业务部门的工作流程实现了应用级的互联互通。

3.网络平台。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紧紧依托西山煤电集团的配件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设备租赁公司与各矿、厂机电科网络互联互通。网络平台的布局方式为三层布局:各矿、厂机电科为接入层;各矿、厂信息中心为汇聚层;西山煤电信息中心为核心层。

二、西山煤电设备租赁公司合同管理信息化成效

随着信息化在合同管理中的深入,其优越性逐渐被各矿、厂认可。以信息化为手段的规范化标准化合同管理从合同起草开始,跨越合同评审、合同谈判、合同签订、合同履行,止于结算,并以合同档案的形式归档到系统,形成了一套闭合完整的合同管控资料,改变了传统合同管理的复杂性和随意性。

1.优化管理模式,革新管理理念。推行合同管理信息化,在管理路径上实现了由过去“偏离纠偏再偏离再纠偏”的被动式控制向“调查分析决策落实跟踪总结”的主动式控制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了由过去的手工经验式粗放型合同管理模式向以PDCA循环模式为主的精细化合同管理模式的转变;合同管理的工作量和误差明显减少,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促进了企业管理理念革新。

2.信息化确保合同数据真实有效。通过信息化管理,合同数据能够利用网络及时反馈,在加强合同动态管理的同时,拓宽了收集合同数据信息的渠道,确保了合同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为招标谈判及标后预算提供了详细数据,为企业提升决策水平提供了数据平台。

3.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合同管理信息化提高了公司对包括各种配件在内的吨煤成本消耗情况的控制和监督效能,降低了库存占用资金,优化了库存结构,加强了对供应商的约束和平衡,促进了公司降本增效。

三、对西山煤电设备租赁公司进一步提高合同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建议

如何从操作性、事务性的传统工作层面走向管理性、战略性的层面,这是合同管理真正要“管理”的长远问题。西山煤电设备租赁公司合同管理信息化成效明显,在系统日常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租赁公司以及各矿、厂机电科工作人员也发现了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概括为以下方面:一是管理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表现为部分合同没有严格执行招标采购价格,有的矿、厂业务科存在先使用配件、后签订合同的情况;二是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表现为信息查询、检索功能尚不够完善;三是工作效率有待提高,表现为系统登录、人员操作速度较慢等。以上问题的存在,既有少数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不健全、硬件软件缺乏等客观方面的原因。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合同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1.严格界定合同审批程序和权限,明确岗位职责,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1)审批程序:合同由设备租赁公司管理科和签订合同的矿、厂业务科共同办理,严格按照公司合同审批表的流程执行。设备出租合同由管理科审核,设备科复核,公司副经理审批:设备退租合同由管理科审核,公司副经理复核,公司经理审批决定承修单位:产品买卖合同由配件科审查,管理科审核,公司法律顾问复审,公司副经理复核,公司经理审批执行;设备修理合同由设备科科长、技术科科长审查,管理科审核,公司法律顾问复审,公司副经理复核,公司经理审批执行。(2)审批权限:各业务科科长是本部门合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所填写的合同内容条款负责,对审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合同,有权责令重新填写;管理科除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核外,主要负责对签订合同对方的企业名称、资质材料、经营资格和合同内容中的价格、数量、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进行把关;公司法律顾问主要负责对合同文本条款内容的规范性、合法性进行复审;公司副经理除对合同内容进行整体复核外,主要负责对合同的价格、质量和产品技术要求进行把关;公司经理负责对全部合同实行监控并签发执行。(3)协调机制:各业务科室负责人,对本单位业务员签订的合同内容,认为不合格不合法,有权退回合同,业务员重新签订;对按照规定属于复审部分的合同内容,认为不合格不合法的,有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合同审查,提出意见后,由经理签发;合同业务员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对所采购配件的价格或设备修理预算要严格审查,采购同单位、同品种、同规格的配件高于上年的,或者同一承修单位修理同一型号设备且鉴定结果相近、修理预算高于上期的,要在签订合同时附调价说明书,调价说明书需由业务科科长、副经理、经理审批后生效。(4)约束机制:管理科是完成合同盖章生效的最后环节,必须按照法律和专业标准的要求,对合同全部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发现问题立即汇报领导,严禁不合格或无效合同的签订:合同的履行,必须由管理科合同管理员核对合同和发票,核对无误后在发票上标注合同编号,加盖审核章,财务科方可结算,未经管理科审核及盖章的原始发票,财务科不得办理结算手续。同时,配件产品买卖合同、设备修理合同要求年履约率为95%以上,对于超过合同有效期的合同,终止履行。

篇7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1-0022-02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工程施工的经济业务活动,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水利工程项目也不例外。现今,市场竞争激烈、投标报价偏低、利润率低,一个项目的经营盈亏和施工合同管理有密切关系,加强合同管理是争取项目工程盈利的最佳途径;放松合同管理,就很难取得工程盈利,而是往往会造成工程亏损。笔者作为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职员,以本人在项目施工合同管理中的经历,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1 项目合同管理概述

项目合同管理,是指对项目合同的编制、签订、实施、变更、索赔和终止等的管理活动。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项目合同主要有:1)与发包人签订的施工合同,包括协议书、专用合同条款、通用合同条款等;2)与分包商签订的分包合同,包括劳务分包合同、材料采购合同等;3)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洽商记录、变更签证等。施工合同和分包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产生的洽商、变更内容,其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也应以书面形式签认。

2 协议书宜细不宜粗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46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水利工程项目常称“协议书”)。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参加了投标,就表示接受招标文件的规定,就算有些规定不合理也须接受,而协议书一般采用协商方式,只要其内容不背离招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都可对细节内容进行谈判、约定(需用说明的是,现阶段有的招标文件中已明确了“协议书”的格式内容,这种情况可通过形成“补充协议书”来约定)。

