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7 03:11: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引导礼仪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今年4月初,奥运会开闭幕式礼仪引导员在全国开始了海选。我作为济钢高中的高二学生,参加了山东省的选拔并幸运地成为了8名入选者中的一位。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参与奥运献出自己一分微薄的力量是我的荣幸和光荣。带着十足的骄傲和满心的喜悦,也带着家长和老师、同学们的重托,6月3日,我与山东的其他7位姐妹一路欢歌笑语来到北京西郊军体大队训练场。
到了那里才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引导员加上北京引导员近400名,年龄大都在18岁-25岁之间,许多人是在校的大学生。为奥运会开闭幕式举牌的205名引导员将从这近400名中再次筛选。
“什么?还要选啊?”听说选拔仍然没有结束,我的心不禁一沉。在各个地区进行海选的时候,我们都经过了初试、复试、再复试,一路过关斩将才最终入选,原以为参加训练就为选拔画上了句号,没想到竞争仍然继续。引导员会在全球直播的奥运会开幕式上举牌引领着各国的运动员入场并获得长达8秒钟的个人画面定格,谁不想成为这个幸运儿呢?
尽管我也曾经历过几次比赛的历练,积累了一些舞台礼仪经验,但自己能否从中再次脱颖而出心中没底。但我不会轻言放弃的,因为我知道除了相貌和体形的美,更重要的还要有坚强的毅力,我只有努力去做得更好。即使我没有入选,我也愿意服从安排做其他的引导工作,只要能为奥运做出自己的贡献就是我最大的荣誉。我会珍惜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从中得到历练。
集训生活实行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引导员们首先就要进行5天的军训并进行淘汰。军训期间要求十分严格,手机上缴了,诸多行为都要禁止。从未离开家这么远的我突然有些想家。但当我穿上迷彩军服,戴上红色贝雷帽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想家的感觉一扫而光。再说军训对我来说并不是难事,来时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知道训练一定会很苦,累点苦点不算什么,更何况高中军训时我就是训练标兵,我怕谁?
我们八个人一间宿舍,有来自海南的、湖南的、东北的,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我们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犹如亲姐妹一样。
军营生活异常紧张。清晨6点30分,清脆的集合哨在引导员寝室楼内响起,我们起床洗漱后,迅速列队集合出早操,早操的内容主要是跑步。一位带队教官表示,为了迅速提高引导员们的耐力,以圆满完成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工作,军训第一天的晨跑距离就定在了4800米左右。而下午的军姿训练,对我们也是不轻松的历练。为了保证站姿优美、仪态万方,要经过站军姿、头顶瓶子、举牌子等特殊的训练。一方面锻炼身体的正直,一方面训练微笑的表情。站军姿一站就是两个小时,一动不动,一天下来脚和腿都肿了,但是为了实现我的奥运梦想我能坚持做到最好。
结束一天训练后,还将进行3个小时左右的课堂教学,除了基本奥运知识外,奥运会开闭幕式中心的专家对于化妆等引导员必备素质进行了专项讲解。
五天军营生活,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大家的集体意识和服从精神。而为了避免因阳光暴晒而影响形象,此次军训的训练地点全部在室内,这令我们免受了不少的“罪”。
在刻苦的训练中,我几次得到奥组委的表扬,并被选为标兵,在举牌时还被选出来给大家做示范,为此我知道自己流过多少汗水,但是我仍然会用我的微笑来坚强面对一切。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虽然我不是最美的,但我相信我的笑容是最灿烂的。
6月15日我们坐大巴车来到北京市区的一个训练场,今天著名导演张艺谋要来亲自选拔,虽然不会今天出结果,但心里依旧紧张又激动,能不能过张导这一关,是我们四百个女孩最关心的。
最难忘的是6月22日,那天零晨三点多我们就起床了,四点出发去鸟巢,这是我们来北京第一次去那个梦寐以求的地方,虽然我几乎从未起过这么早,但那激动的心情却让我精神饱满。步入鸟巢那雄伟的建筑令我为之震撼,它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它将见证着中国百年奥运梦想实现的那一伟大时刻。想象着8月8日那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我也许将会在这里绕场一周,代表的不是我自己而是中国,那种荣誉感便油然而生。
2008年8月8日这一天离我们越来越近,那一刻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我人生中浓抹重彩的一笔,我的光荣与梦想与奥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第一步(Pre-reading):引入文本,激活情感
1.值日报告。
执教本课时恰逢雅安地震,教师和当天轮值进行Daily Report的学生商讨后选定的话题就是雅安灾情。短短3分钟的英文报告,声情并茂,听者无不为之动容,不少学生热泪盈眶。报告后的2分钟互动环节,学生聚焦的依旧是雅安震区,特别是那里学生的状况。
【简析】常态的活动,特别的主题,营造了特殊的情境,值日报告的互动过程变成了情感萌发的过程,学生心系天下的爱心和事事关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也为后面介绍慈善行走活动以及Post-reading Activity做好了铺垫。
2.情境导学。
