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规划流程范文

时间:2023-06-11 08:12: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网络规划流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网络规划流程

篇1

中图分类号:TN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1-0000-00

ODN网络规划是FTTH建设非常关键的一步,ODN光缆网络是面向所有客户群和业务网络的基础网络,直接或间接使用光缆承载业务的客户群都可以认为是ODN光缆的用户。对于不同的用户,因为采用的组网技术和对网络安全性要求不同,对光缆结构的要求和纤芯数量的需求也有较大差异。

1 ODN光缆网规划的目标

ODN光缆网的布局和结构,应在满足全业务需求的前提下,保证整体网络建设成本最优。在以FTTH接入模式为网络发展目标的趋势下,ODN光缆网承载的主体将从政企客户转向家庭客户,OLT节点的布局会极大的影响网络建设成本。

FTTH网络整体建设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局房建设成本和光缆建设成本。简单来说,OLT节点越多,局房的建设投资越高;但同时光缆长度越短,光缆投资越少。也就是说,对于由局房建设成本和光缆建设成本两个随机变量组成的函数来说,存在这么一个极值点,使得函数的值最小。从实际上来看,对于条件一定的规划区来讲,理论上会存在一个最优的OLT布局方案,可使整体的建设成本最低[1]。

同样的,因为存在物理上的汇聚功能和光节点投资,在一定的用户分布情况下,配线光节点的设置也存在一个最优方案,使得配线光缆、引入光缆和配线设施的总投资最低。

2 ODN光缆网规划总体流程和原则

ODN光缆网实际上由光节点和光缆构成,光节点的设置直接与用户分布相关,光缆路由和结构则与光节点的位置直接关联。因此,在进行接入光缆规划时,应首先确定光节点的位置和分布,再根据光节点的规划确定光缆路由的纤芯配置。

2.1 OLT节点规划

OLT节点的设置应根据覆盖区域内的用户密度,按照建设成本最低的覆盖半径来规划服务区内的OLT节点数量以及单个OLT覆盖的范围。OLT位置的选择要满足如下原则:目前大部分设备厂家的OLT的交换能力已经达到了A类汇聚交换机的能力,因此应该将OLT定位在IP城域网的汇聚层,按照“大容量,少局所”的原则来设置OLT。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集中设置OLT。在市区,每个OLT的最终覆盖半径应按2-4公里考虑,终局容量按2-5万考虑,在网格化规划和街坊配线的原则下,一个OLT覆盖的街坊数一般为4-16个。对于用户密度较低的乡镇区域,每个OLT的终局用户数应不低于5000用户。OLT节点机房在光缆网上的层次应在IP城域网的骨干光缆节点之下而在ODN网络的主干光节点之上(至少不能低于主干光节点)。

2.2配线光节点规划

配线光节点的表现形式为光缆交接箱或ODF架,对于在室外设置配线光节点,可以选择光缆交接箱的形式,对于配线光节点的用户密度中心附近有现成机房的情况,可以选择安装ODF架的方式。配线光缆在网络拓扑上适宜采用树形结构,在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与主干光节点组环。

2.3主干光节点设置和组网要求

主干光节点在网络中的作用是对下层网络提供接入,对上层网络而言是提供光缆的汇聚。一般情况下一个主干光节点收敛6-10个配线光节点,主干光节点适合选择光交界间或大容量光交接箱的形式。对于已有主干光缆环覆盖的地方,新增的主干光缆适宜采用树形结构,环上光纤逐步递减[2]。如图1所示。

2.4 ODN的分光方式

FTTH的ODN网络的分光方式可以分为一级分光和二级分光,其中一级分光又可以分为一级集中分光和一级分散分光。一级集中分光,一般将分光器集中安装在园区交接箱(免跳接光缆交接箱)中,在楼宇的楼道内采用光缆分纤箱来实现光缆到每个用户的分纤。二级分光具有分光灵活,扩容方便,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强等优点,适合在用户不确定的区域和外部环境经常发生变化的区域采用,如城中村,乡镇,别墅区,拟拆迁区域等。

