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数字化范文

时间:2023-06-11 08:12: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的数字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的数字化

篇1

通过flash软件学习动画原画课程,制作流程大大缩减,初学学生很容易上手,操作方法简单,能快速看到输出动画结果,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关动画的前期设计课程比如角色设计,传统教学时都使用纸笔绘画,教师范例时学生只能围观,教学效果不理想,绘画材料也相对比较浪费,不环保,工作环境不整洁。使用多媒体教学,绘画过程使用手绘板和图形图像软件配合绘画,过程清晰直观,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快速反馈,增加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借助数字化软件真正实现动画教学无纸化,不仅教学质量有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而且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毕业学生技能与相关产业专业技术的接轨。

第二,三维动画教学内容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学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调整是应市场人才需求而调整,目前三维动画占有相当市场比重,在三维动画领域主要涉及游戏、动画和数字特效这样几块,实现的方法就是借助数字化软件。为适应专业人员技能需求,三维动画教学这一块与多媒体就结合得更加紧密了。

在教学中我们把三维动画制作分为三个板块,前期设计、中期制作和后期合成,在上个部分中已经讨论过关于前期设定课程中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中期制作和后期合成课程中数字化应用。3dmax和Maya软件是三维动画软件教学的主要实现工具,通过多媒体软件实现角色或场景道具的三维化,逼真或卡通的材质效果,实现三维角色动画效果活灵活现,还可以实现真实的水、火等特殊效果。

篇2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崭新时代,高校也日益成为区域内大量人才和资源的集聚中心,成为区域快速、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源泉,其中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关键,建设好数字化教育资源对于推进教育数字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互联网、服务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的迅猛发展,网络化的信息浪潮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兴起给全球范围的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MOOC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获取渠道和学习模式。国际上MOOC课程建设始于计算机类的专业课,计算机应用专业课也是目前国际上MOOC平台上占专业课程比例最大的课程系列。可以说,MOOC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影响最大。

1高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存在整体匮乏、优质资源短缺、资源分布不均、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整合共享难落实等问题。目前的MOOC专业课程也存在诸多问题:

(1)名校课程体系中是不包含诸如《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等应用课程的。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而言,但这却是他们毕业以后求生的专业技能。

(2)英文课程对学生的语言要求高,所以国外的MOOC课程并不完全适合高职大部分学生全体学习,应当大力建设中文的MOOC专业课程。

(3)国外课程的设计有时内容偏多、容量偏大,需要借鉴和改造后才能适合本专业学生使用。

(4)相同课程来源不一、难度参差,内容重叠、缺乏连贯,难以形成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

MOOC处于初步的探索时期,发展时间有限,MOOC项目也大多处于初创时期。对MOOC的文献搜索也大多局限在网络资源和各教育机构对MOOC的调查报告。Udacity、Coursera、Edx、Udemy、Futurelearn、CanvasNetwork、Open2Study等平台是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项目。从整体来看,上述项目都试图在MOOC模式的基础之上,突显出自身的特色,重视课程整体结构的内在一致性和课程视频的设计,并为用户提供基于网络的横向沟通手段,或者与授课老师进行双向的沟通渠道,在高质量的课程设计基础之上,追求用户的大规模参与。但是大规模网络课程的质量监控和认证仍是无法逾越且尚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导致高辍学率的原因之一。

2 MOOC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的意义

一门MOOC为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当中来,并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学习者,需要课程设计团队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程运行过程中,课程设计团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和反馈,对课程设计进行螺旋式的动态调整。一门精心设计的MOOC需要团队化运作方式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目前,MOOC呈现以下发展特点:

(1)运营机制:以大学为主体的多样化的合作倾向

(2)课程组织:结构化的课程设计

(3)教学方式:以知识掌握为取向

(4)平台定位:以服务用户为中心

(5)课程资源:以视频为核心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

(6)质量认证:课程评价和认证的初步探索

国际上MOOC课程建设始于计算机类的专业课,计算机应用专业课也是目前国际上MOOC平台上占专业课程比例最大的课程系列。可以说,MOOC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影响最大。因此,高校应该首先重视和发展计算机MOOC课程建设:

(1)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观念更新、专业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方式改革

(2)学生更多学习资源与机会选择的需求、学生学习方式改进与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

(3)缩减不同层次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水平差距

(4)计算机应用专业优质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

(5)促进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的国际化,保持与扩大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阵地及其影响

3 MOOC模式的应用策略

在数字化教育背景下,MOOC在一定时期内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但是它在优化课程建设、强化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水平、加快高职教育改革等方面有着其他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如何充分发挥MOOC的主体功能,运用数字化平台把大量的优质课程引进并共享,促进高职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已迫在眉睫。为了适应MOOC之浪潮,拟在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发展MOOC,促进教学改革:

(1)更新教育观念。更新高职教育观念,接受、采纳和再创造MOOC/SPOC等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工具和平台,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2)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建设我校自己的MOOC课程资源,并采用MOOC共享课程资源、SPOC课堂模式和课堂云平台进行新型的大学教学资源建设。引用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的:“未来的若干年里,中国也将向国外一样,划分为研究型大学和纯教学型大学。那么,纯教学型大学的评价体系和指标,就看你这个学校对MOOC的贡献。MOOC精品课程的多少,将决定你在教育界的地位与口碑。”

(3)教学信息化。作为学校教务管理网络平台之补充,建设MOOC支持教学与学习过程及活动的信息化。

(4)教学方法改革。通过MOOC/SPOC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进行基于MOOC的教学设计与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组织,提供专业的教学支撑服务,使教学更加有用、有效。

(5)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通过MOOC以及翻转课堂的新型学习环境以及各种有趣灵活的学习形式(如社区化、学习者协作、趣味性、即时评测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学习效果。

(6)促进教育国际化。通过吸纳MOOC联盟的国际优质开放课程,可以建立国际化课程资源,加强英语或双语教学,并使学生有更广泛的机会直接接受国际知名教授讲授的课程教学,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

(7)扩大高职教育服务及影响。借助MOOC与课堂云平台、开放课程共享联盟,可以对外提供具有高职特色精品资源共享课与优秀课的教育服务,从而扩大我院优质教育服务及品牌影响。

4结语

未来的高等职业教育将更加重视所培养的学生将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更加重视数字化、网络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预见,MOOC对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校教师自身的冲击是必然的。一门精心设计的MOOC需要团队化运作方式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团队成员必须是一批观念新、功底厚、热爱教育事业、有科学态度、奉献精神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才能为MOOC一体化教学改革提供保障。首先转变观念,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学生的权威知识源;二是转换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三是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有效教学与进行协同知识创新。只有积极参与并且融入这场变革,才能切实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和数字化建设。

参考文献

篇3

在影视录音教育中,主要的创作元素包含了画面和声音,在影视教育中,录制声音是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一些艺术院校开设了影视录音课程,主要内容包含影视录音基础、影视声音精品读解等,在数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影视录音教育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数字技术和设备等,为开展影视录音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想和方法,因而为影视录音教育的开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一、数字化时代影视录音教育理念下的“声音录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频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增强,基于音频技术角度,影视录音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分别是模拟录音和数字录音,但这两大过程的声音制作理念和制作方法却是有很大的差异。

 

从初期影视制作中可以看出,影视制作时采用的是模拟录音方法,所使用的录音设备包含效果器和调音台等,工作人员将现场中的声音加以录制,将声音和画面“贴上”。

 

在进行影视录音教育过程中,也采用此方法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向学生传授如何操作和使用设备的方法,将有关声音录制下来。然而,因为受到设备和技术的限制,所以对学生进行实践创作产生了影响,主要问题如下:

 

(一)声音设计空间和创作题材具有局限性

 

在实践过程中,重点放在了操作录音设备、录制现场声音,使得画面和后期制作相吻合。那么,在对设计声音时,对现场声音予以真实还原和记录,或者是运用平铺直叙的方法,但缺少创造声音的空间,通常情况下,学生用声音记录故事和有着戏剧冲突的场景,如果要对其进行创作,只是在后期加上音乐,甚至是运用设备对声音进行夸张和变形处理。

 

(二)设备操作比较复杂

 

在模拟录音阶段,采用的是一系列设备,包含周边设备、调音设备进而抢音设备等,学生无论操作哪种设备都需要掌握较多的技术要领,学生在连接各种设备时常常出现错误,常见的问题有连接线屏蔽效果不佳、电池电量不足,从而导致串音信号问题频繁发生。这些训练是对录音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但对其他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要求其具有声音制作和设计能力,并不是连接和操作设备等,导致非录音专业学生有心理负担。

