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程管理工作范文

时间:2023-06-11 08:12: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作流程管理工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作流程管理工作

篇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软件工程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作为衡量一个企业现代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最关键指标需要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在软件工程视角下进行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已成为当前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基本概述

从理论上来说,现代意义上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是指一种以工作流的形式化表现为基本驱动力,以软件操作系统的执行为基本手段,以此完成包括工作流定义、管理以及执行等多种任务在内的综合性系统。具体而言,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最关键的任务在于就业务发生过程中各种行为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与这部分行为活动相关的人力与信息数据资源的使用,在此基础之上实现整个业务行为活动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就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企业运行管理系统而言,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与行为管理活动所涉及到的大多属于流程类工作。这种流程类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整个行为活动具有比较明显的连续性与可持续性,企业日常行为活动当中的业务分级授权审批工作、申请表单、公文的签审活动以及各种业务的处理行为从本质上来说均为流程类工作。将以上多种流程类工作作为对象,以现代技术手段为载体,将流程类工作过程中繁琐且负载的业务内容自动化、便捷化,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对这部分业务活动的高效管理正是企业研发并应用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最核心目的。在企业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中,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开发人员能够以可视化结构分析实现对企业各种业务活动的流程设计,并将各个业务流程模块紧密联系在一起。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企业原本的组织结构或是业务流程发生改变,整个企业所应用的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也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

一般来说,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构建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即模型建立阶段、模型实例化阶段以及模型执行阶段。从模型建立阶段角度上来说,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分析整个企业的工作特点以及生产步骤,以工作流程建模工具或是人工操作为手段,实现对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模拟,使企业所涉及到的各类经营管理行为活动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化;从模型实例化阶段角度上来说,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给每个过程(即PDM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中所称的节点)来设定其运行过程中所需的基本参数,并为这些过程分配相应的资源,在此基础上限制各个过程的使用权限;从模型执行阶段角度上来说,相关工作人员主要能够在这一阶段完成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指标的执行,以整个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强大的人机交互界面与应用功能来实现整个流程管理系统的优化整合。

二、软件工程的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一)工作流程模型。从本质上来说,工作流程建模实际上就是以一种建模工具为手段,在某种建模方式的支持之下,将整个工作流程以计算机系统可识别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一种模型。Petri网建模工具以其高效的信息化、图形化与数字化功能,能够较为全面的描述和研究具有并发、异步、分布和随机等特征的复杂系统。相关工作人员选取Petri网进行软件工程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中模型设计的最核心思想在于:我们能够在采用Petri网对控制转移结构进行描述的同时,将Petri网含有的包括库所(Place)以及变迁(Transition)在内的多种术语以另外一种比较容易为终端操作用户所理解并接受的令牌盒行为表示出来。笔者现以某企业的图纸审批流程(见图1)为例,就其工作流程模型的建立做详细分析。

由图我们不难看出:当系统设计员设计图纸这一操作步骤完成之后,系统能够将图纸提交上级部门进行校对。在这一过程当中,整个操作系统首先会把图纸锁住,以此防止任何人为更改设计图纸行为的出现。当校对人员通过对图纸的校队之后,系统再一次将图纸提交至审核人员,审核通过以后进一步提交至标审人员,标审人员通过后,图纸就能够发放了。而在软件工程功能网作用之下,该工作流程模型的构建可按照下图所示(见图2)来进行。

通过上图我们不难看出:整个流程模型中的所涉及到的行为活动都以a1、a2、a3、a4、a5分别代替并逐一对应传统意义上的对应传统意义上的系统模型当中的图纸校对、审核、标审、发放以及设计;与此同时,功能网模型当中的令牌盒s、e、P1、P2、P3、P4、P5、P6同样能够与传统模型的当中图纸审批的全过程以及令牌盒的各种活动状态相对应。总而言之,在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当中,以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 Basic为载体,使其在整个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当中发挥流程建模的语言实现载体,以建立流程类、活动类以及流程与活动之间的关系类来对整个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模型进行内在表述,并通过对元素类属性与方法的定义,最终关键整个基于功能网的工作流程模型。

(二)工作流程模型运行状态的监控分析。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动态且变化的工作流程。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之下,一个正处于运行状态下工作流程实例极有可能出现各种异常运转问题。不仅如此,企业受各种因素影响也会不可预计的对一个正处于运行状态的工作流程实例提出新的要求,这些新要求包括了更换系统管理员,增加或是减少活动过程节点等等。这也就意味着相关工作人员除了在系统设计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还应该以一种健全的工作流程监控工具来实现对整个工作流程实例运行状态的监督,并在其恰当的时点对其加以控制与调整,最终实现整个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应变力与实用性的提升。

(三)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中的资源管理框架。资源管理作为整个流程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一大关键环节,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在企业具体且复杂的计算背景当中,工作流程管理系统需要面对的是多种多样且规模巨大的资源。这些资源并无规律的分布在企业信息系统的各个位置当中。这也就是说,高质量的资源管理框架需要在确保资源访问与管理作业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确保系统内部各个特定资源的高度独立性。

1.资源管理体系构架。一般来说,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当中的资源管理器是由资源类型、资源关系以及资源策略这三个部分共同组成的。这三大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见图3)。首先,资源管理框架当中的资源个体类型就如同企业人事管理中的一个员工、一个部门,也就如同财物管理过程中的一台电脑、一台设备等,这些都是整个资源管理体系中的资源个体。这些资源个体按照各自属性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相应的资源类型。例如企业人事管理当中的各个员工的年龄、所担任的角色都能够以属性的形式表述出来,从而区别于其他资源个体;其次,从资源管理体系中的资源关系角度来说,它主要是指整个资源管理体系中资源关系能够与相应的资源个体呈现出较为有序的对应关系;最后,从资源选择策略角度来说,其本质更多的偏向于一种算法。ID身份的提出封装了资源选择的实现,使其能够以各种语言形式表述出来,具有比较大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其实现可以采用各种语言。与HP公司所提出的RQL解决方案相比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流程模型对象实现。如图4所示,在本地资源管理器之上,通用资源管理模型的适配层能够以CORBA为载体对系统适配过的资源模型进行操作。

3.资源框架的应用。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点:在整个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所开发的各类型应用当中,人力资源板块的访问是我们最常涉及到的。以某公司人力资源板块系统框架为例,这种基于目录服务的人力资源板块框架系统能够通过LDAPAPI在目录服务当中进行人力资源数据的存取。正因为如此,整个人力资源系统构建起了包括部门、员工以及与部门员工属性相似的一系列资源,并定义了这些资源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简单来说:企业当中的员工个统一一定是属于某一个或者是多个部门的;一个部门可以拥有多个下属子部门;各个部门应当有自己的领导。基于这些关系,软件工程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当中的资源管理客户端程序还能够借助这个系统所提供的C语言函数接口,在确保整个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用户资源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以及查询等多种操作。

参考文献

[1]杨芙清.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思索[J].软件学报,2005(16).