分光方式的选择及分光器的设置对ODN的建设成本及维护难度均有较大影响,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分光方式的总体原则,在设计施工中根据总体原则灵活选择。一般来讲,新建小区适合采用一级分光,因为在新建小区用户需求比较确定,网络施工完成后一般轻易不会发生改变。对于城中村和城市老小区,由于用户需求不确定,网络线路在以后很可能会发生迁改,为了提高网络的灵活性,以适应这种用户需求和网络结构的不确定性,对于这种场景适宜采用二级分光的方式。

FTTH场景下ODN网络的规划是在ODN网络规划数学模型的指导下,结合现网情况和现场情况,因地制宜,不断寻求最佳规划结果的过程。

篇2

1 背景介绍

随着通讯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制式的不断增加,移动网络用户数和业务量在持续增加,需要对移动网络进行持续的扩容和网络调整。为了实现网络覆盖、业务承载能力的不断提升和优化,需要每年对移动网络进行新站点规划建设、基站割接替换等。新站点的规划、建设以及基站割接等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进行全面的站点规划评估、入网评估、以及基站替换验证评估,从路测数据、CQT数据、投诉数据、话务量、数据流量、现网站点资源等多个维度对新建站点、替换站点进行全面整体评估,并能对规划、建设和替换结果进行一定时期的持续跟踪分析,从而发现站点建设和替换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并能从侧面反映出工程建设质量。然而缺乏有效的自动评估手段和规划流程管控机制,规划的合理性和落地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为后期网络问题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无线网络规划支撑需要分析路测数据、CQT数据、投诉数据、话务量、数据流量、现网站点资源等多维度数据对新建站点规划过程提供全面完整、持续的辅助支撑与管控。其包括几个主要过程:

(1)规划前规划方案评估

(2)规划建设过程流程化管控

(3)单站点建设前后评估

在规划建设前期,依据多维度的管控数据对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以及预期的建设后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给出规划站点位置选择依据;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将现有的网络规划管控流程落地固化,实现规划建设过程的统一化、流程化管理;在规划建设完成之后,将站点建设与规划信息相比较,评估站点建设结果是否满足预期规划的内容,评估站点运行状况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评估站点自身的运行状况及稳定性,确认站点建设的完成度以及侧面反映工程建设质量状况。

通过对无线网络规划关键流程管控、规划资料统一管理,综合路测数据、CQT数据、投诉数据、话务量、数据流量、现网站点资源等多维度数据实现规划前的选址支撑分析以及规划建设后的评估比较,对无线网络规划过程做到全方位、深层次的辅助支撑,实现对规划质量的多维管控。

2 系统简介

无线网络规划支撑系统主要为无线网络规划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手段和方法,通过分析测试数据、投诉数据、话务量、数据流量以及现网站点资源等信息,实现对无线网络规划立项过程做到全方位、深层次的辅助支撑,实现对规划质量的多维管控,促进无线网络规划过程管理精细化,提高无线网络规划效率和质量。

系统采用目前最具扩展性的3层系统架构,由下至上分为数据层、业务层和表现层。

(1)数据层:提供平台数据支持,包括数据采集、适配以及存储等功能。

(2)应用层:具体业务功能的承载,主要包括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等功能。

(3)表现层:用户界面,包括B/S客户端及部分C/S功能,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来呈现具体业务,主要包括表单、报表、统计图、脑图、GIS图等。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系统由PC客户端及服务端组成,采用B/S、C/S结合方式实现。系统服务端由WEB服务器、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器和互联网专用测试服务器构成。PC终端通过浏览器实现系统配置、系统管理及统计分析等操作。系统组网图如图2所示。

3 功能介绍

本系统主要以无线网络规划支撑软件为主,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多维数据整合。综合分析现网资源、性能统计、路测扫频、MR结构、用户投诉等多维度的运营数据,为网络规划提供全方位的支撑。