 

(三)声音制作时的线性逻辑未能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在模拟制作期间,因为技术水平偏低,在声音和画面制作时,主要是线性编辑的过程。学生在后期制作时,将重点锁定为如何确保声音和画面精确同步,但缺乏对创作性的思考,部分学生录制的录像中声音和画面质量难以保证,可是欠缺试验性尝试,尤其是在模拟录音时期,在制作时,通常不能看到声音的波形,如果需要编辑,必须通过反复进退磁带,在听力时找到编辑点,采取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难以找到正确的编辑点,严重的损害素材片段,从而未能达到声音设计的目标。

 

二、数字化浪潮下影视录音教育全新模式—“声音创作”

 

当前,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化浪潮下,打造了全新的影视制作模式,为影视制作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途径。

 

当产生了数字媒体传播方式时,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消费和娱乐需求,所以数字音频制作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影视录音教育中,如何运用数字音频设备和匹配创作要素成为重点。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录音时,学生可以通过想象制作出需要的声音,不单纯录制现场声音,灵活的运用数字录音技术和设备,为影视录音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实施数字录音,实现了模拟信号数字化,用量化比特数和采样频率两大参数予以描述。当前,人们对16bit量化和48kHz采样频率的理解程度增强,对模数/数模转换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确保有最佳的音质。当然,受到技术的限制,数字化技术不会完全取代模拟技术,然而,人们认为数字录音制作却拥具有一定的优势,模拟技术并不能和其相互抗衡。在影视录音教育期间,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教育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数字音频工作站功能的扩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数字音频工作站功能较大,有利于拓展创作空间

 

对于数字音频工作站而言,其多轨录音机、非线性编辑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音频系统,具有的功能如下:

 

1、拥有专业的声音播放和音质录入功能。在模/数转换过程中,最低的取样频率是44.1kHz,量化比特数是16bit,而且频响在20Hz-20kHz范围内。同时,信噪与动态范围等都超过了90dB。

 

2、可以进行录音、混录和还音、观看彩色信号波形。在数字化浪潮下,影视录音教育全新模式能够实现“声音创作”,尤其是进行录音、混录和还音,并从音频工作站屏幕上观察到彩色信号波形,观察效果更加有效、直观。

 

3、具体的操作在平面上能够直观的显示出来,由于能正确到帧的声音波形,在补录时,结合显示器中波形继而找到正确的出、入点。若对某段声音予以多种形式录音,能够在同一声轨和时间展开多层次和无损伤录音,被记录下来的音频可以进行自动编号和保存,所以为后期优选声音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精细音频剪辑功能更加全面。数字音频功能站能对所录入的声音素材予以快速和准确的复制、删除和移位等,移调和拼接等操作更加便捷,所以展开编辑工作时工作质量和效率更高。

 

4、数字音频信号处理器提供了更多的数字信息处理方法。通过在PC机的作用下,充分发挥控制的作用,对不同数字效果进行处理,提供了变调、声音压扩、电平调整和混响等诸多功能,

 

(二)设备操作更加简便

 

在数字化浪潮下影视录音教育全新模式的作用下,对“声音创作”提供了有利保障。由于设备操作更加简便,所以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对于原来专业的录音棚而言,因为设备操作复杂、设备昂贵,不便于非录音专业的学生操作设备,即便是专业录音学生面对大型设备上诸多按钮也不利于其操作。

 

然而,音频工作站中具有一些虚拟设备,在音频工作站中,学生能够实际操作虚拟混响器和虚拟调音台等设备,这些设备中的可调参数以及控制界面风格和传统法设备基本保持一致,几乎所有的操作都能够在工作环境下进行,甚至是有些操作在传统设备上不能完成。例如,在进行多轨录音期间,常使用调音台,通过数字音频软件上,虚拟调音台对声像和音量等进行定位,便于对其调节。此外,虚拟调音台拥有立体声扩展和均衡等效果器,能够达到所加的效果。因此,学生结合其想法展开声音制作,不仅提升了教学实践能力,而且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对各种声音进行变形处理

 

在数字化浪潮下,构建了全新的影视录音教育模式,实现对声音的创作,通过对多种声音效果予以设计,对各种声音进行变形处理,从而实现对预期的声音制作效果。

 

当前,在数字化浪潮下,能够达到预期的声音制作效果。同时,在声音制作过程中,不能只是限于录制时代,应当对声音进行制作,通过在全新的影视录音教育模式的作用下,学生充分发挥其创作力和想象力,思考采用哪种素材制作声音,对声音素材中的音头、音尾和余音等进行编辑合成,从而制作出相应的声音。

 

目前,在影视声音创作过程中,科学的运用数字技术,对生活中的音响加以采集,通过实施倒相、变速等操作,进而制作出更加生动形象的声音。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音加以合成,能够创作出另外一种新的声音。例如,在《侏罗纪公园》中,将老虎、企鹅和鳄鱼等声音进行合成,可以制作成恐龙的声音[6]。同时,对声音的音调和长度等予以改变,运用声音逆转的方法,从而制作出全新的声音。

 

三、运用数字音频教学软件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一些高校在影视录音教育过程中,加入了数字音频教学内容。通过建设了数字音频实验室,并大力开发操作方便和具有多种功能的数字音频软件。比如,在Nuendo实验中心中,安装了Nuendo音频软件,该软件主要是进行环绕声、录音和混音等的制作,而且能够完成视频配音配乐工作。由此可以看出,Nuendo音频软件作为混音和录音等功能的软件,具有其优势,主要运用于专业影视录音和后期制作等领域。

 

将数字音频制作软件安装在音频非线性编辑实验室中,常用的数字音频软件有Adobe Audition和Audio cutpro,对于AdobeAudition音频软件而言,其是基于Windows平台上比较专业的音频工具,前身是CoolEdit,该音频软件具有混录、特效处理和高级编辑等功能,根据波形,然后进行编辑视图和环绕声制作等处理。由于这两种音频软件操作难度小,非录音专业学生很容易掌握,所以是影视录音教育中的主要辅助设备。

 

(二)提高创作能力

 

数学设备和技术在影视录音教育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所以学生创造的作品题材范围更加广泛。

 

学生所创造的作品内容不只是局限于记录事件和讲述爱情故事,在数字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出现了枪战作品和星球大战等作品。同时,学生在非线性音频工作站中,运用声音能够表达相应的内容,而且在声音制作期间,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

 

对于数字录音而言,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常见的问题包含录音电平较小或大、音频信号混浊阻塞和音频信号信噪比高等,如果存在过载的问题,会产生数字噪声的现象。

 

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由于数字录音基准电平(REFLEVEL)设置不正确导致的,在数字录音过程中,所参考的基准电平是-20dBfs,也就是20dBfs=0VU。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过载的问题,在进行录音制作期间,可以采取一次或者是录制两条声轨,对录音电平予以控制,如果一条录音参考基准电平是-20dBfs,那么,另外一条录音参考基准电平应当降低,降低的范围是4-6dBfs。从而形成了过载的备份,进而为可录制高质量的数字声音节目提供了有利保障。

 

总之,在数字化浪潮下,将数字技术和设备等合理的应用在影视录音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尤其是利用数字音频加工站,能够对影视录音教育质量的增强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保障,并提高了影视录音教育质量。

 

四、结束语

 

篇4

中图分类号:D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7-0149-02

一、学校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历数近三年来国内所发生的灾难中,少年儿童都是受到伤害最严重的社会群体;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每年约有16万0~14岁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约有64万儿童因伤致残,平均每天约有44名学生死于各种伤害事故,相当于每天有一个教学班“集体死亡”,约80%的非正常死亡本来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我国已进入突发公共事件高危期,对少年儿童构成的潜在威胁呈现新的形态和特点,关注儿童少年健康、保护儿童少年成长刻不容缓,如何对中小学生开展尊重生命的教育已迫在眉睫。

没有生命,无从谈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应该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教育知识的主动普及和良好的普及效果,将大大减少伤害的发生率。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应包含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

二、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现状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取得的进展

1.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电视节目可以视为推进生命教育的积极尝试。2008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合制作了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它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9月1日,全国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约2.2亿人收看了该节目。