[2]衣杨,李文军,杨风等.软件工程实验软件装置的研究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

[3]曹居易,石玲,宫学庆等.基于OWL的软件工程数据建模[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9(46).

[4]周鹏,尹菲.基于云计算技术的GIS软件工程模式[J].测绘通报,2010(11).

[5]毛新军,常志明,王戟等.面向Agent的软件工程:现状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篇2

【关键词】流程化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

一、流程化管理模式的相关概念论述

流程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提升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中本身就包含精湛的管理技术,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加规范、系统的管理体验。流程管理的应用范围广泛,社会组织的高效运行离不开一个合理的、高效的流程体系。

(一)流程化管理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对流程化管理并不陌生,早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就引用了先进的流程化管理理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管理技术的不断完善,流程化管理也被广泛应用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从以前的流程控制逐渐转移到流程的改造上,把已有的产品生产流程中无法造成产品价值增值的流程剔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新颖、更加适应顾客需要的产品生产流程。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流程业务重组思想(BPR),这一思想的产生是流程管理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最早提出与研究这一思想的是Hammer等人,但是,这一思想在企业的产品生产管理与控制中的执行效果并没有像质量管理专家预期的那样成功,高达70%的失败率使得专家们不得不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二)流程化管理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

随着质量管理机制的不断规范,建筑施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此外,由于传统的建筑市场发展模式以粗犷发展模式为主,且衡量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依据是投标价格,这就导致施工单位依靠团队施工经验来评价质量管理水平,显然,这是不科学的。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几起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无不是因为质量管理流程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

根据现在的流程化管理模式应用现状不难发现,尽管当前的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相对较少,但是经过认真分析当前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下面两种结论:第一,流程化管理理念在项目质量管理领域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提升项目的自身价值,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第二,流程化管理的思想在工程质量管理领域随着现代项目的复杂化与大型化而逐渐成为行业发展与进行质量管理的新趋势。通过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实践情况的调研可以发现,已有的大型化、国际化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正逐步向流程化、标准化的方向靠拢,但是从实际的管理与运行状况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在理论上的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

二、创建科学的流程化工程项目质量体系

(一)体系创建的基础

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创建受到了项目本身特征的影响,即项目本身拥有的复杂性以及一次性等特征直接关系到体系的创建成败,因此我们需要从质量管理与项目管理理论知识的角度出发,不断引入新的管理理论知识,结合目前制约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的瓶颈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质量体系构建。

(二)创建科学的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模型

结合当前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以及项目质量管理理论知识,我们可以把动态联盟理念融入到流程化质量管理工作中,从而有效缓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运行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模型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组织保障,二是流程化质量体系运行。

三、流程化管理工作的落实

随着流程化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力度的加大,我们发现了当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把动态联盟理念与流程化理念融入到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体现了一定的先进性,但是在工程项目建立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还应遵循如下建议:

第一,深入分析质量管理流程。把流程化管理理念运用到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管理工作质量,还能提升流程化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流程化质量管理模型及应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然而,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各个单位仍然需要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利用WBS技术进行分解,对具体的工作流程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从而确保项目质量管理上下的一致性与协同性。

第二,创建科学的项目信息化质量管理平台。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工作单位较多、管理流程较为繁琐、管理范围较广等,创建一个项目参建各方都能进入的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促进各参建方通过信息平台传递项目质量管理资料,从而降低项目质量管理的沟通成本,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

第三,不断加强流程化管理体系的运行结果控制。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就是通过控制各项管理工作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在流程化管理模式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升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因此,在项目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联盟应组织专门的评价考核小组就流程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及时的诊断,分析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借助雷达图、鱼刺图等分析工具进行结果的运行控制,从而保证质量持续改进过程的实现。

四、结语

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模式是当前比较先进的管理模式之一,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认可。通过对项目质量管理的统一规划,我们可以有效缓解不同单位之间的质量沟通问题,创建合理的沟通协调制度,同时在具体的工作流程质量管理控制方面,通过规范化、动态化的循环过程,能够最大化地促M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从而提高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

篇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04

College Teaching Affairs Workflow Management in the

Background of Enrollment and Cultivation

LI Yanli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angdong 510642)

Abstract University teach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s running the "bearing" hub. After analyzing the Enrollment shunt develop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reform presented, puts forward reference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methods, through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processes to sort, optimization, recycling, based on established the new educational management mode process managem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struction ideas and points.