稍待平复心情,教师播放了一段21公里步行活动的视频,这是不久前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要求他们带着问题观看和思考。然后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出本课的话题,并在耳熟能详的情境中初步接触文本的语言,特别是文章中的几个影响理解的关键生词:trail,trailwalker,team spirit等,从而降低阅读的难度。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简析】 我校的“21公里步行活动”与文本中的“毅行”活动十分类似,它来自学生的校园生活,所以容易产生共鸣,能融洽交流氛围,激发阅读的热情。读前的两个生活情境活动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背景图式,情境导课、引入文本的同时,也自然地激发了情感和兴趣。
第二步(While-reading的第一阶段):进入文本,尝试成功
引导学生通过标题“Oxfam Trailwalker”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后,开始文本阅读。
1.语境猜词。
通过猜测关键词“tough”的意义:difficult; hard; not easy,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找出乐施会“毅行”活动是一次艰难的远足的依据,进而培养学生充分利用上下文语境推理判断词义的能力。
【简析】 既锻炼学生语境猜词的技能,又可以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体悟“毅行”活动之艰难,提高对坚韧不拔意志品质重要性的认识,为下面深入理解文本奠定思想基础。
2.搭建支架。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结对互助的形式,共同探究和搭建文本理解支架,设计流程图,梳理文脉,筛选文本信息并进行信息转换,简化文本难度,提高阅读效率。内容包括活动的名称、慈善组织名称、活动的规则和时间等细节,以及活动的目的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乐施会“毅行”活动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对“毅行”活动两大目的的归纳和提炼:筹款帮助穷人、开发项目和学会团队合作。
【简析】学生在结对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通过合作互动,教师不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获得文本知识、锻炼阅读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伴互助、攻坚克难,共同完成梳理任务,学生体验了团队合作的乐趣,初步品尝了合作成功的甜头。
第三步(While-reading的第二阶段):深入文本,体悟主题
1.合作任务一:概述所需、所为。
作为香港的重大慈善筹资活动之一,参赛者需要做精心的准备。抛出任务:What do they need to do before and during the event?引导学生以活动前和活动中为时间节点,回归文本,搜集、概括相关信息。
Before the event:group... into...;plan everything...;start training...;support and help...
During the event:walk together...;support and help...;carry sth...;raise money...
【简析】 学生在合作整理活动前和活动中,品读、体悟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Teamwor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2.合作任务二:列举谚语警句。
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以团队合作为主题的谚语、警句:List as many proverbs or sayings on teamwork as possible.比如:
There is no “I” in teamwork.(全队的配合不分你我。)Talent wins games, but teamwork wins championships. (天才能够赢得比赛,但是团队合作才能夺得冠军。)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团结成就胜利,分裂致使失败。)If you can’t pass, you can’t play. (乔丹教练对乔丹说的话:如果你不会传球,你就不会打篮球。)
【简析】 英文谚语、警句语言鲜活凝练,寓意深刻隽永,读来发人深省,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和独特的教化功能,是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在思考中感悟,在读写中感染,在分享中感化,效果不言而喻。谚语、警句的拓展竞赛,合作与竞争并存,且文理交融,在凸显了文本主题的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耳濡目染的教育。
第四步(Post-reading ):跳出文本,升华思想
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突破自己的思维模式,构建新理念,产生新观点。
1.活动一:小组讨论。
安排两个可供选择的讨论话题:(1)As young students, what can we do to support Oxfam Trailwalker? (2)What do we need if we join our school’s traditional 31km trailwalker?