(2)基础数据管理。网络优化、规划分析所需的各种基础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结构化的梳理,以关系数据库管理的模式替代原来Excel的管理模式,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3)网络资源预警。以BSC/RNC为单位,可针对一段时间的性能统计数据,系统给出包括GSM和TD网络资源预警。

(4)网络结构评估。针对GSM、TD两种网络类型、宏站和室分两类建设对象,分别给出与规划有关的结构评估报告。

(5)规划流程管理。通过对GSM/TD/LTE无线网络规划过程中的主要管控流程进行梳理和落地,将其在系统中进行固化,并能根据实际的管控过程的需要对现有的流程进行迅速的调整和修改。

(6)规划评估模型。通过对网络规划评价要素的梳理,最终建立基于覆盖、容量、投诉、物业和场景的五维评价体系,根据给定的评价体系对网络规划模型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模型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后确定,模型中的各种权重系数可灵活设置,在同一期工程中采取同一套权重系数。

(7)规划评估管理。通过不同维度的规划评估分析,采取不同的规划评估手段对规划质量进行全面的提升。

客户端功能布局界面如图3。

4 应用举例

4.1 规划评估管理

包括方案概要、方案前评估、方案后评估和对比评估。

方案概要包括:站点明细、需求来源、场景分布、站址偏移等四张报表;

篇3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5-0155-0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更新。网上聊天、网上教学、远程医疗、远程控制等等这些基于网络的应用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在可预见的未来已经成为工作、生活的纽带,将思维的世界、虚拟的世界、现实的世界等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网站是网络的节点。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和盲目性,使网站的影响颇具“蝴蝶效应”:网站建设的好坏尤其是知名网站和重要网站的建设,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个网络体系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到一项工作、一个公司、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因此,在外来网站林立的竞争环境中,除了创新的思维和理念,如何建立好一个功能齐全、界面清新、实用便捷、更能满足不同人群个性化需求的网站,对一个公司、企业、学校或者政府来说至关重要。

1、网站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

(1)准确定位。虽然当前综合性网站比比皆是,但大家可以从实践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每个知名或者成功的网站一定有它的特色,也就是具有别人在这方面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腾讯是从发展QQ起家的,即使腾讯也建立了新闻、博客、购物、游戏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站,但真正能吸引客户,制造经济效应,成为网站主打业务的还是和QQ相关。腾讯凭借着QQ的成功,带动其周边的网络产品,使它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网络公司。因此,建立一个网站,无论是单一性的还是综合性的,它的策划定位很重要。合理的策划定位可以让网站的建设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不同的行业类型,在网站建设的架构、流程和功能实现上会有不同的需求,准确的定位可以为网站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功能完善。完成一个网站的准确定位之后,如何完善功能以实现这些定位,就是网站规划设计的下一个目标,如果说定位是为网站建设提供了一个目标和主旨,那么完善功能相当于为这个目标建立了一个框架,网站任何的进一步规划设计和细节完善都围绕着如何完美的实现这个框架进行。

当然,在完成网站自有功能设计的同时,还必须特别注重所有网站都需要的一个共同的功能,那就是可扩展。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站的建设,无论是考虑软硬件或者是业务发展,网站都不可能停滞在当前的状态上,因此,网站在功能设计上必须考虑到采用当前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使网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以满足各项业务和技术需求,不至于落后或者被淘汰。

(3)安全可靠。安全可靠是网站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无论是政府部门、商业机构或者是院校军队等等,安全可靠是网站能够正常运作,完成其各项功能的基础。试想一个链接不正常,功能不能正常实现,内部信息不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的网站,是不可能有发展前景的。应当从软硬件两个方面着眼,从系统的安全体系、网络拓扑结构、通信线路等等方面入手,考虑如何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经济实用。网站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网站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资金,以较高的性价比来建设网站,即在满足用户需求和网站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投入的资金以及进行日常维护的费用。