Key words enrollment and cultivation; teaching affairs management; model; workflow management

所谓大类招生,其全称应该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符合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提高了办学效益和生源质量,拓宽了学生专业选择空间,实现了“因材施教、按需培养”,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①因此正逐步被全国各大高校所采用。

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教学秩序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在大类招生培养的新环境下,大多数高校现行的学年学分制教育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务管理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改革中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务管理工作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课题。

1 大类招生培养改革中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管理方面。主要问题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还不够科学合理,表现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主体过于单一,缺少全面调查、陈述修改、评价反馈机制,审查审核活动流于表面;教学计划结构方面,各个模块的课程设置上限制较多,缺乏自主性,个性化培养不突出等。此外,在教学计划执行方面过于行政化,不能及时根据专业具体情况和大类招生的新问题进行评价,尽快做出调整。

(2)课程安排及选课方面。以华南农业大学校公共管理学院2011级为例,第一二学年虽主要是通识教育和专业平台课的学习,但为了让学生尽快熟悉专业基础课,便于热门专业分流人数控制,各个专业还是预设了少数准入课程。而学生分散在32个大类班里,这些课程的上课人数存在不确定性,将导致师资安排存在不足或浪费的现象。此外,因我校尚未完全推行学分制,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不够,分流前的专业准入课程需要学院采用人工统计的方式确定选课名单后报教务处导入教务系统。与此同时,又出现了学生改选、退选需要调整信息等问题,协调难度加大。

(3)学籍档案管理方面。大类招生的学生一二年级在大类班,中期分流时又进入新的班级。目前,我校的实际情况是,新专业班级里的学生依然使用原来大类班级的学号,没有规律性、代表性,而且教务系统中只存储了最新的专业信息与之相对应,暂不能完整记录学生从大类班学习再到专业班学习。也就是说,学生分流前后的学籍数据脱节,还不能顺利实现衔接。例如在教务系统只能看到一个学生分流后的专业信息和成绩等,分流前的学籍信息和专业排名等无法查询等。

(4)考试与成绩管理方面。在学年制条件下,一般按照年级教学班安排考试,但现在的问题是每个专业和每个班级的学生所选的课程不一定一致,参加考试的学生也存在跨年级的情况,因而考试安排极易出现冲突。由于每个专业和每个班级的学生所选的课程不一致,教师在成绩计算和成绩登录时也不能按班级按学号顺序统计。随之而来的还有学生成绩的收集、整理、归档、查询等都将变得更加复杂。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归结于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方面,为满足市场、社会需求,高校必须进行一系列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诸如大类招生培养等,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并没有真正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而且这种模式共性管理多、个性管理少,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因此,亟需转变思路,尽快建立一种新型教务管理模式,以适应大类招生培养的需要。

2 基于流程管理的教务管理模式新思路

流程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已渗透到了诸多服务领域,对深化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1 流程管理的含义

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构造卓越的业务流程是流程管理的本质。一般来说,流程管理包含以下三个层面:规范流程、优化流程和再造流程。”②从中可以看出,流程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是持续的、不断提升的一种方法。流程管理更注重对流程的持续规范和优化,不一定都需要重新设计流程。流程管理经过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了一种讲求实效、切实可行的管理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

2.2 流程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一些学者运用企业流程管理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教育领域进行了研究,认为在高校运用流程管理是必要的、可行的。③采用流程化的方法思想整合高校内部各种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是提高高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学者们也相应地给出了具体运用流程管理的思路和策略。随着相关研究的广泛开展,近年来,流程管理已在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得到一定应用,包括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科研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体育卫生管理等方面,并卓有成效。

鉴于现行的教务管理模式的不足,我们也可以借鉴流程管理理论。流程管理和教务管理相结合,关键就是要设计一整套符合实际情况,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和程序,对每个环节都指定好负责人,从而使得整个教务管理体系都规范、有序、高效进行。

所以,在这种先进理念和方法的指引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应当建立起一种新思路,即以学校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构造卓越、有效的教务管理流程为途径,以服务师生为本,激活教师教学的自觉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3 建立基于流程管理的新型教务管理体系的要点

(1)转变思想观念。流程管理思想内涵中关键的一点就是人本管理。所以,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要强调以人为本,也就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本,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要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注重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流程优化再造。建立基于流程管理的新型教务管理体系,本质在于构造卓越、有效的教务管理流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十分繁琐、复杂,每一项工作内容都可能涉及几个小的流程。那么如何进行流程优化再造呢?首先,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指导下,依据流程管理理论,对现有的教务工作内容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及时发现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要善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的管理手段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对教务管理各项具体工作内容加以梳理,进一步绘制出流程图,再进行评估。需要注意的是,流程图的每一个步骤都应当清晰明了,并标示出每个环节的负责人,做到有章有序、责任到人。此外,要想使流程顺利、高效运行,还要制定与流程改进方案相配套的人力资源配置、业务规范等学校管理方面的改进规划。④

(3)提供支持保障。学校领导的支持是教务管理工作流程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认识到流程规范、优化的重要性,并组建以教务处为牵头组织的流程管理工作小组切实予以推动,才能取得实效。其次,要建立对流程执行的保障体制,确保各项流程有序运行。对于违反流程工作的相关责任人必须严肃处理,以保证教务管理流程规范化建设的成效。

(4)人员队伍建设。流程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保证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好、人员稳定、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既懂得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和发展趋势,又熟悉教学管理业务,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对流程有较为深入理解的教务管理人员队伍。这是高校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运行的根本条件,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得以实现的保障。针对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的状况,定期制定各种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活动,如进行高等教育理论知识、教务管理系统、流程管理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题培训,以提高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5)其他配套措施。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如在培养方案的结构上,各个版块的学分比例不再严格设定学分范围,而是可以根据专业实际情况略作调整;在专业教育中,处理好大类平台课与各专业基础课的比例问题,精简优化一级学科平台课程,少数平台课可考虑改为专业准入课程,让学生根据分流意愿自由选修等。⑤二是要对现行的教务管理系统作一些改进。如针对大类招生培养中出现的学籍、选课等问题,可以考虑对学籍管理系统作相应的更新、完善教务管理系统选课模块设置、增设个人课程替代识别功能等。三是完善招生分流政策。进一步深化大类招生政策,可考虑按学科门类不同细分大类专业,这样不仅缩小了不同学科门类间对不同基础知识需求的差异,而且便于课程的安排和教学任务的落实。同时,也要完善专业分流政策,对专业分流的年限、冷热门专业人数比例、冷门专业的弱势、各专业间男女比例等专业分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权衡,制定有效全面的分流政策,保证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总之,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现行的教务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基于流程管理提出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但是,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变化,这种模式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注释

① 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88-89.

② 黄艾舟,梅绍祖.超越BPR――流程管理的管理思想研究[J].现代企业管理,2002(12):105-107.