2.安康计划安全应急教育工程安全应急教育工程专项基金。为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关于加强全社会灾害防范教育、完善应急机制的号召,体现儿童少年权利保护的完整性和时代性,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倡议发起并实施了专项大型公益项目——“安康计划安全应急教育工程”,同时设立了“安全应急教育工程专项基金”;“安康计划安全应急教育工程”的推出和实施,旨在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唤起全社会对安全应急教育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普及、教育培训活动,改善有关设施,培养儿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对意外伤害应急技能的训练,全面提升安全应急综合素质,提高广大儿童少年安全应急技能和相关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更好的促进少年儿童的安全健康成长,让孩子们在灾难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多一些镇定、少一些伤害,多一些经验、少一些意外,使广大中小学生真正远离伤害、远离事故、远离犯罪、更加安全健康地成长。

3.中国安全教育网;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主办省略/。

(二)安全教育的实施模式

总体来说,加强儿童少年的应急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救技能,着重从教育的力度和效果即教育的有效性上来考虑未来安全教育的研究方重点。

1.传统教育模式。目前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以学校老师灌输式为主,学生对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极差。从现状来看,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我国中小学还普遍存在着应急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材缺乏、教育教学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很多学校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仅有一次相关课程,课程内容陈旧,无法与现在社会生活有效对接;课程设置单一,缺乏针对性;教育形态多以大课堂宣讲为主,单向灌输,不利于少年儿童的理解和接受,互动交流性差;缺乏实际演练,即使有演练,也是走过场,直接导致学生对各种潜在危险和灾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乏学习兴趣,对讲授的内容不理解;安全教育的定义相对狭隘单一,没有从多层面、多角度关注少年儿童的安全问题。

要解决这些困境,在传统模式下则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教育成本大大提高:教育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相关配套设施需要跟进,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接受安全教育知识。教育的可行性和普及度也因此受限。

2.数字化教育模式。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借助数字技术讲解安全知识、推广安全理念,可以大大降低投入成本并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安全教育”的渠道和形态在现代数码技术的支持下,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均将大为扩展。以安全教育电子出版物为例,其设计制作完成后,可推出光盘与网络两种版本,小学、中学、大学三种版本,并就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城市与乡村不同设计制作不同的教学版块,推广到国内城乡学校。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安全教育的实施具有更为现实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现代媒体均可作为安全教育的载体

现代媒体的受众面广,不仅针对学生,而且将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带动全社会学会真正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构筑起全民安全防范教育体系。

(一)安全教育数字化的意义

1.用数码技术,以形象的、动态的、交互的方式讲解安全知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体验和演练的过程中树立“生命高于一切”的观念,尊重生命。在培养生存能力和训练应急避险技能的互动过程中直观、感性的学习和接受安全教育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规避和解决,并能将知识举一反三,提高生存技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触摸屏、LED展示屏等现代多媒体传播手段,通过生动、形象、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直观的“避险自救”知识普及教育,教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这将使少年儿童有兴趣学习如何“用知识守护生命”。

以电子出版物为例,分为可以观看的动画视频和互动性的动画游戏两个部分。动画视频以演示、讲述为主。电子出版物拟设计虚拟人物形象,如生命守护小精灵、生命守护神爷爷、小朋友平平、安安等,将一些抗灾避险知识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视频了解各种交通、自然灾害、溺水等事件发生的原因、学习急避险技能。在掌握一定常识后,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触摸屏参与互动性动画游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选择题中,选择一种选项后,即有相对应的动画形象显示出选择的结果:选择答案错误即会看到非常严重的后果,选择正确答案则会得到数码的精神奖励。电子出版物经过悉心策划,将丰富的内容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动画角色设计活泼可爱,语言自然,不生硬说教。画面制作使用painter、illustrator、photoshop等平面设计软件与flash等交互设计软件,并配合AE软件制作效果,三维软件制作场景。形式生动,交互性强,寓教于乐,注重应用是电子出版物的特点。使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以及课余时间娱乐中学习到有用的紧急避险、防患于未然的知识与技能。电子出版物通过生动、形象、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普及教育,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和训练应急避险技能,以有限的投入满足广大师生、家长的需要,最大可能避免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将构筑起全民安全防范教育体系。

2.数字载体和呈现方式还有利于安全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跟动性。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安全教育已经不再囿于过去简单的形态和内容,少年儿童所面临的安全隐患类型多、形态新,数字技术构架下的安全教育平台和载体可以随时更新,突出新情况下的高发问题及解决方案。可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季节和不同问题分别解决。这扩大了安全教育的范畴和概念,同时,也扩大了受教育的人群,有利于不同群体的少年儿童找到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并得到及时的帮助。

3.数字化还有助于构建复合型安全教育公共平台。安全教育公共平台除了有传播安全知识的作用,还将发挥“构架少年儿童和社会之间交流的桥梁”等功能。少年儿童作为国家的未来,需要社会的关注。其中,离异儿童、遭受暴力创伤的儿童、留守儿童、孤儿、残疾儿童、艾滋儿童等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网络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让更多的人聚焦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问题上,给予物资和精神上的救助;网络还可以针对少年儿童问题的焦点,引发公众的反思,并有利于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改善症结,消除弊病。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从身体和心理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辅导,使少年儿童得到全面发展。

(二)期 望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包括学校家长在内的全社会的责任。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的数字化设计研究,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家庭的幸福,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曾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四、小 结

数字技术使安全教育以全新的面貌和内容将更多的群体、单位纳入到安全教育的建设体系中,这将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紧密结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系统工程。这在显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全民素质、提升社会整体精神文明的发展上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无论是将资源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资源还是儿童的学习资源。都只从改善教学效果,增进儿童学习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功能,资源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儿童。而事实上,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其生活的整个生态环境,受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儿童发展生态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功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把握数字化教育资源对儿童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中,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与儿童、家长及教师之间均存在双向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说,资源不仅直接作用于儿童的发展,还能够促进生态系统中各主体的发展,包括教师与家长,而这种作用又将积极地影响儿童的发展(如图)。其中,幼儿园教师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主体,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应当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帮助,以支持教师进一步深入了解儿童、有效设计活动、加强对课程的反思以及增进家园联系,这最终将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以及整个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内涵的理解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它基于我国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通过科学、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指标,反映了国家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指南》的颁布为我们深入理解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更多样化地理解幼儿因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类型

随着《指南》的颁布,将《指南》中提出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高质量教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幼儿园教师新的工作重点。它要求教师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能够正确理解儿童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有效观察、记录与评价儿童的学习,并结合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状况开展家园互动。(2)能够结合《纲要》中的教育理念与《指南》中各年龄段儿童具体的发展目标设计、实施课程。(3)能够结合儿童评价结果与课程内容反思结果,努力改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师幼互动质量。教师以上几方面的专业发展都需要相应的教育资源,包括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支持。因此,对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理解不仅应包括传统的教与学资源,还应包括:(1)与《指南》配套的反映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的资源,让幼儿的学习行为“看得见”。(2)在《纲要》和《指南》指导下,体现过程与内容有效结合的资源,包括高质量师幼互动的参考性资源。(3)便于教师交流和反思的反映现场教学过程的可视化资源。(4)用于分析幼儿发展水平以及教育效能,有助于评价和反思课程有效性的资源。(5)支持幼儿园文化积淀,反映园本特色的课程资源等。这些有关课程构建、教与学、师幼互动、家园互动、儿童发展评价等与幼儿园教育实际密切关联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是幼儿园落实《指南》,促进幼儿园质量提升的有效资源。

(二)幼儿园应作为主体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

一般人们认为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很难在幼儿园层面进行,这主要是因为大家把数字化教育资源狭隘地等同于那些用于教与学的视听动画等。事实上不尽然,尤其是《指南》颁布后,幼儿园教师能否科学有效地观察与评价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成为能否有效落实《指南》的关键。为提升教师有效观察与评价儿童的能力,把评价与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幼儿园可以作为主体建设一系列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比如,教师应依据《指南》指出的各年龄段儿童的发展目标来观察与评价儿童的发展,并根据评价结果反思课程的设置。幼儿园可以借助园本教研,通过让教师撰写并交流儿童的学习故事来分享观察心得,在提高教师观察与评价儿童能力的同时,积累与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有关幼儿学习故事的资源。幼儿的学习故事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发生了什么”,可借助文字、图片或视频对儿童的自发游戏、学习活动情景进行真实描述。第二部分是“学习了什么”,即对儿童的学习行为(包括儿童对各领域内容的学习水平及其学习品质)进行解读、评价和回应。第三部分是“接下来的教育策略”。这是对教师接下来该如何进行指导的计划与思考。通过不断的积累、筛选、完善与整理,学习故事的第一部分内容就可以成为生动、直观呈现儿童在五大领域中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资源,第二部分内容则可以成为体现教师如何看待儿童的学习行为、如何适宜地评价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资源,第三部分内容则能成为体现教师如何结合儿童的表现反思当前教育行为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思考与调整的资源。这些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积淀与进一步的合理运用既可以成为园本教研的主题或培养新教师的途径,又可以成为幼儿园文化积淀中很有意义的一个音盼。