网站的实用性在于:一是建立扁平化结构,减少访问层次,使访问者可以便捷快速的完成操作,实现自己的想法;二是操作手法的大众化,采用的是网络通用的手段和方法,避免因生僻的因素使访问者失去耐心,丧失潜在的回头客;三是掌握大众心理,网站实现的主要功能都是与网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贴近生活需求和人性化的服务赢得点击率。

2、网站规划设计的主要流程

如果说把一般的建站原则看作是规划设计构思的基础,那么规划设计的流程就是如何实施的蓝图。在网站建设前对市场进行分析、确定网站的目的和功能,需要对网站建设中的技术、内容、费用、测试、维护做出规划。规划网站是企业迈向电子商务的最重要的环节。因此,一个网站规划设计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来进行。

(1)确定网站建设目的。建设电子网站,必须首先确定网站建设的目的。电子网站建设的目的一般要求开展推销业务,用于企业形象建设,拓展企业联系渠道,作为交易中间商,建立市场交易场所,开展中介服务,作为服务性网站,其他应用目的等。

(2)定位网站客户。对于电子网站必须清楚目标市场,客户为什么会光顾这个站点,是否还会再次访问。要摸清真正需要或即将需要产品/服务的是哪些人。这将成为整个网站所有设计思想的基础,无论企业网站采用何种形式,提供什么内容,都要以此为出发点来考虑。

(3)理顺结构和层次。确定建站目的和客户群体后,需要构架网站的框架,这是网站的核心内容。确定内容框架后,就可以勾画网站的结构图。多数网站会综合运用不同的结构图。例如,给水泥厂设计网站结构,在说明制造过程时,用生产流程图可以体现质量的保证;销售渠道可以用全国地图的网络分布图就可以体现水泥产品销售市场的分布状况和辐射力。

(4)设定网站盈利模式。任何企业网站必须有利润的保真,盈利模式对网站是十分重要的。网站的经营收入与知名度、网站的浏览量、网站的宣传力度和广告吸引力、上网者的购买行为等因素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例如我国的特价酒店网,它为了吸引游客利用网上资源作旅游节目,它以解决游客的需求,如交通工具、住宿和景点区的特色来获取收入;同时也利用对全国各地旅行社和宾馆的网上推荐,得到不菲的广告费。

(5)设定主要业务流程。网上交易流程应当尽量做到对客户透明,使客户购物操作方便,让客户感到在网上购物与在现实世界中的购物流程没有本质的差别和困难。在很多电子网站中上网者都可以找到“购物车”、“收银台”、“会员俱乐部”这样熟悉的词汇,不论购物流程在网站的内部操作多么复杂,其面对用户的界面必须是简单和操作方便的。

3、结语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已经使社会成为地球村,建设符合企业需要的电子网站,快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跟上时代步伐,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是中国企业共同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篇4

为进一步探索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对策,本文选取某市区移动公司作为案例,简要分析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现状,然后基于现状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的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对策。据了解该市区的移动公司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接通率等指标,与其他区域的移动运营商相比都较高,其移动通信业务份额在全市区域的86%,并且为基于手机通信业务基本饱和的前提下,开发社区接入、政企、集客等全业务市场,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就意味着该移动公司要不断优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ODN等全业务网络现状分析

通过本文研究案例———某市移动公司的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业务等相关数据资料总结出ODN等全业务网络现状表现。

2ODN等全业务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根据实例移动公司在2014年ODN网络建设进度慢、ODN网络没形成生产力等现状,归纳总结出ODN等全业务工程管理现状,具体如下:

①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与指导已经与固网建设思路及指导原则相背离,导致该移动公司的网络建设缺乏正确建设思路与指导方法;

②对网络建设的重视还不够高,因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作人员出现一人兼多职的现象,导致网络建设进度缓慢,影响全业务工程项目的建设;