篇4

1. 前言

1.1山东烟草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程序流程管理是根据烟草基建工程项目特点,本着对投资的管理,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防止发生违法违纪问题,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集团《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在施工方面积累了完整的管理办法和各种管理流程。有烟草集团项目负责人提供的本工程月报就能将烟草集团的各部门有机的联系起来,月

图1成本控制工作程序流程图

报能全面、准确、及时的反映本工程投资成本控制状态,让委托方快速判断投资风险同时节省了委托方各部门之间的交圈、配合工作,并且推动委托方系统化管理。烟草集团提供的造价师月报做到“五统一”即。

(1)做到每一大项及每个分项采用统一编码,此编码对应委托方每个部门的管理台帐编码是完全统一的。(2)月报中的成本控制目标与委托方总体控制计划统一。(3)招标计划与经营计划统一。(4)每月完成工作量即工程进度与监理月报中的形象进度统一。(5)付款计划与资金计划和财务付款计划统一。

图2成本控制工作程序(续)

1.2所以说该月报在整个施工阶段起到的作用是:

(1)能够快速判断成本投资风险。

(2)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进展,对已完成或即将发生的洽商、变更、索赔、暂估价、工程量进行重新测算,估算价估值与控制指标比较后,差额值进入到调整预备费;并分析预备费调整对总控指标的影响。

(3)对已完各类招标,合同中标价与控制指标对比后,差额值进入到调整预备费;分析投资费用增加或节省的原因。

(4)对合同范围或修改设计的调整,合同额与项目控制指标进行对比,差额值进入到调整预备费;分析对总控指标的影响。

(5)调整预备费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委托方对项目投资的偏差。

(6)此表为月报项目成本控制的核心点,项目的所有费用的变化调整,都要经过此表来体现,并最终分析出成本控制结果。

(7)此月报中的各种表格简单易懂,只要委托方仔细研读此表的逻辑关系,再加之目录的文字表述,是将能看懂此表。

(8)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此月报中的各种表格可以清楚的反应出,工程每一合同每月的实际已完成工程量,累计已付款情况,累计已付款占合同额百分比等。

(9)根据工程招标的实际情况,调整招投标计划,此表要求各协作单位、各部门按确定的招标计划完成各自的工作时间点;并让委托方清楚的知道各招标的节点完成情况。

(10)此表根据工程项目的合同体系,真实反应委托方财务每月工程付款情况,并对未来月份付款情况进行合理预测,此表联系了工程与财务报表的纽带。

成本控制工作程序流程图(见图1),成本控制工作程序(续)(见图2)。

2.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质量措施如下

2.1组织措施:(1)建立造价管理的认证体系,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投资跟踪、现场监督和控制)的人员,明确任务及职责,对已完工程的计量、支付款复核、处理索赔事宜,进行投资计划值和实际值比较,运用报表的方法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等。(2)编制本阶段投资控制详细工作流程图。(3)每一项任务需专人检查,规定确切的完成日期和提出质量要求。

2.2经济措施:(1)进行已完成的实物工程量的计量或复核,对未完工程量的预测。(2)工程进度款、工程结算、备料款和预付款及其合理回扣数量的审核、签证。(3)在施工实施全过程中进行投资跟踪、动态控制和分析预测,对投资目标计划值按费用构成、工程构成、实施阶段、计划进度进行分解。(4)定期向建设单位提供造价控制报表、投资支出计划与实际分析对比。(5)编制施工阶段详细的费用支出计划,依据投资计划的进度要求,并控制其执行和复核付款账单,编制资金筹措计划和分阶段到位计划。(6)及时办理和审核工程结算。(7)制订行之有效的节约投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2.3技术措施:对设计变更进行经济分析和审查。

2.4合同措施:(1)参与处理索赔事宜时,以合同为依据。(2)参与合同的修改、补充、管理工作,并分析研究合同条款对投资控制的影响。(3)监督、控制、处理工程建设中有关问题时,以合同为依据。

2.5工程结算反映了分布分项工程控制情况、合同执行情况、工期情况等,也是检验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质量文件。尤其是通过烟草集团全过程管理的项目结算额均没有超过投资估算且没有产生任何合同纠纷其主要原因在于烟草集团有一套全过程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有一套技术过硬且敬业的团队、有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结算实际是把全过程造价管理过程的总结。工程结算有三种形式: 阶段结算、年度结算、竣工结算。

(1)阶段结算:一般适用于单体工程项目较大的工程,阶段结算是按已完工程的整体部位或系统做出阶段性分部结算,直到竣工结算时按各阶段分部结算进行累加,对变化部分做出相应的的调整;阶段结算的作用可规纳两点:第一为委托方在过程投资控制中,对项目管理提供较准确的数据和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动态管理的作用;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委托方与施工单位产生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并能减少烟草集团在竣工结算时大量核量计算的过程,缓解结算时间较长的压力。(依据为财政部369号文件)。

(2)年度结算:由于工程项目施工期较长(一般跨年度),对材料设备价格涨浮具有其不确定性,委托方为了全面掌握本年度工程的投资情况,一般对当年已完工程做出年度结算。

(3)竣工结算:工程项目必不可少的阶段,要求有完整的结算书、有效的变更洽商手续、清晰的界面划分、相关的竣工资料等。烟草集团结算完成后,应向委托方上报完整的竣工结算报告书。

篇5

采购人是指我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及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其他单位。

采购机构是指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集中采购机构或者经*市财政部门认定依法获取政府采购业务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

第二条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

集中采购是指政府采购机构接受采购人委托,对列入当年集中采购目录范围以内或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服务或工程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进行政府采购的行为。

分散采购是指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机构,对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范围内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下且未实行定点采购(协议供货)的货物、服务或工程进行采购的行为。

第三条在政府采购网络管理系统全面运行前,集中采购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项目申报。采购人按照政府采购预算(包括追加预算)、执行计划填报《政府采购项目处理(流程)表》(一式三联),连同采购项目需求等详细资料报送财政分管业务处室(以下简称业务处)。

(二)财政部门审核。业务处按照有关规定负责对采购项目资金的审查,财政部门政府采购办公室(以下简称采购办)负责对采购方式等内容进行审核。

(三)接受项目委托。经财政部门审查符合要求和有关规定的,该项目正式进入采购程序,采购机构接受采购人委托的,应在3日内与采购人签订《政府采购项目委托采购协议书》(一式三份),采购人、采购机构和采购办各执一份;经财政部门审查不符合规定的,退回采购人,重新填报。