由此可见,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形式非常丰富,幼儿园完全可以自行建设,而且这样的资源建设对于幼儿园的意义与价值更大。通过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幼儿园可以巩固园本教研的效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最终提高园所整体教育质量。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缺少提炼、整理与结构化的过程,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可能会迷失在资源的海洋里。将资源的积累变成了资料的堆积,这是幼儿园在教育资源建设中应该避免的误区。那么。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三、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原则

(一)系统性

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管理的角度将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看作一个系统工程,这首先需要园长具有相应的领导力,要在宏观把握幼儿园文化建设和教育质量建设的基础上明确资源建设发展的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应该以系统的思维方式开展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对资源的类型、资源建设的途径、资源的收集时间、资源的编辑与整理等一系列工作形成明确的规则和程序,并确定相应的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

(二)有意性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有意性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建设资源。一方面,每一次资源收集之后就应该根据系统设计的框架给予一定的编码,即给资源贴上相应的标签,明确资源所反映的内容和作用;另一方面,还应该依据形象性、有效性和便捷性原则对每一个资源进行及时的剪辑与整理。比如,传统的教育案例通常只以文字的形式呈现,教师只能大概了解活动的计划与思路。教学过程录像则可能因为时间过长、无用信息过多等原因,教师不愿意从头到尾细看,而且由于容量较大,在储存和传输方面也存在较多不便。通过文字、图片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完整教学过程的可视化教案,既能使教师快速、清晰地了解整个教学过程的脉络,又能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关键性的师幼互动过程加以聚焦,还可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表现以及完成的作品,这样的可视化教案资源建设既反映了资源建设的有意性,又体现了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特色性

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是指幼儿园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某些方面不仅优于其他方面,也优于其他幼儿园的独特品质。个性与特色是一所幼儿园的竞争力之所在,它赋予幼儿园发展以强劲的生命力。幼儿园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应该积累传承本园最具特色的教育资源,这也是积淀园所文化的有效方式。事实上,幼儿园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不可能面面俱到,特色教育资源的建设可以成为幼儿园办园特色建设的一部分,长期的资源建设将会成为一所幼儿园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育特征。这样的特色创建能够拓展和丰富幼儿园教育的内涵,有效扩大幼儿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篇6

一、前言

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影响力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教育技术方面,我国由于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在建设时间与规模上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更要奋起直追,否则必将被世界淘汰和抛弃。

二、数字化带来的教学影响

1.改变教学模式

建设数字化校园是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这项工作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要求教学管理必须高效透明、及时跟进。学校的教学管理主要涵盖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学行政管理;第二,教学学习管理。其中,教学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学校的政策议会、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等教务管理,在数字化时代,这些工作流程可以纳入数字化信息系统。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采用数字化信息管理,就必须合理制订办学制度、工作流程等,并公开透明,按章执行,提高各项措施的执行力度与执行效率。对于数据与资料的录入,则要求归类清晰,资料与数据正确无误。同时,对于系统的信息公布要及时准确,不能延迟。

2.利于提升教师素养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中,教师自身的素质也要跟随时代与时俱进。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个人必须具备高质量的技术能力、业务水平及教育素质。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求:第一,教师个人的基本信息素养要高,教师要熟悉掌握本校的校园数字化系统的功能与使用,并且能够熟练地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分析整理后用于教学中,同时,要熟练掌握和使用常用办公软件、课件制作软件以及其他与教学相关的软件,能制作精良的教学课件;第二,教育技术与专业课程要互相辅助,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采用信息化、电子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三、数字化带来的教育方法变化

1.采用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在网络平台或其他信息交换平台进行异地教学。其通常是利用互联网、卫星通信网或采用视频会议、移动通信的方式,把城市的优良教育资源传播给农村、偏远地区等教育资源较差、教育水平较低的落后地区。学生可以通过远程教学课程收看名师讲座及辅导或进行通用课程的学习。

2.采用移动学习

近年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覆盖率增长惊人,移动网络平台与计算机技术完美结合在一起,移动学习这一新型模式逐渐受到人们青睐,并迅速扩展到教育领域。@种学习方式的特点是快捷方便,不受环境与场地限制,学习者可以合理利用时间,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获取信息,比如,在等车过程中、在地铁上,只要有时间就可以用来学习,这种方式让人们对于时间的利用率达到最佳。

3.采用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育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多媒体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学理念也从传统的教师主导模式转变为师生互动模式,这种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学校都采用这种模式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

4.采用网络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授课时通常会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学时用来进行课堂教学,其余时间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自学。2016年教育部在180所学校中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试点,采用课堂讲授、小组练习、网上自学各占三分之一课时的方式进行。其中,网络自学课程采用与课堂教材相配合的多媒体教材,在观看教材的过程中,使用耳麦来达到听与说的有效对比,并反复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多试点学校一致认为:网络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为教学提供了交流互动的条件,让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高得更快,受到学生的欢迎。

5.采用网络教学学习平台的协作式学习

这种模式主要是在网络平台上完成大部分或全部课程的教学、辅导与考试,它一般用于非全日制的教学,如网校、远程教育等,一般不会用于在全日制学校的学生,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清华大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程,其突破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全程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和辅导,并完成课后练习与成绩测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虹,等.美国大学信息技术发展十大热点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16(11):84-89.

篇7

二、教育教学评价系统的内容及操作流程

(一)教育教学评价系统的内容

1.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的评价

(1)基本信息设置。首先设定一个评价轮次,并指定一个与其对应的课表轮次,用来确定每个学生评价的对象,再设定一个评价的时间区段,来规定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评价。(2)教育教学评价范围及指标设置。①设置评价范围,即设置相应年级课程开设的相关模块。②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学生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从而结合学校的要求来了解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部分,设置了具体评价项目的客观评价选项与主观评价内容。③生成评价问卷。(3)学生网上评价。学生在网上凭本人的学号和密码进入系统,在设定的评价时间段内就可以根据评价指标对每个老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全部评完任课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后,最后提交评价表完成评价。(4)审核学生评价的主观题,统计未参与评价的学生并要求其补评。(5)查看学生的评价结果。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可按班级、年级统计学生的评价结果;可查看学生对教师评价详细情况。

2.学校督导对教师教育教学情况的评价

学校督导对教师教育教学情况的评价内容与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的评价内容一致。

(二)教育教学评价系统操作流程

学校主管部门设置评价轮次评价时间区段评价范围评价指标体系学生或者督导登录评价审核学生主观题查看评价结果。学生进入数字化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网站在用户登录处,凭本人的学号和密码登录进入教育教学考评后点击“提交教育教学考评表”点击右侧“评价”逐一评价任课老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每完成一位老师的评价表要点击“提交”按钮来保存评价数据。学校督导评价操作流程与学生评价流程一致。

三、教育教学评价系统优势及具体作用

1.教育教学评价系统的优势

首先,学生和学校督导独立完成评价,评价过程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其次,系统自动统计分析学生和学校督导评价数据,并高效生成评价结果表,使评价结果准确、可信。最后,任课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只可以查看所教学生和学校督导对本人的教育教学的评价结果,并不知道具体评价的人员,使评价客观、真实。

篇8

在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曾经在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发生的多次演变和革新。在这发展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对音乐教育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更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们对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不仅带来物质技术层面的影响,而且从思想观念上对音乐教育的创新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使音乐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电脑音乐系统和高智能化的音乐软件的问世为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形成,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将带来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都设有数字化技术的专业课程,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对数字化技术以及它在教学中的应用潜能展开学术性的研究,探索数字音乐与传统音乐在构成方式上的差异以及这种音乐系统在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各门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数字化音乐在视唱练耳课中的应用和作用