就第一个话题,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即支持毅行者、支持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以及如何自助才能完成这样的慈善活动进行分组探究。就第二个话题,31公里步行者行动是面向高一学生的品牌校本活动性课程,与初中的21公里步行活动一脉相承,与乐施会“毅行”活动异曲同工,因此,学生有感而发,言而有物。
【简析】 英语教学与学生生活世界链接,利于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触及学生的灵魂,升华思想情感。
2.活动二:海报设计。
接下来的作业环节也是Post-reading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为雅安筹款“毅行”活动的海报,并将海报及设计的英文说明上传到班级主页。学以致用的同时分享爱心,付诸行动。
【简析】 设计为雅安组织慈善行走的海报,内容上与值日生汇报前后呼应,主题上与乐施会“毅行”活动呼应,与课文内容融为一体,贴近社会时事,贴近学生生活和英语水平实际,增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且要求团队协作,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契机。
二、延伸思考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不仅是语言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而且是人文教育的载体。英语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建知识、发展技能、养成习惯的过程,而且也应当是陶冶情操、塑造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所谓“文道合一”,指的是学文与明道兼顾,也就是注重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势利导”是指在教学中把握有利契机,顺势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文道合一,寓德于教,处理好英语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把人文素质培养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每一位英语教师的职责。笔者认为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
1. 融合。教师必须确立正确的语言观、教学观,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英语教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文与道水融,密不可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不能简单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脱离教学实际进行所谓的人文素养培养。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找准切入点,智慧地渗透,自然地融入,切忌牵强附会,刻意说教或一味拔高,确保有意义、有价值、有效果。
2. 引导。教师不仅要有育人的意识,还应当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捕捉契机,抓住结合点,注重方法和策略,循循善诱,育人无痕,在潜移默化之中顺其自然地教化,启发、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健全人格、独立人格和创造人格。
3. 内化。重视人文关怀,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陶冶和熏陶。卡尔・罗杰斯(Carl R. Rogers,1969)认为: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对课堂学习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应当将语言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由中学会自由,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素养。
术后随访:阴道无脱出物,阴道松软,深达9 cm,术后2个月有性生活,双方感到满意,无阴道壁翻出。
2012年4―6月,笔者就河南省部分高校道德教育和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交流两种方式:共在6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4份,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达93%;并与15名高校教师和50名学生进行了座谈。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日益宽松的成长环境下,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畸形膨胀,各种不文明的行为日渐增多,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礼仪状况令人担忧,其道德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1大学生关于道德礼仪教育的认识
在问卷调查中,85.8%的学生认同在大学开设礼仪类课程,而71.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礼仪素养方面需要加强,仅9.8%的学生认为礼仪知识不重要。在座谈交流中,有16年教龄的高校教师张某在提到当今大学生礼仪修养时深有感触:“现在的大学生礼仪修养日益淡薄,常有学生见到老师装作视而不见的情况。”面临毕业的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谭某在谈到自己的求职经历时这样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即将走入社会时才体会到了这一点!礼仪素养很重要,我前几次的求职失败就自己得礼仪表现有一定关系。”实际求职过程中,确实有不少学生因为欠缺相关礼仪知识而错失良机。可见,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礼仪素养在求职竞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认同礼仪教育,大多能认识到自身在此方面的不足,希望改进和提高。
2当代高校道德礼仪教育的现状
目前,不少高校开设了道德礼仪教育课程,但是课程内容主要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而忽视了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生活细节和行为习惯存在不足,缺乏清晰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规范。于是,学生们就很难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道德行为,尤其在基础文明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例如,屡禁不绝的课桌文学;低级下流的口头禅;不会尊重他人;甚至将无视校规校级的行为视为有个性。可以说,当代大学生中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将直接影响到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尽管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但与当前高校的德育过空过泛、效果不佳有着必然关系。在问卷调查中,50.5%的学生表示曾因为自己礼仪上的不周而造成过不好的情况,40.3%的学生曾在举止礼仪上被别人提出过批评,65.6%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礼仪方面总体不乐观,希望得到指点并加以改进。笔者从中发现了当前高校礼仪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如关于促进高校学生提高礼仪素养方面的研究很欠缺,具体到操作层面就出现很多不易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尚未形成有效的礼仪教育体系。
3大学生道德礼仪缺失的原因分析
在前期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礼仪素养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学生普遍认识。但是,种种数据都指向了一个事实:当前高校礼仪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道德礼仪素养的总体水平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3.1社会体制的变革和多元文化的冲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价值主体和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首先,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带来强有力的冲击。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强化,社会对个人的专业能力的肯定急速增强,致使大学生仅重视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礼仪道德的重要性。其次,社会更加强调人性的发展,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冲击,使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更多地注重个性发展,从而忽视或漠视礼仪道德的规范性。第三,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综合体,在多元化的价值观、社会思潮和政治制度的影响下,大学生们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过度追求自由,致使组织纪律观念淡化。大学时期的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对他们极易产生负面影响,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问题随之而来,从而忽视了道德素质和礼仪规范的重要作用,甚至将正常、高尚的礼仪规范视为虚伪造作、溜须拍马的表现,并对之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3.2家庭道德礼仪教育的缺位
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教育却应该是从小开始,而且这种行为习惯一旦成形就很难再予改变。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教育的延续,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内容大多是配合学校、社会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然而,长期以来多数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应试教育和智力教育,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升学及就业,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此外,有的家长自身不注意礼仪和生活习惯,没有给孩子树好标杆和做好榜样,致使礼仪的启蒙教育失去了内在根基。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面,部分家长过多的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单一教育模式只是将大学生的精力集中在慵懒的校园生活和简单的书本理论层面上,削弱了他们应对社会的能力。于是,相当多的应届毕业生一旦离开父母和大学校园,踏入社会之后就有很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不知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面对挑战和经受挫折,从而会出现茫然、恐慌、逃避等心理问题。
3.3高校传统道德教育内容与礼仪教育的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