③网络规划缺乏大局观念,进行网络建设时,并没有提前与其他移动运营商进行网络匹配,加之网络建设管理采用的是烟囱式管理模式,导致不同网络之间出现壁垒,影响网络的覆盖率,对于大型的移动运营商还会导致大量的光缆浪费;

④移动运营商进行网络规划和施工,并没有及时与光交箱施工单位以及光缆施工单位进行交流与沟通,导致光交箱施工与光缆施工毫无沟通;

⑤全业务工程项目的投资管理混乱,没有意识到网络建设的必要性,进而阻碍了全业务工程项目建设难以推进;

⑥网络规划与建设没有进行工程总结与评估,导致全业务工程项目规划与建设出现盲目性,不利于市场份额的提高。

3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对策分析

结合前面通过某市移动公司的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并提出以下几点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对策,具体如下:

3.1确定ODN网络建设目标并制定合理的实施流程

3.1.1建设目标

根据移动业务需求,结合现时代较为先进的网络技术,基于现有的网络基础上确定相应ODN网络建设目标。可以以树形ODN网络架构为主,通过一级或二级分光的方式。FP主干光节点的作用在于将多条配线光缆汇聚到光交接设施上(如网机房、光交接箱等);DP配线光节点的作用在于调配和收敛纤芯;AP用户光节点的作用在于将重要的基站业务接入。

3.1.2建设流程

①进行ODT区域分区,即将划分区域内的家庭客户、政企客户和基站客户的现状资料收集,然后预测出各种用户在期末能达到的网络应用数据,并对不同区域内的道路、河流和铁路等进行区域网络划分;

②OLT节点规划,了解已规划化完区域内的机房情况,然后选择最适合的机房作为OLT节点;

③主干光节点及光缆规划,先根据综合业务区的用户分布情况及路由情况,设置相应的主干光节点,然后再根据节点的位置、管道路由等确定主干光缆的物理路由;

④用户光节点规划,基于以上步骤,对每一个用户都建立相应的光节点,并配置相应的光缆,以实现用户之间的相互联系。

3.2优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3.2.1提高对ODN等全业务网络建设的重视度

①移动运营商领导应该提高对ODN等网络建设的重视度,并将关于ODN网络建设的考核指标修正并完善;

②完善与ODN网络建设相关的生产能力考核指标;

③建立健全专业化、系统化的项目管理体系,以实现对ODN等全业务网络的高效建设与正常运维;

④要加强全业务中心与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联系,以促进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与网络建设的协调性及统一性。

3.2.2做好前期的ODN项目建设及管理评估工作

①要对ODN网络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并进行系统性评估和验收,以保证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促进移动运营商发展;

②在梳理完成的基础上,根据移动运营商的总体ODN规划目标及相关建设流程,将不能完成的规划目标向后推进延续1个年份,即当年不能完成的全业务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可以推导第二年完成,但第二年实现规划目标时一定要根据第二年的实际情况对规划目标及相应的建流程进行合理化调整;

③后续ODN规划与建设中,一定要遵守为用户提供最佳网络通讯服务原则,实现网络资源建设综合效益。

3.2.3做好管道资源的梳理工作

①要定期对ODN项目可研阶段的断头管道和断点管道进行全面梳理;

②要在每一个管理阶段都进行目标确定,并将断头断点的管道运用到ODN网络建设中,以降低管道资源的浪费;

③提高网络的厚薄覆盖率,要根据用户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将网络以厚覆盖、薄覆盖两种方式进行覆盖。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的实例分析了解到,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目前还存在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偏离固网建设思路与指导原则、网络规划缺乏大局观念、光交箱施工单位与光缆施工单位沟通不畅等问题,所以要从ODN网络建设目标及流程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等方面优化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裴春生.甘肃移动全业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

[2]蒋友文,杨刚.某地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与优化[J].广东通信技术,2016,36(3):47~50.

[3]徐叶芳.全业务新竞争态势下移动运营商营销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5X):40~41.

[4]周良.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项目管理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