视唱练耳这门基础课,是较早将数字化音乐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课程。在以往的听辨过程中,复杂对位的训练基本无法进行,其一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时没有一个标准作为依据;其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举一反三。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训练,无论是针对实际作品还是单纯的节奏练习,都能够准确轻松地完成。传统的训练内容与技巧,缺乏与实际音乐作品的联系桥梁,学生会听和弦连接,但相应的钢琴小品却无法应付,会听钢琴弹奏或拍打出的节奏,却无法识别生活状态下的节奏声音;能够顺利地完成钢琴二声部记谱,却根本无法辨别实际作品中的二声部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数字化音乐教育手段与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具有逻辑性的听觉分析过程,弥补自身学习与实际音乐作品之间的距离。

二、数字化音乐教学在和声课中的应用和作用

在传统的和声教学课中,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的和声谱例,在学生心中难以形成和声音响的听觉联想,而钢琴上弹出的和声音响,瞬间即逝,不易捕捉音响特征。采用这些方式进行和声学课程的教学,学生常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困惑。数字化音乐技术的引进和利用,很好的解决了和声教学中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的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难以沟通的问题,利用专业软件强大的乐谱编辑功能,对学生进行视、听一体化的和声教学。这样既可以通过乐谱显示功能进行课堂讲授,又可以利用乐谱编辑功能进行示范和改题。以这种方式进行和声教学,使学生既看得见,又听得着,而且还可以多次重复,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和声的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得更加深刻。

三、数字化音乐教学在乐器法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过去因条件所限,乐器法的教学多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介绍,学生对各种乐器的了解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观看乐器图片,而无法即时听到各种乐器的实际音响。显然,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主的教学方法。计算机进入教学后,我们可采用美国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多媒体光盘软件Musical Instruments(乐器)来解决上述问题。该光盘存储了世界各地从古至今数百种乐器的声、图、文资料,分别按形制、地区、乐队编制和乐器名称分类,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用。

四、数字化音乐教学在配器法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传统的配器课程多局限于书面习作及钢琴音响试听的旧模式当中。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初步的配器理论与技巧,有些人还试写了许多配器作品,但由于学生没有试听自己配器作品实际乐队音响的条件,故配器教学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现在,我们可以将学生的配器习作输入计算机,通过MIDI系统来产生较为真实的乐队音响,教师结合实际音响进行分析讲评。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提高了配器法的教学质量。

五、数字化音乐教学在复调课中的应用和作用

复调这门课包含的写作技巧是繁复而严格的,仅就其中的纵横向可动对位来说,其可能性就十分多样,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双方常只选择其中基本的方法讲授和练习。但当教学转在计算机上进行时,探讨多种对位结合的可能性就变得十分简单易行,学生的写作(包括各声部的音色配置和乐谱打印在内)能瞬间完成,这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自然增大了练习量并强化了学习效果。

六、数字化音乐教学在作曲课中的应用和作用

篇9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57-02

1 协同教育概述

“协同”,作为“协作”“共同”的同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协作一致完成某个目标的过程或能力。1965年伊戈尔・安素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德国的赫尔曼・哈肯(H.Haken)教授的《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对协同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协同及相关理论同教育的结合,实现了教育理论结构的整体创新,形成协同教育学,其哲学思想是和谐竞争、协同发展,科学思想是解放心灵、规范德行,以哲学、科学、实践三维一体作为实践方法,以培养协作应变、学习创新、诚信仁爱、负责感恩的世界精英为教育目标。

2 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教育按学段划分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包含小学、初中和高中三阶段,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时期,是其他阶段教育的基石。只有做好基础教育阶段的工作,才能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把握好教育时机,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功能。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于推动基础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近年来,我国校园数字化进程得以不断提速,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可观的成就。但是数字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学校都投入大量金钱购置信息化设备,计算机与网络硬件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等多个部门都实施了信息化管理。这些系统为校园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各部门之间应用系统相互独立,缺乏统一的技术体系标准,造成数据无法实现实时同步,数据信息不统一。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涉及教育、管理和学校内外各组织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问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所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教育所带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转变。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将学校建设成为教育现代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科学化的新型学校,但目前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视技术应用而忽视教育理念转变的现象。教师是信息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很多教师仍然缺乏信息技术技能,他们使用的信息技术处于初级阶段。学校对教师信息技术重视度不够,投入较少,导致教师对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不积极,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特性缺乏认识和了解,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能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导致多数校园网络处在闲置、没有充分利用的状态,增加了投资成本,降低了效益。网络的最大优势是实现资源共享,但有很多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校内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校外资源则未进行收集和整理。

3 基于协同教育理念的数字化校园构建策略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完善数字化学校建设方案 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数字化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和重点工作,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信息技术中心,制定并完善信息管理制度,做到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确保设备安全、信息畅通。制定校园化建设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教研、管理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权限控制,共享教学资源。对数字化校园平台进行升级,实现对学校工作数字管理的全覆盖,定期对数字化校园系统进行测试,及时解决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学校内组网级联较多、接入设备老化及下载速度慢的问题。建立全自动多媒体录播教室,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完善教学资源库和学校网站建设,让信息平台成为学校、教师、家长、企业都可以参与的系统平台,建立异地移动网络办公系统,使得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在异地或者家中就可使用校园网络;建设面向管理者、教育者、被教育者、家长及企业的客户服务平台,使得全社会都可以通过电子平台参与学生的教育,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借助网络提升自己 数字化校园建设对教师提出新要求,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决定了现代教学手段发挥的效力。为适应社会发展,应对数字化的挑战,教师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面对新时期、新特点、新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求,要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致力于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及时了解教学改革的前沿动向,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变化,投身课堂教学改革,主动探索和实践课堂教学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提升信息素养和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搭建家长、学校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依托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通过手机、电话、互联网等手段将学生安全情况、成长情况及时地发送给家长,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密切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促进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全程对接。搭建师生之间、家校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创造家校、师生和生生广泛参与的氛围,学生或者家长对学校的各方面有疑问或者不同意见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畅通家长、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拓宽学校教育思路、教育渠道,突破时空限制,构建学校、家庭、教育的互动机制,拉近与家长间的距离,融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

网络的特殊功能,使得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在交流地位和话语权上更趋平等。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私下交流,可以通过悄悄话的方式,既实现了交流,又保障了相关人员的隐私。不仅如此,还为各班级提供了交流展示平台,各年级各班级同样可以从公开的网络日志上互相取长补短,改进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时效性,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 结语

当代是知识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信息化高科技产品已成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字生活已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数字化生活意味着自动化、高效、便捷、理性,对教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数字化校园的构建较之传统的校园网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一个安全可靠、性能卓越、易于管理的校园网络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2)06-0072-08

一、研究背景

(一)实施“班班通”工程的紧迫性

随着“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逐步完成,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巨大进步,逐渐实现了校际互通。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环境,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2010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提出“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班班用多媒体教学创造条件,继续加强资源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要求。由此可见。国家已将实施中小学“班班通”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班班通”工程的建设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班班通”主要是借助于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因此,如何保障有效资源能够通到班级。这就需要重点考虑资源供给和共享问题。目前,虽然很多西部农村中小学已经被纳入远程教育工程,但可供学校应用的数字化资源却严重不足,使优质资源共享的目标难以有效实现。所以,为了能够保证各学校顺利使用“班班通”开展教学,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任务迫在眉睫。

(二)云计算解决教育资源问题的优势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超级计算模型和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方法,其实质是为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网络环境提供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它是一种通过网络以便捷、按需的形式从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资源池(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等)中获取服务的业务模式,云计算的业务资源应该支持通过简洁的管理或交互过程快速地部署和释放。从这一定义可以得出云计算具有按需使用、快速、安全和便捷等优点。有学者认为,“云”体现了一种整合资源、集中服务、应用共享的系统思想,以它高智能的计算进化能力。完全颠覆了获取信息资源、接受计算服务与人际沟通的既有方式,标志着整合一切信息资源智能服务于个性化需求的泛在学习时代的来临。而结合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将其应用于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领域,这对于实现各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各地区、各学校都可以参与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将各自建设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统一存储于“云端服务器”,再由指定的教育部门对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分类,最终建成大型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从而能够顺利实现所有地区的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利用这种“共建共享模式”建设的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汇集的资源都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整合而成,资源的质量相对较高。各地区不必重复建设大量的教育资源,可以直接选用资源库中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因而有利于降低教育投资成本。而且。学习者只要具备任一款能够联网的云终端设备,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就可以随时为学习者提供资源服务,便于学习者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总之,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一方面能够满足各地学校对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对推动“班班通”工程的深入开展和提升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依然是课堂教学。所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于课堂教学信息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突破口也在于课堂教学信息化。而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必然离不开优质教育资源的支撑。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各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对基础教育的数字资源建设非常重视。然而,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建设的同时,我们仍然不得不面临教育资源建设中出现的众多问题与困境。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希望能够引起相关研究部门与人员的高度重视。