协议书内容宜细不宜粗。不要忽视这些细节问题,在签订协议书阶段,这些问题一般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的合同管理人员谈判协商来约定,数天内就能确定下来;而如果把这些细节问题留到施工阶段再来处理,施工单位按程序须先提交至监理单位,再由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进行协商,或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协商处理,1个细节问题有可能拖上数月都解决不了。

3 协议书可明确的细节内容

原则上说,招标文件的“投标须知”、“专用合同条款”、“通用合同条款”、“技术标准和要求”等章节中未明确的细节问题,都可在协议书中明确。一般在协议书约定的细节问题有:

1)税差补偿

投标时,投标组价所采用的预算税金费率,一般均按招标文件中列出的投标报价参考依据(预算定额)取用,预算税率一般比实际的低0.5%~2%。此种情况,投标人可到当地税务机关咨询所投标水利工程项目需缴纳的税种、税率,并开具证明,与招标人协商明确税差的补偿方式。

2)材料价差补偿

水利工程工期长,一般专用合同条款中均约定由建设单位承担主要工程材料的涨价风险,但对材料价差补偿费用如何确定、计量,多未作具体约定。水利工程多位于远离市区的地方,工程材料多需到工程所在地的地级市区采购,路途远,采购费用大,材料价差不能直接采用当地建设造价管理部门的材料信息价。材料费是工程建设费用支出的大项,投标人应与招标人明确材料原价、运输费、采购费等费用的确定及计量方式,及明确材料价差的计算公式(应计入价差补偿费的税金)。

3)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零星使用施工单位人工、机械的计费标准

施工过程中,对属于建设单位的承担义务,需使用人工、机械的,一般都由施工单位来实施。此种情况产生的费用应由建设单位来承担,但费用计算标准,常因招标文件、协议书未规定造成纷争。故应明确零星使用施工单位人工、机械的单价,可约定按造价管理部门的信息价计取,或直接约定相应的人工、机械单价金额。

4 分包合同,总包单位应承担物价上涨风险

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总包单位可对合同项目的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进行分包。对总包单位来说,分包部分工作给专业化的分包队伍,有利于做好主体性、关键性的工作,也有利于降低风险、锁定利润。水利工程项目一般分包的工作有:施工劳务、材料采购供应。评审分包合同时,不能只按报价低高来评判优劣,而应综合评审。从有利于工程顺利实施的角度出发,总包单位应承担物价上涨的风险,否则分包单位轻则消极怠工、迟缓供货,重则退场、拒绝供货。

另外,应特别加强对劳务分包的管理,防范因劳务分包单位在工资支付、工人社保等方面未尽义务而引起劳务纠纷。

5 及时形成洽商记录、变更签证

根据“通用合同条款”的规定,工程变更时由监理工程师下发书面变更指示,承包人按指示实施。而实际操作中,监理工程师或业主代表常常通过碰头会、口头指令来下达指示,而无书面指示,且常常对指示进行多次变更。对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应不厌其烦地形成洽商记录或变更签证单,要求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签字确认后再实施,以免计量或索赔时无凭据。洽商记录、变更签证应及时形成,如果在变更完成后再来补签证,监理工程师往往以“记不清楚了”之类的借口拒绝签字。

6 结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施工的经济活动往来依照合同运作。而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可以规避、降低合同风险,可以避免因未按合同施工、违约带来的经济赔偿损失;同时,当合同另一方未按合同履行其义务时,我方可以依照合同来维护我们的权利,要求其赔偿、补偿我方损失。所以,作为合同管理人员的我们,要不断的总结工作经验及教训,提高我们的合同管理业务水平,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使我们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8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link of maintaining the market order and social relations, contract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document of economic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 also the important evidence to solve various disputes.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manage the contact archives and bring its role to effect under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Basing on analyzing the existing deficiency of managing the contract archives, the article describes several method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Key Words: Enterprise contracts; Contract Achives; Achives Management

1 引言

在现今社会大环境下,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都越来越重视合同的签订。合同作为维系市场秩序和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不仅成为了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文件,也是解决各种事务纠纷的重要凭证①。正因如此,注重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发挥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下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据此,本文根据合同建立的必要性,结合目前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进行阐述。

2 企业合同档案建立的必要性

企业合同是指该企业合同承办部门为了实现某种经济目的,依照合同法及其有关法规和规定,代表该企业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签订的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企业合同档案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为合同的签订、履行、终止而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利用的文件材料②。提高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水平,保证合同档案的完整性及保密性,有利于保障企业合法权益,防范法律风险。作为一家核电企业集团下的二级子公司,涉及的合同大多数是以核电技术服务合同为主,与核电厂的运行和服务工作都密切相关。因此,做好本企业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1 外部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大环境日新月异,市场竞争力的日益增强,近年来,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核电,对本企业的发展势必带来重大影响。国家引进、消化、吸收AP1000和发展CAP1400第三代核电,作为承载着第三代核电任务的本企业,管理层在顺应时展潮流,尊重客观规律,增强法制法律观念,处理国际关系时,需要取长补短,汲取精髓,遵循规则,增加自身合同风险化解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企业为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服务时会签订许多合同协议。众多的合同文本需要保存, 势必会产生合同档案, 因此,企业需建立完善科学的合同档案管理机制③。

2.2 内部发展的需求

企业每一项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合同的签订,合同是由签约双方或数方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和明确相互间的权利义务而订立的一种契约,它只适用于合同当事人,对合同当事人之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具有约束力,也不受任何限制④。本企业的合同主要以技g服务为主,当然也有采购合同,租赁合同、劳动合同等其他合同种类。不论是哪类合同,一旦出现任何纠纷或问题,当事方都需要通过利用合同档案进行处理和解决。为此企业要发展,要保持稳定,遵照合同规章履行相应条款,必须要建立合同管理办法⑤。