(四)确定采购方式。拟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采购人应填报《政府采购方式申报表》说明原因报采购办。采购方式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更改。

(五)编制采购文件。采购机构应及时、主动地与采购人加强联系,详细了解采购需求,按照有关规定草拟采购文件并送采购人审阅,采购文件技术部分还应由专家审查,在《*市政府采购文件预审会签表》上签字(盖章)确认,报采购办备案。

采购文件的编制应做到充分、细致、周密、严谨,需要对采购方案进行专家论证的,还必须邀请专家会同采购人对项目方案进行论证,直至达到项目要求。如因采购文件出现遗漏或倾向性等原因造成采购活动失败或受到供应商投诉甚至造成经济损失的,将根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六)采购公告。采购机构先向采购办预约开标室,再将采购公告报采购办备案后方可在指定的信息媒体上。

招标公告自之日起到投标截止时间不得少于20日;竞争性谈判不得少于7日;其他方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采购机构应该充分考虑和预见由于采购信息受众范围的大小等因素而出现参加投标(或报价)供应商数量不足的情况,还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有足够数量的供应商参加应标(或报价)。

(七)发售采购文件。采购公告自之日起即可发售采购文件。严禁在政府采购公告之前出售采购文件。采购机构应对购买采购文件的供应商名称、数量等情况保密。

(八)组成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和专家组成,其中专家应从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人数不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采用招标方式的,评审小组应由五人以上的单数组成;采用其他采购方式的,评审小组应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九)召开评审会议。评审会议应当在*市政府采购市场内召开。采购机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和有关法律规定组织评审会议。评审小组根据评审意见推荐中标(或成交)供应商并填写《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意见汇总表》,由各位评委签字,最后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人员签字确认。采购机构根据评审过程、专家意见和结果等情况出具评审报告,评审报告应对供应商情况、评审过程、中标(成交)或未中标(成交)原因等进行详细地描述。

(十)下发中标(或成交)通知书。采购机构应及时下发中标(或成交)通知书,中标(成交)通知书对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均具有法律效力,采购双方不得无故改变中标结果和放弃中标项目,否则应承担法律责任。

(十一)组织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中标(或成交)通知书下发以后,采购机构应及时组织采购人和中标(或成交)供应商按有关规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十二)供应商履约验收。采购人应当组织对供应商履约的验收,大型或复杂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邀请国家认可的质量检测机构参加验收工作,验收完毕出具《政府采购项目验收报告单》。

(十三)办理资金结算。采购项目验收完毕后,采购机构应将采购活动资料(包括《中标(成交)通知书》、《政府采购合同》、《政府采购项目验收单》)等及时送采购人,采购人按照有关规定到市财政部门办理结算手续。

第四条办公设备定点采购应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采购单位填写《*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设备定点采购批准单》(以下简称批准单),报财政业务处室审核同意后送采购办签署意见,并作为定点采购和账务处理的依据。

(二)采购人持《批准单》到*市政府采购市场定点产品展室和定点供应商办理采购手续,定点供应商应及时送货上门并提供免费安装调试服务;

(三)在供应商供货后七日内,采购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采购单位有权要求供应商进行更换或退货。验收合格的,采购单位应凭《批准单》、合同或者发票到市财政部门办理资金支付手续。

第五条采购单位办理办公耗材定点采购时,根据《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设备及办公耗材定点采购指南》直接到定点供应商处购买,定点供应商在“耗材记录卡”上登记采购单位名称、产品品牌、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和总金额等内容,并由采购单位经办人签字和加盖单位财务章后生效。“耗材记录卡”或发票作为采购办公耗材资金支付的依据。

第六条归集政府采购资料,建立政府采购档案。每一采购项目完成以后,采购机构应及时将采购文件、《委托协议书》、投标或报价文件、开标记录、专家评审意见汇总表、《政府采购合同》、《项目验收报告单》和评审报告等有关资料进行归集、整理,按规定的时间报送采购办,采购人和采购机构也应各自保存一套档案备查(部分资料可以为复印件)。

第七条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出现符合《政府采购法》规定应予废标的情形,应当填报《*市政府采购项目废标报审表》,经采购办批准后方可废标,并将废标原因及时通知所有投标人。任何人不得擅自废标。

废标后需采取其他方式组织采购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款规定办理。

第八条投标(报价)供应商对政府采购活动有异议的,可以在采购会议结束七个工作日内向采购人或采购机构提出质疑,采购人或采购机构必须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质疑供应商对答复不满意或采购人、采购机构未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同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第九条采购机构必须随时接受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调查。

第十条采购机构要加强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

篇6

仓储工作流程图相关文章:

1.仓库物料管理员工作流程

2.仓库管理员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

篇7

工作流程的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主要有十个环节组成:

第一个程序:回收,下收病区、门诊及医技科室完成污染器械回收工作,采用封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装卸。

第二个程序:分类,在CSSD的去污区内对回收物品进行清点,应根据器械物品材质、精密程度等进行分类处理。

第三个程序:清洗,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手工清洗。机械清洗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器械清洗。手工清洗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应做好个人防护。

第四个程序:消毒,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方法首选机械热力消毒,也可采用消毒药械消毒。

第五个程序:干燥,首选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金属类干燥温度70°C~90°C;塑胶类干燥温度65°C~75°C。

第六个程序:检查器械与保养,应采用目测或适宜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使用剂进行器械保养。

第七个程序:包装,包括装配、包装、封包、注明标识等。器械与敷料应分室包装。灭菌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9633的要求。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

第八个程序:灭菌,选择灭菌方法压力蒸汽灭菌或低温灭菌。

第九个程序:储存,灭菌后的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应由专人管理、发放。

篇8

1. 按公房属地管辖范围进行维修管理。

2. 维修人员由处公房管理科统一派遣,涉及的维修费用由市处结算支付。

3. 各公房维修管理人员对需要维修的公房要及时实地进行察看,做好维修台帐记录,并按规范填写公房维修计划表。

4. 公房维修计划表按时报公房管理科维修审核人员,如维修工程量较大的审核人员应实地核查,审核后交科室内勤人员登记编号,由内勤人员分别交科室领导和处分管领导审批。审批后的公房维修计划表一份由内勤人员存档,另一份返还给维修审核人员。