(一)数字资源建设规模大,质量偏低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提出,各地区纷纷加大实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力度,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便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很多地方教育部门热情高涨地建设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库,以期待能够加快推动本地的教育发展。但是,往往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和整体考虑、未遵循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过度关注资源建设的“数量”,而忽视了资源的“质量”。例如,制作的大量课件质量较低、缺乏规范性,与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脱节等。类似现象在我国各地的教育资源建设中均有出现,但相对而言,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地方数字教育资源质量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有些地区甚至没有本地的教育资源库。

(二)数字资源重复建设多,创新较少

各地在开展建设本地教育资源库时。通常是在本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下。由当地的一些优秀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技术工作者参与资源建设,他们所建设的数字教育资源主要是现行中小学各年级的课程资源,其中以语文、数学、英语等主干课程资源居多。由于缺乏与其它地区教育部门的交流和合作,致使各地建设的教育资源比较类似,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库都成了“信息孤岛”,无法同其它地方的教育资源库实现交互与共享,导致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笔者通过浏览分析现有部分地区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发现这些教育资源库都存在一些共同的缺陷:资源库结构过于简单、缺乏一定创新,资源库内容多数无法进行智能检索、更新速度慢,难以体现当地的基础教育特色。

(三)教育资源内容单一,利用率低

纵观各地的基础教育资源库或者教育资源网,主要内容是中小学主干课程的辅助教学资料,如教师备课资料、课件和教学素材,以及供学生使用的习题库和试题库等。它们主要以教材和知识为中心,多数内容是教材和辅导资料的“网络版”,内容枯燥、形式单调。有些内容由于缺乏有效教学设计、未遵循一定的标准与规范,难以满足授课教师的教学需求,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很少使用这些资源。其实。这些所谓的教育资源库并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资源库,教师若利用它们来开展教学,不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会降低教学质量。

三、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

(一)班班通的概念

“班班通”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后形成的产物,其实施是一项包括硬件环境建设、教育资源建设及教师应用能力培养的系统工程。从“校校通”工程到“班班通”工程,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由“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转向“推进与保障教学应用”,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应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带来了新的解决途径。概括地说。班班通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定义

何克抗教授认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含各种学习工具软件)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没有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就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更难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探究,也难以改变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然而,由于现有的教育资源库存在着内容质量偏低、制作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它们难以为利用班班通设备开展教学提供有效资源保证。因此。建设优质的班班通教育资源库势在必行。

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指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将多媒体素材的教育资源进行收集、加工和管理,为利用班班通设备开展教育教学提供资源服务支持的系统。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可以通过共享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本文中的班班通教育资源库就是指“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它不仅能够为教师利用班班通设备开展教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还可以提供基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教育资源服务。

(三)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特点

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的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能够克服以往教育资源库存在的不足。更能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需求,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资源丰富、形式多样

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提供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教育资源。包括目前中小学阶段的各类课程资源,既有满足教师教学需要的“课程同步教学资源”,也有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同步学习资源”、“课外拓展学习资源”等。而且,资源呈现形式多样,既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验资源,也有视频资源、动漫资源和网络资源等,如此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呈现,能够充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2.内容新颖、富有特色

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服务支持系统,它由来自各地区的资源建设者共同设计与管理。资源库中的内容时时刻刻在不断更新,因而资源库能够保持内容的新颖性。而且,各地建设的数字教育资源往往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教育特色,所以,整个教育资源库中的资源特色鲜明,能够充分满足各地学校对不同类型教育资源的需要。

3.共享面广、使用便捷

利用云计算技术的优势,构建的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具有强大的共享能力,可以同时满足全国各地学校对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需求。用户只要使用任一种云终端设备。通过联网就可以随时获取教育云资源库中的资源。方便快捷。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班班通设备获取教育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包”获取教育资源来进行自主学习。

4.智能检索、互动性强

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能提供智能检索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任一款云终端设备进入资源库主界面,利用智能检索功能快速查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同时,资源库还具有互动服务功能,如在“网络服务资源”模块中提供BBS和“教育微博”等服务。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之间网上交流的需要。利用这一服务功能,同学之间能够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来共同完成某一主题的学习任务,教师也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内容

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括日常教学所需要的一系列教学资源,还包括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其它类型数字资源,如图1所示:

1.课程同步教学资源

本资源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教师。开发与我国现行不同版本教材同步的各科教学资源,包括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课程教学资源,具体内容如课程的备课资料、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以及教学设计案例等。

2.课程同步学习资源

本资源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开发与我国现行不同版本教材同步的各科学习资源。包括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课程学习资源,具体内容如名师教学视频资源、习题库和课堂笔记资源等。

3.课外拓展学习资源

本资源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开发与现行各个年级同步的课外拓展学习资源,内容形式要多样化,要能够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需求。具体内容包括与教材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料,或是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知识,如与“神舟飞船”有关的科技知识、以及关于人文社科方面的热门学习话题。

4.仿真虚拟实验资源

本资源主要为教师开展实验课提供服务,也可以供学生自主学习实验课程使用。开发与现行各个年级相关学科同步的实验课程资源,内容包括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实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如采用Hash、Virtools、3ds Max等软件来制作高质量的虚拟实验资源。供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使用。

5.德育教育资源

本资源主要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服务。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或者家长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它包括当前中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内容,可以是与德育有关的小故事或者以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为题材的视频资源,如“当代雷锋”郭明义的故事,也可以将历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内容纳入其中,还可以是与德育教育有关的动漫、电影等。

6.教育游戏资源

本资源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让学生能够从游戏中接受教育。这些游戏必须具有教育性。通过开发一些励志类教育游戏或者知识类教育游戏来达到这一目标。例如,以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经典传说或者历史故事为题材来开发相应的教育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中学习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知识。

7.教师培训资源

本资源的使用对象是教师,主要目的是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服务。内容包括当前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和部分教育发达地区的教改经验总结,也包括国家级名师的示范课、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等。内容主要以视频资源的形式呈现,以便于教师培训学习使用。

8.网络服务资源

本资源将结合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开发相应的网络教育资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服务。例如,可以建立“班班通学习网”。在网上提供各个年级、各门课程的学习内容,还提供BBS和“教育微博”服务功能,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等多方沟通交流提供便利。

四、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原则、构建模式与平台架构

教师在正式上课前,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备课,还要制作教学课件、查找教学资料等。可是,要让每位老师都去认真做这些繁杂的课前准备工作,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况且难以保证教学资源质量,当然也更没有必要让每位教师都成为“课件制作专家”。因此,为了让教师能够顺利使用班班通设备开展教育教学,就必须先开发班班通教育资源库,然后让他们在资源库中选择合适的数字教育资源来满足教学需要。

(一)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需要注意的构建原则

1.要高度重视数字教育资源的质量建设

教育资源建设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2011年8月18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出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是科学推进教育信息化加速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非常重要也非常紧迫。虽然,我国基础教育目前急需大量的优质数字化资源,尤其边远落后地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是迫切。但我们不能因此只顾教育资源的数量建设,而忽视了教育资源的质量。教育资源建设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应根据统一的规范标准进行资源统筹,以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保证教育资源的质量。因此,作为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必须要对建设的资源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按照一定的资源技术标准来执行,如依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制作高质量的数字教育资源等,要尽力保证让高质量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进入中小学课堂。

2.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征

教育信息化服务的中心是学生,要让学生在教育信息化中发挥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支持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来学习和生活。然而,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思维、情感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他们对新知识的领悟和掌握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建设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征。要使建设的教育资源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同一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文字、动画、短片等不同的形式来呈现,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便于学生更好地去掌握新知识。要通过优质的教育资源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设的教育资源库实现它的应有价值,真正满足我国基础教育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