3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合同收集归档不及时

目前,企业合同中技术服务合同是由负责商务活动的部门进行管理,而采购合同是由业务需求部门自行负责。基本上,合同审批流程是由合同承办人负责,在起草、审核、审批以及履行合同时,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环节。这样,合同文件管理就相对比较分散,且在走流程时所花的时间不确定,周期长短不一,易出现文件遗失或保管不全等现象,从而导致后期合同文件收集归档就比较困难。企业合同归档是是由合同管理部门按年度向档案部门进行移交的,但往往移交归档不及时,甚至发生两年后才归档的情况出现。

3.2 合同档案的管理不规范

现国家对合同档案的管理没有制定专门的管理规范和办法,也就是说,对企业的合同档案的管理缺乏相应宏观性的依据文件和具有指导性的工作指南。企业对合同档案的管理范围、内容、要求及开发利用工作等没有形成明确的规章制度,企业现仅对合同文本进行了管理,而且归档的合同文本也是各式各样,有正本,有副本,还有的加盖了印花税,究竟应该归档哪个文本,没有明确的说法。至于与之相关的合同前期谈判文件、合同审批文件、要约书、意向书、承诺书、担保书、抵(质)押书、资质证明书、法人授权委托书、合同书、鉴证书、公证书、合同变更、转让、终止文件材料及合同的调解书、判决书、执行书、会议纪要、信函、备忘录等这类文件,尚未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也就是合同档案的完整性还远远不够。

3.3 合同档案质量有待加强

现阶段,企业对文件的管理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把控,虽然企业有设置质量管理机构,但其职责并不对企业的文件模板、格式、内容进行负责。部门里设置的质量工程师岗位,是兼职身份,而且其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企业没有文件对岗位进行明确描述。所以,部门里形成的文件,有的是五花八T,书写不规范、格式不齐全,合同编号出现重复等现象,也使得合同文本生成质量大打折扣。

4 深化企业合同档案管理的工作思路

4.1 建立完善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项活动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也是当事人重要的法律凭证⑥。企业根据档案相关规定,需制定一套与本企业相符合的合同档案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构建和完善企业档案管理体系,提高合同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合同档案管理规定需明确合同文本格式、所包含附件清单、合同编号原则和合同档案归档范围、合同档案归档要求等,以保证企业合同档案收集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按照国家对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基本原则,把合同档案纳入到综合档案管理的轨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⑦。合同档案不仅是合同管理活动的原始记录和凭证,更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体现企业技术水平、经济实力、资质、信誉的有力证明和充分反映。通过建章立制,使合同档案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明确合同档案收集范围、归档要求、提供利用等要求,使之成为企业文档管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完善规范。

4.2 规范企业合同档案科学管理

现企业里的合同档案是作为企业档案中的一个专门的独立类别来管理,对已要求归档的合同文本要加强质量把控,明确文本格式和归档符合规范要求外,还需要加强管控合同前期谈判文件,审批文件等一系列与合同有关的附属内容,以确保合同档案的成套性、内容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需要得到企业领导大力支持时,档案部门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合同档案的齐全完整规范,并能有效利用,使管理层认识到企业合同档案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若在发生事务纠纷或问题时,通过利用合同档案时,使其合同档案的特性能充分发挥出来,能为企业在维护自身权益时起到关键性的重要作用,也就能让领导管理层体会到合同档案管理好坏所带来的意义和结果会大不相同。为此,需要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对合同档案的整理、保管和利用等规范化,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和保障措施,以便需要时,能准确、快速查找和安全利用⑧。

4.3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合同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水平

“信息的价值正在于传播,而不在于储藏。”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把分散的信息以信息化的形式存储起来,实现档案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采集实时化、档案利用网络化、使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利用一体化。以这种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利用网络连接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样,在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合同的起草、审查、审批、签署和盖章、履行、变更和解除、纠纷处理、编号及档案管理工作都实现网络平台的在线处理和管理,完成实现合同管理一体化的目标,保证合同档案信息的齐全、准确,也有利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合同档案⑨。

企业在办公平台上纳入了合同管理系统,从合同准备、订立、执行和合同关闭等都实现了文件追踪查询,但其基础信息录入还待加强,合同变更或取消后,引起的一系列变化,都要进行更改;另外,对纸质文件也要按照合同管理要求同步管理。

4.4 加强宣传,树立档案意识和法律意识

近年来,企业加大了对部门兼职文档员和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但对企业合同档案方面的培训相对比较少,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加合同档案方面的培训。一方面可以让大家了解合同档案的重要意义,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增强企业经营合同档案管理人员的合同法律意识与工作责任感;另一方面加强业务部门经办人员的档案意识和法律意识,为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努力推进档案宣传的常态化,将宣传渗透到日常工作中。

4.5 处理好合同档案利用与保密的关系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使用。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许多合同档案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当事人的一些重要机密,如商业秘密、技术秘密、资金秘密,对合同档案中这些信息,要根据法律法规或交易规则,自觉遵守保密原则,严格履行合同档案利用的审批权限和正确界定合同档案的利用范围,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合同档案资源,服务于企业的各项工作⑩。

5 结束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合同管理有助于信用档案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加强重视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增强企业经营合同管理人员的效率意识和效益意识,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经验合同档案的管理水平,最终提升企业业务纠纷法律抗风险能力。如果纠纷一旦发生,我们可以及时运用合同档案记载的内容和原始依据,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将企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沈红 《刍议合同档案管理》科技与企业 2013(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3]卢丽云 《刍议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中问题和改进措施》 企业文化 2014(04)

[4]李玮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问题浅析》 黑龙江档案 2013(01))

[5]蔡夏 罗 玛 《论企业的合同管理》 知识经济 2012(09)

[6]周颖 《加强合同档案管理 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兰台世界 2009 (08)

[7]中华人民共和国DA/T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 [S]. 国家档案局

[8]陈健静 李珉俊 《关于企业合同档案精益化管理问题与分析》商情 2012(32)