5. 根据批准的维修计划,公房科直管公房由科维修管理人员填写公房维修工作单并组织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各所管辖的公房维修由维修审核人员先计划维修时间,派遣维修人员,提前二天通知各所,由各所维修管理人员填写公房维修工作单并组织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6. 维修完工后,由各维修管理人员按实际维修的工程量和维修材料及经承租人签名的公房维修工作单填写公房维修完工表,连同公房维修工作单按时上报给维修审核人员。维修审核人员按上报的维修完工表进行审核并按不少于30%的比例进行电话或实地回访。

7. 各维修管理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发现超维修项目或维修工程量超计划50%以上的要及时补报维修计划。

8. 维修管理人员在维修前、维修过程中、维修完工后要进行实地察看、跟踪监督、核实,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要认真负责防止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篇9

1.工艺设计过程管理

工艺如同产品一样,其自身也存在一个生命周期,即从编制、审批、发行/存档、使用/执行、维护/更改、停用/废止。工艺生命周期中除去停用/废止,其他的所有部分可以将其看作一个广义工艺设计过程。工艺设计过程的形式是复杂的,内部是丰富的。若把某个具体对象(产品或组件或零件)的工艺设计过程看作一个任务,则可把工艺设计过程管理看作任务的管理。每个任务都可以与一个抽象的活动对应起来,这样一次具体任务的执行和完成过程,本质上可以用一次活动的执行完成过程来描述,而设计过程中每一具体步骤所涉及的细节过程又对应于活动分解成子活动后的子活动执行过程。工艺设计过程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对各项工艺任务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使之按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协调有效地进行。具体地说,工艺设计过程管理就是对工艺设计过程进行监控和调度,对多种信息进行管理。这样对工艺设计过程的管理就是一种工艺工作流的管理,称之为工艺流程管理。工艺工作流管理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工艺流程管理主要涉及到流程参与者管理、流程模型定义、流程模型的实例化和流程的执行与监控四个方面。

2.工艺设计流程模型管理

2.1工艺设计过程建模方法分析

2.1.1工艺工作流模式分析

工作流模型是事务中所包含的任务体及其执行规则的形式化。而在这众多的工作流模型中还存在着公共的部分,这种公共的部分称为“工作流模式”。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包含的工作流模式有以下两种:

(1)顺序模式:只能一个一个按顺序执行的工作方式。

(2)并行交叉模式:在流程中的某一节点,一个线程变成多个可并行执行的线程。

2.1.2建模方法分析

本文通过在表格式的建模方法中引入子过程节点和合并节点这一概念,通过定义子流程来实现工艺设计的并行协同工作。将作为流程模型组织形式的节点定义为如下几种:

(1)开始节点:是一个过程或子过程开始的标志,每一个过程或子过程有且只有一个开始节点;

(2)结束节点:是一个过程或子过程结束的标志,每一个过程或子过程有且只有一个结束节点。结束节点的状态为“结束”时,标志着过程或所在子过程的运行结束;

(3)任务节点:代表了组成一个实际工艺设计过程所需的各种类型的任务与活动,在本系统中被定义为原子级的活动,原子级的活动是指不可再分的活动;

(4)子过程节点:是一类能够分级的节点,它的内部可以包含工作流模型的所有元素。

(5)合并节点:是多个子流程到此进行合并的节点。

任务节点有以下几种状态:

(1)等待:是指任务还不具备开始执行的条件;

(2)就绪:是指任务节点或子过程节点已经具备了开始执行的条件,但执行者还没有激活任务,无法读取相应的输入和设置相应的输出;

(3)运行中:是指任务己被执行者激活,正处于运行阶段:

(4)完成:是指任务被执行完毕。

利用上述建模元素,企业中较为复杂的工艺设计过程(例如多人会签等)都可以很好地转化为计算机表达的工艺设计过程模型,以支持后续的实例运行和监控。

2.2分层流程模型定义

分层流程模型的设计思想是:由流程模型总体设计者建立统一完整的工艺信息处理整体工作流过程模型(该模型只包含大的全过程信息),其中定义好子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节点;至于子过程内部的流程结构则由具体负责此部分的用户在满足己定义好的子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节点的条件下建立。

2.3流程模型的管理

流程模型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功能:模型的冻结、模型的解冻、模型的废除。在工作流执行过程发生变更时,为防止应用该过程模型且未完成的任务继续按照原过程执行,需要将原有过程模型冻结;然后修改过程模型,使未完成的任务按照新的过程模型执行;一旦冻结的过程模型需要重新启用,则可以进行解冻操作;为了保留某一过程模型,但确认永不再使用,可以把其废除,防止再次被应用。

3.工作流的执行与监控

工作流的执行过程,就是将工作流中的各种数据以工艺任务为基本单位组织在一起,实现工作流与其执行者(人、应用系统)之间的交互。工作流的监控过程,就是对包含工作流运行状态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工作流中的数据信息按照预先设定的过程模型流动。

工作流控制数据:工作流控制数据是指控制工艺任务如何正确的执行下去,直至工艺任务的提交完成而所需的数据。

工作流状态数据:在工作流的执行过程中,应用系统和用户应该可以知道当前工作流执行到哪一步,执行情况怎样,该步骤处于什么状态。同时,工作流的执行步骤不是一成不变,他必须根据应用系统和用户对工作流相关数据的处理结果来选择正确的执行步骤。

工作流相关数据:在工作流执行过程中,工作流控制数据指挥着工作流。但工作流不是空运行,需要操纵相关数据,才能保证工艺任务的完成。

工艺任务的实质就是工艺设计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信息清晰化、结构化、完整化。以上这些数据信息,都是以工艺任务为基本单位而组织在一起的,不同工艺任务的数据是没有约束关系的。