3.要及时更新与维护教育云资源库

教育云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涉及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技术规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它也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建设的数字教育资源必须具有时代性、新颖性。因此,我们不仅要建设好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而且要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与完善。同时,要对教育云服务平台进行定期维护与升级,这样才能保证它长期稳定地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提供资源服务,也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模式

1.自主构建模式

自主构建模式,顾名思义。就是结合自身的发展特色,自行建设满足自己需要的教育资源,它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资源建设模式。这种模式突出了资源建设的针对性。能够反映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并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利用这种资源构建模式建设的数字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满足自身教育发展的需要,还可以为其它受教育群体提供教育资源服务。

2.共建共享模式

共建共享模式指多个单位通过协同互助的方式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并且最终共同享用劳动成果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共建”与“共享”,它倡导的是一种互助协作的理念。陈琳教授等人认为,“共建共享”是在一定范围内共同建设、共同享用资源,是对自发建设模式的拓展和补充,因为该模式下可真正由具有建设资源能力和水平的人来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建设质量问题。所以相对而言,利用这种模式建设的教育资源,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资源的质量,而且能够有效解决较大区域内受教育群体对数字教育资源的需求。也能为其它地区受教育群体提供教育资源共享服务。

3.公建众享模式

“公建众享”是新时期倡导的一种资源建设模式,它具有高的建设标准与应用绩效,对实现大范围内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意义更大。“公建众享”是我们根据时展需要提出并着力研究的新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即由政府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提供建设资金主导组织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后的信息资源原则上不加限定地供人民广为享用,其最大特点是可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最为优秀和合适的人士建设资源,从而确保建设质量。因此。这种资源建设模式将能弥补以上两种模式存在的不足,能够有效保证数字教育资源的质量。

(三)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平台架构

1.教育云服务平台

教育云指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它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架构,它将教育领域需要的软硬件计算资源虚拟化之后,向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以计算资源为形式的服务。教育云主要有以下潜在优势:它不仅能够节省投资、提高硬件系统的利用率、降低管理和运维成本、节约能耗,而且还可以提供集中的网络管理和运行维护服务,以及提供资源共享和教学科研协作等服务。利用云计算技术来完成某一具体任务则通常由云计算平台来实现,它是云计算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常把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云计算平台,称为“教育云服务平台”或“教育云平台”,它是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这种云服务平台集教学、学习、管理、交流和娱乐于一体,让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其它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同一平台上,根据各自的权限和需求来完成不同的任务。在本文中,我们结合“班班通”工程这一名称,将此教育云服务平台命名为“班班通教育云服务平台”,它的基础架构和组成部分如图2所示。由于云计算的理念主要强调“服务”,因此。本文将重点从云服务层面来探讨如何构建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而对云计算的技术层面具体实现则不作深入探讨。

2.利用教育云服务平台整合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

由图2可知。教育云服务平台包括教育云管理平台、班班通互动教学系统、资源共建共享系统、交互式学习网站、电子书包系统和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等部分。而且,该教育云服务平台具备较强的智能性和交互性,便于用户快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在教育云服务平台中。“班班通互动教学系统”、“交互式学习网站”、“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和“电子书包系统”等都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支撑,将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中的资源整合于这些模块,可以方便师生获取教育资源,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教师可以通过“班班通互动教学系统”获取教育云服务平台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可以利用相关的云终端设备。如通过“电子书包系统”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来开展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实际上,学习活动的开展并不只局限于课堂上。学习者只需拥有任一款能够联网的云终端设备。教育云服务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为他们提供资源支持服务。如图3所示,教师和学生能够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云终端设备获取教育云服务平台提供的教育资源,这也是教育云服务平台的一大功能优势,能够随时为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或者非正式学习提供教育资源服务。

五、多层级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

结合当前利用班班通设备开展教学的现状。以及如何通过共享多方优质教育资源来提升教学质量,我们提出“多层级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这一概念,它包括校本教育云资源库、市级教育云资源库、省级教育云资源库和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其中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一个,其它类型的教育云资源库均有多个。这四种类型教育云资源库的层级是由低到高的,其中校本教育云资源库处于最低层级,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处于最高层级。实际上。这四种不同层级的教育云资源库。就如同众多的“教育云”。学校建立的校本教育云资源库就是“校本教育云”,各市建立的教育云资源库就是“区域教育云”,各省和国家建立的教育云资源库则是“大型公共教育云”。一般而言,教育云资源库的层级越低。它的地域性就越强,越能反映该地区的教育特点:反之。教育云资源库的层级越高,它的教育资源质量相对较高。资源的普适性也就越大。其实,这同现有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与“各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之间的关系很类似,但是,它们包括的内容要比国家和各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多得多,甚至可以将国家和各省的基础教育资源网也包含进来,作为教育云资源库内容的一部分。开发多层级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其目的是为了结合各地的教育发展现状,既能让各地区、各学校合理利用符合本地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又可以利用各省乃至全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充分满足不同地区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全面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目的。

(一)利用“自主构建模式”构建校本教育云资源库

校本教育云资源库指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学校结合自身教育发展的优势与特色,利用自主构建模式来建设满足自身教育发展需求的教育资源库。图4是以E市A初级中学为例,利用“自主构建模式”来构建校本教育云资源库的过程。

1.构建条件

E市A初级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中学,学校办学历史悠久,该校一直以英语教育为特色而闻名,英语学科师资实力雄厚。同时,该校还是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信息技术设施和网络环境相对完善,并且该校有多名信息技术教师愿意参与校本教育云资源库的开发和维护工作。

2.构建目标

A初级中学结合本校英语教育多年来形成的特色。合理整合本校已有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建设校本教育云资源库来更好地服务于本校英语的教育教学。同时为其它初级中学提供英语教育资源共享服务。

3.构建过程

(1)A初级中学结合自身实际。以优势学科为基础。聘请校内外优秀英语教师、教研员、教学设计专家和教育技术人员,成立“校本英语数字资源开发小组”,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2)开发小组先要对校本教育云资源库进行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同时要对开发任务进行具体分工,如有的老师负责教学设计,有的老师负责英语课程数字资源开发,有的老师负责云计算服务申请和校本教育云资源库的架构设计与技术实现。(3)将初步开发的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多次修改,并由小组内多位专家进行全面审核,然后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再将修改后的数字教育资源投入相关班级试用。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相应修改,以使其不断完善。(4)将建成的校本英语教育云资源库报送E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进行审核,若通过审核。则将教育云资源库整合于班班通教育云服务平台。从而既能满足A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需要。也能服务于其它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需求。(5)要求A初级中学的相关人员做好该资源库的维护工作,并且要不断地对资源库内容进行更新,使之日益完善。

(二)利用“共建共享模式”构建市级教育云资源库

市级教育云资源库指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由该市教育局结合当地的教育特色,通过“共建共享模式”来建设符合本市教育发展需要的地方教育资源库。在本文中,“共建”指由该市各学校和各区县教育部门共同参与教育云资源库建设,“共享”指该市范围内各学校都可以利用该教育云资源库中的资源来开展教育教学,同时也可以为其它地区学校提供资源共享服务。由于考虑到教育经费有限,因此市级教育云资源库的建设重在教育资源的整合。首先由该市各学校、各区县教育部门精选各自已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然后再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同时也可以适度开发其它类型的数字教育资源,通过建设“市级教育云资源库”的途径来达到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图5是以F市为例,利用“共建共享模式”构建市级教育云资源库的过程。

1.构建条件

F市已有一定数量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如有多个校本教育云资源库或者其它数字教育资源等。同时要为建设市教育云资源库提供一定的信息技术设施和资金保障,可以成立“市教育云资源库中心”,并且配备工作人员进行资源库维护与内容更新。可由本市电教馆负责这项任务。

2.构建目标

利用教育云服务平台提供资源服务的优势,通过整合该市各区县、各学校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同时建设其它类型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建成本市教育云资源库,从而更好地满足本市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促进本地教育快速发展,而且可以为其它地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共享服务。

3.构建过程

(1)结合本市的教育特点,聘请相关学科领域的优秀教师、教研员、教学设计专家和教育技术人员,同各学校、各区县一起参与市教育云资源库的建设工作。首先,让本市各区县、各学校精选各自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如选取各校本教育云资源库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各区县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2)将精选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同时开发部分适合本地教育特点的其它数字教育资源,共同构建成F市教育云资源库。(3)构建市级教育云资源库中的部分步骤同校本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方法基本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4)将建好的F市教育云资源库报送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审核,若通过审核,则将该教育云资源库整合于班班通教育云服务平台,以满足本市所有学校和其它地区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5)同样,F市相关教育部门要对该资源库进行定期维护,不断更新完善资源库的内容,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三)利用“公建众享模式”构建省级教育云资源库