[9]樊抒婷 《论档案信息化建设》 长安学刊 2010年第1卷第1期

篇9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aterials management has become each big enterprise cost control, an important means to guarantee profits. Material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volved in the working face is very wide, for example, how to plan a reasonable do not waste not redundant, how to supply timely and don't delay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how to purchase goods quality, and the price is low, how to use statistics to make more accurate analysis and decision-making, etc, these links interlocking, mutual influence, and any links appear problem, will be to enterprise's material adverse impact on the supply chain and cost control. This not only is the core of enterprise material management department, at the global level, more enterprise decision-makers urgent concern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terial management; Material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现状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各项目空间分散,公司总部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控。

各项目部管理方式存在很大差异,致使工作流不统一、不规范。

手工方式进行出入库等信息的登记,会产生大量的单据和文件,耗费人力物力,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

大量的纸质单据存储、查阅不方便;纸质单据作为记录保存数据的载体,其目标过于明显,容易造成商业机密的丢失。

统计工作的困难,往往造成物资统计报表不准确,无法帮助领导快速做出分析和决策,这让物资管理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由此看出,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需要,加强物资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引入信息化手段、挖掘其管理潜在效益已迫在眉睫。作为拥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重庆交建集团(全称“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长期的施工管理中,深知物资管理的关键地位,因此在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工程中把物资管理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实现物资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通过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传递,加快信息流通,实现集团公司集中采购和监管。

将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法通过计算机语言转化为信息系统,让数据信息按标准的程序流动,规范、固化物资管理的工作流程。

将物资管理人员从繁琐的纸质单据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降低人力、物力开销,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控制项目管理成本。

对信息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数据资源分级共享。设置好各级权限,有效控制数据安全性。

实现自动统计、分析,帮助领导随时掌控情况,并快速做出分析和决策。

一体化交通建设企业物资管理平台

重庆交建集团在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已摸索、探寻多年,有着一定的基础。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明确了“以控制和监督为主”的管理模式,把合同作为切入点,梳理出了一套集团公司物资管理思路,其大致流程如下:

做好系统初始设置,是物资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其中包含定义企业物资编码、划分分部分项以及创建项目仓库:①重庆交建集团通过对工程所需的大宗物资进行整理、按照分级式数字编码方法最终形成了一套企业级物资编码体系,物资编码具有单一性,增强了物资数据的正确性, 是物资统计的基础。②项目部根据施工图纸划分出分部分项(重点划分控制性工程),便于在编制物资总体需求计划和物资出库时调用。③项目仓库是物资流动的重要环节,是入库和出库的桥梁,通过项目仓库,能随时掌控库存,对物资日常采购计划的制定具有深远意义。

物资总体需求计划,是项目部依据施工图纸测算出来的理论计划,且按分部分项明确需要用到的物资及用量,由相关管理部门会签审核。物资采购合同和日常采购计划中涉及的物资均来源于总体需求计划,未经获准的物资无法被采购和使用,能有效控制乱采购造成的物资浪费、乱使用造成的物资成本增大等现象。也只有当物资总体需求计划经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项目部才可与经招标确定的中标单位(从供方管理系统中调用)签订物资采购合同(物资合同的审批、变更、结算功能搭建在合同管理系统里,可供物资管理系统调用其相关数据)。

物资采购合同签订完成后,项目部随时可根据库存和项目施工进度编制日常采购计划,其中包含所需物资、数量、送货时间、地点等信息,物资管理部门根据这些信息与供货商确定供货事宜,最后将结果反馈给项目部。

把物资按价格波动的频率划分为须确价(即须确认价格)和不确价(即无需确认价格)两种属性,价格波动频繁的物资(例如钢材)列为须确价的范畴,而价格波动不大或无波动的物资(例如水泥、外加剂)列为不确价的范畴。通常,不确价的物资,在合同签订时能明确其价格,入库时可自动调取合同单价;而须确价的物资,往往在合同签订时无法明确其价格,只能与供应商形成框架协议,物资的实际单价只能依据每次采购时的市场价格,由物资管理部门通过物资确价流程登记在系统中。如果日常采购计划中存在须确价的物资,则该计划被审批后系统会自动进入物资价格确认流程。

物资被派送到指定仓库,项目部物资管理员进行入库登记,除了填写物资的单价、数量等基本信息外,还须明确其供货商,便于后期自动生成供应商结算单。

物资出库时须明确物资所用工程部位,便于在报表中统计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物资使用情况,让物资消耗与进度得以匹配。

物资出库到施工现场后,每个月进行一次盘存,只有在工程中实际消耗掉的物资才计入项目月度成本,为成本管理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系统读取入库单的相关数据可生成与供应商的结算单,每次结算的数据均会自动形成该合同的结算记录,避免了在两个模块中重复操作。而且这种以实际入库作为依据的结算,也为财务人员在支付管理系统中给供应商支付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使用到的物资报表有物资入库台帐、物资出库台帐、仓库库存台帐、月度消耗明细、价格趋势分析、单价对比分析、使用与计划对比台帐等。这些报表能直观地展示物资的基本情况,较好地满足了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及领导对物资管理的要求。

物资管理系统

事实上,物资管理系统并不是独立的业务系统,在整个信息平台上,它与合同、供方、支付和成本四个管理系统有着紧密的关联:物资采购合同中涉及的物资,均源自物资总体需求计划,若要采购任何计划外的物资,必须先对需求计划进行变更;合格供方库中的供货商,供合同系统和物资系统调用;不确价物资的入库单价,直接调用合同单价;与供应商的结算单自动形成为合同结算记录;依据合同结算记录进行支付(控制了结算总额不能超合同总额),在供方管理系统中自动形成供应商履约记录;每次支付后对供应商做评价,依此作为供方等级调整的依据;项目的月度成本计算自动调用了物资管理系统中的数据。由此可见,几个系统相辅相成,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数据耦合,缺一不可。