下面介绍一下流程控制主要功能:

(1)任务可以集中管理也可以分权限管理,任务可以直接关联应用程序提供任务集中管理模块,同时将任务类型关联处理此任务的应用模块,从而达到任务与应用模块的双向操作。通过总结飞机制造企业工艺设计过程,工艺编制过程中涉及到的任务类型包括:工艺路线分工、工作任务分配、工艺编制、工艺校对、工艺审核、工艺审批、工艺质审、用户代表审查、工艺合并定版、更改单编制、更改单校对、更改单审核、更改单审批、更改单质审、更改单更改、工艺更改。

(2)审批性任务可以在审批性任务流中循环审批性任务可以打回,审批性任务打回后,根据任务的前后节点标示按原路线回溯,直至回退到相同的处理节点。修改后的任务还从这个节点开始借用此流程〔带处理人)。对于跨越合并节点的任务打回,根据选择的子对象,可以回溯到负责处理子对象的子任务流程中相应的节点。

(3)任务允许预先分配或者随机接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指定任务的处理人,也可以采用谁接收谁负贵的方式来提交任务。

(4)允许任务的委托处理如果用户所需处理的任务太多,无法全部处理,可以将任务委托给其他用户处理,但委托任务不可打回。可以通过设置任务的委托属性并指定委托处理人即可。

总结

本文通过对工艺设计过程的分析,将工作流以及工作流管理技术引入到工艺设计过程中,用工作流思想解决工艺设计过程中的流程问题。将表格式的过程建模方法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满足并行工艺设计过程的需要。

篇10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软件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软件开发向着多元化发展。为了使软件开发过程更加规范和标准,软件开发人员在开发的过程要遵守一定的标准,使软件开发行业能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一、 软件工程

现代化建设中,由于各行业的需求,软件开发行业的工作量变得越来越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使得软件开发变得越来越复杂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给软件开发行业带来了新局面,为了解决软件开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软件开发的速度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硬件的利用率,工程管理的方法被运用来管理软件的开发过程。

软件工程就是软件开发的相关人员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完整的软件产品的开发的全过程。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包括人员、项目、产品、过程和工具五个方面的内容。

二、 工作流管理系统

在软件开发行业的前期,软件开发过程都是以产品为核心进行的,没能注重软件开发整个过程的管理。现代软件开发中,以软件开发过程为核心的方式进行高效的软件开发,需要的是开发模型和软件开发环境,因此面向单个用户的编程环境、简单的版本控制和版本管理的软件已经都不适用于现代软件工程的开发方式。工作流管理系统正好是对工作过程的管理,符合了现代软件工程的开发方式,为软件工程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软件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工作流管理系统接受和提交任务,便于软件开发企业的管理人员系统的对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进行观察和跟进,提高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一) 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现代软件工程中,需要开发由建模和实施两部分组成的集成性工作流管理系统来与模型相结合应用。其中建模由工作流建模和工作流仿真两个模块组成;实施由工作流实例化和工作流执行两个步骤组成。

这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工作流建模主要是对软件开发工作流的制定作用,作用于图形化的界面下;工作流仿真是工作流建模和实施前的重要环节,对于整个工作过程和环境进行仿真,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工作流实例是将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和环境相联系,非配相关人物,形成工作流程;工作流执行是将之前设定的工作流程真正的运用于软件开发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和便于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保证任务的正确分配和软件开发人员工作环境的逻辑性和整体性。

(二) 工作流建模系统。

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工作流建模由对外接口模块、系统维护模块和过程建模模块三部分组成。对外接口模块的主要作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信息和建模工具之间的交换和对接,保证工作流管理系统的顺畅和有效性。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过程建模模块,它提供项目和工作流层次信息建模,以及对模型的校正,保证模型的有效性,从而为工作流管理系统后期的仿真操作提供保障,使工作流管理系统可以顺利的完成管理工作。工作流建模系统中,系统维护模块主要是对人员的信息、资源信息和组织模型等进行管理,是在系统的资源库基础上建立的,对整个管理过程的情况进行维护和呈现。

(三) 工作流执行系统。

软件开发过程中,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工作流执行系统由工作流引擎和个人工作平台组成。工作流执行系统中,工作流引擎有两项任务。在进行软件开发的时候,工作流实例中的执行信息和工作流定义由工作流引擎中的解析器负责处理,然后应用各种列表处理程序和任务分配模块生成软件开发人员的任务表视图;与此同时,将个人工作台中软件开发人员发送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完成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软件开发人员任务的管理工作。个人工作台是软件开发人员接受任务、进行各种操作和提交任务的平台,是软件开发人员主要的工作环境。

结束语: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使得软件开发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挑战。工作流管理系统具有无穷的潜能和实用价值,在未来发展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软件工程中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运用,符合以软件开发过程为核心的开发方式,使整个软件开发环境变得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有效性和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现代化建设中,软件企业管理人员要提高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利用率,软件开发人员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软件开发的方法,提升软件开发技术水平,促进软件开发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涛. 软件开发过程的工作流管理系统[D].天津大学,2005.

篇11

【中图分类号】 TU7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2-013-02

1 工程项目控制管理组织形式

工程项目控制管理组织形式为:矩阵式管理或直线式管理。一般而言:对于工程复杂、分布范围较广的项目采用矩阵式管理,即控制部依据控制业务职责,对本项目各单项工程项目组委派合同、费用、进度控制经理参与其控制管理;控制部对整个项目的合同、费用、进度进行矩阵式管理。

而对于工程技术新、界面复杂度高、周期长、规模大的项目采用直线式管理,合同、费用、进度人员被组建到项目管理的团队中去,在项目建设周期内接受项目经理直接领导。下面以矩阵式管理的组织形式为例具体讲述工程项目管理。

2 控制部管理范围与岗位职责

在项目管理部的领导下,建立和维护项目进度、投资和合同管理体系,组织开展项目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风险管理。