省级教育云资源库指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由该省教育厅结合本省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特点,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利用“公建众享模式”来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本省学校开展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服务。这里的“公建”指由该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建设,“众享”指该省各地区师生共同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图6是以M省为例,利用“公建众享模式”构建省级教育云资源库的过程。

1.构建条件

M省要为建立省级教育云资源库提供一定的信息技术设施和资金支持,可以成立“省教育云资源库中心”。并且配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维护与内容更新,可由本省电教馆负责这项工作。

2.构建目标

利用教育云服务平台提供资源服务的优势,通过组织相关人员来建设三类数字教育资源,依次是基础教育普适资源、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和大学预备课程资源,然后整合形成省级教育云资源库,使其服务于本省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好地促进本省教育的发展。

3.构建过程

(1)结合本省的教育发展特点。聘请相关学科领域的优秀教师、教研员、教学设计专家和教育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建设基础教育普适资源、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和大学预备课程资源等三类资源。(2)构建省级教育云资源库的基本流程同构建市级和校本教育云资源库类似。只是在资源建设上要求质量更高,类似步骤这里也不再一一赘述。(3)M省教育云资源库必须要先通过该省教育厅的审核批准,才能整合于班班通教育云服务平台,并且要组织相关人员负责资源库的维护和内容更新工作,使之长期、高效地服务于该省和其它地区的教育教学需求。

(四)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

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不同于其它类型的教育云资源库,由于考虑到各省、各地区基础教育的差异,很多省市采用不同的教材来开展教学,因此,在国家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中,绝大部分的教育资源将来自各地区不同类型的教育云资源库,将根据用户访问量和用户评价来精选各省市教育云资源库中最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如图7所示,简要介绍了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过程。

1.构建条件

国家要为建设教育云资源库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可以成立“国家教育云资源库中心”,并且配备工作人员进行资源库维护与内容更新,可由中央电教馆负责这项工作。

2.构建目标

结合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特点,聘请相关学科领域的优秀教师、教学设计专家和教育技术人员,整合各省、市、校级教育云资源库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补充开发其它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建成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使其为全国各地的学校提供优质数字资源服务。

3.构建过程

(1)首先要对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进行全面规划、系统设计。对各项具体建设任务进行明确分工。(2)安排专业人员为资源库开发相关智能检索功能,如引入智能Agent技术和内容图像检索技术等,通过智能检索各省、市、校级教育云资源库中所有类型资源的访问量和用户评价来提取优秀教育资源,如自动提取相关优质数字资源的IP地址等。(3)然后。将获取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归类。如按照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来划分,建设成“学科优质数字资源库”,同时补充建设其它类型的教育资源库,再共同整合于班班通教育云服务平台而建成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全国各地学校的教育教学。(4)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必须要先通过教育部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才能正式公开,并且要求不断对教育资源的内容进行更新与完善,同时要做好资源库的运行维护工作。

篇11

关于数字化对教育理论刊物的冲击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代表们基本达成了如下共识: 一是数字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技术潮流。这一潮流正以汹涌之势改变着我们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正如中国古代纸的发明与印刷术的进步逐渐取代竹木简一样,数字化已在逐渐蚕食着纸质出版物的地盘。同样,数字化期刊也正在吞噬着纸质期刊的市场。美国著名的《新闻周刊》已经取消了纸质版,完全代之以简洁、明了的电子版。中国知网的优先出版,事实上已经将期刊电子版与纸质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目前,西方完全数字化的期刊已经诞生,并在迅速发展中。数字化将对教育理论刊物带来前所未有的强力冲击。

二是数字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说其是机遇,是因为每当有一种新的技术产生的时候必然创造出许多新的机遇,数字化这机遇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此,在当下的数字化冲击与出版管理体制滞后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大胆走上新的起跑线,打开数字化出版的大门,已经成为每一个教育理论刊物必须抢抓的机遇。可以说,哪一个教育理论刊物能抓住机遇,它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得先机,并做数字化时代的弄潮儿。说其是挑战,是因为数字化并不那么简单。它需要每一个教育理论刊物认真研究数字化的规律,并顺应规律,迎接挑战。归纳起来,教育理论刊物必须直面的挑战有:从书面阅读到荧屏阅读的挑战;从纸质期刊到瞬问检索的挑战;从单一供给到供需兼顾的挑战;从单刊编辑到群刊合作的挑战;从公开出版到自由出版的挑战;等等。这对每一个教育理论刊物都是必须直面的不可回避的挑战。

二、教育理论刊物是应对还是应付

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教育理论刊物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应付,是代表们讨论的另一话题。经过讨论,代表们逐渐认识到,只有积极应对,才是每一个教育理论刊物的不二选择。大家还就如何积极应对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

一是明确教育理论刊物的崭新使命。在大众网络语境下,如何发挥教育理论刊物的原有优势,更好地发挥其专业引领性、教育导航性、话语权威性等,并实现与数字化和网络传播的紧密结合,已经成为教育理论刊物的崭新使命。目前,巧妙地利用网站、微博、微信、二维码、网络发表等技术传播先进的教育科学理念,利用电子邮箱、网上投稿系统、软件、QQ群等加强与作者群和读者代表的联系,同时关注被索量、被摘量、他引量、下载量、被摘率、点击率、影响因子等读者反馈,已经成为部分教育理论刊物的新做法。

篇12

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推广,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全球化等特点,数字化技术对艺术设计领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数字化技术逐渐的应用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通过我国教学改革的进行,许多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实践证明,这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数字化技术教学是这些新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其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优势,对提高艺术设计水平有重大的意义。

一、数字化技术教学概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设备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当中,人们正式的进入数字化时代。教育行业在数字化环境下也得到了很大的冲击与发展,高校的硬件、软件设施都以具有一定的规模。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量的增多,对高校教育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生不仅能够学好专业知识,还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大学艺术设计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传统的艺术设计与丰富的数字化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使学生更加的直观的感受到艺术设计的本质,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整合相关的知识点,设计出更多更富有艺术的作品。这样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充分的发挥出大学生自身的潜力。

在艺术设计领域,随着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艺术设计教育应该面向媒体,逐渐的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使学生在设计理念、艺术审美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在艺术设计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软件被应用,虽然其能够达到手工无法达到的效果,但在时间、工作量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手工与先进技术的有效结合,才是艺术设计的方向。

二、数字化技术教学在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一)在大学艺术设计教学中加快软件的融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设备与软件应用到大学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但由于大学艺术设计的特殊性,需要表现不同的艺术形式与空间,这就要求教学使用的软件能具备多样性。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这些软件功能以及使用方式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并熟练的应用。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中,有一种或几种艺术设计软件,不能满足艺术设计的各项要求,缺乏多样性,这就需要大学艺术教学不能将重点放于一款软件上,要根据专业的具体安排,多层系、多角度的引入各类应用软件,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掌握并应用先关软件的能力。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艺术设计,计算机效果图是艺术设计中具有较强应用性的课程,效果图的每一个参数以及命令都是效果图的集中表现,衡量效果图制图者的水平,一般以参数的搭配以及调整参数的灵活性作为标准。这就需要的大学艺术设计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内容,加强对学生自主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有效的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对软件的操作进行逐一讲解,学生根据老师的步骤完成相关的操作,缺乏自主操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进行艺术设计也受到老师思想的束缚,只是不断的模仿。所以必须利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艺术设计项目中,提倡学生独立完成设计工作。

(三)在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加大艺术设计创新教育

在数字化技术的大环境下,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开拓创新。首先要从大学艺术设计课堂做起,坚持学生为课堂主体的中心思想,教师复杂指导与引导,注重教学内容、方式上的变化,积极开展课堂讨论、辩论,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其次需要从校园文化做起,积极的开展校园文艺表演、美术展览、学术讲座等活动,为学生艺术创造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各项社会调查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充分的认识社会,丰富自身的艺术才干,避免艺术设计推理了实际,产生违和感。

三、总结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是我们的文化形象得到了改变,艺术设计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化设备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技术工具,并且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创造了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实现了艺术信息的交流及共享。在数字化时代,艺术教育只有加强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使艺术设计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充分的掌握现代艺术的潮流,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