系统实施和效果

经几个月的试点运行,其效果非常显著,较好地解决了一线项目部物资管理的各种计划、收发、结算、台帐分析等业务,还能对工程进度及物资使用情况做比对,这对规范物资管理流程、降低物资采购价格、提高物资供应及时性、有效掌工程的物资使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的B/S架构,其最大优点就是,只要有电脑和互联网,即可进入系统进行操作。而这一特点,几乎能让所有的项目部达到要求,这能促使信息化管理落到实处。

通过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信息传递速度较传统方式已不可同日而语,解决了项目部和集团公司往返耗时太久的矛盾,实现了集团公司集中采购和监管的目标。后来又集成了手机审批系统,即便是出差在外也能通过手机审批,既方便了用户使用,又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

物资管理人员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可以在信息系统里操作,职能部门和领导随时能通过信息系统监控到物资管理各个环节,避免了以前定期上交台帐造成的数据滞后性,这使得工作更加有序化、透明化、人性化。

各系统间数据的关联调用,意味着数据一次性录入能供多处使用,使以前的重复性劳动减少为一次性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也节约了对纸张等办公用品的开支。

对数据进行有效控制,根据角色的工作权限设置在系统中的读写、访问权限,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实现了数据资源分级共享。

信息系统的应用,让逻辑性更紧密。例如,物资采购合同中的供方,只能从合格供方库中的单位挑选,有效避免了项目部与不合格的供方签订合同;物资使用与计划对比台帐,能发现物资实际使用量与施工进度之间是否有异常……这些紧密的逻辑关系,从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物资采购的风险,提高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

篇10

(一)项目基本情况

国际客运中心搬迁部分新建2个3万总吨客滚泊位、1个2万总吨客滚泊位和1个3万总吨客运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旅客130万人次,滚装车辆8万车次,集装箱7.5万teu;建设客运站区、旅客服务区及地下车场共计12.26万平方米,国际航运服务中心7.4万平米。国际客运中心搬迁工程总投资估算18亿元。

新港区航道扩建工程建设7万吨级航道长4722米,有效宽度180米,水深-14.6米,3万吨gt客运航道2500米,有效宽度160米,水深-9.1米。新港区航道扩建工程总投资30347万元。

(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国际客运中心搬迁工程码头部分前期工作已完成,初步设计已审查通过,现在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待图纸完善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施工、监理招标,预计于20*年10月份开工;陆上客运站区、旅客服务区及航运服务中心部分环评工作即将完成,可研报告已经送审,客运站详规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单体设计方案已确定。

新港区航道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初步设计已经审查并获得批复,目前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待施工图完善后,按照国家有关建设程序进行工程招投标开展施工。

(三)项目自查情况

项目按规定办理了有关审批手续,土地、规划、环保等手续齐全,编制并执行项目预算;按规定设定项目法人,各项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按时到位、投资控制严格;资金设单独账务使用,管理规范、正当安全;由于项目暂未开工,招投标暂未开展,有关工程管理情况暂未落实。

二、*市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碳纤维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

新建3k(1k)原丝250吨及碳纤维100吨、12k(6k)原丝2500吨及碳纤维1000吨的生产线各一条,建设地点位于*市工业新区,新建厂房面积44842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3896万元。

(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目前,项目所需厂房及仓库等配套设施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设备已全部安装完毕,并于20*年5月5日正式纺丝,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远远超过预期目标,为早日实现碳纤维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正在对纺丝生产线进行设备改造和工艺调整,计划于10月全线贯通试车。

(三)项目自查情况

项目按规定办理了登记备案手续,土地、规划、环保等手续齐全,编制并执行项目预算;按规定设定项目法人,各项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开工条件已落实到位,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控制在预算内,工程质量达标、进度在计划之内,建立了合同管理制且执行良好,工程实施了监理招标,建立了监理制度和流程;项目资金按时到位、投资控制严格;资金设单独账务使用,管理规范、正当安全;项目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10.6亿元,新增利税5.12亿元,新增利润3.92亿元。

(四)项目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为ccf-1级pan基碳纤维产业化项目,部分关键设备(如氧化炉、低温炉、高温炉等)均引进国外设备,由于碳纤维是制造航天航空、军工产品的基础结构新材料,长期以来,碳纤维生产技术一直控制在日本、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手中,其关键设备也是少数企业生产,因涉及国防、军工,设备生产国严格控制设备出口,所以该项目设备无法招标。

三、*威高血液净化制品有限公司合成膜透析器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

新建厂房9785.2平方米,引进具有国际化先进性的聚砜合成膜透析器生产线和配套的封灌组装生产线,形成年产合成膜透析器170万支的生产能力。项目总投资17500万元。

(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目前,土建施工已全部完成,净化装修完成70%,各种管道安装完成90%。8月11日,512头中空纤维纺丝线系统设备已经进入厂房,正在安装;血透封灌线系统已经到港,正在报关;两套系统预计10月下旬安装调试完毕;将按照合同规定进行验收。定制购买的国产设备部分已经交货,所有设备预计9月中旬前交货安装完毕,将根据合同要求的指标进行验收。

(三)项目自查情况

项目按规定办理了登记备案手续,土地、规划、环保等手续齐全,编制并执行项目预算;按规定设定项目法人,各项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按规定执行招投标制度;开工条件已落实到位,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控制在预算内,工程质量达标、进度在计划之内,建立合同管理制且执行良好,工程实施了监理招标,建立了监理制度和流程;项目资金按时到位、投资控制严格;资金设单独账务使用,管理规范、正当安全;项目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总额1.80亿元,新增利税总额0.74亿元,新增利润总额0.54亿元。

四、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子午线轮胎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总占地800亩,建设厂房31万平方米,

年产800万条轿车、轻卡及200万条全钢载重高性能子午线轮胎。项目总投资32.22亿元。

(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目前,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项目的启动资金已经到位,工程图纸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全钢子午胎车间、1#炼胶车间及原材料库的基础施工已经完成,从国外进口的串行密炼机、复合挤出机、钢丝裁断机、x光检测机等部分关键工艺生产设备及配套购置的成型机、硫化机等部分国产工艺设备已经委托山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进行公开招标(相关招投标手续正在办理),其中部分设备已经完成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