主要职责如下:①组织制定项目进度、投资、合同控制目标,编制项目进度、投资、合同控制管理规定。②负责策划项目合同结构,编制招标方案,组织工程招标工作。③负责项目管理部合同归口管理;负责起草工程类合同文本,组织合同谈判,办理合同评审和签订手续;负责工程造价咨询、招标等业务管理。④监督检查工程类合同执行,负责合同变更管理工作。⑤参加现场变更、设计变更的评审工作,及时商签补充协议等事宜。⑥负责项目工程合同款支付管理,按权限办理支付审批手续。⑦组织编制项目总体统筹控制计划,批准设计、采购、施工等相关部门编制的二级网络计划。⑧负责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和月度工程投资资金计划,填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⑨负责组织对进度重大偏差进行评估,提出纠偏措施建议。⑩编制项目进展报告,及时项目月度报告。 负责项目概预算管理工作,办理概算调整报批手续;分解落实项目投资控制指标,组织投资控制考核工作。 负责工程结算管理工作,审批工程结算和材料预算核销,配合项目的工程结算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工作。 委派单项工程控制经理参加单项工程项目组的项目管理工作,督促指导单项工程项目组严格履行合同、有效开展项目控制工作。

3 控制部岗位、角色分配及职责

依据建设工程项目工程规模的大小及单项工程的个数,控制部可设立经理1名、合同经理1名、合同工程师2~4名、风险管理工程师1名;进度经理1名、进度测量师1~2名;费用经理1名、费用工程师2~4名;文档信息管理员1名。

控制部经理:负责全面工作。

合同经理:负责合同工作的日常管理、负责项目工程潜在投标人资格预审和合格投标人名单的建立及维护、负责组织项目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及招标计划的编制、负责组织项目工程的合同谈判和合同签约、负责建立项目工程合同管理体系、负责评估重大合同变更事宜、负责考评各单项工程合同的执行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负责项目组控制经理合同事务的指导。

合同工程师:参加潜在投标人资格预审,建立和维护合格投标人名单、熟悉设计文件,编写招标文件,办理招标相关事宜、参加合同谈判,完善合同文本,办理合同签约事宜、建立合同台账,监督检查合同执行,定期评估合同履约、定期检查工程进度款支付、协助办理合同变更和办理合同索赔审核、协助办理合同价款的扣减手续,公正、准确、及时处理合同事宜、督促合同履约和关闭。

风险管理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规划,制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建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台账、定期开展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完成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编制工程项目风险报告和提出工程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进度经理:负责项目工程的进度计划的日常管理;负责建立项目工程的进度控制体系、负责组织项目工程总体统筹计划的编制和里程碑的确定;负责组织项目工程WBS的分级;负责组织项目工程月报/周报的编制、负责考评各单项工程进度的执行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计划/统计:参加项目工程项目WBS结构分级的确认、参加编制项目工程总体统筹计划和确定工程项目里程碑、编制项目进度网络图、指导/审查单项工程控制经理编制二级进度计划、定期审查单项工程项目进展报告、编制工程项目月报和周报、组织工程项目进度念头分析和提出纠偏措施建议。

费用经理:负责项目投资控制,组织编制项目投资控制计划;建立项目预算管理体系,组织项目费用计划执行情况评审;组织编制项目变更有关费用估算;组织项目工程结算;复核工程进度款报告、工程预算、承包人的支付申请;复核工程结算,配合工程审计、融资和税务工作。

3.1 费用工程师:

3.1.1 概算管理:① 负责组织概预算审核;②负责项目概算管理,按照项目合同结构分解项目概算;建立项目概算执行情况台帐;③分析预测项目概算执行偏差趋势;办理项目概算调整手续。

3.1.2 土建安装估算师:①负责承包商报价审核;②建立项目价格信息库;③编制项目变更估算;④审核工程结算。

3.1.3 土建安装复核:①负责承包商报价复价;②复核工程结算;③复核工程进度款;④建立项目费用台账。

3.1.4 材料预算管理:①负责材料预算的管理工作,复核供货范围、资产号、审核程序等内容,建立维护材料预算台帐;②负责材料领用管理工作,根据预算内容在领料单上签字并加盖;③负责材料费用核算,参与施工部和监理公司组织的材料核销工作。

3.2 文档信息管理:①负责控制部会议会务管理及会议纪要;②负责控制部文件资料的处理归档工作;负责定期输入内部发文文件内容供控制部及各有关部门查阅;③负责控制部合同、招投标、计划进度、费用控制等工作的台账管理;定期收集需要立卷、归档的文件资料,办理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④负责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文件,并进行登记、转发催办、退件工作;办理控制部发文、登记、传阅、催办、归档及文件销毁工作。

4 控制部内、外系统工作程序图

篇12

一、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加快了现代城市的发展速度,在现代城市中,大量的流动人口不断涌现。流动人口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劳动对城市做出贡献的同时,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也成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点课题,值得我们去深思,扎实做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公民权益的保障

加强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是公民权益保障的重要体现。通过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能够帮助城市流动人口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中,为流动人口提供各种法律权益的保障,是现代社会公民权益保障的重要体现。

(二)城市管理的基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做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现代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

(三)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下,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较多,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权益保障问题、医疗教育问题等都会引发各类集体性的社会问题,因此,注重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困难

近年来,我国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调查归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市流动人口的素质良莠不齐。在我国城市流动人口中,流动人口的成分较为复杂,素质良莠不齐,各类社会治安隐患较多,这是流动人口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是城市流动人口的流动率高。流动率高是当前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又一难题。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流动人口的流动率高,给流动人口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

三是城市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问题。流动人口在城市务工和生活过程中,缺乏自我权益保障意识。因此,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问题一直是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三、如何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流动人口自我的权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r代意义。结合当前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存在的实际客观状况,扎实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

(一)思想重视,充分认识到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价值

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当今社会环境下,重视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城市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促进城市和谐、社会和谐,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城市管理工作者而言,必须要重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提升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二)注重服务,建立服务型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社会进入到社会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在社会发展的新常态阶段环境下,作为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者,也必须要主动适应新常态,转变过去的思路,从管理为主转型到服务为主,建立服务型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模式,从以往的被动服务,到以主动服务为主,要从流动人口的需求出发,如:流动人口的社保、医疗和教育等,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流动人口。

(三)强化队伍,建立多元化的服务型队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