(三)项目自查情况

项目按规定办理了登记备案手续,土地、规划、环保等手续齐全,编制并执行项目预算;按规定设定项目法人,各项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按规定执行招投标制度;开工条件已落实到位,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控制在预算内,工程质量达标,建立合同管理制且执行良好,工程实施了监理招标,建立了监理制度和流程;项目资金按时到位、投资控制严格;资金设单独账务使用,管理规范、正当安全;项目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约50亿元,新增利税8亿元,新增利润5亿元。

篇11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060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117- 03

物资管理就是通过用料申请、审批、采购、运输、仓储、保管、领用等活动,解决物资供需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以及价格和质量等方面的矛盾,衔接好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目的是通过对物资有效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保证企业的收益并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航天型号产品用元器件管理实行“五统一”管理原则,即:统一标准选用、统一组织采购、统一监制和验收、统一补充筛选和到货检验、统一失效分析;航天型号产品用材料管理实行“四统一”管理原则,即统一选用、统一复验、统一认定、统一失效分析。型号产品物资配套管理需要开展全流程的物资管理工作。

1 物资选用控制

新研发单机需进行物资选用审查,需编制元器件选用清单、材料选用清单。

根据物资选用情况,需完成的专项审批包括:目录外元器件和目录外材料审批、首次选用进口元器件审批、元器件的不一致情况审批。元器件和材料的选用应按照型号选用元器件、材料质量保证要求的规定,在选用目录内选用,选用目录外的元器件和材料,要上报物资中心,经过主管所领导审批后方能选用。如型号任务有特殊要求,应在型号任务指定的选用目录内选用元器件、材料。

首次选用是指在引进元器件选用目录或型号指定的引进元器件选用目录范围内首次选用的在上天产品中无使用经历的进口元器件,对于品种规格相同但生产厂家变更的,也视为首次选用;对于选用超出选用目录或型号指定的引进元器件选用目录规定的进口元器件按目录外管理办法执行。首次选用进口元器件按照规定填写首次选用进口元器件审批单,上报物资中心经过主管所领导审批后实施。

元器件在使用等过程中出现的与标准规范及相关型号元器件保证要求规定存在低等级、不合格、超出最长存储寿命仍需使用等不一致情况时,按照管理要求,需填写元器件不一致情况审批单,上报物资中心经过主管所领导审批后实施。

新品物资的各项技术指标,要紧密结合型号任务的需要,既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又要考虑国内的基础,不能脱离实际。新品物资应按照需求论证、申请立项、签订研制合同、研制过程管理、鉴定定型等过程进行项目管理。新品物资必须经过定型鉴定和适用性验证,确认满足产品要求后,方能应用于型号任务。满足型号使用要求,由型号承担单位或型号承担单位与元器件生产厂一起设计,其加工、制造、生产的部分或全部在型号承担单位或元器件生产厂的元器件属于专用元器件,其按照专用元器件管理办法执行。

外协产品中的新研发单机需进行物资选用审查,供方编制元器件选用清单、材料选用清单提交外协方。外协方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物资选用审查,形成选用审查意见,并明确需提交专项审批的项目清单,供方向外协方提交专项审批的审批单。供方在型号研制过程中,新增物资选用品种时,应将新增部分提交外协方进行物资选用审查,选用变更后的选用审查程序同首次选用审查进行控制。

2 物资采购控制

包括由自行采购元器件、材料的组件研制、通用单机、定制单机类任务和自行采购材料的零件机加类任务。

采购物资申报根据型号或产品任务需求编制配套物资需求清单,并同时明确或编制采购物资的订货技术要求和验收要求。应组织对采购申请文件进行审查,确保所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并留有记录。采购信息除了包括有关产品的要求之外,适当时包括对供方的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提出有关批准和鉴定的要求,还包括对供方某些岗位的人员的资格和技能提出要求、对供方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必要时可提出审核的要求。

航天型号产品用国产和进口元器件的采购工作由物资中心统一组织管理,负责采购并对采购过程进行管理,进口元器件也可委托有资质的物资中心负责采购和管理,元器件集中采购流程如图1所示。

应建立配套物资合格供方管理办法,编制合格供方名录,采购物资的供方应在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应对供方提供的物资进行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供方反馈,并对合格供方名录进行动态管理。

采购合同或订单要以批准的采购文件为依据,应符合采购信息的要求,符合产品或型号质量保证的要求,采购物资的供方应在批准的合格供方名录中选取。采购合同或订单要写明订购物资的名称、型号(牌号)、规格、供应状态、技术条件、包装、交货日期、验收方式等内容。对需要下厂监制和验收的物资,要在采购合同或订单中明确。采购合同或订单除了对采购物资的要求,适当时还应包括对供方的其他控制要求,采购合同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3 物资质量保证

包括自行采购元器件、材料的组件研制,通用单机、定制单机类任务和自行采购材料的零件机加类任务。

元器件(含线缆)应送有资质认定的元器件可靠性中心进行质量验证;凭开具的合格证入库、装机使用,经补充筛选或复验不合格的元器件应及时隔离和处理。根据采购物资的质量验证要求,材料由具备质量验证资质的单位和人员进行质量检验,需要时进行现场监制验收。

采购物资到货后,应将物资放在“待复验”区域,采购人员和保管员应及时根据采购合同及订单,核对采购物资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及质量证明文件等,检查物资的包装及外观。经质量验证合格的物资,由质量检验人员开具检验合格证明并交保管员,对质量验证不合格的材料,执行不合格品审理程序并及时通知采购人员。凭质量验证合格证明办理入库,入库时保管员要对采购物资的实物和质量验证合格证明的一致性进行核对,有效期或油封期符合有关规定。产品研制中出现的元器件和材料失效,按照元器件及材料失效分析管理办法,将失效元器件送可靠性中心进行失效分析,根据失效分析报告的结论采取处理工作。不合格品审理后,不能使用的物资应做出“禁用”标识,并随禁用物资附禁用记录,包括型号任务、单板或零组件编号、物资型号规格、批次号、禁用原因、填写日期等。禁用物资应采取隔离措施,在产品的元器件清单备注栏应填写“更换”字样。禁用物资应定期进行回收处理,从生产现场清除,确保不发生禁用物资误用。

当接到元器件、材料质量问题举一反三的通知后,应依据元器件质量问题和材料固有质量问题处理管理办法等管理要求,开展举一反三的检查和处理工作。物资发生质量问题后,要按规定进行不合格品审理,根据审理结果完成后续工作。经失效分析判定为批次性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将信息报送外协方,并开展举一反三工作。应根据元器件和材料使用常见多发问题及风险控制要求,加强元器件、材料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

4 物资领用控制

包括带料加工的零件机加类任务,委托采购元器件的组件研制、通用单机、定制单机类外协任务,由外协方提供元器件的电装固封类外协任务。

应明确专人负责物资的领用工作,领用人员依据领用凭证领用物资,负责对领用物资和领用凭证的一致性进行复核,负责接收物资的实物管理,负责实物标识的有效转移,负责将质量证明文件有效传递到下一个工序。应对领用航天型号产品用元器件的人员进行防静电专项培训,确保领用人员在领用和转运元器件时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

带料加工的零件机加类任务,依据带料加工申请表领用材料;委托采购元器件的组件研制、通用单机、定制单机类任务,填写元器件领用清单,清单中明确元器件的型号规格,质量等级、数量等,依据元器件领用清单领用元器件;由外协方提供元器件的电装固封类任务,按照提供的蓝图和配套元器件清单领取元器件。

5 物资仓储管理

包括零件机加、电装固封、组件研制、通用单机、定制单机类任务。

采购物资应按性质、类别、型号、规格、炉(批)号等分别贮存和保管。入库物资应及时建账、建卡,将标识置于醒目位置。贮存采购物资的场所应满足物资的贮存要求,型号产品配套使用的元器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以及机电材料等应分别贮存在清洁、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仓库内,专人保管。贮存配套物资的场所还应满足物资其他的特殊要求,如防静电、磁屏蔽、湿度、油封等。保管员应每年对库存物资的外观情况进行检查并保持检查记录。对有贮存期要求的物资应该及时检查,对已到有效贮存期的物资应加明显标志隔离,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按规定复验或转库。

发放物资的型号 、规格、炉(批)号、技术标准、质量等级、供应状态和数量等,应与配套元器件清单或零件材料明细表等发放依据性文件的内容一致,并符合有效贮存期的规定。保管员应根据物资发放的依据性文件定额发料,并如实记录发放物资的数量、批次号、复验合格证号等信息。物资不能混批发料,发放物资的批次号信息应记录在物资领用单据中,并随发放物资一同传递,物资库存管理流程如图3所示。

6 物资配套风险控制

包括通用单机、定制单机类任务。

要对存在配套风险的物资进行有效识别,编制风险物资清单,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要及时统计型号物资配套进展信息,不能满足产品生产、交付计划要求时,要及时将配套风险、风险等级及采取的相关措施报送外协方。要按照型号配套物资信息上报要求,完成型号物资配套信息的报送工作。

7 结 语

总之,在科研院所航天型号项目管理中,对物资的控制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还保障了科研任务的进度和质量,促进科研单位的总体竞争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但是,从当前物资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需要勇于进行大胆的实践和探索,完善和优化物资管理流程和控制程序,巩固用户、物资中心及供应商之间的协作关系,形成以用户为导向、内部管理规范、供方支撑有力的航天型号物资供应链体系,不断提高科研管理创新能力和管控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思成.加强物资管理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279.

[2]马文生.军工企事业单位物资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分析[J].才智,2014(21):291,294.

[3]厉立.航空科研院所物资管理优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9):92.

篇12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不断推广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勘察设计企业开始转变企业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业务。EPC总承包模式一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模式,业主把绝大部分工程风险转移给了勘察设计企业。作为总包方,勘察设计企业承担着EPC总承包中设计、采购和施工所有环节的业务,风险比较大,因此,勘察设计企业加强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降低项目成本,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勘察设计企业开展EPC总承包的背景分析

1.1 勘察设计企业开展EPC总承包的政策支持

(1)为了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培育发展专业化的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2003年建设部出台了《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

(2)为促进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提高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管理水平,推进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与国家接轨,2005年8月1日《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2005)颁布实施;

(3)为指导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当事人的签约行为,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11年颁布实施《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试行)》(GF-2011-0216);

(4)2011年颁布了《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2012年版),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

二十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指导意见、规定及规范,对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市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具有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勘察设计企业,通过改造和重组,建立与工程总承包业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项目管理体系,充实项目管理专业人才,提高融资能力,发展成为具有设计、采购、施工(施工管理)综合功能的工程公司。

1.2 勘察设计企业开展EPC总承包的优势

(1)设计在工程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在工程建设中,设计方案的技术水平是决定性因素,其影响作用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国内统计资料表明:设计费约占总投资额的5%,而设计阶段对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却达75%以上,可见设计阶段是EPC总承包商进行成本控制最有效的环节,同时项目的建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质量,因此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约投资,有利于项目的投资控制和建设质量的提高。

(2)勘察设计企业开展EPC总承包有利于建设周期的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包括前期阶段、设计阶段、设备采购阶段,施工阶段和试运行阶段等,而设计咨询服务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企业可以在设计阶段就考虑设备的选型采购,实现采购阶段的提前介入;可以在设计和设备选型的同时,根据工艺方案考虑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案,缩短项目的施工周期;可以在施工同时提前考虑设备的单机调试与联动调试,缩短项目的试运行周期。因此,以勘察设计企业为主体的EPC总承包,可以实现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试运行阶段的合理交叉,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3)有利于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在以勘察设计企业为主体的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只需签订一个EPC总承包合同,传统模式下的设计委托合同、设备采购合同、施工合同均纳入EPC总承包合同,合同关系简单明确,有利于项目的组织与协调,同时也有利于项目的信息管理。

(4)符合EPC总承包模式的发展趋势。EPC总承包模式已成为国际工程承包的主流形式,在国际知名的350家设计企业中,近一半的设计企业是EPC工程公司,以勘察设计企业为主体的EPC总承包是国际工程建设管理方式之一,也是我国总承包模式的发展方向。随着国内EPC总承包市场逐步走向成熟,越来越多的勘察设计企业进入工程总承包领域。

2 勘察设计企业EPC项目的成本控制措施

EPC总承包项目成本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采购和施工各阶段发生的成本。因此,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包括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

2.1 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EPC项目设计费用一般只占项目总成本的3%-5%,但占项目成本大部分的采购和施工成本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基本确定,因此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的关健在于设计阶段。

2.1.1 优化设计方案,采用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投资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按批准的费用限额控制设计,而且在设计中以控制工程量为主要内容。

限额设计的基本程序:

1、将项目控制估算按照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对各专业的设计工程量和工程费用进行分解,编制“限额设计投资及工程量表”,确定控制基准。

2、设计专业负责人根据各专业特点编制“各设计专业投资核算点表”,确定各设计专业投资控制点的计划完成时间。

3、设计人员根据控制基准开展限额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费用控制工程师应对各专业投资核算点进行跟踪核算,比较实际设计工程量与限额设计工程量、实际设计费用与限额设计费用的偏差,并分析偏差原因。如实际设计工程量超过限额设计的工程量,应尽量通过优化设计加以解决;如确实需要超过,设计专业负责人需编制详细的限额设计工程量变更报告,说明原因,费用控制工程师估算发生的费用并由控制经理审核确认。

4、编写限额设计费用分析报告。

工作分解结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是一个组织工具,它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以反映组成该组织的所有工作任务。项目结构图中,矩形表示工作任务(或第一层、第二层子项目等),矩形框之间的连接用连线表示。

笔者以市政给排水工程为例,建立各设计专业的工作分解结构WBS模型如图2-1所示:

图2-1 设计专业的WBS结构图

2.1.2 设计与采购、施工的合理交叉

(1)采购向设计阶段延伸。勘察设计企业开展EPC总承包最大的优势就是占据设计主导地位,可以将设计、采购、施工紧密结合。在设计阶段可以统筹考虑设备定型与采购,使采购工作与设计工作相结合,同时也为设备采购与施工相配合创造条件,使设计、采购、施工相互之间进行深度交叉,缩短建设周期。

专业设计人员要转变观念,参与设备采购,编制设备采购技术文件,与供应商进行技术谈判,确保设备符合项目要求。

设备供应商在设计阶段就参与项目,可与设计企业共同考虑设计和施工的需要,实现EPC总承包商与设备供应商的信息共享,使工艺设计与设备制造技术深度对接,共同达到工艺设备良好运行的目标,共同寻求降低项目总成本的途径,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4]。

(2)施工向设计阶段延伸。勘察设计企业EPC项目中,将结构施工和设备安装等施工方案综合考虑入设计方案中,可以缩短工期,降低造价,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勘察设计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设计优势,根据设备选型、施工能力和施工机械水平,在设备布局、结构设计、总图布置设计文件中考虑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避免设计与施工“脱节”[3]。

2.2 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

2.2.1 合理选择设备供应商

在以勘察设计企业为主体的EPC总承包项目中,项目参与方主要包括业主、设计院、监理、设备供应商、施工分包商。除监理外,项目其他参与方构成了1条供应链。链的上游是生产和提供各种材料设备的供应商,下游是具体的各个施工分包商。这条链的最下游,也是链的终端,是该项目的业主。设计企业应将上游的供应链和下游的施工分包商纳入自己的供应链,形成综合竞争优势。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合理选择供应商。勘察设计企业应与优秀的设备供应商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并建立经常合作的供应商数据库,加强对各类供应商的分类管理[4]。

2.2.2 加强采购的合同管理

EPC总承包项目中的设备、材料采购是以设计为依据的,采购合同的签订要组织设计人员全过程参与,把好采购合同技术关。同时,应建立合同评审制度,合同签订应有设计、经济、审计、法律等相关专业人员的参与,分专业评审合同的各项条款,避免因合同漏洞给项目带来风险和损失。此外,还要对采购进行全过程管理,做好采购过程中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有效保证设备、材料的质量和工程进度,降低采购成本[1]。

2.3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以勘察设计企业为承包主体的EPC项目,施工任务一般都分包给有经验的施工单位,设计企业在施工阶段主要进行项目管理与现场协调工作。施工阶段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项目实体的最后阶段,是设计工作于采购工作的具体结果,是试运行工作的具体载体。实践表明,施工阶段的管理与运行水平直接影响设计意图的实现,直接制约着项目建设的投资控制与工期目标。目前国内建筑市场的施工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如何选择优秀的施工分包商是以勘察设计企业为主体的EPC项目管理运行中的关键工作之一。因此,选择施工分包商应建立施工分包商目录,对已经合作过的施工分包商的能力和信誉作出评价,为施工分包商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优先选择具有类似工程经验的施工企业[3]。

3 结语

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主要是以上三个阶段,设计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将设计与采购、施工环节进行合理的深度交叉,实现设计、采购与施工环节的有机结合,以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要有全局观念,而不能将各个阶段分开进行成本控制,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统筹安排,实现成本控制整体最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巩淑娟.浅议勘察设计企业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J].企业管理,2013总第521期:50~52

[2] 李海波等.以设计为主导的EPC工程成本控制的环节与方法[J].建设监理,2010,(8):26~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